鯨魚觀點

讓中國坐實「麻煩製造者」形象

讓中國坐實「麻煩製造者」形象

讓中國坐實「麻煩製造者」形象,以退為進是台灣的必勝策略。 蔡總統最近接受CNN專訪,主持人問到「有多少美軍部署在台灣」時,總統以「沒有大家想像得多」來回答,等於間接證實有美軍在台灣。 其實這已是個公開的秘密,我認為倒還不算這場訪談最大的亮點,最值得一看的是蔡總統針對與中國關係的回應方式,能夠完美解釋為何台灣近年來受到的國際支持越來越強烈。 若看完整場訪談,乍看之下會認為台灣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我們好像只能對中國的威脅做出回應,卻不能主動改變什麼,其實這是一種刻意營造的「創造性被動」,這麼做的好處有兩點:一是將改變台海現狀的責任全部歸咎於中國身上;二是讓台灣跳脫兩岸賽局,以多邊、區域性的方式來看待台海局勢,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不再只是所謂的「兩岸關係」,而是包含台灣在內所有區域盟友與中國的「印太關係」。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從訪談的兩個部分來解釋,首先,總統被問到願不願意與習近平對談時,她說交流會有所幫助,這把台灣塑造成願意溝通的一方,台灣人比任何國家的人都了解中國,知道這種會談既不可能成真、也不會有任何效果,但不理解台海局勢的多數外國人會認為衝突是缺乏溝通造成,雙方都有責任,總統的回答巧妙的把責任撇清回中國身上,台灣始終願意談,是你中國不願意談。 再來總統被問到兩岸關係從2016年以後變差的原因,她也回答得非常有技巧,以「中國對整個區域有不同的計畫」來回應,換句話說,兩岸關係並不是獨立運行,而是中國對整個印太地區侵略野心的一部分,將台灣與週邊盟友的利益連結在一起,既能吸引盟友關注,又能避免中國將兩岸關係「內部化」,這不再只是兩邊的問題,而是牽動整個區域穩定的多邊關係。 這場訪談可以說是總統與行政團隊近年來外交策略的濃縮版精華,以退為進,不是主動的說台灣能帶來什麼,而是刻意從反面來敘述台灣現狀若被改變,全世界會失去什麼?外交始終還是出於人性,人最害怕失去,世界各國近來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也並非為了從台灣身上再獲得更多利益,而是因為他們越來越明白失去台灣的後果,洞悉這個心理,台灣不需冒進也能爭取廣大支持。
林俊憲 2021-10-28
高明輝在法院的證詞

高明輝在法院的證詞

施明德的太太陳嘉君10/21日在臉書說:「高明輝(調查局前副局長,以下簡稱高)告訴我,謝長廷是特務,不止對我說,在法庭也這樣説」,我隨即反駁這是含血噴人,並要求她公佈筆錄給大家看。時間經過兩天了,還沒有看到她提出來,大概還在找資料。 其實我找到了,這件事已經在法院經過多年審理、對質而釐清了。下面截圖就是「高」在法院的證詞: 法官問:「被告謝長廷是否為調查局所謂線民名單的人?」 證人(高):「被告謝長廷和調查局的關係我現在還弄不清楚,我當時是台北處的處長,當時有個同事叫謝育男,是黨政組,是負責跑市議會,謝育男有和被告謝長廷聯絡,這個我知道,但是我沒有看過謝長廷參加工作的任何證件或資料。」 根本沒有說我是特務或線民的文字。 謝育男在法庭則清楚說明他和我是因其岳父自然關係在議會認識,談得來,常聯絡,「並非佈建之線民,沒有填表或造冊,沒有化名或代號」,我只是他們要「爭取的對象」,監控對象或爭取對象都算有工作關係。 高在其他案件的說法也一樣強調「工作關係」和「謝育男聯繫」,並沒有提到特務或線民,所以我才要求公布筆錄給大家看。 這件民事訴訟我是被告,我勝訴,已經確定多年了。從我這件被草率指控的體驗推論,施明德夫妻爆料故江鵬堅或是其他美麗島律師是調查局卧底或特務的事情,其真實性我當然非常存疑,也要求更多的證據。    
謝長廷 2021-10-28
胡適待人二三事

胡適待人二三事

    胡適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各種攻擊紛至沓來,即使在數十年後的今日,網路上還是可以找到各種(真真假假的)黑歷史。從所謂學歷造假到私生活可議,不一而足。讀著讀著,幾乎讓人感到罪大滔天,彷彿不鞭屍不足以平民憤。   我無意為胡適一一分辯,畢竟他也沒付過律師費給我。而且,胡適發生過一些爭議,這是事實。以有關台灣者而言,他在「先總統」三連任與雷震案上的表現,就讓許多人失望。那首「銅像當年姑漫語,鐵窗今日是凋年。途窮未必官能棄,棋敗何曾卒向前?」即是對於胡適的批評。   在此,我只想指出一點:胡適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助人,而且真的是基於個人善意,宛如黑暗時代的微光。受惠者遍及天南地北,不限立場、不分黨派,遜帝溥儀也好、史家陳寅恪也好、作家張愛玲也好、後來的台灣獨立運動元老彭明敏也好,都受過胡適的幫助。   這個名單還可以長長列下去。在近代史上,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   以張愛玲為例。她見到胡適是在前往美國之後,而且起初只是因為《秧歌》這本小說結緣,並無深交。1950年代的流亡文人多如過江之鯽,「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張愛玲在當時還不具有後來的地位,就是個手頭不寬裕的流亡作家而已。   據張愛玲回憶,她在紐約跟胡適見面時,胡適提到「他父親(胡鐵花)認識我的祖父(張佩綸),似乎是我祖父幫過他父親一個小忙。」(參《憶胡適之》)。張愛玲沒有具體說明「一個小忙」是什麼?我猜測,可能是指張佩綸曾在1881年為胡鐵花寫過介紹信(參《張幼樵致吳清卿京卿書》,原信現藏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存疑待考)。   胡適會主動告知這件事,我想,並不只是單純的套交情,還有一層意思是「我沒有忘記上一代的恩惠」。照理來講,這是十九世紀的陳年舊事,張愛玲並不知情,胡適本來也可以不說,但卻特意跟一位需要幫助的後輩提起,胡適為人行事,由此可見一斑。   後來在1958年,張愛玲因故向美國一個基金會提出申請,需要有人出面作保,張愛玲就拜託胡適幫忙,她本人的說法是: 「我寫信請適之先生作保,他答應了,順便把我三四年前送他的那本《秧歌》寄還給我,經他通篇圈點過,又在扉頁上題字。我看了實在震動,感激得說不出話來,寫都無法寫。」(參《憶胡適之》)   張愛玲個性孤絕,一向不喜歡直接表達強烈的情感,竟然能夠寫出這種宛如被盜帳號的文字,相當難得。若說胡適待人沒有過人之處,是不太可能的事。而且,張愛玲之所以會銘感於心,應當不只是因為獲得外在幫助而已,還因為內在的理解與肯定。 ---   實際上,當時受到胡適幫助的,何止張愛玲一人?1951年,彭明敏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攻讀法律碩士,學業未終,獎學金已盡。彭明敏無可奈何,想起曾經聽說胡適稱讚過他的留學表現,於是就去信求助。在此之前,彭明敏與其素昧平生,只有寄過禮貌性質的賀卡而已。   但是,胡適回了信,答允設法尋求資助。胡適繼而跟一些私人企業接觸,但沒有找到資助者。接下來的事,彭明敏描述如下: 「過了一些時間,胡先生又來信說,他終於找到一個人願意在經濟上支持我完成第二年的學業,數目與第一年的獎學金完全同樣,但是這個人不希望透漏名字。他又邀請我在暑假時去看他…他是一位極溫暖仁慈的長者,對我在麥基爾大學的表現,讚賞不已。」(《自由的滋味》頁84)   彭明敏學成返台後,進入台大任教,名聲漸隆。在二二八的大肆殺伐之後,又開始有新一代的台灣知識人嶄露頭角。1960年,哈佛大學在東京舉辦一場國際研討會,由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主持。胡適排除反對意見,力保彭明敏參加代表團出席會議(代表團四十餘名學者,台籍僅兩人)。   對此,彭明敏的說法是: 「我也確信他(胡適)真誠地希望台大當局,為了大學的將來,認真考慮將我和一些台籍學者盡量栽培…歡送宴會中,我第一次親眼看到蔣介石。當他在客廳出現時,胡適先生即抓著我的手,領我到這位總統和國民黨主席面前,將我介紹給他:『這就是彭明敏。』其口氣好像以前已經提過我似地…在我的答話和胡適先生插話之間,蔣介石僅只枯燥地說『好!好!好!』,未令人感覺有真實的興趣和關懷,反而使我覺得好像帝王在問我要不要什麼恩惠似地。」(《自由的滋味》頁95) ---   1962年的一個夜晚,胡適在中研院心臟病發的消息傳來,彭明敏驅車前往南港。等他抵達時,胡適已經斷氣,「躺在地上,覆蓋一席白巾…神情就與他生前全神貫注說話時一模一樣。」接著,時任台大校長錢思亮告訴彭明敏,當年提供獎學金讓他在加拿大完成學業的匿名贊助者,不是別人,就是身在紐約的胡適自己(《自由的滋味》頁95)。   終其一生,胡適沒有跟彭明敏開口提過這件事。另外,據余英時的說法:「他(胡適)那時候在紐約並沒有很多錢。」(《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頁79)   說起來,胡適的歷史角色非常微妙。一方面,他參與的五四運動助長了大中華主義的崛起;但另一方面,他對台灣社會在白色恐怖期間的殘存自由,卻又發揮了些許保護作用,即使程度有限。   胡適過世後,彭明敏在1964年因為準備《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而被捕,遭受審訊與迫害,出獄後在1969年躲過國府的耳目,成功流亡瑞典;經過漫長的海外奔走,進而在1996年代表民進黨參加首次民選總統選舉。這一切,都是後話了。但若沒有胡適早年的幫助,彭明敏不一定能夠站到他政治生涯的起始點。   直到近年,彭明敏仍然不忘前往南港胡適墓園悼念致意。胡適是非功過姑置不論,但能夠讓一個國族認同跟歷史經驗都大相逕庭的人,在數十年後還對他銘記感恩,這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若非確實真誠待人、善意關懷,必無以至此,絕不是略施小惠之輩所能辦到。   僅此一點,就值得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了。胡適確實有明顯的缺點與侷限,但其為人行事,自有難及之處。 (下圖攝於台北南港胡適墓園) --- 參考資料 張愛玲,《憶胡適之》,收錄於《惘然記》,皇冠2021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玉山社2009 陳致訪談,《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聯經2012  
陳怡凱 2021-10-28
核四公投朱侯過招 侯友宜先掉分

核四公投朱侯過招 侯友宜先掉分

在陳柏惟罷免案通過後,即將在12月18日到來的全國公投成為最大的全國議題,藍綠兩大黨已經決定全面開戰,這場公投不僅將牽動2022年的政治格局,其中焦點之一的核四,更是兩任新北市長朱立倫、侯友宜的燙手山芋,兩人的表態以及對公投的影響力,都是國民黨內動見觀瞻的總統初選過招。 曾經主張「如果無法處理核廢料,憑什麼使用核能?」、「沒有核安就沒有核能、核電」的新北市長朱立倫,變成2020年的朱立倫總統候選人時,為了凝聚深藍票源,不惜打臉過去的自己,改為表態支持核四重啟,把核廢料問題拋諸腦後,棄新北市民於不顧。 現在,2022年的朱立倫黨主席,為了要把民進黨拉下台,一定會再次表態支持核四重啟。因為只有這樣全面性毀滅、干擾民進黨的執政路線,才有機會得到深藍的青睞,保住他以黨主席之姿競選總統的野心。 這一條路,侯友宜是看在眼裡、徹底學習。這兩天,侯友宜被問到核四公投的問題,就露出了狐狸尾巴,不敢再嗆「核安第一」,也不像平常霸氣一般大喊「核能廢料已擺了40年」,面對已經失控的深藍壓力,只能唯唯諾諾的附和:尊重民意。 近日侯友宜被問到核四公投議題,不再嗆「核安第一」、「核能廢料已擺了40年」,面對已失控的深藍壓力,只唯唯諾諾附和:尊重民意。(本報資料照) 前後任的新北市長,在政治利益的誘惑下,雙雙選擇了政治,放棄了市政。但這一步,比起已經卸任的朱立倫,傷得更重的恐怕是侯友宜。 一者,是因為明年才是侯友宜的連任考驗。從韓國瑜海嘯、蔡英文逆轉勝、疫情期間的民意流動,都可以看出台灣選民現在對政治人物的轉變非常敏銳。你回應民意,馬上得分,你遠離民心,立刻失分,而且下次選舉就會馬上反映在選票上。侯友宜這個「背棄市民、討好黨員」的舉動,不只影響連任,更會讓議員難以回應,進一步影響競爭總統的聲望。 第二點,侯友宜原本塑造不藍不綠的鐵漢形象,將會隨著公投情勢越來越緊張,逐步被逼迫走向極端,不表態則不得藍營人心,一表態則立場盡顯,進退失據。而支持核四重啟的黃士修與核能流言終結者等外圍團體,更會以社群聲量逼迫侯友宜,屆時「鐵漢跟著土條走」,形象是大大重傷。 侯友宜這一句「尊重」,看似中立安全牌,實際輸給已無包袱的朱立倫,國民黨初選前哨戰,先落後一分。 (作者為自由工作者)
江景成 2021-10-28
王必勝和柯文哲的公私領域

王必勝和柯文哲的公私領域

數度神救援、防止疫情擴大的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遭爆料有婚外情。其實對照王必勝與柯文哲,剛好可以為人民頭家上一課:如何評斷政府官員在公私領域的表現。 首先,官員必須被檢視的是公領域的表現;只要官員的私領域沒有影響到公領域,不應該以道德批判的角度用私領域來檢視官員。不管王必勝有沒有婚外情,但他的感情問題是私領域,選民用私領域的問題去評斷、拉低他公領域的表現,是最無知的做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資料照)   反面教材就是柯文哲。也許以媽寶出名的柯文哲,在私領域跟他太太陳佩琪和柯媽的感情很好,但是柯沒有執政能力,執政滿意度一直墊底。這種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婆媳和睦,但是沒有執政能力、執政滿意度墊底,卻跑到別的縣市開國政訓練班的政治人物,應該去選選模範家庭代表就好,而不是佔著台北市長這麼重要的職位卻做得零零落落,每天還肖想選總統! 以北農疫情為例,試想私領域家庭感情和睦的柯文哲,每天高喊SOP,卻口水多過本事,導致疫情一直悶燒。直到王必勝接手後,真正依照疫調-匡列-篩檢-隔離的SOP,才控制疫情,最後歸零。人民頭家應捫心自問:就算王必勝的家庭真有問題,我們到底要那一種政府官員來幫我們做事呢? 其次要探討的是,官員的私領域到底有沒有影響到公領域。如果王必勝真有婚外情,而且這段婚外情影響到王在公領域的表現與操守,王必勝才需要扛起失職責任。 反觀柯文哲,公領域的執政能力已經夠差了,私領域的皇親國還積極干政。陳佩琪應該是柯文哲的頭號網軍吧,經常夫唱婦隨,配合柯文哲發文炮打中央!就像台北市議員梁文傑所說的:「陳佩琪一直呼籲疫苗要快點混打,現在可混打了,柯文哲又說這是陳時中在整人,這對夫妻真是讓人煩透了!」更誇張的是柯文哲領導無方,從不跟前台北市警察局長陳嘉昌溝通,到最後陳嘉昌還要透過柯媽來疏通跟柯文哲的關係。 民主社會,選民不宜再泛道德的混淆公私領域。光一個花博的疫苗接種就搞得怨聲載道的柯文哲,卻是夫婦、婆媳關係處理良好,所以應該去選模範家庭代表。王必勝防疫績效傑出,為國家守住防線,造福無數納稅人,個人認同陳時中所說:「我們指揮中心非常需要他」! (作者為作家,著有《你一直被呼攏的事》)
魯伯非 2021-10-28
四大公投決戰

四大公投決戰

  作者指出,接下來的四大公投案,才是國民黨亂台重頭戲,直接衝擊民進黨執政。圖/擷自民進黨、民意基金會,民報合成   國民黨發動罷免陳柏惟成功後,並沒有太高興,反而基進小黨以一敵四,小蝦米對大鯨魚的反惡罷行動,雖敗猶榮,三國月後改選,基進黨勢必捲土重來,成為國民黨大患。 投票前,以為民調預言的罷免高票通過,並沒有發生,顏家看到票數肯定笑不出來,如果藍色,紅色,韓粉團體,加上被紅色滲透的地方宮廟系統,四方總動員,只拿到七萬多票,未來改選上陣,不管顏家找誰出馬競選,恐怕都不會太有保握,所以基進黨說:「我們沒有輸,更不後悔對韓國瑜發起罷免」。 朱立倫交出紅色投名狀後,志得意滿,正常倫似乎被快樂沖昏頭,25日出席日本降伏記念,把降伏譯成光復,說一堆歷史假故事,戰後,台灣的殖民地解放沒有發生,再度被國府託管,二度被殖民,才是歷史真相。 朱立倫還要對台派抗中保台落井下石,指指點點,這下雖然樂了習近平,卻也激發台派更多憤怒,埋下另一場罷免案的不確定。 這場罷免案,驗證了背後有人大撒幣,從街頭廣告看版數不清,宣傳車越來越大,紅色網軍從農場出洞,假訊息撲天蓋地,地方宮廟耳語抹黑,這種罷免活動消費額度,少說千萬起跳,根本不是發起罷免小團體志工吃得起的,猜猜看,誰是幕後金主,國民黨真的要在台北複製罷佐嗎?能夠複製成功嗎? 四大公投是藍營重頭戲 接下來四大公投,才是國民黨亂台重頭戲,直接衝擊民進黨執政,民進黨顯然坐不住了,尤其是關係台灣產業生命的CPTPP協議,台灣若要進入區域經濟自由貿易體系,使台灣不再因為關稅而受制於人,這一次是最好機會,客觀條件上,台灣是非紅色產業鏈核心要角,經濟成長看好,在武漢病毒衝擊下,防疫出色,目前看來,越南和秘魯是否對台灣發出歡迎信號,仍未確定,其他國家都對台灣點頭暗示,但是,即便客觀環境有利台灣,台灣能否開放美豬,開放日本受災區食品,這兩個議題變成入會最大阻礙,因此也是國共聯手阻擋台灣的原因。 中共早就知道以自己條件,和長期貿易惡名在外,目前在世貿組織指控中國違反規定就有一百多案,中澳貿易衝突未解,老共明知加入困難,卻故意來亂,很顯然不是政治問題而已,其目標當然是阻擋台灣進入,因為台灣一但進入CPTPP,就可以脫離日漸惡化的中國市場環境,對中共政權目前的失業狀況,無疑雪上加霜,台商在中國製造外銷賺外匯,舉足輕重,若台商大舉撤離,必然會降低中國創匯的管道。 台灣內部政治牽連中國,既關係台灣未來,更關係中共政權,老共介入台灣政治越來越明顯,藉四大公投打擊民進黨,阻擋台灣進入CPTPP,四大公投過關,民進黨危險,台灣危夷。 民進黨一開始沒有大力聲援基進黨友隊,在國會失去國防委員一城,接下來,有不能再輸壓力,動員下鄉舉行百場說明會,恐怕還不夠,因為老共網軍早已入島,紅色媒體也已入戶,這是台灣人對抗紅色認知作戰的殊死戰。 台灣內部政治牽連中國,既關係台灣未來,更關係中共政權,中共介入台灣政治越來越明顯。示意圖/民報合成
洪博學 2021-10-28
殷海光–我的自由思想的首要啟蒙者

殷海光–我的自由思想的首要啟蒙者

(以下是描述我高中時代的思想轉變,摘錄自李筱峰回憶錄《小瘋人生》第6章「第一次覺醒」) 透過《自由中國》,我讀到其中許多介紹民主原理、自由思維、人權觀點、 法治理念的文章。其中,台大哲學教授殷海光的文章,對我震撼尤大。 殷海光是《自由中國》雜誌的一支健筆,好幾篇著名社論是出自他的手筆。 至今我仍清晰記得殷海光幾篇震撼我心的文章,例如: 在〈反共不是黑暗統治的護符〉一文中,他說:「在反共過程中把民主予以 壓制或取消,那麼,反共者與共黨的實際距離,至多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 在〈是什麼,就說什麼〉的社論中,殷海光對於「政黨即政府」、「政府即國家」的觀念提出批判; 在〈反攻大陸問題〉一文中,這位邏輯實證論者認為在短期內能反攻大陸的 「公算」不大,因此不要凡事都以「等反攻大陸之後再做」為藉口。他說「我們 不願為了講虛面子而把國事放在大話連篇的沙灘上,...我們之反共,不是為了政 權的形式問題,而是由於從思想到生活方式,在實質上根本與共黨不同」; 在〈我們的教育〉一文中,殷海光揭穿黨化教育的真面目,他指出「在背後控制台灣教育的原則有兩個:一是黨化教育;二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在〈你要不要做人?〉的社論中,殷海光闡述「世界人權宣言」的意義,說明「基本人權是做為一個人的必要條件」、「我們反共就是為了保障人權」。 這些文章是以社論形式出現,沒有署名,但不久我得知執筆者是殷海光教授,對殷教授特別感興趣,從新舊書店找來了殷海光的許多著作,包括輕鬆的《旅 人小記》、嚴肅的《思想與方法》、《邏輯新引》...,以及遭國民黨查禁的《中 國文化的展望》,從此這位自由思想家開始進入我的思維。 殷海光給我很深刻的一句話:「極權暴政最可惡之處,在從根本上剝奪大家明辨是非真假之自由。而明辨是非真假的基本方法,端在求證。但是,極權統治 者根本不許你求證。求證之事,須由他代辦。總而言之,說也由他,證明也由他。 你只有聽的分。」 高中時開始接觸殷海光的著作,激發我第一次覺醒。 殷海光提倡民主自由的言論,也為 1960 年雷震結合台灣本土政治精英籌組新政黨提供理論基礎。 法西斯的國民黨統治當局,當然容不下提倡自由人權的殷海光,終於在 1966年禁止殷海光在他任教的台大上課。翌年殷教授罹患胃癌,兩年後病逝台北。此 時我正在台南二中就讀高三,未及親謁就教。然而,這位自由主義者不僅在認知 上,讓我茅塞頓開,他耿介的風骨與志節,也深深影響我的人格。 其實殷海光並非自始即是自由主義者,早年在中國時,殷海光仍有中華民族 主義色彩,對法西斯的國民黨政權也未明顯排斥,不但如此,他還曾出任國民黨 中央日報的主筆。因此,殷海光還曾名列中共開出的戰犯名單之中。有這種背景 的殷海光,來台之後如果願跟著國民黨搖旗吶喊,想必飛黃騰達。然而勇於思想的他,卻走上自由主義的道路,以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為志業,開始批判專制腐敗的國民黨法西斯政權。原本是中央日報主筆的殷海光,卻變成中央日報圍剿的對象,最後被禁止上課,並受特務的監視與騷擾。 從殷海光身上,讓我看到, 有良知的知識份子的改變,是基於對思想與理想的忠實,明知對己不利,卻堅持到底;反之,政客(及御用學者、文人)的善變,則是以名利、權勢為其驅動程。
李筱峰 2021-10-28
朱立倫2014年推動非核家園

朱立倫2014年推動非核家園

#超級雙標的國民黨 #朱立倫 在2014年時任新北市長時極力推動 #非核家園,如今為了政治鬥爭,又要重啟核四公投,這不是自打臉什麼才是自打臉 美豬公投也ㄧ樣可笑,吃了8年的美牛然後反美豬,國民黨就是想操控公投來內耗台灣 12/18公投請投4個都不同意,不能讓國民黨再繼續亂下去 #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 #四個不同意台灣不會亂下去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1649151078446134/posts/4995278183833390/?d=n 
台灣是咱的國家 2021-10-28
新加坡確診5324例創下單日新高!

新加坡確診5324例創下單日新高!

好幾天沒有向大家更新新加坡的疫情了 新加坡在連續數日病例數維持在3000人左右,昨天單日確診人數劇增至5324例 #創下單日新高! 確診總數來到18萬4419例 死亡10人,死亡總數349人 (這個單日確診病例,按台灣人口比例換算是單日2萬1000例!) 新國政府表示,在下午的時候,檢驗室在幾個小時內,突然偵測到的陽性個案暴增,目前還在深入調查中 “…mostly due to many COVID-positive cases detected by the testing laboratories within a few hours in the afternoon. MOH is looking into this unusual surge in cases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window…" 目前1777人住院,308人需要供氧治療,142人(66人)收治於加護病房,加護病房整體使用率已達79.8%。 #醫療體系的負荷增加 在彭博社日前公佈的「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新加坡也從第19名,下滑至第39名!(新國曾經是這項排名的第一名) #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大幅下滑 新國84%人口已完整接種2劑疫苗。14%人口已接種追加的第三劑。
陳志金 2021-10-28
為何中共力挺國民黨「四大公投 」!?

為何中共力挺國民黨「四大公投 」!?

四大公投已變成 台灣人民 與 國共對決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明明是兩個「互不隸屬」的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更是全世界唯一公開表明 一定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國家⋯⋯⋯ 但是, 很奇怪欸!?非常非常奇怪欸!?!? 為什麼!? 中國中央電視台 以及中國的網軍 會全力支持 國民黨「四大公投」呢!? 為什麼!? 中國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會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上 大談台灣的「四大公投」呢!?!? 這事,太不正常‼️太不合理了吧‼️ 這似乎顯示出:國民黨與共產黨 已在台灣的「四大公投」上, 開始隔海聯手⋯⋯ 國共又要開始合作了嗎!?!?!?!? 因此,我們千萬、千萬 要注意 「四大公投」 已不僅是「藍綠對決」而已‼️‼️‼️ 更不僅是台灣人民的公共議題而已‼️‼️ 事實上 「四大公投」已變成: 「台灣人民」與「國共合作」的生死對決 因此,蔡英文總統特別強調: 「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 「四個不同意,台灣不會亂下去⋯⋯」 我們還要再加一句: 「四個不同意」拒絕「國共壞主意」  
黃澎孝 2021-10-28
降低罷免門檻何罪之有?

降低罷免門檻何罪之有?

基進黨唯一一席立委陳柏惟在台中二選區遭到罷免,引發了要不要修訂「選罷法」的爭議,最有代表性的言論當推民進黨大老林濁水。林濁水認為陳柏惟被罷成功是當初修法的「聖人和立委」「死命推動罷免門檻降低,民進黨支持過關」,造成「今天眾小黨被害死」,強調非「力圖再修法」不可。 為什麼二〇一六年要修改「選罷法」、降低罷免門檻?原因很簡單。二〇一四太陽花運動後,有「割闌尾/藍委運動」,七位國民黨立委包括蔡錦隆、黃昭順、林國正、蔡正元、林鴻池、吳育昇、江惠貞等,全栽在國民黨所設定「投票率過半、同意票也超過二分之一」門檻的「雙二一制」下,沒有一個罷免案成立。「雙二一制」形同銅牆鐵壁的金鐘罩,罷免形同假議題。 立法院會昨天三讀通過選罷法修正案,下修罷免門檻,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右)將寫有「還權於民第一步」的牌子,交給立法院長蘇嘉全(左)。(記者陳志曲攝)     那麼修掉「雙二一制」鳥籠後的選罷法,是不是「害死陳柏惟」的元凶?論述必須放在事實上去檢驗。陳柏惟的罷免結果:投票率五一點七二%、同意票五一點四八%,通通過半。即使延用「舊法」,在投票率與同意票「雙二一制」的高門檻下,陳柏惟的罷免案依然得遂。 新制是不是比舊制「不利」?再提一個反證。二〇二〇年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同意票九萬三千九百多,不同意票二萬五千五百多,同意票遠多於不同意票,罷免案成立。然而,一旦援用「雙二一」舊制,因為投票率僅四二點一四%,未及五成,則罷免失敗。那麼要問林前立委,當初如果不「死命推動修法」,韓國瑜的罷免案會通過嗎? 在陳柏惟與韓國瑜兩個罷免案例之間,還有黃國昌立委罷免案可說。黃國昌是「選罷法」新制的試車者。投票結果: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但投票率未達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罷免失敗。可見降低罷免門檻,並沒有「害死小黨」的黃國昌。 說一個題外話。名列「割闌尾/藍委運動」的七位國民黨立委,雖逃過罷免,卻沒有一個保住權位;不是換屆沒有選上,就是自己宣佈退選,喪失立委職務可說百分百。「時代力量」的黃國昌後來不競逐連任,出任不分區第四名,落選。統計學上的數字能不能當政治效應上的解讀?至少是一個有趣的議題。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罷免門檻高低不是成不成案的保證。民進黨能不能因為陳柏惟案而修法?當然可以。國民黨能說嘴嗎?不能。這個黨為反制人民的罷免權,除訂不能罷免的「罷免法」外,一再修法反制選民的罷免行動,最有名的就是「吳育昇條款」、「反割闌尾條款」。 陳柏惟在台中二選區固然馬失前蹄,基進黨在明年地方選舉卻可能會獲得選民的同情票。橫行鄉里的顏家傾全力逼出在地極大化選票,不過爾爾;台灣民主仍然葡匐前進。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金恒煒 2021-10-28
美國康乃狄克號潛艦撞擊出來的「問題」!

美國康乃狄克號潛艦撞擊出來的「問題」!

  美軍核動力潛艦「康乃狄克號」10月2日在南海衝撞不明物體,造成艦體受損及部分士兵受傷的意外事件,目前已返回關島船塢進行維修。「康乃狄克號」事件讓美國潛艦在南海的行動引起全球關注。 美國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圖取自Official U.S. Navy Page flickr)   近年來在南海海域與美國爭鬥激烈的中國居然對美國潛艦的動態毫無所悉(或故作姿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北京已多次詢問華府,但美國卻始終只給出簡短且語焉不詳的聲明,根本沒有說明任何疑點和實質原因,讓人懷疑、美軍真正意圖和想遮掩什麼?」北京質疑美國潛艦這一次究竟是撞上了什麼?為什麼會撞上?是否造成核洩漏,給海洋環境帶來核污染?中國主張美方作為當事方有責任、有義務詳細說明事件相關情況,回應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關切疑慮。官媒《環球時報》也在社論中主張;美國核潛艇在南海發生撞擊的這件事,明顯不僅僅是美軍自己的事,區域國家的關切於法於理都很正當,知情權不容蔑視。所以美軍必須回答各方提出的疑問,他們一日不回答,國際社會的督促和要求就一日不會停止。 中國的質疑,可解釋為 : 1、中國無能力確實掌握美國潛艦在南海的行蹤、防衛出現嚴重破口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報道,10月2-3日,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和「卡爾文森」號、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與日本直升機驅逐艦「伊勢」號,與來自六個國家的17艘軍艦正在沖繩西南海域實施聯合演練。而「康乃狄克號」卻在南海出事,顯而易見,「康乃狄克號」並未參與英、日等國的演習,而係在南海海域潛航時發生碰撞事件。對此,中國質疑「如果不是此次發生碰撞事故,美潛艇必須上浮前行,美方也不會對外公佈核潛艇發生碰撞事故。」   2、中國早已掌握美國潛艦行蹤,欲擒故縱,以探索美軍動態 事實上,中國近年加緊對台灣文攻武赫,每日飛入台灣西南方,我國《防空識別區》內騷擾的軍機頻繁,以「康乃狄克號」潛艦出事當天而言,即有39架次中國軍機飛入我國《防空識別區》,如此緊密飛航加上水上艦艇,美國潛艦在南海的行蹤被發現的可能性頗高,只是中國故弄玄虛。 另據中國軍事學者的分析,美軍遲遲不願意公開核潛艇碰撞事件的原因有三方面 : 美國核潛艇發生碰撞事故和美英澳建立三邊安全夥伴關係、開展核潛艇合作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這是一個敏感的時間點,美國避免增加周邊國家的疑慮。 美國核潛艇事故發生地點在南海海域,長期以來,美國打着「航行自由」旗號,如果對外公開事件調查結果可能會暴露美軍在南海行動航跡,因此,美軍對於在南海海域潛艇的行動和部署高度保密,不會輕易對外公佈。 美軍擔憂,即事實真相會對美國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聲譽有所損害。因此,即便美國未來對外公佈此次核潛艇碰撞事故調查報吿,那也會是內外有別,對外公佈內容可能會比較有限。 3、中國南海政策改變,不再堅持南海《九段線》內海域為其歷史性權利 近年來中國不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範,在南海填礁造島、興建機場、港口等軍事基地,對南海地區和平安全帶來嚴峻挑戰、製造聲索國之間海洋權益紛爭與嚴重的環境汙染,已備受國際指責,而針對美國潛艦意外事件,中國卻說「南海是地區國家共同的家園,不應成為美國謀求地緣政治私利的狩獵場。」一改慣常對南海為其領域的主張。 《環球時報》在社評中說 : 「『康乃狄克號』不是民船,而是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先進軍事裝備,是核裝備。它在南海潛航並且發生相撞事故,顯然已經不屬於『無害通過』它對地區局勢造成了震動,也引發了各種不安,美國需要為平息這些不安做出努力。」美中兩國在南海爭議中,對美國屢次以「航行自由」為由巡航於南海島礁之間卻也無力反制。《環時》的社評再度顯露出對美國一貫主張在南海島礁之間的「無害通過」無可奈何。  
林瀚城 2021-10-28
砍掉「臺灣光復節」的 就是國民黨自己

砍掉「臺灣光復節」的 就是國民黨自己

據近期報導指出,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十月二十五日出席「重返歷史現場—慶祝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六週年」回顧展時宣示,國民黨若重返執政,會將「臺灣光復節」修法為我國國定假日。筆者認為真是無恥至極。當初最早取消台灣光復節的,不就是國民黨自己嗎? 二零一五年底,還是國民黨執政,但國民黨為了滿足財團的壓力,砍掉勞工的七天假,其中一天正是十月二十五日。 回顧勞工的七天假被砍的始末,最早就是由國民黨政府發動,誇張的是,資方團體於十二月三日遞送修法建議書至行政院要求速修,勞動部十二月九日火速以「行政命令」方式正式公告修正,完全配合財團。 筆者本人就是當時訴求拒砍七天假的「工鬥」一員,抗議數個月無效後,眾多勞工代表只能到朱立倫總統候選人的競選總部噴漆抗議,我也身在其中。我們要的只是呼籲朱立倫出來協商,現場卻反遭關燈後,警察以暴力驅離,甚至記者也遭拖行驅趕,筆者甚至遭到上銬移送地檢署。 勞工團體衝進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競選總部潑漆抗議,場外與警察發生衝突。(記者王藝菘攝)     當天是十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另一天被國民黨砍掉的國定假日。 面對勞工團體站出來捍衛,朱立倫身為執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反稱「向大老闆說勞工放假太多的是蔡英文」,想把責任推卸給當時的在野黨!後來朱立倫與國民黨果然被勞工用選票狠狠的教訓了! 勞工七天假被砍的問題,就是勞動權益損失的問題。如果國民黨要反省過去的作為,就應該直接主張增加勞工七天假,節日名目交由公眾討論,而不是利用舊黨國的意識形態,重新炒作「臺灣光復節」。 回顧當初砍掉「臺灣光復節」的就是國民黨自己,朱立倫如何能辭其咎?這樣的水準,真的只配在野,不配執政。 (作者為工鬥成員,桃園市民)
蘇承志 2021-10-28
你是那裡人?

你是那裡人?

  我想分享幾個我人生中的小故事。 國中時,新加坡同學來校拜訪,我們班被選為交流的班級。三十多年前那個時代的教育,是要寫上祖籍的。我很知道我是中國人,祖先來自於福建泉州。我們跟對方交流時,說我們同為中國人,想法應該是相同的…,沒想到當下那幾位同學立刻說:「不,我們不是中國人,我們是新加坡人,我們可以被稱為華人,但我們絕對不是中國人。」 當時只有十多歲的我,心中想法是:你們這些數典忘祖的新加坡人,你們就是中國人啊,為什麼不承認? 後來我去英國,留學生要先到警察局報到,以換發多次進出簽證。女警最後要寫下我的國籍China。我跟她說,我的國籍是R.O.C,不是P.R.O.C。她說,不是都一樣嗎?你們都有China啊,有什麼差別? 對一個外國人來說,她那裡知道這二者的不同?反正都有China,看起來都一樣,為什麼要特別區分?但在我的要求之下,她終於寫了Taiwan, R.O.China。 我不怪那位英國女警分不清楚兩岸的不同,就像很多人分不清楚北愛爾蘭是屬於英國,而愛爾蘭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一樣。 進了研究所,我的助教看起來像印度人。有一次我問他Where do you come from? 他回答我I am British. 助教說,他就是出生在英國啊,他是英國藉,祖先雖為印度人,但已經世世代代都住在英國了,所以他是英國人。 我受到不小的衝擊!因為我們受的教育是你是那裡人,跟你的祖先有關係,而他給了我一個新的觀念、新的省思。 二零一三年我在希斯洛機場轉機要回台灣,準備登機時,登機門工作人員看了我的護照,嚴肅地跟我說:你不能登機。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你國籍China,沒有簽證無法登機。我跟他說,請你看清楚,我是台灣發的護照,我是中華民國國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 他再次檢查,翻了內頁,看到小小的Taiwan字眼,發證地是台北,發現自己搞錯了,頻頻地向我道歉,非常有禮貌地請我登機。     如同金恩博士一樣,I have a Dream. 當別人問我們「你是那裡人?」希望有一天我們全體國民都能清楚地說出我是… (作者現職企管顧問公司執行長,台北市民)
周郁萍 2021-10-28
如何定位中國國民黨?

如何定位中國國民黨?

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東歐,獲得國際媒體極大的關注,包括彭博、路透、半島、日經、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法廣、National Post、France 24等上百家國際媒體,無一例外均以顯著版面報導,連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之前出訪都未受到如此重視。 世界各大媒體藉吳釗燮出訪回顧台灣的國際地位,台歐關係、中歐關係、中國威脅、東歐轉向等各種議題,繼蔡英文總統國慶談話後,世界各國對台灣的認識又深了一層。固然因國際氣候轉向之故,但吳釗燮此次出訪東歐,實在是台灣罕見成功的部長外交。 如駐外人員所言,或許鑑於趙少康不諳國中課本,誤批郭台銘女兒不知道岳飛為去中國化,陳以信立委以吳釗燮出訪不出席立院會議威脅外交部預算,親身示範秦檜慫恿宋高宗以12道金牌要岳飛停戰返國,相信郭董女兒今後應該對岳飛印象深刻了。 為什麼國際將國民黨視為親中政黨,配合中國削弱台灣? 中國國民黨罷免陳柏惟之後,繼續罷免林昶佐,黨主席朱立倫認為主張抗中保台、搞意識形態者均該罷免,陳林兩人均屬外交國防委員會,而國民黨外交國防委員會的陳以信,則因吳釗燮要杯葛外交部預算。 國際間要知道中國國民黨下一步行動的最快方式就是收看中國央視,或是從網路上看中國大外宣,這時無論國民黨主張如何巧合或是動機不同,都無法改變行動效果一致的事實。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則為中國軍機擾台緩頰,認為沒什麼大不了。 另一位前主席馬英九主張此刻應與中國簽服貿協定,才能加入CPTPP,而國民黨立委則在國會中要求,即使日本不支持台灣加入CPTPP,也不能開放福島五縣食品。 前主席江啟臣則要求,不可將中國禁止台灣釋迦與蓮霧進口案送交WTO,所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未採行江啟臣的建議,仍然企圖透過WTO解決貿易爭端。 美國國務院極為罕見公開發表聲明,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這在數年前仍無法想像;而現任主席朱立倫在罷免陳柏惟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通過年底公投視為首要任務,其中包含禁止進口美國萊豬,並將之稱之為毒豬,即使破壞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機會也在所不惜。 如果今天中國共產黨在台灣,它的主張會和中國國民黨有多少不同? 當然令人可議的不只國民黨,還有民眾黨,包括高虹安在電視宣稱陳以信以吳釗燮不出席立院會議威脅外交部預算,兩人都應該各打五十大板,其投機取巧的鑽營心態更令人不適。 如果你是萊斯,你會如何定位中國國民黨?
沈榮欽 2021-10-28
聯合國的那個中華民國

聯合國的那個中華民國

上個月台灣外交部長在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投書:「聯合國是時候停止將台灣排除在外了」,吳部長提到中國對台灣的荒謬施壓,台灣雖已被廣泛公認為防疫典範,然而迫於中國,台灣被排除在整個聯合國之外,中國以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做為依據,事實這份決議只說明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並未提到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並無授權中國在聯合國能代表台灣。他說中國未統治過台灣一天,但總是阻礙台灣公民參與國際,他強調「現在是歡迎台灣的時候了,台灣是一個隨時準備伸出援助之手的寶貴夥伴」、「現在是讓台灣回到聯合國桌上,讓我們幫忙的時候了」! 吳釗燮14日投書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呼籲「聯合國是時候停止將台灣排除在外了」。(外交部提供)     十月二十五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二七五八號決議案只是決定聯合國內有關中國代表權席次問題,並未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體系代表台灣人民;中共從未統治過台灣,自然無權自稱代表台灣人民。她說中共於聯合國取得席次,「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但這些年來,我國都積極爭取重返聯合國。 問題是:我們要用「中華民國」之名重返聯合國? 一九四五年「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與美、英、法和俄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但該席次在一九七一年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請問我們這個「中華民國」要怎麼通過聯合國安理會裡的那個「中華民國」同意加入呢?「中華民國」已亡在二十世紀,我們外交部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帶著「中華民國」之名「重返」聯合國? 官員們面對現實有這麼困難嗎?我們是台灣,是美麗的福爾摩莎!國名由我們人民公投來決定,這會很困難嗎?李登輝總統也曾披掛「中華民國」之名,但是他打拼讓台灣被看見,打拼去除中國法統維護台灣利益,未竟之事我們還要接著做,離世前仍交代後輩要繼續努力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今日當外交部長向外國人疾呼請聯合國要展臂歡迎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說「中華民國」要重返聯合國,我們連自己的國名都那麼混亂如何要求別國幫忙? 給自己一個清楚的名字,Taiwan或Formosa,才是正道!繼續跟China名字勾勾纏,終會發現原來鎖住自己的就是自己! (作者為台聯秘書長,前立法委員)
周倪安 2021-10-28
公投、法治、巨嬰化

公投、法治、巨嬰化

    公投可怕的地方,在於將錯綜複雜的事態極度簡化。一個負責任的成熟決策者,會謹慎識別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也會明白世事均有代價,萬物皆需成本,不同價值之間的取捨必不可免。若力推一個「理想方案」,卻不同時考慮相應的實行成本與副作用,無異於極力推銷商品,卻不告訴消費者買下去要花掉多少錢。   然而在公投當中,因果關係也好,權衡取捨也好,都很難呈現出來。早在1932年,德國法學家Carl Schmitt就曾經警告過公投的危險性。「(拙譯)就事物之本質,公投只能偶一為之…人民只能說是或否。人民不能建議,不能協商或討論。人民不能統治,而且不能管理。人民也不能制定規範,而只能透過『是』對於一個已經提出的規範草案予以批准。尤其是,人民沒有辦法提出問題,而只能用『是』或『否』來回答一個已經提出的問題。」Carl Schmitt在德意志威瑪共和崩壞前夕如是說(“Legalität und Legitimität”, S86)。   基本上,對公共事務有想法,想要提案,這OK。但這個提案所贊成或反對的政策,跟所想要守護的事物之間,真的有因果關係嗎?單單這一點,往往就是極具爭議的大哉問,而且很容易用操縱提問方式來影響答案。縱使確有影響好了,影響是多大?替代方案的影響是什麼?這些都是需要審慎分析的事,但在公投當中,卻被簡化為一個狹窄單薄的是非題,讓「消費者」在沒有「明碼標價」的情況下勾選。另外,現行《公民投票法》第30條第1項賦予公投結果高高在上的地位,可以讓法律失效(同項第1款)、強迫立法(同項第2款)、還可以「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之必要處置」(同項第3款)。換言之,就是凌駕於國家常規體制。   毋庸置疑,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決策方式。公投程序,其實具有跳過國家常規體制的非常手段性質,跟法治(rule of law)有巨大的緊張關係。就法理而言,公投應該是被當成一個迫不得已的最後手段,而且只能限制在少數爭論已久的重大問題。尤其是,絕不應該容許輕易發動公投來處理日常爭議。否則,就等於是讓國家機關各司其職的職掌機能被架空。因此,我認為現行《公民投票法》極低的提案門檻(最近一次總統選舉選舉人總數萬分之一,參第10條第1項)、連署門檻(上述選舉人總數1.5%,參第12條第1項)、以及生效門檻(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參第29條第1項),乃是我國法制的最大問題之一。   不論有多麼厭惡官僚組織(行政)、代議制度(立法)以及審判程序(司法),它們都是維繫現代社會秩序的基石。若說有人不信任專家作出來的專業意見(如環評)、不信任代議士的折衝協商,也不信任法官的認事用法,那沒關係,我會尊重這樣的「不信任」。不過,難道針對一句簡化二分式提問的回答,就比較值得信任嗎?別人的專業評估作了許久,真的就完全一無是處?可以用不談因果關係、不談權衡取捨的「是」或「否」動輒予以推翻?單單是過去幾年,我們就已經目睹了許多充滿創意的公投提案,甚至有拿別人的基本人權來投票者。這種作法的正當性,我高度懷疑。   這種作法如果再繼續擴大下去,很容易就會給有意道德勒索者可乘之機。支持(或反對)某項政策,卻沒辦法通過主管機關的專業評估,也無法以理說服法官?沒關係,召集一群人,以泛道德化的方式強調我們站在正義的一方,亟言我方主張多好多好,「四足者善,兩足者惡」,自然有些人會在「幫忙積德行善」的布施心態下簽署連署書,儘管他們既不明白因果關係、也沒有作出權衡取捨。   反正,就只是簽名而已,何樂而不為?不用自己付出成本,又可以讓自我感覺良好的「善事」,向來能夠讓許多人欣然樂從。然而這樣一來,整個社會很容易就會因為公投而疲於奔命。至於提案方則幾乎是有利無害,如果公投沒過,提案者也累積到了光環;假如過了,更可以此逼迫國家機關俯首聽命。   問題是,如果公投結果事實上根本不具可行性,抑或所需成本大到難以接受,那要怎麼辦?關於這一點,現行的《公民投票法》並沒有直接給出解答。理論上,支持方還是可以抓著該法第30條第1項在地上打滾,大喊「我不依我不依,法律規定『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之必要處置』,你趕快想辦法把東西變給我。」這類不負責任的臺詞。   弄成這樣,其實就是在為政治的巨嬰化開啟大門。如果這還不叫危機,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危機了。
陳怡凱 2021-02-25
12/18公投四個不同意 台灣更有力

12/18公投四個不同意 台灣更有力

12/18 #公投四個不同意 台灣更有力 #不同意重啟核四公投 輻射核廢無解、安全問題重重、費時又費錢 #不同意反美豬公投 符合國際標準、無安疑慮、解除貿易限制 #不同意公投綁大選公投 投票時間冗長引發民怨、投到開票還沒投完 #不同意三接遷離公投 能源轉型不停滯、外推方案已充分解決問題 https://www.dpp.org.tw/1218referendums
台灣是咱的國家 2021-10-27
補充陳宗彥的回答

補充陳宗彥的回答

國台辦轟陳宗彥背祖忘宗,問他一個好笑的問題「你流誰的血?」陳宗彥神回:「我的血液來自父母親。」 我補充回答如下: 1.美國獨立時,大部分人的血源來自英國;黑人則來自非洲,誰背叛祖宗? 2.新加坡共和國有75%的人,祖先來自中國閩粵,他們背什麼祖?忘什麼宗? 3.台灣人有80%混有南島民族血統,怎麼辦?要換血嗎? 4.面對維吾爾族、藏族、南蒙古(所謂「內蒙」),怎麼不講血緣了呢? 5.海峽雙邊的問題不在血緣問題。根本之道在中國要趕快民主化!一切好辦!  
李筱峰 2021-10-27
台北市的長者到底做錯了什麼?

台北市的長者到底做錯了什麼?

看看高雄⋯⋯然後再轉頭看看台北市⋯ 而且有聽說高雄市的醫護不想幫忙高雄市府打疫苗的嗎?? 然後北市長說要公佈什麼?? #北市的長者們到底做錯了什麼要被這樣對待?? 喔!!對了!! 補充:『#凡是在林皇宮飯店打疫苗憑黃卡吃自助餐還打八折!!』 . #又聽說北市長在忙著跟基隆市長吵架?? #打疫苗的問題解決了嗎? #高雄的長者八折吃飯店Buffet #北市長者排隊打疫苗要淋雨
音樂政治上班族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