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

23條立法發酵 自由亞洲電台撤出香港

23條立法發酵 自由亞洲電台撤出香港

香港立法會法案委員會自8日起審議基本法23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14日完成逐條審議,預料很快就會交由全體議員審議,並進行表決。圖為人稱「王婆婆」的王鳳瑤8日在港府總部外抗議,反對23條立法。(彭博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陸續有外國媒體將香港分社轉移至亞洲其他城市,另有部分香港媒體停止運作。而在香港基本法廿三條加速立法的陰影下,由美國國際媒體署資助成立的「自由亞洲電台」(RFA),也將在三月底撤出所有在港員工,辦公室預計四月中旬前關閉,部分員工將調往台北或華府。 南華早報和香港01等香港媒體引述電台內部消息報導,自由亞洲電台約於二月下旬通知香港部門員工,準備在三月底撤出香港辦公室。目前電台有四名全職員工及三至四名兼職員工,部分員工將分別調往台北辦公室與華盛頓總部,另一部分員工將遭資遣。在人員撤出後,香港辦公室預計在四月中旬前正式關閉。 自由亞洲電台成立於一九九六年,是一家由美國國際媒體署資助的私營非營利性新聞機構,該台過去曾因報導香港政治新聞,而被親建制派的香港媒體指為「美國代理人」。今年二月,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便為了廿三條立法相關報導,點名該台引述錯誤評論。 香港立法會法案委員會自八日起審議廿三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期間港府根據議員提議做出若干修訂,經過約一週會議後,十四日完成逐條審議,預料很快就會交由全體議員審議,並進行表決。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分為九部分,列明各種涉及國家安全罪行的定義和罰則等,包括叛國;叛亂、煽惑叛變及離叛,以及具煽動意圖的作為;與國家秘密及間諜活動相關的罪行;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活動;境外干預及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組織。 另一方面,路透十四日引述知情的前美國官員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曾授權中央情報局(CIA),二○一九年起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展開秘密行動,設法將中國輿情扭轉為反對北京當局。三名前官員透露,中情局為此成立一個特務小組,利用假的網路身分散播不利於北京當局的負面言論,同時對外國新聞媒體釋放有關中國的誹謗性情報。 如法炮製 美曾反制中國大外宣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這支中情局特務小組的手法,包括指控中共黨員將非法所得藏匿於海外,以及抨擊「一帶一路」倡議既腐敗又浪費,其實都有事實根據。這些擾亂中國國內輿情的行動,目的在於激化北京高層動用資源,追查在中國網路上帶風向的入侵行為。
自由時報 2024-03-15
美眾院通過 字節跳動不撤資TikTok就下架

美眾院通過 字節跳動不撤資TikTok就下架

美國眾議院13日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字節跳動限期撤資TikTok的法案。(路透)   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短影音平台「TikTok」(抖音國際版)風靡全球,據統計,全美國約有1.7億人使用,但因中資背景深厚,衍生的資安疑慮及中共大外宣洗腦問題也開始受到民主陣營重視。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上週全票通過要求母公司北京字節跳動限期撤資TikTok的法案,今天(13日)進行全院投票表決,獲得352比65壓倒性通過! 根據《路透》 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日前提案,要求中國的字節跳動公司在6個月內從旗下短影音社群應用程式「TikTok」(抖音國際版)撤資並切割出售,否則將把TikTok從美國的應用程式商店全面下架。眾院商委會本月7日全票通過,今天法案交由院會表決,由於美國會兩大黨都質疑TikTok恐成中共情蒐工具,此前外界都認為該案高機率會通過。 而今結果不出所料,該法案以352張贊成票對上65張反對票,壓倒性通過。目前該法案已在美眾院完成三讀(提案階段、委員會審查階段及院會審議階段),接下來就是送交參議院進行審議,兩院都通過並送請總統簽署後才能正式成為法律。 《路透》表示,參議院有些議員認為不必這麼強硬地要求字節跳動撤資TikTok,可以用別的方法來對TikTok進行監管,因此該案要在參議院通過存在不確定性,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尚未在這件事表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得知眾院商委會通過撤資案後就表示,該法案一通過,將馬上簽署法案使之成為法律。
祝蘭蕙 2024-03-13
美年度預算首度單獨列台灣

美年度預算首度單獨列台灣

美國副國務卿韋瑪(Richard Verma)指出,這是「首次為台灣單獨列出一個項目」,再次確認美國對台灣安全援助的承諾、對維護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美聯社資料照)   〔中央社〕美國首度在財政年度預算案編列經費,協助台灣強化嚇阻力,金額為1億美元。美國官員說,這是預算案首度單獨列出台灣,展現對台安全承諾。另外,因應透過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預算案也首度編列5億美元,用於補充美國庫存。 白宮今天公布2025財政年度預算案,在國務院編列1億美元(約新台幣31.4億元)協助台灣強化安全。國務院稱這是筆「歷史性」投資,將用於包括透過「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管道援助軍備等方式,提升台灣嚇阻力,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 有外媒在記者會指出,過去已經有多筆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美國對台軍售案,為何國務院稱這筆經費是「歷史性」投資。 美國副國務卿韋瑪(Richard Verma)指出,這是「首次為台灣單獨列出一個項目」,再次確認美國對台灣安全援助的承諾、對維護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我認為這非常明確。它本身就能夠說明一切」。 有媒體追問這1億美元的細項用途,以及是否與傳言美國派駐特種部隊在台灣協助軍事訓練有關。韋瑪答覆時指出,他不這樣認為,這筆經費是傳統安全援助,以及國際軍事教育和訓練(IMET)援助。他也補充,必須從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來看待這筆預算。 美國同意透過「外國軍事融資」管道提供台灣軍備,源自於包含在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 FY2023)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該法案授權國務院從2023年至2027年期間,每年提供台灣高達20億美元的軍援。 此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2025財政年度預算案,也在國防部編列5億美元的經費,用於補充美國透過「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PDA),提供台灣軍援後的美國武器庫存。 國防部在預算文件指出,這5億美元的經費將用於補充提供給台灣的武器,旨在應對該區域的軍事壓迫,確保美國對盟友的支持,同時也讓美國能更換其彈藥和裝備的庫存,保持備戰狀態。 美國透過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同樣源自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金額為每年10億美元。總統撥款權是加速提供安全援助的授權辦法,美國總統得以在緊急情況下,不經國會許可即轉移美國庫存中的物品和服務。 美國國防部說,2025年的預算案是首度編列經費,補充美國透過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所消耗的庫存,「理想狀況下,我們希望能編列接近10億美元」,但受限預算額度,「5億美元是個不錯的開始」。 拜登去年7月首度宣布動用總統撥款權,提供台灣最高3.45億美元軍援,同年8月也宣布首度透過外國軍事融資提供台灣8000萬美元軍援。此外,拜登也在今年2月宣布他上任後的第13度軍售案。
中央社 2024-03-12
印尼大選海外投票出現舞弊

印尼大選海外投票出現舞弊

印尼上月大選,海外投票的馬來西亞站出現舞弊,於三月十日重新投票。(歐新社資料照)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印尼總統大選二月十四日落幕,不料傳出海外投票的馬來西亞站出現監票委員偽造選票、操縱數據的行為,因此當地六萬多名印尼公民在三月十日重新投票,大馬警方特地派員監控。印尼官方計票結果預計三月中旬公布。 十日重投票 三月中公布結果 大馬及印尼媒體指出,在印尼大選結束後,吉隆坡選舉委員會(PPLN)的七名委員被控「在政黨代表遊說下竄改印尼選民名單」,已被停職並接受刑事調查。印尼選舉委員會(KPU)日前緊急更新選民名單,總共有六萬二二一七名印尼選民應在十日重新投票,其中四萬二三七二人在吉隆坡世貿中心投票,另外一萬九八四五人在其他一二○個行動投票箱投票。 印尼大選的海外投票在上月五日至十四日進行,有關違規和不法行為的報導源源不絕,尤其是「選舉監督委員會」(Bawaslu)指稱二月十一日在吉隆坡舉行的投票出現行政違規跡象,更引起廣泛關注。據了解,吉隆坡發現六萬兩千張未登記的郵寄選票,上面的地址查詢不到,還出現選票損壞、選民名單被竄改等問題。 KPU原本必須在初次投票結束後十天內重新舉行投票,但因物流問題延至本月十日。儘管出現延誤,KPU仍須在本月廿日前完成在吉隆坡的投票和計票程序,並對外公布結果。 事實上,這不是在吉隆坡舉行的印尼大選首次出現選舉舞弊。二○一九年大選時,KPU也在投票前三天發現數千張已蓋給特定候選人的選票,隨後為當地卅萬選民重新舉行投票。吉隆坡是印尼海外選民最多的城市,今年的大選共有近五十萬名合法選民,移工佔大多數。 印尼「移工關懷組織」此前便懷疑,有犯罪集團從大馬的郵政信箱偷取選票再出售。該組織執行董事蘇西洛(Wahyu Susilo)表示,他從二○○九年開始就建議KPU取消大馬的郵寄選票,以防止舞弊行為,但一切徒勞。 根據非官方計票結果,印尼國防部長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在本次大選中得票率接近六十%,本月中旬公布的官方計票結果若確認當選,普拉伯沃將在十月就職總統。
孫宇青 2024-03-12
巴拉圭外長:堅守與台灣外交關係 不與中國建交

巴拉圭外長:堅守與台灣外交關係 不與中國建交

巴拉圭外長拉米雷強調,巴國堅守與台灣外交關係。(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巴拉圭外長拉米雷斯(Ruben Ramirez Lezcano)在《日經亞洲》11日刊出的專訪中表示,巴拉圭不打算效仿其他國家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他強調,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基於和平、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等重要原則,這些原則對巴拉圭至關重要。 巴拉圭是唯一與台灣保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南美國家,兩國的友好關係可追溯至1957年。儘管全球自2016年以來,已有10個國家與台北斷交,轉而與北京建立正式關係,但巴拉圭仍堅守承認台灣的政策。 拉米雷斯在專訪中指出,雖然中國是世界參與者,但巴拉圭不接受與中國建立關係的條件,因為台灣對巴拉圭非常重要。他強調,巴拉圭從與台灣的合作中獲得重要經濟利益,特別是在技術、衛生和教育領域。目前約有600名巴拉圭學生在台灣就讀,部分獲得台灣政府的獎學金支持。此外,雙方正積極合作引入半導體產業到巴拉圭,而台灣在該領域具有領先地位。 拉米雷斯說:「我們與台灣接觸是基於和平、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這些非常重要的原則,這些原則對我們很重要」。他說,只要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政府執政,巴拉圭就將「非常堅守」目前承認台灣的政策。 在去年的總統大選中,貝尼亞戰勝了曾暗示與中國建交的反對黨候選人。 據報導,除了與台灣的合作外,巴拉圭計劃通過南共市場(Mercosur)框架加強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南共市場由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和玻利維亞組成,目前由巴拉圭擔任議長國。此外,巴拉圭還計劃與日本展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特別是希望增加農產品出口。去年南共市場已與新加坡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並積極尋求與更多亞洲國家達成類似協議。 最後,拉米雷斯透露,巴拉圭政府正籌備邀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的計畫。他希望透過此次訪日,加深兩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以及通訊等領域的合作。
陳成良 2024-03-11
德媒:不遏制中國帝國主義 西方國家將引火燒身

德媒:不遏制中國帝國主義 西方國家將引火燒身

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國際部主編布勞納(Viktoria Braeuner)發表評論指出,西方國家現在必須出手遏制對內越發專制、對外越發具有攻擊性的中國帝國主義。(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德國之聲》報導,柏林《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9日刊出該報國際部主編布勞納(Viktoria Braeuner)發表的評論「中國帝國主義是真正的威脅」,她在評論中指出,中國外長王毅7日在中國全國人大會議期間表示,「台獨分子必遭歷史清算、國際上的台獨縱容者必引火燒身、自食苦果」,他這番強硬表態再次說明,西方國家現在必須出手遏制對內越發專制、對外越發具有攻擊性的中國帝國主義。 布勞納指出,中國正在貫徹其帝國主義目標,想要開疆拓土,還不厭其煩地威脅並挑釁其對手。只要看一眼中國官方出版的地圖,就能清楚地了解中國的領土訴求。中共當局想要佔領的土地都印在了地圖上-台灣、其他國家亦提有主權聲索的東海或南海島礁、一個俄羅斯島嶼的一部分、馬來西亞的一片專屬經濟區海域;以及印度的阿魯納恰爾邦,在中國在的地圖上,這部分被稱作藏南。 布勞納在評論中說,這一切都非常傲慢且危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毫不隱諱自己的利益訴求,而且還在迅速拉攏盟友,包括俄羅斯以及眾多中東、非洲國家。長遠而言,習近平想要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重塑國際秩序,其一大目標就是消除可能危及中共權力的外部威脅。 海牙國際仲裁法庭曾認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聲索無效,但是北京壓根就不承認該裁決。中國當局還試圖破壞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對話平台,並試圖對世衛組織(WHO)等機構進行滲透。布勞納強調:「我們決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西方國家以和西方的盟友必須出手反制。對於中共當局在本國的打壓行徑也必須同樣如此」。 布勞納寫道:「在2月中旬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議主席霍伊斯根( Christoph Heusgen)在和中國外長王毅一同參加討論會時,就過問起了新疆地區的人權狀況。這樣做很好。王毅隨後卻不受阻攔地用中共宣傳口徑進行回答,甚至會場上最終還響起了掌聲,卻沒有人再提出異議。怎麼可以這樣呢?在場的所有政界人士以及學界專家想必都了解有關維吾爾人遭受系統性殘酷打壓、再教育營、數位化監控的報導。」 布勞納總結,如果西方人及其盟友對令人不悅的事情視而不見,就會成為北京當局宣傳策略的一部分。對於中國的領土訴求也同樣如此。全球貿易有一半都要通過台灣海峽,要是台海開戰,世界經濟將遭受直接的打擊。所以,屆時引火燒身的不是台灣的支持者,而是一切無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計劃的人。
盧永山 2024-03-11
方濟各要烏克蘭勇敢「舉白旗」 引各國譴責

方濟各要烏克蘭勇敢「舉白旗」 引各國譴責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要烏克蘭拿出「舉白旗」的勇氣,相關發言引發國際譁然。(美聯社) 黃筱薇/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近2年,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要烏克蘭拿出「舉白旗」的勇氣,盡早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引發全球大批信徒和網友抨擊,方濟各的網路社群也被留言灌爆。 綜合外媒報導,教宗方濟各上月接受瑞士廣播公司RSI專訪時,被問到對烏俄戰爭的看法,方濟各竟稱「我認為最堅強的人是懂得審視形勢、為人民著想,並有勇氣舉起白旗進行談判的人」,還說「不要羞於談判,談判這個詞是一個勇敢的詞。當你看到自己失敗了,事情進展不順利時,要有勇氣去談判」。 方濟各的言論被視為呼籲烏克蘭投降,週六(9日)曝光後,引發各界譁然,烏國及其盟國紛紛譴責。烏國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強調烏國永遠不會投降,敦促梵蒂岡支持烏克蘭及其人民為生存而進行的反抗;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大總主教舍夫丘克(Sviatoslav Shevchuk)則直言,烏克蘭人不認為投降是可能的選項,「烏克蘭受傷了,但沒有被征服!烏克蘭已經筋疲力盡,但它仍然存在並將持續下去!相信我,任何人都不會想到投降」。 德國議會國防委員會主席齊默爾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痛批,身為天主教徒,她為教宗的言論感到羞恥,「在烏克蘭受害者舉起白旗之前,教皇應該大聲且明確地呼籲殘暴的俄羅斯肇事者停止一切惡行」;歐洲議會議員拉特克(Dennis Radtke)怒斥,教宗的發言只能用「可恥」來形容,「他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很不符合他的教宗身分,完全無法理解」;波蘭外交部長西科爾斯基(Radek Sikorski)酸,「為了平衡,鼓勵普廷有勇氣從烏克蘭撤軍怎麼樣?和平馬上就來,也不需要談判」;拉脫維亞總統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evics)則直言,人不能向邪惡投降! 大批天主教徒和網友也灌爆方濟各的X平台,「如果天主教會無法對抗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邪惡,而是告訴世界要妥協、要相信怪物的話,那麼教會還有什麼用?」、「天主教會過去支持希特勒(指前任教宗庇護十二世,因二戰時被控對納粹大屠殺猶太人視而不見,遭譏『希特勒的教宗』),現在支持俄羅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你傷害教徒們的信任,我完全失去對你的尊重!」、「天父本應是領導眾人對抗邪惡,現在你卻要大家屈服邪惡」。 隨著輿論延燒,梵蒂岡聞辦公室主任布魯尼(Matteo Bruni)發聲明稱,教宗使用「白旗」一詞,單純指的是「停止敵對行動,透過談判達成休戰」,而非投降,教宗在訪談中也明確表示過,「談判從不等同於投降」。
黃筱薇 2024-03-10
中國核廢水含氚量 最高達福島9倍

中國核廢水含氚量 最高達福島9倍

據中國2023年版 「中國核能年鑑」記載,中國核電廠2022年的排放水所含輻射物質氚的數量,相較於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年排放量的上限,最多達9倍。(美聯社檔案照)   共同社引述去年「中國核能年鑑」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日本共同社報導,根據九日公布的二○二三年版「中國核能年鑑」,中國核電廠二○二二年排放廢水的含輻射物質氚量,高於在三一一大地震中發生輻射外洩災變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自去年起開始排入大海的核處理水,差距甚至達九倍之多。 日本去年八月下旬開始將經過處理的福島核電廠核廢水排入大海,儘管這些核處理水的輻射含量獲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認定符合全球安全標準,卻仍招致中國強烈反對,甚至祭出勸退中國民眾赴日旅遊,與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等抵制措施,使得本已不睦的日中關係更形惡化。去年十一月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當面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撤銷這項禁令。 15處核廢水含氚量 都遠高於福島 然而,前述中方自行公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核電廠排放廢水的氚含量,居然比福島核處理水還高。根據該年鑑,中國十三座核電廠共十九處觀測點的核廢水,在二○二二年接受輻射物質含量調查,發現有十五處觀測點的廢水含氚量,遠高於日方對福島核處理水含氚量的規定。 福島排放的核處理水含氚量的年度上限是廿二兆貝克,而中國浙江嘉興的秦山核電廠在二二年排放核廢水的含氚量,卻高達二○二兆貝克,足足是福島核處理水的九‧一倍。 福島第一核電廠在三一一大地震時因遭海嘯侵襲,導致若干機組反應爐爐心熔毀,為冷卻反應爐因而產生大量輻射污染水,另有被污染的雨水與地下水。東京電力公司利用淨化裝置去除氚以外的多數輻射物質,最後變成「核處理水」(ALPS處理水),貯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截至二三年年六月廿九日止,核處理水貯存槽已約千座,總量約一三四萬噸,已接近貯存上限(約一三七萬噸)。 這些污染水雖經淨化處理,去除氚以外的多數輻射物質,仍因數量太大無法持續存放,因此東電自去年八月開始將核處理水排入大海,隨後在去年十月與十一月又進行第二與第三批次排放,總共排放三‧一二萬噸;今年二月底開始第四批次排放,預計將排放七千八百噸。 日本一般核電廠的含氚廢水排放入海的標準值,為每公升不超過六萬貝克,而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在排放前會先以海水稀釋,使其含氚量降至每公升不到一千五百貝克,是日本境內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的七分之一。
張沛元 2024-03-11
《經濟學人》:中國經濟越失速 習近平越集權

《經濟學人》:中國經濟越失速 習近平越集權

外界認為,習近平(前排中)越來越不願與他欽點的下屬分享權力。(美聯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為期一週的中國人大、政協兩會即將於11日閉幕。《經濟學人》指出,兩會迄今釋出的訊息顯示,中國缺乏處理經濟低迷的堅實計畫,其一些目標與現實脫節,儘管如此,權力卻進一步集中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 標題為「習近平對權力的飢渴正傷害中國經濟」的文章指出,中國總理李強公布,2024中國經濟成長目標約5%,他也在「新質生產力」的口號下揭櫫經濟長期藍圖,亦即從聚焦房地產、舉債投資與基礎製造業的經濟模式轉型為專注綠能、人工智慧(AI)與數位服務的高生產力經濟模式。 然而這個經濟目標高於經濟學家平均預測的年增4.6%。為了達標,中國必須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但2024財政赤字3%的目標規模太小。李強也設定實質通膨上限3%,符合過去慣例。然而有別於過往,中國現在面臨的是通縮危機。中國過去設定目標,然後超越目標,但如今相關目標顯然脫離現實。 為了重振經濟,中國必須運用民營企業,民間投資佔整體投資一半,2023年卻下降0.4%,主因在於房市低迷。同時鑑於監管不確定性以及官方的偏執,中國政府難以修補黯淡的企業信心,跨國投資來到30年低點,投資人對中國市場大失所望,致使中國股票估值對美股的折讓水準已達54%。 在此背景下,政治的鋪排卻顯示習近平越來越不願意與他欽點的下屬分享權力。李強在人大開幕的演說上,比前任更頻繁的提到國家主席,同時,打破1980年代以來的慣例,他不得在人大會後舉行記者會,而這是中國尋常百姓聽聞如此高官回答問題的唯一機會,如今這種對透明度的小小認可也消失了。 再者,技術官僚被邊緣化、有損形象的數據被壓制,中國的經濟戰略越是無法服人,習近平就越是加緊管控。 許多跡象顯示,中國政權認為自己處於長期冷戰之中。今年中國的國防開支將年增7%,高於多數經濟學家對中國名目GDP的增長預測。隨著中國與馬爾地夫簽署新的國防協議,印度洋緊張局勢升高,中國政治比任何時候更加不透明,但兩會期間釋出的訊息明確無誤:經濟引擎正熄火、權力正集中,而習近平堅定不移的專注與美國競爭。
魏國金 2024-03-10
中國年鑑自招:核電廠氚排放濃度為日本福島9倍

中國年鑑自招:核電廠氚排放濃度為日本福島9倍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去年8月開始排放處理水後,中國便全面禁止日本海產進口。(歐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9日公佈的一份文件顯示,中國核電廠2022年排放的核廢水中氚濃度,高達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計畫排放的年度核處理水氚濃度9倍之多。 中國一直抨擊日本將福島核電廠的「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並自2023年8月日本開始排放福島核處理水後,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 根據最新公佈的《中國核能年鑑》,中國有關單位2022年對設置在13座核電廠,比如浙江秦山核電廠的共19個監測站進行放射性物質調查。 結果在15個站的廢水中監測到的氚總含量,大幅超過福島核電廠計畫排放的處理水中,氚年排放上限22兆貝克。該年鑑提到,2022年秦山核電廠排放了約202兆貝克的氚。 日本政府表示,在2011年3月發生毀滅性的強震與海嘯災難,導致福島核電廠爐心熔毀前,福島核電廠每年排放約2.2兆貝克的氚。 2023年7月,國際原子能總署向日本提交報告,認定福島處理水的排放符合全球安全標準,並補充「對人類與環境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福島核電廠排放的處理水經過稀釋,將氚濃度降至日本國家安全標準的40分之1以下。
魏國金 2024-03-09
國情咨文首度表態 拜登:堅決維護台海和平

國情咨文首度表態 拜登:堅決維護台海和平

  美國總統拜登(中)7日結束國情咨文演說後,轉身與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左)與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賀錦麗(右)握手致意。(美聯社)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七日晚間在向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國情咨文演說時表示,美國堅決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反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以及已重新聯合印太盟友抗中;但他也說,美中之間要的是競爭,而非衝突。這是拜登主政以來第三度發表國情咨文,但卻是首度提及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拜登在演說尾聲之際論及美中台,指稱許多共和、民主兩黨友人都告訴他,中國正在崛起中,美國則節節落後;但拜登說他打從還沒入主白宮就認為,這些人「他們搞反了…,美國(才)正在崛起中」,因為美國經濟舉世最佳、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上升,以及美中貿易逆差降至十多年來最低。 反對中國不公平行為 聯合盟友抗中 拜登說,「我們挺身反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操作,我們堅決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他任內已振興美國與包括印度、澳洲、日本、南韓,以及太平洋島國等諸多印太地區的夥伴與聯盟的關係,以及已確保最先進的美國技術不能用於中國武器,也不得進行交易。 拜登也不忘藉機批評年底總統大選對手前總統川普,稱儘管川普在任內頻對中國撂狠話,但卻從未做到他前述任何一項抗中之舉。他也談到與其從海外進口晶片,他的做法是讓民間企業斥鉅資在美國投資設立新製造工廠,創造大量工作機會。 不過,拜登也不忘重申一貫立場,即「我要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並深信美國會在競爭中勝出。拜登說,美國比其他國家以及比其他任何時刻,都更有能力贏得廿一世紀的這場與中國的較量。
張沛元 2024-03-09
瑞典正式加入北約 成為第32個成員國

瑞典正式加入北約 成為第32個成員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從克里斯特森手中接過瑞典入會文件。圖票來源:取自X瑞典今天在美國華府一場儀式中,正式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第 32 個成員國。2 年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迫使瑞典重新思考國安政策,並做出入會決定。 路透社報導,瑞典為確保所有北約成員國支持它加入,過程曠日廢時,今天終於來到最後一步,由總理克里斯特森( Ulf Kristersson )將最終文件遞交給美國政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從克里斯特森手中接過瑞典入會文件時表示:「好事不怕運來磨。」 布林肯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一切都變了」。 他提到瑞典社會對於加入北約的民意丕變,並稱瑞典人了解到,「如果(俄羅斯總統)蒲亭( Vladimir Putin )願意嘗試把一個鄰國從地圖上抹除,那他可能不會止步當地」。 克里斯特森則說:「今天真的是歷史性的一天,現在瑞典是北約成員國了。我們將和在地理、文化、價值上跟我們最密切的國家,一起捍衛自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長期保持中立的瑞典及芬蘭感到不安,兩國隨後申請加入北約。與俄羅斯共享長達 1340 公里國界的芬蘭已早一步入會。 瑞典與芬蘭入會是北約數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波擴張,同時也打擊了企圖防止北約強化的蒲亭。
芋傳媒 2024-03-08
美特種部隊「綠扁帽」常駐台灣?

美特種部隊「綠扁帽」常駐台灣?

傳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已派人至台灣常駐,五角大廈近日做出回應。(取自美國陸軍臉書)   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前我國有媒體報導稱,美國陸軍特種部隊(United States Army Special Forces)「綠扁帽」(Green Berets)顧問已派人至台灣常駐。對此,美國五角大廈做出回應。 根據《美國之音》5日報導,上月有台灣媒體報導稱,美國《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2023)去年底簽署生效後,美國陸軍綠扁帽部隊依據該授權法,今年開始派出小組到台灣陸軍兩棲營與高空特勤中隊常駐協訓,並不定期駐訓各特戰營。 對此,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近日被問及此事並未否認,僅稱國防部不評論特定行動、接觸或培訓,「不過我會強調美方對台灣的支持以及我們與台灣的防務關係,都是針對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來調整。我們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這有助於維繫台灣海峽及該地區的和平穩定」。《美國之音》表示,該名發言人要求匿名。 此外,該發言人還說,美國一直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謹遵《台灣關係法》、「3個美中聯合公報」和「對台6項保證」指導,按照《台灣關係法》,美國可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與服務,讓台灣能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祝蘭蕙 2024-03-05
拜登支持率創新低 7大關鍵州全輸川普

拜登支持率創新低 7大關鍵州全輸川普

美國總統拜登(左)2月份不支持率達到47%,創下任內歷史新高,在7個關鍵州的選情都落後前任總統川普(右)。(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即將迎來11月的大選,各大媒體和研調機構紛紛公布最新民調結果。根據《紐約時報》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總統拜登的不滿意度高達47%,創下該報民調的新高。在支持率方面,若現在投票,有43%選民支持拜登,但落後於川普的48%。 《紐約時報》與謝納學院(Siena College)聯合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拜登不滿意度已達47%,且只有24%的選民認為美國正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在支持率方面,43%的選民表示將投票給拜登,而48%則支持川普,使得拜登落後5個百分點。 這項民調顯示出了拜登在團結民主黨方面的困境。其中,63%認為國家走錯方向的選民表示將支持川普;同時,43%的選民認為拜登的政策對他們造成損害。此外,對於2020年曾投票給川普的選民中,有97%表示今年仍會支持川普;而僅83%曾投票給拜登的選民表示會再次支持他,其中10%表示轉而支持川普。 另一方面,川普在吸引傳統民主黨票倉方面取得了成功。他獲得了更多女性、非裔和拉丁裔選民的支持。最新數據顯示,兩位候選人在女性選民中幾乎持平(46%),但川普在男性選民中領先9個百分點。 此外,川普在拉丁裔選民中也取得了46%的支持率,超越了拜登的40%。儘管拜登仍然獲得66%非裔選民支持(比川普的23%高),但相較於4年前已有下降。這些數字凸顯了拜登面臨的挑戰和川普在各族群中取得支持率上升的趨勢。 上週《彭博》公布委託美國晨間諮詢公司(Morning Consult)所作的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在7個關鍵州都落後川普,包括亞利桑納州、喬治亞州、賓州、密西根州、北卡羅來納州、內華達州和威斯康辛州;其中絕大多數受訪選民表示擔心拜登年紀不適任,還有極高比例選民說川普很危險,說明討厭雙方候選人的人數不少。
陳成良 2024-03-03
「2024年全球自由」報告 台灣亞洲第2

「2024年全球自由」報告 台灣亞洲第2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公布「2024年全球自由」報告,在民主去年面臨嚴峻世界逆流之際,台灣仍以94分高居亞洲第2、僅次於日本。(摘自「自由之家」網站「freedomhouse.org」)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2024年全球自由」新報告,直指民主去年面臨嚴峻的世界逆流,許多選舉受暴力和操縱玷汙、加上武裝衝突與獨裁侵略威脅,致全球自由度連18年下降;台灣以94分繼續名列自由國家,高居亞洲第2,中國則只拿9分、吊車尾續列在「不自由」國家群。 台灣今年得分與過去3年持平,包括在「政治權利」獲38分(滿分40分)、「公民自由」獲56分(滿分60分),持續列為「自由」(Free)國家。台灣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96分,同列自由國家的南韓則獲83分。 相對地,中國總分僅9分,「政治權利」為「負2」分、「公民自由」11分,再度被列為「不自由」(Not Free)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選舉受到外部勢力干預、中國政府力圖影響台灣決策、媒體和民主基礎架構,成為關注焦點。報告直指台灣今年1月總統選舉是在北京「三戰」策略陰影下進行;選舉期間,中國領導人發布訊息、靠假訊息、運用軍事演習,將台灣選舉塑造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旨在遏阻選民支持在兩岸關係採取更強硬路線的政黨與候選人。 報告指出,中國獨裁政權致力透過干預選舉來破壞國外民主,北京還涉嫌干預加拿大在2019與2021年聯邦選舉,加拿大已展開調查;此外,美國司法部也指控中國官員騷擾競選2022年國會議員的前中國異議人士。 這份報告針對201個國家地區人民於2023年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進行評比,全球自由度下降影響到世界5分之1人口,包括52國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被削弱,僅21國改善;選舉操縱是去年全球自由度下降主因之一,26國自由度因此下降。 報告指出,選舉普遍存在問題包括暴力和操縱,導致人民權利與自由惡化;武裝衝突與獨裁侵略威脅使世界變得更不安全、更不民主;在爭議性領土內的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剝奪,拖累相關國家自由。
楊芙宜 2024-02-29
匈牙利國會批准 瑞典將進北約

匈牙利國會批准 瑞典將進北約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左)23日訪問布達佩斯,會晤匈牙利總理奧班(右)。(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匈牙利國會廿六日批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申請案,為這個在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期間始終保持中立的北歐國家,在跨出歷史性的一步之前排除最後一個障礙。在土耳其國會一月投票批准後,匈牙利成為瑞典加入北約的最後一道關卡,匈牙利國會順利放行,瑞典將正式加入北約,使得北約包圍具戰略重要性的波羅的海完成最後一塊拼圖,進一步強化這個軍事聯盟的防禦戰力。 此前,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廿三日抵達布達佩斯,會晤匈牙利總理奧班並達成協議,同意出售四架全新的JAS-39「獅鷲」(Gripen)戰機,並延長雙方現行十四架獅鷲戰機租借與後勤合約,匈牙利終於同意讓瑞典加入北約。 奧班領導的右翼青年民主黨(Fidesz)與基督教民主黨(KDNP)執政聯盟,此前已表示將支持瑞典入會申請,兩黨在國會中佔三分之二多數席次。除極右翼政黨「我們的祖國」(Our Homeland)外,所有反對黨也都贊成批准。 尖端潛艦、獅鷲戰鬥機 為北約加分 匈牙利國會投票通過瑞典入約申請案後,匈國總統將在隨後幾天內簽署生效,屆時瑞典將正式受邀加入北約,成為繼芬蘭之後的第卅二個成員國。 儘管布達佩斯原則上支持瑞典加入,但此前曾要求瑞典停止「誹謗」被批評為轉向獨裁的匈國政府,相關程序因而延宕。 在俄羅斯前年入侵烏克蘭後,瑞典放棄軍事不結盟政策,同年五月與芬蘭同時宣布申請加入北約,以爭取更多安全保障。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是北約自一九九○年代進入東歐以來最重要的擴張。瑞典近數十年來持續加強與北約合作,為阿富汗等地的維和行動做出貢獻,正式入會後將有助於強化北約北翼的國防規劃和合作。 瑞典也將為北約提供資源,例如適合波羅的海條件的尖端潛艦,以及國產獅鷲戰鬥機隊。瑞典也不斷提高國防開支,預計今年將達到北約規定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二%的門檻。
陳成良 2024-02-27
美國會議員近年訪台「朝聖」激增 BBC:公開挺台護台

美國會議員近年訪台「朝聖」激增 BBC:公開挺台護台

美國會議員來台訪問激增,公開展現挺台保台,以嚇阻中國武力侵台的野心。圖為美國5位重量級跨黨派眾議員22日抵台後,在總統府和蔡英文總統及其他官員合影。(法新社)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報導,2016年以來,美國國會代表團抵台訪問的人數和頻率激增,與毫不掩飾的宣傳,不僅凸顯美中關係巨變,更反映出美台關係深厚、尤其重大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關係連結;專家分析,這是美國會議員公開展現支持台灣和保護台灣的立場,也是美方向台灣人民再次保證其言出必行的一種方式。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印太小組民主黨首席議員貝拉(Ami Bera)與共和黨眾議員狄亞士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在1月結束訪台時就表示,「我們來這裡是為了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並表達我們團結在民主價值觀的共同承諾」。 BBC報導以「朝聖」(pilgrimage)來形容貝拉等人,是在1月台灣總統大選後第一批訪台的美國國會議員團。一個月後,美國眾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2月22日首度組團訪台,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與委員會4位跨黨派成員訪台3天,他們不會是最後一批。 報導說,近年來訪問台灣的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數激增,根據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統計,從2018年有6名議員訪台,迄去(2023)年激增至32位。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共和研究所(IRI)駐台北資深顧問寇謐將(J Michael Cole)直言,美國會議員訪台行很重要,「美國一直表示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但這承諾需有公開元素」,這是讓北京感到不安,以及讓新聞記者報導的原因。 報導指出,一方面,這些訪問是美國向台灣人民再次保證他們言出必行的一種方式;另方面,前往台灣「朝聖」,越來越成為美國不分右派或左派政治人物向選民證明其反中、或對中國強硬立場的一種方式。 美國議員訪台頻率增加與毫不掩飾的宣傳,彰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已發生了多大變化。報導引述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2016年之前,這些訪台行程通常保持低調,希望避免激怒中國。但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不管他們怎麼做,都會激怒中國」。 台灣和美國國會的關係深厚而悠久,從1979年美國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美國前總統卡特簽署成為法律後,該法支撐著美台關係,明確承諾美國反對任何試圖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作法,並向台灣提供足夠武器以抵禦中國;迄美國前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COVID-19起源爭論、美國發現中國間諜氣球之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現在擴散至民主、共和兩大黨;此外,美台之間還有重大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關係連結,尤其在半導體貿易。 報導說,這意味著,不同於烏克蘭,美國國會中沒有呼籲削減對台灣軍事支持的聲浪;如果有的話,那也是相反的、即增加對台灣的軍援。
楊芙宜 2024-02-23
全球哀悼!普廷政敵納瓦尼神秘猝死

全球哀悼!普廷政敵納瓦尼神秘猝死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16日驚傳獄中猝死,今(17)日歐洲、美國各城市俄羅斯使館外,包括加拿大、美國、阿根廷、保加利亞、德國、英國、葡萄牙、波蘭等各國,皆湧現哀悼及抗議人潮。圖為德國柏林俄使館外哀悼人潮。(歐新社)   郭顏慧/核稿編輯 美國華盛頓DC外17日聚集抗議普廷人潮,標語上寫「普廷是殺手」。(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昨(16)日驚傳在獄中猝死,俄官方警告國內群眾不要走上街頭抗議。今(17)日歐洲、美國各城市俄羅斯使館,包括加拿大、美國、阿根廷、保加利亞、德國、英國、葡萄牙、波蘭等各國,皆湧現哀悼及抗議人潮。 俄羅斯駐德國慕尼黑領事館外17日聚集聚集哀悼納瓦尼的人潮。(路透)   綜合外媒報導,長期遭俄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監禁的「頭號政敵」、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16日在俄羅斯北極監獄神秘猝死,引起國際社會譁然,紛紛將矛頭指向普廷。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俄羅斯大使館外17日聚集哀悼人潮。(美聯社)   納瓦尼死訊傳出後,莫斯科檢察官辦公室第一時間即警告俄羅斯國內民眾不要違法上街頭抗議,但並無法阻止世界各國群眾對納瓦尼的聲援及對普廷的抗議。 波蘭首都華沙俄使館外17日也聚集了哀悼納瓦尼的群眾。(歐新社)   截至今(17)日,歐美各國大城市,包括美國華盛頓和紐約、加拿大蒙特簍、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及慕尼黑等、荷蘭海牙、義大利羅馬、葡萄牙里斯本、保加利亞索非亞、波蘭華沙等地的俄羅斯大使館外皆湧現人潮、花束和蠟燭。 俄羅斯駐英國倫敦大使館外也聚集了哀悼納瓦尼及抗議普廷的人潮,使館圍欄被貼上「納瓦尼」的名字。(歐新社)   報導指出,各地除了哀悼納瓦尼的聲音外,也有許多群眾手舉抗議普廷的標語,高喊「普廷是兇手」、「我們都是納瓦尼」等口號。 據悉,納瓦尼長期遭普廷政府以詐欺等其他罪名判刑監禁,也時常在獄中下落不明失聯。2020年曾遭注射「諾維喬克」(Novichok)神經毒劑而一度命危,2023年底納瓦尼才剛失蹤數週後,即被發現移監至西伯利亞地區北極內被稱為「極地狼」的IK-3流放地,環境十分孤立且惡劣。
郭顏慧 2024-02-17
經濟學人民主指數台灣在亞洲居冠 世界排第10

經濟學人民主指數台灣在亞洲居冠 世界排第10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今天公布最新的「2023民主指數」報告,在全球167國家地區中,台灣為「完全民主」,居亞洲之冠,在全球排第10。(擷取自「經濟學人資訊社」(eiu.com)網站)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15日公布最新的「2023民主指數」報告,在全球167個國家地區中,台灣為「完全民主」,居亞洲之冠,在全球排第10,不僅在亞洲領先南韓(第16)、日本(第22)等其他國家,也高於許多歐美國家排名,包括德國(第12)、英國(第18)、法國(第23)、美國(第29)等。 EIU是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旗下研究機構發布「2023民主指數:衝突年代」(Democracy Index 2023: Age of Conflict)報告,挪威以「9.81分」連續第14年位居「民主指數」榜首,排名第2至10名的國家依序是紐西蘭(9.61)、冰島(9.45)、瑞典(9.39)、芬蘭(9.30)、丹麥(9.28)、愛爾蘭(9.19)、瑞士(9.14)、荷蘭(9.00)、台灣(8.92)。 相對地,中國在全球16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末段班,與烏茲別克並列第148名,得分僅2.12。 不到8%人口「完全民主」 威權下卻高達39.4% 根據EIU報告,今年度指數反映了全球民主呈倒退狀況,總分從2022年的「5.29」下降至「5.23」,為歷年最低;暴力衝突事件發生增加,嚴重削弱了全球民主分數。EIU自2006年起,每年發布民主指數,以10分為滿分。 根據EIU的「2023民主指數」,全球只有不到8%人口生活在「完全民主」,而生活在「威權政權」之下的人,高達全球人口39.4%,比2022民主指數顯示36.9%要多。 EIU將167個國家地區按得分區分為4大類:「完全民主」(full democracy)、「部分民主」(flawed democracy)、「混合政權」(hybrid regime),以及「威權政權」(authoritarian regime)。 根據EIU,2023年唯一「民主指數」上升地區在西歐,全球24個「完全民主」國家中,有15國位於西歐。加拿大是北美地區唯一的「完全民 主」國家,美國則從2016年起就被歸類為「部分民主」。 亞太地區有5國被列為「完全民主」,包括台灣、澳洲、紐西蘭、日本、南韓。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民主倒退的下滑趨勢自2016年開始,並在COVID-19疫情期間各地限縮公民自由,以及2022至2023年發生一系列戰 爭和衝突而進一步惡化。 報導直言,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住在今年舉行選舉的國家地區,但最新發布民主指數顯示,超過70場選舉之中,僅43 場可被合理期待是完全自由且公平。 EIU年度「民主指數」評比的5大項目為「選舉過程與多元主義」、「公民自由」、「政府運作」、「政治參與」、「政治文化」。
楊芙宜 2024-02-15
無論川普或拜登當選 彭博:中國都是最大輸家

無論川普或拜登當選 彭博:中國都是最大輸家

美國前任和現任總統川普(圖右)和拜登將在2024年大選中再度對決,彭博經濟分析顯示,無論是誰當選,中國將是最大輸家。(法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前任和現任總統川普和拜登將在2024年大選中再度對決。彭博經濟分析顯示,無論是誰當選,中國將是最大輸家,因川普揚言對中國所有進口產品課徵60%以上關稅,這將使 5750 億美元的兩國貿易幾乎減為零,對中國經濟及該國從2021年高點跌逾40%的股市來說是個壞消息,更糟的是,川普的言論可能增加拜登在選前採取更嚴厲措施的壓力。 川普和拜登知道中國是大選重要議題,對中國採取強硬姿態將被證明會是贏家。拜登可能不會提出像川普的關稅那樣激烈的措施,其政府也表示不希望與中國脫鉤,但他在選前可以選擇從數據流動到電動汽車等多個層面來對中國實施新的限制。 中國官員表示,他們對美國由誰掌權沒有明確的偏好。不願具名的中國官員在談到敏感話題時表示,雖然川普難以預測且經常咄咄逼人,他也喜歡達成協議,並可能削弱拜登與美國盟友合作的努力。 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商務部顧問桑百川表示:「他們都是巨大的威脅。川普的美國優先方針可能會創造『突破反中經濟圈』的機會,拜登有能力將中國排除在技術供應鏈之外。但無論如何,北京都將面對一位總體戰略是『排除和遏制中國發展』的美國總統。」 關稅可能是川普競選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經濟提議,但並非唯一的提議。川普暗示將對美中雙向投資實施新的禁令,拜登已在這個領域收緊了規則,川普還承諾將中國排除在美國的「關鍵產業」之外,並確保美國的資金不會推動中國的崛起。 川普8日在佛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表示,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水準搶走我們的生意」;關於第二個任期的關稅計劃,他表示,「藉由這樣做,我們將生意、製造業帶回美國」。 至於拜登,除了關稅以外,他還鎖定中國在尖端技術領域的競爭力。拜登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和晶片製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同時採取措施促進美國國內這些產業的發展,並正在為美​​國在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等領域的投資制定篩選計劃。 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川普的做法更具交易性,他尋求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以幫助他競選連任,而且他的做法看起來更像是單兵作戰。相較之下,拜登為其政策建立了更廣泛的聯盟,在防止中國破壞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方面有著共同利益。
盧永山 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