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依作者
依文章
依日期
不限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鯨魚舊站
台灣部落格大賽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15年來最慘 中國打工族時薪僅40元
中國製造業面臨2008年以來最艱困局面。(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南華早報報導,廣東省1家電子廠老闆的招聘影片近期在網路上引發熱議,這位老闆對10多名職校學生說,暑期打工每小時時薪9元人民幣(40元台幣),不接受就提著行李走人,願接受的就留下來填表格。數百萬則留言痛批低薪,然而,廣東韶關一名從事人力仲介的業者說,中國的製造業正面臨2008年最艱困的一年。 這名仲介業者表示,「多年來,中國製造業憂心勞工短缺,但今年不是這樣,我服務的廣東10多家工廠幾乎沒有聘僱新員工」。南早報導說,招聘網(51jobs.com)最近公佈的報告顯示,小企業受4、5月主要城市封城的衝擊最大,而這些企業卻是中國勞動市場的主幹。 這份對950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員工50人以下的小企業中,有26%表示,4、5月業務損失高達50%至75%,同時有11%表示,幾乎沒有能力再營運。 在員工超過1000人的大企業中,僅6%表示業務損失50%至75%,另有1%表示沒有能力再營運。約9%小微企業指稱其業務不受封城影響,32%大企業作此表示。 服飾供應鏈專家Peng Biao指出,夏季通常是中國製造業的生產旺季,即使2019年美中貿易戰與過去兩年疫情導致的干擾,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工廠在6月至8月,仍招聘大量臨時工,其中多數是學生,以及國中或職校畢業生,他們月薪4000多元人民幣(1.78萬台幣),但今年,有經驗的勞工不會領這麼多薪水。 根據招聘網報告,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凍結招聘或減少聘僱,勞動市場的競爭加劇,其中,小微企業較易凍結招聘,並進行裁員,而大企業則傾向放緩招聘程序。報告顯示,僅27%小微企業依照2022年計畫舉行招聘,而20%已凍結聘僱。 惠州一家工廠主管說,「過去,你可以看到東莞、深圳與惠州的每家工廠門口設有大型攤位,全天候招工,但今年,你可有看到附近有任何工廠在門口設有招工攤位嗎」?
魏國金
2022-06-26
烏克蘭歷史性時刻!歐盟正式通過成為候選國
歐盟宣布,正式通過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烏克蘭週四迎來外交上的重大勝利,歐盟領導人們正式同意批准烏克蘭、摩爾多瓦與格魯吉亞成為歐盟的候選國,對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綜合外媒報導,歐洲議會於當地時間週四進行投票,並以529票同意、45票反對與14票棄權,通過烏克蘭歐盟候選國的地位,這是烏國邁向正式歐盟成員國的第一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是烏克蘭與歐盟關係中,獨特且歷史性的時刻;烏克蘭議會議長斯特凡丘克(Ruslan Stefanchuk)表示,烏克蘭將在戰場與法律領域,為這項權利而戰。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指出,烏克蘭已經落實約7成的歐盟規則與標準,不過在法治、寡頭、反腐和基本權利等領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有外交官員推測,烏克蘭從候選國正式成為成員國,可能需要超過10年的時間。 報導表示,自從2013年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至今該組織沒有新增任何成員國,但今年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後,連帶影響歐洲的地緣政治,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均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不過也有國家立場不同,像是葡萄牙政府便表示,歐盟應該立即支援基輔,而不是在法律上打轉。
自由時報
2022-06-24
助台灣石斑銷日 林慎平:我懂台灣養殖業的痛
林養魚場觀光釣池附設餐廳可現場調理現釣的活魚。(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鳳梨幫不上忙 石斑我就能盡力」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三日報導〕中國在本月十日突襲式宣布禁止進口台灣石斑魚,消息傳出不到十天,日本最大咖的鮭魚養殖業者「林養魚場」會長林慎平,馬上表態會拔刀相助,將運用自己的通路幫台灣推廣石斑魚進入日本市場。林慎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上次鳳梨的事他幫不上忙,這次換成魚,算是他的「管區」,或許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地方。 日最大咖鮭魚養殖業者 拔刀相助 一九四四年出生於福島縣白河郡的林慎平,從父親一代開設養魚場,現在已傳到第三代。他很親台,有很多台灣朋友,雖然「林」的姓氏,日語發音為HAYASHI,但他和台灣朋友見面時都會自稱是「福島的RIN(林)」。 林慎平表示,中國宣布禁止台灣石斑進口後,一位住在台灣的日本人朋友聯絡他,說台灣養殖魚賣不出去了,很傷腦筋。他就想說,也許有他能盡力的地方。 林慎平的專業是鮭鱒養殖,對於熱帶地區的魚類較不熟悉,但總是會有辦法的。林慎平說,例如他們生產的「楓葉鮭」供應到日本的壽司連鎖店,或許可以請他們也試試台灣石斑,只不過現在還在洽詢階段,畢竟他沒吃過台灣石斑,對烹調方法和吃法都不清楚,台灣石斑怎麼引進,以活魚或是冷凍方式進來,都還在洽詢中。 林慎平表示,他打算先採購二到三噸的台灣石斑,當做試吃和推廣的樣本,現在公司員工和他的兒子都一起動起來。他笑說,台灣遇到困難時,日本人都很樂意幫忙,或許他出面可以提高聲量,達到宣傳效果。 「中國霸凌讓人看不下去」 日本三一一核災後,台灣禁止福島水產進口,但台灣石斑被中國刁難,卻有福島人站出來幫忙,讓很多台灣民眾覺得有點汗顏。對此,林慎平毫不介意,他說兩件事完全無關,核災事故後福島的東西完全賣不出去,台灣養殖業者的痛他們感同身受,他們的魚是從魚卵養到成魚,結果卻賣不出去,真的很難過。台灣的養殖業者遇到這種困難,尤其是中國欺凌弱小的作法,實在讓人看不下去,所以決定站出來幫忙。 李登輝訪日 林慎平曾一路作陪 世居福島會津的林家和台灣頗有淵源,林慎平的祖父曾任第十三代台灣總督石塚英藏的顧問,林慎平本人和台灣結緣也很深,早在四十年前台灣開始養殖虹鱒時,就曾到台灣中部山區的養殖場進行技術指導。他加入「日本李登輝之友會」後,曾擔任李友會福島縣支部長,但因年事漸高,三年前已交棒。他的兒子也是李友會的會員,曾到淡水參加過李登輝學校。林慎平還得意地說,李前總統訪日時,他一路作陪,足跡遠至沖繩和石垣島。 位於福島縣白河郡林養魚場總部的觀光魚池,可供全家大小享受垂釣之樂。(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林慎平祖父的舊宅,建材大量使用台灣檜本,有百年歷史,至今仍散發了檜木香。(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協助推廣台灣石斑的日本鮭魚養殖業者「林養魚場」會長林慎平,昨和夫人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對台灣業者遭到刁難的痛可以感同身受。(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林翠儀
2022-06-24
日參院選舉起跑 朝野3黨都打台灣牌
(翻攝自日本參議院官網)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二日報導〕日本參議院選舉廿二日公告,預定下月十日進行投開票。面對中國增強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今年包括自民黨、日本維新會及立憲民主黨等三個朝野政黨,在參院選舉公約中列入台灣議題,日本維新會更明記「制定日本版台灣關係法」,以加強日台關係。 日本維新會更推「制定日本版台灣關係法」加強日台關係 日本參院有二四八個席次,每隔三年改選半數席次,今年加上一席補選,共一二五席(單一選區七十五席、比例代表五十席)。 這次參院選舉也是岸田文雄內閣在去年上路後的首次全國性大選,被視為岸田內閣的「期中考」。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目前在參院掌握一三八席,其中六十九席為非改選,身兼自民黨總裁的岸田將執政聯盟席次過半定為勝負分界線,亦即自公兩黨拿下五十六席以上即算勝選。 台灣安全 受高度關注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東亞地區安全保障及台灣有事的問題也受到日本民眾高度關注。自民黨在去年眾院選舉公約中明記,將加強與美國、澳洲、印度、歐洲、東南亞國協、太平洋島國和台灣等合作,以實現「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參院選舉公約也維持這項政見。 日本維新會則明記,為加強日台關係,將制定日本版「台灣關係法」,並以締結日台自由貿易協定(FTA)為目標。 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也在公約中提到,為避免台灣有事,不僅日美,還要與東協加三(日中韓)設立安保合作的國際會議機構。 安保議題是這次參院選舉的焦點之一。自民黨參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各國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二%以上的案例,主張在五年內強化防衛力。在野的日本維新會也主張,防衛預算應以佔GDP二%為目標增加。國民民主黨也主張應增加必要的防衛經費;立憲民主黨主張不應執著於總額增加,而是在有限預算中提升防衛力的質量。 在修憲議題上,除了執政聯盟,在野的國民民主黨和日本維新會也支持修憲。改選前,四黨加上無黨籍的「修憲派」議席共有一六六席,剛好達到修憲動議門檻的三分之二席次,其中有八十二席將在這次改選,因此修憲派若要維持優勢,等於一席都不能少。
林翠儀
2022-06-23
美國防授權法案 助台自我防衛
法案要求美國政府與台灣官員接觸,制定並實施一份為期數年的計畫,使台灣獲得適當防衛能力,並與台灣進行一系列聯合訓練、演習與規劃活動。
管淑平
2022-06-22
譚德塞說溜嘴? 武漢實驗室外洩病毒
英國媒體踢爆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私下坦承,武肺病毒來自中國武漢實驗室外洩意外的可能性最大。圖為譚德塞上月廿四日出席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衛生大會(WHA)。(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十八日引述政府高層消息人士的話披露,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曾私下表示,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始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病毒實驗室發生外洩事件。若報導屬實,形同暗示世衛對武肺起源的看法已有所轉變。 認為實驗室發生災難性意外 據報導,儘管世衛對武肺起源的公開說法是「所有假設仍在研議中」,但消息人士透露,譚德塞日前私下向一名歐洲資深官員透露,最可能的解釋是武漢的實驗室發生災難性意外,導致病毒外洩。武漢在二○一九年底首度傳出武肺感染病例,疫情隨即擴大蔓延各地,迄今全球死亡人數累計超過六百萬。 每日郵報週日版在二○二○年四月率先披露西方情報機構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質疑,該所的科學家曾採集一千英里外洞穴中的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並進行實驗,而該洞穴被懷疑是武肺起源地。 歐美多國過去直指武肺肇因於中國實驗室病毒外洩,但曾派員前往中國調查的世衛卻接受中國的說法,反批武肺病毒外洩自中國實驗室是歐美炮製的陰謀論,導致這個全球公衛機構飽受外界批評。 親中譚德塞 近來發言遭中反駁 不過,過去被視為親中的譚德塞近來態度看似有所轉變,除自曝在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時,曾論及必須在武肺溯源上加強合作,上月還曾直指中國的清零政策恐難以為繼,遭北京當局反嗆發言不負責任。儘管爭議不斷,但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譚德塞仍於上月連任,展開第二個五年任期。 此外,世衛如今對武肺起源的立場也趨於中立,譚德塞本人本月初在通報最新疫情時坦承,世衛對於武肺從何而來與如何傳染人體尚無解答,「了解(武肺)病毒起源以避免日後疫情與大流行,有其科學上的重要性」,在有證據能納入或排除任何假設以前,所有的武肺起源仍在研議中。 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人去年八月公布報告指出,大多數證據表明,病毒從武漢病毒研究所外洩,但美國情報機構尚未得出這類結論。
張沛元
2022-06-20
日澳擴大國防合作 抗中擴張
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左)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十五日在東京的聯合記者會結束後握手。(美聯社) 兩國防長會談 加速日澳相互准入協定生效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上任後首次訪問日本的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十五日拜會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這是兩人在十二日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會談後,相隔三天再次會談。日本媒體指出,此舉可能旨在凸顯日澳正密切合作,應對積極擴張勢力的中國。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印太地區國家憂心中國會因而更為獨斷。馬勒斯和岸信夫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澳洲與日本所處的地區「很明顯正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已知最複雜的戰略環境」,兩國唯有透過合作才能擁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軍力的有效平衡,以及確保印太地區維持穩定、和平與繁榮。 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合作 岸信夫說,他與馬勒斯皆憂心俄國入侵烏克蘭的衝擊,兩人強烈反對任何片面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的行為,並重申對自由開放國際海洋秩序共同願景的承諾。兩人針對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合作達成共識,並確認將盡快促成自衛隊和澳軍往來的「相互准入協定」(RAA)生效。岸信夫在會談後表示,雙方確認將進一步提升日澳實戰性防務合作、相互運用性、訓練和活動的層級。 日澳「相互准入協定」是自一九六○年的駐日美軍地位協定以來,日本首度與美國以外的國家簽署允許外國軍隊出現在日本本土的協定,為澳日兩國部隊互訪提供法律基礎,建立合作架構。 馬勒斯十二日在新加坡曾與岸信夫舉行雙邊會談,這次訪日再次拜會岸信夫,兩人等於在三天內兩度會談,相當罕見。馬勒斯上週也在「香格里拉對話」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舉行會談,被視為澳中關係「破冰」。不過,包括上月底中國在南海攔截一架澳洲軍機,以及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締結安全合作協議、將勢力伸進南太平洋,均觸動澳洲敏感神經。一般認為,即使印象中較為親中的工黨執政,澳中關係短期內仍難以回復以往。 示警中在南海南太擴張 馬勒斯十四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也說,中國國防預算遽增且不透明,讓周邊國家感到不安,中國應負起責任加以說明。馬勒斯也對中國在南海及南太平洋擴張勢力示警,指出南海是海上貿易要衝,而南太平洋與東南亞國協(ASEAN)堪稱澳洲的「後院」,是澳洲擬定國防政策時必須優先處理的地區。澳洲目前和中國在南太平洋進行戰略競爭,對於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協議,馬勒斯表示,倘若中國在索國建立軍事據點,將大幅改變澳洲安保架構。
林翠儀
2022-06-16
台灣等56世貿會員 聯合聲明挺烏
俄軍封鎖烏克蘭馬立波市等黑海港口,導致烏國穀物等無法出口,加速全球糧食危機惡化。(歐新社) 譴責俄侵略影響烏國生產出口 籲各國伸援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十二日起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一六四個會員體將針對全球糧食危機、漁業補助和武漢肺炎疫苗取得等議題展開討論。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等五十六個會員體發表聯合聲明,表達對烏克蘭的鼎力支持,強烈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影響烏國的生產及出口,呼籲各國向烏國提供支援。 據報導,台灣、美國、日本、歐盟、英國等五十六個WTO會員體十二日在聯合聲明中,對烏克蘭遭受的人命損失和苦難表示悲痛,指戰爭對烏國經濟和貿易造成毀滅性影響,阻礙其生產和進出口能力,包括對國際市場十分重要的農產品、食品、化肥、葵花油和關鍵礦物等。此外,聲明也關切烏國大量穀物遭掠奪一事,指這種行為與WTO原則和價值觀背道而馳。 須確保烏國貿易路線暢通 不受封鎖 聲明指出,烏克蘭是小麥、玉米、大麥與葵花油等主要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國之一,也是世界糧食計畫署(WFP)的主要供應國,戰爭已嚴重危及部分世界最脆弱地區的糧食供應,可能導致數百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狀況,強烈譴責任何破壞烏國生產及出口能力的行動,認為有必要確保貿易路線暢通,尤其是海路與港口不受武力威脅封鎖。因此,聲明鼓勵WTO會員體,盡己所能支持烏國,包括協助農民種植作物、促進基礎設施的使用或簡化海關程序。 由於俄軍封鎖有「世界糧倉」之稱的烏國黑海港口,導致農產品難以出口,部分國家為確保本國供應而採取出口限制措施,造成糧食價格飆高,而此次會議的首要議程正是解決這個危機。歐盟主管貿易事務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痛批,俄國無疑將糧食當做「戰爭武器」。 WTO秘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表示,武漢肺炎大流行、俄國侵略烏克蘭造成糧食和能源危機等,已引發人類社會「多重危機」,但她對會議達成一至兩份協議「審慎樂觀」。據了解,此次會議也可望簽署停止對非法漁業補助的協議,預料將直接或間接對依靠海洋漁業為生的二.六億人帶來影響。 此外,在貿易保護主義增強的背景下,負責解決貿易爭端的高級委員會陷入人員空缺等功能性問題,也使WTO改革成為會議的一大焦點。
孫宇青
2022-06-14
就是要讓台獨份子來! 丹麥議員嗆爆中國使館
丹麥首都大區議員侯登(右)貼上與我國立委林昶佐(中)合照,狠戳中國駐丹麥大使館的玻璃心。(取自侯登推特)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無黨籍立委林昶佐領銜的「立法院開放國會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訪團」8日抵達丹麥後,馬不停蹄地展開拜會行程,也與各國分享台灣民主經驗,卻引發中國外館大為過敏怒氣沖沖。丹麥首都大區(Region Hovedstaden)激進左翼黨議員侯登(Thomas Rohden)今(12)日在推特上貼出與林昶佐合照,並標註中國駐丹麥大使館說:「台獨份子佇遮(在這裡)啦!下次絕對還要再邀他來丹麥!」嗆爆中國使館。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領銜的「立法院開放國會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訪團」團員包括民進黨范雲、國民黨謝衣鳯、時代力量王婉諭以及民眾黨邱臣遠。8日訪團抵達丹麥後,展開緊湊充實的拜會行程。8日會晤哥本哈根主責就業與融合的市長路特肯(Jens-Kristian Lütken),9、10日正式受邀參與「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林昶佐受邀於第二日會中與談;11日也參與「開放國會」活動,林昶佐與范雲皆向各國代表分享台灣經驗。 不過,如同歌手陳芳語9日在峰會高唱的「玻璃心」一樣,中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11日深夜以發言人名義透過新聞稿說,所謂「哥本哈根民主峰會」在民主和人權問題上污衊、抹黑中國,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充斥著意識形態偏見和政治謊言。會議還邀請台獨份子在會上大放厥詞,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干涉中國內政。 新聞稿續稱,一國是否民主、人權狀況如何,只能由本國人民評判。中國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人權法治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今天的中國人民享有更廣泛、更充分、更全面的「民主權利」。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了國家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增強了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高水準的「民主」。中方敦促有關國家、組織和政客,多反省自身在民主人權上存在的問題和犯下的罪行,停止對中國指手畫腳、造謠中傷。 新聞稿亦重申其大外宣,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國際上一些勢力大搞「以台制華」,島內台獨份子則加緊「挾洋謀獨」,他們沆瀣一氣,自以為得計,但終將難逃失敗的命運。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步伐。 侯登不久後在推特回應這則新聞稿,寫道「嗨嗨,中國駐丹麥大使館,你們所謂的台獨份子林昶佐佇遮啦!讚爆了啊!我們絕對會再邀他來到丹麥啦。下次的話,不然來去國會踅踅(逛逛)好了,乖啦親一個」,嗆聲意味十足。 侯登同時也是丹麥中國評論協會(Dansk Kina-Kritisk Selskab)主席,日前他表示,能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擔任主持人,帶領一場有關中國在全球日益增強的威權影響力之討論(註:正是林昶佐獲邀與談之場次),真的是美夢成真。他也提到,兩年半前創辦丹麥中國評論協會時,幾個政治社群都不看好;然而此時此刻,這個協會已經能在全球最大的民主論壇之一設定議程,而且「真的是大到靠X」!
楊丞彧
2022-06-12
日韓媒體民調:73%受訪者認中國恐犯台
日本讀賣新聞與南韓韓國日報公佈共同進行的日韓民調,認為中國可能對台灣軍事進攻的受訪者日韓雙方均高達73%。圖為共軍登陸演習。(取自網路)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九日報導〕日本讀賣新聞與南韓韓國日報共同進行的日韓民調顯示,雖然對於日韓關係改善的展望,兩國受訪者的樂觀度仍有相當落差,但在同項調查中,認為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受訪者,日韓雙方均高達七十三%,意外在台灣議題上有「共識」。 與美合作抗中俄 日67% 南韓77% 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在五月十日就職,保守派政黨重掌政權,對於前總統文在寅任內的日韓關係淪落到「戰後最差」,也展現積極修補的態度。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與南韓韓國日報的共同民調,以「尹新政府」為前提,調查日韓民眾對雙方關係改善的展望,日本方面有卅一%受訪者認為,今後日韓關係會好轉,比去年同期進行的十四%增加一倍以上;南韓方面,則有五十三%認為會好轉,比去年的廿九%也增加近一倍。 雖然認為日韓關係會好轉的比例增加,但日方受訪者仍有佔多數的六十一%認為不會改變;尤其對造成兩國關係惡化的慰安婦和戰時徵用工等歷史陳案,是否應向對手讓步,日方五十八%和南韓八十一%的受訪者都持否定態度。 不過在台灣問題上,兩國民眾的共識卻極高。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有六成日本受訪者和五十九%的南韓受訪者都認為,他們的國家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遭到其他國家攻擊;而認為中國可能武力犯台的受訪者,雙方均高達七十三%。 為了對抗中俄,認為「應與美國合作應對」的日本受訪者佔六十七%,南韓更達七十七%。對於安全的危機感和與美合作的意識,雙方也有一致共識。 這項民調是針對日韓十八歲以上民眾,於五月廿日至廿四日間進行電話調查,獲得樣本雙方均達一千人。
林翠儀
2022-06-10
斯洛伐克訪團參觀立法院議場 不忘模擬「全武行」
立法院朝野立委肢體衝突場面時有所聞,斯洛伐克國會暨布拉提斯拉瓦省訪問團9日參訪立法院,布拉提斯拉瓦省長德若巴(Juraj Droba)(左2)在議場內和另一名國會議員作勢要打架。(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斯洛伐克國會及布拉提斯拉瓦省聯合訪問團今訪問立法院,立院也舉行「台灣-斯洛伐克國會聯誼會」成立大會,由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擔任會長;許不忘地主之誼,帶領訪團參觀立法院議場,斯洛伐克國會議員齊阿克(Miroslav Ziak)與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省長德若巴(Juraj Droba)在議場內不忘模擬「全武行」,惹得眾人笑聲連連。 「台灣-斯洛伐克國會聯誼會」今舉行成立大會,也曾擔任過斯洛伐克國會議員的德若巴致詞表示,今天看到許多台灣媒體,會讓他的國會議員訪團成員覺得很忌妒,因為斯國媒體對國會新聞不太關注。 斯洛伐克國會議員列霍茨基(Tomas Lehotsky)表示,台斯彼此的團結與支持,以及經貿合作,是對美好未來的重要投資,而斯國人民也銘記在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時刻,台灣援助斯洛伐克的口罩。 成立大會結束後,許智傑帶領訪團參觀立法院議場,感受台灣國會氣氛,也特別介紹日前被國民黨立委用砸破的孫中山畫像;而立法院過往打架或是衝突場景,也常被國際媒體報導,斯洛伐克訪賓也不忘作勢「扭打」,陪同參觀的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則示範如何在混亂的場景中勸架。 此外,斯洛伐克訪團也在議場舉起立法院民進黨團在院會表決大戰時,提醒同黨立委所使用的「贊成」、「反對」手舉牌,並與我國立委合影留念,為此次參訪立法院留下美好的紀錄。 斯洛伐克訪團也在議場舉起立法院民進黨團在院會表決大戰時,提醒同黨立委所使用的「贊成」、「反對」手舉牌,並與我國立委合影留念,為此次參訪立法院留下美好的紀錄。(記者廖振輝攝) 斯洛伐克國會暨布拉提斯拉瓦省訪問團9日參訪立法院,在議場中央發言台合影。(記者廖振輝攝)
吳書緯
2022-06-09
網紅賣「坦克蛋糕」突斷線!外媒:掀起中國人尋找神秘禁忌
李佳琦(左)直播時端出坦克造型蛋糕。(圖擷取自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知名的電商直播主李佳琦上週五(6月3日)晚間直播宣傳一款坦克車造型冰淇淋蛋糕,端出瞬間直播就被中斷,事發後李佳琦發文道歉,稱因為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直播,直到目前,李佳琦的微博尚未更新,引發大量網民留言。此事件也引起各大外媒關注及報導,認為李佳琦的舉動及中國官方的反應,反而讓許多中國年輕網民掀起好奇心,探究33年前的六四事件。 綜合外媒報導,李佳琦有中國「直播一哥」、「口紅大王」的稱號,粉絲多達1.7億,曾有過上億人同時在線收看的紀錄,3日晚間,他在直播中端出一個坦克車造型的蛋糕,畫面隨即中斷。李佳琦先在發微博說:「後台技術故障,我們在緊急處理中,大家先稍等一下哦」。兩小時後再度發文道歉,稱因為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直播,此後李佳琦的微博未作更新,許多網民議論紛紛「誰會拿這樣子的蛋糕慶祝啊,他肯定啥也不知道的」「這要真是被人陷害了多不甘啊」、「是不是漏稅...」。 此事件包括CNN、BBC、華爾街日報、彭博、美國之音、法國廣播電台等各大外媒都進行了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李佳琦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網紅之一,擁有大量年輕粉絲,他在推廣冰淇淋的過程中踩到了「政治地雷」,同時引發了一波探究1989年中國政府鎮壓天安門廣場抗議者的好奇心,因為這些粉絲年齡太小,對於李佳琦被停播感到費解。粉絲們最開始猜測,李佳琦可能是漏稅受到懲罰,不過許多粉絲開始挖掘事實,因為在中國教科書中找不到答案,他們從家人那裡了解到坦克是一個敏感話題,也有人挖掘到天安門事件相關訊息後,帳號被封鎖。 《BBC》報導,李佳琦未現身週六日預定的直播活動,在繁忙的購物節相當不尋常,大量觀眾對此事感到困惑,有人留言詢問「坦克意味著什麼」,也有網友使用暗語隱晦交流此事。目前在淘寶關鍵詞搜索李佳琦,已沒有任何與他名字相關的產品,不過他在微博、抖音和Bilibili上的帳號仍然存在。目前還不清楚是誰下令停止李佳琦的直播,他未來命運如何也未可知,但此事再次說明,儘管已過了33年,六四事件仍是中國政治最敏感的紅線。 《美國之音》則報導,中國審查機構對此事件的處理,讓眾多觀察人士們感到荒謬,並且指出,中國審查制度下,如何不觸及政治紅線,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樣密集的紅線下,任何人都可能隨時成為犧牲品。彭博社記者劉凌達認為,大多數中國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天安門大屠殺,因為北京盡其所能抹殺這件事,李佳琦的消失再度證明六四是如何變成人們看不到的地雷。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袁莉則表示,又一個證據顯示,無論生意做得多大,都可能以最隨機的方式在中國終結。
自由時報
2022-06-07
逾四成中東歐人:台灣是獨立國家
中東歐9國民調 認為台灣為獨立國家比率 捷克近六成最高 立陶宛也有四成六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歐洲知名智庫「全球安全」(GLOBSEC)年度政治趨勢報告出爐,其中新增「台灣地位」調查,結果顯示,有四十一%中東歐民眾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僅十三%認為是「中國一部分」。受調查國家中,捷克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的比率最高,佔五十九%。 僅13%認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全球安全」日前公布二○二二年「全球安全趨勢」調查報告,分析中東歐國家社會在烏俄戰爭脈絡下的態度轉變。此民調於三月下旬訪問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九國人民,每國各有一千名受訪者。 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視俄羅斯為國安威脅,渴望成為歐盟與北約(NATO)一份子,將美國視為戰略夥伴的比例上升;不過對中國威脅防範意識不足,近三成五受訪者從未聽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特別的是,調查今年加入了「台灣地位」的提問。整體而言,有四十一%中東歐受訪者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廿一%認為是「爭議國家」;十三%認為是「中國一部分」;廿五%則「不知道」。 其中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最高比率的是捷克五十九%,次為愛沙尼亞四十九%、立陶宛四十六%、斯洛伐克四十二%、拉脫維亞卅八%、波蘭卅七%、匈牙利卅五%,最低比率是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皆為卅一%。 立委:代表台灣國際地位提升 對於這份調查報告,將出任台灣與斯洛伐克國會聯誼會會長的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說,中東歐社會現在有相當比例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顯示台灣的防疫表現和半導體科技實力,也代表台灣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報告也分析,儘管大多數中東歐公民表達對中國政府系統性侵害人權的擔憂,然而此想法並不會主動轉換成支持台灣對抗中國,中東歐人對台灣議題看法仍分歧。 對此,台灣與波蘭國會友好聯誼會會長、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表示並不意外,台灣過去和共產背景國家聯繫相對較少,正常國家的外交是思考彼此如何合作,為雙方帶來好處,這也是我們和他國交流時應該要站的立場。 台灣與歐洲議會友好協會會長、立委蔡適應則提到,中東歐國家和台灣或許因都擁有自威權邁向民主的歷程,找到互動時的共同語言,期盼未來邁向更緊密關係。
呂伊萱
2022-06-07
53國民調/台灣有事 26國願斷開中國
為因應中國軍機擾台,擔負警戒與驅離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中國軍機重任的台灣空軍嘉義基地F-16V戰機,今年1月舉行跑道集結和緊急升空等科目的演訓,展現「大象漫步」雄姿。(歐新社檔案照) 中若犯台 將付極為慘重代價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一份最新的全球民調顯示,在五十三個受訪國家中有一半贊成如果中國入侵台灣,就跟中國斷絕經濟關係,這些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南韓和德國等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約佔中國貿易總額五成以上。另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日刊出專文指出,北京或有能力奪下台灣,但將付出極為慘重代價。 美日韓德多數民眾支持跟中國斷絕經濟 這份名為「民主認知指數」的調查,由丹麥智庫「民主聯盟基金會」和德國民調機構「Latana」合作,在今年三月卅日至五月十日,對五十三國近五萬三千人進行調查。 調查顯示,當被問及如果中國入侵台灣,是否應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時,受訪五十三國中,除中國外,有廿六國的多數民眾支持他們的國家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這些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南韓和德國等許多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合計佔中國貿易總額的五十三%以上,約二.三兆美元。 22國對中持正面看法 俄11國 而五十三國中只有廿二個國家對中國持正面看法,五十一國對歐盟持正面看法,五十國對聯合國有正面看法,對美國持正面看法的國家有四十個,對俄羅斯只有十一個。 此外,烏俄戰爭讓全球意識到專制大國對民主小國的威脅確實存在。CNN專文分析指出,中國入侵台灣將比二戰諾曼第登陸更加危險、複雜,儘管中國在陸海空方面都具數量優勢,但同時又都有著致命弱點,迫使北京當局不得不深思,是否真的具備全面入侵台灣的能力與決心。 台部署陸基 渡海中艦成活靶 文中指出,中國犯台將在後勤補給和海軍攻防上面臨問題,必須將大量戰車、火砲、彈藥、燃料及部隊集中在海岸線,並運送兵力渡過長達一七七公里的台灣海峽,台灣積極部署便宜有效的陸基反艦飛彈,將以不對稱作戰模式進行打擊,渡海的中國船艦恐淪為活標靶。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戰略研究教授奧布萊恩(Phillips O’Brien)指出,「關於中國入侵台灣的想法,對中國海軍來說是一場大屠殺」。 中軍事能力尚不足發動兩棲戰 另一方面,台灣有約十五萬軍隊及二五○萬後備役軍人,整個國家的防禦戰略都建立在「對抗中國入侵」的基礎上,不僅具主場優勢,也更有動力積極作戰。儘管中國擁有海上的絕對優勢,但要入侵台灣需集結超過一二○萬名解放軍,他們也缺乏空降兵種及實戰經驗,因此CNN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軍事能力尚不足以對台灣發動全面兩棲入侵。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認為,中國入侵台灣的可能性不大,解放軍對於奪取並完全控制台灣缺乏充分的信心,這次烏俄戰爭更能凸顯出中國會面臨到的困境,畢竟跨越海峽發動戰爭,遠比從陸地入侵還要困難得多。
陳成良
2022-06-02
大破洞! 中國清零清掉26兆財政收入
中國對疫情採清零封城措施,導致政府財政收入短少二十六.二兆。圖為受疫情侵襲下的北京街景。(美聯社檔案照) 野村證券︰將大舉債補缺口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領導的團隊發布報告指出,新一波Omicron疫情及三月中旬以來的防疫封城措施,已導致中國政府的收入大幅短少約人民幣六兆元(下同,約二十六.二兆台幣),預估中國政府將透過增加發債來填補資金缺口。 這些分析師表示,中國政府的收入短少約人民幣六兆元,其中約二.五兆元是因退稅和經濟產出疲弱所造成,三.五兆元是因土地銷售收入減少,並指三.五兆元的缺口將很難填補,預測中國政府有幾個選項,包括透過財政儲蓄、發行專項債、或政策銀行增加放款,來彌補資金缺口。 即便在最新一波疫情爆發前,作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來源的土地銷售就已暴跌,主因是中國政府整頓房地產開發商高度依賴債務的行為,地方政府也要負責執行減稅及退稅等中央政府要求支持成長的政策。 野村證券並未說明中國需要額外舉債的額度,但是強調中國日益增加的成長壓力,可能迫使中國政府大肆舉債。 根據中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今年前四個月,扣除減稅和退稅,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年增五.四%,但三十一個省市區中有八個是財政收入減少,但未點名是哪八個;上海萬得資訊(Wind)蒐集的資料顯示,今年前四個月青海、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北、湖南及天津的財政收入減少,天津的跌幅高達二十七%。 未爆疫情省市財政 也受波及 上海保銀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總裁張智威表示,財政收入減少不僅發生在遭封鎖的城市,許多未爆發Omicron疫情的城市也遭池魚之殃,因他們的經濟與遭封鎖的城市綁在一起,防疫封控措施的經濟成本不僅侷限在少數城市,而是全國問題。 另根據彭博截至週二稍早數據,今年前五個月從上海和深圳股市撤出的外資達一五○億元人民幣(約二十二億美元),是彭博自二○一七年有相關數據以來首度出現外資淨流出,主因中國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烏俄戰爭,以及北京加強監管,都削弱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需求。
盧永山
2022-06-01
日經民調:逾9成日人認有必要為「台灣有事」做準備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本月23日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峰會時,曾向美方表達日本將大幅防衛預算。(路透檔案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30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公布最新民調顯示,有超過9成的日本受訪者認為日本有必要為台灣有事做準備,僅有4%受訪者認為不需要。 日經在本月27日至29日進行民調,對於中國入侵台灣引發的「台灣有事」,日本應如何準備的提問中,有41%受訪者表示,包括修法在內有必要提高日本的應對能力,有50%受訪者則認為,應在現行法律範圍內進行可能的準備,僅有4%受訪者認為不需要。 報導指出,中國已揭示了統一台灣的目標,美軍也有分析認為中國將在2027年之前入侵台灣。 台灣有事之際,日本將根據安全保障相關法採取行動,如果判斷為「重要影響事態」,將可對美軍進行後方支援。如果美國等關係密切國家遭到攻擊,則可認定為「日本存亡危機事態」,行使集體自衛權。 前自衛艦司令官香田洋二指出,對於「和平時期到事態認定階段」,日本目前尚無相關法律的整備,以做為提供軍事支援的法律依據。他並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先在國境附近集結兵力,如果台灣有事,在衝突爆發之前,美國和中國也很可能先在周邊派遣部隊。香田表示,美軍可能在短時間內需要大量的彈藥和燃料儲備補給,但日本目前並無想定這種狀況的法令。 報導指出,在現行法範圍內的準備,包括政府內部制定台灣有事的應對方針,以及擴大與美國等友好國的聯合演訓等。 這項民調也問及自民黨提議,將防衛費從目前約佔國內生產總額(GDP)1%,提到高到2%以上,有56%的受訪者表示「贊成」,31%表示「反對」,贊成與反對的比例和今年4月的調查相差不大。 報導也指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本月23日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峰會時,曾向美方表達日本將大幅防衛預算,並考慮在今年內修定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3文件,列入保有對敵方的「反對能力」,拜登也大力表示支持。 對保有對敵方「反擊能力」在這次民調中,有60%受訪者表示贊成,30%表示反對。贊成者是反對者的2倍。
林翠儀
2022-05-30
佐藤正久批中「流氓」 籲日艦赴台海抗衡
自民黨外交部會長佐藤正久點名中國是「流氓國家」,主張日本應調派護衛艦通過台灣海峽,對抗中國的軍事壓力。(資料照) 美日逾12軍機飛向日本海 回應中俄轟炸機繞日挑釁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五日報導〕日本廿四日舉辦日美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之際,中國和俄羅斯的六架轟炸機在日本列島周邊上空編隊飛行,北韓則在廿五日上午發射三枚彈道飛彈。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連續兩天召開記者會,批評中俄朝的挑釁行為;自民黨外交部會長、參議員佐藤正久更直接點名中國是「流氓國家」,主張日本應調派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通過台灣海峽和鄂霍次克海,進行「自由航行行動」,對抗中國的軍事壓力。 中俄「共同戰鬥」 岸信夫︰不容忽視 為與中俄及北韓抗衡,美日廿五日也出動多架軍機在日本海上空聯合編隊飛行。日本航空自衛隊從北海道千歲基地出動四架F-15戰機,美軍則從青森縣三澤基地出動數架F-16戰機。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下午四點前確認至少有八架F-16戰機從三澤基地起飛。 佐藤在廿五日上午的黨內會議中就中俄轟炸機兵臨城下一事表示,這種行為顯然是針對Quad主辦國日本而來,證明中國是武力的信奉者和「流氓國家」;對於這種超乎常軌的示威行動,日本不僅要提出抗議,而且已經達到採取行動展現毅然態度的階段。他強調,日本絕對不能被「溫水煮青蛙」,應該仿照美國在南海進行的「自由航行行動」,派遣自衛隊護衛艦通過台灣海峽和鄂霍次克海,抵制中國的軍事壓力。 岸信夫廿四日在確認中俄轟炸機繞行日本周邊上空編隊飛行後,召開緊急記者會,強調日美印澳四國領袖舉行峰會之際,(中俄)在日本附近舉行軍事演習,具有向主辦國示威的意圖,挑釁程度甚於以往。對於中國展現與俄羅斯共同戰鬥的態度,岸信夫表示,中國將採取什麼行動令人擔憂,也不容忽視。 在北韓廿五日發射飛彈後,岸信夫再度召開記者會表示,美日元首會談及Quad領袖會談後不久,北韓發射飛彈是明顯的挑釁行為,絕對不能容許。他也批判在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的情況下,北韓罔顧民眾的生命與生活,繼續全力開發核武與飛彈,日本已透過外交管道向北韓抗議。 美日戰機聯合編隊飛行示意圖
林翠儀
2022-05-26
世衛大會 美英澳法德加發言挺台
世衛大會(WHA)正進行大會發言議程,對於台灣再次被WHA拒於門外,美國、英國接連聲援台灣參與。圖為美國衛生部全球事務助理部長培斯(Loyce Pace)發言。(翻攝自WHO直播) 我13友邦提「台灣參與案」 遭大會封殺 〔記者呂伊萱、陳鈺馥/台北報導〕第七十五屆世衛大會(WHA)再次因台灣參與案,上演二對二辯論。中國大言不慚稱台灣參與須「按照一中原則、通過兩岸協商處理」;我國四友邦則在總務委員會和全會堅定挺台,史瓦帝尼反駁指出聯大決議並未允許中國代表台灣、也沒有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中國和世衛的諒解備忘錄,給了中國「不合理的否決權」,不讓台灣參與。大會最後仍裁示,不將台灣參與案列入議程。美、英、澳、法、德、加拿大和巴拉圭在大會發言中,紛紛表達支持納台立場。 台灣無法參與WHA 各國紛表遺憾 我國十三個友邦向世衛(WHO)提案,盼「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廿二日的總務委員會以閉門會議形式討論是否將此補充提案列入議程,友邦聖文森和貝里斯為台灣發言,與中國和古巴進行二對二辯論;史瓦帝尼及吐瓦魯則在昨日全會再與中國和巴基斯坦辯論。 中國提出法理基礎、實質依據和國際共識三點來反對台灣參與。發言中再次引用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和世衛廿五.一號決議,稱「這些決議為WHO遵循一中原則處理台灣問題提供法理基礎,台灣地區參與世衛大會的問題,必須按照一中原則通過兩岸協商來處理」。 外交部昨批中國刻意曲解聯大及WHA決議內涵。我國友邦史瓦帝尼也明確反駁,相關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未授權中國在聯合國體系代表台灣,也沒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中國和WHO二○○五年簽署的備忘錄,給了中國「不合理的否決權」。 北京祭一中 陸委會斥蠻橫阻撓 大會最後仍裁示不將台灣參與案列入大會議程。中國國台辦事後宣稱,「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不容任何挑戰。陸委會痛批,本次提案未能列入WHA議程,完全是對岸蠻橫阻撓所致。 美國衛生部全球事務助理部長培斯則在大會發言時直言,台灣是全球衛生建設性貢獻的重要夥伴,卻不能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美國對此深表遺憾。美國政府認為,需要強化全球合作夥伴關係抗疫,並預防未來的突發衛生事件。 英國衛生大臣賈維德也表示,沒有任何基礎和理由不讓台灣參加,尤其台灣在疫情伊始就與全球分享資訊。澳洲表示,疫情大流行彰顯了和所有相關方合作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台灣。法國則說,在全球衛生支持包容性的作法,法國感到遺憾,台灣不能夠參加WHA。 第75屆世衛大會(WHA)第二日,再次因台灣參與案上演2對2辯論。中國代表團大言不慚發言表示「台灣地區參與WHA必須按照一中原則、通過兩岸協商處理」;我國友邦史瓦帝尼與吐瓦魯則表達支持台灣參與WHA的堅定立場。圖為史瓦帝尼發言。(翻攝自WHO直播)
呂伊萱
2022-05-24
美是否軍事防衛台灣? 拜登︰YES,這是我們的承諾
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今天的聯合記者會上,雙方均重申台灣安全的重要性。(路透)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3日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天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雙方均重申台灣安全的重要性。對於台灣有事發生時,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的提問,拜登回答「YES(會),這是我們的承諾」。拜登表示,雖然美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不代表中國可用武力奪取台灣。美國的台灣政策並未改變,亦即支持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並將繼續參與,以避免片面變更現狀。 岸田表示,雙方在會談中確認日美兩國均未改變對台基本立場,並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繁榮穩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時也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地區安全更加嚴峻,像入侵烏克蘭一樣,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絕不允許在印太地區發生,日美同盟的進一步強化不可或缺,在此共識下,日本將從根本強化防衛力,包括增加防衛費,以及包括保有反擊能力在內不排除任何可能的選項。 岸田並對中國最近的軍事動向,包括近期海軍的活動及中俄聯合軍演等表示關切,岸田強調反對在東海、南海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拜登則表示,美國的台灣政策並未改變,亦即支持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並將繼續參與,以避免片面變更現狀。他指出,普廷的做為就是消滅烏克蘭的國家認同,雖然無法統治烏克蘭但要消滅烏克蘭人的國家認同,所以必須以制裁讓普廷為入侵烏克蘭付出了重大代價。 有媒體問到,美國對烏克蘭並無軍事介入承諾,若台灣發生同樣的狀況,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拜登表示,「是的,這是我們的承諾」。如果中國以某種形式試圖拿下台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美國雖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不代表中國可用武力奪取台灣。他表示,這將動搖地區全體,可能發生像烏克蘭同樣的事情,那就必須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拜登今天表明對台灣防衛的承諾,其實他在去年10月參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巴爾的摩舉行的巿民大會時即已表明過一次,當時拜登接受民眾提問,被問到防衛台灣的問題時,他回應,「是的,我們對此有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也更新官網中有關台美「雙邊關係現況清單」(Bilateral Relations Sheet),刪除舊有版本裡「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等內容。 「台灣安全重要性」在去年4月前日本首相菅義偉與拜登的會談中,首次被列入日美峰會的聯合聲明,今年不但再次於岸田與拜登的會談中登場,而且幾乎成為會談矚目焦點,會後記者會中日本和外國媒體不斷就台灣問題提問。
林翠儀
2022-05-23
澳新總理︰對中政策與前朝「完全一致」
澳洲勞工黨黨魁艾班尼斯在勝選後,22日在雪梨帶著愛犬與同黨候選人和支持者會面。(法新社) 艾班尼斯強調 新政府繼續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澳洲國會眾議院大選塵埃落定,勞工黨席次過半,將可單獨籌組政府,並由黨魁艾班尼斯出任第卅一任總理。針對澳洲與中國關係前景,勞工黨和艾班尼斯均強調,中共已變得愈發具有侵略性,新政府將延續前朝的對中政策。艾班尼斯廿三日將率先宣誓就任,以便即刻赴日本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討論如何制衡中國與日俱增的軍事和經濟影響力。 「澳洲人報」廿二日指出,大選開票接近結束,儘管官方數日後才會正式公布結果,但勞工黨篤定獲得七十六席單獨過半,比上屆大選增加七席;「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大減廿二席,僅取得五十四席。綠黨和無黨派議員則大有斬獲,在多個選區瓜分不少選票,分別取得四席及十席,日後將在國會扮演關鍵性角色。 美國總統拜登廿二日致電艾班尼斯道賀,並重申對美澳聯盟的堅定承諾,願與新政府合力強化兩國關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澳為「特殊戰略夥伴」,期待與艾班尼斯政府共事。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也發布聲明,強調索國仍是澳洲最堅定的朋友,以及國家發展的夥伴。 中共已改變 變得更具侵略性 中國因素是此次大選一大焦點,由於勞工黨前總理吉亭(Paul Keating)一九九四年說,澳洲必須視中國為盟友,另一位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則在○八年退出剛萌芽的QUAD機制,使該黨擺脫不了「親中」色彩,但艾班尼斯在選前辯論會中提到,「中共已經改變,變得更具有侵略性,澳洲必須有所回應。」如今又重申,其對中政策將與莫里森政府「完全一致」,繼續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 許多澳洲外交政策專家認為,在索羅門群島與中國簽署安全合作協議後,勞工黨展現明顯敵意,痛批這是執政黨的「重大外交政策失敗」;澳洲與英美兩國締結抗中意味濃厚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聯盟時,勞工黨也表示支持,足見澳洲如今的對中政策獲得跨黨派支持。 澳仍維持「選邊美國」戰略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分析,澳洲「親美」是兩黨共識,艾班尼斯政府仍將維持「選邊美國」戰略,但可能在戰術和修辭上稍做調整,例如減少對中國的挑釁或刺激性發言。他指出,台灣毋須憂慮澳洲轉向「親中」,反而可從勞工黨重視經濟弱勢、移民和女性族群切入,加深文化外交合作,尤其是東南亞、大洋洲議題。
孫宇青
2022-05-23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徐自強冤案,刑求者就是侯友宜
陳增芝
所有的報紙隻字未提,厲不厲害 ?
Mr.柯學先生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49年前墮胎法的裁決
袁曉輝
侯友宜欺騙疫情指揮中心
Rober Wang
整個侯市府都姓謊
曾韋禎
媒體沒有要求拜登的身體檢查報告
袁曉輝
侯友宜的心肝是黑的
劉承霆
彭明敏教授:才氣、勇氣、傲氣、與正氣的知識分子
賴其萬
恩恩爸爸的7點疑問
李忠憲
他們是當作沒看到嗎?
百柯全書
徐自強冤案,刑求者就是侯友宜
陳增芝
鐵漢的人設
Mock Mayson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進階搜尋
請選擇類別
全部
台灣觀點
笑談人生
時事新聞
文章連結
資料庫
請輸入作者姓名
請輸文章標題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