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選總統的常識

選總統的常識

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在金門主張,當選後要以「一中各表」原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資料照) 每逢總統大選,總有許多人爭先恐後要來應徵總統,這次同樣盛況不墜,我們應該怎麼挑出適格的「人民公僕」來為大家服務?最起碼的,應該檢視參選人是否具備基本常識,講話是否符合邏輯,這一招,很快可以戳破這些人是不是把人民當白痴?或者參選人才是傻子?愚民或自愚的人,很難做好台灣的總統。 總統對外代表國家,國際情勢的掌握能力是基本條件。處在當前的此刻,中學生就有能力回應的提問是:從「空間」上來看,由東北亞開始、經過台灣海峽、到南海、甚至擴大整個印太區域,是唯獨台海有事?還是全部都有事?如果只有台海緊繃,其他區域平靜無波,則可能不是中國的問題,就是台灣的問題;如果前述提到的所有地區全都對峙升高,經由檢視發現衝突的當事國包括:中國與韓國之間、中國與日本之間、中國與菲律賓之間、中國與越南之間、中國與澳洲之間,再加上中國與印度之間,則較大的機率是到底中國有問題?還是其他這些民主國家全都有問題? 其次,還可以由「時間」上來檢查台灣海峽之間,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對台灣有沒有哪個時段放棄武力威脅過?是中國國民黨在台執政時代完全沒有嗎?如果答案為肯定,那麼這些年的齟齬,很有可能是民進黨的「挑釁」;如果答案為否定,中國從未放棄使用武力,那麼到底是中國有問題?還是在台灣先後執政的國民黨與民進黨,長達七十四年間,全都分別且持續地在「挑釁」中國? 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從「空間」上來解答。最近幾年,中國不只是派出軍機軍艦擾台,中國機艦同樣不斷在黃海、渤海、東海、南海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及實彈射擊,中國的大動作,相關各國領袖紛紛訪美與拜登總統會商,各國並且在相關海空域分別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進行反制,甚至日本、菲律賓、澳洲都新設了軍事基地,做為戰略調整,其回應的強度,可以對照出這些國家對中國武力擴張的憤怒指數。 若從「時間」上來回答,就更容易了。一九五四年到五五年,中共攻打一江山,美軍與蔣介石派兵把大陳島軍民撤退到台灣來,請問是誰在挑釁?一九五八年,共軍對金門發動八二三炮戰,一日數萬發,直接落彈在金門島上,造成巨大傷亡,請問又是誰的不對?提醒一下,這兩次戰爭,國民黨戒嚴政府一路都在「反台獨」,中共照樣打得你死我活。一九九五、九六年第三次台海危機,共軍在台灣周邊海域試射導彈,亦是搞到所謂「戰爭危機邊上」,當時也是國民黨在執政,同樣堅持貫徹「一個中國」,請問該黨是哪一點又做錯了? 二○二三年,有人主張當選後要以「一中各表」原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內容全是老梗,李登輝與馬英九都做過,結果又如何?其實真要做到不挑釁,根本就不該在台灣選總統,這是徹底的「兩個中國」(獨台)或「一中一台」(台獨),直接觸犯反分裂法。不如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去推動並參加民選國家主席,這才夠「大江大海」。
鄒景雯 2023-05-15
八年前同一個建商

八年前同一個建商

除了本月初特斯拉掉進天坑以外,原來新竹縣八年前,曾經有過那麼大一個天坑,而且都是同一個建商豐邑建設。 Kenny Huang 影片在此 https://youtube.com/shorts/K5r52sIoj5Y?feature=share YOUTUBE.COM 竹北豐邑建設工地「浩瀚一品」倒塌現場2015/10/24 竹北豐邑建設工地「浩瀚一品」倒塌現場2015/10/24  
福爾摩沙向日葵 2023-05-13
「一個中國」=「兩個中國」?

「一個中國」=「兩個中國」?

中國國民黨這個難民敗兵集團很愛拿「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來說嘴,宣稱這可以為台灣帶來和平避免戰爭,郭台銘跑到金門也拿這個當賣點,還說「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中國是「兩個中國」,也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註)。 我說郭台銘你也幫幫忙,雖然你沒有讀到大學,但至少也到到中國海專,好歹也算是個大專畢業,基本的邏輯也應該具備才對,那你倒是說:既然「九二共識」所要各表的是「一個中國」,那結論又怎麼是「兩個中國」?「1=/=2」這是連小學生都懂的基本常識好嗎?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只是在騙台灣進入「一個中國」牢籠的陷阱,並沒有允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並存於這個世界,頂多只是允許「各自表述」這個「一中」該叫作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已。 這就好比郭台銘創立了鴻海公司,後來董事會鬥爭把他踢出鴻海然後決定改名就鴻山公司並且去變更公司登記,郭台銘不服氣一直在外面嚷嚷說,那家公司是我的,該叫作鴻海公司才對,但是鴻山公司不會因為董事會允許郭台銘在外面這樣子鬼叫就影響到他們的公司法人格的地位,名稱也不會被改回鴻海公司,除非郭台銘又重新去創立一家鴻海公司並辦好公司登記,不然不會因此就存在鴻山公司與鴻海公司並存於世界的情況。 所以如果要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於這個世界形成「兩個中國」的狀況,那就牴觸中國共產黨所最為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在他們眼中就是「台獨」,根據中國國民黨的說法,那就是挑釁中國共產黨,就會引發戰爭! 俗話說:「男子漢大丈夫說一不二!」,郭台銘卻是「一等於二」,如此睜眼說瞎話的鬼扯,真的是讓人拍案叫絕欲哭無淚! (註)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5-09/244097
海兒 2023-05-14
市府財團官商合作成長全紀錄

市府財團官商合作成長全紀錄

【市府財團官商合作成長全紀錄】 興富發文心愛悅拆除塔吊時發生意外,砸中捷運綠線軌道後,缺乏緊急停車SOP的中捷全速前進撞上,造成1死10傷悲劇。 團隊爬梳建案歷史,發現他能夠長那麼高大,中市府的幫忙居功厥偉,因此為大家整理曾經的「八期地王」容積率成長史,也是利潤成長史。 首先介紹所謂土地分區,就是整體都市計畫下進行容積率配置,因為每一次的土地變更都會影響開發的價值與分區的功能,因此需要政府單位有專業有紀律的管理,如果地主有錢想改就改,那都市計畫不就大亂了嗎?所以當年胡市長通過土地變更時要求廠商除了繳所謂代金給市庫,更重要的還需要有「正當理由」。 10年前,出事這塊地原本是商二(容積率350%)用地,但2013年胡志強市長任內,地主味丹申請變更為商四(容積率500%),計畫書理由寫的非常合理,表示綠線捷運通車後,車站旁可望匯集休閒、購物、交通等機能,實有增加捷運站旁商業區使用強度的必要,因此在地主承諾開發後不小於30%作為商業用途的情況下,胡志強市府以2億元代金的代價,通過變更都市計畫。 當年味丹可說是慧眼獨具,土地變更完成後並沒有自行開發,而是轉手就把土地賣給遠雄。根據專業鑑價師的評估,都市計畫變更後,這塊地價值增加10億以上,我們看當時的相關報導: 「遠雄2013年11月6日向味丹集團以每坪163萬元、總價逾38億元高價,買下8期文心南路上「商四」2,352坪土地,締造8期土地歷史新高價。」 遠雄拿到土地以後,先把257地號切出去,蓋了「遠雄文心匯」這個建案(103 中都建字第02767 號 ,胡志強時代申請),眼尖的各位應該發現一件事情,這個建案似乎看不出來有30%商業用途,總之當時不知道怎麼協調的,就是這棟純蓋房子,臨文心南路的土地遠雄則想要做更大規模的二期開發。 回到意外發生現場,遠雄最初的規劃是38層雙塔,總高超過140米,但環評小組審了六次都沒過,最後降低改為34層雙塔免環評,但又不知道甚麼原因乾脆放棄開發,在2018年11月把土地出售給興富發建設,出售的土地面積1334.12坪,每坪約新台幣200萬元,出售總價26億6825萬元,遠雄處分獲利約1.7億元,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原文心匯的中庭花園被打包賣掉變成興富發的文心愛悅,住戶跑去檢舉遠雄,後來因廣告不實被開罰220萬。 興富發取得土地後,再次變更為也不用環評的31樓,在2019年11月08日取得建照,商業面積大幅縮水,完全沒有原本說的30%,而是住宅高達569戶的小坪數住宅,僅1樓有8戶店面,總銷達67億,一年就完售獲利入袋。 問題來了:商四土地蓋純住宅這的確很常見,基本你看很宏偉的豪宅建築群有可能都是商四,但這塊地王不是單純的商四,是有條件開發的商四,要有商業機能至少30%的開發但書。 也就是胡志強核可,號稱要做商業開發加強捷運站機能的土地,轉手再轉手,在盧秀燕任內核發執照變成純住宅大樓,財團申請變更後賣地獲利,而後續接手建商根本不想做商業開發,只想快速回收成本;當然也是有人照規則走,這塊地南邊還有一塊南山人壽的土地,也是由商二變更為商四,但後來就確實作為商場影城開發,顯示遊戲機制確實存在,也可以被執行。但台中市府似乎對某些建商特別優渥,對變更土地的承諾「至少30%商業使用,強化捷運站區商業機能」毫無要求。 這塊地變更的結果,容積率上升40%以上,大概可以多蓋10層樓,也就是原本20層的大樓變30樓,讓建商可以多賣20多億,而本來可以吃飯逛街做生意的30%,啪!不見了。 相關資料我們會提供民代與營建署做後續處置。 要不是興富發發生意外,可能不會太多人關心到台中市府點地成金的技巧,白紙黑字寫的承諾都能推翻,讓建商大開方便之門,那麼台中的工安許可與稽查,你又如何期待市府能夠落實? 興富發文心愛悅的故事這還不是全部,如建商如何閃躲都計法令欺騙發照人員?發照過程是否有受到長官的壓力?設計住戶買賣合約有甚麼技巧?如何在使照建照申請階段以住換商?銀行貸款條件有甚麼差異?大家可以想像,台中市政府不通盤檢討講清楚,那我們就整理好一個個講,還有怎樣的秘辛藏在後面!
陳柏惟 2023-05-14
二十年前潛艦軍購案的挫敗

二十年前潛艦軍購案的挫敗

在近世臺灣的政策紛擾當中,有一點讓我極為惋惜,那就是大約二十年前潛艦軍購案的挫敗。 強化水下艦隊,是海軍多年的夢想。如果臺灣真能籌獲八艘潛艦,敵軍渡海進攻的難度,就勢必會大幅提升。 也正因為這是攸關國家重器的大事,於是在2001年美國同意出售潛艦之後,潛艦的採購與否,就成為朝野的一大攻防重點。 然而,反對軍購的政黨當時在國會握有多數。在朝小野大的局面下,潛艦預算遲遲無法通過。社會上也瀰漫著對軍購案輕忽、乃至於嘲弄的氛圍。再者,有些「知識份子」更是推波助瀾,極力把風向往反軍購的方向帶。 舉例而言,由新儒家哲學大將勞思光領銜的11名中研院院士,就在2004年發佈題為《認識危機,消弭災難》的共同聲明,聲稱要「破除『依賴軍備以防止戰爭』的迷執」、並倡言「這種迷執的破除也是消除戰爭危機的先決條件」云云,意思似乎是說,聽他們的話「破除迷執」,就不會有戰爭。哲學大師法力無邊,消災解厄,令人嘖嘖稱奇。 在這樣的政治格局與社會氛圍之下,潛艦案遲遲無法取得突破。到了2007年,潛艦預算又遭刪除,美國人也失去了耐心,全案擱淺。 可以說,北京不費一彈,就除掉了渡海進攻的一大障礙。相對的,則是讓臺灣全體曝露在更大的風險面前。臺灣水下戰力的強化,因此延宕多年。 直到2016年後,水下艦隊計劃才又以「國造潛艦」的路徑開始急起直追。然而,潛艦戰力的培養,本來就是十分困難的事。不論是艦艇設計、製造、測試,抑或人員培訓,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而當年的反軍購行動,恰好就是浪費了臺灣最寶貴的一個有限資源:時間。 到了今年,第一艘國造潛艦若能下水,就已經是快到不可思議。這是跟時間賽跑,能不能在圖窮匕現的那一天到來之前,把當年錯失的進度補回來,沒有人說得準。而且,只要臺灣人又犯下選擇錯誤,一切又都會化為烏有。 但願還來得及。 註:報導出處請見留言。   報導出處: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5140053.aspx CNA.COM.TW 國防院:潛艦國造9月將下水 謠言不攻自破 | 政治 | 中央社 CNA 國防院:潛艦國造9月將下水 謠言不攻自破 | 政治 | 中央社 CNA   勞思光等聲明:https://haixia-info.com/articles/4094.html HAIXIA-INFO.COM 《海峽評論》166期-2004年10月號 《海峽評論》166期-2004年10月號  
陳怡凱 2023-05-14
台灣第一位考古學家宋文薰

台灣第一位考古學家宋文薰

1968年,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了一個史前遺址,經考古學家鑑定,其豐富的舊石器階段的先陶文化,至少在一萬五千年前,甚至早到距今五萬年前。這個史前文化遺址,被稱為「長濱文化」,是台灣目前已知存在最久遠的史前文化。那一次的發現,是由宋文薰教授率領的台大考古隊的一次劃時代的成果。 宋文薰是台灣第一位考古學家,今天是他的冥誕,1924年(日本大正13年)的今天(5月14日),宋文薰出生於新竹竹東,是極優秀的客家精英。 宋文薰於戰前就讀明治大學預科,1945年返回臺灣後曾經向國分直一學習考古學。1951年畢業於台大歷史學系後,在考古人類學系擔任助教,走上考古之路。 1954年他與張光直一起提出台灣中西部文化層序系統,並推動碳十四定年法的運用。1963年起宋文勳再度與美國耶魯大學回來的張光直合作,帶領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共同進行一系列臺灣史前考古發掘,包含了鳳鼻頭與大坌坑遺址。 1968年,與地質學家林朝棨共組考古隊,在長濱八仙洞發現前述的台灣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長濱文化。 1980年南迴鐵路台東新站進行興建工程,工程範圍包括日治時期鳥居龍藏發現的卑南遺址。隨著工程進展,發現許多古文物,台東縣政府遂委託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宋文薰的考古成果,促成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建立。建館過程中,宋文勳教授的門生劉益昌教授發揮不少師傳所學。 宋文薰不僅研究精實,也擅長啟發學生。他的學生林志興回憶,宋老師第一節課就捧著一顆人頭骨走進教室,開講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尊重「他」! 考古學常被視為冷門學科,宋文薫勉勵學生說:「求學最重要的是興趣,不要在乎是冷門還是熱門;只要認真學,學得好,冷門會變熱門。」 由於宋文勳對於台灣舊石器時代及史前文化層序的研究貢獻極大,因此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自台大人類學系退休後被聘為名譽教授。2016年4月過世。  
李筱峰 2023-05-14
台灣根本沒擋中生來台灣唸書

台灣根本沒擋中生來台灣唸書

台灣根本沒擋中生來台灣唸書啊~ 柯文哲真他媽垃圾 徐閉   等一下,學歷大學以上的選民,民進黨支持度最高耶??? 柯文哲是不是看錯字?
天橋說書 2023-05-14
台中人談中捷事故

台中人談中捷事故

中捷事故造成一死十傷,一位很優秀、對社運非常熱心的林淑雅教授,躺軌道五十一分鐘身亡。這場工安意外事件,在監視影像出籠後,可以確定中捷的緊急處置有嚴重疏失。 第一、根據行控中心影像與訊號紀錄,在吊臂於十二點二十七分零四秒墜落後,零五秒時行控中心連跳十六次「線路接地警報」,但行控中心居然只是打給台電詢問有無跳電,而未確認車站內外軌道短路原因,更無人致電出事的豐樂站。 中捷公司提供給議員的譯文顯示,吊臂砸到隔音牆導致電力異常,但接獲多站示警,中捷公司只有以無線電確認手扶梯電梯無礙,以及致電台電詢問是否跳電。(記者唐在馨翻攝)   第二、月台上其實也有「緊急斷電箱」。當時安保人員已經跑到月台頂端,非常靠近管制區斷電箱的地方,如果能迅速將其斷電,車子動不了,就能避免此一悲劇的發生。由此可知中捷平常預警訓練嚴重不足,是一家管理有問題的公司。 而中捷董事長林良泰首場記者會一開始,還要大家為中捷員工拍手,並在議會中造謠捷運自動駕駛是前市長林佳龍決定的。事實是二○一四年四月胡志強擔任市長、林良泰當交通局長時他自己決定的,這方面完全是他自己處理的。其心態的詭異、冷血、卑鄙,真是不可思議。 墜落建案吊臂的建商興富發,已經有好幾案出過問題,事實上,林佳龍會落選原因之一,地方議論已久,就是他不願意對一些黑心建商低頭,有些民衆卻不理解。 林良泰已經於十二日提出辭呈,但希望盧秀燕市長能確實調查此次嚴重疏失的原因與責任歸屬,確實改進,而不是只有「斷尾求生」。 (作者為工程主管,台中市民) 大體檢不能只喊口號 ◎ 莊孝雄 中捷事故臺中市政府善後處理認為應「強化安全、成立調查小組、全線大體檢、重罰重求償」。既然要體檢安全為何捷運仍然照常營運?公共設施如橋樑、道路、隧道、鐵道、高速公路、高鐵、機場、港口碼頭等等,若要實施安全檢查,標準作業程序就是停止對外營運,做內部檢修,以利資料正確完整呈現;臺中市政府體檢程序卻是「車照跑表照跳」,令人不解。 記得台中捷運於二○二○年十一月十六日開始試營運,同月二十二日因事故暫停試營運,直到隔年三月二十五日才重新試營運,四月二十四日停駛檢修,四月二十五日開始收費,有事故就暫停營運待查明緣由後才放行,這是公共運輸設施工安體檢ABC,安全第一,考量營利虧損與否根本是本末倒置。 台中捷運軌道事件肇事者,主謀固然是興富發建設公司,台中捷運應變措施也有待商榷,事發當時保全員已發出求救呼喊,捷運列車員未即時收到呼救訊號,未及停駛而釀禍,一連串的失誤檢整,顯然中捷本身突發狀況專業訓練不足,難辭其咎。 (作者業國際貿易,台中市民)
王至劭 2023-05-14
政治詐騙或真的外行?

政治詐騙或真的外行?

為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郭台銘近日大動作頻頻,先在澎湖公開表態「台灣不要成為亞洲火藥庫,也不要當第二個烏克蘭」,隨後又至金門發表所謂「和平宣言」,將此次總統大選定調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 世人皆知,澎湖與金門實是國際民主同盟第一島鏈的山海關,郭董連日「看似以和平為訴求,實則自我繳械撤防」的言論,讓人不免擔憂倘若真的成為三軍統帥,面對習近平發動武統侵略戰爭時,是否會像二○一三年在北京「面聖」時再次鞠躬哈腰。 古典拉丁格言「汝欲和平,必先備戰」,是戰略學界最基本的常識,唯有充足的防衛能量才能有最基本的和平保障,若郭董真認為「台灣不要當第二個烏克蘭」,那最起碼應該從烏克蘭衛國戰爭中烏軍準備前期不足一事記取經驗、避免重蹈覆轍,但郭所言正好背道而馳。 郭對情勢的理解錯誤,自認其若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便無台獨問題,卻未見中共早已將「中華民國政權」視為必須殲滅的存在,還無知的把台海情勢的緊張推給民進黨執政團隊,所謂「以金門為常設談判地」實是一相情願。 「台灣要和平、要安居樂業」當然是全體國人的共同心願,但如何做到總要有見識、有方法,如今美國已全力協助台灣在軍備上能具足「自行造血」的能力;雖郭聲稱「國防軍備不能懈怠」,但連「中共是台灣最大威脅」都未能認知,「世界局勢與台灣的角色、印太戰略的架構與內涵、台澎防衛作戰的佈署」…這些課題都只是選總統的ABC,卻連個像樣的答案都給不出來。 筆者寧願想像,郭董身邊目前還沒有像樣的幕僚,以致難免發言錯亂;如若郭董已經有所謂「政治幕僚團隊」,那不免令人感嘆,貴如首富,也遇上政治詐騙份子了! (作者就讀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澎湖人) ◎ 林宜靜 週六電視新聞,郭台銘和侯友宜都在談「兩岸和平」,讓人覺得很好笑,也覺得很愚蠢:台灣人誰想打仗?誰不愛和平?沒有嘛!因為打不過人家啊!所以最想打仗的人當然是習近平,不可能是蔡英文。電視觀眾又不是笨蛋,當然看得懂國民黨不敢批評習近平要侵略台灣,卻一直批評蔡英文挑釁的競選招數。我的天,被霸凌還要被責備「挑釁」,國民黨在挑戰老百姓的智商嗎? (作者為家庭主婦,新北市民)
冼義哲 2023-05-14
中國屬意的人選就是侯友宜

中國屬意的人選就是侯友宜

北京也愛侯?一名從北京到金門居住的中年女性,「埋伏」在郭台銘旁邊,質問今天來到金門發表「和平宣言」的阿銘,郭台銘當場暴怒。 郭台銘今天在金門支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說中國之所以軍事擾台,不是針對台灣人,而是針對民進黨。阿銘想要重啟兩岸談判。 不料,北京女忽然在記者聯訪中出招,質問阿銘「會投資金門嗎?還是選舉空包?」又問「你在金門有多少地?」氣的阿銘連喊五次「妳拿出證據來!」「若在金門有一分地就退選。」 詭異的是,這則新聞的文字與影音,在各大媒體快速下架。 北京女為何會站在「KEY位」,近距離對阿銘發動質問?為何立委陳玉珍會知道她是北京來的?北京女是否陳玉珍安排? 北京女背後有無中國指示?一般民眾能在記者聯訪中佔據這麼好的位置嗎?北京來的一般民眾又為何要質問郭董? 近日民眾黨賴香伶被拒絕入境中國,親中的柯文哲、郭台銘,似乎並未獲得北京青睞。4/19中國國台辦宋濤會見東森總裁王令麟;5/11宋濤會見連勝文;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受訪說馬英九是去跟中國討論「魁儡總統」人選。 各種跡象顯示,中國屬意的人選就是侯友宜。
溫朗東 2023-05-13
建商的天堂居民的地獄

建商的天堂居民的地獄

最近台灣發生兩起重大工安意外引發社會矚目,一起發生在是新竹縣竹北市豐邑建設公司在建案「豐采520」因為擋土支撐施作不善導致道路塌陷出現「天坑」將停放在道路上的特斯拉電動車吞沒(註1),另外一起則是發生在台中市興富發建設公司在建案「文心愛悦」的工程吊車吊臂砸中行駛的捷運,釀成一死十傷的慘劇(註2)。而且很巧合的是:這兩家建商都在中國國民黨執政的縣市,也都分別與中國國民黨的新竹縣長楊文科與立法委員洪孟楷「關係匪淺」(註4),雖然楊洪二人都痛斥這是「惡意連結」與「惡意帶風向」企圖和這兩家工安意外前科累累的建商進行切割,新竹縣政府與台中市政府在事發後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輿論壓力也終於硬起來對建商開罰,但整個來看卻還是給人「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觀感,也難怪新竹縣民要揪團到監察院陳情要求監察院介入調查追究縣府責任(註5)。 事實上,只要對台灣的政治發展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國民黨的「煉金術」除了過去利用黨國不分之便在中央赤裸裸的「國庫通黨庫」對國家的資產蠶食鯨吞外,在地方就是開建設公司包政府公共工程或者是搞土地重劃蓋房子最能夠快速累積財富,然後再利用這些財富反過頭來作為政治資本,官商勾結建立牢不可破的金權政治。像是曾經台中縣縣長與馬英九時代的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以及胡志強時代的台中市副市長以及馬英九時代的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棋,就分別擔任興富發建設的顧問與監督(註6),如此強大的政治靠山,被戲稱為「盧秘書」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又豈能不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楊文科在競選新竹縣長連任時甚至不避嫌地把「豐邑建設公司」的接待中心當成競選總部(註7),如此公然官商一家親你儂我儂的景象,也難怪「豐邑建設公司」敢在新竹縣內橫著走、恣意妄為! 這樣的情況在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以及民進黨政府追討不當黨產後,雖然暫時阻斷了中國國民黨在中央繼續「國庫通黨庫」侵吞國家資產的路而略有改善,但是在地方,由於許多縣市的選民還是在投票時偏愛中國國民黨,平時對於地方政府放任建商為所欲為的行為視而不見或漠不關心,而讓自己的家園在不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建商的天堂,居民的地獄」,到頭來還是自己也深受其害,成為人人都必須共同承擔的「共業」! (註1)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428/2488362.htm (註2)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55921 (註3)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069131 (註4)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511002744-260407?chdtv (註5)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292311 (註6)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27004846-260410?chdtv (註7)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2304/202304282171751.html
海兒 2023-05-13
2024台灣政選風雲論(三)

2024台灣政選風雲論(三)

2024台灣政選風雲論(三) 今年入春以来,台灣的選情序幕就已經早早拉開,前哨戰的熱門看點也絕不亞於正式搏鬥。 由於最多只能就任二期8年,使蔡英文總統不能再繼續出馬,執政中的民進黨已經決定由现任黨主席兼副總統的頼清徳(63歲)參選,而且根據至今為止的各種民調結果看,賴清德是所有候選人中綜合支持率最高的一位。 賴清德是台大畢業的內科醫生從政,曾擔任過台南市長和行政院長,也是民進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的核心人物,2020年曾參選總統,但敗給同黨的蔡英文,後被蔡英文總統起用為副總統。 初看賴清德似乎是蔡的對手,但是在前四年的蔡英文執政期他擔任行政院長,蔡在連任的後四年又巧妙地重組了蔡賴配。2022年民進黨在地方選中敗北之後,賴清德成為包括英派系在內的民進黨全體的希望,尤其是黨內蔡英文辭職後,賴清德成為可以充分施展能力的民進黨主席。 賴清德的支持階層都是獨立派,基本思想與蔡英文極為相似,都是走的現實主義路線,對中警惕的同時重視與美日的關係。日本政界對賴清德普遍支持,認為蔡英文的對日雖然友好,但比較謹慎小心,而賴清德可能會比蔡英文在強化台日合作關係方面的步子走得更大。 在內政方面,賴清德比較重視繼續強化台灣經濟發展,並且堅持蔡英文時代的台灣自我認同方針,日本輿論保守估計賴清德如果當選總統即使做得最差,也會是在繼承蔡英文路線的基礎上,做到蔡時代的八成,不會有重大的偏離台灣現狀的意外。 再來看看台灣執政黨的最大政治對手的國民黨,這次國民黨的候選人不再搞預選,而是直接由黨中央指名欽定,國民黨目前的候選人主要有三人,黨主席朱立倫(61歲)本人,新北市長的候友宜(65歲),以及鴻海精密工業創業者郭台銘(72歲)。 朱立倫的支持率在黨內暫且不論,在黨外的綜合支持率也是不死不活毫無起色,僅舉一例而已,我在台灣幾乎每次都在桃園市大有路的竈腳小館吃飯,飯店的老板娘據稱是朱立倫的表妹,身為親友的表妹對朱立倫的評價全都是負面的,此人不得人心口碑之差可見一斑了。 郭台銘雖然有一定的支持率,可是在國民黨內卻毫無根基得不到廣泛的認可,如果不是指名欽定,在黨內搞預選可能根本排不上號,而且最近郭台銘的言論除了透露著一貫滿滿的親中,更是邏輯上漏洞百出,拆了東墻都補不了西墻。 郭台銘害怕自己越描越黑,結果導致了在造勢現場張口結舌的尷尬場面,郭的語無倫次不僅暴露了他從政素人天然的致命傷,連基本做人邏輯都要靠同是企業家的聯電曹興誠寫公開信規勸提醒他,怎麽看都覺得郭台銘除了靠人海戰術剝削低端產業打工者剩余價值的那點錢,其實腦袋跟韓草包是驚人的相似。 候友宜去年11月剛連選上新北市長,雖然蹭上地方選的熱度是國民黨三人中最有優勢的,但是作為警察出身的他,過去遭人詬病之處多多,尤其是導致鄭南榕自殺燒身事件的陰影,對他的各種批判聲音陸續不斷,使得他對選總統雖然垂涎,但暫時只能欲擒故縱地看著財大氣粗的郭台銘屢遭選民嗆聲,不便表態,怕出洋相砸了自己這口本就不太好炒的冷飯。 不過由於因為候友宜是國民黨中的本省人派系,與中國意識強烈的深藍派保持一定的距離,單憑這一點,他可能是國民黨中比較容易獲得那些對民進黨懷有不滿的黨外選民支持的。 最後就是台灣除了國民黨之外的次大黨,民眾黨的候選人了,黨主席是剛剛結束了執政了8年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63歲)。柯也是台大畢業的由醫從政,對國內經濟施政的效率化是其喧賣的要點,但是由於其親中媚中的政治態度受到台灣社會的廣泛批判,他代表民眾黨出馬選總統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什麽可能,他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確保立法委員選舉中民眾黨的席位,最好是再能擴充一些席位。 因此,2024年的総統選挙,如果不出意外,將會在賴清德,候友宜和柯文哲三人之間展開,他們三人都是台灣本省人,以往台灣選舉的外省人本省人之爭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了。 台灣的民主社會究竟會走向何方的總統大選令世界矚目,尤其是經過民進黨蔡英文執政8年後,選民很多人希望換人做做看。因此去年盡管桃園市和基隆市的民進黨市長的市民對地方執政滿意度調查超過半數,這兩市的執政權依然被國民黨奪走了,這不是因為台灣人不滿市政的結果,而是純粹的換人做做看。 地方選如此,一定程度上這樣的現象也會反映到總統大選上,事實上對8年執政的蔡英文政府的民眾滿意度遠遠高於8年執政的前馬英九政府,沒有任何理由的“換人做做看”的心態在台灣還是大有市場的,因此賴清德的重點應該放在民進黨繼續執政對台灣到底什麽方面有利,同時還要在針對腐敗和麻木做出更有效的防止措施。 而國民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向全台灣人清晰交代:“台灣交給我來領導是不會出問題的”,這就需要在對中,對美關系問題上旗幟鮮明的讓所有台灣人放心,否則會反過來越來越引發國民黨自身今後在台灣的生存危機。而且這個清晰表態也是國民黨人已經到了無法再含糊其辭的地步了,因為在日益激烈的中美對立中,如何領導台灣國際站隊是躲不過去的決斷。 作為國民黨最有力候選人的侯友宜至今未對台中和台美関係表態,他故意拖延回避不說可能是為了收集人們對他的期待感,但是一旦最遲在今夏決定了誰代表國民黨出馬選戰,可以說是侯友宜面臨的一道決定其政治沈浮的生死題,毫無疑問的是,美國和中國問題,將是2024年台灣選舉走向白熱化的重點。 東京博士 2023年5月13日  
東京 博士 2023-05-13
我們都被中捷騙了

我們都被中捷騙了

【我們都被中捷騙了】 ★障礙物偵測有啟動 ★月台有斷電按鈕 中捷撞擊興富發掉落吊臂意外後,中捷曾提到,由於吊臂掉落卡在半空,只能偵測軌道上異物的偵測系統並未被觸動,因此列車仍照常發車。另經過各方檢討發現,中捷月台上並沒有高捷、北捷、桃捷都有的緊急停車按鈕。中捷董事長林良泰也承認此事,並表示會檢討在月台裝設「車站緊急停車按鈕」。 但今天我們多方查證事發當時紀錄與原始設計文獻,發現中捷沒告訴大眾的事,實在太多了! 首先,我們調閱到行控中心影像與訊號紀錄,發現從12:27:04秒吊臂墜落後,5秒★行控中心連跳十次「線路接地警報」★。 這警報因為,當有異物接觸導電軌,造成電流異常而造成,也就是在吊臂墜落那一刻,行控中心就響起警報了,還不是一次,是十次! 然而,行控中心居然只是打給台電詢問有無跳電,而未確認車站內外軌道短路原因,在電話中台電表示沒事,然而,通話當下事故卻已經發生。這顯示就算有軌道異物偵測機制,中捷行控中心的SOP根本沒有這種想定,直接忽略異物入侵可能,錯失拯救人命良機。 另外,我們也取得當時站內旅客證詞,事故發生時,車站內部分電路短暫跳脫,電梯面板無法操作,但在這41秒時間內,不論是行控或站務,均未掌握電力異常原因,警覺心顯然不足。 再來更離譜的是,團隊查閱細部設計文件,並與軌道專業從業人員討論後,赫然發現,中捷月台上其實設有也能讓列車停留在站裡,阻止意外發生的「緊急斷電按鈕」,但是知道人的不多,顯然保全一定不知道,我們求證中捷也得到否定的訊息,似乎沒人知道此機制的重要性。變成中捷不知道中捷有什麼的荒謬場景。 經團隊多次現勘,發現 ★中捷在月台端牆門以外的管制區有一個緊急斷電箱,當打開按下時,站內列車將失去電力,在此狀況下,駐車電磁閥消磁,立即實施駐車煞車,列車就無法發車。 此機制和「月台停止按鈕」透過啟動自動列車保護速度指令,並以禁止速度碼信號傳送到列車上的機制不同,是直接切斷電力,影響範圍更大,一般乘客是不可能接近按下的。高捷等其他捷運系統也有這個備用機制,原本是要在物品或人員掉落軌道,可切斷電源緊急進行處理。 在本次事故發生時,保全已經跑到月台頂端,再往前就能去觸動這個按鈕。但不論在本事故,或事故後中捷高層的發言中,均未提及此一機制,顯然平時完全也未訓練,錯失最快救援良機! 我和團隊追蹤本起事故,發現從可能影響捷運禁建區保護的吊臂拆卸作業計畫,到吊臂掉落後行控忽略軌道電路警報,董座到站務渾然不知緊急停車機制,再到事故後的救援速度,台中市政府和中捷都有多項缺失,這讓我驚覺,平時看似尋常,甚至被當作進步象徵的捷運、高樓,竟然是處處殺機。市府如何保證給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 事故後,中捷董座一連串幫自己鼓掌、把自己任內系統設計發包甩鍋林佳龍等行為,令人非常憤怒!而盧秀燕市長對建商工安監督不周、捷運系統安全標準缺失等問題毫無歉意,刻意要淡化市府疏失。東西掉下來是財物損失,開車撞上去是生命安全,因此我認為興富發應負擔所有財損,並檢視是否違法施工,中捷重出誠實的檢討報告,而台中市政府督導不力,扯謊愚民,市長應道歉、首長應下台。  
陳柏惟 2023-05-13
〈最後一課〉阿爾封斯·都德

〈最後一課〉阿爾封斯·都德

法國小說家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是今天的冥誕壽星,他在1840 年 的今天(5 月 13 日)出生於法國尼姆。對於都德,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不過他有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大家應該有印象。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特別推崇都德,也不是要推崇這篇〈最後一課〉。倒是想以這篇小說借題發揮談一下語言議題與愛國主義。 〈最後一課〉(1873年發表)是以法國把亞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亞爾薩斯的一個村莊裡的學校教室的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故事。 普法戰爭(1870),法國失利,亞爾薩斯和洛林被劃歸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禁止該地區的學校教授法語,轉而要求教授德語。小說的主角是一位小學生弗朗士,在當天早晨上學時遲到了,因為他怕法語課老師查問他分詞的用法。他想逃學去玩,看普魯士士兵操練,但最後決定去學校。路過鎮公所時,弗朗士見到人們圍著新張貼的公告議論紛紛,不知道出了什麼消息。到學校以後,他發現課室裡不像往日喧鬧,而是安安靜靜的。法語老師穿著整齊。教室後排坐滿了鎮上的村民。開始上課後,老師說今天是最後一堂法語課。從此以後,大家就要改學德語了。弗郎士很吃驚,但是他很快就後悔,埋怨自己以前學習太不用功,現在已經太晚了。老師也批評「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亞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結果就讓德國人有理由對他們說,他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枉稱自己是法國人。老師還告訴學生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永遠不應該忘記,因為「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上課了,弗郎士雖然難受,但卻十分珍惜這最後一課,認真聽講,其他村民也是一樣用心地學習。12點鐘到了,法語老師在黑板上寫了「法蘭西萬歲!」,然後就讓孩子們下課。 看過小說情節的大要,不知實際情況的人可能為作者的愛國情操感動。但是,站在亞爾薩斯人的立場來了解,可能有得爭論了。這個數次擺盪在法、德之間的亞爾薩斯,他們講的話是亞爾薩斯語,也不是法語。他們被法國統治時,被要求學法語,割給德國時又被禁法語,要講德語。〈最後一課〉描寫不能再上法語好像是亡國之痛,那是作者都德站在法國立場的成見。其實,亞爾薩斯語,比較接近德語,屬日耳曼語的系統,反而距離法語較遠。 從這個情節,讓我們聯想台灣的語言狀況。日本統治時代,皇民化時期不准台灣人講母語,要以日語為「國語」;中國國民黨來了,也不准台灣人講母語,要以北京語為「國語」。台灣人的「國語」變來變去,透過「國語」的轉變,台灣人的國家認同也擺盪不定。 我今天沒有要推崇都德什麼,但從他的名作〈最後一課〉,我們也許可以反思,台灣應該有自己的主體地位,我們應該是個多族多語的獨立自主的國家,各種語言一律平等,我們不要有「最後一課」!
李筱峰 2023-05-13
零信任

零信任

零信任 看唐鳳的說法,爭取未來獨立個資會的信任是發行數位身分證的依據,跟之前蘇貞昌院長的說法待整個法制完備後,社會各界能夠瞭解及溝通再來推行,有些出入。 假訊息到處流傳,數位發展部不管數位中介法,對於數位詐騙也無能為力,卻意圖用獨立個資會來偷渡數位身分證,很令人擔憂。 在中國的統戰和威脅之下,資安即國安,數位身分證當然可以帶來巨大的便利和商機,但可能伴隨的風險也很可怕。 不像歐盟或日本那麼簡單,成立一個類似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Board, EDPB)或日本的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Commission, PPC)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數位身分證各環節的資安問題太過複雜,我認為台灣能夠了解這些問題、合適的委員人選少之又少,再加上獨立機關的委員要立法院通過,這機關的下場可想而知。 台灣的問題在於內賊太多,多到不可思議,外敵太強,一心想要併吞台灣。 唐鳳一直講所謂的「零信任」,這個想法很好,在每個人都必須被假設替中國做事的情況之下,不可信任,來考慮資安的問題。 零信任不是應該從唐鳳開始?想要拿個未來的個資會來偷渡數位身分證,我對她就不信任。 不能取得全民共識,卻想要用所謂的「個資會」來背書,我不能接受! 有市議員分享我零信任的貼文,結果他被嗆學店文組,嗆聲的人可能是理工組,但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大學學歴? 而且拿愛沙尼亞出來說嘴, 對於數位身分證,我之前有列出台灣和愛沙尼亞 10點不同,找出來支援一下! 如果要嗆學歷,那就要去找數位天才,不知道她是哪一組?
李忠憲 2023-05-13
「核電廠蓋在板橋好不好?」

「核電廠蓋在板橋好不好?」

「核電廠蓋在新北板橋好不好?」最近成了板橋人碰面打招呼的熱門語,也成了在地人的笑柄。一個板橋選出來的新北市議員葉元之,竟然在電視談話節目上脫口說出「OK!」,真實曝光了自己的無腦行為。 事後,這位板橋民代發現引發在地選民怒火後,為了跟不負責任的談話切割關係,還反過來指責這是網軍斷章取義,並坦承「板橋根本沒有地方蓋核電廠,這是假議題」。 葉元之今(9)日舉行記者會,表示他的發言被英系網軍斷章取義散佈。(記者黃子暘攝)     既然是假議題,為何另一位出生於板橋的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也夸夸其談打出「一縣市一核電廠」的政見,希望當選後可以在全台廣設小型核電廠。核廢料怎麼辦?民意支持嗎?民意若不支持,郭董要硬上?還是所講的這些話就當一陣風? 身為民意代表與政治人物,本該秉守政治風範與責任,不可以輕易草率發言,更何況核電是一個這麼重要的國家能源議題,怎可信口開河,亂開選舉支票呢?可惜的是,每逢選舉將屆,就有政客胡謅鬼扯,用畫大餅的方式希望解決國家經濟發展問題,並吸引一些無腦民代,蟻附其後。 《莊子.徐无鬼》說:「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權力,就像羊肉,吸引人追逐尾隨。但民主的可貴在於選民的素質,如果選民可以透過智慧來辨別誰是可信賴的政治家、誰是信口雌黃的政客,相信台灣民主之路將能走得更為長遠。 (作者現任新北市板橋區政顧問)
石一佑 2023-05-13
百億美金的人民幣國際化花招

百億美金的人民幣國際化花招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大國夢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有人著眼於這是國力的展現,有人看中的是「鑄幣稅」的特權。俄烏戰爭以來美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讓人民幣國際化的聲量增加不少,但恐怕都是一時的喧嘩。 (美聯社)   一種貨幣的國際地位,取決於是否廣泛被用於計價結算投資、幣值穩定與可兌換性。近期有幾項跟人民幣有關的交易,其後續發展值得注意。首先是中國借給巴西一百億美金,讓巴西償還對美國的外債。接著中國以六九○億人民幣(約當一百億美金)向巴西購買黃豆等原物料。最後中國同意巴西以這六九○億人民幣償還之前的一百億美金債務。此套交易曝光後,引發正反熱議,支持者認為這是多贏的交易,解決了巴西美元短絀的危機,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也降低中國對美金的曝險。質疑者則認為,何不當初中國直接以美金向巴西購買黃豆就好了,繞了這一圈有何用意?認為這交易讓巴西賺了裡子,中國賺面子,美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數據。 另外,沙烏地阿拉伯也公開同意對銷往中國的石油,採用人民幣交易,一時間也讓「去美元化」的聲勢大振。然而日前著名的黃金交易專家Jan Nieuwenhuijs指出,沙烏地阿拉伯將這些售油所得,在「上海國際黃金交易所(SGEI)」購買黃金,以增加該國的黃金儲備。消息傳出後,同樣引發熱議。中國經濟在順風順水時,還經得起這麼玩,現在經濟前景烏雲密布,這些舉措將加速中國外匯儲底的流失。中國雖然外匯儲底不少,但若扣除外資在中國的投資,那也所剩不多。沙烏地阿拉伯可以這樣玩,那是因為二○一四年成立「上海自貿區(SFTZ)」時所開放的項目。過去外國人不得在「上海黃金交易所(SGE)」提領(load-in and load-out)黃金,自經區成立後為推動自由化,允許外國人可以在「上海國際黃金交易所(SGEI)」提領黃金。 這一連串的人民幣交易,中國吃悶,被這些國家耍了,事實上現在會被質疑,主要還是時機問題。中國目前的體質有辦法嗎? 特別是現在經濟下行,有必要為國際化而國際化嗎?難免會引來「打腫臉充胖子」之譏。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資深研究員)
陳鴻達 2023-05-13
備戰才能止戰的鐵證

備戰才能止戰的鐵證

《日經亞洲》主筆十一日分析指出,審查與箝制言論十分嚴格的中國網路,近日出現異象。向來是敏感禁忌的武統台灣議題,似乎突然解禁,否定鷹派「戰狼外交」的論調紛紛出現,未遭刪除,看來當局還有意任其發酵,傳播諸如「當前國際情勢嚴峻,武統台灣不切實際,極其危險」、「解放軍將陷於四線作戰的不利局面」等難得一見的說法。 日媒稱中國透過戰狼外交搞大內宣卻自食惡果,近來忙為山雨欲來的武統台灣降溫。圖為今年四月十日北京街頭戶外螢幕播放共軍戰機執行環台戰備警巡的報導。(美聯社)   一葉落而知秋。近年來台灣全民漸漸凝聚了「備戰保台」的意志,積極整軍經武,並成功拓展國際外交,在習皇顯露稱霸野心而引發民主陣營警覺後,台灣站上了文明世界抵抗野蠻共產集團的第一線,成為捍衛既有良好國際秩序與普世價值的前鋒。從安倍晉三「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開始,漸漸形成「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的國際共識,來台交流合作的各國朝野重要人物絡繹不絕,台灣終於衝破長年被中共打壓孤立的局面,是世界重要媒體新的關注報導焦點。 除了台灣加強禦敵軍備外,美日等盟友經常在台灣周邊海域和空域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平日亦不時派遣機、艦來此展示「自由航行」的權利,美國在軍備、外交等方面的援台力道尤其強勁,聯合各國警告中國勿輕率對台動武的態勢極為明顯。 中共建黨百餘年來,一直以宣傳、欺騙起家。它近年不斷出動大批軍機、軍艦圍台騷擾,甚至以航母示威,並播放演習攻台的火網交織影像,官兵面目猙獰,喊打喊殺,一方面使其軍中壓力緊繃,也會使中國百姓惶惑不安,顯現不良的副作用。引發舉世反感而合作保台的中共「戰狼」,眼見聯軍難惹,情勢不妙,趕緊扭轉大內宣的風向,以免武統的火苗燒回自家。十足證明「備戰才能止戰」,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也殷盼日前倡言「反戰」的部分學者,能以此一最新發展為鑑,一起來鼓勵台灣鄉親堅定自我防衛意識,確保我們的民主自由! (作者為故宮退休研究員,桃園市民)
張世賢 2023-05-13
上個月是上海,這個月是深圳

上個月是上海,這個月是深圳

統派最愛統一的中國,社會保險帳戶餘額會自由跳動喔~(只會少不會多) 汪浩   上個月是上海,這個月是深圳,大家都在查自己的社保,都大吃一驚:養老金怎麼下降這麼多?  
天橋說書 2023-05-13
中國強弩之末?

中國強弩之末?

習近平。(美聯社檔案照) 遭到西方國家圍堵的中國,最近在涉外事務上出現了「微調」的諸多跡象,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姿態驟然「放軟」。北京打的是什麼算盤?是霸權崛起之勢已至強弩之末,就算主觀意志上想再槓下去、客觀現實上恐也將自損自傷?非常值得探究。 稱其為「驟然」,在於習近平對外採取「硬手」,是一樁持續數年的既定方針。而近期的變化,至少反映在三件事情上︰首先在美中關係方面,中共中央外事委辦公室主任王毅這幾天在奧地利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進行了八小時的長談;其次在歐中關係方面,中國昨天宣布將派遣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赴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五國訪問,就烏俄戰爭的解決方案展開斡旋;其三則是兩岸關係方面,中共二○二三年對台工作會議在本週召開,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會中強調要「逐步恢復擴大兩岸交流,與台灣各階層人士交朋友」。從五月九日到十二日,短短四天之內,北京幾乎是同步完成或決定以上行動,當然是經過了事前的總體規劃與指令下達。 中國同意要與美國恢復對話,而且新華社還指「雙方同意繼續用好這一戰略性溝通管道」,此一遣詞用句真是有趣,道盡了北京希望緩解華府間緊張的期待。而兩岸穩定為美國所關切,是美中對話的重要一環。二者實則相扣。我們不會形容這是「戰狼夾起了尾巴」,並認同這是稍微有點文明與正常,但是共產黨不是吃素的,他們願意放下「面子」,披上羊皮說洋話,不必懷疑絕對是現此時迫切需要。 至於派員奔走烏俄等五國,主要有兩大目的,首要是面對與歐洲陷入谷底的癥結,歐盟外交首長波瑞爾指責中國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事件的偽中立,揚言要重塑與中國的關係,說明歐盟對中國的評價已至臨界點,而習近平走上「多面作戰」的困境,遲早要形成惡性循環,加重其國內治理的險境,故而不得不低頭。第二則是要處理俄羅斯的危機。中國外交部聲稱是要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這是公然的謊言、反話,烏俄戰爭從去年二月拖延到今天,按照英國國防大臣的說法,俄羅斯已經將九十七%的兵力投入烏克蘭,全國戰力將下降四十%,大家可以想像這是多麼脆弱的局面,再不找個下台階,普廷將屆倒數時刻,做為「合作無上限」的盟友,打心裡是不想讓俄羅斯瓦解的,於是此時對歐做出極可能只是口頭上的順水人情。 習近平四處興事、全面對外開火,於今改採戰術「轉進」,應該與中國內部愈來愈多的棘手難題逼上眉前脫不了關係。在疫後重建的百廢待舉之中,外界不宜忽略習近平要中國青年「自找苦吃」這件「小事」所顯示失業情況在其經濟與社會面的嚴重性,且北京政策並無因反彈而縮手的可能,副總理丁薛祥最近在全國高校畢業生工作會議上,仍堅持要「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證實重回毛時代不是說說而已,而這僅僅只是冰山之一角。 所謂打打談談,談談打打,共產黨說談,也是一種打,千萬信不得。
鄒景雯 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