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反對不在籍投票、電子投票、通訊投票
反對不在籍投票、電子投票、通訊投票 藍白立法委員可能會把這個外表看起來進步、內藏危害台灣國家安全的投票方式,當成立法院開議合作的第一案。 許多綠的朋友搞不清楚狀況,可能也會支持這個法案,有些看似進步的東西在別的地方沒有太大問題,在台灣可能會是國家的重大危機,「數位身分證」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通訊投票方便,但有什麼問題?拜登勝選,川普一直強調超過時間的投票,不能計算,「算合法的票,他已經贏了」。 「一件事情往往必須造成嚴重的影響,才能顯現它的重要性」,沒有舉足輕重,通訊投票也不會有人認為有什麼關係,研究或從事資訊安全的人對此特別有感觸。 我只問一個問題:如果通訊投票或不在籍投票的票數決定了總統大選的勝負,這個國家有多少人可以接受?會不會造成革命或動盪? 許多人搞錯了民主最重要的事情,以為是「投票」,其實不是,是「計票」。票要怎麼算,什麼是有效票,什麼是無效票,才是真正的重點。 「通訊投票」有時間差的問題,不易確定投票者的身分,還有難以即時匿名溯源,問題不少。預先投票,決策點的訊息不對等,也沒辦法反悔。 「不在籍投票」表面上是方便了念大學不住在家裡的學生,實際上提供一個管道可以控制投票意志的方法。 最簡單的就是: 1. 如果所有在中國的台商,全部集中「不在籍在金門馬祖投票」。 2. 藉由不在籍的投票方式,威脅利誘集中某一些可操控的族群在某個城市不在籍投票。 「電子投票」的問題又更多,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把它放在留言。 這些影響的層面相當可怕,會造成台灣的民主一夕滅亡! 在民主的政府,權力由秘密投票與計票結果政權轉移。接受政權轉移人與當事人必須是完全肯定選舉結果的公平公正,對獲勝者的合法性質疑,可以破壞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態,甚至帶來暴動和革命。 台灣目前的選舉,雖然有些逆流,但整體而言非常穩健可靠,所以那些以進步為名的改革,什麼通訊投票、不在籍投票、電子投票等等,大家千萬不要被迷惑,好好的幹嘛要改? 獨裁政權或其代理人通常是以各種手段建立和維繫權力,有投票不一定有民主。權力也可以採取選舉舞弊方式繼續維持下去,如果這種行為沒有被人發現,選舉結果將不再由我們所投的票和公民決定,甚至沒有人會發現我們早就已經失去了民主,因為我們會一直投票下去。 目前選舉的方式在信任的方面,沒有很大的問題,任何人和政黨都可以方便監督計票的過程。 在民主的政府,權力是由選舉的秘密計票結果政權轉移。接受政權轉移人與當事人必須是百分之百肯定選舉結果的公平公正:對獲勝者的合法性質疑,可以破壞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態,甚至帶來暴動和革命,或是外國勢力的藉機入侵。 選舉的公正性只能通過公開選舉程序,公開向民眾驗票才能成功,就是所謂的民主控制可以得到保證。在目前的投票中,成千上萬的普通公民可以證明選舉的結果。 好好的為甚麼要去改它,為了方便和效率破壞可靠度的作法,不一定是進步。信任是非常珍貴的,什麼都無法取代! 其實我之前已經寫過一些文章反對,那些文章我把它放在留言! 李忠憲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7pYzHh9oN6usAwyJ/?mibextid=WC7FNe 李忠憲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fXpRBH1S8kHh5Ra1/?mibextid=WC7FNe 李忠憲 投票不是民主,計票才是民主 獨裁政權通常是以暴力手段建立和維繫,但是權力也可以採取選舉舞弊方式繼續維持下去,如果這種行為沒有被人發現,選舉結果將不再由我們所投的票和公民決定,甚至沒有人會發現我們早就已經失去了民主,因為我們會一直投票下去。 超過兩個多世紀以來,西方民主國家用紙本選票舉辦選舉,從來沒有很大的問題(順便說一下,有什麼錯呢?),迄今為止,世界上大多數使用紙本選票的國家,民主選舉的議會和政府,沒有產生任何嚴重的麻煩。 然而,硬體或軟體廠商都迫切希望要求使用電子投票,而且政府也十分認同電子投票。大多數人看到的電子投票,只有在技術演進方面,因此他們正在滿懷信心地等待著硬體和軟體進行改革,這將使電子投票選舉,類似安全的網路銀行業務。他們可能認為投票只是一個簡單的交易,使我們增加一到我們的候選人項目,像只是我們存錢到個人的銀行帳號存款餘額,並且像用我們的信用卡的方式,選票“平衡”。不幸的是投票並不像銀行,因為選票和財務數據,兩種資訊所需要的保密性和內在的差異的程度非常不同,也是由於這個原因,電子投票不適合民主的政治選舉,也沒有任何技術進步可以改變這一點。 要知道為什麼電子投票和民主互不相容,我們要知道幾個基本概念: 一、在民主的政府,權力是由選舉的秘密計票結果政權轉移。接受政權轉移人與當事人必須是百分之百肯定選舉結果的公平公正:對獲勝者的合法性質疑,可以破壞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態(如阿扁總統的兩顆子彈),甚至帶來暴動和革命。 二、選票必須是每個人永遠的秘密,否則選民會接受非法的壓力,依照別人的意願投票。犯罪分子(政府和政客)有足夠的力量來迫使個人以某種方式投票。 三、選舉程序的機制明顯需要設置跨越全國各地,並給予許多民營和上市公司的大型組織管理合約。 四、許多人和機構都有意偽造選舉結果,以維持或獲取政府權力。它們動機很高,資金充足(某某黨),技術先進,可能是外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充分了解選舉制度的業內人士。這些襲擊者可能是政治上的操盤手、選民、供應商人員、投票站工作人員、選舉管理人員、外國或國際恐怖組織、或只是惡作劇。 五、執政的政府負責保證選舉結果的準確性和投票的保密性,但是任何政府的背後的利益社會團體和既得財團經濟勢力,希望藉由偽造選舉結果,和違反投票保密,來保護明顯的既得權力。如果採用電子投票,他們可以完全控制整個選舉的過程。 選舉的公正性只能通過公開選舉程序,公開向民眾驗票才能成功,就是所謂的民主控制可以得到保證。在紙本投票中,成千上萬跨越全國的普通百姓可以證明選舉的結果,而電子投票完全不可能有民主控制的方法。 此外,電子投票是恐怖分子的好目標,可能是我們的選舉過程的改變,因為如果他們能變化誰執政的權力,這對我們的民主制度而言,是恐怖主義的偉大勝利! 紙本選票選舉是非常穩健可靠,沒有存在任何的單點故障:沒有一個地方功能異常,可能導致無法宣布獲勝者。紙本選舉可以繼續進行,即使突然停電或是網路中斷。甚至紙本選舉的工作,在電力和計算機根本不存在時,早就可以正常運作!
李忠憲
2024-01-27
台灣人權歷史:鹿窟事件
台灣人權歷史 1949-1956大整肅時期案件:鹿窟事件 1950年代株連人數最多,也最荒謬的政治案件,導致當年台北縣石碇鄉的玉桂村完全清鄉滅村。 228事件發生後,共產黨份子人為了躲避追捕,逃到了南港、汐止及石碇三地交界的鹿窟,欲建立游擊基地並且吸收無知的當地村民加入行列。 1952年12月28日深夜,數以千計士兵包圍該地,本意在於掃蕩潛伏山區之共產黨員,孰料上千村民亦遭捲入其中、陷入冤案,在地信仰中心「菜廟」一夕成為刑求煉獄。最後400多農民與礦工被捕,35人遭到槍決,自首無罪與不起訴者12人,98人有期徒刑,另19名未成年被帶去感訓,其餘則皆未移送,還有受難者只是小學5年級學生。 這是官方政府判斷錯誤的結果,造成基地成員遭到刑求,年紀最小只有12歲,村民以礦工跟不識字居多,加上檢舉獎金制度,造成浮濫檢舉,諷刺的是,真的引發該起事件的共產黨員竟可以服刑3年自新,而無辜的村民卻無活下去的機會。 2017年監察院通過糾正國防部,鹿窟案因為不當審判,公布鹿窟事件調查報告,也被視為推動轉型正義的第一案,但是還有更多不堪刑求的自殺,找不到家屬,也無從補償。
魏筠
2024-01-27
刑法擴大沒收合憲 證明柯建銘捍衛法制功不可沒
刑法擴大沒收合憲 證明柯建銘捍衛法制功不可沒 憲法法庭昨做出超重要判決,認定刑法擴大沒收制合憲。這是民進黨在野時期,柯建銘總召主導的修法,可說是嘔心瀝血、精雕細琢,最終果然是禁得起考驗。證明柯總召在捍衛正義、司法、體制,都有不可搖撼的地位。 刑法擴大沒收制當年是我負責的題目,雖然三讀新聞稿只有短短簡單幾段敘述,但這背後的辛苦、繁瑣,沒有身歷情境是不會知道的。 當時的民進黨團雖然只有40席,但是整個立法院也只有民進黨有法律專業,特別是柯總召,為了促成擴大沒收制的修法,不厭其煩地天天與司法院、法務部協商、推敲、折衝。為什麼執政的國民黨團不管?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法律專業,也沒興趣鑽研如此艱深的議題,而且他們信任柯總召絕對是大公無私、為國為民,所以這種法律專業的修法,柯總召說了算。 而這樣牽動整個訴訟體系的修法,確實是重創犯罪者的利益,但在9年後證實,完全是真金不怕火煉!大法官認為,刑法擴大沒收制未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未違反比例原則、未違反憲法公平審判原則、未侵害財產權及訴訟權。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立法院需要的,就是要像柯總召這樣,不只能在完全執政時主導法案;就算是在國會少數下,也能以無可搖撼的法學專業、領導力、公信力,完成福國利民、實踐社會正義的法案! 最近有人在吹噓民進黨三讀通過的法案都他寫的。看了一下他舉例的內容,真的就是花拳繡腿、膚淺至極!要與刑法擴大沒收制這種貨真價實、千錘百鍊的革命性修法相比,確實是班門弄斧。 大法官在這個時候做出這樣的判決,恰如其時,剛好能讓大家知道柯總召的真本事,絕非虛張聲勢、咆哮怒吼所能比肩的!
曾韋禎
2024-01-27
江啟臣是知識藍或草包?
韓國瑜宣布將搭檔江啟臣共同爭取立法院正副院長,但檢視江啟臣過去發言,卻驚覺江啟臣當了十二年立法委員,卻連基本的立法原則都不懂。2021年林靜儀補選中二選區立委期間,江啟臣向媒體批評政府,國防採購預算2400億為何不拿來養孩子? 但在預算法中有明確規定「總預算內各機關、各政事及計畫或業務科目間之經費,不得互相流用」,換句話說,國防預算就是國防預算,不可流做他用。連基本的預算法規範都不懂,江啟臣是要如何出任立法院副院長? 不只如此,江啟臣過去在立法院提案凍結潛艦國造預算,提案單上所寫的案由為「多數資訊以任務順利為由,僅於國會之機密會議中揭露,是否符合預算公開透明之原則,不無疑義。爰針對國防部海軍司令部『一般裝備』項下『潛艦國造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110年編列105億1686萬9千元,凍結十億元」。白話來說,就是江啟臣認為潛艦國造的資訊只在機密會議揭露,因而提案凍結10億元預算,此舉形同要求國防部公開洩密。江啟臣連機密會議討論議案的性質都搞不清楚,竟要求公開,有何資格擔任副院長? 此外,江啟臣為了爭取民眾黨選票,公開表示「支持各界對國會改革的意見和提案」,然而民眾黨提出的調查權、同意權,皆涉及憲法層次,並非立法院正副院長職權。江啟臣連立法院副院長的職權都搞不清楚就決定參選,豈非滑天下之大稽? 今年立法委員選舉期間,江啟臣的競選幹部因涉違反選罷法而遭中檢重金交保,未來若遭提起當選無效之訴,江更將成為台灣首位遭提起當選無效之訴的立院副院長,淪為國際笑柄。 民進黨立委候選人謝志忠(右二)指控江啟臣山城競選幹部涉賄。 (記者張軒哲攝) 總之,江啟臣種種行徑顯示他不諳立法原則、不熟會議性質、不懂職權範圍,甚至競選團隊成員還有選罷法官司纏身,國民黨最好思考陣前換將的可能,以免未來釀成悲劇。 (作者是台大政治所學生)
蕭任佑
2024-01-27
花蓮王的品牌
「花蓮王」傅崐萁(右)身上掛著的有罪官司至少已累計達三件,爭議事件更是不計其數,然全無損國民黨與之「沆瀣一氣」。(資料照) 看到「花蓮王」傅崐萁先生再度當選立法委員,同時以現任立委與新任立委當選人的雙重身分,針對即將成立的新國會指三道四,甚至對領導國民黨的黨鞭揮舞躍躍欲試,令人想起陳水扁前總統當年的一段「名言」:「選都選完了,算我好運,不然你要怎樣」,一個是言語狂妄,一個是行為狂妄,真是有異曲同工之「不妙」。 相隔二十多年,台灣選民已經進化了兩代,我們的政治文化顯然相對發展遲緩,才會容許有這樣的政治表現,而其所屬政黨似乎不以為意,不見起碼的規勸與效果,堪稱反動的代表作。 「花蓮王」何許人也?他與徐榛蔚在花蓮輪流執政,自二○○九年十二月至今,已經逾十四年(本人正準備邁入新一個立委四年)。其間一度中斷三個月,係因傅某因涉及炒作合機股票案,遭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定讞而依法解職,仍無改其妻順利接手。被大家謔稱為「傅氏王朝」,不足以說明這家人呼風喚雨的能耐;其遊走親民黨、無黨,二度進出國民黨,如入無人之境。這樣的對象,權大、財大、氣大,毫無疑問,當然是輿論監督的首要對象之一。 這時候的「花蓮王」為何要特別挑出來一提?理由在於今年一月十三日最新民意投票的結果,國民黨已經成為國會最大黨,在立法院擁有五十二席席次,而國民黨先一步已經在地方十五個縣市執政,許多縣市更呈現由國民黨同時掌握府會的一黨獨大態勢。佔據台灣如此龐大政治資源的政黨,即將在二月一日的立法院長選舉,乃至後續黨團三長的選派上,詮釋該黨所應負起的政治責任,則大家不得不重視傅先生先是叫戰議長,實則轉戰(交易)總召,「花蓮王」這個品牌很有可能貼上國民黨大門口的後果,必須醜話先說,請國民黨回應外界的疑慮。 國民黨對花蓮王的放縱,已經形成「慣性」。四年前,國民黨在花蓮明明有立委提名人黃啟嘉,傅崐萁以無黨身分推翻了政黨安排,後來竟可前嫌盡棄,在朱立倫主席主導的所謂「同舟計畫」中,重新恢復黨籍,進而成為同志眼中︰主席背後的遙控器。例如在總統大選提名過程傳聞四起,散播最廣的就是「聯郭制侯」,可見其影響決策的企圖。這名兩度入獄的「更生人」,身上掛著的有罪官司至少已累計達三件,爭議事件更是不計其數,然全無損國民黨與之「沆瀣一氣」。去年METOO事件中,也有他的份,即使多位證人作證,國民黨照樣大開綠燈,使其輕騎過關。在在可以看出國民黨與「花蓮王」俱為一體的政治尺度。 這樣的角色,當賴士葆質疑其過去八年人在哪裡時,國民黨竟無一人願意直搗核心,攖其鋒逆其鱗,這個黨有無肩膀?如何擔起國會最大黨?
鄒景雯
2024-01-27
被騙一次不夠,再被騙第二次?
被騙一次不夠,那有沒有再被騙第二次?還敢跟民眾黨密室協商啊! 下週四就是新一屆立法委員就職與正副院長投票,柯主席再次出招,要兩大黨的正副院長候選人去民眾黨團「政見發表」,甚至還要舉行他們最痛恨的「密室協商」,閉門討論。這件事與民眾黨有關,不知道最公開透明的國昌老師,現在有沒有立場發表一下看法了? 民眾黨動作那麼多,似乎有點急,因為他們知道,剩下6天時間,如果換不到兩黨其中一黨願意跟他們妥協的話,那接下來4年,民眾黨這8席就是影響力極低的8席。唯有找到理由讓他們自己的票投給院長當選人,無論是不是韓國瑜都好,未來4年才有持續勒索的空間,8席才能真正像80席。 不過阿北擔心的才不是這8個立委,能為國政帶來什麼益處?這也是他「寄生戰法」的一招,不趁這一波跟上,將自己化身為國會多數的一部分,他的政治影響力會跟著泡沫化,院長選舉是他唯一的機會,畢竟以後法案表決連署,簡單多數,一翻兩瞪眼,根本沒有民眾黨發揮的空間。 民進黨還是一樣的立場,院長選舉是院長選舉,以後要合作再個別依議題討論,不要把兩件不相干的事擺在一起。至於國民黨,如果你們還願意被民眾黨騙進去密室協商,顯然是上次藍白合還沒學到教訓,一出來阿北就翻臉不認。騙一次不夠,那你有被騙第二次嗎? 如果這是國民黨成長必要之痛,那你們就去談吧,事不過三,希望兩次就能讓你們真正學到,跟沒有誠信的人合作是沒有好結果的!
林俊憲
2024-01-26
魯蛇不會換了時空就變成溫拿
事實就是這樣,魯蛇不管是回到過去還是放到其他國家都依然會是魯蛇,不會因為換了時空就變成溫拿,但是柯昌館粉無法理解這個道理。 Dominic Wu 不簡單的說啦 現在收入在PR50的人,放回80年代大概也是PR50的人 現在領基本工資的人,放回80年代大概也是領基本工資的人 你現在覺得現在薪水只有三萬多塊很難買房子,對,你說的沒錯,買房子很難 --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0976052528.html 但是以這篇文章的例子來說,他1985年買房子一坪14萬,30坪就是總價420萬 現在薪水三萬多塊的人(略低於平均),當初薪水大概也只有一萬塊(略低於平均),所以不吃不喝也是要30年才買得起房子 而且當初貸款利率7~9%、貸款還只能貸20年 -- 你確定以你的那個略低於平均的能力,當初買房子就很簡單嗎?
黑暗流浪者
2024-01-26
在台灣遇到的中客
在台灣遇到的中客 這次在台灣停留了整整15天,無論是環島游途徑的各地,還是最後幾天逛台北,都幾乎沒有遇到大量的我國人。 當然即使遇到外國觀光客,亞洲人如果不開口說話也難以判斷國籍,一開口讓我遇到最多的不是日本人,就是韓國人。 與在日本的街頭一樣,其實台灣各地的中國觀光客還是有的,只是台灣人可能不太知道的原因,中國觀光客幾乎沒有團客,而是零星的自由行個人。總體而言,在中國遊客中,個人自由行觀光客的素質,相對要比團客好一些。 我這次在台灣確認了有中國遊客的只有兩處,一處是在日月潭,另一處是在北回歸紀念公園。 兩處遇到的都是中國人個人觀光客,日月潭的中國人也沒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事,想說的是在北回歸線紀念公園遇到的兩個年輕人。 那兩個人當時正與我們一行隔著幾公尺距離朝北回歸線標誌塔走去,那是一大片略微上坡的整潔的綠草坪。 那兩個人說著濃重的帶有捲舌音的中國話,立刻就能知道是東北地區的人,其中一人邊走一邊還在啃甘蔗,啃了一口就呸的一口吐在了草地上。 這可真的是“嬸可忍,叔不可忍”了,我頓時立刻大聲對他喊:“喂,怎麼可以吐在地上,不害羞嗎?小孩子都懂的道理”,那兩個人不做聲,繼續往坡上走。 我又繼續說:“我也是中國人,誰像你們這樣的?”,其實我本來是還期待他們被說後,能改正錯誤撿起那塊甘蔗渣的,所以我的用詞盡量不採用更激烈的那種。 但那兩人繼續無視我的憤怒,讓我正準備升級措施時,我家的台灣人也開腔了:“自己帶個塑膠袋這麼難嗎?我們台灣不歡迎你們這些中國人!” 那兩人可能感受到了我們的怒氣,這時已經改變方向,放棄了去北回歸線標誌,也沒繼續啃甘蔗,加緊腳步朝坡下的停車場走去。 看著他們灰溜溜的離去,我真的很感慨,這兩人也就是20多歲的年輕人,能來台灣自由行的,他們應該絕不是中國的窮人家庭,可是我從他們身上依然看不到那個國家的未來有一絲的希望。 中國人動不動在海外把說中文的人稱為同胞,然而他們的言行舉止,不要說同不同胞了,連同是地球人我都覺得很詫異,是很難接受的一件事。這種人和族群構成的國家,誰願意跟你統一,又有誰願意跟你來往? 東京博士 2024年1月26日
東京 博士
2024-01-26
黃國昌要支持他曾經鄙視的韓國瑜?
開頭先恭喜黃國昌求官成功,再次重返立院。雖然身上的顏色跟身邊的伙伴都完全不同了,但沒有改變的是國昌老師那過於用力的演技以及高冷的態度,當然還有那個古惑仔電影看太多假裝自己是扛霸子的中二性格。 漫天喊價只為了支持韓國瑜遮羞 當選隔天黃國昌就率領民眾黨立院黨團,提出所謂「國會改革4承諾」,要求藍綠表態是否支持再來談合作。民進黨的反應正確,就是不要隨之起舞,柯總召及多位委員均出來表明立場,民進黨始終支持國會改革,在過去8年已經完成多項國會改革,在完全執政的8年期間,沒有像國民黨一樣用程序委員會擋過小黨任何一件提案。並表明不會接受民眾黨的要脅,要就是民眾黨個別委員好好審視人選適當與否,自己選擇是否「起義來歸」,否則民進黨寧可挺著胸膛倒下,不用強求。 4年前的黃國昌對於韓國瑜有各式各樣的質疑、看不起、認為韓國瑜違法。這些案件黃國昌現在隻字不提。(資料照) 事實上黃國昌提出的那4點承諾都只是在打假球,「你是否支持國會改革」與「你是否支持政府拼經濟」、「你是否支持高雄發大財」是一樣的話術,對執行方法及具體內容大家可能有不同意見,但對於方向絕對沒有人會說不。而在國民黨確定推出韓江配角逐立院正副院長後,韓國瑜正式表態支持國會改革,黃國昌馬上回應稱感謝韓國瑜支持他提出的國會改革,那麼他以及民眾黨支持韓國瑜哪有什麼問題。看懂了吧,那4點承諾的真實目的一方面是要裝模作樣,展現出「我就是最清高的話事人」,二方面就是為「黃國昌支持韓國瑜」這件羞恥至極的事情,找理由、找台階下。 水仙少年俗仔裝大尾 而黃國昌也被不分黨派的前同事們說出許多事蹟。例如為了自己的聲量,到處破壞時代力量其他委員與藍綠兩黨協商,搞到後來沒有人願意幫時代力量的提案連署。還有黃國昌眼睛長在頭頂上,進電梯看到人都不打招呼,連最基本的人情事故及禮貌都不懂。相信黃國昌回任委員後,公務員們應該都會瑟瑟發抖,發抖的當然不是因為黃國昌很會揭弊或很會監督,而是黃國昌會用那種「你們一定有問題!」、「我的事情最重要!」、「不照我的做你一定是有問題」的態度恣意指摘、無的放矢。 黃國昌對此回應,「對,我人緣差是事實,因為到立院不是來交朋友的。」有沒有覺得這個回應方式很熟悉?柯文哲當初在台大醫院被趕到地下室4樓,也是對外說自己就是白目不懂得迎合他人,所以柯文哲沒有朋友,不用擔心柯文哲貪污!實際上柯文哲當上市長之後,結交的媒體、財團、公關公司的朋友比誰還多,被旺董爆料每次都遮遮掩掩從飯店後面去找他,這次提名的副手是財團千金,不分區裡面還有公關公司老闆。 黃國昌也是一樣,說自己不是去立法院交朋友的所以人緣差,把做人失敗講得是很清高的事情一樣。不要再用騙破殼雞這套了,有朋友不代表會做壞事,沒朋友也不代表自己只會專心做事。出社會的人都知道,立場不同不會沒朋友,不喜歡交陪也不會沒朋友,通常搞到大家都討厭的,純粹因為你是擊敗人,把別人都當成自己向上爬的工具,就是這樣而已,不然可以去問問快關燈的時代力量怎麼看。 最近又有人提出數據,指出黃國昌在過去立委任期內,主動提案只有8件,三讀通過更是掛零。結果黃國昌接受新頭殼的專訪,扯東扯西說他以前幫民進黨寫很多法案,結果都被民進黨收割云云。然而,專訪裡黃國昌說他寫的被民進黨拿去用的法案,都是當學者期間寫的。這不就證明他當上立委之後整個人壞掉,正事都不做,只會想演戲作秀博取聲量。沒理由當學者會寫法案,當立委反而不會吧?再者,法案的產出應該也經過不同組織的協力跟修改,不是你給了意見就全部都是你寫的,這種說話方式大家有沒有想起某個曾經跟你一起做過報告或工作過的人,事情作完了就說「還不是都靠我」。 更好笑的是,黃國昌說他當學者期間幫民進黨寫的法案,如果通過了,柯建銘過了就當自己的?這個實在不知從何吐槽。個別立委或政黨、智庫找學者寫法案是非常常見的作法,在立法院提案及表決後,立院公報的紀錄就會是某某立委版或某某黨版,請問你黃國昌當立委那麼久了,是有看過或聽過某某學者版的?還是黃國昌是在怪民進黨推動三讀通過的法案中,沒有把「感謝黃國昌」寫進去立法理由裡面,所以就是民進黨收割? 我不知道我沒立場我不想說 更荒謬的是,黃國昌在那篇專訪中還去扯說民進黨桃園立委大敗沒檢討鄭文燦,這就更好笑了。對於賀瓏夜夜秀來賓恥笑陳俊翰律師,藍綠都同聲譴責,甚至柯文哲也罕見發文表態支持陳俊翰律師。結果黃國昌被媒體詢問對這件事的看法時,他說夜夜秀不是民眾黨的活動、當事人都不是民眾黨的人,他不知道該如何評論。那麼,民進黨的選舉結果及檢討會議,又與民眾黨何干?怎麼對於民進黨選後檢討要怎麽做,黃國昌又可以評論了?黃國昌要不要先評論民眾黨自己的選後檢討是在怪做票? 期待黃國昌投票給他曾經瞧不起的韓國瑜 2019年11月29日,黃國昌臉書發文質疑韓國瑜曾濫用權勢圈地全民買單。2019年12月1日,黃國昌臉書貼文說韓國瑜要去法院告黃國昌很可笑、是在耍寶、是在掩蓋韓國瑜的不法情事。2019年12月2日黃國昌質疑韓國瑜家族特權圈地牟利,掠奪國家資源。 4年前的黃國昌對於韓國瑜有各式各樣的質疑、看不起、認為韓國瑜違法。這些案件黃國昌現在隻字不提,可能性只有兩個:第一,黃國昌當時爆假料,當時搞錯了,黃國昌喊的比做的大聲。第二,黃國昌現在對於韓國瑜必須卑躬屈膝,因為黃國昌的老大柯文哲叫黃國昌怎樣就怎樣,這不就是黃國昌最愛的黨意凌駕一切嗎? 再過幾天我們就能看到民眾黨團進團出投票,期待可以看到黃國昌投給韓國瑜院長的唯美情節,如果真的如此,請大家記得,以後韓國瑜做了任何可笑的事情,都是黃國昌力挺及背書的,這個連連看比黃國昌的連連看更合理。對於黃國昌,真軍評價始終如一:「水仙少年裝大尾,鬼吼鬼叫打假球,攀高求官謝主席,遇事就說不知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全面真軍〈水仙少年立院向前蔥,黃國昌要支持他曾經鄙視的韓國瑜?〉
全面真軍
2024-01-26
台灣選舉:對自由價值之投票
瑞典知名報社《尼瑞克日報》(Nerikes Allehanda)於本(113)年1月25日刊登本人以「台灣選舉-對自由價值之投票」(Valet i Taiwan – en röst för liberala värderingar)為名之投書,我藉此投書向瑞典公眾說明我1月13日總統大選結果。 台灣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已於本年1月13日順利舉行,係華人世界唯一自由公正之選舉。執政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以40.05%得票率擊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33.49%)及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26.46%),民進黨成為台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首個連續執政三屆的政黨。在立法院席次中,民進黨獲得113席次中的51席,國民黨獲得52席,民眾黨則獲得8席,無黨籍則有2席。 台灣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是華人世界唯一自由公正之選舉。民進黨成為台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首個連續執政三屆的政黨。(資料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試圖影響我大選並瓦解台灣2,350萬居民的士氣,北京遭指製造資訊混亂、進行認知作戰、採取軟硬兼施經濟策略,及強化「灰色地帶」軍事威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次總統大選(台灣自1996年第8次)的新手段為向台灣領空發射30多個高空氣球及1顆衛星,該衛星在進入太空前出乎意料地飛越台灣南部。在投稿文中我特別強調,2024年全球有40多場重要的民主選舉,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功影響台灣,該等經驗也將用於擾亂其他民主國家之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破壞以規則為基礎之世界秩序,並試圖重塑其自身之國際秩序。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派遣1,709架次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較2021年972架次增加76%。 自1971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單方面稱聯大第2758號決議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將其直接解釋為其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然而該決議既未承認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一部分,亦未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台灣及其人民。 中國的野心不僅侷限於台灣海峽,亦包括南海、東海、太平洋、印度洋及非洲,因此引起許多例如美國、歐盟、日本、澳洲、加拿大、英國及印度等理念相近國家之嚴重關切。 本年5月20日,第16任台灣總統賴清德及副總統蕭美琴將出席就職典禮,台灣的選舉不是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政,而是對民主及自由價值的投票,甚至是對中國「一國兩制」的明顯拒絕。本次選舉亦為自由選舉擊敗專制的偉大象徵。白宮明確表示,台灣選舉不僅為區域榜樣,亦為全球民主榜樣,並稱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預及影響台灣選舉。 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對台灣外交及兩岸關係政策的四大支柱為:強化國防威懾力、提升經濟安全、與全球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及穩定且具有原則的兩岸領導力。台灣始終保持開放態度,願意在非政治前提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和平對話。不幸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態度強硬並持續使用灰色地帶戰略威脅台灣,甚至在台灣大選後僅僅兩日即搶走台灣邦交國之一諾魯。 儘管如此,台灣仍堅持以溫和、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嘗試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共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持續讓台灣成為正義的力量以及國際社會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註: 瑞典「尼瑞克日報」為瑞典知名日報之一,成立於1861年,報社總部位於瑞典中部Örebro。根據瑞典年度媒體調查Orvesto最新一期資料顯示,2023年5至8月「尼瑞克日報」每日紙本報紙及網站觸及約134,000人次。 谷瑞生/駐瑞典代表處大使
谷瑞生
2024-01-26
「相信習近平」中國就會善待台灣嗎?
大選結果顯示台灣再次拒絕「九二共識」。選舉結果剛出爐,國台辦立即強調「九二共識」及「反獨促統」的立場,同時在外交上對台灣開了第一槍,強挖我國友邦諾魯,台灣原定於今年7月舉辦亞洲U20男排錦標賽,因為中國提出抗議主辦權被取消。除此之外,中國軍事威脅也緊接登場,軍機擾台再起,這都是直指台灣大選結果的施壓反應,要為賴清德520就職典禮說清楚講明白,除了要對內有所交代,也是向外產生警示效果。 選前國民黨政黨要員頻頻訪中面授機宜,馬英九在2024大選最後階段接受外媒《德國之聲》專訪,聲言「就兩岸關係而言,你必須相信習近平」;「相信習近平」是馬英九繼「九二共識」之後的誑語,企圖為國民黨「親中、和中」找到最新詮釋的觀點,反映出國民黨兩岸政策與立場。 中國對台灣虎視耽耽,無論誰當選,中共併吞台灣的野心從未改變,選後圖窮匕見更為窮凶惡極,相信習近平中國就可以善待台灣嗎?國、眾兩黨認為對中國習近平的信任出在於要溝通、要善意不要挑釁,相信習近平可以善待台灣?這種訊息自2022年九合一大選到今年2024年總統大選,可以說蠱惑台灣人的成效顯著,也成為裂解台灣的「話語權」。 賴清德說「不要傻傻的跟著中國定義台獨」,共創「屬於台灣的世代」。(美聯社) 問題是,紅藍白裂解台灣的荒謬新論點,將兩岸關係罪責執政的民進黨,「親中」相信習近平,在這個議題擴散下,反對台獨、反軍購、延長兵役,揚言選民進黨青年上戰場,成為意在摧毀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最佳說詞。以卑躬屈膝、親中舔共換取虛幻的和平,在國共兩黨互為表裡的恐嚇,致使台灣民主自由的存在風雨飄搖。 蔡英文總統在為賴清德造勢的場合中,提出一個值得令人深思的舉例,她說「你在自己家裡裝鎖,是對鄰居的挑釁嗎?」言簡意賅直指問題核心所在。尤其是國民黨長期以來對台灣國家定位刻意否認、抵抗,在台灣被殖的後殖民心態,「親中」相信習近平,對台灣的主體性具有深刻的殺傷力。連在家裝個門鎖保護自己都是挑釁,國共兩黨欲加之罪就何患無辭了! 相信習近平中國就可以善待台灣,然習近平在進入2024年依然強調「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則此,併吞台灣還被藍白視為善意?一丘之貉的國共兩黨,其居心之叵測應是仇恨民進黨、鄙視台灣本土政權才是根本的問題所在。 賴清德說「不要傻傻的跟著中國定義台獨」,共創「屬於台灣的世代」。中國對台灣虎視耽耽,新疆、西藏與香港殷鑑亦不遠,藍白陣營以為只要投降就不會有戰爭,台灣人甘願淪為極權共產主義下的奴隸!? (北社會員)
陳慶坤
2024-01-26
韓國瑜真的適合擔任立法院長嗎?
2024年大選已劃下句點,新一屆立法委員將於2月1日上任。當天,113位立法委員將選出下一屆的立法院長,目前中國國民黨已提名韓國瑜與江啟臣搭配競選正副院長,而民進黨則派出游錫堃搭配蔡其昌競選連任。 立法院長的職責包括主持立法院會及全院委員會議,擔任接待外賓等重要任務,也需負責國慶大典上的主持以及規劃。這可謂是國家的第三門面,然而,國民黨所提名的韓國瑜是否適合擔任此職務,值得深思。 回顧韓國瑜的政治背景,他曾擔任第二屆至第四屆立法委員,但在第五屆黨內初選中落敗,第八屆參與黨內立委初選時被取消參選資格。2018年其當選高雄市長,卻因中途落跑去參選總統,在總統大選結束後面臨罷免危機,成為台灣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然而,韓國瑜的政治路並未因此中斷,2023年國民黨提名他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使他得以直攻下一屆的立法院長。 然而,韓國瑜過去在選舉時所引起的爭議,從美白小腿到用膝蓋走路,除了社會觀感不佳外,其輕浮的性格也讓人懷疑他究竟有沒有辦法了解立法院長的職務,進而推動整體立法院業務的進行。此外,若他真當上立法院長,其形象也讓人擔心在接待外賓及主持國慶大典時,是否會影響台灣的國際形象。他是否有辦法一改過去的滑稽形象,以穩重的態度接待外賓,這是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面對韓國瑜過去在選舉時所引起的爭議,從美白小腿到用膝蓋走路,其輕浮的性格也讓人懷疑他究竟有沒有辦法了解立法院長的職務,進而推動整體立法院業務的進行。(圖擷取自李正皓臉書) 下屆立法院,國民黨總共贏得52個席位,是未來的國會最大黨,其所提名的立法院長當選機率當然比較高。但整個國民黨卻找不到比韓國瑜更適任的人選,這點讓筆者相當不解。立法院長人選應該基於其專業背景或過往的政治表現來決定,而非僅是選票上的考量。因為這不僅會影響立法院的立法品質,更會影響外界對立法院的整體觀感。 故筆者認為,既然立法委員是由人民所選出,那其應為台灣選出一位合適的立法院長,而非泯滅良心地選擇一個形象不佳且專業能力不足的人擔任立法院長。這不僅損害台灣整體國際形象,也有損各立委的專業聲譽。 (室內設計師)
楊豐榮
2024-01-26
不要命才去中國
不要命才去中國 韓國72歲鄭姓旅客24日從仁川搭機前往中國瀋陽,遭中國海關搜查行李,發現其持有的筆記本地圖將台灣標示為國家,因此觸犯一中原則,直接予以拘禁。幸好他找到當地韓僑營救,1小時候獲釋。這種國家還能去嗎? 如果中國要用這種標準搞文字獄的話,台灣人身上會有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中華民國交通部製發汽車駕駛執照,這全都是在搞台獨,直接被抓去新疆集中營再教育都有可能。 別拿生命開玩笑,千萬不要去中國。我建議外交部、陸委會,儘速將中國劃為紅色警示;而且要對針對堅持前往中國者,強制投保1000萬元的政治關押險,一切風險由保險公司支付,別拖政府下水。 https://www.mk.co.kr/news/world/10929203
曾韋禎
2024-01-26
最悲哀的事莫過於此
說來悲哀,抖音世代 / 網紅世代的KOL及其族群 因為流量,可以取笑民主前輩鄭南榕為爭取言論自由自我犧牲 因為流量,可以找中國人一起公開嘲笑生命鬥士陳俊翰 因為流量,可以把台灣人被中共威脅的危機意識說是假議題 . 你們在網路上嘲笑換取流量變現 但陳俊翰是在現實中跟生命奮鬥 . 如果台下跟著拍手哈哈大笑、嘲笑身障人士也無覺得不妥的大批民眾 就是台灣未來世代的價值觀主流 . 那最悲哀的事情恐怕莫過於此
TW觀察人
2024-01-24
驅動力
驅動力 尼采說:「權力意志」是我們的驅動力;佛洛伊德說:不是,潛意識裡的驅動力是「享樂意志」。 這兩種驅動力是直接而明顯,在一個群體當中,表現比別人特殊,得到社會價值的肯定,感覺比別人高級,拿到所謂的「權力」,享受這種感覺,我想就是這種驅動力,讓我在每個寒冷的冬天都可以在早上4:40起床。 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生活無憂無慮,吃很好的餐廳,住很好的房子,開很好的車子,買很好的衣服,到世界各國去旅行,在社群媒體上面貼上與眾不同的照片,炫耀自己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勝利,這當然是一個更為普遍的驅動力。 但這兩種驅動力通常只能在「缺乏自信」或「求生存」的時候,發揮極大的作用, 人生到了某個階段之後,權力意志和享樂意志不足以支撐一個人。 好好仔細觀察用心生活的人,會發現最終的驅動力是:「追求意義的意志」。 我是一個非常慢速的跑者,但確實影響了不少人開始跑步,跑得慢是可以的,跑得慢也可以跑得很多,跑得慢也可以貼文出來告訴人家說我跑得真的很慢,我覺得這好像就是我跑步的意義。 每個能夠持續下去的跑者,都感覺到跑步對自己身體產生了許多正面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否則為什麼要這樣做? 思考跑步的意義是什麼? 我人生很多事情都是 unit step function ,填鴨、唸德文、寫臉書、跑步等等,一做就做不停,跑步是我最不專長的,但我開始做以後從來沒有想說要放棄。 跑步是一件苦差事,跑得慢的更是惡性循環,馬拉松賽事從凌晨太陽還沒有起來起跑,天氣冷的不得了,一直跑到正中午的大太陽,天氣熱的不得了,一個早上的時間經歷了氣候的冷暖、人生的滄桑。 想想自己為什麼要跑馬拉松?而且一直在跑?我覺得理由很簡單:我想要成為跑馬拉松的那種人。 身體健康和活動能力都因為做了這件事情有好的回報;維持這種紀律,覺得人生沒有在老化或倒退;更重要的是旅行:修民一開始跟我說,學長在柏林唸書,那你有跑過柏林馬拉松嗎?現在我好想到全世界每個地方去跑馬拉松。欣賞風景、坐在咖啡廳靜靜的看書,或去大峽谷或迪士尼樂園之類的地方,已經再也不能吸引起自己想要坐飛機到那麼遠地方的興趣,除非去哪裡跑步。 從我過去以往的經驗,自己現在的樣子和想要成為的樣子之間,存在著一種緊張的關係。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是,一般人不就希望自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嗎? 因為跑馬拉松,我大概寫了幾百篇跟馬拉松有關的貼文,雖然跑得慢,但我有故事可以寫!
李忠憲
2024-01-26
王志安是中共安插日本的暗樁?
被中國央視「開除」的著名節目主持人王志安近日在台灣參加談話性節目時,嘲諷身心障礙的陳俊翰博士,引人撻伐,根據王志安被「開除」的原因及其過往言論,吾人合理懷疑他是中共以「開除」為幌子,故意放出來安插在日本的暗樁,說明如下: 一、公開資料顯示,王志安生於一九六八年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在講究「根正苗紅」的中國,卻能通過嚴格的政治審查,擔任中共宣傳重鎮央視的節目主持人,相當特別。 二、王志安被認為對中共「小罵大幫忙」,他主持《新聞調查》、《新聞一+一》期間,經常用犀利言詞批判地市級政府的施政,藉此賺得民間聲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批判大多針對小的不公不義,對中央施政則是不敢置喙,更遑論針對體制改革與自由民主與人權的落後弊病了。 三、王志安二○一二年因不當言論被央視開除,至於是甚麼不當言論,眾說紛紜。隨後,王志安開始在《微博》發表親日言論,包括捍衛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的權利,並願到福島吃海鮮證明福島食品的安全、對安倍的死如喪考妣、參觀靖國神社,呼籲「國人」不要妖魔化日本…等等顛覆中共政府仇日教育的論調。如今,王志安已移居日本四年,準備申請入籍,上述親日言論是否王志安「投靠」日本的刻意鋪陳,令人好奇。 四、王志安因「叛國與親日」言論被中國全面封鎖,卻能自由進出中國,待遇「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等批判中國的網紅不同,如此差別待遇令人好奇。 五、這次王志安嘲諷陳俊翰博士、利用不分區排名挑撥分化,同時嗆聲台灣的民主,口徑與中共完全如出一轍,完全不像投奔自由的反共人士。 (作者從商)
愚工
2024-01-26
勿濫用誤用「聯合內閤」
台灣的總統大選後,許多台灣的學者,民眾與民調都在討論所謂的「聯合內閤」。 祇是就「聯合內閤」這個名詞,我已經一再致函勸誡許多民調專家朋友切勿濫用,但現在的民調依然指鹿為馬的在問卷中使用「聯合內閤」。 在總統制中,聯合內閣通常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因為總統制與議會內閣制不同,即使有類似的聯合內閣,也缺乏法律約束力。要成立聯合內閤,「較小的政黨必須放棄其反對黨地位」,並「承諾效忠新的執行領導人」,但民眾黨似乎不太可能同意這一點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總統制政權即使未邀請他黨人士入閤,也能成功運作。賴總統可以考慮但是沒有必要這麼做。 這是政治學的一○一,不能硬抝! 總統制的總統是人民直接選舉,向人民負責!至於議會內閣制的總理則是由國會選舉,向國會負責!在議會內閣制中,倘若沒有一個政黨席位過半,就必須組成聯合政府,由他們決定總理與全部的內閣閣員名單。在此制度下,才有「聯合內閤」之實質與法律的意義。聯合內閣組成後,所有聯合政黨內的各小黨都成了執政黨的成員,必須遵守當初政黨組合的規則,而變成「忠實的執政黨」。 如果不然,內閣總理可以「解散國會」,舉行「全面國會改選」,來個魚死網破,從新洗牌!因此,聯合內閤具有相當的法律與實務的約束力。 在議會內閣制下,總理若不與聯合政黨合作,國會可提出不信任投票,重新選舉總理,組成新的聯合內閣。這些都須要制度與法律的全面規範與配合,無法由個人決定! 反之,總統既然是由人民直接選舉,內閣所有的人員也由總統任命,總統可以考慮但沒有必要選他黨人士入閤。其他黨派如果入閤,則在法律上與實質上就是要對總統負責,總統隨時可解僱他,不須國會同意。 即使他黨人士獲總統邀請入閤,他們與所屬政黨在國會面臨議題時仍然可以與總理唱反調。所以在總統制下,沒有所謂的聯合內閣。 民調的正確問法應該是:「您贊成賴總統邀請民眾黨人士入行政院嗎?」在台灣的民調問卷中不能用「聯合內閤」這個名詞。 (作者是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主授國際關係學)
湯先鈍
2024-01-26
是否激怒中國,不該是台美關係的分歧關鍵
最近國內外有不少人在爭辯,到底應不應該將「激怒中國」,作為觀察準總統賴清德施政的關鍵。特別是美國有多位學者,多擔心賴清德更容易激怒中國,因此對兩岸前景不樂觀。不過,美國智庫學者葛來儀特別表示,不要對兩岸關係動輒就扣上激怒中國的大帽。事實上,兩岸關係製造衝突、實行威脅的國家向來都是中國而非台灣,若中國還能以威脅恐嚇,離間台美關係,那真的才是讓中國陰謀得逞。台灣與美國各界應當要從長思考,真正的威脅來源在哪。 前總統馬英九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仍必須相信習近平。這句話立刻就引來各界軒然大波,連侯友宜陣營都必須立刻和馬前總統切割,這關鍵就在台灣的未來、兩岸關係的前途,從來就不應該是以中國的主張為重。過去,馬政府就是深陷、深信中國對台灣都是採取讓利,而這個「讓」似乎還是長久、不可逆的。但從選前中國一系列的對台經濟制裁態度來看,中國本質就是不可信的對象,是一個言而無信、毫無法治信仰,更沒有民主制度的國家,只想避免激怒中國,必將讓中國軟土深掘,甚至讓台灣失去自尊與主權。 兩岸關係製造衝突、實行威脅的國家向來都是中國而非台灣,若中國還能以威脅恐嚇,離間台美關係,那真的才是讓中國陰謀得逞。(REUTERS) 就以諾魯斷交為例,民進黨才剛贏得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準總統賴清德更是對中國釋出中生納保的善意,照樣在選後立刻策動斷交。也就是說,何謂激怒、何謂台獨定義都在中國身上,何況連民主選舉的精神都無法尊重,這不只是羞辱台灣,更是在打擊美國對自由民主的制度堅持。若有人把「民主制度」,視為激怒中國的關鍵,難道也要停止選舉嗎?那將是全然中了中國的陷阱,甚至民主制度都有危機。 台美關係數十年來,從1979年結束外交關係後,台灣在1996年開始實行總統直選後,照理說台美間已幾乎沒有制度矛盾,只剩下外交障礙。然而,從近二十年來,在美中深化交流後,許多學者或學界與中國交流深厚,自然也對中國的反應更為在意。但我們千萬別忘記,台灣才是真正需要被重視的自由民主同盟,我們不會在意侵略者生氣與否,不會在烏俄戰爭中譴責是烏克蘭挑釁才導致俄羅斯入侵。同理,更不應該將刺激中國,作為判別台美關係、更不應該成為分歧矛盾的導火線。 準總統賴清德,過去擔任民意代表,也曾當過台南市長,這都是非常貼近民意的民選職務,特別是南部地區對中國印象不佳,賴清德自然也必須反映民意。但從副總統職務後,賴清德的言行都非常謹守分際,也和美日高層都有交流,不會有過激行動或言論,應該是可以確定的,就不勞中國繼續軟土深掘或挑撥離間。 不過,我們也希望美方要能理解到,國內有部分人縱使不疑美、也很親美,但對於美國的信心仍然不足。相較於中國軍機繞台頻繁、甚至只因為美國國會議長來訪就大動作進行軍演、製造衝突,台灣並沒有因為中國的威脅就拉高軍事行動,而這才應該是兩岸關係當前完整的面貌。我們真該要譴責的,是中國自設標準恐嚇台灣,而台灣民意樂見更多包含美國在內的國家來訪,也屬民主國家的常態,若只成天只擔憂是否刺激中國,台灣恐會出現反民主、親中聲音的可能。那台灣的民主是否還能維繫?台美關係恐都會受到打擊,不能讓「激怒中國」這題成為挑撥台美關係的關鍵! (立法委員)
邱志偉
2024-01-25
台灣人權歷史 1949~1956:大整肅時期
#台灣人權歷史 1949~1956:大整肅時期 蔣政權來台後,以陳誠擔任台灣省主席,陳誠為肅清政敵,掌管統治,開啟了以『肅清匪諜』『白色恐怖』手段時代。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台北市火車站大門佈告欄,往往一早就貼出當天清晨被槍決的『匪諜名單』,姓名還會用紅筆打勾,有古代斬首示眾的遺風。 二二八事件徹底摧毀了台灣社會長期培養成功的守法觀念,與對政府的信任,躲過一劫的意見領袖,口禁若寒蟬,不願過問政治。 這時期主要事件有以下:(待續,案件眾多) 1949 楊逵和平宣言案,判處12年,移送綠島。 四六事件:軍警包圍台大、師大,100多名學生遭逮捕入獄,其中有7名學生被捕後遭到槍決,之後的大學實行軍事化的管理,校園戒嚴正式開始,一般認四六事件是台灣白色恐怖的濫觴 光明報案:成功中學、基隆中學、台大法學院支部、基隆市工作委員會被破獲,爾後牽連義民中學師生。 中共高雄市工作委員會案:46人被捕、七人判處死刑。 1950 立法委員劉心如被殺 台中市警察局長許振庠被殺 照片來源: twpeace.org.tw/wordp…
魏筠
2024-01-23
王志安果然是中國的海外暗樁
王志安果然是中國的海外暗樁 今日各報紙本對於夜夜秀、王志安的報導。自由時報是頭版+A5全版超大篇幅報導。 中國能夠直接指揮的兩小報,聯合報是在非常後面的影劇C2版,中國時報更是隻字未提。 兩小報奉旨保護夜夜秀、王志安,顯示這傢伙、這節目,都是中國的外宣、介選機制。
曾韋禎
2024-01-25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背信的政黨 變節的政客
李敏勇
川習會後,習天子的新動作
林保華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親中,印尼民主正在倒退
林保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