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高虹安案就是標準的現世報

高虹安案就是標準的現世報

選前,我就已經說過,依照高虹安被披露的助理費上繳證據內容,她一定有事,之後還會被起訴。今天我看柯文哲的反應,覺得好爆笑。 高案影響到柯文哲,他果然就開始起乩了。他不敢叫高虹安「自己去跟司法解釋,不然會坐牢」,只會說「國家機器、只查60萬詐領助理費」。 這兩句看起來衝突的內容,都是他曾說過的話。 高案進入的是正常司法程序,司法本來就會繼續調查,不查清楚以致縱放或冤枉人,才是瀆職。古代那種有爭議的特偵組,早就被廢掉了,跟國家機器無關。 高虹安有被冤枉嗎?沒有。她自己也承認確有助理上繳的事實。 但柯文哲緊張什麼?他怕影響他自己的總統之路,為了他自己的權位,他什麼都能說。 柯文哲的言論不一,一直並不讓人不意外,他本來就沒有核心價值,會因為局勢、風向,做出完全衝突的言行。 但與其說他是有思想的人,有意識發包牌之言,我會說,他更像機器。 他每次所說的話語,絕大多數只是在複製播放流行的網路言論,聽起來好像有什麼,但只是不斷排列組合而已。 高虹安案,就是標準的現世報,這些司法案件將會持續凌遲他們。柯的名言內容又可以還給他自己:「每天用嘴砲和網軍從政,必遭報應」。 高虹安有選上新竹市長,剛好這裡就變成舞台,大家可以慢慢欣賞這齣大戲。  
林穎孟 2022-12-07
市長光環遲早會蓋過光桿主席

市長光環遲早會蓋過光桿主席

市長光環遲早會蓋過光桿主席,柯文哲還是早點習慣比較健康! 最近各縣市新當選首長都在密集徵詢小內閣人選,新竹市當然也不意外,但為什麼特別引人注目呢?因為大家都在看民眾黨班底能否順利「搬新家」,而柯文哲的態度也多少看得出一些端倪。 過去幾年北市府最常被人詬病的就是塞入一堆跟專業毫無相關的政務人事,例如明明市長自己最愛受訪、最愛失言,卻還要塞入龐大的發言人團隊。新政黨想要藉此培養自己的人才無可厚非,是否有助市政也可以再討論,但現在問題來了:12月25號以後這群人怎麼辦?高虹安要全部照單全收嗎? 柯文哲現在的困境就類似所謂的「葉爾欽效應」,甚至還更慘,當年戈巴契夫至少名義上還是蘇聯領袖,而柯文哲身上沒有任何公職。一個擁有實權的地方首長會乖乖聽一位光桿主席的指示、全力幫助他選總統嗎?更何況高虹安還不是正統「柯家軍」出身,這點她可是不斷的在強調,暗示很明顯了。 接下來的一年,柯高兩人之間的互動一定會成為焦點,勸柯文哲還是要儘早習慣,也千萬不能看到高虹安的版面比自己多就發脾氣,再怎麼說人家畢竟是有民意基礎的首長啊!大家當然會更關注她。如果連心魔這關都過不了,還是趕緊放棄總統夢比較健康!  
林俊憲 2022-12-07
台積電去美國設廠會人才、資金、技術外流?

台積電去美國設廠會人才、資金、技術外流?

台積電去美國設廠,一堆媒體帶風向,說人才資金技術外流。真正的外流,是台積電主管跟一堆工程師被中國、韓國晶圓廠挖走,把技術跟 know how 都給競爭對手看光光,這個才是外流。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技術還是台積電的,賺的錢也是台積電的,員工外派美國,也是台積電的員工,是外流到哪裡去? 至於技術部分,美國人比你還守法,只聽過中國人大規模偷智慧財產權,你有聽過美國人偷智慧財產權的嗎? 美國人如果要偷技術,就要學中國跟韓國,叫高通、超威公司到台灣高薪挖人,那才是偷技術。對了,台積電在美國蓋 3 奈米晶片的廠,蓋好的時候,3 奈米晶片已經不是最先進的了,最先進的技術,還是留在台灣。 美國有台積電的廠,也是好的,不然中國打台灣,美國武器庫存用完了,要哪裡生產武器提供給台灣? 美國總統拜登(左)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晶圓廠移機典禮,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右)歡迎拜登蒞臨致詞。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林智群律師(klaw)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林智群 2022-12-07
台灣的旅途還未結束

台灣的旅途還未結束

  11月26日我的敗選感言發表後,助理跟我說,能不能放假到12/1再上班。我看著他們沮喪的心情,我說,當然好,大家已經連續2個月沒有好好休假,先放三天好好睡覺休息,等大家回來再收尾。 他們沒有立刻回家。我一一安慰他們後,我說,大家去唱歌吧!悲傷的心情留在今天就好,睡前一定要愉快的入眠!我們就一起去了KTV唱歌。 我記得選舉期間,他們最喜歡在路邊大聲唱歌舒壓,有時候我都覺得我好像是迎新宿營的資深隊輔,這樣的團隊,真的很可愛。 這就是粉專關閉三天的起源,我希望助理休假這段期間,不要像以前一樣,在家還在看我的粉專訊息。 這三天,我也看到許多人的焦慮沮喪,他們擔憂台灣未來,比方地方民防議題、不投降中國,即便市政及理念價值是對的,卻被不斷嗤之以鼻;比方親中的中國國民黨大勝利等等。 然而我這個人,比較樂觀,我認為本次選舉應該是鐘擺效應大於價值選擇。亦即,台灣人尤其年輕世代,長年有一種傾向,就是「討厭中央執政黨」。 當然,本來執政黨就容易犯錯,要不被討厭蠻困難的,這算是執政黨的原罪。 但下次總統大選,國安議題真的又會像今年一樣被如此棄如敝屣嗎,總統及立委候選人都不用提出保護台灣的政策嗎?我不認為。 我們要持續對台灣有信心。 而鐘擺效應,當然也不意味著地方民防、外交議題是不重要的。 昨天江澤民逝世消息公佈,近幾天中國也有白紙抗議運動。我認為接下來台灣,還是要繼續穩紮穩打完成重要的目標: 1.建立自由民主海洋國家的主權與文化論述,把台灣的根紮深、積極拓展印太地區聯盟,加強台灣實力。 這個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尤其首都台北市應該要趕快做,讓台灣趕快跳脫大中國框架,突顯獨特台灣與獨立現狀的事實。 2.加強中央國防及地方民防,強化台灣自我防衛實力。 普丁入侵烏克蘭時是70歲,習近平今年已經69歲,不管是習的年紀、江澤民的逝世、中國民間反習聲浪被官媒指「境外勢力介入」等等,讓習處理台灣的心,恐怕只有更積極,沒時間再等。 國防需要提升預算軍力,民防組織訓練、地方演習則需儘快改革,讓課程精實、及年輕世代願意加入,或與「壯闊台灣」及「黑熊學院」等民間組織合作,這都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積極作為,以三年為目標,儘快因應現狀所需來改革制度性問題。這不是只是總統的事,更是每位新上任首長要重視的市政問題,尤其首都台北市。 3.持續做好內政,與年輕世代溝通。 雖說其實很多年輕人在玩抖音,且我在議員期間,做了很多有關年輕人在乎的居住正義、多元族群、性平、兒童、親子友善的政策,最後我沒有連任成功,我提倡要多與年輕世代溝通,好像沒有說服力。 但我記得選舉街講時,其實有很多上班族及學生會聽的。 年輕人還是台灣的未來,大家可以一起思考。 ——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投給我的大安文山鄉親,支持我提出的政見、支持我過去四年的政績和努力。而選舉結果,我能很開心自信的說,我和團隊已經竭盡全力,無愧於心,沒有遺憾。而大安文山大多數選民不需要我,我當然也不會戀棧。 不過,我對政治改革的熱情,仍然存在,未來粉專的經營方向,我會用我自己最舒適自在的方式,關心政治事務。 而我也會持續更新我那戲劇化的政治悲喜劇。 不知大家有沒有玩過逆轉裁判第三集,被拔掉律師徽章的成步堂,他被冤枉起訴殺人成了被告。 而我(真的有實體)的議員徽章也剛好在選舉後被拔掉,而我在「被假資料指控拿錢的人頭男友」案件已獲不起訴,但在「助理偽造文書多給另一位助理錢」及「剪質詢影片助理兼職」兩案冤案,也準備上法庭審理。 我會持續分享這些歷程,大家可以當閒暇好笑的誇張連載故事閱讀。 最後的最後,我要特別感謝香港知名演員杜汶澤大哥幫我錄影片催票,他之後也會在台灣推出作品!值得期待呀!我也要感謝,486先生在選前2天邀請我受訪解釋我的冤案。 以及,我要特別大力感謝曹興誠董事長,在選舉期間對我的大力支持,尤其他勉勵我,「八風不動、止、觀」及「活在當下,放下過去,無畏未來」的禪修意義,讓我非常受用。 他舉日本武士為例,要活在當下,武士迎戰當下,要思考的,只有如何讓刀最鋒利的出鞘,如果當下只想著之前腳步沒站穩、之後被砍了怎麼辦,沒有專心致力,當然必死無疑。 我也期望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人們,台灣的旅途還未結束,八風不動,我們繼續活在當下,努力做好每一件重要的事!
林穎孟 2022-12-01
形形色色的中國代言人

形形色色的中國代言人

最近在日本,台灣問題受到了一些關注。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兩位國會議員,先後在國會質詢時,要求首相岸田文雄「明確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他們的這種說法,就好像是有意在配合中國政府一樣,因此在日本引起了一番議論。 先是立憲民主黨的二把手,幹事長岡田克也在10月1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質詢岸田時,先提出了「台灣獨立」可能誘發台海戰爭的想法。然後說:「美國的國務卿最近表態說不支持台獨,希望首相您也能親口說出同樣的話」。 在大約1個多月之後的11月29日,另一位立憲民主黨的國會議員末松義規,也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質詢岸田時表示:「一定要封住台獨的舉動。希望首相親口說出不支持台獨」。 對於這兩個人的質詢,岸田的回答四平八穩。他一共強調了三點。第一、日本的對台灣政策,自1972年以後從來沒有改變過。第二、日本和台灣擁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台灣是日本重要的朋友。第三、台灣海峽的和平至關重要,日本希望能夠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岸田還說:「維護台海和平,也是和日本擁有相同價值觀的美國的想法,日本將與美國積極合作,把這個想法讓中國清楚地知道」。 值得欣慰的是,對台灣問題的看法,岸田首相和今年7月去世的安倍晉三前首相基本相同。我認為,只要是自民黨執政,日本的對台灣政策不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問題是,日本的在野黨為什麼會這麼積極地「配合」習近平呢?提問的兩個人都不是等閒之輩。岡田克也是日本最大的連鎖超市—永旺(AEON)集團的二公子,曾經做過外務大臣。末松義規是日本初代首相伊藤博文的遠房親戚,本人也做過多年外交官。 他們的這種問法,有干涉台灣內政、傷害台灣人民感情的嫌疑,很多人聽起來都會覺得不舒服。在今天日本社會普遍親台厭中的背景下,他們這麼做,是不會為他們自己的選舉加分的。而且,他們應該也很清楚,這幾個問題,是不可能從首相口中得到他們想要的回覆的。 或許他們只是想通過在國會上提問的方式,向中國表個態。這讓我聯想到前不久,澳大利亞的首相突然沒頭沒腦地冒出了一句「反對台灣參加CPTPP」,也是同出一轍。近來,中國似乎加強了對外國的各種滲透,不管是台灣、加拿大、澳大利亞,還是日本,都可能出現形形色色的中國代言人。 國際形勢十分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台灣自身需要團結,也更需要團結外國的友台力量。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 2022-12-07
另類檢討

另類檢討

選舉兩方或多方競爭,結果有勝有敗;多場的選舉,贏的場子多當然是勝,輸的場子多就是敗。勝敗因素複雜,不能一概而論,其勝敗因果當然要檢討。民進黨受挫,一些基本態度傾向本土,卻有個人喜好、恩怨、偏見、失意、純情主義等因素,志有未伸,以成見大鳴大放,檢討民進黨的「大敗」。 民進黨除主席蔡英文立即辭職負責外,也成立檢討小組,準備進行全面檢討。號稱勝選,卻是涉案者也當選的國民黨,不但沒有「檢討勝選原因」,反而是箭頭指向民進黨,要求民進黨自我檢討,記取教訓。這是很詭異的政治邏輯,民進黨不檢討,結果會再犯錯,一路爛下去,國民黨應該很高興,何勞操心? 國民黨不知檢討「勝選」,民進黨應增加另類檢討,不但檢討民進黨之敗,也檢討國民黨之勝。勝敗雖然可能只是一體兩面,但並非完全如此。用不同的人,分別冷靜檢討國民黨之勝與民進黨之敗,可能更有意義。 民進黨中央的檢討方式,可以有幾種選擇:第一,傳統方式邀集各派系人物、專家討論,得出綜合結論;第二,檢討委員會分成兩組,各自研究討論,提出小組報告;第三,檢討委員會到各地分區召開公聽會,聽取地方人士意見,也解答地方提出的問題。 第一種方式如果閉門造車,集體創作,結果可能流於形式,內容集媒體名嘴學者言論之大成,未必合乎地方情勢與想法,也沒有對症下藥,與地方雙向交流的作用。第二種方式是仿美國在戰時代評估蘇聯軍力的方式,以紅軍及藍軍兩組,由不同的兩派學者專家組成,各自對蘇聯軍事能力作綜合評估,目的在避免同溫層發生重大誤估。第三種方式以各地公聽會進行,雖可能受到大鳴大放的攻擊,但卻能面對選民、支持者,有誠懇對話,凝聚力量的作用。 檢討國民黨「勝選」便比較「奇怪」,更加「另類」,但知己知彼,對民進黨未來選戰有幫助。因為這是非傳統檢討,方式也非傳統。因為在民進黨不得志,或對民進黨有極度期待卻不如理想,和對民進黨有怨言者,早已對民進黨開炮,公開檢討敗因,他們的立論俯即是,不必再勞他們列入民進黨敗選的檢討,但可以「重用」他們的見識與研究能力,專責研究國民黨的「勝選」。 這些以批判民進黨受國民黨之寵的專家學者名流,可以把他們的學識經驗用來檢視國民黨勝選的因素,供民進黨參考,而不要頂著留美博士或黨內大老的帽子,當政治算命仙,猜測輸贏,猜測這人上台,那人下台,這人要負責,那人是黑道,一嘴怨言空話,隨國民黨和中國起舞,卻未必抓到重點。 民進黨就拿出胸襟,邀請郭正亮、游盈隆、林濁水、王世堅、施正烽、吳子嘉和高嘉瑜等義助,成立專家小組,專責研究國民黨「勝選」的原因。既然都是學者專家,各界可拭目以待,見識他們對國民黨勝選的高見。 他們可能以非國民黨「專家」堅辭,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但民進黨仍應邀請公正人士,專責檢討國民黨的勝選,作為未來規畫選戰的參考。 
沈潔 2022-12-07
內奸名單

內奸名單

原來是這是中國監獄必須被強迫觀看的節目, 有一些固定的台灣朋友獲邀『代表』台灣人, 例如:「唐湘龍、陳鳳馨、#王鴻薇、游梓翔、賴岳謙、邱毅、黃智賢。」 這些人也是台灣一些媒體政論節目的固定來賓或者主持人,這或許是我們更應該關注並且警惕的。這些人的言論常常偽裝成『理性、中道、愛台灣』,但其實只不過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必須為了中國的偉大復興做貢獻罷了。 #內奸名單 李明哲   問題不在於王鴻薇稱呼蔡英文是領導人還是總統(外國人稱蔡英文為領導人,難道王鴻薇也當自己是外國人?),問題在身為台北市議員這樣的國家公職人員,卻多次被邀請到中國的中央黨媒,出席黨媒專門進行對台灣統戰的電視節目『海峽兩岸』,並代表台灣去附和中國對台灣的宣傳口徑,被為中國政策作背書。 這五年在中國監獄學習過程中,常常被迫收看『海峽兩岸』,那節目有一些固定的台灣朋友獲邀『代表』台灣人的聲音,例如:唐湘龍、陳鳳馨、王鴻薇、游梓翔、賴岳謙、邱毅、黃智賢,這些人也是台灣一些媒體政論節目的固定來賓或者主持人,這或許是我們更應該關注並且警惕的。這些人的言論常常偽裝成『理性、中道、愛台灣』,但其實只不過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必須為了中國的偉大復興做貢獻罷了。
Sabrina 2022-12-07
你見過這樣歪曲事實的嗎?

你見過這樣歪曲事實的嗎?

12/06/2022星期二 紐約曼哈頓的一個陪審團,經過兩天的考慮,裁決川普組織下的兩間公司瞞稅,作假紀錄等15項罪名。明顯,這又將是各大主媒的天大新聞。 其實這消息以前報導過,被控罪的是川普手下的兩間公司容許他們的 CFO 維斯伯格 Allen Weisselberg 將公司付給他的:轎車,子女讀私立學校的學費,高級公寓的租金,都沒有列入收入而報稅。而維斯伯格已經在一年前認罪了,這一次只是進一步製造新聞。(本來說先認罪,法官判刑時會輕一點。據說他自己要求判刑五個月,及另加罰款160萬元,也就是逃稅款額。)(下圖為維斯伯格上個月在紐約出庭時)   聽到新聞說,這項控罪跟川普本人無關,都是維斯伯格個人的造假帳,及貪餒。但是我見到所有的報導都著重於川普,說是在他宣布要角逐2024年總統選舉之後對他的打擊,又說川普跟他兩個兒子還面對紐約司法廳類似的控告,說這些公司存在多年的,廣泛的詐欺行為,以及司法廳長Letitia James 對川普的公司索取兩億五千萬元罰款等等。(James就是那個競選司法廳長時,唯一的口號就是要讓川普坐牢的那個。) 一條新聞說:川普他個人不受指控,不過檢控官說,川普「完全知道到底發生甚麼事,」但是這間公司的律師已經否認(川普或是他的家人知道)。這就是記者明明知道川普無分,但還是要將他扯進去。 也許維斯伯格的行為是過分,但是如果不將公司的一些福利都看做是收入而規矩報稅的人都捉去關起來,不知道監獄夠不夠容納。說到逃稅,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被 FBI 調查逃稅已經三四年了,(拜登自己在2021年當選後承認的),並且知道查出逃稅至少兩百萬元,他那個還是將自己在國外賺的黑錢,以及外國人給他的黑錢都隱瞞了,是真正的逃稅,到現在見不到任何司法的蹤影。(只見到新聞說,有好萊塢的左派大哥幫他還了200萬元稅金)。這中間存不存在利益衝突?但是沒有新聞報導,也沒有任何一個檢察官願意追訴。 一個前總統的前任CFO逃稅160萬元,轟轟烈烈的審訊,沒完沒了。一個現任總統的現任兒子逃稅至少兩百萬元,無聲無息的私了。 12/06/2022星期二 一直擔心川普回歸推特會給他帶來更大麻煩,現在他即使只在他自己的TruthSocial上說話,都讓他麻煩不斷。過去幾天,主媒的大標題都是:川普呼籲廢除美國憲法。於是攻擊的言論不斷。即使他的原意不是左媒說的那樣,但是負面報導已經吸光了所有的空氣,共和黨的正面報導的空氣都被吸光了。 川普的整段言論是這樣的:「現在(瑪斯克)揭露了大科技公司,跟DNC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跟民主黨之間密切合作,廣泛的欺騙國民,你們是否應當將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推翻,宣布真正的當選人?或是重新舉行一次真正的選舉?這樣一次全面的,大幅度的詐騙行動足以讓我們終止所有的規章法律,甚至包括憲法中的內容。我們偉大的先祖不會願意,批准虛假的,錯誤的選舉。」 但是所有的媒體都不提川普這段話的前面一大段,(前兩天說過了,媒體對於瑪斯克揭露的,民主黨跟推特公司之間密切合作的證據,一個字都不提。)只用了川普最後一句話,還加油添醋的說:「川普要將憲法中的所有內容規定都廢除,全面撤銷美國憲法。」你見過這樣歪曲事實的嗎? 川普不是律師出身,他是實話實說,但是這些媒體就用顯微鏡,用法官的尺,在川普每一句話中挑毛病。 川普第二天企圖說明白:「那些假新聞企圖說服美國人,說我要廢除憲法,這根本是假新聞Fake News跟誤導新聞Disinformation,跟謊言Lies。就像以前的RUSSIA, RUSSIA, RUSSIA,那些所有的謊言跟騙局。」 我們這些老百姓一看就明白川普的意思,但是自由派,媒體,民主黨就是故意看不懂。川普第三段解釋又出籠了:「天大的謊言,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糾正錯誤。只有傻瓜才不會同意(我的話),接受偷來的選舉。MAGA。」 但是他每一次再解說,都被說成是越描越黑。連不少共和黨人都說他這些言論難以辯護,那個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又第一個站出來指責川普,說任何人「鼓吹終止憲法」都不可原諒。我很奇怪,這麼多發言的共和黨人都不引述川普的全段文字,都捉住他那最後一句話做文章。 相對的,瑪斯克揭發的那些事實,沒有一個字的報導。(因為記者不會發問,所以沒有人會回答。) 只要美國還有這一批不誠實的,有立場的,險惡的媒體,美國就不再可能有公正選舉,言論自由,公平的世界。
袁曉輝 2022-12-06
王鴻薇們,你們想讀讀看嗎?

王鴻薇們,你們想讀讀看嗎?

前天(12/5)是殷海光教授的冥誕。 昨天我路過台北青田街,剛好看到一家房屋前掛著這張殷海光自提的話語(見下圖)。我忽然悲從中來! 殷海光教授是啟蒙我最深的民主導師(請詳見我的回憶錄《小瘋人生》),對台灣的民主運動,影響既深且鉅! 然而,這位哲學家,當年住在溫州街的宿舍裡,沒有浴室,洗澡時,是在廚房燒熱水洗澡。宿舍外的巷子還有特務監視! 今天,大部分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殷海光是誰了!他們只會享受著以為理所當然的民主自由。有些人還支持當年迫害殷海光的藍色黨。 想起殷海光,我萬分感激!雖然我未曾與他謀面,但高中時就讀盡他的書。 王鴻薇、高虹安、林姿妙們,你們想讀讀看嗎?  
李筱峰 2022-12-07
又是set好的嗆聲嗎?

又是set好的嗆聲嗎?

又是set好的嗆聲嗎? 我很同意欸,大姊選舉的時候有對下面幾位嗆過嗎? 或是雲林張家、南投許家?大聲一點,不要怕。
杜承哲 2022-12-06
救贖自己

救贖自己

救贖自己 念大學的時候,有次爸媽到台北來找我,我帶他們到士林夜市,我們排隊吃麻油腰子,人很多排很久,排到時點完餐,東西一上來,不到三分鐘,爸爸就全吃完了。我問他肚子真的有這麼餓嗎?他說不是,是因為很多人在等,看到那些等待的人,他沒有辦法好好吃飯,想說人家在等。我說我們之前也等很久,現在只要正常的吃飯就好,你吃這麼快對腸胃不好,而且我們還在吃飯。看到他坐立難安的樣子,我們也趕快吃完飯,然後把座位讓給別人。 尼釆認為世界有「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主人道德」是強者的道德,只有好跟壞的標準,主人道德由主人自己定義,好或壞等同高貴或是卑鄙。「奴隸道德」是弱者的道德,奴隸道德才有善良和邪惡的標準。 底層的爸爸當然信奉奴隸道德,人不能忘本,那麼我應該信奉什麼道德?不要去那種平民的夜市吃飯,到高級餐廳就不會遇過這樣的情況?我的同類到底是誰? 看到高虹安的「會有人搞定司法」,從小在街頭上混的我,本來的志願不是當黑道流氓,就是當大騙子,司法黃牛也是我小時候的志願之一,我一定要好好來報復這個邪惡的世界。 結果人生一事無成,想到刺激1995 的名言:堅強的人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拯救他人。 希望我們全部都能夠得到救贖!
李忠憲 2022-12-07
英特爾執行長是「側翼」?

英特爾執行長是「側翼」?

汪浩今在臉書上分享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認為,歐美不可能不依賴台灣製造的晶片,並幽默問到「這位是李忠憲和許美華的側翼嗎?」(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台積電議題引起熱論,名嘴汪浩今(6)日Po出一張「別擔心台積電去台化,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告訴你不可能」的圖片,並開玩笑詢問這位是李忠憲和許美華的「側翼」嗎?而成大教授李忠憲也幽默回應「被你發現了」! 近期網路上充滿著包含「台積電變美積電」在內的各種傳言,對此幾位大學教授及科技人都表示憂心,李忠憲今日先跳出來喊話認為「美國半導體棄台論是一個假議題」,台灣半導體產業鍊搬不走,因為沒人知道怎麼搬。 此外,科技專家「許美華」也對此提出4個問題,分別為「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最大的生產基地?」、「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最先進製程的生產基地?」、「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最先進技術的研發基地?」、「在對外投資擴廠的同時,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的全球總部?」,盼台積電能正面回應化解社會疑慮。 不過稍早汪浩也分享一張圖片,當中內容為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5月受訪,針對記者問歐美多快可以不必再依賴台灣的晶片,他直接回答「NEVER(不可能)」汪浩在貼文中提問:「這位是李忠憲和許美華的側翼嗎?」不過隨後李忠憲也風趣的留言回應:「被你發現了!」 季辛格當時再訪談中這樣回答,並在主持人追問下再確認,隨後解釋,目前晶片供應鏈80%在亞洲、20%在歐美,如果10年後能做到50:50已經很棒了。
自由時報 2022-12-07
講話半真半假的王鴻薇

講話半真半假的王鴻薇

  接受中共宣傳喉舌的訪問時,王鴻薇不敢稱呼蔡英文為總統,只敢使用領導人一詞。王鴻薇使用對岸的統戰用語被揭穿後,堅稱外媒也稱蔡英文領導人(附圖一)。 王鴻薇的話一半真、一半假! 世界各國元首有不同的稱謂,例如總統、首相、大統領、主席、委員長等。他們也都可以被統稱為國家領導人。沒錯,外媒也稱蔡英文為領導人。這是王鴻薇一半的真話。 王鴻薇還有一半假話:外媒不會只稱蔡英文領導人,還會稱蔡英文為總統。這是記者的寫作習慣:交錯使用含義相同的名詞,增加新聞的閱讀趣味性。 我可以舉紐約時報當例子。有關蔡英文的新聞,紐約時報確實也稱蔡英文領導人,但更多的時候用的是總統的正式頭銜。即便紐約時報稱呼蔡英文領導人,前面只冠上「台灣」,而非「台灣地區」。 王鴻薇在中國央視則只稱蔡英文為領導人,根本不敢使用總統一詞。王鴻薇稱呼蔡英文為領導人時,央視的字幕還冠上「台灣地區」四個字,不是只有「台灣」兩字。 王鴻薇迎合中共的宣傳喉舌,矮化台灣的國格。王鴻薇喪失國格在先,還用半真半假的話掩飾。敢做不敢當的王鴻薇講的話最多只能聽一半。    
翁達瑞 2022-12-05
白紙運動與我的態度

白紙運動與我的態度

中國的白紙運動大約歷經十天,氣勢就趨緩了。面對中共這個龐然怪物,要達成目標相當困難。雖然這個運動迫使習近平對清零嚴控稍微鬆綁有了一定效果,但如果認為中共會「讓步」,那就大錯特錯。 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政府會比中共玩弄兩手策略更加嫻熟,這是五千年中國文化有以致之,毛澤東更是其中高手,從黨內鬥爭中脫穎而出,一統全黨再一統中國,在嚴控民眾與對付國外敵人,均已積累了大量經驗並有其徒子徒孫繼承。 因此習近平避免與廣大抗議民眾直接對決,而以鬆綁來緩解民怨,然而中共絕對不會讓這個運動在各地的發起者與積極參與者有好日子過,而成為中共統治的隱患。以中共對民眾嚴密的數位監控,秋後算帳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就是那麼幾天,我們也不能忽視這個運動的偉大意義。以往海內外的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學生,幾乎毫無例外的與中共站在一邊,例如他們對台灣與香港的態度。如今他們卻已經有所變化,甚至反省過去他們對台灣和香港的看法。這種變化有重大意義,即使白紙運動陷入低潮,這個種子仍會存在,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新啟蒙已經有成,這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對中國的這種變化我們要抱鼓勵的態度。有些台灣網友對中國毫無信心大潑冷水,這樣不好,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鼓勵,到底我們有一個好鄰居比一個惡鄰好。香港網友對中國網友在反送中運動的攻擊也不能諒解,甚至嘲笑現在中國網友「抄襲」他們在反送中運動中運用的手段、宣傳,乃至歌曲。這不是抄襲,是學習。倉促而起的白紙運動來不及自創,學習香港的有什麼不好?以歌曲來說,社運唱的「團結就是力量」就是從美國歌曲中「抄襲」來的。 政治與社會運動有先進,也必然有後進,不要歧視後進,因為各自所處的環境不同,大家要相互幫助,對付我們共同的強大敵人。當年我也擁護過共產黨,參加過多次「反美帝」的遊行,一旦發覺上當受騙,只要還有良心就會覺醒,受騙愈深,反作用力可能愈大。也感謝香港與台灣的先進對我這個後進的容納,否則我們如何能夠取長補短更好的合作來對抗中共? 最近民進黨選舉大敗,不要怪選民,而是要檢討自己執政多年,怎麼還有那樣多人分不清大是大非?是民進黨的國民黨化而無法以身作則,還是哪方面的工作沒有做好?只有虛心檢討找到癥結,才能解決問題。對國民黨,我一向把支持者與權貴分開,把「華獨」與媚共的「一個中國」分開,把本土權貴與死心塌地的外省權貴分開,這樣才能團結更多的朋友,台灣才有希望。我們要努力把台灣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更好協助中國人民與世界應對中共,也才能改善我們自己的處境。世界是複雜的,任何事情不要簡單的一刀切。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2-12-07
白紙運動,革命星火

白紙運動,革命星火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不當封控,引發白紙運動,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又一全國性學生與群眾抗爭。參與者手持A4白紙,無言有語,口號「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被稱為白紙革命。海外中國人也群集中國使館外示威響應。中國的政治發展會如何?白紙革命的後續如何?普世關注,但習近平體制的牢結會被打開嗎? 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曾以法國大革命標榜的自由、平等、博愛,拍成藍、白、紅三部電影,正是法國三色旗的象徵。一位電影人從文化看社會,和從政治看國家,並不相同,文化的立意和政治實踐常因權力的任恣而有反差。近代國家國旗都呈現立國象徵的顏色,或有具象符碼。蘇聯紅旗的鐮刀、斧頭、星,到俄羅斯的紅藍白三色旗;中國五黃星紅旗仍象徵共產國家。國旗是國家象徵,認同標誌,看世足賽應感同深受,但在台灣這個叫做「中華民國」的「國家」,旗不旗、歌不歌,混淆國家的認同。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推翻清帝國,是藍色革命,象徵自由;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推翻中華民國,是紅色革命,分別為近現代政治右左發展。中華民國以殘餘中國存在台灣,依據其建國時無關的土地,彷彿一艘船飄搖著。標榜人民民主,實際是共產黨專政的中國,藉違反共產主義的走資化,成為強權,但並未循文明世界的民主原則發展。六四的改革引信被拔掉的卅三年後,白紙革命火花再起。 中國的藍色革命被紅色革命推翻,而非並置,都未形成近代自由、民主國家。革命的野望形同只是權與利的搶奪,國旗的顏色只是權力爭奪的口號,政治野心家的謊言。一九七○年代以來,世界被中國的工廠勞動條件與市場誘引,造成中國尾大不掉的危害。習近平體制反鄧小平「不管白貓黑貓論」,返回毛澤東的面面紅旗。美、中對抗不只是利益形態,也是意識形態的對抗。台灣在夾縫之間。 近代世界的民主國家,不管是帝國轉型的歐洲諸國,或國民國家的美國,甚至拉丁美洲的後殖民各國,以議會路線左右政黨共存的政治文明,體制外革命才會被體制內的改革取代。中國妄想以人民民主專政,實則共產黨專政,甚至習近平個人獨裁維繫政權,反逆世界文明的發展。經歷走資化的「改革開放」,自由、民主、人權的種子雖播在中國,但未開花。白紙革命是警鐘,若未民主化,即使中國放鬆封控熄火,不會止息!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2-12-07
更生人 與 更生黨

更生人 與 更生黨

更生人 與 更生黨 更生人 曾經坐過牢,不論原因, 出來後,洗面革心, 回饋社會,繼而參政。 這,其實會是個感人的勵志故事。 但若是惡習不改, 以從政掩護惡行, 那就另當別論了。 準此,我認為 應該也有「更生黨」的概念。 戒嚴、白恐、濫殺無辜、 迫害自由民主的政黨, 解嚴後參與民主, 若立志贖罪,回饋國家、 社會及腳下這塊土地, 應該也夠格被稱為「更生黨」。 但若惡習不改, 還假藉「民族、國家」名義, 配合中國殘暴共黨政權, 威脅併吞台灣, 迫害「自由、民主」, 則一切另當別論也! 若遇類此更生黨, 該勸更生人止步。 因同樣是更生, 此更生不同彼更生: 更生人,曾經坐過牢。 更生黨,依舊坐很牢。
謝志偉 2022-12-07
是愉懶,還是欺騙不演了?

是愉懶,還是欺騙不演了?

張善政市長都還沒就職,結果他在選舉開的許多支票,在今天就準備跳票。 基於責任政治,新市府本應重新審視編列112年度預算,負責任的兌現政見。 但今天的預備會議,國民黨團卻執意要用鄭市府編的舊預算來審,究竟是愉懶,還是欺騙不演了? 桃園市民將未來四年,託付給新的團隊,許多市民是相信張市長提出的政見,問題是,不編預算,幸福里程30K要少幾K?桃北北1280月票要少幾個月? 警消加給的錢在哪?公托數量要怎麼翻倍?產檢計程車誰買單? 不編預算,就是空頭支票!過去鄭市長遇上桃園升格,就依據責任政治的標準,重編預算送審,這不但是對議會及新民意的尊重,更代表對未來的政見與施政負責。 正告張市長與國民黨,責任政治,不和稀泥,預算重編,兌現政見。  
彭俊豪 2022-12-06
左媒吹捧的經典人物

左媒吹捧的經典人物

12/05/2022星期一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Michael Avenatti 米高艾文納堤,他就是2016年當川普競選總統時,拖出來一個色情電影明星Stormy Daniels,天天開記者會,說川普企圖付錢給她讓她收口。之後又在川普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 提名時,找出來一個女子Julie Swetnick,指控卡瓦諾三十多年前在一個派對中喝醉了,帶領其他在場男子,給在場女子下藥,輪姦了好多女子。這位律師做了這樣多「好事」,立即被主流媒體吹捧為「最紅律師」,天天坐在CNN跟MSNBC的評論台上,甚至宣布自己要角逐2020年民主黨總統提名。結果今天,他再被加州一名地方法官判刑14 年,罪名是欺騙自己的四名顧客數百萬元,以及逃稅時又妨礙司法。(下圖:艾文納堤當年意氣風發,跟Stormy Daniels 一起開記者會。) 在這之前,他已經因為侵吞Stormy Daniels 出書(攻擊川普)利潤30萬元,以及一度恐嚇Nike 勒索兩千五百萬元,而在今年初被判刑五年。同時吊銷了律師執照。 我打賭你不會在主媒那裏看到今天這一則新聞。但是在2016-2018年期間,他最走紅期間,你想逃過他的新聞都不成。在他每天找題材攻擊川普時,有人統計他在2018年三月七號到五月10號兩個月之間,他一共在CNN跟MSNBC出現108次。由於媒體整天捧他,他成立了籌款行動委員會,宣布要角逐總統提名。華盛頓郵報說他是最有希望獲得提名的前五名之內。加拿大極左國營電視台CBC還派了記者,千里迢迢到美國給他做專訪,我還記得訪問他的女記者眼中流露的仰慕之情。當時他真是人氣高漲一時無倆。(這些媒體今天都不吭聲了。) 這就是左媒吹捧的經典人物。原因是在川普任內,任何人願意站出來製造任何對川普不利的新聞,都會這樣被捧上天,不論對方提出的「事實」多麼荒謬。 根據法庭紀錄,艾文納提幫洛杉磯一個車禍受傷而癱瘓的男人爭取到四百萬元賠償,但是用這筆錢自己開了一間咖啡館,只分批給那人一次1,900元。2017年他為另一個客人爭取到三百萬元賠償,卻把這錢給自己買了一架私人噴射機,然後欺騙顧客說,這筆賠償只能按月給她,要分好幾年付清等等。 說到Stormy Daniels事件,他把這女星拖出來,說川普為了壓制她出來說話,給了她一筆掩口費,他指責川普用的是競選經費,在大選前鬧得轟轟烈烈。之後他還代表Daniels 控告川普破壞名譽,結果敗訴,被法官裁決賠償川普大約15萬元律師費,(這些你都不會在新聞中見到。)後來Daniels 說,這一項訴訟根本不是她的主意,是艾文納提不顧她的意思硬要提出的。 說到卡瓦諾的案件更是離奇,最初一個極左民主黨教授出面指控卡瓦諾在30年前侵犯她,完全沒有人證物證,已經是政治指控,但是艾文納堤還覺得不夠,又找了一個女的出來,將他的「罪刑」擴大到輪姦。這些媒體完全不去查證,就跟著報導起鬨。後來那女子Julie Swetnick 說,她沒有見到卡瓦諾「下藥」,或是參與輪姦,而她提出的一些「證人」不是死了,就是否認她說的話。(下面這漫畫中的serve 有雙重意思,一個是指「服務」國民,一個是指「服刑」。至於那女的身上的 MSM,代表的是 Main Stream Media,也就是主流媒體。) 艾文納堤今天在法院宣判後說,他非常後悔,為自己的行為道歉。我覺得最該道歉的是當初吹捧他,利用他攻擊川普的媒體。  
袁曉輝 2022-12-06
「你需要再多吃一個便當」

「你需要再多吃一個便當」

中國的國家特色之一,是總書記到某地參訪,隨口講了句話,不久之後,那句話就會嵌在那個地方的牆壁上,供人複誦學習,銘記在心。 譬如照片裡的那一句。自從習近平去牛乳工廠說了這一句話,此後在中國,奶就不以大為要了。 這樣大家就能理解馬英九為什麼念茲在茲就希望台灣和中國統一了。 他多希望屏科大的牆壁上,也寫上「你需要再多吃一個便當」。  
莊河伯 2022-12-06
王鴻薇「史上最快落跑的市議員」?!

王鴻薇「史上最快落跑的市議員」?!

結論在先,現任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於12月2日公開說明,自己不會辭去市議員,投入台北市第3選區立法委員的補選,也將在12月25日宣誓就職第14屆市議員。對她而言,此般劇本囊括兩種民意代表的職務,保證自己不「失業」,立於不敗之地,成就王鴻薇的「最好的選擇」。 老牌政黨國民黨第一時間的沙盤推演? 台北市市長選前各機構民調顯示,國民黨籍候選人蔣萬安幾乎處於領先地位,然他又於12月10日受訪時宣佈辭去立法委員的職務。若黨籍候選人蔣萬安如願勝選,其遺缺要推派誰投入補選,國內第二大的老牌政黨國民黨,豈能沒有提早規劃時程作業、沒有口袋或徵詢名單,筆者對國民黨的沙盤推演,感到疑惑。黨政要角們的齊力背書、推舉市議員王鴻薇,難道不會傷害王鴻薇本人及其他有志參選同志嗎? 今日登記補選立委的王鴻薇,否定昨日市議員王鴻薇 市議員王鴻薇於11月30日表示,「若黨中央強行徵召,她會說『我不能、我也不會參選。』」更指出:「剛完成市議員選舉,這周就去登記,時間非常尷尬,也說不過去;她不是避戰,也不怕吳怡農,是擔心自己背負落跑罪名,她敢保證,只要她去登記那一天開始,『大家一定會說史上最快落跑的議員』。」但事隔兩日,王鴻薇市議員就自己打起自己臉,在黨主席朱立倫、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陪同下12月2日正式登記補選,並表示:「之前真的很希望能實現對選民承諾,這段時間大家也知道,包括朱主席、蔣萬安及黨內很多先進的勸說,這次補選國民黨有不能輸的壓力,她無法迴避責任,於是她決定不計個人毀譽接受徵召、為大局而戰」。 政黨為候選人量身訂作出場儀式,無論鋪程過場或是華麗轉身,社會大眾早已司空見慣,參選理由堪稱「作文比賽」,但是再怎麼掩飾、美化,脫離不了封建時代的老劇碼。筆者認為,「12月2日登記補選立委的王鴻薇,否定11月30日市議員王鴻薇」?轉變之迅速,怪不得同黨同志秦慧珠公開抱怨,「我當了24小時備援投手」。 今日登記補選立委的王鴻薇,否定昨日市議員王鴻薇!(資料照)   松山區、信義區市民是實質利益受損的「利害關係人」 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74條,「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或當選人有褫奪公權尚未復權之情形時,其缺額由落選人依得票數之高低順序遞補」。從法律觀點,落選頭候選人吳崢不是直接利害關係人,雖然筆者近兩屆市議員選舉都投票給吳崢,也不能感情用事,怪罪於王鴻薇。推薦讀者瀏覽吳崢於12月2日臉書發文,「松山信義區因為人口外移,今年總人數剛剛跌破40萬人,市議員應選名額也由上屆的10席減為9席,各議員的服務量能本來就已經吃緊,如果再有人烙跑,這樣的情況只會雪上加霜。」筆者直接論斷,現任市議員王鴻薇的抉擇,松山區、信義區的市民朋友是實質利益受損的利害關係人。難道,同黨籍的蔣萬安擔任台北市長,不需要市議員王鴻薇監督市政嗎? 到底是誰的「最好的選擇」 市議員王鴻薇甫獲松山區、信義區第二高票(25,727票,得票率12.03%)當選的,競選標語是「最好的選擇」,筆者恭賀她在民主選舉制度裡成功連任,也贏的漂亮。王鴻薇從媒體轉戰政治領域,從新黨轉戰國民黨,曾經擔任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近幾年更是政論節目的常客,凌厲地炮火對準總統蔡英文領導的中央政府,擁有「女戰神」稱號。筆者比較擔憂的地方,若市議員王鴻薇當選立法委員,依照她過往的言論與行為,極有可能將烏龍爆料、製造仇恨的惡習,帶入國會殿堂,中華民國立法院恐怕再增加一位國家認同混淆的民意代表,她當然不會是立法委員候選人的「最好的選擇」。 現在的王鴻薇,不願辭任市議員、正在投入立委補選、也要宣示就職下一屆的市議員,一舉囊括兩種民意代表的職務,反而是王鴻薇的「最好的選擇」。對於未來從政者、社會大眾,絕非正面的教育示範;即使,她展現政治風骨的決斷、破釜沉舟的意志,宣示放棄就任下一屆的市議員,避免腳踏兩種職務的罵名。 史上最快落跑的市議員,踏出每一步,都是歷史紀錄。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
楊盛安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