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聯合報需要舔中到這種程度?

聯合報需要舔中到這種程度?

民防是不分時代都在做的事 聯合報卻要炒作戰爭恐慌 聯合報今天用頭版頭+A3版全面炒作民防團是戰爭威脅。不過民防團明明是不分時代都在做的事,馬政府時期,也是從中央、縣市到鄉鎮市,全都在做;不單備戰,還有防災,國軍也都會支援。為什麼這樣正常、普通的事,聯合報也邪惡到想要廢除? 這種操作手法,就像上次抹黑火山布雷車完全一樣。需要舔中到這種程度?
曾韋禎 2023-05-05
請問郭董:你的小型反應爐多大?

請問郭董:你的小型反應爐多大?

核能發電始於一九五○年代,反應爐的容量(Capacity)從60MW擴增到1600MW。台灣核四廠規劃的兩機組,設計容量是各1350MW,最早的核一廠,是各636MW。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將「小型(small)」定義為300MW以下,至700MW以下為「中型(medium)」。現在被媒體炒得火熱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通常被定義為300MW當量或更小的核反應爐。 郭董提及在高雄半屏山「設置小型核電廠」,直接讓人聯想到(郭董之前曾赴日取經)這可能是奇異日立核能公司正在研發的「革新型清水式反應爐」,該公司官網上的產品名稱是THE BWRX-300 SMALL MODULAR REACTOR,顧名思義,說明這是容量300MW的SMR;而BWR是指「沸水式反應爐(Boiling Water Reactor)」,福島核電廠就是這類型式,當時因海嘯造成電廠失去外部電源,導致冷卻水無法注入,加上反應爐的壓力持續上升,無法順利釋壓而導致爆炸。奇異日立核能公司是此類反應爐的主要廠商,新產品(BWRX)是以現有的BWR為基礎改良設計的。至於進度,據世界核能協會(WNA)的資料,它是「近期部署的小型反應爐——開發進展順利」,《日本經濟新聞》曾報導,預估二○三五年前後才會邁入實用化階段。 如果「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廠」,不含金門、連江,台灣有廿個縣市,廿個上述小型電廠,合計容量將高達6000MW,這將是2.2個核四廠的規模。請問郭董,這是你要的小型核電廠?大到可以翻轉台灣的能源政策?八年內可以達成嗎? 如果郭董是指已在運轉的俄羅斯小型反應爐(KLT-40S),容量是35MW,那問題來了,它將面臨太陽光電的挑戰。廿一坪屋頂約可設計7KW的太陽光電系統,容量因素以12.5%計算(因為不是廿四小時發電),小型核能以90%計,則35MW的SMR反應爐,約3.6萬戶的廿一坪頂樓就可以提供這樣的電力。這時,還需要「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廠」嗎? 所以郭董,請告訴我們,這是你要的小型核電廠嗎?有成本競爭力嗎? (作者為上市公司專業經理人)
吳海瑞 2023-05-05
齊克果的格言

齊克果的格言

今天5/5是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的生日,以下是幾個我喜歡齊克果的格言: 1. 愛不會改變心愛的人,它會改變自己。 2. 生活中最高尚、最美好的事不會被人聽到,不會被人讀到,也不會被人看到,但如果人願意去做的話,那就是生活。 3. 什麼是快樂,什麼時候人能快樂?如果你實際上做你自己,那就是今天,這就是快樂。 4. 過去的痛苦和憂慮可以改變一個人,但不能改變他的生活;未來的恐懼和希望可以改變一個人,但不能改變他的生活。 5. 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 6.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彌補對生活熱情的喪失。 7. 一個人一生的真正目的應該是成為誰,而不是想要什麼。 8. 哀傷可以使人變得更深沉,也可以使人變得更膚淺;這一切都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你如何對待它。  
李忠憲 2023-05-05
鈴木英司《在中國被監禁的2279日》

鈴木英司《在中國被監禁的2279日》

今天讀了我的老朋友鈴木英司在日本出的新書《在中國被監禁的2279日》,心中有頗多感觸。 今年66歲的鈴木曾經是左翼政黨日本社會黨的幹部,擔任過黨首土井多賀子的秘書。後來長期負責日中交流,曾長住北京,並在北京多所大學擔任過客座教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親中派」人士。 2016年7月,時任「日中青年交流協會」理事長的鈴木,在北京機場正要搭飛機返回東京時,被北京市國家安全局以「間諜罪」的名義逮捕。在招待所被「監視居住」了7個月以後被起訴,在法庭上被判處了有期徒刑6年。去年才刑滿釋放,回到日本。 鈴木說,被逮捕後最辛苦的是被「監視居住」的7個月。不能見律師、不能見家人、不能看電視和書本報刊。二十四小時有人在旁監視,睡覺不能關燈。除了被提審的時間以外,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床前,也不被允許發出聲。只能在心裡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唱著自己喜歡的石川小百合的「天城越」和「津輕海峽冬景色」。他說,他就是靠這兩首歌的歌詞鼓勵自己、撐過這7個月的。 最痛苦的,是所有的窗簾都被關上,完全見不到太陽。在7個月之中、他只有一次被允許到陽台上曬了15分鐘的太陽。是在他苦苦哀求下才爭取到的。他說,自己也完全沒有想到,當坐到太陽下時,竟然淚流滿面。 鈴木認為,中國抓他的時候,應該也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第一次提審他的時候,讓他在紙上寫下他認識的所有的中國人的名字。鈴木因為長年從事日中交流、見過很多人。於是他寫道: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錄口供的警察連忙說:「不要寫這些、寫你平常打交道的」。 後來,鈴木被起訴的理由非常荒謬。2013年12月,北韓的重要人物張成澤被打倒,有韓國媒體報導「張成澤已經被處決」,但事實還不是很明朗。當時,鈴木和一位中國外交部的官員吃飯,就隨口問了一句「張成澤死了嗎?」官員答「我也不知道」。沒想到這段對話被錄音。變成了他「刺探國家機密」的所謂「證據」。和鈴木吃飯的那位官員是一位共青團派的後起之秀。共青團派當時正在遭受習派的清算,聽說那位官員也被捕了,好像判的比鈴木還重。 鈴木是2022年10月被釋放回國的。在監獄裡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折磨。他的體重從被捕時的96公斤,減到68公斤。 鈴木發現和他有類似經歷的日本人回國後,還是不敢得罪中國,基本上都選擇了沉默。他認為那樣是不對的。鈴木反省了自己過去對中國人權問題的視而不見,並表示,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中國的真實情況,防止下一個被害者的出現。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 2023-05-04
郭董顯然不太懂AI是什麼

郭董顯然不太懂AI是什麼

郭董號稱自己是科技人,但他顯然不太懂AI是什麼(真的很傻眼) X「郭台銘:青年要往更高價值工作發展 低階工作讓AI取代」 雖然郭董似乎已經在K黨總統候選人名單出局了,但是,看到郭董誤解AI,還是忍不住多嘴幾句,以免大家基本觀念被誤導!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一種具有自我學習能力,而且未來演化潛力超級強大的人工智慧。 AI學習、演化能力之強大,才剛開始,已經讓人類開始害怕了。 (之前我寫過一篇AI會說謊的發文,人類真的應該害怕AI,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害怕什麼。連結再貼一次留言) 因此,AI會取代人類的工作,絕對是靠人工智慧碾壓人腦的優勢,絕大部分不會是低階工作。 有很多靠腦力的高階白領,已經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未來可能會被AI大量取代了(職業類別涵蓋很多,包括很多社經地位頗高的工作,寫出來會引戰,就請大家自己動腦想想了) 所以,AI絕對不是來跟人類搶低階工作的。要跟AI比邏輯、運算、推理、組織能力,人腦一定輸,而且會愈輸愈多。 因為靠半導體(又是半導體XD),AI推進速度會愈來愈快,而且不用休息、不會累。 郭董說錯的「低階工作讓AI取代」,我猜他原本想講的,應該是指工廠產線,用智慧機械設備,取代原本重複單調的人力工作,以降低成本、提升效能。 那個不叫AI,那個叫「產線自動化!」 望周知。 TW.NEWS.YAHOO.COM 郭台銘:青年要往更高價值工作發展 低階工作讓AI取代 郭台銘:青年要往更高價值工作發展 低階工作讓AI取代   許美華2023/4/4 發文 AI 會說謊/人類真的應該害怕AI,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害怕什麼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450454441950041&id=100009565574844&mibextid=qC1gEa
許美華 2023-05-04
台灣名列亞洲第1,世界排名第35

台灣名列亞洲第1,世界排名第35

台灣名列亞洲第1,世界排名第35 大家知道這是關於什麼的世界各國的排名嗎? 每年的5月3日,是聯合國新聞自由日,2023年由總部設於巴黎的無國境記者團(RSF)發表的今年世界報道自由度排行榜,台灣列入第35名,這是亞洲國家中最好的成績,屬於“良好組”。 同屬“良好組”的亞洲第2名的國家有世界排名第47的韓國,看很多韓劇他們對社會問題,政治弊病,官僚大企業的陰暗面好敢拍,不僅如此有關報道的韓國法律也跟進,不僅需要報道者實名制,如果是失實故意杜撰的內容,理論上可以“損毀名譽罪”最高判處7年有期徒刑,果然厲害。 相對保守內斂的日本從去年的第71名略升,排在第68名。 北朝鮮依然是墊底的第180,179是中國,178是越南,真是垃圾國家三兄弟。俄羅斯則從去年的155名跌至164名。 RSF事務局長說,總體而言,很多國家的政府當局對新聞報道的規制加強了,背景是與自媒體的敵對感的不穩定原因,以及還有虛偽資訊產業的形成關系很大。 東京博士 2023年5月4日    
東京 博士 2023-05-04
杯水論英雄

杯水論英雄

中文有句成語,覆水難收,英文也有一句俗語,別為傾倒的牛奶哭泣,描述的都是自然現象,意思都很清楚;共產黨有「一杯水主義」,也很形象化,不懂的年輕人可以去谷歌;柏陽筆下「三作牌」出身,號稱「侯侯做代誌」的人,不先「侯侯想代誌」,竟搞出一個「杯破水覆」的「杯水論」,還需要註解,以意識型態掛帥,硬指杯是「中華民國」,「水」是台灣,所以杯子破了,水就會流掉。 這種貨色真是莫名其妙,為什麼台灣不是主體的「杯」,而是被人裝來裝去的「水」?這和財大氣粗的傢伙一樣,天天喊「中華民國」,帽子上搞「中華民國」國旗,但到比喻美中拔河,走鋼索的「小人」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 台灣人學習外來支那語,聴到有人唱「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便「莫名其妙」的感動起來,真是白感動一場,這句話的意思是「台灣不是國家」,或者不敢講台灣是國家。 先玩這個遊戲的就是馬「前這個」,他與中國同調,台灣不是國家,只是他們現住的「家園」,這就是中國所主張的台灣「從來不是國家」,但是他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襟上的國旗徽章不見了,「中華民國」只剩下「終年 一九四九」和「憲法」名稱。 「侯侯」想代表中國黨選正式名稱叫「中華民國總統」,實際上也就是「台灣總統」的職位,便照馬「前這個」的論調,弄一個「侯杯杯」叫「中華民國」 ,但不等同台灣,也不說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相隸屬,還要台灣選民「固杯」。台灣既然被他貶為「杯中之水」,如何能固杯? 台灣可能還有人不去想,或聽不懂,為什麼中國要一再唸「台灣是自古以來中國不可分的一部份」,要求各國接受「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的一部份」,這樣碎碎唸只証明它的主張不是事實,也沒有法理根據,因為它沒有法理主張對台灣的主權,便以「自古以來」胡謅,想以「繼承」取得台灣。 中國以流氓心態,想繼承偽造的「祖宗財產」,因為它沒有其他理由可以主張產權歸它,而「中華民國」已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它就有權繼承「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主權。就此而言,國民黨不敢說台灣是國家,比中國更可惡,因為台灣主權並未移交中國或中華民國,不能成為中國繼承的標的。 台灣的法律地位論著不知凡幾,國民黨不採信,總應信他們的「總裁」吧,蔣介石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二日從南京發給「台灣省主席」陳誠的公文提及:「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係剿共最後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誑言,開羅會議與波茨坦宣言已把台灣歸還中國,但難道他不知道蔣介石是代表中國出席開羅會議的領袖,蔣介石到一九四九年還這麼說,秦剛憑什麼翻案? 一九四九年一月,蔣介石認為台灣法律地位未定,一九五一年對日和會簽的舊金山和約,蓄意未定台澎歸屬,留待他日解決,之後,國際社會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舊金山和約仍有效,但台灣走向民主化,「中華民國」已非中國國號,而是台灣國暫行「國號」,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因為國際政治因素,國號還未能改。 國號未改,當然是瑕疵;中華民國等同台灣,金門馬祖住民可能也有意見,理論上他們是被中華民國「佔領」,但並不影響中華民國或台灣是國家的地位。最重要是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相隸屬,主權屬於台灣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繼承權;中華民國與台灣是一體,不是杯子與水的關係。侯侯如果有心,好好想一想,不要被意識型能沖昏了頭,跟別有用心的老國民黨亂吠。
沈潔 2023-05-04
哪些工作最受 ChatGPT 威脅

哪些工作最受 ChatGPT 威脅

哪些工作最受 ChatGPT 威脅: 會計 數學家 程式設計師 口譯員 作家 記者 有一些職業,AI 只會扮演從屬的角色。這包括: 廚師 汽車修理工 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工作 林業和農業工作 ********************************************************************** 專業如果只是簡單的寫總結,收集和濃縮知識,就會消失。 ~Hinrich Schütze 推斷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的估計,生成式人工智慧可以使相當於 3 億個全職工作崗位實現自動化。 ~高盛研究部 人工智慧的許多期望在我看來似乎被誇大了,而且在它們的能量消耗方面也不切實際。 ~Christoph Meinel 任何在網際網路上試用最新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的人都應該小心洩露自己的敏感數據。 ~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https://www.zdf.de/....../kuenstliche-intelligenz-ki...... ZDF.DE Welche Jobs durch Künstliche Intelligenz bedroht werden
李忠憲 2023-05-04
台灣人類學開創者鳥居龍藏

台灣人類學開創者鳥居龍藏

他號稱小學只讀到二年級就退學,此後靠自修完成其學術體系,最後獲博士學位,當大學教授,還自創研究所。更重要的,他進行了台灣有史以來首度學術的田野調查行程,台灣原住民因他而重見天日。他是台灣的人類學與考古學的開創者。 今天就是這位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的學者鳥居龍藏的冥誕,鳥居龍藏於1870年(明治3年)5月4日出生於日本德島。 日本領台的第二年,1896年,派了許多學者來台灣進行各方面的調查研究,包括動物、植物、地質、人類、民俗、考古、宗教...各個部門的學者。其中派來進行人類學調查的人員,就是當時在東京大學人類學教室整理標本的管理員鳥居龍藏。 從1896年到1900年之間,鳥居龍藏四度來台灣進行學術調查,他徒步入山,以進行實地調查旅程。足跡遍佈臺灣本島及紅頭嶼(今蘭嶼)、火燒島(今綠島),並攀登玉山,橫越中央山脈(詳見下圖鳥居龍藏四次來台調查路線圖),他留下許多珍貴的紀錄資料,尤其是攝影影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人類學、民族學分類,奠下基礎。完成《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及《人類學寫真集·台灣紅頭嶼》等民族誌學的作品。 鳥居經過這4次的調查,將臺灣山地的原住民分類為9族:泰雅族、鄒族、布農族、邵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 (當時名稱是用片假名表達)田野調查之中,針對原住民族的身體、語言和生活文化進行探究,留下了珍貴的紀錄。 除了台灣,鳥居龍藏也曾經多次前往沖繩、中國、滿洲、蒙古、朝鮮、西伯利亞、庫頁島等地做廣泛的田野調查,對東亞的人文習俗有深入的研究。他曾遺憾表示,做過日本周邊的這麼多區域的田調之後,沒有機會再回台灣進行進一步比對研究,否則將會有更多心得。 只有讀過小學兩年不到的鳥居龍藏,就任過國學院大學教授(1923)、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並於自宅設立鳥居人類學研究所(1924)、以自己的名義為上智専門學校向文部省申請並完成升級手續,成立上智大學。擔任上智大學文學部長(1928)。並應哈佛大學燕京研究所(在北京)之特別招聘成為研究員(1939)。 鳥居龍藏於1953年逝世於東京,享壽82歳。現在他的故鄉德島縣,有一間縣立「鳥居龍藏博物館」。
李筱峰 2023-05-04
第一島鏈國家紛紛表態

第一島鏈國家紛紛表態

日本:安倍「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岸田「台灣穩定對世界至關重要」。#中國不爽 韓國:尹錫悅「台灣議題不僅是兩岸之間的問題,而是與北韓一樣屬於全球性議題」#中國不爽 菲律賓:小馬可仕「美菲聯合聲明:台海穩定為全球繁榮要素」 #中國不爽 第一島鏈的國家都紛紛表態要跟美國攜手捍衛台海安全。我們的總統候選人鬧鬧笑話之餘,也該有正確的國防戰略、外交路線論述 我打從心裡不希望我們的總統,是連「一法三公報六保證」都答不出來的草包,或是畫虎爛自己上任「共機不會來」、「八萬機器人大軍」的空話王 #加百列 圖:東方日報
水鏡政經學院 2023-05-03
IQ157之腦袋有問題

IQ157之腦袋有問題

柯文哲在政大演講,說出「平均起薪低的科系一定要收掉。」讓我困惑不已。要收掉的科系是全國各大學的該類科系?還是該校的該類科系?柯文哲的語意不清楚,恰好顯示他的表達訓練有問題,這是哲學與文學的教育重點,卻是柯文哲標準下會被關掉的科系。 讀基礎科學系向來比應用科學系的起薪低,關掉平均起薪低的科系,意味基礎科學系多會被關掉。然而沒有紮實的基礎研究,就很難有傑出的科學應用。關掉臺大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等基礎科系,臺灣的理工醫等自然科學發展會受到多嚴重的戕害?而哲學系、歷史系等人文學科既可讓殷海光、李濟等大師傳道、研究,也培養出李敖、鄭南榕這些人才。沒有他們,臺灣會走上不一樣的路。 更且,臺灣大學生就業後有過半數的人工作內容和他大學所讀科系無關。學界也不認為畢業生薪水高低可以決定科系價值,更且是以起薪為依據,尤為荒謬。 柯文哲的荒謬言行跟他平均起薪高的醫學教育無關,而跟他平均起薪低的人文教育有關。 (作者為退休商科副教授,嘉義市民) ◎ 李文正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低薪有一個很大理由是我們教育出問題,因為教出來的學生沒有那個價值」,他有看過一個報表,所有不同科系大學畢業生,計算平均薪資,坦白講如果薪資太低,那個系一定要縮人。 這樣的言論令人吃驚!因為他對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提出了不可思議簡單而粗暴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把畢業生平均薪資低落的系所縮編。根據他的邏輯,平均薪資偏低的系所就該縮編、裁撤。那麼有許多科系的畢業生,剛畢業的起薪並不能像科技業一樣盡如人意,像是社工、設計、文藝、電影、廣告創意等等,但這些科系對於國家社會長期的健康發展同樣不可或缺,總不能以後拍電影得去科技公司裡面找工程師來當導演吧? 將教育僅僅視為培養高薪工作者的工具,柯文哲本末倒置了! (作者為補教公民科老師,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研究生) ◎ 林柏寬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談到大學畢業生起薪太低,表示主因是教育出問題,「有些學系教出來的學生沒有那個價值」,平均起薪太低,該系就要縮編。領著低薪的年輕人已經夠苦了,聽到柯文哲用薪水來衡量科系價值,應該很不是滋味吧! 自誇智商一五七的柯文哲,年輕人當年喜歡他素人的直白,但幾年下來他迂腐的人格特質被看破手腳,很多年輕人自我解嘲說二○一四年還以為白色素人跳脫藍綠,現在回頭看其實是忽藍忽綠、甚至忽紅,「還好只被柯文哲騙幾年」。 素人的新鮮感過了保鮮期後,柯文哲就是一個投機的政客,更因為文憑主義的目光淺薄,動不動就拿出自己的智商、學歷、醫生背景賣弄一番;沒有解決畢業生起薪低的具體辦法,就嗆這些科系最好縮編。難怪他擔任台北市長時,歷來施政評比幾乎都是六都最後一名。年輕人的自我解嘲,很多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 (作者為國中教師,台南市民)
林修正 2023-05-04
蒙古喊一中原則,歷史的黑色幽默

蒙古喊一中原則,歷史的黑色幽默

由蒙古來喊一中原則,莫名有種歷史的黑色幽默感。 蒙古從中華民國獨立出去,然後中華民國經過了一段曲折離奇的奇幻旅程,與蒙古獨立時的那個中華民國完全是兩種東西,管轄範圍有99%在建國時還不存在。後來又蹦出一個野孩子,佔了中華民國扣除蒙古後剩下的地,改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回頭唆使蒙古,叫轉世過後的中華民國遵守一中原則,光敘述出這段過程腦袋都快打結了。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求蒙古也遵守一中原則,畢竟20世紀的東亞史就是一本亂帳,真的硬要追究起來也只能各說各話,況且他們離中國那麼近,也不是不能理解蒙古的難處。只是想藉由歷史回敬中國說的一句名言:歷史文件不具備現實意義。 找蒙古回頭要求台灣遵守一中原則,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林俊憲 2023-05-03
郭董寫錯字的真意

郭董寫錯字的真意

一向霸氣形象深植人心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為了爭取中國國民黨2024年總統選舉黨內提名,最近不斷出招,先是拋出了若是他當總統,中國八萬解放軍登陸台灣,他就要派八萬機器人士兵對打(註1),接著又拋出了要在高雄半屏山設立核融合電廠,然後他又進一步加碼說要在各縣市都設立一座小型核電廠再度引發熱議(註2)。日前,政治工作者周軒在臉書上透露,郭台銘有次演講時背後的標語寫著「台灣年青人的未來在那裹」,從中可以看到短短一句話就出現兩處錯誤,首先是「年青人」應該是「年輕人」,「那裹」應該是「哪裏」,整句話修正過來則為「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裏」,讓他感到郭台銘公關團隊的遣詞用字十分堪憂(註3)。 事實上,周軒真的是多慮了!因為郭台銘這一連串彷彿韓國瑜上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政治大動作,已然使得他和當年的韓國瑜一樣成為輿論討論度最高的人,畢竟台灣人的民族性就是愛看熱鬧,民進黨提名的2024年的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正經八百少了些許趣味,而中國國民黨目前支持度最高的侯友宜說起話來則一直像答錄機一樣只會重複不斷的跳針「猴猴做歹己」這些空洞的套話更是無聊到爆,至於台灣民眾黨的柯文哲過去雖然曾經是政壇人氣王,但耍了八年下來已經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選民早已看膩,加上沒了公職位子就沒資源沒聲量,選民根本不相信他能選得上,唯有郭董財大氣粗,現在有學到韓國瑜說學逗唱插科打諢搞譁眾取寵的本領,有錢又有趣,這樣的天選之人試問要去哪裡找? 至於說他所用的公關團隊寫錯字讓人憂心,那真的是想太多了!要知道,像郭董這樣人生歷練豐富,美中兩國的元首都曾跟他握過手同框和影的大人物,他所任用的公關團隊怎麼可能會犯寫錯字這種低級的錯誤?這就如同曾在位六十一年創造大清盛世基礎的康熙曾把位於中國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莊」的「避」字多寫了一橫,以現今角度來看,確為錯字。不過根據中國學者考證,《唐寫本唐人選唐詩》中,李白詩《古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兩個「避」字均多一橫。康熙飽讀詩書,「避」字多寫了一橫,似有所憑據。另外,杭州西湖十景的「花港觀魚」,康熙御筆親寫石碑,卻把「魚」的四點少寫一點,只剩下三點。有中國學者認為,康熙篤信佛教,有好生之德。三點為水,四點為火。魚字是四點,有火之疑,魚遇火必死,遇水才能生。康熙帝心存仁慈,便將魚字的四點改寫成三點(註4)。 因此,郭董的公關團隊之所以會把「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裏」,寫成「台灣年青人的未來在那裹」顯然是有深意故意為之的,要知道,郭董之所以能夠成為全台首富,並在中國養活百萬名員工,所憑藉的就是鐵血的軍事化管理,他曾說「你的尿變黃了沒?不黃,表示工作不夠努力」來要求員工(註5),又曾說:「如果說年輕人還是拿那麼多薪水,台灣經濟是沒有希望的」(註6)。顯見在郭董的心目中,台灣的年輕人工作不夠努力、薪水領太多了,經濟才會不好,最好台灣的年輕人都能像中國的年輕人那樣乖乖的當個韭菜讓習近平這一位被戲稱為「包子帝」的獨裁者宰割,逆來順受絲毫不敢違抗,這樣經濟才會好,他的鴻海帝國傳奇不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嗎? 正因為有這樣的成功經驗,所以郭董才要呷好逗相報,故意用「台灣年青人的未來在那裹」來跟社會對話,畢竟,韭菜就是要「青」才是好韭菜,「裹」就是「包」(註7),郭董就是要告訴大家,只要他當總統,台灣年輕人都會成為尚「青」、夠資格成為他與習近平這個「包子帝」一同收割的好韭菜,這就是他許給台灣年輕人的未來! (註1)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501W0133 (註2)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288924 (註3)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287318 (註4)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011002272-260409?chdtv (註5)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28922 (註6)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40073 (註7)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4251&la=0&powerMode=0
海兒 2023-05-03
GDP美麗數字下的隱憂

GDP美麗數字下的隱憂

根據經濟部最新發布的「當前經濟情勢概況」指出,臺灣受惠於半導體先進製程優勢、臺商回臺投資等因素,使得臺灣近十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3.2%,優於韓國的2.6%,此外,我國GDP擴增速度大於韓國,兩國人均GDP差距急速縮減,且韓元貶值幅度較大,去年(2022年)臺灣人均GDP為3萬2,811美元,再度超越韓國的3萬2,237美元。 台灣人均GDP時隔18年後,反超南韓。(示意圖,取自Freepik)   人均GDP(per capita GDP),是國家生產毛額(GDP)除以總人口數,若假設總人口數不變的條件下,影響人均GDP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匯率變化與GDP成長率。 臺灣的人均GDP超越韓國,「匯率」是關鍵因素之外,臺灣與韓國的經濟及產業結構相似,以前韓國的經濟實力勝過臺灣,但近年來卻明顯出現衰退;反觀臺灣,在美中貿易戰之後,臺商加速回流、半導體轉單效應等,是臺灣經濟復甦的催化劑,加上產業持續推動轉型、創新與全球佈局,尤其是價值創造與數位轉型的成果,不斷提升核心技術與毛利率,讓產業有優質的基本面支撐,這些都是引領臺灣經濟成長的豐沛動能。 臺灣的GDP表現相當亮眼,確實很值得肯定與讚揚。然而,欣喜之餘,我們仍須正視在美麗數字之下,是否存在哪一些隱憂?又該如何因應? 首先,臺灣的GDP過度仰賴半導體、資通訊等科技產業,容易導致其他產業空洞化,面臨需求降低、庫存過高、通貨膨脹、升息或景氣影響的衝擊較大;因此,為降低風險並提高整體產值,當我們致力於科技產業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內需產業的發展,如傳統產業、服務業、教育業、觀光業、文化藝術業等,善用數位轉型與共享思維,提升競爭力與價值,且政府應有更完備的法令與政策以相輔相成。 再者,人均GDP提高,可能是財富集中於少數人,而多數人的薪資仍偏低,「貧富差距」現象日益擴大,相對剝奪感加劇,恐怕會衍生出更多社會問題;況且,民眾感受是「薪資成長慢、物價上漲快」,GDP成長只是「無感」的數字,無法真正反映出貧富差距、產業失衡、所得分配不均、青年低薪、高物價、高房價、高房租、貸款壓力、兼職、加班、失業、貧窮率增加、勞動力短缺、高階人才出走、生活品質被壓縮等實際困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名譽院士顧志耐(Simon Kuznets)教授曾提醒:「GDP反映的是客觀經濟數據,卻無法衡量人民的幸福或快樂。」筆者認為,政府不能只關注GDP成長數字表現,而應以如履薄冰的態度,多傾聽人民的聲音,認真看待美麗數字下的隱憂,積極改善貧富差距、穩定物價、鼓勵企業加薪、平衡產業發展、營造良善環境等,讓國人都能安居樂業,邁向幸福永續的臺灣。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蘇緯政 2023-05-03
中國農管的啟示

中國農管的啟示

中國政府自上月起成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農管)團隊後,多次爆出暴力執法的情況,農管胡亂損毁農民的農作物,從經濟作物、蔬菜、煙草等都被肆意破壞,這些「執法者」根本就是穿上制服的流氓,也是中國「管治」的慣用手段。農民被要改為耕種特定的作物,例如馬鈴薯、地瓜、玉米等,20年前的「返耕還林」政策走上了回頭路,恐怕將本已受污染及極端氣候等問題影響的耕地受到更進一步的破壞,中國的農業生產能力將嚴重受損,加上經濟危機仍然未平息、烏俄戰爭引起的通貨澎脹等,糧食進口將更難以負擔。農管政策正有如當年的全民大煉鋼,不難預期本來為了所謂「穩糧保供」的政策,將會反而引發中國在「大躍進」後的下一場大饑荒。 中國政府自上月起成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農管)團隊後,多次爆出暴力執法的情況,農管胡亂損毁農民的農作物,從經濟作物、蔬菜、煙草等都被肆意破壞,這些「執法者」根本就是穿上制服的流氓,也是中國「管治」的慣用手段。(截圖自推特)     中國多年以來一直在大舉購買糧食,中國的糧食儲備量甚至已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現在更推出新政策來全面種植澱粉類食物,恐怕是為了戰爭作準備。現代農業講求的是知識和技術,這種強行耕種妄顧作物對土壤、氣候等最基本的認知,是不學無術的獨裁者才會犯下的愚蠢錯誤。此外,農民佔中國人口相當高的比例,而中國政府卻採用高壓手段對待農民,不論最終農民選擇造反還是「躺平」,結果都是事與願違,且對中國來說將都是相當致命的打擊。近年來中國已經多次出現民產被公權掠奪、公務員無法支薪等情況,像農管這些龐大的「維穩費」開支還能持續多久?更遑論中國的貪腐問題極為嚴重。而這些都將為中國的局勢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也同時增加了習近平為了轉移國內視線鋌而走險攻打台灣的可能性。 農管這種反智的政策以及目無法紀的暴力執行方式,都是極權制度的獨有產物。在民主政制之下,有第四權及人民的監察,加上三權分立的互相制衡,不可能出現這種荒謬的亂象。農管同時也揭示了中國人無法汲取歷史教訓,習近平的「農管」不同有如大躍進,也跟毛澤東的「打麻雀運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初中國共產黨上位,農民功不可沒,現時卻遭受到這種對待,就如同當年倖存的韓戰士兵、曾「為國爭光」的奧運金牌選手等,最終卻被棄若敝屣。只要對中國有正確的認知,根本不可能有「委屈和平」的想法。 (台灣基進國際部專員,原籍香港)
康駿銘 2023-05-03
今日壽星詹姆士·布朗與溫伯格

今日壽星詹姆士·布朗與溫伯格

人生際遇各殊,而什麼才算「成功的人生」?也各有不同的定義與價值。 且舉今天的兩位人生歷程迥然互異的冥誕壽星來對照,他們恰巧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 第一位,美國的黑人知名歌手,舞者、作曲家、樂團團長及音樂唱片製作人,詹姆士·布朗(James Joseph Brown)。1933 年 的今天(5 月 3 日)出生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巴恩韋爾。 他曾經有過一段幾乎墜入黑暗深淵的坎坷、墮落與罪惡的生長歷程。 詹姆士·布朗在4歲時父母離異,之後在阿姨的妓院裡度過童年。中學七年級時輟學,做過許多零工維生:揀棉花、擦鞋、洗車等等;16歲時結伙搶劫被逮捕,被判決要服8至16年的重勞役。在監獄度過短暫時期後,被轉送往少年勞役農場,花了三年時間待在社會服務之家(community home) 布朗在獄中打過棒球,在比賽中結識鋼琴師Bobby Byrd,開始改變他的後半生,他的音樂藝術歌唱才華被發現,在喬治亞州內的俱樂部駐演。布朗簽下表演合約,與Bill Johnson合組「節奏福音星光四部曲」樂團,擔任團內的鼓手與風琴手。走上演唱、創作的藝術人生,被稱為「靈魂樂教父」。 布朗將福音音樂及節奏藍調帶入靈魂樂及放克(Funk),對許多其他類型的音樂,如:搖滾樂、爵士樂、雷鬼、Disco、舞曲、電子樂、…也產生影響。 另外第二位冥誕壽星,則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他是美國物理學家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einberg)。 1933年5月3日溫伯格出生於紐約。15、6歲時即受到父親的鼓勵,興趣逐漸集中在理論物理上(此時,前述的布朗正在坐牢)。溫伯格一路從事研究,獲博士學位,後來擔任哈佛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的教授,並於197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溫伯格是H指數、創造力指數等排行榜最前列的科學家之一。 然而不同於前述的布朗從坎坷過錯的人生走向福音音樂的傳揚,這位科學家溫伯格卻是一位無神論者。 他說過這樣激進的話: 「無論有沒有宗教,好人都會做好事,壞人都會做惡事。但是,若你想要好人做惡事,就需要宗教了。」 這句話的前半句應該許多人還能接受,但是後半句恐怕會引起牧師、神父、法師及宮廟董事會的不滿吧? 不過,我則有條件的接受此語,例如,那些經常焚燒紙錢的宮廟信徒,污染空氣、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危害國民健康,能說不是宗教帶來的壞事嗎?至於宮廟淪為選舉買票樁腳,甚至當起中共統戰台灣的幫凶,那就更是惡中之惡了!  
李筱峰 2023-05-03
郭台銘打臉趙少康

郭台銘打臉趙少康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一日在企業界舉辦的講座上語出驚人,宣稱要在三年內將機器人做起來,「對方上來八萬個兵,我八萬個機器人去跟他對打,死道友不死貧道啦」。   郭台銘這套說法狠狠打臉了趙少康「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說法,因為既然可派機器人上戰場,那就不用派有生命的青年上戰場啦。這究竟是趙少康對科技無知,還是郭台銘吃了韓國瑜的口水,我看是兩個人都在賣浮誇、都在譁眾取寵。 郭台銘在這次的講座上也提出,他當選後台灣經濟會翻轉、人民會有錢、這種承諾與馬英九的六三三及韓國瑜的「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空口說白話的「空喙哺舌」。 二○一九年九月十二日,郭台銘發表聲明痛罵國民黨迂腐,如今,四年過去了,國民黨繼續向下沉淪,這次郭台銘為了競逐被國民黨徵召為總統候選人的機會,又是道歉又是讚美朱立倫,令人油然而生「卿本佳人,奈何最賊」之嘆;郭台銘要用機器人打仗,卻在中國鄭州的富士康廠聘了近五十萬員工,為何不用機器人? 郭台銘說台灣不要軍購買武器,敵人就不會打你,自己的公司卻聘用保全及一百多位法律顧問保衛公司權益,為何不撤掉呢?依照他的邏輯,撤掉這些,這樣小偷就不會來,也不會有人來侵犯他的權益,不是嗎? 郭台銘事業有成,令人敬佩,如今為了競逐大位,竟然誑語不斷,令人扼腕。 (作者業商)
愚工 2023-05-03
玩弄政治的言語現象

玩弄政治的言語現象

言語的破壞是文化破壞,來自政治與商業的惡意作為。戒嚴長時期的台灣,黨國政治充斥口號,「自由」、「民主」的語彙充塞於政令宣導。偉大領袖的身段,透過身體語言的強化,就是例子。不只不實廣告會成為公害,言行不一的政治宣傳也會成為公害。 納粹德國希特勒的演說召喚日耳曼人的激情;義大利墨索里尼誑言法西斯的國家秩序;史達林在蘇聯共產政權的魅惑解放世界論說,在後來歷史的鑑照下,美麗修辭包裝的言語成為文化病毒。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性充斥玩弄修辭的不實政治語言,中華民國的中國性也相互照映。 中華帝國號稱文化悠久,語言文字有長期的傳統,形成的詞彙豐富,卻常成為空有言語意符但沒有認知和實踐心的「言語空洞」或「背反」現象。常見政治人物滔滔不絕於成語引述,卻只是口號,口惠而實不至。就像印刷鈔票的技術發達,但發行準備欠缺,沒有兌現條件,用來比喻中國的言語狀況,極為吻合。 文明批評常見於政治或社會批評,二戰後的日本、德國、義大利等軸心國家,面對戰敗的廢墟,都有批評的視野。日本詩誌「荒地」的詩人以「意義喪失的時代」面對社會,認為戰爭的最大破壞不只是人命的喪失和建築物的毀壞,而是語言和想像力的破壞,有所反思。台灣的民主化進程,轉型正義指的是「政治」,缺少「文化面」的條件。因而,民主化轉型簡易為「全面開放公職選舉」,缺少真正的國家或社會新視野。 黨國戒嚴專制時期也口口聲聲「民主」、「自由」,但充塞「專制」和「壓迫」。戰後台灣政治遺留下來的言語狀況,缺乏歷史反思和政治覺醒。過去沒有過去,現在仍充塞著過去,未來不盡有新的想像,競奪剩餘價值超過描繪未來願景。 從前,脅迫台灣人反共;現在騙台灣人降共。反共愛國成為親共害國,充塞恣意妄為的言語現象。「為中華民國粉身碎骨」也是典型例子,更早時期,以「中華民國滅亡」作為選舉口號恐嚇民主選舉也一樣。「與強盜和解才是務實」以及「委屈的和平也是和平」等謬說,也是此類。轉型正義未充分實現,黨國戒嚴統治的歷史成為黨國侍從體系的遺產,仍然侵蝕台灣國家重建的文化工程。玩弄政治的言語暴力正在混淆視聽,破壞台灣國家的正常化。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3-05-03
大老闆的人設崩壞公關災難

大老闆的人設崩壞公關災難

關於郭董人設崩壞嘛,我就想到以前俺口子很迷某個偶像藝人時,我是這樣跟他開解的。 我說其實你不要把藝人想得太完美,大多數藝人真實的情況跟你看到的差異很大,甚至簡直是兩個不一樣的人,那是因為『呈現完美的自己』也是演藝人員的工作,你不能視之為欺騙,他並沒有把自己的隱私賣給你,越是專業的藝人表示他呈現給你看的是更完美的表演,也就意味跟他真實的自己差異越大,作為粉絲理當心平氣和接受這點。 事實上無論台灣還是好萊塢藝人都一樣,你看到的藝人熱心公義、學養豐富、氣質高雅,一開口就是發人省思的哲理,坐下來又開朗幽默平易近人,那些幾乎都是演的,大多數都是經紀公司找人寫的稿子他們照稿子背出來的,我講這不是在說藝人都虛偽,而是說人無完人,人類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自然每一個行業都不缺天才,可是那是特例,大多數人不夠時間同時學會那麼多。 那是因為演藝人員的保鮮期非常短,一個表演者如果想要在表演行業搞出來一點成就,大多數都是在成年以前就已經投入這一項工作,沒辦法兼顧學業是藝人的常態,在走紅以前因為收入普遍低於一般上班族,大多數的收入又必須花在表演專業訓練、治裝用品這些上頭,是沒有心力再去兼顧工作以外的事情,走紅以後那更是工作約期滿滿熬夜趕場是生活常態,因此演藝人員它跟一般人想像不一樣其實意外的是生活圈很封閉的職業,他們接觸的或許都是平常人很難有交集的上流人士,可是仍然是很封閉的有限生活圈。 所以說得政治不正確一點,大部份成功的演藝人員,他們的專業扣除掉表演以後,最懂的東西其實是吃喝玩樂,並不符合粉絲內心粉紅泡泡的期待。 可是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他們無論內涵跟人品是不是粉絲期望的樣子,他們都是表演的專業人士,他們有能力表演到看起來就是粉絲心目中的樣子,至於談吐講稿內涵這些,在現代社會有一種力量叫做團隊,你辦不到的事情團隊只要有人能夠辦到,團隊就能替你補上,藝人只要接受團隊的講稿跟指導,以他們的表演專業,每個人都有能力看起來像是粉絲心目中的白馬王子跟優雅公主。 但是你要知道他們其實就只是擅長表演跟吃喝玩樂的一群人,追星時就放鬆情緒去追,偶像不小心人設崩壞時你也不會傷心難過,不要以為他們真是無所不能的人,也不要小看人家專業的努力而視之為欺騙,這樣就是健康的追星心態。 然後再說到演藝人員的一種通病,因為娛樂產業是非常的實力為王跟贏者全拿的,當紅的表演者與默默無聞的藝人,付出同樣的勞動酬勞卻相差一千倍一萬倍都不只,只要你紅了多的是人捧著大把的錢求你接他們的工作,那些工作多到可以把你的身體拖垮,所以經紀人的工作除了替藝人篩選有價值的工作,很多時候最重要的工作是安撫藝人, 讓他們在接受高強度工作之下不鬧情緒乖乖當公司的搖錢樹,久了以後演藝界很多大牌的哥姐輩,因為周遭全是拍馬屁跟把他們當成發脾氣寶寶哄的人,而真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會,如果經紀人無法在哄好藝人跟維持藝人正確的自我認知之間保持好平衡,久了以後難免把藝人哄成暴君般的巨嬰,最後駕馭不住藝人的公開言行,就難免埋下一個不小心人設崩塌的導火線。 你把這個放到那些大老闆的人設崩壞公關災難,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人無完人,我認為只要在一門領域能夠達到其他人達不到的成就,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可是一個人不可能樣樣很了不起的,一個專業領域的天才如果在其他大部份領域表現都低於一般人平均值,那也是正常合理的事情,也不會減損他在專業領域的成就,可是被人哄久了,人家會以為自己必須無所不能,以為自己真的無所不能,所以我常常說,人應該經常提醒自己,別太以為自己是一回事。
周布雅 2023-05-03
港澳辦呼籲:天天跑馬跳舞加炒股

港澳辦呼籲:天天跑馬跳舞加炒股

正牌習家軍、卸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四月中旬考察香港六天,比十二年前的王光亞多了三天,在出席香港國安法的活動致辭時提出了治港良方,他說,希望香港天天辦會展搞創科、拚經濟,跑馬跳舞和炒股。 自從實施港版國安法以來,大批香港資金、人才流失,經濟下滑,股市不振,香港有成為「空港」之虞。夏寶龍來港考察,需要向習近平報告治港良方,他的上述一句話,除了呈猴急之狀,顯然也找不出任何辦法。 一月份香港出口暴跌近三成,是六十八年來之最。天天辦會展有人來嗎?香港本來就扮演替代中國轉口先進科技的角色,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制裁後,香港更強調創新科技,甚至要引進到珠江三角洲的大灣區為中國解套,你當美國人是白痴?你叫香港人天天賭馬、跳舞,不怕出現嚴重社會問題?股市連番暴跌,跌回九七時的指數,是因為資金大量出走,這時要香港人跳進火坑,是無知還是居心不良?四月下旬的五個交易日,從滬深港通跨境交易機制撤離的外資就有卅一點七億美元,是去年十一月以來歷時最長的資金撤出,香港當然不是終點站,所以中央政治局會議立即出面安撫外資。 本來中共對香港就是留島不留人,然而出走的不僅是醫療、教育、金融、科技等專業人才,連鐵飯碗的公務員也跑掉一成,摻進來的中國人有他們那樣的專業與能力嗎?香港社會還能正常運轉嗎? 香港特區的武官政府對美國的態度比北京中央政府還要強硬,顯然只是拍馬屁的需要而不自量力。當外資大量撤走時,他們還津津樂道引進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資金,可是竟然不知道這些國家賣石油給中國用人民幣結算,只有到香港才能換回美元後匯走,因此港幣與美元的匯率一直受壓。政府不怕聯繫匯率出事?那可是香港人的大災難。 中國為了武嚇台灣,日前還恐嚇台灣的印尼與菲律賓外勞撤離台灣,以製造台灣亂象。哪裡知道香港也有不少印尼與菲律賓外勞,消息在印尼被炒作以後,也炒到香港頭上。印尼的朋友向我打聽台海是不是真的要打起來了?如果美國報復,香港是不是也會遭殃,聯繫匯率會不會垮掉?印尼兌換美元比較麻煩,他們有意兌換新加坡幣。由於澳大利亞有不少印尼移民,此事也驚動那裡,可見中共的恐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香港特區政府應該好好保住自己的港元,港安比國安重要,別去惹是生非。一旦香港出事,習近平與夏寶龍不會承擔任何責任,香港特區政府將成為替死鬼;林鄭月娥多麼賣力,可憐現在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為中共充當國際特務的董建華也只有在香港等死的份兒。 要拯救香港,就要去他X的國安法,因為它踐踏一國兩制,踐踏普通法,除此別無他法。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