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與理性

不少我的讀者喜歡早上起來就看我的文章,這恐怕也是我每天早上寫的主要動力。我的讀者許多很可能是那種喜歡認為自己的信念是有根據的人,而不僅僅是基於道聽途說、偏見或公認的智慧。

我們的信念受到非理性力量影響,像攝理教這樣邪教教主性侵女信徒的情況,這些受害者很多都是高學歷。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完全不受非理性力量的影響。

儘管如此,了解諸如確認偏差、基本歸因錯誤、隱性偏差等問題,即使不能完全消除它們,也可以幫助我們削弱它們的影響力。但並不是所有的非理性力量都能被輕易壓制。有些可能完全是潛意識的,來自從小的訓練和生長的環境。

小時候我就跟類似謝國梁這樣的同學無法相處,沒錢第一時間就很趾高氣揚、毫無反省的跟上面拿。生長的背景會決定人的性格,但思考可以壓抑許多非理性的力量。

政治信仰與道德判斷有關,但到的判斷跟實際的現實世界資訊落差上面,會有許多不同的行動指南。

不同的信念不容易被經驗證據證實或證偽,政治信仰的另一個預測因素也是如此。進行環境保護、氣候變遷、居住正義甚至獨立建國等等在大的方向、甚至小的方向都很難在有限的時間裡面有具體的結果證明自己是正確或錯誤。像我從事的運動反紫光和eID,在幾年內好像都得到了不錯的結果,但最後會怎樣也很難確定,2024年如果要和中國統一的力量當選總統,當然會有不同的詮釋和反轉的力量。

每個人做事最基本的指引力量就是道德判斷,一般有六個關鍵指標:關心/傷害、公平/欺騙、忠誠/背叛、權威/顛覆、神聖/墮落和自由/壓迫。

人格、出生和成長的環境不同對這些認知也會有相當大的不同,對各自關鍵指標的重視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人格強烈地影響著政治信仰,我生活上遇到太多那種認為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不對勁都是別人的錯。而就我的觀察,這種程度越強烈的通常都會在最左派。他們的個性適合接受一種世界觀:每一個不完美都是不公正結構的結果,與個人責任無關。

另一個同樣善解人意但自主的人可能會走另一條路,同樣關心貧窮,但認為左派政治的解決方案會適得其反,因為它們會破壞個人能動能。

理性並不是司機,但坐在副駕駛座上。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