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當年沒有擋下紫光…

假如當年沒有擋下紫光,今日台灣經濟將會如何?(路透)

 

2015年底,曾因一口氣想吃下台灣3大封測廠,又狂言併購聯發科、台積電而聲名大噪的中國紫光集團,最近再度成為媒體焦點,先是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以53.8億人民幣(近240億台幣)迂迴投資紫光,後又傳出紫光前董事長趙偉國被帶走調查。不過數年,紫光從「半導體土豪」到「破產重整」,從欲併購台廠到被台廠入股;試想,假如當年沒有擋下紫光,今日台灣經濟將會如何?

紫光集團有「中國半導體國家隊」之稱,2015年底挾著龐大資金意圖併購台灣半導體大廠,趙偉國更公開施壓我國政府開放投資半導體產業,揚言「台灣既然不讓我們投資,我們就禁止在台灣生產的產品在中國銷售」。所幸,紫光入股矽品、力成及南茂3家封測廠最終以破局收場,馬政府欲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也因數百位產學人士連署反對而卡住,蔡政府上台後不了了之。

假如當年紫光遂行其意,如今台灣半導體產業恐怕是另一番光景。首先,2018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爆發後,被中資染指的台廠將會如何?是否落得同遭美國制裁的下場?再者,目前我國積體電路出口占比逾37%,為推升台灣經濟成長的主力,中資若透過入股奪取我國半導體技術及人才等,半導體產業還能成為台灣的「矽盾」嗎?疫情期間台灣經濟表現還能一枝獨秀嗎?

台灣半導體產業能有今日榮景,靠的是不斷投入研發與人才培育,掌握關鍵技術及製程領先,才能維持產業競爭優勢。儘管紫光如今落入破產重組,但鴻海集團入股紫光一事,先斬後奏的作法已引起疑慮,何況紫光又是中國政府重點扶植的企業,此案是否涉及關鍵技術應嚴格把關,想想2015年,貿然放行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政府不可不慎。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財經青紅燈》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