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違反常識的反美、疑美論

違反常識的反美、疑美論

美國總統拜登二十三日簽署二○二三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在總額八千五百八十億美元的軍事開支中,包括五年內向台灣提供一百億美元軍事援助和二十億美元軍事貸款,加速對台灣軍售,授權動用「總統撥款權」每年從國防部庫存調撥至多十億美元的防衛物資或服務給台灣,並建議邀請我國參加聯合軍事演習等項目,為雙方進入非官方關係以來所未見,且涉及台灣的部份超過五十頁,是有史以來最長篇幅,成為美國法律。破天荒的內容讓中國跳腳,宣稱「肆意干涉內政」,軍方以在台灣附近演習回應;台灣內部也有人隔海唱和,各式各樣的反美、疑美論出籠。 美國總統拜登於23日簽署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歐新社)   同一天,國會通過年度撥款法案,列入軍事貸款而未包括無償軍援,這原是美國立法通例,即授權法案僅明定支出項目,撥款法案決定政府財政資金的支配;授權與撥款分由國會不同委員會處理。其間的差別,讓台灣有些人大作文章。「無償軍援改成貸款」、「軍事貸款不得不接受」之類說法容或出自不解或誤解美國國會立法和預算程序;「美國跳票」、「無償軍援鏡花水月」、「台灣被美國耍了」、「軍援是替美國軍火商清庫存」、「《國防授權法案》框住了台灣國防政策」等論調,則顯屬別有用心。 事實是,美國無償軍援台灣已取得開支法源,但第一年尚未在撥款法案立即處理而撥款,這一情況在美國以往預算程序並非罕見,我方自當持續和美方溝通。其次,撥款委員會主要顧慮預算經費不足,向台灣提供軍事贈款,可能急迫性不及對烏克蘭的援助等其他項目;尤其美國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到訪後通過四百五十億美元緊急援助經費,顯見美國有其財政壓力與考量。 現實情況如此,我國除了繼續積極爭取,力促軍援實現撥款,也要善自利用軍事貸款,補足對美軍事採購所需資金,包括採購小而實用的武器裝備,打造台灣為外敵難犯的刺蝟島。貸款出自借款方需求,資金有限的美國不可能「強迫貸放」,台灣也沒有「不得不接受」的道理,這與備戰才能避戰或止戰,都是基本常識;台灣內部卻出現「美國改贈款為貸款」、「逼迫台灣限期償還」這種沒常識的傳言,反映傳布者的居心叵測。 必須強調,我國除了妥善利用美國的軍事貸款,積極爭取軍事贈款,還要極力取得NDAA所授權的「總統撥款權」項下軍事物資和服務,加速軍備武器交付,並妥善執行「台灣學人計畫」等雙邊來往,進一步取得與最具實戰經驗的美軍交流和演訓。可以說,掌握NDAA所提供的契機,配合我們在延長義務役役期、提高國防預算、檢討戰略戰術,改革國防體系等作為,展現自強堅韌決心,方足以得道多助,力抗惡鄰侵吞脅迫,確保國家社會安全。 另一方面,不瞭解和誤解可因事實查核及翔實解說而澄清,扭曲與政治攻訐卻不會在事實和真相之前止步。美國大力支持台灣的NDAA遭此讕言,顯示我們內部存在的反美、疑美勢力試圖興風作浪,且屢見不鮮。執世界晶片代工牛耳的台積電到美國投資設廠,本月初在亞利桑那州舉行設備到廠典禮,拜登總統到場,這原是台積電基於接近市場、擴大實力的展現,在泛政治的台灣卻被名嘴說成「美國與民進黨合作,把技術連根拔起」,戴上「去台化」的帽子;完全無視台積電其實把最先進製程留在台灣,難怪董事長魏哲家以「門都沒有」駁斥。 不是建立在事實之上而散佈反美、疑美論調,本質上違反常識和常理。誠然,包括對台灣的支持,出自美國的利益與價值觀考量。台灣幾十年來在民主自由的進展,近年力抗專制共產中國脅迫,價值觀與美國相符。從戰略考量,民主自由的台灣挺立於西太平洋,也攸關美國重大利益。曾訪問台灣的艾森豪曾說,台灣一旦不保,從日本、南韓到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與安全都遭威脅。美國從二戰之後,一直是台灣軍備的供應者,在歷次台海危機中積極護衛台灣安全;近年中國脅迫台灣,美國也扮演積極角色,還與盟友共同強調台海和平,包括這次以NDAA具體力挺。 就此而言,台灣安全首先要自立自強,也須廣結安全夥伴;與美國強化國防與安全合作,理所必然,沒有所謂當棋子的問題。親美符合常識常理和整體利益;台灣不親美,難道要如散布反美、疑美的政媒勢力所主張,步入惡鄰及親中同路人所設彀中,淪為專制共產中國的俘虜?
自由時報社論 2022-12-27
照顧窮人 得選票

照顧窮人 得選票

筆者曾在去年八月發表「台灣消費券vs.美國食物券」一文,對照台灣的消費券是一次性的,美國政府所發的食物券金融(EBT)卡則是永久性的,每人每月二二五美元的食物券金融卡,目的在照顧低收入的美國人,讓他們不致挨餓。 這次台灣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大勝,個人認為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中共長期花大筆資金,滲透到村里里長、宮廟團體、黑道樁腳們,他們自己留下大部分,小部分則分到可影響的小老百姓們。而執政的民進黨應該用更大筆的金錢,來照顧全台灣這些弱勢以及窮困的小老百姓們。 其實,即使大量印製新台幣或者舉債,一年不會超過五百億,也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因為小額的食物消費,不會造成通貨膨脹。況且如謝金河所說,台灣今年前十一個月,財政部稅收已經超徵逾四千億元。 個人建議,政府可以學習美國食物券金融卡的方法,到區公所證明自己是低收入的,政府立即發給食物金融卡(類似悠遊卡)給當事人,一天可使用五十或一百塊新台幣為限,超過者自付現金,當天不用則失效,同時必須由本人親自使用(或者直系親屬代購),且只能用在傳統市場或超市的食品項目(美國EBT卡只適用未經煮熟的食物),一般路邊攤或早餐店、餐廳、自助餐店也都適用,小販或者餐廳則可租用政府發的食物金融卡接收器,直接將收到的錢轉到自己的銀行帳戶。 個人估算,台灣大約有八分之一人是低收入的(大約三百萬人),如果能夠贏得這些低收入小老百姓的心,就能贏得他們的選票,後年的總統立委選舉,民進黨一定可以得勝。 (留美退休航太工程師)
曾傑克 2022-12-27
嚴肅面對「媒體散播假訊息」對選舉的影響

嚴肅面對「媒體散播假訊息」對選舉的影響

  選舉是實現民主最重要的方法,但如果選舉受到金錢與黑道介入非法的操弄,民主的真諦也就蕩然無存。隨著網路發展與普及,運用媒體散播假訊息以影響選舉,假借言論自由而傷害民主成為最大隱憂,當今各國也都發生同樣的問題,但台灣特別嚴重,因為我們面對的是,隨時想併吞台灣的中國。 美國十六個州政府基於資安疑慮,禁止政府機關或民眾使用TikTok,台灣政府也宣布禁止公部門使用「抖音」,「抖音」對台灣的危害不僅是資安,更嚴重的是作為中國認知戰的工具,選舉時可作為打擊特定對象,因此有識者認為不應只限制政府部門使用,更應擴及民間。美國是崇尚民主自由的國家,都可以限制民間使用,台灣直接面對中國的武力威脅,更應謹慎因應。 經過多次的選舉,操弄假訊息的手法也越來越細膩,經過大數據的分析,不同的媒體針對觀眾屬性或使用者的偏好,設定議題內容與操作方式,如T新聞台的談話性政論節目,傳播大量沒有經過查證的事件或扭曲謾罵執政黨的政策,以迎合特定觀眾的喜愛,相信各民主國家都無法容忍這樣的媒體存在,但具有公權力的NCC可以繼續容忍嗎? 社群媒體是假訊息操弄選舉最強的工具,中國藉由內容農場發佈操作議題與內容,主要手法有:扭曲台灣發生的新聞、移花接木製造假新聞、更改新聞標題再加油添醋後,轉發到網路社群平台FB與Line。當然假新聞不全是來自中國,如「密訊」等仿新聞網站,也會製造不實訊息,流入社群平台;由於三分假七分真的訊息,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假訊息就在Line及臉書群組間的大量轉傳,讓選舉的價值就斷送在眾人手指下。 各界尚未就立法管制假新聞達成共識,政府對各類假新聞的立法仍然停留在草案階段,而中國網路信息農場引導國內特定媒體傳播假新聞,過去已有非常多的案例,證明其嚴重影響選舉與國安,期待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各種遏止的方法,早日完成立法,展現公權力,以遏止假訊息的傳播,民間團體也應同心協力,聘請專業人士培養民眾識別假新聞的能力,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遏止假訊息傳播,讓台灣的自由民主恢復常態。 (作者是台灣北社社員)
周煥榮 2022-12-27
被迷惑的台灣人

被迷惑的台灣人

  台灣人的性格,崇拜讀書人,易騙難壓,外來政權日本和中國老國民黨都懂這一套,現在習共與朱國合流,也學會撲天蓋地用高貴的學術名詞,迷惑台灣選民。 最時興的叫「認知作戰」,「訊息戰爭」,追逐新鮮的學者與媒體,忙著跟風,美化共產黨第五縱隊奪權的鬥爭招式:滲透、造謠、顛覆。 認知是心理學名詞,訊息屬中性,應以事實為根據;散佈謠言,製造混淆,欺騙選民,製造仇恨與對立,謊言煽動反政府,根本不配稱為「訊息」,更非事實的「認知」。 蔣介石檢討內戰之敗,敗在被中共滲透、造謠、顛覆;現在國共合謀要「下架」民進黨,手法依舊,只是利用流傳迅速的網路造謠,用學術名詞包裝,製造疑神疑鬼,破壞民主政治的基礎:誠信。 美國親中國的學者,也曾炮製奇談怪論,認為中國崛起,美國避戰要台灣「芬蘭化」,要「棄台」;中國經濟不能下滑,否則動亂會難民四竄,對西方不利,中共也可能冒進以轉移注意力。 在武肺疫疾後,這些奇談怪論消失,但國共卻在台灣開闢新戰場,以造謠恐嚇欺騙台灣人,散佈疑美論,美國靠不住,台灣被「統一」是不可逆,台灣不要淪為美國棋子,眾口鑠金,失敗主義迷漫。 馬英九是蔣經國寵臣,曾在美國替鎮壓高雄示威叫「好」,但不敢嗆蔣經國反共政策;現自命習皇特首,替他幫腔造謠「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利用貪生怕死的人性,製造混淆與矛盾。 正常國家選舉,不涉國家生存問題,保守與自由兩黨輸贏,有如鐘擺規律,但國民黨認同中國,台灣已經誤選過一次,國民黨痛恨馬英九未完成「被統一」,再錯一次,鐘擺一定被沒收,沒有再回擺的機會。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2-12-27
留意中共三道指令

留意中共三道指令

  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料將拍板「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將在今天舉行國安高層會議,並在會後召開記者會對外報告,針對義務役期延長為一年的政策變革,可以預見中國政府將發起新一波的認知作戰,大家不妨留意︰包括中共官媒、網軍,甚至台灣內部的在地協力者,是不是隨即會以交叉火網,共同形塑輿論陣線,來打擊並搶奪此一決策的話語權? 要提前掌握並預測中共在宣傳上的內容模式,事實上較之民主國家更容易透過長期觀察予以歸納而得。來自對岸相關領域的訊息顯示,中國官方的傳聲筒已經接獲指令,即將要就今天的台灣兵力結構重大變革,拉開攻起線。相對地,如何提高對公共政策議題辯論的識讀能力,即成為現代公民基本素質的必要條件。 老共會怎麼「定性」台灣將恢復義務役期為一年?不外三者。首先,他們會鋪天蓋地的說這是美國要求下的決定。這麼強調的目的在於︰台灣在美帝霸權下,只能聽命辦事,並無主導性。這是美國的利益,不是台灣的利益。然而實際的真相是,美國與周邊的鄰邦如日本,向來期待的是台灣務必要「強化戰力」,並不在於義務役的役期長短。 其次,中國的宣傳大隊肯定要強力批判民進黨政府的主政,給台灣帶來「兵凶戰危」的局勢,並且把台灣年輕人推上戰場。問題是,大家可以同步思考︰中國解放軍的阿兵哥訓練是多久?如果將四個月回復為以往的一年叫做破壞和平,則對岸三軍部隊的義務兵長期以來始終長達兩年的役期,是台灣的倍數,這又叫做什麼?堂堂大國有什麼迫切理由,需要把廣大的中國青年當作現成砲灰? 第三,中國傳媒與依附勢力,很可能會配合台灣政客所謂「青年上戰場」的口號,將台灣防衛固守的自衛,鋪陳為解放軍將血洗所有反對統一者的曲調,形成另一種震懾效果,以消滅我們面對侵略時抵抗的本能與意志。這個部分,不僅是對岸的官媒,也會透過其戰略支援部隊,以及心戰部門協同台灣內部的「友善傳媒」,來全面性、多層次的進行。 前述三個指標,不外事實查核與邏輯思辨,以此來比對此後氾濫於自由開放言論市場的一切論述,可以協助閱聽大眾就境外敵對勢力與境內洗腦系統進行「破梗」,這是另一個無形的戰場,沒有煙硝,同樣要透過備戰以止戰。
鄒景雯 2022-12-27
黑道議長是選民和媒體縱容的

黑道議長是選民和媒體縱容的

今天媒體人汪浩在臉書上寫著:  據媒體報導,國民黨的正、副議長黑金大軍,則幾乎都成功當選;包括新竹市議長許修睿、南投縣議長何勝豐、副議長潘一全,都曾因涉及暴力事件,被提報為治平專案對象。  許修睿出身四海幫,曾任海風堂主、新聯會長,並於1999年與四海幫堂主彭明仁合資從事棄土場生意,因恐嚇廠商,犯強制罪,獲判6個月徒刑。2004年許擔任四海幫新聯會長,被提報為治平對象並起訴,2010年遭判刑1年,緩刑3年。  何勝豐、潘一全均具黑道背景。何勝豐在2009年涉嫌以恐嚇、汽車縱火等暴力介入竹山鎮農會選舉而被提報治平對象,後獲判無罪。潘一全擔任民代前被管訓過,1998年涉嫌以暴力介入埔里鎮代會主席選舉、1999年涉鎮農會總幹事罷免案,2000年因強攬921重建工程威脅縣府人員,被提報治平對象。  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因貪污罪二審判刑9年、褫奪公權4年。副議長李曉鐘曾於1994年涉入桃園縣議長賄選案,獲判1年、緩刑3年。  雲林縣議長沈宗隆外號「黑龍」,當年是與張榮味各據山頭的黑道對手;沈曾因販賣不實棄土入場,獲判10月,2013年還因毆打公務員獲判4個月。  台北市副議長葉林傳、台中市副議長顏莉敏,則均出身於著名黑道家族。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660551727736632&id=100013454611539)  目前地方議會議長副議長,是採記名投票。而且這麼多的黑道議長、副議長,大多數是國民黨提名的。  國民黨提名黑道議長、副議長候選人,再以記名投票高票當選,這是整個黨在培養和支持黑道治國。國民黨為什麼這麼敢?因為它選舉大勝,這是它所以敢黑道治國的底氣。  不要再跟我說,目前是民進黨執政。地方議會的議長和副議長,就是地方議會的執政者。這些國民黨公然提名,而且以記名投票來支持選上的議長和副議長,就是國民黨在黑道治國。它的公然和澈底的底氣,就是來自它地方選舉的壓倒性大勝。 老子贏了,你咬我啊。  人民下架民進黨,然後支持黑道治國。這就是台灣民主的真相。  人民因為要下架民進黨,所以支持貪污的林姿妙、黑道的鍾東錦,以及被黑道議長、兩大財團及貪污前縣長支持的涉案纍纍高虹安等成為縣長,這就是台灣的民主。  民主不是不會犯錯,而是常常犯錯。當媒體多數是公正的、講理的、明是非的,那人民犯錯的機會就很少。當媒體是講立場的、沒有是非的、被收買的、不公正的,人民就會常常犯錯。因為人民的資訊是來自媒體。  民主國家人民就像君王,媒體就像臣子,當媒體是公正的、講理的、明是非的,就是忠臣當道。當媒體是講立場的、沒有是非的、被收買的、不公正的,就是佞臣當道。今天的台灣,多數的臣子是佞臣。因為媒體有立場、有顏色,多數不講理,沒有是非。我看多數偏藍媒體,就不會批判國民黨地方議會的黑道治國。  國民黨在地方大選大贏,就公然黑道治國,將來中央執政,又會如何?  黃國昌、館長,你們如果不偽善的話,就再為這次的議長黑道治國,再開個節目,講個公道話。不要只會打升學班學生給人看,不打放牛班的。 
魯直 2022-12-26
馬斯克的推特小組發出第九批推文

馬斯克的推特小組發出第九批推文

12/26/2022星期一 瑪斯克的推特小組在聖誕前後也沒閒著。他手下之一的獨立媒體人泰比Matt Taibbi 在除夕夜發出第九批的推文發現,指出他可以證明聯邦調查局FBI 只是推特等社交媒體的「門房」doorman,開了門之後就見到多個政府機構在進行廣大的「監督及查禁」措施。   泰比在這些的推文中發現,社交媒體跟政府機構的合作行為,遠遠超出FBI的範圍。他說:從國務院,到國防部(五角大廈),到CIA 中央情報局,都在這一個作業範圍內。 泰比從這些推文中見到,推特高層在與FBI 官員的通訊中,多次使用OGA (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 代表政府中其他機構。例如以前提過的FBI 在舊金山的一名華人特務Elvis Chan在2020年六月底發出的一封給推特兩名高層的推文中,就詢問「我們是否可以邀請一位OGA 的人出席下一次會議。」 這裡面的我們指的是,以前提過的FBI 為了未來的大選,特別成立了一個Foreign Influence Task Force (FITF),成員多達八十多人,表面上是要對付外國勢力影響美國選舉,事實是壓制對民主黨不利的聲音。Elvis Chan 代表這團體跟推特聯絡。而由這些推文中可以見到,FBI 盡力將其他機構都拉進這個圈子。在Chan 發出的推文中,見到他有部分地方使用OGA 代表出席這些會議的機構。(下面是兩封Elvis Chan 發給推特的推文,其中有OGA字眼。) 在上述那封推文之後一星期,其中一位收信者Stacia Cardille給前任FBI,當時推特的高層貝克James Baker的推文說:「我已經邀請到FBI 跟CIA 以視像方式出席。你就不必出席了。」這似乎是說,貝克地位敏感,這一次有外人的會議,你就不方便亮相? 這證明了Chan 口中的OGA 至少包括了CIA 中情局。 泰比還找到很多FBI  發給推特的推文,是要讓推特跟各地方機構合作的,例如其中一封2020年11月五日的(大選後兩日),Elvis Chan給推特的推文,建議推特跟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里斯的一位警察聯絡,原因是這警察前一天打破了一名示威者的鼻子。(下圖) 泰比指出,雖然FITF 說明是要對付「外國影響」,但是從Chan 發給推特要他們注意、檢查的文件,或是言論,幾乎全部是國內的演論(特別是保守派言論),與外國勢力毫無關係。 大選前一個月,2020年十月一日,推特的Stacia Cardille 在一封給 FBI 的推文中表示,他們還在等待國務院給予更具體的證據,證明俄羅斯的干預的證據,之後說「時間窗口已經接近要關閉」,言外之意是,他們希望「獨立」的時間窗口也在關閉。 最後泰比說,他的搜索是「第三者」的身分,所以他見到的很有限。 這讓我想起有讀者懷疑,推特高層為什麼沒有在瑪斯克佔據推特之前毀滅這些推文,現在從泰比的話中可以猜測到,推特高層確實是刪除了很多重要的證據,所以泰比等人找到的都是比較不重要的漏網之魚。例如他從某人的回帖中見到(或是猜測到),過去說過的一件事,但很多時沒有找不到過去那第一手的推文。
袁曉輝 2022-12-26
連立委席次都能沒收

連立委席次都能沒收

連立委席次都能沒收,蔣介石看到朱主席都自歎不如! 各縣市首長在昨天上任後,副手與局處人馬也都正在陸陸續續佈局,不過台北市副市長人選要找現任立委林奕華,卻要故意讓她等到2月才上任,因為法律規定如果是1年內辭職就不需補選,剛好立委任期到1月31號,整整一年的立委席次就這樣被沒收。 朱主席的說詞是不想「浪費公帑」,但前後邏輯根本有問題,要不是林亦華先落跑,哪有需要再辦一次補選?這麼大的黨,難道找不出一個能擔任副市長又非現任公職人員的人才?先有王鴻薇後有林奕華,一個佔議員缺落跑選立委、一個故意沒收補選落跑當副市長,以為在玩大風吹啊? 不用說別人,就講講朱主席的大學長蔣介石,老蔣雖然霸著總統大位不放,至少在表面上也不敢亂搞國會,因為那是他合法性的來源,萬年國大和立委有缺額還知道要辦補選。他要是地下有知,看到民主化後朱主席還敢這麼藐視國會,憑一己之見決定選民需不需要立委,恐怕也會自嘆不如吧。 少一席立委,對有100多席的國會本身而言不會有太大影響,真正影響的是那個選區裡的每一個選民,他們的需要沒有人幫他們反映,因為朱主席決定他們不值得一個民意代表,一切都要以國民黨的佈局為優先。超越民主的男人,實在佩服!
林俊憲 2022-12-26
只要中國國民黨喜歡沒什麼不可以

只要中國國民黨喜歡沒什麼不可以

#傲慢 #只要中國國民黨喜歡沒什麼不可以 #台灣人民的心會在這些點點滴滴中累積反轉傾斜的斜率 好多例子,只能舉幾個誇張的… 1. 中國國民黨宜蘭縣議長交棒議長給首次當選議員的兒子。 2. 中國國民黨王鴻薇剛選上市議員,還未就任就登記參選立委,創下未就職就落跑的首例。 3. 中國國民黨林奕華既要擔任蔣萬安副市長,又要佔著區域立委,決定二月一日後再就職副市長,不用補選,台北市民失去立委席次和補選機會。 4. 中國國民黨嘴巴說反黑道干政,可是在議長副議長選舉時,中國國民黨支持的黑道全數當選。 5. 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長盧秀燕考慮任命顏寬恆擔任副市長。
王定宇 2022-12-26
國民黨說好的排黑呢?

國民黨說好的排黑呢?

據媒體報導,國民黨的正、副議長黑金大軍,則幾乎都成功當選;包括新竹市議長許修睿、南投縣議長何勝豐、副議長潘一全,都曾因涉及暴力事件,被提報為治平專案對象。 許修睿出身四海幫,曾任海風堂主、新聯會長,並於1999年與四海幫堂主彭明仁合資從事棄土場生意,因恐嚇廠商,犯強制罪,獲判6個月徒刑。2004年許擔任四海幫新聯會長,被提報為治平對象並起訴,2010年遭判刑1年,緩刑3年。 何勝豐、潘一全均具黑道背景。何勝豐在2009年涉嫌以恐嚇、汽車縱火等暴力介入竹山鎮農會選舉而被提報治平對象,後獲判無罪。潘一全擔任民代前被管訓過,1998年涉嫌以暴力介入埔里鎮代會主席選舉、1999年涉鎮農會總幹事罷免案,2000年因強攬921重建工程威脅縣府人員,被提報治平對象。 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因貪污罪二審判刑9年、褫奪公權4年。副議長李曉鐘曾於1994年涉入桃園縣議長賄選案,獲判1年、緩刑3年。 雲林縣議長沈宗隆外號「黑龍」,當年是與張榮味各據山頭的黑道對手;沈曾因販賣不實棄土入場,獲判10月,2013年還因毆打公務員獲判4個月。 台北市副議長葉林傳、台中市副議長顏莉敏,則均出身於著名黑道家族。  
汪浩 2022-12-26
本是同根生,開通莫要急

本是同根生,開通莫要急

中國疫情延燒方熾,風險不應由金馬離島承擔 在考慮小三通開放時,兩岸疫情狀況應該是主要的考量之一。評估目前中國疫情進入指數型上升期,感染人數應該相當的多且持續增加。但由衛健委先前公佈的確診及死亡人數,顯然跟事實有極大的出入。造成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都難以估計其影響。在此時若貿然開放「中轉」,恐怕會造成金馬離島醫療及防疫量能崩潰,進而影響當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首先根據指揮中心調查訊息,廈門及福州的小三通碼頭並沒有要查驗搭船到金馬旅客的48小時PCR報告,這跟從中國機場搭機回台灣目前仍有查驗48小時PCR報告不同。而且根據近期對從中國回台的國人調查,發現對岸機場方面對於出境的48小時PCR查驗已經日漸鬆散,而且隨著中國內部疫情蔓延,要驗PCR並取得報告也越發的困難,品質真僞也堪慮。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開放「中轉」,會造成很多已確診的旅客進入到金馬離島。這些確診者當中一定會有當場發燒或有相關症狀的,包括病情較嚴重在中國困難就醫的國人。這些病人必須留在金馬做完檢驗、隔離或治療才能再搭機回台灣。 問題是金門馬祖的醫療及防疫量能非常有限,應付當地居民的需求尚可,但額外增加的相關需求會是一場災難。以重症的量能來講,今天金門及馬祖醫院加護病床的空床分別只有5床及0床,只要有中轉症狀加劇的病人(依中國疫情現況一定會有),個位數就會發生問題。當然專責病房及加強型防疫旅館的數量也無法負荷中國目前嚴竣疫情下持續不斷的中轉旅客。 我長期負責規劃及執行離島醫療防疫業務,也曾在金門醫院擔任院長兩年又兩個月,對於各離島的狀況算是很了解,日前也前往金門視察現況。金門縣的新舊執政團隊都表示認同分階段開放的作法。而我與當地居民互動所得到的訊息也是如此。今天討論恢復小三通的議題,因為要經過的是金馬離島人民的家園,在對岸疫情嚴竣下影響的是金馬離島人民的健康安全。除了執政者應有的全盤考量和穩健做法,也應該要尊重當地政府及居民的意見。 很多台商想藉小三通返台過年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國疫情在春節前此刻爆發非誰可以控制。恢復小三通是長遠的事,不是特別為了某一個節日,階段性穩健開放方為良策。關於疫情方面的評估我們會持續進行,也期待中國疫情早日穩定,能有更透明公開的資訊。 本是同根生,開通莫要急。
王必勝 2022-12-25
我父親對台灣充滿感恩

我父親對台灣充滿感恩

聖誕夜,我發了一篇貼文,從送禮物談到家父於1949年兵馬倥傯的時刻從廣東隻身來台。 於此,這個小島送給他一個無價的禮物 - 一個溫暖的家。 由於家父早逝(49歲),我在文中寫道,我會盡量為家父回送禮物給台灣。 結果,有個傢伙來留言説: 「你父親不欠台灣什麼、別又操弄外省人原罪論,你作好自己就行了。」 這個人的心態透露了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訊息。 先看看「你父親不欠台灣什麼。」這句話。 首先,我父親欠不欠台灣什麼,干他啥事?其次,他憑什麼論斷「我父親不欠台灣什麼」? 我看,是他自己覺得「不欠台灣什麼」吧。 我父親一個人離鄉背井,在台灣落腳,娶了台灣女子,生下四個子女。 沒有台灣,他就沒有這個家。而我深知,他對擁有這個家是充滿感恩的,只是遺憾福薄,不及真正好好享受,就病故辭世了。 因此,我也深信,家父今日若仍在世,就算拄著拐杖,他也會站出來捍衛這塊當初送給他一個溫暖之家的福地。那會是他給台灣的回禮。 而禮者,理也,知恩圖報,理當如此。 我父親「不欠」台灣什麼?什麼樣的人才會用如此充滿不屑的否定句來論斷一個外省人和台灣的關係? 我相信我父親對台灣充滿感恩,他也能說成是「操弄外省人的原罪論」? 我只不過説,我父親心裏有恩,這傢伙難道就心裏有鬼? 我倒想知道,他所謂「外省人的原罪」指的是啥?是第一代忘懐不了「原鄉」?若然,我認為,那很正常。還是, 第二代鄙夷台灣?這很不OK,但甚至可以理解。歧視教育的結果,本來就不可能正常。 還是,第一、二代都支持了一個獨裁殘暴的政權?甚至為虎作倀?也許,那是一種集體自衛的非理性反應? 這些,我左思右想,都不認為可以視為是「原罪」的理由。 説到底,我認為,外省人的原罪,若有的話,其實就是那些兩代下來,對這塊地仍舊一副「我們不欠台灣什麼」的心態。 這傢伙要我 好好作自己就可以。 他的原罪應該是, 只知道「好好作自己」。 但是可能都有點年紀了,還不知道, 什麼叫「作自己好好」。 *** 對了,「來而不往,非禮也」是文言文的説法,這種情況,若用台灣話的説法,叫「吃果子,拜樹頭」。
謝志偉 2022-12-26
弱勢之所以是弱勢

弱勢之所以是弱勢

認真說,弱勢之所以是弱勢,是因為遇到同樣的事情時他們選擇空間更少,這個『選擇空間更少』有時候是因為他們的背景環境跟條件,有時候是因為自身的性格跟眼界缺陷所限,對於條件更佳的人來說認為是底線不可以放棄的東西有時候對他們來說是為了生存可以隨意退讓的,以至於有時候對他們來說背刺幫助自己的人,對他們來說是生存的最有利解,妥協會是弱勢者生存必須的日常,假如他們有條件講什麼什麼不能退讓,他們就不是弱勢。 如果要去做實務,對這個要有基本的了解,對於自身權益跟安全的保護也不能輕忽,否則背刺還不算最慘的,好比在中國每年都有女大學生去偏鄉服務然後被輪姦或直接失蹤的。 可是對於只會掉書袋的人來講你跟他們說這個他們會說你歧視,好啊,就讓他們從殘酷的現實學會書本沒講的事情吧,不關我的事。
周布雅 2022-12-26
別相信那些吹噓智商的蠢材

別相信那些吹噓智商的蠢材

卑劣的政客柯文哲終於要下台了,這八年來不僅台北建設遲緩,他對台灣政治道德的傷害更是無與倫比。 我一生見過不少大師與諾貝爾奬得主,從沒有一位誇耀智商,甚至沒有任何人膚淺到提及智商;而在台灣喜好炫耀智商者,從來沒有一位我認為真正聰明的。一個人可能在非專業領域說出蠢話,或是無法跳脫傳統的偏見,但是只要時間夠長,看一個人的發言的邏輯是否混亂,還是可以看出心智是否清明。 別相信那些吹噓智商的蠢材。
沈榮欽 2022-12-24
稅收超徵與役期延長

稅收超徵與役期延長

延長義務役服役時間,諸多跡象顯示已是箭在弦上,在此同時,有財經界名人直言,二○二二年中央政府的實際稅收,將比預期稅收多出四千五百億。如果不能適度還財於民,選擇斤斤計較,隨之而來的民怨,恐怕會危及政權。 平心而論,政府預算超徵,不代表憑空多出一筆意外之財,可以完全自由支配,因為仍有新、舊債務需要優先填補。然而,值此國家急須強化國防實力,藉由備戰達到避戰的關鍵時刻,四千五百億的超徵,挪用一部分至國防支出,絕對稱得上是把錢用在刀口上。 毋須諱言,若要降低延長役期的負面反應,最能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提高義務役的薪資待遇。畢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哪怕只是普賞,也能適度服眾。 舉例而言,目前台灣一年役男人數約莫十萬人,如果每位義務役男都可支領基本薪資,那麼一個月的財務需求就是廿六億四千萬,一年就是三百一十六億八千萬。就算只動用超徵預算的三分之一,都已足夠支應未來五年,每一位義務役男領取基本薪資的財務需求。 總結而言,如果役期需要延長,顯示國防戰備確有提高必要,也同時代表政府稅收運用的排序,應該做出與承平時期不一樣的調整。否則,只要求人民犧牲,政府卻錙銖必較,將士無法用命的結果,就真的會危及政權。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22-12-26
SBF回到父母家中暫時「軟禁」

SBF回到父母家中暫時「軟禁」

12/22/2022星期四 加密貨幣詐騙案主角,FTX前任CEO班克曼弗瑞Sam Bankman-Fried終於引渡回到美國。據說他是因為巴哈馬的監獄環境太不堪,有老鼠還有蛆,睡的床鋪從來不換洗,所以自動放棄了正常引渡法律程序,忙不及的要回美國面對法律。之後他在今天上午被法官裁定兩億五千美元的保釋金之後,回到父母家中暫時「軟禁」。 奇怪的是,有誰有錢幫他付出兩億多的保金?他父母用自己在加州的房子抵押,但是那只值四百萬美金。報導說有「第三者」簽名,據說這也是象徵性的舉動,所謂的兩億多元保釋金只是做樣子的,證明了紐約市檢控官再度做了一場戲。表面上說的是兩億五千萬元,史上最高,讓那些被詐騙的人舒服點。實質上只是四百萬,其他的是equity,只要簽名就好,這豈不是另一個騙局?這比當年龐氏騙局麥道夫的一千萬元現金保金還要低。(何況他父母的房子也是他們用FTX的錢買的,也不應當被用來做保。) 見到SBF 在電視上的畫面,已經沒有過去的意氣風發,甚至帶著惶恐及神經質,據說他回家後將見心理醫生。或許有些人見到會對他同情。特別是他的前女友艾利森Caroline Ellison 已經跟警方合作。28歲的艾利森是FTX 的附屬機構Alameda 的前任CEO,過去串通為FTX轉匯顧客的投資,及作為掩飾。她已在昨天認罪七項罪名,最高刑期110年。以25萬元交保。而FTX 另一位共同創建人Gary Wang也已向警方認罪四項罪名,最高刑期50年。他們兩人認罪及合作後,刑期將會大減,SBF就更容易被入罪。(下圖左起:班克曼弗瑞,艾利森,Gary Wang。) 紐約市南區檢察官Damian Williams辦公室說,他們正全速進行案件的處哩,但是到現在沒有聽到任何人討論,SBF跟FTX捐給民主黨的捐款是否會交出來。FTX 詐騙了投資者320億美元,警方當然有義務要將所有的FTX 不當花的錢都找回來。FTX 在2020年大選前捐給拜登一千萬美金,今年中期選舉又捐了將近四千萬元,九成以上去了民主黨那哩,8%給了共和黨人,這些錢是否應當叫他們吐出來?但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 的主席Daniel Wessel 在上星期五發表的聲明說,他們已經準備了81萬五千元準備到時候交還。說這是自從2020 年以來民主黨收到的錢。這明明是想賴帳。SBF都說他捐出了三千九百萬元,現在你們只想交還八十萬算數?而且完全沒聽到有人問拜登,他的那一千萬元是否會還? 如果FTX 這些錢是捐給川普的,或是保守派共和黨人,媒體還不每天都追著問?SBF 的罪名也會加重好幾倍。好像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記者每天都能從他嘴裡問出一兩句攻擊川普的話來,但就絕口不問他收SBF捐款的事。 FTX 是民主黨第二大捐款大戶,僅次於國際左派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這應當是FTX新聞中最重要的一個線索。他所以能夠順利升到那個位置呼風喚雨,都因為民主黨國會的護航。現在他身陷囹圄,那些護航的人難道都沒有罪?
袁曉輝 2022-12-22
新縣市長如何「教育」

新縣市長如何「教育」

  全國新當選縣市長廿五日宣誓就職。教育工作是地方施政的長期投資,然而有些做法會立即有效而且讓人民有感,筆者以卅年在教育界的資歷,提供一些具體建議,應有利於提振教育界的士氣。 一、督促地方警察協助學校交通導護,交通繁忙路口的巡查,能夠讓用路人更警惕遵守交通規則,以守護學生安全與辛苦的老師跟義工。 二、辦理地方性小型「師鐸獎」的選拔,透過嚴謹的選拔過程,公開表揚並獎勵熱心奉獻的老師,提倡社會尊師重道風氣。 三、定期召開區域性的教育座談會,廣邀家長與教職員,即時了解教育現場的需要與問題,凝聚大家的教育共識,提振教育界的士氣。 四、成立「學校經費補助審查」委員會,建立各校設施設備的補助次序,讓有危險性有迫切性的需要可以先行處理,讓教育經費得以有輕重緩急的安排。 五、用實際到校訪察代替書面資料的評鑑,減少老師準備書面資料的辛苦,讓心力投入在教學的準備上。 (作者現任國中校長,南投縣民)
陳啟濃 2022-12-26
當台北大巨蛋已成中古屋

當台北大巨蛋已成中古屋

台北市長蔣萬安就職致詞時表示,首要任務即是加速推動台北大巨蛋、內湖交通、都市更新三項市政難題。大巨蛋這個二○○三年公告招商的BOT案,辦理過程紛擾不斷,至今十九年,歷經三任市長,結構體都已經是中古屋了,卻還沒辦法使用。期間更衍生是否有損公益、官員圖利、重啟議約之爭議,最近法院一審還認定主持議約官員有罪。爭議關鍵點之一是評審出最優投資申請人後的議約過程。 (記者鄭名翔攝)   BOT案的議約,本質上就是機關希望從申請人獲得更佳結果的談判,但對於議約事項,以及是否可對廠商讓步,並非毫無限制。促參法施行細則第五十七條明定議約原則,包括:一、依據公告內容、招商文件、投資計畫書及綜合評審結果。二、議約內容除符合公告後、投資契約訂立前發生情事變更,或原公告及招商文件內容不符公共利益或公平合理原則之情形外,不得違反公告內容、招商文件及被評審為最優申請人之前與主辦機關之協商結果。這些都是議約的「紅線」,主辦官員不可恣意跨越。 機關的議約對象,主要是綜合評審後之最優申請人。至於議約事項,一般是機關認為有需要向申請人爭取較佳方案或待澄清、補正之事項,例如提高營運權利金,或降低未來向使用者收費之基準,以免民怨。 如果官員在議約前,能預先簽報首長核准議約之策略,例如最佳方案、次佳方案、各種方案之利弊分析、不可退讓事項,再上場議約,方可避免僅憑個人喜好率斷、討好對手、首長無明確授權之爭議。 為了減少議約事項,主辦機關可以在招商文件預先訂明投資條件,例如土地租金每年固定之金額、營運權利金每年營業額的固定百分比、未來向使用者收費之基準,或於甄審標準明定提出較佳方案者得予加分。至於甄審標準,宜項目從廣、及格分數從嚴,委員評分前也要仔細討論,避免偏頗寬濫。 招商文件亦可預先載明綜合評審時得採行協商措施,即先由甄審會擇優選出三家以下為入圍申請人,再與入圍申請人協商更改其缺點、錯誤或疏漏之處,並依重新遞送之投資計畫書選出最優申請人,藉以減少需要納入議約的事項。 期望新上任的地方首長掌握這些重點,指揮常任文官,順利推動BOT案。 (作者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秘書退休)
蘇明通 2022-12-26
能源政策多元化的優勢

能源政策多元化的優勢

#能源政策多元化的優勢 講到這議題很多特定發電的狂熱分子可能會不怎麼喜歡,但偶爾討論一下是應該的。 這陣子台灣的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佔比越來越高,其實跌破蠻多人的眼鏡。而這幾種俗稱「再生能源」及「綠色能源」的發電方式,其實說穿了也都是太陽的輻射熱能傳遞至地球大氣層後產生的輻射熱能或氣流的熱對流動能。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再生能源其實就是太陽核融合產能以後的轉化體,這些能源也是「核能發電」。跟核電廠唯一的差別是再生能源是太陽在大老遠消耗自己的體積核融合發電,而核電廠則是在台灣的某個角落核分裂發電。 而綠能真的超級綠嗎? 其實也不那麼綠,只是沒有半永久性的核廢料跟廢爐廠址要擔心,但廢棄太陽能板及以前吵過的風機扇葉(現在問題不大了)也都是發電廠汰換下來會出現的廢棄物,環保問題仍在。 #日本的例子 由台日歐三區來看,我們就可以發現類似台灣現在正在走的「多元混合發電」方式其實才是未來真正的發電架構。 日本在東日本311大地震後將全國核電廠全部停機整改,而經過這些年以後自民黨也終於改變了當年「軟性廢核」的做法,改成能合乎規定就啟用,但仍然有某些地方政府不願意讓當地的核電廠重啟。真正給日本政府下定決心的原因,則是烏俄戰爭帶來的能源價格大漲、以及俄羅斯天然氣問題兩點。 日本在全國核電廠停機後採取的做法跟台灣類似,就是「以氣代核」用燒氣發電。但這種做法的發電成本就相當受到天然氣價格影響,今年以來更是全國電價大漲了好幾波。當然增加燒煤發電的比率來壓低發電價格是一種選擇,但如果因為寒流而導致全國性的缺電的話、所有能上陣的發電廠當然都得上,這時候天然氣不管多貴都得燒下去。 一定有人會問「那日本的綠能政策呢?」 日本是全國推廣太陽能發電的先驅國之一,的確走到哪都能看到民宅或是大規模開發的太陽能發電廠。但問題在於日本因為緯度偏高,冬天太陽的照射時間及角度相較台灣都欠佳,更別提日本很多區域到冬天容易下大雪,太陽能板被雪蓋住就無法發電。風力發電也跟台灣類似有環境保護的問題,而洋上發電則還在評估階段、不像台灣已經有大規模的洋上風力發電廠建設。 這也是日本為什麼需要大規模重啟核電廠的主要原因。 #台灣的綠能及多元發電優勢 首先,台灣的氣候讓冬季發電不僅不受下雪及氣候影響,冬天南部的好天氣及低氣溫+陽光普照甚至能讓太陽能發電效率提高,並不一定比夏天或春秋季要差。 而洋上風力發電更是受惠於秋冬季的強風,發電量可以穩定輸出。 也就是說,跟歐洲及日本相比,台灣在綠能上的投資是更不受氣候變遷的嚴寒冬季影響的,冬天這些看似不穩定的綠能發電比重反而較夏季更穩定。這也能讓燃煤、燃氣及核能發電廠在冬天更有餘裕能進行檢修及各種調整,不像溫帶國家因為冬季的暖氣需求,發電廠在冬天永遠都是全力運轉。 #討論發電不應該帶顏色眼鏡 數據跟事實擺在眼前,台灣目前就是各種發電方式和諧共處的狀況。安全的核能發電沒有不好,而現在台灣核能發電的未來最大的問題是電廠老舊且沒有新廠及廢料處理廠、放置場的用地。這些問題不解決,各核能電廠走到壽命終點以後也很難再為國服務,到時候穩定約10%的發電缺口當然是個大問題。 而超超臨界燃煤電廠雖然技術上已經可以把排氣的汙染量壓低到跟燃氣電廠差不多,但因為觀感上不佳、要跟國人解釋「還真的有乾淨很多的燒煤電場」這件事幾乎不可能成功,看來台電跟政府也放棄了這件事。 燃氣的話如果供應跟價格不成問題,個人是覺得用燃氣來替代燃煤也不是壞事,但大家得要先忽視那些藻礁上面跳舞的白癡才行。 #結論 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核能、石化能及再生能發電方式以外,台灣國土上還有潮汐能及地熱能等各種發電方式可以思考及投資研究。這些都是很值得花點時間投入的能源獲取方式,甚至投入一些資源去做分散發電或社區發電等先進國家已經開始投入的小範圍發電設備都是很好的想法。更新台電相對老舊的供電線路及設備也是一個重點,以免某些人老是會笑台灣的松鼠是超人鼠很會導致停電(但其實小動物觸電短路是全世界的共通問題)。 既然人類文明已經無法跳脫「用電」這個美好的枷鎖,怎麼讓我們的國民大家都能穩定的有電可用就是當然的重要議題。 最後,發電方式沒有好壞,只要價格合理、安全且穩定就是好的發電方式。 #核能發電 #太陽能發電 #風力發電 #燃煤發電 #燃氣發電 #Sith
水鏡政經學院 2022-12-25
台灣還是能更好

台灣還是能更好

覺得很敬佩也很感謝 陳又新 律師 無論事情大或小,只要堅持下去,或許還是能帶來變化 也許博客來還有其他不合理的合約,也許還有更多慣老闆與騙人的合約,但這是一個開始,我也很高興有這麼多願意關心甘苦人的網友們。 台灣還是能更好。
杜承哲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