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加熱菸吵什麼?
加熱菸吵什麼? 立法院正在協商菸害防制法,目前反菸團體都在圍剿加熱菸。首先要了解: 加熱菸是用加熱器加熱紙菸,因為溫度較低,二手菸問題較微小,釋出的尼古丁量也較小。當時PMI進入日本市場時,就是打著不影響他人的賣點,促進日本正視公共空間的擾人問題。等JT意識到時,PMI已經主導日本國內的加熱菸市場。PMI甚至放棄日本的紙菸市場,專攻加熱菸。在全球加熱菸市場,PMI獨占鰲頭,JT遙遙落後。 由於加熱菸本質還是紙菸。反菸團體操弄民粹、情緒勒索,企圖嚴禁加熱菸,立獲跪中3在野黨支持。因為只要台灣屈從民粹,開放紙菸卻禁止加熱菸,就會違反WTO規範;只要被制裁,台灣經貿自然更會被推往中國。 政府立場始終是禁電子煙、管制加熱菸;政院版草案也沒納管加熱器;是在野黨在協商過程強逼衛福部接受。 加熱器純粹是電子產品,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業務;衛福部決定回歸政院版草案精神,跪中3在野黨立即抹黑民進黨因收美國好處而翻盤。 反菸團體要情緒勒索、在野黨要反政府、特定菸商要保紙菸而反加熱菸,3方利益一致! 財政部管酒的,難道也要管恆溫酒櫃?
曾韋禎
2023-01-05
請問朱主席 馬政府發多少?
馬政府任內有五年稅收超徵,只發給全民消費券三六○○元,還執意油電雙漲搞得民不聊生,如今國民黨卻來質疑普發一.三萬元的政府,不覺得心虛嗎?圖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記者王藝菘攝) 當年執意油電雙漲 搞得民不聊生 不心虛? 蔡政府決定每人發放現金六千元,加上三倍券(一千換三千)及五倍券,蔡政府已普發每人一.三萬元。然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天質疑,去年稅收超徵(實徵數高於預算數)四五○○億元,中央有三八○○億元,每人應發給一萬六七○○元,還有一萬多元跑去哪裡?請問朱主席,馬政府任內,也有五年稅收超徵,馬政府發給全民多少錢?只有消費券三六○○元,還執意油電雙漲搞得民不聊生,如今國民黨卻來質疑普發一.三萬元的政府,不覺得心虛嗎? 朱立倫還說,超徵稅收主要來自營所稅、證交稅及少部分綜所稅,主要偏在機會稅與大產業納稅,其他產業並未復甦,民眾經濟情況也未解決,民進黨不應宣傳稅收超徵是因經濟發展,這完全無關。 這段談話也有謬誤,首先,去年證交稅並未超徵,反而是少數短徵(實徵數低於預算數)的稅目;其次,稅收表現當然與經濟有關,例如,朱立倫擔任副閣揆時,二○○九年稅收短徵二五三八億元、創史上最糟紀錄,而當年經濟成長率負一.六一%、創史上最差紀錄,足以證明兩者息息相關。 根據財政部資料,馬政府執政八年,由於經濟成績不佳,有三年稅收短徵,包括二○○九、二○一二及二○一三年,分別短徵二五三八億、二五八億及二九六億元;反觀蔡政府執政七年,僅二○二○年因疫情衝擊,導致稅收短徵約二二三億元。 另,朱立倫質疑,蔡政府憑什麼拿超徵稅收填補錯誤的能源政策等。近年國際能源飆漲,政府為抑制通膨,採取油電緩漲政策,導致台電、中油虧損擴大;請問朱主席,油電緩漲難道不是人民受惠?難道要像馬政府時期,二○○八、二○一二年油電大幅調漲,不僅帶動物價飆高,還影響經濟表現,尤其二○○八年經濟成長率僅○.八%、通膨率飆至三.五二%,可知當時人民過得有多苦?
鄭琪芳
2023-01-05
民進黨變成驚弓之鳥
我個人看過來的感覺是這樣,首先我覺得四千多億怎麼用,一開始研議的兩個方向,改善財政抑制通膨,跟普發紓困扶助服務業,兩個方向都沒問題,對我個人來說也就是這筆錢無論怎麼用都是對的,怎麼用我都贊同,可是搞到後來好像變成怎麼用都會挨罵,這當然是公關處理有一些誤判,沒什麼好說的。 時間序看起來是這樣,一開始作為政績說明時媒體跟民間就往再次發紓困金方面討論,府院當時沒有這個意願,可是也沒有察覺民間意向並沒有打算特別去做說明,或者覺得還未定調怎麼使用不宜多講,可是看到民間輿論都已經在討論錢拿到怎麼花,好像發錢已經成為定局時,才覺得不太妙趕快澄清,這時候民間情緒不是能不能領到紅包,而是就變成『你拿走了我的錢』,然後看來會演變成公關災難才拿出來妥協版本,就是分一部份出來發錢,大部份還是要用在改善財政跟平穩通膨。 我是覺得民進黨內部因為選舉大敗有點變成驚弓之鳥了,可是公關說明是你越是打太極沒有明確態度有時候事情越糟,支持的人也會因為你態度不明確沒辦法替你辯護。 所以選後我好幾次講說,我認為疫情期間敗選是大環境因素,心平氣和接受不可抗力不用因為這樣太影響情緒,越是慌亂越是牆倒眾人推,其他的我不想多講。
周布雅
2023-01-05
台灣是強國的夥伴 不是棋子
國民黨在七十四年前從中國竄逃到台灣後,可說是一直倚靠台灣海峽天險以及強迫台灣年輕人當兵與美國的核子保護傘讓政權得以苟安。而今,國際局勢丕變,美、日、印度、澳洲以及歐盟等國家紛紛發現到台灣的價值與重要性,從而重新檢視對台政策,讓台灣的國際地位逐漸攀升,美國甚至制定一連串的法律來強化台灣的安全保障,國民黨卻反倒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天天叫囂說台灣「不要當強國的棋子」,甚至於連一向說話四平八穩、輕鬆獲得高票連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也在元旦跟人學舌說起這一句話,讓「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聽了龍心大悅,說侯友宜跟他「心有靈犀一點通」,還點名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必須向他們看齊,並強調「美國有美國的利益,中華民國有中華民國的利益」。 事實上,如果當年兩蔣像趙少康這些「戰鬥藍」那麼有骨氣,堅持不做「強國的棋子」的話,恐怕中華民國早就不存在了,更遑論有啥利益可以拿來跟美國叫板!因為當年在國民黨堅持「漢賊不兩立」的零和思維下,全世界各主要強國才不跟你國民黨玩自愚愚人的「國王新衣」的虛構主權遊戲,紛紛捨棄沒有統治整個中國領土的中華民國,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例外的就只有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作成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後,還撐了八年才捨中華民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後還通過《台灣關係法》繼續維持軍售台灣。除了沒有正式外交關係外,還是給予台灣等同主權國家的地位,讓台灣維持實質的獨立,讓台灣經濟得以持續繁榮,進而轉型成民主國家。 近年來,中國與美國、日本、澳洲、印度以及歐盟等主要強國對立日趨尖銳化,中國對台灣的政治打壓與軍事威脅日益嚴峻,美國除了制定包括《台灣旅行法》以及《台灣保證法》等來保障台灣的主權與安全,甚至於還將無償援助台灣百億美元,以強化台灣的軍事實力。日本也在近兩年的防衛白皮書中明確提到「台灣情勢的穩定對日本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的穩定至關重要」,「透過武力改變現狀是世界共通的問題,日本將與同盟國美國、友好國家和國際社會合作,進一步密切關注相關趨勢」,清楚落實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生前所再三宣示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形同將台灣實質納入美日集體防衛體系內。相對的台灣的「護國神山」則是到美日兩國設廠,補足美日兩國在半導體生產供應鏈的缺漏,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歐盟也宣布台灣是他們的半導體生產盟友。 由此可見,台灣是美日與歐盟等強國唇亡齒寒禍福與共的戰略夥伴,趙少康與侯友宜們卻無視於近年台灣在國際地位大幅提升的事實,還故意把台灣貶抑為「強國的棋子」,實在是用心險惡! (作者為公務員,台北市民)
于則章
2023-01-05
一人當選,兩人服務
周日北市即將舉行第三選區立委補選,民進黨派出吳怡農,國民黨派出剛當選市議員的王鴻薇。前者擁有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系的高學歷,靠自己成為知名的高盛集團亞洲高階經理人,擁有令人艷羨的千萬台幣年薪。三十二歲那年,因為對故鄉的使命感,吳怡農放棄美國籍放棄手上的高薪,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從當兵做起,而且志願去當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陸軍特種兵。 吳怡農在議員許淑華陪同下車隊掃街。(記者方賓照攝) 至於王鴻薇,記者出身,先後代表新黨跟國民黨競選市議員,四屆資深議員,二○一八以第三選區第一高票當選,二○二二也是以第三選區第二高票當選,不只地方政治實力雄厚,更擁有全國的知名度。 這兩人都是優秀人才,週日的抉擇的確有點難,在此建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票投吳怡農,吳怡農當選,王鴻薇繼續當已經宣誓就職的市議員,形成「一人當選,兩人服務」。票投王鴻薇,台北市會白白損失了一位耶魯高材生、中華民國陸軍特種兵,所以傻瓜才做抉擇,聰明的兩個都要。票投吳怡農,魚與熊掌得兼,台北市民應該很容易判斷,如何留住兩位人才來謀取市民的最大利益。 (作者為醫師,台北市民)
劉瑩
2023-01-05
民主倒退「廢話不對稱原則」
這個不分享會天打雷劈。 民進黨會輸,必然。因為台灣選民有集體失憶症兼集體歇斯底里症,非常適合民粹的發展。 因此歷史的教訓就是「你永遠不會從歷史學到教訓」。 你知道對付朱立倫柯屁王鴻薇這類人得耗費多少精力嗎?以致你連辦正事的時間都沒有。請參考置頂文——談「廢話不對稱原則」。 tinyurl.com/yvcjsu7n #民主倒退與廢話不對稱原則 今日看到驚人新聞,智庫「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發布年度報告指出,由於公民自由與法治惡化,全球半數民主政國家處於「倒退」狀態,專制國家則持續加大壓迫力道。 民主倒退來自許多因素,包括俄烏戰爭、經濟衰退、通膨、氣候變遷,對選舉結果的不信任,導致民主價值弱化,專制國家已在過去六年增加了一倍。 這麼大的議題,我也沒有能力討論。但是我對「選舉結果不信任」這個因素特別感興趣。對照川普下台前的紛亂,民進黨這次輸得算是禮貌至極。美國這次被該機構列入民主倒退的國家。 我覺得民主倒退有一個因素沒被提到很可惜,那就是「廢話不對稱原則」(brandolini principle)----反駁一則廢話所需的量能比製造一則廢話要高出一個等級。 選舉期間,我在大學群組裡看到「蔡英文撕裂族群」。個人覺得撕裂族群就是標準廢話。 你問他族群定義是什麼?本省/外省人之分嗎? 2011年普查結果,外省族群人口只佔7%,撕裂族群,民進黨不是該躺著選都次次贏嗎? 族群是藍白?這不叫撕裂族群,這叫政黨政治,互相批評政見,不叫撕裂呀,難道不是民主? 還是民進黨把台灣人民撕裂為「擁戰反戰」兩個族群?近日逐漸浮現「年輕人不出來投票是因為不想上戰場」的論點。但是如果你問:投降到什麼程度,習近平才會把「武統選項」排除?國民黨想像中的「和平統一」是什麼樣的藍圖?哪種程度的投降是你願意付出的代價?對方會接受嗎?他統統不知道。那,這豈不是想像的族群? 又譬如台灣防疫爛,民不聊生,陳時中謀財害命。你反擊說:新冠全球死亡率1.04%,台灣連百分之零點一都不到。廢話就來了:要死多少人才叫很多?這怎麼回答?譬如合約保存與合約保密不是同一件事。那蔣萬安為什麼要問無數次?他每提一次這個廢話,政府就得費唇舌解釋半天,報紙標題出來依然是「合約保密三十年」。 廢話不對稱原則的困擾不只發生在台灣,因為社群媒體時代,乍聽有理的政治廢話是viral 式傳播,讓人疲於應付。因此華盛頓大學在2020年就開了一門課叫《在大數據時代直指廢話為廢話》(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開課老師將廢話稱為「狗屎」,對狗屎的定義為:是公然罔顧事實和邏輯的語言、統計數據、圖表,以及其他呈現方式,它們的目的是讓受眾留下深刻印象並且讓人難以抗拒。 令人絕望的是這堂課的訓練為: 1.能夠準確說明為什麼狗屁是狗屁; 2.能夠在統計學或科學專業的人面前給出對狗屁的技術分析; 3.能夠分析狗屁,讓迷信狗屁者聽懂,並且有說服力。 看看這三個目標有多艱難,你要懂數據,要有分析能力,還要把學術性的分析講到「老嫗能解」才能破除一則廢話。 廢話不破除,就是容易捧出民粹。柯文哲就是一例,他曾說「如果有足夠疫苗,我們也不必有特權」(針對好心肝事件),瞬間從破壞公平者變成受害者。 為了反駁柯文哲這十五個字,我寫了兩百七十九字文章略述全球疫苗分配狀態,我光寫字就比他多耗費十倍能量,查數據資料耗費的能量又不知道是幾百倍,我還要煩惱一大堆數據,大家看不看得懂數據後面的意義。 所以當王世堅、高嘉瑜大罵「綠營側翼」輸掉選戰,媒體馬上熱烈呼應。大家有想過這是不是一句聽起來有理卻無法證明的廢話呢?這是不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化成大家能夠理解、又投合獵巫的民粹心態呢? 茲此同時,我看到推特繼2021年廢除「公民誠信政策」,不再核實選舉期間的政治謠言,又即將取消打擊Covid19錯誤資訊政策。這時你知道抖音烏托邦世界已經來臨,政治廢話將製造出更多民粹領袖與民代,從而製造更多廢話,選民可能還很解氣,說,民主終於接了地氣。 接地氣有什麼不對?你菁英啊?這就是廢話。
何穎怡
2023-01-05
索羅斯集團收買美國政客
01/04/2022星期三 匈牙利籍的國際左傾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 今年92歲了,但是他使用銀彈攻勢下,對全世界政局的影響一點都沒有鬆懈。他牽動美國的政治走向,連帶帶動全球數十個國家的政治路向,一步一步地向左急轉,現在他的32歲的兒子艾力克斯Alex Soros 終於願意扛起父親的旗幟,繼續使用其父親的無底銀行帳戶,牽動地球上最大國家的政局。 過去幾十年,我們見到索羅斯使用金錢左右美國政局:他最先提出的「無疆界」口號,最初被人當作是離經叛道的想法,但是因為他的政治捐款,最先讓希拉里Hillary Clinton 擁抱,之後奧巴馬也接納,現在拜登全力實踐;他的Open Society 基金現在已經有了320億美元的基金。他在美國各地用捐款拉拔一些極左的律師政客,當選為地方檢察官,在各大城市推動司法改革:大批釋放犯人,停止起訴非暴力罪犯,實施無須現金保釋制度…使到美國各大城市變成無法無天的犯罪黑點。因為地方選舉門檻極低,他只要捐出50萬美元就可以選出一名檢察官。此外他針對一些極端政客,對他們捐款讓他們當選,好像幫助印地安那一個只有十萬人口城市的市長,同性戀人Pete Buttigieg 當選,之後資助他競選民主黨內總統提名,現在他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熱門人選。其他類似的例子相當多,他讓一些極端政客不憂財源,活躍於政壇:國會中的極端反以色列的Ilhan Omar 及她幾個同黨,幾度問鼎德州州長及參議員的Beto O’Rourke,其實不只這些邊際候選人,包括希拉里,拜登,副總統卡美拉,奧巴馬等等不計其數都得到他的捐款。他捐給共和黨的捐款不到13%,不過得到他捐款的共和黨人都是有點「反骨」氣質的共和黨人,例如已經去世的參議員麥坎John McCain,前任眾議院議長Paul Ryan,前佛州州長傑布布希等人,很難知道他們得到捐款是因為反川普,或是得到捐款之後更為反川普。 說回艾力克斯,他年輕時一度跟父親劃清界線,但是現在體會到金錢跟權力的威力,完全擁抱了父親的理想,願意使用父親的金錢在國際上鞏固影響力,在拜登政府內奠定自己的勢力基礎。最近Fox News 經由白宮的visitor logs (訪客登記錄) 查出,他在拜登上台之後造訪白宮六次,多數是跟拜登的幕僚長Ron Klain會面。因為拜登的老耋,Klain 目前是權傾一時的政策規劃者。而且他也是最近拜登款待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國宴席上的貴賓。 除了是拜登金權勢力的核心人物,他跟華盛頓的民主黨權勢人物更是經常勾肩搭臂的聚會。Fox News 在Instagram 中搜索出他自己發出的,跟民主黨參議院領袖修莫Chuck Schumer 合拍的正式聚會相片有九次,而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會晤就有八次。而且每一次都自己書明會晤的過程跟目的。好像有一次他說,跟民主黨參議員會晤的目的是伸張美國人的投票權,及婦女選擇(墮胎)的權利。(下圖左為索羅斯跟兒子,與當時的眾議院議長佩洛斯會面,下圖右為艾力克斯跟休默會晤。) 上個月在佩洛西宣布辭職後,艾力克斯也已經會晤了佩洛西的接班人Hakeem Jeffries 傑弗瑞兩次,還稱讚他是「能幹的接班人」。 收買美國政客只是索羅斯集團的其中一個運作模式,過去幾年他用金錢收買了全世界兩百多個媒體機構,據調查,接受他捐款的媒體有253間。這些包括搜索引擎Google,網上百科全書Wikipedia,查證權威機構Poynter Institute等等。他讓這些媒體義無反顧地接納他們的政治理念,每天灌輸上網者環保組織的極端理論,LGBTQ+的偏激理論,讓每一個上網者都接受了兒童有權選擇性別、有權變性的自由。 此外因為他對學術機構,特別是法律界的著名學者的資助,每天見到的最新科學研究報告結果,其實都是與他的思路一致的報告立論。與科學無關。 盡管這樣,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去年甚至邀請艾力克斯到國會的聽證會作證,就「黑金對美國司法制度不良影響」作證。從他口中譴責黑金的影響,難怪美國民眾對於索羅斯對美國司法制度的負面影響毫無體會。還以為他是可以拯救美國社會的白馬王子。
袁曉輝
2023-01-04
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全民紅利」
談談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全民紅利」。 1.真的是「還稅於民」嗎? 還的定義應該是從誰拿來,還給誰吧 但超徵的稅主要來自營業稅跟營所稅為主 光去年前11個月的金額,就有2837.76億,營業稅也有805.5億,兩者合計超過3600億。 台積電第一名,貢獻550億創自己紀錄,第二名到第四名由「航海王」三雄包辦,超徵的稅顯然來自企業為主,喊「還稅於民」是邏輯錯誤外加刻意誤導。 講「向老百姓搶錢」的那個心腸更壞。 2.因為稅收超徵喊政府行政失靈的, 莫非是期待「通靈治國」嗎? 過去兩年要算到企業不會因疫情停工,台灣航運、空運公司都不會停工,要算到航運業會因缺櫃獲利創新高,這是要政府籌建通靈財政團隊的規格嗎? 3.看一下營所稅來源, 航海三雄繳稅驚人,三家公司包辦540億,但是,這個但是要講清楚的是,陽明海運在疫情前十年累計虧損350億,2016年虧損149億,陽明海運賺錢有疫情缺櫃運價高漲的因素,也有小英2016年上台調整陽明體質的因素 但缺櫃塞港這種事沒有每年有,其他產業也有景氣的週期循環 再談談貢獻400多億的金控公司,去年有防疫保單的重挫,外加海外投資有虧損的,金控今年能上繳的稅金恐怕也很難維持去年的水準。 這次的「全民紅利」是史上第一次,但發完後,也是嚴防景氣凜冬的一年。
徐嶔煌
2023-01-04
求最簡化跟最低成本
排富不排富是這樣,如果是補助金全世界都傾向排富,如果是普發現金全世界都傾向不排富,公平正義那些我都先掠過不說,我只講一個成本的觀念。 補助金是申請者自己提出資料,條件符合就發不符合就不發,排富不會增加執行成本,或者只會增加很少的執行成本,可是普發現金是政府自己要去一一核實誰有資格誰沒資格,排富規則越完備執行的成本就越高,當你發出去的錢有太多是用在執行時,就會變成為了排富花掉的錢跟排富省下來的錢也差不多,與其被官僚疊床架屋吃掉還不如直接發出去算了,好好的資源情願砸爛也不給你這實在沒意思。 古代不是沒有統治者想過所得稅這種東西,可是除了王莽這個狂人以外沒有誰敢真的幹,說起來窮人跟富人、農民跟工人繳相同的人頭稅,這個連文盲都曉得不公平,應該收入越多繳越多,收入越少繳越少才對,那為什麼古代不這樣做?因為真的要去一一核實每一個國民真實的收入是多少的話,在那個時代,這樣幹收上來的稅可能都不夠支付為了執行而僱用的官僚薪資,然後你就得徵收加倍或者更多的稅率否則不足以在支付執行成本的同時還有足額稅收,然後沒幾年老百姓就造反砍掉你的人頭了。 在近代以前大多數的稅收,都是採取就算犧牲一些公平性也要求最簡化跟最低成本的,例如古代歐洲就曾經以窗戶的數量來徵收房屋稅,因為丈量房屋跟估算價值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如果要確實家家戶戶計算需要的成本是天價,那麼原本預計要收的稅款加上這個成本之後,稅官要跟屋主收的稅可能會高到他們情願造反叛亂也拒交,而且丈量估價的過程不可能避免產權擁有者為了少繳稅而去收買稅官,想要避免腐敗舞弊又得再額外增加成本,這些成本全部會變成更高的稅率勒在人民脖子上,你想逼老百姓上吊就明說嘛,那還不如直接點窗戶,幾扇窗戶就交多少,大家都省事而且很難舞弊,國王跟老百姓都開心。 很多事情說真的不用想太複雜,也不要整個腦子全用在疊床架屋去防作弊。 這個社會有兩種人除了製造大家的麻煩以外什麼用都沒有。 一種是總是用上帝視角看事情,老是以為資訊的取得不需要成本,明明是四肢不動五穀不分的死讀書學院派,卻總是自以為站在領航者高度要給每個領域當國師,可是實務細節一竅不通,這種人總是會犯一個毛病,以為資訊的取得是不需要成本的,這個世界應該是要像玩模擬城市這類電腦遊戲一樣,所有資訊數據全部毫無成本一覽無遺,而且政令滑鼠按下去一鍵完成毫無執行成本,然後整天講一些何不食肉糜的話,光講理想不談成本,說的都是執行下去老百姓不是上吊就是造反的缺德意見。 另一種則是總是監考老師上身,任何事情放到他眼中想的都是各種作弊鑽漏洞的可能,他們為了心目中的公平,可以為了公平地分配一個一百塊的蛋糕花一千塊請人來監督,對他們來說完全的公正是神聖到值得犧牲人命的,哪怕只是為了均等切開一塊布丁。 可是政治這種東西是為了協調社會上各方各面的資源與利益而運作,必須充滿了妥協,大多情況底下政治運作都不會採取最佳決策可是讓某些人整碗端去的方案,而是選擇次佳甚至勉強及格可是各方各面的大家都可以接受,也僅僅可以接受的答案,不是零分就是一百分的腦子根本不應該去思考政治這種燒腦的東西,乖乖去玩模擬城市比較好,這種思維的人一玩政治,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就得倒大楣。
周布雅
2023-01-04
出口紅利,雨露均霑
回答高嘉瑜,苗博雅,和其他臉友的意見: 1. 政府每年有收入和支出預算,但這三年因為全球對資通訊產品的需求增加和台灣防疫出色,台灣2020-2022三年出口和經濟都好於年初預期,因此政府2021和2022年從企業收到的稅超過年初預算。這不是高嘉瑜所說的「政府行政疏失而超徵稅」,這是全民配合政府防疫,努力生產出口,取得經濟和財政好於預期的成果,全民都應該很驕傲才對! 2. 現在大家討論的是這部分不在原來2022年支出預算中的,多收到的4500億怎麼花?總統決定分成四個部分花,包括1000億汽油價格和勞保補貼;1000億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就是苗博雅想要的各種對弱勢族群的補助;700億返還地方政府;剩下的1800億中,普發現金1400億,留下後備400億。這種分配方式面面俱到,雖不能讓任何人特別滿意,卻也照顧到所有人,出口紅利,雨露均霑。 3. 但是,苗博雅提議的許多補助或花錢方案,可以由2023年總預算來處理。不要把2022年一次性多收到的稅如何花,和政府長期的產業支持或照顧弱勢族群的方案混在一起。不然,如果2023 政府稅收不足怎麼辦? 4. 我是主張台灣繼續成功的「小政府,大社會」政策,不要受西方福利主義影響,政府一旦要設立各種補助或福利,要取消是很難的。但將超收的稅一次性發給全民,不會成為習慣,大家開心一下而已。要相信老百姓比政府官員更知道怎麼花錢對自己好。 5. 有人擔心發現金會造成通膨,這是誤解。這4500億都是會被花掉的,用不同方式花掉,錢都會流回經濟體系中,總量約佔GDP 2%,影響有限。除非將這4500億都拿去還長期國債,才有財政緊縮,壓制通膨的小小效果。 6. 通過對油氣價格補貼來壓制通膨不能長久,還是要靠自由市場機制來調節供需,才能解決通膨。
汪浩
2023-01-04
給全民一個新春的祝福
稅收的超徵和短徵,代表的是 #當年度的國家經濟表現。比如 2009 年國民黨執政時,就曾經因為經濟不佳,短徵了 2 千 5 百多億元。而這兩年,全球面臨百年大疫,政府稅收還能都超乎預期 4 千多億,這是行政效率跟全民共同努力拚經濟的成果。 政府今年預計將其中的 1,800 億元,預留 400 億元應付不時之需,其餘 1,400 億元讓全民從小到老都能共享經濟成果,普發現金 6,000 元。相關的法源、預算編列,以及發放方式都在討論中,一定案就會送請立法院審議,希望開春時能給全民一個新春的祝福。 中低收弱勢的照顧因為不需要另外立法,可以立即推動,政府決定除了原有的補助外,加發低收入戶每人 750 元、中低收入戶每人 500 元,每個月入帳且持續一年,讓經濟弱勢得到及時的溫暖。 今年全球經濟較讓人擔憂,政府為了讓勞、健保能夠永續,平抑電價和通膨,同時也要協助產業面對衝擊,因此會預留 2 千億來補貼全民和面對困難。
蘇貞昌
2023-01-04
曾母暗沙距離中國1900公里
有網友(人頭帳號)說妹妹還偷送東西給別人, 我問他什麼事情,他說釣魚台。 我引述一個知名地理部落格「地圖會說話」的內容給大家看。 ———————下面是引述內容—————— 1959-1972 年,隸屬於總統府的國防研究院陸續出版全五冊《中華民國地圖集》與全五冊《世界地圖集》。奧妙的是,直到 1972 年《中華民國地圖集第一冊》發行第四版以前,全五冊《中華民國地圖集》當中完全找不到釣魚台。那麼,釣魚台跑到哪裡去了呢?原來,它出現在《世界地圖集第一冊》的〈琉球群島圖〉上。只不過,釣魚台在這幅地圖上不叫釣魚台,而是叫做「尖閣群島」。它與臺灣之間,還標示著非常清晰的國界線。這幅地圖,讓臺灣在往後的釣魚台主權爭議中理虧。 為什麼這幅地圖被認為是代表官方立場呢?我們得看看出版者國防研究院是什麼樣的機關。 (1) 國防研究院隸屬於總統府,由總統兼任院長、副總統兼任副院長。院長指派主任一名,主持院務。 (2) 主要任務是訓練高級文官與武官。文官資格為簡任職次長、司長、廳長、處長、局長、大使、公使、祕書長人員;武官資格為將級人員。 ———————上面是引述內容—————— 蔣介石擔任院長的總統府國防研究院畫的地圖, 就是中華民國官方立場! 這個表示當年中國國民黨也是認為釣魚台是日本人的,不容否認。 當然中國人常常一覺醒來,越想越不對勁, 覺得欸全世界都是我的啊! 為什麼我要承認釣魚台是日本的欸? 就開始拗了。 這個就是中國人常見的毛病。 像9段線,也是中國人自己幻想、發明出來的! 拿一個地圖,把國界畫到人家家門口, 自己畫得很高興,也不管國際法是怎麼規定的, 被國際法庭打臉後還7噗噗,不知道檢討。 像大家都知道的曾母暗沙, 距離馬來西亞80公里, 距離太平島740公里, 距離中國1900公里, 結果中國人說那個是他們的啦! 依照中國人的觀念, 那個地方只要歷史上他們有人路過,就是他們的啦! 依照這個邏輯,月球也是中國人的,因為嫦娥去過月球啊! #林北也常幻想銀行裡面的錢都是我的
林智群
2023-01-04
超徵是「業績超標」的意思
假設我是政府,臭豆腐老闆每賣5塊豆腐,就要繳稅1塊豆腐給我。 我年初預計他會給我10塊豆腐,結果到了年底,我發現他給了我20塊豆腐。 為什麼?因為他生意好啊。 這就叫做「超徵」。 超徵不是「多收了稅」。 超徵是「業績超標」的意思。 稅率不變,但經濟表現超乎預期,所以稅收增加,這叫做超徵。 「超徵」一詞是個財稅專有名詞,但一般人容易誤解,國民黨也樂於此時藉機炒作。 一般人暫時誤會,可以理解。 當過交通部長的葉匡時,也這麼天才,連基本財稅概念都不懂。 葉匡時,就是謝國樑找來幫買gogoro的人。 這樣,大家對謝國樑送gogoro給基隆市民,有沒有更有信心了?
張之豪
2023-01-04
發6千喊1萬 王主委真會加碼!
發6千喊1萬、發1萬是不是又要喊2萬?王主委可真會加碼! 行政院拍板定案發現金的具體金額,每人發放6000元,並針對中低收入者每人多發500至750元,預計會花費1400億元。不過王鴻薇又跳出來鬼扯「為什麼不發1萬?」看了讓人火氣都上來,妳以為在拍賣會喊價啊?喊數字越大就贏了是嗎? 政府已說明過,4500億分給地方700億,中央3800億裡有1000億補貼勞健保、1000億對抗通膨,再留400億預備,拿出來發現金的就是1400億。前兩項千億預算也是用在目前大家最關注的社會議題,也是切切實實回饋到民眾身上,相信國人也能認同這樣的分配方式。 國民黨是不是忘了,他們之前開了多少場記者會在抨擊物價,畢竟國際通膨高漲,政府也僅能做到盡量控制。現在好不容易有財源了,這1000億要是照國民黨所說的全部發掉,是不是又要回頭改罵發太多?沒有用來抑制通膨?發與不發都有話講,這不叫監督,只是最低級的抬槓。 建議王鴻薇,要不就好好去當妳本來該當的議員,要不就有格調一點,選舉搞得像是在上綜藝節目一樣,為了效果隨便亂喊,真以為自己是在「主委加碼」啊?政府已經明確說明了這4500億的分配與用途,王主委想加碼,那就換妳說明6千變成1萬的理據何在?壓縮到的2個補貼方案又該如何彌補?
林俊憲
2023-01-04
民進黨面臨的最核心問題是「信任危機」
「不排富全民普發6000元現金」這筆錢,我不會領。 這筆錢留在國庫,做更有公益性的運用,會比我個人拿去花掉更有意義。 我知道執政團隊做決定有各種難處。 「超徵」二個字的意思,解釋不清。明明是「業績超標」的概念,卻被誤會成「超收、A錢」。社會產生錯誤期待卻無法澄清,尤其來自黨內不由分說的壓力與爭取選票的焦慮。近一個月以來,我們都看得很清楚,也可以理解。 但我們也很清楚知道,「不排富全民普發現金」並不是對國家的最佳方案。 發現金救助弱勢,我支持。但「救弱勢」和「不排富」是完全矛盾的概念。 擔任民意代表的期間,我爭取社福、幼托、長照、社會住宅等實實在在造福弱勢的建設,最常聽到拒絕的理由就是「政府沒有這麼多錢」。 我們心裡都很清楚知道,「不排富全民普發現金」,會讓有限的資源平均分配給富人與窮人,反而讓真正弱勢能得到的變少。 我們都很清楚知道,如果有1000萬稅金,政府設立一家新的公立幼兒園,提供鄰近社區一年100個名額,效益比一次性不分貧富發給1000人各一萬元更好。 如果有10億稅金,興建250戶社會住宅,嘉惠250個弱勢家庭,會比全民普發40元現金更好。 1400億,相當於臺北市一年8成的總預算;可以做三艘國產潛艦原型艦;可以採購5000枚刺針飛彈;可以興建近4萬戶社會住宅。 我們很清楚知道,去年11月沒出來投票的年輕選民、搖擺選民、小店家老闆,面臨到油電、物價蠢蠢欲動,房租過高,勞健保面臨虧損壓力可能持續漲價,育兒壓力,長輩長照需求,這是最深的民怨。 政府就算發個一萬、甚至兩萬現金,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是,一邊領一邊罵,賠了夫人又折兵。 普發一個月之內用完的現金,就會換到這次沒出來投的選民一年之後的選票嗎? 不排富全民普發現金,會推翻民進黨一直以來的「振興普發印券、弱勢紓困發現金」論述,自相矛盾。 會不會選民反而認為民進黨沒有原則、沒有核心價值,反而流失更多信任? 「不排富全民普發現金」是面臨社會緊急危難,想不出更好的政策方案解決問題,真的沒有其他更有效的事情可做了,不得不採取的方案。 蔡英文總統1月1日所提出,補貼油價、電價、勞保、健保,舒緩通膨壓力,是全民共享、協助弱勢的正確方向,我非常支持。 如果真的還有1400億閒錢,我主張成立特別預算,拿來做「成家基礎建設」,投資於學齡前育兒津貼、幼托、長照、社宅,加速落實進度,有感減輕弱勢、年輕人生活壓力。 這樣做,改善形象、主導議題、爭取選民認同的效果,遠大於不排富全民發6000元。 今天轉向「不排富普發6000元」,所造成反彈最大的,是執政黨看不到、觸及不到,卻又最需要的年輕、中間、中產選民。 發錢案還需要立法院討論。那些跟著扭曲超徵的意義、起鬨、煽風點火的在野黨立委,根本沒有為國家利益監督的能力。 現在是國家財政體質調整的關鍵時刻,臺灣好不容易有機會從國民黨執政留下的負債無底洞看到改善的曙光。 這個國家需要忠誠的在野黨,忠於國家、忠於自己的信念,頂住選票的壓力,勇敢逆風講真話。 我知道在發錢的當下,講這些是破壞氣氛,不討好,也會得罪人。 但該講的話,還是要講。 沒人敢逆風講真話,更會讓我們國家一步步邁向危機。 敗選檢討了一個月,結果挽回民心的起手式竟然是與敗選原因毫無關聯的「不排富發現金」? 如果發錢就能贏得多數,當初是如何打敗最會發錢,發到國債增加史上最高的國民黨? 一個明明可以清楚說明的財政名詞,因為欠缺論述,竟蔓延成政治危機,需要普發1400億來交代,這是何其荒謬的狀況! 民進黨面臨的最核心問題是「信任危機」。要贏得總統、國會大選,只有基本盤是不夠的,不能沒有年輕、中間、中產選民的支持。發錢真能討好這些選民?還是反而讓人更加不信任? 堅定信念,找回論述的能力,不當隨風搖擺的軟柿子,讓沒有特定政黨偏好的選民重新恢復信任感,才是守護臺灣的方式。 希望立法院的民意代表可以拿出魄力,至少要做到基本的排富,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後代子孫,守住最基本的財政紀律與社會福利原則。
苗博雅
2023-01-04
美國眾議院長選舉僵局
#美國眾議院長選舉僵局 美國期中選舉過後,雖然共和黨如預期地拿回了眾議院的多數,但議長選舉卻開始上演「茶番劇」。 在美國時間3日,美國眾議院進行了整整3輪的投票都沒能選出眾議院議長。眾議院議長選舉的規定是當選人必須得票過半數,在沒選出過半數的人選前將會不斷重複投票,而在選出議長人選前眾議院將不會開議。 這3輪投票最高得票人都是民主黨眾院黨鞭Hakeem Jeffries,他在3輪投票中都拿了212票。而共和黨3輪的最高得票者都是共和黨黨鞭Kevin McCarthy,分別拿了203、203及202票。共和黨眾議院政團中的右派政團"Freedom Caucus"公開表示他們不支持McCarthy,故在第1輪選舉中分別投給另外兩位議員,第2輪全部投給Jim Jordan。而第3輪投票竟然又多了一位跑票給Jim Jordan的,所以McCarthy又少了一票。 而最幽默的是,Jim Jordan在此後公開表示他根本不想爭取議長職位,他本人在第2輪選舉之後都投票給McCarthy(OS : 別搞我!)。 #百年一次的擇日再選 也因為這個僵局不打破,眾議院無法開議、等於是廢了。 共和黨團於是提出休會到4日正午的提案,獲得全會同意後休會、隔日再選。 當然Freedom Caucus應該不是堅持要搞死自己人,而是希望能交換某些條件,這是McCarthy跟共和黨黨團必須自己找出一條出路的。而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某些共和黨右派成員「退席抗議表態」,然後McCarthy用「超過出席成員半數」的條件當選。 #SpeakerOfTheHouse #RepublicanParty #DemocraticParty #Sith
水鏡政經學院
2023-01-04
預算是你審過的
【預算是你審過的 懇請諸公勿忘】 這幾天紛紛有幾位委員出來指教,稅收「超徵」,是政府「行政失靈」。 不過呢,我們要了解一件事。 「超徵」本質上,是稅收超過了預估的預算數。 政府怎麼估也沒想到台灣人這麼會賺,這是失誤。 但是整本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歲入各項細目,每一個立委辦公室都有,沒有收到,主計總處網站也有。 說到主計總處,我們來看一下111年度總預算通過後,主計總處的新聞稿寫了什麼: 「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經立法院4個多月來的審查及朝野黨團數度協商溝通,已於今(28)日完成三讀程序,審查結果如下(詳附表)」 立法院審了四個月,朝野協商不知道協了幾次,要嘛你沒來審預算,要嘛你裝不知道,那個「歲入數」也是你審過的。 怎麼還會出來喊「行政失靈」呢? 要喊也不是不行,我建議「立法失靈」也要加上去一起喊。 當年記得在野黨的委員也不是沒有提案,要增列歲入,所以才會出現這段話: 「一、歲入原列2兆2,391億元,審議結果淨增列279億元,改列2兆2,670億元,較110年度預算數2兆534億元,增加2,136億元,約增10.4%。上開審議淨增列數279億元,主要係增列稅課收入250億元(包括營所稅100億元、證交稅80億元、營業稅70億元)。」 還是有認真看歲入的立委阿,人家都提增列案了,不知道這幾位出來喊「行政失靈」的,有沒有在去年提案要增列呢? 懇請諸公不要忘記,預算的最後一關是立法院。
周軒
2023-01-04
想像不到的邪惡
另外我再說一個因為『善良限制了你們的想像力』,所以你們想像不到的邪惡。 中國由於這三年來一直封鎖與誤導外國的疫情資訊,使得中國民眾現在陷入盲目的恐慌跟無效錯誤的醫療觀念,好比花十幾個小時排隊只為了在醫院問診跟掛一瓶點滴,這在其他國家看起來是極為荒謬的,武漢肺炎造成的死亡主要是集中在老人跟慢性病患者的併發症,高危群以外的人如果沒有呼吸困難缺氧這類併發症,幾乎都只需要在家休養不會有生命危險,用不著佔用醫療資源,可是一旦重症需要很快上呼吸機時,如果不迅速得到床位卻會短時間死亡,所以能否合理有效調度分配醫療資源會是死亡率高低的關鍵,這段時間光是民眾跟醫療機關的混亂與醫療資源錯用就不曉得白死了多少人。 不過那是引言,現在講正題。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醫院之冷血是超出全世界其他國家想像的,需要高額醫藥費的病人一般會被要求預付一筆錢,而且只要超出額度沒有結清的話當天就會趕你離開病床,就算開刀療程做到一半也一樣滾蛋,而且醫師良莠不齊,醫德極差濫用藥物跟虛假治療的情況屢見不鮮,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台灣人在中國生病,情願花一筆機票回來台灣就醫,不完全是因為健保便宜的關係,他們是真不敢在中國看病,中國的醫療制度完全是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的體現,你沒有現金支付就只能放棄治療,哪怕只要一個療程就能活。 可是武漢肺炎的重症治療因為需要昂貴的器材所以治療費就算歐美國家的民眾也會為之卻步,一般來講如果完全自費的話,上了呼吸機大概就是幾十萬起跳,假如中間還有病危搶救的話破百萬是不算坑人的費用,因此世界各國包含中國都有針對武漢肺炎治療的國家補貼,尤其中國人的平均收入來說九成五以上是不可能支付得起重症加護病房治療費的,連美國大部份家庭也支付不起,如果沒有國家補貼跟保險,大部份能搶救的重症肺炎病人會因為放棄治療白白死亡。 講到這裡你們應該看得懂我要說什麼了吧?在中國醫保補助是要用看完病的看診報告申請支付的,而武漢肺炎這種疾病的特性是這樣,假如你只是吊個點滴吃個感冒藥就能挺過去,其實你本來就在家待著也不會死,而如果你是需要病床治療的患者,有沒有幾十萬支付治療費就會決定你是死是活,中國雖然規範了武漢肺炎的治療費用可以用醫保報銷(大部份),可是這三年醫保已經被強制核酸花掉大半,如果一口氣幾百萬人申請報銷,中國除非再編列數兆的特別預算,否則他們的醫保是扛不起的,而【假如這些病人不是因為武漢肺炎而住院的話,那麼就不符合武漢肺炎的醫保補助了】,至於聽到需要幾十萬治療費用,支付不起只好把父母放棄治療,那就不關醫保的事情了。 這一個月下來,中國自己認定的武漢肺炎患者都沒破萬,可是外界估計中國的真正感染人數至少差了幾百倍乃至萬倍,中間的差額就是習大大給國庫省下來的錢錢,這才叫開源節流吶,你們以為只是面子問題嗎?面子能當飯吃嗎?但是人民幣可以。
周布雅
2023-01-04
「紫光併購」和「美國棄台論」的差同
紫光併購台灣IC設計產業和半導體美國棄台論的差同 1.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非常專門的議題,不要說一般人,甚至很多產業的從業工程師,以及大學相關科系的教授等專業人士,都不太容易了解半導體產業的相關議題。 2. 中國紫光原來是一個賣中藥的公司,拿到中國共產黨政府給的巨量金錢來投資發展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但只想彎道超車、偷拐搶騙。 3. 剛好遇到台灣的馬英九政府,馬英九當時快要下台,想要做一些對中國統一台灣不可逆的事情,把台灣IC設計產業進貢給中國,在當時的確是一個對統一進程重大的貢獻,兩岸政府的高層有相當大的共識。 4. 蔡英文政府剛上台之後,想要把兩岸的議題淡化,經濟合作變成主要的考量重點之一,順應業界發大財的想法,即使不能全面開放,也同意小額入股之類的訴求。 5. 反中資入股IC設計,當初運動主要訴求爭取的對象是決策的政府官員和立委,跟一心一意想要讓紫光入股的業界還有產業分析師,比賽兩者訴求的利弊得失。美國半導體棄台論是假訊息的資訊戰爭,訴求的對象是一般的選民,想要用這個議題來影響選民投票的選擇,這個戰爭靠幾篇文章或幾個學者很難打贏,而且很難有許美華這樣子能夠寫出些淺顯易懂的文章,所以他才會變成被攻擊的重點。 6. IC設計是半導體產業的最上游,智慧財產權和科技人才是重點,當初對準這個目標下手,的確有經過嚴密的沙盤推演。 7. 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基本上除了有高度的專業技術以外,還需要勞力和資本密集,尤其建構的土地和相關的從業人員及能源問題比較複雜。 8. 中國是獨裁的國家,如果IC設計產業讓中國共產黨的勢力進入董事會之後,市場客戶、管理中國市場的政府、台灣IC設計公司的對手、和台灣IC設計公司的內部都會由中國共產黨操控,台灣IC設計產業勢必要前面被掏空,之後再對較為下游的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全面併吞,完全消滅保護台灣的矽盾,在經濟上統一台灣。 9. 美國是個自由的國家,跟中國完全不同,有許多check and balance 的機制。台積電去美國設廠主要是服務客戶,內部也沒有中國共產黨黨部之類的東西,美國是法治國家。 10. 最近有不少人說,如果中國是最先登陸月球,一定會宣稱月球是中國的領土,獨佔這個地方。中國有多少有錢人都是靠中國共產黨,也看到有多少有錢人一夕之間就完全一文不值,中國是獨裁國家。
李忠憲
2023-01-04
民進黨就是比較會執政
民進黨就是比較會執政 財政部2001年開始統計稅收與預算數之比;光扁政府就比馬政府表現出色許多;蔡政府更是狠甩馬好幾條街。 稅收超乎預期,這是產業、經濟表現比預期好的成果;且這幾年還是對個人、家戶減稅,這樣的表現更難能可貴。 朱立倫說這是大家的血汗錢,其實最慘那年,朱是行政院副院長。
曾韋禎
2023-01-04
«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統派秋祭 濃濃中共紅色元素
方瑋立
「救國團」不是中國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嗎?
李筱峰
謝志偉臨門一腳 台外交精準破門
林保華
台灣的自由抉擇 台灣的國家之路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