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貴古賤今 重中輕台
課綱選文就像是金馬獎,落選的一方總會不開心,但是像北一女某位國文老師這麼不開心的狀況,倒是少見。108年課綱,只推薦了15篇文章。這已經不是國立編譯館的年代了,也並沒有強迫所有老師或學生只能研讀一本國文課本,如果老師喜歡讓學生閱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顧炎武的「廉恥」,可以自己讓學生學習,不需要義憤填膺的把這件事跟「去中國化」掛勾,甚至認為課綱審議委員會不想讓學生學習「廉恥」這件事。 Hello?你是國文老師,不是倫理與道德老師好嗎?況且,學習「廉恥」這件事,要靠顧炎武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就能理解嗎?這跟很多男人認為,他們家老婆都是因為看了我的文章所以才想離婚,有什麼兩樣? 現實的問題就是,時間太少,但是能教學的內容太多,只好選擇跟我們日常生活比較相關的知識在學校教學,其餘的內容,只能靠自己針對有興趣的領域自主學習。30年前,我們的學習沒有多元母語、英文、日文,公民不教法律、自然科學不強調實作,每天都在背誦湖北省的礦產、五代十國是哪五代哪十國,那種學習,跟現在的多元文化教學內容,怎麼比較?更別說我們在國中的國文教學,文言文是要背誦的,例如沈復的「兒時記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又常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在國中的時候,要背要默寫,錯一字扣一分,導致我現在還能默寫出來。請問,從這篇虐待動物的文章,我到底得到了什麼?我小時候還得記憶,鴉片戰爭、兩次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哪八國,請背起來)的順序,大清國末年各種條約的年代順序,大小條約數十個,要記得西元與大清國年號對照,請問,從這些瑣碎片段的歷史記憶,我能得到什麼? 就貴古賤今、重中輕台。 之前呂捷不就這樣講,「一千多年前的事,你如數家珍;七、八十年前的事,你卻一無所悉;一千公里外的過去,你如喪考妣;養育你的土地,你卻視而不見。」 那些東西,就是我以前的教育內容,有沒有任何一位老師出來抗議?我一直到很多年以後,才知道我的老家和平島,在1626年,就有西班牙人在居住,而且還有教堂。事實上,我家可能就是蓋在當年的教堂與市集旁邊。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國語文時數就是因為不夠,所以要以現代語文為主,文言文為輔。如果這個老師真的擔心學生的古文能力退步,不妨先擔心抖音與中國網路用語對台灣人的影響。現在的問題不是岳陽樓,更不是顧炎武,而是魔芋爽、扶弟魔, 最後,廉恥是在家裡學的、是透過人生學的,不是透過一篇課文學的。從古到今,一堆人飽讀詩書,卻厚顏無恥,他們看的書,一點也不比我們少。既然是國文老師,就不必想要教忠教孝了,教好中文就好了。
呂秋遠
2023-12-08
換人做做看是一口大陷阱
換人做做看是一口大陷阱 台灣人對選舉的熱情堪稱世界第一,因為是直選,所以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一票可以定乾坤,因為是直選,更能直接感受到直通結果的溫度,因此平時對執政黨執政者如果有頗多的不滿意之處,會逐漸失去當初的期待感,產生“換人做做看”的想法。 這個想法本身並不奇怪,就好比我們經常使用某個品牌的商品,熟悉了之後也會失去新鮮感,想要換個牌子用用看,畢竟世界很大,經驗的積累只有在不斷變換比較中才會越來越豐富。 但是,選舉不同於買一支牙膏,買錯了隨時扔掉,或者用來擦洗廁所汙垢也可以。政治上選錯人,起碼你要忍受4年,而且4年錯誤政策導致的後遺癥會在各方面影響久遠,這些簡單的道理我想任何人都明白。 我今天要說的是,從我中國人的角度來講講“換人做做看”其實是一個大陷阱。大家一定耳聞目睹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國家在文革結束後面臨的國家經濟幾乎崩潰的邊緣,之後的1970年末1980年初開始提出了經濟改革開放,簡稱改革。 改革這個詞聽起來是一個很正能量的詞,但是事實上它包含著2個含義,一個是改變現狀,一個是革新(文革結束這裡不再強調革命了),也就是說改革就是用新的一套來改變老一套做法。 用馬列這主義辯證唯物論來看問題,事物的改變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變好,一種是變得更壞。所以改革的結果也存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改善,伴隨的另一方面則是改惡。 改革開放近40年來,結果正是如此,改革讓這個巨大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成為虛高和不堪一擊的經濟結構,更把人性和道德改惡到了歷史最低點。這就是改革的現狀和結果。 再從中國的近代史上看,蔣介石的國民黨從1911年至1949年在中國大陸執政,最後被中共以弱勝強以少勝多趕出了中國大陸,流落台灣,從國共博弈結果看是共產黨贏了,國民黨慘敗,其國際國內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認為其中一條原因與當時很多中國人拋棄國民黨,選擇共產黨的“換人做做看”,“換黨做做看”的心理深層關系極大。 近百年前的中國人的“換人做做看”,與今天台灣島上的不少人的“政黨輪替論”,“換人做做看”的心理其實是驚人的相似的。但是中國人選擇了共產黨,共產黨在執政前公開發表過的有關民主,人民當家做主人的美麗誓言不僅一個都未曾履行過,甚至今天被他們刪除得很難再查閱到。 說到底,中國人那時的“換人做做看”是因為國民黨在中國實在太爛了,今天的國民黨在台灣依然毫無長進和改良,中國人拋棄了的這個爛黨,今天不少台灣人還捧在手上,為它搖旗吶喊。 如果在保證民主體制和獨立國防的大前提下,我對“換人做做看”也是支持大於反對。比如日本不管哪個政黨哪個人當首相,日本這個國家不會失去民主,不會突然面臨國體安全問題,所以在公民整體和法治體系已經非常成熟的日本,“換人做做看”是完全OK的。 但是,台灣不同,台灣不像日本國民的民主意識這麽成熟,台灣還有比日本更為復雜的內外構成的國體安全問題。中國人當年的“換人做做看”導致了中共執政至今,獨裁在今天還是現在進行時,而且獨裁專制程度實質上是遠勝我親歷的1980年代的新聞言論自由,完全是改惡的結果。 國民黨在中國大陸執政時期,還有其他政黨的存在,還有“換人做做看”的可能,但是中國人換共產黨執政後,“換人做做看”本身就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說,“換人做做看”是一口大陷阱,远的有百年前中國的例子,近的有疫情前香港人為台灣人的“我們只示範”一次的血淋淋的事實,如果這兩個例子都不足以喚醒台灣人,只是盲目的相信“換人做做看”會比現在更好,那就大錯特錯了。 從執政事實上看,台灣的執政黨和執政者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是從所有的政治經濟數據分析看,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卻是至今為止相對而言做得最好的。 換人做做看只是一種嘗試,但不是任何場合都可以隨便下註的一份賭資,如果嘗試會給你的子孫後代帶來生存危險,你還會輕描淡寫的對待嗎? 2024年1月13日,只有民進黨美德贏臺灣,才是所有臺灣人未來的幸運,除此之外,我只能對臺灣人說,我會懷念你們過去的好時光,阿門。 東京博士 2023年12月8日
東京 博士
2023-12-08
新興宗教怪談
【新興宗教怪談】 課綱(課程綱要)不是「課本」,課綱只是提供一個教科書編選及課程教學的指引框架。至於在這個框架下要把什麼材料放進課本?那是教科書編選者的事。 換句話說,課綱並不會去「刪除」什麼文章,頂多只會推薦一些可以放進教科書的文章(如下圖),其他方面就百花齊放。書商編成教科書之後,再由學校選用。如果一個教師覺得他欣賞的文章未獲收錄,可以向學校反映、可以向書商建議、可以向學生推廣,但這不關課綱的事。聲稱教育部用課綱刪除了什麼文章,這個說法完全不知所云。這沒有必要上升到「要不要教文言文」這個層次去討論,而是連批評的基本前提就是錯的。 無論如何,現在並不是像上個世紀那種統一採用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的時代。好的語文作品很多,教什麼?怎麼教?這本來就可以讓不同的教育工作者自己去發揮。 至於說舊版國編本教科書選的文章有多好?身為那個時代的親歷者,恕老夫直言,只怕未必。就算不是完全沒有教學價值,也不是一定要看那些文章才能學到有用的東西。即使以古典漢文而言,好的作品也太多太多。會說不看〈 廉恥〉就不知廉恥,不看〈臺灣通史序〉就會不知臺灣人祖先的精神,這種說法完全莫名其妙。彷彿舊版教科書是某種不容更改的神聖文本,不照著誦讀就是褻瀆神靈的滔天大罪。天綱絕、地軸折、人理滅。 這是什麼新興宗教嗎? 說穿了,這種會出來歇斯底里的人,舊版教科書的內容,大概就是他們文史知識的全部了,既沒有更新,也沒有擴充。倘若一定要說教育部有做錯什麼,那大概就是未能把這些不適任的教師積極淘汰。只不過,在這個國家僵固的公教體系下,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學生只能自求多福了。 (附圖課綱引文出處請見留言) 註:附帶一提,以古典漢文而言,我倒是蠻推薦看蘇軾,但不是像〈記承天寺夜遊 〉這種小品文,而是他的政論,其架構佈局有不少值得學習之處;至於近代,則是李鴻章。然而,我也知道這些東西教科書不會選,有興趣的人自己看就可以了。 課綱引用出處: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80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pdf
陳怡凱
2023-12-08
當台灣走向國際化 中國卻在去英文化
最近,台北的捷運站指標呈現國際化趨勢,由過去僅有英文和中文標示,逐漸加入韓文和日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的指標卻逐漸去英文化轉向全中文,兩者形成強烈對比。這是否代表著一個國家正走向國際,而另個國家則開始進行鎖國的前奏呢? 近來中國各地指標出現去英文化轉向全中文的呈現。(翻攝微博照片) 由於中國遊客的減少,使得台灣政府積極向其他國家推廣觀光。台北捷運也跟隨著外國遊客增加,將標示從原有的中英文逐漸加上日文和韓文,提供外國遊客在台旅遊更方便的服務。這也是台灣因應中國遊客減少後,將觀光觸角由中國市場擴展至全球市場,所做出的轉變,使得台灣不致因缺少中國遊客而陷入觀光危機。 然而,同時中國卻因其領導人政策而改變高速公路路標,由中英文轉為全中文。這樣的改變也進入校園,中國陸續開始降低英語等外國語言對國家的影響,從禁止小學舉行英文期末考試,到限制小學生補習英文的時間,生活中處處可見中國去英文化的軌跡。也導致中國線上補習平台面臨倒閉,或需要出走轉向其他華人地區來維持生計。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看出,台灣正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擴大視野避免單一市場對經濟的影響。政府也強化對孩童的雙語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用語言認識各地文化。 而中國則走向去英文化,雖然官方宣傳是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歸屬感,但實際上放棄了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在人口紅利減少的時代,中國這樣的做法是否會引發國內經濟更加蕭瑟,使得更多外國企業加速離開中國。其所帶來的影響,從近期中國公布的青年失業率和各國企業紛紛撤出的消息可看出,中國的經濟可能正走向低谷。如果中國再一味進行去英文化工程,可能使其國家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筆者認為,台灣的捷運站指標和中國的高速公路指標展現了兩國截然不同的政策思維。中國利用官方宣導來掩飾自己去英文化所帶來的危機,用誇張的言辭來渲染國內居民的自信,使中國的下一代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而台灣則透過雙語教育、標誌雙語化,使下一代更習慣使用外語,也提升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這樣的結果,使得台灣與中國未來將走向兩條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而我們將會是走向成功的一方。 (室內設計師)
楊豐榮
2023-12-08
黃國昌惡質造假 令人不齒
黃國昌惡質造假 令人不齒 黃國昌昨出示特定年度的航照圖,抹黑賴清德萬里老家是全新建物。但航照會因角度、氣候等問題,略有誤差。實際上,那4戶自始至終就是4戶,60餘年來都沒改變。但這是礦業地上建物,未獲國家承認,當然無法登記;除非政府變更地目,否則想改良也沒申請管道。 賴清德老家這排基本上有4戶,分別是84號、85號、88號、89號。用不同年代航照圖來對比,有些年份看起來確實像3戶,但大部分看得出來是4戶;因為免費的航照解析度有限,還會受到角度、氣候、儀器等問題,而卻有出入。 但根據新北市政府的門牌資料,這4戶均在1971年以前就擁有門牌,均非2003年之後的新建物。也就是那4戶自始至終就是4戶,60餘年來都沒改變。 而這類在礦業用地上的既有建物,不叫做既存違建。既存違建大多指的是丙種建築用地,俗稱老丙建,例如黃國昌老家。 因為礦區在採礦時期依礦業用地規範,其建物均屬礦業設施。台灣在1980年後、2000年前陸續廢止礦業計畫,卻沒相關法律可以規範已不從事礦業的礦業用地。也就是說,這些建物自此成為政府不承認的存在,不存在的房屋就當然沒有房屋稅。不存在的房屋,也當然沒有建照。不存在的房屋,是要如何申報? 儘管礦業用地上的建物均在「區域計畫法」實施前存在,能夠依法申請合法房屋證明。但負責的地方政府卻沒積極處理,讓這種政府不承認的狀態延續至今。 因為這些既存建物不受到政府、法規的承認,儘管想合法修繕、改建,自然也是申請無門。但難道要因為這樣就不准人家修繕、改建?那房子壞了、塌了,住戶怎麼辦? 賴清德就是在不堪使用下改建,改建結果只不過是堪住而已,有因此變身為豪宅、城堡嗎? 新北市佔有台灣近半的礦區,目前礦業地上建物,全部共占地32公頃。等於新北就占掉4萬坪,若以每戶占地40坪就是1千戶,若占地20坪就是2千戶。 台北縣長邵恩新任內(1973-1981)曾辦理過1次變更地目,金瓜石、九份那區大概就是在那時變更為丙種建地。因為邵恩新小學畢業後曾去礦坑當過雜工,知道礦區的處境。 現在面對這種普遍性的問題,新北市政府要是負責任的話,就該設法與中央討論如何修正相關法規,引導這些人合法化。怎麼會是政治操作,置其他數千戶市民權益於不顧?
曾韋禎
2023-12-08
《芬蘭頌》西貝流士
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侵佔芬蘭,廢除其自治權。有一位音樂家為了一個對抗俄羅斯帝國的愛國慶典,寫下一齣戲劇曲作。這首交響詩採用大量氣勢磅礡的音樂,向芬蘭人民表達政局危機,企圖喚起芬蘭人民的愛國心。樂曲末段,作者卻選用較溫和的旋律,後來這段寧靜詳和的旋律被作者獨立抽出成另一首樂曲 《自由之詩》(Finlandia Hymn)。1941年芬蘭詩人維科·安特若·科斯肯涅米替《自由之詩》填入歌詞,成為芬蘭最重要的愛國樂曲之一。這首樂曲叫做《芬蘭頌》。作者叫做西貝流士(Johan Julius Christian Sibelius) 今天是西貝流士的冥誕,他於1865年12月8日出生於芬蘭海門林納,那裏是講瑞典語的地區,所以西貝流士小時候只會說瑞典語,不會說芬蘭語。 西貝流士的父親是一位外科醫師,長年照顧飢荒災民。但西貝流士3歲(1868年)時,父親因傷寒而過世。 西貝流士的外婆培養他音樂的素養,奠下音樂基礎。 為了升中學而開始學芬蘭語,原本被鼓勵學法律,中學畢業後,西貝流士考進赫爾辛基大學學習法律,同時也於赫爾辛基音樂學校學習音樂。後來貝流士對音樂的興趣與日俱增,最後決定留在赫爾辛基音樂學校學習。這所學校後來改名西貝流士音樂學院。 西貝流士創作尚稱豐富,而以《芬蘭頌》聞名全球。他被認為是國民樂派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之重要代表。 1957年9月20日,91歲的西貝流士病逝芬蘭耶爾文佩。 (照片說明:芬蘭的100馬克紙幣曾採用西貝流士照片。)
李筱峰
2023-12-08
與年輕人聊2024年大選
從有疫情開始,我就不再在研究所兼課,正式從學校退休了。 由於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我昨天與一位四年前曾經教過的學生,在談她未來生涯規劃時,特別聊起2024年的大選。 年近古稀,我實在不了解,柯文哲何以能得到那麼多年輕人的青睞?也不了解年輕人對賴清德及侯友宜的看法。 她是國立大學法律研究所畢業,今年大約28歲左右。在研究所時,就律師高考及格,而且通過實習律師階段,隨時可以執業律師,目前在一家財團法人擔任研究員。她的男朋友是她同班同學,目前在某律師事務所為受僱律師。她的戶籍在新北市,父母是藍領階級。 我問她,為什麼去年侯友宜在新北市市長選舉,奪得115萬2555票、得票率62.42%,大勝林佳龍的69萬3976票、37.58%,雙方得票差距高達45萬8579票? 她說,她對侯友宜印象平平,說有什麼大政績也沒有,但是也感覺沒有做什麼壞事。至於林佳龍,她覺得是空降,莫名其妙跑到新北市來選舉,當然得不到新北市民的支持。 我問,年輕人為什麼特別喜歡柯文哲?她說,她周遭確實很多人喜歡柯文哲,因為他常上年輕人常去看的節目,而且講話很有趣。不過,她說支持賴清德的和支持柯文哲的差不多,不是一面倒支持柯文哲。 我問,柯文哲的新政治是清廉、勤政、愛鄉土,柯文哲支持李全教、鍾東錦,難道年輕人不覺得是矛盾嗎?她瞠目問:李全教和鍾東錦是誰?這兩人她都沒有聽過。 我問,年輕人對趙少康印象如何?她說,她知道趙少康過去曾經是風雲人物,但是不知道有什麼事蹟,也不知道他和什麼人來往。 我又問,國民黨主張,「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目前年輕人會害怕上戰場?她說,她周遭的人,沒有聽說過有人害怕上戰場,只怕失去自由。所以這個口號,對年輕人完全沒有用,可能只對中老年人有用。 我又問,目前年輕人對這些總統候選人看法如何?她說,她周遭的朋友,只覺得這三個人合來合去,很有趣。我問,是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嗎?她說,不是,是侯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銘。年輕人把他們當戲看。 我問,11月15日柯文哲簽了六點協議,回來後又反悔,然後全家哭、全黨哭,年輕人怎麼看?她說,有些年輕人會覺得柯文哲被欺負,有點可憐,有些人不會。 我又問,柯文哲看來是選不上了,如果柯文哲民調一直低落下去,年輕人會不會棄保?如果棄保的話,棄保給誰?她說,如果確定柯文哲選不上,支持柯文哲的人,部分會是改投賴清德,不會去投侯友宜,年輕人對侯友宜沒有好印象。 我問,年輕人不是討厭民進黨嗎?她說,年輕人是希望在藍綠外,另外有一個選擇,這是柯文哲被年輕人支持的主要原因。在疫情期間,有部分年輕人可能因疫苗或其他原因,對民進黨有怨言,但是現在這部分慢慢隨著疫情消失而消失,年輕人對國民黨並沒有好感。 在聊天中,我覺得年輕人對柯文哲及民眾黨認識不深,包含對柯文哲身邊有前科的「十二門徒」及民眾堂的染黃、染黑,一無所知。因此,我覺得柯文哲的民調,還有向下探的空間。 我覺得,賴清德陣營,針對年輕人常看的媒體,必須強化滲透。目前藍綠盤,其實十分相當,也全部歸隊了,未來真正決定勝負的,在中間選民及年輕人。 國民黨自從找趙少康擔任副手後,雖然深藍幾乎全部歸隊,但是中間選民的開拓能力,就完全受到限制,因為趙少康的仇恨值很高。年輕人對侯友宜及趙少康也不買單,這是賴清德和蕭美琴的機會。
魯直
2023-12-06
敬事而信 — 教檳榔柯如何做人
柯文哲說自己本質是深綠,讓我想起《論語》一句話:「敬事而信」。意思是對事要敬慎嚴肅,對人要謹守信用。 所謂深綠,是指堅持抵抗中國侵略、堅持推動台灣獨立、堅持落實轉型正義的政治光譜。而在選舉考量下,連民進黨都放棄深綠路線;所以主張兩岸一家親、肯定蔣經國、自比毛澤東的柯文哲,本質是紅藍雜色。 柯文哲最不堪的地方,不是藍綠統獨的選擇,甚至不是沒有中心思想,而是對事對人毫無敬畏之心。柯文哲不只是沒有道德約束的利己主義者,更是極端的自我中心,將人都視為無主體的工具。 對柯文哲而言,世界因為自己的需求而存在,他人只是數字,是自己的選票、侍從、信徒、奉獻者、輿論工具、歧視或欺騙或鬥爭或煽動的對象。 所以我們看到,柯文哲對同一件事情會有千百種立場、千百種謊言,興之所至,隨其利益而信口開河。例如昨日(十二月六日)才自稱深綠,今日(十二月七日)又將墨綠等同骯髒;對同婚、巨蛋、五大弊案的態度反覆;二○一九年否定蔡英文路線,二○二三年底又宣告要依循蔡英文路線。「民無信不立」,柯文哲的政治立場如此輕忽搖擺,完全缺乏政治人物對公共事務的基本尊重,甚至缺乏做人的基本誠信。 而在「凡走過必留痕跡」的數位時代,柯文哲毫不在意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的混亂分裂、毫不在意喪失誠信是政治人物的致命傷害,因為他根本不尊重公民社會,他將天下之人都當作可操弄的木偶、記憶短暫的金魚、不在意誠信的利益動物、被欺騙也無感的行屍走肉。所以,柯文哲膽敢輕佻嘻笑地對被他深深傷害的深綠選民說他「自己本質是深綠」。 柯文哲對事不敬、對人無信,更可怕的是,他不會有任何不安,反而自以為能翻雲覆雨、操弄人心、撕裂社會而得意洋洋。他沒有倫理底線,手段之不堪,簡直泯滅人性、超越統獨的對立。柯文哲帶給台灣的災難會隨著他的權力成正比;為了挽救台灣政治風氣的沉淪,他是必須被優先淘汰的政客。 回到柯文哲的本質:不要以為他成大事不羈小節,實際上他只是個肆無忌憚的小人;不要以為他是算盡天下的梟雄,實際上他只是被何瑞英寵壞的媽寶。 (作者是台灣基進黨主席)
王興煥
2023-12-08
笑看變色龍蹭深綠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表示自己內心本質還是「深綠」,實在令台派支持者聽了除了啞然失笑,更多的是嗤之以鼻。 所謂「深綠」,正是堅定支持台灣主體性、台灣優先路線的本土勢力,光是柯文哲一再高喊「兩岸一家親」、主張重啟服貿協議、汙衊「抗中保台」、與國民黨狼狽為奸亂政,每一項都是令台派無法容忍的劣行,這樣的柯主席絕不可能是深綠,而是只想「蹭綠」來騙票的噁心政客。 吾人不禁想反問:柯文哲不久前才說「討厭國民黨但更痛恨民進黨」,現在反過來說自己是「深綠」,這到底是精神錯亂還是毫無中心思想?退萬步言,那既然柯主席自認是深綠,那何必要自詡「超越藍綠」、成立民眾黨、出來選總統,直接申請加入民進黨來支持賴清德不就好了? 柯文哲又說「軍事與外交維持蔡英文路線」,但是他先前一再主張「美中等距」、對國防軍售貶損為「買扁鑽還要自費」、稱「台灣只是美國架上的商品」以汙衊台美關係,種種離譜論述都處處與親中藍營唱和,對比所謂「小英路線」根本是天壤之別,柯主席以為人民都那麼好騙嗎? 柯主席搞砸「藍白合」而讓自身流失深藍票,就轉頭肖想深綠票,如此投機的政治性格實在使人感到反胃與不齒。 (作者是陽明交通大學碩士生)
賴彥丞
2023-12-08
台灣獲無償軍援 怎會是卑躬屈膝?
有國民黨立委參選人日前公開一份疑似被列為機密文件的「行政院涉外工作聯繫通報表」,直指台灣雖然擴大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但仍未獲邀參與美國倡議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顯示民進黨政府對美國態度淪為卑躬屈膝。 有趣的是,明明「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才在今年六月簽署第一批協定,而且也迅速獲得立法院朝野各黨團的無異議通過,當時國民黨總召曾銘宗更表示「全力支持」。更別提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談判之初,就曾在二○二二年六月強調「這架構(指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我們絕對歡迎,也希望將來落實更多具體合作」。以上種種,難道這些參選人都視而不見? 其次,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七月指出,將動用「總統撥款權」,向台灣提供價值三.四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八億元)的無償軍事援助。簡單來說,就是美國政府要用美國人民的納稅錢買武器,然後再免費送給台灣。試問,台灣獲得這樣的特殊待遇,馬政府任內有嗎?還算是卑躬屈膝嗎? 總結而言,國民黨立委參選人試圖炒作台美關係博聲量,不僅是雞蛋裡挑骨頭,更暴露自身的無知與矛盾,只會貽笑大方。 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徐巧芯、張斯綱、游淑慧6日舉行記者會,酸蕭美琴是是美國寵喵。國民黨提供 (作者是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暨法律學院碩士,從事公共服務業)
黃惟冰
2023-12-08
白色垃圾
白色垃圾 看到柯文哲說自己內心是深綠,要走小英的路線,我想到紙牌屋法蘭克.安德伍以及他的台詞: 在這個世界,民主似乎被奉為圭臬,但實際上,它只不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幻覺。 在權力的迷宮中,每一步都是一場虛偽的舞蹈。這些攀登食物鏈頂端的人深知,這裡沒有憐憫,只有一個規則:獵殺或被獵殺。 權力之路鋪滿了虛偽和傷亡,它不像帝寶的豪宅,只需十年便會破舊。權力和財富不同,如古老的金字塔建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些分不清楚兩者的人,實在無法令人尊重,不知好歹。 在權力遊戲中,就像房地產,權力關乎位置、位置、再位置。越靠近源頭,價值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當與人握手時,我總是右手握手,左手卻握著一塊石頭,準備隨時翻桌。 而對於我們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來說,沒有憐憫。就像森林裡的獵人,我們靜靜等待獵物自己走出來,然後出擊。這就是生存的法則。 在這裡,常識不過是一個笑話。沒有人在乎那些平凡的真理。而良心,啊,那只不過是一股惡臭,像是洋蔥和早晨的口氣混合在一起。在這些不習慣撒謊的人身上,謊言的味道就像腐爛的雞蛋和馬屎。 政治不再是為民服務的事業,它已變成一場演員的遊戲。所以,讓我們在這座城市裡上演一場最佳的表演吧。 在這個舞台上,最可怕的敵人往往是那些曾被稱為朋友的人。真正的天才騙子,是那些讓人相信他們從未說謊的人。在這遊戲中,誠實從來不是一張贏家的牌。 我只不過是白宮中的一個白色垃圾,遊走在政治的戲劇和表演之間。
李忠憲
2023-12-08
秦剛死訊疑點重重,習近平已方寸大亂
秦剛死訊疑點重重,習近平已方寸大亂 美國媒體曝出秦剛早已死亡的內幕消息,成為海外中文媒體的熱門話題。 消息說秦剛涉及火箭軍核武器資料的洩密案,又說秦剛已經在解放軍301醫院囚禁中自殺,或受酷刑而死。 關於秦剛涉及間諜案,早在他出事時我就有懷疑。秦剛爬到中共國外交部長之位,大半生過五關斬六將,已處於政治生涯的極高點,還有機會升到最高點(比如副總理甚至總理)。正當官運亨通炙手可熱的時候,美國人要提供多大的物質誘因,才足以讓他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冒險——此為疑點之一。 秦剛涉及參與出賣核武機密,也即是外交部第一把手與國防部第一把手勾結,利用國防部屬下之火箭軍,再利用秦剛駐美大使之便,合伙一起作案,那不只是一個間諜案,更是一個間諜窩案。以中共的內部紀律,不同部門之間壁壘森嚴,不可能建立如此危險的合作關係——此為疑點之二。 據說核武機密是由一個火箭軍副部長的兒子偷運出國提供給美國,但火箭軍機密一定是最高級別的絕密,檔案的保存與取用必定有最嚴格的管理規則,不可能由一個副部長帶回家,還會給他兒子拿出國去獻寶——此為疑點之三。 美國得到中共的這批絕密文件,一定視為最高機密,不可能讓俄國間諜得到消息。俄國外交部副部長向中共最高層報訊,很有可能是俄國的離間計,借以削弱中共從中取利,中共絕不可能輕信,然則中共如何去落實案情?美國絕不會輕易提供,那習近平如何確認秦剛的犯罪事實——此為疑點之四。 秦剛囚禁在301醫院,一定看管森嚴,中共也不是第一天關押高級幹部,不可能讓他有自殺機會。若說用刑,以中共之殘忍與奸狡,一定有辦法讓當事人痛不欲生,而又不致於危及生命,說秦剛在301醫院去世,小看了中共的「本事」——此為疑點之五。 美國政治雜誌披露秦剛去世的消息,據說消息都來自中共黨內高層,但以上幾個疑點都是很粗疏的漏洞,稍微用腦即無法取信,那麼美國媒體為何輕易把它當作重大新聞來披露——此為疑點之六。 倒推回去,若美國媒體是被中共有意「餵料,那又證明,秦剛案絕不是洩密的問題,一定有另外的難言之隱,事件應該涉及更難看更不可言說的內情,必須轉移公眾視線。為此,把秦剛李尚福的窩案,歸於最乞人憎的間諜案就是最現成的辦法。間諜案公眾無法過問,投敵洩密又最為人不恥,涉案者將永不超生。 如果秦剛之死有以上疑點,而這些疑點都不容易解釋得通,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秦剛們實際上又是涉及什麼性質的案件呢? 大膽猜測,在中共體制內,在習近平全面掌權獨裁後,最嚴重最不可容忍的案子,一定是密謀推翻習近平的政治陰謀案。假設有黨內高幹密謀,並得到政治老人的支持,串連不同部門高官舉事,一旦政變成功,就全方位接管權力,屆時國防部與外交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害部門,要政變沒有這兩個部門的配合是不可能成功的。 中央警衛局局長王少軍四月死亡,七月宣佈,秦剛李尚福七月去職,這是巧合還是內中另有蹊蹺? 黨內有沒有可能策劃一場針對習近平的政變?本來是很難的,但當習近平把黨的利益隨意揮霍,把中共江山搞得風雨飄搖,直接危及紅二代以及在職與退休高官們的身家性命,那時反對力量就有機會成氣候。政治野心家們孤注一擲,意圖取習近平而代之,那也是有可能的。 事情當然沒有成功,否則秦剛李尚福們就上台了。政變功敗垂成,對習近平來說雖然萬幸,卻又是非常丟臉的事,也會產生極大政治震蕩,習近平掌握權力的能力會被懷疑,習近平的個人聲望大大受挫。 將秦剛李尚福的政變窩案裁贓成間諜洩密窩案,一則查無實證,二則罪不可赦,自可手起刀落連窩端,不留手尾。 問題是雞蛋再密也有縫,秦剛之生死,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之空缺長期未補,都要向公眾交代,都要自圓其說,這些都是難題。殺人很容易,但堵住普天之下悠悠眾口就很難。 秦李下台,要補缺本不應太難,但習近平方寸大亂,疑心生暗鬼,黨內利益擺不平,黨國開始步入無人駕駛狀態。
顏純鈎
2023-12-08
看來柯文哲和民眾黨選票會崩盤!
依據美麗島雜誌長期做的滾動式民調,在12月6日公布第83波2024大選新民調,其中「賴蕭配」支持度為38.3%,持續居於領先位置;「侯康配」以31.4%排名第二;「柯盈配」則不僅墊底還創新低,跌至14.8%。 另依同雜誌今天(7日)公布最新民調,民進黨「賴蕭配」擴大領先差距,以支持度40.1%領先、國民黨「侯趙配」支持度31.6%居次、民眾黨「柯吳配」支持度下探14.8%。 柯文哲的支持度,不及老二侯友宜的半數,距離大選,還有一個多月,柯文哲沒有藍白合或柯郭配的變動因素,也沒有什麼可以造勢的去處,已經肯定可以宣佈在2024年總統大選出局了,這將影響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的當選席次。 柯文哲未來將被棄保,支持者看柯文哲總統當選無望,也可能不出來投票,也可能投給其他組合。再加上民眾黨的區域立委,幾乎沒有強棒,可以預測區域立委將會全軍覆沒,支持者出來投票給不分區立委的意願將更低。 今天(7日)報載,柯文哲說自己內心本質還是「深綠」的,若當選會依循總統蔡英文的外交路線。我認為這是柯文哲內心信心崩潰的表現。因為這種發言,柯文哲將完全拿不到藍營的選票,也可能使原來的淺藍支持者離他而去。而綠營由賴清德來選總統,柯文哲會比賴清德更綠,更正統和純正?因此,他也絕對拿不到綠營的選票。至於中間選民,會認為他忽藍、忽綠,非常投機,也不會投給他。這是自己已經選戰慌亂,失去選戰主軸的表現。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第一名黃珊珊及第二名黃國昌,本來都曾經參與過選戰,是最有戰力的選將,卻列為不分區第一名及第二名,而不是排在第七、八名,足見這兩人對民眾黨的不分區選舉,根本沒有信心。他們不參與區域立委選戰,而使民眾黨區域立委,將全軍覆沒。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第三名,是過去有台獨色彩,而且是扁系的人,對民眾黨主張清廉,且反對藍綠,恰是相衝突。而且黃國昌過去曾大力批判過韓國瑜的豪宅,這不分區名單,無論是黃國昌或陳昭姿,都是韓粉或藍營所排斥的。最近民眾黨的造勢或拜票場合,開始有人拿國旗,可能是為了招徠部分韓粉的選票。但是有了黃國昌和陳昭姿,韓粉對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根本不買單。而綠營卻認為黃國昌和陳昭姿都是綠營的背叛者,也不可能將票分給民眾黨。 其次,民眾黨不分區第四名,是一位網軍頭子或教父,中間選民也會認為,票投給民眾黨不分區,等於是用國家的錢,在養民眾黨的網軍,因此望而卻步。 其實,國人很多是希望台灣在藍綠之外,有第三勢力,然而民眾黨是錯誤的人,在走正確的路,最後還是錯誤和失敗的。 看來宋楚瑜還是柯文哲的最後歸宿,時不我予,美人遲暮,梟雄白頭。當然,前提還是柯文哲在選後,不被雙黃架空或竄位。
魯直
2023-12-07
自由 意志
自由意志 如果每個人都做出一樣(聰明)的選擇,那麼會有什麼結果?有個著名的電影「威鯨闖天關」,主角是隻殺人鯨威利,這種鯨魚以其社交技能、智力和巨大的大腦而聞名。在海洋世界樂園裡,威利是不自由的,牠無法返回大海,無法與其他鯨魚混在一起,也無法逃脫主人為之安排的悲慘命運。 人們對這部電影的反應是因為我們本能地同情智慧生物對自由的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做出自己的選擇。在片中,威利這個角色是由一隻名叫惠子的逆戟鯨扮演的。幾年後,關懷者和海洋生物學家經過長期而崇高的努力,將惠子重新引入野外。 最終,這隻有名的殺人鯨被釋放到北大西洋,但牠從未成功地完全融入一群野生逆戟鯨族群,而是不斷尋找人類陪伴,直到牠因跟隨一艘漁船在大峽灣而死亡,生命長度只有同類平均的一半左右! 威利真的自由了嗎?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一直在爭論人類是否真正自由的相關問題。根據存在主義者的說法,我們都是不可避免的自由。然而,我們的自由是一種負擔,因為隨之而來的是我們對選擇的責任。 我們經常試圖否認我們的自由及其相關責任,這只不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自欺欺人,存在主義哲學家稱之為「惡意」,我們總是有選擇。 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表示我們是自由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在大多數情況我們不斷權衡大大小小的決定,做出選擇,然後體驗這些選擇的結果,無論好壞。 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由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可是也有極其豐富的證據支持另一個命題「我們沒有自由意志」,A導致B,然後B會導致C,依此類推。 拉普拉斯說:「如果一個智慧生物知道在給定時刻,自然界中的所有作用力,以及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瞬時位置,就能夠用一個公式將之最大化」,只要智力夠強大,可以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沒有什麼是不確定的,未來和過去都呈現在眼前。 如果我們的行為和整個事件的展開在原則上是可以預測的,我們還能說我們做了選擇嗎? 這個問題對於我們對自己是誰以及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的認識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所有的選擇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被預先決定了,那麼讚揚或指責人們所做的好事或壞事是否會變得荒謬? 決定論意味著道德的終結,著眼於我們的成長經歷、個人環境以及我們可以陷入的習慣和嗜好對我們自由選擇的限制。我們可以掙脫束縛,但這並不容易,我們必須真正努力實現自己的自由,承擔自己的責任。 自由意志表示什麼?選擇看起來愚蠢的決定?或許吧!
李忠憲
2023-12-07
復刻孫蔣沐猴而冠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開學典禮後,孫文與蔣介石、教導第一團團長何應欽、第二團團長王柏齡合影(註1),七個月後的1925年3月12日孫文在北京協和醫院死亡,一年後蔣介石一手自導自演中山艦事件分共清黨奪權,孫文「聯俄容共政策」也劃下休止符,蔣介石為了確立自己在黨內定於一尊的地位,特別將當年他與何應欽、王柏齡與孫文四個人的合照P圖成只有他與孫文兩人的合照,企圖營造出他是孫文唯一嫡傳繼承人的假象(註2)。 而今,在過了將近一百年後,侯友宜與趙少康也有樣學樣地在日前復刻當年孫文與蔣介石的合照,特別安排侯友宜模仿孫文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而趙少康則將右手搭在椅背上站在一旁,想藉此破除外界質疑趙少康這個名義上是副手,但鋒頭卻壓倒侯友宜,遭人質疑他把侯友宜當傀儡企圖搞雙總統制的批判(註3),姑且不談兩人牛仔褲與球鞋的穿著打扮與孫蔣這兩位他們的祖師爺們穿著筆挺的中山裝與軍裝相比之下顯得不倫不類,從趙少康將手搭在椅背上的舉動,就已經讓中國國民黨刻意想要營造出侯友宜才是老大的用心徹底破功(註3)! 當年孫文即使自甘為蘇聯的傀儡,但是在與手下合照時站在他身旁的蔣介石、何應欽與王柏齡三人還是畢恭畢敬的肅立在一旁,連椅背都不敢碰一下。如今,侯友宜名義上是老大,身為副手的趙少康卻態度輕浮的把手搭在他所坐的椅背上,讓人更加確信侯友宜在黨內只是個毫無威望任人擺布沐猴而冠的草包! (註1)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70494 (註2) https://www.gushiciku.cn/dl/0pSsb/zh-tw (註3)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88287 (註4)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93094
海兒
2023-12-07
中國軍事最大弱點在貪腐
在十一月十五日的美國加州會談,習近平當面向拜登強調,台灣是中美關係「最巨大、最危險」議題,又稱中國目前並無計畫入侵台灣,外傳中共打算二○二七年或二○三五年對台動武,習說「沒人跟我討論這件事」。上述的習談話,研判有兩個意涵,一是遮掩中共軍事內部的嚴重貪腐,二是鬆懈台灣與國際社會的警戒心。 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在二○二一年三月曾公開向美國國會提出警告「中共可能在二○二七年對台動武」。引發國際關注,並被討論迄今。但解放軍是否做好準備,或真有能力攻下台灣,仍有很大問題,最主要關鍵,是中共軍隊內部的貪腐嚴重。 今年七月,中共火箭軍前副司令員吳國華突傳死亡;八月中國時任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副司令劉光斌、政委徐忠波等高級將領,被官方帶走、下落不明,傳與貪污或洩密有關;十月,前國防部長李尚福無預警遭免職,原因不明,北京未任命新防長,外界盛傳李尚福是涉貪下台。一連串不尋常事件,顯示中共軍方內部正進行整肅,也透露出共軍軍紀出了嚴重問題。 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無預警遭免職,原因不明,北京未任命新防長,外界盛傳李尚福是涉貪下台。(EPA) 美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切斯(Michael Chase)十月二十三日在「大西洋理事會」發言提到,未來五角大廈會特別關注中國解放軍內的貪腐問題,尤其是它如何影響中共軍力發展。美國空軍大學中國航太研究所主任李伊(Roderick Lee)十月三十一日在「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共軍研討會亦表示,最近十年北京當局努力進行反貪腐,顯然成效不大,共軍高層雖因貪腐而遭大清洗,但如此貪腐體系,也使得習近平對共軍能否完成任務失去信心。以上兩位美國軍事專家的評論,值得台灣重視。 除了貪腐嚴重,國防部的作為也不得民心,甚至引發退伍軍人的大規模抗爭,成為北京政府的隱憂。二○一六至二○一八連續三年,全國發生多起退伍老兵因就業、傷殘、社會保障不足的抗議事件。二○一六年有上千退伍軍人穿迷彩服赴中共國防部「八一大樓」前靜坐抗議;二○一八年江蘇的「鎮江事件」更引起國際關注,多名退伍軍人到當地市政府前抗議,卻遭大批便衣公安毆打,演變成千餘人的維權運動。 總之不論外在形勢如何變化,台灣都應做好自我防衛,只有持續「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的戰略原則和積極作法,才能嚇阻敵人來犯,守住台灣民主與經濟發展。 (作者是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大學兼任教授)
姚中原
2023-12-07
國民黨在野就如此目無法紀 執政還得了?
國民黨在野就如此目無法紀 執政還得了? 國民黨的參選人,至少9人有重大的違建、竊占國土爭議,而且都是誇張到魚肉鄉里、藐視國家的等級,而這都只是國民黨在野時發生的事。如果讓國民黨也奪取中央執政權,或是掌握國會的話,那還得了?
曾韋禎
2023-12-07
假監控名單就是中國官方要紅媒宣導的
假監控名單就是中國官方要紅媒宣導的 聯合報昨率先刊登假監控名單的假新聞,馬上被調查局、高檢署打臉是假的。今紙本剩很小篇。 但中國時報卻用頭版頭、A2全版全面擴散假新聞,還由郭璽認證的洩密記者寫特稿。 很清楚,假監控名單就是中國官方給的,要求他們的傳聲筒在台灣擴散、掀亂!
曾韋禎
2023-12-07
台灣金融先驅陳炘
今天是在二二八事件中受難的台灣金融先驅陳炘的冥誕。 1893年(清光緒19年)12月7日陳炘出生於台中大甲社尾。一年半後,滿清政府因為甲午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陳炘七歲喪父,由二哥協助其教育。1909年4月考入當時一般莘莘學子所歆羨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名「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曾短期任教大甲公學校,後考入日本頗富盛名的慶應義塾大學(即今慶應大學)理財科。這是陳炘學商的開始,也奠下了他日後在金融界發展的基礎。 1918年陳炘被推為「東京台灣青年會」會長。在日本求學期間,正逢台灣留日學生掀起民族運動序幕。以東京台灣青年會為主體的青年學生,在台灣的民族運動前輩蔡惠如的聯絡運作下,於1920年元月在東京組成「新民會」。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行刊物《台灣青年》。陳炘也是「新民會」創會會員。也參與《台灣青年》雜誌的經營和編寫。在創刊號上,陳炘以〈文學與職務〉為題,發表古體漢文,提倡台灣文學建設的重要性。 1922年4月,陳炘從慶應義塾畢業,返台結婚。1923年赴美進修。首先進入美國愛荷華州的Grinnell學院攻讀經濟,一個學期後轉學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1925年陳炘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獲碩士學位。 陳炘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返台後,正逢台灣的民族運動蓬勃展開。由林獻堂、蔣渭水所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正在全島各地進行多項文化啟蒙活動。陳炘應林獻堂之邀擔任台灣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的講師,講授經濟學的科目。 返台後的陳炘,更重要的角色是致力於本土金融事業的開拓。陳炘認為要提升台灣人的地位,不僅要提升文化,也要振興台灣的民族產業資本,才能與日本人一較長短,並改變土地資本走向商工資本發展。因此他結合民族運動領袖林獻堂,開始籌組一個「糾集台灣人的資金,以供台灣人利用」的金融機構。1926年12月底,在陳炘的奔走籌備之下,台灣人第一家具有現代性質的金融機構「大東信託株式會社」終於誕生。 這個公司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因此總督府當局故意刁難,日本人的金融同業亦百方阻擾,經過相當的折騰,最後才突破困難而成立。大東信託的成立,可以說是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經濟自衛行動。大東信託成為「台灣經濟運動中的中樞機關」,所以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被形容為「台灣人最大的民族金融機關」「台灣運動的金庫」。 大東信託以資本額250萬圓,設本店於台中市,設支店於台北和台南,董監事都是台灣中部的在地士紳,而且多為文化協會的支持者。推林獻堂為社長,陳炘為專務取締役(總經理)。 由於當時台灣尚未有信託法,日政當局遂以此為壓制的藉口。在大東信託會社未倡設前,日政當局歷來對一般的信託會社的取締很寬,及至大東信託募股以來,日政當局的態度便大為改變了。大東信託會社在現實環境的壓力下慘澹經營,雖欲求一紙可供依循的信託業法而不可得,但到了1934年,大東信託已成為台灣島上僅存的五家信託公司中成績最優者(它與屏東信託、台灣興業信託,合稱為當時三大信託公司)。 經過陳炘以及林獻堂、蔡培火等民族運動人士的多次據理力爭。到了1944年5月,此時已是二戰末期,台灣總督府當局向陳炘表示,信託法不久將實施,但大東信託必須與屏東信託、台灣興業信託合併,然後以資本金五五對四五之比率,接受台灣銀行之投資,董事長由台銀派人擔任方得准予備案。這年8月,日政當局果然乘在台灣實施信託法及信託業法之機,就當時台灣最有力的大東信託為中心,計劃設一「台灣信託株式會社」。即合併大東、屏東及台灣興業三家,並由台灣銀行、商工銀行、彰化銀行及華南銀行共同出資,「台灣信託株式會社」遂因此成立。陳炘仍被聘任專務取締役(總經理)。此時已是日本治台的最後第二年。 二戰結束後,陳炘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熱烈迎接心目中的祖國,但沒想到他卻受到從「祖國」來的陳儀政府的排擠。陳炘有感於江浙財團將壟斷台灣經濟,因此他再糾集台灣本地資本,籌組了一個台灣本土企業—「大公企業公司」,沒想到更讓陳儀視為眼中釘,而於1946年(民國35年)3月被陳儀以「漢奸」罪名逮捕,陳炘在獄中感慨地寫下這首七言絕句︰ 平日暗淚故山河, 光復如今感慨多。 一籲三台齊奮起, 歡呼聲裡入新牢。 所幸經過一個多月的偵訊,陳炘終告無罪開釋。然而,幸與不幸,在那個亂無章法的時代裡,誰能逆料?翌年(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陳儀藉機大整肅,陳炘仍難逃被整肅的命運。3月11日清晨,正患有瘧疾而臥病在家的陳炘,被警憲人員帶走,一代金融先驅從此一去不回。 陳炘出生於被「祖國」賣給日本的一年半前,卻在日本走後的一年半後,死於他迎接的「祖國」槍下!這位台灣菁英的一生,也是台灣歷史悲劇的縮影。
李筱峰
2023-12-07
中國通緝犯的對台忠言
筆者由一九九五年,於英國管治下的香港展開時事評論生涯,直至到今(二○二三)年十二月五日,出現戲劇性變化。我因公開呼籲杯葛十二月十日的區議會選舉,建議公眾乾脆當天吃喝玩樂而不去投票站,居然就被香港廉政公署通緝。香港變得如此荒謬,台灣人投票前更要想清楚。 筆者呼籲選舉日躺平的理由很簡單,香港這次區議會選舉,連自我閹割的民主黨都不能派出候選人參選,這與二次大戰時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搞出的翼贊選擧有何分別?這類偽選舉,不單不代表民意,其投票更是助紂為虐,二戰後,美國佔領軍政府將不少參與該次選舉的人「公職追放」,不讓他們再參與日本政治一段時間是有道理。這次筆者公開叫大家躺平,卻反被廉政公署追緝,反映出廉政公署根本淪為東廠式機構,西方國家應制裁廉政公署。此外,這次選舉毫無公義可言,因為「不投票」也是公民權利的一部分,現時香港的做法與北韓實無分別。香港變成了北韓,這是何等恐怖的事。 此事進一步證明習近平根本無意回到中英聯合聲明的步伐,對台灣講什麼和平統一都是空話假話,中國若有意回到中英聯合聲明的軌道,理應釋放初選案四十七人,取消所有二○一九年因政治緣故而作出的檢控和通緝令,並實施一次公平公正公開的自由選舉,伊朗式選舉絕對非自由選舉,只是欺騙國際社會的騙案。 台灣人絕對無理由相信共產黨的謊言,現時仍在幫共產黨說話的台灣人,不單昧於良心,而是利欲薰心,他們日後被共產黨出賣而自嚐苦果是一回事,斷無拉台灣公民的公民權利去陪葬的道理。廿八年前,我在英國人治下說什麼都沒問題,如今我在德國領土評香港政治,居然被廉政公署通緝,這就是兩者不同之處。 作為一個英國人,我只能說,票投國民黨或民眾黨,都會令台灣變香港,我正是一個因言論而無法回港的人證,正如同台灣白色恐怖年代期間無法回台的政治異議人士。錯誤的歷史不應重演,台灣人的投票,很重要。 (作者是居德英籍時事評論員,因反對香港偽選舉而被香港廉政公署通緝)
黃世澤
2023-12-07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顧好人民飯碗 賴:擔任總統有3大使命
陳冠備
AIT提二戰文件未定台灣地位 美國務院背書:中國刻意扭曲
黃靖媗
尼泊爾的警鐘 台灣不能走向親中自毀之路
羅浚晅
想像林佳龍和王毅兩岸外交部長在歐洲巧遇的現場
尤榛嚴
不反共不能救國
林保華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黃國昌搶先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然後呢?
尤榛嚴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坦承聽命黨中央 台中國民黨幽靈連署 34人皆認罪
陳建志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