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虹相關文章

不要讓柯文哲成為你的發言人

不要讓柯文哲成為你的發言人

昨天看見 柯文哲市長回應 柯建銘總召談高虹安委員一事,說「要打高虹安好歹看看後面的老闆。」讓我有些話想說。柯市長的一席話,否定了 高虹安委員的獨立性,也暴露他以男性為尊的刻板認知,對於女性從政者的嚴重輕視。 高虹安是獨立個體,不應該依附於誰、也不會是男性主管身邊的附屬品。有機會出來參選市長、爭取為市民大眾服務的機會,本該是一件開心的喜事,沒想到卻被民眾黨用來當成個人的政治籌碼,變成加諸於高委員身上的枷鎖。 台灣政治環境長年來以男性為主,我自己也出身於以男性為多數的交通領域,但在公眾事務中耕耘多年的經驗,我知道不分性別都是共同為理想奮鬥的夥伴、戰友,性別從來不該是阻礙。當然,性別也絕對不該被當作政治上籌碼、吸票武器甚至攻擊標的。 在這次新竹媽媽被網路霸凌事件上,能看見許多的網友,用她女性身份嘲弄「地方媽媽」,連女性政治人物的婚姻狀況也被拿來嘲諷攻擊。這些惡意言論,甚至開始出現在挺新竹媽媽的女性KOL版面上。時代不斷往前走,我要說,這些早已過時的沙文主義言論、行為,終究會被時代淘汰。 我想告訴高委員與柯文哲市長,全體新竹市民才是新竹市長的老闆。同為女性,很遺憾在2022年選舉,仍看到一位女性候選人受到男性長官的掌控,我也不認為人民會期待一位市長在做任何決策時,還要看背後兩個老闆的臉色。 我還想藉此再一次呼籲高委員,請您約束支持者,也請您勇敢擺脫父權思維,面對問題時,不要讓柯文哲成為你的發言人。  
沈慧虹 2022-09-29
妳當然不是林智堅

妳當然不是林智堅

妳當然不是林智堅。 與林智堅市長共事7年多,他不是大家所稱的「天才」,他願意傾聽、更願意尊重。遇到再焦急事件,他都願意慢下腳步,聽各局處首長的專業意見。也許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全能的,他知道「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而且落實在市政治理上,帶人帶心。 今天是921國家防災日,我想起在2019年517的那場強降雨。 面臨強降雨天災,還記得那天晚上,市府人員不分局處全員出動,直奔港北社區搶救災情。 那一天因為連續強降雨,為了守護市民、及時因應雨勢造成狀況,市府開啟緊急災防中心。由局處首長輪值,我也當然在其中。新竹市政府是一個很有向心力的團隊,我們會彼此幫忙,跨局處通盤考量的解決問題,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沒有人能獨自撐起整座城市,每位同仁也都願意,共同為這座城市努力。 說回港北的情況,當時市府總動員,不分局處、職等、學歷,每個人都是彼此最重要的夥伴,齊心目標!抵達現場,只要有任何能立刻做點什麼的事,就捲褲管、挽袖子,開始吧! 工務處人員處理引導排水、交通處同仁協助現場交通指揮,還有力氣搬東西的同仁幫忙清理雜物。我還記得當天在搬離物品時,有個玻璃魚缸一拿起來就「落底」劃傷區長和同仁。 值得一說的是,當地耆老前來協助解決淹水災況,分享可能的排水方案,林市長跟著耆老探看水門,一起找到加速排水的新方法。這是我在他身上看見的父母官「態度」,再看看願意跟隨在他身邊團結盡力的同仁,讓我從他身上學到關於管理和治理城市的方法。 「讓專業的來!」這句話涵括著尊重和謙遜,沒有人是全能的,讓每一個專業者有舞台、有空間發揮所長,也尊重不同學歷、職務、經歷的人,以謙卑態度,相互砥礪,我想這就是市長應有的模樣。 所以,高候選人,你當然不是林智堅,因為林智堅彎的下腰,願意傾聽、相信專業,所以能眾志成城,與市府團隊一起翻轉新竹市。這不是一個人的榮耀,是新竹市政府每一位同仁共同努力。 我有交通專業,我也願意傾聽專業。作為主管,我從來不會因為學歷而去貶低任何人的價值,也不會用第一印象就對人打回票。 要當市長,需要能容人的氣度,不能輕易生氣、誇大自滿,也不需要驕傲自負。尊重專業,解決問題,在市民面前,我們是公僕,不是主人。
沈慧虹 2022-09-21
教育不是菁英傲慢的資本

教育不是菁英傲慢的資本

  今天語重心長,心情是深深不捨,也覺得難過。 跑完上午行程,有空坐下來好好聽一聽 高虹安 委員記者會,只見她態度強硬、措辭輕浮,甚至講出「我高虹安今天從小到大,北一女台大不說,我們師大也是榜首進去,台大是學術成績第一名畢業,我們今天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 早上被這句話衝擊、難以置信的感受,讓我到入夜的現在仍深感不可思議。我想,高虹安委員不能理解,能夠讀書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當你坐在書桌前,自詡靠著自己的努力,衣食無虞、心無旁騖地完成學位的時候,家境不好的孩子,在讀書之餘還要幫助家計。可能學業成就不如高候選人,但那也是他們辛辛苦苦完成的學業。 要競選市長的人,講出如此傲慢自負的話,令我想起沒機會讀書、被無情嘲笑的媽媽。 我是農村出身的孩子,爸媽務農養家、供我讀書,賣穀子的錢都還沒收進口袋放熱,就給我拿去繳學費。媽媽會帶我一起下田做事,我年紀小,天氣很熱很累,偶爾會耍賴,媽媽就會問我「妳要讀冊還是做田?(lí beh tha̍k-tsheh ia̍h-sī tsoh-tshân?)」她鼓勵我讀書的原因,直到我長大後才知道。 幾十年前,媽媽在郵局需要填一張單子,媽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想請櫃檯人員幫忙,沒想到換來取笑「誰叫妳不讀書?」母親說她當時笑笑回應「我不是不讀,我是沒機會讀」也堅定看著對方「我女兒以後會比你好。」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會讀書、喜愛讀書,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很認真、很誠實地面對自己。我所就讀的淡江大學不是首屈一指的頂大,但我在大學裡被用心教導,所學能有用地回饋社會。 讀書、教育,是讓我們能夠成為更好的人,能夠貢獻所學給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是讓你成為菁英傲慢的資本。 作為一個主管,我見過許多機敏聰慧的人,卻因家庭因素無法供應繼續唸書,大學畢業就必須求職,所以也碰過不少在出社會多年後才能重返校園的人。這些邊工作邊讀書的辛勞和壓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而我也從來不會因為學歷而去貶低任何人的價值。 從事公共事務這麼多年,我始終期許自己要做一個有溫度的人,能看見他人真正需求的人。媽媽教我「要對人好」,我也希望這樣的體貼,每個人都有。  
沈慧虹 2022-09-20
有缺失就改善

有缺失就改善

有缺失就改善,抱歉讓所有球迷朋友失望了。 這兩天新竹市立棒球場受到非常多的關注,我要先跟所有關心的球迷朋友道歉,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這段時間,相信大家都看見,市府非常努力在拚開幕戰,希望給球員、球迷最好的體驗。從今年3月1日中華職棒大聯盟公布賽程,新竹棒球場的首次比賽時間落在7月22日。無論是市府團隊,中華職棒大聯盟,以及委託營運的味全龍球團,無不加緊腳步,努力使工程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或許是對職棒回到新竹市的期待太過強烈,細節上處理的不夠完美。如蔡其昌會長所說,「務必給球員更安全的比賽環境,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確實還有再努力的空間。 這段時間不論是球員、教練及球迷提出的意見,都是讓球場更好的回饋。我相信新竹市政府會秉持與過去相同的專業態度,有缺失就改善,並與龍來球場公司、龍隊球團共同努力,改善設備,讓球員更安全,也符合球迷使用需求。 我也必須對辛苦的市府同仁說對不起,這段期間沒有陪著大家一起奮戰。重新啟用的球場,仍有許多需要改善的事項,我要再次跟所有球迷朋友道歉,也要拜託大家相信新竹市政府的專業,我們有缺失就會改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會儘速進行場地的改善,讓大家重拾對新竹市立棒球場的信心。  
沈慧虹 2022-07-24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交通問題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交通問題

推動公共事務執行力非常重要,這幾年我在新竹市推動交通建設,早已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也許高虹安委員、柯文哲市長這幾年比較少關心新竹市的改變,也沒有在這邊生活,不瞭解每天日常的變化,所以才會質疑我與市府團隊沒有足夠的執行力吧。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交通問題,每個人從出門開始,都與交通習習相關,無論台北或是新竹,我們都嘗試著透過都市計畫、產業導向、住宅規劃、大眾運具、標誌標線等等各式各樣的方式改善交通,交通必須要兼顧城市與人的互動與需求。 這幾年新竹市的交通政策,分成幾個核心進行推動,包含園區、外環、市區、綠色運具、人本步行,也規劃完整的未來願景,將透過輕軌重建整體城市交通骨幹,做為未來30年新竹交通的基石。 園區交通改善,我們在路廊有限的情況下,透過寶山路調撥車道、打通大學路51巷、光復路一段525巷拓寬、光復路時制重整、經國橋智慧號誌等等諸多方案,讓既有路廊有更好的服務,減少旅行時間。中長程也將透過高峰路拓寬、埔頂路拓寬並打通慈濟路連結公道五路,以及五楊高架延伸新竹、新竹縣市跨越頭前溪橋梁、台1線替代道路等方案,強化園區聯外交通。 市區交通部分,我們除了改善道路交通,如東大路亮點計畫、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外,也非常注重停車與步行環境,停車場再生計畫10處,並透過前瞻計畫爭取7處停車場改善,也引進智慧化、無人化停管系統。校園旁的通學步道、超過50公里的人行道建設、引進YouBike,這些都是這8年來的改變與進步。 執行力的體現,不只上述熟悉的交通建設,講了30年的公道三,過去歷任市長都無法解決,只有我願意1家1戶的拜訪了解需要,所以在我手上解決並完成了。輕軌計畫停滯了4任市長,經過我向中央協調,務實地提出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已經交出可行性研究,正在等中央核定就可以邁向綜合規劃作業。 這是整個新竹市政府同仁一起努力的成績,新竹市政府是非常團結、勇於創新的團隊,成功不只是我,這就是相信專業,也是讓專業的來的本質;沒有人懂所有的事情,採納好的建議,堅定的執行,用溫暖的態度與市民溝通,解決困難,這就是我信仰的專業態度,也是這幾年我推動政策的基本。 交通建設的規劃與執行總是容易被遺忘,因為好的交通改善已經融入在市民的生活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習以為常的方便。我的專業不是上鏡頭開記者會,而是我務實的解決問題,也期待每個默默努力的人都能被看見。  
沈慧虹 2022-07-16
這就是「專業」的態度

這就是「專業」的態度

謝謝選舉教會我的事,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善良。 2014年,台大醫師柯文哲宣布出馬競選台北市長。 那一年,張景森先生,找了一些專家學者組成競選顧問團。 交通圈一些專家學者被網羅其中,而我曾長期在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服務,熟稔台北市整體交通政策,因而參與其中。 我當時已經到交通部公路總局任職,具有公務人員身份,所以我們討論都是約在下班之後的時間或假日。 當時給柯文哲先生「說明與上課」的過程中,我具體給柯文哲先生3項建議,當然採納與否,必須取決於柯文哲先生的決定。 首先是「西區門戶計畫-北門再現」。 這項計畫在交工處於1989年首先提出,歷經多次討論,參與討論的有政府機關與多位專家學者,包括交通局、工務局、新工處、捷運局、都市發展局等等。最後在2012年林志盈(現任台中捷運公司董事長)擔任交通局長時,相關交通規劃已經完備。要在捷運二期路網完工,有替代運輸系統時,拆除忠孝橋引道,同時拆除爭議已久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 這是多年來交通界與都市發展與文資保存共同的願景與理念,就是等待實現的時機。 我當時告知柯文哲先生,他應該提出這項政見,確認是否有決心要執行,包含拆除之後的周邊道路規劃內容都已經十分完整,北門可以完整再現。 第二項是公車路網重整,在捷運二期路網完成後,因為公車乘客跟捷運乘客會有競合與移轉關係,為了有效提升大眾運輸整體路網的綜效,避免公車乘客流失,可以進行路網重整。這並不困難,交通局都有做好的規劃研究內容,柯文哲先生可以以此基礎出發。 第三個建議考慮柯文哲先生是醫生的角色,在急診一定見慣了各種意外,其中車禍是大宗,尤其機車意外傷害嚴重。以柯文哲醫生濟世救人的理念,結合市政交通安全的理念,柯文哲先生應該體驗機車族的真實情況,親身了解才知道怎麼提升機車族的行車環境安全。 而這幾項建議,在後來的競選策略裡,我看到柯文哲先生跟競選團隊,到了北門高架橋的現場,宣示「西區門戶計畫-北門再現」的政見。 後來,柯文哲先生坐上機車後座,體驗道路環境,當了一次機車族的生活。我也在報章媒體上看到了這張照片。 時至今日,大家提起這段拆除忠孝橋引道的故事,我都說這是多年來交通界、都市發展與文資保存共同的願景與理念,就是等待實現的時機。而當時有那個機緣,我在柯文哲先生的競選市政顧問團裡,我提出這項建議,柯文哲先生採納了,也做到了。 至於實際拆橋時間,眾所皆知,台北市拆除幾座陸橋,都是在農曆春節期間進行。因為台北市那時候,很多民眾都返回家鄉過年,是台北市交通最好的時刻,也是執行拆橋對交通影響最小的時候。 當時執行拆橋任務的北市府同仁們,很多都是我的老戰友們老同事們,曾經一起執行過那麼多次任務一起擬定交通維持計劃及管制宣導計劃,所有的辛苦我都是深刻明白的。 從事公共事務超過30年,經歷過無數挑戰,沒想到,我一向驕傲的說實話、做實事,反而成為被攻擊的理由。 忠孝橋拆除引道說出實情,卻遭受到民眾黨刻意切割、極盡抹黑,甚至說出是剽竊的「惡霸員外」! 說真的,很心寒! 又或者,是我太天真,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人不會為了成就自己,把別人講成惡人? 成功不必在我,在忠孝橋引道拆除上,我一直說是我將大家多年來研討的方案與結論,告知可能的決策者,讓他決定是否執行。 我對城市規劃交代,我對專業交代,這是我一貫的理念與作法。 謝謝選舉教會我的事,原來並不是每個人都善良。 我可以理解為了選舉,許多事實必須被掩蓋,而我只感嘆,當年那個號稱「尊重專業」的柯文哲團隊,已經把「專業」丟掉了。 而我,沈慧虹,以及「新竹隊」的所有成員,不會讓「尊重專業」變成口號。 因為,這就是「專業」的態度。 (照片取自台北市政府新工處)  
沈慧虹 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