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需求和願望

慾望、需求和願望

昨天跟一個好朋友的成大同事喝咖啡,他說他有那種想要到政府裡面去做事的想法,一直沒有付諸實現,然後他的太太也常常扮演煞車的角色。

追求名利是一般人普遍的想法,只要不違背道德良知,而且有益於公共事務,這不是一件壞的事情。

我小時候的家庭情況,讓我不敢對自己的未來有太大的自我期許,國中一年級寫的志願是希望自己有一個正常的工作,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那時候我的導師是生物老師,中學以後唯一對我進行過體罰的就是他,我拿掃把和同學打鬧,好像弄破了一片玻璃。

老師就用藤條狠狠地在我屁股上面抽了兩鞭,我大概有兩個禮拜都沒辦法坐在椅子上,所以每次大家談論新加坡的鞭刑,我有切身之痛的經驗。我的老師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第一名的小孩會寫出這樣的「我的志願」,我想應該大部分人都不明白。

慾望常被視為一種缺乏的表現,這個詞彙源自拉丁文,意指天空中沒有恆星的出現。不要說北極星、連恆星都沒有,梭羅的湖濱散記告訴我們,找到自己的北極星,一生遵從這個方向前進。

慾望與需求(急迫需滿足)和願望(其實是烏托邦式的)有所不同。當慾望極強烈時,它會變成激情;

相反,慾望的缺乏則象徵無力或冷漠,精神分析學與道德哲學對慾望特別感興趣:前者將其視為內在動力,後者則探討其控制的可能性。

面對慾望,正確的態度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探討。首先,慾望通常被視為一種內在的驅動力,與需求和願望不同。需求通常指那些急迫需要滿足的事物,而願望則可能是更理想化或烏托邦式的概念。當慾望變得極度強烈時,它可能演變成激情。相反地,慾望的缺乏則可能表現為無力或冷漠。

在精神分析學和道德哲學中,慾望是一個特別有趣的主題。精神分析學將慾望視為一種基本的內在驅動力,而道德哲學則關注於慾望的控制可能性。這反映了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層次理解,特別是在個人與社會層面的互動。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區分了兩種類型的慾望:健康的慾望和需避免的慾望。他認為自然且必要的慾望,例如基本生理需求,是健康的。相對地,追求肉體快樂、財富和榮耀等,則是應該避免的慾望。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慾望是人類不幸的根源,主張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會帶來痛苦,一旦滿足又會感到空虛和寂寞,從而轉向其他慾望,這個過程就像鐘擺一樣無所休止。

我覺得自己滿足了許多「願望」,在負債累累的家庭長大,可以到歐洲留學,年輕時就可以在巴黎、倫敦、維也納、威尼斯等等各住過一個星期,又沒有老頭子在上面囉哩八唆,還交到漢斯馬丁這種德國的政治人物當朋友,工作、升等都是一次 OK,遇到紫光事件,最神奇的是已經跑了三十幾場馬拉松。

烏托邦的願望得以實現,這樣到底還要什麼慾望?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