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週年的省思

 

去年二月廿四日,俄羅斯總統普廷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行動」,為烏俄戰爭展開序幕。台灣也度過頻繁遭國際社會拿來對比烏克蘭的一年。同樣位於區域安全的要衝,經濟文化部分重疊,親俄、親中有異曲同工之妙,世界關注台灣,也關心民主如何對抗威權將帶來的戰爭威脅。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在烏俄戰爭開打後,迅速傳開。但部分卻並非讓台灣警惕的口號,而是夾雜挺俄「教訓」烏的脈絡下,強行推銷兩岸統一,一面讚賞俄羅斯武力強大,並刻意暗示擁有、改良俄制軍武的中國同樣強大。然而,隨普廷三天拿下基輔、一週拿下全國的謊言卻遭拆穿。

國內親中派,挺俄羅斯聲音逐漸消減。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來多台灣人認知中國的戰爭威脅離我們不遠,「兩岸不會兵戎相見」、「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只是空洞語言,訴諸少數人民族情緒的道德勒索。若戰爭開打是放棄抵抗,還是各司其職,盡自己力量提供協助捍衛領土,遺憾的是台灣社會需要透過烏克蘭血淋淋的例子,來喚醒長期分歧的土地認同。

某種程度,只是喚醒而非清醒。國民黨似是而非,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心向中國。從老到少緊抱九二共識甚至和平協議。類似先是中斷貿易、再做球給國民黨前往朝拜的爛戲,持續上演。

避談中國威脅,執意等到中國發動第一擊,才願意承認敵對狀態。國民黨喜歡說,從歷史教訓得知「戰爭沒有贏家」,卻不敢完整說明英國史學家李德哈特的名言,「倖存者的共同意見是,沒有真正的勝利者,只有普遍的損失者」。而且只在勝利能迅速贏得時,戰爭才會有利。

更直白說,只有侵略者能希望贏得迅速的勝利。國民黨舉凡上下,不提升戰備、不更新武器,不結交國際盟友,包裝在疑美、棄子論下的潛台詞,不正是準備迎接中國的入侵。如同烏克蘭裁減軍備、不加入北約的結果,是俄羅斯誤判情勢認為可以發動戰爭的遠因。

烏俄戰爭即將一週年,台灣社會備戰、應戰氛圍是否大幅轉變?或許後疫情的經濟衝擊讓民眾無暇也無心情,了解國際與兩岸議題。民進黨政府的責任重大,必須兼顧國內經濟與中國威脅。儘管難度不小,但台灣不孤單,有了烏克蘭經驗,明白告訴我們「想要和平,就應該了解戰爭」。

(作者是媒體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