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嫌台灣疫情來得太晚嗎?

嫌台灣疫情來得太晚嗎?

這是嫌台灣疫情來得太晚嗎? 真的無法理解這位「資深媒體人」的邏輯,什麼叫做對比荷蘭性工作者,都已回到崗位,所以「台灣浪費了一年」? 荷蘭疫情的最新數字,是5月24日一天新增2690例;最近7天平均值是3990例,如圖表所示,5月24日已經是大降的數字。 所以,「台灣浪費了一年」是指什麼呢?嫌台灣的確診數字太少嗎?加計「校正回歸」,每天也只不過荷蘭的10分之1,所以很失望嗎?莫名其妙!
陳增芝 2021-05-25
到底是誰在意識形態?

到底是誰在意識形態?

中國國台辦又再度表示「願意積極考慮向台灣派出疫情防控專家」 台灣的李秉穎醫師回得好「我們(台灣)可以討論一下,有沒有什麼我們能教你(中國)的」 註1. 武漢肺炎的源頭是中共政權,該被究責求償。 註2. 有人對「武漢肺炎」用詞很敏感,但是在使用「英國變種病毒」、「南非變種病毒」、「巴西變種病毒」、「印度變種病毒」卻又用的很自然,到底是誰在意識形態啊?  
王定宇 2021-05-25
讓人不捨的好部長

讓人不捨的好部長

#讓人不捨的好部長 不知道剛剛有多少朋友,在家遠距工作或分流上班,定期收看下午兩點防疫記者會直播的朋友,除了掌握每天最新的確診人數與防疫大方向。 有沒有人守到剛剛最後一幕,阿中部長有感而發的哽咽鏡頭,起因於許多基層警政為了堅守三級警戒,斷絕病毒擴散,必須時常冒著生命危險,在染疫的高危險環境中,去取締那些不願意遵守規則、不戴口罩,甚至偷偷開業的不肖業者,因為這些人的一時投機,反讓這些基層的警政人員身處感染險境。 阿中部長因此不捨的哽咽了。 #希望台灣的大家能夠拿出台灣人的高自律和道德 從自己做起,落實個人與營業的防疫規範,不要心存僥倖,不要讓警政人員身處危機之中,不要再加重陳時中部長與所有防疫國家隊的人的負擔。 天佑台灣,我們做得到,team as one.    
TW觀察人 2021-05-25
當世界越需要台灣,台灣就越安全

當世界越需要台灣,台灣就越安全

全球正在上演搶疫苗競賽,有輿論抨擊蔡英文政府,為何搶疫苗搶輸南韓...... 云云,民眾打疫苗的比率太低,過去一年政府到底做了什麼,疫苗短缺,將造成疫情的破口。 1.過去一年的台灣,疫情獲得控制,本土感染率甚低,把疫苗讓給其他更緊急的國家,持有疫苗的國家,也覺得台灣不是最優先的名單。在此同時,蔡英文默默部署自己的國產疫苗。 2.民眾施打疫苗的比率不高,一是覺得疫情獲得控制,沒急迫性,二是政客、網紅們帶風向,說 AZ 不好,或是吵著要開放進口中共的科興,嚇得民眾不敢施打疫苗。 3.南韓與台灣同為半導體大國,為何搶疫苗南韓勝過台灣?是因為南韓跟日本一樣,疫情一直降不下來。台灣呢?民眾自動封城,有效隔斷感染鏈,醫療量能也強勁,疫情擴散的情況不至於失控。如果你是疫苗持有國,你會先給南韓還是台灣呢? 4.現在疫情突然衝破防守線,不用擔心國際友人不幫忙給疫苗,台灣要是疫情失控,晶片出口延宕,全世界都會大亂。 5.與其期待國際友人給疫苗,我比較期待我們台灣的國產疫苗。疫苗現在是國安級醫療物資,我們自己研發最可靠,不用看人家的臉色,或被中共干擾。如果國產疫苗做得好,不僅可以救台灣,也可以救全球。台灣的晶片 + 疫苗,全世界都搶著要。 6.從 2019 年到現在,我一直在講下面的這個概念:當世界越需要台灣,台灣就越安全。 7.即使疫苗來了,怎麼打也是需要好好規劃,免得大家都搶著要打,又造成群聚感染風險,拖垮已經瀕臨負荷邊緣的醫療人力。現階段最好的防疫,是無接觸史的人乖乖在家裡耍廢。大家一起繼續在家耍廢救台灣,勤洗手、戴口罩、沒事別出門,在家裡幫忙跳跳祈雨舞。 (圖片:BBC)  
趙曉慧 2021-05-24
拜託侯市長務實防疫莫打嘴砲!

拜託侯市長務實防疫莫打嘴砲!

新北市在疫情爆發後,被媒體踢爆不論是防疫旅館、檢疫所…等,都是六都最少者。與先前侯市長自吹自擂的前瞻部署云云,形成高度反差。 新北市長侯友宜。(中央社)   自從防疫以來,侯在某些特定媒體的吹捧下,把他塑造成很有魄力、很有前瞻性的市長,也獲得高民調的回饋,如今,檢視一下,侯的很多論述,都缺乏專業與行動力。就以他常講的三項:封城、方艙醫院、普篩為例,分述如下: 先說封城,此牽涉層面非常廣泛,新北和台北、桃園、基隆,不論是地緣關係、交通、人流移動…都相當密切,不是光大張旗鼓搞個封城演練,上上媒體,就算了事。封城,侯市長有具體配套嗎?民生物資、醫療量能…等等,如何做?代表民意的議會及媒體應好好去追查一下。封城打個嘴砲很容易,但對民眾心理造成的影響、恐慌,可想而知,封城說,造成賣場的搶購潮,另確診者的足跡遍布市場、賣場…侯市長有深入去了解其關聯性嗎?如果侯市長真的準備好了,最近新北有幾處高風險區,侯市長是否考慮先找個區封城?展現一下防疫魄力。 方艙醫院,要蓋方艙醫院,誰來蓋?蓋在哪裡?不是光有形建築,醫護人員從何而來?…侯市長應該先將最迫切需要的、能做到的,先做好,務實面對,方為上策。最近有多位確診市民,因新北缺檢疫所,被遠送中南部安置,教人情何以堪?侯市長應多點同理心。 前日有網友比對了桃園市篩檢站(上圖)與新北市篩檢站(下圖),幾乎崩潰,怒轟新北市政府那麼有錢,為什麼不能學桃園那樣設篩檢站?桃園的篩檢站是設在戶外組合屋式的,反觀新北市的篩檢站,是拿醫護人員的命在開玩笑?(翻攝自我不綠,只是堵藍臉書)   再說普篩,數百人的快篩都讓醫護人員忙得天翻地覆,何況如果出現偽陽、偽陰造成的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另外,一人要篩幾次,一次就搞定嗎?普篩實施不當,很可能造成醫療體系的崩解。侯市長應多請教專業,是否普篩需要的是專業,而不是蠻幹的魄力。 任何政策的釐定應具體、合理、可行;侯市長經常一面口說配合中央,一面又說些打高空的話,實在不恰當,打嘴砲,也許可磨些聲量,獲得一些掌聲,但最後都必須回歸現實面。防疫必須一步一腳印,步步踏實,多給防疫人員鼓勵與關照,少說些不切實際,打高空的話。 拜託! (退休教師)
潘俊明 2021-05-25
鬥「疾管家」是真的 與林瑋豐反串文無關

鬥「疾管家」是真的 與林瑋豐反串文無關

藍白粉有意識在鬥疾管家是真的 與林瑋豐是否反串無關 我先說,我非常厭惡反串。因為反串會讓人搞不清楚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而且喜歡反串的人都有個共通點,往往是自認進步、高人一等的文青,最近的術語好像就是「高大上」。 像博恩那種,就是很典型的,到底是反串還是真的,完全無法辨別。風向不在他那邊,就說是反串。 批踢踢盛行的年代,確實是很流行反串。但是自從柯文哲網軍大舉入侵後,完全就讓人分不清什麼是反串,什麼是真的。因為柯文哲本身立場就是天天反覆。 我過去有個好朋友在聯合報,常常接受報社的交代,寫出泯滅人性的特稿。那位好朋友臉皮又很薄,只有他說別人的份,完全不容許別人質疑他。所以當我公開質疑他特稿胡說八道時,他就會抓狂,說他很多微言大義在字裡行間內,要讀懂才說。但那種特稿,不管怎麼讀,就是在當國民黨的打手抹黑民進黨,哪來微言大義?就算真的有微言大義,沒人看得懂有什麼用? 因此,我非常厭惡反串。 但即便在林瑋豐慣常使用反串的方式去嘲諷柯粉,也不能遮掩藍白粉有意識在鬥疾管家的事實。 疾管家現在超過770萬人使用,在最常出現假訊息的LINE群組來說,疾管家就是最強大的闢謠管道。當然會讓藍白黃紅覺的芒刺在背。 批踢踢就剛好在5月下旬開始,有柯粉不斷釋出訊息,質疑為什麼疾管家澄清假訊息,還說他們沒看過這些假訊息,是不是疾管家才在製造假訊息。這種文章在24日洗到最高峰,引發外界的注意。 然後推文就是藍白粉慣用的語氣,質疑綠共、顏色對了、沒看過這假訊息、自產自銷,接著有人鼓吹要關閉疾管家。 當這些有組織性的網路行動被抓到後,因為林瑋豐過去也是「柯學家」,常常打臉柯文哲;所以馬上有柯粉抓出他過去的反串發言,導向藍白粉反疾管家,就是林瑋豐在自導自演。 但這邏輯通嗎?林瑋豐就只有bj26bj這個帳號,用了超過20年,還當過紅襪板主,自導自演會拿自己本尊來搞? 但是確實在抹黑、唱衰疾管家可是常千上萬個帳號,發了上百篇文章、數萬條推文。難道這些都是林瑋豐一個人搞出來的?  
曾韋禎 2021-05-25
跟著科學走

跟著科學走

  威權統治只容一種聲音,一種報紙,不想牢獄之災,只能「跟著黨走」,稍有警覺的人也只能把報紙「倒著看」,「轉進」就是開溜,「懇辭祝壽」就是全民祝壽鳴槍起跑,不需要傷腦筋。 到「時代在變,潮流在變」,聲音、傳播工具不只一種,黨外、民進黨跟著人民走,國民黨卻還沉迷在國民黨說了算的時代,註定要衰小。現在國民黨尋求再起,但仍不願跟著人民走,而是依靠造謠帶自己走。 言論自由與網路傳播革命同時來臨,讓新聞界追求的專業毀於一旦。社交媒體、「直播主」、「名嘴」、名歌手、名藝人,只要是「名」便無所不通,要成「名」便要什麼話都敢說,什麼問題都敢談,只要套上「傳說」、「有人說」、「據悉」、「質疑」就可以瘋傳兼得名利。 社媒多單幹戶,想像力有餘,查證能力與機制不足,信口開河,或別有用心地散布謠言,好奇的受訊人不疑有他,便走上歧途,誤上政客、中國的賊船,忘了中國妖言惑眾,企圖把台灣攪亂搞渣,讓社會互信蕩然無存,是它併吞台灣的手段。 台灣受網路革命衝擊呈現的亂象,令人不安。在威權統治國家,最渴求自由的是知識份子和媒體工作者。台灣好不容易擺脫威權的束縛,享受自由的知識份子、媒體人卻有人不知珍惜,竟要幫專制的中國顛覆台灣。 民主國家堅守言論與新聞自由,不能像專制體制控制媒體與訊息,要打敗謠言攻勢,需靠人民對資訊的警覺,隨時對媒體、訊息來源的可信度打上問號,不被境外敵對勢力及其同路人的假訊息所惑。 台灣跟國民黨走,跟著感覺走,飽受名人、名嘴、謠言糟蹋,在抗疫、反併吞聲中,應該跟著科學與事實走,不再跟著謊言走!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1-05-25
武漢肺炎禍害全世界

武漢肺炎禍害全世界

05/24/2021星期一 越來越多證據證明,發源於武漢的新冠肺炎是人為製造的病毒,之後洩露出來禍害全世界,全人類。現在連那位極力為北京政府說話的,民主黨大恩人Dr. Fauci都承認,他不再相信Covid-19是自然產生的病毒,並且同意應當徹底及公開的調查,直到查出真相。 根據華爾街日報由美國國務院(情報)官員那裏得到的消息證實,武漢一個研究室在2019年十一月就發生,有三名研究人員感染了與新冠肺炎相似的徵狀去求醫。這比北京政府公開承認的,12月八日才出現第一個病人的說法,幾乎相差了一個月。也證明北京政府確實有所隱瞞。 事實是,北京當局到現在都不肯公開與新冠肺炎有關的任何資料,甚至禁止外國科學家前往調查。當WHO的官員及科學家在今年初前往「調查」時,必須由北京政府的人陪伴,事後發表了一份報告,說這病毒「由人為實驗室洩露」的機會極微,到了極端不可能的地步。這樣的「調查」只能當作是一件笑話。 事實是,在這報告發表之後,全球頂尖18位科學家立即(在三月中)提出挑戰,指出世衛組織的報告不夠全面,對於實驗室洩露的可能性只是「皮毛式的」沾了一個邊,(在三百多頁的報告中只佔了四頁),他們不相信這個結論,要求進一步深入調查。 美國前任國務卿龐培奧Mike Pompeo最近多次呼籲正視這問題,他在任內接觸較多的機密情報,他非常相信這病毒是由人為製作之後洩露,只是欠缺最後的證據,因為那需要調查,而中共就盡全力阻止。我們都知道,WHO已經從上到下被北京當局收買,(這是北京政府過去幾十年來在第三世界培植未來領袖運動的成果。)加上民主黨為了打擊川普,將任何反中國行動,都當作是種族歧視,阻止任何這樣的說法,北京當局就配合民主黨的這項運動,全力策動海外華人組織發動反歧視言論。 我們都知道,任何犯罪現場經過一年多時間,已經很難找出犯罪證據,但是像目前這樣有意的掩飾真相,對於人類的歷史,未來的福祉都是極大的倒退。到目前新冠肺炎已經造成全球350萬人死亡,(WHO剛剛更新這數字,說死亡人數將近一千兩百萬),各國的預算赤字都增加了幾百億,幾千億,甚至幾萬億,數以千萬計的小生意倒閉,經濟元氣幾十年都未必恢復。但是只因為西方一小撮自由主義者對川普的仇視,大家都不想知道真相。
袁曉輝 2021-05-25
成功的反串

成功的反串

反串是一種評論的方法,利用站在被批判者角色上,講出一些看起來好笑、甚至愚蠢的言論。反串是種非常困難的技巧,我之前常常寫出失敗的作品。很多人說:反串要註明,講這句話完全不能夠了解,註明的反串,就是作者已經認為是失敗的作品,這樣倒不如不要寫。 最近只要台北市長夫人發言或有相關的新聞,許多人包括我,都會去孟買春秋那邊敲碗,請她寫出反串的文章,她的文章非常接近她要諷刺和批判的對象,使用的術語和邏輯相近,甚至比批判的對象還要充滿感情和溫暖,她的作品是非常成功的反串文章。 閲讀反串的文章,基本上讀者需要有一定的背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麼了解被批判者的言行舉止和風格,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撰寫反串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因此反串的文章常常會被誤導,也會被拿來做認知作戰和假新聞的工具。舊文重貼、轉移焦點的資訊作戰的方式,其實內容都是真的,但時空背景不同,就會有很大的差異。需要了解許多脈絡,才容易了解的反串文章,更容易被拿來做特定的操作。 反串是諷刺作品的一種,成功的反串是在尊重受害者的痛苦之下,嘲笑批判加害者或揭開加害者的神秘面紗。失敗的諷刺作品使用某些誇張的指責、違背事實的謊言和恐怖的想像,讀者要不然因此扭曲對事實的認知,感到恐懼。而且反串重點的加害者和真相卻不在焦點之中。成功的反串所呈現殘酷的描述,才是可以被接受的娛樂,但所謂的地獄梗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了解。 諷刺一定有傷害,但不是透過無意義的侮辱,而是利用嚴厲、準確的批評來呈現傷害,打破禁忌並顯得相對無害。諷刺呈現的喜劇效果是令人驚艷,喜劇元素可以非常有效地嘲笑所要諷刺的敵人。 許多人不能夠了解,像反串和諷刺這種事情,在這樣嚴肅面對瘟疫戰爭的同時,要非常謹慎小心,現在可不是平常的日子。 簡單來講,身處地獄之中,還能夠對地獄梗產生笑容的人,幾乎是沒有。更何況許多在地獄中的人,不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我想現在很多反串的失敗作者,大概就是這樣!
李忠憲 2021-05-25
只靠一張嘴是無法防疫的

只靠一張嘴是無法防疫的

只出一張嘴,什麼都不會。 「新北1家9口5確診 3人竟送彰化、嘉義檢疫所」這是剛剛TVBS的新聞,新北市民確診後竟然被送到177公里外的彰化檢疫所,凸顯新北防疫準備嚴重不足,下午也有確診民眾直接在侯友宜臉書上留言開嗆,說確診後在家裡沒人聯絡通知該怎麼辦。 事實上,新北市集中檢疫所準備不足,確診者暴增後只好拜託桃園收容,桃園的集中檢疫所被塞爆後持續往南送到中部南部,目前桃園正緊急增加三個檢疫所支援新北,鄭文燦沒有怨言,就只是默默的協助。 --- 但侯友宜不但不反省,還不斷作秀、誇誇其談封城、準4級、方艙醫院帶風向攻擊政府,可是該做好的防疫準備包含集中檢疫所、快篩站通通慢半拍,指揮中心只好升級三級掌握指揮權,避免新北市疫情擴散。 #新北市長負起責任好嗎 #只靠一張嘴是無法防疫的  
王浩宇 2021-05-22
台灣的新聞媒體全力護航侯友宜

台灣的新聞媒體全力護航侯友宜

染疫市民都已經受不了了,直接在侯友宜的貼文底下,打臉新北市防疫旅館不足了。 這也沒辦法,因為台灣的新聞媒體全力護航侯友宜,不管他的防疫工作做的再荒腔走板,依然在新聞媒體上呈現一個高民調支持度的假象。 對於這些新聞媒體來說,市民的死活,那有侯市長的名聲重要啊~ 我不綠,只是堵藍 侯友宜剛剛說新北防役旅館沒有不足,結果就被底下的市民打臉,市民表示新北無法有效隔離,害家人第二位確診。 新北整天喊超前部署ㄋㄊㄇ真的是笑死人,役情爆發後新北市才將一千間防役旅館,擴充成1600間,役情爆發後,才新增一所集中檢疫所,整天只會喊方艙、封城、普篩、結果現在又被市民打臉防役不力,費有夠廢,比費豐台還費  
Rober Wang 2021-05-22
好好守住老人家

好好守住老人家

看來,這場戰爭沒這麼容易結束。在疫苗進來之前,我們得要花點時間才能習慣與病毒共存,可是,老人家沒辦法對抗這麼邪惡的病毒,現在老人家重症的比例偏高,而且死亡率也是,在病床不可能足夠的情況下,請大家幫忙勸老人家盡量別出門、勤洗手、多消毒、戴口罩,以免遺憾發生。 特別是戴口罩,戴口罩,現在確實是全民運動,既然戴口罩,就要戴好戴滿、把線壓緊,出門一次就換一個。可是,老人家偏偏節省,一個口罩用三年,而且口罩有戴就好,有露出鼻子、有穿戴寬鬆的,這樣根本沒有用處。所以,如果與老人家同住,請幫他們多看看。沒有與老人家同住,就請常常撥打電話回家提醒。 至於其他朋友,我只能說,二週看來很難結束第三級了,我們只能期望,七月底以前可以降溫。我唯一擔心的是,台灣人的耐力不夠,很快就會有許多的抱怨聲,完全忘掉去年的平安喜樂,只記得今年的哀鴻遍野。一旦抱怨聲越來越多,就會有更多的人開始反對指揮中心,甚至刻意跟他們唱反調、嘲諷、醜化這些公衛專家,當因為長時間的第三級管制,經濟越來越差、民眾就不會體諒政府的管制措施,這時候,換人、換政府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大。 真的拜託各位,嚴苛的管理,現在確實很痛,可是如果不自律,很快就會變成長痛。台灣人可以體諒政府一個月,但許多人不會體諒政府一年,因為繼續這樣下去,自己的經濟可能先倒。還體諒什麼政府?像國外這種封城又開城、放鬆又管制的情況,對於台灣人而言,肯定會認為政府無能。覺得政府無能也無所謂,但就怕整體指揮體系已經不再被尊重,防疫戰線就會潰堤。 不管病例數多少,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照顧好。政府現在能幫我們的,就是儘速採購疫苗,而我們也盡快配合指示,諮詢醫生,考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後去施打。縱然我們被國際排擠,但是為了晶片的生產不中斷,疫苗很快就會來的。在疫苗來臨之前,我們忍耐一下。去年沒有疫苗,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就是等待疫苗來臨,希望我們,都能自律的等待。 請記得,現在要好好守住老人家。因為對於口罩,他們是最搞怪的一群,好好的跟他們溝通,告訴他們,少量出門,才能避免病毒,戴好口罩,才能好好活著,這種病毒最可怕的就是重症,而重症,是很痛苦的。 願我們都能平安,順利度過這黑暗。  
呂秋遠 2021-05-24
《中國時報》竟問「死亡高峰」在何時?

《中國時報》竟問「死亡高峰」在何時?

中國時報竟問我國「死亡高峰」在何時? 指揮中心無奈不回應 網罵:中國時報先死啦! ~~~~~ 我國武漢肺炎社區疫情嚴峻,今(24)日竟有一名《中國時報》的記者在記者會上提問,是否預估「死亡高峰」會出現在何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出席的官員面面相覷,最後指揮官陳時中選擇不回答該問題。網友留言罵翻,「 中國時報會先死啦」、「死亡高峰在中國」 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115941  
我愛掀馬統 2021-05-24
總統的抱怨文:《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總統的抱怨文:《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在漫長的訴訟之外,蔣經國日記終於在2020年公開,得以成為史家研究的對象。近日出版的《蔣經國的台灣時代》(林孝庭著),就是以這份日記作為主要研究素材。本書除了爬梳日記之外,還將其內容與浩如煙海的眾多史料交互對比。不論是否同意本書的論述,還是不得不佩服作者用功之深。   就本書呈現的蔣經國日記而言,一個鮮明特點是對於美國的強烈厭惡。日記中充滿大量對於美國的抱怨,幾乎與蔣經國來台後的人生相始終。1953年,美國國務院與五角大廈聯名邀請蔣經國訪美,並由艾森豪總統、杜勒斯國務卿(John Foster Dulles)等高層親自接見,照說是美方對其禮遇的表示,蔣經國在日記中對此的反應卻是「內心是如此沉痛耶!」、「余在赴美之前夕反感沉重,此心此情,何人知之耶?」(頁204-205)。   蔣經國對美國會有這麼強烈的排斥,這與國府在台的基本格局有關。國府台灣是一個極度依賴美援維持的政權,不論是在經濟面或軍事面。說穿了,國府在台灣就像是借用別人的本錢作生意。如果沒有美援,殊難想像國府有可能在台灣站穩腳跟。   相對的,美國也透過援助的機會,深深介入國府的施政,不下於債權銀行嚴密監控接受紓困貸款的公司。在財政方面,美國對國府的預算持續監督,以求投資的每一分錢都能發揮美國期望的效果(頁382)。在軍事方面,美國既要確保解放軍無法衝過台灣海峽,又要防止蔣氏父子拿著美援武器「反攻大陸」,將美國拖進他們無意涉入的大陸戰事。舉例而言,1965年,蔣中正派遣蔣經國前往華府,遊說美方支持國府的「大火炬五號」反攻計畫,冀圖進攻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五省,就被美國以冷淡態度拒絕(頁112-113),甚至換來白宮高層「失去理智且與現實脫節」的嘲諷評語(頁174)。   這種「被債權銀行嚴密監管」的處境,自然讓蔣氏父子極度惱火。「升米恩,斗米仇」的古老格言,在國府與美國之間再次得到印證。另一方面,北京也極力離間台北與華府的關係。1957,北京透過香港的紅色文化人曹聚仁傳話,勸誘國府接受北京領導下的「自治」,還允諾「負擔台灣的軍政經費,一如美援之額數。」(頁422)。1958年,北京又再次透過香港傳話,表示毛澤東承諾「只要蔣介石切斷與美關係,北京願意將大陳島歸還台北。」(頁425)。   在此,兩蔣雖然對美國抱持強烈憎惡,但還是發揮了權謀家應有的正常判斷力,沒有接受北京的利誘,繼續強忍怒氣與美方合作。不論在主觀層面對美國有怎樣的感受,在客觀層面,美國的支持都是維繫台灣存續的必要條件。至於北京的「承諾」價值如何?兩蔣問題雖大,但也還沒到會對此心存幻想的程度。打個比方:如果一家公司因為跟主要債權銀行鬧不愉快,就接受「打開大門放任強盜搬走所有資產」的提案,天下寧有是理?   相對的,美國也對蔣經國頗有懷疑,既對他濃烈的特務色彩深感顧慮,也對他歷經蘇聯調教的背景充滿忌憚。1953年蔣經國訪美時,杜勒斯國務卿就直接警告這位客人,在處理情報與安全議題時的手段「有一點粗暴」(a little rough,頁207)。二十年後(1973年),美國注意到台灣與蘇聯暗中接觸,季辛吉國務卿更曾當面質問國府駐美大使沈劍虹,蘇聯是不是曾經向台北提議租用澎湖群島?讓沈劍虹當場大吃一驚(頁196)。   換言之,美國一方面對蔣經國的人權記錄頗感不滿,另一方面又擔心他會開著台灣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投效共產陣營。華府對他既合作,又懷疑,同時緊盯蔣氏治下的台灣核武計畫。然而,對美國非常反感的蔣經國,卻終究在極度的隱忍克制之下,未與美方全面決裂,頂多只是在日記中寫抱怨文發洩情緒。   就地緣政治而言,位處第一島鏈的台灣如果與掌握制海權的美國為敵,就等於是戰略自殺。這是台灣的基本戰略格局,不因執政者更替而改變。倘若這種情況發生,美國將不會憚於對台採取反制,而且大陸政權也不會有力量阻止美方的行動,正如九一八事件時按兵不動的國府中央軍。蔣經國跟少帥不一樣,他擁有水準之上的戰略判斷力,以及壓抑自身反美情緒的過人自制力。終其一生,蔣經國治下的台灣,仍然是一個以親美路線為基底的政體。   就隱忍情緒的自制力而言,蔣經國很可能更勝他的父親。不論他年輕時原本是怎樣的人,在史達林治下充當人質的生涯、以及在台灣白色恐怖期間主掌情報的經驗,都足以讓他鍛鍊出極深的城府。蔣經國日記的記載,顯現出他極善於隱藏自身的真實感受,擁有類似臥底特務那種可以一邊厭惡某人,同時又對其熱絡交好的能力。   舉例而言,曾經擔任中情局台北站站長的美國高階情報官Ray S. Cline,與蔣經國相交多年,曾經時常與蔣喝酒、出遊,外界普遍認為他是蔣的摯友,蔣經國甚至聘請Cline的妻子為其擔任英文家教,堪稱通家之好。但在蔣經國日記當中,Cline的形象卻是「輕浮」、「淺薄」、「無知無能驕傲自大的美國人」(頁90-91)。   多年相識尚且如此,其他交淺言淺的往來對象更不待言。1967年蔣經國訪日,日方備極禮遇,除了天皇接見之外,還安排蔣經國檢閱自衛隊儀隊,動員維安警力多達一萬七千人,往來氣氛熱烈,但蔣經國日記對此行的感想卻是「(對日本)仇恨之心深重而傷痛,愧對先母在天之靈」(頁280-281)。1973年,李光耀訪台,蔣經國親自陪同遊覽台北故宮、陽明山、日月潭等地,貌似賓主盡歡,但日記中對李的評價則是「非善類之人也」(頁313-315)。   如果說,對自身感受的隱藏壓制也算是一種藝術的話,蔣經國無疑是這門藝術的大師。不論他有怎樣的想法或情感,都會基於理性自利,嚴格依照現實利害行事,不受個人好惡所左右,宛如一台冰冷精確的權力機器。   於是乎,這也造就了一個相當微妙的現象:他的政治決策往往會產生與其個人感受相反的結果。他對美日厭恨殊深,但卻讓「不沉的航空母艦」持續站在美日陣營;他是大中華主義者,但卻強勢抵抗北京的統戰;他對民主化並無好感,也確實在白色恐怖期間執掌情報,但卻不得不在晚年放鬆打壓力道,只能在日記中發出「(選舉)不能不辦」的抱怨(頁329)。   這種「內在感受」與「外在行為」的背反性,讓解讀蔣經國平添了不少困難。他就像一個站在台上持續數十年的演員,角色與自我來回交織,不同面相錯綜並存。到後來,已經不容易說清楚哪些表現是角色設定?哪些是真實的自我?他的後繼者先總統李公,在卸任後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我是不是我的我」。或許,這句話也未嘗不能適用於蔣經國。   即使到現在,解讀蔣經國也仍非易事。即使日記解密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其內容也仍然必須謹慎以對,不能照單全收。如上所述,蔣經國是一個極善於隱藏自身想法的人,而且他顯然意識到,日記可能會被其他人檢視(不論是時人或後人)。現存日記所呈現的,不一定是(或者說,一定不是)蔣經國的真實全貌,毋寧只想他想讓我們看到的面向。   比如說,現存的蔣經國日記,1942年的若干頁數已然不見,而那些頁數所對應的日期,又極可能與章亞若有關。再者,蔣經國還特地在1942年日記本首頁註明: 「翻閱舊日記,發現(民國)卅年及卅一年之日記中,被人偷撕甚多,實為奇事,可能於卅八年侍父至馬公時被偷。」(頁17)   補註以上這段文字的時點是1954年,正值蔣經國在台執掌情報工作期間。是啊,「實為奇事」。日記裡的這些頁數,是誰「偷撕」的呢?蓋棺容易定論難。往後,有關蔣經國的爭議,大概還是會持續下去。 註:以上頁碼均指林孝庭著,《蔣經國的台灣時代》,遠足2021  
陳怡凱 2021-05-24
請澄清並檢舉  一起來打擊假消息

請澄清並檢舉 一起來打擊假消息

這些「離譜到極點」的假消息 你可能不會相信 但是,你的家人、朋友、鄰居、同事 有人會信! 如果你有在群組裡看到 請澄清並檢舉 請一起來打擊假消息! 再來,這些假消息 絕對不會是某個無聊的人做的 資訊戰開打了! 假消息就是要製造恐慌 撕裂台灣人、造成彼此對立、不信任! 懷疑指揮中心蓋牌、防疫不力的,就是想要摧毀指揮中心的公信力,請勿中計! 獲取正確疫情消息請加入【疾管家】 https://reurl.cc/Nr1pax  
陳志金 2021-05-24
藍營縣市長自動投誠中共?

藍營縣市長自動投誠中共?

金門縣長要求台灣人民到金門要接受篩檢,入境後並自行隔離14天。美其名縣長是要保護縣民的健康安全,其實是要刻意突顯金門和台灣不一樣的區別。 金門縣長楊鎮浯。(資料照)   因為縣長有兩套標準,先前提出要跟中國恢復小三通,不顧台灣人民的防疫健康,更沒有提到中國人民入境金門要做篩檢的要求。對中國仁慈,對自己政府苛刻不配合,這就是典型的國民黨縣長傲慢的行徑。 包括台中彰化的國民黨執政的縣市,提出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所謂校正回歸的說法提出質疑,並公開指出很多防疫措施要走自己的路不願遵守中央的標準作業。很擔心這樣的恣意妄為我行我素是否會成為侯友宜之流,只會說大話逞英雄,真正面臨困難時刻又甩鍋高喊這是中央要負責協助。這爭功諉過的行為,劣跡都會逐漸敗露,畢竟行動應該大於空談,不願意配合別人的往往不是高傲自大就是走向失敗。 然而國民黨這些縣市長面對中共又是另一副嘴臉, 口口聲聲要政府引進中國疫苗使用,卻又不認真細究中共疫苗的不可靠性及欠缺科學實證的嚴謹性。對中共寬鬆放任,卻對自己中央政府苛刻不信任,說難聽一點這些藍營的地方首長等同自行投誠,彷如成了中共的地方政府。 (前水里國中校長)
陳啟濃 2021-05-24
被批評立刻推卸責任

被批評立刻推卸責任

我真的怒了。 明明就是新北市自己沒準備好,私下拜託中央協助安排,中央協調桃園協助安置,然後被批評立刻推卸責任說是中央的指示,都不關他的事。 台灣人要睜大眼睛啊!  
王浩宇 2021-05-24
日本為何高調反共

日本為何高調反共

  中國所需資金和技術,超過半數來自日本。華為手機一千六百三十一個零件,中國製造只有八十個,僅佔5%,日本製造八百多個,佔了53%,就是一例。示意圖/擷自DW新聞影片   夾在美中衝突之間,無所是從的南韓總統文在寅,21日美國之行,受到全球關注,因為南韓是美國印太戰略最弱一環,文在寅被稱為「跪中派」,他的表態事關台海穩定,以及印太安全。 南韓在中國崛起後,從反共路線上一路退縮,情況和台灣雷同,台灣因為屬於印太安全戰略受欺壓當事人,又是立場上偏向反共的民進黨執政,執政黨深知除了向老共下跪投降以外,只有靠攏美國,才能自救,雖然島內仍有少數親共人士,卻不足以挑戰目前台灣政策,相比南韓,台灣的選擇相對簡單,南韓一方面有北韓壓力,安全要靠美國,又有中國經濟誘因,因此,長期以來擺盪在美中與北韓三者之間,情勢比較複雜,主要原因是政治和經濟,不能兩全,加上韓戰歷史以及國內社會反中氛圍影響,長期以來,南韓以(安美經中)策略,賴以生存,但是美中激烈衝突下,就難以維持,南韓希望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企圖兩邊不得罪,也勢必落空,以美國立場來說,南韓必需選邊站,否則第一島鏈北端,就會出現戰略缺口,這種矛盾夾擊南韓,也考驗南韓的反共立場。 南韓經過薩德事件後,社會上反中和親中兩股力量,相互拉扯,而且勢均力敵,高科技需要美國,市場也需要中國,文在寅夾在中間,弄出不持續反中的三不政策,但是武漢瘟疫爆發以來,民間反中力量逐漸擴大,造成文在寅政權接班危機,也逼得文在寅必需調整政策。 文拜會雙方共贏各取所需 「文拜會」的聯合公報,就是最好試金石,美國行之前,外界預料:南韓應該會屈服美國要求,在抗中方面和日本同步,此事果然在預料中,只是雙方在22日發佈公報文字上,有所修飾,沒有日本用詞那麼直率,此次訪問,美國安排一位曾經參加韓戰老兵受勳,表達美韓同盟意義,美韓安全一體,文在寅也對台海安全表態,台海有事,會與美國步伐一致,當然,南韓帶著美元投資美國,象徵投名狀,因此,非紅半導體供應鏈和疫苗問題,也得到順利解決,雙方共贏,各取所需。 很顯然,南韓表態反中,美國圍堵老共的第一島鏈,可以順利形成,加上菲律賓對老共海上民兵反感,老共在這一局已經輸了,而且又輸掉歐中經貿協議,習近平可以說禍不單行。 中共對世界紅色擴張,採取以商圍政,不管是常規貿易或一帶一路政策,其實都為了服務政治,中共對澳洲,對亞洲或國際上所有國家,商貿套路,滲透手法,一模一樣,要和老共交易而不受控制,除非你在商貿上存點心思,金融上比老共更強,科技上壓制他,否則就容易被老共掐脖子,所以老共這套技倆,利用西方資本主義市場,吃定未開發小國可以,要吃掉已開發的澳洲,就會踢鐵板,澳洲是美國公開的南太平洋小弟,老共找澳洲試刀,根本眼瞎。 日本直接槓上老共,老共只能在嘴巴反對,連經濟制裁日本的底氣都沒有,原因很簡單,老共太需要日本科技,先別說中國崛起,老美只給通行證,日本才是實際幫助老共的國家,中國所需資金和技術,超過半數來自日本,另外才盜自美國,因為日本很清楚,中日雙邊貿易,老共更需要日本,而非日本需要老共。 舉一個最簡單例子,被美國修理的華為,曾經世界第一,但很少人知道:沒有日本,就不會有華為,簡單說,掐住華為脖子除了美國,還有日本。 拆開華為手機構造零件,就可以知道了,一千六百三十一個零件,中國製造只有八十個,僅佔5%,日本製造八百多個,佔了53%,認真講,華為是日本製造,只是外面貼上中國造而已。 日本十年前退出手機市場,但是快速轉為零件供應,華為買到日本和諾基亞人材,在日本成立研發,才有今天,但是,日本不供料,華為照樣要完蛋,所以不要以為只是台灣晶片卡住華為而已,美國修理華為也向日本警告,就如同美國在八O年代修理日本半導體企業。 美日半導體戰爭後,1985年,美日「廣場協議」重傷日本,日本才認知到:誰才是老大。 日本目前仍是半導體上游原料供應者,2019年,日韓為了太平洋戰爭時代,徵用韓國勞工賠償問題,打起貿易戰,日本就用三個原料卡住三星電子,大家記憶猶新,這也是日本敢直接向老共叫板因素,中日貿易往來,數字不算小,但是中國更需要日本,就好像中國需要台灣提供中間材料一樣,所以老共一樣不敢中斷ECFA,道理很簡單,老共修理台灣都來不及了,還會給你賺錢好康? 世界上,一切衝突逃不了經濟,簡單說,世界是金錢控制的俗世,老共如果真的想不開,羽毛未長好,就想稱霸世界,發動戰爭,結局是賠上世界經濟,也賠上自己,因為台灣不能毀,已經是全球共識。 美國用經濟和科技控制台日韓三國,日韓當然捨中國,為美國效力,圍堵中共已經成形,台灣的安全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南韓總統文在寅(左)訪美,彰顯美韓同盟意義,美韓安全一體,文在寅也對台海安全表態,台海有事,會與美國步伐一致,非紅半導體供應鏈和疫苗問題,也得到順利解決,美韓雙方共贏,各取所需。圖/擷自白宮影片2021.5.22
洪博學 2021-05-24
「校正回歸」與台灣防疫基本態勢

「校正回歸」與台灣防疫基本態勢

  中共軍機幾乎每天來騷擾台灣,卻又聲稱要用中共疫苗救濟台灣。這是什麼邏輯?這樣子的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兩面派才是我們面對的最陰險的敵人。示意圖/擷自國防部、CGTN,民報合成 這次台灣防疫的優良成績因為出現諾富特飯店與色情店溫床的破口而蔓延,對台灣是相當嚴峻的一件事情,但是與全球疫情比較,又沒有那麼嚴重。未來的關鍵在於指揮中心的領導與民眾的防疫態度。從5月中旬爆發到目前的一個多星期中,因為確診人數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幾何級數的成長,因此可以說,疫情沒有失控;但是因為疫情還沒有明顯下降,而且從雙北向其他縣市擴散,因此情況也不容樂觀,因為中南部山高皇帝遠,醫療能量也不如雙北,加上醫療知識不如大城市那樣普及,因此大家馬虎不得。 這兩天學到了一個新的名詞,就是「校正回歸」,開始見到不太明白,後來看了解釋與圖表,才逐漸明白。簡單說就是「補漏」,這是因為人手不足來不及上報與其他多種原因造成,不是台灣特有現象,因此可以理解。如果硬說是蓋牌,那是地方政府蓋牌而不是中央蓋牌。這點在野黨的三位市長柯文哲、侯友宜、盧秀燕也都承認,侯市長甚至說有的耽誤了6天,所以有些黨棍在那裡謾罵不但沒有必要,更使人加深他們的中共代理人角色,連自己做實際工作的同志也不惜痛打一頓。 5月22日星期六第一次宣佈校正回歸有400例,數字有點嚇人,但是後來看了圖表,400例分攤到一星期,一天也就是增加幾十例,就沒有那樣可怖了。例如5月17日宣佈確診人數最多的那天是333例,校正回歸後是406例,三百與四百沒有太大差距,如果校正後變成上千例,才是失控或存在重大隱情。5月23日再次校正回歸,17日那天再增加到441例,少於一成,也仍然可以接受。 補漏硬扯股市根本是胡扯 5月22日是週末,利用週末清算一星期來補漏,也很正常。以此硬扯上股市與520行情根本是胡扯。每天補漏比較瑣碎,而且數字只是幾十名,對股市會有影響嗎?還有的說,為何校正回歸正好400而不是400零幾?這到底有什麼文章好做?就像5月17日那天台灣股市加權指數上升333點,確診人數也是333例,是證交所與指揮中心相互勾結嗎?國難當頭,誰在為國操勞,誰在幫中共糟蹋台灣,民眾都會記在心裡。還扯上炒股,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誰有黨產炒股,還不明白? 除了不肖政客與名嘴之外,還有一些人就是故意不戴口罩,勸說也沒有用,甚至毆打警察,或者是故意群聚等等,是政治上的有意對抗、製造亂象、散播病毒,還是只是性格上的白目,也要區別對待。嚴重而明知故犯的不只是限於罰款,而是要負上刑責。 目前的每天確診人數在緩緩下降,但是快篩的陽性比例卻有微揚。因此要密切關注未來的走勢。尤其這兩天假期,大部分台灣人都配合指揮中心總指揮陳時中的呼籲,盡量不出門,看能否切斷一些感染鏈。如果新的一周確診人數能再往下走,人們才會比較安心。希望大家努力。在這裡要特別感謝醫療人員不怕犯險的努力,也感謝供應生活必需品服務人員堅守崗位維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我們也仍然要保持警覺,提防中共第五縱隊利用謠言等各種手段搞亂台灣,別忘記共匪軍機仍然幾乎每天來騷擾台灣威脅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與和平生活;可是另一方面卻聲稱要用中共疫苗救濟台灣。這是什麼邏輯?這樣子的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兩面派才是我們面對的最陰險的敵人。不幸還有人對充當他們的內應樂此不疲。
林保華 2021-05-24
新北確診足跡都有全聯,侯友宜間接製造感染擴大化?

新北確診足跡都有全聯,侯友宜間接製造感染擴大化?

各位一定會納悶為什麼這次新北的足跡有這麼多全聯呢? 為什麼呢? 我提供一個新聞標題給大家參考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新北市長侯友宜 11 日談到封城時表示,當社區感染爆發無法控制時,新北「該封就會封」。』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新北市確診人數持續增加,足跡太龐雜,市長侯友宜(左)17日改公布累計足跡的地點,其中以傳統市場最多,籲有到過這些地點民眾若有症狀速篩檢。圖片來源:中央社 各位新北的朋友,你們那幾天有湊熱鬧去全聯或大賣場搶購物資嗎? 我記得我那幾天就是拼命發文勸大家不要湊熱鬧去搶物資群聚,我在說大家沒在聽,吼? 我也不怪你們啦,畢竟侯友宜製造恐慌吵著要封城,你們老百姓被嚇到了自然就會到處亂竄。 只是侯友宜吵著要封城,這個被媒體稱讚 有魄力 的行為,卻間接製造了感染群聚的擴大化。 你們還真的覺得這個市長會做事?有魄力嗎? 像個羊群一樣被大野狼趕去群聚,羊群是不該感謝大野狼的。 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芋傳媒 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