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去國家化的認知作戰
中共放任小粉紅四處咬人,與清朝晚期義和團一個樣。當年,毛澤東為了保護自己權位,發動紅衛兵到處串連打砸搶。示意圖/擷自BBC中文網 在中國討生活的台灣演員張鈞甯,因為被翻底,早年曾經就讀中央大學,一篇碩士論文用了「我國」兩字,被小粉紅貼上台獨標籤,張鈞甯隨即在網路上回應「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小粉紅仍然不放過,目前,張還在中國工作,有人在機場見到她面容憔悴,張鈞甯在中國六部作品被下架,老共新文革運動,已經掃到賺人民幣的台灣藝人。 香港演員謝霆鋒眼看苗頭不對,很是乖巧,宣佈放棄加拿大國籍,連最近演出《尚氣十環傳奇》的劉思慕,也掃到新文革暴風,劉思慕五歲就移民加拿大,受訪時自稱是加拿大人,也被貼上辱華標籤,好像全世界都變成中國領土,老共才會開心。 趙少康說:「中共搞小粉紅治國」,這是不了解中共,小粉紅數量再多,也就是擔任紅衛兵角色而已,網路上嚷嚷可以,只要不阻礙老共的權力,小粉紅根本沒有權力治國,充其量,也就是新文革運動的工具,中宣部只要一紙公文,下令刪帖,小粉紅就立即消失無蹤,現在放任小粉紅四處咬人,與清朝晚期義和團一個樣,當年,毛澤東為了保護自己權位,發動紅衛兵到處串連打砸搶,前年,為了選舉,台灣韓粉肆虐社會,後面主子才是重點,網路戰爭花樣雖多,基本上沒什麼不同。 蔡英文說:「不理解中共作法,中共放任小粉紅網軍攻擊,無助中台改善關係」,這種說法如果是裝瞎,也就罷了,中共拋棄陸委會窗口,已讀不回,就已經拋棄善意,現在只差何時用兵侵台而已,若不是美、日、澳、印四國擋著兵鋒,習近平早就揮軍攻台了,你還妄想改善關係,這種天真也不輸國民黨。 鼓動網軍小粉紅在文字上作怪,既是認知作戰,也是騷擾戰術,張在論文上書寫「我國」的意義,在於認同這個國家,所以變成小粉紅打擊對象,影星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打擊影星等於打擊台灣人對國家認同,就是網路戰爭主要目的,不管你認同台灣國或是中華民國,都是老共去國家化認知作戰標地,一旦台灣人喪失國家認同,就不可能保護自己的國家,這個道理很簡單。 中國對台灣未擁有主權 台灣內部雖然有國家認同衝突問題,台灣國和中華民國相持不下,但是,認同紅色中國,至少還停在10%左右,不會影響社會穩定,如果,台灣像克里米亞,超過70%自認自己是俄羅斯人,那麼台灣淪入跟克里米亞相同的命運,也就更快了。 國家認同也是主權象徵的重要因素,中共之所以到處宣稱擁有台灣主權,四處宣傳國共內戰尚未結束,目標就是合理化對台灣的侵略戰爭,因為這是主權國家內部事務,台灣的反制之道,就是召告世界:中國不擁有台灣主權,內部則應該減少認同差異。 所以,不要小看小粉紅的叫囂,當你和張鈞甯一樣,選擇屈服,就是小粉紅成功了,人民拋棄國家認同,等於拋棄被國家保護,歷史上,波蘭、立陶宛都曾經因為族群差異,降低國家認同感,被鄰國強權去國家化後,遭受併吞,二戰歷史殷鑑不遠啊。 中共之所以到處宣稱擁有台灣主權,四處宣傳國共內戰尚未結束,目標就是合理化對台灣的侵略戰爭。示意圖/擷自DW新聞影片
洪博學
2021-09-11
序《我們台灣人》–台灣國民性探討
要把握一個人的性格已經不易,何況二千三百萬人的集體。國人言台,通常以「台灣是一個小國」開始,這是絕對的錯誤。台灣面積與荷蘭差不多,人口比聯合國近百會員各國人口之三分之二較多,絕對不是「小國」,列國中是「中型」以上。不幸,與超大國(僅就面積和人口而言,其他則不堪言矣)為鄰,國人看地圖,自嘆自卑,沒有理由。 一般國家國民的性格,在常識中幾乎定型。英國人嚴肅自尊,不苟言笑。法國人機智浪漫,善於言笑。然法國文學產生震撼心胸、良心苦悶的重悲劇。英國文學產生令人快心微笑,優雅幽默的佳作。武士帝國日本侵略,變成典雅優美、清潔前進的和平國家。德國從獨裁專制好戰,變成拔群的經濟和平大國。可見常識中定型的國民性格未必正確,而且國民性格也會激變。 台灣的風俗習慣,日本統治初期,總督府曾做過大規模調查,出版巨書,可見日本人做事認真踏實。柏楊曾諷刺中國人(書名《醜陋的中國人》),以台灣人視同中國人。《我們台灣人─台灣國民性探討》一書,則是台灣人有系統攻研台灣人的性格,在近代史上首次嘗試。作者盧世祥一生專業於媒體數十年,見了普通人見不到的社會的黑與白、清與濁、善與惡、死與生。他攻研這個主題,是對的。以他的聰明,應知此書出世,必會惹起一番爭議。或謂此是彼是,或謂彼非此是,這種爭辯,象徵著台灣人性格的複雜性,愈辯愈明。 一國國民性格的形成,受歷史和現在因素的影響,無數因素互動制衡,戰爭、戰勝、戰敗、獨裁、政治、宗教、經濟、文化、民主、音樂、文學、名歌聲、名曲、運動、名小說、名電影、名畫、名雕刻、娛樂、美食、雄辯牧師、流行服飾、名學者、名發明、名發現…等等說不完,一言之,共同命運的意識也。寡聞,沒有聽到有台灣人士自己認真描述台灣人的性格,從這點說,此書對本人而言是劃期性作品。今後要寫此主題者,必先從看此書開始,且代代台灣人也非看不可。在此向盧先生表示敬佩和感謝。 (作者為總統府前資政)
彭明敏
2021-07-30
泛藍小粉白全面動員攻擊苗博雅
大家一定不知道,為什麼泛藍跟小粉白,忽然從昨天開始就傾巢而出,要全面動員去 ( 市府 + 政黨 + 網路 ) 三方攻擊,很凶狠的要毀了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而且不合情理的是,他們並不是就政策細節跟立場的不同來攻擊苗博雅,是直接採取用人身污辱跟謾罵攻擊的 方式。 . 原來,說穿了,就是因為苗博雅不給面子,直接點破出北市府防疫哪裡出了問題,哪裡需要改進。然後又在眾目睽睽之下,打臉想要硬ㄠ的市府發言人的說法前後矛盾 ( 而且最悲劇的,最後發言人因為發現自己出包,錯誤百出,提油救火反而越幫越慘,就倉皇逃走中離 ) . #多數挺藍的台灣社會跟媒體環境 讓我們年輕人的生活,只剩下無限的造謠跟抹黑.......就像條子鴿,抹黑完謝長廷之後,洗腦大眾之後,拍拍屁股走人,什麼責任也沒有。倒楣的翁啟惠,國產的高端疫苗,也是一樣的道理,只要你得罪泛藍政黨,不小心擋到這些政治流氓的路,你就準備被它們的假消息生產工廠,霸凌到死。
TW觀察人
2021-09-11
台灣人的毅力
台灣文化協會年代中,搞得最長最久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共13年15次〈1921-1934〉,雖然沒有具體成功,卻讓海內外台灣人結成一體,並讓日本國會、媒體正視台灣人的吶喊,最後也讓台灣人初嚐選舉投票滋味。 如果說,台灣文化協會是在島內喚起台灣人自覺,議會設置請願就是台灣人的外交戰。從1921年起,年年徵得台灣士紳、地主、精英、知識分子連署,從第一年187人,1927年高達2470人參加,然後派代表團抵東京,結合當地台灣留學生,在街道遊行、發傳單、街頭談話,最後前往日本帝國議會遞交請願書,氣氛總高亢、熱烈。 為什麼要議會設置請願?因為總督府權力太大了,同時擁有行政權、立法權,可說總督說的話就是法律。台灣人不僅無法監督、異議,連反應、表達聲音的機會都沒有。這種踐踏式的統治,台灣人期待能有議會可以制衡,擁有預算審查,甚至立法權。而設置議會符合日本立憲精神。 13年中,1924、1927這兩年各展開兩次,以外一年一次,大都在日本帝國議會開議當天,呈送請願書。運動中,同時拜訪日本政要、國會議員,爭取支持。這將反抗總督府的戰場,延伸到東京的策略,總督府當然是如芒在背,軟硬兼施、挑撥離間,進而逮捕、坐牢手段都出籠。 我前幾集講述的「治警事件」,蔣渭水、蔡培火…等入獄,以及辜顯榮、林熊徵…等總督府的紅頂商人,被唆使成立「有力者大會」,逼使林獻堂、蔡惠如…等成立「無力者大會」對抗。總督府還以銀行貸款融資、取消參與者的專賣許可…等打擊經濟伎倆,企圖讓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知難而退。 面對總督府的攻勢,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曾短暫受創,但很快就恢復元氣,且愈演愈烈。並與台灣文化協會的相互激盪下,讓台灣人的自覺意識加倍攀升,「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等鏘鏘有力口號,直到國府來台獨裁、戒嚴的長年黑暗歲月中,都還是台灣人堅持、奮戰的元素。 13年15次,年年被帝國國會駁回,1934年日本軍方勢力崛起,請願運動被命令解散,但總督府總算讓台灣人於1935年起,有庒、街、市等基層議員選舉,雖然民選額度只有一半,另一半由官方指派,但卻是台灣人首次嚐到投票權力的滋味。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領導,年年不同,但大多由眾望所歸的林獻堂擔綱。獻堂先每次出發,廣大親友、連署者就到台中火車站送行,以壯聲色。東京回台,親友又到台中火車站歡迎榮歸。我們近日展開的走讀文化協會榮光活動,除了報名額滿的9/18走讀林獻堂榮光外,9/26、10/3走讀台中市區,即由台中火車站開始。尚有名額,歡迎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a.10....../4593519204020062/ 我紀念台灣文化協會100年講述系列,第十集就講「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9/12〈日〉上午10時至11時快樂聯播網播出。歡迎指教。
陳彥斌
2021-09-11
鬥士cosplay的表演遊戲
會對著憲政民主國家叫囂「跟塔利班有什麼不一樣」的人,恰恰說明了他們很清楚自己面對的政權跟塔利班完全不一樣,所以才敢這樣大鳴大放。 實則,這種人就是因為知道民主國家的執政者受到法治制約,會充分保障他們的言論自由與人身安全,所以不妨在嘴巴上佔盡便宜,把對方形容成集殘酷、高壓、專制於一身,以彰顯自己的正義鬥士形象。反正,不會真的需要付出什麼成本。 這是一種鬥士cosplay的表演遊戲,專門在不存在嚴重迫害的地方譴責迫害、在不需要全面解放的地方號召解放;但對於真正嚴重的迫害、真正駭人的恐怖,他們卻往往視而不見。這種表演方式,讓我想起喬治•歐威爾對於二戰「和平主義者」的形容:此輩表面上是說民主與極權「兩邊一樣爛」,但攻擊火力差不多全部針對英美民主國家。(George Orwell, “George Orwell: Essays”, Penguin Books 2000, p312) 話說回來,這些人雖然用「塔利班」一詞來攻擊對手,但恐怕也只是為了追求表演效果,而不是真的反對塔利班。說穿了,因為這個名詞連結了許多負面形象,貌似適合罵人,所以被他們拿來當成標籤亂貼,如此而已。 實際上,此輩當中有許多人,甚至還積極主張要跟塔利班的「主要夥伴」交好,恨不得馬上成為塔利班的好夥伴的好夥伴。然而,偏偏就是這樣的人,卻跳出來攻擊別人「跟塔利班沒兩樣」,實在無法不讓人對他們言行的真摯性打上一大問號。 同樣的,這些人雖然反對中正紀念堂空間轉型,但在我看來,也不是真的有心紀念「先總統」。原因很簡單:倘若他們真的有這個心,照理來說,就會把「蔣公遺訓」牢牢記在心頭,奉行堅守不敢有違,尤其是《總統蔣公紀念歌》的最後兩句(如下圖),如果他們還沒忘記的話。
陳怡凱
2021-09-09
身為女性 對柯文哲的不滿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確定為武漢肺炎印度變種Delta病毒,新北市府立即宣布禁止餐飲內用,但一橋之隔的台北市不跟進,市長柯文哲表示,防疫與經濟要取得平衡,病死是疾病,餓死也是疾病,活在世上都有合理的危險,不能因乳房會長乳癌,就事先把乳房拿掉;有可能子宮頸癌,難道每個人都要把子宮拿掉嗎? 柯文哲時常拿女性的身體做不當的比喻,雖然民眾痛批、輿論撻伐,但柯似乎樂在其中,不改就是不改,令人搖頭,甚至氣憤! 台北市議員林穎孟不滿表示,柯文哲防疫擺爛備受質疑,到底干女性身體什麼事。(圖擷自林穎孟臉書) 防疫千頭萬緒,因此除了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原則性的統一規定外,只要不違背中央規定,各縣市政府本可視地方疫情與自身資源,做彈性規範。縱使雙北市是交流密集的共同生活圈,也不見得各項防疫措施都一定要相同。縣市長本於權責所為的決定,當然要各自承擔責任,只要審慎評斷,公開說明理由,爭取縣市民眾認同即可。但拿女性身體錯誤比喻,不但物化女性,也讓問題失焦,損人不利己。 舉個例子來說,相對地,柯P會舉例因LP可能會亂來,就事先把LP閹割?男人未來可能愛賭博,就事先把手剁掉?請問市長,這樣是有趣的比喻嗎?是有效的溝通嗎? 兩性平等是時勢所趨、國際潮流,政府、人權及兩性團體,不斷宣導兩性平權、互相尊重、包容的理念,尤應去除大男人沙文主義的傳統心態,對於女性身體、器官及言行的尊重,則是最基本的原則,身為首都市長竟然不斷把女性器官拿來玩笑比喻,還口口聲聲自誇是醫學專家,是選票太多?還是教育不足? 此外,政府機關都設有兩性平權相關的委員會,不知道「擔任諮詢、指導及監督本府性別相關政策措施」的「臺北市性別平等委員會」,對於市長違反兩性平權的言行,曾否召開會議討論,要求市長改進?如果沒有人敢提案討論,對於市府其他成員類似的行為,如何進行合理、必要的懲處? 最後,柯市長物化或羞辱女性的發言成為習慣,或許與他成長、生活及學習的環境有關。以柯P最接近的親屬關係來說,柯媽媽、市長夫人、市長千金,也是柯市長不當比喻的受害者之一,希望本於女性的角色及觀點,針對兩性平權的議題,好好的「教化」柯市長,改正柯P這個不良習性,對於北市府、柯P、家人及社會而言,都有正面的意義,何樂而不為? (作者為家庭主婦,台北市民)
紀安秀
2021-09-11
從張亞中看國民黨韓粉化
據媒體報導,母校教授張亞中出席某記者會,再次冷飯熱炒蔡英文總統的博士論文真假,更口出狂言,要大家「去了解倫敦政經學院是否為正規大學」。張亞中身為德國漢堡大學哲學博士,又是台大政治系教授,這番言論不是無知,便是邪惡! 賀德芬9日在立法院舉行「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張亞中出席並受訪,他表示,在追查論文門真相上,必須了解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是不是正規大學,若發假學位證書要受到世界譴責。(記者叢昌瑾攝) 論國際地位,倫敦政經學院在二零二一年全球排名第四十九,政治學與哲學類科分別位居第六,筆者就讀的公共政策學科類別更排名世界第三,甚至已培育出十八名諾貝爾獎得主,這種辦學成果,竟被張教授質疑、暗示「可能不是正規大學」? 更有甚者,蔡英文總統的論文老早在倫敦政經學院與臺灣國家圖書館線上公示,任何一個會上網的七歲小孩,只要搜尋關鍵字,就可下載論文全本。張教授連基本的查證都做不到,豈非無知?鐵錚錚的事實不願承認還持續造謠,更是邪惡! 用假消息做政治惡鬥,並非新鮮事。二零零八年,美國歐巴馬總統就被極端的茶黨惡意攻擊說他不是在美國出生,即使歐巴馬拿出出生證明,相關謠言仍持續在共和黨支持者內發酵。然而,即便身處劣勢,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肯(John McCain)仍毅然拿過支持者的麥克風,為對手歐巴馬辯護。 相較之下,張教授此次謬言,自二零一八年韓粉崛起後便所見多有,可悲的是,這個百年大黨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真相辯護。尤其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的候選人中,除張亞中外,更有朱立倫與江啟臣,也都曾擔任過大學教授,為人師表,非但沒發揮道德勇氣加以駁斥,更默許、甚至助長此類假消息、假新聞繼續發酵,為國民黨的韓粉化推波助瀾。 有鑑於此,無論趙少康等國民黨人再怎麼強調「理性藍」、「戰鬥藍」,都掩蓋不了國民黨和稀泥式集體向下沈淪、同流合污的事實;這些黨主席候選人們再怎麼吹噓,其實不過就是一個個複製版的韓國瑜。也難怪最愛無的放矢的、跟韓國瑜最相像的張亞中,竟可在政見會後獲得親藍媒體網路民調第一名。 韓國瑜的大起大落,敲響了國民黨最大的喪鐘,成立百年的最大在野黨淪落如此地步,在老是指責他人不愛國前,恐先得自己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當初為民主流血的創黨先賢們。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畢業生、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碩士生)
黃韋鈞
2021-09-11
戰鬥藍為何、為誰而戰?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號召成立「戰鬥藍」,吸引數十位國民黨內的立法委員,以及縣市議員加入,甚至就連新黨的台北市議員侯漢廷也在列隊之內,可謂「軍容壯盛」。然而,趙少康沒說清楚的是,大張旗鼓的組成「戰鬥藍」,究竟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如果「戰鬥藍」要為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而戰,那麼趙少康就應該先指出,誰才是中華民國最大的敵人,並以之為鬥爭對象。事實上,任何稍有歷史感與國際觀的人都知道,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中國共產黨,不論就中國內部的執政權,還是國際上的代表權來說,才是中華民國最大的敵人。 此外,如果「戰鬥藍」要為中華民國百姓的安全福祉而戰,那麼首要假想敵也應該是中共旗下的人民解放軍。因為一方面,解放軍在過去十幾年是唯一一個對台澎金馬發起攻擊,造成中華民國百姓生命財產巨大損失的武裝力量;另一方面,解放軍也是當今唯一一個以飛彈部署、機艦繞島、網路滲透等形式,持續對中華民國施加安全威脅的境外勢力。 總結而言,趙少康與「戰鬥藍」若想要師出有名,真正扮演中華民國守護者的角色,砲口就該瞄準中國共產黨與解放軍。若非如此,淪為砲口對內,不僅劃錯重點,更會讓人懷疑是否內鬥內行,一切都只是為了爭權奪利。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21-09-11
拜登是美國歷史上最圓滑的政客
09/10/2021星期五 明天就是九一一恐怖襲擊20周年,拜登因為在一個月之間將美國奮力維護了20年的阿富汗拱手讓給了恐怖組織塔利班,盡全力的轉移話題。他在昨天下午五點鐘宣布新的對抗Covid-19的六點策略,要全民打疫苗。照例的又是宣布之後,沒有接受記者問話,因為他不肯面對目前國民最關心的問題:阿富汗的善後問題。 事實是,拜登知道總統沒有權力強迫打針,就要私人公司去做。過去他曾經公開表示不會強迫國人打針,白宮發言人也在七月底被問到這件事時肯定的說,政府不會強迫打針。但是昨天拜登就點名說「那些共和黨州長」阻止全民打針。事實是,今天美國沒有一個州長,或是政客叫人不要打針,他們只是反對好像疫苗護照一類的措施,一方面這樣的強迫行動違憲,肯定通不過法庭的挑戰,一方面也是看出民主黨只是借刀殺人。但是民主黨又找到了一個容易對付的目標,就全力以赴。就像管制槍枝,他們將同樣的法律一再通過,卻不確實執行,只不過是用以打擊共和黨。 昨天拜登的二十多分鐘講話,一再重複說了多次的謊言。他說他上台時只有兩百萬人打了針,說出這樣的話真是非常厚臉皮。事實是輝瑞在去年十月就知道研發疫苗成功,但是拖到大選之後「確認」拜登當選的周末之後的星期一才宣布,就是不要讓川普得到好處。即使這樣,川普在他的Operation Warp Speed行動中,已經列入購買疫苗及分配的預算,使到推動打針程序更順暢。拜登上台只是順手接了這歷史上最大便宜。即使這樣,他任內因為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人也不比川普在任時最嚴重時期的死亡人數低。他卻繼續責怪是川普跟共和黨州長的錯。 拜登是美國歷史上最圓滑的政客,所作所為全部是為了政治目標。對於新冠肺炎的源頭,他指令情報機構調查了90天,調查報告中一句「因為中國不合作,無法證實是人為錯誤」之後就不聞不問,好像很滿意了。但是卻在九一一恐怖襲擊20周年之前,下令解封有關九一一恐襲的調查報告,要將沙地阿拉伯拿出來祭旗。有人指出這就像當年(七十年代)針對伊朗王室一樣,藉機將一個溫和保守派政權拉下台,換上一個極端可怕的政權上台一樣。要知道,即使(我強調即使這兩個字)沙地阿拉伯當年與這襲擊案有任何牽連,都是間接的,無意的,不像阿富汗的塔利班,是直接參與,助長,包庇。 但是現在拜登政府將塔利班當作是盟友,甚至依賴塔利班幫美國審核那些人可以出境。昨天,第一班在美國全面撤退後的飛機載著113名美國及盟國的國民離開喀布爾,就是在塔利班的通融下離開。白宮及國務院為此大大的感激塔利班,說是塔利班的「專業及合作行為」讓這一批美國及盟國人員可以離開。但與此同時,美國退伍軍人幫助的好幾批阿富汗盟友及美國人,他們仍然被困在阿富汗北面的Mazar-e Sgarif機場,塔利班不准他們起飛,國務院禁止他們在任何一個機場降落。國務院昨天重申,要這些人到喀布爾的機場之後,才准他們離境,這等於是要他們通過好幾百公里的塔利班勢力範圍,又是讓塔利班幫他們守最後關卡。也證明民主黨一向是敵我不分。 事實是,美國的退伍軍人組織自從七月就開始營救盟軍朋友的工作,因為只有他們跟阿富汗的「朋友」有聯繫。這些退伍軍人數以萬計,目前各行各業都有,單單在眾議院就有數十人。他們不是搗亂者,而是一班熱忱的愛國者。但是拜登跟國務院明顯當他們是敵對的搗蛋分子。 相反的,拜登政府繼續期盼塔利班「變好」。阿富汗人沒有這個幻覺。昨天有大批婦女上街抗議塔利班不尊重女權,塔利班的打手用鞭子抽打。連一些採訪的記者也被打。下面是兩名記者及攝影師事後拍的相片。 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明天就正式上任,利用九一一20周年的大日子盛大慶祝。這政府包括了多名恐怖分子名單上的人物,包括四名被奧巴馬釋放的恐怖份子(以交換一個美國逃兵),包括一個被FBI通緝一千萬美元的恐怖組織頭頭。拜登不願意大家提這些事,就藉口打擊新冠肺炎,引開注意。他成功了,昨晚各大電視網的頭條新聞都是對抗新冠肺炎,都是共和黨不合作。今天CNN新聞的一個大標題是:「國土安全部指出:國內恐怖主義仍然是美國安全最大威脅。」這國內恐怖主義指的就是川普的支持者。
袁曉輝
2021-09-11
外患山窮水盡,內憂柳暗不見花明
時隔七個月,拜登再與習近平通話。作為世界上最大兩個國家的領袖,竟然七個月才打一個招呼,未免冷淡得有點過份。 在此之前,副國務卿謝爾曼到中國訪問,希望兩國避免將對抗演成衝突,被中共回以一份關切問題清單。其後,克里又去了中國,希望在氣候問題上得到中方配合,又被王毅回以氣候問題不可能離開兩國關係來談,美國上門兩次,都碰了一鼻子灰。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拜登打電話給習近平,談什麼呢?據說談的是經濟﹑環保和疫情。 經濟有什麼好談?經濟能不能復甦是各自的內政,關稅老框架照常運轉,美國不準備退讓,有什麼好談? 環保問題克里空手而回,拜習通電話能有什麼突破?至於應付疫情,美國已放棄追責,各人麻煩各自解決。拜登這通電話,終究是聊補於無,寒喧一下。 習近平要求中美應推動關係正常化,拜登回以避免競爭陷入衝突,兩國領袖對著空氣各說各話。 因為美國的脫鉤和圍堵政策讓中方飽受壓力,中美關係不改善,這種對立狀態只會愈演愈烈,直至不可收捨,中方最期望改變這種窘態。 在美國看來,脫鈎與圍堵不可逆轉,最要緊避免發生衝突。美國不想輕易挑動戰爭,對抗就對抗,不要動手。 中美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這一點彼此心中有數,習近平只要求關係正常化,拜登只要求避免打仗,而雙方都知道:正常化不可能,打仗有可能。 習近平對拜登吟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中共的外患已山窮水盡,內憂柳暗卻看不到花明。 習近平已經六百天沒有出國門,連外媒都覺得事有蹊蹺,有分析說是怕疫癥,這是「嗱嚟講」,中國醫務人員連習近平的防疫都做不好,那都該拉出去槍毙。習近平不出國,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一出去就失面子。 西方各大國,現在對習近平都「敬而遠之」,看不慣一個暴發戶的嘴臉,再說,對立之勢已成,改善無望,只邊走邊看而己。 大國不邀請,小國去了沒意思。東南亞﹑中東非洲﹑拉丁美洲這等小國,山長水遠,舟車勞頓,既沒面子,更沒實惠,一尊身嬌肉貴,何必自討苦吃? 中共對外關係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近期幾乎沒什麼大動作,勉強值得一提的,也就阿富汗那一攤子了。阿富汗一上來就要錢,中共逼於無奈,先給了兩個億,包括糧食﹑藥物﹑疫苗和禦寒衣物。前面三項倒也罷了,連禦寒衣物也要資助,可見阿富汗窮到什麼地步了。 世道艱難,中共自身難保,還要為一個餖飣小國衣食發愁,所謂長貧難顧,有苦自知。 現在是內憂外患,外患無可為,只好專心處理內憂,加固後方,以準備應付外患的壓力。 習近平對外交已經心淡,加固後方只是準備到最後關頭要打一仗,不管是台灣問題﹑南海問題,還是內部動亂,很多大麻煩在等他。與其對外虛與應酬言不由衷,倒不如省下一口氣,專心做好自己的事。 拜登打電話來,本只是例行公事,習近平應酬一下,彼此心照。至於G20那種大場面,人家美歐日澳打得火熱,冠蓋滿京華,如習近平單刀赴會,斯人獨憔悴,去到國際場合,未免落落寡歡大失面子,因此視訊參與一下就好了。 內外都如此狼狽,只應了一句老話: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顏純鈎
2021-09-11
這顆大地雷終將引爆!
90年代,台股從12682狂跌萬點,很多高舉槓桿的建商,一手向銀行搬錢,一手炒股,最後紙包不住火,股價崩跌,帳上債務愈堆愈高,最後兩手一攤,倒給銀行,要不然就是在破產前,弄一大筆錢捲款潛逃,新巨群的吳祚欽是一個顯例。這個情形到2000年阿扁執政的時候才發現事態嚴重,本土銀行吃下的呆帳逾二兆台幣⋯⋯ 現在這個情況開始在中國上演,首先要攤牌的可能是許家印的恆大系。我在三年前就指出恆大債台高築的危機,這三年來,恆大債務有增無減。如果看恆大的半年報,去年總負債是1.95兆人民幣,今年上半年變成2.36兆,其中,長債3986億,短債2933億,其他債務1.61兆⋯⋯ 恆大債務難減,更可怕的是股價跌不停,跟許家印有關的4家公司,恒大從32.5跌到3.32港元,股價下跌九成,恆大物業從19.74跌到4.52,也跌77%,恆大汽車從72.45跌到5港元,慘跌93%,恆騰網路從17.8跌到2.71,跌幅85%⋯⋯股價如此跌法,在正常資本市場,可能要送入加護病房。 這4家公司最上游的股權是許家印個人持有恆大101.62億股,占77.87%,恆大漲到32.5港元的時候,許家印個人財富達3302億港幣,現在恆大剩3.32港元,許家印的財產剩下337億港元,整個恆大巿值剩下439億港元。而市值最大的恆大汽車,市值從7077億掉到488億港元,恆大汽車負債1839億人民幣⋯⋯這個嚴重資不抵債現象,在台灣老早就攤牌了。 股價跌不休,背後代表著像鐵達尼號要撞冰山前的警訊,最近,恆大債每天都下跌甚至停牌,恆大發行的高收益債也逐漸撞擊到台灣好幾家投信發行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恆大的債務好像離台灣很遙遠,但慢慢大家會感受到。 恆大及華融是兩顆高懸的地雷,一旦引爆,將衝擊整個金融體系,如果要救等於把國家資源丟進最沒有效益的資產,最後一定不了了之!恆大,華融有難,中國的房地產奔馳卅幾年,也勢必出現大調整。很多人都說,大到不能倒,華融負債也有1.73兆人民幣,這都是燙手山芋!
謝金河
2021-09-10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沒那麼複雜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引起熱烈的討論,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但大部分的討論,都集中在政治上,誠然,要說完全沒有政治考量,那也說不過去,然而,這就是民主國家的常態,選舉的壓力,才會成為推動議題的動力,也只有靠選舉,議題才有能見度,試著觀察,全台各地多少公共建設,多少新的政策,是所謂「選舉支票」的產物,就不會太意外了。 政治之外,來看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其實很簡單。 首先,歷史上,新竹縣市本來就是一家。 西元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原日治時代新竹州改為台灣省新竹縣,同年10月30日,將新竹市從新竹縣劃出為省轄市,新竹縣政府的縣治改設在今桃園市。隔一年,也就是1946年,國民政府又將原新竹縣竹東鎮與寶山鄉劃歸新竹市。 結果到了1950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政府決定對台灣實施新的地方自治政策,原來的新竹縣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新竹市被降格為縣轄市,並將竹東、寶山、香山劃出新竹市,改隸新竹縣,把原來放在桃園的新竹縣政府,再度遷回新竹市。一直要到1982年,政府才把被降格成縣轄市的新竹市加上新竹縣香山鄉合併升格,成為省轄市,把新竹縣政府遷往當時新竹縣竹北鄉,新竹縣市才又分家。 新竹科學園區的行政區劃,橫跨新竹市東區與新竹縣寶山鄉,陽明交通大學的客家學院,也在一橋之隔的新竹縣竹北市。(本報資料照) 這樣的歷史,其實一直影響到現在新竹市的施政。在新竹市的範圍內,如果走在路上,看見一些沒有在使用的空地,那很有可能看到的,就是新竹縣政府的土地。兩年前,新竹市政府規劃要在新竹市高峰路一帶設公園,卻因為附近的空地只剩新竹縣政府持有的,因此向中央申請變更土地用途,結果卻引起新竹縣政府的反對,因為這些地價值大概3.8億元,如果被新竹市政府變更成功,新竹縣政府瞬間少了3.8億的祖產。 新竹市的都市規劃要遷就新竹縣政府的態度,這實在很滑稽吧? 再來,現況來看,新竹縣市也早就是一個生活圈。 新竹以科技城聞名,科技城的組成,不外乎新竹科學園區,清華大學與現在的陽明交通大學,以及工業研究院,然而,新竹科學園區的行政區劃,橫跨新竹市東區與新竹縣寶山鄉,陽明交通大學的客家學院,也在一橋之隔的新竹縣竹北市,工業研究院更是分別在同一條122縣道的竹東二重埔與新竹市東區有著兩個院區。 而在上述地點工作學習的人們,更是散居在新竹縣市。君不見只要上下班時間,橫跨頭前溪的幾座主要橋樑,與中山高速公路新竹竹北段,絕對塞到動彈不得;往寶山、竹東的主要幹道,也都是車潮洶湧。 如果縣市一體,這些交通動線的規劃與政策,是不是會更有整體性?是不是更能少掉兩個政府之間的行政協調成本? 看完了現況,來談一點錢的問題。 新竹市2019年稅收繳庫1216億元,結果分到的中央統籌分配款與補助款,加起來只有114億元,對比隔壁的桃園市,2018年稅收繳庫1389億元,猜猜分到了多少中央統籌分配款與補助款? 答案是389億元。 這是《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公式問題,造就了新竹市長久以來,市民無法真正享受到自己努力工作的成果,城市的發展,也受制於預算的限制,無法大破大立。 但《財政收支劃分法》要修,談何容易? 當年民意基礎強大如馬英九,在任總統時也曾提過修法,結果卡在各縣市喬不攏,自己的行政院版本只好緊急煞車,完全不讓人意外,試想本來拿很多的人,現在要他把錢吐出來給別人,任誰都不願意,這也是為什麼柯文哲與台灣民眾黨之前喊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最後卻不了了之的原因。 現實狀況下是如此,合併之後升格為直轄市,看起來是新竹縣市擺脫永遠當台灣繳稅的分母宿命的唯一解方。 最後,這項倡議提出至現在,各式批評的聲音都出現了,什麼因人設事,8年做不夠要繼續當等等言論都出現了。 我們必須要說,會這樣講的人,實在不太了解新竹縣市的政治生態。 從1950後實施地方自治開始,歷任11任新竹縣長,其中只有2任是民進黨籍。而新竹市從1982年重新回復為省轄市之後,歷任7任市長,也只不過出過3任非國民黨籍的。 縣市個別來看,都是國民黨佔優勢,怎麼會合在一起之後,變成民進黨佔優勢?又怎麼能篤定現任一定有利?更不要說,這個倡議一出,現任的新竹縣長楊文科立刻表示贊同,連隔壁的苗栗縣長徐耀昌也樂見其成,看起來地方一片贊同之聲,反倒是外地的,尤其2022有志投入新竹縣市長選舉的,群起反對。由此就看的出來,誰才是真正心中只有政治,只有選舉,沒有好好傾聽在地的聲音的。 (政治工作者)
周軒
2021-09-10
朱立倫留美沒修的銅像學
促轉會決議拆除「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銅像,朱立倫氣噗噗,在臉書貼文要「打倒文化台獨」(附圖一)。 雖然朱立倫曾留學美國,但無端膜拜蔣介石的銅像,顯然必須補修一堂美國的銅像學。 美國社會銅像林立,不管樹立或拆除都有一套邏輯。我稱這套邏輯為「銅像學」,其特色如下: 1、銅像人物包羅萬象,但絕少政治人物。 2、就算有政治人物的銅像,也不會有殺人如麻的獨裁者。 3、絕少利用國家資源樹立銅像。 4、若公權力介入銅像的樹立或拆除,一定要遵守民主程序。 5、絕不會有崇拜單一政治人物的銅像。 6、不符社會價值的銅像隨時可拆除。 這堂「銅像學」在美國社會隨時都會上場。我這裡剛好有個現成的例子:昨天維吉尼亞州政府剛拆除一座全美「體積最大」的銅像,是位於首府里奇蒙市的李將軍銅像。(附圖二) 李將軍是美國南北戰爭的南軍統帥,里奇蒙市則是宣佈獨立後的南方首都。南北戰爭的爆點是黑奴制度。農業的南方要蓄養黑奴,工業的北方要解放黑奴。最後南軍戰敗投降,黑奴制度宣告終結。 南北戰爭結束後,南方各州的民眾紛紛為李將軍樹立銅像,緬懷這段美國歷史。過去幾年,李將軍的銅像陸續被拆除。昨天拆除的這一尊高達40呎,完工於1890年。這是最後一座被拆除的李將軍銅像。 李將軍帶領南方各州,打了一場延續黑奴制度的內戰。後人為他樹立的銅像,帶有種族壓迫的歷史意涵,不符當前的種族平權價值,最後難逃全數被拆除的命運。 儘管如此,在保守的美國南方,李將軍仍是許多民眾心目中的英雄。他們認為李將軍的座銅像是美國歷史的一部份,應該被保存。何況李將軍是個傑出人物,就算有過,也是功大於過。 維吉尼亞州政府要拆除這座最大的李將軍銅像,引發部份民眾的不滿。他們一狀告到法院,宣稱州政府的拆除決定違法。官司一路打到維吉尼亞州的最高法院,最後法官裁決州政府的決定合法。 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政府與民眾,為朱立倫上了一堂「銅像學」,課程的重點如下: 一、如果朱立倫不服拆除蔣介石的銅像,他應該到法院控告促轉會,而非以打倒文化台獨作為反制。 二、朱立倫要把蔣介石銅像「政治化」也可以,但應先解釋他要打倒的「文化台獨」是什麼。我長到這麼大,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三、朱立倫還要說明「拆除蔣介石銅像」跟「打倒文化台獨」之間的有何關聯。 四、朱立倫應該知道,蔣介石是一個殺人如麻的獨裁者,他的銅像沒理由在民主台灣接受政治膜拜。 五、朱立倫也應該質疑蔣介石銅像的樹立過程。即將被拆除的這座銅像,使用的是公有土地,花費的是人民的稅金,但當初樹立時並未經過民主程序。 六、朱立倫更應該有所體認,蔣介石銅像的樹立是「父子私相授受」的結果,主事者是繼任的獨裁者蔣經國。 七、朱立倫不應接受四處林立的蔣介石銅像。這是典型的獨裁政治膜拜,不符台灣社會的民主價值。 根據維吉尼亞州的這堂銅像學,蔣介石的銅像本來就不應存在,如今要被拆除剛好而已。朱立倫反對拆除,甚至以打倒文化台獨作為反制,可說毫無民主素養。 即便蔣介石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甚至一生功大於過,他的銅像也要拆除。蔣介石的事蹟可放進歷史課本,但他的銅像不應在公共場合繼續接受政治膜拜。 歷史的歸歷史,政治歸政治!
翁達瑞
2021-09-10
蔣萬安是小馬英九
2016/9/3,沃草舉辦了一場讓民眾參與公共討論的活動,當時立委蔣萬安面對轉型正義的質疑,說:「一定要做,政府應該要做到將資料解密、賠償,找出加害者,才可能撫平被害者傷痛及促進族群融合。」 有人問他蔣介石銅像的事,他說:「拆銅像社會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人提議可以在中正紀念堂內同時陳設不同觀點的歷史資料,我是抱著開放的心態,要怎麼做,由社會大眾進行討論。讓不同的意見可以被看見和討論,這就是我的立場。」 五年過去,促轉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改建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移除堂體內蔣介石銅像,兼顧轉型正義與銘記歷史刻痕,將公共空間還給民眾。 蔣萬安就不演了,批評:「促轉會的做法只是製造更大的社會對立及仇恨,無助社會和解,實在無法認同。」 過去演得一副很開明的樣子,說甚麼開放討論。經過幾年討論下來,轉型方案出來了,又出來痛批。那你怎麼一開始不講你想把銅像留下來? 說一套做一套,見風轉舵,這人就小馬英九。 當時還有年輕人拿這報導跑來跟我說,蔣萬安不一樣有的沒的,我也只是笑笑 https://musou.watchout.tw/read/SFtsiRxS6WoSv2J3b5Rg MUSOU.WATCHOUT.TW 沃草國會松立委給問嗎 蔣萬安:「拆除蔣介石銅像」開放討論/沃草
溫朗東
2021-09-10
親美容易,和共難
台灣與印太民主國家結盟,抵抗中國,是唯一生存之道。示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三位中年侯選人還打算在中華民國旗下搞曖昧,高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唯老將張亞中甘脆不演了,當選後要簽和平協議,投降言論脫稿而出,還秀出五百萬美元支票,證明自己有募款實力,可以拯救國民黨,老張疾呼後,果然網路聲量爆表,異於平常,藍色集團認為多數聲量是灌水居多,沒看到投票,就不算,問題是誰灌水?老共網軍或是民進黨1450?如果沒有灌水,只能證明:目前留在國民黨內黨員,八成已經是投共派。 三位侯選人口水戰爭,已經來到翻臉階段,只有「親美和共」算是唯一共識,唯獨張亞中,長期就主張遠離美國,從他在辯論會上一路攻擊朱立倫的「美國線民」身份,就可以略知一二,朱立倫從來不掩飾自己親美立場,剛好和張亞中強烈反差,問題是,老張不打算親美,又身懷巨額美元支票,張亞中應該向黨員解釋金錢來源,否則如何讓人信任:當選後會真正為黨服務,而不是滅黨為己任,搞不好這三張支票也是影印紙而已。 國民黨無法掙脫中國泥沼 國民黨主席選舉,多數時間都泡在與「中共國」的關係上,證明國民黨實在無法掙脫中國泥沼,老蔣時代,自知收復中國土地困難,至少也會喊喊解救苦難同胞,現在,國民黨中國帽子還戴著服貼,卻已經沒有蔣先生的氣魄了。 國民黨從內戰失敗後,自知單憑一己之力,絕對無法抵抗中共入侵,靠美國保全公司扶持,才活到今天,這一靠也靠了七十幾年,買武器保護費也著實花了不少,投降派最普遍的說法就是美國不可信,別當美國棋子,問題在於不信美國,還能信誰?至少美國人不曾對台灣土地有過野心。 親美是歷史經驗的必然,但是和共政策,一開始開放來往,就自降國家格調,被老共視為叛亂一省,還急著互往交流,岸來岸去,一開始走錯路,現在談和共,更要付出投降的代價,肯定過不了台灣民意這一關。 其次,親美和共的條件,就是美中兩國不能鬧翻,或者地理上把台灣搬到更靠近紐西蘭,夾在中間的台灣,才能左右逢迎,如今,美中關係如同水火,台灣如果舉措失調,立即就有亡國之災,試想:台灣若向老共示好,被美國認為台灣可能倒戈向老共,只要禁止武器輸入台灣或甘脆袖手旁觀,台灣下場如何,膝蓋想就知道,所以高談和共言論,等於棄美投降老共,選舉時作為欺騙口號而已,現實不可行,因為和共的機會已經失去了。台灣與印太民主國家結盟,抵抗中國,是唯一生存之道,搞不好熬到中共政權崩潰,國民黨還可以戴著中國帽子衣錦返鄉,在中國政壇再起爐灶,要懷抱這樣的返鄉復國雄心壯志,才配擔任國民黨主席吧。 老想著如何向老共投降,不敢冒死西進,在中國設立地下國民黨分部,與老共競爭,又希望投降姿態可以保持優雅,更不想脫掉中國帽子,生根台灣,左右落空,這才是國民黨最大悲哀。 作者指出,不想脫掉中國帽子,才是國民黨最大悲哀。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洪博學
2021-09-10
國民黨無恥奶共,政治氣數已盡
最近國民黨要舉行黨主席選舉,選舉前四個候選人作公開辯論,結果現任黨主席江啟臣和前主席朱立倫,居然在民調上都落後給一個在島外不太為人所知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教授。 江啟臣與朱立倫都繼續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張亞中卻提出與中共簽定和平協議的主張。張亞中有沒有機會成為黨主席黑馬,挾黨內民意上台,就要看後續發展了。 中共也拿「九二共識」說事,但淡化了「一中各表」。「一中各表」即給台灣的獨立政治實體留下空間,中共豈會同意?不過當時要達成共識,只好作出讓步。後來形勢發展,中共實力大增,「各表」就不可忍受了。 因此現實變成,中共與國民黨在「九二共識」這個問題上「各自表述」,你說你的「九二共識」,我說我的「九二共識」,四個字都對,只是各有內涵。 張亞中不強調九二共識,卻提出締結兩岸和平協定的想法,可謂典型的書生之見。國民黨兩岸論述太離地,以至兩岸和平協定一鳴驚人,收穫黨內民意。 張亞中要締結兩岸和平協議,證明他對中共沒有基本認識。要中共紓尊降貴,和你簽署和平協定,你台灣要拿什麼來交換?你不拿出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你還想對岸給你和平保證,你會不會太天真? 中共若肯與台灣簽和平協定,中共想得到什麼?首先台灣要把美日歐澳等外部勢力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影響清除出去,其次台灣要鼓勵台商繼續到大陸投資,分享高科技機密,其三要停止購買高新武器,其四要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繼續出賣台灣本土長遠利益。 這件事根本不必徵詢中共,只要用膝蓋想一下都很清楚。你想要和平,中共咁順攤就給你和平,中共有那麼蠢嗎?你想和平,我給你武力威脅,你才會害怕,你怕了我才好和你談條件,你不怕我如何制服你? 現在的民進黨政府就是不怕,有美日歐澳撐腰,日本已聲言必協防台灣,拜登總統早前也將美國對台政策清晰化,民進黨政府大舉購買美式裝備,自行研發新式武器,一切立足於打。民進黨沒有怕,中共就拿民進黨冇符,因為除了真正打一仗,他沒有辦法壓服台灣,而打一仗的結果,是使自己輸得更慘。 張亞中想與中共談和平協定,他有什麼可以拿出枱面來作交易的?根本沒有。他若答應上述開列的條件,民進黨不會答應,台灣人也不會答應。國民黨手上沒有執政權,開的也是空頭支票,中共有那麼蠢,看到一張空頭支票,就笑逐顏開在和平協定上簽字? 國民黨氣數已盡,仍未痛定思痛,仍未從慘痛的敗局中吸收教訓。國民黨之敗,就是完全脫離了台灣民意,活在親共賣台的幻想之中。台灣民意幾年來已全面逆轉,島內瀰漫強烈的反共情緒,民進黨借民意上台,憑民意施政,按部就班經營內外,政治經濟外交軍事都順風順水,在這個大形勢之下,國民黨要突圍而出,除了回歸台灣民意之外,沒有別的路好走。 國民黨若膽敢提出台灣優先的政策,維護台灣本土利益,基於台灣的民主體制,與西方各民主國家發展關係,那國民黨在島內還有生存空間,還可以與民進黨一較高下。也就是說,若國民黨與民進黨都執行反共政策,彼此競爭,看看誰對付中共更有本事,那台灣人還要費神對兩黨作出選擇。反過來,若民進黨反共,國民黨親共,台灣人閉著眼都能決定政權誰屬。 兩岸和平協定?這真是曠古大夢幻,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中共現在萬事煩心,哪有閒情和你去談什麼兩岸和平協定?中共正安內攘外,發展軍備,全國動員,準備在最後關頭,發動一場侵台軍事行動,現在和你談和平,簡直嘥氣。 不管是張亞中的兩岸和平協定,還是江啟臣﹑朱立倫的九二共識,對台灣處境都沒有幫助,只是擾亂人心而已。台灣人硬氣一點,不要低頭,保持現狀,自強不息,把路走下去,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 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主心骨不散,台灣前途好得很。
顏純鈎
2021-09-10
國民黨引狼入室
趙少康 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戰鬥藍」成立,國民黨31位立委幾乎全員到齊,表態相挺。會中並公布71個戰鬥藍成員名單。【今日新聞】 「戰鬥藍」是什麼玩意? 當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真槍實彈「拋頭顱灑熱血」,那是「戰鬥」。如今這「戰鬥藍」71個成員,最強的也只會在立法院裡面「拋豬腸灑豬腰子」,哪有什麼「戰鬥力」可言。這些人有錢有家有事業,對關說或者承包工程可能比較有興趣,要他們「戰鬥」,要「驅逐台獨恢復戒嚴」,既沒有勇氣也沒有本事。他們趕來湊熱鬧,純粹是為政治利益罷了。而對趙少康而言,他不過是在蒐集政治籌碼而已。 趙少康這次回歸國民黨,一開始就擺明了:他的「輩份」遠高過朱立倫和江啟臣,他可不是回來效忠黨主席領導的。 上面那則新聞提到,有外界質疑「戰鬥藍」是新國民黨連線2.0, 趙少康駁斥「什麼時代了!」。他也否認自己是地下黨主席的傳言,當初有機會修改選舉辦法,但他認為沒必要。 簡單的幾句話說明了趙少康的理念:時代不同了,當年由組織「新國民黨連線」,進而退黨另組「新黨」,幾年後「新黨」分崩離析,證明那一套行不通。經過近30年的思索,趙少康找到答案了。這回他徹底改變戰略,由當年的「退黨」變成今年的「入黨」。既然在現有的體制下他無法選上黨主席,他就另起爐灶另立山頭。擁有「戰鬥藍」籌碼,就可以和黨主席討價還價;等勢力坐大了,再收編國民黨,自己通吃,這樣幹比起當年搞「新黨」高明多了,這就是趙少康的盤算。 報導中,趙少康的強調說得更露骨:他將來會與黨中央緊密配合(是配合,不是聽命黨中央領導),無論誰擔任黨主席都願意協助(是協助,不是服從黨主席指揮),增加黨的戰鬥力,結合所有力量與朋友(不是在黨的組織架構下,是他所有的黨羽或朋友),只要認同理念、精神與行動的人(當然是指認同「他的」理念、精神與行動的人),都將成為藍營的力量(在他領導下的藍營)。 這樣說,還不夠清楚明白嗎? 國民黨這回接受30年前叛黨的趙少康回來,根本是引狼入室。只是,這回他會成功嗎?國民黨會變成他的囊中之物嗎?寇老認為機會不大。 趙少康的根本問題還是和他當年在「新黨」的時期一樣,就是缺乏資源。當年的「新黨」後來王建煊、周荃、李慶華、郝龍斌,連趙少康自己都一個個求去。那麼,憑什麼這「戰鬥藍」的71個成員會忠心跟隨趙少康到底?國民黨已經衰敗到這個田地,這些殘兵敗將們,哪一個不是自顧不暇?趙少康能給他們什麼好處?當選舉到來的時候,有奶的便是娘。黨主席所掌握的資源,如黨提名、「母雞」、配票等等,趙少康拿什麼和他拼搏? 不過,趙少康雖然成事不足,敗事卻肯定綽綽有餘。趙少康的「戰鬥藍」極有可能成為像明末的流寇或清末的義和團一樣,成為壓死國民黨的最後一根毒草。 END
coapman
2021-09-10
習近平狂想曲,要開設北京證券交易所
這兩天媒體上在報導習近平想在北京設立證券交易所,有些媒體拿這個話題來問我的看法。我馬上想到幾件事,就是過去幾年來,習近平經常有偉大的構想,想做一些偉大的事業,我就舉幾個例子讓你來感受一下: 1)習近平曾經提到要設「雄安特區」,與北京、天津成一個三角,還說這是千年大計。當初可能是想疏散一下北京的人口壓力,把一些不需要設在首都的機構,例如大學與研究機構,疏散到熊安特區來。但是現在呢?感覺是不了了之了。 2)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之前,曾經提「粵港澳大灣區」,要用珠江口周邊的九個城市整合起來,把香港吸收進來。但是現在呢?感覺是不了了之了。 3)在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時候,曾經提要把深圳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來取代香港的地位。但是現在呢?感覺是不了了之了。 我在想,如果深圳連上海這個金融中心都取代不了,那要如何來挑戰香港作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 4)在美中貿易戰期間,曾經提要把整個海南島設為自由貿易區,當貨物從海南島要進到大陸內地時才課關稅,目的是要分散或取代香港的自由貿易港的地位。但是現在呢?感覺是不了了之了。 從以上的案例來看,習近平往往有列出一些目標,但是缺乏實現目標的手段,所以最後會變成偉大的空想而已。 現在輪到北京證券交易所了,我們只要問一下這個問題就好: 任何創新型的中小企業為什麼不能到上海或深圳去上市,而要跑到北京來?有什麼理由是北京證交所才可以做的? 中共現在把上海這個金融中心做大做好,努力追上東京,甚至於挑戰新加坡、香港,都還來不及,為什麼要分散實力到北京證交所呢? 說不定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不想讓金融領域的好處被華南地區拿去,被江澤民、曾慶紅的勢力拿去,所以習近平在想的可能是金融利益的南北平衡!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就是習近平所代表的華北、東北與西北勢力對江派在金融領域的圈錢出現了紅眼病,也想分一杯羹。 中共的權貴階級的紅二代、紅三代,都是權錢交易的高手,也幾乎都切入金融領域:他們懂得在這裡把權力轉換成財富,而不是辛辛苦苦去經營大型民營企業。他們從股票的IPO(首度公開上市)中取得龐大的利益,也將這個利益去跟華爾街資本分享,讓華爾街為他們抬轎,再透過華爾街,打入美國菁英圈,從媒體到智庫到國會都有出現紅色滲透。 說到這裡,也許大家已經看出來,習近平打產業監管,也打到馬雲與趙薇,真正要整頓的不是商品市場秩序,而是資本市場秩序,應該也是在為美國將來會發動的金融衝擊做準備。 結論一下,習近平總是拋出偉大的構想,但是卻沒有偉大的策略,所以我要問: 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將來呢?感覺是會不會又不了了之了?
吳嘉隆
2021-09-09
「有功也有過?」
因為中正紀念堂的事情,河道上又有一波蔣介石銅像的討論。為蔣介石辯護的人,常常用有功也有過,這樣的話術來呼籠。掌握資源和絕對的政治權力,不可能只做出壞事,當然也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好事。 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掌握權力的所有獨裁者,沒有一個可以拿出來批判,包括希特勒。想到違反人性尊嚴,犯下滅絕人性的專制獨裁政權,能夠用這種方式來洗白,那還有什麼事情是獨裁者有所忌憚的?怎樣都是有功也有過啊! 尤其蔣介石留下很多的血腥歷史資料,那種可能因為自己壞事做太多失眠,半夜沒有睡好,起來塗鴉「改判死刑可也」。不知道葬送多少無辜的性命,光這點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幾年前德國有一個城市叫做 Herxheim,城市的市長貝克因為城市裡面一座尼可拉斯教堂上的一個銅鐘被迫辭職下台。這個銅鐘俗稱納粹鐘,從1934年就被放在教堂的鐘塔上,每隔15分鐘敲響一次,上面刻著「獻給祖國-阿爾道夫.希特勒」(Alles fuer's Vaterland, Adolf Hitler)。 貝克曾接受德國第一電視台的訪問時說,「人們應該感到驕傲,有這樣碑文的一座鐘,在本邦是獨一無二的,希特勒的名字和迫害猶太人及戰爭相互連結,我們無論如何應該廣泛的了解,希特勒發起了什麼暴行,然後也有留下一些好的東西,例如這座鐘」。 他的訪問給人有種印象,他想傳達納粹時代也有榮耀的事情,暴行和榮耀彼此要分開。他繼續強調當時並不是什麼都這麼差,這個市長就因這番言論已經下台。 做人總該有個底線,連犯下反人類罪行的獨裁者,都無法判斷該不該崇拜他,這樣算有唸過書嗎? 同場加映幾年前寫的誰能平反希特勒! 自由共和國》李忠憲/誰能平反希特勒? - 自由評論網 李忠憲/成大電機系教授雖然在弗里茨.鮑爾檢察官等人致力於轉型
李忠憲
2021-09-10
認清真實、虛偽和想像
2020總統大選過去了,但競選時候看到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和張善政拿國家認同來討論並批評蔡英文時,當時真心就覺得許多時候我們用簡單直接的道理看事情,會比較看得清事情的本質,而不要被一群人一堆話術帶著繞來繞去的,一直在耍嘴皮子。沒想到現在2021國民黨的主席選舉將近,許多國民黨人又對這話題紛紛表態,所以想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個人的看法, 以前號稱說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事實是… •事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全世界去表,咱們在絕大多數國際場合正式的中華民國國號,國旗都不能用。甚至連體育賽事上都不能用。而且在號稱是中華民國故有領土的中國大陸境內,更是不能用(也不敢用?) •「一個中國原則,口頭各自表述」,只能口頭!!而且如前副總統吳敦義所說的,「咱們不能在北京政府面前表的」。明白了嗎? •馬曉光又說「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他連各表這二字都不提的。 •另外也有「一中同表」,像是洪秀柱說的。但吳敦義又批評主張「一中同表」的國民黨黨員,連基本黨員立場和資格都不符?!另一方面,老共又要說北京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台灣就是個特別行政區,他們直接把中華民國抹掉。奇怪了?藍營一群大老或小朋友們在台灣最喜歡說中華民國國旗,國號,神聖不可更改,那這時候這些說法都跑哪兒去了?這時候這群人沒人敢多回嘴老共一句。 •郭台銘在2019年說道他一向的信念是「沒有一中各表,就沒有九二共識」也就是一中各表的兩個中國,包括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更有趣的是,2019年一開年,習大大直接挑明了說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大家可以來研究一國二制中的這個「制」怎麼適用於台灣。請問「各表」在哪裡了? •張善政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九二共識」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汙衊,也被民進黨汙衊,他還說如果要把「九二共識」跟謀求中國統一綁在一起,絕對不接受,所以他當時才提不要講「九二共識」。 •光以上這些就好,這麼多的如何「一中」,如何「共識」的說法莫衷一是,然後台灣一堆藍營人卻一直說這「九二共識」就是最大的民意,我們是要來交朋友的,蔡政府必須跟隨韓市長這最新的民意。那請問你那到底是指上述哪一個共識呢? 國台辦以及馬前總統到現在2021還要講這是定海神針?一大群共產黨人、國民黨人就只會拿「九二共識」這四個字說嘴,但對其實質內容卻沒有個一致的講法,只會一直要台灣人民和政府一定要遵守這所謂「共識」,否則就指責說這是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破壞了兩岸的互信?有這種道理?
草山樵夫
2021-09-10
«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接連洩密給中國 民進黨4前黨工當共諜 一審判4~10年
張文川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最低工資連10漲 247萬勞工受惠 月薪29500、時薪196
李靚慧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北市府引進「中國機器狗」 數發部:境外敵對勢力恐遠端操控
鍾麗華
美參院軍委會主席率團訪台》引雷根名言 韋克爾:實力帶來和平
陳鈺馥
國民黨打算陪中共撒謊嗎?
李筱峰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