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蔣經國反台獨反到拚命去台灣化,說什麼反共保台

蔣經國反台獨反到拚命去台灣化,說什麼反共保台

回顧一年來,反共保台最扣人心弦的演出的無非是立陶宛力抗中國的打壓,讓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掛牌辦公了。一個人口300萬不到的北歐小國,為人所不敢為,居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中,舉世唯一設置了以「台灣」為名的外交機構,而中國也憤怒地加以制裁,相對的,歐盟、美等未設有台灣代表處的國家也大力聲援立陶宛,就在除夕前夕,歐盟宣布正向世界貿易組織 (WTO)發起針對中國的訴訟。 中國歇斯底里地在國際上封鎖台灣成為駐各國代表處名稱的理由,是中國認為那就是搞台獨。在這樣的認定下近幾年來,所有和中國有邦交的國家已經都不存在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了。既然舉世國家不論大大小小都這樣做,偏偏小小的立陶宛不買單,因此中國怒不可遏。 不過,中國做到沒有一個邦交國設有台灣代表處,其實一點都不困難,並不是因爲「中國偉大復興」了,各國非買單不可,而是在「中國偉大復興」之前。早在今天堂堂大中國GDP只有小日本9分之1,只有台灣1倍,而中國又爆發天安門事件,遭遇西方世界全面制裁的1980年代末,我國駐外代表處以台灣為名的己經被消滅殆盡了。 當時中國國力那麼弱,為什麼能在國際上那麼成功地封殺「台灣」? 當時台灣在國際外交上被封殺,並不是因為中國努力有成,而是在國際上封殺台灣有兩蔣為中國代勞,而兩蔣的理由也和今天的中南海一模一樣:反對台獨。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掛牌辦公。一個人口300萬不到的北歐小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中,舉世唯一設置了以「台灣」為名的外交機構。(REUTERS) 今天國民黨強調台獨害台灣,所以兩蔣反共反台獨目的是保台灣,然而,在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之前,國際「友中華民國」的政學界人士的主流看法,先是認為台獨才能救台灣,繼而了解蔣中正抵死反對台獨,便退而求其次,希望蔣接受兩個中國的安排。當時相應於國際主流,國內改革派的外省人士如雷震、殷海光都認為必須放棄統一妄想,雷震主張建立「中華台灣民主國」,甚至連國民黨許多眾多傑出的核心外交官如蔣廷黻、葉公超,許紹昌、錢復等都認為應該運用國際上這個友好的機會保住聯合國席位,例如楊西崑就建議建立中華台灣共和國 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然而無論是台獨或者兩個中國,都將如當年中華民國最傑出的外交官顧維鈞等向美國方面説明的,將會威脅到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正當性」。其實所謂威脅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正當性」,打開天窗說亮話,就是威脅蔣家父子相傳,終生統治台灣的「正當性」罷了。 於是蔣中正敲鑼打鼓地以「漢賊不兩立」做理由,花20年漫長歲月在聯合國阻擋國際友人不管是台獨或兩個中國以保台灣席位的善意和努力,最後聯合國終於通過2758號決議,中國合法政府在聯合國的地位從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而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地合法並存國際社會的空間不再存在。然而由於2758號決議並沒有處理台灣的歸屬問題,就讓台灣可以模糊地不隸屬於中國而存在,並在法理邏輯上存在了台獨的空間,這一點又激起了反台獨以保護自己權力的兩蔣終生致力於在國際社會瘋狂「封殺台灣」的行為。 一旦中華民國政府不再是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國際政界固然認為台灣是最合適取代中華民國的稱呼,國際非政府組織也是一樣,所以國際奧委會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就一再通過決議把中華民國奧委員會改名為台灣,但兩蔣堅決反對,一旦被改名,時而「在抗議中參加」、時而拒絕參加,一直鬧到1979台美斷交那一年,國際奧委會通過了蔣經國要的名稱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才罷休,對這一個既沒有了Taiwan又有了Chinese的稱呼,國民黨人士沾沾自喜,說這可以廣泛用在外交場合,叫Chinese Taipei 「奧會模式」,是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最好的典範。 兩蔣居然以30年歲月的努力爭來了中國叫Chinese Olympic Committii - 中國的奧委會,而台灣叫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 中國的台北奧委會的安排!這豈不是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隊是中國正牌代表隊,而台灣成了中國的地方代表隊?居然反台灣反到寧願當「中國的台北」真是可驚! 1979年,國際奧委會通過蔣經國要的名稱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才罷休,對這一個既沒有了Taiwan又有了Chinese的稱呼,國民黨人士沾沾自喜,說這可以廣泛用在外交場合,叫Chinese Taipei 「奧會模式」,是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最好的典範。(REUTERS)   1971年10月被逼退出聯合國後,接著而來的是斷交大雪崩,在蔣中正因健康而「實質退休」,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的1972年,1年斷交15國,從1970到1975年,5年間邦交國由68國掉到剩27國,到他去世時剩23國,一直到李登輝當總統的1992年才又增加到30國。 一旦斷交,和非邦交國來往不能再用中華民國的名義時,以台灣為名義是最自然、最合理合情,像美國就通過《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規範他們和台灣的關係,並且把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改名為「美國在台灣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美國以台灣稱呼台灣,蔣經國很無奈,但是駐美機關怎麼命名,主動權在他,他就一點也不客氣地搞去台灣化,名稱叫「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國家名字叫「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怪!但這還不是駐外機構中是最怪的,怪到不行的還多得不得了。 兩蔣時代,中華民國幾十個非邦交國的駐外機關,為了閃避台灣之名,「國家的名字」亂掰一氣,掰得幾乎都不一樣,「國號」有中山、孫中山、孫逸仙、遠東、台北、太平洋……不一而足。「國名」這樣變來變去,雖怪,到底還該放國名的地方還算擺了些中山、遠東等等權充,有的連名都不擺了,成為無名無姓,這一種還偏偏還最多,例如「駐新加坡共和國商務代表團」...等等,到底是誰駐新加坡?大搞猜謎遊戲。至於大使館改名,有叫協調會的、有叫協會的、有辦事處、文化中心、衛生中心、商會、公司、文化研究所、旅行社、商務代表團⋯⋯洋洋灑灑,令人眼花頭暈。這些古怪的「國名」,機關稱呼,肯定連資深外交官到現在也沒有一個能記得住幾個,現在盡力蒐集一番以見其亂:駐新加坡共和國商務代表團、亞東關係協會東京辦事處、北美事務協調會駐美國辦事處、駐耶加達中華商會、法華經濟貿易觀光促進會、大華貿易公司駐倫敦辦事處、駐智利新聞處、駐挪威台北商務處、駐厄瓜多商務處、中華旅行社、遠東新聞社、亞東貿易中心、自由中國中心、駐瑞士孫逸仙中心、駐盧森堡孫中山中心、比利時中山文化中心、駐西班牙孫中山中心、遠東貿易旅遊中心、駐希臘遠東貿易中心、中華文化研究所、駐美爾鉢貿易公司,還有中華航空公司駐泰代表辦事處⋯。 兩蔣因爲去「台灣化」政策,搞出駐外機關名稱的這一大的怪名,等到民主化之後,不感到羞恥的人實在很少,但是要改回原先各國主動稱呼的台灣時,整個國際情勢已經時不我予了,最後,只好統一自稱「台北」。至於零星幾個改成台灣的,後來也依蔣經國創的「通例」輕易地被再改成台北。   兩蔣的悲哀是一來到台灣就感受到台灣人並不看得起國民黨,也因此一生對台灣人疑神疑鬼,尤其是美國一直施壓蔣中正放棄反攻大陸狂想,還要他接受兩個中國,還持續關心台灣的人權,因此更加把對美國的疑神疑鬼和對台灣人的疑神疑鬼凑在一起。 在疑台又疑美的心情下,他忐忑不定地時而對台灣人的打壓鬆於外省人,如雷震案時所為;時而對台灣打壓嚴酷有加,如美麗島、林宅血案、陳文成案的處理1。 在這樣的心態下,去台灣化的瘋狂措施就不只是在國際外交上努力打壓台灣;在國內,例如校園禁台語、全國性社團禁用台灣名稱等等去台灣化也是國家政策重大的一環。這個大政方針始於蔣中正,到了蔣經國時代更加雷厲風行,透過宋楚瑜等官員全面緊縮廣電節目台語節目。此外,還有凍結國會全國改選,阻擋台灣人大批進入國會專技人員資格以檢核為主,緊縮考試名額等等不一而足⋯。 兩蔣各式各樣綿密的反台獨,防範台灣人的措施,有的像黨禁、報禁隨解嚴而消失,如過去高考律師名額一年少則一兩名,多也只二、三十名,到解嚴之後也打開到百名以上;但是有的防台措施是在蔣經國死後才被推翻的,例如他一手解嚴,一手頒布《國安法》,繼續把台獨主張列為違法,繼續捉台獨人士去關,這等到民主化後才被透過「廢除刑法100條」運動解決;更有的,後遺症很大,到現在都還持續發作,例如為了防範台灣人政治力量上升,蔣介石先把日據時代的五州三廳體制細零化成21縣市,避免「地方坐大」,再以一縣二黑金派系為原則分而治之,並嚴禁他們有跨縣際的政治關係,然後操控派系對付黨外民主運動。接著把台北市從台灣省切割出來,「升格」成為直轄市讓市長由選舉改為官派,以利控制。蔣中正之後蔣經國持續蔣中正的工程,繼續切割新竹市嘉義市為省轄市,升高雄為直轄市。現在朝野會為縣市合併升格鬥得沒完沒了,以及地方黑金迄今不斷,其亂源正是兩蔣防範台灣人的措施。 經濟體制也成為他防範台灣人的工具。一方面維持非社會主義國家中最龐大而無效率的國營企業;另一方面,以特許行業做為分贓籠絡地方派系打壓強烈台灣意識的民主運動。這都使國家的經濟發展蒙受重大的不利。 美化蔣經國的人最愛嗆聲的就是「他重用台灣人」。他們最愛舉的例子無非是他1972年組閣時「大開」台灣人入閣之門。沒錯,直到1972年,國民黨統治台灣都已經20多年了,每當政府組閣,台灣人都只有一兩個閣員樣版一下,這樣防台灣人防得太難看了。等到蔣經國組閣,內閣就有了6個台灣人,但是這就叫「門大開」了?既然門大開了,為什麼從1972年他當權到1987年他去世,時間長達16年,內閣部、會、署長台灣人還控制在個位數?而且國防、外交、財、經、和掌控意識形態的教育等重要位置都是台灣人的「禁區」?台灣人仍不改其被當樣版的安排?至於李登輝成為副總統,一個無人不知的秘密是,李不只對蔣畢恭畢敬,更重要的他盡其所能地讓蔣相信他是一個毫無政治企圖心,甚至對政治毫無興趣的技術官僚。 李登輝之所以成為副總統,一個無人不知的秘密是,李不只對蔣畢恭畢敬,更重要的他盡其所能地讓讓蔣相信他是一個毫無政治企圖心,甚至對政治毫無興趣的技術官僚。(記者黃其豪翻攝)   最重要的觀察角度是,蔣經國一生,他所謂改革、所謂啟用台灣人,都是政權遇到險惡得不得了的外在壓力下才找台灣人擺一擺以強化政權的正當性的。例如1972年組閣時,正緊接在中華民國被趕出聯合國,外交有如雪崩之時,但是他放了幾個台灣人進內閣的同時,一點也沒有忘了在國際上厲行去台灣化的努力。 1979年台美斷交,蔣示意李登輝邀宴台籍菁英以示親台,日後並提名李為副總統候選人。但是也同時宣布中止當年底的增額中央民代選舉五項選。1985年江南命案爆發,不只美國政府憤怒有加,這時偏偏鄧小平改革開放倍受國際肯定,於是1986年,美國民意調查竟出現美國人對中國好感超越台灣的荒謬現象。 1986年,美國民意調查出現美國人對中國好感超越台灣的現象。(圖:作者提供)     與此同時,還有第三波民主化潮流襲擊東亞。韓國光州事件餘波持續蕩漾、菲律賓馬可仕更被群眾運動推翻,而其後美國的影子都揮之不去,這時民進黨創黨人士又紛紛向家人交代後事,然後毅然組黨,如此情勢逼使準備進一步保守化的蔣經國只好解除戒嚴。 歸結蔣經國一生,說他反共當然是沒有問題,這很有貢獻,也沒有問題;但是假如不是蔣經國反台獨反到拚命在國際上搞去台灣化,那麼今天台灣外交部駐外機構肯定都是叫台灣。既然是這樣,那麼當東歐的小國在地球另一邊不顧中國打壓而奮力捍衛台灣為名義的駐立陶宛代表處時,台灣的總統卻大力稱讚後半輩子在國際上拚命去台灣化的蔣經國保台愛台,真是不可思議的價值大錯亂。 歸結蔣經國一生,說他反共當然是沒有問題,這很有貢獻,也沒有問題;但是假如不是蔣經國反台獨反到拚命在國際上搞去台灣化,那麼今天台灣外交部駐外機構肯定都是叫台灣。(圖:行政院)   不只是這樣,蔣經國一生嫌惡民主,聯手父親建立戕害台灣人權的特務體系,針對這特務體系造成的人權傷害,蔡總統競選時開出轉型正義的支票,而後促轉會也成立了。不幸運作到現在,轉型正義的成果是追殺特務體系外圍的、最末端的,被威脅以致於雖也是迫害者卻同時是被害者的線民;但是一方面總統卻對特務頭子不只沒有追究,反而大有稱讚並美其名為和解,又是同樣的一個價值的大顛倒。無論如何,不管是轉型正義還是真相和解,真相的呈現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前提,而和解又必須坦白其罪,再加赦免,才得完成,如今說尊蔣經國以求和解,這些必不可少的過程何在? 馬英九美化蔣經國,說他「生於威權,但是終於推動民主」。蔣經國生於威權?他哪裡是生於威權,台灣的威權體制根本是他和他父親一樣在疑台疑美的共同心態下共同締造的。又說蔣經國解嚴,所以大家要感謝他。這奇怪了,難道他威權統治台灣是上帝賦予他的,戒不戒嚴是不容挑戰的?他搶走了人民的權利,直到解嚴只不過還了一部份,解嚴的同時他又頒佈了《國安法》,使解嚴形同鳥籠解嚴,大家還得對他感激涕零,難道強盜搶了人的四合院,幾十年後還了左邊的廂房,主人就得回頭向他叩頭致謝? 這樣,馬就是個根本否定真相的典型,在這樣的條件下如何奢談和解? 那麼用心打壓台灣的蔣經國被總統譽為保台,是非太顛倒了,然而一面主張轉型正義,一面大大肯定不義的加害者,這已經不是總統的第一次了。若回顧2016年當選後,蔡英文居然提名在美麗島案件起訴王拓的檢察官謝文定為司法院長。又如執行蔣經國文化上去台灣化最著名的官員是宋楚瑜,然而2016年蔡英文當選後,居然就向宋「請益」轉型正義,然後敦請這位堅持兩岸一中,反台獨,打壓台灣文化的打手為資政,派他去和習近平拉關係演出一幕又一幕的蹭習戲。 無論如何,要轉型正義,歷史的、社會的、政治的條件都很嚴酷,進行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如果這些都做不到的話,不是也必須坦白承認,等搞好條件來進行?如果她主觀認定國家情勢走向到「和解」比什麼都重要,必須以和解為優先價值,那也應該宣布促轉會馬上關門不再運作,否則既要轉型正義之美名,又逆轉型正義的原則而行,一面讚美不義的特務頭子、一面追殺末端的線民;一面有促轉會嗆聲「經國七海文化園區」及「蔣經國總統圖書館」是屬於「命名空間」類的威權象徵,將發函北市府建議改名、一面總統又去共襄開館盛舉,亂成一團還其次,正義更因政權而蒙塵。 註: 1、兩命案發生時,林家和陳都在蔣家特務嚴密監控下,根本沒有不破案的可能。
林濁水 2022-02-23
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還須繫鈴人

  位於強權邊緣的烏克蘭處在劣勢,俄羅斯仗著烏東親俄勢力,不但要人,也要土地,歐盟對烏克蘭的態度也充滿矛盾,助長普丁野心。示意圖/擷自DW,民報合成   法國總統馬克宏稍早表示:正在安排普丁和拜登見面,化解僵局,沒料到,2月22日,俄羅斯普丁逕自宣布,承認頓巴斯兩個共和國;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獨立,並立即派兵進入烏東地區維持安定,歐盟和美國也宣布對俄羅斯發動經濟制裁。 如同國際媒體所料,普丁食髓知味,再度導演克里米亞的回歸俄羅斯戲碼,目前看來,烏東並沒有大規模戰爭出現,親俄的烏克蘭人早已經疏散,反俄的烏克蘭人也在疏散,將成為新難民,未來如何演變,還要看下去。 頓巴斯的問題,是2014年克里米亞獨立的延續,族群認同與領土相互糾纏,位於強權邊緣的烏克蘭完全處在劣勢,俄羅斯仗著烏東親俄勢力,不但要人,也要土地,歐盟對烏克蘭的態度也充滿矛盾,給了普丁壯膽,這和二戰時期,歐洲國家對納粹的綏靖沒兩樣,所以烏克蘭總統會感到絕望,但是,也因為烏克蘭問題凸顯:如何用和平歸化方法,處理國家族群認同,才是重中之重。 台灣問題也是一樣,中台兩國經過三十年交流,認同台灣和認同中國陷入拉鋸,加上中立派的雙重認同,使台灣問題更難處理,美國顯然很清楚台灣社會的狀況,因此,最近傳出華府以及涉台智庫,有意針對「上海公報」進行修正,因為綑綁台灣問題的黑手,其實就是上海公報,尤其是「一個中國」這句話。 這句話的白話如下:「美國認知到,兩岸中國人都認知只有一個中國,美國對這一點沒有異議」。 這句話寫進章程的背景,是台灣仍處於威權時代,國民黨替台灣人民逕自決定未來,完全不尊重民意,當時,蔣介石政府的一個中國,所指涉當然是中華民國,而中共的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兩個中國,在文字語意上不同,政府領土管轄也不同,卻充滿吞併對方野心,所以,一個中國除了埋下地雷以外,還故意歪曲現實狀態的兩個中國,美國作為中間者,當然理解中台所認知的中國並不一樣,可是當時的國際情勢,兩個中國所爭執就是「一個中國」應該由哪一方合法代表,美國的沒有異議,其實就是只能一旁觀戰,結果,這一個中國的文字遊戲,就成了綑綁美國與台灣的障礙。 華府企圖修正一個中國問題,走向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這是比較合乎現狀的行動,因為,台灣的威權體制已經被人民推翻,目前台灣人的國家認同中,只有極少數認同紅色中國,多數認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而且超過70%的人自認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才是真實的現況。 兩岸已經是不同的兩岸,不能持續用兩岸中國人的說法,所以,我不寫兩岸,而用中台兩國的書寫,這樣更貼近現況。 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當年美中「上海公報」把台灣併入一個中國的情境中,致使中台問題越來越危險,對亞洲或世界帶來不可測的危機,如今華府已經理解問題的嚴重性,從「上海公報」修正,透過中台和平談判,經過歸化法案,由滯台中國人自由選擇決定去留,才是避免類似俄烏戰爭爆發,正本清源方法,今天,烏克蘭東部的戰爭危機,就是給台灣人最真實的警告。 作者指出,台灣面臨與烏克蘭類似的認同危機,中台兩國經過三十年交流,認同台灣和認同中國陷入拉鋸,加上中立派的雙重認同,使台灣問題更難處理。示意圖/擷自DW新聞影片
洪博學 2022-02-23
烏俄衝突對台灣的啟示

烏俄衝突對台灣的啟示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領土糾紛,廣受台灣人的關注,因為與兩岸的衝突極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究竟烏俄的領土糾紛對台海的穩定有何衝擊,以下是我的分析。 #烏俄衝突的歷史背景 烏克蘭緊鄰俄羅斯西邊。歷史上,兩者曾被多個王朝統治過,有時屬同一王朝,有時屬不同王朝。最近的一次分合發生在蘇聯解體的1991年,烏克蘭宣佈獨立。 蘇聯時期,烏克蘭是其中的一個共和國,武力僅次與俄羅斯。為了籠絡烏克蘭人,赫魯雪夫將原屬於俄羅斯領土的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 烏克蘭宣佈獨立後,與俄羅斯簽了幾個條約。其中之一就是「布達佩斯備忘錄」,內容是烏克蘭把境內的核子彈頭交給俄羅斯,換取美國、英國、與俄羅斯的安全保證。這個備忘錄在1994簽訂。 在1997年,烏克蘭與俄羅斯又簽了一份友好條約,雙方約定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不歧視境內的對方人民。問題是,這個合約簽訂時,兩國對邊境的劃分並無共識。 烏蘇友好條約每十年自動續約。2018時,烏克蘭片面表明不續約,條約在隔年失效。烏克蘭不續約的原因,就是俄羅斯在2014出兵併吞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是極具戰略價值的一個半島(附圖下方圈紅線之處)。烏克蘭宣佈獨立時,俄羅斯並未主張對克里米亞有領土主權,只要求在此設立海軍基地。 俄羅斯這麼大方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烏克蘭是俄羅斯可以掌控的附庸國。第二,克里米亞的居民有65%是俄羅斯人。 俄羅斯出爾反爾,出兵併吞克里米亞,也有兩個理由。第一,烏克蘭與西方國家越走越近,已非俄羅斯所能操控。第二,烏克蘭在政策上歧視境內的俄羅斯人,企圖逼迫他們搬回俄羅斯。 #烏俄衝突繼續的理由 俄羅斯出兵併吞克里米亞,更讓烏克蘭產生危機感,加速與西方國家的軍事聯盟,甚至可能加入北約協防。烏克蘭加入北約等同西方勢力兵臨城下,改變歐陸軍力部署的現狀,為俄羅斯所無法接受。 為了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祭出武力威脅。問題是,烏克蘭是主權獨立國家,可自由選擇軍事聯盟的對象。俄羅斯的武力威脅違反國際秩序,只好設計一套出兵劇本: 烏克蘭東部緊鄰俄羅斯的幾個州,很大比例的居民是俄羅斯人。在俄羅斯的策動下,盧甘斯與頓內茨兩個州的部份地區宣佈獨立(見附圖)。這兩個地區的俄羅斯居民佔多數,本來就享有自治權,與烏克蘭軍隊也曾交火。 宣佈獨立後的這兩個地區,再度與烏克蘭的軍隊互相砲擊。俄羅斯宣佈承認這兩個共和國,然後用「和平部隊」的名義,將原來部署在邊界的部隊開進烏克蘭。 #烏俄衝突對比兩岸關係 烏俄衝突與兩岸關係有幾個類似之處: 一、歷史上,烏俄與兩岸都有多次分合。烏克蘭有許多認同俄羅斯的居民;台灣也有不少認同中國的人民。 二、俄羅斯宣稱與烏克蘭同文同種,這和中國宣稱對台灣擁有領土主權的說詞一樣。 三、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衝突,肇因於前者親近西方勢力。台灣也是美中衝突的夾心餅乾。 除了上述三個共同點,烏俄衝突與兩岸關係也有幾個不同的地方。 一、兩岸分治超過一百年,而烏俄分家不過是最近的事。 二、烏俄領土相鄰,陸地邊界長度將近兩千公里。台灣與中國則有一百多公里的海水隔離。 三、烏克蘭原是俄羅斯的附庸,倒向西方屬改變現狀。台灣早就是美國的「準」屬地,倒向中國才是改變現狀。 四、烏克蘭沒有戰略利益相同的鄰國,有些鄰國甚至是俄羅斯的附庸(例如白俄羅斯)。台灣則有許多戰略利益相同的鄰國,對中國的武力擴張都有疑慮。 五、烏克蘭的戰略價值不高,只能充當西方國家與俄羅斯軍事衝突的緩衝地帶。台灣則極具國際戰略價值,是西方國家防堵中國擴張的關鍵。 #烏俄衝突對台灣的啟示 基於上述的異同比較,烏俄衝突對台灣的啟示有幾點: 一、感謝台灣海峽的保護,中國無法部署幾十萬大軍,隨時開進台灣。 二、同文同種不具國際法的效力,不能用來主張對鄰國領土擁有主權。 三、國際秩序有一定的約束力,對鄰國出兵必須有正當理由。相對於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中國要製造對台出兵的藉口更困難。 三、俄羅斯能製造出兵的藉口,在於烏克蘭有不少國家認同錯亂的內賊。在國家認同這方面,台灣並不是全無隱憂(黃郁婷就是最近的例子)。 四、在任何的國際衝突,試圖改變現狀的那一方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在烏俄衝突,試圖改變現狀是烏克蘭。在兩岸衝突,試圖改變現狀的是中國。 五、不能完全排除中國對台動武的可能。極權國家的領導人有幾個特色:生性多疑、資訊片面、權力傾軋等。這些特色會促使他們從事不理性的軍事冒險。 以上是我對烏俄衝突的解說與分析。根據上述的分析,如果要我研判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的機率,我的答案是:「機會甚小,但不能完全排除。」 我的專業不是國際關係,但為了撰寫這篇文章,我閱讀了許多資料,也使盡多年的學術研究訓練。希望大家會喜歡。  
翁達瑞 2022-02-23
講話的人是國民黨或國台辦?

講話的人是國民黨或國台辦?

邀請大家玩個小遊戲: 下列三個新聞標題,空格中講話的人是國民黨或國台辦? 兩者實在太像了,難度很高,分不出來也是很正常的!   解答: A)國台辦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223/2194704.htm B)國民黨立委李德維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20220221002303-260407 C)國民黨立委賴士葆 http://bj.crntt.com/doc/1063/0/5/5/106305599.html...... 你答對了嗎? ETTODAY.NET 蓬佩奧會見蔡英文「台灣問題國際化」 國台辦:鬧劇一場 | ETtoday大陸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蓬佩奧會見蔡英文「台灣問題國際化」 國台辦:鬧劇一場 | ETtoday大陸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林俊憲 2022-02-23
張亞中、趙少康是國民黨的敗類?

張亞中、趙少康是國民黨的敗類?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在內部共識營開玩笑稱「國民黨應改名為內鬥黨」,並指「現在談2024總統大選的都是敗類」。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質疑,講2024有什麼關係?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要選,請問這是敗類嗎?其實,不只趙少康是國民黨的敗類,目前國民黨可以說充滿敗類!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左)及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右)。(報社合成)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2日發布「俄烏衝突、兩岸危機與台灣民主」最新的民調結果。在政黨支持度方面,國民黨支持度下滑至十五%,淪為老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稱「國民黨應改名為內鬥黨」。「內鬥」不是淪為老三的原因,而是對台灣論述的路線之爭所產生的「內鬥」才是主因;也是「敗類林立」的本質問題。 來自中國帝王文化思想的餘毒,中國國民黨是一個服膺威權領導的政黨,敗逃台灣,在蔣介石極端威權的領導下,黨國的徒子徒孫尚能一體效忠蔣家王朝。然隨著強人消亡,台灣民主、自由的腳步無情的輾壓,國民黨已注定淪為明朝末年流亡逃逸的「南明政權」,最後終將滅亡的命運。 所以,中國人這種習於宮廷內鬥的惡習,其魔咒依然籠罩在國民黨;中國人那種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成為無以拔除的「魔戒」,這是黨性使然。使得國民黨在台灣成為一種內外兩面不討好的怪胎! 洪秀柱日前出席北京冬奧開幕,並且與中國政協主席汪洋會面,談加速和平統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卻強調,對話交流總比對抗交惡來得好。「加速和平統一」竟然成為「對話交流」?這正是朱立倫國共二黨「台灣協議」的密碼,則此,捍衛中華民國是假,和平統一是真? 即便如此,中國共產黨還是沒有放過國民黨,繼續追殺國民黨。中國《人民政協報》近日發表〈促統必須同時和島內兩股勢力作鬥爭〉表示,當前破壞和分裂祖國的,依然直指國民黨一小撮人,打著「堅持一個中國」的旗幟,以「反共」之名行「反中」之實;國民黨在美國設立代表處,陳以信拜會華府美參議員,也被中共指責公開勾結國際反華勢力?這正是國民黨目前難堪的困境。 國民黨在中國被視為暗獨、反共藍,在台灣更被視為統派、親中舔共,有出賣台灣的嫌疑,那麼在政治版圖上將面臨邊緣化,甚至滅絕的悲情。這對台灣而言這絕對有益於台灣的生存,所謂「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必然。那麼,不肯承認台灣、本土化的存在,張亞中、趙少康等等都是國民黨敗類,更是台灣的敗類! (大學助理教授)
陳慶坤 2022-02-23
黃郁婷的可惡

黃郁婷的可惡

很多國人對黃郁婷的言行有太多的怒氣,仔細統整她前前後後的言行,可以發現她的言行有潛在的動機,而且有一致性的表現。就是藉著她是國際選手身分的曝光率,雖沒有明說卻可以體會出他在演示中共一貫對台灣的「一個中國」的主張。 從最開始的穿中國選手服裝,並且故意將影片在網路上公開,事後又裝著非常無辜,認為很多選手都會這樣玩,她只是不小心將影片流出來。「穿中國選手服裝又將影片公開」這件事顯然是故意的,她的目的是在告訴全世界,台灣選手其實是屬於廣泛中國隊的概念。 然後冬奧的開幕中共精心安排「一鴿都不能少」的統戰戲碼,處心積慮藉國際賽事以逞赤化台灣的意圖。當然黃郁婷也要配合演出了,她跟中國選手金京珠賽後手牽手,其實就是上演鴿子回家的劇情,連方向位置都一致。這又再一次呼應了台灣回歸祖國的「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官媒近日大肆宣傳我國選手黃郁婷(右)與中國選手金京珠賽後牽手,並將畫面與北京冬奧開幕式「一鴿都不能少」表演橋段放在一起,進行統戰宣傳。 (取自微博)   選手的心境更是可以道出國家的情境,在眾多台灣人對黃郁婷的失言多所指責下,她還能輕鬆愉快地道出在中國比賽就好像是在自己的主場比賽,這就更明白袒露中國就是她心嚮往的國家。 當面對德國記者的訪問,她也是刻意道出她是為「中華台北」出賽,就是絕口不提台灣,因為中共最厭惡就是「台灣」的字眼出現在國際舞台上,黃郁婷這次更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因為「中華台北」這個不倫不類的隊名本來就是受到中共認證屬意的。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有言論的自由,但不該說出傷害自己國家的言語,更何況運動選手受到國家長期的栽培訓練,更應該認清國家受到的打壓,艱難的處境,進而堅定維護國家主權的立場,特別是國際注目的運動賽事。當中國的意象一直伴隨黃郁婷出現,卻把台灣兩字當成洪水猛獸,這完全是符合中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內政問題」。黃郁婷一連串看似個別卻是計畫性的心機演出,精心上演了一位台灣選手心中「一個中國」的懸念。 (教育人員)
陳啟濃 2022-02-23
烏克蘭外長的幾句話讓人心酸

烏克蘭外長的幾句話讓人心酸

02/22/2022星期二 如預計的,俄羅斯的坦克昨晚終於穿越邊界,進入烏克蘭。今天見到了拜登沉重的面色,他終於宣布了對普京入侵烏克蘭的回應,(他的記者會的時間先是提前,之後恢復到原訂的下午兩點,之後一再延遲),都顯示了驚惶失措。 拜登宣布了對俄羅斯的多項經濟制裁措施,包括制裁俄羅斯的Nord Stream 2油管計畫。(德國今天早上先一步做出宣布),雖然他一早該這樣做,不過這是俄羅斯其中一條新油管,歐洲多個國家還是依賴俄羅斯現有的輸油管供應的石油跟天然氣。此外將對俄羅斯政府,及政府官員實施制裁,讓他們無法再透過任何西方銀行,金融機構交易,轉手,信貸等等。在拜登口中,這會切斷俄羅斯的金融及貿易管道。但這些都是普京一早預料到的,他沒有為這些制裁而住手,可見他們不在乎。 拜登也提到油價問題。他知道制裁俄羅斯之後,全世界的能源供應會不穩定,油價會大升。他說:護衛自由要付出代價。但他會注意到這一方面,會盡量穩定住油價。這證明了,這一次普京敢大膽行動,跟他控制了石油供應有很大的原因。如果拜登不是一上台就取消幾項重大油管工程,又終止了幾乎所有美國的石油開採,之後開始向外國(包括俄羅斯) 進口石油,他今日的選項不會這樣少。這就是美國(及西方國家)把氣候變化當作首要前提之後的後果。當俄羅斯(及中國,伊朗,北韓)等國家為他們的政治前景籌畫時,美國卻只強調氣候變化,打擊白人種族主義當作第一要務。 拜登說了八分鐘的話,照樣是說完就走,沒接受記者問話。兩個小時後,國務卿布林肯跟來訪的烏克蘭外長Dmytro Kuleba舉行共同記者會時,可以聽出這些決定的幕後思維。有記者問到:這次俄羅斯的派兵行動是真正的進攻invasion,還是小的minor incursion。又問西方國家是否低估了普京;還有人問到是否認為美國的制裁行動太遲;還有普京已經大舉進攻了,目前還有進行外交談判的必要嗎?這些都證明,至少媒體心目中承認了拜登的行動太慢,前面一連串的行動都是無用的。 國務卿Antony Blinken與烏克蘭外長Dmytro Kuleba舉行共同記者會   此外也聽出來烏克蘭對於美國在俄羅斯入侵之後才採取制裁方式很不滿意,Kuleba在回答其中一條問題時就這樣說:「如果(拜登的)這些制裁行動在俄羅斯軍事行動之前採取,就更有用。我們雙方的策略(明顯)不同。」一位外交部長說出這樣不是外交辭令的話,是非常不尋常的。相信全世界的領袖都已經充分領略到拜登的無能。只是因為媒體包庇他。沒有人願意公開譴責他。 我聽到Kuleba今天在記者會以及訪問中說的幾句話,讓人心酸。他說他們並不期望美國或是西方派兵幫他們打仗,但是他們需要所有的軍事及經濟支援,烏克蘭人會為他們的每一寸土地戰鬥到最後。因為普京昨日的講話是要消滅烏克蘭。他也說到1994年的布達佩斯協議,那一次協議中,西方國家迫使烏克蘭放棄了當時全世界第三發達的核子武器設備,交換條件是各國保證保障烏克蘭的國土。現在是這項協議及承諾受考驗的時刻,他希望大家記得這項承諾。 過去十幾年,俄羅斯先後奪取了烏克蘭東部大片土地,以及(2014年奪佔)克里米亞,西方都沒有反應,奧巴馬更只是送了幾萬張毛毯,甚至拒絕給軍事武器。(記得嗎,奧巴馬在2012年競選連任時對俄羅斯總統梅德梅耶夫說的一段話:你去告訴普京總理,我現在在選舉,等選舉結果出來,我就可以靈活得多。意思是可以放手去做。)這是民主黨向俄羅斯放水。但是兩年前,當川普批准給烏克蘭大批軍事裝備時,民主黨卻拿他跟烏克蘭總統的一通電話內容大作文章,用來彈劾他,搞了大半年。只要民主黨上台,他們就會做下你想像不到的極大破壞行為。 今天聽到Kuleba說,他們不指望收回已經失去的土地,那些只希望透過外交途徑有一天能收回來,現在只希望不要再失去更多土地。真的讓人心酸。 聽到各國都在譴責普京要重劃歐洲版圖,擴充自己的國土。普京這樣做對於他的國民再自然不過。他所以不怕西方的譴責,是因為他是要向俄羅斯歷史交代,而不必向西方國家的媒體交代。這是西方一再低估他的原因。西方元首過分重視自己在媒體上的形象,根本不計算自己國民的利益,歷史的價值。相對的,像普京一樣的獨裁元首只有一個目標,所以很容易成功。 不久前介紹過一部電影 The North Star 屠城浴血戰,裡面說到二戰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如何幫助蘇聯營造在美國的形象,更鞏固了他們在烏克蘭的版圖。證明了民主黨先天上就是左傾的,遺害無窮的一夥人。
袁曉輝 2022-02-23
差點被扼殺的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差點被扼殺的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台灣燈會正在愛河灣、衛武營雙場地舉行,燈光與投影利用海音館和衛武營藝文中心為背景,創造出史上氣勢最恢宏的台灣燈會。然而,這樣的場地,背後卻是歷經許多波折。 流行音樂中心概念來自阿扁任內提出「新十大建設」其中一項,2007年9月,行政院定案於高雄港16、17號碼頭興建流行音樂中心,總預算約40億元。並已召集港務局、航商、碼頭工會、里長開過多次大大小小協調會達成共識。 然而,當時中國黨在立法院過半,於是2008年中國黨立委黃昭順就在立院要求全案喊停,反對流行音樂中心設在港區,認為應設在她選區的高雄都會公園、或是內惟埤文化園區、農十六等地點。她還說:高市府的迷思就是要在高雄港埠蓋座類似雪梨歌劇院的藝術音樂中心,精華的港埠用地應該提升運量,而不是挪作發展藝術、文化產業等用途。 當時的市長是陳菊,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後,在總統國宴時,陳菊還特別請馬英九支持繼續興建音樂中心,當時馬說會放在心上。 但流行音樂中心就跟當時大部分扁政府通過的高雄建設一樣(國圖、南部電視台、部會南遷等)慘遭翻盤。6月,由毛治國主政的交通部發函給文建會,認為16、17號碼頭腹地太小,且還有航商使用,反對提供土地,並把預算先刪到剩2億多。文建會更要求高雄市府,6月底前要取得用地,否則案子將會胎死腹中。而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受影響,將照常興建,代表政府支持的流行音樂發展將集中在台北。 一夕之間,土地、預算都告吹,消息公布時已經是6月18日,留給高雄市府應變的時間,只剩下12天。 於是18日一早,陳菊先到行政院會表達市民訴求,晚上趕回高雄,帶領所有局處首長在15號碼頭(現在鯨魚堤岸位置)靜坐抗議。也有不少藝文團體和數百名民眾到場聲援,媒體也大幅報導。 眼見事情鬧大,馬政府怕「打壓高雄」的輿論反彈,在市府與行政院多次溝通折衝後,2009年中央更改原規劃,需加入海洋文化推廣與展示規劃功能,並異動興建地點至高雄港11至15號碼頭後才得以核定。但整體時間已經空轉兩年多。 2021年,流行音樂中心硬體終於全區落成,並串連駁二、棧庫半島的腹地,藉由跨百光年、國慶煙火、台灣燈會等機會,讓高雄的新城市意象展現在全國民眾面前。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影像曝光度遠遠高於北流,良好的立地與港灣優勢功不可沒,若是如黃昭順主張改到都會公園,匯聚人流與展現城市特色能力將大打折扣。 陳菊擔任高雄市長11年多,其中有8年中央是中國黨執政,但在她任內仍啟動了流行音樂中心與亞洲新灣區建設,收回駁二自營的有聲有色,並在任期最後成功讓港市合作,開發港區土地如棧庫群,在台灣燈會順利舉辦同時,該給前人的努力一些肯定!  
李雨蓁 2022-02-23
政治上的花瓶

政治上的花瓶

  這幾天學姐的那一段「統獨假議題」的影片到處流傳,我打開看了兩遍,她的結論是:我們現在只關心的事,我現在留在台北,我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工作,我之後在台北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生活?統獨或九二對於年輕人來說太遙遠,年輕人在乎的是未來20年要結婚、買車、買房,政治人物應該要告訴選民,接下來的生活可以獲得什麼,這才是重要的。 她的言論應該是出自內心,真心的認為世界是這樣。而且她的想像力薄弱,這種理想的烏托邦遠遠比不上1932年赫旭黎發表的「美麗新世界」,還要結婚、買房子、買車子,甚至要工作。美麗新世界是一個沒有痛苦的世界,在那裡沒有結婚孕育子女的煩惱,不會有對未來的迷茫,絕無夫妻之間的爭吵,也沒有任何艱苦的工作。 從事政治的好處就是怎樣都有支持者,壞處就是怎樣都有反對者,只是支持者和反對者的類型和比率的問題,因為各種不同的人會有統計上的分布。這也是種種極端主義或愚蠢言論永遠不缺乏支持者的原因之一。 韋伯的兩篇演講文章,「以政治做為一種志業」 ,還有「以學術做為一種志業」,為世人不斷讚賞一再流傳,尤其前面那一篇常常被表面上有學問的政客拿來包裝自己有唸過書。 韋伯提到一個好的政治人物三個特點:熱情、責任感和判斷力,他說:「政治是在堅硬的石板上,用力緩慢地鑽孔」,這句話的重點是「用力」和「緩慢」,如果強調立竿見影,並不是從事政治應該有的心態,或許去從事媒體才是正確選擇,比較容易快速獲取廉價的掌聲。 以政治作為一種職業的時候,韋伯認為:虛榮心是巨大的危險。虛榮是人類的普遍特徵。在許多專業領域,即使過多也不是一定有害處,有時候甚至會有更多的幫助。但政治人物完全不同,因為虛榮,他們最終可能犯下兩種致命的罪行:缺乏客觀和不負責任。 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有什麼樣政治人物,有些人的客廳需要花瓶,自然也就有像花瓶一樣的政治人物。但政治不脫離人性,幾乎所有的正常人都不會想要生存在美麗新世界的烏托邦當中,因為人沒有辦法像動物一樣被圈養起來,人性中自然就有尊嚴和追求自由的決心,每個人都可以有選擇不幸福的權利,特別這種幸福是別人定義的。 幸福是一個苛刻的主人,尤其是他人的幸福。 ~美麗新世界
李忠憲 2022-02-23
普京騎虎難下打茅波,習近平兩面不是人

普京騎虎難下打茅波,習近平兩面不是人

  烏克蘭危機的最新消息是,烏東親俄分離主義叛軍自行宣布成立頓湼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共和國,普京即時宣佈承認兩個烏東共和國獨立,俄國軍隊進入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維持和平。這都是兩邊套好的,劇本早就寫好,時候到了就演出。 普京這一招是打茅波,先承認兩個烏東地區獨立,然後派兵進入兩個新「國家」,這兩個國家既然獨立了,也就不屬於烏克蘭,既然不屬於烏克蘭,俄軍也就沒有入侵烏克蘭。 普京不惜與西方翻臉,因為他已經騎虎難下了。本來陳兵俄烏邊境,目的就是軍事訛詐,逼北約應承不接納烏克蘭,但北約矢口拒絕,普京的訛詐即已落空,但如跌倒在地不抓一把沙,灰溜溜撤軍,那普京如何見江東父老?因此,不管如何先把頓湼茨克與盧甘斯克佔領了,總算有所得益,至於要不要繼續拿下烏克蘭,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普京走這步棋,是赤腳的不怕穿鞋的,獨裁者永遠不惜把人民的生命財產押作自己的政治資本,在這方面,普京與習近平沒什麼分別。擺出不惜玉石俱焚的架勢,果然嚇倒了北約,美國早早宣佈不會介入俄烏戰爭,德國用五千頭盔聊表對烏克蘭的支持,這些都露了怯戰的意向,讓普京更有膽做事。 美國與北約不可能為烏克蘭打一場世紀大戰,唯一的選擇是制裁,制裁用多少氣力,還是未知數,只是「意思意思」,普京再圖良策,大動干戈傷筋動骨,普京也只有啃落去。不管如何,先走烏東這步棋,普京可進可退,但對俄國本身的傷害,當然也是一個長遠的問題。 中共國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本來應該站在普京的身後,習近平的「背靠背」此其時也。但眼下情況仍未明朗,太早站隊不利於周旋,因此中共的外交部長王毅,與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說話都模棱兩可,大而化之,只談概念,不肯站邊。 2018年6月8日,習近平(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俄羅斯總統普京頒發「友誼勛章」後向他表示祝賀。(Nicolas Asfouri-Pool/Getty Images)     這種投機取巧的態度,兩邊都不討好。在美國與北約看來,俄羅斯公然侵犯鄰國,既有違國際法,對民主國家來講,也是地緣政治上不可容忍的侵犯。中共國在俄烏問題上首鼠兩端,閃爍其詞,恰恰證明他與普京穿同一條褲子,美國把中俄兩國視為邪惡軸心國的判斷更堅定,敵意也就永無止境。 在普京看來,你不是要「背靠背」嗎?背靠背的意思就是我攻擊時你站在我背後,你攻擊時我也作你的後盾,現在事變初起,你已經露出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滑頭姿態,那背靠背又何從說起? 這也難怪普京初時對背靠背反應麻麻,他早就知道中共國是靠不住的,今日中共的表現,恰恰證明了當日他沒有上當的正確,說到底,普京的政治智慧還是高過習近平一籌。 本來,美中俄三國演義,若美俄打起來,中共袖手旁觀會有「著數」,美俄兩家都打殘了,中共國一家獨大,可以作主宰世界之美夢。但美俄打起來,俄國必輸無疑,而且一輸到底,普京勢必下台,俄國有機會重回民主軌道,那時美俄又變成自家人,中共更要斯人獨憔悴。 中共國敢不敢趁此機會發動對台動武?諒他不敢。雖然美國兩面受敵有點不妙,但歐戰打不起來,最多就是俄國全面佔領烏克蘭,美國與北約諸國全面制裁,陰乾俄國,讓她自取毀滅之路。畢竟烏克蘭對美國來說,戰略地位上與台灣不可同日而語,中共打台灣,美國與盟國必全力以赴,決一生死,俄國打烏克蘭,美國與北約不會興兵,只會制裁了事。 中共若打台灣,必遭遇史上最惡劣的戰爭,更難免外交上的全面圍堵和擴大制裁,到時台灣拿不下來,經濟民生受重創,裡外焦頭爛額,那就吃不了兜著走。 中共國在俄烏衝突上佔不到什麼便宜,倒是兩邊不討好,動輒得咎,既不敢站隊,也就沒有人視你為隊友。與美國面對面的衝撞永遠存在,與俄國背靠背的期望卻會落空。今次你不為俄國背書,還能指望俄國在台灣問題上為你背書嗎?兩邊都不得罪,好像很聰明,但兩邊都視你為假想敵,那才是大隱患。 一件事可以確定,便是俄烏邊界從此多事,小規模的戰爭會長時間存在,俄國被經濟制裁,日子會更難過,美國與北約以靜制動,且看中俄兩個紙紥巨人,如何把日子撐下去。
顏純鈎 2022-02-23
黃郁婷遠不如蓋森柏格

黃郁婷遠不如蓋森柏格

  德國「雪橇女王」蓋森柏格在北京冬奧的「無舵雪橇」項目中奪下個人及團體兩面金牌後,被問到中國人權議題時,表示自己「回國再說」。蓋森柏格返國後果真向德媒透露,她覺得到北京有如「與世隔絕」,更直言「再也不會去中國」。 事實上,蓋森柏格並非首次批評中國人權,像過去在北京參加世界盃比賽時,坐在巴士上數小時都不被允許上廁所,對於飲食也多有疑慮。 至於過去十來年,領走台灣兩千萬以上的比賽獎金與訓練補助費用的黃郁婷,身穿中國隊服,讚揚中國是主場,觀眾很熱情,更提出異於其他國家對選手村環境食物不佳觀點,大讚冬奧選手村設施很好,食品很有特色,特別愛吃麻辣燙,更屢次回嗆指責她言行不當的台灣網友是酸民,絲毫不認錯。 想不到,黃郁婷廿一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被詢問到是代表台灣或中國參賽時,又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為「中華台北」出賽;黃郁婷成名於二○○九年的高雄世運,高市府挹注大量經費栽培她,請問「中華台北」有包括她土生土長、培育她功成名就的高雄市嗎?黃郁婷在二○一一年曾以神祕嘉賓的身分,上台力挺當時參選總統的蔡英文,並獻出世運金牌,請問台灣歷任哪一位總統選的國家是「中華台北」? 黃郁婷在中國北京日報面前腰彎得很低,幾近跪著歌頌中國的美好;並在外媒前只敢吐出「中華台北」的字眼。如此國手已嚴重失格,而她更在國內不滿聲浪持續沸騰之際,又用你我納稅人的錢,飛回美國鹽湖城參加比賽。 喪權辱國的運動員,我們還要等她參加完美國鹽湖城的賽事、有機會賺到個人比賽獎金才能回台灣接受調查,這樣合理嗎?即便蘇貞昌院長要求兩週內交出調查報告,天高皇帝遠的她在乎嗎?唯有立即解除黃郁婷的國手資格,剝奪她後續出戰國際賽的資格,追回尚未使用的補助經費,才會有立竿見影的警惕。 國家代表隊紀律不彰,陣前投敵更是大忌,「立即嚴懲」手段是為了避免食髓知味、有樣學樣,更是團結全國民心士氣、同仇敵愾一致向外的良藥。 (作者是國中教師)
林志翰 2022-02-23
學姊學壞了

學姊學壞了

  民眾黨黃瀞瑩與楊寶楨臉書貼文,批評監察院調查報告並唱雙簧的揶揄陳菊身材「大菊為重」、「再重也要好好調查真相」,雙姝刻薄卻自認有趣;誰不想長得像黃瀞瑩嬌小玲瓏的甜姐兒?和柯文哲常相左右,替柯文哲梳梳頭髮、做做柯文哲的化妝師,即可扶搖直上、日進斗金! 陳菊的身材並不是她的原罪!陳菊為了爭取台灣的民主自由,置生死於度外,在惡政下從容坐黑牢,犧牲了青春、犧牲了身材,台灣人尊敬與感謝都來不及了,還屢遭不入流的政客拿陳菊的身材訕笑、侮辱,吳敦義說『陳菊像肥滋滋的母豬』、柯文哲說『陳菊是較肥的韓國瑜』,陳菊的臉蛋、身材雖不如黃瀞瑩漂亮、嬌小,但陳菊的人格、作為遠比黃瀞瑩高尚、善良! 民眾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學姊」黃瀞瑩(圖右)近日傳出與同黨另一位參選人楊寶楨一搭一唱,疑似調侃監察院長陳菊(圖左)的身材,引發批評。(資料照)     有一種人比禽獸更不如,歧視全天下的女性,竟連他的母親、太太、女兒都罵,柯文哲打從心裡就歧視女性,「婦產科剩一個洞」、「我不在女人大腿中討生活」,學姊長期在這『柯氏王朝』踐踏女性、仇視政敵的極惡文化中討生活,耳濡目染、心理反射,自然吐不出象牙來! 黃瀞瑩女士,我不知你明天是否會更好,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天會更老,幾年後人老珠黃、身材浮腫、代謝不良時,屆時若同樣被人恥笑、侮辱時,不知妳該高興或羞愧台灣在政治系所的養成教育缺少了什麼?奉勸你,人還需留一點口德、積一點陰德! (作者是台灣活力旺企業協會理事)
游森琳 2022-02-23
以俄為師,國共會蠢動嗎?

以俄為師,國共會蠢動嗎?

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在台灣時間廿二日凌晨突變。俄羅斯總統普廷發表講話承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獨立,然後出兵「維和」。這兩個共和國的背叛是二○一四年,後簽署協議留在烏國而高度自治。現在普廷認為時機已到要他們徹底獨立。今年一月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發生內亂,俄羅斯以「維和」為名出兵,國際上沒有大反應,因此對烏克蘭如法炮製。 俄羅斯對烏克蘭聲西擊東,陳兵西部似乎要直搗首都基輔,佯裝撤兵後由烏東親俄人士製造武裝衝突後出兵。烏克蘭民眾的抗敵意志促使普廷改變策略?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曾指示其支持者要「以俄為師」,共產黨大加推崇,並在蘇俄支持下推翻民國。兩蔣雖然「反共抗俄」,但是連馬放棄反共,自然也不會抗俄,因此國共都在密切注視局勢來作為國共勾結的殷鑑。 普廷為入侵製造的理由是,烏克蘭為俄羅斯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與中國對台灣說詞一樣。中共若要模仿,最佳「維和」當然選擇金門、馬祖。金馬民眾願意回到中國享受中國特色的民主自由嗎?中國民用航機飛臨東引上空是一個信號嗎?民進黨政府也需對此進行沙盤推演,尤其如何應對中共的滲透蠶食。要記得,普廷說蘇俄給了烏克蘭許多好處,但是烏克蘭沒有回報,那麼在中國騙吃騙喝的國民黨,要怎樣回報中共?唯有出賣台灣。 普廷的另一說詞,是烏東兩個共和國的自治已是獨立實體,因此有責任出兵維和。中國有許多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等,其他國家是否也可以出兵維護這些獨立實體?例如香港、西藏、新疆、內蒙、廣西、延邊等等。尤其新疆、內蒙過去與蘇聯的關係,中共不會忌憚嗎?所以哪怕普廷與習近平如何表示史無前例的友誼,在安理會的緊急會議上,中國還是不敢公開支持俄羅斯的入侵而要求「各方克制」。這除了反映中共一向的投機取巧,也是內心的焦慮。 俄羅斯的行動是否到此為止?俄駐聯合國大使聲稱對外交方案仍持開放態度。然而俄羅斯出兵,不就是法國安排的美俄首腦會談還在商議時,突然出兵來先聲奪人?烏克蘭政府表示這取決於國際對入侵行動的反應。美國宣布制裁那兩個共和國,這只是隔靴搔癢。美國制裁香港,習近平照例我行我素。估計西方國家會不得不默認事實,俄羅斯的行動也暫告一段落,再尋找下一次的機會擴大入侵。 相較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政策的混亂,印太聯盟對中共的態度就一致多了。一方面是台灣對全球重要性超過烏克蘭,尤其是事關日本的存亡與美國、澳洲、印度的國家安全,也因為習近平的戰狼面目太過囂張。但是如果習近平誤判而發動入侵行動,也不是壞事,西方國家才可能結束對綏靖的幻想,置之死地而後生。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2-02-23
為台灣治理台灣?為中國統治台灣?不知何以?

為台灣治理台灣?為中國統治台灣?不知何以?

  台灣的主要政黨政治並非一般民主國家的右、左政黨,亦即保守政黨和激進政黨像歐洲國家:英國以保守黨相對工黨;法國以自由黨相對社會黨,或德國以基督教民主黨⋯等相對社會民主黨⋯,以及美國的共和黨相對民主黨,而是泛台灣黨相對泛中國黨,以民主進步黨相對中國國民黨為代表。政黨左右都會向中間靠攏,但本國有外國黨,舉世罕見。 民主化後的台灣政治紛擾,主要在於舊有的政黨是為中國統治台灣;新興政黨大多為台灣治理台灣。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在中國本土被中國共產黨革命推翻,另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以據佔統治地為復興基地,行反攻大陸、復興中華的口號政治,用「動員勘亂臨時條款」取代憲法,實施戒嚴統治。一直到一九八七年才解除戒嚴;一九九○年代才有全面改選國會,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二○○○年才政黨輪替,但台灣是台灣的國家?或中國的國家?已形分岐。 戰後長期戒嚴統治,「反共」是中國國民黨的政治正確。多少異議份子被以「台獨份子」兼「共產黨份子」治罪,甚至與「黨外人士」成三合一敵人。在那一黨專政的時代,不只台灣本地人,「外省人」也一樣,只要侵犯獨裁統治權力,就要下獄或處死。在那黑暗時代的白色恐怖,血腥的歷史印記編織統治圖像。 以中國為名統治台灣,中國國民黨失落台灣的獨占絕對統治權力,面對民主化──這本是台灣共同體重新建構的契機,但流亡殖民意識論的黨人無法共存共榮,加上蔣氏父子已逝,漢賊易位的形勢下,似有移位投靠中國共產黨,藉以爭取代理統治權──這也依賴台灣的民主力量所賜;也有脫蔣、戴罪立功之意。 台灣的民主化,從「中華民國在台灣」到「中華民國臺灣」或「台灣中華民國」,本土政黨的改革意識一直召喚中華民國論者,未採革命性的政治作為,用心良苦,卻未獲善意回報。有許多黨政軍中國國民黨人,以民主為保護傘,乞附中國共產黨,連帶的有些商人、藝人、學者,甚至運動員,投機於台灣與共產黨中國之間。 為何台灣存留中國黨?當中國已在彼,隔著台灣海峽在另一方,在世界普遍以台灣認知台灣這個國家,在共產黨中國以消滅中華民國這個歷史中國、假中國,中國國民黨甚至無一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檯面人物敢在中國說「中華民國」、持「青天白日旗」、唱「三民主義、吾黨所宗⋯」,憑什麼說中華民國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疊存在?這是台灣政治之亂源,不解決這樣的亂源。台灣無法走向國家坦途!只想為中國統治台灣的政黨也會埋葬自己!徒留歷史笑柄!當然,還有不知為誰競逐政治權力的政黨,另當別論!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2-02-23
金樹 贛林 老木

金樹 贛林 老木

  有位姓劉,名金樹的人 昨天來我臉書留言若干, 最後署名「贛林老木」。 金樹、贛林、老木 - 令我不由想起 孤藤、老樹、昏鴉 - 在當下污煙瘴氣的世局裏, 此人竟保有如此詩情雅興, 令人倍感親切與好奇, 想必是與眾不同之人, 就去看了看他的臉書。 果然,真的是與眾不同- 他去了中國旅遊, 然後在臉書寫下: 「中國政府待台灣人民很友善 中國是自由的國家 。。。」 無疑,他一定是拐個彎, 在暗諷中共政權之下的中國是: 小橋、流血、人家。 如此含蓄的細膩, 令人感動到心疼。 睡前,幾番虔誠地默念著: 「金樹 贛林 老木」。 心中的凡思雜念漸次散去, 我知,今夜無疑必有好眠。 ***我已逝多年的母親生長於日本時代,終其一生,沒上過一天學,日文不會,中文不懂,常笑稱自己是「青瞑牛」。我小時候曾學大孩子們「幹譙」 或「問候別人的母親」而自覺得意。結果有一次被媽聽到,當場打了我一巴掌(真的,我們那個年代就是如此),説:「好的不學,學這款無教示(養)的!」。至今難忘,- 不是臉上的那巴掌,而是母親的那句話。  
謝志偉 2022-02-22
我無法度寫好二二八的詩

我無法度寫好二二八的詩

  我無法度寫好有關二二八的詩 彼時陣的失望佮艱苦 驚惶佮無奈 毋是慣勢民主社會的我會當理解 咱只好唱歌 唱出紀念的歌 用歌聲來代替哭聲   我無法度寫好任何二二八的詩 彼時陣的無情銃聲 暗夜哭聲 毋是佇今仔日歡喜度假的人會當體會 咱只好行路 行佮別人無仝的路 為著台灣袂閣埋冤   七十五年前有偌濟人無故犧牲 彼時陣的期待遮爾殘酷   七十五年後有偌濟人猶原思念 現此時的思念遮爾傷悲   我干焦感動著紀念二二八的歌詩 恬恬流著目屎 唱袂出聲 咱繼續行路 堅持行這條台灣路 總有一工 台灣人會當做家己的主人
顧邦猷 2022-02-22
天龍國被「鄉下」比下去了

天龍國被「鄉下」比下去了

今年是台灣的選舉年,年底的「九合一選舉」除了攸關各政黨地方執政地方執政版圖的消長,更牽動了2024年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情,因此各黨的地方首長都無不卯足了全力求表現秀政績,而每年各縣市所舉辦的元宵燈會自然也就成為大家比拚的焦點。 只不過,對於早就想問鼎總統寶座的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來說,自從把在西門町這個沒落的老商圈成功舉辦燈會大受好評成功帶動商機的簡余晏這一位觀光傳播局長逼走後,每年的台北燈會就像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參觀人次逐年下滑,今年即使事前就高調宣傳要移師到士林舉辦燈會,以帶動商機振興士林、天母這兩個逐漸沒落的商圈,但從成效來看還是欲振乏力,以致於台北市政府副市長蔡炳坤在面對這難堪的現實,只好推說是這兩年的疫情導致台北燈節參觀人次逐年遞減,甚至於還把334萬線上參觀人次加上實際到現場參觀的164萬7253人次,宣稱這一次台北燈節線上及線下合計已破500萬人次,已創新高(註1)。如此為了粉飾太平而把政治猛灌水的作風,實在是令人傻眼! 事實上,儘管今年元月台灣本土疫情再起,但是並沒有因此影響民眾出遊的興致,以台南而言在春節期間就湧入了750萬人次,其中月津港燈節在春節累計逾20萬人次遊客參觀(註2)。至於今年負責舉辦台灣燈會的高雄,更因為有1500架無人機展演,參觀的民眾絡繹不絕,導致周邊飯店在淡季住房率從50%到60%,拉升到70%到80%(註3),成功帶動地方的商機。甚至連南投這一個柯文哲眼中的「鄉下」所舉辦燈會的參觀人次都高達360萬,遠遠是台北這個首善之都的實體參觀人次的二倍有餘,估計帶來新台幣11億元以上衍生經濟消費,滿意度九成六(註4)。 而如果從去年台北燈節移師至老城區艋舺商圈舉行,因武漢肺炎攪局而順延至耶誕節,在為期十天的活動總共只吸引118萬人次到現場看花燈;線上也只有46萬人次參與,僅約往年燈節400萬人潮的四分之一,令周邊服飾商圈業者嘆,儘管市府辦燈節,但這幾天人潮少,也沒錢潮。當時就有部分市議員質疑在在相隔兩個月後又於士林舉行的2022年台北燈節,效果恐將大打折扣僅淪預算消化(註5),如今看來果然被議員所料中! 因此,無論再怎麼擦脂抹粉也掩飾不了柯文哲這個無能將帥即使擁有全台灣最充沛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但瞎忙了四年政績卻每況愈下,以至於媒體對於他八年的政績評為「除了拚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全區啟動,其餘乏善可陳」(註6)。而今,台北市這個天龍國連辦個燈會都被南投等「鄉下」給比下去,一座城市的治理績效如此慘不忍睹,想要問鼎總統寶座恐怕只是淪為自不量力的癡心妄想而已! (註1)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111800 (註2)https://udn.com/news/story/7934/6082644 (註3)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216003807-260405?chdtv (註4)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202200160.aspx (註5)https://udn.com/news/story/7323/5991597 (註6)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20221/TZNMT3GNT5GPDBFTLDWU2J45GE/
海兒 2022-02-22
前人的犧牲,必須被視為台灣民主的共識與基石

前人的犧牲,必須被視為台灣民主的共識與基石

「願我深愛的故鄉──台灣的人民早日享有真正的公平、平等、自由、民主的生活。」 「謹請司馬、慶黎、秋菫看顧我年老的父母,千萬不要讓他們陷於那麼孤苦和無助。」 這是 1980 年,29 歲的陳菊,在死牢裡,寫下的遺書。 陳菊,以及所有其他為了公平、自由、民主的人,關在死牢裡的良心犯,他們面對自己即將被處決的狀態,深刻思考自己死的意義。 她感到對父母的愧歉,但卻也無悔自己的義行。 任何輕易訕笑台灣民主運動的人,包括柯文哲,以及柯文哲麾下的眾候選人,可曾試著思考看看,那是個什麼樣的煎熬,與淬鍊?(國民黨更請閉嘴,加害者的爪牙們,這裡沒你的事) 前人的犧牲,必須被視為台灣民主共同的共識與基石,唯有如此,台灣的民主資產才有共和的高度,才有不容抹滅的根基。 昨天民眾黨的黃瀞瑩、楊寶楨兩人,對陳菊人身攻擊一事繼續硬凹,該黨另一位候選人吳怡萱,則說「當初讓當權者流汗的,現在成了當權者,結果一樣讓人流汗,監察院變東廠」。我才搞懂,原來民眾黨一直覺得自己「被迫害」。 所以在他們眼中,他們覺得他們羞辱陳菊,只是「反擊」,是「正當防衛」。這個黨上下,怨恨陳菊,是因為,8 年來,監察院對柯文哲市府,提過 48 件糾正案,全國第一名。所以,弄了半天,這一切,都為了三個字:「老鼠怨」。 因為柯市府被監察院糾正,所以,監察院長你也不怎麼樣,哼,你的犧牲、為台灣面對死刑,也沒什麼,我們柯市長被糾正,那才叫一個委屈啊。陳菊的「被迫害」,是「被關到死牢裡」。柯文哲的「被迫害」,是「被監察院糾正」。 給我一個民進黨處死的良心犯,一個人名就可以,你所宣稱的「東廠」、「塔綠班」、「綠共」就是真的。 柯文哲的黨,是由「知道投國民黨很丟臉,但因內建反綠基因,只好找個敵人的敵人來支持」的人所組成的,所以,自然盡情在揮灑各種離譜的言論。 不過,一大群成年人,為一個 62 歲的人,工作表現差,考績差,抱不平,所以群起霸凌他人,對他人人身攻擊,這還是很下流、很下流的行為。 我所不能容忍的,是這群人,為了自己的短期政治目標,來妄言、詆毀台灣民主的基石。假使沒有陳菊與她那一代人,為台灣民主的犧牲,衝撞國民黨的威權體制,你柯文哲光是 2014 年膽敢與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對選台北市長,就足以讓你柯文哲與黨羽被國民黨全部關到黑牢裡,至今不見天日。 假使沒有陳菊與她那一代人,為台灣民主的犧牲,衝撞國民黨的威權體制,今天我們不會在討論蔣萬安選台北市長的選情,因為,總統還會姓蔣,而且是嫡系友字輩的,不是庶出萬字輩的,萬字輩能當個駐外代表算混得不錯了。蔣家若還當權,怎容得下萬安去選台北市長? 你們做你們的巨嬰心態具體化的政治攻防,都無所謂。但你們因而詆毀台灣民主基石,恕我們必須出聲制止。   圖片來源:取自 張之豪 臉書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張之豪 2022-02-22
中共在烏克蘭危機中左右為難

中共在烏克蘭危機中左右為難

  1)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中共其實非常被動,他與俄羅斯剛剛簽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協議,不能不支持俄羅斯,可是中共從烏克蘭那邊拿到很多軍事技術與裝備,又從烏克蘭進口糧食與能源,不能不支持烏克蘭。 2)中共的左右為難表現在他的聲明裡,一方面宣稱反對北約東擴,算是支持俄羅斯的立場,另方面又宣稱支持任何國家的主權與領土的完整,算是在支持烏克蘭。左右都想討好,最後變成左右不是人。 3)最後,中共連保持沈默都不行,美國在含蓄指責中共居然在烏克蘭危機中保持驚人的沈默。 4)美國進一步宣稱,習近平與普丁的聯合聲明鼓舞了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所以美國如果制裁俄國,那也要連中共一起制裁進去。這才逼中共表態。但是,我們實際上看到的,是中共的為難與被動。 5)俄國打烏克蘭是陸地上的戰爭,中共要打台灣的話,是渡海戰爭,情況大大不同。中共還沒有台灣海峽的制海權與制空權,真的要打台灣的話,會是自找苦吃。 6)中共在俄國與美國之間,也是左右為難,兩邊他都得罪不起。中共想利用俄羅斯,拉抬身價,對美國有更多談判籌碼,可是又不想跟美國關係再壞下去,所以也不能太支持俄國。他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提供俄羅斯的只是「有限度的支持」,遲早會讓俄國心生怨恨。
吳嘉隆 2022-02-22
遊戲失控時

遊戲失控時

    前幾天有一則新聞,淹沒在有關烏克蘭的訊息之海當中,沒有引發太多注意:德國左翼黨(Linkspartei)的國會議員Dietmar Bartsch提出建議,由前總理梅克爾出山擔任調人,去調解烏俄衝突。左翼黨的另一位政治人物Gregor Gysi,則加碼推薦「前前總理」施若德一起去調解,理由是: 「普丁跟施若德說起話來會比較坦誠」(Mit Schröder würde Putin „viel ehrlicher“ sprechen)   由於這些倡議的黑色幽默性質太過濃厚,以至於不太容易分辨到底是認真還是反串。當然,這句話或許也不算錯,普丁面對施若德還真的有可能比較坦誠。畢竟,施若德都已經在像Rosneft這樣的俄國石油公司位居要職了,吃相誇張到烏克蘭甚至一度呼籲歐盟對他進行制裁,也算半個自己人。   只不過,這樣的「坦誠」對誰有利?就是另一回事了。   坦白說,我仍然認為德國是一個頗有可觀的國家,但無可諱言,在後冷戰和平的時代,德國的國策路線在臺灣確實受到了名不符實的過度吹捧。吹捧者主要聚焦於兩點,第一是「人權大國」的進步形象,第二則是因為後冷戰德國揭示了一種「受美國保護,同時跟美國之敵合作」的三角形路線,讓臺灣的有心人覺得「有為者當若是」。   以上兩者,相當程度上都是幻想。德國的人權法治確實有其長處,但也不是某些「進步人士」想像的那個樣子,很多方面更是難以在臺灣移植。至於「三角形路線」,實質上就是向有野心的專制國家輸出技術與資金,用來換取表面上的短暫繁榮。   這是一種養虎貽患的把戲,註定難以持續。遲早有一天,自認積聚足夠實力的掠食者,就會把國際秩序一腳踢開,開始撕咬周邊的獵物。掠食者還不會說是「開戰」,而會說成「維和」。反正,套用《九品芝麻官》的豹頭式邏輯:只要不承認被害者是「真正的國家」,那就不是「侵略其他國家」啦。   後冷戰德國的決策者並不是笨,而是精明。他們看得很清楚:有第一線受害者擋在前面當沙包,後面又有美國保護,儘管可以有恃無恐。反正,就算養虎貽患的遊戲失控,第一個倒楣的,也肯定不會是當年的決策者,何樂而不為?說穿了,這套遊戲的本質,就是一邊以鄰為壑,另一邊禍留子孫,而這也正好就是臺灣某些德國崇拜者想作的事。   至於遊戲失控的情況,現在已經開始了。 報導連結: https://www.welt.de/....../Ukraine-Krise-Linke......……    WELT.DE Ukraine-Krise: Linke wünscht sich Angela Merkel als Vermittlerin - WELT Ukraine-Krise: Linke wünscht sich Angela Merkel als Vermittlerin - WELT
陳怡凱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