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天使之翼

天使之翼

來給這位含著棒棒糖、握著長槍、看著遠方的烏克蘭小女孩,唱一首 SIA 的 Angel By The Wings (天使之翼) : Your wounds they show 展示出妳的傷口 I know you have never felt so alone 我知道妳從來沒有感到如此孤單 But hold on, head up, be strong 但撐住,抬起頭,堅強起來 Oh hold on, hold on until you hear them come 喔…撐住,撐住直到妳聽見希望 Here they come, oh… 喔…希望來了 Take an angel by the wings 抓住天使的翅膀 Beg her now for everything 向她懇求任何事情 Beg her now for one more day 向她懇求再多一天 Take an angel by the wings 抓住天使的翅膀 Time to tell her anything 是時候該告訴她所有事情 Ask her for the strength to stay 向她求勇氣及力量撐下去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你可以,你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你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Look up, call to the sky 抬起頭,向天大喊 Oh, look up and don’t ask why, oh 喔, 抬起頭,別問為什麼 Just take an angel by the wings 只要抓住天使的翅膀 Beg her now for everything 向她懇求任何事情 Beg her now for one more day 向她懇求再多一天 Take an angel by the wings 抓住天使的翅膀 Time to tell her anything 是時候該告訴她所有事情 Ask her for the strength to stay 向她求勇氣及力量撐下去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thing 妳可以,妳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You can do anything 妳可以做任何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GSwNP4IN8  
蕭瑩燈 2022-03-15
不是大國就玩得起「三角形」戰略

不是大國就玩得起「三角形」戰略

不是大國就玩得起「三角形」戰略,夾在美俄間的中國無比尷尬。 隨著俄烏衝突遲遲無法落幕,世界各國紛紛對俄國祭出制裁,就連擔心少了俄國介入中東亂局再起而一直不表態的以色列也加入了,世人都在問:中國呢?態度一直曖昧不明,一下和俄羅斯會談發表聯合聲明,一下又對支援俄羅斯矢口否認,與他們過去鮮明的親俄形象反差非常大,中國的壓力其實可以理解,這是政治與經濟上的兩難。 中國親俄其實不是什麼歷史情感因素,更多是現實政治的考量,否則無法解釋為何中蘇交惡後反而因為冷戰結束回溫,主要有兩點原因:中亞問題和抗衡美國。俄國的勢力長年深入中亞,才使得中國西部得以成為穩定的大後方,將軍事重點擺在東部沿海的美日台上,支持俄羅斯,其實就是在穩固自家後院,避免中亞動盪連帶引爆新疆這顆大炸彈。 自從美中交惡後,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俄羅斯,就像冷戰時美國聯中制俄一樣,現在換中國學習這套戰術對抗美國,不過中國錯估了自身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市場有多依賴。俄羅斯從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後就受到制裁,與西方經濟已掛鉤不深,失血尚且如此嚴重,一但中國面臨同等程度的制裁,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既怕俄羅斯倒台衝擊自己,又怕與西方關係繼續惡化,這就是中國如此瞻前顧後的原因。 回頭看看台灣,國內總是有些人在鼓吹台灣要美中之間遊走謀取最大利益,說這是小國的生存之道,大畫所謂的「三角形」,但現在號稱第二大國的中國在美俄之間都如此尷尬了,兩面游移等於兩面不是人,才沒人管你國家大不大,謬論不攻自破。 我們必須開始理解,全球化的時代已經過去,美中交惡、俄烏衝突,一再打破過去我們認為世界已然和平的假象,面對極權不是靠示弱就能化解,近來歐洲覺醒就是最好的例子。尤其台灣處於對立的最前線,更沒有猶豫的本錢,堅定站在自由世界一方,是台灣最好、而且唯一的生存之道。
林俊憲 2022-03-15
由烏俄戰爭談聯合國要早日改革

由烏俄戰爭談聯合國要早日改革

依3月15日自由時報A3版「壓制俄行 岸田促聯合國改革」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十四日在國會答詢時,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一種「暴行」。他表示,俄國身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侵烏暴行顯示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必要性,日本將與法國等對改革持積極態度的國家合作,繼續致力於安理會與聯合國的改革。 圖為聯合國安理會成員於2022年3月11日在紐約市聯合國總部開會討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法新社)   又指出,岸田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接受質詢時,自民黨議員青山繁晴也提到,俄羅斯失去國際的信任,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制度,實際上已無法持續;過去法國曾提案,在大規模暴行或種族屠殺的議題上,應限制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青山認為,日本應該和法國合作,一起努力限制否決權的行使。 3月13日在台俄羅斯團體發表「普廷-停止殺戮!!!」一文指出,「普廷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向全世界展示了他的真面目。普廷已經變得比奧薩馬.賓拉登危險許多倍。」 自2月24日迄今的烏俄戰爭,俄軍摧毀烏克蘭的民房、醫院、機場等,造成兒童及平民無端地死傷,產生了260萬的難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違反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項之規定,亦即,俄羅斯使用武力侵害烏克蘭之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且涉及大規模暴行或種族屠殺,也可能構成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 蘇聯曾經統治橫跨歐亞大陸的遼闊疆域,1991年蘇聯解體產生了15個各自獨立的國家,包括烏克蘭等。普廷屬於一種長期以來一直對「蘇聯解體」心懷不甘的俄羅斯人,「大俄羅斯榮光」思維的作祟,一直想併吞鄰國,擴大版圖。 烏克蘭被侵略,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烏俄戰爭,想維持與促進世界和平時,俄羅斯濫用否決權,無法喝止如此的霸權,令人遺憾。聯合國要早日改革是一件當然的事,我們樂觀其成。 (仲裁人)
陳逸南 2022-03-15
香港股市與台灣股市

香港股市與台灣股市

#香港股市與台灣股市 香港今天又再大跌,到上午為止最低來到18597,與台股目前約16940只差不到1700,一成左右 而香港近年的高點在去年2月的31183,高點至今天午盤18792跌幅約40% 台股的高點在今年1月18619,到目前的價位,跌幅約10% #2018是台港股市分水嶺 大家從圖上可以明顯看出,2018年是台灣與香港股市走勢的分水嶺,2018年以前,台港股市漲跌是同向的, 但2018以後,香港股市一路往下走;至今已經跌破2020/3疫情最低點,台灣則一路往上,快得話,下個月就可以看到台股比恆生還高 原因就如同先前所說: 2018美國發動中美貿易戰、香港的反國安法、中概股赴美掛牌被塞回香港,現在又多了一個中俄聯合聲明,在俄羅斯被國際金融制裁後,中國沒有加入,故香港的國際金融窗口,成為俄羅斯盧布兌換人民幣再換成美元的漏洞。 上述原因,都造成資金自香港外逃的結果。 1997年,香港主權要移轉給中國的時候,中共承諾五十年不變 但不到20年,五十年承諾已成歷史文件跟哲學問題 而現在恆生的價位相距1997年移交的高點16820,也不過10%之遙。 或許中共當時沒講清楚的是,50年不變的是恆生指數,而不是香港的法治跟自由 2018年以後,全球經濟在中美壁壘分明,只有選中國跟選美國,沒有兩邊不得罪、雙方都討好的選項 其實聰明的商人早已經用腳投票,到越南印度設廠或資金回台,只有一些台灣人還傻傻得想靠中國給飯吃 最後,阿財哥在水鏡內部群組提醒我們,要買台股,還是要等融資跌幅大於大盤跌幅。也就是起碼跌到2550億以下,他私人紀錄寫2500億以下,不然籌碼都不算沉澱,反彈很容易再殺 #加百列  
水鏡政經學院 2022-03-15
嘴硬屁股軟

嘴硬屁股軟

台灣客家人有句成語叫做「嘴硬屁股腍」。「腍」,華語讀音同「認」,客語發音是NEM3, 是熟爛的意思。一個蘋果「腍腍」,就是說它表面光鮮,但輕輕一捏才發現它原來軟綿綿的。再用力一點,它就破了,爛了,汁也流出來了。 「嘴硬屁股腍」,近似於「外強中乾」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中共政權和它底下那群成千上萬像螞蟻一樣的五毛、小粉紅,那是再適切不過了。 中國的年度盛事「兩會」剛剛落幕,總理李克強在會中發布工作報告宣布,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為5.5%,這個數字為二十多年來最低。他更承認這個目標「本身就是很大的難題」「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相較於幾年前美中貿易戰剛開打的時候中國「戰狼」那副齜牙裂嘴的狠勁,根本不能同日而語。李克強低聲下氣苦求美國「既然雙方互相打開了大門,就不應再關上,更不能脫鉤」的模樣,把嘴硬屁股軟的境界表達得淋漓盡致。【德國之聲 3/11】 李克強的話言猶在耳,這廂趙立堅又抓住機會對準美國發動攻擊。俄羅斯在對烏克蘭久攻不下後,突然揚言指控美國在烏克蘭擁有生化實驗室專門研發生化武器,長期仇美的中國見縫插針立刻幫腔放話大肆發揮。趙立堅指稱「美國在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存儲了大量危險病毒」,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發現了「美國利用這些設施開展軍事計畫」。趙立堅還稱:「美國在烏克蘭的生物軍事活動只是冰山一角」吠聲吠影。奇怪了,這樣的污衊美國,李克強剛剛說的「雙方不能脫鉤」到底還算不算數?【法廣】 有專家分析指出,趙戰狼堅守崗位繼續衝著美國狠吠狠咬,骨子底下仍是出於心虛,目的不外乎是想轉移中國民眾的眼光焦點,希望他們不要繼續盯著徐州水災、張高麗性侵彭帥,以及八孩鐵鍊女等事件所引起的話題上。中共體制上的腐敗無能,對這些「辱華」醜聞既無力調查清楚,給社會一個交代,更無力提出任何方案以防杜這類事件繼續發生。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去模糊民眾的記憶,再就是隨時警惕,絕不放鬆「維穩」。中共「嘴硬屁股軟」的本性就是這樣一再因果循環,一再加強的。 世局多變。二戰時俄羅斯與英、美同盟對抗德國納粹,中國與美國同盟對抗日本。如今變成中俄軸心對抗美國、西歐、與日本。 普廷與習近平兩個近視愚昧的獨裁者,正把中俄兩國帶向淪落的深淵。   中國實行一黨專制,官員不經過民選,而是透過門路關係甚或賄賂產生的,所以素質低劣。官員施政又不受民意機構監督,因此經常玩忽職責表現荒腔走板,百姓根本拿他們沒轍。更糟糕的是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系統,官員犯法只要後台夠硬,誰也不能拿他們怎樣。張高麗性侵網球國手後,彭帥公開內情導致舉世震驚,但張高麗是前國務院副總理,八風搬不動,依舊老神在在,反而是彭帥自己失踪了。徐州大淹水災黎哀嚎遍地,政府卻至今未對該負責的人施以懲處;八孩鐵鍊女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撲朔迷離,後續調查當然也就不了了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後,14億中國人立刻把眼光集中在習近平一個人身上,到底要挺俄?還是挺烏?一但摸清楚習大大的心意,立即千萬五毛粉紅傾巢而出。中國民眾也一面倒的不但力挺俄羅斯侵略,還有人用性暗示語大吃烏克蘭豆腐,令舉世瞠目結舌。 習大大的如意算盤是:如果俄羅斯贏了,美國及歐盟受挫,他就可以借力使力,趁勢對台灣發動攻擊。而萬一俄羅斯敗了,它就必須求助於中國,中國就成了大哥,俄羅斯這個小弟以後就要乖乖聽話。看來中國似乎穩賺不賠了。然而,習大大終究不是什麼政治家,目光如豆,俄烏之戰結果是對中國大不利:第一,民主陣營對俄國的抵制強勁,將援為前例,日後對也可適用,這對中國就起了殺雞儆猴的效果,是歐美陣營槓上開花。第二,民主國家空前團結,且一再聽到呼聲,已經把全球戰略重點轉向中國。第三,俄羅斯證明了俄式建軍與俄制武器不管用,中共的軍制模仿俄羅斯,裝備則是山寨版俄式,這樣的軍隊如何去面對一個擁有先進美式裝備的台灣?第四,俄烏之戰導致全球物價飛漲,特別是燃料與糧食,中共偏偏是全世界最大的燃料與糧食輸入國,這這這....怎一個慘字了得?最後,中共的挺俄讓民主陣營認清了他們的真面目。今後,中共與歐美日的關係將會有一段時間難以改善,中國的經濟將難以發展,幾乎肯定會逐漸衰落。 俄烏戰爭會怎樣收盤,專家分析預測南轅北轍,未衷一是。不過我們可以斷定,中共絕對是輸家,而且是個大輸家。習近平們當然可以繼續做他們的「解放台灣」清秋大夢,但他們能做的頂多是每天派幾架飛機到台灣的西南海域騷擾騷擾,一見台灣戰機接近,就忙不迭摎下幾句心不甘情不願的堵爛鳥話,然後夾著屁眼逃竄。嘴硬屁股軟,這就是他們的本色,不然你又還能要他們怎麼樣? END
coapman 2022-03-15
英國國防部3月14日烏克蘭戰況

英國國防部3月14日烏克蘭戰況

是說英國國防部3月14日的烏克蘭戰況最新更新與戰況地圖,由於戰事仍然持續膠著,沒有什麼新進度,兩份更新主要聚焦在難民問題與俄羅斯可能使用生化武器,並栽贓給烏克蘭。 . 第一份戰況更新說,自從普丁入侵烏克蘭以來,已經有250萬人流離失所,俄羅斯的空襲與砲擊造成大規模的破壞,聯合國的報告說已有1663人死傷,而真實的數字可能更高並持續攀升。 . 第二份更新說俄羅斯持續指控烏克蘭想要使用生化武器,不過沒有提出任何證據。俄羅斯反而可能使用生化武器並嫁禍給烏克蘭,或是"破獲"烏克蘭的生化武器彈藥設施,捏造烏克蘭想要使用生化武器的證據,而且還會伴隨著進一步的認知作戰。同時有情報指出,俄羅斯原本計畫在一開戰時就使用這樣的手段。 . (個人看法:今天比較大的新聞是美國指控俄羅斯向中國求援,要求提供武器、彈藥與軍糧,而且中國持"開放的態度"。這是否暗示俄羅斯的後勤補給真的問題重重??在比對3月12日與3月15日的戰況地圖時,發現一件很特別的事,俄羅斯從東邊包圍基輔的攻勢,竟然出現退卻的情況。請注意圖四,3月12日的戰況地圖,由藍圈標示出來的這個地方,已抵達基輔的外圍,但在3月15的戰況地圖中,這一路的包圍態勢竟然消失了。目前原因不明,不清楚是烏克蘭部隊的反攻,還是俄羅斯部隊本身後勤的問題。而這一路的攻勢非常重要,因為可以合圍基輔的東邊與東南邊,一旦這一路攻勢被擊退或出現問題,那俄羅斯想要合圍基輔的戰術就難以成功了。)  
王臻明 2022-03-15
普丁的戰犯末日

普丁的戰犯末日

  普丁(左)是這場戰爭大輸家,就算拿下基輔,幹掉澤倫斯基(右),推出親俄總統,烏克蘭人依舊不會屈服。示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俄烏戰爭以來,老共農場對台灣的認知作戰攻擊,傾巢而出,配合在地協力者,專門提供所謂紅色觀點,甚至把印度神童算命仙的話擴大解讀:目標就是俄羅斯戰爭最後大勝,基輔末日到了,台灣會被俄羅斯經濟反制裁,台俄貿易完蛋了,等等負面錯誤消息,用力唱衰台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紅色在地協力者顛倒是非,洪秀柱不排第一,也排第二,洪秀柱接受《德國之聲》訪問,主張中台勢必統一,當《德國之聲》記者反問她,老共對維吾爾人權迫害,對香港民主破壞,這樣子的狀況,台灣人怎麼可能接受統一?洪秀柱突然遭受質問,很顯然動怒的說:「到底是誰迫害維吾爾人,你親眼看到嗎?」接著說:「眼見為憑,我會親自到新疆看一看」,台灣媒體批評洪秀柱說:「所有發言,總是不會令老共失望」。 太猛了,敬佩洪女士,你到過北京,但是,沒到過新疆,建議你行前多喝水,因為新疆特別乾燥,你相信你心中的偉大祖國不可能迫害維吾爾族,我可以尊重你的情感,但是,世界上很多事實,不一定眼見為真,例如地球是圓的,第一個說這句話的哥白尼——被羅馬教廷視為異端,一百年後,大航海時代的哥倫布已經證明地球是圓的,五百年後,人類才從外太空看見地球真的是圓的,證明某些事情為真,其實也不難,經過旁證佐證,或者透過信實可靠的報導或真實人物的訪問,維吾爾族是否被迫害,根本無需親自跑到新疆,就算你跑到新疆,老共也不可能讓你看到集中營,你也無法在老共體制下看到真實,就如同我們相信「武漢病毒」是來自武漢,但是你看不到。 這才是更慘酷的事實,十四億人不只是奴隸,還是無法看到真相,沒有辦法說出真話的謊言國度的奴隸,更糟糕的是很多台灣人還夢想著中國崛起,夢想在十四億奴隸後面加幾個一。 洪秀柱曾經生活在國民黨威權時代,也經歷過中共因為「大躍進運動」,引發的大饑荒時代,當時國民黨向台灣人宣傳:中國人吃樹皮,當時我還覺得宣傳過火,同時代,老共也向中國人宣傳台灣人吃香蕉皮,因為中台訊息不通,後來發現:國民黨宣傳並不誇張,老共才是假訊息高手,從此,我對老共的黨媒官報所揭露,完全不看,因為全部是假的。 在謊言國度生活的人看不到真實,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在真實環境生活的人,卻想進入謊言國度過日子,把脖子伸進牢籠,我只能說:悲哀! 雖然說戰爭不會有贏家,但是普丁肯定是這場戰爭大輸家,就算拿下基輔,幹掉澤倫斯基,推出親俄總統,烏克蘭人依舊不會屈服,整個國家必然陷入巷戰,請問俄軍可以駐軍基輔多久?需要多少兵力?其次,等待普丁的是戰犯罪名,以及全球通緝追捕和審判,普丁無法出國,除了中國或附庸國之外;最後,就算俄羅斯戰敗撤軍,整個俄羅斯經濟已經完蛋,絕非普丁所說:「從國際制裁中活下來,我們將更獨立強大」,這種強大到底是哪一個人的強大,俄羅斯只會成為另一個朝鮮,這會是俄羅斯人追求的嗎? 普丁的侵略,已經被很多媒體預知失敗,正好是習近平的樣板,如果習近平正常的話,就應該永遠打消武力併吞台灣的野心,台灣是否成為中國一部分,必須看台灣人是否願意接受中共統治,而且是永遠統治,已經習慣民主選舉方式的台灣人,想想看,可能嗎? 獨裁者缺乏的不是領土,而是熱愛他的人民,還有敢說實話的部屬,很悲哀的是:歷史告訴我們:獨裁者多數不相信別人,只相信暴力和謊言,人民也不愛他,最後,他讓自己魯莽的決定埋葬了自己。
洪博學 2022-03-15
朱立倫犯傻嗎?問題在「反共」!

朱立倫犯傻嗎?問題在「反共」!

前幾天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拋出了在野整合的想法,希望能夠借鏡南韓大選,參考在野合作獲勝的選舉模式,更表示韓國是做不好就換人,國民黨也要秉持這樣的精神,團結所有在野的力量。 但不知朱主席是否只看見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看到韓國在野黨勝選的一面,卻忽略了在野黨之所以獲勝,不只是因為整合,更大的關鍵,是國際局勢、主流民意對於中國態度的轉變,近年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除了力倡大國崛起、厲害了我的國,對外更以叫囂式的戰狼外交,引起各國的警惕,再加之美國前總統川普所發起的中美貿易戰,讓世界開始反思過去二十年來的親中路線,並拉起全球反中民主連線,圍堵中共對世界霸權的野心。 不知朱主席(左)是否只看見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看到韓國在野黨勝選的一面,卻忽略了在野黨之所以獲勝,不只是因為整合,更大的關鍵,是國際局勢、主流民意對於中國態度的轉變!(報社合成/資料照、歐新社) 韓國過去因地理位置、商貿活動等因素,與中國關係緊密,在國際上也多以不得罪中國為原則,但在2017年的薩德飛彈事件後,中韓關係開始急轉直下,後隨著2019年武漢肺炎的爆發,以及2022年北京冬奧所發生的韓服、裁判不公等一系列中韓爭議事件,都加劇了韓國民間反中的情緒,根據韓國日報2021年的一份的調查,更顯示中國甚至超越日本,成為韓國年輕人最反感的國家。 在主流民意反中,以及烏克蘭戰爭爆發的情況下,2022的總統大選中,各候選人對中國的態度也成為選民考量的重點,但對比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所推派的李在明,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的尹錫悅,對於北韓及中國都採取更加強烈的態度,伊過去不僅提出要深化美韓的軍事合作,更主張增設部署薩德導彈,挑戰中國敏感的神經,最終更獲得選民的支持。 所以針對朱立倫對於在野力量必須整合的說法,我們只能很遺憾的說,朱主席似乎劃錯了重點,套一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當年的競選口號「笨蛋!問題在經濟」來形容,「笨蛋!問題在反共!」當台灣長期遭受中共霸凌、全球正防範中共對民主自由世界的侵害,以及烏克蘭戰爭的警惕下,中國國民黨若無法重拾當年反共的態度與精神,依然繼續支持吳斯懷等親中舔共之流任重要職位,不論未來再怎麼整合,恐怕也無法重新喚回選民的支持,因為誰也不想把國家交給一個會通謀外敵的政黨。 (台灣基進台南黨部政策部主任、台南市安南區議員參選人)
王明彥 2022-03-15
聯合報就是純然的邪惡

聯合報就是純然的邪惡

我始終堅信,聯合報是全台灣最邪惡的報紙,甚於中時。今日聯合報就有:  社論、整版民意論壇轟台灣配合國際制裁  特稿影射蔡政府運作施壓王文淵  特稿繼續護蔣轟蘇
曾韋禎 2022-03-15
多「仇」善感?

多「仇」善感?

  今天代表處裡同時收到了三封電郵,都是來罵我/代表處的,針對的是我上一篇有關「德國台青會等作了羅宋湯給抵達烏克蘭難民」的貼文。其中兩封是來自屬名「Ben Chen」的同一人。其第一封內容如下: 「駐外單位後知後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煮肉湯分享烏克蘭難民一事,源自台青團會長想法,她本人並自掏腰包購買所有的食材及動員!但事後,似乎卻變成了代表處的豐功偉蹟!大做文章,大放厥詞以彰顯自己的偉大功勞,真是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也更是台灣駐外單位一貫做官求表面工夫的文化寫照罷了!令人苦笑!」 同仁將此電郵傳給我,我讀了,還真的苦笑起來。由於有名有姓,有電郵,又有類似電話號碼,因此,我恐怕得回應一下,以免「代表處」無端因我受累。 我的貼文第一段就點明誰作的湯: 「昨天忙到下午剛吃完中飯,德台協會(Deutsch-Taiwanische Gesellschaft)秘書長C.Z來電說,德台協會的台青會(Junge Taiwan Initiative)以及柏林台灣協會幾個年輕人,有台灣人,香港人,也有台德混血的後代,在一位現居柏林的烏克蘭藝術家指導下,將在其中一位的公寓裡煮大鍋的烏克蘭羅宋湯。 他們牛肉、蔬菜,醬料都已經買妥,大鍋也借到了,準備晚上煮好後,十點左右運到柏林火車主站給搭晚班火車抵達的烏克蘭難民食用。」 其次,我寫了,這些年輕朋友為什麼會想到作熱湯: 「因為他們之前去現場看了,吃的、喝的並不缺,但是主要都是冷的,所以他們想,如果讓這些一路辛苦來到柏林第一站的難民能喝到家鄉的熱湯,心頭一定多少會溫暖些。 昨晚體感溫度大約是攝氏四度左右。」 再來,我則寫了,他們為什麼找我,以及我的回應是什麼: 「打電話找我的原因是,他們需要借用代表處的平板推車和後座可攤平的廂型車,好安穩地將估計是120人份的烏克蘭羅宋湯運到火車站。 我一聽,這些年輕人發揮助人愛心真是劍及履及,二話不說,立刻應允:『沒有問題!正好廂型車我這兩天在用,因座車保養尚未送回。我就跟大家一起去。』」 接下來,我寫的是,我和司機依約去了他們煮湯的公寓後所看到的狀況: 「晚上七點,他們來電說,大約八點可以煮好。七點四十五,我和司機運了摺疊起來的推車,開到他們給的地址。是典型柏林老屋,沒電梯。 進了屋裡,客廳裡,四個年輕人坐在地板上聊天,等著再接手。廚房裡四個人,其中一個是烏克蘭人,正指揮著另3個人手忙腳不亂地用大鏟調著3個大鍋裡的羅宋湯。一旁的餐桌被一只巨大的鋼鍋佔滿。 煮好的三大鍋羅宋湯全倒進大鋼鍋後,烏克蘭人眼角的清亮的淚水隔著熱湯的霧氣,跟我們點了點頭,說了聲:「Herzlichen Dank!」(德語:由衷感激!),其他人就開始蓋上鍋蓋,周邊一圈緊緊匝上毛巾,以防路上顛簸時,不致溢出。光這套手續就花了約15分鐘。」 但是,最困難的還是,如何把這一鉅大且重的鋼鍋平平安安的搬下3樓,(連底樓其實共四樓,德國的底樓是我們的一樓,二樓才是我們的一樓)。兩名壯漢,一個180公分,一個近190公分,十分小心地,分三段才下到底樓,搬上車子,還有兩人一路壓著鍋蓋。」 到此為此,很清楚,我都在寫「他們」如何煮了湯,而不是「我」!但是,我承認,有句話可能讓人誤會我有掠人之美,偷渡自己的可能: 兩名壯漢,一個180公分,一個近190公分。。。」 那,我在此聲明,小弟雖然勉強稱「壯」(壯膽的壯),但是,我的身高就算配上怒髮,也剛剛好170公分而已。若有人誤以為我在偷渡自己,那我明說,180公分(其實應該是不止)是我們代表處的司機,190公分的是台青會的少年A,租公寓的主人。 若有人認為我看起來接近180公分,那是因為我作為台灣駐德代表,帶著「我台灣,我驕傲」的抬頭挺胸之故。當然,有些人身高遠超過我,可是看起來就是比我矮,那有可能是因為跪多了的關係。。。 用我們代表處的廂型車(那兩天就正好充當我的交通車,因我的座車在維修中)陪他們把湯送到了火車站後,我的貼文寫的就不再是「他們」作湯的熱情與愛心,而是「我」心裡的感受: 「我」看到車站裡的情況,「我」看到疲憊但安靜的五、六歲女孩緊緊地拉著媽媽的手的景象,「我」覺得自己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我」在寒風中離開火車站: 「我們到時,已經十點。車站內外,到處是人,穿著各種背心在幫忙登記的志工,來送各種食物飲料的市民,維持秩序的警察。當然,還有一群群可能已經抵達柏林好幾小時的烏克蘭難民,幾乎清一色都是婦女帶著小孩。父親都留在烏克蘭,或者上戰場了。我聽他們說,平均一天約有五千到一萬的難民搭火車湧進柏林,先安排過夜後,再送往德國各地或其他國家。 人非常多,現場感覺混亂,但是卻出奇地安靜,我們把一鍋熱湯推進食物分配區後,看到人們立即過來排隊領用,疲憊的眼神向工作人員及我們點頭致謝。 看著他們喝著熱湯,緊繃的神色漸趨舒緩,我心頭忽覺一緊,知道,再不走,眼角的淚水恐怕會陪著他們嘴角的湯水濕潤開來。 走出火車站時,都已過了十一點了。報到登記的帳棚外,仍然站滿了一家一家烏克蘭人。有個小女生,約莫五、六歲,一手抓著隻小背包,一手緊緊抓著媽媽的手,緊緊貼靠著她的大腿。 在家裡,原本這時候應該是早已甜甜地睡著了吧。但,今後,未來,她的家在哪裡? 我拉緊外套的領口,在寒冽的冷風中離開了火車站。」 在超過一萬個「讚」的情況下,除了讚賞台青會這些朋友外,(推著湯車進火車站的是柏林台灣協會的會長陳思抒),很多臉友的回應的確是集中在「我」身上,但我想,應該是他們認同「我」的「感受」,而不是認定湯是「我作的或發起的」。 台灣人多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會對我的描述有感,是因為他們對烏克蘭的遭遇,感同身受,這不也是正常?! 說真的,我寫臉書,並不是在記流水帳,而是常想抓住心裡瞬間的感受,因此「情境的描述」非常關鍵。 我看到小女孩緊緊抓住媽媽的手,緊貼住媽媽的腿,心裡立即有「彷彿爸爸已經不在身邊了,再不能和媽媽分開」的聯想,那是小女孩心中唯一的「溫暖」之來源了。因此,我下意識地拉「緊」了衣領,在冷冽的寒風裏,離開了火車站。 好了,這位「BEN CHEN」寫一封來罵還不夠,之後,意猶未盡,再寫了一封來繼續諷: 「謝先生,你在臉書所連結的照片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而你所寫的文章,更似乎引導台灣人民對你的功勞而感謝肯定!手法及文筆非常高超!令人敬佩!」 嗯,也許他/(她?)看懂了我的感受,也說不定。然而這封電郵的主旨,標明的是「再次批判與質疑」。為什麼一肚子怨呢? 也許,此人本來就討厭我或仇視我,就藉機多「仇」善感起來了? 對了,另一位寫來的電郵主旨是「要真心肯定別人 不要一心想居功表現!中央社所報導與謝先生所寫內容多數不符」。 這位署名「Jenny Tan」的人,你這話,我不能説你錯:中央社寫的是「報導」,恰如其分,我寫的是「貼文」,並不過分。 你錯的是: 當你寫「中央社所報導與謝先生所寫內容多數不符」時,讀起來像是在指責「中央社」報導失真。也許你想說的是「謝先生所寫內容與中央社所報導多數不符」? 可能你們都住德國或柏林,有話歡迎來代表處真誠交換意見。 此外,我不是「謝先生」。我至少是「謝代表」,只有中國那邊的才會稱我「謝先生」。 或者,我應該懷疑,這會不會是俄國或中國的認知戰之一部分呢?
謝志偉 2022-03-15
設定出場條件比過程的勝利還重要

設定出場條件比過程的勝利還重要

好的,我是軍盲,所以戰術細節我看不懂真的沒辦法講太多,這幾天戰況膠著我也不敢亂嘴了。 但是就算軍盲也會有基本軍事概念,我頭幾天就說,我認為俄羅斯軍隊會持續勝利推進,這是毫無懷疑的,可是既然烏克蘭城市主動望風而降這個意圖沒有實現,那我看不出來俄羅斯軍如何有辦法保住戰果,我這個軍盲看不出來,至今我也沒看到有誰能夠拿出推演假想俄羅斯如何保住戰果,所以俄羅斯軍會撤退,這是時間問題,至於中間會造成多少戰損跟敵我傷亡,這不是軍盲有能力推算的。 俄羅斯方的勝利條件是佔領烏克蘭全境,或者至少畫江而治把烏克蘭切成兩半,前者目前兵力不足,當然還可以打成長期戰源源不絕從本土增援,可是投入更多人就表示目前已經不堪負荷的後勤壓力又更重,北約國家樂得看到這個結果,烏克蘭一開始已經把道路破壞逼得俄羅斯必須在路況不佳的泥地繞路進軍,萬一補給斷了等於沒有退路是會被包餃子的,我認為這樣做有點瘋狂豪賭,後者的話俄羅斯軍是辦得到的,可是這樣一來烏克蘭政府軍既然還存在,如何保證俄羅斯撤軍以後這個新政府不被立刻打掉,然後勞師遠征等於一無所獲? 在頭一個星期戰況有利時進逼基輔然後簽一個城下之盟是最好的收尾,可是那時候錯過時機了,現在最大的可能性是兩敗俱傷,然後歐盟跟美國撿便宜。 我從第一個星期想法就沒改變,俄羅斯會一直打勝仗可是勝利條件難以達成,所以最終會放棄戰果撤軍,烏克蘭會一直敗退可是勝利條件很容易實現所以更容易達成最終意圖(撐到俄羅斯撤軍沒亡國,或者亡國了撤軍後又復國都算勝利),戰爭持續越久雙方損失越慘重,可是局勢不變,就像很多人買了股票看到他一直漲每天看每天開心可是都沒賣,然後有一天就發現突然被套牢了。 設定出場條件比過程的勝利還重要。
周布雅 2022-03-15
烏克蘭再也不會是俄羅斯了

烏克蘭再也不會是俄羅斯了

住在敖德薩,已經是曾祖父的Oleg,從2月24日開戰以來,就加入了烏克蘭國土防衛隊,並一直奮戰到現在,不要以為他老了沒什麼作用,正是因為有他們拿起簡單的步槍、手榴彈,負責守在城市內的各個據點,成為有保護的第二線,真正有戰力的正規部隊才有餘力出擊。 布丁會在烏克蘭的歷史上記上重要的一筆,因為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許多現代民族主義國家的興起,往往是因為戰爭,烏克蘭長期以來面臨分裂的問題,烏東地區大部分人講俄羅斯語,具有俄羅斯血統,加上俄羅斯一直進行大一統思想宣傳,回歸俄羅斯「make Russia great again」,曾經是不少烏克蘭人的想法,特別是許多跟俄羅斯血濃於水的烏東人。 這次的烏俄戰爭,新聞主要都聚焦在基輔,但最慘烈的戰場其實在烏東,平民百姓死最多的就是那些平日跟俄羅斯最要好,甚至根本就是俄羅斯人的地方,除了親人死傷的仇恨可能要數代才可能弭平之外,更重要的是打破「俄羅斯人不打俄羅斯人」、「飛彈只針對烏獨份子」的話術,布丁說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上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的是這片土地,不是指你們這些人,套句我們熟悉的說法,就叫「留島不留人」。 現在烏克蘭已經沒有東西之分了,不管在那個地區,澤倫斯基的民調都高達九成,當然這是戰爭期間一時的團結,但可以預見的是,最後必然會塑造出一個「現代烏克蘭民族」,即便戰爭失敗了,甚至被俄羅斯佔領,這個新的民族意識是不會被消滅的,所謂的俄羅斯大一統夢想,已經註定要破滅,烏克蘭再也不會是俄羅斯了。 你講什麼語言,身上的血統,當然會影響你的族群認同,但不必然有絕對的關係,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你想守護的土地、人民、生活價值觀,是屬於那一方。  
石明謹 2022-03-15
沙利文當面曉以利害,楊潔箎堅持首鼠兩端

沙利文當面曉以利害,楊潔箎堅持首鼠兩端

  一夜之間,俄烏之戰又有新情況,一是俄國公開呼籲中共國給予軍事與經濟援助,二是美國公開警告中共不得私下接濟俄國,三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外事辦主任楊潔箎在羅馬會面。 俄國希望中共接濟,這件事應該早在普京與習近平冬奧會面時商定,否則不會一口氣簽一千多億的能源協議,普京也不敢在冬奧結束次日就出兵。 戰爭發生後,中共將中俄「背靠背」,改為「肩併肩背靠背」,往前走了一大步,早就應該滿足俄方要求,但普京軍事失利,西方制裁嚴重,已成敗局,中共對與俄國同生死這件事,必定大吃後悔藥,因此,援助之事詐傻扮懵,搞得俄方不滿了,才把事情公開提出來。 普京空前孤立,指望中共背靠背支援,這與先前中美關係惡化,中共指望俄國作後盾的心態是一樣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可惜這個朋友又不爭氣,肩併肩只有死路一條,這是中共首鼠兩端的根本原因。 在美國來說,最理想是離間中俄,分階段打擊,那樣最省力。俄烏戰事吃緊,此刻中俄站在一起,對美國與北約不利。把中共拉開,俄國勢孤力單,垮台自然快一點,俄國垮台,輪到中共勢孤力單,那時對付中共又更省力一點。 美國早就警告中共不得違反制裁,點名中芯後果自負,不過這種警告是針對事後而言,犯規才承擔後果。但等中共犯規才施予懲罰,風險是中共可能一不作二不休,索性與俄國結盟,那對美國與北約,當然是不願見到的事。 因此,沙利文與楊潔箎緊急會面,是當面曉以利害,提醒中共援俄的嚴重後果,讓中共自己檢點,避免把中共推到俄國懷抱中去。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右)與楊潔篪(左)會晤。(右圖為中央社檔案照片,左圖取自twitter.com/JakeSullivan46)     在中共來說,被人耳提面命固然不舒服,但不論如何選擇,都對自己不利。進的話,普京已成敗軍之將,與俄國綁死在一起,只會連累自己,更不用指望俄方在中共受敵時提供什麼實質性幫助。因此,與普京相好,絕對是一宗賠本生意。 但是若往後退,在俄國受難時袖手旁觀,又將失去唯一的倚靠。俄國倒下後,美歐全力對付中共,對中共來說只是一場遲來的噩夢,輪到自己獨自承受,茫茫天地孑然一身。 面對沙利文,楊潔箎唯有苦笑而已。除了分辯沒有私通俄國,保證不會給俄國實質性的幫助之外,也只有把難言的苦果吞下去。 中共的承諾不值幾個錢,但美國話已說在前面,你自己去拿捏輕重,到時若美國將對俄國的金融制裁一一照搬給中共,那中共所受之痛,就不是俄國的痛可以比擬。以美國秘密特工之本事,以他們的高科技監測能力,中共要躲過美國的眼睛,恐怕不容易,因此,在做之前就得想清楚。 俄軍導彈已打到波蘭家門口,如果有一粒導彈不聽話,直接打到波蘭境內,或者俄軍動用化學武器或戰術核武,那就是美國與北約出手的時候。美國與北約,最理想是選定俄軍潰敗的時候出兵,那時狂風掃落葉,一舉打進俄國去。至於用什麼理由出兵,那根本不是問題,真的就真打,假的也可以真打,總之要打的時候,不愁沒有理由。 目前俄軍消耗巨大,很難支撐,烏軍採焦土政策,士氣高昂,即使基輔被佔,澤連斯基被捕或被殺,烏克蘭人民仍會堅持抗戰到底。在大戰略上看,美國當前最重要是離間中俄,即使中共只作壁上觀,美國已經成功了一半。 以中共的習性,當然會與俄國偷來暗去,被美國發現了,就以疏於監管為理由,犧牲有關公司,以平美國之恨。但這種事不能多做,做得不多又只是杯水車薪,中共會虛與委蛇,讓俄國沒話好說,又讓美國不能全面制裁,如此把日子混下去,直混至普京倒台為止。 普京倒台已是大概率事件,習近平雖很痛苦,但形勢比人強,他也拿自己沒辦法。
顏純鈎 2022-03-15
同理心的黑暗面

同理心的黑暗面

  以前世界強權是沒有人會管烏克蘭的總統澤連斯基講些什麼,現在他站上了反侵略戰爭領袖的道德高度,不管是美國或德國的領袖都要承受他的道德譴責,甚至他周圍的人,烏克蘭的副總理對台灣的華碩公司點名,也都立刻得到相當正面的反應。 我不禁在想:網路和社群媒體以前也不是不存在,在伊拉克、敘利亞或阿富汗戰爭的時候,為什麼他們的領袖沒有這樣的影響力? 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地方是,對待難民的態度不同,當年德國對敘利亞的難民有所謂的歡迎文化,但現在全歐洲對烏克蘭難民的的態度更加友善。同樣一張小孩屍體的照片,來自烏克蘭比來自敘利亞更加震撼。 香港的時代革命只在台灣上演,台灣人看的感動流淚,但除了這個地方以外,恐怕激盪不起同樣的迴響。 同理心是道德的源頭,對於叔本華來說,「同理心和憐憫是愛的唯一形式,所有真正純潔的愛都是慈悲,所有不是慈悲的愛都是自私的」。但尼采曾經這樣批評他:可憐的叔本華心理也有種隱秘的罪惡感,就是對自己的哲學比對他的同胞更珍視的罪惡感。 激勵人類行為的基本動機只有三種:利己:對自己幸福的渴望;惡意:渴望他人的痛苦;同理心:對他人幸福的渴望。叔本華說:人類的三種基本道德動機,利己、惡意和同理心,在每個人身上都以不同且極其不平等的比例存在。 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將同理心的程度與相似程度聯繫起來:按照休謨的說法,我們發現除了人類相似性之外,還有更多其他相似之處,例如行為、性格、祖國或語言等,它們促進了同理心。從這個角度很容易看出同理心有黑暗面,它是一種包容和排斥的模式,接納相似、並拒絕視為異己的東西。 同理心有黑暗面,這也是有些朋友不那麼在乎香港難民的問題,不止是中國的奸細,他們覺得香港與台灣無關,也討厭時代革命最後剪出吳怡農在蔡英文總統大選時講的那些話:讓台灣成為華人的民主燈塔, 我有什麼看法? 有多大的力量就有多少的同理心,強的話可以推到全世界,弱的話連高雄都守不住!
李忠憲 2022-03-15
假事實查核成為最新認知戰法

假事實查核成為最新認知戰法

  現代戰爭,認知戰先於軍隊行動。大量假訊息從動用兵力前就開始散播。反制假訊息,有光明與黑暗兩種手法,光明面是事實查核,黑暗面則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的假訊息。不過現在恐怕沒有什麼光明面了,烏俄戰爭出現了新的認知戰手法:假事實查核(fake fact-check)。 ProPublica是美國的非營利網路新聞媒體,也是第一個獲得普利茲獎的網路媒體。三月八日,它刊出一篇由克雷格席維曼(Craig Silverman)與傑夫高(Jeff Kao)聯名的文章,指出俄羅斯正開始運用偽造的事實查核結果,混淆俄語人士的認知。 文中指出的假事實查核的運用手法,筆者歸納為三個步驟。第一步,由支持俄國政府的團體,運用對俄方不利的素材,以及所謂的「事實原貌」,兩者互相對照,然後指這是烏克蘭官方偽造的文宣。文中舉例:基輔市區或烏軍營區遭轟炸冒出濃煙的照片,與完全沒有濃煙的照片對照,然後說有濃煙的照片是烏克蘭官方偽造。 第二步,俄國官方媒體與政府單位的社群帳號,引用傾俄團體的「事實查核」,提醒民眾不要被騙。 第三步,西方媒體對俄入侵失利的相關報導,比方BBC報導烏克蘭部隊擊毀俄軍車輛的報導,俄國官方媒體提醒民眾那些都是假的。 ProPublica這篇文章與媒體鑑識中心(Media Forensic Hub)合作,以影像檔內嵌的資料以及社群平台搜尋,發現假事實查核有如下特徵:假事實查核所稱的烏方假訊息與事實兩者的影像檔案內嵌資料,顯示都出自同一設備同一後製軟體;經過平台搜尋,假事實查核所稱的烏方假訊息,事前沒有在平台流傳,也沒有烏方發布的紀錄。 認知戰的目的不單以假訊息扭曲事實,它要扭曲的是對事實的認知方式。當一切資訊來源都不可靠,那麼人們將回歸以意識形態立場決定什麼是事實。於是當事實不利於己,就來編造假訊息;當事實查核打擊了假訊息,人們不再輕易相信假訊息,就來編造假事實查核,把事實查核本身也攪成渾水。這就是認知戰的新領域。 把事實與謊言攪渾,不是新點子,美國前總統就愛把「假新聞」套在所有批評他的媒體身上。烏俄戰爭中雙方支持者都有各種假訊息偏好,親烏者一樣喜歡流傳「基輔之鬼」與「蛇島十三勇士」,假事實查核因而有了施展空間。能戰勝謊言的,不是更大聲的謊言,而是支持挖掘事實的工具和揭露事實的發聲管道。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張約翰 2022-03-15
俄軍已經到了恐怖主義的行為

俄軍已經到了恐怖主義的行為

03/14/2022星期一 因為久久無法在烏克蘭取得勝利,俄羅斯目前在烏克蘭的戰術是焦土政策,屠城政策。東部幾個城市已經被轟炸成廢墟一片。單單在Mariupol一個城市,已經有2,500人死亡。此外俄軍還包圍了好幾個城市,斷水斷電斷糧,企圖逼使區內的居民投降。 俄軍使用的戰術早已經到了恐怖主義的行為。而且目前大家都見到俄羅斯軍隊針對居民聚集的公寓大樓猛烈轟炸,此外幾十間醫院(包括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幾百間學校被炸毀。烏克蘭政府有證據顯示俄軍使用化學武器Vacuum bomb,以及使用殺傷力及範圍都廣泛的Cluster bomb,這些都超越了人道的範疇,但是拜登跟歐洲幾個大國的首腦仍然在那裏討論,如何不要觸怒普京,以免戰爭升級。(下左,首都基輔一座公寓大樓被炸。右圖,Mariupol 市區已成廢墟一片。) 作為首腦,確實有責任避免更大規模的戰爭。但不是這樣。讓對方一再踐踏無辜的生命,你們卻一再的退讓,而且是公開的討論,所有的想法都讓你的敵人一清二楚。拜登在星期五將他的嘴湊近麥克風,輕聲但是加重語氣的說:「我們不會在烏克蘭跟俄羅斯交戰。北約跟俄羅斯的直接衝突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相信美國國民聽了都鬆了一口氣,贊同他能夠說出這樣有節制的話來。但是多想一分鐘你就會知道,他這句話就是對著美國人說的。他整個腦子都在想,如何提高他的國內支持率。他完全沒有一秒鐘是在為這場戰爭的策畫想過一秒鐘。請問,普京聽了這句話會怎麼想?作為一場戰爭的策畫,你不僅要想下一步,還要想以後的第二,第三,第四步。而且每一步都要考慮好幾種不同的可能性。但是你見到他每一天都在跟民主黨人討論,怎麼將物價過高的責任推到共和黨身上,推到普京身上。每一分鐘都在想今年十一月的中期選舉。 烏克蘭戰爭對他只是爭取支持的一個道具。星期六聽到他說他又跟澤蘭斯基通了將近一小時的電話,然後說他幾乎每天都跟澤蘭斯基通電話,那口氣似乎很驕傲,事實是用澤蘭斯基拉支持。對於澤蘭斯基的要求你又答應多少?現在國際上多少政客以「跟澤蘭斯基通電話」四處張揚。澤蘭斯基上星期二在英國議會的視像演講非常成功,現在美國,加拿大都跟進,都邀請他在自己的議會中演講了。這些都是藉澤蘭斯基拉支持,向國民表示自己跟他關係密切,到時候即使烏克蘭淪陷,都可以說自己盡力了。 澤蘭斯基很可憐,他說破了嘴幾個大的國家還是不肯給他最迫切要求的「禁飛區」跟飛機,但是看著自己的國民一個個倒下,他必須繼續哀求。因為烏克蘭除了國民的生命,就只剩下他這一張王牌了。他24小時不停接電話,覺都不能睡,除了要爭取西方元首的支持,還要爭取西方人民的支持,因為他知道民意更重要,可以影響元首的決定。(下:澤蘭斯基今天到醫院慰問傷者。)   過去二十天,西方記者都在基輔,跟更西邊的城市Lviv做報導,在東部,南部及東北地區都沒有外國記者。但是我們每天都見到東部各地的城市被俄軍轟炸的慘狀,烏克蘭士兵幫助搬抬傷者,協助難民逃亡的畫面,這都是烏克蘭政府提供的。而且每一次轟炸之後,立即知道死傷人數,非常精準,(不會事後更改),我沒有見過一個政府這樣有效率,更別說是在這樣被破壞攻擊的情況下。 烏克蘭國防部今天在Facebook上說,俄羅斯最初認為,他們可以在48小時內攻破烏克蘭,所以他們的大批坦克及裝甲車隊準備的糧食跟汽油都只是三天的分量。但是烏克蘭人證明了所謂強大的俄國軍隊只是一個神話。他們也知道,俄羅斯的士兵在補給以及士氣方面都很低。這聲明最後說:保持冷靜,我們最終會勝利。光榮屬於烏克蘭。 到現在,不僅澤蘭斯基本人跟全家都仍然留守,國會的每一個議員,包括多數女性都沒有逃走。我也沒有見到任何一個城市的市長逃走的,盡管已有倆個市長被綁架,甚至聽說受到酷刑。今天還見到基輔市長在電視訪問中說,他們都不會逃走,會守到最後。因為「這是我們的國家。」 到今天俄軍進攻烏克蘭第18天,還只是拿下一個城市,(即使這城市Kherson的人民仍然在抵抗中。)我們每天都聽到,俄軍48小時就會攻進基輔,佔領基輔。但也有軍事專家說,只要烏克蘭人可以再挺上十天,俄軍就必須承認失敗。
袁曉輝 2022-03-15
學舌 最不用腦筋

學舌 最不用腦筋

  國際情勢詭異,俄羅斯把台灣列為「不友好國家」;美國的台灣關係法把台灣「視同國家」;中國想併吞台灣,硬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份。 美俄把台灣當國家,台灣卻有人落入中國圈套,談「統獨」,形同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統一」有正當性,「獨立」是搞「分裂」,而有權選擇政府與總統的「國民」,還在喊要「宣佈獨立」。 台灣民主化之後,旅美台僑也有人提及「宣佈獨立」的問題,有這種想法者可能沒看過美國獨立宣言,也沒想過如果台灣要宣佈獨立,英文聲明怎麽寫。 美國獨立宣言聲明「斷絕與英國王室的一切政治關係」,脫離英國殖民地而獨立。台灣既非中國所有,外來國民黨政權又被人民以選票推翻,聲明要脫離那一個國家而獨立? 台灣與任何國家,只要理念、利益相同,人民同意,兩國當然可以「合併」,但不叫「統一」。一九七一年黨外大老康寧祥與美國外交官談話,強調台灣要保持獨立地位,不與中國「合併」(merge)。台灣與中國沒有「統一」的問題;「武統」就是侵略。 台灣與美國有共同安全利益,但有人迎合北京,鼓吹美國靠不住,猜疑美國,要「中立」,把自衛權叫「挑釁」,意思是只要跪下去,就可以用「愛與和平」自衛。 看這些人嘴臉,還讓人有點「緬懷」蔣介石,但更感念艾森豪對保障台灣安全的定論:失去台灣,自由世界的防衛島鏈正中間將出現大漏洞;如果共黨控制台灣,那是真正的慕尼黑。 對英國提議把台灣「中立化」,艾森豪冷回:誰來保持它的中立化?終究還是要靠美國。 搞奇談怪論的政客、學者、紅媒,專當中國傳聲筒,照唸流氓狠話恐嚇台灣,最不用腦筋!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2-03-15
看到中評社,講話就大聲了

看到中評社,講話就大聲了

2020/8/3: 「蔡練生表示,蔡政府在選前說台商有7千億、8千億回流,都是“講講而已”,用選舉口號振奮人心,“經濟部次長在立法院答覆時是0,因為資金都不是從大陸回來,而是直接在台灣投資。例如鴻海到南科投資設廠,算不算回流?如果把這些加進來,當然金額龐大,但真正從大陸回來的不多,所以這些說法的關鍵在於如何定義台商?   他向中評社分析,另一個觀察指標,如果真有那麼多台商回流,但5缺問題未解(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為何都沒人跳出來說沒有地?因為地都是現成的,本來就有了,只是工廠增加兩條生產線。   蔡練生說,台灣就這麼大、資源就是只有這樣,能發電的能力也就只有這麼多,要怎麼變出來?政府怎麼可能解決?所以政府不能天天叫台商回來,因為回來愈多,5缺問題更嚴重。 」 看到中評社,講話就大聲了。 
周軒 2022-03-15
3大工商團體 黨國基因未除

3大工商團體 黨國基因未除

(資料照) 記者高嘉和/特稿 在國民黨威權統治年代,工商團體是黨組織的延伸,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及工商協進會被尊為「三大」,理事長都是國民黨當然中常委,代表其在工商界有一言九鼎的實力;但也因難甩黨國基因,「三大」逐漸被弱化為「八大」,當對政策建言的代表性漸失,還在乎工商團體「龍頭」表徵的工總,近兩任都是「推舉」重量級集團負責人,例如先前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及現任的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但王個性嚴謹、甚至龜毛,他是台塑「實權」總裁,怎願只當工總「虛權」龍頭。 政策建言代表性漸失 一如在中國經營企業得被迫成立共黨組織或黨支部,台灣早年國民黨獨大時代,「社工會」深入各主要工商團體,表面是協調、實則是指導,「三大」改選都得透過協調後由黨主席欽定;且主要工商團體的總幹事或秘書長人選都是來自黨組或調查局系統轉任,才會有「六年理事長、萬年總幹事」的沉痾。 雖然政黨輪替後,黨組漸退出工商團體,但黨國基因的思維邏輯卻是短期難改。一如國民黨日前改選中常委,就算是採限制連記法,依然「賄聲賄影」、爆出一堆換票聯盟;工總及商總是限制門檻更低的無記名連記法,少了社工會「指導」限制,就像是沒有強勢黨主席的國民黨,換票綁樁更加猖狂。 工總從一九四九年「遷台復會」後,從最早僅三十一個會員團體,如今已擴大到一五八個會員團體,雖說秘書長該由理事長聘任,但不管是大同創辦人林挺生、統一集團前總裁高清愿等歷任理事長,的確是將會務交給「秘書長制」、而非「理事長制」。 工總巨頭內戰 史上首見 只是台塑集團從五年前開始就已經落實經營權及管理權分離,集團組織架構劃分為「行政中心」與「管理中心」,大股東家族都退居至第二線擔任管理中心常委,台塑集團五大事業董事長則是「行政中心」常委,而唯一的例外是王文淵,他橫跨兩個中心,繼續擔任集團管理中心主委暨行政中心總裁;所以,工總會出現成立快八十年來首度理事長、秘書長的「內戰」,也算是有跡可循。
高嘉和 2022-03-15
民主陣營,小心不要被分化

民主陣營,小心不要被分化

民主陣營,小心不要被分化 經常在統媒對國軍指三道四的所謂戰略專家,近日透過強勢的電視媒體,高分貝反對台灣聲援烏克蘭,並且要求烏克蘭要先為過去軍售中國之事道歉。 但其實,那明明是過去親俄總統做的事,如何要求現在因為爭取自由民主,選擇親歐卻得罪俄羅斯的總統澤倫斯基,應為此事道歉? 這種言論,明明是要阻止台灣人民聲援今天為自由奮戰的烏克蘭。 敬請大家一定要繼續聲援烏克蘭。
陳增芝 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