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中國式的滑頭,救不了中國式的偏執

中國式的滑頭,救不了中國式的偏執

  拜習峰會中,習近平使了一個花招,便是拋出兩句中國俗語,一句是「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句是「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兩句話固然會讓拜登莫名其妙,但拜登志不在聽習近平解釋中共立場,志在警告中共不可輕舉妄動,所以最多是一笑置之。 美國總統拜登18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會談。(法新社)   還好我是中國人,我可以解釋一下這兩句話的玄機。 「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混淆是非的說詞。兩家吵架,一定有是非,是其是非其非,是旁觀者解決問題的原則。但中國人不是這樣想的,中國人認為你們兩家吵架關我什麼事?真的必須勸架,我也不介入其中是非,只是強調兩家都有錯,因為一家有錯就吵不起來。 如此滑頭的態度,當然是置身事外為上。你說甲不對,甲反過來跟你吵,你說乙不對,你也不放過你,這樣你就惹事上身,本來是勸架的,變成吵埋一份,很不合算。所以最安全的辦法是不問是非,只是無關病癢勸一下,聊補於無,勸完即走。 但俄國入侵烏克蘭,難道沒有是非嗎?不管俄羅斯擺出多嚴重的指控,都不能構成侵入別國領土的理由。中共不是永遠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掛在嘴邊嗎?烏克蘭是獨立國家,有自己主權,他想做什麼,都無須徵得他國同意;烏東是烏克蘭領土,不論以什麼理由,俄國都不能入侵。這就是俄烏衝突最重要的是非。 中共避談兩國衝突的是非,只涉現象,不及本質。既然打仗,當然兩國都出兵開火,在中共看來,就是兩家都有錯,應該各大五十大板,各自讓步,和談了事。中共在俄烏戰爭中沒有立場嗎?當然有,立場就是撐俄反烏,但撐俄反烏太不得人心,中共又不好做到出晒面,只好用這種腳踩兩隻船的滑頭說詞,來為自己開脫。 腳踩兩隻船固然有小聰明,但兩隻船各自朝反方向開,你就要掉到水裡去,這是中國俗話說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至於「解鈴還須繫鈴人」,也是推卸責任的說詞。鈴不是我繫的,解鈴不關我的事,還是那個繫鈴的人來解就好了。其實,解鈴何須繫鈴人?不管誰繫的鈴,任何人都可以解,只要你有心解,沒有人會解不了鈴的。這又是中國式的滑頭,就是唔關我事,不要煩我。 俄烏戰爭發生,誰是繫鈴人?烏克蘭與西方,當然說發動戰爭的俄國是繫鈴人,因此俄國應該無條件退兵,承認烏克蘭主權,對烏克蘭作戰爭賠償。但中共的心目中,俄國之所以出兵,是因為烏克蘭要加入北約,是北約要東擴,因此繫鈴人是烏克蘭與北約。既然事情是烏克蘭與北約引發的,那應該由烏克蘭與北約去搞掂佢,而不是中共。 這一來中共又卸膊了,指桑罵槐,把鍋甩給美國與北約。習近平的文膽,想到這兩句話來抵擋拜登,大概會讓習近平龍顏大悅,只是這種口舌上的便宜,沒有實際效果,只讓人更討厭你而已。 中國式的滑頭,是中共農民狡獪的表現,來源於中國儒家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學,是我們民族文化中最不上進﹑最沒有擔當的負面資產。因為這種犬儒的人生態度,使我們對現實永遠抱持一種因循苟且的態度,不思自省,不敢承擔,造就了我們千年以下民族落後的可悲結果。 這種犬儒哲學,加上中共沒有底線的政治操弄,加上中國人的愚昧,遂造就今日中共國的倒行逆施,造就中共成為世界民主國家的公敵。 與俄國綑綁會有好結果嗎?這一仗俄國已經輸了,輸了戰爭之後,還要面對民主國家的制裁,中共即使暗送秋波,為普京打氣,但長貧難顧,俄國能靠中共的扶持打贏這場戰爭嗎?我看連習近平都不敢做這樣的白日夢。 既然中俄聯手也贏不了,中共又何必與俄國綁在一起沉水?這是因為兩個獨裁政權命運已經不可分割,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與俄國分手,中共死得慢,與俄國綑綁,中共死得快,既然遲早都是死,那只好綑綁在一起,博個僥倖,看看西方會不會膽怯退縮。 西方豈不知道俄烏戰爭的戰略意義,對西方來說,這一仗也是生死之戰。西方贏了,世界走上康莊之道,西方輸了,世界又來一次大翻覆。西方政客各有一肚子壞水,但論到普世價值,大家休戚與共,因此面對中俄,西方必定拚盡吃奶力氣,一定要趁你病挪你命,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了。 拜登馬上有歐洲之行,美國與北約摸透中俄的底細,往後就是如何下手的問題了。所以習近平祭出「一個巴掌拍不響」﹑「解鈴還須繫鈴人」,自以為得計,其實只是耍了一番滑頭,惡果還在後頭。等到普京兵敗如山倒,烏軍(北約)趁勝追繫,那時普京倒台,中共形單影隻,那時不知習近平還有什麼中國式滑頭的俗話可以拿出來用。 以習近平的偏執,最多便是讓中國人吃草,吵得贏就吵,吵不贏就硬扛,扛不下就硬吞,到最後,苦的只是中國人。這正如當年老毛膽敢與西方打一場核戰,放言中國死一半人都不怕,還有三億人口的道理。但俄國倒下,中共國還能撐下去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知道答案了。
顏純鈎 2022-03-22
「自由」以及「人之尊嚴」

「自由」以及「人之尊嚴」

周末傍晚,看 Netflix 上的「凛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紀錄片,2013 年 11 月底到 2014 年 2 月。裡面有人一再説著「我們不要回到蘇聯時代,我們要成為歐洲的一部分,我們要自由以及人之尊嚴」。軍警棍棒齊揮,人民頭破血流,我看到血脈賁張。小女兒從電視機前晃過去,看我神情緊繃,眉頭深鎖,隨口問我,看的是什麼?我説明了一下,基輔「麥當廣場」的「麥當」(Maidan)其實就是「廣場」的意思,而廣場有名字的:「獨立」(Nezalezhnosti)。「獨立廣場」原本也不叫「獨立廣場」,是烏克蘭於 1991 年脫離蘇聯後,才改名為「獨立廣場」。 那之前的名字是?至遲至 1871 年,因為議會在此,就改叫「議會廣場」 ,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就被改名為「蘇維埃廣場」。1935 年,「蘇維埃廣場」又改名為「卡利寧廣場」Kalini ,蘇聯時代的元首。1941 年,納粹德國佔領烏克蘭,「卡利寧廣場」又被改名為「九月十八日廣場」,因為是這一天拿下基輔的。 好不容易,自己的地方,自己的名字,這才是真正的獨立。 可從 2013 年 11 月底到 2014 年 2 月,長達三個月,前後上百萬的烏克蘭人聚集在「獨立廣場」上及其周圍,抗議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不但拒絕簽署加入歐盟的協議,反而和普丁談好要加入和俄國綁在一起的關稅同盟。在軍警加幫派流氓暴力鎮壓下,估計抗議民眾至少兩百人以上死亡,一千多人失蹤⋯⋯。 但是,人民沒有退卻,打死不退,繼續要求「自由與人之尊嚴」。 最終親俄的總統連夜搭直升機逃亡,經克里米亞轉莫斯科,投靠普丁去了。(不到一個月之後,普丁佔領了克里米亞)看完這部紀錄片,重溫/認識八年前基輔獨立廣場的往事,我們就能了解,今天烏克蘭人何以奮不顧身地,以令我等看了不禁鼻酸的悲壯捍衛他們的國家一個下定決心追求「自由與人之尊嚴」的民族。 至此,我問 1996 年 12 月 24 日出生的小女兒:「12 月 24 日是耶穌的生日,那 1996 年呢?」 小女兒隨聲應道:「就知道你要接著問。1996 那一年,台灣人自己選出自己的總統。」 我笑著説:「也是台灣人國家的誔生。自由、民主加上人之尊嚴。」 沒多久,我作了義大利麵,她説好吃。吃完,我坐在原位,低頭滑手機,看新聞。忽然,我眼角瞥見,她已收好碗盤在清理,這是她常作的事。但是,今天她戴的塑膠手套,顏色卻很不尋常:藍、黃兩色。這丫頭!   圖片來源:取自 謝志偉粉絲頁   原文出自謝志偉粉絲頁,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謝志偉 2022-03-21
柯市長夫人,再這樣玩下去就難看了

柯市長夫人,再這樣玩下去就難看了

柯市長夫人,再這樣玩下去就難看了喔。這已經不是多吹幾分鐘冷風的問題,而是妳編造一件不存在的事情在栽贓總統府的問題。而這本來是一齣根本就不應該上演的鬧劇。 當然啦,柯文哲平常也沒少玩這種栽贓碰瓷的把戲,可能您們覺得在民主社會裡面,橫著走的人最大,沒有人能夠治得了您們的小手段是吧? 總統相忍為國,再加上她日理萬機,大概沒時間也沒興趣跟您大打官司;如果是在新加坡,您們大概早就被總理用訴訟的手段整慘了吧?總統跟您們客氣,但是有良知良識的公民,是不會跟您們客氣的。因為如果對您們這種譁眾取寵的碰瓷手段輕輕放過,那未來台灣政壇就烏煙瘴氣了。
蕪菁雜誌 2022-03-21
柯文哲親征高雄?

柯文哲親征高雄?

  「#藍白合」的流言甚囂塵上,國民黨議員為之起舞。但聯合報今日公佈一份市政滿意度民調,柯文哲的滿意度不意外的蟬聯六都最後一名。 這款不及格市長,想選總統早已出局!請不要為了延續政治能量把高雄人當塑膠! 回顧柯文哲第二任期每年的市政滿意度: 2022 聯合報調查 ➤ 滿意度六都墊底 2021 天下雜誌調查 ➤ 滿意度全台吊車尾 柯文哲回應:「這麼奇怪的民調!」;同年回應低迷的民調更稱:「民調用買的,只有我不肯買」。 2020 天下雜誌調查 ➤ 滿意度全台吊車尾 北市府回應:「被『無心市政』標籤化,北市國內外調查都領先全台。」 2019 天下雜誌調查 ➤全台倒數第三,僅贏盧秀燕、韓國瑜 柯文哲回應:「不在乎,下次會爬起來!」 見笑轉生氣?2019年宣稱要爬起來的柯文哲,失去韓國瑜這個墊背後就走不出吊車尾的封號,先怪標籤化、再怪民調用買的,這次難道要怪吹七分鐘冷風? 當然,柯文哲民調低不是沒有原因,柯自己就給出過答案: 「過去台北市長政績不佳,因為在第一任時只想連任,等到第二任後又想著總統寶座,所以變得只想討好大家,沒去處理應該要做的事情(柯文哲 2016)」 就任七年,柯文哲幾乎拿不出稱手的政績,心心念念的總統大位倒是年年提、事事提;而心向總統大位的柯文哲,又不斷爆出歧視南部的言論,甚至就是當年一手催生韓國瑜來高雄的推手。 近期柯文哲食髓知味,與國民黨一搭一唱、動作頻頻,丟出各式選南部縣市的風聲,為2024選總統制造話題聲量;但事實是,藍白兩黨除了製造話題,根本無心為南部鄉親服務、無心解決南部發展切身的議題;在把南部當作自身政黨利益的墊腳石上這點,真的是「藍白合」,合作糟蹋南台灣、糟蹋高雄。 奉勸藍白兩黨,經歷過韓國瑜的「摧殘」,這些無心建設只謀大位的話術伎倆,高雄鄉親早已看破手腳、在高雄毫無市場可言。 如果國民黨與民眾黨真的以為可以在高雄複製韓國瑜模式,再騙高雄一次,再消費高雄一次,台灣基進絕對第一個跳出來,捍衛高雄人的尊嚴到底。 #國民黨民眾黨不倒 #高雄不會好
台灣基進 2022-03-21
什麼都沒有留下,只有龐大負債!

什麼都沒有留下,只有龐大負債!

  今天在香港上市的恆大系股票停牌,看起來準備和國際債權人商談重組債務協商,恆大地產股價從32.5跌到1.16港元,恆大物業從19.74跌到1.71港元,股價只剩殘值,全部恒大系股票加起來市值不到千億港元,但恆大地產表列債務1.96兆港元,恆大理財產品及美元債務可能都上兆人民幣,這個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對上股價跌到剩下殘值,許家印拚搏一生,最後可能只有把龐大債務丟給國家。 如果這只是恒大單一現象,這不打緊,要命的是中國前60大房企都面臨龐大負債,但股價慘跌的資不抵債景象,這包括許榮茂的世茂房地產,李思廉的富力地產,孫宏斌的中國融創,融創股價從49.55跌到2.95港元,負債1.1兆港元,股價市值剩103億港元。在A股掛牌的華夏幸福,綠地集團股價都下跌逾九成,其他如花漾年,新力控股,正榮集團,佳兆業已經奄奄一息。現在連體質比較好的碧桂園,萬科集團也受到波及。 面對房企的龐大債務,習近平主席要求銀行必須清理債務,中央也三令五申要求許家印處理資產償還債務,但能夠賣的資產已剩下不多,最後房企只剩一條路走:把龐大債務丟給國家! 過年卅年來,中國經濟規模隨著房地產增值,中國經濟在地產大漲中奔馳,如今,房地產擴張到極限,接下來是債務與泡沫的清理。在新經濟企業,從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股價暴跌後,中國接下來是房企的債務重組,恆大今天先開第一槍,後續的效應值得關注!  
謝金河 2022-03-21
難怪中國不懂烏克蘭在抵抗什麼

難怪中國不懂烏克蘭在抵抗什麼

人生吃飽睡好就滿足了,難怪中國不懂烏克蘭在抵抗什麼。 俄烏戰爭進行了快一個月,原本左右搖擺的中國似乎終於找到了立場,趕快宣佈送烏克蘭棉被、食物等物資,還不忘回頭罵美國提供武器,結果這番「好意」卻被烏克蘭副總理打臉,直接表示不知道趙立堅在講什麼,難道中國比烏克蘭還要了解自己的需要嗎? 無論是俄羅斯、中國,甚至台灣內部的某些投降主義者,他們的腦袋簡直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俄羅斯要烏克蘭投降、中國給烏克蘭食物棉被卻怪別人給武器,像不像要台灣人放棄自己的自由,靠著中國讓利發大財?同樣要人放棄自己的尊嚴求安穩,對深陷戰火的烏克蘭不管用,對看著烏克蘭人抵抗的台灣人更不可能管用。 其實自由陣營與專制陣營的鴻溝從來不是什麼經濟問題,而是對人性尊嚴的認知有極大落差。趙立堅可能自己也覺得被烏克蘭罵的莫名其妙,畢竟他的國家只准人民關心自身溫飽,還想追求更多就等著被「再教育」,所以不知道已經自由的人們為了保護這一切願意付出多大代價,不知道人類除了吃飯睡覺外還有更重要的價值。 普丁不懂烏克蘭,所以才陷入惡夢的戰爭泥沼;習近平不懂台灣,所以越統戰台灣跑得越遠。自由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容易上癮的東西,即使只是淺嚐也沒有人可以回頭,甚至願意拚上所有來保衛,屈辱的吃別人給的飯、睡在別人給的棉被苟活,那有什麼意義呢?烏克蘭人也好、台灣人也好,我們都是再也無法回頭的自由人。  
林俊憲 2022-03-21
拜登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

拜登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進行視訊通話,聚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中關係與「國際秩序」等議題。他向習近平表明,若北京支持俄國攻擊烏國,中國將承擔其後果;拜登同時也向習近平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 然而18日這場通話結束後,白宮尚未說明拜登在這場會談的談話內容,中國央視等官媒即以迅雷不及掩耳搶先發布,曲解會談的新聞報導。作風較為剽悍的官媒《環球時報》,針對烏克蘭問題警告美國:「中方絕不會接受美方脅迫,也不允許美方利用烏克蘭問題,損害中方的合法權益。」更進而誤導事實表示,拜登向習近平說「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可見邪惡的共產帝國企圖移花接木,先說先贏。 事實上,白宮聲明指出,拜登向習近平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華府也持續反對任何單方改變現狀的行為。 「任何單方改變現狀」國共兩黨皆解讀為「台獨」;國民黨向來與中共是一丘之貉、沆瀣一氣不值得一哂。然就台灣目前的處境,台灣不可能反攻大陸侵略中國,而是中國日夜恐嚇叫囂、威脅意欲併吞台灣,會改變現狀的唯有中國。因此美國所謂「單方改變現狀」就是直指中國,殆無疑義。 事實上,白宮聲明指出,拜登向習近平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華府也持續反對任何單方改變現狀的行為。(美聯社)     中共動輒要求美國遵守「一中原則」、《中美三公報》規定。但揆諸四十餘年前美中台關係的巨變,雖然催生了《美中三公報》;但與1979年因應台美關係所產生的《臺灣關係法》,從法律的效力來看,前者卻遠遠不及後者。因為《美中三公報》是屬於外交公報性質的文件,並無法律上的強制效力;外交公報不是條約,沒有載明雙方的權利義務、實施時程,與約束雙方遵守約定。 而1979年美國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國會發起《臺灣關係法》,歷經嚴謹的立法程序,把對台外交事務的指導原則寫入國內法的「法案」。其法律效力相當於國內法,不論美國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都必須遵守《臺灣關係法》的規範,否則就是違法,將受到國會的糾正。 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美國3月8日當天立刻宣佈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部署到台灣東北海域,3月11日美國海軍自波斯灣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台灣東部海域,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是美國結束越戰後在亞洲地區最大的軍事部署,這是《臺灣關係法》規範下的舉措。 儘管柯林頓總統(Bill Clinton)於1998年6月訪問上海時宣布「新三不」,是首位公開宣示「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美國總統,但這也僅止於個別的口頭聲明並不具法律性。其後美國國會一再重申《臺灣關係法》的重要性,甚至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在2007年7月的一份報告證實,美國的政策並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 因此,在台灣無論是華獨、台獨、維持現狀,都指向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已歷經70餘年。在這期間中國未曾在台灣行使政治權,甚至不能跨越台灣海峽、領空一步,這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那麼什麼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台灣必須要確保、肯認它獨立存在的事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我們一個啟示! (大學助理教授)
陳慶坤 2022-03-21
普丁的倒台只是時間的問題嗎?

普丁的倒台只是時間的問題嗎?

  俄國如果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的話,普丁的倒台就會加速,普丁因為侵略烏克蘭的「愚蠢行為」而自掘墳墓。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一、 普丁的計畫受挫 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仍然在持續著,甚至俄國在3月18日使用超音速飛彈破壞烏克蘭西部的地下軍事設施,據說這是俄軍首次在實戰上面,使用超音速飛彈,其目的顯然是要威嚇歐美國家。但是普丁本來要在短暫的時間之內打倒澤倫斯基政權,樹立傀儡政權,以使其接受俄羅斯的要求之計畫,這顯然是受挫了。 隨著戰爭走向長期化,國際社會在支持烏克蘭上可說是一致的。俄國可說幾乎完全孤立,普丁也被稱為「現代的希特勒」。 就在這當中,到目前為止支持普丁的支持基礎就變得越來越落漆。 二、普丁的三個支持基礎 普丁其實有三大支持基礎: (一)Siloviki 第一個基礎是被稱為Siloviki的軍隊、情報機關、警察等等。 本來,軍隊因為進行戰爭獲勝而支撐起普丁的人望。而在實際上,普丁在「車臣戰爭」、「俄羅斯—喬治亞戰爭」、「對敘利亞內戰的介入」、「克里米亞合併」、「對烏克蘭內戰的介入」、「對IS攻擊」、「哈薩克大規模示威的鎮壓」等,都獲得勝利。普丁因為戰爭而維持了他的高支持率。 至於情報人員,各位讀者應該都知道普丁本來是KGB的情報人員。蘇聯崩潰之後,他升任至KGB 之繼任機關FSB 的長官。情報機關就成為普丁的手腳而對於反普丁派者毫不留情地加以打壓。 至於警察是以其力量對於在俄羅斯發生的大規模示威(舉例來說,這次的反戰示威)加以鎮壓。 (二)寡頭新興財閥(oligarch) 第二個支持基礎就是寡頭新興財閥(oligarch)。這些新興財閥有的是在普丁成為總統之前,就跟著他一起的新興財閥。這些人在普丁於東德從事間諜活動時期,或是在他擔任聖彼得堡副市長時,就與普丁熟識。也有些是在普丁成為總統之後,對普丁效忠的新興財閥。 在普丁成為總統之前的1990年代,俄國的經濟是被新興財閥所掌控。當時具有代表性的新興財閥有被稱為「克里姆林.教父」的Boris Abramovich Berezovskii、「俄羅斯的媒體王」Vladimir Aleksandrovich Gusinskii、「俄羅斯石油王」Mikhail  Borisovich Khodorkovskii等。這三個人的共通點是猶太裔。這三個人在2000年至2003年,就挑戰普丁而失敗。其中,Berezovskii逃到英國,Gusinskii逃到以色列,曾是最大石油公司Yukos 的CEO Khodorkovskii在2003年以逃稅之嫌疑被逮捕而被移送到西伯利亞(他在2013年被釋放後,逃至英國,現在正很熱心地做反普丁的活動) 當新興財閥的三大超大人物失敗時,其他的新興財閥就知道沒有辦法贏過普丁。因此,他們就跟普丁宣誓恭順、效忠。 (三)媒體 第三個支持的基礎是「媒體」與「被洗腦的國民」。普丁在2000年,完全掌控了電視。 俄國有三大電視台:「俄羅斯1」、「1Canal」、「NTV」。無論那一個電視台完全都聽不見對普丁的批判。 普丁就透過電視,自由自在地對國民加以洗腦。因此,普丁的政權看起來世堅若磐石。 三、Siloviki的忠誠在動搖當中 如同前述,Siloviki是指:軍隊、情報機關、警察等等。 (一)軍隊的動搖 就軍隊來說,上次「全俄羅斯將校協會」在1月31日發表了公開書信,要求「中止侵略烏克蘭的計畫」與「普丁辭職」(請參考作者在電子媒體友台的專論:從俄烏戰爭看俄國軍人的反彈,2022、02、26)。 換句話說,本來應該是普丁的支持基礎的將軍與校級們反對這個戰爭。 對此,當然有人主張說:「這是假新聞」,但在這裡要強調的是「這並不是假新聞」。因為整理出公開信函的伊瓦蕭夫退休上將本身在You Tube 當中說出了他自己的想法。 俄羅斯軍隊的士氣的低落屢屢被加以報導。只要讀伊瓦蕭夫的公開書信,也就可以了解前線士兵的士氣低落的原因。 除了該公開書信中所說的「被剝奪獨立的國家之地位」之外,其他都已成了現實之物。而且,對公開書信所談,我們有必要對該書信是在25日以前被公開的事實加以注意。 作者指出,普丁的支持基礎的將軍與校級們反對這個戰爭。示意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民報合成 (二)情報機關不敢講真話 在情報機關方面,其實也發生了大事。請看3月14日的報導。 入侵烏克蘭之後,在聯邦保安局(FSB)裏面似乎發生了異常的情況。對普丁報告烏克蘭情勢的FSB幹部被軟禁於自家的看法就浮現了上來。假如以上所述是事實的話,這個幹部很有可能是因為戰況未順利進展的「誤算」之理由而被追究責任。「從開始侵略的第二個星期,普丁開始對第五局進行制裁」。俄羅斯獨立系統的媒體以其《在FSB具有情報線索的有名的兩位記者的話》為基礎傳達了這個報導。俄羅斯獨立系統的媒體分析說:「第五局在侵略之前,有對普丁報告烏克蘭的政治狀況。第五局害怕領袖(普丁)會憤怒,所以似乎只報告了好聽的事情。」 所謂被軟禁於自家是指FSB的第五局局長。他報告說:「整個烏克蘭都引頸盼望著解放者普丁。」 普丁想像他可以在2-3日打倒澤倫斯基政權,所以他的判斷是以第五局錯誤的情報為基礎而下的。 但是這個新聞中的「第五局害怕領袖(普丁)會憤怒,所以似乎只報告了好聽的事情。」這個部分是很重要的。「普丁過於讓人恐懼,所以不能說真話」,這似乎是普丁政權致命性的缺陷。 例如2月21日,對於盧甘斯人民共和國、頓次內克人民共和國承認之前,普丁就使安全保障會議的成員之一表達意見。 但是成員們看到普丁的反應很可怕,所以只費神於「說普丁想聽的話」。 在這當中,對外情報局(SVR)的長官Sergey Yevgenyevich Naryshikin有提案:在承認獨立之前,要給與西方最後的機會。 他這麼一說,普丁就說:「你是提案要開始對話的程序嗎?」因為普丁的這一句話,Naryshikin就害怕而撤回前面所說的話。 普丁就給與壓力說:「說清楚!」,Naryshikin就發言說:「我支持頓內次克、盧甘斯人民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 從這個插曲,我們可以知道:即使像Naryshikin這樣的Siloviki 大人物在普丁面前也不能說出真話。 如此一來,Naryshikin的真正內心是反對承認頓內次克、盧甘斯的獨立。所以侵略烏克蘭的首都基輔與第二都市哈立科夫是普丁依自己的決斷而下決定的,這種懷疑自然就會湧現出來。 是這種判斷的基礎所根據的資訊是從第五局出來的。而這個第五局因為「使普丁憤怒會害怕,所以就拿出「他想聽的情報」。 換句話說,普丁因為其「過於可怕的性格」,所以得不到「真實的情報」。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Sergey Yevgenyevich Naryshikin。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四、新興財閥對普丁舉旗造反 普丁政權的第二個支持基礎=新興財閥也開始動搖。 新興財閥在侵略烏克蘭當中受到很大的被害。歐美把新興財閥的帳戶、豪宅、高級住宅、私人飛機、超級遊艇等全部扣押的動向正在擴張之中。在這當中,普丁成為總統後的新興財閥對普丁的支持沒有動搖。但是在其成為總統前的新興財閥就公然舉旗造反。 反對入侵烏克蘭的新興財閥鋁業大王Oleg Vladmirovich Deripaska在2008年時是世界第十位的富豪,他是俄國富豪第一位(在2020年,其資產減到在俄羅斯成為第41位)。 俄羅斯石油第二位的LUKoil的亞爾拜然的亞歷可佩洛夫(Vahid Yusifoviç Ələkbərov)是俄國富豪第五位。 把俄羅斯第四位的銀行Alfa Bank置於其傘下的是Alfa Group 的創業者傅利曼在2020年是俄國富豪第八位。更且,在2020年曾是俄國富豪第一位的Vladmir Olegovich Potanin(Interros會長)也非常嚴厲批判俄國政府的政策。 具體來說,他們反對政府決定《把決定從俄國撤退的外國企業的資產加以沒收》的政策。 請各位看一下3月12日的CNN.co.up: 「在俄國最富裕的實業家Potanin 於10號,對於總統府暗示《對於因為受到烏克蘭之侵入而表面上要撤退俄國事業之企業的資產將加以扣押一事》有所觸及,他發出警告表示這會使國家倒退一百年。」 「Potanin是MMC Norilsk Nickel的董事長,是該公司的最大股東,他認為假如對歐美企業與投資家關閉門戶的話,恐怕會回到1917年的革命以前的混亂時代,他勸俄國政府對於資產接收應該極其慎重地加以處理。 Potanin 在投稿給Telegram的信息中指出:假如接收資產的話,那麼將會造成一個結果,那就是今後數十年,世界的投資家對於俄國不信。」 到目前為止,對於新興財閥來說,普丁是「守護他們自己財富的存在」,但是侵略烏克蘭以後的普丁已變成「製造出使其資產被沒收的麻煩人物」。 他們因為反對入侵烏克蘭與俄國政府的政策而成為「反叛者」。果真,這些新興財閥會乖乖地被普丁給打垮嗎?假如是站在他們的立場的話,他們即使想打倒普丁也並不奇怪。 五、從內部崩潰的俄羅斯媒體 第三個支持的基礎是媒體。即使是如此,但媒體卻產生了內部叫場的混亂。 在3月14日,國營電視台「1Canal」在新聞節目播放當中,該電視台的女性員工拿出反戰的標語牌出現。標語牌上面寫著「反對戰爭」、「不要相信宣傳」、「你們被騙了」。 這位名叫奧斯夫亞尼科娃(Maria Ovsyannikova)的女性在投稿於you tube 的影片當中,說出:「現在在烏克蘭所發生的事情是犯罪。俄國是侵略國,責任只有普丁一個人」、「我在1Canal工作,但是做克里姆林宮的宣傳是很可恥的。」「允許在電視上說謊是可恥的。」「允許把俄國人僵屍化是可恥的」。 似乎有相同想法的媒體關係人並不少。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新聞主持人與記者陸陸續續離開電視台。 例如俄羅斯民間最大的電視NTV在新聞節目「Sevodneya」的主持人麗麗亞.吉莉蒂娃就辭職,並立刻離開俄羅斯。國營的「1Canal」駐在紐約、巴黎的特派員江娜.阿嘎拉可娃也辭職。 看得出來,無法忍受良心苛責而辭職的媒體關係人是接連發生。 如上所述,在俄國國內,支持普丁的三個基礎「Siloviki」、「新興財閥」、「媒體」同時都在動搖之中。 奧斯夫亞尼科娃(Maria Ovsyannikova)舉著反戰標語牌,舉著反戰的海報,衝入俄羅斯官方電視台的直播間。示意圖/擷自推特 六、普丁的下場會如何? 雖然如此,普丁如果在烏克蘭戰爭中勝利的話,他的政權或許會持續。但是從全世界所不斷過來的「制裁地獄」並不會被解除,俄國經濟正在下沉之中。 俄國如果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的話,當然普丁的倒台就會加速。我們只能說普丁因為侵略烏克蘭的「愚蠢行為」而在自掘墳墓。
張正修 2022-03-21
歐洲大覺醒

歐洲大覺醒

俄羅斯入侵行動, 導致許多烏克蘭兒童也流離失所 (路透)    無可諱言,長期來,歐洲眾民主國家,跟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狼狽為奸的共產國家是往來熱絡的、友善客氣的,反倒對民主台灣,非但沒給過好臉色看,還可說讓台灣吃足了苦頭與悶虧。 像俄羅斯總統普丁,2017年5月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凡爾賽宮會晤、隔年6月換馬克宏訪聖彼得堡會普丁;像2018年1月馬克宏訪華期間對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讚譽有加、隔年11月6日又在北京跟習近平簽署150億美元貿易合約。 像前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將經濟關係放在優先考量下,任內一再唱民主美國川普反調,對中國獨裁政權和侵犯人權的行為卻無隻字片語;更大力推動從俄羅斯直通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 歐洲這股經濟掛帥的歪風,最終在民主、自由、人權的省思下出現翻轉。 弔詭的是,第一批站出來向外遞出民主橄欖枝的,不是民主領頭羊的德、英、法,而是走過共產陰影的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波蘭──這也難怪,有誰能比這些前共產集團的成員更瞭解體會共產流氓國家的邪惡?對共產世界泯滅人性有餘悸猶存、有切膚之痛的這些國家,很自然能從武漢肺炎肆虐歐洲時,台灣的即時且自動自發的雪中送炭中(免費捐贈歐洲防疫口罩與醫療用品),體會到光輝人性之崇高可貴,相對也從中國隱匿武漢肺炎疫情的不負責任以及靠疫苗趁火打劫的原形畢露中,看出冷血的醜陋人性之可惡可憎。顯然,民主的人性與共產的狼性,是許多歐洲國家由親中變友台的關鍵! 其次,在中國將南海礁岩軍事化後,德、英、法已然大夢初醒,開始嗅出中國霸權野心的氣息,終而先後加入美國在南海「自由航行」的行列,開始懂得對中國說不!另外,歐洲議會痛批中國侵犯新疆人權、香港言論自由,最終以578票:29票(棄權73票)決議外交抵制2022北京冬奧,再度對中國說不! 再其次,2月24日俄羅斯明目張膽的入侵烏克蘭,更讓共產流氓國家侵略的本質、擴張領土的野心,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也喚醒歐洲民主國家唇亡齒寒的危機意識,紛紛對烏克蘭提供軍援。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更打破王室政治中立的傳統,聲援烏克蘭!之前一直保持中立的瑞士,也宣布放棄中立,對俄羅斯全面採用歐盟的制裁措施! 大覺醒的歐洲,何時跟愛好民主、自由、人權、和平的台灣,搭起全方位的友誼之橋?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2-03-21
習近平的艱難選擇

習近平的艱難選擇

  中國支持俄羅斯,最後不一定會勝利,只是惹怒歐盟和美國,一旦經濟制裁大刀砍下來,中國經濟生活同樣回到解放前,這是習近平的艱難選擇。示意圖/擷自人民網、維基百科,民報合成,普丁、拜登   可以想像這個時候,習近平內心的煎熬,臉上的皺紋可以顯出一夕老態,他的政壇好友普丁陷入大坑洞,本來預算48小時可以輕取烏克蘭的普丁,戰爭打了20幾天,軍隊前進基輔遇上大麻煩。 上個月,習近平才誇下豪語,支援俄羅斯沒有上限,現在卻面臨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的窘境,普丁明確向習近平發出求救信號,要糧草,要金錢,要武器,剛好坐實這場戰爭是兩人同謀,因為,如果老共不伸出援手,這場俄烏戰爭,普丁敗定了,而且陷入泥淖,如果中共後援不到,戰爭必定很快結束,老共後援一到,戰爭可以拖到5月,但是,面對西方世界不斷湧進烏克蘭的各種資源,普丁雖然恐嚇歐盟國家,援助烏克蘭也等於是參戰,但是,16日北約三國領袖故意到訪基輔,就是要看普丁是否敢用一國之力,對戰整個歐洲,事實上,普丁氣焰已經削減,只是對付烏克蘭一國,俄羅斯恐怕也不一定可以完勝,普丁終於知道自己已經落入拜登的陷阱。 拜登意氣風發,乘勝追擊,18日主動與習近平通電話,向習近平發出警告,如果中共敢對抗西方聯盟,向俄羅斯伸出援助,那麼制裁的大刀勢必砍向中國,拜登口氣如此大,原因很簡單,過去,歐盟對中共的態度長期搖擺,如今卻是同仇敵愾,眼下,歐盟知道再跨出一步,對俄羅斯痛下殺手,就可以解決長期以來的歐洲心頭大敵,如果中共出手援俄,使戰爭拖延,不只烏克蘭會死傷更多,甚至可能擴大升級戰爭,所以,歐盟北約和美國同心,拜登有了歐洲依靠,說話當然大聲,反觀習近平嘴巴說中立,全世界卻沒人相信,真的是啞巴吃黃蓮,只能在台海老問題上打轉。 俄羅斯完蛋了,普丁也完了,甚至聯合國安理會位子不保,如果普丁被趕下台,唯一流亡地方就是中亞或白俄羅斯,對俄羅斯人而言,選出親美,親歐洲的領袖,才有可能從經濟制裁中翻身,這是最現實的問題,二十幾年來,俄羅斯在普丁執政之下,被洗腦成大俄羅斯主義的狂熱分子,佔據企業界和政壇,所有異議份子不是被下毒就是被消滅,自由媒體記者被殺,被下獄,情形與中國雷同,類似納瓦尼這樣的領袖,遭受普丁各種打壓,當普丁身邊只剩下拍馬奉承的小人,反對普丁者被消失,那麼,這個國家走向悲劇就可以預見了。 獨裁者最後的心理變化,就是多疑猜忌,普丁和史達林走到同樣的路,有人說:普丁也像希特勒,還好,二戰之後,歐洲的綏靖政策,已經有了很大反省,這一次,北約雖然沒有出兵,卻也沒有停止給烏克蘭輸送溫暖。 話題回到中國的習近平,根據內幕消息,中共是否應該給予俄羅斯無上限援助,中南海大黨官們為此展開激辯,西伯利亞鐵路運送糧食的火車在美國衛星下無所遁形,黨國大老朱鎔基,甚至發出反對習近平持續執政的信號,現在,習近平的進退失據,與普丁類似,普丁想要有體面的撤軍,而習近平卻思考著,如何不支持俄羅斯,也不得罪俄羅斯的方法,因為,只要支持俄羅斯,讓戰爭繼續打下去,甚至戰場上出現中共製造武器,習近平就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支持俄羅斯下去,最後不一定會勝利,只是惹怒歐盟和美國,一旦經濟制裁大刀砍下來,中國經濟生活同樣回到解放前,就和俄羅斯回到蘇聯時代一樣,更何況,今天中國遭受武漢病毒疫情圍困,經濟每況越下,實在無法再接受西方國家一刀。 但是,如果不給普丁援助,中共就是食言而肥,過去,老共已經背叛曾經支持中國軍武改造的烏克蘭,撕毀中烏友好條約,這場戰爭已經毀掉中國「一帶一路」,烏克蘭人已經痛恨中國言而無信,現在又要背叛普丁,如果普丁下台,也就罷了,如果普丁持續控制俄羅斯,那麼習近平勢必成為俄羅斯敵人,現在,習近平終於知道:一步走錯,全盤皆輸,甚麼叫做「豬八戒照鏡子,兩邊不是人」了。 普丁明確向習近平發出求救信號,如果老共不伸出援手,這場俄烏戰爭,普丁敗定了,拜登18日主動與習近平通電話,向習近平發出警告,如果中共向俄羅斯伸出援助,那麼制裁的大刀勢必砍向中國。左起:普丁、習近平、拜登。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洪博學 2022-03-21
腳踏兩條船,心肝亂茫茫

腳踏兩條船,心肝亂茫茫

美國總統拜登18日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視訊通話,通話之前外界已經預料,拜登要藉機警告習近平,第一不要支援俄羅斯,第二不要對台灣蠢動;大家也猜得出結果,習近平第一不會給拜登任何承諾,第二他還會反過頭來警告拜登不要插手台灣事務。結果不出所料,雙方不歡而散,沒有任何具體成果。拜登安排這樣的通話,一張嘴兩層皮,說得口沫橫飛,習大大老神在在,只當他放屁。 拜習會四天之前,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就已經在羅馬會晤。雙方進行七個小時的激烈對談,議題就是聚焦在中俄結盟及台海安全問題上。會談沒有結果早已注定。因此,拜登費事安排這次拜習通話,根本是多此一舉。 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來,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在國際外交上處於如此尷尬的境地。習近平和普廷這兩個獨裁魔頭,在歐美日各國全力抵制下互相依靠取暖是必須的;但中共的經濟不論資金、技術、市場都依賴歐美日甚深。中共兩邊都不能得罪,猶如高空走鋼索,顫顫巍巍,唯恐一個失足,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中共始終不肯明確表態回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請求,就是停止支持俄羅斯。它的處境之尷尬,正如《中國環球電視網》主播劉欣19日在推特發文說的,美國的請求如同「你能不能幫我打你的朋友,這樣我以後可以專心打你?」【自由時報】確實是一針見血。可悲的是,如此無禮的要求,中共居然也不敢嚴詞拒絕,只敢打哈哈。俄爹要孝敬,美爹也不可得罪,兩邊要討好,腰桿彎得不能再彎。 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建構在於兩個假定面上的:第一,中俄結盟不會改變;第二,中共謀取台灣的意圖不會改變。中共在面對俄烏戰爭所抱持的曖昧立場,正好加固了美國的這兩個基本認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很多消息來源指控中共早就知道俄國的計劃。中共駐美大使秦剛三月15日投書美媒全力反駁,表示相關指控都是「假消息」。他說中國若真的知道俄國意圖,一定會全力阻止【自由時報】。問題是早在秦剛投書以前的二月25日中共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一項要求俄羅斯立即撤軍的議案中投棄權票。秦剛投書的次日三月16日中國又在位於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庭中對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在烏克蘭軍事行動的提案投下反對票【自由時報】。好一個「中國一定會全力阻止」。堂堂大國的駐美大使,秦剛的話不值一個屁。 中共自建國至今歷經毛、鄧、江、胡,從沒有把對美俄的關係弄得如此複雜尷尬。習近平野心過人,才力不足。在外交、經濟上一鼻子灰,在國防上虛有其表,動輒虛張聲勢,恐嚇威脅。從烏克蘭戰爭可以看出,一但爆發戰爭,面對以美式武器為主的民主國家,共軍肯定將經不起考驗。   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中共要當牆頭草,要腳踩兩條船,那是他們的自由。中共可以偷偷摸摸的暗中支持俄羅斯,中共可以高調的送毯子睡袋給烏克蘭,但對眼前的局面影響不大。只要中共的獨裁體制不變,中共對台灣的垂涎不改,中共就永遠是美國的眼中釘與頭號敵人,美國的圍堵是圍定了。上面劉主播最擔心的,美國現在正在打你的朋友,你幫忙也好,不幫忙也好,俄羅斯輸定了。山姆大叔遲早還要回過頭來修理你,你且把皮繃緊點。美國和它的盟友現在對付俄羅斯的手段證實有效,有一天也會用在你們身上。俄羅斯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 END
coapman 2022-03-21
這叫做立場各異

這叫做立場各異

你說我們現在一直嗆香港的社運膠有沒有冤枉人?肯定有啊,基本上我相信大部份移居台灣的香港人,就算整體政治傾向由於生長環境影響偏藍,也是想要安安分分地過日子,也是希望台灣好他們的日子才會好的。 那為什麼我們一直嗆?因為我們這些嗆的人不信任蔡英文政府啊!對啊很有共識喔,我們跟社運膠都有共識不信任蔡英文政府耶! 但是你們不信任蔡英文政府,是因為覺得蔡英文不會像以前的『中華民國自由地區政府』一樣把你們當成座上賓供著養著,好像從前反共鬥士可以領金條一樣,讓你們覺得自己受了委屈。 我們不信任蔡英文政府,則是因為這個內閣裡面一堆聖母病,我們擔心他們受了你們的情緒勒索把匪諜跟你們一起放進來,害我們在戰時還得找個集中營把港人全部隔離起來。 這叫做立場各異,既然立場各異,落井了抓到機會當然拼命下石,趁機讓其他台灣人明白這件事情有多危險,我還得感謝香港膠青的不知分寸讓這件事情燒起來呢!被無辜燒到的我也只能說抱歉了,去怪蔡英文好了,反正無論什麼事你們也會怪蔡英文。
周布雅 2022-03-21
為什麼國民黨、紅媒要搞仇日?

為什麼國民黨、紅媒要搞仇日?

  因為日本與台灣一樣,都是反中挺台;國民黨、紅媒則是舔中賣台。 露の侵攻「不安」87% 中国の台湾侵攻「不安」89% 毎日新聞世論調査 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20320/ddm/012/010/118000c 台湾、尖閣有事誘発を懸念75% https://nordot.app/878176222275076096  
曾韋禎 2022-03-21
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面對不道德的社會

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面對不道德的社會

  久無陳健民教授的消息,最近朋友轉來兩篇他在台灣接受媒體訪問的報道,這才知道他別來無恙,一直在教書﹑參加活動﹑尋尋覓覓,安頓自己的心靈。 在訪問中陳健民回顧了從佔中以至坐牢,以至出獄後反省香港人的抗爭,以至決定離開香港,以至去到台灣之後個人的心路歷程。 朱耀明(左)、戴耀廷(中)、陳健民被稱為佔中三子。(美聯社/達志影像)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健民很少說「高大上」的空話,很少慷慨激昂,他倒是不斷地在反省,反省香港人抗爭的道路,反省自己在這些抗爭中的定位,反省離開實際社會運動之後個人的複雜心態。 他說「一個不道德的社會,沒有給人一個可能是對的選擇」,就是你選擇服從,或選擇抗爭,或選擇沉默都是沒有用的,因為不會有任何效果。選擇服從固然只是屈辱,選擇抗爭是無謂的犧牲,選擇沉默當然也不會有進步。 當一個人身處一個不道德的社會,他能做什麼呢?陳健民不諱言自己出獄後,以至到台灣任教一段時間以來,自己經歷的徬徨﹑沮喪,失語與無助,他教書寫作,與同行者分享,參與社會活動,跑步練身,都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陳健民經歷的這些心路歷程,是我們每個人都已經﹑正在與將要經歷的心路歷程,我們甚至無法擺脫這些心魔,它會一直糾纏我們,直至時代徹底改變,或我們把它降服了為止。 反送中運動被鎮壓下去後,香港人一時都失去方向,我們都有一種無力感,一種被時代拋棄的委屈與怨憤。但我想說,這種類似的經歷與心路,是世界上很多民族與國家的人民曾經經歷過,以及正在經歷的,我們沒有比別人承受更多,也沒有比別人更軟弱或更堅強,大家都在同一種時代潮流裹脅下蹣跚前行,因此我們更應該用一種平常心來面對。 陳健民說起香港人,就說「那是一個受苦的共同體,大家都覺得能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已經是一種力量」。我很認同他這個「受苦的共同體」的說法。香港人命運與共,理想趨同,歷史加諸我們身上的痛苦與承擔,彼此沒什麼分別。我們一起鬥爭過,一起失敗,一起受難,我們就是一個共同體,苦與樂相同,福與禍相同,生與死也相同。 每個參與過政治抗爭的香港人,都是這個「受苦的共同體」的成員,不論現在身居何處,不論在坐牢或在流亡,不論在做事或不在做事,我們現在要面對的,不只是香港的處境,而是整個變動不居的時代。香港不外在於時代而存在,香港在中共野蠻統治下,中國又在激烈衝突的世界中,我們面對的不只是香港,不只是中共國,我們還面對整個世界和整個時代。 我們思考自己的處境,就不應該只從個人狹隘的角度出發,應該從大局出發,看得更遠一些,更廣闊一下,更深入一些。唯有把我們自己放在更大的背景下來看,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個人都是具體的生命,生老病死,甘苦哀樂,各有前因後果,各有生命的軌跡,但我們最先要做的,就是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好像陳健民教授那樣,他每天反省自己,叩問自己的心靈,自我審查,自我批判,他就是先要把自己搞清楚了,才能搞清楚這個「受苦的共同體」,才能搞清楚整個世界與時代。 古語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認識外部世界雖然也很難,但難不過認識自己。人往往以為世上沒人比自己更認識自己,其實這是自欺欺人,除非你從心智成熟的那一天起,就不間斷地拷問自己,質難自己,與自己鬥爭幾十年,那樣你才能把握自己,否則,多數人都是渾渾噩噩﹑糊裡糊塗就過了一生。 我很欣賞陳健民教授這種自我完善的人生哲學,人只有直面自己的真實心態,承認自己的性格弱點,然後才能去調整和革新自己。人只有這樣不間斷地自我鞭策,才能使自己有充足的生命能量和明智曠達的思想,去面對不道德的社會,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陳健民教授發起與參與了佔中運動,為此坐過牢,付出個人事業和生命損耗的代價,但他一直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這是很難得的個人修養造就的。他的精神力量來自閱讀,來自先賢的言傳身教,來自不懈的自我反省。我希望每個「受苦共同體」中的香港人,都像他那樣,吸取古今中外的精神食糧,涵養自己的心靈,然後才能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他說:「人會成長,社會也是,最後需要的是尊嚴。自主就是一種尊嚴。」自主從何而來?自主就是從自我完善而來。 保全自己,冷眼看世界,做能做的事,與征途上的戰友同行,安頓好自己的心靈,然後,我們以平常心療癒自己,靜待世界大變到來。今日世界是我們在反送中運動初期不敢想像的,民主與專制的生死決戰,很可能就在瞬息之間發生。時代之大變,有我們香港人的血汗在裡面,這是值得我們自豪,也是值得我們繼續保持堅忍與期待的原因。
顏純鈎 2022-03-21
軟弱西方的拿手戲

軟弱西方的拿手戲

03/20/2022星期日 拜登將在本周出席星期四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峰會。白宮釋放的訊息已經顯示,這些事不關己的元首們正在安排停火協議,甚至戰後的局面重整。極可能脅迫澤蘭斯基接受他們提出的條件。目前浮在檯面的可能協議之一是,將縱貫烏克蘭的Dnieper River為界線,分成東西兩邊,連基輔都要分成兩半。東面算是俄羅斯的,西面是烏克蘭保留。這是軟弱西方的拿手戲,東西德,南北韓,南北越,紀錄歷歷在目。(下圖是縱貫烏克蘭的Dnieper河。) 這是俄羅斯為甚麼要不計自己士兵的犧牲,不惜把烏克蘭炸成廢墟,繼續強烈轟炸的理由。這樣就可以脅迫拜登為首的西方讓步。拜登一夥只會(做軍火商)購買大批武器,送到烏克蘭讓他們的國民去打仗。自己隔岸觀火之外,到最後還要出賣這些為他們打仗的人。 已經有人提起這是21世紀的雅爾達密約Yalta agreement,那一次,中國人(國民黨)打了八年抗戰,戰後羅斯福為了討好他的左派盟友史達林,將中國及東歐雙手送上。這一筆帳在美國左媒的掩飾下,只有少數明眼人清楚。 今天那位Emine Dzheppar說得很清楚,如果不是2014年俄羅斯佔領了他們的克里米亞後毫無反應,普京今天不會在第二度進攻。所以,如果今天再讓普京得逞,也許不到八年之後就是波蘭,波羅的海三個國家,捷克,匈牙利… 但是到現在,拜登跟北約國家的頭頭還是沒有為普京設下底線。化學武器,飛彈,轟炸平民,轟炸醫院,轟炸逃亡者,轟炸屋頂上用俄文寫著「兒童」的建築…全部都試過了。拜登還在等普京下一步行動。他甚至公開說普京是戰爭罪犯War criminal,即使這樣,他還在等。 其實如果不是拜登一早為自己設下底線:我們(北約)絕對不會在烏克蘭跟俄軍作戰;我們絕對不會做任何舉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些都是讓普京任意行動的保證。 如果不是去年拜登倉皇從阿富汗落敗而逃,留下幾千美國公民不顧,普京今天也不會動。因為拜登還有將近三年的任期,所以普京可以從容行動。即使這一次折兵損將,他都有大把復原機會。 阻止戰爭是無需動兵的。如果不是川普用他的任期證明了,你可以不信。  2020年12月10日·Twitter for iPhone 鯨魚網站註:Emine Dzheppar是烏克蘭外交部第一副外長。
袁曉輝 2022-03-21
「拜習會」後的中國

「拜習會」後的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十八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會談。(路透) 三月十八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通了將近兩小時的電話,會後,針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所爆發的戰事,北京與白宮分別對外說明了各自的立場,其中,台灣也成為雙方討論的事項。「拜習會」之後,中國將何去何從?問題不在中國此後會講什麼話,而是中國是否甘冒大不韙,在經濟、軍備上實質「援俄」?一旦北京踏出紅線,後果已可清楚盤點。這個關鍵要害,習近平心知肚明。 不論普廷與習近平在事前串謀與否,按照過程論,俄羅斯無法速戰速決,造成中國已經被俄羅斯拖下水,這是不爭的事實。截至目前為止,中國遭受池魚之殃,至少包括:為示「中立」,導致多年經營的歐洲地盤為之鬆動,絲毫不讓與美國的戰略競爭態勢更為嚴峻。德國外交部長公開直指北京透過援助計畫,在聯合國操縱選票,暗示中國才是未來真正的挑戰,正是這個歐盟領頭國多年來前所未有的政策轉向;梅克爾任內所打造累積的中德互信長城,可以說就此完全毀於瞬間。 不僅中國受到政治孤立的示警,排山倒海而來,中國社會遭受經濟巨大變動的衝擊,早就提早反映。中概股在美國股票市場集體倒地,不只出於審計因素,投資人憂慮中國成為下一個制裁目標的陰影,尤其重挫市場信心,迫使中國國務院金融委、證監會連日來信心喊話,不惜調整境外上市規則,出手救市,僅是冰山一角。所有在中國的外企,看到俄羅斯境內國際品牌的下場,不會不重新計算在中國市場繼續經營的風險,這是北京已經面臨的挑戰,正對今年準備召開二十大的習近平增生「反維穩」變數。 拜習結束視訊對話,這兩天由國務委員王毅領軍涉外、宣傳單位,一路開始升級自我辯護,類似「棄權票也是一種和平的態度」、「許多開發中國家與中國有共同語言」,或是自以為高明、實則天真地諷刺美國「你能不能幫我打你的朋友,這樣我以後可以專心打你?」這些曲調一致透露了某種可能發展,中國嘴巴硬了,通常是行動硬不了的反射,刻在懸崖邊上的普廷,頻頻向習近平呼救,結果如何,且拭目以待。 之所以說中國喉舌天真,誰都知道美國在川普時代已經啟動了十年發展戰略,內容無他,就是鎖定威權中國專心打擊,幾年下來,始終心無旁騖,今年普廷跑出來插花,對於美國來說,不但不會因此分心,反而可以藉機尋找更加要重擊中國的正當性。中國基於「百年國恥情結」(居然刻意遺忘俄羅斯也是八國聯軍之一)以及「中俄反美戰線」原因,近月來在均是盟邦的烏俄問題上左支右絀,事實上已經免費提供了美國在東西方民主陣營擴大「仇中」「疑中」的新生彈藥,中國仍不自知的兀自在門口挖坑,難道是今後不打算出門嗎?
鄒景雯 2022-03-21
中立國表態談台灣的機會

中立國表態談台灣的機會

瑞士總統伊尼亞齊奧·卡西斯在二月二十八日表示,瑞士決定放棄中立的角色,支持對入侵烏克蘭的俄國採取制裁行動,全面凍結包括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內共三三六人的瑞士銀行帳戶,且立即生效。 除了瑞士之外,基於烏克蘭當局提出明確的需求,另一個永久中立國瑞典,二月二十七日亦打破不向衝突地區供應武器的慣例,提供「直接」軍事援助,供應烏克蘭NLAW射後不理反戰車飛彈,以及名聞遐邇使用簡易的AT-4反戰車火箭筒,協助烏軍抵抗俄國侵略,一系列清單含括五千具反戰車武器、十三萬五千萬份口糧與五千套防護裝備。 另一中立國芬蘭,也正在考慮軍援烏國武器,並先行同意愛沙尼亞將過去購自芬蘭的野戰砲提供給烏克蘭使用。 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2月28日宣布,芬蘭將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和彈藥。(彭博資料照)     這樣的局勢演變,對於地球另一邊的台灣其實影響深遠。 國人常以為台灣是國際孤兒,甚難從歐洲先進的中立國家引進武器及裝備。事實上,過去半個世紀來,台灣仍透過「中轉」或「第三方」取得不少中立國產製的精良武器,包括瑞典的AT-4反戰車火箭筒、波佛斯40快砲、瑞士的天兵防空系統、35快砲(經原廠授權升級可發射AHEAD彈種)等等。 德不孤必有鄰,俄國入侵烏克蘭之戰給我們的啟示便是,在面對極權國家侵略時,同為信仰自由與民主的中立國也會伸出援手。尤其在COVID-19疫情衝擊時的初期,台灣在行有餘力時支援歐洲非邦交國口罩及醫療設備,我們所表現出更願意投入國際體系的熱忱與同理心,讓諸多歐洲國家的人民對於台灣更加友善。 約二十五噸重的M41A3戰車,是陸軍年紀最大,而且是唯一一款輕戰車,已在今年二月二十一日除役。M41系列戰車自民國四十七年服役至今六十多年,年紀比任何一位阿兵哥都大,但遲遲未能引進後繼戰車,主因就是諸多優秀的輕型戰車產地源自多丘陵的中立國,包括適合台灣地形的輕型驅逐坦克瑞典CV90 120T以及奧地利的ASCOD 2 MMBT輕型戰車。菲律賓陸軍去年十二月底引進的十八輛Sabrah輕型戰車,便是ASCOD採用以色列Elbit公司105戰車砲的版本。據自由時報上週獨家報導指稱,台灣採購的首批二輛M1A2T重型戰車,預計今年六月在美交車,全部一百零八輛將於二零二六年前交運完畢,但考量台灣離島地區對於輕型戰車仍有一定需求,或可把握此天時地利人和的良機爭取引進。天佑台灣! (作者任職於國立大學,台中市民)
張豐麟 2022-03-21
《時代革命》的南投故事

《時代革命》的南投故事

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在全國各地都有人包場,邀民眾觀賞,蔡英文總統日前也特別包場,讓大家感受香港受到中共迫害,失去自由民主的慘痛經驗,並鼓舞國人珍惜台灣的安定幸福。 南投先後也有藍綠政治人物包場,當中有前司法院長林洋港的孫子林儒暘,受到媒體關注。因為這位國民黨年輕一代的政治新人,有勇氣把中共破壞香港人權,勾結黑道,武力鎮壓人民的事實,讓影片真實呈現,跟國民黨傳統親共的立場完全不同,反而是向守護台灣主權,捍衛自由民主的陣營靠攏。 南投戲院放映的港人爭民主紀錄片「時代革命」在南投掀起包場風潮。(記者謝介裕攝)     這部電影在南投的故事不僅於此。先前南投戲院要播映《時代革命》時,曾經有老闆的朋友好意提醒,擔心老闆被貼上政治標籤;但老闆認為這是他為守護自由民主可以做的事,選擇繼續讓影片上檔,也因此開風氣之先,才能讓藍綠政治人物有機會先後包場,使得民風保守的南投縣民,體驗到香港人爭自由護民主的血淚交織的故事。 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烏克蘭全國人民展現的團結力量,協力抵抗俄軍的侵犯,讓俄羅斯敗戰連連,讓人想起台灣面對中共武力可能的進犯,《時代革命》在南投藍綠同心包場播放、團結民心的現象,可做為全國範例,證明不分藍綠,團結一心,守護自由民主,是我們粉碎中共犯台野心最大的資產。 (作者任職教育界,南投縣民)
陳啟濃 2022-03-21
全民用生命團結對付入侵者

全民用生命團結對付入侵者

03/20/2022星期日 目前在烏克蘭境內發生的事,完全可以說是一場人間浩劫,唯一可以形容的字眼是Horror。幾百幾千人躲避的建築物被炸毀,沒人知道還有多少人在裡面。飛彈投向逃難人群,路上處處都是屍體。逃難的老弱婦孺,不知道丈夫/父親/兒子是否仍然活著。持槍守衛街頭的男子,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句話:(太太,兒子/女兒)你們自己保重。 但是到現在,我們聽到的還是:我們不會走,我們會守到最後一分鐘。事實是,也沒有一個人逃走。 東南面的馬里幽波Mariupol已經被轟炸成一片廢墟。這是俄羅斯的下一個目標。他們的軍隊攻不進去,就用炸的。一方面炸成廢墟,一方面包圍了十幾天,讓仍然被困的三十萬居民斷水斷電斷糧食,不少人頻臨餓死,但是還是沒有人投降。這地方距離俄羅斯邊境只有一百多里路,但是居民還是長途跋涉逃向西面的波蘭,羅馬尼亞。這讓俄羅斯很氣憤。據馬里幽波市長說,俄軍用卡車強迫將數千居民送到俄羅斯境內。這是不折不扣的種族清洗。(下圖是馬里幽坡被炸成廢墟一片,以及街上的難民。) 俄羅斯的首要目標是首都基輔市,但是入侵24天以來,仍然攻不進去。我聽見(身穿防彈衣,手持步槍的)烏克蘭前總統波羅辛科今天在電視訪問中說,過去十天,俄羅斯隊基輔的包圍,沒有接近一步。這可以證明一方面,俄羅斯的地面部隊是無用的,他們唯一的武器就是空中轟炸。其次證明,烏克蘭的抵抗是堅固的。這讓烏克蘭人有信心,他們仍然有勝利的機會。 基輔如果失陷,烏克蘭就算戰敗。基輔所以能挺立不倒,不僅總統澤蘭斯基全家都留守,國會全體議員(包括大多數女性)都留守。前任(落選在澤蘭斯基手上的)總統拿起武器守在街頭,剛剛還見到外交部副部長,女性的Emine Dzheppar在電視上說:這是我們國家生死關頭,這是一個國民可以付出的最崇高的代價。38歲的Dzheppar有丈夫跟兩個女兒,但是兩個大人都沒有走。她剛跟女兒通過電話,雖然會掉眼淚,但是她說她相信,經過這次,我們的國家才可以重生。 普京用部隊攻不下,就用炸的。昨天俄羅斯承認他們施放了不止一枚的Hypersonic missile十倍音速的極音速飛彈,摧毀了烏克蘭南部一座燃料庫,以及一個軍事基地。策略是不惜要將烏克蘭炸平。看你們投降不投降。 還沒有見過歷史上有一個國家全民用生命團結起來對付入侵者。
袁曉輝 2022-03-21
信念或責任

信念或責任

馬克斯·韋伯認為有兩種形式的道德行為,一種是基於信念準則,另一種是基於責任準則,動機不同可能會造成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鴻溝。 這兩種準則其實有點主動與被動之間的差別,道德行為如果基於信念,通常會積極參與政治,從事政治的工作,希望改變社會的未來;但如果基於責任,通常會被動參與政治,站在防禦的角色,希望捍衛社會的美德。這兩者之間並不是鐵板一塊,也可能因為責任準則的行為,轉化成信念的道德行為。 愛好和平是基本的道德,將國家預算放在武器上面,看起來並不是件慈愛的行為。但從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看來,放棄武裝形同自殺,連言論一向荒謬的呂秀蓮都知道「武裝」中立,任何想要阻止戰爭的人,一定要有足夠的威嚇力量。當責任的考量了解武裝的重要,擴充軍備也變成了一種道德的行為。 我覺得大部分的人並不是由信念來驅使行動,而是莫名其妙發現這是種責任,「不是我,不然是誰」,而不是「我正在帶領社會進步」。 以信念為準則道德行為,當然重要。但是以責任為準則的道德行為就已經很難做到,我相信主動從國外回去烏克蘭戰場的那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責任的驅動。 當然因為生氣而做那些梗圖的人也是一樣,只是程度的不同,我是比較奇怪想了很多東西,簡單來講就是因為道德責任而產生了「不爽」!
李忠憲 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