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讓中正紀念堂變身新國會!
促轉會拋出將中正紀念堂改為「民主歷史記憶館」,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和李筱峰教授則投書自由廣場,贊成利用地利之便,將首都市中心的中正廟,改為有急迫需要的新國會用地。 推廣民主記憶和反威權教育並非不重要,但規劃固定文物展,放在市中心的黃金地段,空間過大有浪費之嫌,不如將蔣介石和他一生帶給台灣人最大傷害的二二八事件相連結,將相關個人生平文物,移至現今曝光率和社會知名度,使用率都不高,位於南海路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內,以精緻規劃的常設展和不定期特展,連結台灣特有的歷史脈絡和民主進程,介紹給國內外人士,同樣能保有民主反省教育和記憶的功能。 現今的中正紀念堂若能改成國會大廈,就會立即是台灣民主成就最好的活招牌和民主地標,善用原本主堂體和周圍空間,還可增設亞洲一流的國會圖書館,和後面華光社區有「台北華爾街」之稱的金融特區相連結,使金融、政治和兩廳院藝文區塊連成一氣,周邊改造成更多綠意的開放空間,物盡其用,高度利用,增進可親性和人民共享的福祉。 圖為中正紀念堂園區。(資料照) 原本國會遷建空總土地,因1999年921地震而「暫緩」,轉眼竟也23年了,可見朝野雖有共識,但往往流於紙上談兵,坐而言而不起而行,不但辜負人民期待,遲遲未能推出台灣新國會地標,向世界行銷台灣民主自由形象,也造成許多國家的無形損失。 現今的中正廟園區,中間是瞻仰大道,兩旁是中國式庭園,散發著濃濃的中國味,瀰漫中國帝王陵寢的陰森和氣場。唯有立即移走蔣氏銅像,並逐步規劃推動將此地變身,改為活潑多元,民代議場的人流不歇,意見如百花綻放的的民主議事廳—台灣新國會的殿堂,才能有效擺脫一來這裡就想到「殺人魔」蔣介石的歷史悲情。蔡政府別再捨近求遠,該一次解決兩個沈痾老問題,給人民希望和信心,一新國際社會耳目。 (台北市民)
蕭嘉弘
2022-05-03
從開羅、舊金山到臺北 : 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啟發
今年是《舊金山和約》70周年,而臺灣主權究竟歸誰屬的老問題,又再次因為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主張臺灣地位未定論而引起爭論,更因為我國外交部的說帖依據開羅宣言、中日和約等主張臺灣應屬中華民國,演變成藍綠口水戰(比如馬英九在臉書力挺外交部主張,而力斥蔡政府應當糾正過往錯誤,以正視聽。) 馬政府時期「開羅宣言」相關說帖內容仍繼續呈現在外交部官網。(擷取自外交部官網) 筆者認為,其實外交部的說帖破綻百出,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才是歷史不爭的事實!首先,開羅宣言只是單方面的公告,而且聚焦的是在於軍事問題,宣言本身不僅沒有會議記錄可以參考,也沒有蔣介石、羅斯福與邱吉爾的簽名,也沒有經過民意機關的批准,又怎能產生拘束力?此外,事關主權歸屬的外交問題,國際慣例之所以要以條約或是協定解決,關鍵在於條約是締約雙方參與,且經過雙方合意的意思表示,因此有宣言達不到的禁反言(不容許反悔)的效果,因此如果開羅宣言就能主張臺灣屬於中華民國,那麼當時甲午戰爭是不是日本只要發布公告就能主張臺灣屬於大日本帝國,那何須再簽《馬關條約》由清國正式割讓臺澎給日本呢?同理,如果開羅宣言真具有效力,而且經過波茨坦公告與日本降伏文書背書,那麼何須多此一舉再簽中日和約? 反對臺灣地位未定論者,還有一派主張中日和約時臺灣主權已經由中華民國取得而解決,所謂日方「放棄」對臺主權就是「歸還」(比如歷史學者林滿紅)。這個說法看似縝密,實則也有疑問。第一,中華民國於1971年喪失聯合國席次的中國代表權,也與日本於1972年斷交,如此一來,中日和約還能被主張有效嗎?當然,從中共國台辦氣急敗壞,不承認舊金山和約的態度,表示中共也沒有因此取得對臺灣的主權。第二,當時簽訂的「中華民國」,其實只是事實上統治臺灣,實施非法的武力戒嚴(蔣介石在亡命臺灣時直接對臺灣省主席陳誠說過的那句「亡國之民」可以印證),各國只是礙於冷戰反共的現實考量而予以默許,但不表示承認。第三,中日和約簽訂後,日本公開拒絕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且沒有立場承認中華民國對臺主權。因此,真的能將所謂的「放棄」解讀成「歸還」嗎?因而筆者認為中日和約代表中華民國擁有臺灣主權,是存有疑慮的。 筆者認為,那麼依照日方的態度,中日和約簽訂的用意,應該是當時日本已經將臺灣視為一個全新獨立的國家,只是治理的政府是一個妾身未明的「中華民國」罷了。如此說來,早在七十多年前,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歷史事實,已經透過條約被國際承認了,然而事實上的治理並不代表法理上的正當性,正因為日本只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對臺主權,沒言明交給哪國,因此變成各說各話的局面。 其實,臺灣國際地位的討論,本來只是個很有歷史脈絡的學術議題(比如《課綱中的臺灣史》合著學者之一薛化元在書中仔細整理討論過),但因為國際局勢複雜,變成了政治問題。殊不知,臺灣的國際地位,早就已經經過解嚴民主化帶來的總統直選而有了法理的支持。換言之,臺灣已經透過民主選舉得到國家化的終極解決,自然已經不產生主權誰歸屬的問題了。這才符合當今國際社會對於臺灣的看法。 因此,筆者希望外交部能徹底反省,趕快改正這份說帖,切莫再昧於專業,而採用某些意識形態影響下錯誤邏輯形成的論點,在台海戰雲密布的局勢,火上澆油,使得這個問題被不當的被中共利用,構成動武的理由,而使國際社會無法介入,這並非臺灣、中國與世界之福!這才是負責任的外交部! (服務業)
淺靖
2022-05-03
無法無天的台鐵工會
台鐵工會威脅勞動節罷駛,我連續三天好言相勸,希望工會幹部回心轉意,因為他們的訴求毫無正當性。果然勞動節當天台鐵只開出十八班列車,幾乎所有員工都拒絕出勤。 我是工會的支持者。過去十六年,我參與多次罷工投票,也曾對雇主提出勞動訴訟。針對這次台鐵工會發動的罷駛,我只能用「無法無天」四個字來形容。 在北美,合法的罷工只有兩個理由: 一、經濟理由,如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或改善工作環境等。 二、不當雇用,如歧視待遇、升遷不公、違法解僱等。 只要脫離這兩大理由的罷工抗爭,都被視為非法。發動罷工的幹部要負法律責任;參與罷工的會員也會遭受懲罰。 這次台鐵工會發動罷駛,理由何在呢? 根據台鐵工會理事長陳世杰的新聞稿(見附圖),這次罷駛係衝著行政院的台鐵公司化草案,包括: 一、草案完全沒提到鐵路安全。 二、草案增設許多肥貓董事席次。 三、公司化之後的台鐵要向政府租用車站與鐵道。 四、政府透過媒體抹黑台鐵員工與工會。 五、政府執意通過草案,太草率。 六、台鐵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資源嚴重不足。 上述的六點抗爭理由,無一與台鐵員工的勞動條件有關。台鐵工會就是無法無天,完全不知分寸,理由有二: 一、台鐵是國家財產,應如何治理與經營是政治議題,職掌在交通部與立法院。台鐵工會沒有選票基礎,無權阻攔民選政府的公司化政策。台鐵工會的訴求根本撈過界了。 二、台鐵公司化是研議中的政策,是否會造成勞動條件受損尚不可知。台鐵工會發動的罷駛,竟然針對尚未發生的事件。這種建立在「想像」的抗爭沒有正當性。 除了罷駛的訴求缺乏正當性,台鐵發動罷駛的過程也充滿瑕疵。 一、台鐵藉由假日不加班為名,達到罷工之實。在勞權先進國家,這就是非法罷工。 二、台鐵工會發動罷駛,並未經過全體會員投票。未經過民主程序的罷工,就是非法罷工。 三、台鐵工會選擇在勞動節罷駛,並未與雇主協商。工會片面決定日期的罷工,也是非法罷工。 四、在罷駛之前,台鐵工會與雇主之間並無集體協議的談判。在僱傭合約有效期間的罷工,也是非法罷工。 五、據聞台鐵工會幹部施壓會員勞動節不得出勤。非屬會員自主的罷工,也是非法罷工。 #結論 台灣的勞權運動尚在起步階段,資方與勞方都應遵守遊戲規則,以期達到最佳的勞資平衡。蠻橫的抗爭對勞權的傷害,遠大於貪婪的資方,因為得不到社會大眾的支持。 對於撈過界、不遵守規則的台鐵工會,交通部不能姑息縱容。對發動這次罷駛的工會幹部,交通部應該硬起來,該求償就求償,該解僱就解僱。
翁達瑞
2022-05-03
何時才「解瘋」?
一位台灣外交界前輩為了「中華民國台灣」六個字,竟然被一個跡近抓狂的人- 據説以前還是學者哩,在國會殿堂裏莫名其妙地羞辱到不行,被指著駡「你是肖仔?!」。實在令人看了難過到不行。 我們在國外作外交,被中國打壓,不准我們用「Taiwan/台灣」,结果有人在國內很務實地用「中華民國台灣」,也要被中國XX黨的人駡到臭頭,要求不能有「台灣」。可他們一碰到中共,「中華民國」就自動不見!到底誰才是「肖仔」?! 我今天早上去德北下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首府所在地漢諾威出席其邦議會正式成立「友台小組」並致詞,- 噢,是「友台」小組,不是「友中」小組噢 -而他們為我作的名牌就是「Repräsentant von Taiwan 」(台灣駐德代表)!而這也不是現在,早就如此了!(看附圖如下) 這下好了,他們還在說,中國大使館應該會來抗議他們沒用「台北駐德代表」,而是「台灣駐德代表」。 「台灣」是招誰惹誰了?出國被老共打壓,在家被老K嫌棄! 看到「台灣」就抓狂的人,都幾十年了,也該「解瘋」了吧! 你搞得我們好亂啊! *** 附圖上寫的德文是: 「歡迎台灣駐德代表 謝志偉教授/博士 德國國會議員芭芭拉·渥特曼」 *** 另外,看看下面這則臉書對話,就可以知道,台灣人在想什麼: 甲:哇!還有國旗耶! 乙:對,我台灣我驕傲!
謝志偉
2022-05-03
《舊金山和約》踩到中國黨的痛處!
國史館長陳儀深舉辦《舊金山和約》生效和《台北和約》簽署70週年學術研討會,因為論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外界批評。圖/擷自總統府flickr 國史館長陳儀深4月23日舉辦,《舊金山和約》生效和《台北和約》簽署70週年學術研討會,因為論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中國國民黨批評,指國史館長陳儀深是台獨學者;挑戰、質疑中華民國的主權言論,對國家是個傷害等等。 前總統馬英九指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日本降書》,是構成中華民國光復台灣的法律基礎。馬英九在其總統任內亦不斷老調重彈,台灣光復、對日抗戰與《開羅宣言》的關係。其實這是戒嚴時期以教科書洗腦台灣人,欺騙台灣民眾70年大謊言。 《開羅宣言》是1943年12月1日所發表的對日作戰的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的通稱。1955年英國外相艾登(Anthony Eden)正式書面陳述《開羅宣言》僅是「意向聲明」(a statement of intent);同年外交政務次官羅賓·特頓(Robin Turton, Baron Tranmire)認為它本身無法移轉主權,台灣在1945年時被委託(entrusted)給中華民國,是做為軍事佔領(military occupation)行使治理。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Dulles)同樣否定《開羅宣言》是條約。 其次,1961年3月15日,在日本國會參議院第38回預算委員會上,日本共產黨議員岩間正男提出台灣依歸屬於中國的論點時,日本外務大臣(外交部長)小坂善太郎回應澄清:「波茨坦宣言中載明開羅宣言的規定必須履行,而我方依據降伏文書,宣布將遵守波茨坦宣言。但是,所謂的降伏文書,具有的是停戰協定的性質,並不具有處分領土的性質。」可見如此重大領土主權議題,在以和平手段處理時,當以條約或協定規範;若因戰爭手段產生,則亦必然以戰後之和平條約或協定處理。 因此陳儀深表示,1952年的《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提及日本放棄台澎主權,但並未指明台澎主權歸屬,這就是所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不是我們發明的。當年主要發起《舊金山和約》的國家是美國,簽署時的49國有其共識,就是故意要在《舊金山和約》凍結台灣地位的問題不予處理,美國等國這樣處理,才可避免把台灣及澎湖群島的主權交給當時已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民黨企圖曲解《開羅宣言》其目的,藉以取得竊佔台灣的法理依據欺騙台灣人;對中國共產黨而言,以國共內戰未結,作為併吞台灣的藉口。二黨的黨國機器千方百計以《開羅宣言》確定臺灣法律地位,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理至明。 「台灣地位未定論」,引起國共兩黨的反對、抗議,也就不足為奇;尤其國民黨向來以大中國、大一統史觀,矮化台灣主體性,至今依然如夢魘般的困擾著台灣人,使得黨國幽靈盤據台灣的上空揮之不去! 英國小說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在《一九八四年》一書中提及:「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若是說在過去黨國極權主義時期如此,但在台灣逐漸確立民主自由體制時,終於掀開潘朵拉的盒子,「台灣地位未定論」踩到中國黨的痛處;只是,國民黨依然冥頑不靈捍衛世紀的大謊言,在國際局勢「反共抗俄」的氛圍中,不怕被台灣人掃進垃圾桶!?
陳慶坤
2022-05-03
時代雜誌攻擊馬斯克
05/02/2022星期一 你可能以為目前在美國已經是一個是非模糊,黑白倒置的世界,未來六個月你會見到進一步的翻天覆地資訊顛覆時期。一方面國土安全部DHS已經宣布將成立一個「錯誤資訊管理局」,聲言要取締,打壓「錯誤資訊」,但是我們知道,這些人曾經公開表示亨特拜登的電腦是俄羅斯配合川普政府送出的錯誤資訊,而當時為這說法護航的一位女教授Nina Jankowicz,現在居然將出任這個部門的主管。這不是擺明了要壓制所有反對民主黨,支持共和黨的聲音? 為了讓他們可以光天化日壓制言論自由,美國媒體已經大力配合。時代雜誌Time在星期五刊登一篇專文,居然說「言論自由」是白人男人的一種「執迷不悟」obsession,文章明顯是要打壓剛剛買下推特的馬斯克Elon Musk。文章作者Charlotte Alter指出:馬斯克說那440億元保護言論自由是值得的,他應當用那筆錢解決美國的露宿者問題,那就更值得。如果他能解決世界貧窮,就更值得無數倍。(下圖是時代雜誌過去以馬斯克做的封面。) 她表示,「為什麼一個富有的科技人才像馬斯克會關注言論自由,甚至成為他至要的前提?他為什麼要在乎誰能夠在推特上說些甚麼?」她認為馬斯克心目中的言論自由,不過是散布不實資訊的觀念,與當年立國者的想法不一樣。她的結論是,所謂的言論自由不過是白人男性的執迷不悟,以及一個企業家要奪取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為了證明她的說法,她引用史丹福大學教授Fred Turner的話說:「目前看來確實是社會菁英階級elite最關注言論自由。特別是男人。而且是企業家的目標。好像他說:我已經在企業上(Tesla)做到了,在太空中(SpaceX)做到了,現在要在全世界都做到。」 文章很長,全部是這一類歪理,可以見到當他們見到壓制不了不同意見時,連言論自由都被戴上白人種族主義的黑帽子。 時代雜誌不是唯一的攻擊馬斯克的媒體,NBC也在周末一篇長文,駁斥馬斯克星期四畫的一張圖表,說民主黨走向左邊極端路線。他們在這篇名為:「馬斯克錯了,而且非常壞的顯示他脫離現實…」中,列舉了一連串例子,證明共和黨才是走極端。這樣的立場像是一篇新聞報導,還是更像民主黨的打手的作品?文章中居然引述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州長Ron DeSantis的保護三年級以下兒童不要接受變性教育的法案,宣稱是壓制同性戀社區的法案。得手之後會導致更多的,甚至聯邦政府的打壓同性戀的議案。 文章中質問馬斯克,他所謂的保持中立路線根本不可信。因為他多次引用了一些右派政論家的言論。文章的結論是,就是因為共和黨這些極端措施,才導致了民主黨要還手。而民主黨今天被選出來的官員比較其他國家的左派,要溫和得多。 這些都表示,美國媒體會跟拜登政府緊緊團結在一起,對抗言論自由。何曾想到,美國新聞界會群起而起反抗言論自由。
袁曉輝
2022-05-03
丘宏達教訓馬英九
戰後產生的所謂「台灣問題」,有兩個層面:國民黨統治的正當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爭奪台灣主權。蔣介石以「法統」和開羅「宣言」虛張正當性,中共則以「自古以來」和開羅「宣言」主張「繼承」權利。 國共都知道,正式有效的舊金山和約未規定台灣主權歸屬,但歷經政治演變,民主化解決了國家定位和「中華民國」統治合法性問題,只是國民黨的紅藍卻與中共同調,死抱沒有約束力的新聞公報,主張一個中國。 紀念舊金山和約,不提台灣地位未定的條文才是荒謬,和約是台灣人民自決的基礎,被國民黨刻意隱瞞。一提台灣地位未定的條文,國民黨便抓狂,把時間點、文件性質、政治主張與法律規定混成一談。 出生在香港的馬英九,應該知道香港依正式條約割讓,也依正式條約「回歸」;他曾在丘宏達主持的馬里蘭大學中國法律研究中心打工,丘宏達是他的老師,更應該知道丘宏達一九七九年出版的論文集,就駁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 丘宏達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古以來」論,並認為因為它否定舊金山和約效力,而且從未實際控制台灣,因此不能以長期佔有而主張對台灣主權;台灣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 研究國際法的丘宏達認為,人民「自決」已經成為國際法原則,這項原則完全推翻任何以歷史為依據的主權主張,他的立場與現在民進黨的主張相符,嚴厲打臉他的徒弟馬英九。 在舊金山和約台灣地位未定的基礎上,台灣民主化,依主權在民和「自決原則」,選擇國家定位,自由選擇政府,已沒有統治合法性問題,不像馬英九之輩接受「一個中國」,自陷非法和主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的圈套。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2-05-03
充滿既視感的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疫情,從四月以來一路爬升。防疫政策與措施隨著疫情快速變化,為了維持日常生活,防疫記者會又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身為台北市民,筆者也重新追踪每日的台北市防疫記者會,以便得到市府防疫措施的最新資訊。當確診人數一再攀升,關心的重點也從疫情如何,轉變為有什麼防疫措施需要配合。畢竟中央提出的政策,地方如何執行才是攸關日常生活。不過兩週下來,覺得如果與去年五月起那波疫情記者會相較,有著濃濃的既視感。 第一,抱怨太多。今年和去年一樣,每當記者問了個問題,市長若開頭說「我是不想抱怨/多講啦」,接下來就必定是一堆抱怨;甚至不待記者丟球,市長自會抱怨中央。大家如果有職場經驗,相信開會時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反覆無窮盡的抱怨。這並不是因為不重視由抱怨反映出的策略或執行缺失,而是面對這些缺失該如何解決,才是會議目的。把時間不斷浪費在抱怨上,對不起亟待實用資訊的市民。 第二,疫苗永遠不如意。去年疫苗不足時怪中央採購不力,疫苗來了怪中央分配太少,疫苗多了又要對廠牌嫌東嫌西。今年同樣的話術在兒童疫苗上再來一遍。未與輝瑞簽約前怪沒有BNT,簽了又怪怎麼不在同意書發出前簽,突然又多一種疫苗,害台北市不知道怎麼辦。這些話對市民一點用處也沒有,不如快點解決問題,讓市民有選擇機會。 第三,發明新詞。明明已有現成可用的詞彙,市長就喜歡發明一個新的,結果與既存的詞彙意義其實沒有差別,聽起來卻像是台北市有什麼獨步全台的新作法。去年的精準疫調、同心圓疫調,其實就是全台都在做的疫調;今年又新出來一個軟性封城,聽起來到底跟三級警戒到底哪裡不一樣,到現在也搞不清楚。 第四,藉防疫記者會談黨內議題。防疫策略固然是政治事務,但若是拿防疫記者會記者提問環節當藉口,實在應該節制。台北市民以及在北市討生活的所有人,關注防疫記者會,並不是為了知道民眾黨的家務事。記者職責所在提問,不代表市長就應在這個場合,浪費全體市民的時間。 今年與去年相比,疫苗接種率、檢驗量能、醫療量能、防疫戰略都已不同,市長在防疫記者會的表現卻不改去年,仍然藉抱怨中央轉移市民不滿情緒、宣傳自家政黨。真心希望市長能解決問題,而非發洩情緒。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張約翰
2022-05-03
馬斯克火力全開
美國極左派新聞台MSNBC批評Elon Musk是一位任性且不那麼聰明的億萬富翁買下了最具影響力的訊息機器(Twitter)然後交給了極右派.... Elon Musk推文回應:「基本上NBC(MSNBC的母公司)電視台指稱所有的共和黨員是納粹」 Elon Musk續推:「同一個機構(NBC)掩蓋小拜登筆記型電腦的新聞,得到Harvey Weinstein(好萊嗚知名製作人)性騷擾的消息卻決定不報導,並且幫Matt Lauer(前NBC當家主播)蓋了強姦辦公室」 Elon Musk火力全開!!
Alexander Huang
2022-05-03
認識人性
最近一次的 LSD 在雨中跑了四個多小時,30幾公里,本來應該是超無聊,但我一邊聽阿德勒的「認識人性」,讓這段時間變得非常有趣。這本書是阿德勒在維也納社區大學開的一門課,針對400個學習的民眾,一年的講義。 當年我在柏林的時候對於德國這種社區大學 Volkshochschule 感到非常的佩服,外國的學生可以在這裡唸德文,用歌德學院幾十分之一的學費,也可以學習到相同的課程,幾乎什麼有趣的東西都可以在這裡用非常便宜的學費得到這些知識,上課的人也非常多。 從這裡看出來這些德語系的國家,對於終身學習觀念的落實,台灣的教育令太多人離開學校以後就不再學習跟自己工作無關的東西,不知道這種無知,嚴重影響自己生活的品質,以及人生的樂趣。尤其自以為是知識分子,其實卻是一無所知,比自認為無知的人更加可悲而危險。 聽完中文版的有聲書,我到Amazon的Audible找不到阿德勒德文版本有聲書 Menschenkenntnis ,但找到英文版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順手就買下來。突然想起高中英文老師講的話,英文是通往世界的窗戶,如果沒有辦法閱讀其他的語言,通常都會有英文翻譯本。 「越是理解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有更好的生活。」 這本書開頭的第一句話:希臘德爾斐阿波羅神殿入口,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gnothi seauton),那是人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其答案的課題。 我在唸大學的時候,看了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對我一生的影響很大。「認識人性」是我第一次看,裡面的很多論述能夠幫助了解自己。推薦我的臉友去聽或看!看完這本書,我們就會更能夠了解陳建仁和柯文哲之間的不同。 逞強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不要努力「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變得很強」。 ~自卑與超越
李忠憲
2022-05-03
白宮記者之夜
04/30/2022星期六 今晚是白宮記者之夜,川普任期因為他跟媒體關係差,所以最初三年都沒有出席,加上過去兩年的Covid-19,也沒舉辦,所以今晚對於民主黨跟媒體是大事,CNN做了很久的宣傳要全部現場轉播,比金像獎頒獎禮還隆重。不過所有都在我預料之內之後,居然讓我見到今晚的主講嘉賓說的話語中帶刺,我相信CNN等人心底裡絕對不開心。 後來發現Fox News也大部分轉播了,見到那些媒體人各個衣香鬢影,簡直都當自己是明星。前面很大一部分我真的不想看,只舉兩個例子,一是頒獎,第一個大獎就給了ABC的Jonathan Karl,因為他報導一月六日國會騷亂事件傑出。而他領獎時只說了幾句話,居然是:「一月六日事件不只是騷亂,還是對我們憲法的攻擊,對我們民主的攻擊。」此舉已經點出今晚的主題及方向,繼續攻擊川普跟共和黨。之後又有全美大學新聞系得獎學生的錄影講話,前後有幾十人,(又是各種族平均分配,白人只占極少數),讓人感覺到,左媒繼續在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左派媒體人。 不過在拜登講話之後的主講嘉賓是Trevor Noah,南非來的黑人,目前是The Daily Show的主持。原來以為他也跟其他講者一樣一面倒,沒想到大大出我意外,至少兩邊都損了。我未必記得清楚,只列舉其中部分。 比如他一開始說:我很奇怪,今晚為什麼找我做主講,因為來自遙遠的南非。然後我看到民調,(拜登的)黑人支持率很低,他需要一個黑人坐在他身旁。 他還說:好多人罵你,我真的不懂。自從你上台,所有東西都向上看好:油價高了,租金高了,食品價也高了。 比如他說:「川普時代MSNBC每天都說川普如何壞,到了拜登時代,他們繼續說川普如何壞,這就是一貫性consistency。」你說在座的MSNBC會笑嗎?之後他說(白宮發言人沙琪)「你現在在白宮是為拜登(每天讓他好看),你馬上要去MSNBC了,也是,哦,也許我不該舉這個例子。」 「共和黨很多人到現在還相信川普贏了2020年大選,就像民主黨很多人相信,拜登會贏得2024年大選。」 還有:「那個以前是,CNN的Daniel Dale,他以前每天都做fact check,但是現在完全不做了,還有華盛頓郵報等。」(這一句說得真好,也是我多次說過的。Daniel Dale以前是多倫多星報記者,有份害死多倫多市長福特Rob Ford的一份子,CNN因此看上他,請了他去針對川普,每一天都計算川普說了多少謊言,被所有媒體引用,後來又到了華盛頓郵報。) 他說:拜登有一天說普京應當被除去(權力),引起軒然大波,俄羅斯好不高興,直到有一天有人跟他們說,拜登想做的事都做不到,(他們才好些。) 又說:「你們做記者的都很清高,都知道不應該跟當權者掛勾在一起,…哦,那個Chris Coumo在哪裡?」(因為Chris Cuomo主持節目時,經常訪問他的哥哥,紐約州長Andrew Cuomo。之後Chris被CNN開除,Cuomo州長也因醜聞下台。)之後說「現在失業率很低,只有3.6%,不過如果不計Cuomo家族,只有2%。」 他提到很多Fox News的主持人跟記者,雖然Fox News在白宮一向是最低調的。(今晚估計總共有一百多桌,全部免費,所以是納稅人付錢?)他必須兩邊都諷刺,但我覺得對Fox News是非常捧場的,好像他說「收視最高top rated的Fox News總是受到不公平批評bad rap,」之後就開始損了,這是笑話的典型,先說好的再引出壞的。之後說:「Fox News就像Waffle House,下午都很正常,到了日落後就有一個女酒鬼要跟每一個進來的墨西哥人打架。因為這電視台的影響力很大,他們反對打疫苗讓觀眾都進了ICU。」意思是說晚間節目很尖銳,像是打架,雖然是諷刺Fox News,但也可以是說這電台晚間幾個節目的影響力很大。 他提到「記者必須甚麼都追問,好像亨特電腦,這是好事,不過Fox News最愛追問此問題的卻是Peter Doocy,但是他自己是靠著父親進了Fox News。」(他父親不過是早晨節目主持之一,不是甚麼要員。而且他不必靠父親,因為他在學校時就做實習記者,現在也很傑出。但是誰都知道電腦醜聞要比靠父蔭上位嚴重得多。)他又說:「Peter Doocy可以繼承Chris Wallace的位置了。」(因為Wallace父親過去也是著名記者。) 他又說到所有Fox News晚間主持人的名字,一個叫出來,包括說Sean Hannity主持節目創下最長久紀錄,值得大家拍手。講完之後就說CNN+一個多月花了三億元,卻關閉了,還說「這都要怪(CNN的) John King,他能預測每一個州每一個選區會投哪一個黨的票,卻無法預計人家不要看更多CNN。」 但是我上網去找這幾句話時,見到的全是他今晚損Fox News的。而且他一個晚上提了兩次CNN+的失敗恥辱。 他還說,Sean Hannity正在跟Fox News早晨節目主持之一Ainsley Erahardt拍拖,說這是「辦公室戀愛」,不過不要擔心會造成兩千萬元訴訟,賠上鉅款。(他這是指CNN主席Jeff Zucker兩個月前被開除事件,就因為他跟CNN市場部女主管交往違反公司規則,其實是因為Zucker開除主持人Chris Cuomo,對方以這件事鬧開,要同歸於盡的事。) 我直覺他是Fox News的忠實觀眾否則不會列舉這樣多的實例,因為他比例上很少提其他電視台的主持。而且要知道,攻擊Fox News是我們每天都見慣的事實,從奧巴馬,拜登,到所有主流媒體每天都攻擊Fox News,但是你幾時見過主媒攻擊CNN等媒體? 他還提到了NBC的Chuck Todd,諷刺他說:你好嗎,我要問一個follow up問題,但是我知道你不知道這是甚麼。結果下面的人不高興了,發出不滿意的聲音,他就說,不要噓,我知道他在嘗試。(其實觀眾是在噓他,而不是Chuck Todd。這是相當的諷刺,因為這個Chuck Todd我提過很多次,他是最partisan的,他訪問民主黨人甜如蜜,從來不問困難問題,他們說甚麼他都不會追問follow up。這就是Trevor Noah要表示的意思。所以在座觀眾才會不高興。)所以我認為他對Fox News是小罵大捧,對於左媒是小捧大罵。 因為我對左媒得期待很低,所以對於Trevor Noah今晚的演說認為簡直出人意表的「難得」。 05/01/2022星期日 我說過很多次,美國的民主黨人進行黨爭的目的,一方面是為自己取得名與利,一方面是希望混名流。現在又有一個現成的例子。昨晚的白宮記者之夜,揭開面紗,完全是依著奧斯卡頒獎禮的格式進行。原來開始之前,已經有紅地毯,而且名流嘉賓都要先走紅地毯,供記者拍照。而且那些人的禮服也是跟奧斯卡頒獎禮的規格一樣,極盡豪華。 現在知道,出席的嘉賓超過兩千人。說是白宮記者協會晚會The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 dinner,究竟有多少記者現在是跑白宮新聞?我們都知道白宮新聞室每次不過可以擠進去五六十人,哪裡來的兩千多人。看出席者的相片,除了民主黨高層,(白宮幕僚長Ron Klein,那位權傾一時的政策顧問Susan Rice,國務卿等),原來好萊塢提供了一半人選,而且都不是正當演戲的明星,而是名氣大過作品的,好像Pete Davidson跟Kim Kardashian這一對轟動全場,影星Brook Shields 和她的女兒,影星 Morgan Freeman,Chris Tucker及紅歌星,體育明星等,那位白宮發言人沙琪也一改高貴髮型(將頭髮梳上去),穿上晚禮服出席。(下圖是記者,名流等走紅地毯,左起國務卿布林肯夫婦,CNN晚間節目主持Don Lemon跟他的男伴,以及曾經是民主黨山德斯Bernie Sanders以及副總統卡美拉Kamala Harris發言人的Symone Sanders,現在是MSNBC主持。) 我聽那位主講嘉賓Trevor Noah說:「你們在座者連著兩年叫大家在室內要戴口罩,現在一聽到有免費晚餐,大家都變成Joe Rogan。」(指他們都不戴口罩出席。)所以我知道這晚餐是免費的。哪麼是誰出錢?後來知道原來那些嘉賓都要付出350元一人的餐券,這樣說是記者免費?如果記者是白吃,那不是擺明佔名流的便宜?這還有待澄清。 川普上台後,因為與媒體處得不好,連著三年沒有出席,之後兩年因為新冠肺炎停止舉辦。拜登在昨晚的演說中居然這樣說:「這是六年來第一次有總統出席這晚宴,這是可以了解,最初我們有可怕的瘟疫plague,之後兩年我們有Covid。」這是很惡毒的,將川普比做瘟疫。但是在座者不當回事。 很多人說拜登的演講稿有幽默感,事實是他可以幽默,如果是川普,或是共和黨總統說那樣的話,不僅不會被當作幽默,第二天還會被修理。(昨天有證明,連Trevor Noah都證明我這說法是對的。) 拜登的笑話包括,一開始他就說:「多謝台下42%的人為我鼓掌。」表示他目前的全國支持率跌到42%。事實是他是取的最高值,目前他的支持率由33%到41%不等。之後他說:「不過在座各位民調支持率是唯一比我還低的群體。」這句話說得好,媒體從來不報導他們自己的支持率有多低。 他也開了自己年齡的玩笑:「這白宮記者晚宴開始於1924年,那一年我剛剛選上參議員。」 說到共和黨,他說:「共和黨似乎都支持一個傢伙,一個叫做Brandon的人。他這一年很受歡迎,我為他高興。」我們都知道,Let’s go Brandon在過去一年是很多場合共和黨的口號。 其中一個笑話透露一點玄機,他說:「我有一個特殊理由很高興可以出席這晚會,因為白宮每一個人都很興奮,我告訴我的孫兒孫女,還有Pete Buttigieg,他們今晚可以看這節目遲點才睡。」因為目前在華府盛傳,拜登將(交通部長布提潔) Buttigieg 看作是自己死去的兒子Beau Biden,很愛護他,甚至有意培植他做接班人,(也因為副總統卡美拉太不爭氣。)所以布提潔現在是華府大紅人。 不過他也不忘記散布民主黨的謊言,最後說:「自由社會的秩序目前嚴重受到威脅,我們的民主遭受毒素滲透,這些都因為錯誤資訊大幅的上升,真相被謊言掩埋,我從心底裡說,你們這些自由媒體現在的地位,比過去一個世紀任何時間都重要。」 這就是拜登跟民主黨最無恥的地方,他們過去(特別是過去五年多),泡製無數的謊言,嫁禍給共和黨(川普),又全力壓制真實的新聞,現在卻說別人在說謊。而且這句話就是要為他們即將在國土安全部門成立的Misinformation Board再度護航,以證明他們有這樣做的充分理由。大家一定要知道,這是拜登跟民主黨為今年中期選舉舖的路,他們要大張旗鼓地用謊言混淆視聽,爭取11月的勝利。 (下圖左是家政女王Martha Stewart 走紅地毯,以及右圖晚宴會場中女星 Drew Barrymore 跟三位女媒體人自拍,三位新聞人分別是:CBS早晨節目主持Gayle King,CBS晚間新聞主播Norah O’Donnell,及CBS新聞部主管Wendy McMahon。) 補註:這兩天引用的一些「笑話」未必每個人都懂,不過經常關注時事看板的人應當很容易了解。另外,很多我列舉的笑話,網上都不轉載,我見到很多報導都以針對共和黨跟川普的笑話為主題,那些有關CNN,MSNBC以及NBC Chuck Todd的一些諷刺的笑話都消失了。
袁曉輝
2022-05-01
這很難分辨嗎?
我不是什麼陳建仁研究專家,也不熟這個人。 想想看,我一介開工廠的糟老頭、老頑固,怎可能認識知名學者呢? 說穿了,質疑這件事的人不只有圖片中的人,陳建仁台大公衛所的林家青教授、林東明教授早在幾十年前,就都質疑過他。 甚至是當年陳建仁參與的「肝炎聖戰」主導者畢司禮教授也質疑過: 「你不是醫生,那麼你要怎麼診斷?你以後要怎麼辨別症狀呢?」。 陳建仁先生回答:「教授,你是醫生,但是你覺得我有沒有B型肝炎?」。 見畢司禮教授搖搖頭,陳建仁回答他: 「醫生也沒辦法一眼看出有沒有肝炎,但是我只要去隔壁實驗室驗了就知道了」。 (這是好幾年前陳建仁接受採訪時說的) 我們姑且不談陳建仁因為當年數學考得亂七八糟,而只能填上森林系,也不必先談什麼他是不是醫生。 記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什麼地方? 這可不是什麼跑龍套的區域大學,那是世界級的學術殿堂。 論文引用次數統計也不是粉專按讚還是發推分享,那是紮紮實實的學者對學者來著的。 引用次數的統計可信度是拿學者尊嚴在拼的,誰敢說謊? 人都會有出身低的時候,年輕時候不知道未來怎麼走,再爛的低谷都會有機會碰上。 但是出身低絕不代表什麼! 陳建仁決定轉考公共衛生系後,不僅接連在實驗中拿出成果,翻譯完基因教科書的醫學書籍,還可以有實績申請進入霍普金斯的博士班,最後以成績優異(pass with honor)畢業。 擔任助理教授時就寫出流行病學的大專用書,三十五歲時就當上了正教授。 他一生努力研究、救人,擠上中研院成為院士,敢問這配不配讓人尊稱一聲「陳博士」呢? 人能發憤圖強、己立立人,那就算出身再怎麼不濟事,誰也不會去笑話他。 就如同柯文哲為何考醫學系重考三次,沒人會笑話他,還叫他柯P。 柯文哲不會開盲腸手術,也沒人笑話他,還給他做主任。 柯文哲政治素人,不諳市政,沒人笑話他,還給他當市長。 柯文哲運動白癡,不會辦運動會,但是世大運大家幫他舉辦成功,還給他鼓掌。 柯文哲啥都不成材,失言連篇,歧視同志,貶抑女權,但是大家寬宥他,還讓他連任一次。 然而在疫情爆發的時候,他本來應該是以醫生的身分,接連做出正確判斷。 結果此人剛愎自用、倒行逆施,不僅接連捅出馬蜂窩,竟連非醫生的其餘縣市長都幹得比他好! 他以販賣恐懼為樂,兩年來做出錯誤預言無數,以挑戰中央為榮,人家希望他往東他偏往西,導致群聚感染事件不斷。 疫苗施打時進度落後到竟然需要台南等縣市「禮讓疫苗」予他,開玩笑,這得拿多少人身危險來換啊! 每每質疑他時,證據不說話,倒用一副嘴臉來說話:「我智商157」、「我是台大醫生」、「我是加護病房主任」。 結果有人翹毛了、有事炸鍋了,才摸摸鼻子說: 「這個喔……教科書沒教」。 這,才是他被笑話的來源! 我們都年輕過,甚至是我這種老頭,讀書時也被教授笑過。 我這輩子沒拿過資訊相關的文憑,卻幹了半輩子的軟體工程師,老了想去拿點文憑圓夢,老師直接點名我,戲謔地笑著對我說:「你,很勇敢」。 為了完成人生的理念而轉換跑道,這沒什麼好笑的,只要堅持,那麼你一樣會成功。 但是可恥的是為了政治的利益,而扭曲人生理想、背叛應堅持的信仰,失去作為人的根本,那就算是柯這個字後面有再多的P, 那些都只是屁。 一個為了理想能當到梵蒂岡爵士。 一個則為了利益能幹到成為過街老鼠。 這很難分辨嗎?
Peter Lee
2022-05-02
沒有比較沒有真相
沒有比較沒有真相 高雄市陽性率3.68% 但是開了24家採檢醫院 台北市陽性率14.78% 僅開7家採檢醫院 然後柯文哲只想製造聲量,整天預測疫情引起恐慌,你如果把心思多放在防疫,台北市確診數就不會這麼慘了 #柯文哲不倒台灣防疫不會好
台灣是咱的國家
2022-05-02
台灣立法院往何處去?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4月21日續審攸關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第99條之1條文修正草案;財委會開門後,民進黨、國民黨立委一擁而上,奮力衝向主席... 台灣的國會就是立法院、立法院就是國會,不像美國、日本有參、眾議院或英國有上、下議院之分。做為全國最高立法機關的唯一殿堂,立法院的硬體建築,門面當然不宜太小氣寒酸。 侷促台北市中山南路1號的立法院現址,格局真的是太小太小了,小到在裡面的許多國會議員的格調與高度,也都離宏偉開闊很遠很遠! 立法院該搬到那兒落腳?立法院長游錫堃正跨出物色的第一步。以各縣市政府、公務機構房舍、捷運站、藝文中心等愈蓋愈豪華氣派的現實環境看,未來立法院園區建築的格局造型會不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實不用國人多所操心。 吾人倒是相當擔心:將來的立法院園區,會出現德不配位、軟體搭不上硬體的症狀,會一如被譏「只有大樓沒有大師」的許多大學,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虛有其表而已! 從制度面看: 國會席次,患寡,更患不均!1991之前,立法院充斥一任到底、死而後矣的「老表」,是「患寡」的年代;現在的單一選區制,已然明顯出現票票嚴重不等值(例如宜蘭縣選舉人數超過卅六萬,連江縣不到一萬一)的「患不均」問題;至於34席不分區立委,現行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舉票之政黨依得票率分配的辦法,明顯圖利大黨、扼殺(遑論尊重、扶植)小黨,就彼何貴而我何賤的票票等值觀點及最簡單的算術,任何得票率達卅四分之一(約百分之二.九四)的小黨,都可名正言順,要求取得參與不分區名額分配之資格,這,有過分嗎? 再從問政品質看: 當年黨國不分、資訊封閉的年代,老表沒有選舉的壓力、沒有對選民負責的問題,增額代表為了衝撞體制、凸顯「一言堂」的荒謬,雖然肢體語言紛紛出籠,國人都能體諒那是非常時期的必要之惡!現在,立委不是比發言質詢擲地有聲,而是在比搶會期第一個報到;還迷信作秀式的問政,儘上演拉扯麥克風、霸佔主席台、打群架、潑茶水、扮小丑等老掉牙的戲碼! 選民如果還要繼續縱容這種不知今夕何夕,不能與時俱進、理性問政的政黨與政客充斥立法院,那新的立法院園區落腳木柵動物園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2-04-26
台灣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
拜登總統的醫療顧問佛奇日前宣告,美國已脫離疫情流行的階段。美國政府已解除大部份防疫管制,疫情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與病毒共存」。 除了美國,西歐各國也降低或解除防疫管制,不再恐懼病毒的散播。美國與西歐有何條件與病毒共存呢?衛福部逐漸放寬隔離標準的當下,台灣是否也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呢? 以下是我的分析: 附圖是我製作的「與病毒共存」座標圖,橫軸代表「疫苗保護力」,縱軸代表「感染免疫力」。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初,所有國家都在座標圖的左下角,未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 兩年來,世界各國的疫情發展出現四個模式,在座標圖的位置不同,與病毒共存的條件也不同。 #美國與西歐 美國與西歐的現狀,就是疫苗施打率與染疫人數都高。美國與西歐的經濟實力強,有資源讓全民施打疫苗。這些國家實行民主,不能為防疫限縮人民自由,因此防疫管制不足。 根據美國CDC的估計,已有六成左右的美國人染疫,至少施打一劑疫苗的美國人也佔了78%。在我製作的疫情座標圖,美國的位置已從左下角移動到右上角。 處在這個座標位置的美國與西歐,不只疫苗保護力高,感染免疫力也高,皆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 #印度與南非 印度與南非都算經濟弱勢國家,沒有大量施打疫苗的財力。這兩國又都是民主社會,不能為了防疫限縮人民的自由。 印度與南非的疫情擴散迅速,還出現變種病毒(Delta與Omicron)。儘管缺乏疫苗保護力,感染後的免疫力讓兩國的疫情自動降溫。 在我製作的座標圖,印度與南非已從左下角垂直移到左上角。若要與病毒和平共存,這兩國要提高疫苗施打率,才能移動到座標圖的右上角。 就算印度與南非的疫苗保護力未能提高,這兩國還是可以與病毒共存,只是人民要付出較高的染疫代價。 #台灣與澳洲 台灣與澳洲的感染人數少,疫情的傷害極其微小。兩國都屬民主政體,不能為了防疫限縮人民自由。兩者的防疫成績建立在政策引導與公民素質。 台灣與澳洲也都是經濟強勢國家,有足夠的財力讓全民施打疫苗。澳洲的疫苗施打率領先全球各國,台灣也急起直追,甚至超越了美國。 在我製作的座標圖,台灣與澳洲已從左下角水平移動到右下角。雖然兩國都有疫苗保護力,但仍缺少感染免疫力。為了逐步建立感染免疫力,台灣與澳洲都開始放寬疫情管制。 預期台灣與澳洲的感染人數會大量增加,在座標圖的位置會繼續移動到右上角,跟美國與西歐一樣,都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 #特例的國家 中國的疫情在全球屬特例。雖然疫情始於武漢,中國靠強制性封城很快就達到清零的目標,代價是人身自由與經濟生產的犧牲。 在追求清零的過程,中國也成功發展幾款疫苗,施打率領先多數國家。照理說,有了疫苗的保護,中國應該放棄清零政策,逐步建立感染免疫力。 令人不解的是,中國繼續追求清零,且封城的頻率與規模有增無減。唯一的解釋是中國自製的疫苗保護力不足,不清零恐引發大規模的染疫死亡。 在我製作的座標圖,中國所處的位置仍在左下角。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兩年多,中國仍然原地踏步,沒有建立與病毒共存的條件。 對中共政府而言,這是個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清零的代價昂貴。另一方面,不清零又恐造成大量確診,除非有疫苗保護。 問題是,中國自製的疫苗保護力不足。若要在此時進口外國疫苗,中共政府會顏面無光。為了愛用國貨,中共政府至今沒有核准任何外國疫苗。 #結論 從以上的分析,我可以得到三個結論: 一、台灣已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人民不必恐慌。最重要的是,把疫苗打好打滿。就算確診,也是無症狀或輕症佔大多數。 二、最終台灣將與美國與西歐一樣,同處感染免疫力與疫苗保護力皆高的位置,但台灣遭受的疫情傷害遠低美國與西歐。 三、台灣的防疫成績這麼好,當然是全民努力的結果,但蔡政府防疫團隊也功不可沒。大家不要忘了給予響亮的掌聲鼓勵。
翁達瑞
2022-05-02
老共同舟不共濟
北約2022年3.月2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緊急峰會。各國領導人商討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下一步行動。圖/截自拜登twitter 因為人性中不認輸的本能,所以戰爭這種東西,就變得開戰容易,停戰難,一但有各方勢力介入,各有各的盤算,就越發難以止戰,俄烏戰爭目前就是陷入這樣的僵局。 已經擺明要給俄羅斯好看的美國和歐洲盟軍,終於在德法兩國歸隊,回復團結,士氣正旺。德國之所以歸隊,後面當然是美國大力促成,4月28日,德國國會突然向中共發難,要求中共把奧援俄羅斯的手拿開,並且嗆聲:「如果中共持續幫助俄羅斯,將會受到制裁。」在此之前,德國的重武器也進入烏克蘭。 這場戰爭已經是歐洲多國對抗俄羅斯,也造成中共的兩邊為難。俄羅斯責怪中共沒有支援尖端武器,中共卻對俄羅斯軍隊不爭氣,敢怒不敢言。習近平和普丁兩人都產生軍事誤判,中共一向懼怕老毛子的武力,這是因為歷史上的因果印象,老共靠俄羅斯奪權,軍武也學老毛子,但是,俄烏戰爭一開打,才暴露俄羅斯外強中乾,真的不是打戰的料,習近平擔心,這種狀況說不定也會在解放軍上重演。 4月初,歐盟為了敦促中共出面制止戰爭,擺出歐中會議架式,結果卻令人失望,習近平還是不敢和俄羅斯翻臉。歐盟外交政策主席博烈利說:「根本是和聾子說話。」歐盟目前已經發現中俄邪惡軸心,是人類大患,本來武漢病毒已經使歐洲對中國不信任,如今又因俄烏戰爭,波及歐盟經濟,使歐洲國家民間社會反中的情緒也來到升高。 美國情況也是一樣,根據最近皮尤中心的調查,討厭中國來到80%,其中有40%非常討厭。為了反映社會,4月29日,美國眾議院比照二戰的軸心國概念,提出所謂「軸心法」,把中共奧援俄羅斯列入調查,並且要緊跟著做出更大制裁。 俄羅斯以天然氣恐嚇歐盟,學習老共以商逼政手法,加深歐盟對俄羅斯不信任,美歐和中俄經濟脫鉤,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這種脫鉤被定義「逆全球化」的時代來臨了。 4月21日,習近平在博鰲經濟論壇的視訊演說:「全世界應該同舟共濟,別想把誰丟下船。」外媒分析這句話說:「習近平現在最擔心被西方世界丟下船。」 事實上,習近平也應該擔心,問題是「偷著樂」的外交戰狼趙立堅,仍然不知死活,依舊持續發表支持俄羅斯侵略,對美國和歐洲放出狠話。 中國在六四之後,為了保住政權,喊出改革開放口號,在共產主義招牌下,賣起資本主義良藥,阻擋了國內革命浪潮,延續中共政權生命,從此搭上西方國家的便船,問題在於,老共的紅色擴張,持續和西方國家鬥爭的宗旨,實現無產階級統治世界的野心從未改變。 簡單說,老共想要搭上西方世界全球化的舟,卻不想共濟;更直接說,老共謀求的是推翻美國船長,霸佔整艘船,自己上位。 蘇聯崩解後,共產國際的領航員已經被老共操控,但是,老共不敢違逆俄羅斯,結果因為這一場戰爭,暴露自己的野心。現在,被西方國家丟下船,時間已經不遠了。
洪博學
2022-05-02
中共挖苦臺灣防疫不成反遭打臉
中共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於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感染率和死亡率屬全球最低,並對臺灣的「新防疫模式」展開嘲諷,稱其該防疫模式預計將害死400至700萬人,並喊話臺灣防疫中心「若這些死者中有你的家人,還有什麼心思和底氣對中國大陸談防疫上的制度之爭呢」,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回應稱,中國的防疫數字很「漂亮」,但未來可能餓死比病死多。國臺辦反遭網友戲稱不僅挖苦不成也丟盡了顏面。 中共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資料照) 中國大陸上海市封城至今也長達一個多月之久,然而疫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有加劇趨勢,封城期間也陸續傳出民眾生活物資不足、慢性病長者無法獲得即時治療、更有民眾跳樓等悲劇發生,在面對此等慘況持續擴張的同時,中共政府所採取的方式卻是「不看、不聽、不說」,並製作假新聞傳遞「上海逐漸清零、民眾物資充足、社區內活動自由」等安排好的美好假象藉此穩定民心,但結果顯而易見的不但沒有安撫到民眾,反而激起了更大一波的民怨。 而此次國臺辦的發言更成為了網民們憤怒的引爆點,批評中共政府根本對民眾真實情況視而不見、處置作為一團亂,根本不將民眾的生命看在眼裡,更嘲諷稱「怎麼還有臉去酸人家,不看看自己做成什麼樣了」。可見民眾對中共的批評聲浪越發高漲,官方刪文速度再快也幾乎壓制不住大量網民對中共的一片罵聲,也讓更多民眾和外國人士見證了一場防疫鬧劇,中共此次反到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最佳示範。 (服務業)
鵲晴
2022-05-02
這個世界已經開始改變了
「馬斯克自詡為「言論自由的絕對主義者」(free speech absolutist)的立場,也將削弱推特目前營收所仰賴的廣告收入,因為品牌會擔心自家廣告若沾惹上爭議內容,好比錯誤訊息和貼文,恐造成實質上的影響。」 ----------------- 會嗎?廣告商會擔心這個嗎? 如果真的擔心的話,川普「通俄門」的「假新聞」,在所有社群媒體上,透過「主流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四處流竄時,怎麼沒看到這些廣告商擔心呢? 然後當「真正真實」的新聞,紐約郵報獨家報導的,拜登兒子的筆電醜聞案件,被當成「假新聞」被四處封鎖時,怎麼不見這些廣告商擔心呢? 醒醒吧~這些廣告商「擔心」,根本是被「主流新聞媒體」配合你們這些左膠「進步派」、「自由派」炒作出來的「虛假需求」。 就和當初迪士尼和華納,為了強尼戴普一個未經「事實驗證」的家暴傳言,就聽信了公司裏那些個左膠「進步派」、「自由派」公關人員顯然只有「政治正確」立場的判斷,直接把強尼戴普踢出所有電影之中。 結果現在好啦~強尼戴普和安柏的世紀大審開審了,所有事實證據幾乎都指向真正的「家暴受害者」其實是強尼戴普,而真正的「家暴加害者」根本就是安柏。 所以現在社會輿論的火又燒回迪士尼和華納了,只因為迪士尼和華納相信了那些左膠「進步派」、「自由派」公關人員,只有「政治正確」立場沒有「事實正義」的判斷。 事實就是這個世界已經開始改變了,在現在這個世界裏,對於「進步派」、「自由派」高舉著「政治正確」大旗,無須任何事實證據,就對意見不同者進行的言論管制行為,因為造成了使用者的反感,反倒已經成了票房毒藥。 言論管制從來就只會引來用戶的反感與抗拒,因此造成公司的損失,從來就無法帶來任何的利益,這才是事實,別真以為全世界都只會繞著你們這些「進步派」、「自由派」轉。 INSIDE.COM.TW 言論要自由、營收靠訂閱 馬斯克推特之路恐難行 - INSIDE馬斯克(Elon Musk)要如何將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改造成穩賺不賠的搖錢樹、大家又能暢所欲言,這在專家眼中看來可說是難上加難。
Rober Wang
2022-05-02
柯文哲努力恐嚇大眾
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本土病例累計8萬9990例,其中: 1. 無症狀和輕症者有8萬9736例,高達99.72%。 2. 中症者有226例,0.25%。 3. 重症者有28例,0.03%(萬分之3)。 4. 不幸過世者有15人,0.016%(萬分之1.6)。 假設柯文哲預測的全台灣感染人數達400萬是對的,死亡率萬分之1.6的話,死亡人數可能達640人。 根據全世界Omicron 死亡率的統計,大約在萬分之1 到5之間,400萬人感染,可能的死亡數在400 到 2000 之間,根本不可能達到柯文哲預測的4萬人死亡,除非台灣感染的是Delta,不是Omicron。 如果柯文哲預估的4萬人死亡是對的,按台灣現在萬分之1.6的死亡率,需要有2億5千萬人感染,超過台灣現有人口的十倍。 台灣人民和政府正在努力將死亡率降到最低,而柯文哲正在努力恐嚇大眾,亂估死亡率。
汪浩
2022-05-02
「有人」就是在說你,柯文哲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 #矢板明夫 表示,目前疫情對生活影響不大,台灣需要小心的是,#有人利用疫情煽動恐慌 中國國台辦與中國官媒近期攻擊台灣防疫政策,再被台灣媒體、政客轉述,就是需要警惕的現象。 「有人」就是在說你,#柯文哲 假利用疫情預測實引發恐慌,再讓國台辦攻擊台灣防疫打擊政府和所有防疫員的努力! 相關新聞: 要小心的不只是疫情!矢板明夫示警:「有人」藉機煽動恐慌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1107837...... 台灣700萬人染疫?柯文哲、馬曉光,兩張嘴、一個調、唱衰台灣! https://talk.ltn.com.tw/amp/article/breakingnews/3908131
台灣是咱的國家
2022-05-02
«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蘭陽女中合影總統遭出征 提告學生再發聲:希望「台灣更好」
王峻祺
聯大總辯論登場 我向國際發聲》賴:台灣更安全 世界民主防線更穩固
陳昀
AIT:強力挺台 參與國際組織 美促ICAO邀台灣出席大會
黃靖媗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再談柯建銘為何必須請辭
林保華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開放美國米? 鄭:考量糧食安全
陳鈺馥
美國車免稅? 鄭麗君:美方會期待市場開放
林哲遠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