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推動世界歷史的力量
德國哲學家漢斯·布魯門伯格(Hans Blumenberg)在 1980 年代寫道,獨裁者是最純粹的自戀者,通常他的座右銘:如果我必須滅亡,世界也應該死! 這當然是針對希特勒得到的結論。習近平和普丁會是一樣的嗎?尤其在烏克蘭侵略戰爭騎虎難下之後,普丁會動用核子武器嗎? 黑格爾認為世界的歷史是由理性引導,一切都會有好的結果。希特勒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下令摧毁德國的一切,包含德國魯爾區的重工業,幸好他的部下還算有理智,沒有執行希特勒最後的這些命令。 按照這種獨裁者決策的脈絡,當年希特勒如果有核子武器,他當然會毅然決然地啟用。希特勒沒有核子武器,但普丁和習近平都有,金小胖也有,世界歷史的演變會如同黑格爾預言的那樣,最後一切都會有好的結局,還是人類最後走向滅亡? 希特勒摧毁一切的行動叫做克勞塞維茲計劃,Operation Clausewitz,克勞塞維茲這個名字來自於德國的軍事天才、普魯士將軍、軍事理論家。鑑於前線的逼近,希特勒下令採取了一系列行動,疏散了柏林所有建築物和政府、國防軍和黨衛軍辦公室所在的區域,並銷毀官方文件。另外要把所有德國的軍事、工業、運輸和交通裝置以及所有的儲備統統毀掉,以免它們完整地落入敵人之手。以德國人的民族性,這個焦土政策的計劃也是設計的實際可行。 最後這個命令並沒有被執行,因為瘋狂的是獨裁者,感染的最多是周圍幾個親信。如同對黑格爾世界歷史發展的看法,理性還是佔了上風,戰勝了徹底毁滅的瘋狂想法。 我相信獨裁者的瘋狂指令,如果要度過要重重人性的關卡,理性還是決定性的因素。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數位獨裁,如果中間的過程都是由資訊科技、人工智慧及自動化來取代,理性就再也沒有辦法扮演推動世界歷史進步的角色,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也會成為不合時宜、落伍的概念。 科技的發展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人類是不是努力來摧毁自己?
李忠憲
2022-05-21
拜登來亞洲做什麼?
拜登來亞洲做什麼? 看看顫螂們的反應就知道 1先去最不聽話的南韓,摸頭新總統尹錫悅「千萬不要站錯邊」順便看看佈防美軍。防守西太平洋可少不了朝鮮半島 2待在日本佈局、召見四方安全對話美日印澳。軍事、經濟、政治全方位圍堵韭國。目的要防守誰?楊潔篪不是說了嗎XD 3新的印太經濟架構台灣會不會加入? 台灣是世界重要供應鏈一環,能不能加入我不知道。但卻有個人知道他不能加入而且跳腳,他說是「挑事之旅」損害第三方(他自己)的利益 解讀新聞背後含義非常有趣 看對方跳腳什麼就知道了
榮耀台灣
2022-05-21
我們不會被根除——教堂槍殺案引發的台美人認同
Aylissa Penn譯 (「台美人」在我的認知,是1971台灣被蔣介石悍然退出聯合國、1978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兩個事件的影響,台灣人懷抱「五月花號」尋找新天地,或是猶太人「出埃及記」尋找生命歸依的一種生命認同、土地認同的情懷。這篇文章深刻的寫出這種無法言喻的炙熱的感情。「台美人」是百分百的、最棒的台灣人!) 我們不會被根除——教堂槍殺案引發的台美人認同/Jocelyn Chung 當我的家族移民美國,兩位橘郡福爾摩沙長老教會(台灣又名福爾摩沙)成員幫我們安頓下來,與南加的台灣社區交流。 當我想到教堂,我想到家。我想到每週教堂午餐的蒸高麗菜菜香和超大桶滷肉飯。 我想到一個長長的白色折疊桌,周圍圍繞坐輪椅的阿公和阿嬤,一起吃東西,聊聊近來小孩或孫子的近況,化療進展如何,還有誰家的鰥夫寡婦需要幫忙或者送餐,和最新的台灣消息。 我想到叔叔阿姨大聲嚷嚷“哇嘎哩共”,接著隨之而起的笑聲環繞教堂走道。這是家;我們一起築起的家。 發生的事 當我想到星期日Geneva 長老教會發生的事 - 當時Irvine台灣長老教會有活動,那個牧師是我的家族的前牧師,那位從台灣來的牧師是我母親的青年領袖 - 一切就像在我身邊一樣。 警察說犯人是一名68歲的亞裔男子,一人死亡、四人受傷,地點Laguna Wood的教堂,距離洛杉磯市中心西南方的45英里處。官方表示犯人因為中國和台灣的緊張情勢因此鎖定教堂的台灣社區。 對太多的移民來說,教堂、廟宇、清真寺和其他社區的聚會不是只是宗教或一般社交的地點,他是我們社區燦爛的心跳。 這個叔叔是你的牙醫;那個阿姨的哥哥是你孩子的小兒科醫師;這個阿姨帶領其他阿姨跳舞和做運動;這個叔叔是社區的水電;這個阿嬤教大家彈鋼琴。 社區教堂就像家庭聯絡簿,緊急聯絡人,是台語:台灣福建話可以被自由大聲交流使用的場合。 現在我看到阿嬤在教堂外啜泣的照片,身旁圍繞著社工安慰他們,我非常哀傷。 當想到為了保護別人失去生命的鄭醫師 Dr. John Cheng 是喪父後第一次陪媽媽上教堂,我無法不想起他媽媽。 台灣人一直以來承受的暴力和壓迫 當我還小,我完全不懂為何祖父母迫切地希望我們維持台灣認同,背後的複雜原因。我只知道我以身為台灣人為傲,因為他們以身為台灣人為傲。他們告訴我「絕對不要說你是中國人,我們是台灣人」 慢慢長大後,透過口傳故事和祖父母親身經歷的50年日治台灣我開始了解。 二戰日本投降後,我的祖父母目睹同盟國把台灣交給國民黨“中國國民黨”的恐怖時代。1947年中國國民黨軍隊暴力鎮壓和殺害數以千計台灣民眾。他們系統性針對台灣菁英,害怕菁英會策劃對抗中國國民黨。 我父親那邊的祖父是個婦產科醫師,回憶起許多他的朋友和同事慘遭中國國民黨暴行。他聽說中國國民黨在搜索他,所以逃到鄉下躲藏因此倖存。 中國國民黨在那個時期殺害上至28000名台灣人,是為人熟知的228事件。接著黨的領導人組織長達40年的戒嚴,禁止談論大屠殺。 中國國民黨實行當地語言壓制,強迫使用華語進行文化同化和清洗。直到今日,只要談到228,我的祖父母或那個年代的老人家,40年隱埋,吞下和沈默的傷口、悲傷和無助都開始浮上表面。 星期日我們看到的只是這一連串複雜、緊張、歷史背景的一小扇窗。 1978年12月15日總統卡特宣布美國正式認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斷交。美國從1949年拒絕承認共產黨,但直到1970年代,華盛頓認為北京是政治上和經濟上有利的那方。 三分之一在外國出生的台灣人在1980年代來到美國。我的家族就是這群在卡特宣布後來到美國的一群。我的阿嬤記憶曾祖父告訴他們「這裡從此對我們不再安全」。 台美人的故事 對我來說,了解歷史的背景是了解我身為台美人認同和存在非常重要的部分,為什麼台灣長老教會多年來的聚會象徵著堅持和反抗。還有為什麼我的阿嬤和阿公要我知道歷史,說台語,了解跨世代的興榮是我們所有的興榮。 當我想到過去的這個週末發生的八起射殺事件。我油然而生快要超過可以負荷的程度。這種隱藏沸騰的集體槍殺暴力的傷痛 - 種族動機的暴力、政治動機的暴力,我感受周邊被奪走生命的這種失去。 這種集體的心痛是私人的,也是政治性的,歷史性的,並且一直持續。這種失去就像我見到我阿嬤握起拳頭拍打自己胸口在痛苦中啜泣。台美人的故事經常在被計算下的地緣政治模糊和暴力合併台灣認同和中國認同給覆蓋。 我們的老人家忍受了幾十年造就他們生命被噤聲的傷痛,拒絕語言清洗,移民到新天地,在這裡,他們把韌性傳承給後代。我們承受著他們的希望、聲音、苦痛、堅持和故事。 我們拒絕被根除。 We won't be erased.Church shooting strikes at our identity as Taiwanese Americans. We come from elders who endured decades of silencing of the trauma that shaped their lives. We refuse to be erased. Jocelyn Chung When my family im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 couple from the Formosa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Orange County (Formosa is another name for Taiwan) helped us settle in and get connected with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in Southern California. When I think of that church, I think of home. I think of the aroma of steamed napa cabbage and giant pots of "lo ba bung" (braised pork over rice) that are ladled out potluck-style for weekly church lunches. I think of the long white folding tables surrounded by wheelchairs of "agongs" and "amas" (grandpas and grandmas) eating together and catching up on how each other’s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re doing, how chemo treatment is going, which widow needs extra support or a meal delivery this week, and the latest news from Taiwan. As a 50-year-old nurse educator — a job she’s done for eight years after two decades working as an emergency room nurse — Katrina knows she’ll be on her feet for hours. I think of the aunties and uncles loudly saying, “Goa Ga Li Gong!” ("Let me tell you!") as their laughter echoes down church hallways. It is home; it is simultaneously our recreation of home. What happened in Laguna Woods When I think of what happened Sunday at the 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 – which hosts the Irvin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 where the pastor is our family's former pastor, how the pastor they were honoring from Taiwan was my mom's youth leader – it's all so deeply personal. Police said a gunman, a 68-year-old Asian man, killed one person and injured five at the church in Laguna Woods, about 45 miles southeast of downtown Los Angeles. Authorities said the shooter targeted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at the church over political grievances on tension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The art written in Taiwanese Hokkien reads: "Have you eaten yet? Make sure to drink water, ok?" For many immigrant communities, churches, temples, mosques and other community gatherings are so much more than just locations for religious or regular social gathering – they are the heartbeat of our communal flourishing. Buffalo shooting:Why do young whites kill out of hate? Schools aren't teaching nation's racist past. This uncle is your dentist; that auntie’s brother is your child’s pediatrician; this auntie leads praise dance and exercise for the other aunties; that uncle is the community mechanic; this ama taught everyone piano. The church community doubles as your family phone book, your emergency contacts and the place of linguistic safety where Tâi-gí, Taiwanese Hokkien, is freely and loudly spoken. Now when I see the photos of amas weeping outside the church while being comforted by social workers, I feel deep grief. Orange County Sheriff's Sgt. Scott Steinle displays a photo of Dr. John Cheng, who was killed on May 15, 2022, at the 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 in Laguna Woods, Calif. When I think of Dr. John Cheng, who lost his life protecting others after tackling the gunman, who took his mom to church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his father passed, I can’t stop thinking of his mom. Taiwanese have long known violence and repression When I was younger, I didn’t understand all the complexity behind my grandparents' adamance that we retain our Taiwanese identity. I just knew I was proud to be Taiwanese because they were proud to be Taiwanese. They would tell us, “Never say you are Chinese. We are Taiwanese." "Goan shi Taiwan lang.” But as I grew older, I learned through oral story and history that my great-grand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had lived through 50 years of Japanese occupation in Taiwan. Waiting for war to spread:Watching bombs drop on Ukraine stirs feelings of dread for Taiwan After the surrender of Japan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my grandparents witnessed the terror that ensued after the Allies handed Taiwan over to the Kuomintang,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olitical party. In 1947, the KMT troops violently suppressed and killed thousands of Taiwanese civilians. They systematically targeted elite Taiwanese, in fear that elites would conspire against the KMT. My paternal grandfather, a gynecologist, recalled losing many of hi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to KMT violence. He had received word that the KMT was searching for him, so he fled to the countryside to hide and was spared. The KMT killed as many as 28,000 Taiwanese people during this period, known as the "228 Incident." Its leaders then institutionalized four decades of martial law, and it was forbidden to speak about the massacre. The KMT implemented severe linguistic suppression of the use of local languages and enforced the use of Mandarin for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erasure. To this day, when 228 is brought up to my grandparents or elders in their generation, decades of submerged, swallowed and silenced trauma, grief and helplessness erupt to the surface. This is a small window into the complicated, tense, historical context behind what we saw on Sunday. On Dec. 15, 1978, President Jimmy Carter announc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formally recogniz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sever its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had refused to recognize the communist regime since 1949. But by the 1970s, Washington saw recognition of Beijing as a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beneficial move. Jocelyn Chung with her 86-year-old grandmother who is very active in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and taught all the kids piano. A third of all foreign-born Taiwanese came to America in the 1980s. My family was among those who left Taiwan after President Carter’s announcement. My ama (grandma) recounts my great-grandpa telling them, “It’s no longer safe for us here.” Taiwanese American stories This historical context was pivotal for me in understanding my Taiwanese American identity and existence; why th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es are in many ways gatherings of resilience and resistance. And why my ama and agong made sure I knew history, spoke Tâi gí and understood that intergenerational flourishing is the flourishing of us all. When I think about this past weekend and the eight shootings across this country, I feel overwhelmed by the sense that it is all too much. The seething collective pain of gun violence – racially motivated violence, politically motivated violence – has left me at a loss for the stolen breath around us. 'Great replacement theory'?:Try language of death wielded by opportunistic right-wing figures The collective heartbreak is personal and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ongoing. The loss can only be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ve seen my ama pound her chest with her fist and wail in pain. Taiwanese American stories have too often been shrouded by a calculated maze of geopolitical ambiguity and violent conflation of Taiwanese and Chinese identity. We come from elders who endured decades of silencing of the trauma that shaped their lives, resisted linguistic erasure and immigrated to a new land where they passed their resilient hope to their descendants. We carry their forged hopes, voices, pain, resistance and stories with us. We refuse to be erased. Jocelyn Chung is a lettering artist, graphic designer, author and a master’s candidate in Asian American Studies at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Her forthcoming children’s book, "When Love is More Than Words," is about the ways her Taiwanese American family shows love through food, sacrifice, presence and intergenerational care.
Jocelyn Chung
2022-05-17
美國總統拜登來訪亞洲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來訪亞洲,是為俄烏戰爭之後的國際秩序佈局而來。這次訪問,可能將對今後的國際形勢有深遠的影響。 拜登第一站先去韓國見新總統尹錫悅,主要是為了加固對中國的包圍網。韓國的上一任總統文在寅是個親中派,這一次,好不容易換了個親美派,要去好好鼓勵一番,順便恐嚇一下隔壁的金小胖,不要輕舉妄動。 然後去日本,找岸田文雄商量怎麼對付中國。對美國來說,在俄烏戰爭的戰埸上,目前已經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就像玩遊戲打怪,俄羅斯這個怪已經打得差不多了,接下來,要開始著手準備和最大的BOSS交手了。 對付中國要從軍事和經濟雙管齊下。軍事上,就是如何協防台灣、阻止中國在南海上的擴張。經濟上,則是怎樣和中國切割,如果世界上的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真的全力聯手,那殺傷力是相當強大的。 中國方面非常緊張。先是派出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林芳正談判,然後又派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美國的國家顧問沙利文談判。中國最害怕的是,日美在首腦會談後的共同聲明中,在台灣問題上有所突破;也擔心拜登訪問日本後心血來潮,抽半天時間到台北走一走。如果那樣的話,中國在國際社會上鼓吹多年的一個中國政策將瞬間瓦解。 因為今天中國實施的,是「與人為惡」的戰狼外交。和胡錦濤時代不同,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了在水面下和美國溝通的機制。所以,美國打算挺台灣挺到什麼程度,中國心裡也沒有底。特別是,美國國務院本月初在網站上刪掉了「不支持台灣獨立」等表述,這一定讓中國非常不安。 楊潔篪與沙利文會談以後,中方在聲明中強調:台灣問題是最重要、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並威脅說,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中共會「採取堅定行動」,「我們說到做到」。 在外交上,能把中國逼到事先放如此狠話,實屬罕見。唯一擔心的是,拜登會不會在關鍵時刻,又犯軟弱低調的老毛病? 期待拜登總統這次亞洲行有所收穫。 #矢板明夫 圖片說明:美國總統拜登在韓國外相朴振的迎接下,20日抵韓國平澤烏山空軍基地。 圖片來源:產經新聞
矢板明夫
2022-05-20
楊志良政治消費亡者
楊志良自告奮勇,要替疫情不幸往生者,控告蔡英文與陳時中殺人罪。 如果這不叫泯滅人性,政治消費亡者,那什麼才是呢? Li-jung Chiang 2020.5.20~2021.5.20~2022.5.20 ~ 我們的歲月靜好,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這句話說了好多次了,我們漸漸以為理所當然。 阿中部長在去年疫情三級時,説:「大家辛苦一點,就在家休息休息,看看書、看看電視⋯⋯」 但是,他呢?相信他應該是完全沒有這個時間! 能不能正常吃個飯、睡一個好覺,都是問題吧? 直到今天還是!好心疼啊⋯⋯ 謝謝您,部長!加油喔,大家和您一起加油!加油! #請全力支持蔡政府和陳時中部長 #請鼓勵認真做事的台灣人政府
陳增芝
2022-05-20
暴力的和平 併吞的統一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簡稱統促會、和統會)美國拉斯維加斯分會理事周文偉,因不滿中國與台灣緊張的政治局勢,15日在南加州橘郡爾灣台灣長老教會向做完禮拜聚會的台裔教友開槍,造成一死五傷慘劇。 高舉「和平統一」的旗幟,卻動不動就持槍對看不順眼者瘋狂射擊,好像很出人意料,可看看「和統會」現任會長,正是官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的汪洋,副會長尤權乃中國統戰部長,再參酌美國國務院於2020年12月8日認定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受中共中央統戰部控制、屬外交使團,一切脈絡就霍然開朗了。 習近平(圖/美聯社) 其實,許許多多在辭典裡清楚詮釋界定的辭彙,碰上或加上習近平津津樂道的「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字樣,都會顛覆正常世人的認知,產生讓正常世人瞠目結舌的神奇質變。如: 「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和平」,就是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關押黑牢到死前最後一刻。就是解放軍殘暴屠殺西藏人。就是內蒙古與新疆分別遭到血腥鎮壓與種族清洗。 「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再教育營」,就是集中營掛羊頭賣狗肉的招牌。 「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人權」,就是獲得「自由之家」評分9分(滿分一百,台灣得分91)的人權。習近平侃侃而談的「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繞了一大圈,其實簡單講就一句話,「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民主」,是不知選舉為何物的「替人『民』作『主』」而非「人『民』作『主』」! 還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固有領土」,就是把1684年4月之前從未併入版圖(清雍正皇帝親自認證「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聖略神威,拓入版圖」)、1895年4月馬關條約已「永遠讓與日本」的台灣、澎湖,視為中國的「固有領土」。在號稱五千年的歷史中,前不着村、後不巴店的曾經擁有212年,真不知「固有」要從何說起?這和曾經短暫擁有,但已出售讓渡的房地產,還對外宣稱那是自己的「固有房地產」,不一樣荒謬可笑嗎? 綜上,「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和平」,是暴力的、血腥的。「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統一」,是侵略的、併吞的。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2-05-20
楊志良任內因流行病過世的人有多少?
照這種邏輯,楊志良任內因流行病過世的人有多少?你要不要「自首」? 楊志良今天跟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前往北檢,指控蔡總統、蘇院長和陳時中部長「殺人罪」,不是法律專家也想得到最後八成是不起訴處分,但有告發就必須受理,純粹在浪費司法資源罷了。 今天最新的民調指出,全國有63.9%的民眾支持逐步走向共存,僅有11.5%支持中國式的動態清零,這個數字表明國人很清楚共存已是趨勢,而Omicron已是我們最好的機會,避開早期高致死率病毒株流行,這是台灣堅守兩年才換來的。 當然在逐步共存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幸過世的案例,但藉此操作政治攻擊,只能說一點良心都沒有。我們再看一組數字,病毒爆發前台灣因流感過世的每年就有約4500人,這難道又是誰「殺人」了嗎?那麼楊志良衛生署長任內因流行病過世的人,是不是也該算你殺的? 以台灣目前的死亡率來看,已經是世界最低之一,甚至還要低於疫情前的許多流行疾病。枉費楊志良還當過衛生署長、學的是公衛專業,拿必然會出現的不幸案例煽動對立,要告發「殺人罪」,不如自己先去「自首」看看成不成立再來吧!
林俊憲
2022-05-20
感同身受不是極端行為
我來解釋這是哪門子的邏輯:因為我們把這些受傷死亡的人當成是我們的家人,所以才會有這種義憤填膺的言論,看看犧牲自己生命的鄭達志醫師,這兩天捐助他小孩教育基金的金額,就可以了解這種道理。 恐怖主義攻擊呈現出來的是偏激,但是簡單的偏激沒有辦法形成恐怖主義,為什麼有人會仇恨別人的政治立場到要把人通通都殺死的地步?光偏激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恐怖主義理念上一定要有人推波助瀾,有資源協助執行恐怖主義的行動,甚至還有一些旁敲側擊的假中立人士來輕描淡寫,形成一種被動的鼓勵。 義憤填膺並不會助長極端行為,而是一種對自己家人受到無辜傷害莫名其妙的憤怒感。偏激也沒有辦法形成恐怖主義,要有上面的理論煽動,資源和團體支持,還有最下面的極端執行者。 假中立才是沒血沒淚,助長恐怖主義的力量!
李忠憲
2022-05-20
不配擁有權力的徐巧芯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紅線違停進餐廳吃飯,與前來取締的員警發生糾紛。事後員警對外爆料,徐巧芯則在臉書喊冤。(見附圖) 徐巧芯的貼文內容充滿特權心態,顯示她不配擁有民代的權力。徐巧芯錯在哪裡,不用我多加解釋。若我是台北市議員,我不會有她貼文描述的任何行為: 一、我不會車停紅線,然後進餐廳吃飯。 二、就算萬不得已紅線停車,被警察開罰單我就認了。 三、若心疼被開罰單,我不會親自出面與員警交涉,而且還出示證件,因為這麼做會暴露市議員的身分。 四、即便暴露身分與員警交涉,我也會低姿態求情,而非高調質問員警的執法標準。 五、真的要質疑員警的執法態度,我也會先搞清楚交通法規(紅線違停直接開單,沒勸導的必要)。 六、如果求情無效,我不會威脅員警,放話要向警察局查詢。 七、就算我垃圾到這個程度,在威脅奏效之後,我不會得了便宜還賣乖,反過來要求員警開罰單,而且連說四、五次。 八、最後搞到員警到八卦版爆料,我會道歉認錯,自己找個台階下。 九、即使我拉不下臉道歉,我也不會無恥到請警局調監視器,要和員警對質。 徐巧芯違規在先,接著干擾員警執法。事情爆開後,徐巧芯還惡人先告狀,把責任推給員警。 整件事情鬧大,不就因為徐巧芯紅線違規停車嗎? 徐巧芯不過是個小市議員,除了大剌剌違規停車,還敢干擾執勤的員警。這種人不配擁有市民授予的權力。
翁達瑞
2022-05-20
台灣保持低致死率
台灣目前的感染人數占全人口的4.5% 感染後致死率是0.12%(千分之一點二) 即使台灣是採取最寬鬆的全部死亡皆認列,致死率仍然是和紐西蘭、新加坡差不多一樣低 希望在感染數持續上升之際 能夠保持這個比較低的致死率 預防重症、防止醫療崩潰,是首要之務
陳志金
2022-05-20
停止醜化台獨
台裔醫師鄭達志英勇擋下多槍捨己救人,加州當地社區獻花感佩義行。(法新社) 俄軍在烏克蘭濫殺平民,「統派至上主義者」周文偉在美國濫殺無辜,將兩者相提並論,因為他們都是針對特定對象進行無差別殺害。 使用槍械殺害手無寸鐵的平民,是懦夫才會幹的行徑,如果叫他們放下槍,一對一公平對決,這些懦夫絕對沒有這個種;說到底,就是人渣。 周文偉兩年前就曾出現在教會,那時他剛加入拉斯維加斯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不久;他開車四個多小時去一個陌生教會做什麼?合理懷疑他那時就起心動念,去觀察現場,準備日後犯罪。事實上,這個人渣犯案前還刻意寄出七冊「滅獨天使日記」,企圖利用媒體煽動仇恨台獨的言論。 周文偉參與中國和統會兩年後幹下屠殺案,事後卻被切割得一乾二淨,說他是「不請自來的」;這隻「孤狼」自以為是為反獨促統大業而殉身,其實是從棋子淪為棄子。 但沒有人天生就是「統派至上主義者」,在周文偉的腦子注入仇恨毒素的每一個人,手上沾滿的鮮血不比他少,死後也必將與他同在地獄受苦難。 中共輕描淡寫,將問題推給美國槍枝氾濫,然而四十二年前台北發生震驚全國的「林宅血案」,兇手卻是用刀行兇,可見槍枝並非關鍵,仇恨的灌輸才是;悲哀的是時隔四十二年,場景轉移到美國,對台灣人的傷害還在持續。 統派至上主義者迄今仍活躍在各個角落,台灣人願以「中華民國台灣」六字兼顧彼此、融合族群,但他們聽到「台灣」兩字就抓狂;所以,當中國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為了這兩個字,失控大罵外交部次長俞大㵢「你是肖仔喔」,人們才恍然知道為何台灣到今天還無法族群融合。 這個事件也藏著「鬼使‧神差」,當魔鬼驅使周文偉去屠殺教友,神也差遣祂的使者去拯救無辜,於是有醫師鄭達志因著命運的安排而降臨教會,擋下三槍,以練武的血肉之軀為一群年邁教友爭取到一線生機後才倒下來,完成神給予他的任務。 周文偉準備了許多彈匣和汽油彈,自信可以大開殺戒,以為台灣教友只會哭泣奔逃,但高齡七旬的張宣信牧師迎上前去,只用一張椅子就打倒這個人渣,再與教友合力制伏;結局告訴世人,這個現場只有一個懦夫叫作周文偉,其他都是「勇敢的台灣人」。 這事件也警告世人,統派組織及成員具有高度危險性,他們唯我獨尊、仇恨異己,暴力本質、不惜殺人,他們散播仇恨、吸收黨羽、擴大邪惡勢力,貫徹中國統戰部的反獨指令。 為了避免被利用,請勿再污名化台獨,請勿仇視台獨,請勿激化對它仇恨,因為你絕對不想讓自己的手沾染鮮血,而每一個正常人也都不想再看到第二個周文偉。
莊榮宏
2022-05-20
荒唐台酒,財政部何時交代?
立委林楚茵揭露台酒北部營業處行政室主任鄧哲偉,以「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名義,與「中國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簽訂「鄉村振興引智計畫」,違反兩岸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之一,未經許可不得與對岸黨政軍進行政治行為相關工作之規定。 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不知道此事,也不同意,已責成台酒將鄧調職,交政風室調查。台酒總經理林士傑強調,這是個人行為,雖接觸範圍比較小,但絕不允許,會詳細查明並嚴格要求同仁。然殊不知,中共紅色滲透手段無孔不入,鄧哲偉身為國營事業高階幹部,利用台酒會議室從事非屬職掌工作,由他人協助拍攝影片,台酒竟然不知道,令人匪夷所思。 由台酒組織架構觀之,北部營業處主管為經理,上級依序為流通事業部(協理)、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會。營業處行政室主任有什麼權力、以什麼身分與中國簽約?個人行為台酒內部人員是否知情?上級是否同意或默許?有無其他「共犯」或「幫助犯」?兼任之協會性質為何?與台酒有無特殊關係?鄧簽約有無獲得好處或不正利益?對於台酒或台灣人民權益有無影響?財政部有必要徹查,給社會大眾交代。 (作者為公務員,新北市民)
田豐文
2022-05-20
「喝狼奶長大的孩子」
今天來談一下前幾天在美國加州發生的教會槍擊案。犯人周文偉,是一名激進的統派人士,對台灣的獨立運動充滿仇恨。 他為什麼要傷及無辜民眾?具體的動機等還有很多需要查明的地方。但是,他之所以會有如此偏激的行為,或許與他小時候接受的教育,以及長年接觸的媒體有關。 據報導,他青少年時期生長於台灣,按年齡,小時候接受的應該是蔣介石時代宣揚的「殺豬拔毛」、「反台獨」、「忠於領袖」的教育。成年之後去美國,加入了北京主導的統派團體,接觸的是中國官方的反台獨、仇恨台獨的思想。有一張照片,他拿著寫有「滅獨妖」的標語,說明了他的思想偏激。 「支持兩岸統一」是一種政治觀點,沒有對錯,但如果這種主張建立在仇恨上,就很容易出問題。蔣介石以及中共等威權體制,都習於把自己的思想主張,附加在仇恨之上,為了達到政治目的,不惜從肉體上消滅持不同政見者。 2012年,我在北京採訪反日遊行時,看到中國年輕人打出的標語有:「寧可華夏遍地墳,也要殺光日本人」、「血洗東京」等等,看了讓人不寒而慄。這和他們對台灣叫囂「留島不留人」,如出一轍。 中國學者袁偉時先生,曾經把接受仇恨教育的人叫做「喝狼奶長大的孩子」,頗為傳神。他指出,中共制定的歷史教科書中所傳達的意識形態,是讓年輕學子無法認清歷史真相的根源。 「二十世紀70年代末,在經歷了反右派、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三大災難後,人們沈痛地發覺,這些災難的根源之一是:“我們是吃狼奶長大的”。二十多年過去了,偶然翻閱一下我們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令我大吃一驚的是:我們的青少年還在繼續吃狼奶!」 令人遺憾的是,在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現象。去年台灣疫情爆發時,有人對政府的防疫政策不滿,竟然喊出要「槍斃某某某十次」的狠話。還有人給指揮中心送去花圈、詛咒人死亡。 這些人不想用溝通去解決問題,而是把不滿情緒透過仇恨的語言發洩出來、煽動大眾。在廣義上講,這些人也是喝狼奶長大的孩子。 民主的真髓是寬容。你可以批評、駁斥反對者的觀點,也可以質疑他的動機。但是,和持反對意見者和平共存,是一個生活在民主社會公民需要具備的基本涵養。 讓我們對仇恨的語言提高警惕,真心希望這樣的悲劇是最後一次。 #矢板明夫 圖片來源:PTT
矢板明夫
2022-05-19
散布謊言女王離開國土安全部
05/18/2022星期三 Tesla的馬斯克Elon Musk這一次向右轉彎終於徹底完畢。他在今天的推特中說:「我一生在選舉中幾乎全部是投給民主黨,好像從來沒有投票給共和黨。現在這一次選舉,我會。」 他並重複昨天在一次訪問中說的,民主黨現在被一些特殊利益團體控制:「他們被工會,還有就是那些辯護律師trial lawyers ,特別是那些class action lawyers過分控制了。」他說「這個黨現在成為是分裂 division,跟仇恨 hate 的政黨,所以我不能再支持他。現在等著看他們用骯髒手段dirty tricks對付我。」 相信最近導致一些原本支持民主黨的知名人士(例如亞馬遜的貝索斯Jeff Bezos)的轉呔,都跟拜登實在做得太差有關。 另一邊,他也說自己不會一面倒,而會保持中立。並稱共和黨裡面也有「邪惡的大公司,及過份激情的宗教派」,而他是堅持中庸的。(他忘了自己就是大公司,是否所有大公司都邪惡?) 另一個好消息是,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兩個多星期前才宣布要成立的Misinformation Board終於無疾而終。這個一開頭就是「餿主意」的計畫,多日來遭到各界嘲笑,那個被任命主管這機構的Nina Jankowicz被發現,本身就是散布misinformation(不實消息/謊言)的女王,今天發表聲明,離開國土安全部門。哈哈! 她在聲明中說「因為這(新機構)的運作停擺,面對前途不明朗,決定離開DHS,回到原有工作。」華盛頓郵報最先在星期一公布了DHS會取消這機構的計畫。 但是華郵將這機構的流產歸咎於右派媒體的攻擊,完全沒提Jankowicz小姐過去的不實紀錄。Jankowicz的任命宣布後,她就被發現多次在網上宣稱,亨特拜登的電腦事件是俄羅斯跟川普集團泡製的謊言,又多次引用已經證實是偽造的川普黑材料,說川普跟俄羅斯有勾結。此外她還非常愛唱歌,多次在網上錄製自己唱的「打油歌」,成為電視上及網上經常被引用的笑柄。 這確實是一個丟臉的事件,(可以對比CNN+在三個月就宣布流產事件)。這個國土安全部完全不管邊界每天七千多人闖關的危機,卻想到成立一個類似納粹的宣傳機構,想鎮壓國內異見。這一次難道又沒有人要接受處罰?
袁曉輝
2022-05-19
教堂槍擊案就是煽動仇恨的結果
禮拜日在美國橘郡發生的駭人教堂槍擊案,當地警方經調查後在兇嫌車上搜到以中文書寫的仇台字條,合理懷疑槍手周文偉是有意圖地針對台灣族群下手,案件被列作「仇恨罪行」(Hate Crime) 處置。按事發時在場人士所指,兇嫌在開槍前關上了門,以鐵鍊鎖上,並嘗試以強力膠加固,明顯是要阻止教堂內的人逃生,加上警方還發現除了行兇所用的槍枝外,教堂周遭還藏有包括額外彈藥、汽油彈等物品,是有預謀地要將全部人置於死地。兇嫌不但在聖殿內行兇,更是對著一眾年長的信徒狠下殺手,讓台、美兩國人民譁然。 周姓兇嫌很快就被翻出曾出席中國海外統戰機構「和統會」的成立大會,並當場展示力挺韓國瑜參選總統的海報標語,上面寫著「順勢追擊,迅猛滅獨妖」等充滿暴力與仇恨色彩的語句,作為退休教授的周嫌不可能不理解字句的意思,但仍願意展示這種宣傳品,背後自然代表他認同「(台)獨」就是「妖」,必須被「消滅」。而正正就是這種中國宣傳系統中極為常見的行文方式,不斷地煽動仇恨及鼓吹暴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受眾的思想與價值觀,才會造成出那些一言不合就動手、無視規矩的野蠻行徑。 美國橘郡發生的駭人教堂槍擊案,當地警方經調查後將案件列為「仇恨罪行」(Hate Crime) 處置(AP) 親中人士針對支持民主自由、抗拒中國殖民野心的台灣人和香港人的暴力行為,絕非個別事件,而是一直在不同地方都有發生。不管是組織或是單獨行動,這些暴行就是由那些具政治意圖的惡意言論,長期渲染所催生。那些同溫層受眾就在中國操控的媒體、社群、組織所形成的封閉言論環境中,變成了盲目仇外的極端民族主義者。這次針對長老教會的屠殺,動機不言而喻,這就是任由中國組織散播仇恨言論的結果。若非鄭醫師的英勇及無畏,死傷恐怕更為慘重。 在台灣,不論是對香港社運人士策動「暴力接機」的統促黨,又或是公開表示要「槍斃陳時中」的費鴻泰等,他們對以暴力解決歧見的崇尚,已充分地反映在他們的言行之中。社會和政府都不應再縱容這些紅色勢力假借「表達政見」和「言論自由」之名煽動仇恨、甚至造謠生事,才是真正保護自由、守護台灣的正確做法。 (台灣基進國際部專員,原籍香港)
康駿銘
2022-05-19
暴力也無法改變認同
台灣人不是被嚇大的,暴力也無法改變認同。 週末發生在南加州的台灣教會槍擊案震驚台美兩地,鄭醫師的英勇行為拯救了無辜生命,他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兇手因為政治認同而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也使得美國媒體開始關注,究竟台裔美國人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認同始終是每一個移民者永遠的疑問,但比起其他國家移民,海外台人更為複雜。畢竟連台灣內部的認同都有百百種了,再加上一層移民者的身分,在台灣、美國甚至兩個中國之間擺盪,不斷問自己「我是誰?」,這個問題或許永遠沒有答案。 也是這樣的環境,才使人不得不思考自己心之所向,我在美國留學時感受尤其強烈,從遠距離遙望台灣,更讓人懷念故鄉的美好,也在與外國人的相處中確立自己是誰,就是台灣人,沒有其他的名字。 相信許多台美人也經歷過同樣的心路歷程,但有人最後的答案是台灣,也有人的答案是中國,而且因為身處異國,這種自我與他人的界線會更明顯。但無論如何,犯下無差別殺人的罪行就是無可饒恕,應該受到法律最嚴厲的制裁。 不管你是在台灣或美國,要認同台灣也好、要認同中國也好,都是個人自由。但認同不會因威脅而改變,因為這是一個人由內心萌生最自然的情感,妄圖用暴力逼迫別人低頭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經歷曲折歷史的台灣人,可不是被嚇大的!
林俊憲
2022-05-19
槍擊案.去人化.統一戰線
針對這一次長老教會的槍擊案,兇手是來自於拉斯維加斯的外省第二代,而因為其拉斯維加斯和平統一促進會的身分被挖出,加上台灣統促黨的張安樂同樣是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畢業,讓一些人開始質疑拉斯維加斯的台灣人社團背景。身為在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工作的我來說,或許可以稍微簡介一下拉斯維加斯,同時從政治學試圖提供這次槍擊案更多討論的點。 美國南加州台灣教會槍擊案造成1死5傷,52歲的鄭達志醫師(John Cheng)在對抗槍手過程中英勇犧牲。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拉斯維加斯的台灣人社團不同於其他地方 首先,拉斯維加斯的台灣人社團,的確跟全美其他地方的台灣人社團非常不一樣。在東岸或西岸,台灣人多的地方常與科技聚落、生醫研究、高科技產業有關,許多台灣學生在美國大學留學碩博士,之後在附近科技聚落工作並待下來,因此背景非常多是醫生、工程師、或是教授。但作為賭城的拉斯維加斯,工作機會來自於旅遊、觀光、表演、飯店等相關產業,非常多的台灣鄉親是廚師、發牌員、舞蹈人員、策展人員、旅館從業員、房仲(拉斯維加斯人口十年就暴增四分之一),許多是在台灣原本就從事類似的工作,但到拉斯維加斯尋求更高的收入或者更大的舞台,也有一些是事業不順後到拉斯維加斯重新職訓成為發牌員、旅館員工或者房仲。 因此一開始來到美國的方法以及動機,就跟前面提到其他地方台灣人是獲得碩博學位再獲得對應高科技工作的方式非常不同。而近年來由於房價相較其他地方低廉、加上能吃到全世界各國的食物、交通樞紐方便,也有不少台籍長輩搬到拉斯維加斯來住。大多數拉斯維加斯的台灣人到這裡也是拚一口飯吃、為了生存,所以大多和平對待彼此,對於政治事務過問甚少,積極參與美國政治或台灣政治的比例並不高。總而言之,這一次兇嫌的行凶理由,與這邊的台灣人社團本身沒有關係。 和統會的宣傳就是將「敵人」非人化 而這一次兇嫌所待的拉斯維加斯和平統一促進會,雖然會長已經出面切割,但從新聞照片可以看到兇嫌及其他語彙成員當時所持的海報標語有「順勢速追擊、迅猛滅獨妖」字句,這從政治心理學來看,就是一種去人化(dehumanization)的標語。所謂的去人化,是一種心理學術語,是指在心理建構上,把一群人描述並逐漸歸類成「不是人」。 去人化的研究,最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學者想要研究為何納粹可以那麼輕鬆大屠殺猶太人,發現其實許多納粹士兵一開始也很害怕殺人,但是他們的教學文件一直說服他們說「猶太人不是人,只是老鼠的一種、只是害蟲的一種」,這樣反覆灌輸下,就能降低納粹軍人殺害猶太人時的心理壓力。因為不覺得他們是人,只是蟲、只是妖,所以殺了也沒有關係。 這種去人化的心理機制,在許多戰爭中出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常出現(外部都是蠻夷),也不幸的在統派社團的討論中出現,把台灣人說成是雜種、妖、蟑螂等,這些言詞灌輸久了,就會讓一些人真的把台灣人不當作人類,而當作是可以消滅的物體,這樣就降低了殺戮的心理壓力,讓這種槍殺案更可能發生。 尤有甚者,拉斯維加斯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之日請到了北加州和平統一促進會的鄒志強,而鄒志強參加的全美和統會2021年會上更是直接請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以及中國統促會要員來演講。在中國,統戰不只是要統一對方,而是統一戰線(United Front),其目的是要聯絡次要敵人、打倒主要敵人,只要能有任何分化敵對群體的方式都要善加利用,逐步讓對方越分越小、越來越解體,適時選擇合作對象,最後讓對方解體後自己就更能取而代之獲勝。 統一戰線的策略一向都是長期的、潛伏在對手的團體中,才有辦法找機會裂解、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因此,當這些團體平常看起來可能無聲無息,但當他們一旦在鏡頭前興風作浪,要思考的不只是浪本身,而是他們正在聯絡哪個次要敵人打擊哪個主要敵人。 中國就是藉由外包壞人行惡以減輕外人的究責 多倫多大學教授Lynette H. Ong在五月新出的書《外包式鎮壓》(Outsourcing Repression)中就有提到,中國政府打壓異己的方式,不是完全透過正式訓練的軍警,因為成本高、會被究責。中國政府也非常愛聘用非正式、體制外的黑衣人,不是直接監禁或殺掉維權分子,而是派這些黑衣人長期騷擾,偶爾踢幾下、妨礙一下生意、破壞一下商店後就落跑、警察也抓不到或罰則過輕等,透過這些黑衣人長期騷擾讓維權分子投降(搬遷或放棄訴求),達到中國政府的政治目的。 而世界各地許多的統促組織,也是基於類似的功能所設,看似只是民間推動和平統一的組織,實際上是聽命於中國中央,以長期騷擾、妨礙的方式來推動中國的議程,濫用民主國家的人權保護、自由與透明,相信台灣民眾非常有感。 這也是為何美國前國務卿Pompeo在2020年底要特別宣布把我前面提到的中國和平統一會定義為外國使節團,而不只是單純的美國非政府組織,因此得有更多基於美國國家安全的考核以及透明度的要求。 美國前國務卿Pompeo在2020年底特別宣布中國和平統一會定義為外國使節團,而不只是單純的美國非政府組織。 圖片來源:Twitter/作者提供 這一次的槍擊案,是美國第一次針對不特定的台灣人的槍殺行為,本質上是針對一個群體的仇恨,因為兇嫌進入教堂時並不認識任何人。而犯案過程與對象選擇,更可以看出兇嫌的原意就打算濫殺無辜,這無論是兇嫌討厭台灣政府(那怎麼不打台灣政府)、家庭問題(那關其他人何事)、個人因素(那怎麼不針對美國政府)都不是藉口,本質上就是邪惡的行為。但長期渲染留島不留人、宣傳中針對台灣人去人化的宣傳,恐怕也無形中促進了這種濫殺無辜的案件的出現。
王宏恩
2022-05-19
韓粉 統促 周文偉
一個68歲的台灣移民,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成員,一個前台灣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熱烈擁護者,獨自駕車從賭城拉斯維加斯開四個小時的車一路到南加州拉古納伍茲 Laguna Woods 的一個以台灣退休老人為主的長老教會開槍進行無差別殺戮。消息傳出,舉世震驚。 周文偉出生於台灣,讀過台中一中,曾經在輔仁大學開課教授調酒課程,成家,孩子已經成年。如今在美國擁有出租公寓,自己還在賭城擔任安全警衛,是台灣人口中典型的「高級外省人」,卻在退休年齡幹下如此殘忍荒謬的慘案。根據警方公佈,他不但攜帶兩支槍支及大量子彈,還有炸藥和汽油彈,行凶前先將出口大門用鐵絲綁緊,並在鑰匙孔注入超級強力膠,計劃可謂相當周密。警方研判,他準備殺光所有的人並炸毀焚燒教堂。聽了真令人頭皮發麻。 不幸之中的大幸,在犧牲了一個奮不顧身的醫生之後,其他人蜂擁而上,將兇手制服,另有五人受傷。 根據警方消息,本案屬預謀殺人,是仇恨犯罪,兇手可能被判死刑。至少也會終生監禁不得假釋。 南加州教會無差別屠殺兇手周文偉。(取自福斯新聞網) 周文偉有家有錢,還有專業技能,卻放棄好日子不過,並且「學以致用」,調製「莫洛托夫雞尾酒」購置槍支彈藥,進行盲目仇殺,真是不幸。 周文偉痛恨台獨到極點,卻選擇一個教會,屠殺一群敬拜上帝的退休老人,而不去選擇其他的台獨組織團體,愚昧無知的程度,真令人匪夷所思。 這是周文偉這種小人物的悲哀,他參與的是『和平』統一促進會,卻採取無差別殺戮的暴力手段。他暴衝的結果,使那個團體形象受損,對韓國瑜的仕途有害無益,對自己的家庭子女更造成無比的傷害,自己這麼老了還坐牢,一直關到死。真是愚蠢又悲哀。 有人說周文偉是開了中國武統的第一槍,台灣的國安單位與警方必需提高警覺,嚴防抄襲貓有樣學樣,像台北捷運發生鄭捷殺人案之後一樣。台灣的各級教會,特別是長老教會,主日崇拜時應聘請安全警衛執勤。周文偉既然是狂熱韓粉,韓國瑜若對國家社會還有一點責任感,就應該出面呼籲那些蠢蠢欲動的支持者冷靜,不要做出愚行害人害己。 右邊穿花襯衫的就是周文偉,狂熱的韓國瑜支持者。 寇老曾在網路上進行一個小小的問卷。社會上出現像周文偉這種心態偏差的人,究竟誰該負責?是共產黨推動統戰?是國民黨挑釁台獨?是民進黨執意反統?還是美國政府的不當作為? 周文偉行凶的時間點正好是在美國國務院更改「與台灣關係」的網頁內容之後。國務院刪除了該網頁原有的「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等字樣。這對周文偉這類狂熱的反獨促統份子肯定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周文偉因為承受不住,以致挺而走險,才犯下大錯,這個可能性還是有的。不過,國務院此舉,頂多只是導火線。國民黨在台灣長期宣傳反台獨,肆意污衊醜化,什麼「數典忘祖」,「分裂中國」,一大堆罪大惡極的罪名統統加在獨派人士頭上。在台灣生長的一代,長期被洗腦,耳濡目染,以致將主張台灣獨立的人士看成是罪大惡極的暴徒罪犯,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這應該才是造成周文偉這類人心理偏差變態的罪魁禍首。 周文偉一舉成名天下知。所有的主流媒體都顯著報導兇案。圖為紐約郵報的報導,警方稱周為經過訓練的殺手。另外,台灣人教會的一群老人奮勇制敵的事蹟已經轟動全美。 人類文明進入21世紀,但人與人間的智能差異仍然十分懸殊。即使是上位掌權者,心智低劣,對最簡單的是非判斷邏輯推理能力不足的,比比皆是。遠的像發動入侵烏克蘭的普廷,瘋狂封城的習近平,近的如顛三倒四,每天自打嘴巴的柯文哲,鼓吹與中國「統合」的斯德哥爾摩病人呂秀蓮等,多不勝舉。至於一般平民百姓草隨風倒,當然不在話下。寇老最近就一連聽到好幾個身旁的人將俄烏戰爭歸罪到美國身上,說美國是世界和平的罪魁禍首,到處煽風點火,為的是賣武器賺錢云云。像這種沒有思考能力,不能判斷是非,人云亦云的小人物到處都是。你若是讓這種人坐在電視機前面天天看「學者專家」批判陳時中,飆罵衛福部,難保有一天這個人會拿刀槍去把阿中部長幹掉。政治鬥爭激烈,媒體煽風點火,台灣這代人的確非常危險。 如何淨化社會空氣,如何節制政治人物語言,如何規範媒體的資訊操作,是台灣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END
coapman
2022-05-19
他們為什麼仇恨我們?
所謂的「外省第二代」台灣移民周文偉,因為仇恨台灣這塊土地,在加州暴力攻擊互不認識的旅美台僑。這起事件勾起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他們為什麼仇恨我們? 在這篇貼文,我要試著回答這個問題。在提出我的論述之前,我先要定義三個名詞: 他們是誰?就是跟著蔣介石逃難台灣的國民黨徒與他們的後代。 我們是誰?就是早期閩粵移民的子孫或他們與原住民通婚的後代。 仇恨是什麼?從早期的武力鎮壓、制度性的歧視、針對個人的暴力、到日常的口頭羞辱都算。 依據一般的人情義理,對收容他們的土地與人民,難民都會心存感恩。跟著蔣介石逃難台灣的這群人,不僅對這塊土地沒有心存感恩,反而對這裡的住民充滿仇恨。 為什麼呢?以下是我的分析: #戰敗逃難的屈辱 二戰結束後,短短三年間,蔣介石失去大片江山,被迫逃難台灣。跟著蔣介石撤退台灣的國民黨徒,由戰勝國的公民變成流亡他鄉的難民。 這群國民黨徒無法面對戰敗逃難的屈辱,反而用兩個手段掩飾事實:一方面,他們醜化共產黨,宣稱暴政必亡、反共必勝,用謊言麻醉自己。另一方面,他們靠武力與制度壓迫當地人,製造虛假的外來者優越感。 靠著威權庇蔭,他們進入軍公教體系。儘管不事生產,他們仍有穩定收入。他們的子女講一口標準國語、衣著乾淨體面,在學校享盡師長的寵愛。 相對的,我們的父母多屬工農階級,家裏看不到現金。上學時,我們衣著襤褸,聽不懂老師的口音。我們的成績不好,被他們嘲笑,甚至遭受師長的歧視。 在這個時空背景下,他們產生了一股虛假的優越感。因為有我們可以輕視,他們忘記了戰敗逃難的屈辱。 #虛假優越感的破滅 他們的優越感來自制度的保護,不是真正的優越。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制度的保護被打破,虛假的優越感也隨之破滅。 時空環境改變之一,就是台灣社會的快速工業化。因為無法進入軍公教體系,我們只好出外打工或創業。因為就業機會增加,打工的收入也提高了。如果創業成功,累積的財富更可觀。 只能領取固定薪水的他們,開始對我們心生怨懟。 時空環境改變之二,就是台灣社會工業化後的都市化。許多農地變建地,讓原本窮困的我們成為「田僑」。 等著反攻大陸的他們沒在台灣置產。隨著房價的飆高,他們對我們多了一分嫉妒與怨恨。 時空環境改變之三,就是台灣的民主化。在票票等值的民主原則下,他們的參政優勢不在。總統民選之後四年,我們就取得中央執政權。幾年後,我們也在國會也取得多數席次。 從未經過公平競爭的他們,無法在民主選舉獲勝。他們開始採取焦土策略,杯葛我們的執政。 公平的市場與選舉競爭,戳破他們虛假的優越感。少了制度的保護,他們什麼都不是。優越感破滅的他們,開始仇視我們與台灣這塊土地。 #優越感破滅的仇恨 他們仇恨的第一個對象,就是繼承蔣經國任期的李登輝。 在威權時期,他們佔據黨國高位,把李登輝等人當成以台制台的工具,只能扮演傀儡的角色。 未料李登輝是鬥爭高手,把他們的精英一一扳倒,從俞國華、李煥、郝柏村、一直到趙少康。李登輝也讓他們的萬年國會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普選的國會議員。 對李登輝的仇恨是他們的共識。等而下之者對李登輝潑墨水,或在李登輝的追思會丟紅漆。還要臉皮的則把國民黨的黑金賴在李登輝身上,儘管國民黨的黑金始於上海,一直延續到當下的台中沙鹿。 陳水扁是他們仇視的第二人。在兩場重大的選舉,陳水扁擊敗了他們的兩個精英:趙少康與宋楚瑜。 被我們的三級貧戶擊敗,他們懷有莫大的不甘。陳水扁在任時,他們什麼都要反。陳水扁卸任後,他們還把他打入黑牢。 蔡英文是他們仇恨的第三人。在兩場總統大選,蔡英文完勝他們的提名人:朱立倫與韓國瑜。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也在國會取得多數。 蔡英文讓他們憎恨的,還包括軍公教年金的改革、黨產歸零、轉型正義等。蔡英文的改革再次暴露他們魚肉鄉民的歷史事實。 蔡政府全面執政,他們能做的不多。除了在立院胡鬧,他們謊稱蔡英文造假學位。即便貴為台大校長的管中閔,也在臉書嘲笑蔡英文的春聯題字與英文拼字。 甚至我也是他們仇恨的對象。過去這陣子,我橫掃他們的精英,從馬英九、趙少康、羅智強、徐巧芯等。我對他們的批判毫不留情,伶牙俐嘴,冷嘲熱諷。 在他們的眼中,我們是膽怯、不擅言詞的族群,但我重擊他們的優越感。他們無法回擊我,只能對我抹黑,指稱我是網軍、假教授、集體帳號、政治打手,或共諜。 虛假的優越感破滅後,他們無法再輕視我們,因為他們沒有比我們優秀。於是他們轉而仇恨我們,也仇恨台灣這塊土地。 #尋找昔日敵人取暖 在時空環境改變後,他們的行為出現兩個巨大的變化,為的是延續虛假的優越感。 第一、他們找盡各種理由唱衰台灣,雞蛋裡挑骨頭。明明是台灣的成就,他們也可扭曲為台灣的落後。 第二、他們誇大中國的崛起,增加自己的血統自信。在這麼做的同時,他們忘了取暖的對象是昔日的敵人。 就以兩年多來的這場疫情為例,對病毒的發源地,他們視而不見,沒有任何譴責。 在疫情爆發之初,從口罩禁止外銷到讓小明回家,他們處處為對岸說情,擾亂我們的防疫。 在疫苗陸續上市後,他們施壓政府進口對岸疫苗,阻撓我們採購他國疫苗,用的是違反科學證據的說詞。 當多數國家都決定與病毒共存時,他們無視對岸清零政策對人權的侵犯,反而對我們的共存政策百般挑剔。 即便對岸如他們說的那麼強大,逃難台灣的他們沒有任何貢獻。反之,若台灣像他們講的那麼不堪,他們才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他們在這裡實施近六十的威權統治。 矛盾的是,他們嚮往對岸的強大,卻不願意搬過去。他們嫌惡台灣的落後,卻繼續享受台灣的福利。 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對收容他們的土地與人民,他們充滿仇恨。即便移民美國,還跨州對我們的鄉親暴力攻擊。 #結論 以上的分析指出他們為什麼仇恨我們。我不是宗教家,但知道心懷仇恨的人不會安寧。既然仇恨的原因清楚,他們就要想辦法放下。該怎麼做呢?以下是我的幾個建議: 一、承認在中國被人民唾棄,戰敗逃難台灣的事實。如果這是個屈辱,直接面對,不要迴避。 二、認清在台灣社會能夠勝出,不是因為優秀,而是得利於制度的保護。 三、接受台灣社會的公平競爭。不論商場或選戰,無法賺到鈔票或贏得選票就是技不如人,不能怨懟贏家。 四、若無法做到上面三點,那台灣不是久留之地,應該選擇離開,徹底遺忘這塊土地與上面的人民。 其實我們的要求不多:只要認同台灣這塊土地,大家各自努力,公平競爭,不要仇恨任何族裔。 加州教會槍擊案兇嫌周文偉(右一)2019年4月參加「拉斯維加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挺韓國瑜餐會。(翻攝自《LV新聞網》)
翁達瑞
2022-05-19
美聯社都知道中國難民後裔多參與黑幫
中國紅統幹部周文偉對台實踐種族屠殺,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殘暴的嘴臉。英語世界就別說了,美聯社甚至細緻到連中國難民後裔多參與黑幫,嚴重敵視台灣人民都清楚。 日本則不管最大的讀賣、最親中的朝日,都知道這是中國對台灣的仇殺。 法國不管最大的費加洛報、最不涉政治的十字架報,都知道這是中國對台灣的仇殺。 反而是台灣的汪洋體系媒體,全力幫中國掩飾、洗白這一切。 在國際社會關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屠殺平民的時刻。周文偉的種族屠殺行徑,不下於俄軍的兇殘,絕對會讓大家更厭惡中國。 只能說愈來愈多國際媒體駐台,就愈來愈多人知道中國對台的威脅與暴行。 https://apnews.com/....../religion-government-and......
曾韋禎
2022-05-19
«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謝志偉臨門一腳 台外交精準破門
林保華
楊黃美幸家族傳奇和彭明敏
曹長青
台灣的自由抉擇 台灣的國家之路
李敏勇
美兩州長先後訪台 AIT粉專:展現日益熱絡的美台關係
自由時報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