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美國的「政策」對中國的「原則」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e)在「推特」(Twitter)平台上是屬於「名人/網紅」等級的影響力人士。他在全球擁有五十萬粉絲,主要是從事對外事務、情報和外交領域的專業人士。(取自推特) ◎譚慎格(John J. Tkacik)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e)在「推特」(Twitter)平台上是屬於「名人/網紅」等級的影響力人士。他在全球擁有五十萬粉絲,主要是從事對外事務、情報和外交領域的專業人士。因此,雖然是在二○二二年五月廿日週五晚間的下班時間,當時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正準備陪同拜登總統展開上任後的首次亞洲訪問行程,普萊斯還是「推」了以下訊息,而且很有把握一定會引發迴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公開曲解美國的政策。美國不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我們仍然致力遵循我們長期以來的、跨黨派的一個中國政策,此一政策是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對台六項保證為準則。」 普萊斯:中國曲解美國的政策 哇!「中國曲解美國的政策」!還有「美國不認同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這些都是爆炸性的聲明。更重要的是,這些聲明如此明確地拒絕中國聲稱對台灣擁有不容置疑的主權。 好吧,也許「明確」這個字眼不太恰當。雖然對於外行人來說,「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在詞彙上的差異並不特別明顯,但對於中國專家來說,兩者在「一個中國」的脈絡下卻是截然相反的。 幾天後,拜登總統結束亞洲行程,普萊斯先生回到國務院,對著媒體鏡頭宣布,「我們的對台政策完全沒有改變。」他接著說,「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包括『我們對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承諾』,以及『我們根據台灣關係法承諾向台灣提供自我防衛的軍事手段。』」 然而,聽取普萊斯新聞簡報的一些記者表示困惑。「就在幾天前,你推文說,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曲解美國對『一個中國』的立場,」有人問道,「美國是否同意中方的詮釋?」 普萊斯深吸了一口氣。在場的人感覺到,就像過去五十年來國務院的許多發言人一樣,他本人並不完全瞭解這個議題。不過,他還是毅然決然地使用一套宛如俄羅斯娃娃(Matryoshka doll)的層疊引述繼續說下去: 「中方,」他解釋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層官員經常試圖在簡報和聲明中曲解我們的政策。讓我給各位舉個例子。我們的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和楊潔篪在五月十八日通話,中國外交部公布通話內容的英文版本不正確地引述,美國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北京的—這很重要—『一個中國』原則與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並不一樣。在五月十二日的新聞簡報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言人聲稱,我們已經做出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的承諾。這也是不對的。」 雖然沒有細述,但普萊斯鄭重表明:「我們致力於遵循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我再說一次,這項政策是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對台六項保證為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聲明試圖錯誤描述我們的立場和我們的政策。」 反對一中原則 核心就是台灣「主權」 在聽到普萊斯慷慨激昂的結語時,「同語反覆」(epizeuxis)這個字浮現在我的腦海。「我們長期以來的—長期的、跨黨派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這些是非常敏感的政策議題,我認為我們在措辭上非常謹慎和精確並無不當,我們敦促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對美國政策和美國高層官員聲明的錯誤描述。」 在場一位「破解密碼」的對話者,徒勞無功地試圖誘導他說明一個他不打算說明的問題:「嗯,我的問題是—你是對『原則』這個字取代『政策』很不以為然?」 普萊斯看了一下他的筆記,結結巴巴地說:「這個—它有不同的意思。」在你來我往的反覆交鋒後,一位資深外交記者問道:「那麼,你是怎麼理解一中『原則』和一中『政策』的差別?」 普萊斯這回被逼急了,又看了一下他的簡報筆記,「我們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那裡得知,在他們說的一中『原則』下,有一些所謂的承諾,但這與我們的一中『政策』截然不同。」然後,他再翻了翻他的活頁資料夾,「我們奉行『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正如我們前面已經說過的,這是一項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對台六項保證為準則的政策。」 接下來的對話並未獲得結論。可是,普萊斯的慌亂回應,讓人想起十八年前的二○○四年四月廿一日的一次類似交鋒。當時,加州聯邦眾議員葛蕾絲‧納波里塔諾(Grace Napolitano)質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柯立金(James Kelly):「台灣全面民主化的演變,以及台灣人認同感的顯現,是否能夠與『一個中國』原則融合在一起,還是彼此鮮明對立?」 對此,柯立金提出一個否定法的說明:「關於『一個中國』的定義,我們在這裡可能會花太多時間去討論。在我的證詞中,我提出了『我們的一個中國』的觀點,但我沒有真正做出定義,而且我也不確定我能夠非常輕易地做出定義。我可以告訴各位它不是什麼。它不是北京方面所說的『一中政策』或『一中原則』,也可能不是台灣某些人所認為的定義。不過,它確實傳達了台灣海峽兩岸人民某種一致的意思,這是我們長期以來的政策。」 這種「政策」對「原則」的辯論,取決於台灣的「未定」地位,但自從尼克森在一九七二年慷慨承諾避免使用某些「敏感詞」以來,「未定」這個字眼在講漢語的社交場合變成一個禁忌。然而,事實就是事實,美國的「我們的一中政策」反對中國的「一中原則」,核心就是台灣的「主權」。美國的立場是,這是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並未明確解決的問題,直到今天也依然沒有解決。「未定」是上一世紀傑出的國際律師約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的傑作,並被嵌入一九五一年「對日和平條約」(Japan Peace Treaty)的基礎架構之中。可想而知,台灣在舊金山和約裡「未定」的國際地位,是對北京「一中原則」的詛咒,而杜勒斯是率先反對北京的異端。 中棄和統偽裝 美恢復台灣地位未定 自由時報和台北時報的讀者可能都很年輕,不會記得關於蘇聯勞動理論的那個老笑話:「他們假裝付薪水給我們,我們假裝工作。」同樣地,在過去的五十年裡,美中關係也是建立在類似的假象之上:「美國假裝有『一個中國政策』,而中國假裝有『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而且,只要中國假裝有「和平解決」政策,美國也會假裝有「一個中國政策」。可是,過去十年來,中國已經卸下所有「和平」統一的偽裝。後來,美國也恢復了「台灣的國際地位未定」的立場。 幾個月前,中國最高階的外交官、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透過視訊發表了十八分鐘的「悼詞」(elegy),紀念「上海公報」發表五十週年,但這個紀念日被美國國務院無視。 對於王部長來說,「上海公報」並不盡然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有關。正好相反,王毅堅稱,台灣才是重點。「台灣問題是上海公報的『核心』,『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基石。」 接著,王毅聲稱,一九四三年在開羅和一九四五年在波茨坦等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宣言,表明中國對台灣的領土主權不存在任何爭議,然後他將中國領土完整問題的「長期陷入政治對立」,歸咎於「中國內戰」和美國的「干涉」。不過,他解釋說,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美國「今後不會有任何台灣地位未定的言論」。 王毅很小心地沒有宣稱尼克森公開宣布放棄美國的政策,即台灣的國際地位「未定」,只說這位美國總統同意「美方今後不會有任何台灣地位未定的言論」。 王部長也向他的聽眾傳授了中方對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獨特詮釋,其中美國「承認」(acknowledgments)中國對台灣的領土主權。可惜的是,王毅哀嘆道,儘管有了這些莊嚴的承諾,中美建交後不久,美國在一九七九年「出台了所謂『與台灣關係法』,之後又在一九八二年偷偷摸摸地拼湊出所謂的「對台六項保證」。王毅指控,這種行為不僅違背美國的承諾,也牴觸了「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他自以為是地聲稱,該決議在國際法上確立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因此,王毅的結論是,台灣關係法和對台六項保證「從一開始就是非法和無效的」,只是美國的「單方面」政策,「美國不能把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王毅甚至還在他的陳腔濫調中莫名其妙地使用奇愛博士式(Strangelovian)的隱喻,要求美國「停止虛化淘空一個中國原則。」 當然,在一九七九年,中國並未認真抱怨「台灣關係法」,沒有大吵大鬧。而在一九八二年,雷根總統將中國「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與美國「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直接建立關聯。事實上,雷根是將這種關聯性稱為「美國外交政策中一項恆久的必要條件」。 美中關係假象破滅 衝突恐在所難免 因此,拜登政府可能會感到意外,「上海公報」的「核心」居然是台灣;或者,「台灣關係法」(拜登總統在一九七九年以參議員身份投票贊成並強力支持的法案)和一九八二年隆納‧雷根總統對台灣的「六項保證」,「從一開始就是非法和無效的」。更刺耳的可能是,中國以其國內法聲稱對整個南海擁有主權,視國際法為無物,王毅居然還大言不慚地強調國際法高於國內法。 拜登政府可能也會對王部長隻字未提美國在每一份聯合公報中的一貫聲明感到失望,即「和平解決」中國與台灣的分歧始終為美國利益之所在。 令人不安的是,美中關係的假象正在破滅。隨著中國卸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的偽裝,美國也只能放棄「承認」中國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的立場。衝突恐怕在所難免。華盛頓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應該現在就卸下偽裝,還是等到情勢惡化? (作者譚慎格為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譚慎格
2022-06-26
勇於負責很難嗎?
請侯友宜正面回應恩恩爸七大疑點和三大訴求: 1,新北政務官下台 2,侯市長完全負責 3,成立調查小組向議會做專案報告 #勇於負責很難嗎? 恩恩爸爸林先生在臉書提出的7點疑問如下: 1.誰制定新北這個SOP?誰該為此負責? 2.衛生局(衛生所)失聯的原因?當下的指揮官是誰? 3.消防局和衛生局人員,對於病況的詢問太少,為何要不斷重複問個資?先進的防疫派遣系統在哪裡? 4.衛生局和雙和醫院的通聯記錄和電話錄音,檔案紀錄在哪? 5.雙和當天有不收covid病患嗎?為什麼分隊還要回頭找勤務中心確認「不是有通報不收?」衛生局怎麼通報聯繫的?消防局救護科是怎麼布達的? 6.消防局第一通的接線值勤員有明確把恩恩意識不清狀況,轉達給施小姐嗎?當下勤務中心的指揮狀況如何?當日指揮官是誰? 7.第一通電話已經知道恩恩昏迷, 為什麼沒有判斷要緊急派車處置,卻要我們打1922? Robert Lin https://www.facebook.com/ropoty.lin/posts/pfbid02wJoijazAHLv9uiNY1GdHNhGhFQtqdDn2KNei6mcEDV2KtRT95boqsGjEfwakYQf3l
台灣是咱的國家
2022-06-26
國民黨打算贏者通吃 被民進黨整碗捧去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美最高法院1973年裁定,認婦女墮胎權受憲法保護),另以6票贊成、3票反對,維護密西西比州禁止15週後墮胎的法律。 會有這樣結果的主要原因, 是因為美國最高法院現在是保守派居多, 目前是5:4甚至6:3, 關鍵就在於川普任內一口氣提名了3個保守派大法官, 這就造成了最高法院對法律解釋的板塊移動。 美國最高法院, 在台灣就是大法官會議, 不過「憲法訴訟法」在今年(111年)1月4日施行, 新制由15位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 取代原有的「大法官會議」, 以後也沒有大法官解釋了,只有憲法法庭判決。 那大法官有15個,在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 本來的設計是任期交錯, 其中8個任期4年、另外7個任期8年, 確保每任總統都可以提名一半的大法官, 不會變成某一個總統提名全部大法官的情況。 這個制度在2003年開始實施, 才沒幾年,就變得面目全非! 2007年陳水扁提名8個大法官, 國民黨利用他們的立法院優勢,封殺了其中4個, 陳總統再補提名單,還是被全部封殺, 馬總統上來後,在2008年提名10個, 在2010年提名2個,在2011年提名4個, 把大法官任期弄得亂七八糟。 其中最嚴重的是 2010年司法院長、副院長(也是大法官)因為重大司法案件請辭, 請辭大法官的任期本來是到2011年期滿, 那補上來的大法官任期,應該是到2011年結束。 結果呢! 馬總統這個哈哈哈佛大學博士, 竟然說補上來的那兩個,任期應該到2018年啦! 原本司法院組織法第5條第3項規定:「大法官出缺時,其繼任人之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明文規定採「繼任制」,至該遞補之席次原任期屆滿為止, 這個規定也是要確保大法官任期可以交錯, 國民黨也一不做二不休, 利用立法院優勢,把它刪除了。 大法官任期制度,就這樣被搞爛了!而且無法收拾! 蔡英文上來,在上面被搞亂的大法官任期情況下, 已經提名了11個大法官, 明年10月有馬總統任命的4個大法官任期屆滿, 到時候會出現一個奇特情況, 就是15個大法官,都是同一個總統任命的! 我預期到時候國民黨又會出來靠腰威權重現、蔡皇什麼的, 不過他們是最沒資格抱怨的,因為制度就是被他們搞爛的。 我們今天的講古時間就到這裡為止。 #國民黨原本打算贏者通吃 #結果被民進黨整碗捧去 #得償所望
林智群
2022-06-26
到底可以多荒謬呢?
到底可以多荒謬呢? 我之前一直在收集資料,也曾經提過我對陳時中部長在恩恩案中最不滿意的,就是他對全國表示過「看起來沒有延誤。」 我跟他意見不同,我認為有。 如果陳部長是為了任何原因,比如說概括承受地方政府的「狀況」,希望讓後續防疫不出問題,也不代表不能誠實面對送醫延遲,並提出改進。 == 結果,我看到羅一鈞學長出示指揮中心收到的版本,根本就跟事實不符!我直接跟恩恩爸確認,跟他整理的時序圖與錄音時間比對,有問題的地方至少有兩個: 18:09聯繫了醫護人員? 可是明明是找衛生局找不到,才在18:21打給雙和醫院不是嗎? 18:30順利聯繫上家人?這完全是站在衛生局視角才有的描述,因為家屬一直都在家裡,在等你們接通。全世界也一直在找衛生局。 家屬17:59就打給119了,哪裡都沒跑,不違反防疫規定,聯繫家人有什麼不順利的可能? 就是你們鬧空城計,才會不順利。 == 如果今天對恩恩爸說謊,也對指揮中心說謊,這就真的不是開玩笑的了,這是偽證。 一開始指揮中心如果收到的資料就錯誤,美化過的版本,還以為家人從18:30才被找到,那麼19:06出車看起來就沒有很慢。 連指揮中心你也騙嗎?如果是這樣騙人跳坑,那你還有臉說「指揮中心說沒有延誤」?! 因為他們被你騙啊! == 我認為1922可以加強的地方是,在接到來電後,根本不需要跟著新北市119一起跳坑去找衛生局,這根本是陷阱:你們知道2021年6月就有的就醫指引,應該直接告訴新北市消防局,不要管衛生局了趕快出車,有事情指揮中心負責。 不過我覺得換作是任何人,也預料不到會在地方政府發生這種明顯違反邏輯的送醫過程,甚至有當晚強制介入的必要。 == 但要追究中央地方各自的責任,不可能輕輕鬆鬆全推給1922和家屬(而且這兩個推法還互相矛盾),因為即使1922有上述可以改進的空間,更是凸顯出來,又演戲又造假的新北市府,完完全全不可能推卸責任! 新北市給指揮中心的資料,跟實際錄音檔對不起來! 是不是造假、偽證?市長和衛生局長務必說明清楚。
杜承哲
2022-06-25
林保華回應《小瘋人生》
我尊敬的好友,知名政論家林保華兄,讀完我的回憶錄《小瘋人生》中冊之後,給我如下的回應。我如獲至寶,轉貼於下: 今晚剛把筱峰兄的《小瘋人生》中篇看完。後面部分談到他1990年第一次到中國的觀感,很有趣味,其中談到正趕上學習雷鋒的宣傳。在我的新著《用鮮血和謊言寫下的百年中共黨史》中,我已經懶得把1963年學習雷鋒這一段寫進去了。 本質上,這是當時樹立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插曲之一,因為雷鋒之所以成為英雄在於他學習毛澤東著作。為宣傳雷鋒,還創作好幾首歌曲,現在還列入“紅歌”裡面,我會背其中的一首《唱支山歌給黨聽》。不過,1980年代初期剛改革開放時,就有人出來揭露,所謂《雷鋒日記》,並非全是雷鋒自己寫的,而是他死後當局組織人馬加工編寫的,以達到宣傳的效果。 中共都敢修改李光耀與希拉蕊的回憶錄,為何不敢編造自己人的假日記?毛澤東為燒煉鴉片塌窯而死的張思德寫《為人民服務》也是這個時候揭發出來的。但是這些很快被當局消音,因為完全動搖了中共與毛澤東的根基,是鄧小平、陳雲、王震等人所無法忍受的。但是當局也不好意思再把雷鋒拿出來宣傳,到了六四屠殺之後,政治肅殺,雷鋒才得以復活。 所以我對中共所宣傳的“好人好事”的英雄模範人物完全不信,因為他們都是中共為達到政治目的編造出來的。
李筱峰
2022-06-26
金廈大橋之何處不政治
「金廈大橋」其實是個新瓶舊酒的議題,翻閱二○○九年四月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版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其中便有「金廈大橋之效益評估」,內文揭露金廈大橋其實有南北兩線,南線還可通六月廿一日「試燈」的金門大橋。該報告提出建橋四點「正面效益」與三點「負面效益」,但因涉及中國政府,這一切都變的相當政治! 金門攝影學會理事長許進西以「一條橋,連繫了萬家燈火」拍出不同的觀點與視野。(許進西提供) 「金廈大橋」由誰統籌發包是「政治」,費用怎麼分擔是「政治」,施工工法的選擇也是「政治」。假如真的建好了,誰負責營運管理,當然更是「政治」。假如解放軍在廈門集結,意圖沿著「大橋」攻進金門,那該不該炸橋,更是「政治」中的「政治」!與其惹一身腥,可以想見「金廈大橋」政治人物只會說說而已,才是正常的現象。 但是,金門人對於「金廈大橋」的意見到底是什麼?這時候不得不慢下腳步想想。金門為了防衛台灣所付出的代價眾所皆知,如今要謀求地方福祉,如同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年一月新聞「金門民生用水逾七成來自福建」,無須千言萬語已經道盡一切!如今在既有「正面效益」的吸引下,還願不願意承擔國防風險,應該給金門人一個發聲的機會,是否先辦一場公投,讓金門人告訴大家,在逐漸有被「團滅」的風險下,想不想爭取「金廈大橋」?台灣政壇的吵嘴是不是先熄熄火? (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施雅軒
2022-06-26
台灣人,讓我們勇於作夢!
謝謝他/她們 - 讓台灣被看見、被欣賞、被珍惜! 今天(6/25)白天在德國中西區的Wuppertal 之「歐洲太陽能十項競賽」現場出席台灣文化日致詞並代表蔡總統及賴副總統將賀卡送到帶隊老師陽明交大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聖凱教授的手裏。 台下響起為曾教授及其團隊感動且感謝的雷動掌聲! 雖有贊助,老師、同學仍須自掏腰包,財務缺口很大,我在台上數次呼籲要支援他們。我知道,之前已有許多台僑已捐了。 我宣布先捐五百歐元,一點感恩的心意。 無數台僑支援這場台灣文化日,辛苦而滿足,令人感動不已! 熱情合照,開心不已。 站在獲得建築奬金牌的房子之前,我作為台灣駐德代表倍感與有榮焉! 下午隨即趕往隣近的Bochum城欣賞由來自台灣的莊東杰先生指揮的市立Bochumer交響樂團之美妙樂章。 音樂表演結束後,滿場觀眾起身致敬,同樣雷動掌聲! 台灣的國際空間被封鎖,但台灣人在國際讓台灣/Taiwan 被看見! 走在四十年前(1982-1987)我攻讀博士的城市街道上,清風徐來,吹起諸多回憶。 今夜帶著感恩滿滿的心情入眠! 台灣人,讓我們勇於作夢! 我知道,有這麼多優秀、 努力不懈的台灣人, 台灣終有被聯合國邀請入會的一天! 正是:有夢最美 - 沒夢有鬼。學生
謝志偉
2022-06-26
憲法訴訟是救濟?還是莊孝維?
憲法法庭公佈憲法訴訟法今年實施,近半年來至五月底新聲請案件四九二件,但在新制度審理終結二七五件,有九十點五五%裁定不受理。憲法法庭書記廳廳長表示,將修法優化。從這些統計數字,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問題,到底憲法訴訟之制度,是對當事人多一層保障?還是多一次時間、金錢之浪費?憲法法庭是否會像人民勝訴率不到一成之行政法院,被戲稱為駁回法院?憲法法庭這些不受理案件是否應公開在司法院網站上?讓人民了解何種情況不能恣意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或裁判憲法審查。畢竟這兩種學問極深,且剛實施,公佈不受理之先前案例,有啟發及教育作用,亦可避免不諳此門學問的人濫聲請濫訴訟。不但節省當事人時間、精力,亦可節省司法資源,避免當事人及憲法法庭陷入訴訟程序之不利益。 上開不予受理之裁定公開後,亦可讓法學教授、律師或法官閱覽、討論,對法學研究之進步必有貢獻。且若是發現憲法法庭不受理,站得住腳,透過法界大力宣傳,當事人遇到類似案件不再存僥倖心理,大法官可將心力、時間用在實質審理之案件。 不受理之案件若不公開,其他類似案件當事人不知情,可能前仆後繼聲請,結果得到不受理之裁定,當事人有可能懷疑這個制度「莊孝維」。若公開不受理案件,站不住腳的理由,亦可透過法界之討論、研究,予以補強,將來避免重蹈覆轍,對憲法法庭品質之提升及當事人保障更上一層樓。 此外,一個實質第四審之憲法法庭,實證結果,變成九成裁定駁回,入不了法庭大門,入不了門的訴訟,根本無憲法訴訟之必要。剩下一成之案件,是否應透過修法,讓律師過濾憲法訴訟。否則,哪有第三審強制律師代理之把關門檻,比第三審更困難的憲法訴訟,「聲請時」沒有門檻,毋須律師,等言詞辯論時才須委任律師或教授?根本是不合理又矛盾。 別讓憲法訴訟一方面成為濫聲請,他方面可能變成濫駁回。這種制度變形為假救濟,莊孝維。哪是人民要的司改? (作者為律師,台北市民)
莊勝榮
2022-06-26
愛護動物
大多數人都是物種主義者,因此一旦我們開始討論智人以外的物種,道德推理的規則通常就不再適用。我們家最近養了兩隻兔子,小朋友們也很愛貓跟狗,同時也喜歡吃牛肉和雞肉。這些動物的智力或承受痛苦的能力大約相同。我常常會問她們:你們要不要吃兔肉,總是會遭到白眼。 雖然相當殘忍,但在人類社會,這種道德推理相當於愛非裔美國人,同時輕率地剝削亞裔美國人。這些愛護小動物的人並非冷酷無情的人,只是沒有清楚地考慮自己的道德立場。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這種不明確的道德思想,很難推及一般性,養雞給牠們更舒適的地方,最後還不是在剝削牠們的蛋和生命?用相對可以給牠們舒服一點點,拿來做道德的攻擊,成為政治的議題,尤其在中國威脅下的台灣,並沒有那麼合理。 貓狗豬牛雞兔這些動物無法表達自己,沒有跟人類有共同的語言。如果一個存在者不能表達自己,那麼我們怎麼知道它的利益是什麼?以抽象的方式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嬰兒無法向我們表達他的興趣,但我們知道健康的食物、愛和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透過類似的方法,或許我們可以想像非智人動物的興趣, 從消極的一面來看,我們首先可以避免傷害他們,這是任何有情眾生最基本的道德利益。積極的一面是,我們可以研究他們的生態需求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支持這些需求。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棲息地和食物?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創造性的方式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而又不與他們對良好棲息地和食物來源的基本要求相衝突? 然而所有的生命都不是平等的,智人之間是這樣,更何況要推及無法言語表達的非人類動物。 動物解放並不意味著我們將所有動物的生命等同於所有人類的生命。這是許多動物解放主義者偏離道德軌道、並且失去理性思考能力的地方。 沒有必要不要傷害動物,盡可能為動物保留生存的空間。但畜牧飼養作為食物或為人類醫療研究的動物實驗,我認為這些是必要的。當你感到痛苦,表示自己還活著;當你會為別人感到痛苦,表示你還有人性;當你為非人類動物感到痛苦,表示你很有愛心;當你為樹木感到痛苦,表示你是聖人。我覺得一般人只要能為別人感到痛苦,具備人性就足夠!
李忠憲
2022-06-25
日本自衛隊為什麼不讓人吃飽?
日本自衛隊入間基地前不久發生了一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4月26日早上,一位50多歲的空軍上尉,在食堂吃早餐時,給自己的碗裡裝了半碗米飯後,又拿了兩個小麵包。但是,按照規定,早餐只能選用米飯,或者麵包,兩樣都拿屬於違規。 這位上尉的行為被食堂工作人員發現後,他立刻歸還了麵包,並沒有吃,但仍然受到了停職3天的處罰。 上尉事後解釋說:「因為米飯只裝了小半碗,所以以為拿麵包沒有問題。對規則認識不足,表示抱歉。」這件事在網上引起了很多的議論。 有人說,「自衛隊員保家衛國,那麼辛苦,應該讓他們吃飽」,還有人說「既然麵包已經還回去了,口頭警告一下就可以,停職3天的處罰太重了」。但是也有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自衛隊的軍官可以不遵守規矩的話,日本就危險了。」 20年多前,我在日本埼玉縣當地方記者的時候,入間基地是我負責的管區,我曾多次到該基地採訪。當時給我的印象就是基地裡規矩很多,每個人說話都很謹慎。我也在他們的食堂吃過飯,說句老實話,並不好吃。所以,我對這位上尉深表同情。 不僅是入間基地,日本自衛隊這幾年發生過好幾起因「多吃」引起的違紀問題。今年3月,有一位防衛廳的文官官員,因多次以「品嘗味道」為理由,試吃只提供給海上自衛隊官兵的咖喱飯,被停職4天。去年11月,有一位航空自衛隊的少校,在食堂因多吃了不屬於自己的納豆和麵包,被停職10天。 有很多人質疑,日本自衛隊是不是還延續著官兵普遍營養不足時代,即二戰期間的軍隊管理方式,而敦促應該與時俱進。 但防衛省官員對記者的回答是:自衛隊的飲食費用來自國民的稅金,必須要公平。另外,每一餐的熱量和營養都經過了嚴謹的計算,嚴格遵守定量,有助於維持官兵的健康。 我過去在北京當記者的時候,也曾採訪過解放軍的食堂,印象中大家好像是可以自由添飯的。不知道台灣國軍的飲食,有沒有像日本控制得這麼嚴? #矢板明夫 #20220625 #日本自衛隊為什麼不讓人吃飽? 圖片:日本富士電視臺根據採訪還原的入間基地的早餐
矢板明夫
2022-06-25
美國的墮胎爭議在哪裡?
今天,美國媒體都有共同的頭條:最高法院推翻憲法保障的墮胎權(附圖一)。這是件「天大地大」的判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既深且遠。 在這篇貼文,我試著用淺顯的文字,解說這項判決的來龍去脈。雖然法律不是我的專業,但我長期關注墮胎權,對這個議題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墮胎爭議的歷史背景 政府是否應該禁止婦女墮胎,在美國爭議了五十多年,至今仍未平息。墮胎權的爭議肇因於美國的兩大立國精神: 一、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必須受到民意節制。除非有民意授權,政府不得任意限制人民自由。 二、公權力存在的另一個理由,就是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為防止州政府濫權,基本人權要納入憲法的保障。 在美國建國之初,墮胎手術尚不存在,因此聯邦憲法與各州法律都未觸及「墮胎權」。隨著醫學的進步,「終止懷孕」成為普遍的手術,也有廣大的需求。 十九世紀初期,由康乃狄克州開始,各地的州議會開始推出反墮胎立法。進入二十世紀後,美國所有州都有禁止墮胎的法律。 #反墮胎立法的矛盾 在民意的授權下,州政府有權追訴墮胎的婦女與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問題是,這些墮胎法案存在兩大矛盾: 一、小孩與媽媽的矛盾:反墮胎法旨在保護小孩的生命權,但同時也侵犯了媽媽的身體自主權。 二、州法與憲法的矛盾:反墮胎立法都由州議會制定,在聯邦制的美國,未必經得起違憲官司的挑戰。 儘管所有州政府都有墮胎法案,上述兩個矛盾一直沒有浮上檯面,原因是陪審團不願為墮胎的婦女定罪。檢察官偵訊墮胎婦女,只是為了起訴執行墮胎的醫生。 到了六〇年代末期,反墮胎法對女性身體自主權的侵犯逐漸成為社會議題,法界也開始質疑州墮胎法案是否違反聯邦憲法。 #最高法院的判例 在1970年,兩位律師在聯邦地區法院提吿,要求判決德州的反墮胎法案違憲。這也就是後來著名Roe v Wade判例。原告Roe是尋求墮胎的婦女(假名),Wade是德州達拉斯市的檢察長。 主審的三位聯邦地區法官一致判定,德州的反墮胎法侵犯婦女隱私權,而隱私權受聯邦憲法第九修正案的保護。這是法院的論述:若州政府要追訴婦女墮胎,調查過程會暴露當事人的隱私,違反憲法對隱私權的保護。 雖然德州的反墮胎法被判決違憲,但聯邦地區法院並未宣告這個法案失效。這起官司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經過冗長的審理,最高法院維持聯邦地區法院的判決,保障婦女墮胎權不受州政府的立法限制。 #Roe v Wade的逆轉 最高法院的判決受到反墮胎人士的嚴厲的批判。美國憲法並無保障「墮胎權」,而「隱私權」的保障與墮胎是否合法並無直接關係。嚴格講,最高法院的違憲判決有法理上的瑕疵。 過去五十年,墮胎權的保護一直是美國兩大政黨的攻防重點。民主黨支持最高法院的違憲判決,捍衛婦女的身體自主權。共和黨則主張最高法院的判決侵犯州政府主權,墮胎是否合法應由各州自行決定。 儘管共和黨一直想推翻Roe v Wade的判決,但在最高法院苦無足夠的票數。不論最高法院的法官如何組成,支持墮胎權的自由派法官永遠佔多數。 這一切在川普上台後改變了! 川普上任之前,反對與支持墮胎權的大法官是4:5。川普任內提名三位保守派法官,比數逆轉為5:4。這正是Roe v Wade 被推翻的比數。 #墮胎權逆轉的後果 最高法院推翻Roe v Wade,等同把墮胎合法與否的立法權還給州政府,不再受聯邦憲法約束。這個判決有幾項後果: 一、州政府可立法限制婦女墮胎權,不必再擔心因違憲被告到最高法院。 二、因擔心違憲而未禁止婦女墮胎的州,很快就會立法限制墮胎權。 三、因為違憲而被凍結的墮胎法案,只要沒被廢止,可以重新生效。 根據媒體的預測,上述三種後果可能發生在28個州(見附圖二)。其他22州的婦女墮胎權,則不受最高法院判決的影響,除非州議會制訂新的反墮胎法案。 五十年前,最高法院確認婦女墮胎權受憲法保護,法理基礎不夠。儘管如此,這個判例已有五十年歷史,不只廣受各級法院遵守,也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 五十年後,最高法院推翻這個判例,等同否定婦女長期享有的身體自主權。最高法院的判決出爐後,政治效應立刻顯現。除了婦女團體的抗議,也有企業出面聲援婦女的身體自主權。 #後續的政治攻防 針對最高法院的判決,拜登總統發表談話,試圖透過聯邦國會立法保障婦女墮胎權。就算限制墮胎的州法沒有違反憲法,也會因為違反聯邦法而失效。 對民主黨而言,這是個高難度的操作,因為兩黨在聯邦參議院的席次相當。預期年底的期中選舉,民主黨會把墮胎權當成吸引婦女票的主要訴求。 最高法院的判決出來後,共和黨的表現反而有些許心虛。最高法院違逆主流民意,推翻五十年歷史的判例,最後的政治代價將由共和黨承擔。 #結論 針對「墮胎權」在美國引起的爭議,以上是我的解說。這是個極端複雜的議題,不容易深入淺出分析。為了節省篇幅,我跳過許多背景事件,也省略不少法律要件。若只要了解這個事件的始末,這篇文章的內容已經足夠。
翁達瑞
2022-06-25
如何看待「台灣民政府」案?
台灣民政府不法吸金獲利高達7億,遭桃檢以詐欺、洗錢等罪嫌起訴。 圖:新頭殼資料照片 「台灣民政府案」已被檢調起訴。秘書長林志昇與妻子林梓安等人,被控虛構「美國軍政府」將接管台灣,吸金逾7.1億元,檢調搜索時,林家豪宅衣櫃赫見1.3億元現鈔,桃園地院合議庭歷經4年審理後宣判,林梓安被依299個詐欺取財、加重詐欺取財及洗錢罪,重判19年徒刑,併科罰金200萬元;林志昇於2019年11月,在住處跌倒致顱內出血不治,涉案部分依規定不受理。 關心台獨運動的人士,都不會不知道「台灣民政府」這個組織,一些人明知是一個騙局,也不便出來說話。這是台獨運動內部的問題,一些人聽到激進口號或行動就如同吃了嗎啡一樣。稍微理性一點的言論就會被套上許多嚇人的帽子。我也看到一些民眾把他們的辛苦錢毫不遲疑的奉獻給這些騙子,這些騙子有台灣人,也有中國人。 中共一直用統戰來欺騙台灣人,這是他們本性決定的,當然非常邪惡;然而如果有人利用愛台灣來欺騙愛台灣民眾的感情,我覺得更加邪惡與無恥,這是對台灣人的騙財騙情,使他們受到雙重傷害。就如台灣民政府活動多年,在台派有錢的老太太楊劉秀華身邊圍繞許久,老太太最後有沒有被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日本一些台僑被騙過。對這些騙子我是抱著「厭而遠之」的心態,主要是旁觀,只是偶爾點到即止恭請大家注意。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人微言輕,沒有派系、沒有後台,出言不慎就會被喝令「滾出台灣」。而且我一直是把中共當作我們的主要敵人,沒有閒工夫去搭理這些騙子,除非這些騙子已經嚴重到危害台灣的根本利益。 有些民眾把熱愛台灣的心理投射到這些騙子身上,不經過事實的教育,他們也難以覺醒。就如當前一些被網路騙子欺騙的民眾,即使警員或銀行行員百般勸說還是相信騙子那樣。台灣民政府發出護照、車牌,居然也有人相信,甚至試圖用這種護照出國與進入其他國家。這種無法無天的事情,怎麼還有那樣多人相信?台灣的教育程度並不低啊。是愛台灣的感情蒙蔽了理性,還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導致台灣人容易受騙?例如太迷信神鬼而迷信權威,包括冒牌的權威機構與所謂名人。例如現在把追求聲量看得比明辨是非重要。 台灣民政府的主要活動都在馬英九政府時代,包括頒發護照、車牌,對這種犯法勾當,號稱哈佛法學博士的馬英九總統居然像看不見一樣,沒有取締,使台灣內部出現「兩個政府」,實在匪夷所思,想來是馬英九有意讓它存在來抹黑台派,並促使台派內鬥,實在居心險惡。還好民進黨執政後不久,就取締這個非法政府。台灣民政府被取締後不久,秘書長林志昇突然死亡也讓我非常意外,但是這個問題應由科學去處理。 我不是反對任何的激進口號與行動,有些激進行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距離現實太遠,或者只是空喊口號而沒有一步一個腳印的行動;更反對編造謊言欺騙民眾老為自己謀利。我也希望我們台灣人要經一事、長一智,對任何事情多問一個「為什麼」?這樣台獨之路、乃至我們的個人生活,就可以少一點坎坷,少一點枝節,一步一步走下去。
林保華
2022-06-25
侯友宜演戲、說空話的標準姿勢
大家都誤以為侯友宜硬保衛生局長,其實是,驕傲自滿的侯友宜,從頭到尾都只是在保他自己。 Jamie Ryoma Liao 侯友宜為了掩飾4/14的錯,5/15演一齣視察防疫派遣中心的戲,並宣稱此中心3月就已經成立! 4/14新北確診人數不過360,Omicron重症率是0.3%,所以會有幾個人需要緊急送醫呢?就算新北風水不好、人民體弱多病,算10%,也才36人,這都處理不來,那這派遣中心不是跟廢物一樣嗎?後來每天2萬例確診時,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此防疫派遣中心明明就是恩恩事件後才成立的,但侯友宜為了掩飾錯誤,公然演戲、說謊也再所不惜! 請注意侯友宜的手勢,這是侯友宜演戲、說空話的標準姿勢!
陳增芝
2022-06-24
驚嚇大橋
金門國家公園毋忘在莒碑。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阿仁 造橋鋪路在古時候,本來是熱心百姓的功德善舉,但是甚麼好事到了壞人手裡,馬上就變成害人的東西。金門這個島,是個把人肉和砲彈一起埋葬的冤魂不散之地。本來和台灣沒有半毛錢關係的彈丸之地,因為國民黨蔣介石敗逃台灣,金門馬祖變成中華民國流亡政權死命抓住的漂流木。 人民、領土、政府、主權是一個國家必須具備的四要素。中華民國在194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推翻逃到台灣來,死鴨子嘴硬,對國際宣稱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那時因為美國支持,讓「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佔有常任理事國的崇高席位,勉強維持一個不能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和地位。 直到1979年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和「中華民國」斷交。嚴格說「中華民國」僅存的中國領土和人民,就只剩金門馬祖的彈丸之地和幾千個軍民。如果連金門馬祖都失去的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就100%成了沒有人民,也沒有領土的流亡政府和流亡政權。(假如他還要堅稱自己是「中國」而不是「台灣」的話。) (然而台灣人願不願意把台灣這個名稱,借給「中華民國」使用,或者台灣人願不願意讓這個「中華民國」繼續住在台灣,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這就是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法理的焦慮。這也就是為甚麼國民黨要聲稱還擁有福建省的金門馬祖,還特地要在金門3000票選出立委的原因。 聽說毛澤東不再攻打金門甚至佔領金門,就是故意要讓台灣因為「中華民國」的存在,而和中國藕斷絲連,糾纏不清。 早年黨外時期,施明德曾提出「金馬撤軍論」,當時沒有聽到詳細的論述或辯論。但如果「撤軍」是要放棄那個跟台灣沒有關係的『中國領土』,徹底斬斷跟中國的糾纏,而非只是向中國遞出橄欖枝。那麼「中華民國」在台灣,會成為甚麼樣的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根據甚麼道理說「台灣」是中國叛逃的一省?「中華民國」的存在,很弔詭地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的那條有毒的神經牽連。台灣人是不是應該慎重考慮放棄金門馬祖?徹底斬斷跟中國的牽連? 不久前聽一個朋友說,他聽說中國正在興建連接廈門到台灣的跨海大橋。還說有圖有文,活靈活現。我可以推測這是中共用電腦動畫技術製造出來的宣傳影片,是屬於假新聞的統戰伎倆。要在150公里寬的黑水溝,造跨海大橋,或許有人願意相信,但有甚麼人會相信?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挾其157智商的自信,和網路聲量的算計,常常口不擇言。他在金門說支持金廈大橋的興建。發現民意反彈,就甩鍋給蔡英文。民進黨出來澄清蔡英文總統並沒有這個主張。但是柯文哲沒有認錯,也沒有向蔡英文總統道歉。 送台灣人去金門當兵「毋忘在莒」、八二三炮戰、3000票金門立委、金門開放觀光、金門小三通、金廈大橋興建,沒有一件是為了台灣的利益和正義而設想的。也沒有一件是為了抵抗中國侵略、謀求台灣獨立國格而構想的。 現在中國軍機每天入侵台灣領空、霸凌台灣國際外交、又不遵守世界自由貿易國際規約,禁止台灣的水果、石斑、竹莢魚等。可憐的台灣農漁民,賣點價廉物美的農漁貨,還要被裹脅附帶出賣台灣主權。這和嫖客心態有甚麼兩樣。這就是中共國的嘴臉。 大家仔細想一想,金廈大橋如果建成,金門就和香港一樣,真的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的中國領土了。那麼「金廈大橋」就成了名符其實的「驚嚇大橋」。如果台灣放棄金門馬祖,不賣水果石斑給中國,可以換取中國放棄統一台灣的夢想,那麼我們不需要一秒鐘的考慮,馬上成交。他們要建甚麼橋,我們沒有意見。 還有一個不錯的建議,那就是讓「中華民國」政府遷到金門馬祖,讓她實質擁有屬於中國的領土、人民、政府和主權。願意跟著移民金門馬祖「毋忘在莒」的中國人,當然就是100%的「中華民國人」。想念台灣的時候,可以申請台灣入境簽證。我們會以歡迎外國觀光客的態度友善對待的。
陳銘堯
2022-06-25
評柯文哲的「驚嚇大橋」
台北市長、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造訪金門時,倡議蓋金廈大橋,顯然是有備而來,不意外引發討論和批評,連該黨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吳達偉也忍不住留言罵「北七」,陸委會也重批「無知、荒謬」!柯立即搬出蔡總統有提過來當擋箭牌,但事實是前民進黨籍金門縣議員陳滄江在二○一五年所提,而陳也在四年前,也就是二○一八年八月底退出了民進黨,顯然柯是行前為了炒短線、博聲量,但功課又做得不夠,只顧copy舊說法,在這議題上成了跟屁蟲。 陳滄江坦承時空背景早已不同,陸委會的國家安全考量並沒有錯,和鄰國間要蓋便道,一定要雙方有充分的互信基礎,最根本的是沒有併吞、開戰的敵意,不然等著上演「木馬屠城記」嗎?成了「驚嚇大橋」,全體金門居民成為了中共的活人質,中華民國台灣如何承受得了?又要金門人如何睡得安穩呢? 在此同時,幾位立委包括趙天麟、王定宇和林楚茵發起全台串連,包場支持觀賞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活動,用具體行動表達對人權和轉型正義議題的關切,以及對台灣文學及主體性的支持,筆者也在這些公眾人物號召之下,進了戲院,一同支持和觀賞此一難得的紀錄片佳作,收穫滿滿。 台灣要成為全體人民對自己國家有信心,蛻變成「有質感的國家」,需要的正是有正確的價值觀,不譁眾取寵。至於那些只會為了製造話題,搏衝高聲量得逞的政客和小丑,年底就是我們用選票,紮紮實實淘汰網路聲量速食型的政治人物和政黨,反制政治人物設定議題消費媒體和聲量勒索,完成台灣「民主轉大人」的重要階段。 (作者為台大法學碩士,台北市民)
蕭嘉弘
2022-06-25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49年前墮胎法的裁決
06/24/2022星期五 同時今天最高法院也推翻了49年前的有關墮胎法Roe v. Wade的裁決。美國是從那一次裁決之後,普遍允許合法墮胎。但是今天的裁決是說,以憲法而言,1973年的那一次裁決本身不是法律。政府必須就墮胎重新立法。其次,憲法中沒有有關墮胎的法律權限字眼,而所有沒有在憲法中列明的項目,都屬於州政府的權限。所以墮胎法應當由州政府各自立法。 這是美國憲法中非常明確的、有關聯邦與州政府畫分管轄權的界線。但是自從1973年那一次裁決之後,美國自由派跟民主黨就興高采烈的,強制性的將那一次裁決當作是法律。禁止任何人提議重新立法。(因為同一原因,也不能相信民主黨說的,墮胎是憲法賦予女性的權利,因為憲法中毫無墮胎的字眼。) 所以嚴格說來,今日的裁決不是全面推翻墮胎法的合法性。而是要美國循正當的立法程序,重新規劃。 今日的主要裁決由大法官阿里托Samuel Alito撰寫,與他立場一致的聯署法官包括湯瑪斯Clarence Thomas,戈薩其Neil Gorsuch,卡瓦諾Brett Kavanaugh,以及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內容與兩個多月前被(非法)洩露的意見草案內容相似。沒有因為連月來的抗議而改變。不過除了上面陳述的理由之外,湯瑪斯,卡瓦諾,以及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另外也寫了一份裁決,裡面強調,這次的裁決不是全面推翻Roe v. Wade,並且強調,憲法對於墮胎沒有立場,所以大法官對於墮胎之事也是保持中立。顯示這裁決純粹出於憲法原則。 所以嚴格說來,這項裁決也是以6-3通過的。唯一反對的是三名自由派法官。 不過今日裁決之後,所有支持Roe v. Wade的群眾已經展開抗議行動,民主黨領袖包括拜登,參眾兩院民主黨領袖等,以及主流媒體都已表示憤怒及反對。 這次裁決之後最明顯的變化將是,美國將有十幾甚至二十幾個州將會立即推出法律限制墮胎行為。這包括對於因為何種原因懷孕可以墮胎(強姦,亂倫,以及對母親健康有致命危險等),以及超過多少個星期的孕期之後就不可以再墮胎的規定。與此同時,美國有19個民主黨州分則有完全的墮胎權利,不僅由政府資助,而且好像紐約州甚至可以在產前一刻墮胎。 預料未來有些懷孕女子必須越過州界去墮胎。今日已經有十多個大公司宣布,會資助女職員越州墮胎的旅行及醫療費用。 這星期最高法院已經連續做出多項重要裁決,包括教會學校的資助,持槍自衛的規定等,預料下周還有有有關邊界移民(是否必須停留在墨西哥)的裁決,以及聯邦政府是否有權力制定有關環保的法律(包括禁止開採石油的規定)。前面幾項裁決都可以見到,川普任命的三名法官的影響力,左右了裁決立場。未來兩項相信也有同樣的作用。(所以今天拜登將這項裁決的責任,都推到川普身上。)
袁曉輝
2022-06-25
「七家灣史前文化遺址」
「七家灣史前文化遺址」是台灣史前文化的著名考古遺址。(由我的好友知名考古學家劉益昌帶隊發掘)。 我來武陵農場度假,特地選擇在遺址上面的武陵富野度假村入住,感受一下四千年前(下層文化)及一千多年前(上層文化)的先民的身影,想像他們的農事生業。發思古之幽情! 我一個人在七家灣文化遺址公園內徜徉,沒有半個遊客進入,他們是不了解?還是對此無興趣? 明明有遊覽車來到旅館,但是導遊、領隊就是不帶隊來此參觀、解說。 台灣人的歷史意識相當薄弱!這是過去國民黨長期「去台灣化」的教育有以致之。 對自己土地上的歷史無知,就很難培養對自己土地的感情與認同。
李筱峰
2022-06-23
財政枯竭是最大一隻灰犀牛
近半年來,中共政權從上到下,突然暴露出財政枯竭的敗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共獨裁體制的所有弊端,長遠種下今日不堪的局面。 四十年改革開放,積下天文數字的財富,這些民脂民膏被中共用來擴張﹑維穩﹑鋪張和貪腐,讓習近平滿足千古一帝的幻覺泡影,只不過十年八年時間,就床頭金盡,囊空如洗了。 古語說,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眼下到處伸手要錢,而生財之道卻一一堵塞。從中央到地方的財政枯竭,最先表現在地方政府的困境之上。最近不少地方政府搞到要專門成立減薪辦,證明減薪已經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項普遍長遠的政策。 一般來說,不到萬不得已,政府一定不會尅扣各級官員和政府僱員的收入,因為政府的運作需要黨幹的齊心合力,需要他們去搜刮民間財富,盡心盡力維護政權穩定。普遍的減薪潮,大大打擊各級官員的工作積極性,造就中下層官員之間的矛盾,官民失信,政令不行。 中共自上而下各級之間的關係,不是靠價值觀念的空話來維繫,恰恰是靠中飽私囊來維繫。上級有上級的貪,中下層有中下層的貪,貪是政權運作的潤滑劑。從前錢池太大,各取所需,不相妨礙,但當財政枯竭,各級官員貪腐的空間萎縮,上下磨擦頓生。 近期各大有錢省份,政府僱員紛紛減薪五成,所謂績效獎金全部取消,有的甚至要追討多年來多領的錢,金額高達十萬以上。不但政府官員減薪,連教師與醫務工作者也不能倖免,甚至那些狗仗人勢的大白,也要加入討薪大軍,可見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 與此同時,地方銀行也開始爆雷。河南有農村銀行突然倒閉,四十萬存戶近一千億人民幣存款化為烏有;有的銀行開始限制存戶提款,每日不得超過一千元;上海銀行留難老年存戶,讓領退休金的長者苦不堪言,目的就是減少存款的流失。 地方政府財源枯竭,源於經濟不可逆轉的下行,源於地產行業的全面沒落,地方政府不能憑賣地聚財,中央政府又因經濟不景而稅收緊絀,中央既救不了地方,地方更難以自救。中央與地方之間,不但不能以利相誘,甚至因利失和。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當下地產爆雷剛剛開始,地方銀行受地產拖累,銀行爆雷也陸續有來。銀行爆雷,受害者是普通百姓,多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家業,一夜之間被清零,那時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老人病痛如山壓頂,若不幸再碰上失業減薪,很可能遭遇空前厄運。 農村小銀行與國有大銀行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農村銀行唔掂,勢必牽連大銀行。大銀行在經濟不景之下日子已不好過,外債﹑地方債﹑國企融資﹑貪腐黑洞拖累,早已自身難保,再加上地方銀行連環爆,勢必影響國有大銀行的運作。中國之大,有哪一家銀行是靠得住的,這就沒有人知道了。 一旦百姓對銀行失去信心,錢放在銀行朝不保夕,日日提心吊膽,一有風吹草動,趕緊蜂湧去擠提,到那個地步,就是全局性的災難臨頭了。 今日中共國的財政枯竭,不是個別現象,是結構性的萎縮。在內,因為習近平的國進民退,打擊私有經濟活力,整個大環境冷風凜冽,再加上病毒清零使社會殭死,無端白事制造更多難題。在外,中共國與西方經濟強國全面翻臉,外貿路斷,科技輸入成絕響,外資廠大量移出,外債多如牛毛。這種結構性的枯竭,使經濟無可救藥。 一個國家,如整體經濟結構健康,遭遇暫時的衝擊,可以在短時間內復原,但若經濟結構病入膏肓,那就不是一個政策的修正,或一副良藥去邪扶正可以補救。各方面惡劣的困素互相疊加,漣漪不斷擴大,全局成自由落體之勢下墜,那就是崩潰到來的日子。 本來,有錢能使鬼推磨,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壞事幹盡,可以用錢搞掂。一旦財政枯竭,中下層黨官躺平,民怨沸騰,中央兩手空空,望天打卦,民間遍地乾柴,只待一粒火星,到那種絕境,就是神仙難救。 制度腐敗﹑民心喪失兩隻灰犀牛早已撞門而入,現在最大一隻灰犀牛財政枯竭也衝過來了,這是最大﹑也可能是最後一隻灰犀牛,來勢凶猛,不可阻擋。中共這個岌岌可危的獨裁政權,再也經不起最後這一衝擊了。
顏純鈎
2022-06-22
媒體沒有要求拜登的身體檢查報告
06/24/2022星期五 拜登再度使用小抄受到媒體的嘲笑。而這次的小抄居然包括教他怎麼坐下,何時離開,就更令人嘖嘖稱奇。 拜登是昨天在白宮接見一些風力發電業者時,被人發現使用小抄。而他更不小心地將小抄內容展示出來給攝影機拍得一清二楚。 小抄的頂端寫著會議性質,之後第一句就寫著:「你進入羅斯福廳,跟在座者說哈囉。之後你坐下。」不僅這樣的文字像是指導小學學生,其中那幾個「你」甚至是大寫用來強調語氣。例如說:YOU enter the Roosevelt Room and say hello to participants. YOU take YOUR seat.。似乎生怕拜登忽略了,或是看不懂。 之後還有:媒體進來;你短短致詞(兩分鐘)。(不過拜登說了八分鐘的話。)之後是:媒體離去。「你」詢問Liz Shuler, AFL-CIO 主席一個問題。(附註「她是視像參加」)之後是:「你」多謝與會者。「你」離去。 像這樣的指導式小抄,你說你怎麼會不相信今天白宮那般幕僚已經當拜登是老人痴呆症。 當事件傳開後,白宮解釋這樣的小抄是standard format (典型),很多總統都使用的。或許這是事實,將總統的活動寫明了,讓每天政務繁忙的總統不至於走錯房間,叫錯人。但是像這樣的:你進去,你坐下…都寫出來的,我相信肯定不是standard。何況現在的拜登每天只有一兩項活動,有時甚至整天沒有公開活動,需要這樣提醒嗎?你試試寫這樣的小抄給川普看看。 據說拜登已經很久沒有在橢圓性辦公室會客,就因為橢圓形辦公室沒有提詞設備。他現在說話超過一分鐘都要看提詞卡。否則他每天都要出狀況。事實是他現在已經是每天都出狀況。 記得川普時代嗎?媒體每天都製造新聞說他身體及心理狀態有問題,還呼籲副總統及內閣閣員以憲法25修正案,拉他下台(我這裡都有記載)。當時的白宮醫官Ronny Jackson多次發表川普的身體檢查報告,說他健康完美,結果Jackson也受到批鬥。現在你幾時見過拜登的身體檢查報告?你可曾聽見媒體要求看他的身體檢查報告?他上樓梯跌倒,騎單車跌倒,媒體都沒有要求要他檢查身體。
袁曉輝
2022-06-25
新北拿假資料給指揮中心
意思就是說,之前那個侯友宜用來卸責的,說疫情指揮中心也說恩恩的救助沒有延誤的說法,其實是因為新北市政府提供了假的報告給疫情指揮中心,「故意欺騙」疫情指揮中心所造成的。 戴瑋姍 幫高調 經過立法委員 林楚茵 仔細調查比對後發現: 指揮中心看到的案情是: 18:09 消防局立案 18:30 恩恩已送醫 18:37 加護病房全力救治 實際上錄音檔聽到的是: 18:00 恩恩媽第一通進線119 18:27 消防局聯繫上衛生局 19:21 恩恩上救護車 原來新北拿假資料給指揮中心,才讓阿中部長誤以為恩恩有順利就醫。 侯市長還敢用阿中部長的保證,當他的政治保護傘,欺騙全國。 漢子變騙子 指揮中心都敢騙!!
Rober Wang
2022-06-24
«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成立滿週年》AIT:美台持續合作 深化韌性建設
方瑋立
聯大召開之際 荷蘭通過在聯合國支持台灣國際參與動議
黃靖媗
蘭陽女中合影總統遭出征 提告學生再發聲:希望「台灣更好」
王峻祺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再談柯建銘為何必須請辭
林保華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開放美國米? 鄭:考量糧食安全
陳鈺馥
美國車免稅? 鄭麗君:美方會期待市場開放
林哲遠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