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台灣總統的七門課

台灣總統的七門課

  明年總統及立委、不分區立委三合一選舉,各黨即將展開提名作業,各種總統民調紛紛出爐。不管哪個階層的選民,除非對政治有狂熱,否則不會花太多時間關心或研究。正因如此,讓胡扯亂搞的候選人有可乘之機,反正內行人不多,能騙就騙。有些選民的看法是,誰當選都一樣,反正沒賺就沒得吃,只想參與選舉賭博,而這就是少數選民的水準;中共則想利用假消息及金錢影響台灣。筆者認為,我們應先看看國家領導人需要什麼特質,以及未來如何領導台灣,才不會被假民調牽著走,才不會被候選人所騙,才不會請鬼拿藥單。 美國政壇奇葩大衛‧葛根(David. Gergen)過去卅多年來曾與美國六位總統共事,包括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布希、柯林頓,他寫了一本書:「美國總統的七門課」。哪七門課?一人品高貴;二目標清楚;三說服力強;四在體制內運作;五就任百日定江山;六堅強的顧問幕僚團隊;七傳承願景。這不但是國家領導人的七門課,也是企業、機構的領導七個學問。 台灣總統雖然沒像美國總統權力那麼大,因為美國總統不僅要領導美國,而且要領導世界,當然更需要宏觀及高格局,但除了第五項外,其它六項是共同課。台灣外有顯性的中共強敵,內有隱性的內奸敵人,內外交迫,第五項應該是,結合美、日、東南亞及重要國家對抗共產黨的能力。台灣邦交國剩十四國,實力不大,只是形式上的必要,實質上幫得上台灣的,還是只有實質關係的美日,符合管理學的八十二十法則。誰有能力強化佔八十%重要質量的美日關係,才是台灣總統的第五門課。 少數媒體或政客喜歡炒作,兩岸關係才是台灣總統的第一門課,錯錯錯。想吃掉台灣,搞掉中華民國的中共,哪會讓台灣人好日子過?哪有結合敵人是領導人的條件?太不了解敵人特性了。記住,不是台灣人把中共當敵人,而是他們軍機繞台、圍台及所作所為,看在台灣人眼裡,中共已認證自己是台灣的敵人。敵人沒有慈悲,有也是短暫的,或騙人的,散發出鱷魚微笑般的恐怖。中共從打台灣演化為恫嚇台灣、騙台灣,利用假消息影響台灣選舉,如果硬要說兩岸關係是台灣總統第一門課,不如講反共,不做中共代言人、同路人,才是第一門課,相信有智慧的台灣人都會同意。 (作者是執業律師)
莊勝榮 2023-03-14
湯德章受難日也是正義和勇氣紀念日

湯德章受難日也是正義和勇氣紀念日

【今天3/13是湯德章受難日 也是正義和勇氣紀念日;更要記住KMT/ROC軍隊的血腥和野蠻】 大約在1998年,我第一次聽到我父親提到湯德章。那已經是半世紀之後了。 戰後,家父到台南就讀台南師範學校,認識湯德章姐姐的兒子,他叫湯德章舅舅(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有一次,這位外甥帶我父親到湯德章的「辦公室」(應該就是律師事務所),我父親在那裡見到湯律師。 家父已不在人間。我記得他提到湯德章時,面容充滿仰慕之情。湯德章在二二八被槍決的事情,應該給我父親和所有知道/認識湯律師的人帶來巨大的衝擊。然後,他們是被迫沈默的世代,幾乎半世紀只能藏在心裡。我無法想像,如果我有非常景仰的師長被槍決,而我長達四、五十年無法提他的名字。 林艾德這篇〈台南的恩人:湯德章〉非常值得細讀,文中的影片《湯德章歷史實境劇:2019年台南實境演出!》,請務必打開看。你就會知道,當文明人遇到前近代的KMT/ROC黨國軍隊,會是怎樣的暗黑、血腥和野蠻。你可以想像嗎?:人被綁著,背後插個旗子,被軍車載著遊街示眾,拖下槍決,還不准收屍?這種野蠻和血腥,不久後還會在嘉義重演。足足把台灣推回19世紀的暗黑中!! 引文: 最終,什麼都不說的湯德章,在1947年3月13日的下午,被中國軍隊押解到卡車上遊街,車子在現今的紀念公園停下,中國人用當時台灣人還聽不太懂的語言朗誦罪狀後,要求湯德章跪下接受槍決,湯德章不從,眾士兵一擁而上將他毆打在地,開始用腳踹踢。 但湯德章始終不求饒,曾任警察、擁有柔道身手的他,雖然雙手被綁、滿身都是刑求的傷痕,但還是奮力揮開中國兵站了起來,用他最後的力氣,高喊出台語: 「不需要綁住我!也不需要遮我眼!因為我身上流有大和魂之血!若是一定要有罪人,那只要有我一人就夠了!」 接著,是日語。 「台灣人,萬歲!」 然後,是第一聲的槍響,子彈貫穿了他的身體,再來是第二槍,直到此時,湯德章都依然不屈地站立著,第三槍,正中他的眉心,他英勇的身軀,終於緩緩傾倒。 ~~~~引文結束~~~~ 文章連結放留言欄,請務必看喔。影片也請務必看喔!!   林艾德,〈台南的恩人:湯德章〉: https://www.telltaiwan.org/?p=1756 TELLTAIWAN.ORG 03/13 台南的恩人:湯德章 受難日 - 台灣放送 03/13 台南的恩人:湯德章 受難日 - 台灣放送  
周婉窈 2023-03-13
所謂的邪教會有什麼特色?

所謂的邪教會有什麼特色?

最近南韓攝理教的議題,在Netflix的新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揭露後,又開始引起很多人注意,特別是受害人葉萱(鄭秀晶)出面揭露教主的利用權勢趁機性交等罪行後,許多人也想起了2000年前後,在台大與政大發生的一些攝理教爭議,教主還因此被台灣檢方通緝。然而,不只攝理教,台灣也有許多「宗教」,看來充滿爭議,那麼,所謂的邪教,大概會有什麼特色呢? 1.會以各種簡單的用語,向信徒解釋複雜的概念,通常只有黑與白,而且宣揚這就是真理,其他的解釋都是邪魔外道。 2.這個宗教只有一個專制的教主(真人、師父、上人、導師)、一種無所不包的教義,通常會依附在某種正信宗教之下,但是與這個宗教卻幾乎不相關,只是偶爾利用它們的經典,以教主的意念亂加解釋,口號則是和諧、家族、未來、愛、和平等等抽象的概念。 3.教主是接近神的角色,或者乾脆就是神。從教外看,表面上一片和諧,只服從教主一人,但教內派系私下鬥爭洶湧,為爭取教內地位而互相毀滅爆料。 4.教內幹部升遷,全憑教主個人喜惡,甚至要對教主提供特殊服務(錢或色),才有機會晉升高位。 5.他們認為現在的世界很污穢,必須全面清除乾淨,而且嚮往與強調未來純淨的世界,沒有鬥爭、世界和平、否定戰爭等等,但是提不出任何具體可行的方針,或者乾脆就說很快就有世界末日。 6.他們對於基層信徒的私人生活規範嚴格,有各種的教條要信徒遵守,但是教主或高級幹部的私下生活卻很不單純。 7.他們厭惡現實生活的複雜、犧牲與妥協,但是對於如何實際解決問題與困難,卻毫無方法。唯一的方式就是做詐欺等的非法事業,或是索性要信徒變賣資產捐錢。 8.他們會要求信徒與原來的生活切斷連結,並且最好滅絕親屬與人際關係。信徒的新生活,就是完成教主交代的任務,全心全意奉獻給教主。除此之外,信徒沒有存在的意義。 9.如果目標遲遲沒有達成、末日沒有出現,那一定是信徒的信仰不夠虔誠,可能要多捐點錢,或是多為教主做事。 10.如果有國家的領導人是這樣、有政黨的領導人是這樣,不用懷疑,這個國家,這個政黨,就是邪教,從來就沒有「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這種事。 不只是攝理教,聽起來過於純粹、美好與簡單的事物,都很蹊蹺,也是我們應該遠離的邪教,但香菜不是,肯定不是。
呂秋遠 2023-03-13
其實就是叫被侵略者「投降」罷了

其實就是叫被侵略者「投降」罷了

早上看到忠憲發文,貼了四個大學教授發起所謂「反戰」聲明。又是一群不敢譴責侵略者的平庸邪惡幫兇。 對著被侵略者喊「反戰」,其實就是叫被侵略者「投降」罷了。場面話講再多都只是堆積華麗辭藻,這群教授請不要再偽善,學學柱柱姐、張亞中、王建煊講白話,我還比較尊敬你們。 剛剛去忠憲下面留言,還真的第一次不知道該從何寫起: 1、吐槽點太多,第一次不知道該如何留言XD 2、後來看到忠憲打叉叉就對了 3、簡單用一句話回應:「反戰」聲明,應該對要發起戰爭的侵略者說,對被侵略者說「反戰」,意思就是要他們「投降」。 4、所以,他們整篇廢話/幹話,不需要跟只想保護自己的烏克蘭/台灣說,應該去跟侵略者俄羅斯/中國說! 這四位教授「反戰」聲明的這句話最有趣,說「台灣要自主,要跟大國保持友善等距。」 這種跟高腰褲157一樣,自以為聰明講等邊三角形的國際外交智商有多天真,就先不多說了。 只要面對一個事實就好:其實我們最想保持友善距離的國家只有一個,就是對面的中國,而他卻是唯一不想跟你保持友善距離的國家。 他不只不想跟你抱持友善距離,他還一直說你家就是他家,如果不聽話就要打你。這幾位教授,只要來面對這題就好,扯其他真正對我們友善的國家,都要跟中國距離一樣、搞什麼等邊N角形,都是包藏禍心、其心可誅。  
許美華 2023-03-13
學校根本不在台灣,是要慶祝什麼?

學校根本不在台灣,是要慶祝什麼?

蛤?甩鍋也沒有這種甩法的吧?會跑去中國的退將到底都是哪個黨籍的?都是誰的支持者?最後怪因為民進黨不重視所以他們才跑去,這跟哭鬧吸引注意的嬰兒有什麼兩樣? 最可笑的是,國民黨已經逃來台灣70幾年了,這些跑去中國的退將有幾個真正念過黃埔軍校?跑去參加一個你們沒念過的學校的校慶,到底誰才是莫名其妙?台灣政府更不可能沒事辦什麼黃埔軍校校慶,學校根本不在台灣,是要慶祝什麼? 想要跑去中國朝貢永遠找得到理由,只是要去就大大方方的去,不要這樣遮遮掩掩找一堆爛理由,只會更讓人看不起。
林俊憲 2023-03-13
我的韓國印象

我的韓國印象

我的韓國印象 要從我一個中國人角度來實話說對韓國的印象,是一件蠻復雜的事。 我們從小受的有關韓國的教育,主要是抗美援朝戰爭描寫志願軍的戰爭電影,北朝是友軍,韓國是敵人,當然這是國際政治冷戰時代中國站隊導致的立場,我們只有祖國灌輸的資訊,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就連韓戰為什麼會發生的事實,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並不清楚,因為在中國,沒有歷史,只有政治。 所以受長期洗腦教育影響,直到1992年中韓建交,我都不能想象大部分中國人民內心的感受,中朝是鮮血凝成的友誼,怎麼可以為了錢一夜之間去跟敵國建交了呢?真是無原則無立場啊。 但是我在日本,也不太關心這些,韓國在美日的無形有形支援下,當然自己也十分努力,成為亞洲四小龍,又在半導體產業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日韓,這三國的歷史糾纏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為先入觀念,當日本掀起了韓流熱,K-POP席卷日本年輕人的流行世界時,我依然對這些有關韓國的事不屑一顧,從不看韓劇也不聽K-POP。 在我的心目中,韓國,那麼一個長期以來的農業小國,沒有美日在背後支撐,早就不存在了,看看韓戰前半,連打仗也不行,南北如果單挑,必輸無疑的。 改變我的韓國觀的契機是2018年首次踏入韓國去旅遊了幾天,然後回到日本的2020年初正值《愛的迫降》熱度狂飆,這是我看的第二部韓劇,第一個是之前在台灣的電影院裡看的剛上映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這兩部影視劇給了我對韓國刮目相看的轉機,無論是光州事件,韓國人的民主抗爭讓我聯想到了失敗了的64天安門事件,還是《愛的迫降》,讓我從朝鮮半島的南北狀況,映射到了極為相似的中國的封閉和台灣的自由。 由此心里面對韓國有了一點小小的敬佩,韓國真的是一個歷史上長期被別人欺負慣了,但是又很努力的國家。而且韓國人的性格非常像中國東北人,男生們話不投機就老拳相加,女生們一言不合則馬上互扯頭髮,孫藝珍,金宣兒她們大邱人的頭髮就是這麼越扯越多的。 但是看似血氣方剛的韓國人,不知道為什麼遇到中國總是那麼自卑得矮了一截,對君子風度紳士態度的日本卻總是百般挑刺無理取鬧,鬧得現在日韓關系到了戰後最冷淡的時代,連美國人都看不過去了,說好的東亞太平洋地區日美韓聯盟的,你們這麼吵架還怎麼對付兇暴野蠻的中俄朝? 有個先去台灣又去韓國留學過的日本朋友說,在韓國時只要一說母語日文,韓國同學就會敲他腦袋,說中文則不會,非常奇怪。我說並不奇怪啊,韓國人雖然現在經濟科技乃至政治體制都比中國先進很多,但是他們骨子里儒家文化的奴性遠勝日本。 事實上,中國是朝鮮半島宗主國的歷史,對韓國的影響力遠超日本統治朝鮮半島,韓國人骨子里反日,卻不僅不敢反中,甚至政府到民間很多人還媚中,此後2年在我看過的大量韓劇中,都常有出現韓國人去中國做生意發展的場面,涉及日本的卻極少,其實並非很少。 所以,雖然現在中韓關系也像搓麻將輸了掀桌子似的一團糟,但在韓國人內心,中國依舊是高大上的存在,因為文化影響力的強大深遠,所以讓他們不敢,也不願反中,即使韓資企業在中國被欺負被趕走。 日治朝鮮半島35年的影響力,不敵從宋朝開始就形成的中國宗主國地位的幾百年影響力。正如日治台灣50年,當然也敵不過國民黨70年統治台灣的影響力,更有之前清朝對台灣的長期影響,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最好例證,台灣人只有靠自己睜開眼睛看明白了,才會有自己光明的未來。 東京博士 2023年3月10日 (本文所有圖片均為本人2018年5月攝於韓國)  
東京 博士 2023-03-10
張善政會不會成為周錫瑋第二?

張善政會不會成為周錫瑋第二?

  中國國民黨這個難民敗兵集團很有趣,總是很愛動不動就指控別人「意識形態」、「不會拚經濟,只會拚政治」,作為抗拒台灣人推動轉型正義還原歷史真相、追究他們在一黨專制時代的種種罪惡,尤其是他們明明早就不反共,甚至於還爭相舔共舔到反台仇美恨日到歇斯底里的地步,簡直比「共匪還共匪」,但是當台灣人要拆除在全台四處林立的蔣介石銅像,把讓人看了厭煩的「中正路」改名,他們卻又死命反對,真讓人不知道它們這樣一方面舔共另一方面又死命反對把蔣介石這個反共色彩鮮明的獨裁者的銅像移除,每當蔣介石的冥誕與忌日,他們還要一狗票揪團去桃園大溪慈湖蔣介石陵寢前唱哭調仔,如此一下子舔共一下子又祭拜反共的蔣介石,究竟會不會精神分裂? 一旦他們掌權了,他們卻又捨他們吹噓說最擅長「拚經濟」而不為,像是乩童起乩一搬的大搞「意識形態」的「拚政治」,像是周錫瑋在擔任台北縣縣長時,就曾在2006 年號稱剛從國外「招商」回國後,就馬上趕往烏來瀑布公園對高砂義勇軍紀念碑大發雷霆說:「我是來到中華民國還是在日本,我是在中華民國還在日本,這是中華民國的台北縣。」,以「歌頌日本天皇」為由強迫高砂義勇隊紀念協會人員必須立即將紀念碑拆遷,以至於雙方爆發口角而喧騰一時(註1)。結果在做滿一任後,周錫瑋因為「意識形態治縣」政績乏善可陳,以至於即令無法獲得提名角逐從台北縣升格後的新北市市長寶座,但是他還是不改其志的不時就要大搞「意識形態」刷一下存在感,像是在2019年5月13日率人到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前抗議,不但飆粗口怒罵駐台北的日本辦事人員,還要日本天皇下跪向中華民國道歉,卻北網友揭發他在2018年4月去日本觀光遊玩得很愉快(註2),可說是「笑果」十足! 而今,無獨有偶的是:張善政這一位在選前被踢爆他主持的研究計畫報告涉嫌抄襲,選後對於不時就發生的桃園自來水爆管停止供水事故一籌莫展,還以「抿兩口」為自己涉嫌酒後駕車的行為強辯,同樣「笑果」十足的中國國民黨政客,3月1日才剛在市政會議宣布,為了幫助疫情受到影響的旅宿業,將透過成立「看見桃園」觀光行銷會報來提升桃園能量,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和周錫瑋一樣「意識形態」作祟起乩,將桃園市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去年迎來日本神祇「天照大神」供奉,以「違背忠烈祠精神」為由,要在文化活動結束後由委外廠商送回日本,並研擬修正管理要點,被疑他「究竟是在拚觀光,還是在拚意識形態」(註3)。 從本質上來看,原本就是由日本人所建造的桃園神社供奉原來的天照大神本來就是理所當然,拿來當忠烈祠反而不倫不類,如今張善政以政治的理由將天照大神送回日本,姑且不論神祉如果有靈,這樣的搞法會否有損陰德,而使得他像周錫瑋那樣在冥冥之中招來報應,在台北縣長任滿下台後連他所屬的中國國民黨甚至於連個酬庸性質的黨公職都不給他。單以以張善政連為桃園市民穩定供水都搞不定的無能作風來看,好不容易才在鄭文燦執政八年逐漸改頭換面的桃園市,恐將因為他「不會拚經濟,只會拚政治」而再度向下沉淪,並增添中國國民黨這個難民敗兵集團「乞丐趕廟公」的惡劣印象! (註1)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373953 (註2)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90126(註3)https://udn.com/news/story/7324/7027675
海兒 2023-03-13
應該倒台的是紅媒不是陳吉仲

應該倒台的是紅媒不是陳吉仲

「媒體操作→釋放不實訊息誤導民眾→民眾搶購囤積→正常流通的納豆大缺貨 民眾發現被騙→停止搶購囤積→納豆供需取得平衡→人人都買得到納豆 這就是日本很有名的 #平成納豆之亂。」 ---------------- 是囉~大家明白了嗎~ 讓大家買不到蛋,或是必需用高價來買蛋的,其實正是那些炒作缺蛋訊息的「主流新聞媒體」~!   住日代表鄭惠文 《媒體操作-消失的納豆》 2007年1月7日,日本一個相當受歡迎的電視節目-発掘あるある大辞典,播出名為「納豆減重法」的特輯。經過節目的「科學檢證」,得到一天兩盒納豆然後連續攝取三十天就有減重效果的結論。節目播出後,納豆一夕之間就從各大超市的架上消失蹤影。 根據統計,全日本每年每人納豆的消費量約16包(一包有三小盒,16*3=48盒)。那些相信納豆減重的人等於把一年的消費量在不到三個星期內消耗完畢!難怪各大超市的店長紛紛張貼告示跟顧客賠罪,說已經跟工廠追加叫貨了無奈生產速度趕不上需求,店長只差沒出來土下座了吧~ 節目放送後沒幾天,有週刊爆料節目中使用的數據是捏造出來的,也就是說,連續三十天每天吃兩盒納豆可以減重的結論根本是造假!電視台高層出面承認捏造數據並且跟觀眾謝罪,這個超人氣的長青節目在1月14日停播。 媒體操作→釋放不實訊息誤導民眾→民眾搶購囤積→正常流通的納豆大缺貨 民眾發現被騙→停止搶購囤積→納豆供需取得平衡→人人都買得到納豆 這就是日本很有名的 #平成納豆之亂。 由此可見只要北七的新聞媒體不要操作煽動就不會有人上當搶購囤積,恢復原本市場供需平衡後就不會缺這個缺那個了。 #應該倒台的是中天TVBS這種紅媒不是陳吉仲
Rober Wang 2023-03-13
中華台北隊?台灣隊?

中華台北隊?台灣隊?

【中華台北隊?台灣隊?】 你可以想像嗎?: 1960年台灣運動員參加奧運,KMT/ROC政府還抗議呢?抗議什麼?抗議台灣以「Formosa」出賽,而不是「Republic of China」!! 現在世界各大媒體都稱呼我們的野球隊「Taiwan」、「Team Taiwan」,偏偏台灣內部,除了民視之外一以貫之稱之為「台灣隊」之外,其他不是全程叫它「中華隊」,就是雜著用。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有統計,請看留言欄一。 原諒我略懂英文,「Chinese Taipei」就是「中國台北」。如果你不信,請用英文解釋給只懂英文的外國人說「中國」和「中華」不一樣。到底如何不一樣呢?大約就是中文「腳」和「足」、「眼」和「目」的差別吧。再說:中華民國英文是「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也就是兩個「中華」,英文就是兩個China,也就是兩個中國,那不就是「中華」=「中國」嗎?若只能承認其中一個,就是一個中國。所以,「中華隊」如何不是「中國隊」?請告訴我,如何不是? 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在認同上,其實是「台灣」,而「台灣≠中華民國」,但若一直讓中華民國置換台灣,真的很危險,還在爭「中國」的正統喔,還陷在「國共」(KMT/ROC vs. CCP/PRC)的歷史脈絡和框架中,此時是國共第三度合作?KMT/ROC代表「中國」,國際上早已經是過去式了,但我們還在扛這個殼,其實很危險,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關於其危險性,請看留言欄二我的文章〈破除「中華民國」幻相、一中憲法的致命危機,以及台灣應有的路〉) 以下輯自《少年臺灣史》(玉山社,2019年增訂版),頁269-271。敬請參閱: 讀者可能注意到,我們在正文(第五篇第8章)提到國家代表隊,稱她「臺灣隊」,不用「中華臺北隊」。這是有理由的,因為「中華臺北」是被迫採用的名稱,而且它的意思非常曖昧、含混,也很不自然。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個名稱怎麼來的。 這段歷史可以說是國共鬥爭.內戰的國際延長賽。中華民國敗戰撤退來臺後, 從1949 到1984 年,總共有九次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奧運),圖片一是雙方 參加的名稱簡表。 (請注意:實際上參賽是用全稱,表格為了簡明採用簡稱。) 也就是說, 在我們臺灣被迫採用「Chinese Taipei」名稱之前, 其實一度 以「Formosa」、兩度以「Taiwan」的名稱出賽,1972 年則以「Republic of China」的名稱出賽。請注意,1960 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要我們用 「Formosa」名義出賽,這是黨國無法接受的,所以球隊出場時,領隊手持一 張抗紙卡,寫著「Under Protest」(抗議中),也就是不接受這個名稱。圖片二是1960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中持抗議牌的中華民國代表隊。抗議什麼呢?抗議台灣用「Formosa」出賽,而不是用「Republic of China」出賽。(按,超過一甲子之後,今昔對照,真令人精神錯亂!) 1971 年黨國「退出」聯合國之後,局勢越來越不利。1976 年由於舉辦該屆奧 運的加拿大認為只有PRC 才能代表中國,不准臺灣以含有「China」的ROC 名稱參賽,臺灣於是退出比賽。1979 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正式承認PRC 奧 運會代表中國,並決議臺灣以「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的名稱參 賽,以「中華民國國旗歌」為會歌,以梅花圖案為會旗、會標。1984 年臺灣 首次用這個新名稱參加奧運。臺灣官方將「Chinese Taipei」譯為「中華臺北」。 這就是所謂的「奧會模式」,原本只是用在奧運,現在卻變成我們國家在國際 場合被迫(或主動!)接受的名稱。 「中華臺北」是臺灣官方的翻譯,中國曾一度把它翻譯為「中國臺北」,其實 這個英文詞語的意思就是「中國的臺北」,無論「中華」或「中國」,在英文都是「China」。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和中華 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作為國名的「中華」在英文都是 「China」。中文的「中國」和「中華」的區別,約等於「腳」和「足」(foot)、 「眼」和「目」(eye)的區別,對中文使用者感覺上可能稍有不同,但意思 一樣。這是為何在國際上很難說清楚「Chinese Taipei」的「Chinese」是「中 華」,不是「中國」。國名是對外的,無法說清楚的國名,實在讓人困擾。再說, 對內而言,臺灣又不只有臺北,為何只能稱「臺北」?另外,英文「Chinese」 若是指人群,就是「漢人」的意思,當作形容詞就是「漢人的」。我們臺南的 原住民和漢人小朋友到國際上表演,也被叫作「Chinese Taipei」,這有道理 嗎? 代表臺灣的球隊,我們叫她「臺灣隊」不是很自然嗎?「Chinese Taipei」意 思是「中國/漢人的臺北」,我們的臺北既不是中國的,我們的球員不都來自 臺北,也不全是漢人,這樣稱呼他們,好彆扭喔。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神隱少 女》中有個寓言:被剝奪名字的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只有找回自己的名字, 才能回到原本的世界。雖是童話,卻很有哲理,值得我們好好想。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你的國家隊 是台灣隊?還是中華隊?〉 https://www.telltaiwan.org/?p=1700 TELLTAIWAN.ORG 你的國家隊 是臺灣隊?還是中華隊? - 台灣放送 你的國家隊 是臺灣隊?還是中華隊? - 台灣放送 周婉窈,〈破除「中華民國」幻相、一中憲法的致命危機,以及台灣應有的路〉 https://www.telltaiwan.org/?p=930 TELLTAIWAN.ORG 破除「中華民國」幻相、一中憲法的致命危機,以及台灣應有的路 - 台灣放送 破除「中華民國」幻相、一中憲法的致命危機,以及台灣應有的路 - 台灣放送
周婉窈 2023-03-13
從桃園神社看華國的厭日情結!

從桃園神社看華國的厭日情結!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因為去年迎來日本神祇天照大神,以及御朱印、御守、繪馬等日本神社文化相關的週邊小物,帶來了不俗的觀光人潮,更成為cosplayer、網美、年輕人遊桃園必訪的打卡熱點。 如今桃園市長張善政卻以部份人士反對為由,將於3/13撤除所有日本神社文化的週邊設施,同時也把天照大神請回日本。姑且不論神社文化園區不能有神社文化相關意象的荒謬感,這種清除日本文化的執著讓人想起了黨國政府的一些往事。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因為去年迎來日本神祇天照大神,以及御朱印、御守、繪馬等日本神社文化相關的週邊小物,帶來了不俗的觀光人潮。如今桃園市長張善政卻以部份人士反對為由,將於3/13撤除所有日本神社文化的週邊設施,同時也把天照大神請回日本。(桃園觀光旅遊官方IG))   華國優良傳統:清算前朝 1955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發給民政廳公文提及「神社牌坊」、「鳥居」、「奉獻燈柱」等日人遺物應予拆除。1974年內政部直接頒佈了〈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第一條就是「日本神社遺跡,應即徹底清除。」 相較之下,日本治台時期不僅完整盤點台灣全境的歷史文化建築,對台灣的各種歷史建築古蹟等等做了數次全面性的調查,更於1922年頒佈了〈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此法律適用於台灣,自此台灣的史蹟名勝開始有了正式的法律保護。兩相對比,格外諷刺。 然而這種類似文化清洗的行為,並不是黨國政府的專利,過去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暴行如是,而海峽對面的中國對新疆、香港的種族清洗則是現在進行式。只有獨裁政權會以文化清洗政策來形塑自身的正統性,而中國人更是好行此道的佼佼者。中國五千年歷史就是一部種族文化篡奪史。 如今中國國民黨的縣市首長仍然在搞這種清算前朝政策,可見中國國民黨到了21世紀仍然沒有一絲長進。 地方史的割裂形成桃園的失根 戰後,桃園市街的車站、官廳等公共建築被拆的一棟不留,桃園神社因為地方人士的努力奔走與協調,奇蹟地逃過一劫,最終以轉型成忠烈祠的折衷樣貌留存至今。 如今桃園市區內,業已看不到過去桃仔園城、桃園郡的歷史足跡,歷史的割裂感,讓桃園成為一個沒有歷史,沒有記憶,只剩下工商發展的城市。試問幾年前,除了對文資有興趣的地方人士跟文化工作者,有誰知道桃園區內有著全台保存最完整的神社建築群? 中華民族的厭日情結 原本乏人問津的蚊子館,被改造成一個熱門景點,如今卻被「背祖棄宗」這種封建觀點左右,藍營媒體更把張善政的這項決策視為撥亂反正、回歸正朔的正義之舉。 雖然大家口中說著台日友好,台灣是日本311地震的最大捐助國,日本也對台灣的善舉感念在心,台日民間交流頻繁,日本更是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國家。 但黨國教育遺緒對於日本的民族血恨,始終如鬼魅般縈繞在華國人的心中,如今跟著中國國民黨政權歸來,再加上詹江村、黃智賢之流加之操作仇恨推波助瀾,終於一吐怨氣,豈不快哉。 黨國政府佔據神社並強加抗日意象,以篡奪其文化象徵,假裝自己正騎在日本文化象徵的頭上,十足華國味的精神勝利法。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厭日情結。 原本乏人問津的蚊子館,被改造成一個熱門景點,如今卻被「背祖棄宗」這種封建觀點左右,藍營媒體更把張善政的這項決策視為撥亂反正、回歸正朔的正義之舉。這根本是十足華國味的精神勝利法,十足中華民族的厭日情結。(資料照)   閒置空間活化的黃金方程式 因為歷史、城鄉規劃、商圈轉移等因素,台灣各地不論公有私有,都有許多閒置空間,透過空間活化吸引廠商進駐,形成一個蓬勃發展的聚落,進而帶動人潮,讓地方再現活力。桃園的馬祖新村,台中的審計新村,都是空間改造活化的成功案例。而桃園南昌營區也是接下來要進行空間活化的重要標的。 在地方館舍商業化的同時,與既有的地方文史脈絡結合,不僅應該給予鼓勵,相信也是閒置空間活化的黃金方程式。而掃除仍然抱著前現代華國價值觀的中國國民黨,就成了台灣現代社會的下個任務。 (台灣基進桃園黨部主任)
莊秉璋 2023-03-13
選總統,人人有機會

選總統,人人有機會

寒冬臘月將盡,冬眠中的龜鱉鱔魚土虱,湧出巢穴,伸頭探視外界,選舉季節一到,平時沒有聲音的過時政治人物,連病貓也紛紛出籠,不甘寂寞,躍躍欲試。 上週自稱曾罹患攝護腺癌,86 歲的王聖人,面對記者堵麥,闡述理念「和平統一救台灣」「我若當選,2025 年是兩岸統一的適當時間」,講話有氣無力,一臉病容,還是不忘天下事。 相較於王聖人,虎虎生風的總統候選人常客 82 歲的宋楚瑜也宣布 2024 不會缺席,幾天前在鏡頭面前,染了一頭烏溜溜的黑髮,大炫彎腰、抬腳踢腿揮拳,動作毫不含糊,倒像小時候鄉下大稻埕賣膏藥的王祿仔仙,喊著「我像老頭子嗎?」「不要問我誰會勝選?能勝任才是重點。」已經選過:一次省長,一次北市長,一次副總統,四次總統,除了省長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加上 2024,宋已經打破參選總統次數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圖片來源:中央社 光是這項金氏紀錄,宋已在民主選舉史上留名,他更該感謝民主台灣,每四年提供他一次練兵,跑選舉兼練身體,還有賺取選舉補助款的機會。 政黨補助款,才是誘因 根據政黨補助款規定,政黨不分區得票率達三趴,可獲得每年每票 50 元的補助。 2020 親民黨政黨得票率 3.66 趴(約 52 萬票),四年可獲得 1 億 4 百萬元的政黨補助款(每月 217 萬元),因未達 5 趴,不得享有不分區立委席次分配。 親民黨目前立院沒有席次,如果不是宋出來表態參選 2024,許多人以為這個黨已經收攤關門了? 其實沒委員沒有聲音,也等於沒有服務,就沒啥開銷,更談不上監督政府,一年得到這麼多的補助款,不用開發票,一人政黨的萬年宋主席,戶頭存款數字後頭 8 個零,眼花還會數錯咧,不要說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宋,任何人看了這個數字都會心動。老實講,如果取消選舉補助款,老宋早就收腳洗手,過著含飴弄孫的日子了。 有人熱心選舉,尤其都是親中的人士及政黨,因沒有五趴總統選舉的入場卷,都是須要透過公民連署,連署人數門檻為 29 萬人,朋友們,為了台灣的安危,能夠分裂反台票源,何不助其一臂之力,連署吧! 本文作者岳日明,台北市民。
岳日明 2023-03-13
加拿大跨黨派、年齡、性別挺台反中

加拿大跨黨派、年齡、性別挺台反中

加拿大跨黨派、年齡、性別挺台反中 繼日前蓋洛普最新民調 Angus Reid最新民調 56%視台為朋友或夥伴 62%友台 62%視中為敵人或威脅 82%厭中 反中跨黨派、年齡、性別 對中好感度持續下探 無論美、加,都清楚知道台灣與中國的差異 https://angusreid.org/canada-us-china-friends-foes....../    
曾韋禎 2023-03-13
以市場機制解決缺蛋問題

以市場機制解決缺蛋問題

  台灣缺蛋似有擴大跡象,店家雞蛋一上架馬上被搶購一空,民眾甚至以買到雞蛋作為炫耀;而農委會則規劃年底前執行專案進口,至三月底專案進口雞蛋會超過五百萬顆。另一方面,行政院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十日到國內四家主要雞蛋大盤商進行聯合稽查,查明有無哄抬及囤積的不法行為。缺蛋問題的產生,本質上是供需問題,卻在特定陣營、媒體,甚至中共聯手炒作下,變成了一種意圖形塑「民進黨無能」、「台灣民不聊生」悲慘形象的政治問題,製造社會危機,實不容吾人輕忽。 「缺蛋」被大力炒作是非常怪異的現象。事實上,這波缺蛋與蛋價飆升是全球性的,並非台灣獨有的問題。首先,烏俄戰爭導致雞飼料價格攀升,農民生產成本提高。其次,去年一波致病性強的禽流感席捲多個國家,造成美國撲殺包括雞隻在內的五千八百萬隻家禽,歐洲撲殺五千萬隻,日本也殺了一二四九萬隻。而據農委會統計,截至二月二十二日,台灣今年就有七十四家禽場通報禽流感,總計撲殺約上百萬隻家禽。這兩項因素一方面導致雞蛋產量下跌約四、五%,造成供不應求的缺蛋現象;一方面生產成本增加,也帶動雞蛋價格的飆升,美國蛋價在過去一年漲價六成,是五十年來的最大漲幅,日本雞蛋批發價也較去年同期飆升一.八六倍,而台灣的蛋價在過去三週已調漲兩次,產地價與批發價均創下歷史新高。 全國連鎖超市蛋價,比傳統市場便宜令人匪夷所思。(記者劉禹慶攝)     由此可見,「蛋蛋危機」不僅是全球共通現象,而且台灣也不是缺蛋與蛋價上漲最嚴重的國家。政府確實有責任提出對策紓解蛋荒,但不應倒果為因將缺蛋貼上「政府無能」、「台灣人生活悲慘」的標籤,反而造成人心惶惶,爭相搶購囤積,導致惡性循環,讓蛋荒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問題更加惡化無解。可悲的是,在野政客、媒體一貫無視事件的本質,意圖把單純的市場供需政治化,而中共更趁機假惺惺表達對台灣人民的關心,聯手打擊政府威信,謀取政治利益。而藍白政客的興風作浪、無理取鬧,本在預料之中,但有意參選下屆總統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既是企業界人士本應通曉市場供需法則,應先行了解實情,再作建設性發言,卻仍輕率發文批評全台缺蛋、蛋價平歷史新高是政府的「蛋蛋危機」。可知,在嚴重的政治對立下,即便是民生議題仍會被泛政治化;炒作的目的不在解決問題,而在擴大、加劇問題的惡化,製造民怨,造成綠營的執政困境,以營造贏得政權的機會。任何人一旦陷在如此的情緒之中,便無法以理性客觀態度,為國人解決問題,創造福祉。 然而,在此吾人也要點出政策思維有待商榷之處,尤其以管制物價取代市場機制,顯然無法解決供需不平衡的缺蛋議題。依據統計,台灣每年每人要吃三五五顆蛋,每日雞蛋需求量為十二萬箱(每箱兩百顆),但去年底至今產蛋母雞減少四百萬隻,目前雞蛋每日產量降至十一.二萬箱,每日雞蛋缺口約在五十萬至八十萬顆。缺口不到一成,若是每人十天少吃一顆便可以解決,但是因為蛋價不能充分反映市場供需,無法發揮以價制量,因此在缺蛋恐慌下,消費者一旦看到貨架上有蛋,原本只買一盒者便順手多買一盒以求取心安,導致需求倍增,缺蛋自然難以解決。台灣雞蛋定價,是由蛋商、蛋農與工商部門等協商後,決定收蛋的「產地價」和售出的「批發價」,政府常以平抑物價為己任,往往介入壓抑蛋價,導致蛋農、蛋商利潤有限,無法完全反映成本的增加與雞隻遭到撲殺的損失,蛋農自然沒有增產的強烈動機,蛋荒的解決更加遙遙無期。 經濟學解決稀缺物資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價格充分反映市場的供需。供過於求,跌價才能使生產者因利潤減少,降低產量,而達成供需平衡,價格自然回升;反之亦然,漲價亦是解決供給不足的動力。尤其,蛋價佔消費支出的比例很小,又有替代性,並非每日必吃不可,在供給不足下適度漲價當可發揮抑制需求、促進生產的作用,蛋荒更易解決。政府對民生物價的管制、補貼,一向是政策核心思維,或可發揮照顧民眾生活的美意,但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已逾三萬美元,已非開發中國家層級,應可負擔生活成本,並據此調整適合自己的理性消費行為。反之,例如去年對油電的補貼,固然發揮平抑物價的功能,卻也造成中油、台電共約四千六百億元的虧損,最終仍須以納稅人的稅金補貼。換言之,台灣在去年國際能源價格飛漲下,並非沒有付出該付的代價;只是由納稅人來補貼真正的使用者而已。缺蛋乃全球普遍現象,不應視為台灣個別的危機,但如何以市場機制解決缺蛋危機,則仍可提供政府省思與檢討。
自由時報社論 2023-03-13
重修三峽祖師廟的畫家李梅樹

重修三峽祖師廟的畫家李梅樹

我沒有拜拜的習慣,但是我喜歡到古廟參觀,除了了解其史蹟意義,有些廟更具有藝術價值,三峽的祖師廟便是一例。 三峽祖師廟於1947年經藝術大師李梅樹主導重修。李大師對其建築與設計頗下苦心。祖師廟因而名噪內外,被稱為「東方藝術殿堂」。(臉友有空不妨前去參觀,但不要燒紙錢喔!) 今天是著名畫家李梅樹的冥誕,他於1902年的今天(3月13日)出生於三角湧(今三峽)。 李梅樹的寫實畫風令人印象深刻,他曾說「或許天性使然,所以在日本求學期間,雖然正值野獸主義等繪畫思潮風行日本畫壇,造成極大的衝擊;卻始終不曾動搖自己的理想,仍然秉持一貫的自信與執著,堅決肯定自己所喜好的寫實創作風格。」。 李梅樹除熱衷美術,也從事政治,他說「人空著來,也空著去,所以要對社會、國家做有意義的事。」。 但是從政使得他在228事件時面臨險境,當時他擔任三峽鎮民代表會主席,曾一度遭調查,所幸最後倖免於難。但他的畫家好友陳澄波卻遭槍斃示眾!對他刺激很大。 228之後,他的畫風改變。如何改變?就留給藝評家和賞畫人自行觀察吧!
李筱峰 2023-03-13
天照大神和Tiffany & Co.

天照大神和Tiffany & Co.

天照大神和Tiffany & Co. 桃園神社我去了好幾次,像這種在台灣感覺像是出國的景點我特別愛去,古坑鄉的海鮮餐廳八斗子,我也去了很多次,進入這些地方感覺有一種異國風情,不像一般的景點。 桃園神社是當初日本帝國外地所設立之神社建築中,保留最為完整者,其園區當前仍保存著本殿、拜殿、參道、社務所等主要設施,大致上仍維持基有原貌,並以其歇山頂、廡殿頂之建築設計以其史蹟的完整性而知名。 看到新聞「桃園市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去年迎來日本「天照大神」等神祇供奉,引起外界批評批悖離忠烈祠精神。桃園市政府民政局發布新聞表示,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引入其他神祇是委外單位辦的文化活動,即將告一段落,日本神祇將由主辦的委外廠商送回。」 全台灣所有的忠烈祠幾乎都是從日本神社偷換來的,當初鄭文燦這個文化園區命名為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已經算很客氣。 文化是國家的根本,不重視歷史排外是自卑的表現,明明本來就是日本神社,天照大神請走了,要改供奉石岡一郎嗎? 台灣的詐騙橫行,妙天妙禪宗教信徒眾多,卻容不下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天照大神。 中華文化就是最會轉進,騙來騙去騙到連自己是什麼人都不知道。 自欺欺人是沒有辦法得到自信,真不知道什麼時代還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女王名古屋馬拉松的獎牌和完賽T裇每年都是Tiffany & Co. 設計的,城市行銷非常成功,Tiffany & Co. 是1937年在美國紐約成立的公司,異國風情和兼容並蓄是城市行銷的重要手段。 桃園神社的天照大神被請走,一個小小的事件剛好展現了黨國文化的精華,什麼事情都是為政治服務,不重視歷史和真相,缺乏自信自卑的不得了。  
李忠憲 2023-03-13
只要台灣團結,我們怎麼可能不強?

只要台灣團結,我們怎麼可能不強?

傍晚,我去基隆廟口附近。 人來人往,我心裡想,還有人在難過嗎? 我當然也會心想「雖敗猶榮」,但總還是難以停止悲傷。 這次的國家隊,是一支嶄新的隊伍,選手都很年輕。 我跟曹錦輝同年,所以,相對他們,我不年輕了。 職業運動界,20幾歲是巔峰。 台灣政治界,40歲還是幼齒。 如果台灣隊,是湘北,那,義大利與荷蘭,就像是豐玉與山王。 湘北最後沒有在全國大賽裡晉級,他們最美好的一刻,停留在對山王的戰役裡。 台灣隊最美好的一刻,也停在對義大利與荷蘭的每一支安打、全壘打,所帶來的熱血感動。 但那也沒什麼不好。 我們是個很奇怪的國家,我們明明有個對棒球很不友善的環境, 跟那些體育基礎建設比我們好多了的國家比,我們能夠代代出好手,實在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我們明明打得並不特別出色,可是我們卻愛死了棒球。 雖然,簽賭這髒事,污染了很多東西,但總還是有很多人,傻傻地不肯放棄。 然後,簽賭打假球的主揪,竟然還當選了議員,這也表示,每當有一道光,就是伴隨著巨大的黑暗。 今年國家隊,幾個年輕投手,被罵的滿頭包。 但,我們就是需要催生出新一代的台灣強投啊,而你不把他們放到場上磨練,他們是要怎麼淬鍊成王牌強投呢? 像是曾峻岳,就讓人心疼,首戰巴拿馬,他就被罵,今天對上古巴,他在拆彈時,因為壓力過大而鼻血爆管。 但他卻說「教練,我不要下來,我要丟完」穩穩地三振了兇猛的古巴打者。 他才21歲。 三年前,他就連在職棒選秀會上都不被看好,排在很後面,被富邦選進以後,才因為終結者表現不凡,逐漸被大家肯定,甚至成為各隊球迷口中,cp值最高,最值得期待的土投之一。 台灣隊,還有很大的潛力,還有很長遠的未來,還有許多他們發光發熱的機會。 支持台灣棒球,今年職棒球季就要開始了,進場看球吧。 就算不能進場,也多看比賽轉播吧。 我們不是在有國際大賽的時候才是 Team Taiwan。 我們平日、每天,在每個士農工商的崗位上,每個人,都是Team Taiwan。 只要台灣團結,我們怎麼可能不強?  
張之豪 2023-03-13
將軍學長讓我們很難做人

將軍學長讓我們很難做人

中華民國培養陸軍軍官的搖籃陸軍軍官學校,雖在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於廣東黃埔成立,但因國共內戰,於一九五○年遷至高雄鳳山,至今已七十三年,且培育出來的軍官都是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大的子弟,為台灣犧牲奉獻,保衛台灣,值得肯定。 且多年來,由先前的三軍十一校集中在陸軍官校受入伍訓,教育班長都是陸官學生,到三軍五校在復興崗聯合畢業典禮,「三軍一家、同根同源、三軍一體、如手如足」,嚴格來講,陸、海、空三軍官校、國防大學(管理學院、理工學院及政戰學院)、國防醫學院、空軍航院、陸軍專校,都是廣義的黃埔子弟。 針對多個退伍軍方社團號召五百名黃埔軍校校友赴中國參加黃埔建校九十九週年活動這件事,首先,如前一段所說,廣義的「黃埔」,已不能侷限在陸軍官校,更重要的是現在軍隊已國家化,這些學長們要去和每天軍機、軍艦擾台,和台灣的陸軍官校已幾乎無相連的「黃埔」慶祝校慶,對我們這些曾在鳳山陸軍官校受訓,無論退役、在役的軍官情何以堪? 當年,步兵單兵、伍、班、排教練,攻、防、搜、警、遭等課目,對象都是「匪軍」,學校思想教育中,「匪黨理論批判」針對的也是中共,這些都是學長們教我們的啊,怎麼這時候去和當年的「匪軍」沆瀣一氣? 從退役將領去中國聽訓、聽中共國歌、「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中共全面演訓不算是擾台」……等等事件及言論,這些將軍學長們可知讓我們退役後在社會上很難做人?當年這些學長們在建軍備戰是在軍事上反共,現在國際潮流是抗中,是在政治上反共,目標是一致的,不能因特定政黨執政而改變初衷。 真心建議,看在國際局勢的變化,國家安全的需要上,學長們一本當年從軍初衷,這也是我們當年讀軍校的動力,黃埔建校九十九週年活動,在鳳山就好,幫幫後期學弟妹們一個忙吧! (作者為海軍退役少校,高雄市民)
張崇廉 2023-03-13
76年前的今天 何以這土地 血在流

76年前的今天 何以這土地 血在流

【76年前的今天 何以這土地 血在流 何以令眾人 皆憤恨】 阮朝日的女兒阮美姝女士(1928-2016)已過世。 湯德章的兒子湯聰模先生也於一週前的3月4日過世。 二二八死難前輩的第二代陸續離開我們,然後76年後很多台灣人還敵我不分,不只沒有敵我意識,抵抗意識薄弱也直讓外國人替我們窮緊張。 請看新出刊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的專文如何講。 中央社3/7的報導,標題就是: 經濟學人:台灣最大威脅 民眾未準備好對抗中國 報導內文指出: 作者蘇奕安(Alice Su)曾任美國「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北京分社主任,去年轉任英國經濟學人週刊(The Economist)駐台資深中國特派員,負責報導兩岸。她發表專文指出,台灣曾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卻對中國的威脅麻木。(下略) 儘管西方官員已經正在為了台灣可能與中國苦戰而做準備,但台灣人對於自我身分認同、與中國是何關係以及是否該與中國打仗,卻都還無共識。台灣人的前途取決於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尤其考量到距離下屆總統大選的日子越來越近。 她指出,台灣領導階層清楚,即使台灣有強大的民主與經濟上的重要性,也不足以讓世界在台灣遭受侵略時伸手支援台灣。因為從俄烏戰爭學到的經驗是,一個小國若被較大鄰國欺侮,必須先展現有自我抵抗的意志。 換句話說,要先反抗敵人,世界伸援的機率才更大。但台灣卻還沒準備好要反抗。 (引文結束) 請留意: 小國若被強國侵略,必須要展現強烈不屈的抵抗意志,世界才會伸出援手。 再繼續「台華不分」,真的就是置台灣於死地。「Chinese Taipei」就是中國台北,喊習慣了,或被叫習慣了,台灣就被置換掉了,陷入國共鬥爭/合作的歷史脈絡和思維中而不自覺。豈不危哉?豈不危哉? TELLTAIWAN.ORG 【歷史上的今天】03/12 臺灣報業先驅、企業家阮朝日人間蒸發(台灣回憶探險團) - 台灣放送
周婉窈 2023-03-12
日本神社不能放日本神明?

日本神社不能放日本神明?

撥亂反正? 你們這些人要不要看一下那個建築長什麼樣子啊? 照片看起來就是日本神社的樣子欸! 日本神社,不就是應該放日本神明嗎? 把神社改成忠烈祠,才是奇怪吧? 中國的軍魂應該很討厭日本人吧? 為什麼要勉強他們住在日本神社裡面呢? 這不是很不尊重軍魂嗎? 桃園神社本來就是日本時代蓋的神社, 供奉日本神明, 國民黨來了之後,把神社改成忠烈祠, 才是不倫不類吧? 現在中國一堆廟放共產黨口號,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果然是「不是一家人 不進一家門」。 日本神社不能放日本神明,不然就是棄祖背宗? 教堂裡面也放耶穌像啊! 佛寺裡面的佛祖是印度人啊! 怎麼沒看到你們靠腰呢?
林智群 2023-03-12
不能堂堂正正的叫台灣隊

不能堂堂正正的叫台灣隊

嗆你死太悲 這幾天棒球比賽新聞每天都有,什麼中國隊1比8慘敗給日本,台灣隊連勝意大利荷蘭等等。其實我雖然在日本生活了大半生,但是對日本國民體育項目的棒球和相撲是從來不看的,也不感興趣,所以平時不太去關心。 但是新聞看多了,眼熟的東西還是過眼不忘的。比如日本家喻戶曉的棒球明星王貞治是原台灣人,U-18、U-23等各年代的國際大會台灣都取得了好成績,是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2的強隊。 雖然不太關心棒球,但是我卻看過台灣電影《KANO》,還專門去過KANO故事的發生地。所以我大致知道台灣棒球的厲害,是與歷史上跟日本的密切關系分不開的。 每次看有關台灣參加的國際賽事,總會遇上名稱問題的悲哀,比如台灣不能堂堂正正的叫台灣隊,而叫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隊,這次2023 World Baseball Classic也是如此,原因當然眾所周知的是中國對台灣在國際上的長期政治打壓霸淩,說穿了也是老蔣帶來的國民黨給台灣造成的深重災難。 中華台北隊這個名稱始於1979年的台美斷交同時的中美建交,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迫於壓力台灣的中華民國隊改稱為中華台北隊(Chinese Taipei),但是中國卻刻意將英文的Chinese Taipei在國內媒體上一律稱為“中國台北隊”,這種明顯的吃豆腐讓台灣人在國際上蒙羞長達40多年。 但是,大家一定對不久前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記憶猶新吧。台灣雖然也是以國際奧運會註冊的“Chinese Taipei”舉牌入場的,但是主辦國日本的NHK電視台在向全球實況播出的開幕式中輪到“Chinese Taipei”進場時,日本播音員用清晰的聲音稱為“Taiwan”。 另外,美國《紐約時報》在賽事期間的新聞中也一直稱為Taiwan,而沒有使用Chinese Taipei,盡管這些稱呼變化引發了中國的不滿,然並卵,無濟於事。 因為台灣的實質性的國際地位這些年不斷上升,讓世界更矚目,更看見了這個小小的島國的巨大影響力,無論是經濟科技,還是政治進步。尤其是生活在日本,更能感受到從頂級政治家到日本普通民眾對台灣的關註支持程度空前高漲。 在日本的影響下,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支持力度也逐漸發生了重大變化,安倍前首相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讓美國人從“日本有事,就是美國有事”引導出了“台灣有事,就是美國有事”的明確結論。 國際環境對台灣越來越有利的狀況下,台灣人更應該明確自身努力的方向。別了,害台的國民黨也該退出台灣的政治舞台了,嗆你死太悲(Chinese Taipei)! 東京博士 2023年3月12日  
東京 博士 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