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ETF該買嗎?

ETF該買嗎?

《ETF該買嗎?》 我前幾天的文章好像讓朋友誤會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反對申購00939、00940 這完全誤會我文中的主旨 我單純評論二種錯誤的觀念 一是「覺得10元比15元便宜」 二是「覺得15張比10張多張」 因為這二種投資金額一樣 不應該以此作為投資決策 如果有看素素心法系列的朋友 會注意到我有一個心法是「讓專業的來」 我自己有購買,而且也鼓勵大家購買ETF ETF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 中文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 以前我們購買基金要贖回很麻煩 有年限限制,也有許多費用要扣 如果緊急想用錢,或是想獲利了結相對麻煩 而ETF兼具開放式基金及股票之特色 上市後可於初級市場進行申購或買回 亦可於次級市場盤中交易時間下單買賣 只要台灣好,經濟發展方向正確、制度完善 適度投資,才能讓我們打敗通膨、戰勝定存 共享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 我只是不同意朋友在「不理解」 或者「有錯誤理解」的情況下買ETF 比如幾種情況下,我並不建議你購買: 第一種不適合的就是「借錢來買的人」 這就是一種開槓桿的操作 ETF並沒有保證獲利,借錢來押注 這是賭博,不是投資 我絕對、絕對、絕對不建議的投資模式 不論個股或ETF 都應該用不影響生活的錢 第二種不適合的是「沒有理解選股邏輯的人」 以高股息來說,它會選出高殖利率的公司 大多是發展成熟的企業,未來發展空間較小 過去廣達、緯創就是穩定高殖利率的股票 只是恰好遇到Ai發展,存股變飆股 我必須說這是剛好,而不是常態 要穩定配息的人選股息型 要追求市值成長的選市值型 要單押某一產業、國家,則選主題型 每個人應該要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去購買 而不是無腦的跟風趕流行 第三種是「有錯誤期待的人」 有收益就會有風險,沒有先去閱讀申購說明書 理解投資的風險,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誤以為ETF每年10%殖利率高於2%定存 所以拿ETF來作套利的投資人 這樣你受傷的機率也很高 因為定存有保本、ETF沒有保本 也可能沒有填息,所以不存在套利 第四種是「不適合短進短出」 把ETF當成股票在炒作 雖然這也不是不行 但眼光如果如此精準 何不直接買股票就好呢? 個股的股價資本利得完全不會輸給ETF 這對你來說就是另一檔股票而已呀 你不容易獲得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 第五種是不要在「上市時溢價購買」 除非你堅信它會一路狂漲 否則觀察一下都還是比較好的 畢竟投資是長期的事,也不急於一時 我都比較建議在它除息日加碼 尤其是新上市的ETF,在90-120天後才配息 配息數字出來之前,股價都是本夢比 投資者越多也表示這檔ETF的組成越散戶 散戶就是不穩定因子 也是主力最愛坑殺的對象,很容易出現亂流 10個都不賣的股東,價格容易推升 10萬個搶短的股東,價格就容易混亂 這道理應該很容易理解 最後是建議你購買但你要注意的事項 尤其是買月月配的小資族 如果你只買一張、二張,或是定期定額者 你一定要把戶頭開在該ETF的保管銀行 或是完成線上變更配息帳戶 以00929來說,你配息帳戶要設在富邦 939、940要開在華南 否則每個月都會有匯費10元 不然如果僅持有一張 每個月配130元,扣10元匯費 相當於每次的配息又被吃掉7.7% 對於沒有時間研究產業或看盤的人來說 我覺得ETF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式 而且股票市場通常是越有錢的越容易贏 當募集的資金規模越大 也就是它對於股票市場的控制能力越大 要拉抬一檔股票,或是要下殺一檔股票 威力就更為驚人了 況且以台灣人有錢的程度來說 把資金透過ETF轉去股市 遠比這些資金流向房市 導致租房族買不起房子的狀況更好 至於很多人想說,先去購買成分股 然後讓00939、00940幫你抬轎 這種散戶心態也很危險 這觀念並不是錯誤,只是太多人都想得到 散戶一多就是股市最危險的時刻 ETF操盤人,並不是只能一直買的傻瓜 當大量散戶都這樣做的時候 就吸引了主力或是00929把你當韭菜 因為你所預判的,除非只有少數人察覺到 否則主力也會預判你的預判 還沒有人幫你抬轎,你就先被收割了 算是韭菜中的韭菜
失去的元素 2024-03-17
不在乎真相的陳文茜

不在乎真相的陳文茜

這幾天,陳文茜的信口開河又成為媒體焦點。 我在2021年就曾說過,陳文茜是個「不在乎真相」的媒體人。 換成在美國,她的麥克風早就被沒收了。 問題是陳文茜在台灣,至今仍擁有麥克風,還可以繼續胡言亂語。 鬼扯的人很多,到處都有,但只有台灣媒體會給鬼扯的陳文茜麥克風! 唉!   翁達瑞   不在乎真相的陳文茜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曾有臉友建議我評論陳文茜,但我一直沒動作,因為我無法忍受她的節目內容,所以也無從評論。 但這次陳文茜太離譜了,完全喪失媒體人該有的倫理。陳文茜在節目中散佈不實資訊,幾乎已到不在乎真相的地步。 這幾天,社群平台流傳一則貼文,是陳文茜節目的逐字稿(附圖一)。這則貼文是這麼來的:精舍的德勱師父分享陳文茜的節目,有關慈濟捐購BNT疫苗的內容,被做成逐字稿後大量轉傳,轉傳者有一大部份是慈濟會員。 逐字稿的內容指出慈濟直通BNT高層。慈濟在尚未向衛福部遞件前,就已談妥疫苗洽購事宜。慈濟這麼有本事的原因,就是過去在土耳其的善行,讓BNT老闆的父親感懷在心,所以能優先取得供貨。 以下是陳文茜節目發言的重點截圖: #BNT的老闆是土耳其裔(附圖二) #九歲時從土耳其搬到德國(附圖三) #BNT老闆的父親土耳其長大(附圖四) #他記得慈濟在土耳其的善行(附圖五) #慈濟的BNT疫苗訂單下得很晚(附圖六) #慈濟在土耳其留下的功德讓BNT優先供貨(附圖七) 慈濟是否如陳文茜所言,先談妥BNT疫苗採購再向衛福部遞件,因為我沒有參與其中,無從評論。好在這個說法很快就可得到印證。 我要評論的是陳文茜的謊言,而且是可輕易查證的謊言,但陳文茜連最簡單的查證都沒有做。 陳文茜在節目中指稱,BNT的老闆九歲時才從土耳其搬到德國。事實上,他四歲時就搬到德國了。只要陳文茜在谷歌搜尋鍵入BNT老闆的名字,就可發現正確的資訊。 接著,陳文茜說BNT老闆的父親在土耳其長大,仍記得慈濟的救災善行,這也是慈濟可以優先取得疫苗的原因。 陳文茜的說法是個漫天大謊,一樣只要簡單的谷歌搜尋就可揭穿: 一、BNT的老闆出生於1965年(見附圖八)。 二、他四歲時跟著媽媽到德國與爸爸團圓。當時,他父親是福特汽車德國廠的裝配工人。這表示他父親離開土耳其的時間早於1969。(附圖九) 三、陳文茜提到的慈濟善行,其中之一就是地震救災,發生在1999年,但BNT老闆的父親在1969年之前就離開土耳其了。(附圖十) 四、陳文茜提到的慈濟善行,還包括救助敘利亞難民,發生在2011到2017之間,距BNT老闆的父親離開土耳其超過42年。(附圖十一) 五、慈濟成立於1966年,大約是BNT老闆的父親從土耳其搬到德國的時候。當時,慈濟除了「地上一灘血」的傳說(或謊言)之外,哪有資源到土耳其救助。何況那時台灣仍有出境與外匯管制,慈濟如何派人或匯款到土耳其救災?(附圖十二) 我花了不到五分鐘,就在谷歌搜尋找到上述五項資訊,無一支撐陳文茜的說法。 陳文茜在她的節目中正襟危坐,用感性的口氣說出這段不折不扣、無中生有、荒誕不經的謊言。若換成西方人的說法,這叫無恥的說謊者(shameless liar)。 陳文茜在節目中編造的謊言,很快就被慈濟精舍的德勱法師分享,然後有人做成逐字稿,大量被慈濟志工在社群平台分享。 慈濟擁有第一手資料,應該很容易判定陳文茜的說詞是不實的謊言。然而慈濟並沒有要求陳文茜更正,反而放任這段謊言四處流竄。 這樣的謊言可在社群平台被大量轉傳,除了有慈濟這種「將錯就錯」的宗教團體,最根本的是有陳文茜這種「不在乎真相」的媒體人。 在正常的民主社會,這篇打臉文會讓陳文茜丟掉工作,永遠不為媒體所用。但台灣不是正常的民主社會!儘管謊言被我揭發,陳文茜仍會繼續在媒體上輕聲細語說謊話。 在台灣,不在乎真相的媒體人,豈止陳文茜一人! 後註:為了寫這篇貼文,我竟然耐心看完陳文茜的一集節目。此等修養簡直是「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
翁達瑞 2024-03-17
政治是調和各方權利與利益的工作

政治是調和各方權利與利益的工作

週末把沒擴散的舊文重發。 政治是調和各方權利與利益的工作,為了達成目標,使我方能掌握的力量最大化、阻力最小化,這折衝的過程,當然也涉及權力和利益的分配與交換。你在算,對方也在算,在利益一致下,敵人也可能暫時聯手,反之亦然。即便理念不同,仍可能有戰術應用,歷史上不少見。 先前提到,傅琨萁與黃國昌作為各自政黨的搞事仔,傅想凌駕朱、黃想掙脫柯,兩人一拍即合,白鯧及其黨團完全變成小藍並不意外,他就是想要藍禮讓他選新北。 至於柯這邊,他當然也知道白鯧在利用他,他也知道白鯧之前批評他的話沒少說過。但去年的柯黨需要黃國昌來最大化政黨票以及柯文哲的總統票,黃國昌則需要不分區當舞台,因此兩人攜手合作,白鯧鑽到柯胯下也不以為恥。但選後的現在,柯空有黨主席之位,白鯧則掌控黨團,想要繼續坐大,兩人利益就不再一致。 蔡英文與柯會面,柯不再擺北門會的臭臉。柯想要的當然是淺綠與中間選民的支持,因此去蹭卸任還有近半支持度的蔡。蔡英文則是想靠柯去牽制白鯧,不讓他全然與傅合作,也能夠挑撥柯昌矛盾。不需要解讀成什麼蔡英文給柯第二次機會,其實就是策略運用各取所需而已。這下再來看白鯧批綠營操作柯蔡會新聞,就有意思了吧?  
taiwandreamer 2024-03-17
偵辦國民黨絕對不會看到的現象

偵辦國民黨絕對不會看到的現象

當然不會是熱門新聞,因為、因為、因為,陳重文是國民黨籍,並不是國民黨跟紅媒口口聲聲咬定「貪腐」的民進黨籍。 現在藍白合的民眾黨也有點尷尬,所以,這個陳重文案,就會只是單純的社會新聞,不會是熱門的政治新聞。 聽說,檢調體系也有一個氛圍,如果要辦國民黨籍的弊案,必須證據非常充分,而且要有覺悟,很難獲得媒體青睞,而且他的黨還很會記仇,侯寛仁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但如果涉案是民進黨,那真的很值得卯足全力,無論結果如何,媒體掌聲滿滿,連民進黨的支持者也高度關注,痛批民進黨。這是偵辦國民黨絕對不會看到的現象。 Froggy Chiu 今天有個不算太熱門的新聞就是我前同事、台北市議員陳重文因為收受賄絡而被檢調搜索約談。看了一下內文,竟然是當年議員任期內再熟悉不過的2M、3M案。 這要從台智光這家公司開始講起。在郝龍斌市長任內,台北市政府和這家網路科技公司簽訂一紙長達25年的合約,合約載明市府在未來25年內所有網路相關標案都必須優先和台智光合作,還有如果台智光獲利少於15億還不需要付任何權利金等不平等條款,在2015年時就曾引起一番風波。民進黨市議員林世宗和王世堅當時皆曾強力質詢此議題。 柯文哲也曾對台智光案件說:「我已忍了八年。」顯見這是民進黨和民眾黨都認同的弊案。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某一年預算審查時,台智光負責的監視器標案預算為2.6億,民進黨要求刪減500萬。以預算審查的常態來說,這個刪減比例算是很普通,但沒想到此刻突然有大概8-10名國民黨議員,突然連番表示要發表意見。原本平常口才便給或是談笑風生的眾議員們突然變成讀稿機器人,每個人都像是中邪似的不斷稱讚台智光,說他們認真負責、妥善率超高、絕不會浪費預算等等。 更可怕的事,每個人講的內容幾乎都一樣。 像是有安排好的劇本一樣,每個人演完收工,我忍不住傳了私訊給政治辦公室的助理。我知道政治有很多檯面下的買賣,但這種完全不演的表現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後來這一案又衍生出令柯文哲大怒的2M、3M案,當時台北市警察局為台北市監視器採購2M頻寬的網路(不是總共用2M,是每一台監視器用2M)。當時就有許多國民黨議員紛紛表示2M不夠用,要3M。想當然耳,一台監視器器配一個3M頻寬又是增加許多預算。 我還記得有個國民黨議員是這麼說的:「如果頻寬不夠,車牌都照不清楚該怎麼辦?」 我當時就忍不住發言說,車牌看不看得清楚,是受限於監視器的解析度。如果2M就足以傳輸監視器解析度的影像,那就不用特別提升到更高頻寬。請警察局說明監視器系統規劃的狀況。 但說真的,這個事小,不像許多政治議題可以產生那麼多版面,在許多國民黨議員強力要求下,這個案子就過了。 現在根據檢調說法,陳重文在此案收受的賄金可能在數百到一千萬之間,大概就是證明了我當時的看法為真吧。 (這不是馬後砲或事後諸葛,因為台智光監視器案我早就在質詢時講過,也在直播時說過,只可惜當時的我能做到的有限) 這就是我說,不論怎樣我都覺得國民黨比較爛的原因,因為我都在現場親眼見證。
陳增芝 2024-03-16
共筆現任台中市長盧秀燕的背景

共筆現任台中市長盧秀燕的背景

寫這篇共筆用意都是起個頭 一個人能力有限,需要大家一起補充資訊 歡迎翠友們一起共筆,把資訊一篇篇傳下去 字數也有限,大概先寫一點她的背景跟人脈網 --- 共筆現任台中市長盧秀燕 的背景 下一篇會開始整理立委時期的事蹟 -背景關係,深耕建商及媒體- •30歲前後擔任過華視記者、氣象主播及華視中部採訪主任 •公公廖繼魯是西屯廖家後代,父執輩遷移至烏日務農 曾任省議會第7、8屆議員、台中市第9屆第2選區市議員市議員 新峰營造廠經理、台灣區營造同業公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營造公會名譽理事、台灣省足球協會會長 •丈夫廖述嘉曾任台中市議員期間也是金鉅建設總經理 還把議員服務處跟建設公司共同辦公 同時顏清標在台中縣議會擔任議長,關係緊密 後來退出政壇轉任修平科大教授 有傳跟建商關係都是靠廖家居中牽的線,究竟有多少關係還不清楚 •二妹盧秀玲為羚羊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小妹盧秀芳曾任台視記者主播主持人,也在東森擔任過主播及製作人 2010年以前在中國央視也有主持節目 目前為中天亞洲台新聞總監、中天新聞台主播 與上海東方衛視有過合作節目
罐頭 2024-03-17
這週國會三大謠言

這週國會三大謠言

#幹事長限時批 文長要入! 這週國會三大謠言,幹事長畫重點,闢謠一起來! 謠言一 韓國瑜、江啓臣違反「議事中立」,擔任傅崐萁兩法案共同提案人 注意!不是「連署人」,是「共同提案人」。提案人負有提案說明的責任,審議過程參與的程度及影響力自然較大。 傅崐萁亂扯 傅說王金平院長2007也曾主提《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草案》,蘇嘉全也曾「連署」其他提案。 事實真相是 立院2016/11/25才通過《立法院組織法》,第三條明定「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不得擔任政黨職務,應本公正中立原則行使職權,維持立法院秩序,處理議事。」 王金平2007可以提案,因為當時根本沒有議事中立的規定,新法通過當然適用新法! 至於連署人與提案人效力上自然有其差別,大家都能辨別,就無需特別說明。(但持平而論,我個人認為為免爭議,正副院長都不宜參與任何提案) 拿王金平救援韓國瑜,是把時序惡質顛倒,混淆視聽。 #傅崐萁不是笨是壞! 再補充一下 議事中立包括退出政黨活動。 韓國瑜會期初參加國民黨立院黨團共識營(就是扯出誰付錢的花蓮攤),昨晚又參加羅智強舉辦的活動,也是明顯違反立院法規。 提醒一下韓院長,這樣不好啦。 謠言二 王育敏安排下週衛環委員會「社會安全網專案報告」,王育敏是兒福聯盟董事,作為剴剴案相關當事者,引發球員兼裁判、被告變法官的質疑。 王鴻薇亂扯 民進黨為何不排案?民進黨護航? 事實真相是 又是一個用時序的落差來顛倒是非的造謠抹黑! 立院各委員會兩召委輪流排案,每週議程都是前一週排定。民進黨召委上週排案時剴剴案還沒被揭露,還沒引發全面性討論。 民進黨沒法有預知能力,但一旦發生如此重大事件,如果輪到民進黨召委排案,我確信一定也會快速召開專案報告嚴格監督。 倒是身為兒福聯盟董事的王育敏,不需要有預知能力,早應掌握案情。 此案隱匿未爆的三個月來,王育敏為何從未主動發聲? 真要關心,也早就可以主動排案討論,主動監督提出政策檢討,而非遲至事件爆發才虛應故事,趕緊排案。 所以,民進黨不是不排案,單純就是輪值時間差的問題。 王鴻薇轉移焦點掩護王育敏,#王鴻薇不是笨是壞! 至於被我質疑王育敏排案應利益迴避,火速辭去兒福聯盟斷尾求生。 但切割兒福聯盟,不代表能夠獨立超然檢討兒盟在此事的疏失弊病,王育敏是否迴避?如何迴避?下週見分明。 謠言三 韓國瑜院長週五罔顧議事慣例,逕行「跳號快轉」沒收七位立委質詢權。 徐巧芯亂扯 民進黨立委遲到還罵人? 千錯萬錯都是陳亭妃的錯? 事實真相是 沒有「遲刻魔」!下午質詢受影響的委員每位都是受害者! 民進黨每位排定質詢的立委都在立院等候,依據議事處通知的時間到場,甚至提早到場,如洪申翰被院方通知15:00到場質詢,他14:36就到場。 「是早到不是遲到」徐巧芯欠洪申翰一個道歉。 議事處螺絲掉滿地,韓院長應詳加督導!陳亭妃昨上午改為書面質詢,議事處有整整兩個半小時作業時間,聯繫調整質詢順序,重通知立委正確時間,即時更新議場螢幕資訊,但議事處都沒有做到。 沒想到,翁曉玲說的「上對下」,韓國瑜此舉身體力行了! 韓院長不按表操課,不採取必要的權宜措施(宣布休息),不聽取周萬來秘書長在旁的提醒,沒收剝奪立委權力行使,是一種權力的鴨霸,恐釀成朝野對立的惡果。 立院運作從沒發生過這種鬧劇,王金平蘇嘉全游錫堃任內都沒出過這種包,就知道這是韓國瑜的問題! 徐巧芯議事不熟可以原諒,但惡意顛倒是非,嫁禍檢討受害者,就無法容忍。 #徐巧芯是笨也是壞! 天啊。謠言好多闢謠好累。 幹事長報告完畢!  
吳思瑤 2024-03-16
228事件不是一天的事

228事件不是一天的事

很多人以為228事件是發生在77年前(1947)2月28日當天的事,這是嚴重的誤解! 整個事件在2月27下午就爆發了!3月6日有「高雄大屠殺」;3月8日國府軍在基隆登陸之後,以「綏靖」之名展開屠殺,事件更趨嚴重惡化;繼而3月10日起各地社會菁英遭捕殺。在所謂「清鄉」的名義下,各大市鎮幾乎天天都在進行處決「人犯」,延續數月。 所以228事件不是一天的事。 欲速了解228事件,請看拙著《快讀228》(遠景出版社)。
李筱峰 2024-03-17
韓國瑜沒收立委質詢權的憲政影響

韓國瑜沒收立委質詢權的憲政影響

立法院本月十五日爆發史無前例的立法院長沒收立委質詢權的重大事件,外界卻將焦點模糊在集會方式與議事規則,而無視憲法規定與《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令人遺憾。憲法授予立委的質詢權,應是至高無上、須予保障,韓院長若有破壞之必要,必須有明確說明,若是恣意破壞,此例一開,國會未來恐不得安寧,絕非國人之福。 從制度面論,《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且《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立法委員為前項之質詢時,得將其質詢要旨以書面於質詢日前二日送交議事處,轉知行政院。但遇有重大突發事件,得於質詢前二小時提出。」換言之,若委員未於質詢前二小時提出書面質詢,院會主席就應站在委員將行使質詢的設定主持院會,以保障憲法賦予的立委質詢權為先。 或許有人質疑,《立法院議事規則》也有規定,唱名三次未到,視為棄權。但該條文是在指「討論事項」,這和十五日的「院會質詢」完全不同。特別是立法院的院會質詢一會期只有一到兩次,多數立委不會無故缺席,韓院長草率略過多位藍綠委員的發言,把「院會」當成「委員會」在開,才是闖禍的主因。 立法院集會方式與外界認知的開會方式並不相同,它是基於憲政體制而來。台灣並非內閣制國家,不會出現英國等內閣制國家中,質詢內閣首長時所有議員均出席的情形。台灣是「半總統制」國家,基於憲法規定,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根據法律規定,行政院等部會首長必須親自出席院會。這來自於憲政設計不同,也是立法院長年運作下的慣例。 外界把事件焦點轉移至立委「遲到」,這完全是對議事運作的外行理解,立院議事組基於議事運作順暢,會通知委員預定出席時間,當天不分藍綠立委都是按照表定出席,且出席質詢與出席表決投票也不同,這都是立法院運作長年的慣例,經過藍綠白黃等政黨先後參與運作的結論。 韓院長沒收立委質詢權,打破慣例之作法,恐將國會信任基礎破壞殆盡,讓未來朝野互信全失,若因而發生政治動盪,絕非國家之福。 (作者是台大國發所碩士、國會幕僚)
林子堯 2024-03-17
美國有跨黨派共識嗎?

美國有跨黨派共識嗎?

美國總統大選未來幾個月將是一場動員負面情緒的腥風血雨。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會試圖恐嚇他們的支持者,讓他們相信除非自己當選,否則美利堅合眾國將會陷於危殆。(法新社檔案照) ◎何瑞恩(Ryan Hass) 美國聯邦眾議員蓋拉格(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籍)和克利胥納莫提(伊利諾州民主黨籍),二月下旬率領一個跨黨派代表團訪問台灣。在與台灣各界領袖的多場會晤中,這支美國代表團從不錯過任何機會,強調他們在台灣和中國相關議題上,展現跨黨派共識的力量。 蓋拉格和克利胥納莫提是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別委員會的領袖。他們在執掌該委員會時做出的指示,是希望在對於各類議題嚴重分歧的華盛頓,中國議題可以做為跨黨派合作的最後堡壘。他們在極大程度上遵守了自己的承諾。可是,他們在兌現承諾的過程中,採取的行動宛如在暴風中點燃一根蠟燭。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但確實發揮作用了嗎? 美國總統大選 成為幾近平手僵局 這個特別委員會已經提出一長串的跨黨派建議,但其中大部分都不了了之。原因很簡單,這個特別委員會從未被賦予立法的權力。立法的職責仍由國會的常設委員會負責。 在國會對於中國議題的論辯之外,美國內部嚴重撕裂。總統選戰成為幾近平手的僵局。未來幾個月將是一場動員負面情緒的腥風血雨。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會試圖恐嚇他們的支持者,讓他們相信除非自己當選,否則美利堅合眾國將會陷於危殆。 在這些存在主義爭論的背後,民主、共和兩黨之間,正在浮現更深刻的哲學斷層。拜登總統認為,美國是世界上的為善正能量,他試圖召喚美國的良知良能,為那些受到攻擊的人挺身而出,反擊侵略者,在烏克蘭尤其如此。拜登本質上是一個國際主義者。他將美國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夥伴,視為力量乘數(force multipliers)和重要資產,而不是負債。 前總統川普則企圖復歸一個不同的時代。正如《紐約時報》政治評論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所言,川普已經讓共和黨重返一九三○年代的孤立主義窠臼。川普及其支持者提出一種「美國浩劫」(American carnage)的想像,認為這個國家支離破碎、道德淪喪,無法領導世界。他們開出的處方是「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換句話說,他們認為美國應該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上,讓其他國家去面對自己的挑戰。 二○二三年,大多數共和黨人首次表示,美國應該置身於國際事務之外,而不是積極參與。這種情緒正在影響共和黨領袖對烏克蘭的態度。共和黨反對支持烏克蘭,並不表示他們熱中於支持台灣。相反地,這是一種信念的延伸,即美國應該專注於處理自身事務。 如何強化對台支持 存在尖銳分歧 美國外交政策的辯論,也延伸到中國和台灣議題。在國會跨黨派團結的表象背後,對於美國應該如何應對中國的挑戰,以及是否或如何強化對台灣的支持,存在著尖銳的分歧。川普自己在擔任總統時,還曾經質疑過美國是否應該保衛台灣。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川普會主張,美國需要將對中國課徵的關稅提高到六十%。在戰術層面上,川普將藉由這種策略圍剿拜登,並將拜登的形象塑造成在對抗中國時表現軟弱和膽怯。即使川普對六十%的關稅缺乏信念,但他的顧問,例如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相信這些關稅有助於抑制美中貿易失衡。他們認為,這類計畫會加速美國和中國經濟「脫鉤」(decoupling),並在此過程中削弱中國的工業產能。他們的目標是讓製造業和就業機會重新回流到美國。他們受到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精神的引導。他們優先考慮的並不是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比較優勢理論,推動價值鏈回流對台灣產生的任何間接影響,也不是他們的主要關切所在。 即使如此,現代國際體系的結構,仍是由美國的積極領導維繫而成的。如果美國被自身陷入衰落的恐懼所吞噬,並且向內退縮,權力真空就會出現。一旦出現這種真空,復仇主義和修正主義大國將窮盡一切力量,尋求填補這些真空。 需要闡明的是,我的主要論點並不是促進對於美國二○二四年大選的任何黨派偏好。恰恰相反,我的目的是要戳破美國兩大政黨在台灣和中國議題上存在平靜和諧的幻想。這種水乳交融是不存在的。 交好美政壇新秀 對台至關重要 面對這種不確定性,台灣的領導者積極爭取與美國兩黨領袖建立關係是明智的,反之亦然。對台灣領導者來說,與美國下一代領導者建立關係也很重要。無論是拜登還是川普在二○二四年贏得大選,他們都將在二○二八年受到任期的限制。正如當年名不見經傳的阿肯色州年輕州長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台灣應該與美國正在崛起的政壇新秀建立關係,他們將推動這種關係向前發展。 與此同時,台灣將睿智地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控管兩岸關係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台北無法控制北京擴大對台施壓的決策,但它可以剝奪北京執意咄咄逼人的正當性。 最後,即將就任的賴清德政府,將承接持續與世界其他主要大國建立關係的機遇。台灣愈是能夠與其他重要國家建立密切關係,就愈不容易受到北京的孤立和恫嚇。 對台灣來說,好消息是它在美國享有廣泛而深厚的跨黨派支持。在川普總統和拜登總統任內,美台關係都有所成長。美國的政治發展並不是導向宿命論的理由。然而,這些政局演變應該足以讓台北對美國政治辯論的不穩定性,進行清晰思考,即使來訪的國會議員持續鼓吹美國在中國和台灣議題上達成跨黨派共識這類令人寬慰的故事。 (作者何瑞恩為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中國中心主任、辜振甫暨辜嚴倬雲台灣研究講座;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何瑞恩 2024-03-17
教宗不要求侵略者放下武器?

教宗不要求侵略者放下武器?

  教宗方濟各說「我認為最堅強的人是懂得審時度勢、為民眾著想,並有勇氣舉起白旗進行談判的人」對於無情戰爭,教宗不譴責侵略的製造殺戮,卻只會擔心抵抗所付出的犧牲。尋求解決戰爭的方案,教宗不叫侵略者俄羅斯普丁放下武器,卻呼籲抵抗者烏克蘭澤倫斯基舉白旗談判。如此是在拯救抵抗者於水火,還是正中侵略者下懷?是在結束戰爭,還是幫惡棍鋪排下一場侵略戰爭?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近日受訪時表示,烏克蘭應該拿出「舉白旗」的勇氣,並透過談判終結與俄羅斯的戰爭。圖為方濟各2022年8月接見烏克蘭難民。(路透資料照)   一旦烏克蘭放下武器,舉白旗,上談判桌,另一場更悲慘的戰爭更將拉開序幕。看人類戰爭史,舉白旗的一方,從無不必付任何代價,而能和平到手,失土重回懷抱的。一旦舉白旗,若沒割城讓地,普丁會饒過嗎?而割地求來的「和平」只是暫時填飽餓狼的肚子,等牠下一頓又餓,怎麼辦?再割地嗎? 從希特勒蠶食歐洲、日本軍閥鯨吞亞洲的二戰歷史,從普丁奪取克里米亞後又直搗基輔的現代史實,兩者都告訴世人,侵略者的野心從不因抵抗者舉白旗、上談判桌而心滿意足,反而會獲得鼓舞,這一次,烏克蘭若舉白旗,歐洲各國將要擔心誰會是下一個烏克蘭?教宗悲天憫人,但如此「解決戰爭方案」只是在鼓舞侵略者。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4-03-17
剝奪質詢 不捍衛立法權的院長

剝奪質詢 不捍衛立法權的院長

  立法院最重要目的之一是監督行政部門,立法院長的主要職責自然是領頭捍衛「立法權」,確保暨維護立委職權的完整行使,避免立法院淪為立法局,這也是在野各黨想要國會擁有聽證及調查權的原因,讓國會不錯過任何強力監督行政機會。 《憲法》增修條文特別明訂,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也依此精神,明訂質詢各項規定細節,就知道「質詢官員是立委職權的重中之重」,一但被剝奪,何其嚴重!試問,若今天院長是民進黨籍,而被剝奪的是國民黨立委的質詢機會,認為議事處理合宜的人,還會鼓掌稱讚?或是生氣院長護航行政官員? 被影響質詢的6位民進黨立委下午召開記者會,並向韓國瑜表達抗議。(記者塗建榮攝) 大家可回想過去經驗,當會議時間一到,主席會因在場人數未過半,就直接宣布結束散會嗎?我們會讚美這樣的主席嫻熟議事規則、果斷英明,是人間表率嗎?立法院本是高度政治的場域,議事主持若造成更大的政治風暴,讓自己公親變事主,這會是聰明的決策嗎?人民會想要一個機器化的主席?還是有智慧能隨機應變,避免社會紛爭擴大,促使問題能解決的主席? 有人會說,既然質詢這麼重要,怕被剝奪為何不從頭坐到尾?就不會出現這種突發狀況。是,這些都可檢討,但議事規則是活的,院長當下大可宣布「暫時休息」,請議事人員趕快聯絡委員。之後再透過黨團協商,昭告立委,使知自己未來主持風格就是這樣,也避免落入「擅改慣例」與「不教而殺」的批評。 且大院的質詢與委員會質詢也有不同,委員會質詢主要針對召委排定的特定議題,我們會期盼所屬委員會委員應在過程共同參與。而院會的質詢內容包羅萬象,由委員自己決定,過程也不會有任何表決,也不用清查人數,質詢時間與人數、順序都固定,就像醫院掛號經驗一樣。 這次臨時有委員口頭改書面質詢,院長也知道原委,況且後面接續質詢的委員也不是聯絡不到,為何急著快速唱名,將時間還早的會議結束,公然放過行政官員一馬?立法院長不是應該窮盡全力維護立委權利?孰輕孰重,難道無法分辨? (作者是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張宏林 2024-03-17
國軍更改第一擊界定,兩岸戰爭更近了嗎?

國軍更改第一擊界定,兩岸戰爭更近了嗎?

國軍更改第一擊界定,兩岸戰爭更近了嗎? 近日兩岸關係要事,是國軍更改了「第一擊界定」,官方正式表述為:「如敵軍機、艦侵入台灣領空及領海範圍,經辨證、攔截、廣播及驅離行動,若仍無法排除,基於國家對領土享有絕對主權,可合法授權第一線指揮官,採取適當方式予以反制,以維護國防安全。」 據報道,此項更改早在佩洛茜訪台時就已更改,只不過近日才公開宣佈而已。以往第一擊的定義是對方開槍、開砲,國軍予以反制,也即是等中共開第一槍;因為近來中共頻繁襲擾台灣海空,為免層層上報反應遲鈍,客觀上鼓勵中共犯境,軍方不得不將原先的「第一擊」定義作出更改,授權前線指揮官可以及時作出反應。 這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早前作出的「敵人作出攻擊時先報復再報告」的指示,有異曲同工之用。戰雲密佈之下,前線瞬息萬變,不可能層層請示等候發落,唯有降低准入門坎,調整第一擊原則,授權前線指揮官及時處置,事後才作檢討。 原則的要點,一是「敵軍機﹑艦侵入台灣領空領海」,二是「經辨證﹑攔截﹑廣播及驅離仍無法排除」,兩個原則之下,第一線指揮官有權下令「以適當方式予以反制」。何為適當方式沒有明確規定,但既然不規定,也就是什麼方式都可以。 共軍機艦侵入台灣領空領海,且不受驅離,國軍就可以開火。有此第一擊更改,共軍就明白問題的嚴重性,便是飛機與軍艦一旦入侵,並且不理警告,就有可能吃炮火,共軍要自己承擔責任,因為國軍有言在先。 在此之前,共軍機艦入侵台灣海空域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國軍驅離後,共軍都不作久留,彼此也便沒有擦槍走火的危險。先前國軍依原有的第一擊規定行事,即共軍不開第一槍,國軍也不會開第一槍,但現在規則更改了,即共軍不開槍,只要不肯離開,國軍就有權開火,問題的性質大大不同,國軍可以先開火再報告。基於新規則,兩軍擦槍走火的機會大增。 國軍更改第一擊規定,就是有言在先,把底線劃定在這裡,你不遵守我的底線,則後果自負,後果是什麼?便是國軍先開火。一旦國軍開火,共軍要不要還擊?共軍不還擊,灰溜溜開回去,那共軍如何向愛國粉紅們交代?共軍還擊,兩軍打起來,那就是擦槍走火了。 因為有國軍第一擊更改,共軍機艦會不會從此接受驅離?那就看共軍有多大決心面對兩岸戰爭了。在兩岸戰事上,共軍始終佔主動,國軍處被動,這是沒辦法的事,國軍不會去招惹對岸,只有共軍來台製造事端而已。共軍隨時可以發動戰爭,國軍只好隨時準備應戰,但國軍明確第一擊規則,便使自己的反應沒有那麼被動,只要有備而戰,走火就走火。 麻煩在於,共軍向來慣玩軍民模糊遊戲,共軍機艦容易識別,但共軍的武裝民兵船隻,又算不算「軍艦」?不准軍艦犯境,民兵船隻又如何?第一打擊原則是否適用於民兵船隻?若適用,即民兵船隻也照打,若不適用,是否任由民兵船隻在境內遊弋? 最近兩名共軍潛艇士兵喬裝漁民駕快艇犯境,被驅後不肯離去,在大海中蛇行,結果翻艇葬身大海,大陸政府趁機發難,台灣還要和大陸談判,準備憮恤了事。這種事以後還會發生,因為共產黨永遠不當中國人是人,也不當中國士兵是人,死了就死了。不斷派偽裝平民來騷擾,給台灣制造麻煩,不讓台灣人過安生日子,台灣又如何應對?總不能來幾個民兵,不服驅離,你就開火射他。 習近平並沒有近期攻打台灣的打算,但台灣內政外交形勢一片大好,習近平在中南海內日日捶胸頓足,不能平衡,他當然要時不時製造一些麻煩,讓民進黨政府周身蟻,讓台灣人日子不好過。看起來,共軍機艦侵境的事仍會發生,只不過國軍一驅離,共軍就會撤走,不會等第一打擊來到。但共軍派出的民兵武裝船隻,仍會三天兩頭來騷擾,目的只是見不得台灣經濟民生的空前榮景,內心煎熬,需要耍點流氓而已。 會不會突然有共軍軍機軍艦犯境而不肯回撤?等到哪一天,習近平覺得民兵船騷擾不過癮,準備對台灣實施重度打擊,那時發生兩軍擦槍走火的意外,就有可能釀成另一個惡果。共軍未必渡海作戰,只要導彈全開,把台灣打成蜂窩,那時島內民心大亂,經濟滑坡,美日又很難派兵,更難直接攻擊大陸本土,進退兩難。那可能是僅次於共軍渡海作戰的危重形勢,擦槍走火的結果,最嚴重可能是這樣,台灣也不可不防。
顏純鈎 2024-03-12
台灣的選舉是最公平的

台灣的選舉是最公平的

03/13/2024星期三 見到台灣的國民黨立法委員黨團建議,開放選舉時的投票機制,包括不在籍投票,事先投票,通訊投票,移轉投票,境外投票等八項。本來擴大投票機制,方便選民當然是好事,但是見到美國這樣濫用自由,製造一個又一個的舞弊機會,感覺事事都向美國學習絕對不是好事。特別見到其中一個國民黨立委說:「美國都不怕了,我們台灣到底要怕甚麼?」 這就是不了解美國,或者是,今天台灣人眼中的美國,都是CNN 告訴他們的「假」美國。事實是,今天美國的選舉制度用千瘡百孔形容都不足說明其弊病。有多少台灣人知道,美國現在很多地區的投票日期已經延長到幾個星期?而且在Covid 之後,更藉口要方便人們在家裡投票,每一個人無須提出申請,都會接到「郵寄選票」,最離奇的是,這些郵寄選票寄出去之後,允許政黨工作人員到各公寓大樓,老人院,學校宿舍去蒐集沒有人領的選票,代理集體投票。這樣的制度豈不是擺明了要舞弊?(下圖:今年一月,新北市板橋一個投票所前大排長龍。) 要知道,這種作法ballot harvesting 目前幾乎在每一個民主黨執政的州都通過是合法,這是為什麼共和黨高喊對方舞弊的原因,因為共和黨追幾百年都趕不上民主黨的這種做法。因為這種事即使合法,有些人都做不出。 我不知道有多少國民黨知道「美國」這現狀。甚麼都跟美國學,最後就是民主崩潰。 見到國民黨提出的通訊投票,建議申請人需要事前依法向戶籍所在地的選務機關申請,這就是還算有理智。其實這也是過去美國的作法,但是現在美國的民主黨執政的州,不問對方是否需要,按照選民名單全部寄出郵寄選票,之後還可以讓政黨的工作人員(黨工)去蒐集沒有人認領的選票,集體代為投票。甚至駁斥共和黨要求的「核對地址,姓名跟簽名」的要求。這是為什麼2020 年美國大選出現那樣多弊病,但是到現在,美國的媒體都禁止共和黨說「選舉有舞弊」,加上美國的多數法官是民主黨人,全部駁回共和黨的申訴。 我問你,民主黨制定這些規定,不是為了舞弊是為什麼? 有多少國民黨人知道,拜登的司法部長Merrick Garland 上個星期宣布,他要全力打擊共和黨的州分規定「投票時要出示身分證」的規定,說是壓制黑人投票權利,(在民主黨人心目中,還有很多黑人沒有身分證,)這全部是藉口。 幸好國民黨提出的八項建議中,沒有說要取消投票時核對身分證,否則就是全面向美國看齊了。 相信國民黨立委提出這些建議不是為了要作弊,只是奇怪他們這樣不了解美國,事事要跟美國學習,殊不知美國今天是最腐敗的民主政治。而且真的大大開放,會給那些多不屑之徒的政黨作弊的機會。 幾個月前還聽到不少人說,台灣的選舉是最公平的,這包括點票,不會計算選票一個星期之久,直到民主黨(跟拜登)的選票多了才停止。雖然每個人都要趕回戶籍所在地投票,好像很不方便,但是見到美國的烏煙瘴氣,覺得還是台灣那樣好。 其實增加選舉日期,增加海外投票(除了軍事基地及領事館之外),增加郵寄選票等等,都會增加大量工作人員及經費,並增加作弊機會,有眼見到2020 年美國大選開票就有此體驗。投票是權利也是義務,必須珍惜,而不是濫用。如果一點不方便就放棄,怪不得人。美國就是因為有黑人問題,大半個世紀以來民主黨都有「幫忙(黑人)選民投票」的機制,造成代為投票的弊病。台灣沒有這問題,無須事事都為那些不懂得投票的人操心。 其實有人建議投票日只允許一天,不過選舉當天放一天假,讓國民去投票,這樣就夠了。其他的建議都是增加「別有用心人」舞弊的藉口,即使你不作弊,都難免都有其他人利用來作弊。
袁曉輝 2024-03-13
「好的駕駛」才是解決交通亂象的根源

「好的駕駛」才是解決交通亂象的根源

  國道3號新北市安坑路段,今天(16日)清晨發生10車追撞事故,現場為1輛大貨車、1輛小貨車及8輛轎車連環車禍,造成2死6傷的慘劇,全線交通回堵超過3公里!警消到場清點發現兩車2名年約50歲、60歲男子傷勢嚴重,失去呼吸心跳,到院仍不治。 翻開報紙每天都有讓人怵目驚心的車禍訊息。根據交通部公布2022年台灣交通事故數據,死亡人數達3058人,16000多人受傷;創2013年來新高,事故、死亡與受傷人數均較前年增逾4%。若以每年約有3000人死於車禍,概念置換設想三千人集合在操場無辜被死亡,應是一個極為驚人的龐大的數字;甚至16000多人中或因重傷造成殘障,往後生活的問題影響的層面更為深沉重! 國道3號新北市安坑路段,16日清晨發生10車追撞事故。(圖:民眾提供)     車禍的主體是「人」不是車,因此有必要從人的人格心理層面加以探討。道路交通事故肇事者從年齡別肇事率加以檢視,隨年齡層增加而遞減。也就是說年輕人是車禍死亡率最高的族群。原因是台灣駕駛執照取得容易,剛考到駕駛執照的年輕人急於上路,在心理上對於汽機車速度的控制、瞬息萬變的路況,駕駛技術未臻至成熟,一旦發生事故車毀人亡。 因此,從駕駛的人格特質、心理現象探討台灣車禍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應是一個值得思考、研究方向。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表示400億永續提升行人安全計畫核定,一系列改革均是「以人為本」的交通改善計畫,確實是改善交通安全正確的方向。職業駕駛應有更為嚴格的管理機制,甚至汰除素行不良駕駛,才是足以降低車禍死亡率,只是,為維護憲法上的駕駛工作權,交通部卻屈服於職業工會的壓力,讓這些心理情緒自我管控失調,或視「人命為草芥」的駕駛奔馳在馬路上,宛如帶著不定時炸彈,隨時發生亡命車禍的元凶。他們會怪罪A柱問題、內輪差問題,甚至撿手機、疲勞駕駛等等荒謬的理由。 另一方面,政府每年爽收人民違規罰款達200餘億,罰單的收入至今仍用來取締違規「裝備升級」,到處增設超速攝影,而非改善道路動線、防止交通事故。結果罰單和傷亡人數成正比增加,肥了地方政府稅收與舉發單位。 這種以「交通安全」為至高無上的「懲罰」措施,甚至以警力不足為由,賦予不具公權力的正義魔人檢舉違規,成為交通單位對治交通事故的思考主軸。除了引起民怨,無助於交通安全,因此車禍依然居高不下,每天有8.3人寶貴的生命成為「命喪道路」的亡魂。地方政府不斷提高罰款的預算,這筆錢拿得安心嗎? 事實上,從駕駛「人格涵養的問題」,才是探討台灣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不論是職業駕駛或自用車駕駛,行車安全維繫在駕駛人格良善與否。好的駕駛、一位優良的駕駛會有自己駕駛職業道德的涵養,開車技巧嫻熟穩重,為自己的乘客、貨物負責任,開車是一種涵養的表現,優良的駕駛習慣從小處做起。 (作者為台教會、北社會員)
陳慶坤 2024-03-16
漢奸不識真漢唐

漢奸不識真漢唐

最近中國飲料大廠「農夫山泉」因為旗下的東方樹葉(綠茶)產品被指充斥著「淺草寺五重塔」、「魚旗」等日本元素,被網民質疑「不愛國」、「媚日」、「辱華」之嫌,爆發抵制風潮(註1)。 事實上日本的傳統文化在中世紀時受到唐朝影響甚深,日本還推動「大化革新」從政治制度到食衣住行都全面模仿唐文化,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中國「百度」上也說日本的五重塔是模仿大唐建築的產物(註2),至於俗稱的「和服」則是在中國三國時代日本與東吳交流頻繁,把從中國傳來的服飾稱為「吳服」(註3)。 由此可知,日本文化其實保留了相當多的中國漢唐文化精髓,只不過中國由於朝代更迭戰亂頻仍又屢遭北方遊牧民族統治,反而使得中國逐漸流失了真正的漢唐文化元素而被「韃虜」所同化,像是被中國人當成「國服」的長袍馬褂以及所謂的「唐裝」,其實都是不折不扣的滿族服飾(註4)! 然而:中國人卻對於保留真正漢唐元素的「五重塔」與「和服」卻視若寇讎,2019年曾發生一名中國武漢大學的男女生穿著唐裝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指責穿和服而予以痛毆(註5);2023年一群穿著漢服的女子也在武漢的公園遭到工作人員指責是穿和服將她們粗暴驅離(註6)。 可笑的是,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國共產黨高官們在正式場合所經常穿的「中山裝」其實正是孫文把日本學生制服的「詰襟」改成「立折襟」,口袋的樣式稍作了修改而成,把這種充滿日本元素的服裝穿在身上,才是不折不扣的「不愛國」、「媚日」、「辱華」的漢奸! (註1)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7817518 (註2) https://baike.baidu.hk/item/%E4%BA%94%E9%87%8D%E5%A1%94/5988738 (註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2%8C%E6%9C%8D/256413 (註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87544 (註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E6IBEBV0553ORQS.html (註6) https://reurl.cc/37qrgX
海兒 2024-03-15
價值觀會隨時代轉變,可是人來不及更新換代

價值觀會隨時代轉變,可是人來不及更新換代

這個東西其實是我常說的『價值觀會隨時代轉變,可是人來不及更新換代』。 抖音那種影片裡面的老人你推算他們的年齡,很多都是從文革時代活到現在的,起碼也都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前,一家子存了一整年肉票到過年才捨得吃的那個年代,就已經成年了的一批人。 對那些老人的兒童青年時期來說,那些田埂邊的野草青苔是真的能吃的,而且對比當時每人一年只吃的上三次肉的飲食環境來說,那還是農村才能享受的額外美味,主要是那時候中國的農村也沒在用農藥跟化學肥料。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我老家的那些東西也是能吃的,我還記得我小學時代田邊的灌溉水溝找得到泥鰍跟河蚌、撈得到蛤蜊,颱風一來會有一大堆毛蟹沖到田裡面任人撿,田埂發現一些能吃的野菜有時候大人順手就拔回去,那些在那時候是能吃的,可是那是很多農舍沒有抽水馬桶,還在房子裡面放尿桶,田邊會有水肥發酵池的時代,那時候很多農民是沒在用農藥跟化學肥料的,田邊的東西自然就可以吃,可是沒幾年農藥跟肥料的使用變得普遍,家家戶戶都安裝自來水跟瓦斯爐,灌溉渠一樣抓得到毛蟹螯蝦跟蛤蜊,可是大人就會告誡別去抓,抓回來也不能吃了,然後別問我幾歲,很沒禮貌。 文革世代他們經歷過把那些當成平日營養補充品的年輕時代,價值觀很堅固地認定那些東西可以吃,別人怎麼講他們都不信,覺得我們就是這樣活過來的你懂什麼?他們堅持文革時代生活方式這種風氣,連中國他們自己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頭痛,你跟中國人談起文革世代他們話夾子一打開苦水就一大堆,跟台灣人講『老害』差不多,每年都製造一堆社會問題,台灣人拜託就別湊熱鬧了。
周布雅 2024-03-16
基隆人真的支持這種「了尾仔」市長嗎?

基隆人真的支持這種「了尾仔」市長嗎?

三個前提: ㄧ、謝國樑花的是基隆市政府的公款。 二、市政府的錢是市民的納稅錢。 三、基隆市的財政並不富裕。 謝國樑選前濫開支票,選後跳票,現在因為NET事件陷入危機,竟然拿市庫來洗白自己! 如果真的要兌現亂花錢的競選支票,那麼基隆人只要確診就能領一萬元的競選承諾,是不是也要來亂花一下? 謝國樑為了轉移基隆市府好幾個標案,竟然選擇對基隆市民最不利的得標者,還有動用警察違法入侵私人產業等多項爭議,竟然將贈送電動機車的條件,從之前限定要做公益、綁月租費就已經被罵花民眾的錢大撒幣,突然改成現在什麼條件都不用、送車不限數量、年輕人的年齡定義放寬到45歲… 基隆人真的支持這種「 #了尾仔」市長嗎?
王定宇 2024-03-16
透視之旅

透視之旅

透視之旅 了解自己很重要,但即便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也只能在生命中的極少數時刻看見自己真正的樣子。就像坐在火車的第一節車廂上,當火車經過特別彎曲的軌道時,可以從窗戶看到後面的車廂。 隨著時間的流逝,生命是越來越沉重,根據自己處在人生不同的時間位置上,會對生活產生完全不同的印象。 當我們年輕時,其他人早就已經在那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前輩等等那些比我們大的人,我們只是加入他們,世界充滿了熱鬧和溫暖。從某個時刻開始,情況就發生了逆轉。之前還在的人開始離開,我還在,然後是被別人留下來。 這個世界就像一場宴會,我們進來了,大家都在歡迎我們,有一些人慢慢離開,會有些陌生人加進來,但總覺得自己被留下了,被那些我們從小熟悉認識的人,雖然少數人有能力去歡迎新來的人,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那種力氣,最後我們也會離開。 叔本華說:人只有在少數時刻才能夠看清自己的真面目,就像夜晚的閃電,照亮他前面的道路,但立即又投入到可怕的黑暗中。 我們或許能在生命中的極少數時刻,透過特定的經歷或反省,短暫地窺見自我真實的樣貌,然而,這些時刻終究是短暫和罕見的,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在自我與世界的迷霧中前行。 在生命的旅途中,真正看清自己的時刻是稀少而珍貴的。我們的理解常常受限於當下的感受和經歷,正如在宴會中的我們,見證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感受著歡迎與告別。
李忠憲 2024-03-16
為何傅崐萁韓國瑜堅持亂開2兆支票?

為何傅崐萁韓國瑜堅持亂開2兆支票?

【你一定得小心的錢坑國會!為何傅崐萁韓國瑜堅持亂開2兆支票?】 韓國瑜當上立法院長後,很快現出本性,週五竟然一路敲槌跳過8位委員質詢,中午就早早散會,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中國黨立院總召傅崐萁,聯合立院正副院長韓國瑜、江啟臣,提出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與國道6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打破過去兩任立院院長任內均維持議事中立「不提案」的原則,這也還不是最可怕的地方。 最可怕的地方是,韓、江、傅這幾個地方派系的頭頭,竟然想由立法權綁架行政權,隨意決定離譜的國家重大建設。 這兩案一言以蔽之,就是錢坑。花東完全應該要有交通建設,但傅、韓的方向完全不對! 這邊希望大家務必務必多多幫韓國瑜、傅崐萁宣傳一下造價有多少。 ★環島高速鐵路: 離譜的是,目前高鐵宜蘭~屏東段,在還沒有任何可行性研究與評估的狀況下,韓傅等人就要「強行立法」指定建設。 25年前動工的高鐵,本線長350公里造價5133億。延伸屏東17.5公里,造價618億;而延伸宜蘭長60.6公里,造價約1800億。 宜蘭至屏東(六塊厝)這段,以台鐵里程來算大約是384公里,途中要路經困難建造的北迴、南迴段。我們姑且就用宜蘭與屏東延伸的平均造價每公里32.5億來看。 則環島高鐵網造價就高達1兆2480億元,這還不包括可能要擴建機廠、增購列車等其他造價。 另外原本花東就逐步進行鐵路電氣化、雙軌化、再到提速增班的長期計畫。 高鐵建成後,等於過去投資在東部數百億的台鐵改善經費全部白費,而台鐵在遠程運輸優勢全失下,可能背負鉅額虧損,是要地方接手(如日本第三部門鐵道)或中央賠錢經營?這都是困難的問題。 ★中橫高速公路: 中橫高速公路,也就是國道六號,先前確實有評估過,早在1995年國工局就完成《中橫快速公路第二階段可行性研究》,全長127km。 問題在於,沿線約有25座隧道,大多位於霧社花蓮段,此段70km無任何交流道,最長隧道超過15km,上方岩層最高達1600m(超過雪山隧道兩倍),將面臨地熱、岩爆、高岩覆及湧水濃霧問題,光是地熱就達 70℃以上,沿線連施工便道都很難先建築,施工非常困難。 這還是沒有完整地質調查下的評估,真的調查下去有什麼特殊狀況還不知道。而70km都位於深山中的道路,要是遭逢意外如何救援,崩塌又如何修復,這些都是未來的難題。 因此交通部評估國六經費保守估計8500億以上,從評估到完成需時20年以上,考量各種不確定因素,實際經費可能超過1兆。 ★前瞻5倍預算,效益恐怕只有1/50。 以藍白當初猛烈批評的前瞻計畫而言,軌道預算約4200億,包含38項計畫,這其中包含台北環狀線、萬大線、新北安坑輕軌、淡海輕軌、三鶯線、台中藍線、桃園綠線、高雄黃線、岡山路竹延伸線、台南鐵路地下化、嘉義鐵路高架化、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等等,也就是全國都服務到了,涵蓋行政區人口至少1800萬以上,並非集中在一個地方。 然而,環島高鐵和中橫高速,投資額至少在2.1~2.5兆左右,最大的共同點是匯集在人口31.7萬的花蓮,花蓮王是誰?大家就都知道了。 換句話說,和具有改變全國運輸面貌,另外還投資未來產業、數位基建、綠能開發、水資源等子計畫的前瞻不同,藍營的「一鐵一路 兩兆錢坑」計畫,不要說財務評估,連服務對象的輪廓都不明確。當初痛罵前瞻的黃國昌、柯文哲等人,竟然還沒有出來痛罵「太離譜了!太離譜了!」都乖的跟什麼一樣,我們真的害怕藍白合力,把台灣的建設經費全部消耗到奇怪的地方。 在我看來,「一鐵一路 兩兆錢坑」就是一個替敵國消耗台灣國力的計畫而已。 文:Claudius
高雄好過日 2024-03-16
我「被入黨」的歷史紀錄

我「被入黨」的歷史紀錄

多數臉友知道我的言論立場反國民黨,不可能加入國民黨。如果你也這麼認為,那就錯了!我曾經是國民黨員,而且有一段「被入黨」的神奇故事。 去年媽媽過世後,家人整理她的遺物,我也順便清理留在台灣的一些舊文件。當中有我的國民黨證與一本黨證附冊(附圖一)。 黨證內頁的入黨日期是民國69年11月5日,地點在台中市(附圖二)。照片裡的我一臉生嫩,還有濃密與烏黑的頭髮。當時我在台中憲兵隊服役,距離退伍日期不到一年。 從高中、大學、一直到入伍,不管多少威脅利誘,我都拒絕加入國民黨。直到此時,我保護多年的政治貞操才被奪走,被營輔導長入黨了! 故事是這樣的⋯⋯ 大學畢業前,我考上步兵預備軍官。我在成功嶺受訓時,美麗島事件發生。為了鎮壓民主運動,國防部決定擴編憲兵,但憲兵排長的員額不夠。 國防部把腦筋動到步兵預官身上。當時成功嶺約有一千名受訓的步兵預官,有四十二位轉任憲兵排長,用的是最直接的抽籤,沒有任何篩選條件。 在那個年代,憲兵預官的錄取分數高,不能近視,體型有限制,還要通過身家調查。最重要的是要有國民黨籍。在抽籤的過程,這些條件都不適用。 抽籤的消息出來後,我就跟連上長官放話:要是讓我抽中,我一定會回到台中憲兵隊服役,專門抓你們違規,讓你們假日不敢進台中市。 抽籤前,我腦中模擬整個作業過程:負責單位必須製作一千多支籤,只有四十二支憲兵籤,其餘都是空白籤。這些籤都要捲起來,再放進紙箱讓我們抽。 憲兵籤的數量少,上面蓋有憲兵章。其餘的空白籤數量大,而且沒機密性。從人性的角度判斷,工作人員會把憲兵籤捲很緊,其他的空白籤則隨便捲。 抽籤時,我的手在箱子裡找捲很緊的籤。在一旁督導的長官要我快點;我只笑著說我在試手氣。終於我在箱子底部摸到一支捲很緊的籤。 抽出後打開,我中了!回到連上後,輔導長馬上到福利社買一罐波蜜犒賞(巴結)我。 成功嶺結訓後,四十二位中籤者被轉移到五股的憲兵學校繼續受訓。這群高矮胖瘦不一,還有高度近視的阿兵哥,再怎麼看都不像憲兵排長。 到了憲兵學校後,除了軍法相關課程,我們還要練擒拿術、鎮暴隊形等。從教官那裏,我聽到美麗島事件的內幕:打警察的暴徒都是憲兵偽裝的民眾。 結訓後,我們要再抽籤決定分發的部隊。我的手氣真好,果然抽到台中憲兵隊,擔任營部的勤務排長。為節省篇幅,我就省略服役期間的細節,只分享「被入黨」的故事。(故事太多,有機會再分享) 到台中報到的第一晚,營輔導長(姓張)就到我的寢室下馬威。他指著我的床說:「陳排長,你不好好幹的話,我會讓你在這張床睡不安穩!」 當年的憲兵就是蔣家的護衛隊,所有的軍、士官全部是國民黨員。莒光日時,所有幹部也同時召開黨的小組會議。 問題是,營部只有我一人不是黨員,營輔導長也不知該怎麼辦。我主動聲請迴避,回到寢室看報紙,或到福利社打撞球。 幾次莒光日後,營輔導長開始暗示我入黨,但我裝作沒聽懂。再經過一段時間後,營輔導長明說我應該入黨,但我只回答會考慮。 半年後,營輔導長不再跟我提入黨的事情,而且對我的態度變很客氣,關鍵在我帶領的勤務排士兵。 勤務排的士兵有伙夫、駕駛、傳令、接線生、與政戰士等。我像大哥一樣對待他們,大家無話不說。營輔導長幹了什麼壞事,勤務排的士兵一清二楚,當然我也一清二楚。(附圖三、四是我當憲兵排長的英姿。) 在恐怖平衡的保護下,我不再有入黨的壓力,也能平安退伍。在退伍當天,政戰士交給我一包文件,要我到嘉義市黨部報到。政戰士還特別交代我不能打開這包文件。 回到嘉義後,我打開這包文件,發現這是我的黨籍資料。我已被入黨多時。我把黨證與附冊留下來當紀念,其他文件當垃圾處理。 我的黨證附冊有幾個欄位: 黨籍移轉記錄這一欄,只有「被入黨」的轉入紀錄,其他欄位全部空白(附圖五)。 黨籍檢查與出席小組會議這兩欄也是空白。我連一次小組會議都沒參加過(附圖六)。 最爆笑的是繳納黨費紀錄這一爛,完全沒有紀錄,半毛黨費都沒交過(附圖七)。 我判斷這是事情經過:我是營部唯一沒有加入國民黨的軍官,營輔導長有上級壓力要處理。在我堅決不入黨的情況下,他只好擅自將我入黨。 這就是我「被入黨」的故事。我曾經是國民黨員,也是紀錄最乾淨的黨員,沒有之一。    
翁達瑞 202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