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
北京又點名制裁 蕭美琴酸:哇!第二次
中國國台辦昨宣布制裁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與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兩家「宣揚台獨」機關。蕭美琴透過推特表示:「哇,中國剛又制裁我了,這是第二次。」(取自駐美代表處臉書) 同被「懲戒」 台灣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不會退縮 〔記者鍾麗華、楊丞彧、陳政宇/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在美國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剛落幕,北京昨日宣布,對居中協調的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實施制裁,同時懲戒二家宣揚「台獨」的機關,分別是台灣遠景基金會與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對此,陸委會表示,中共重操故技、再度宣布制裁懲戒我官員及民間單位等拙劣手法,意圖恫嚇我方、製造寒蟬效應,政府將持續關注,適時反制。 陸委會:中共拙劣手法 意圖製造寒蟬效應 蕭美琴透過推特表示:「哇,中國剛又制裁我了,這是第二次。」遠景基金會強調,不會因此有所改變。亞洲自由民主聯盟更回嗆說,面對威權主義不會退縮。 中國外交部官網前晚也發布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嚴詞抨擊。習稱:「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誰要是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做文章,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絕不答應;誰要是指望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妥協退讓,那是癡心妄想,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習放話後,北京昨宣布新一波的制裁「台獨」對象。 外交部:中國掩耳盜鈴 自曝共產政權荒謬 外交部昨表示,我國元首出訪進行外交活動是主權國家基本權利,中國藉此過度反應,打壓我國國際空間,並對相關人士及機構進行所謂的制裁,如此掩耳盜鈴行徑,不僅加深國人反感,更自曝共產政權非理性的荒謬本質。 陸委會則表示,中共恫嚇行徑嚴重破壞兩岸關係,政府對此敵意行徑,表達嚴正抗議與不滿。我政府將向國際社會揭露中共企圖併吞台灣、打壓台灣民主,及挑戰台海秩序的惡劣行徑。 去年八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北京也公布「台獨份子」清單,包括蕭美琴、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時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時任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等人,並制裁台灣二機構與四企業,包括台灣民主基金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宣德能源、凌網科技、天亮醫療、天眼衛星科技。 事實上,北京二○二一年十一月已公布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與外交部長吳釗燮為「台獨頑固份子」。至今共有十人遭中國列為制裁的清單,蕭美琴是二度被點名。
鍾麗華
2023-04-08
鄭南榕殉道34週年 賴清德:台灣不可再出現外來統治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上午到新北市金山區金寶山墓園,參加鄭南榕殉道34週年追思紀念會,並在會中發表簡短演說。(記者俞肇福攝) 〔記者俞肇福/新北報導〕今天是4月7日言論自由日,副總統賴清德出席「鄭南榕殉道34週年追思紀念會」致詞時表示,為避免黑暗年代再次出現、不幸事件再發生,最重要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不可以再出現外來的統治,台灣要做自己的主人,不幸的事件不能出現,我們才不會走回黑暗的年代」。 賴清德表示,今天是Nylon(鄭南榕)殉道34週年紀念日,他懷抱不捨的精神,他代表蔡英文總統,同時也充分表達他自己,感謝鄭南榕為台灣所做的犧牲奉獻。 賴清德指出,鄭南榕追求的不只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其反對戒嚴、追求民主、平反228、追求轉型正義,同時追求台灣應該做自己的主人。他說,這些理想跟目標,數十年來由黨外、黨內民主運動前輩、各界力量、台灣人民共同打拚,跌倒再爬起來,一個傳過一個,一棒接過一棒,這些理想、目標已經接近完成。 賴清德說,他要向鄭南榕感謝致敬,其為台灣所付出的一切;其次,珍惜民主自由,任何一個國家都一樣,所享受追求的民主自由,都不是天上掉下來,也不是當權者所賞賜,都是人民勇敢追求來的。 賴清德表示,好不容易台灣走過黑暗時代,現在應該更加珍惜台灣的民主自由,千萬不要用虛假消息,利用言論自由破壞言論自由,有責任讓言論自由民主路途,愈走愈穩愈走愈遠。 他指出,要避免過去黑暗的年代再次出現、不幸事件再發生,最重要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不可以再出現外來的統治,台灣要做自己的主人,不幸的事件不能出現,我們才不會走回黑暗的年代,這才能充分展示對南榕犧牲奉獻的尊敬」。 賴清德說,鄭南榕願意犧牲自己,喚起社會覺醒,因此做出這樣勇敢的決定。此時此刻,台灣面臨外來極權威脅時候,要充分感受鄭南榕的精神,大家團結一致,未來共同打拚守護台灣。 賴清德表示,他要以民進黨第17任黨主席身分跟大家報告,過去大家為民主打拚,民進黨下個階段使命就是再次結合台灣社會力量,守護台灣,促進民主、和平、繁榮,大家共同打拚。 賴清德致詞完畢,並獻上鮮花後離去,對於媒體的問題,都未予以回應。 副總統賴清德(圖中)今天到新北市金寶山墓園,參與鄭南榕殉道34週年追思紀念會;圖前排由左至右依序為鄭南榕遺孀葉菊蘭、監察院長陳菊、副總統賴清德、鄭南榕女兒鄭竹梅一起默哀追思。(記者俞肇福攝)
俞肇福
2023-04-07
蔡英文:我現在做的是對台灣最好的事 希望下任總統延續
蔡英文總統啟程返國前與媒體記者茶敘,強調她以現任總統主導的外交政策是對台灣最好的政策,「我也相信我現在做的事情對台灣是最好的」,希望未來的總統能延續、加以考慮。(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被外媒等各界讚許風險控管佳、並形容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刻,蔡英文對此表示,能跟美方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對兩岸關係的平穩和區域和平都有幫助,能藉由過境美國早點跟麥卡錫等人見面說好的。蔡總統並強調,她以現任總統主導的外交政策是對台灣最好的政策,「我也相信我現在做的事情對台灣是最好的」,希望未來的總統能延續、加以考慮。 蔡英文「民主夥伴共榮之旅」美西時間6日晚間圓滿完成,蔡總統在啟程返國前與媒體茶敘,她說,這是疫情後首次出訪,我們面對的是更複雜的局勢,能完成這項任務是團隊的力量,包含當地駐館、技術團夥伴、替代役的投入,以及從世界各地飛來支援的外交同仁,感謝大家挺過疫情及壓力,讓台灣邁向世界的腳步更穩、更遠。 針對中國嗆聲不斷、後續可能在軍事上有所行動,蔡英文說,總統過境行之有年,過境時也會跟朋友有一些交流,我們這次一樣運用過境機會跟在美國的朋友相互表達關心,並對相互關切的議題實質溝通;出國期間,國安團隊也密切關注情勢,確保海上船隻安全航行,防止中國在我們領海進行干擾。 被問及中國嗆聲是否對這次出訪有一定干擾?蔡英文說,規劃行程時會以整趟行程要達到的目標來規劃,我們能跟美方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對兩岸關係的平穩和區域和平都有幫助,也希望中國方面可以自我克制,不用過度反應。我國安團隊都有持續掌握整體情勢,確保行程順暢、台海局勢穩定。 被問到未來如何交棒,下屆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會延續路線嗎?能超越蔡總統現在成績嗎?蔡總統笑說,這問題有點超越時空,在此也不對國內選舉多做評論,「我以現任總統所主導的外交政策,對台灣是最好的政策,我也相信我現在在做的事情對台灣是最好的」,希望下任總統加以考慮、延續,未來不論哪一黨候選人當總統,希望他能以確保台灣最佳利益來形塑外交政策。 被問及這次對中國方面的風險控管有哪些考量,選舉是否也列入評估?蔡英文說,任何總統出訪行程的規劃都會有國安等全面性評估,但選舉跟政治都不會是主要考量,畢竟是總統出訪,著眼的是國家重要目標的達成,這次我們也詳盡的就國安議題及整體情勢預判,確保行程順利。 外傳與麥卡錫在加州會面是蔡總統向麥卡錫提出的建議,蔡英文說,事實上,能夠見面都是好事,這次要過境美國,就能早一點見面交換意見,因為現在(美國)國會有好多關於台灣的法案正在討論,所以在這時候見面是說好的。
陳昀
2023-04-07
「要維護和平,必須先強大自己」
小英提雷根信念「要維護和平,必須先強大自己」。(圖取自總統蔡英文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蔡英文率團展開「民主夥伴共榮之旅」,美西時間5日上午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展開會談。蔡總統會後在臉書貼文,並引美國前總統雷根的信念「要維護和平,必須先強大自己」,呼籲國人,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必定更強大。 歷史性蔡麥會在雷根總統圖書館舉行,蔡英文總統會後在臉書貼文,向議長麥卡錫及與會的跨黨派國會領袖表達感謝,同時向這位備受尊敬的美國總統與世界領袖致敬。 蔡總統文中指出,在外交領域經歷重大變動的年代,雷根總統扮演關鍵角色,與美國國會通力合作,保護並鞏固台美關係。雷根總統1982年的六項保證,以及國會通過的重要法案《台灣關係法》為這段已逾四十年歷史的強健、特殊的夥伴關係奠定基礎。在此期間,我們維護和平,促進繁榮,並見證台灣民主蓬勃發展。 然而現在,我們所有人都明白,我們先前所維護的和平,及努力打造的民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當下這個民主受到威脅的世界中,讓自由的燈塔永存不滅,可以說是當務之急。雷根總統就曾說過「自由並不是代代相傳的,每個世代都必須不斷捍衛及爭取自由」。 總統在與美國國會領袖會面時,重申台灣維護和平現狀的決心,讓台灣人民繼續在自由、開放的社會中生活。會議中,蔡總統也提及雷根總統的信念,那就是「要維護和平,必須先強大自己」。而且,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必定更強大。 蔡英文總統也代表台灣人民,向美國國會跨黨派的國會議員致謝,感謝他們提出讓台灣及台美關係,更堅強的各項法案。這些法案協助強化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建立台美之間強健的經貿連結,並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國際參與,均有助在印太區域捍衛我們的共同利益、和平及繁榮。
自由時報
2023-04-06
蔡麥會 美近20位跨黨派議員與會
蔡英文總統在美國時間5日在加州雷根圖書館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及其率領的兩黨眾議員會面,華府智庫專家讚揚該安排凸顯重要性及兩黨一致態度,為美台雙贏。(法新社、資料照,合成)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四日獨家報導,由中美洲返程過境美國洛杉磯的蔡英文總統,五日將由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歷史性地率領兩大黨國會議員,在加州雷根總統圖書館接待並舉行會談,包括麥卡錫本人與會的共和及民主兩黨眾議員近二十人。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國防專家塞耶茲推文稱讚,這項安排升高了議題重要性,並展現兩黨一致態度,「這是美國和台灣的雙贏」。 雷根總統圖書館會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五日也重申,台灣總統曾過境美國,行之有年。總統舉行的會議與活動符合先例,北京不應以此為由加劇緊張局勢。 據報導,這份由麥卡錫辦公室提供的名單,包括眾院民主黨黨團主席艾吉拉(Pete Aguilar)、眾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該委員會的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以及該委員會西門內斯、辛森、穆勒納爾、摩爾頓、朴銀珠、史蒂文斯、托瑞斯和魏特曼等八人。 其他與會者還包括眾議院歲計委員會新任共和黨籍主席史密斯(Jason Smith),以及友台議員匡希恆、布朗利、凱利、史密斯(Adrian Smith)和辛克。另據了解,眾院外委會印太小組成員羅德薇眾議員也將與會。 「蔡麥會」為台灣總統首次在美國本土與美國國會議長會晤,麥卡錫為美國政壇僅次於正副總統的第三號人物,在美國總統的繼承順位排第二位,僅次於副總統。福斯財經新聞網指出,在中國威脅武力犯台之際,「蔡麥會」凸顯美台夥伴關係的重要性。 這也是台美一九七九年斷交以來,台灣總統與美國眾院議長第三度會談。首次為一九九七年四月由李登輝總統接見訪台的共和黨籍眾院議長金瑞契訪問團,第二次為去年八月蔡總統接見訪台的民主黨籍眾院議長裴洛西。
楊芙宜
2023-04-06
麥卡錫:有蔡總統在 台美關係只會更堅強
蔡英文總統與美眾院議長麥卡錫在會晤後共同出面發表公開談話。(記者陳昀攝)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與蔡總統共同發表談話︰ 相關新聞請見︰ 偕麥卡錫發表談話 蔡英文:美方支持讓台灣知道「我們沒被孤立」 歷史性時刻!「蔡麥會」登場 麥卡錫:台美友誼從未如此強大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邀請我國總統蔡英文共同與跨黨派議員會晤,今會後兩人也共同出面發表公開談話。麥卡錫表示,當前是台美關係最強健的時刻,蔡總統無疑是這段強健關係的重要推手,台美雙方將信守義務,並重申對雙方共享價值的承諾,「有蔡總統的參與,台美關係只會更加堅強。」 麥卡錫表示,很榮幸在蔡總統過境美國時與其會面,尤其選在雷根總統圖書館是再適合不過的場所,這裡陳列無數的展品,記錄著雷根總統的愛國情操、對民主的信仰,以及對和平及自由價值的堅定承諾,雷根總統奉行的這些價值,長久以來就是美國與台灣人民維持友誼的基石,而這些價值在當前的重要性更甚以往。 麥卡錫說,「我相信當前台美關係是我此生中最強健的時刻,而蔡總統無疑是這段強健關係的重要推手。」台灣有成功的民主、繁榮的經濟,且在全球衛生及科學領域享有領導地位,無論是台美間深厚的商務往來、人民間強勁的交流,或是共享的價值,我們與台灣人民的合作持續在對話及交流中拓展。 麥卡錫強調,台美人民的友誼對自由世界至關重要,也是維持經濟自由、和平及區域穩定的關鍵,「我們將信守義務,並且重申對雙方共享價值的承諾,而這些價值是團結美國人民的基礎」。今天舉行的是跨黨派會談,共和黨與民主黨齊聚一堂,在這個象徵自由及承諾的地方。有蔡總統的參與,台美關係只會更加堅強。 麥卡錫表示,當前是台美關係最強健的時刻,蔡總統無疑是這段強健關係的重要推手。(法新社)
陳昀
2023-04-06
立委:馬歷史定位 就是亞努科維奇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昨日批說,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就是亞努科維奇。 圖為國台辦主任宋濤接見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翻攝央視) 〔記者陳鈺馥、王俊忠/綜合報導〕中國企圖併吞統一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訪中卻宣稱,不論是在台灣、在大陸,在中華民國憲法上都是屬於一個中國,更指大陸憲法前言有講「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這個事實很清楚。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昨日批說,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就是亞努科維奇;學者也質疑馬在「偷梁換柱」,我國憲法從來沒有兩岸同屬一中。 學者:我國憲法無兩岸同屬一中 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以親俄聞名,在總統任內向俄國保證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二○一三年拒絕簽署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引發民眾走上街頭抗爭。二○一四年,亞努科維奇更要求俄羅斯出兵保護在烏克蘭的平民。馬英九二○一四年試圖強行通過服貿協議,爆發太陽花學運抗爭;二○二一年聲稱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將帶來戰爭。 林俊憲批評,馬英九的這趟訪中之旅,一下扭扭捏捏提中華民國,一下又大談一個中國,誰都想討好,最後就是誰都討好不了,為了宣揚一中,馬居然拿中國憲法背書。林俊憲指出,馬這一連串的行動,就是親中派「最後的瘋狂」。馬讓他聯想到亞努科維奇,兩人同時期在位、生日只差了四天,只不過馬幸運多了,亞努科維奇是直接被推翻趕下台,還因為要求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被烏克蘭法院判處「叛國罪」,至今流亡海外。 林俊憲說,既然兩人一路走來有這麼多共同點,最後會不會也有一樣的結局?若中國敢有任何對台侵略的舉動,馬一心追求的歷史定位也將從此確立,只不過可能與他想像的不同,而是以亞努科維奇的方式,從此被記錄在台灣歷史中。 南台科大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羅承宗受訪表示,馬英九是學法律的,法律用語應該精準,憲法增修條文是指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馬卻「偷梁換柱」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一中只是落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陷阱。
陳鈺馥
2023-04-04
紐時:蔡英文開創台美合作新局
貝國準備隆重軍禮,並邀請蔡總統校閱裡兵。(記者陳昀攝)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引發中國威脅連連。紐約時報二日撰文評論,蔡英文開創出與美國前所未有的緊密關係,取得武器承諾的同時也穩固非官方的支持,她任內周旋在美中兩大民主和威權強國之間,拓展台灣對外關係,鞏固了台灣地位。 文中指出,以謹慎著稱的蔡英文,此行是以一位國際重要領導者的身分出訪。處於美中劇烈分歧的核心位置,她引領台灣周旋於兩大對台灣議題立場相互矛盾的強國之間。她就任以來與美國建立密切關係,面對中國日益好戰的姿態,她在加強防禦的同時,努力不與其公開對抗。據兩名曾與蔡英文共事的人士轉述,她私下認為,台灣總統這個職務像是「在走鋼索」。 紐時說,蔡英文預計將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但此舉並非為了取得外交突破,而是為了在當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愈來愈嚴重之際,蔡英文必須鞏固「台灣在美國領導者心目中的地位」。 「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中國政策項目主任葉望輝指出,蔡英文在美國人心目中,已經是「可靠的對話者」,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中國的政宣操作很難將她描繪成「瘋狂攻擊中國的機器人」。 曾為蔡英文起草演講稿的張之豪說︰「她想要push(推動)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的立場,但push到最積極(的程度),也不會讓美國人失去對她的信任。」 蔡總統即將卸任,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向紐時表示,「我想美國會想念她」,但問題是中國的想法是否也如此,或者會因下任執政者而行事變得不夠謹慎,是未來的一個問號。
陳成良
2023-04-04
境外假訊息侵擾 台灣連10年全球榜首
瑞典哥德堡大學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台灣是全球受境外假訊息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且已經蟬聯十年榜首。學者則指出,各種研究證實台灣的假訊息多與中國有關。(路透檔案照) 瑞典哥德堡大學報告:台灣情況惡化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小心假訊息就在你身邊!瑞典哥德堡大學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台灣是全球受境外假訊息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且已經蟬聯十年榜首,報告數據也顯示,台灣所處情境正在惡化,有學者稱其他研究證實,台灣的假訊息多與中國有關,建議須從各面向持續加強防範。 學者:假訊息來源多與中國有關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主導的V-Dem(VARIETIES OF DEMOCRACY)近期發布Democracy Report二○二三研究報告,其中接收境外假訊息情況最嚴重的第一名,無意外仍是台灣,並蟬聯十年榜首,而第二至五名分別是拉脫維亞、蒙特內哥羅、巴勒斯坦/加薩走廊、摩爾多瓦,美國則名列第六。 雖然台灣名列首位已非第一次,但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王奕婷發現,接收假訊息分數,台灣從去年的○.○九七分,掉到今年的○.○八四分,越低分代表假訊息越嚴重,第二名拉脫維亞是○.二五一分,可見台灣不只是全球假訊息影響最嚴重,且還遠超其他地區。 對外散佈假訊息 中國升到第五名 對外散佈假訊息部分,排名第一的國家是委內瑞拉,第二至四名分別是土庫曼、北韓、尼加拉瓜,中國則從去年第六名升到第五名,俄羅斯更是從去年的十二名,一口氣升到第七名。研判與烏俄戰爭爆發,隨之而來的資訊戰有關。 面對台灣假訊息氾濫,王奕婷說,假訊息的來源,已有其他各種研究證實是來自於中國,符合國際現狀,情勢未變且持續。不過,從V-Dem報告看出,民主有所進步的國家或地區,假訊息傳播有減緩情況,可能與公民教育增加民眾媒體識讀能力有關。 學者:假訊息目的 讓民眾什麼都不信 王奕婷分析,台灣目前最大問題可能在於,民眾未意識到假訊息在傳播且多與中國有關,甚至還被誤導為美國、日本是最大假訊息來源。重點在於,製造假訊息的目的不見得是要閱聽者相信,而是透過混淆手法,讓閱聽者什麼都不相信。 王奕婷也提到,政府雖然積極闢謠,不過效果難以判斷,部分機關用「迷因圖」(梗圖)傳遞訊息,其實反會被認是假訊息,與民眾溝通說明的形式應更審慎考量。
楊綿傑
2023-04-02
蔡抵瓜地馬拉 瓜國總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
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中)贈予蔡英文總統(左)「金質五火山大十字勳章」,這是瓜國政府用以表彰對區域整合具卓越功績的國家元首級勳章。(中央社)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蔡英文總統「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台灣時間四月一日清晨抵達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瓜國總統賈麥岱公開表示,蔡總統來訪讓他們有機會重申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支持,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對瓜地馬拉來說是唯一且真正的中國,瓜國支持台灣加入世衛等國際組織及聯合國相關體系。 蔡英文︰盼與堅實友邦共創雙贏 蔡總統率訪團前往瓜國總統府國立文化宮,賈麥岱總統以盛大軍禮儀式歡迎。兩人隨即進行雙邊會談暨見證兩國外長簽署「台瓜基本合作協定」。 會談後兩人發表公開談話。蔡總統說,瓜地馬拉是台灣堅實的友邦。期盼在堅實的合作基礎上,持續攜手努力,創造雙贏發展。 賈麥岱則表示,蔡總統到訪瓜國,向全世界傳達團結、互助、合作與希望的訊息,台瓜兩國是策略夥伴關係,我們努力不懈捍衛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推動以對話和協商來解決爭端,並攜手努力達成人民對自由、繁榮、發展,以及對主權完整的渴望。 賈麥岱︰行動挺台參與國際組織 賈麥岱指出,台瓜堅若磐石的友誼基礎是建立在具體互惠行動,不是空口說白話,瓜地馬拉政府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支持,特別是世衛組織,瓜國政府肯定台灣在疫情期間所做的貢獻,以及對於瓜國的寶貴協助。瓜國也支持台灣參與並貢獻聯合國及其體系。 賈麥岱肯定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瓜國相互尊重、分享民主價值,「對我們來說是唯一且真正的中國」,也重申瓜國對台海和平、支持並尊重台灣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他最後並感謝蔡總統的到訪,「瓜地馬拉是你們的家」。
陳昀
2023-04-02
「屠殺禍首」 全斗煥孫向遺族下跪道歉
南韓前總統全斗煥之孫全宇元三月卅一日向一九八○年慘遭軍事武裝鎮壓的五一八光州民主運動遺族、受害者家屬下跪道歉。在光州事件失去親人的「五月媽媽」接受全宇元的下跪道歉並哽咽著給予擁抱。(歐新社)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南韓前總統全斗煥之孫全宇元三月卅一日向五一八光州民主運動(光州事件)的遺族、受害者家屬下跪道歉,稱爺爺為「屠殺禍首」、「犯下莫大罪行的罪人」,並說願意參與真相調查相關活動。 先在網路直播要揭真相 據中央社報導,廿七歲、住在美國的全宇元(譯音)十七日透過網路直播聲稱要揭開全斗煥家族的腐敗真相,並出現疑似吸毒的行為後被送往醫院。他在廿八日飛返韓國,一到仁川機場就被警方以涉嫌毒品罪逮捕,一天半後獲釋,隨即前往光州。 全斗煥生前遭控在一九八○年軍事鎮壓光州的大規模民主示威活動,並在卸任後因製造內亂和叛亂罪遭判無期徒刑,一九九七年底獲得特赦出獄,但他在接受審判時,始終否認曾指示下令軍方動武鎮壓平民和學生。在光州事件爆發時,全斗煥屢次聲稱抗議是反對派領袖金大中領導的反叛運動,示威者都是親北韓的煽動人士。 為全斗煥家族首次道歉 全宇元說,每當向家人問及五一八事件,家人總是沉默,並稱該事件為暴動。二○二一年全斗煥病逝後,遺孀李順子曾於出殯儀式上代替丈夫為過去的罪行道歉,但沒有明確指出是光州事件受害者,全宇元這次行動可視為全斗煥家族首次為光州事件道歉。 全宇元說,「我現在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的罪,不是因為我有多正直才站出來,而是因為罪惡感太重才做出這樣的行動」,「在此再次代替家人向戰勝恐懼、勇敢對抗軍政府獨裁而受痛苦的光州市民謝罪,很抱歉沒能早道歉」。在光州事件失去親人的「五月媽媽」接受全宇元的下跪道歉並哽咽著給予擁抱,感謝全宇元鼓起勇氣,對他受到恐懼與折磨感到心疼,「以後就把光州當作你的第二個故鄉」。 南韓明知大學教授申律(Shin Yul,譯音)向法新社表示,全斗煥死前沒有道歉,所以他的家人早該以適當方式進行道歉,「全宇元今天的道歉表明,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歷史悲劇總是應該得到公正對待」。
自由時報
2023-04-01
國安局︰中國3大模式介選
國安局長蔡明彥(記者陳志曲攝) 蔡明彥示警︰1.武力、經濟脅迫 2.假訊息加厚同溫層 3.地下賭盤介入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日前示警,預期中共將對明年舉行的總統與立委選舉進行更大規模的干預。國安局長蔡明彥昨表示,中共介選主要有三部分,第一是武力或經濟脅迫的外環境施壓;第二是透過內應或代理人在選舉過程中散播假訊息,且透過封閉式的群組散播假訊息,「很容易造成內部的同溫層不斷地加厚」;第三是包含地下賭盤在內的金錢介入。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邀蔡明彥進行國安局業務報告,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質詢時,關切中共將在明年大規模干預台灣總統大選一事。蔡明彥說,中共介選主要樣態有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透過武力或經濟脅迫,造成外環境施壓;第二個部分是透過相關內應或代理人,在台灣選舉過程當中去散播各種假訊息,國安局現在關注的是新媒體、社群媒體的操作跟運用。 他指出,有一些假訊息操作,現在都是透過封閉式的群組在散播,這種封閉式的群組,很容易造成內部的同溫層不斷地加厚,造成社會之間一種比較對立的關係,國安局對於封閉性群組的假訊息操作,「非常地關注」。 蔡明彥提到,第三部分是金錢,中國透過地下通匯,或是相關可能的資金運用來介入台灣選舉,還有金錢介入可能涉及地下賭盤的部分,所以針對中共可能的介選樣態,國安單位都有籌組專案,已開好幾次會進行專案分工,偵查中國可能的介選行為。 蔡明彥︰不讓民眾陷入中國認知戰 蔡明彥表示,中國認知作戰最重要目的,就是影響台灣民眾的認知,包含對民主的信心,還有跟國際合作、交往的信心,這部分要如何揭露,如何讓民眾知道,不要陷入中國認知作戰過程,是國安局非常關注的。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也關注中國介選議題;蔡明彥表示,中國介選是希望影響台灣人民的投票意向,藉此期望未來的台灣政府,在對中政策上符合中國的期待,而中國期待的三個路線是「反獨、促融、反對外國勢力介入」,希望未來的台灣政府符合中國的路線。 至於明年選後的台海情勢,蔡明彥說,國安局都有在注意,會有不同的因應,而中共介選以及明年大選結束之後的狀況、政治態勢,會有各種情況,包括當時總統得票率、立法院席次結構,都會影響到中國評估介選台灣成果,以及後續如何因應,這都有變數。
吳書緯
2023-03-31
馬英九稱「貢獻」 王必勝:是大災難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上午參訪中國武漢市檔案館,大讚中國防疫成果,還稱「是對人類的貢獻」;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嘆道:「我只知道這是人類的大災難!」 (圖由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前總統馬英九今天上午參訪中國武漢市檔案館,大讚中國防疫成果、沒有大幅向外擴張,還稱「是對人類的貢獻」;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嘆道:「我不知道貢獻的點在哪?我只知道這是人類的大災難!」 王必勝在疫情記者會上被問到這件事,他先嘆了一口氣,隨後表示,馬英九稱這是中國對人類的貢獻,「但我不知道貢獻的點在哪?這疫情從中國武漢傳染到全世界,接近7億人被感染、700多萬人死亡,且這數字絕對遠遠被低估」。 王必勝說,武漢肺炎對全球健康和文化有很大衝擊,「我不知道貢獻的點在哪?但我只知道這是人類的大災難」。 王必勝也補充,馬英九是去交流,若對於兩岸的醫療、衛生交流當然非常期待,「但(中國)先從回覆個email開始,就是友善義和禮貌了,我們一步一步走,先從這樣開始」。
吳亮儀
2023-03-30
賴清德號召挺台灣品牌NET:帥氣又可以做公益
賴清德分享NET穿搭照,並號召網友支持台灣本土品牌,「帥氣又可以做公益」。 (翻攝賴清德IG;合成)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台灣服飾品牌NET是許多民眾的心頭好,近日有一名父親上網表示,孩子聽到「NET」時竟露出嫌惡表情,掀起熱烈討論。對此,兼任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今(29)日分享,他很喜歡NET,也買了好幾件,很多行程都可以看到他穿上身,他更號召網友支持台灣本土品牌,「帥氣又可以做公益」。 一名父親在社群網站上指出,他帶孩子購買衣服時,孰料孩子聽到NET時竟露出「嫌惡表情」,讓父親覺得傻眼,不知帶該怎麼辦;文章一出,引起網友論戰。 賴清德今日晚間透過Instagram分享NET穿搭照,並透露,他之前就很喜歡這個台灣本土的服裝品牌,默默買了好幾件,很多行程裡都可以看到他穿著NET服裝的蹤影。 賴清德並詢問,大家覺得他穿起來好看嗎?歡迎多多支持台灣本土品牌,帥氣又可以做公益。 對此,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學生時代偶爾會買,後來知道NET都會做公益就更支持了」、「我也買了幾件休閒長褲,還不錯穿」、「支持本土企業」、「穿起來加分,帥上加帥」。 事實上,主富(NET)服裝公司自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至今已連續14年捐贈「愛心提貨券」給家扶中心,封館讓全台家扶兒挑選新衣,公益行動備受矚目,也被網友封為「最佛心本土企業」。 賴清德分享NET穿搭照,並號召網友支持台灣本土品牌,「帥氣又可以做公益」。 (翻攝賴清德IG) 賴清德分享NET穿搭照,並號召網友支持台灣本土品牌,「帥氣又可以做公益」。 (翻攝賴清德IG)
陳政宇
2023-03-29
台宏斷交 艾達莫娃:捷克更珍惜與台友誼
立法院長游錫堃(前排左)昨陪同捷克眾議長艾達莫娃(前排右)造訪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記者江志雄攝)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捷克眾議長艾達莫娃一行人,昨到宜蘭縣欣賞「英雄再現蔣渭水」折子戲,了解台灣爭取民主艱辛歷程。她表示,捷克同樣享有自由民主,是台灣的真朋友,台灣與宏都拉斯斷交,捷克朝野組團訪台,更顯台、捷珍貴友誼。 訪宜蘭喝珍奶 體驗台灣味 艾達莫娃訪問團來台後第一個參訪行程,安排在立法院長游錫堃的宜蘭家鄉,造訪金車噶瑪蘭酒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艾達莫娃等人喝珍珠奶茶、觀賞蘭陽戲劇團演出的「英雄再現蔣渭水」折子戲,體驗在地的台灣味。 游錫堃︰台捷是民主同盟 針對台宏斷交,游錫堃受訪時說,中國實施種族滅絕,沒有人權及法治自由,反觀台灣自由民主得來不易,必須好好珍惜,面對中國一心一意想併吞台灣,國人應團結對外。 游錫堃說,中國霸權打壓當下,捷克朝野堅持來訪,訪問團包括總理與各部會辦公室代表,宛如捷克中央政府縮小版,展現對台友好。台、捷沒有邦交,都因維護自由民主,彼此關係緊密,是民主同盟,他也稱讚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很美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七月台捷直航後,鼓勵大家多到捷克旅遊。 艾達莫娃接受媒體提問透過翻譯回應,捷克要當台灣的好朋友,這次帶領龐大訪問團來台,成員涵蓋政治界、科學界、學術界,當台灣跟其他國家斷交之際,捷克會更加珍惜這份友誼。 艾達莫娃說,她走訪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觀賞與捷克截然不同風格的表演,回國後會推薦給自己的同胞,希望夏天開通布拉格與台北直航,讓捷克人民有機會來這裡欣賞台灣之美。
江志雄
2023-03-27
朝聖護國神山 美記者:在台積電看到上帝容顏
劉德音認為,毅力與好奇心是台積電工程師與眾不同的特質。(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美國記者海弗南(Virginia Heffernan)在3次請求下,終於獲許進入台積電參觀並採訪。她在「我在一家半導體廠看到上帝容顏」的長篇報導中說,這是一趟對「護國神山」的朝聖之旅,這座山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其神殿有個不起眼的名字:台灣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劉德音說,毅力與好奇心讓台積電的科學家與眾不同。 這篇投書《連線》雜誌(Wired)的報導說,2020年台積電進入全球10大最有價值企業排行榜中,如今其市值超越臉書母公司Meta與石油巨擘艾克森美孚(Exxon)。台積電也是全球最大邏輯晶片製造商,並生產92%全球最先進晶片,該等級晶片用於核武、飛機、潛艇與極音速飛彈,更重要的是,台積電生產全球3分之1矽晶片,尤其是用於iPhone與Mac的晶片。每6個月,台積電13座廠中的1座,亦即台南18廠就為蘋果生產100京(quintillion,10的18次方)個電晶體。 報導指出,這家幾近壟斷全球最佳晶片與服務的公司成為台灣「矽盾」,而這也許是20世紀現實政治最堅固的人造物,強奪台積電形同宰殺全球會下金蛋的鵝。 如果台積電晶片從世界消失,每個新iPad、iPhone與Mac將立刻成為磚塊,台積電對人類的無形而又不可或缺性,如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014年在史丹佛大學演講時說的:「基本上,有空氣——,以及台積電」。 該文說,台積電工程師起薪每月5400美元(16.45萬元台幣),以台灣標準來看,薪資不錯。董事長劉德音說,讓台積電科學家與眾不同的是好奇心與毅力,令人驚訝的是,宗教也很普遍,劉說,「每位科學家必須相信上帝」。他說,「我們做的是原子建構,我告訴我的工程師,像一個原子大小的人進行思考」。他引用聖經箴言的一段經文:「隱藏事情是上帝的榮耀,查明事情則是人的榮耀」。 文章說,對一家公司而言,實質維持龐大經濟部門,同時也維繫全球民主聯盟,似乎是英雄事業,然而,這可能不是台積電最令人驚嘆的成就。去年春天,英國經濟歷史學家圖茲(Adam Tooze)在Vox節目《以斯拉.克萊恩秀》(The Ezra Klein Show)中駁斥晶圓廠只是強大商業與地緣政治力量的觀點。 他告訴主持人克萊恩說,「你想想圍繞台灣的衝突;全球半導體產業不只是供應鏈的問題,它也是人類最偉大的技術與科學成就之一,我們以奈米級程度做出這些東西的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是我們面對上帝的容顏」。作者說,她向劉德音轉述圖茲的話語,他默然同意,不過修飾該觀點說,「上帝意謂自然,我們在台積電描述自然的容顏」。
魏國金
2023-03-25
孫曉雅:美朝野挺台共識 前所未見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資料照) 台灣是帶來很多價值的夥伴 〔記者林欣漢/綜合報導〕近來台灣部分人士散布「疑美論」,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指出,「發表反美言論」和「質疑美國」完全不同,言論自由的部分精神是保護「懷疑論」,現在美國幾乎沒有東西比「支持台灣」來得更有共識,而且是她任外交官幾十年來,首次看到這麼強烈的共識和一致性。 孫曉雅表示,美國從未將台灣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帶來很多價值的夥伴,並真心認為台灣是民主的典範和世界上的正面力量。在台灣議題上,美國兩黨、兩院、行政和立法機關達成的共識前所未見。她其實對這件事也滿驚訝,她當外交官幾十年,經歷前總統歐巴馬、川普和拜登政府,還是首次看到如此強烈的共識和一致性,而且會是持久的共識。 「撤僑」、「滅台論」是假訊息 至於所謂「撤僑」、「滅台論」等訊息,孫曉雅說,拜登總統任參議員時曾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對台政策的堅定支持者,這些言論很明顯是錯誤的;現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如何區分假訊息變得更加困難,她希望大家能當面討論,有激烈爭辯很常見,但若避談,爭議只會在暗處滋長。 去年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引發「掏空台灣」質疑,孫曉雅表示,從產業的實際需求來看,台灣現在面臨一些自然條件的限制,包括土地、水源、電力及人力等問題,因此台積電隨著發展,選擇將製造和組裝地點移到更靠近消費市場是很合理的。她認為,縮短供應鏈、降低碳排放,對所有人都是好事,她不認為赴美設廠會損害台積電對台灣的價值。 孫曉雅也說,美國協助台灣的概念是白紙黑字寫在台灣關係法裡,承諾寫成條文的時間,遠早於半導體成為重要物資之前,兩者並不相關,這項承諾的神聖性受到美國法律的保障。
林欣漢
2023-03-25
賴清德︰台日應設軍事對話機制
副總統賴清德昨出席台日研討會致詞指出,希望未來台灣、日本在經濟、民主、國防、和平的四個面向持續合作,創造雙贏。(記者陳志曲攝) 保護和平 國防合作非常重要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昨在一場研討會致詞指出,期盼未來台灣、日本在經濟、民主、國防、和平的四個面向持續合作,創造雙贏;針對保護和平的面向,賴清德強調,除了必須增強國防力量外,日本與台灣的國防合作非常重要,未來台日應該建立軍事對話機制,讓兩個國家彼此的國防力量有更進一步合作。 台日唇亡齒寒 是命運共同體 東亞情勢研究會昨主辦「台灣與日本─建構世界和平共同體」研討會,賴清德與駐日代表謝長廷均受邀出席。賴清德表示,當歐洲發生戰爭、亞洲也非常危險的情況下,台日應該共同合作,他十分贊同東亞情勢研究會理事長、前日本參議員江口克彥所提到,台灣和日本要共同織一塊布,一塊和平的布,這塊布不只幫助印太民眾,也幫世界人民織下和平願景。 賴清德說,台日都是民主國家,享有自由民主的共同價值,而且都站在印太區域第一島鏈關鍵位置,直接承受來自中國、北韓,還有其他極權國家的威權及挑戰;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說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其實反之亦然,因為日本有事也是台灣有事,這不是基於彼此友好關係,是因為台日唇亡齒寒,是面對集權主義擴張的命運共同體。 四個面向持續合作 創造雙贏 因此,賴清德揭示台灣與日本應該在「拚經濟」、「護民主」、「強國防」、「保護和平」的方向共同努力。在「拚經濟」,賴說,台日應該在強化經濟安全保障上,彼此攜手合作,成就新的產業供應鏈完整;對於「護民主」,面對集權主義擴張,不是戰爭與和平之間選擇,而是在民主與極權間做選擇,必須要決心堅守民主陣容,甚至把民主推廣,把民主變成世界和平的良方。 賴清德表示,「強國防」對日本、台灣等國,不是為了戰爭,不是要侵略也不是要佔領他國,主要是避免戰事發生,確保和平穩定發展。至於「保護和平」,賴指出,和平符合世界各國利益,戰爭沒有任何贏家,要獲得和平,除了必須增強國防力量外,日本與台灣的國防合作非常重要,未來台日應建立軍事對話機制,讓彼此國防力量更進一步合作。
吳書緯
2023-03-25
404:7 美眾院通過法案 解除美台交往限制
美國聯邦眾議院廿二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對二○二○年實施的「台灣保證法」修正案。(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廿二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對二○二○年實施的「台灣保證法」修正案,要求國務卿定期檢討與台灣往來準則,並尋求解除美國對與台往來設下的限制。 眾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副主席、共和黨議員華格納(Ann Wagner)提出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在眾院以四○四票贊成、七票反對通過。該修正案要求國務卿定期檢討與台灣往來準則,至少每兩年向國會報告,說明該準則如何深化和擴大美台關係、反映美台關係價值、重要性,以及是否有助於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新通過的法案也要求國務卿指明「解除任何對美台往來還有之自我限制」的機會和方案。 定期檢討往來準則 深化台美關係 華格納在法案通過後發表聲明和推文,指這項修正案是「反擊中國侵略、支持一個獨立的台灣」。她說,「台灣面臨行事愈加乖張的中國空前威脅」,中國正與俄羅斯形成一份危險的關係,若美國要挫敗中國取代美國的世界主導地位的計畫,就不能受恐懼宰制,「這意味著大膽地與我們的朋友、夥伴站在一起,尤其是台灣」,她呼籲必須提高美台的經濟、防衛關係,以及對台灣民主體制的政治支持,而這項法案將支持這些目標。 「美國之音」報導,「台灣保證法」要求國務卿檢視台美相關規範,包括規範與台灣官方往來限制的國務院內規「與台灣關係準則」。華格納二月提出修正案時指出,前國務卿龐皮歐二○二一年一月宣佈解除美國政府的自我設限,但是拜登政府上台後重新實施一些限制,令人關切,「這是危險行動」,只會使中共更大膽,卻削弱美國對盟友台灣的支持,「必須廢除這些針對美台接觸的過時和不必要限制」。
管淑平
2023-03-24
德部長級官員訪台將成常態
德國教研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中)與德國國會教育研究委員會主席蓋林(左)率團訪台,昨在德國在台協會開記者會。右為德國駐台代表許佑格。(記者呂伊萱攝)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德國暌違廿六年派遣部長級官員來台,中國對此提出抗議。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昨表示,這是專業訪問,準備許久且過程透明,台灣是擁有相近價值觀的夥伴,緊密合作理所當然。她更認為未來部長級官員訪台將成為常態,「和台灣有那麼多合作機會,不會再等這麼久」! 德教研部長:緊密合作理所當然 史塔克─瓦特辛格與德國國會教育研究委員會主席蓋林於廿一日至廿二日訪台,訪問期間拜會國科會、教育部及數位發展部,也參訪孔廟、竹科、大學和高職學校,盼強化半導體研究與專業人才、綠氫、電池研究與華語學習等方面合作。 中國外交部指稱上述訪問是「卑鄙行為」,向德國提出抗議,稱德國應「立即停止與台獨分裂勢力的來往」。德國訪團昨離台前召開記者會,媒體關注訪團對中國不滿的看法,會否擔憂受到報復制裁? 德訪團:台灣是價值觀相近夥伴 史塔克─瓦特辛格回應,訪台符合德國的一中政策,且專業部門間的往來是常態,教研部準備此行程已久、過程透明,「這不是特別驚訝的事情」。台德面對類似挑戰,包括半導體供應鏈、人才培育和能源等議題,「和價值觀相近的夥伴─台灣,緊密合作是理所當然的」。 媒體也詢問,下位訪台的德國部長可能是誰?還要再等廿幾年嗎?史塔克─瓦特辛格回答,部長們自己可以決定是否要來。但她覺得「不會隔那麼久」,教研方面和台灣就有那麼多合作機會,「我想不會再等這麼久,部長級官員訪台未來會是常態」。
呂伊萱
2023-03-23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IPAC共同創辦人裴倫德:中國施壓阻撓挺台 已3國退出
黃靖媗
打著「媽祖」名義來台 共諜丁小琥發展組織 中校也淪陷
吳昇儒
聲援沈伯洋 賴:韓國瑜不應替侵略者找藉口
黃政嘉
國家檔案館啟用 賴:實踐轉型正義 成就更好的台灣
黃政嘉
現役官兵淪共諜 國防部強烈譴責叛國行為
黃靖媗
台灣政局動盪 政策須重新調整
林保華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賴總統:無法得到和平
黃靖媗
發展組織 做中共攻台內應 退役中將高安國當共諜 判7年半
楊國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