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中國核廢水含氚量 最高達福島9倍
共同社引述去年「中國核能年鑑」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日本共同社報導,根據九日公布的二○二三年版「中國核能年鑑」,中國核電廠二○二二年排放廢水的含輻射物質氚量,高於在三一一大地震中發生輻射外洩災變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自去年起開始排入大海的核處理水,差距甚至達九倍之多。 日本去年八月下旬開始將經過處理的福島核電廠核廢水排入大海,儘管這些核處理水的輻射含量獲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認定符合全球安全標準,卻仍招致中國強烈反對,甚至祭出勸退中國民眾赴日旅遊,與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等抵制措施,使得本已不睦的日中關係更形惡化。去年十一月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當面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撤銷這項禁令。 15處核廢水含氚量 都遠高於福島 然而,前述中方自行公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核電廠排放廢水的氚含量,居然比福島核處理水還高。根據該年鑑,中國十三座核電廠共十九處觀測點的核廢水,在二○二二年接受輻射物質含量調查,發現有十五處觀測點的廢水含氚量,遠高於日方對福島核處理水含氚量的規定。 福島排放的核處理水含氚量的年度上限是廿二兆貝克,而中國浙江嘉興的秦山核電廠在二二年排放核廢水的含氚量,卻高達二○二兆貝克,足足是福島核處理水的九‧一倍。 福島第一核電廠在三一一大地震時因遭海嘯侵襲,導致若干機組反應爐爐心熔毀,為冷卻反應爐因而產生大量輻射污染水,另有被污染的雨水與地下水。東京電力公司利用淨化裝置去除氚以外的多數輻射物質,最後變成「核處理水」(ALPS處理水),貯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截至二三年年六月廿九日止,核處理水貯存槽已約千座,總量約一三四萬噸,已接近貯存上限(約一三七萬噸)。 這些污染水雖經淨化處理,去除氚以外的多數輻射物質,仍因數量太大無法持續存放,因此東電自去年八月開始將核處理水排入大海,隨後在去年十月與十一月又進行第二與第三批次排放,總共排放三‧一二萬噸;今年二月底開始第四批次排放,預計將排放七千八百噸。 日本一般核電廠的含氚廢水排放入海的標準值,為每公升不超過六萬貝克,而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在排放前會先以海水稀釋,使其含氚量降至每公升不到一千五百貝克,是日本境內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的七分之一。
張沛元
2024-03-11
方濟各要烏克蘭勇敢「舉白旗」 引各國譴責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要烏克蘭拿出「舉白旗」的勇氣,相關發言引發國際譁然。(美聯社) 黃筱薇/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近2年,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要烏克蘭拿出「舉白旗」的勇氣,盡早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引發全球大批信徒和網友抨擊,方濟各的網路社群也被留言灌爆。 綜合外媒報導,教宗方濟各上月接受瑞士廣播公司RSI專訪時,被問到對烏俄戰爭的看法,方濟各竟稱「我認為最堅強的人是懂得審視形勢、為人民著想,並有勇氣舉起白旗進行談判的人」,還說「不要羞於談判,談判這個詞是一個勇敢的詞。當你看到自己失敗了,事情進展不順利時,要有勇氣去談判」。 方濟各的言論被視為呼籲烏克蘭投降,週六(9日)曝光後,引發各界譁然,烏國及其盟國紛紛譴責。烏國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強調烏國永遠不會投降,敦促梵蒂岡支持烏克蘭及其人民為生存而進行的反抗;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大總主教舍夫丘克(Sviatoslav Shevchuk)則直言,烏克蘭人不認為投降是可能的選項,「烏克蘭受傷了,但沒有被征服!烏克蘭已經筋疲力盡,但它仍然存在並將持續下去!相信我,任何人都不會想到投降」。 德國議會國防委員會主席齊默爾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痛批,身為天主教徒,她為教宗的言論感到羞恥,「在烏克蘭受害者舉起白旗之前,教皇應該大聲且明確地呼籲殘暴的俄羅斯肇事者停止一切惡行」;歐洲議會議員拉特克(Dennis Radtke)怒斥,教宗的發言只能用「可恥」來形容,「他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很不符合他的教宗身分,完全無法理解」;波蘭外交部長西科爾斯基(Radek Sikorski)酸,「為了平衡,鼓勵普廷有勇氣從烏克蘭撤軍怎麼樣?和平馬上就來,也不需要談判」;拉脫維亞總統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evics)則直言,人不能向邪惡投降! 大批天主教徒和網友也灌爆方濟各的X平台,「如果天主教會無法對抗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邪惡,而是告訴世界要妥協、要相信怪物的話,那麼教會還有什麼用?」、「天主教會過去支持希特勒(指前任教宗庇護十二世,因二戰時被控對納粹大屠殺猶太人視而不見,遭譏『希特勒的教宗』),現在支持俄羅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你傷害教徒們的信任,我完全失去對你的尊重!」、「天父本應是領導眾人對抗邪惡,現在你卻要大家屈服邪惡」。 隨著輿論延燒,梵蒂岡聞辦公室主任布魯尼(Matteo Bruni)發聲明稱,教宗使用「白旗」一詞,單純指的是「停止敵對行動,透過談判達成休戰」,而非投降,教宗在訪談中也明確表示過,「談判從不等同於投降」。
黃筱薇
2024-03-10
《經濟學人》:中國經濟越失速 習近平越集權
外界認為,習近平(前排中)越來越不願與他欽點的下屬分享權力。(美聯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為期一週的中國人大、政協兩會即將於11日閉幕。《經濟學人》指出,兩會迄今釋出的訊息顯示,中國缺乏處理經濟低迷的堅實計畫,其一些目標與現實脫節,儘管如此,權力卻進一步集中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 標題為「習近平對權力的飢渴正傷害中國經濟」的文章指出,中國總理李強公布,2024中國經濟成長目標約5%,他也在「新質生產力」的口號下揭櫫經濟長期藍圖,亦即從聚焦房地產、舉債投資與基礎製造業的經濟模式轉型為專注綠能、人工智慧(AI)與數位服務的高生產力經濟模式。 然而這個經濟目標高於經濟學家平均預測的年增4.6%。為了達標,中國必須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但2024財政赤字3%的目標規模太小。李強也設定實質通膨上限3%,符合過去慣例。然而有別於過往,中國現在面臨的是通縮危機。中國過去設定目標,然後超越目標,但如今相關目標顯然脫離現實。 為了重振經濟,中國必須運用民營企業,民間投資佔整體投資一半,2023年卻下降0.4%,主因在於房市低迷。同時鑑於監管不確定性以及官方的偏執,中國政府難以修補黯淡的企業信心,跨國投資來到30年低點,投資人對中國市場大失所望,致使中國股票估值對美股的折讓水準已達54%。 在此背景下,政治的鋪排卻顯示習近平越來越不願意與他欽點的下屬分享權力。李強在人大開幕的演說上,比前任更頻繁的提到國家主席,同時,打破1980年代以來的慣例,他不得在人大會後舉行記者會,而這是中國尋常百姓聽聞如此高官回答問題的唯一機會,如今這種對透明度的小小認可也消失了。 再者,技術官僚被邊緣化、有損形象的數據被壓制,中國的經濟戰略越是無法服人,習近平就越是加緊管控。 許多跡象顯示,中國政權認為自己處於長期冷戰之中。今年中國的國防開支將年增7%,高於多數經濟學家對中國名目GDP的增長預測。隨著中國與馬爾地夫簽署新的國防協議,印度洋緊張局勢升高,中國政治比任何時候更加不透明,但兩會期間釋出的訊息明確無誤:經濟引擎正熄火、權力正集中,而習近平堅定不移的專注與美國競爭。
魏國金
2024-03-10
中國年鑑自招:核電廠氚排放濃度為日本福島9倍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去年8月開始排放處理水後,中國便全面禁止日本海產進口。(歐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9日公佈的一份文件顯示,中國核電廠2022年排放的核廢水中氚濃度,高達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計畫排放的年度核處理水氚濃度9倍之多。 中國一直抨擊日本將福島核電廠的「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並自2023年8月日本開始排放福島核處理水後,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 根據最新公佈的《中國核能年鑑》,中國有關單位2022年對設置在13座核電廠,比如浙江秦山核電廠的共19個監測站進行放射性物質調查。 結果在15個站的廢水中監測到的氚總含量,大幅超過福島核電廠計畫排放的處理水中,氚年排放上限22兆貝克。該年鑑提到,2022年秦山核電廠排放了約202兆貝克的氚。 日本政府表示,在2011年3月發生毀滅性的強震與海嘯災難,導致福島核電廠爐心熔毀前,福島核電廠每年排放約2.2兆貝克的氚。 2023年7月,國際原子能總署向日本提交報告,認定福島處理水的排放符合全球安全標準,並補充「對人類與環境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福島核電廠排放的處理水經過稀釋,將氚濃度降至日本國家安全標準的40分之1以下。
魏國金
2024-03-09
瑞典正式加入北約 成為第32個成員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從克里斯特森手中接過瑞典入會文件。圖票來源:取自X瑞典今天在美國華府一場儀式中,正式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第 32 個成員國。2 年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迫使瑞典重新思考國安政策,並做出入會決定。 路透社報導,瑞典為確保所有北約成員國支持它加入,過程曠日廢時,今天終於來到最後一步,由總理克里斯特森( Ulf Kristersson )將最終文件遞交給美國政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從克里斯特森手中接過瑞典入會文件時表示:「好事不怕運來磨。」 布林肯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一切都變了」。 他提到瑞典社會對於加入北約的民意丕變,並稱瑞典人了解到,「如果(俄羅斯總統)蒲亭( Vladimir Putin )願意嘗試把一個鄰國從地圖上抹除,那他可能不會止步當地」。 克里斯特森則說:「今天真的是歷史性的一天,現在瑞典是北約成員國了。我們將和在地理、文化、價值上跟我們最密切的國家,一起捍衛自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長期保持中立的瑞典及芬蘭感到不安,兩國隨後申請加入北約。與俄羅斯共享長達 1340 公里國界的芬蘭已早一步入會。 瑞典與芬蘭入會是北約數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波擴張,同時也打擊了企圖防止北約強化的蒲亭。
芋傳媒
2024-03-08
美特種部隊「綠扁帽」常駐台灣?
傳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已派人至台灣常駐,五角大廈近日做出回應。(取自美國陸軍臉書) 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前我國有媒體報導稱,美國陸軍特種部隊(United States Army Special Forces)「綠扁帽」(Green Berets)顧問已派人至台灣常駐。對此,美國五角大廈做出回應。 根據《美國之音》5日報導,上月有台灣媒體報導稱,美國《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2023)去年底簽署生效後,美國陸軍綠扁帽部隊依據該授權法,今年開始派出小組到台灣陸軍兩棲營與高空特勤中隊常駐協訓,並不定期駐訓各特戰營。 對此,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近日被問及此事並未否認,僅稱國防部不評論特定行動、接觸或培訓,「不過我會強調美方對台灣的支持以及我們與台灣的防務關係,都是針對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來調整。我們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這有助於維繫台灣海峽及該地區的和平穩定」。《美國之音》表示,該名發言人要求匿名。 此外,該發言人還說,美國一直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謹遵《台灣關係法》、「3個美中聯合公報」和「對台6項保證」指導,按照《台灣關係法》,美國可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與服務,讓台灣能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祝蘭蕙
2024-03-05
拜登支持率創新低 7大關鍵州全輸川普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即將迎來11月的大選,各大媒體和研調機構紛紛公布最新民調結果。根據《紐約時報》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總統拜登的不滿意度高達47%,創下該報民調的新高。在支持率方面,若現在投票,有43%選民支持拜登,但落後於川普的48%。 《紐約時報》與謝納學院(Siena College)聯合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拜登不滿意度已達47%,且只有24%的選民認為美國正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在支持率方面,43%的選民表示將投票給拜登,而48%則支持川普,使得拜登落後5個百分點。 這項民調顯示出了拜登在團結民主黨方面的困境。其中,63%認為國家走錯方向的選民表示將支持川普;同時,43%的選民認為拜登的政策對他們造成損害。此外,對於2020年曾投票給川普的選民中,有97%表示今年仍會支持川普;而僅83%曾投票給拜登的選民表示會再次支持他,其中10%表示轉而支持川普。 另一方面,川普在吸引傳統民主黨票倉方面取得了成功。他獲得了更多女性、非裔和拉丁裔選民的支持。最新數據顯示,兩位候選人在女性選民中幾乎持平(46%),但川普在男性選民中領先9個百分點。 此外,川普在拉丁裔選民中也取得了46%的支持率,超越了拜登的40%。儘管拜登仍然獲得66%非裔選民支持(比川普的23%高),但相較於4年前已有下降。這些數字凸顯了拜登面臨的挑戰和川普在各族群中取得支持率上升的趨勢。 上週《彭博》公布委託美國晨間諮詢公司(Morning Consult)所作的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在7個關鍵州都落後川普,包括亞利桑納州、喬治亞州、賓州、密西根州、北卡羅來納州、內華達州和威斯康辛州;其中絕大多數受訪選民表示擔心拜登年紀不適任,還有極高比例選民說川普很危險,說明討厭雙方候選人的人數不少。
陳成良
2024-03-03
「2024年全球自由」報告 台灣亞洲第2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公布「2024年全球自由」報告,在民主去年面臨嚴峻世界逆流之際,台灣仍以94分高居亞洲第2、僅次於日本。(摘自「自由之家」網站「freedomhouse.org」)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2024年全球自由」新報告,直指民主去年面臨嚴峻的世界逆流,許多選舉受暴力和操縱玷汙、加上武裝衝突與獨裁侵略威脅,致全球自由度連18年下降;台灣以94分繼續名列自由國家,高居亞洲第2,中國則只拿9分、吊車尾續列在「不自由」國家群。 台灣今年得分與過去3年持平,包括在「政治權利」獲38分(滿分40分)、「公民自由」獲56分(滿分60分),持續列為「自由」(Free)國家。台灣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96分,同列自由國家的南韓則獲83分。 相對地,中國總分僅9分,「政治權利」為「負2」分、「公民自由」11分,再度被列為「不自由」(Not Free)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選舉受到外部勢力干預、中國政府力圖影響台灣決策、媒體和民主基礎架構,成為關注焦點。報告直指台灣今年1月總統選舉是在北京「三戰」策略陰影下進行;選舉期間,中國領導人發布訊息、靠假訊息、運用軍事演習,將台灣選舉塑造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旨在遏阻選民支持在兩岸關係採取更強硬路線的政黨與候選人。 報告指出,中國獨裁政權致力透過干預選舉來破壞國外民主,北京還涉嫌干預加拿大在2019與2021年聯邦選舉,加拿大已展開調查;此外,美國司法部也指控中國官員騷擾競選2022年國會議員的前中國異議人士。 這份報告針對201個國家地區人民於2023年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進行評比,全球自由度下降影響到世界5分之1人口,包括52國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被削弱,僅21國改善;選舉操縱是去年全球自由度下降主因之一,26國自由度因此下降。 報告指出,選舉普遍存在問題包括暴力和操縱,導致人民權利與自由惡化;武裝衝突與獨裁侵略威脅使世界變得更不安全、更不民主;在爭議性領土內的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剝奪,拖累相關國家自由。
楊芙宜
2024-02-29
匈牙利國會批准 瑞典將進北約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匈牙利國會廿六日批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申請案,為這個在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期間始終保持中立的北歐國家,在跨出歷史性的一步之前排除最後一個障礙。在土耳其國會一月投票批准後,匈牙利成為瑞典加入北約的最後一道關卡,匈牙利國會順利放行,瑞典將正式加入北約,使得北約包圍具戰略重要性的波羅的海完成最後一塊拼圖,進一步強化這個軍事聯盟的防禦戰力。 此前,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廿三日抵達布達佩斯,會晤匈牙利總理奧班並達成協議,同意出售四架全新的JAS-39「獅鷲」(Gripen)戰機,並延長雙方現行十四架獅鷲戰機租借與後勤合約,匈牙利終於同意讓瑞典加入北約。 奧班領導的右翼青年民主黨(Fidesz)與基督教民主黨(KDNP)執政聯盟,此前已表示將支持瑞典入會申請,兩黨在國會中佔三分之二多數席次。除極右翼政黨「我們的祖國」(Our Homeland)外,所有反對黨也都贊成批准。 尖端潛艦、獅鷲戰鬥機 為北約加分 匈牙利國會投票通過瑞典入約申請案後,匈國總統將在隨後幾天內簽署生效,屆時瑞典將正式受邀加入北約,成為繼芬蘭之後的第卅二個成員國。 儘管布達佩斯原則上支持瑞典加入,但此前曾要求瑞典停止「誹謗」被批評為轉向獨裁的匈國政府,相關程序因而延宕。 在俄羅斯前年入侵烏克蘭後,瑞典放棄軍事不結盟政策,同年五月與芬蘭同時宣布申請加入北約,以爭取更多安全保障。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是北約自一九九○年代進入東歐以來最重要的擴張。瑞典近數十年來持續加強與北約合作,為阿富汗等地的維和行動做出貢獻,正式入會後將有助於強化北約北翼的國防規劃和合作。 瑞典也將為北約提供資源,例如適合波羅的海條件的尖端潛艦,以及國產獅鷲戰鬥機隊。瑞典也不斷提高國防開支,預計今年將達到北約規定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二%的門檻。
陳成良
2024-02-27
美國會議員近年訪台「朝聖」激增 BBC:公開挺台護台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報導,2016年以來,美國國會代表團抵台訪問的人數和頻率激增,與毫不掩飾的宣傳,不僅凸顯美中關係巨變,更反映出美台關係深厚、尤其重大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關係連結;專家分析,這是美國會議員公開展現支持台灣和保護台灣的立場,也是美方向台灣人民再次保證其言出必行的一種方式。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印太小組民主黨首席議員貝拉(Ami Bera)與共和黨眾議員狄亞士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在1月結束訪台時就表示,「我們來這裡是為了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並表達我們團結在民主價值觀的共同承諾」。 BBC報導以「朝聖」(pilgrimage)來形容貝拉等人,是在1月台灣總統大選後第一批訪台的美國國會議員團。一個月後,美國眾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2月22日首度組團訪台,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與委員會4位跨黨派成員訪台3天,他們不會是最後一批。 報導說,近年來訪問台灣的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數激增,根據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統計,從2018年有6名議員訪台,迄去(2023)年激增至32位。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共和研究所(IRI)駐台北資深顧問寇謐將(J Michael Cole)直言,美國會議員訪台行很重要,「美國一直表示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但這承諾需有公開元素」,這是讓北京感到不安,以及讓新聞記者報導的原因。 報導指出,一方面,這些訪問是美國向台灣人民再次保證他們言出必行的一種方式;另方面,前往台灣「朝聖」,越來越成為美國不分右派或左派政治人物向選民證明其反中、或對中國強硬立場的一種方式。 美國議員訪台頻率增加與毫不掩飾的宣傳,彰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已發生了多大變化。報導引述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2016年之前,這些訪台行程通常保持低調,希望避免激怒中國。但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不管他們怎麼做,都會激怒中國」。 台灣和美國國會的關係深厚而悠久,從1979年美國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美國前總統卡特簽署成為法律後,該法支撐著美台關係,明確承諾美國反對任何試圖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作法,並向台灣提供足夠武器以抵禦中國;迄美國前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COVID-19起源爭論、美國發現中國間諜氣球之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現在擴散至民主、共和兩大黨;此外,美台之間還有重大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關係連結,尤其在半導體貿易。 報導說,這意味著,不同於烏克蘭,美國國會中沒有呼籲削減對台灣軍事支持的聲浪;如果有的話,那也是相反的、即增加對台灣的軍援。
楊芙宜
2024-02-23
全球哀悼!普廷政敵納瓦尼神秘猝死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16日驚傳獄中猝死,今(17)日歐洲、美國各城市俄羅斯使館外,包括加拿大、美國、阿根廷、保加利亞、德國、英國、葡萄牙、波蘭等各國,皆湧現哀悼及抗議人潮。圖為德國柏林俄使館外哀悼人潮。(歐新社) 郭顏慧/核稿編輯 美國華盛頓DC外17日聚集抗議普廷人潮,標語上寫「普廷是殺手」。(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昨(16)日驚傳在獄中猝死,俄官方警告國內群眾不要走上街頭抗議。今(17)日歐洲、美國各城市俄羅斯使館,包括加拿大、美國、阿根廷、保加利亞、德國、英國、葡萄牙、波蘭等各國,皆湧現哀悼及抗議人潮。 俄羅斯駐德國慕尼黑領事館外17日聚集聚集哀悼納瓦尼的人潮。(路透) 綜合外媒報導,長期遭俄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監禁的「頭號政敵」、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16日在俄羅斯北極監獄神秘猝死,引起國際社會譁然,紛紛將矛頭指向普廷。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俄羅斯大使館外17日聚集哀悼人潮。(美聯社) 納瓦尼死訊傳出後,莫斯科檢察官辦公室第一時間即警告俄羅斯國內民眾不要違法上街頭抗議,但並無法阻止世界各國群眾對納瓦尼的聲援及對普廷的抗議。 波蘭首都華沙俄使館外17日也聚集了哀悼納瓦尼的群眾。(歐新社) 截至今(17)日,歐美各國大城市,包括美國華盛頓和紐約、加拿大蒙特簍、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及慕尼黑等、荷蘭海牙、義大利羅馬、葡萄牙里斯本、保加利亞索非亞、波蘭華沙等地的俄羅斯大使館外皆湧現人潮、花束和蠟燭。 俄羅斯駐英國倫敦大使館外也聚集了哀悼納瓦尼及抗議普廷的人潮,使館圍欄被貼上「納瓦尼」的名字。(歐新社) 報導指出,各地除了哀悼納瓦尼的聲音外,也有許多群眾手舉抗議普廷的標語,高喊「普廷是兇手」、「我們都是納瓦尼」等口號。 據悉,納瓦尼長期遭普廷政府以詐欺等其他罪名判刑監禁,也時常在獄中下落不明失聯。2020年曾遭注射「諾維喬克」(Novichok)神經毒劑而一度命危,2023年底納瓦尼才剛失蹤數週後,即被發現移監至西伯利亞地區北極內被稱為「極地狼」的IK-3流放地,環境十分孤立且惡劣。
郭顏慧
2024-02-17
經濟學人民主指數台灣在亞洲居冠 世界排第10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今天公布最新的「2023民主指數」報告,在全球167國家地區中,台灣為「完全民主」,居亞洲之冠,在全球排第10。(擷取自「經濟學人資訊社」(eiu.com)網站)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15日公布最新的「2023民主指數」報告,在全球167個國家地區中,台灣為「完全民主」,居亞洲之冠,在全球排第10,不僅在亞洲領先南韓(第16)、日本(第22)等其他國家,也高於許多歐美國家排名,包括德國(第12)、英國(第18)、法國(第23)、美國(第29)等。 EIU是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旗下研究機構發布「2023民主指數:衝突年代」(Democracy Index 2023: Age of Conflict)報告,挪威以「9.81分」連續第14年位居「民主指數」榜首,排名第2至10名的國家依序是紐西蘭(9.61)、冰島(9.45)、瑞典(9.39)、芬蘭(9.30)、丹麥(9.28)、愛爾蘭(9.19)、瑞士(9.14)、荷蘭(9.00)、台灣(8.92)。 相對地,中國在全球16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末段班,與烏茲別克並列第148名,得分僅2.12。 不到8%人口「完全民主」 威權下卻高達39.4% 根據EIU報告,今年度指數反映了全球民主呈倒退狀況,總分從2022年的「5.29」下降至「5.23」,為歷年最低;暴力衝突事件發生增加,嚴重削弱了全球民主分數。EIU自2006年起,每年發布民主指數,以10分為滿分。 根據EIU的「2023民主指數」,全球只有不到8%人口生活在「完全民主」,而生活在「威權政權」之下的人,高達全球人口39.4%,比2022民主指數顯示36.9%要多。 EIU將167個國家地區按得分區分為4大類:「完全民主」(full democracy)、「部分民主」(flawed democracy)、「混合政權」(hybrid regime),以及「威權政權」(authoritarian regime)。 根據EIU,2023年唯一「民主指數」上升地區在西歐,全球24個「完全民主」國家中,有15國位於西歐。加拿大是北美地區唯一的「完全民 主」國家,美國則從2016年起就被歸類為「部分民主」。 亞太地區有5國被列為「完全民主」,包括台灣、澳洲、紐西蘭、日本、南韓。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民主倒退的下滑趨勢自2016年開始,並在COVID-19疫情期間各地限縮公民自由,以及2022至2023年發生一系列戰 爭和衝突而進一步惡化。 報導直言,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住在今年舉行選舉的國家地區,但最新發布民主指數顯示,超過70場選舉之中,僅43 場可被合理期待是完全自由且公平。 EIU年度「民主指數」評比的5大項目為「選舉過程與多元主義」、「公民自由」、「政府運作」、「政治參與」、「政治文化」。
楊芙宜
2024-02-15
「好運龍來」日相岸田文雄賀歲 也用台語諧音梗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8日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在農曆小年夜發表春節賀詞,還搬出台語諧音梗「好運龍來」,提到「感謝世界各地對能登半島地震提出的救援申請和慷慨的義援金」;雖然未明指台灣,但明顯是為台灣「客製化」的專屬賀詞。 日本首相每年於春節前夕均會發表賀詞,向居住在日本的華僑和全球華人拜年,但以往僅有簡體中文版,且對象多著重中國出身的華僑。岸田上任後不但增加了台灣使用的繁體中文版,而且內容也愈來愈貼近台灣。 岸田在今年的賀詞表示,「辰年春光來臨,日本卻經歷了能登半島的7级地震。日本政府正竭盡全力,致力於災後的重建工作。我們再次衷心感謝世界各地對能登半島地震提出的救援申請和慷慨的義援金。我們對這份雪中送炭的深情厚意,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謹記於心。」 岸田今年賀詞的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版本幾乎相同,對於台灣在能登半島災後的政府和民間慷慨的捐輸,岸田應是點滴在心,雖未明言,但藉由賀詞表達感謝之意可說是用心良苦。 岸田努力在新年吉祥話的使用上,做出繁中和簡中的差別。今年在繁中部分使用的「福龍迎祥」、「好運龍來」和「龍重吉祥」等語,簡中則有「福龍迎祥」、「好運龍來」,但沒有「龍重吉祥」。 去年兔年的吉祥話,繁中為「新春佳節,玉兔呈祥、萬事如意」、簡中為「兔年行好運、心想事速成」,前年虎年繁中為「新春佳節,祝各位虎福安康、虎躍新程」,簡中則為「衷心祝福大家春來萬木榮,處年今勝昔」。 雖然都是大家耳熟能熟的吉祥話,但值得注意的是,岸田今年使用了台語諧音梗的「好運龍(攏)來」,應能讓台灣的民眾感到更順耳窩心。 日本首相官邸春節賀詞連結(繁中版) https://www.kantei.go.jp/cn/101_kishida/speech/202402/_00003.html
林翠儀
2024-02-08
余茂春:川普視中國為頭號威脅 再當選也不會變
川普政府時期的國務院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指出,川普在任期間最大成就是改變全球對中國在地緣政治的定義,識破中國的戰略意圖,並「將中國視為頭號威脅」,未來若是再度當選總統,也不會改變。
楊堯茹
2024-02-01
UNRWA涉襲擊以色列 英美日等國斷金援
以色列情報檔案指稱,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部分工作人員參與了哈瑪斯對以色列的突襲行動。圖為1輛印有工作署標誌的援助卡車。(路透資料照) 蔡百靈/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公開的以色列情報檔案指稱,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部分工作人員參與了去年10月7日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的突襲,促使英國、德國、美國、澳洲、日本及加拿大等國宣布,即刻停止向UNRWA提供援助與資金。 據《路透》報導,長達6頁的以色列檔案中,顯示包括教師在內的UNRWA約190名員工,竟同時是哈瑪斯或「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武裝分子,檔案列舉了其中11人的名字和照片。 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發言人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29日表示,聯合國尚未正式收到該檔案的副本。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指責以色列偽造資訊,汙衊UNRWA及其員工;UNRWA則表示,已解雇部分工作人員,並正就相關指控展開調查。 以色列檔案指出,1名UNRWA學校輔導員在哈瑪斯突襲以色列期間,幫助他的兒子綁架了1名婦女;另名UNRWA社工則被指控協助哈瑪斯取得突襲所需車輛和武器,並參與將1名以色列士兵遺體運往加薩的行動。 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茲(Israel Katz)表示,UNRWA負責人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應該辭職下台,「UNRWA的員工參與了10月7日的大屠殺......拉扎里尼應該負責並辭職。」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史泰耶(Mohammad Shtayyeh)指責以色列對UNRWA進行「有預謀的政治攻擊」,並呼籲各國恢復援助資金。 1位不具名的消息人士向路透提供了以色列檔案副本。他表示,文件由以色列情報機構編製,並與美國共享。美國已於26日暫停資助UNRWA。 1名以色列官員告訴路透,檔案中提到的190人是「頑固的戰士和殺手」,且約有10%的UNRWA工作人員被認為與哈瑪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有更廣泛聯繫。UNRWA在加薩擁有約1萬3000名員工。
蔡百靈
2024-01-30
打擊選舉假訊息 美聯社:台灣樹立榜樣
美聯社報導,台灣成功打擊中國和國內的假訊息,維護了選舉公正性,為今年也將舉行選舉的其他民主國家樹立了榜樣。(彭博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隨著台灣備受矚目的總統大選於1月13日投完票後開始計票,有關選舉舞弊的謠言也開始流傳。有人毫無根據地聲稱有人作票,選舉結果遭到扭曲。網路上流傳相關影片,指控選務人員作票,選舉結果被竄改,但事實查核團體迅速發現,這類影片多半僅為片段,或經過剪輯,並非事實。 美聯社29日報導,這次大選是台灣這個年輕民主國家發展的關鍵時刻,但人們擔心中國會利用虛假資訊試圖加以破壞,凸顯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然而,台灣成功打擊中國和國內的假訊息,維護了選舉公正性,為今年也將舉行選舉的其他民主國家樹立了榜樣。 據報導,今年有佔全球一半人口的50多個國家將舉行大選,從印度到墨西哥,從英國到俄羅斯,選舉結果將考驗民主和威權國家領袖的能力。在台灣,對假訊息的反應極為迅速,事實查核組織拆穿這些謠言,中央選舉委員會則召開記者會,反駁選舉舞弊的說法。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執行長邱家宜表示,「我認為有些人真的相信這種說法。當選舉結果出爐時,他們認為一定有問題。」 報導說,現任民進黨副總統賴清德在大選中擊敗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與台灣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這次選舉被視為對兩岸關係的公投。柯文哲的支援者(其中許多是年輕人)在TikTok等社群平台上廣泛分享這些關於選舉舞弊的影片。在選舉結果公佈前,許多人認為在網路上聲量極高的柯文哲,有可能在競選中爆冷脫穎而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揭穿多段涉及選舉舞弊的影片,而這些影片的來源仍不清楚。 根據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的研究,中國在選舉前向台灣發送大量假訊息,其中大部分試圖破壞對執政的民進黨的信心,並將其塑造成好戰派,可能發動一場台灣無法贏得勝利的戰爭。其他說法則針對美國對台灣的支持,聲稱美國是一個不值得信賴的夥伴,只對台灣的半導體出口感興趣,一旦台灣與中國開戰,美國不會支持台灣。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數位認證實驗室(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Lab.)研究員、中國虛假資訊專家蒂柏特(Kenton Thibaut)指出,台灣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應對中國的假訊息,部分原因是台灣認知到中國的威脅有多麼嚴重。台灣打擊假訊息並非僅憑藉媒體素養,或者只依靠政府進行查核,而是採取一種多面向的作法,他稱之為「全社會反應」(whole of society response),依靠政府、獨立的事實查核團體,甚至一般民眾來揭穿假訊息和假宣傳。 現任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俞大㵢向美聯社表示,台灣政府已經體認到必須儘快識別和揭穿假訊息,「及早發現它,就像腫瘤或癌症一樣,必須在它傳播之前就切除它」。
自由時報
2024-01-30
火箭軍貪腐案擴大 前長征七號總指揮王小軍落馬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院)前院長、前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指揮的王小軍,29日被撤銷中國全國政協委員資格;分析指此舉或顯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火箭軍的整肅仍在持續進行。(擷自網路)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火箭軍貪腐案擴大,又一軍工領域專業人士疑捲入後落馬。著名航太火箭專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前院長兼黨委副書記的王小軍,29日被撤銷中國全國政協委員資格,晉身全國政協委員僅1年時間。 中國官媒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節目晚間報導,中國政協第14屆全國委員會第13次主席會議29日在北京召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審議通過了撤銷王小軍全國政協委員資格的決定,提請第5次常委會會議追認。 王小軍(54歲)是著名的航天火箭專家,原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兼黨委副書記,為前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指揮,2023年1月甫成為中國第14屆全國政協委員。 港媒《星島日報》指出,王小軍身兼國際太空聯盟(IAF)副主席,曾多次參與載人航太工程研發工作,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章」、「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榮譽。 王小軍任院長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院),又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成立於1957年11月,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中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導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 公開報導顯示,王小軍已多日未公開露面,火箭院院長也已換人,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張忠陽兼任。 在此之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董事長劉石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王長青於去年12月27日中國14屆全國政協第12次主席會議上,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緊接著,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天後一口氣公告,決定罷免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張振中、前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等9名解放軍高階將領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這些行動讓傳聞已久的中國火箭軍貪腐案浮上檯面,佐證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鎖定的軍備貪腐大案以火箭軍為主。中國有消息傳出這波涉及火箭軍弊案者多達30多名中少將,顯示北京對火箭軍內部的清查工作仍在進行。
楊芙宜
2024-01-30
無人機襲擊釀3死 拜登矢言報復
曾德峰/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官員表示,駐紮在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美軍基地28日遭無人機襲擊,導致3名美軍人員喪生,傷員可能超過數十人。美國總統拜登直指伊朗支持的武裝團體發動了這起攻擊,誓言將追究責任。 綜合媒體報導,拜登將事件責任歸咎予伊朗支持的武裝團體。他在聲明中稱:「毋庸置疑,我們將會以我們選擇的時間點和方式,對所有應負責任者追究責任......蒐集有關於這起攻擊的事實同時,我們得知這是伊朗所支持、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運作的激進武裝團體所為。」 不具名的美國官員告訴路透,至少有34名人員接受了創傷性腦損傷的評估;另兩名不同官員則表示,部分負傷的美軍已從基地撤離,將接受進一步治療。 美軍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在聲明中指出:「1月28日,一起(無人機)單向攻擊,對靠近敘利亞邊境的約旦東北部1座基地造成衝擊,導致3名美國軍人喪生、25人受傷。」 這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交戰數月以來,首度傳出駐中東美軍遭伊朗支持的武裝團體襲擊身亡,促使區域風險大幅升高。 兩名美國官員表示,無人機於28日凌晨突襲軍營,造成大量傷亡。 「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Islamic Resistance in Iraq)長年在該國境內活動,聲稱對3座基地發動攻擊,其中1座正位於約旦、敘利亞邊境。 以哈衝突爆發後,美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頻頻遭到伊朗支持的組織襲擊,截至目前已超過150次,在28日襲擊前已造成至少70人受傷,其中大多數是創傷性腦損傷;美國軍艦也遭到伊朗支持的葉門叛軍組織「青年運動」(Huthis)攻擊。 儘管如此,華府迄今堅稱並未在該地區進入戰爭狀態,但持續對伊拉克、敘利亞境內伊朗支持的激進組織進行報復。
曾德峰
2024-01-29
踢爆中國用AI生成YT假頻道 法媒:散布親中反美認知作戰
法媒踢爆YouTube上出現多個AI生成內容的頻道,向法語觀眾歌頌中國的強大並譴責美國,屬於中國認知作戰的一環。(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法國媒體《世界報》(Le Monde)指稱,YouTube上近來出現十多個模式相同的頻道,向法語觀眾歌頌中國的強大並譴責美國,內容明顯是由AI生成的,屬於中國認知作戰、營造虛假國際形象的一環。 據《世界報》報導,這些頻道大多是在去年下半年創建的,通常沒有太多簡介,最多只提供一次性電子郵件當成聯繫方式。其中,有個名為「蘇菲解密(Sophie décrypte)」的YT頻道擁有近5萬人訂閱、200萬人次觀看次數,目前已經被YT終止帳戶。 在「蘇菲解密」上傳的影片「紅色警報:中國重新定義經濟遊戲規則導致美國衰落」裡,可以聽到敘述者用AI合成的聲音讚揚中國的經濟策略,同時聲稱依賴美元和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正在遭受損失,而且「美國擔心中國的科技崛起」。 「蘇菲解密」還會使用聳動的內容農場標題吸引目光,比如說「拜登簽署美國經濟死刑令」、「普廷讓西方顫抖」等等,同類型的頻道還有「地緣經濟脈動(Pulsations géoéconomiques)」、「連結世界(Monde connecté)」、「360視角(360 Vision)」、「最後一刻(Dernière Minute)」等等。 這類頻道的影片通常較長,有些著重在頌揚中國工業的先進,有些則暫時將中國放在一旁,主要關注以色列與哈瑪斯等地緣政治議題,同時也會批判以色列的盟友美國,並突顯出俄羅斯、伊朗對巴勒斯坦的保護作用。 事實上,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去年就發現中國在YT上的認知作戰,並將其命名為「皮影戲(Shadow Play)」,相關影片顯然是為了改變英語觀眾對中國的看法,其使用AI生成內容並配音,吸引到了不少觀看次數。 ASPI表示,「皮影戲」YT頻道至少有30個,從2022年年中開始上傳內容,至今累計超過4500部影片、近1.2億人次觀看、73萬名訂閱者,主要內容是宣傳中國正在全球競爭領域裡獲勝,無論是中美科技戰、稀土和關鍵礦產,都顯示出美國正走向崩潰,中國和俄羅斯則是地緣政治中最負責任、最有能力的。 經過ASPI向YT檢舉後,截至去年12月8日已有19個「皮影戲」頻道被終止。《世界報》指稱,「蘇菲解密」等頻道無疑是法語版的「皮影戲」,估計累積觀看次數達720萬,在向YT反映後已有7個頻道帳戶被終止。
曾德峰
2024-01-29
反制小粉紅 買習維尼T印上「8964」
近日被小粉紅大鬧的英國知名鋼琴家卡瓦納表示,他準備買印有小熊維尼、8964圖樣的衣服反制小粉紅。(圖翻攝自Brendan Kavanagh_YT) 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一群中國小粉紅在英國倫敦大鬧知名鋼琴家卡瓦納(Brendan Kavanagh)的消息引發全球熱議,相關影片在網上瘋傳,原本的直播影片現在更是突破625萬次觀看。卡瓦納還公開表示,下次再遇到小粉紅,他會穿上常被拿來譏諷習近平的「小熊維尼」和「8964」的圖像反制,笑翻不少人。 卡瓦納在YouTube已有逾226萬訂閱,19日在倫敦聖潘克拉斯國際車站(St Pancras International)商場內直播彈奏鋼琴,過程中遭一群手拿五星旗的中國人亂入,要求他停止拍攝,聲稱因為「中國法律不允許」,讓卡瓦納相當匪夷所思,向小粉紅直言「這裡不是共產中國!是英國,英國是一個自由國家,允許人民在公共場所錄影拍照,我該遵守的是英國法律,而不是中國法律」。不料對方竟突然咆哮,誣指卡瓦納是種族主義者,整段過程後續瘋傳,掀起全球網友關注。 據悉,事發地點擺放的公共鋼琴,是英國流行音樂巨星艾爾頓強(Elton John)於2016年捐贈的,上頭還有其本人簽名和留言。不過發生這起小粉紅衝突事件後,賣場已暫時圍住鋼琴,禁止民眾靠近。 一名時常分析中國時政的網紅「David Zhang」,23日在YouTube上傳影片介紹這起事件時,竟釣出卡瓦納在底下留言:「感謝這段精彩的影片,它解開了我很多疑惑。我現在正在買我的小熊維尼T恤,並打算在上面印上8964!」留言一出讓網友笑翻,紛紛表示「我完全支持你這麼做」、「告訴我去哪裡買習維尼的衣服,我也想要」、「中國再次展現他們有多討人厭」、「組團報名買8964 T恤」。 近日被小粉紅大鬧的英國知名鋼琴家卡瓦納表示,他準備買印有小熊維尼、8964圖樣的衣服反制小粉紅。(圖翻攝自China Insider with David Zhang_YT)
祝蘭蕙
2024-01-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誰當選國民黨主席最好?
李筱峰
藍爆中共介選 綠籲攜手修國安法案
陳政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