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姚孟昌)
姚孟昌相關文章
新公民·新憲法·新台灣
十一月二十六日的修憲案複決公投,是台灣歷史的第一次,其結果不僅影響台灣未來,甚至將決定台灣的民主憲政體制能否存立永續。 看到有些國人還在懷疑年輕人是否有足夠的公民素養成為選民時,筆者反思的是為何會有人不敢讓完成十二年國民教育的青年參與國政。反對十八歲公民權的人究竟是因為不信任年輕人的能力,還是因為另有其個人算計?社會應該要給年輕人機會與信任。何況,年輕人要的不是長輩的賞識,他們要的是不被傳統思惟所限制的平等公民權利。 筆者呼籲國人必須合力催生一部全新憲法。新憲可以透過修憲程序或經由制憲方式達成,惟其必須建立在國民主權的基礎、以台灣為主體且須符合比較憲政原理與時代精神。制定新憲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因此更需要年輕人的參與。通過修憲複決案除了讓年滿十八歲的國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也期待年輕人的熱情、純真與勇敢,成為下一階段推動台灣憲政改革的巨大動能。 期盼大家在十一月二十六日一起為修憲案投下同意票,使憲法能比照世界潮流,讓年滿十八歲的台灣人承擔起公民責任。接著,就是齊心協力推動制定一部合乎台灣現狀與未來發展的新憲法,也讓新憲法成就新台灣。 (作者任教於輔仁大學法律學院)
姚孟昌
2022-11-20
雙11談國殤、新憲
在英國,每年的十一月十一日是國殤紀念日。在這天,政府以隆重追思典禮紀念為國死難的英靈。人民也默默地在身上別上小紅花,走到家附近的紀念碑前默哀致敬。 英國青年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國家付出極為慘烈的犧牲,如今歐洲已經和平了,歷史一頁早已翻過。然而,人民之所以依然紀念,為的是不能忘記。不能忘記前人的付出,也不能忘記和平得來不易。後人有責任為國家安全與主權獨立盡心竭力,就如他們的先人一樣。 兩個月前,我曾問一位極力鼓吹黑熊學院與要求候選人簽署不投降聲明的朋友:「戰爭必然會帶來犧牲與死亡,如何讓人民覺得付出是值得的,是能夠死得其所? 」這位朋友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歷史殷鑒可知, 當年北美十三州人民願意團結在華盛頓領導下奮力投入獨立戰爭,是因為十三州代表已經在費城共同簽署獨立宣言,人民為自己國家而戰。八十年後,美國人民甘願在內戰中付出極大犧牲,為的是維護憲法所建立的國家以及彰顯憲法宣示的天賦人權、權利平等的精神。反觀,台灣人民該為何犧牲?要求人民捨身衛國必須有更為強大的共識才行,這共識就建立在憲法之上。 因此,台灣人民更需要建立一部以台灣為主體的新憲法,並且親身成為這部新憲的主人與守護者。倘若沒有這部新憲法,人民犧牲如何才能稱為死於大義、存歿俱榮?人民若無自己的憲法,就不會有自己的國家,為國犧牲也不會被世世代代人民所紀念。 十一月十一日絕對不應該是個庸俗的購物節。大家毋寧好好想想:「當英國人肅穆地在今天紀念他們為國犧牲的戰士時,我們如何紀念為維護台灣民主自由與主權獨立而犧牲的先賢?」不懂國殤意義的人民,絕對無法保衛自己國家。 (作者任教於輔仁大學法律學院)
姚孟昌
2022-11-12
評台大石之瑜教授一句話
台灣是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台灣的民主有沒有比鄰近國家差?這當然是可以討論的課題。只是,評比總要建立在一定的判準之上,且必須有客觀事實。不是憑個人感覺或喜好就可以隨口演繹,毫不負責。我不曉得政治學門的教授是怎麼評斷。筆者身為法律人,依法有據,衡情論理,總要合乎論證的要求。這是做人與討論公共事務應持守的原則。 筆者一直很看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所做的世界各國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評比。這評比至少從二○○六年就開始,持續到今。其指數計算共有六十個問題,涵蓋五個方面:選舉程序與多樣性、公民自由、政府運作、政治參與、政治文化。其中部分來自各個國家的民意調查,其他則由專家進行評估。最後評分在零到十分之間。 台灣在東亞地區皆名列前茅,蔡英文總統執政後,進步更多,一舉超越日韓,今年甚至大幅進步,排名升到全球第八。《經濟學人》特別指出,台灣名次大幅超前是因為在全球疫情中,台灣防疫評價良好。至於中國的全球評比為第一四八名。 豈料,竟有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投書媒體說:「習近平再獨裁,也比民進黨更民主。」不曉得石教授評斷的根據為何?筆者相信《經濟學人》的專業性與公正性,也認為凡稍有見識者都無法昧於事實與良知,全盤否認政府防疫的努力與成就。像石教授這種會對台灣民主帶有負評的人,恐怕是因其帶有著太多的個人喜惡與私意。 台灣民主是否要更加油?一定要的!因為民主絕不能倒退。民主成就是否需要肯定?一定要的!否則國人怎會珍惜所有,且對自己國家產生信心?筆者想請教這些擔心政府可能獨裁的朋友:「既然你們擔心台灣民主遭受危害,那麼豈能容讓境外獨裁專制勢力入侵台灣?」 (作者任教於輔仁大學法律學院)
姚孟昌
2022-10-31
想起英國王室拒絕避難加拿大…
「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用一個詞回答: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這是邱吉爾在二戰之初剛繼任首相時,在國會的著名演講詞。當時邱吉爾剛受命組成戰時內閣,隨即面臨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危機,幾乎英國陸軍所有的重型軍武、車輛、彈藥都棄置在歐陸,三十四萬人靠著近千艘民船冒險渡海救援才能倖免於被俘受辱的命運。此時歐陸早為納粹席捲,英倫三島面臨入侵,國家疲弊、人民惶惶然不知所措。若說此時不是危急存亡之秋,何時才是? 那時英國可不是沒有反戰者、失敗主義者、要求和平談判者,他們放大聲量要求政府接受希特勒招降條件並與之隔海分治。英國還有比例不小的法西斯擁護者與反猶太主義者,菁英中打算賣國求榮的也不少。 然而,邱吉爾在國會用堅定話語,果決行動,表明他絕不退讓、爭取勝利的信念。他身為內閣首相,是國會共同支持的領袖。他的意志,就代表國會與內閣全體的意志。 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宣戰演說中清楚表明,強權與和平、謊言與公理、奴役與自由是無法並存的。人民面對法西斯入侵時的唯一選擇,就是挺身對抗、徹底地擊敗它。國王要大家齊心一致,讓強權屈服,獨裁者敗亡。 當時的王后,就是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面對內閣希望王室一家到加拿大避難時, 她清楚告訴內閣:「國王不會離開他的百姓,王后不會離開她的丈夫,公主也不會離開他的父母。」王室一家與百姓們一起躲警報、挨炸彈、領配給、編入軍伍,王室用行動展現決心,也與全體英國人民堅持到勝利,共享光榮。 許多朋友關心該如何保衛台灣。相較於英國人,台灣人沒有什麼歷史經驗可以參考。借鑒英國,筆者期待台灣人能互相約定,彼此同心為台灣這塊土地的安全與福祉盡力盡責,絕不放棄。 (作者任教於大學法律學院,新北市民)
姚孟昌
2022-10-13
重點在於彈著點與軍演企圖
看到電視名嘴們分析什麼叫作領空、上空、外太空,解釋為何國防部沒有發布防空警報的原因。我認為重點不在飛彈飛越的高度,而是在於其彈著點與發射的企圖。 日本政府公布中共4日發射4枚飛彈越過台灣本島上空,國防部說明,飛彈彈道落點對本島不構成危害,因此未發布防空警報。(擷取自微博) 中國所謂的「飛彈精準命中目標」,其彈著點臨近台灣的重要港口,借此展現中國有封鎖台灣的強烈企圖與能力。這行為已構成聯合國所定義的侵略。 筆者認為,豈只政府應對中國表達嚴正抗議與積極訴諸國際公議,我全體台灣人民也應當採取相同立場,同心要求中國必須停止如此帶有強烈敵意的軍事行為,也呼籲國際社會關切台灣安全問題。因為這涉及國際正義、人道和平與國際法治的維持。若不能立即制止中國窮兵黷武、破壞和平的行為,那麼歷史殷鑒不遠。正如當年國際社會未能制止納粹德國侵犯鄰近國家,最後就釀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類大禍。 因此,若有人企圖顛倒黑白,用心就非常可議了。 再者,國防部發言人、國防研究院學者乃至於電視台的親綠名嘴,多稱呼對方為「共軍」、「中共」。這用語顯現國人對於對岸政權與自身定位的認知錯亂。難道現在還是中共稱兵叛亂的時期?或說還認定兩岸衝突是國共內戰延續?筆者認為,台灣人民的正名運動就應先從為中國正名開始。哪有什麼共軍?人家叫中國人民解放軍。什麼叫中共?人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人若未能先為中國正名,怎能為台灣正名?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名字叫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地,世界上只有一個台灣,其三萬六千平方公里領土與主權為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所有。任何外來威脅台灣生存與憲政民主自由的行為,都是對台灣人民的壓迫與侵略。唯有正名、制憲、釐清中台關係,才能進而維護台灣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與國家安全。 (作者任教於大學法律學院,新北市民)
姚孟昌
2022-08-06
看看洪蘭,想想自己
我不認識洪蘭這位作者,也從沒讀過有他署名的書籍。我所知道的洪蘭都是由報章媒體而來,聽過人稱他為學閥、聽過人批評他的翻譯、知道他罵學生在聽他課程時吃東西。他是神經科學專家,可以確定的是, 他是很有名的公共知識份子。 他在遠見的投書, 讓我看到洪蘭的侷限。這侷限不是因為他的政治立場, 而是他欠缺邏輯反思以及自我偵錯的能力。因為這樣的欠缺, 他無法辨別自己認知的盲點。 加上她享有知識光環,這光環不能讓他明察秋毫,反而照的他眼睛看不到自己的錯誤。 當他振振有辭評斷網軍時, 我懷疑他真的認識網軍?怎麼如此肯定網軍是這樣的操作? 再者, 以我有限的網路使用經驗, 也曉得他所言不盡確實。恐怕他不太明白大規模網路操作方式。 再者,其指陳之事早已為事實查核的單位Mygopen證明是錯誤。 洪蘭所以會引用, 我合理懷疑是他早看過網傳的假訊息,且信以為真,因此投書媒體。(這查核資訊請看留言)。 洪蘭會不會因此而醒悟, 怕是不會。 只是我們要自省: 第一、 有專業知識者並不代表就對公共事務能夠理解且有正確判斷能力。 其次, 能對公共事務進行正確理解的人並不代表就有公共美德,且願意根據正確理解而行動,也不代表他能公正地影響大眾。 第三, 當一個知識領袖欠缺邏輯思辨與資訊識讀能力、欠缺公正無私的自省能力時, 他對社會而言, 若不是災難就是笑話。 看看洪蘭, 想想自己。 洪蘭是一面鏡子, 提醒我們不要犯她的錯誤。
姚孟昌
2021-07-13
下午兩點鐘,收看陳時中!
每天下午兩點鐘打開電視,總會聽到一些讓人憂心的事。只是,看到陳時中與他領導的團隊在,就會覺得安心些。 這四百多天下來,陳時中平穩從容的聲調始終如一。在一波一波疫情衝擊下,台灣能夠一一度過,應慶幸台灣有CDC這樣的團隊。他們憑藉醫療專業,也展現參與公共事務者應有的素養—敦厚、善良、重視團隊、各司其職、實事求是、認真堅持、不取巧、不諉過。 政府中如果能多點像陳時中這樣的人,這個政府會更好。反之,如果政府是讓耍小聰明、只顧私利的人當道,不僅會壞了陳時中這團隊的工作,也會壞了國家、壞了人心。 我們竭力維護政府抗疫團隊,目的除了顧全防疫大局,也是因為我們認同上述這些公共美德。台灣需要更多擁有良好公共素養的人民,也要禁戒沒有公共心、輕看良善的人來碰政治。 當各式各樣網軍從內從外都要來紊亂我們的認知時,堅持良善,支持好的團隊,是我的選擇。政府人民一起加油,共抗疫情、守護台灣。 (作者於大學任教,新北市民)
姚孟昌
2021-05-28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顧好人民飯碗 賴:擔任總統有3大使命
陳冠備
AIT提二戰文件未定台灣地位 美國務院背書:中國刻意扭曲
黃靖媗
尼泊爾的警鐘 台灣不能走向親中自毀之路
羅浚晅
想像林佳龍和王毅兩岸外交部長在歐洲巧遇的現場
尤榛嚴
不反共不能救國
林保華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黃國昌搶先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然後呢?
尤榛嚴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坦承聽命黨中央 台中國民黨幽靈連署 34人皆認罪
陳建志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