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中國吃得下台灣嗎?
中國吃得下台灣嗎?
2018-01-08
coapman
鯨魚觀點
推薦數:3705
美國《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長潘文(John Pomfret)在華郵撰文指出,如果中國最終發起戰爭,失敗機率非常高。
以下是刊載於《華盛頓郵報》的原文翻譯。
中國的空軍戰機伴隨著轟炸機繞著台灣飛行,中共官方發言人恫嚇要台灣「慢慢兒習慣」。身著戎裝的習近平在一次全國軍事動員會議中要解放軍“完成戰備”。中國官方威脅說他們與台灣的關係將因台灣方面拒絕接受「一中」而走入墳墓。一個中國的分析師預測中國已經將「武統」時間表預訂到2020年。同時,川普政府也誓言要加強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並且正在醞釀解除美國艦艇訪問台灣的限制。中國在華府的一個外交官員因而提出威脅,揚言「美艦到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統台灣之時」。
台灣海峽緊張關係的提升再一次提醒人們:北京聲稱民主的台灣是中國的一省仍舊是東亞緊張壓力的中心。它也引發另一個問題:「中國真有能力拿下台灣嗎?」
多年來,大多數美國的分析家接受一個說法,隨著中國經濟與軍事的升起足以支配亞洲,台灣的實質獨立與民主體制將難以為繼。政客如新加坡的李光耀與亨利季辛吉等都預言中國的所謂「統一台灣」將無可避免。附和這個論調的還有一些美國高官,他們認為台灣之為華府與中共和睦關係的阻礙更甚於它在美國與獨裁北京意識形態競爭中的資產。某高級美國海軍將領甚至形容台灣為弄髒美中關係「熱粥裡的老鼠屎」。
然而,最近幾年,美國分析家與官員已逐漸放棄了中國的崛起將永無止境的看法,開始懷疑中國將接手台灣的假設。最近有兩位學者的論文可作為這個趨勢的代表性指標。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資深研究員羅伊(Denny Roy)與塔夫斯大學(譯註:在麻薩諸塞州)政治系教授貝克利(Michael Beckley)都懷疑中國有能力,甚至有意志力拿下台灣。
提到争取台灣,兩位學者都認為中國的政策已經失敗了。北京的戰略混淆且自相矛盾:一是恫嚇,例如以數千枚導彈瞄準台灣和拘捕到中國訪問的台灣人權工作者;一是討好,例如允許中國遊客到台灣旅行。這些做法只徒然增強了台灣人對統一的反感。一項去年的民調揭露,七成半的台灣人認為台灣與中國是分開的兩個國家,只有14%的民眾相信它們是一個分裂國家的兩部份。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二十年前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自認是中國人。在2016年一月的選舉中,立場偏獨的民主進步黨第一次贏得了國會多數。黨提名的候選人蔡英文也贏得了總統職位。
既然對台灣的恐嚇與示好已經失敗,中國能運用它的經濟槓桿來補救嗎?中國是台灣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台灣對外投資的主要地區; 台灣有40% 出口流向中國; 台灣有五分之一的國內生產品來自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然而,兩位學者都相信北京想把這個經濟聯繫轉變成為對付台灣的力量將十分困難。假如中國掠奪台灣的投資,羅伊認為,那當然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痛苦。不過它也會反彈,造成中國國內更多的怨怒。
假如中國更進一步封鎖台灣,那就會構成一個戰爭行動。當戰爭行動一起,兩位學者都質疑中國能撐到底的能耐。首先,失敗的風險是非常非常的高(extraordinarily high)。羅伊指出對台灣的軍事行動會傷害中國的經濟以及它在亞洲的形象,中國欺壓鄰國證實了鄰國的恐懼。甚且,即便中國能贏得戰爭,羅伊認為中國可能失去了和平。中國只需看看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情況就知道佔領台灣要付出的代價。當然,也有人認為在台灣沒有人願意打仗。
台灣的年輕一代被稱為“草莓族”,意思是說他們好看卻沒有抗壓性。但是,這種說法忽視了他們的政治動能。他們在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中帶頭反對與中國的過度經濟連結,成功的阻止了一個與中國的服務貿易協定。
貝克利的論文沒有提出中國攻打台灣的詳細分析。他的結論是不論封鎖或入侵,或戰略轟炸,都沒有多少成功的希望。貝克利指出
在過去200年的戰爭中沒有一次封鎖逼使一個國家投降放棄主權
。在1940年代的飢餓行動中,美國封鎖日本,切斷日本97%的輸入,但最後仍需要靠兩顆原子彈來結束戰爭。
至於戰略轟炸,貝克利說,在過去的14次戰役中沒有一次成功的得到決定性的成果。
至於軍事入侵,貝克利同樣對中國的機會認為悲觀。根據他的計算,
中國要登陸台灣,第一天大概只能派出2萬6千人。之後約一天1萬5千人,而且需假定共軍能夠熬過八小時100哩寬的海峽。
這個大假定還得考慮台灣擁有先進的早期警報系統、海岸火砲、現代水雷、以及反艦艇導彈。台灣還有能力迅速調派15萬人。何況只有10% 的台灣海岸適合兩棲登陸。萬一美國被捲入防衛台灣,貝克利認為8艘美國潛水艇即可擊沉40%的解放軍兩棲部隊,美國至多損失一艘潛水艇。
無疑的,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仍在進行。據估計,中國花費約三分之一軍費用於準備「武統」台灣。至於這點,兩位學者都堅定指出美國和台灣政府必須堅守義務繼續合作以確保台灣的安全。
台灣需要增加軍事預算。七月,蔡英文總統說,預算可至多每年提升3%,但那仍不足夠。川普政府官員曾告訴我美國希望台灣的國防支出可以很快的加倍。川普政府也需要繼續支持台灣的防衛力量。12月出爐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確認美國將維持“我們與台灣的堅強聯結”。美國的海軍陸戰隊現在已經駐守在美國在台協會,任務就是使它更像一個典型的美國大使館。二月,台灣的一個立法委員訪問團將首度在國務院被接待。然後是六月,川普政府將宣布一項14億美元的對台軍事銷售。然而,需要做的還有更多。正如羅伊的結論說的,“遊戲結果仍未定數。”
寇老只是根據原文直譯,內容若有爭議,寇老恕不負責。原文網址如下,大家請自由查證。
【
Can China really take over Taiwan?
】
《華盛頓郵報》這篇文章當然是出自行家手筆,不過寇老認為觀點仍有點不足。下面提供一些補充給大家參考:
中國的解放軍已經超過30年沒打仗,武器也未經實戰驗證。
中國的解放軍從未打過海戰。所謂五千年歷史上,中國只打過兩次,
一次是蒙古帝國打日本,一次是大清帝國和日本間的甲午戰爭。
中國的軍隊貪腐是出名的,在賴昌星事件中,戰艦曾護航走私油品。
中國的政局並不安定,權鬥從未稍歇。多的是想拉習近平下台的人。
佔領幾個南海彈丸島礁,美國尚且不肯干休,如何會容許中國攻台?
中國攻占台灣,海峽變成中國的內海,日本吃得消嗎?會坐視嗎?
八艘潛水艇?美國最近為了朝鮮危機,最多曾一次集結四個航母戰鬥群。請問朝鮮大還是中國大?
「武統」是個「如假不換」的假議題,從1949年到現在一直沒有時間表。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很多「低端人口」都有整天「三字經」不離口的壞習慣。「武統」就像「XX娘」一樣,很多人不但整天嚷嚷,而且不嚷就活不下去。只是,這種話嚷嚷可以,真的去做行嗎?
END
< 資料來源:
外獨會
|
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 中國可以買下台灣嗎?
退黨一週年有感 ⇒
最新文章: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2025-10-15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2025-10-15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2025-10-14
誰當選國民黨主席最好?
李筱峰
2025-10-12
百年來台灣知識分子的悲劇─從《民報》和〈民眾黨〉的歷史談起(上)
陳永興
2025-10-12
親中,印尼民主正在倒退
林保華
2025-10-08
從前,殖民問題;現在,移民問題
李敏勇
2025-10-08
台灣最美與最醜的風景
李筱峰
2025-10-02
作者相關文章
野心勃勃蔣萬安
習近平 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
不識時務的典範
中共早已發動對台超限戰
絕對不能對中共讓步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