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中共百年黨史百年謊言
為紀念中共建黨一百週年,習近平近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做出動員和部署,黨媒大做文章。 其實習近平在準備稱帝後,就不斷以「毋忘初心」為其行徑製造合法繼承者形象。二○一七年十月中共十九大閉幕,習就率領其他政治局常委到上海參觀中共一大會址,喊出「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是一大會址的上海傳統住宅名稱)。去年一月八日,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加碼喊出「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所做的一切努力、鬥爭、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 正是這個時候,習近平下令封鎖疫情消息,導致武肺蔓延全球。 「從興業路到復興路」這一句,表明習近平對黨史的無知。早在印尼我閱讀中共出版物,就知道一大會址的興業路,當時叫望志路。連文宣總管「上海人」王滬寧也不知道! 或者「望志」也有雄心壯志啊。但查了資料,名稱來自一九一三年造路的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總工程師的名字Wantz。一九四三年改稱興業路,那是日偽統治上海時期。中共是要復興日本軍國主義的大業? 中共一大還出現好多謎團。七月一日訂為建黨日,是毛澤東一九三八年在延安提出來的,因為所有與會者沒有一個記得是哪一天,也沒有留下文件。一大所通過的黨綱是從蘇聯檔案館的俄文文件翻譯成中文的。 一九七六年我到香港不久,買到剛出版的《中共建黨運動史諸問題》,作者是並不著名的鄧文光,他從許多回憶錄與文件中比對推論,得出一大召開於七月廿三日的結論,現在中共也認同這個日子。 我在一九五○年代人民大學讀中共黨史系時,觀點不可背離當過毛澤東秘書胡喬木所寫的《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那本小冊子。例如他說創黨擔任五屆總書記的陳獨秀「不是好的馬克思主義者」,大家也非得這樣說。胡說出席一大代表十二人就是十二人,第十三個叫做包惠僧,據說他是記者。既然是秘密會議,需要記者報導嗎?包用「棲梧老人」的筆名寫回憶錄,說他是代表陳獨秀來的,毛澤東死後這個說法也被接受,承認是十三個代表。 這樣糊里糊塗的會議,被說成多麼偉大。只有外國勢力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最清醒,逃過租界巡捕的搜查,保存文件,說服陳獨秀接受資助及跨黨的違法與不道德行為。孫中山被蘇俄收買,容許中共公開與秘密的跨黨滲透,孫死後,蔣介石清黨已來不及了。 中共以反帝反封建的謊言開始,成為新權貴與霸主。謊言多了難以自圓其說,習近平正以恐怖手段統一謊言。香港淪陷以後,台灣應該成為全球「匪情中心」重鎮,揭穿中共的大內外宣。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1-02-24
不是簽了連署就是守護海洋守護藻礁
我不是有崇高理念的環境生態守護者 但我也真的非常非常的熱愛台灣這塊土地 這也是為何幾年前我會成為鯨豚解說員 上百次在賞鯨船上跟遊客分享海洋與鯨豚的美 還有我們可以怎麼去守護台灣的海洋與環境 也因為期待著台灣更好 我在2018年吸管與空汙法修法爭議時 做出了幾個被分享好幾千次的懶人包 然後我們也都還記得 許多理念與價值的追求在2018產生甚麼結果 但台灣仍持續不停的在進步 即便經歷了2018的失敗 我都不認為那是徒勞無功的 很多人因此開始從沉默變成議題發聲者 願意用自己小小的聲量影響身邊的每個人 許多媽媽們為了孩子開始更多關注政治議題 過去兩年我們彷彿經歷了 其他國家20年的政治進程 但這也是因為我們有極大的危機 面對一個經濟武力持續增強的大國併吞的威脅 各種經濟文化滲透及與在野黨的一唱一和 你很清楚知道在追求更好台灣的同時 其實更重要也更迫切的 是要先確保台灣的主權與民主能繼續維持 公投是公民社會很好的一項制度 卻也同時是公民社會發展到甚麼程度的試金石 從2018的經驗我們也發現 公投也是分裂台灣社會的武器 並讓共產黨能藉機滲透與撼動 讓以台灣主權優先的政權容易被攻破 所以,你可以繼續闡述一百個守護藻礁的理由 你可以找另一百個守護藻礁的方式 但你真的要簽署連署書之前請再思考幾個問題 1.台灣的是否需要更多元的發電能力 2.台灣經濟是否需仰賴台積電等電子產業發展 3.台灣電子產業的用電是否仍會快速成長 4.台灣是否應要盡快減煤讓空汙問題能被改善 5.台灣是否需考量國防經濟而跟美國買天然氣 如果這五個答案你都覺得不是 哪祝福你繼續活在自己快樂的小宇宙 如果覺得是 哪請進一步的思考 1.天然氣三接站真的有更好選址能如期完成嗎? 2.藻礁長達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線都會被影響嗎? 3.你知道核一核二要退役且北部用電缺口很大? 這三個問題我不提供答案 你應該去找各種資訊自己做判斷 每個愛台灣的朋友請面對事實 不是簽了連署就是守護海洋守護藻礁 我們需要更理性思考務實的環境共存方式
海人
2021-02-23
看清楚國民黨在玩什麼把戲嗎?
這就是現實,也是我們不該隨國民黨起舞的原因。 台中火力發電廠被盧秀燕及國民黨拿來當議題提款機的後果,就是台中火力發電廠現在只能把兩隻手綁起來發電,特別是國民黨還在擋中火燃煤換燃氣的許可,更是相當惡質。 然後你看到這樣的國民黨現在跳出來要挺藻礁公投。 然後你看到這樣的國民黨現在要推核四續建公投。 現在終於看清楚國民黨在玩什麼把戲嗎?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要讓核四回來啊。
周軒
2021-02-23
天然氣開發站爭議:從桃園藻礁看經濟與環保間的利弊
這幾天很夯的議題,就是桃園藻礁進入連署階段,要擋下天然氣接受站的開發,不意外的又是立刻逼人選邊站,好像不選環保就是要選經濟發展,而且經濟發展就一定要犧牲環境。 桃園藻礁。(圖片來源/珍愛桃園藻礁粉絲專頁) 欸,不是這樣說。 我們要從客觀的事實,以及事件的先後去看,有些事情已經發生無可逆轉,此時討論無濟於事,必須站在現狀探討可能方案。若我們堅持長程規劃,凡事都訴諸後代子孫,基本上成不了事。 而筆者覺得,藻礁這件事可以當做很好的教材,供讀者思考。天然氣接收站是為了桃園大潭天然氣發電廠,所以維護藻礁這個問題,可以指出兩方向。 維護桃園藻礁的幾種選擇。(製圖/王靖) 第一種:天然氣接收站位置更動 有可能更改接受站嗎? 理論上做得到,但台灣屬於天然氣進口國,需要天然氣運輸船(LNG船),這可不是小漁船,連同裝卸設備,需要專門港口。 天然氣從港口輸送到發電廠,一種方法是管線,另一種就是天然氣運輸車(LNG車),想也知道管線運送比較省能源,所以LNG船靠岸後,總得要用管線送到發電廠。 如果是為了藻礁,要改到其他地方,就得考慮距離與地形,離大潭最近的大型港口是台北港,沿岸距離超過40公里。 如果我們支持長距離管線,那麼要怎麼架設?高架還是平面?離岸還是沿陸?你總要選一個辦法,不能說這不關自己的事情、要政府想辦法。 就先不提新北市願不願意在八里或是林口擴建港口供LNG船使用,管線的鋪設就是一大問題,海底管線還有後續維護,不是只看建造成本這麼單純。 這還不提安全性,如果大型儲氣槽是潛在大型炸彈,那麼整條海岸都是潛在炸彈,或是滿街跑的運輸車豈不是更恐怖。 當然,如果有國防考量,將解放軍可能登陸地點附近,順便埋設密密麻麻的火焰發射器,燃料使用天然氣…好像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這跟環保好像衝突很大? 第二種:停止大潭燃氣廠 天然氣接收站的本質是穩定供電,若我們不要燃氣發電,那麼有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現狀是沒有,原本可能的替代方案,是核四廠以及深澳燃煤廠擴建計畫,不過核四現狀形同廢除,不可能重啟,要重建不如重新覓地蓋核五;深澳計畫重啟曠日廢時,跟核電廠一樣都趕不上現有發電需求。 而且這兩個替代案的發電量都比不上大潭燃氣,依照汙染程度而言,燃煤遠高於燃氣,核廢問題依舊無解,筆者想不通有何立即可行,數年內可替代的方法。 講白了,停止大潭運作,藉以消滅天然氣接收站的必要性,現狀做不到,而且本來就沒有可以替代大潭的方案,無論從發電量或是環境成本來說皆是。 若要改變接收站位置,目前只有台北港成本最低,但管線成本無論如何都規避不掉,耗能跟污染更大。 所以藻礁的重要性,是否高到可以忽略上述的一切? 這邊會有人提到南電北送,或是電廠是為了工業發電,降低污染工業電量就可以滿足需求等等。這說法筆者不反對,也不認為說錯什麼,但有一些客觀事實,讀者要先接受。 首先,經濟發展跟發電量成正相關,台灣只要還要有工業,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科技業,電力需求就是存在,且經濟越繁榮,耗電量越大。 消滅工業就是大量失業,而台灣除了工業外,沒辦法承擔這麼多的轉業壓力。 其次,電力輸送會耗損,距離越遠耗損越多,理論上電廠距離主要工業區是越近越好,理想的方式是分散式、智慧式電網,或是每個工業區附近都有備案,像是太陽能跟風力,可以降低火力電廠的壓力。 再者,台灣電廠並非集中在北部,但人口活動最多的卻是北部,電廠不蓋在北部,就永遠會有耗能跟不公平的指責。在這時候躲避南北發展問題,還要別人不要戰南北,豈不偽善? 解決問題要有實際方案,不是兩手一攤就說政府該解決,這是找碴。 舉上述的案例就好,儲氣槽有安全疑慮,不要桃園觀音人承受,所以新北八里人承擔就很好?大潭燃氣廠製造汙染,故深澳人燒煤、貢寮扛輻射就很有道理? 而且,凡事都有成本,藻礁也許非常重要,但到底多重要?重要到何種程度? 如果標準是寧可工業區停電,失業率暴增20%,一平方公尺的藻礁都不能破壞,那就老實說出來。若是為了藻礁,電廠就是得蓋在其他地方,就算南電北送耗能暴增也要承擔,那全國電費上漲好不好?還是有人提優化輸電線路,就可以省下幾座電廠的發電,但這要花多久時間跟多少錢? 你不能只談價值,卻不談價格、不問成本、不計代價,這不是討論解決問題的態度,只是在找麻煩。
王立
2021-02-23
愚蠢的覺青就是黨國復辟最佳的養分
為什麼會說「愚蠢的覺青就是黨國復辟最佳的養分」 因為就是有一群人,他們完全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缺乏現實考量,更不懂怎麼利用體制的規則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他們只知道大吼大叫,然後不管甚麼議題,只要冠上了環保、人權這些看起來很漂亮的名目,就一律無條件支持。 所以國民黨只要來打著這些招牌,他們也會無條件一律支持,甚至還會說「我支持這個跟國民黨沒關係啊」,這些人甚至不會去想,這議題要是沒辦法給國民黨帶來政治利益,那國民黨支持這些東西要幹甚麼? 國民黨時期建地232公頃都沒在鳥你藻礁了,怎麼現在他們突然很在乎了?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去想。 他們只知道:噢天哪這環保議題耶我一定要支持。 然後面對民進黨,永遠是最高規格、最高標準在要求。建地縮到十分之一不夠、蓋在既有填區上也不夠,把港口改到外海去,再用棧橋連接把天然氣送回陸上儲氣槽,連船隻以後都是在外海卸氣,這樣都還要在那邊吵甚麼「沙子會蓋到藻礁」 反正呢,藻礁最好一塵不染,這片海岸最好一隻魚都不會被影響到,這樣才算數。 然後國民黨最後得利了,這些人會出來負責嗎?不會啦,他們會說:「我只管環保,國民黨怎樣你要負責解決啊」,早就看清這些人嘴臉。 他們不會去管國民黨真正想要的是甚麼、也不會去管民進黨已經盡可能的將國民黨時期方案修正到幾乎不會影響到藻礁生態,他們沒有任何討論事實的能力,他們只會:「誰理你,只要有一粒沙蓋到藻礁就是民進黨無能」 然後講替代方案的更可笑,因為民進黨現在的方案就已經是他們口中的「替代方案」了。 國民黨時期的替代方案,如今要實施了,他們又反對了。那他們現在口中的替代方案,到了要實施的時候,你覺得他們就會「太棒了政府終於聽我們的了」開始支持了嗎?笑死,到時一樣找理由開始反對啦。 為什麼我知道?很簡單啊,因為這些人就是最喜歡當「永遠的反對者」的那群啊。 各位可以自己看看,你們至今遇到挺藻礁公投的人,除了把幫民進黨講話的人打為網軍以外有任何論述嗎?沒有咩。他們有在管現在的方案就已經是替代方案了嗎?他們能提出現在的方案會如何破壞到藻礁生態嗎?沒有咩。 他們到現在還是只會:你綠共、你網軍、你都挺民進黨、你打手。 這些狗屁,我在2018同婚公投的時候就看膩了。 想要再捧出第二個韓導、想要再上演一次2018,就去支持甚麼護藻礁公投沒關係。 阿你就明講,說你覺得民進黨被鬥倒你也無所謂、承認國民黨再贏下去你也沒關係,不用在那邊假惺惺地說甚麼「我也不喜歡國民黨,可是...」了,真的看了就想吐。
土星六號之狼
2021-02-23
柯文哲請不要流「鱷魚眼淚」假慈悲了!
台北市長柯文哲22日晚間在臉書發文稱,「228」應是台灣人團結的日子,呼籲「讓仇恨停止」,此話一出立刻引發眾多網友留言罵爆,連前幕僚「戳戳妹」葉芝邑都留言嗆聲「啊你是『斯德哥爾摩』喔」? (右圖取自葉芝邑臉書,左圖為本報資料照;報社合成) 柯文哲在臉書貼文稱,祖父柯世元在228事件後被抓走、打到重傷,強調「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但現在仍舊許多受難者家屬難忘傷痛和記憶,且不同族群面對228事件依然充滿分歧,柯將此現象歸咎於「等不到真正的轉型正義」。 但柯市長卻都只會說不會做,近日竟然還想請馬英九參與228紀念日,問題是馬英九符合資格嗎?但看馬英九近年來的言行,根本不夠格,因為他還常去祭拜獨裁者,且常與中共眉來眼去,有尊重受害者家屬嗎? 柯文哲人不能只呼籲「讓仇恨停止」,卻沒有任何作為,起碼行文給北市各級機關學校,請他們立即遷移獨裁者銅像,應該可以做到吧?否則連有自由學風的建中、北一女都不敢自作主張,何況其它機關與學校? 總之,柯文哲人不要流鱷魚眼淚假慈悲了,也不要說顧慮國民黨人對老蔣的情感,而忘了顧慮所有受害者的情傷。 (大學教授)
鄧鴻源
2021-02-23
環保主義者,不是反人類的變態
當初我反對大潭的開發,就是因為明明可以用深奧的電廠,幹麻去碰大潭的藻礁,偏偏深奧那邊被否決掉了,於是大潭變成不得不的方式,所以在民進黨政府變更設計以後我就支持了。 不然勒?擺明需要這麼多的電阿! 要搞清楚一點,身為資深環保人士,非常清楚環保永續本身也是需要投注資源的,第一個需要投注的就是,民眾的生活必須獲得保障,因為只要民眾生活受影響(不是像做好垃圾分類這種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是經濟發展這種廣泛問題),民眾會立刻把環保丟到腦後,因為活下去才是最緊迫的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你真的重視環保議題,第一個該關注的是如何確保經濟能繼續發展,而在發展經濟的時候,每個階段的能源與產業政策如何銜接、替換,哪些自然環境是無可取代必須堅持,哪些可以用來承受階段性任務。 所以像核能那種永世污染就會被很自然的直接替除,因為他最貴污染也最嚴重而且被碰到的地方就是永久性的毀滅,其他的則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接納,同時隨著科技與技術水準的改變做調整。 這樣你才能跟人家說你是環保主義者,不是反人類的變態。 Ning Hsiang-Hao 不犧牲藻礁可以嗎?當然可以。 真正的問題是藻礁環境能不能Keep嗎? 當然不是。大潭藻礁真正的核心問題是「#台北人要用電又不肯自己蓋電廠發電」 核一核二停機後,北部用電就是有20%的缺口,台北人不要 #核四、不要 #深澳超超臨界燃煤,現在又反對最沒有污染的 #大潭天然氣電廠,那就告訴我們,#台北人用的電哪來啊?讓你們人能夠坐在咖啡店,喝公平貿易雨林咖啡,用蘋果電腦聽Clubhouse的電哪裡來?讓你們能夠開論壇,開記者會,靠北南部空污小孩都快死光的電哪裡來?從明天開始沒有電廠的縣市輪流限電如何?過去60年都是南部人拼火力發給台北人用,還要被台北人靠北空氣汙染? 環境保育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自己的帳單自己付,自己的電力自己發啦
詹子藝
2021-02-23
被環團殺到見骨
有些人大概以為我們是什麼政府網軍之類的,不過實際上我是對於這種混蛋環保議題有打從心底的憤怒。臺灣是個弄不好四年出大事,十年會亡國的地方,我們需要盡可能的增加國力。讓我們能夠自強的是國力,讓我們能夠免於打壓的,不是什麼鬼話,而是國力。沒有臺積電之類的,現在根本沒人會理我們。富國強兵根本是當務之急,你和我講什麼藻礁要萬年形成,我們十年就可能會死。 你知道了解狀況的甚至會覺得臺灣現在戒嚴根本是理所當然,就是危險到這個程度。然後一個已經退讓到不可思議的政府被你們逼到退無可退,是要我們全部跳太平洋自殺嗎?在我看來環保團體啊,各網紅在那裡的呼籲,就是要我在十年內去死。國家危險到這個程序,然後在那裡為了甚至已經退讓到發電的備案的備案,還沒有動到藻礁,可能的管線影響要設專責的會議在未來監測處理的狀況了。然後還是反到底,還是煽動不知國亡將至的大眾覺得發展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國家安全到可以在那裡傷春悲秋,去管一個和人類利益無關,基本上就是某種「信仰」,其實和某些拜假神的邪教也差不多,不管人類死活的,而只管其實只有少數人會因此感到法喜充滿的某種「聖牛」。這不是邪惡,那什麼是? 那些混蛋的話語權這麼大,那麼不知道輕重,最後國民黨就幫忙動員一下,反正人家也不再靠臺灣的產業生活,而是靠中國了。結果就是一種對臺灣國力的惡意削弱,一萬個共諜都辦不到這種偉業,不過臺灣自己的所謂進步人士就會殺臺灣殺到見骨。 世上也只有臺灣因為轉型風電、太陽能、燃煤轉燃氣反而被環團殺到見骨的。 你以為我們現在有錢弄防疫,有原料做口罩,有經濟與技術上的議價能力可以在中國打壓下談各種生意,是怎麼來的?然後你活在這個安全的社會中,拚老命要毀掉十年的發展,你覺得這樣不會受報應? 最可恨的是,時候到了我說什麼「你看看吧」根本沒有意義,走進棺材後才知道錯然後還害死一堆人,這是你們這些混蛋賠得起的嗎?正是因為反正賠不起也不必賠,就可以一直鬼扯,逼幹正事的人逼到退無可退。我這種一般人看了才覺得,這樣下去大家都會完蛋才會那麼怒的。 你說沒人關心你偉大的理念,那誰關心我們?誰關心那些讓臺灣大眾安全,讓社福經費有,讓對外議價有辦法,讓我們有辦法充實國防的那些東西?政府想要盡可能減少衝擊已經退無可退了。而傷害最大的,還不是個別的建案,而是「時間」,高雄因為韓而停兩年的傷害是不可逆的,而電力已經超過了單一地方政府的規模了,深澳停兩年已經是讓臺灣快要出事了,現在再要耗下去,該要有發展就會停滯,外國想超車的就會成功,你就會發現這兩年好像開花的一些東西消失。當然,那時又會說是民進黨的錯了。看多了,反正只要事後還能夠嘴砲辯論說不是你們的錯,你們就覺得國家滅亡小事啦。 洪孟楷也來了 就是現在時機危急,才會逼到我們這種一般人都嚇死了。然後一堆整天學歐美那類家大業大,一百年都不可能滅亡的國家的「社會賢達」裝逼看不起一般人的危機感。你們這樣弄下去真的會完蛋。 #勿忘剿匪
T.J. Chang
2021-02-23
連統促黨都在「保衛藻礁」?
「藻礁公投造謠連署」還在進行。這些造謠生事的假環團,野心不小。 我只是不想講話而已,這不代表我迷糊--「藻礁公投造謠連署」其實就是另一個「反日本核食公投」,只不過換人來主持而已。 「反日本核食公投」已經成為國際笑柄。受到公投結果的影響,現在全世界只剩台灣還在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災區農產品,這使得原本就困難的台灣外交,更加難以拓展。 事實說明,台灣人就是一群傻白甜,蠢得讓人心疼。已經跌過一跤,還不學乖,傻傻跑去跟人家連署,要原地跌倒第二次。 統促黨正在積極護衛藻礁。統促黨派人到眷村裡,挨家挨戶徵求藻礁公投連署,順便發通知單,要求榮民榮眷遺眷等人,下月初都去中和大禮堂上課,有去聽三小時祖國進步介紹演講的人,按戶口名簿造冊,有錢拿的。 連統促黨都在保衛藻礁,真是... 其實大家心裡有數:假環團只是要阻止台灣政府利用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阻止台灣政府改善空氣品質,因而使國民黨無法繼續利用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來搞政治鬥爭,如此而已。 NEWS.LTN.COM.TW 謠言終結站》駁背棄守護藻礁承諾 府:觀新藻礁不在三接內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網傳內容:環保團體質疑「觀塘環評案」(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將影響藻礁生態。網友轉貼蔡總統2013年臉書貼文,行程間並簽署「藻礁永存」字樣。網友諷刺總統背棄承諾,「臉書可以刪文」。查證結果:總統府說,總統.....
Jeffrey Wang
2021-02-23
不要再跟風了
護航艾莉莎莎喝油排結石、罔腰沒子宮炒作懷孕、跟著滅藻礁的國民黨連署護藻礁、被廠商騙去買衛生紙痛罵政府無能、不滿空汙換一個市長給你一根谷關空氣瓶、沒有進口萊豬卻說自己被萊豬迫害、深信政府隱瞞武肺確診者吵著要普篩.......... #不要再跟風了 找回自己的智慧,當一個能夠好好判斷是非的正常人
TW觀察人
2021-02-23
藻礁議題是假的
#這幾天最夯的藻礁議題 回看這個很容易被煽動的黨國淺碟社會── 萊豬的時候,明明沒有半點萊豬進口,泛藍支持者卻說的一口自己吃到好多餐廳、量販店的萊豬,還搞到要罷免立委跟民意代表。 假的。 又比方說衛生紙之亂,隨便煽動一下,痛罵政府爛透了,連衛生紙都沒有辦法穩定供給,結果後來只是廠商的飢餓行銷手法。大家被騙得亂七八糟,廠商賺飽飽,亂罵的人也不可能拉下臉道歉。 又是假的。 然後再比方說上次台中選舉,空氣汙染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自稱環團的側翼到處吼吼叫,盧秀燕還發給大家谷關空氣瓶,結果多年過去了,空汙依舊,才改口說中國那邊的空汙才是主因。當初那些環團通通跑光光不見人影。 還是假的。 這次藻礁也是一模一樣,國民黨的打手出來痛罵,但其實早就修改了方案,迴避了藻礁生態區,我們又能順利使用天然氣發電,又能維護多數的藻礁生態。 但這個社會就是如此健忘,當蔡英文政府努力溝通,改掉當初國民黨的版本,把港口改成離岸,也為了保護藻礁生態迴避跳過潮間帶,再不動到其他藻礁的狀況下完成天然氣接收站的計畫。 然後國民黨搖身一變,從當初覆滅藻礁的計畫始作俑者,忽然髮夾彎跟環團站在一起,開始找打手來抹黑、叫罵,詛咒你下地獄。 #仔細想想 還是不要隨便去跟國民黨帶起來的風,看起來很笨。
TW觀察人
2021-02-23
中共的緬甸策略
緬甸的軍事政變已經檯面化,中共雖然沉默一陣子,仍然無法擺脫介入政變的痕跡,包括軍政府全面實施斷電斷網,造成示威者聯絡不方便,緬甸的網路基礎設施本來就是華為一手打造,所以緬甸的民主派指責中共華為所為,也就合理推定了。 緬甸的軍事政變群眾發起示威反抗軍政府。圖/擷自公視2021.2.22新聞影片 軍方對示威強力鎮壓 前幾天,示威群眾包圍中共大使館,逼到軍方開槍鎮壓,已經造成多人死亡,目前也有超過500名示威者被捕,西方國家雖然聲援緬甸的「全民盟」翁山蘇姬,要求立即釋放被囚禁的政府官員,但是,軍政府是否會態度放軟,端看未來的發展。 中共王毅首次對國際發音,希望緬甸軍民雙方在憲法架構下解決爭端,但是,對軍事政變的舉動卻沒有指責,很顯然心裡有鬼。 國際媒體分析,中共在緬甸圍事,目標多重,可以說是「反印太戰略」的超前部署,一石多鳥的計謀,過去,中共在中緬邊界,與緬甸軍方雖然有多次衝突,主要原因是中共支持「果敢獨立運動」,但是,雙方快速化敵為友,當下,中共暗中支持軍政府奪權,實際是隱藏陰謀,因為一但奪權成功,軍政府勢必成為國際指責目標,藉此把軍政府逼上梁山,成為國際上譴責的對象,未來,孤單的軍政府,只能向北京靠攏,慢慢變成北京的羽翼,這種情況和中共收攏北韓小弟的計謀一樣。 其次,中共早就把緬甸視為戰略要衝,「一帶一路」的項目跤眉港,本來設計有十個軍用碼頭,被翁山蘇姬減為兩個,中共大為不爽,這個港口和巴基斯坦的瓜達爾,以及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全部完成之後,將是中共油品從中東直接上岸的地點,如此一來,縮短航運,中共就可以避開美國印太戰略,對印度洋和南海的封鎖,就算美中兩國為了南海主權開打,美國把南海航道封鎖,也不足以影響中共對油品的需求。 其三,控制緬甸等於向拜登政府施壓,歐巴馬時代,美國好不容易讓緬甸轉型到民主大道,如今又被獨裁軍政府班師回朝,美國相當難堪,中共也知道,拜登在對中政策上左右搖擺,看準這一點,給拜登下馬威。 簡單說,目前的美國拜登政府,處境和阿共習近平毛病雷同,都面臨內憂外患,同病相憐,拜登對內有極左派的壓力,中共的紅色滲透,以及武漢瘟疫疫情,和經濟復甦兩者相互糾纏,外面又有中共的挑釁,而阿共國的習大王,對內正在與江派及紅二代鬥爭進入高潮,最近又因為疫情處理過於強勢,疫苗施打副作用太多,加上東北經濟日漸蕭條,百姓生活困難,要面對東北人民的反共聲浪,很擔心內亂就是從東北打響,只要有人搧風點火,飢寒交迫的東北人說不定真的站出來造反。 保守派質疑拜登政策 拜登登上大位以來,企圖區隔川普主義的政策,態度很明顯,川普對中共策略是極力壓制,無極限戰爭,硬地來,對著幹,而拜登手段,明說是競爭和合作,簡單說是軟中有硬,回到以前的談判老路,但是,美國共和黨對拜登的綏靖政策,已經提出警告,前幾天,眾議院的保守派領袖班克斯正在發動對拜登對中政策的質疑,拜登上台後,給中共軍方企業到美國上市,開啟一扇窗,本來,川普已經把門關上,拜登又悄悄打開;第二、對孔子學院的驅逐令,拜登也改變態度,只要孔子學院工作、財務維持透明,還可以持續留在美國,這無疑地給中共紅色滲透機會;第三、對華為的封鎖,拜登也考慮給華為一線生機。這三點改變,令堅持反共的保守派議員相當感冒,認為拜登又走到親中的道路上,拜登家族過去和中共的利益糾纏,也再度被人提出質疑,用放大鏡檢驗。 到底川普主義可以有效壓制阿共,或者拜登的軟硬兼施可以壓制阿共,可以說是見智見仁,有人認為,川普一路強硬下去,會把阿共逼到無路可退而狗急跳牆,反而會爆發戰爭,拜登搞曖昧政策,軟硬相互呼應,比較不會逼到中共狗急跳牆發起戰爭,這兩者看法差異很大,只有等待未來事實可以證明了。 緬甸的軍事政變群眾發起示威反抗軍政府,軍方開槍鎮壓,已經造成多人死亡。圖/擷自公視新聞2021.2.22影片
洪博學
2021-02-23
中國、馬英九、統媒聯手逼蔡政府配合中國南海主張
中國以及附中團體操作的疫苗戰,可能暫告一段落。最近準備炒作南海主權議題。 #先說結論,中國、馬英九、統媒已經聯手要逼蔡政府配合中國的南海主張。 很多人小時候的地理課本,整個南海都是中華民國的領海,有所謂的11斷線。但這是違反國際法的,因為國際法必須要有島嶼,才有領海基線、12浬領海;雖可主張200浬的經濟海域,但若與鄰國的重疊,就要對分了。 所以,中華民國、中國那套把整個南海都劃為領海的做法,完全是違法的自爽。 如果整個南海都是領海的說法成立,難道所有外國船艦都不得通過?要向中國繳過路費?不可能的事啊。 然而,上報藍營御用記者陳彥宇2021年1月29日就做假新聞,想逼蔡政府配合中國違反國際法的11斷線領海主張,抹黑在距太平島逾400浬作業的海建興20號遭印尼扣押,蔡政府毫無作為;該篇假新聞不斷強調,那是領海,但完全沒有台灣政府的說法。 沒想到,受到國台辦支配的中國時報, 2021年2月20日就以頭版+A2版超大篇幅,要求台灣配合中國的9段線,主張違反國際法的11斷線領海主張,抗議美軍駛入南海;該報還刻意將11斷線、9段線畫在一起,意圖昭然若揭。 接著是昨天,馬英九辦公室發出新聞稿,同樣要求蔡政府配合中國的9段線,主張違反國際法的11斷線領海主張,抗議美軍駛入南海。今日中時以A2版頭大篇幅宣傳。 說真的,如果馬英九這樣主張,當年在位時,為什麼連太平島的領海基線、經濟海域都沒主張過?更別說阻止在南海公然侵門踏戶的中國建島工程。 真要追究的話,馬英九這等於出賣國土給共匪,是要判處死刑的耶! 蔡政府剛上任就很清楚,現代是講究國際法的。所以外交部次長李澄然2016年6月6日在立法院外交委員會答覆林昶佐,很清楚表明,台灣是依據國際法有關島嶼的定義,主張太平島主權。林昶佐當場精準評論,這就是有別於馬政府的11斷線。 幾天後,內政部長葉俊榮在2016年7月13日的內政委員會明白表示,政府從未就太平島公布專屬經濟海域(EEZ);這個程序是先公布領海基線,再有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但不一定都會劃設;因為南沙諸島非常密集,不是我們要劃就劃的,週邊國家也沒這樣做。 非法律出身的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隔天還搞不清楚,說我們在南海有經濟海域。當場就被管碧玲糾正,這是錯誤的認知。 所以,台灣在廣闊的南海,也是有領海的,就僅限於東沙、太平島周圍而已;絕非整個南海都是台灣領海。更重要的是,台灣在南海是沒有經濟海域的,不是現在沒有,而是在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就沒主張過了。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5676 「海建興20號」遭印尼扣押7天 蔡政府爆限縮漁權弭爭議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446004 馬辦指美艦侵犯領海主權 民進黨︰和中國相呼應造成敵友不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720625 外交部:依國際法主張太平島主權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762343 南海仲裁 管碧玲:沒影響現有經濟海域 勿製造恐慌 https://lci.ly.gov.tw/....../pdf/105/49/LCIDC01_1054901.pdf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6月6日 https://lci.ly.gov.tw/....../pdf/105/63/LCIDC01_1056301.pdf 內政委員會2016年7月13日
曾韋禎
2021-02-23
「TAIWAN」的含金量
赴任後屢屢立功的台灣駐法代表吳志中大使之前看到我名片上印「TAIWAN」,且燙金,和我就此聊了一下。 結果,剛進入牛年,我收到他的賀年信,竟然除了名片外,連信封帶信紙全都印有燙金的「TAIWAN 」及外交部的部徽,令我眼睛一亮!- 我相信,每個接到他的名片或信函的法國人也會。 少壯派果然是劍及履及, 我追都來不及! 這樣就對了: 老共到處封殺「TAIWAN」, 我們就到處傳播「TAIWAN」! 信封加信紙,這回輪到我學他了。 等一下,想封殺「Taiwan」的 好像不止是老共而已吧。 那,我(們)更要加緊腳步了, 讓全世界(包括台灣有些人)知道: Taiwan 的含金量 高到我們可以確認是四「代」同堂: Taiwan是自由民主的代表 China 是專制獨裁壓迫的代號 反TAIWAN者是CHINA 的代辦 失去自由民主會是姑息養奸的代價 * 信上手寫的「cher ami」是法文「親愛的朋友」之意。這兩個法文字,我很喜歡,因為它們聽起來,很像台灣的「切阿麵」(摵阿麵)。冬夜,街角亭仔腳的麵攤,昏黃的燈光,鍋蓋往一邊掀開,熱騰騰、伴著清香的水氣迎面飄了上來。。。是我那一代人甜美的回憶。 咦,好像離題了?嗯,還好,「切阿麵」,很Taiwan 的。
謝志偉
2021-02-23
台灣國家隊選手培訓的幾個迷思
昨天晚上七點半左右,很意外的接到體育署張署長親自打來的電話,跟我說明有關女子國家足球代表隊的集訓待遇問題,將會以整年度的集訓計畫來認定,由於一年內比賽+訓練天數超過180天,所以未就業未就學的選手,將會給予每月45000元零用金,而學生及其他依然有正常收入的選手,每個月將比照亞、奧運培訓選手,每個月給予15000元零用金,而且,可以依照足協的計畫,進行以賽代訓+階段性集中訓練的方式,不用侷限在訓練基地。 非常感謝張署長親自來電說明,令我受寵若驚,嚴格來說,昨天上午十一點由劉世芳、吳思瑤、賴品妤三位委員,聯名在立法院召開的協調會,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當然,從周末開始便不停向體育署去電諮詢的其他幾位委員,也給予了非常有力的支援,讓事情很快的圓滿落幕,希望選手們短期內可以心無旁騖的備戰九月的亞洲盃,其實吵了這幾天,能領到45000元的選手,還不到十人,也就是說,大家爭的就是每個月45萬的差額而已,拉到國家的層級來看,實在應該覺得羞愧。 對我而言,這只是個案的妥協,並沒有解決真正核心的問題,就算現在女子足球代表隊可以依照自己的節奏來集訓,但是其他項目呢?每個月45000元或是15000元的零用金,是比每天316元來得優渥,但是這是否是台灣的運動選手所應該獲得的待遇呢?我們需要更合理、更制度化的國家隊待遇,來幫助更多的運動選手,才是最終目標。 我想,我們應該來深入討論,過去台灣在國家隊選手培訓上面,所碰到的幾個迷思,或許才能找出真正的解決之道。 第一個迷思「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這個概念原則上沒有錯,但光有勇夫是沒用的,勇夫不代表成功,假如體育署宣布,如果拿到世界盃足球賽金牌,每位選手都可以得到十億新台幣,我相信這依然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空談,事實上,根本不必拿到世界盃冠軍,只要能打進世界盃決賽圈,所得到的成就與效益,早就超越某些運動一百面金牌的價值。 簡單的說,你把獎勵的目標,放在踢進世界盃,跟拿到世界盃冠軍相比,選手才會真正有動力,也才有可行性,在亞奧會不分項目,都設定超高額獎金,本身就是一種謬誤,也造成許多在國際上真正具有地位的運動項目,台灣的競爭力反而奇低,因為越競爭越受歡迎的項目,以目前的獎勵及訓練方式,越不可能達成目標。 有些項目的獎勵金其實不用訂到那麼高,但是必須是具有達成可能性的,例如男子足球踢進亞洲八強是有可能的,拿世界盃或奧運金牌,暫時是癡人說夢,何不訂一個進入八強,可以領到兩百萬或三百萬獎金的門檻,這種不一定要很重的重賞,才會讓勇夫有機會,否則預算都只是編好看的。 第二個迷思「集中式管理」 長期以來,台灣的國家隊訓練,一直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觀念,認為把選手進行軍事化管理,選手的能力就會一飛沖天,在五十年前或許可行,因為那是個運動科學及國際交流還不興盛的年代,如今已經是各種運動項目高度職業化、技術化的世界,特別是團體型的球類運動,透過高強度的比賽及技術交換,才能夠讓選手突飛猛進,關起來閉門造車的方式早已不可行。 每項運動有其不同的特性與訓練方式,體育署跟國訓中心,應該採取更開放的心態,對於每種運動的訓練計劃與場地,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不管是「以賽代訓」、「移地訓練」、「集中訓練」等等,都應該視每個不同運動協會的規劃來因應,切莫不要有「不在中心就是不受管理」的上位心態,基本上能夠進入國家隊的選手,不太可能領了補助之後,訓練時都在郊遊、烤肉。 退萬步言,就算全部項目都集中到左營訓練中心,體育署長官又怎麼知道選手在練什麼、效果如何,勝負本來就是各單項協會與教練要承擔,沒有人比教練更清楚該如何訓練,一旦成績不理想,教練也自然該負起辭職下台的責任,這才是天經地義。 第三個迷思「 選手不應該領雙薪」 這個想法在邏輯上其實有非常大的謬誤,體育署總是覺得選手既然領有國家的補助,自然不應該又在外面有其他的工作領有酬勞,這是非常錯誤的思想,縱使是美國NBA選手或是歐洲足球超級巨星,除了母隊的工作之外,他們也會有廣告代言,甚至經營商業品牌等行為,參加國家隊的比賽時,該有的酬勞與獎金也不會少拿,因為其實這正是證明一個運動選手價值的最好時機。 我們舉個例子好了,一般選手平常每個月可以賺50000元,參與國家隊的比賽或訓練時,可以領45000元,照理說一個需要被國家徵召的頂級選手,身價應該比一般的選手高才對,但是當他辭去一般的工作,代表國家出賽時,他的收入反而比一般的選手少了,這在邏輯上就說不通,如果讓選手在進入國家隊領有補貼,他又有能力得到另一份酬勞,這才是能夠顯現出選手的不同之處,否則如果領有補助就不應該另有收入,照理說應該連316元的每日零用金也不該領才對啊! 若選手因為有其他酬勞而不夠認真努力,他也可能因此被踢出國家隊,此時他的身價就回復到一般人,這才是正常的市場機制,國家隊選手就是應該有機會賺得比一般選手多,而不是反過來為了國家,必須犧牲其他可能的收入。 回到我們一開始所說的,女子世界盃的培訓待遇暫時解決,只是個案審查拉鋸後的結果,並沒有改變結構性的問題,正本清源之道,就是要提高選手進到國家隊比賽或是訓練時的待遇,如果每日訓練津貼能夠高於一般選手的正常收入,那麼也就不用執著於到底怎樣叫長期集訓,什麼情況可以領月薪,什麼情況不可以,全部回歸到依照天數計算即可。 其次是要針對每個不同單項運動,進行不同的計畫審查,不要害怕「如果每個協會都提不一樣的方案怎麼辦?」,事實上每個協會的方案一定是不一樣的,大家的訓練方式都一樣才是不正常,體育署應該針對不同的個案,召集學者專家來研究各協會的方案是否可行,同樣的,建立責任機制也是必要的,一旦各個協會的訓練計劃出了弊端,或是成績一落千丈,相關的組訓人員也應該負起責任。 過去六年,台灣運動彩券總共挹注了超過兩百億台幣的發展基金,但是我們卻未能看出具體的成效,其原因就在於運發基金是一個新的項目,大家仍然對於該如何使用,還沒有完全掌握,同時各種規則辦法也尚未齊全,我倒是建議是否應該立法規定運發基金中的10%或是15%,只能用在國家隊選手的待遇或是獎金,剩下的才能用在各種軟硬體設施,因為運動回歸到最後,「選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過去六年,台灣各種代表隊選手,能分配到三十億的薪資待遇,每年五億的經費,以重大賽事半年一期的訓練期程來算,每年可以讓兩千人次得到我們這兩天吵鬧不休的待遇。 至於實務上要如何運作,法令應該要如何修訂,希望能有更多專家學者給予意見,立法院的委員跟體育署的長官共同參與討論,個人覺得觀念轉一轉,放下舊思維,一切沒有那麼難。
石明謹
2021-02-23
判斷訊息可靠性的八個元素
判斷訊息可靠性的八個元素 1.訊息渠道的質量如何? 訊息是否透過同儕評審的出版品、教授的專著,教科書,經編輯的二級出版物,百科全書,演講,面對面的對話,報紙文章,電視廣播,博客,YouTube或社交媒體?我們必須根據訊息通道的好壞來評估訊息的質量。 2.誰是訊息的主要來源? 專業科學家,通才專家,公務員,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醫師、會計師) ,記者,老師是主要來源?朋友,同事,“熟人”,政客,銷售員?訊息作者能勝任嗎?她的證照是什麼?他的記錄是什麼? 3.訊息的主要來源是否獨立? 誰在支付主要來源的帳單?納稅人,報紙,電視台,企業,政黨或利益集團(例如,製藥業,煙草業,石油業)?跟著錢追蹤訊息! 4.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鼓勵,啟發,告知,教育,測試,自我增強,冷靜,說服,迷惑,誤導,欺騙,激怒,恐慌?誰從溝通中受益? 5.如何獲得知識? 透過原始研究(例如,從理論上,實驗室實驗或現場研究),透過記錄研究(文獻綜述,探索性綜述,文本比較或薈萃分析),軼事,聽證會-透過猜測,民間智慧? 6.訊息是否完整? 訊息是最新的嗎?有人為您預選或過濾訊息嗎?是否已解決本身不一致問題?是否探索了其他解釋? 7.訊息可以獨立驗證嗎? 同行專家是否經過審查?是否引用並提供參考?是否對研究假設,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進行了足夠詳細的描述,可以在原則上複製結果嗎? 8.訊息沒有偏見嗎? 結果是否具有統計意義?論證和結論的邏輯是否正確? (Elements of Truth, Michael Baumann)
李忠憲
2021-02-23
匯率高低估如何判斷?論人民幣匯率霸凌問題
四十年來(1980~2020)亞洲各主要出口國匯率之變動表(黃天麟製表) 最近台幣升值趨猛受到熱議。數月前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新台幣匯率廿九防線一破,業者都將做白工,但去年十月就突破廿九元兌一美元,向廿八.五元邁進,然而台灣機械大廠股價都創新高,為什麼?因為主要競爭國韓、中、日幣對美元均相對升值。所以匯率之是否高估或低估,還得看競爭對手的匯率,只要能同步升貶,新台幣升值就無可大驚小怪。 另一個判定匯率是否高或低估的主要依據,則是「觀察期」,比較一個月或兩個月沒有意義,要用較長時間去觀察,起碼一年,更精確的是十年、廿年,甚至四十年。一個國家有沒有用匯率獲取不當競爭力,使用四十年觀察期的走勢最為明顯。請參閱下列四十年來各國匯率升貶度表。 由上表可一目瞭然,以四十年走勢言,日円在亞洲大出口國中是最強勢的貨幣,也是日本經濟遺落卅年的主因。台幣也是長期對美元升值的國家,也因此引發廠商西進,讓經濟起落不定,韓國是利用東南亞金融危機,及二千年網路泡沫經濟大貶的國家,藉此打垮了日本三洋、東芝、台灣DRAM、面板產業,中國即是操縱匯率,以匯率紅利崛起的最佳範例。四十年觀察,我們應該獲得一個明確答案,即中國才是長期的匯率操縱國、韓國次之,台灣、日本不是。 令人嘆息的是,世間總有因循守舊的專家,認為人民幣雖然在一九八○年代大貶,但其效力早已在往後的十幾年中由工資之調升、進口物價之上升及通貨膨脹所抵銷,人民幣已處於合理價位。持此立場者大有人在,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及美國商務部許多官員。 事實真相是,當今人民幣仍低估約卅五至四十%,因被物價、工資稀釋的,只限於部分工資與物價、房價而已,仍有許多經濟要素以「差點」(Handicap)「溫存」其「匯率紅利」。日前南韓與中國間交鋒的泡菜戰,即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南韓是「泡菜宗主國」,但二○一四年南韓進口泡菜九十九%是中國產,主因是價格。我們還可以列舉數以千計的例子,如果在中國製作都比在日、美便宜,毫無疑問,這是「人民幣低估」的結果,試問︰若人民幣匯率升至三元人民幣兌一美元,中國泡菜還能大量出口南韓嗎?中國去年還有五三五○億美元貿易順差,是從哪裡來的? 冀望美國的財政金融官員在判定匯率高估、低估之時,除「短觀」外,進一步以「長觀」看匯率,才能正確認識人民幣低估的問題。 (作者是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黃天麟
2021-02-23
奇怪的帶風向民調
最近,台灣政壇掀起了一股「選總統熱」。老金童趙少康才剛回歸國民黨,就宣布要參選二○二四;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更誇口說選總統「一年時間準備就夠了」。 隨著這股選總統熱潮,各家媒體也開始熱議各政黨可能的參選人聲勢。其中美麗島電子報是最早每兩個月定期公布特定政治人物的「信任度」排名,用來推論他們參選的聲勢高低。往往美麗島民調只要一公布信任度排名,各家媒體就爭相引用報導,影響所及,也開始有部分媒體跟進採用所謂好感度、喜好度,進行總統大選的選情預測。 事實上,要調查民眾比較支持誰當總統是「單選題」,不管幾個人參選,我們只能選擇支持一個人。現在坊間媒體有關政治人物信任度、好感度之類的民意調查,其實是「複選題」,因為民眾可以同時信任、欣賞不同的政治人物。所以特定媒體用有虛胖灌水之嫌的信任度排名,拿來推論二○二四的總統支持度,實在是邏輯不通、十分奇怪的事。 舉例來說,侯友宜的信任度一直維持在七成左右,但是表態信任侯友宜的人,一樣可以表態信任賴清德、表態信任柯文哲。所謂信任度七成,並不等於侯友宜二○二四參選就能囊括七成以上的選票。 如果這些媒體真的想知道,當下民眾最可能支持誰?最簡單且正確的問法應該是:「在某甲、某乙、某丙中,你最支持誰來做我們下一任的總統?」或是「在某甲、某乙、某丙中,你認為誰最適合做我們下一任的總統?」相信會馬上得到更精準、且更具參考性的答案。 特定媒體捨此簡單明瞭的「總統支持度」或「總統適任度」調查不做,卻一再誤用「信任度」、「喜好度」來推論選情,就不免讓人懷疑,是否在為特定政治人物帶風向、造聲勢。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距離大選還有三年,這些奇怪的媒體民調,真的先看看就好。 (作者是民調從業人員)
潘煦茹
2021-02-23
身分清晰
武肺、香港與新疆引出政治氣候變化,撥去雲霧,眼前一片清晰,習家政權的惡性、台灣不靠中國反而好、美台關係提升,戰略紅線畫定、台灣的身分和替中國搖旗吶喊者的面目,都更清晰彰顯在世人眼前。 揮別模糊轉向清晰,國際因素主要操之在人,台灣只有站穩腳跟,善盡責任;自己身分的清晰操之在己,既有人民支持,也獲民主友邦理解。 護照設計縮小英文「國號」,極大化英文「台灣」,讓持照人身分及發照國家一目了然;海巡署的巡邏艇標示大字英文「台灣」,眉目分明。中國霸道在國際組織強暴台灣身分,台灣不冒牌當中國是適當反制。 但有幾個跟兩蔣喊反共的中國人,不甘歲月老去,有人倡言巡邏艇應放大標示英文「中國」,不讓中共「專用」;有人不知所云把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口號改成「一分軍事,九分政治」;也有人碎碎唸,逼政府買不安全的中國疫苗以表示「善意」。 這些人吵吵嚷嚷迷戀中國,還把中國黨的異類「台灣人」黨主席做掉,逼他宣示不考慮競選下屆總統,讓他知道自己中國血統不純,只能學王金平抬轎,不能搶坐轎。 這些蔣介石的徒孫,竟不知蔣介石有「亡國」與「被凍結在台灣」之嘆,「三分軍事」只是被迫放棄「反攻大陸」的飾詞。從對日和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到台灣關係法,都有「適用範圍」的界限;蔣介石未經美國同意更不得對中國使用武力。 本土政權沒有侵略的野心,軍事只基於自衛的必要。美國不准蔣介石打人,並沒有說他不能自衛,「一分軍事」能自衛嗎?才唱衰美國靠不住,不要淪為美國棋子,突然可以改口「安全靠美國」,這種騙子嘴臉,清晰在台灣人眼前!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1-02-23
兩岸協議VS.中英聯合聲明
新春期間,國民黨陣營一再地推銷中國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認為須修法,但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十八日接受中廣主持人王淺秋訪問時卻表示,陳時中恐怕忘了兩岸早有簽署「醫療衛生合作協議」,認為指揮中心應該依照這份協議,在防疫和藥品上與中國共同合作。 巧的是,前總統馬英九大年初一(十二日)到行天宮參拜時,針對防疫問題向蔡英文政府提出三點呼籲,第二點便是要推動十一年前在他任內,楊志良以衛生署長身分與中國簽訂的「海峽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協議」,亦即要求蔡政府與中國共同防疫。 我不禁想起在香港「回歸」二十週年前夕(二○一七年六月三十日),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現在香港已經回歸祖國懷抱二十年,《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天啊!一九八四年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是國際認可的,但中國外交部卻以強烈的語氣,片面就廢棄了,僅視為一個歷史文件而已!試問:馬英九、楊志良與其國民黨等人,怎麼還期望中國會履行與台灣簽訂的任何協定呢? 中共至今依然沒放棄武統台灣,並且在其福建東南沿海針對台灣部署了兩千多顆飛彈;然而,馬英九、楊志良與其國民黨等人,過年期間卻仍心繫祖國,念念不忘配合中共統戰,推銷中國疫苗,要求台灣不要再稱呼武漢肺炎,並與中國共同防疫,可見他們對祖國之情真意切,讓台灣人不由得背脊一陣發涼!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李欣芬
2021-02-23
«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民進黨創黨39週年 賴致信黨員:人民為先、虛心檢討
陳昀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如何解戈耳狄俄斯之結? 美國為台積電大傷腦筋
林保華
新任國民黨主席只能順從洪秀柱的「一中」符咒?
尤榛嚴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國民黨打算陪中共撒謊嗎?
李筱峰
民進黨立委與賴餐敘 盼解財劃法衝擊
謝君臨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