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避而不談?視而不見?

避而不談?視而不見?

  台灣主流思維,對當前外配現象純採正面樂觀心態看待,對其重大陰暗面,以及種種潛在弊病甚至危機,多避而不談,視而不見,令人憂慮。示意圖/Pixabay,網路,民報合成   日前我在民報網站發表〈建立總量管制思維〉一文,檢視所謂小明事件,亦即中配幼年兒女,因受疫情影響一時不得返台所引發爭議,並就台灣特有外配現象提出數項疑問。 文中指出,當初國人若未選擇娶中配,今天即不會出現小明事件。說來其理甚明,各位小明若非母親原籍中國,即無須有隨母赴中探親之行,也不致因疫情爆發陷身中國。所以小明困境純然是父親所做選擇之後果。 然則又為何有如許多明爸爸娶中配,或再進一步質問為何有如許多國人,熱衷於娶外配,而尤其是中配異國婚姻,以致目前在台外配已高達56萬人,而其間中配又佔37萬?大批國人娶外配是出於何種動機?台灣的外配現象,又是否有助於台灣自稱人權立國的形象? 國人談到外配,多是側重於凸顯其種種光明面。政府文宣更是大力標榜美化,引為多元、包容、開放等進步價值的具體顯現。 然而無可掩飾的是,台灣娶進外配異國婚姻,不是千里姻緣一線牽天作之合,甚至也不是一般正常男婚女嫁,而是普遍具有商業色彩買賣婚姻,或說得更難聽是變相販賣人口。 異國婚姻隱藏的問題 嫁來台灣外配,不論原籍越南、印尼或中國,大致都有一共同特色,即是出身於偏僻村鎮貧苦家庭。若以中國為例,多數中配也是來自東南沿海以及內陸省份農村,未見有大批北京小姐、上海小姐嫁來台灣。此外當然更沒有韓配、日配現象。 由此而觀,台灣的外配婚姻,恐是很不足以言人權甚至人道。越南、印尼或中國弱勢家庭純為聘金,倉促將女兒嫁與來歷不明,個性與品格全無所知台灣人,和早年弱勢原住民將女兒賣給人口販子又有多大不同?當道人士對這一現象難以干預,國人應能理解,但若反而大力宣揚歌頌其光明面,則恐即未免過於天真。 關心各種人權,而尤其是女權人士,又可曾想到上述等國低收入弱勢家庭女兒,被硬嫁給陌生台灣男人,心中的恐懼、委屈與不甘? 誠然,嫁來台灣各國外配,也絕不盡是家庭安排擺佈下的輸出新娘。但即使確是心甘情願正常婚姻,又有多少純是一見鍾情或情投意合愛情故事?假定今天台灣是一貧窮落後第三世紀國家,是否仍會有如許多外配嫁來台灣? 若再就這一疑問做進一步探討,假定外配是滿懷如意想像嫁來台灣,然而發現夫家經濟狀況社會地位都遠不符原先期盼,又是否極可能已為家變埋下不定時炸彈? 以上所舉外配婚姻陰暗層面,不是人權、包容、多元等理想所能掩蓋,國人無論朝野,對之也應以成熟務實眼光看待才是。畢竟大家都已不是高中小女生。 行文至此,再回到本文開始所撰重點疑問。台灣有如許眾多人選擇異國婚姻娶外配,動機何在? 作者提出台灣的異國婚姻隱藏各式的問題。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正視外配婚姻陰暗層面 最容易解答的兩樁案例,一是退役老兵娶中配,目的是找一伴侶陪伴度過暮年,正好手頭存有積蓄,可以完成心願。一是家有重度身心障礙獨子,定要為他娶一媳婦傳宗接代,本國對象既不可得,即買一貧苦人家外配。但這兩類動機都極不道德,也都有損國家形象。 老兵人到暮年想覓一伴侶照應生活共度餘生,本是無可非議。但實際情形卻常是一方利用相對經濟優勢,娶來年齡過於懸殊對岸輕熟女,甚至更年輕女性,即是老不修缺德矣。若是娶來外配為身心障害兒子傳宗接代,即是要人家女兒斷送掉一生。欺負人也不能欺負到這地步。消息傳回女孩原鄉,人家會對台灣產生何種印象? 另外一類動機,應是著眼於越配、印尼配或中配來到台灣,人生地不熟而又舉目無親,比較容易控制役使,和昔時ㄚ鬟侍女無大差異。這一動機雖不似上述兩類之可惡,也是醜惡骯髒,不能向人明說心境。 我在前篇投書也曾指出,就台灣中配而論,國人尚須注意到可能存在的國安危機。如果娶來的中配沒有特殊培訓,嫁來也負有特殊任務,則該中配之來,即真是名副其實的入島入戶矣。 中國對台灣的柔性併吞,策略之一即是選擇各類免疫力薄弱,敵我意識模糊族群滲透經營,如各地宮廟團體,原住民大小聚落,乃至僻遠地區中小學校,恐均已受到影響。來台中配這一區塊,應也是無可避免成為其運作目標,但不知可有國人注意及此否? 台灣的主流思維,或應名之為現行政治正確,是對當前外配現象純採正面樂觀心態看待,對其重大陰暗面,以及種種潛在弊病甚至危機,反似多採避而不談,視而不見態度,是令人不能無憂現象。
敏洪奎 2021-03-03
中國黨要卸下不公不義黨產的包袱?

中國黨要卸下不公不義黨產的包袱?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 (來源 台灣英文新聞)   被權貴黨員連勝文謔稱為「丐幫」的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為中國黨),最近掀起一股競逐黨主席的暖身戲碼。 中國黨真的變丐幫了嗎?其黨主席真的變丐幫幫主了嗎? 答案是:未必! 理由是:行政院黨產會認定中國黨及其附隨組織,應收歸國有不當黨產共七六八億元,因該黨不服行政處分提告纏訟,國家至今僅收回一四二五萬餘元(2021年1月14日自由時報),可見,到今天,中國黨至少都還是坐在金山銀礦上的叫花子,國人千萬別被該黨自稱丐幫的低姿態所騙! 須知:中國黨別的本事沒有,對捍衛其不公不義黨產有強烈企圖心倒是無庸置疑的!在中國黨一應黨產都收歸國有或返還當初被其惡意廉購的私人之前,只要該黨再度入主總統府,國會席次又過半,對解散黨產會與促轉會以及翻轉不當黨產應收歸國有之行政處分,還會客氣嗎?還怕不成功嗎?果如是,該黨豈不重登全球最富有政黨寶座? 其實:中國黨偌大的黨產如果來源清清白白、正正當當,國人除了佩服其生財有道和懂得經營術外,還能如何?問題是,在中國黨一黨專政獨大的年代,同時期的民社黨、青年黨,誰不是窮哈哈加苦哈哈?中國黨靠接收日產的無本生意、低價強行收購私人產業、大開國庫通黨庫等門路,卻肥得出油!可見中國黨的生財之「道」,不是靠正道、道義,而是靠黨國不分及掠奪私產發的不義之財! 該黨一票黨營事業(如復華證金、中廣、電視老三台),當年靠不公的特權保護而吃香喝辣,業績是蒸蒸日上;在開放黨禁、報禁,尤其政黨輪替、特權保護不再後,卻紛紛敗下陣來!像中國黨的機關報中央日報,即不敵同業的競爭而宣告關門大吉;1999年以每股62元上市的中視,隨著「黨政軍退出媒體」的進行,至2009年9月21日竟落得減資52.4497%的下場!可見中國黨黨營事業的經營「術」,不是靠高明的經營手法,而是靠特權保護;在面對市場的公平競爭時,是不堪一擊的! 窮得只剩下錢的中國黨,一直沒搞懂,有時候,退後原來是向前、失去原來是獲得!告別(取自於國家、人民的不公不義黨產的包袱)原來是重逢(公義)!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1-03-03
《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

《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

「這是我寫過的書中,最令自己心痛如絞的一本書。」 這是1990年2月我出版的《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一書的自序〈哭過歷史的漫漫冬夜〉的第一句話。我在序文中接著說: 「本書所記述的這三十幾位在二二八事件中消失的台灣社會菁英,雖然每個人的背景不,但最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結局。每一條活生生英靈的消逝,都隱埋著一齣齣椎心泣血的悲劇 。而我知道,我僅寫了三十幾人而已,還有三百多人、三千多人,甚至三萬多人,我來不及寫,我無能力寫,甚至倉惶失措不知如何寫。他們的每一條英靈,都串組成令人隱隱作痛的台灣近代史的辛酸與血淚。在受難者家屬的訪談中,在目擊者的見證下、在發黄的文獻史料堆裏,我曾幾度唏嘘淚下,掩卷長嘆。我發現,那些在事件中被消除殆盡的社會菁英,如果能假以一個正常的國度,他們之中足可組一個堅强的内閣。然而,他們竟遭此下場,實在是台灣社會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難道這是『亞細亞孤兒』的歷史宿命?」 1994年我應邀赴美對台灣留學生巡迴演講,到密西根時,來接我的一位留學生吳宗信(現在已是知名的火箭專家)見面第一句話就對我說:「你的《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害我讀到哭。」,我說我也是含淚寫完此書。想起研究所時張玉法老師的告誡,寫史要平心靜氣,奈何台灣那段辛酸血淚史,誠如我在序文中所說: 「面對那段淒涼的史事,我的感情竟脆弱得有如北台灣深夜裡繽紛的雨絲,忍不住裂心的低泣。」 很意外的是,我在「裂心的低泣」中完成的這本《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竟然獲選當年(1990)中國時報(當時的中國時報還未被媚共商人買走)「開卷版」選出的十大「年度好書」。今天回顧這個「年度好書」獎,不免有些慚愧,以今天的標準看,該書一手史料相當不足,寫作也極粗糙,實在不夠格稱為「好書」。但是格於當時政治環境,在解嚴前後的時空中,「動員戡亂」還未結束,我要搜集史料相當受限,許多受難家屬仍在恐懼之中,我去訪談時不是遭拒絕(還有家屬問我「是不是活得不耐煩?」),就是不敢暢所欲言。即使像阮美姝老師這樣有心為乃父(阮朝日)平反的人,在我訪談之後,都還特別交代不要寫出她的名字。所以該書未達理想乃勢所必然。不過相較於過去,這本書已經突破許多禁忌,說出許多眾所不知之事,也許這是得獎的主因。 24年後,隨者禁忌逐漸打破,更多的史料紛紛出土,相關的口述歷史、回憶錄、研究報告也紛紛出籠,學界對二二八死難人物的研究也更加周詳。相對之下,我原版的《二二八消失的台灣精英》一書顯得何等簡略而無物。因此玉山社總編魏淑貞與我商量,可否考慮重寫再版?我也覺得有增補改寫再版之必要。但時隔24年,我已髮蒼齒搖,廉頗老矣,不能炒飯。因此特邀請我的學生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的碩士陳孟絹來協同編纂。 孟絹心細手勤,任勞敬業。讓原版只書寫31人,再版增加為34人,且一冊變成上下兩冊,於2015年再版。我們知道,二二八事件中死難的台灣精英還多不勝舉,遺憾篇幅及時間所限,只能先到此為止。 不過要順便一記,本書再版後,我原版一些較為感性的文字變動改易了,代之而起的是廣羅學界研究的成果於全書,但也因此受到好友許雪姬教授指摘有「抄襲」之嫌,好在這些所謂「抄襲」,都有註明出處來源。 成書之日,又逢「太陽花學運」為台灣前途群起奔命,展現台灣新青年的勇往與智慧,當可告慰於二二八死難精英前輩在天之靈!    
李筱峰 2021-03-03
紐約州長康莫終於要面對現實

紐約州長康莫終於要面對現實

02/28/2021星期日 紐約州長康莫Andrew Cuomo的兩項醜聞終於讓主流媒體認清楚是大件事了,康莫也終於要面對現實,不能夠再躲在自己的謊言「都是川普跟政敵陷害」後面。 昨天,再有一個女子出面指控他,說他用言語挑逗,問只有25歲的 Charlotte Bennett 有沒有跟年紀大的男人有性行為。這名女子是去跟紐約時報揭發的,所以再也不能算在共和黨身上。 這位女子是康莫的醫療政策顧問,她說,她感覺到(63歲的) 康莫想要跟她(上床),她感到很不舒服,就在去年十一月辭職了。這是典型的辦公室性騷擾,不知道民主黨那班人,還有Me Too,女權份子那些人會採取甚麼樣的行動。(下圖左起:Charlotte Bennett,康莫,Lindsey Boylan。) 康莫已經發出一份很長的聲明,第一次算是道歉,說「從未有意的冒犯任何人,或是造成對任何人傷害,…有時可能以為開玩笑playful,以為很好笑,公開的私下的,都可能這樣做過,如果傷害到人很抱歉。」 這是繼過去幾天,另一位康莫的政策顧問波瀾Lindsey Boylan指控康莫言語挑逗她,還強吻她之後的第二個。對於波瀾的指控,媒體過去佯裝不知,不予報導,現在看來躲不過了。越來越多的民主黨人也無法再躲藏,因為他們過去對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的那些虛假指控都毫不留情地攻擊,現在能不表態嗎? 僅僅在半年前,康莫還是美國政壇大紅人,美國媒體每天跟蹤他的電視簡報,拜登稱讚他對付新冠肺炎的做法是金準位,用來打擊川普。他自己出版一本書自吹自擂自己的領導能力,Emmy還頒發他國際大獎,獎勵他善於利用電視宣傳Covid19的訊息,我想就是因為這些錯亂的吹捧,才一方面引起他的自大,越來越沒有節制,也更引起這些女性的看不慣。如果他不是被媒體這樣吹捧,也許這些事都不會發生。 (不過還是要強調,主媒即使報導了,力度還是相差很遠,首先,不是頭條新聞,其次有些電台還是報導幾句,不像卡瓦諾,或是川普的負面新聞是包裝好的整條特大新聞。最後,不會找當事人反覆的訪問,也就不會有附屬新聞。這中間的差別還是天與地。)
袁曉輝 2021-03-01
檢驗言詞的標準是行動

檢驗言詞的標準是行動

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今一同出席二二八事件74週年中樞紀念儀式。(取自蘇貞昌臉書)     對某些政客或政黨,紀念二二八活動,越來越像是一種論述競爭,不讓本土論述獨佔這個領域。但是,那些截斷歷史、現實與未來的論述,實在很難禁得起檢驗。台北市二二八事件七十四週年紀念會,柯文哲邀馬英九同台,一個象徵加害者,一個自稱受害者。不過,這樣的歷史辯證法,並未獲得熱烈掌聲。所謂的和諧團結、求同納異,乍聽之下沒什麼不好,但檢驗言詞的標準是行動。掌聲沒有響起,不是他們講得不好,而是行動跟不上。 什麼行動?最簡單的就是, 二二八的元凶蔣中正的象徵符號如何處理?加害者如何處理?乃至不義黨產等轉型正義如何處理?這些大哉問,馬英九要超越對立,撫平傷痕,柯文哲一日北高,以汗水取代淚水,讓仇恨停止。除了華麗文藻,同時展現什麼行動?或者展現什麼反行動?多說無益,具體行動才是眉角。猶記二○一四,柯文哲對姚立明說:我被認為是深綠,你被認為是深藍,我們倆只要站在一起,我們倆可以理性的交談,我們倆可以合作,全台北的市民都知道,藍綠就可以和解。後續如何,眾所皆知。 台灣的寧靜革命,有其優點,也有缺點。轉型正義,不走德國的清算歷史,而走南非的真相和解。這樣的選擇,反映了台灣社會的溫和敦厚,企圖擁抱更多人納入共同體,卻也低估黨國遺毒的負隅頑抗,那些黨國附隨至今毫無道德內咎。台灣的包容性民主實踐,讓他們得以重新執政,更使轉型正義之路佈滿荊棘。黨產的司法糾纏沒完沒了,加害者大呼小叫自己是被害人。黨國威權象徵符號,諸如盤踞在全國上下的蔣公銅像、教科書敘述內容等,尤其是中正紀念堂,至今仍是轉型正義反動員的精神堡壘。口頭道歉,行動抗拒,流的是鱷魚的眼淚。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查緝私煙導致星火燎原,更大的背景是國共內戰,蔣氏急於鞏固政權、預留退路,於是在台灣先之以屠殺,繼之以白色恐怖。奉盟軍命令受降者,搖身一變成為外來政權統治者。接著,國際冷戰開始,為了防堵共黨勢力擴張,民主陣營默認蔣氏外來政權以自由中國之名盤據台灣。殖民性質的黨國體制,經由二二八、白色恐怖,君臨台灣至李登輝的寧靜革命。可以說,真正反省二二八,在於遏阻各種外來霸凌,支持台灣人民自我統治,包括制憲正名加入聯合國,徹底解除二二八的魔咒。 然而,當台灣幾度民主修憲,將外來政權在地轉化,美其名紀念二二八者,依舊滿口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一家親,舖陳另一個中國外來政權君臨台灣,埋下另一個二二八的伏筆。武漢肺炎之亂,那些人先是痛斥政府不捐口罩給中國沒人性,復又責怪政府不該拒絕中國疫苗,卻未究責北京隱匿疫情為害國際,何其厚彼薄此?要求政府鄭重宣示絕不追求台獨,對中國和統滲透、武統恫嚇則習以為常,滿腦子北京的反獨促統。為過去的二二八道歉,為未來的二二八招魂,自以為國人都看不出這種兩面手法,還反嗆不知批評的依據是什麼,裝傻還是裝可愛? 行動的檢驗,還有香港的進行式。港版國安法,正在加速香港內地化,中英聯合聲明俱往矣。過去不到一年,民主派抓的抓、逃的逃,國際紛紛譴責、制裁。時至今日,連香港的緊身衣選舉,也將遭到取消,港人治港再定義成愛國者治港,反中亂港一律逮捕、DQ。港版二二八正在清鄉,還看不到底線。紀念台灣二二八的台派看到了,呼籲拒絕中國政權。馬英九、柯文哲有什麼行動聲援港人?還是對北京黨國暴力視而不見?從而對中國機艦襲擾台灣也麻木不仁?二二八不是哽咽道歉而已,它是一個歷史意識與未來行動的銜接,兩者合而觀之順理成章,才能判斷一個人是在「紀念」或「消費」二二八? 二二八,七十四週年又行禮如儀過去了,多數人並不記恨但是難以釋懷,那些加害者及其利益承受者幾無悛悔之意。而率先向台灣跨族群受害者道歉補償之舉,竟出諸他們仇視的台灣人總統李登輝。加害一方伺機反撲,受害一方互舐傷口,台灣人情何以堪?黨國之子馬英九之外,還有不少暗黑的沈默敵意。自稱受害家屬的柯文哲,未能力挺轉型正義卻「被斯德哥爾摩」,尤令人費解。於是,二二八堪稱進行中的歷史,它是台灣連結過去、現實與未來的行動途徑,絕非逞口舌之辯的論述競爭。在越來越多人公然政治消費之際,它的歷史終結更迫切召喚台灣人民的歷史性行動。
自由時報社論 2021-03-03
跟中國共產黨做生意須知

跟中國共產黨做生意須知

  鳳梨之亂告訴台灣人ECFA是「包著糖衣的毒藥」,力推ECFA的馬前總統,也承認ECFA是政治交易,不是國貿交易,所謂放下政治成見,證實「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根本就是芭樂票一張,更不用說WTO,甩都不甩,法律之於阿共仔,對他有利是法律,對他不利則是廢紙一張。 與阿共仔做生意「風險」比中樂透還高,中國片面停止台灣鳳梨進口,馬前總統承認「在產季之中突然宣布暫停台灣鳳梨進口,來得又快又急,不僅衝擊果農生計,也讓台灣社會錯愕,傷害台灣民眾感情。」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阿共仔不是慈善機構,它的經濟崛起是靠偷、拐、搶、騙國際各國,他是國際詐騙集團,貪婪之國,貪婪金錢是手段,併吞他國是終極目標,台灣鳳梨之亂,只是阿共仔行騙世界中的小菜一碟,一.五億美元台灣鳳梨毀約,相對於貪婪中國對於美國上千億美元貿易順差,只是九牛一毛,跟美國做生意它都敢偷拐搶騙各種企業技術,對台灣農產品外銷中國棄單,何足掛齒呢? 老實正直守法的台灣,當然被詐騙集團金光黨中國共產黨騙到憨憨轉,被騙一次是純真,第二次是無知,第三次就是愚蠢,這是鳳梨之亂該付出的代價,但也讓台灣更認清阿共仔的真面目金光黨。 (作者是台中市民)
莊雄吉 2021-03-03
歷史意識,文化意識

歷史意識,文化意識

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剛過,印象裡這個悲愴之日似乎成為連續假期,被許多人當做商機和嬉遊之日。一九九○年代末,李登輝總統在台北市的新公園築立了紀念碑,進行替代、遲延近半世紀的道歉;陳水扁市長易為二二八和平公園,配合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的設置,彷彿只是點綴。馬英九繼任市長時,文化局長龍應台順口的「慶祝」二二八說,引發軒然大波,應是元宵節在即的口誤,但也反映台灣社會對紀念意義的輕忽。 紀念二二八的意義並不盡然存於台灣社會,有些政客的回映只是著眼於自己。新聞媒體以連續假期議題的視野,反映了輕浮的大眾消費社會現象。多少事件受難以外的人真正凝視、省思這個日子?紀念日成為一般假期,大肆渲染遊樂休閒效應。怪罪昔日龍應台的口誤,有什麼用?馬英九被認為分化二二八受難家屬,還自以為有貢獻呢! 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人,在長期黨國專制統治之下,重經濟、輕文化,肉體重於精神,這種病理影響了國民人格的發展。戰後一些參與中國國民黨制台有功的半山,進祿榮華富貴:吳濁流筆下的連戰家族就是;特務林頂立得到國泰人壽和產物保險特許經營權而有的創辦人名義,是二二八事件羅織台灣精英罪名的回報;吳伯雄在黨國體制平步青雲,他父親的雙胞胎哥哥、他伯父吳鴻麒時任高等法院法官也是二二八受難者,英魂卻被親人踩在腳下。只批評黨國殖民性的殘暴不夠,台灣人也要反思自己。柯某,就甭說了,心術不正!自以為是!言不及義!權柄徒成笑柄! 已故的女詩人杜潘芳格,其姑丈張七郎父子三位醫生都在花蓮鳳林被屠殺。她的生日正是蔣介石調動軍隊登陸基隆、展開肅殺的日子,因此不慶祝。「三月九日/是我生日/…花蓮鳳林…/親愛的姑丈⋯被慘殺的二二八/殺人軍團,惡魔軍團登陸本土玄關基隆港…。從此/不再慶祝了/請勿再向我說:生日快樂」,她的詩〈生日〉是歷史意識、文化意識。民主化了,國家的主人要體認權利和責任的雙重性。 台灣人啊!好好想想台灣的歷史。台灣人啊!好好形塑歷史意識和文化意識。(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21-03-03
拜登的戰略是耐心還是混亂?

拜登的戰略是耐心還是混亂?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批評拜登政府對中國發出的是混亂信息,但一個月前白宮發言人莎琪則聲稱,美國採取戰略耐心。耐心需要時間,拜登對中政策從混亂到統一也需要時間。因此兩者容易混淆。 依我觀察,目前政策混亂多過耐心,例如對維吾爾人是否種族滅絕、對中國的科技制裁與台海政策,乃至對釣魚台立場等,都有不同程度雜音。原因是拜登團隊有許多歐巴馬原班人馬,有的思想已經跟上,有的還停留在原地。這點拜登自己也明白,例如原國務卿凱瑞只能充當同中國談判的氣候大使,因為他主張合作。當年他拜會習近平結束,留下一臉無奈的合影表情給我深刻的印象。 但政策的混亂,歸根結柢還是拜登自己的混亂。拜登在選舉期間表示俄羅斯是美國主要敵人,中國則是競爭對手。競爭再激烈也不是敵人。這點讓他團隊裡的正確主張受到壓抑,當然更難採取應有的行動。因此中國也有恃無恐,不斷對美國施壓,對台灣挑釁。 如果因為中共的施壓挑釁,迫使美國把中共也上升為主要敵人,那麼美國就面對中俄兩個主要敵人,那就讓自己陷入險境! 最近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專家卡申(Vasily Kashin)表示,中國與俄羅斯將會在疫情趨緩、解除防疫限制後,擴大軍事合作,原因在於美國對中俄兩國的敵意有增無減。 這可以把它看作是對美國的警告,但也可以是美國的轉機,如果美國降低對俄羅斯的敵意。從俄羅斯總統普廷在美國選舉中的態度,他有許多動作是顯示希望「川規拜隨」。最近蓋洛普民調,美國人對俄羅斯的好感度已經超過中國! 俄羅斯與中國,哪個對美國威脅更大?無疑是中國。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主要僅僅在於先進武器的競爭,在中東的爭奪,以及俄羅斯防止北約東擴。從二戰結束到現在,軍事上的恐怖平衡,因為雙方的克制而沒有爆發直接衝突。但是中國的軍事威脅卻是全球性的,中美在許多地方對峙,在朝鮮半島、越南更是直接交鋒,現在更表明要把美國勢力逐出亞洲。至於駭客攻擊與間諜滲透,中國也遠甚於俄羅斯。中共挾持十四億中國人,是美國最忌憚的各個領域的「人海戰術」。 而俄羅斯的文化背景,其民主化已經走在中國前面。出身克格勃的普廷,再專制也與共產黨清楚切割,普廷的反對派已再度集結,與中國目前的情況很不相同。可是拜登認為每個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規範,似乎因此可以對中共寬容;然而台灣過去也被中華文化規範,不是一樣走上民主道路?在同樣文化規範下,馬克思主義為何在西方走不通,卻被中共接受?所以應該以價值的是非來判斷與管控,而不是綏靖忍讓。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1-03-03
誰又在偷扯農民後腿?

誰又在偷扯農民後腿?

最近中國片面對台灣宣稱查出鳳梨內有「粉介殼蟲」,因此決定暫停台灣的鳳梨進口。而這起事件,本該讓台灣更團結。但是,可惜的是,有些人卻唯恐農民現況不夠慘,用釋放「假消息」的方式,來拖垮台灣的農業。 例如,近日號稱「最強菜農」的挺韓大將林佳新,在臉書上用諷刺的口吻,直指賴副總統稱「台灣每人多吃2顆就能解決鳳梨問題」是「世紀大發現」。 但是,如此的說法,只能用「聳動不實」來形容。回顧現場的情形,賴副總統明明清楚地說:「每人平均多吃不到2顆」,即可解決危機。而部分媒體(例如中時),卻在賴副總統的說法上加油添醋,造假歪曲成「每人」、「每天」2顆,用抹黑、放假消息的方式打擊台灣農民士氣,實在相當不可取。 回顧現場的情形,賴副總統明明清楚地說:「每人平均多吃不到2顆」,即可解決危機。然而部分媒體(例如中時),卻在說法上加油添醋,造假歪曲成「每人」、「每天」2顆,用抹黑、放假消息的方式打擊台灣農民士氣,實在相當不可取。(新聞網頁截圖)     台灣不只外銷受挫,內銷更要被這些專扯後腿的部分人士衝康,要給民進黨政府難看。請問:賴副總統呼籲國人多消費、共度難關,有什麼不對?林佳新在台灣農民有難時,盡說風涼話,就不要再說別人扣你紅帽子。 除此之外,部分媒體也用「獨家新聞」的方式,直指高雄六龜出產的3000多公斤「蜜風鈴」蓮霧,將被中國暫停進口,恐喪失10億元以上的商機,造成農民人心惶惶。但是,最後還是由農委會出面澄清:對中國外銷蓮霧,仍然正常,並沒有和鳳梨一起「被封殺」的情形。 從鳳梨到蓮霧,我們都看到部分人士及媒體,用放假消息的方式,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如此惡意攻擊,真的該適可而止。 最近因為政府組成了「鳳梨國家隊」,加上國人踴躍認購鳳梨近3萬噸,給了農民很大信心。然而誠如賴副總統所說的,「中長期」需求,才是解決台灣鳳梨長期被中國買辦壟斷的「最佳解」。在這關鍵時刻,台灣應該團結一心,請不要再用放假消息的方式,來扯農民後腿。 (農產經銷)
陳彥宏 2021-03-02
台灣應該如何反制中國的水果戰爭?

台灣應該如何反制中國的水果戰爭?

  中國禁止台灣進口鳳梨後,又傳可能擴及蓮霧及其他水果。如果中國擴大水果戰爭,台灣可以如何反制? 要知道台灣可以採行的反制措施,必須先瞭解北京政府目前最害怕什麼? 台灣可行的做法有三: 第一,台灣可以直接到WTO去控告北京,無論WTO目前法官是否補齊,台灣都應該將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帶進國際組織的架構尋求解決。如果中國對台灣的貿易政策不滿,台灣同樣應該歡迎中國政府到WTO控告台灣。只有將兩岸的貿易爭端置於國際規範下,才能減少未來的爭議。 其次,台灣應該禁止出口汽車晶片到中國,這對於中國產業的影響將數百倍於台灣的水果出口,直到中國停止非關稅貿易障礙或是將爭端訴諸WTO為止。 最後,台灣還可以參與北京政府目前十分擔心的一件事。 加拿大國會以266:0通過議案,認定中共的維吾爾暴行為種族滅絕,之後荷蘭國會也通過認定中共種族滅絕暴行,但是中共真正擔心的還是加國國會議案中的一項修正案,如果北京政府不停止暴行的話,加國應該抵制2022北京冬季奧運或是要求冬奧遷離北京,儘管兩國的議案並無約束力,而且加國奧委會也站在運動員的立場反對杯葛,但是加國的議案觸及了北京最敏感的一條神經。 去年十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拒絕了十多年之後,終於坐下來聽人權份子批評中國在維吾爾、西藏與香港的暴行。不幸的是,國際奧委會聽完之後,並沒有表示任何意見,也不打算將2022冬奧移到其他國家,不過表示會將疑慮傳達給中國政府。 美國參院稍早通過動議,希望能夠促成2022冬奧搬離北京,但是施壓白宮杯葛北京冬奧的聲音越來越大,包括共和黨議員John Katko與前駐聯合國大使,都向拜登政府表示,如果北京不停止維吾爾暴行,則美國應該杯葛奧運;但是美國奧委會表示反對,而拜登政府則表示尚未決定。 加拿大國會通過議案之後,世界人權團體也開始動起來,180個世界人權團體結盟,將聯合尋求世界各國抵制2022北京冬奧。 他們首先找上奧運的前十五大贊助商,包括Airbnb、Visa、可口可樂、三星、豐田、通用電氣等企業,預計將贊助北京冬奧20億美元,要求他們能夠一起抵制北京冬奧,停止贊助;不過這些企業大多拒絕表態。 英國人權律師Michael Polak也控告國際奧委會的政風委員會,認為他們無視中國迫害維吾爾人的行為,已經違反《奧林匹克憲章》。 中國政府則威脅將對所有批評維吾爾為種族滅絕的國家展開經濟制裁,例如禁止進口某些產品;預計任何參與抵制的企業或團體,也會遭到中國政府的嚴厲報復。 為什麼中國政府如此害怕世界各國杯葛北京奧運?因為2022年正值中共二十大會議,將決定習近平是否可以打破慣例,連任中共領導人,成為習皇帝。因此這時世界各國的聯合抵制,將會成為習近平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大缺點,給予反習人士拒絕習近平永久獨裁的理由,這正是何以北京政府對於各國聯合杯葛北京冬奧如此擔憂的原因。 杯葛冬奧對於準備已久的運動員當然是一大打擊,但若中國持續對台灣施以不合理的經濟制裁,台灣第三個應該考慮反制的手段,就是聯合世界愛好自由人權的國家,共同杯葛北京冬奧。
沈榮欽 2021-03-01
誰在用假訊息?

誰在用假訊息?

究竟,誰在用假訊息? 很遺憾一場所謂護礁團體的記者會,不斷指控反對公投連署的網友,用假訊息抺黑環團跟公投連署活動。 具體抺黑證據是什麼呢?網路上確實有網友,因為反對這項公投,口出惡言斥責為中共同路人、支持核四重啓等言論。 但是,這些言論如果要民進黨負責,能否具體點名是哪一位黨政公職或團體組織,有這些發言,否則,連姓名都叫不出來的偏激網友或民進黨支持者的言論,通通要民進黨負責,這公平嗎? 倒是環團跟公投連署站,不斷宣傳蔡英文跟鄭文燦違背承諾,這公平嗎? 鄭文燦2012年簽的承諾書、蔡英文2013年簽的「藻礁永存」,明明都是指「觀新」藻礁,兩人當選執政後,明明也已兌現承諾,實現「觀新自然保護區」。 為什麼環團跟公投連署站,志工的海報跟麥克風廣播,要一再説謊,混淆「觀新」跟「大潭」呢? 究竟,是誰在用假訊息?  
陳增芝 2021-03-02
我翻臉,因為你一直鬧

我翻臉,因為你一直鬧

我翻臉,因為你一直鬧。 我跟潘老師是2013年認識的,那時中油想要在觀音蓋煉油廠,我透過我是中壢人等粉專協助不太會用網路潘老師,雙方合作愉快,一起成功阻擋了觀音煉油廠的設置案。 接著,我們共同合作推動 #觀新藻礁 保育。 政府跟潘老師等環保團體談過、也委請學者研究後,在觀新藻礁沿海劃設了300公頃的保護區,保留他們認為生態最完整的藻礁群。 沒想到,劃好之後潘老師又不買單開始狂鬧。 他開始說,北邊的觀塘工業港周邊也有藻礁生態,要政府把保護區擴大到觀塘工業港那邊。但環保跟經濟本來必須妥協,明明已經劃了幾百公頃的保護區, #不可能桃園整個海岸都變保護區。 一開始,市府跟潘老師還有溝通,年金改革後他幾乎是幾個禮拜就到桃園市政府罵鄭文燦,甚至說鄭文燦背信忘義,在市長選舉跑去支持國民黨的陳學聖,跟國民黨候選人站在一起。 但我最清楚事情的脈絡,明明當初總統、市長承諾做好保育工作的就是 #觀新藻礁 而非 #觀塘工業港。 我真的看不下去,最後才翻臉的。  
王浩宇 2021-03-02
不是忠誠的反對黨──會出賣台灣的趙少康

不是忠誠的反對黨──會出賣台灣的趙少康

  國民黨不可能是台灣的忠誠反對黨,國民黨在台灣專制50年,趙少康是幫兇。共產黨在中國專制60年,他沒大聲反對、反抗,還要和中共政權統一,遠離民主美國。他的「忠誠反對黨」根本是胡謅亂道。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馬英九是聞名天下的「笨瓜」(bumbler)。他有哈佛大學的國際關係博士學位,卻看不清楚目前國際政治的現實和發展趨勢。沒有世界文明、人類價值歷史正確的觀念和心態,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 他8年總統把台灣變成隨時可能被中國併吞的中國的一部分。他得意洋洋,說他8年總統中國沒打台灣。那,阿輝伯12總統走「兩國論」、阿扁8年「一邊一國」的台獨路,中國沒有武力犯台。小英快5年總統,也走維持「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主權獨立的台獨路,中國也沒打台灣。小英還把台灣變得更富國強兵,有力、堅強抗拒中國的文攻武嚇。 馬英九8年總統,認為美國不會武力協防台灣,開戰就是終戰,台灣必然投降。他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軍事越來越遠離美國民主聯盟,不買先進武器。台灣變成等死的國度。 不過,我一向看扁馬英九,認為他有心卻無能、無力出賣台灣。他已被台灣人看破手腳,國民黨都不再要他,他要選2024門都沒有。夫人周美清罵他「奇怪耶,你!」《The Economist》罵他「bumbler」,名副其實。 趙是可能危害台灣主權的危險人物 趙少康和他的價值觀、世界觀、美中台關係看法一樣,是大統派。但他雄才大略、敢作敢為,有能力、有勇氣出賣台灣。他是可能危害台灣國家主權最危險的人物。 他1993就因為反對阿輝伯的台獨,造反脫離國民黨,成立新黨,掀起風浪。他花1億台幣,就強勢取得十幾億財產的中廣。馬英九不賣中廣給願意出價14億、也是統派的台灣人高育仁。彰顯馬英九的軟弱無能、趙少康的強勢霸道。 離開國民黨快20年了,他說要回去國民黨,而且擺明要國民黨為他修法,讓他選2024總統。台灣人的黨主席江啟臣馬上配合,說他不選2024,要作「造王者」。真是丟盡台灣人的顏面。 他還大言不慚,硬拗說,他是要領導國民黨做忠誠的反對黨,維護台灣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當然要有忠誠的反對黨,但國民黨的忠誠在中國,不在台灣,不可能是台灣的忠誠反對黨。有種,趙少康應該回去中國當習近平的忠誠反對黨。 國民黨在台灣專制50年,趙少康是幫兇。共產黨在中國專制60年,他沒大聲反對、反抗,還要和中共政權統一,遠離民主美國。他的「忠誠反對黨」根本是胡謅亂道。 如是霸道、霸言、霸行的趙少康,卻有能力、勇氣出賣台灣。令人觸目驚心。 但真的能嗎?當然沒那麼簡單。他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毛澤東。今日民主台灣不是專制中國,今日世界更不是昨日世界。 最重要的是,台灣人民不會選他當2024總統,讓他出賣台灣。台灣是美國、日本、澳洲等民主國家的重要戰略利益所在,也不會輕易讓他出賣台灣。 今天是228,病中塗鴉紀念。(2021) 作者指出,趙少康在1993年就因為反對阿輝伯的台獨,造反脫離國民黨,成立新黨,只花1億台幣,就強勢取得十幾億財產的中廣。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邱垂亮 2021-03-02
拒絕親中勢力上台高於任何社運議題

拒絕親中勢力上台高於任何社運議題

我原本對環團無感,也認為環團是社會必須,某幾年也捐錢給環團 第一次厭惡環團,是2020選前蔡英文以黨主席身分,參加民進黨競選總部成立誓師大會,公民地球基金會環團的人,在現場掛起超大黑色布條,拿著超大擴音器加農砲,去轟蔡英文:幹礦業法呢? 結果蔡英文每講一句話,就被吵死人的擴音器謾罵蓋過,在這個最重要的誓師大會,完全不讓蔡英文把話好好講完,所有現場的支持鄉親面面相覷 那天我家剛好有年長長輩前去參加,只因她挺蔡英文,回家後怒罵環團怎會這樣沒禮貌,老人家很難過的說:怎麼可以這樣糟蹋小英總統 第二天公民地球基金會幹爆蔡英文這件事情馬上成為頭條,時力官網接棒幹譙蔡英文礦業法呢? 幹你老師時力,你好意思幹礦業法?幹,錢呢? 幹你地球公民?你過去有在馬英九的競選總部成立大會這樣鬧過嗎?幹 這件事情我只有一句話形容:一群不看場子,不管小英死活的北七白目左膠 1.礦業法蔡英文有兩任可以完成,你弄死他競選連任,你得到甚麼? 2.礦業法大家都很清楚是五十年以上的歷史共業,還會製造原民勞權抗爭,蔡英文四年沒解決該死?你他媽你來當蔡英文 結果隔天當所有台派轟爆地球公民的時候.很多與社運界親近的人,紛紛跳出來坦地球公民基金會,說他是自己人,是好環團組織,某位從社運界起身的新科立委女神還發文說:地球公民是民進黨的老朋友 老朋友?老朋友會在你辦最重要喜事,扛著加農砲擴音器到現場鬧場,用幹譙打斷你現場每一句話?要你"現在馬上"解決國民黨搞出來的百年共業? 老朋友會不顧統媒正在現場,黨主席誓師要連任,拿加農砲擴音器幹你跳票無能?讓統媒喜獲頭條? 既然是老朋友,怎不體諒需要時間,需要更多商談才能完成?這是三小老朋友 最後有人起底主導發動這個幹爆小英抗爭的地球公民那位主管,竟然是力挺時力的好朋友 當年我看到新科女立委發文還相信了,現在想想自己真是蠢 你在那邊鬼扯他是我們的老朋友,你怎不發揮你的老朋友影響力,請他別在那天弄蔡英文跟民進黨呢? 要民進黨支持者忍耐你私交人脈的老師前輩胡鬧惡搞,就是把個人私交與環團擺在民進黨之上的自私鄉愿 事後證明專門打綠的時力,其影響力主要結構,正是這些超有私交的社運環團勞團組織 結果要綠色支持者忍耐這些專門打綠的勞團環團? 幹你娘,錢呢? 民進黨最大的隱憂不是親中勢力,而是民進黨高層立委,個個都不敢對這些環團勞團,對ngo界的老師教授學者靠北,一句都不敢 因為他們從菜鳥時,一個個恭敬低頭聽訓的就是這些社運神 當神敗壞,一如荒野賴先生,一如詹順貴陳狡猾,當小英被罵到無能跳票,蘇貞昌是深澳火力發電廠的空汙院長,賴清德是抹黑是強過環評的藻礁殺手, 整個民進黨還是把天龍環團當神主牌在拜,整黨沉默安靜不敢回嘴 一如現在的護礁盟肆虐全台,卻沒看到任何綠營政治人物敢說些甚麼,一個個閉嘴裝沒發生(除了王浩宇王定宇) 那麼所有綠營支持者,就只能做當天到蔡英文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現場力挺,卻看到小英被公民地球基金會現場強暴的不忍目睹 一個個變成只能面面相覷摸著鼻子忍耐的苦逼小沙包,那麼日後還有人肯為民進黨說話嗎? 我想最近被護礁盟打到很無力的1450,每個人心裡一定都很有感 #被ngo綁架的民進黨 #拒絕親中勢力上台高於任何社運議題
James Hsieh 2021-03-02
鳳梨價格回穩,考驗還在後頭!

鳳梨價格回穩,考驗還在後頭!

鳳梨價格回穩,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上週五中國無預警宣布暫停進口台灣鳳梨,反而引起國內的購買熱潮,農委會今天也宣布認購數量已經來到4萬噸,而這個數字正是去年中國採購台灣鳳梨的數量。這波認購潮的效果如何?數字會說話。 查看全台各地果菜市場的平均批發價,可以發現在消息公布的兩天後,雖然價格一度下跌至每公斤14元,不過今天迅速回穩,來到了17.6元,這個數據雖然僅包含批發,但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代表鳳梨價格已經穩定,這都是大家的功勞。 但是鳳梨的產季才正要開始,大約再過一個月才是產量高峰,屆時更需要大家的幫忙。所以還沒搶到鳳梨的朋友可以再等等,把你的「鳳梨基金」先留下來,等到天氣熱一點的時候,再來顆鳳梨消消暑吧!  
林俊憲 2021-03-02
公投毁滅性武器

公投毁滅性武器

公投是比代議政治更加直接的民主,誰可以參與決定?讓所有的人直接參加決策的過程,這樣不是很棒嗎?我們所有人可以藉由公投滿足每個人的夢想,解決人世間所有的問題。 許多人反核但支持藻礁,這兩個問題同時將會出現在公投的投票單子上,選民不必擔心這兩個問題之間彼此是不是獨立,這就是公投的現實狀況。 看到有某些不負責任的說法,論述受到挑戰就自我閃躲,甚至自我欺騙:核四運轉我又不會死,藻礁死了,我也不會死,最多我移民,我是高高在上的環境保護知識份子,願意下凡來拯救你們這些愚笨不知地球珍貴資源的愚蠢人民,知道這樣浪費我多少時間嗎? 大潭藻礁生態豐富,含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圖片來源:中央社 反正我又不是執政者,不用考慮這麼周到,掌握某種政治的權力,卻不用付出任何義務和代價,這不是很荒謬和可怕嗎? 複雜的政治問題用什麼樣的體制都有其困難的地方,一方面我們希望有一個萬能的政府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害怕這是一個獨裁專制與財團或是外國勢力結合在一起的可怕政權。 基本上很多核心的關鍵如果沒有釐清清楚,最後只會變成一場混亂,導致國家的滅亡。民主統治包括許多必要的互補原則,哲學,政治理論和政治實踐在歐洲已經思考運行了好幾世紀,但依然問題重重。 德國一直避免全國性議題公投的原因,當然和這個國家以前納粹的黑暗歷史有關,本來全國性公投在德國有要逐漸實現的可能,但是英國脫歐公投造成的驚嚇效果,相信德國的政治菁英對此應該非常恐懼害怕,全國性公投的直接民主在德國應該是遙遙無期。 尤其資訊科技革命以後的網紅現象,民粹主義的勢力高漲,特別是在民主的名義下,以及說服和宣傳人們所謂「真正想要的」,巨大的資訊流令人無法消化,一般人根本無所是從,按照自己因為某種原因跟隨的網紅意見,彷彿在直接民主的時代,找到一盞明燈。 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認為民主有三個基本思想。 民主與啟蒙並存。 民主不能成為多數人的專制。 民主實踐需要民主文化和公眾。 民主需要啟蒙、教育和文化,這不是一碗速食麵, 德國人害怕這種全國直接性的民主公投,並不是沒有道理。 上次不曉得在哪裡看到,林義雄反對的核四和支持的公投,最後會不會產生毁滅性的衝突,公投最後重啟核四? 我覺得有可能! 直接民主的可怕就在於,有權力做決定的人卻以為自己沒有責任或義務面對現實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以為不用承擔後果,卻是大家共同承擔後果,這真是一個大規模的毁滅武器!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李忠憲 2021-03-02
獨派冤枉了老馬哥嗎?

獨派冤枉了老馬哥嗎?

  今年的228紀念會,主辦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邀請老馬哥到場演說,協辦的獨派團體以及台灣國家聯盟憤而退出行列,並且宣稱,「邀請馬英九到場,是對228罹難者和家屬的污辱」。 前總統馬英九出席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舉辦的228事件74周年紀念會。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獨派不需要替人搭舞台 台灣國家聯盟這句話,說得很重,後來記者追問,聯盟說,「2010年,當年老馬哥黨政大選在握,既是總統,又是國民黨主席,台灣國家聯盟希望他在會上以黨國大員身分為228事件,向罹難家屬道歉,但是,老馬哥拒絕了」,一直到現在,台灣的228事件還是一場沒有加害者的屠殺,威權的獨裁者持續坐在神聖的廟堂讓人敬拜,黨國之子老馬哥的胸襟,與德國總理伯蘭特無法比擬。 1970年,布蘭特訪問華沙,第一站到當年納粹進行種族隔離行動的猶太人受難紀念碑,布蘭特手持鮮花,來到紀念碑之前,突然下跪了,這個舉動令圍觀群眾大感意外,後來記者追問布蘭特,「是否早已經預備這樣的動作」,布蘭特說,「不,我來到紀念碑前,突然覺得只是一束鮮花和幾句道歉,對於造成百萬猶太人死亡的種族隔離行動,是不夠的,所以很自然就跪下了」,這個「華沙之跪」,替布蘭特迎來讚譽,1971年,布蘭特因此拿到諾貝爾和平獎。 如今,228事件的歷史檔案陸續鋪在陽光之下,當年,陳儀向蔣介石求救,蔣介石下令派兵進入基隆,從北到南一路屠殺,接下來的清鄉行動,屠殺更加殘酷,多少人死於屠殺,數字仍然不詳,元凶是誰已經無須辯論,但是,國民黨至今不願意承認蔣介石就是228元凶,現在,這樣的老馬哥企圖利用228紀念會場域,為國民黨洗白,台灣國家聯盟沒有必要提供這種機會。 平反還是打壓? 老馬哥說,「我為228平反工作努力30年」,好吧,就讓我們檢視這句話吧。 1987年,陳永興、李勝雄、鄭南榕等人冒著戒嚴時期殺頭的危險,主辦第一次228平反運動,群眾走上街頭,老馬哥是小蔣栽培的政治明星,這時候,他站在228平反運動的對立面,再看看老馬哥執政八年,對228是如何平反努力的,以下是台灣基進黨整理的資料: 2008年,洪秀柱等老K立委聯手,凍結228紀念館與基金會預算。 2009年,老馬哥的行政院修改228條款,去除「國家」兩個字,將紀念館降格。 2009年,洪秀柱等老K立委刪除228紀念館預算3000萬,以及和平基金會3億預算。 2010年,郝龍斌市長把228和平公園改名為228防災公園。 2011年,馬政府舉辦228展覽,美化蔣介石為秩序恢復者,形容228鎮壓為公權力行使,建立新秩序。 2015年,馬政府教育部長吳思華企圖結合紅統派張亞中,從高中課綱中,刪除228及白色恐怖,引起高中學生抗議。 2018年,就算綠營執政,促轉委員會的楊翠,在立法院依然被藍營立委翻桌羞辱,楊翠說,她接到死亡恐嚇說,「只要敢去動中正廟,就會被殺死」。 馬政府時代,對228事件是平反還是打壓,看看老K 黨立委的作法,就已經了然於心了,老馬哥真的為平反228努力30年嗎?說真的,在戒嚴時代,我們至少加入平反運動遊行了,老馬哥卻連遊行都沒到。 聽說自己父祖輩也是228受難者的柯文哲,在這場台灣人災難中選擇遺忘,這讓我想到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笑忘書》一句話,「人類對抗權力者的艱苦奮鬥,就是記憶和遺忘之間的掙扎」,對於受難者來說,記憶很痛苦,遺忘很快樂,但是,為何有人選擇記憶,因為,失去記憶,人類又會重新犯下這種罪行。 台灣國家聯盟選擇記憶,因為無須和選擇遺忘的人站在一起,偏偏有位自稱獨派大老的施姓教授,跳出來亂罵,「獨派到底要甚麼?」,我倒是想問問這位所謂獨派大老,「請問,你吃飽了嗎?」 1970年12月7日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 在波蘭華沙的猶太人殉難紀念碑前下跪。這個「華沙之跪」,替布蘭特迎來讚譽,1971年,布蘭特因此拿到諾貝爾和平獎。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洪博學 2021-03-02
問題來自於馬英九任內8年

問題來自於馬英九任內8年

所有的問題來自於馬英九任內8年 當年前朝退休官員紛紛將台灣的農業技術奉送給中國 ~~~~ 前明道大學校長、農業博士陳世雄在彰化溪州農場為聲援台灣鳳梨農,特別製作「反中鳳梨乾」,一推出就引起搶購熱潮,今天出爐上百盒全部賣光。 一生奉獻給台灣農業的陳世雄對於中國禁止台灣鳳梨進口感慨萬千,他說,過去30年,尤其馬政府執政時期,台灣全面傾中,多少黨營事業及黨籍退休農政官員,帶著台灣的農產品種、技術當「伴手禮」,奉送給對岸,對岸農業靠台灣得以壯大,再挾著龐大資源到國際打擊台灣農產品,中國對台灣的農業資源、智慧財權吃乾抹淨,回頭還來嫌棄台灣,恩將仇報,這次「鳳梨事件」對台灣人是當頭棒喝,國人一定要醒悟「農業市場不能光靠中國,關鍵技術更不能流失」。 他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國民黨黨營事業,特別是黨籍的農委會主委,一卸任就往中國跑,為賺人民幣,把台灣得之不易的技術專利免費送給對岸,光是福建一省,從台灣取得的免費品種超過2500種,技術專利超過800項,害台灣農業優勢不再。他指出,過去日本是台灣最重要的農業出口國,台灣貨佔該國進口農產品總額長期維持第2名,第1名是美國,但這幾十年,中國學得台灣的技術後,台灣貨在日本佔有率節節敗退,如今變成第12,中國變成第2名,這都是過去一昧傾中種下的惡果。 陳世雄表示,中國透過「台灣不肖官員」盜取農業技術、品種的劣跡斑斑可考。全球最大的西瓜基因庫是台灣的農友種苗公司,番茄基因庫也在台灣的亞蔬中心,國內的蘭花、火鶴、香水百合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瓜類、水稻、木瓜、番茄及青花菜等,在全球也有最強勢的地位,水產、畜產養殖技術獨步全球,但是當年政府只知西進賺人民幣,放任先進的農業生技外流至對岸。 陳世雄表示,台灣在馬英九執政時代,外交休兵,對中國的農業竊取完全不設防,有一年他參加北京科技論壇,出席的廣西農科院官員說,他們的葡萄現在一年可以收穫2次,技術是學台灣,另外福建農科院官員說,新品種的牧草品質很好,可以讓牛羊的泌乳量增加40%,品種是台灣給的。 他說,中國政府從1997年起成立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台灣農民創業園區,以土地、租稅以及融資等配套優惠措施,吸引台商前往投資,中國產、官、學習得技術後再坑殺台灣農民,這種情況跟現在「千人計畫」偷學美、日等國先進資通訊技術,再用華為打擊知名國際大廠如出一轍。他強調,台灣面對中國這個市場一定要有「危機意識」,他因為了解過去中國如何對台灣的農業資源巧取豪奪,對於這次「鳳梨事件」更感憤慨,才會「怒做」鳳梨乾。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452794 
我愛掀馬統 2021-03-02
「時間」就是「謊言」最好的敵人

「時間」就是「謊言」最好的敵人

  2021 年 2 月,是同期近年來台中空氣品質最差的 1 個月,PM2.5 每立方米月均值高達 29.6 微克;這個數字你沒感覺?比起前市長林佳龍執政最後一年(2018年)的 2 月份的 24.2 微克,足足高了 22.3%。 在看今天的文章前,如果您是台中人,我希望您先靜下來想想,曾幾何時,你/妳已經不那麼在意台中的空汙了?也希望在進入本文前,請大家讓自己的回到 2015 至 2018 年,今天這個數字如果發生在當時,林佳龍會遭受到何等的攻訐?你會發現,突然間,台中的空汙已經不是大家關心的話題。 從數字來看,2021 年剛過的 2 月,台中的空汙問題更加嚴重。問題出在哪?盧秀燕市府對抗空汙的唯一解藥「台中火力發電廠」嗎? 2021 年 5 月,中火降載發電量的數字來到近年來最高,達 15 億 7589.6 萬度,但是,台中 5 座環保署空品自動測站 2021 年 2 月 PM2.5 月平均值為 29.6 微克,創下 6 年來同期最差紀錄。 台中市歷年 2 月 PM2.5 每立方米月均值(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2015:31.0 微克 2016:25.0 微克 2017:25.2微克 2018:24.2微克 2019:21.6微克 2020:22.6微克 2021:29.6微克 中火近幾年 2 月降載量發電量統計(資料來源: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網頁): 2016:降載 219 萬度 2017:降載 2939 萬度 2018:降載 5 億 3293 萬度 2019:降載 5 億 1195.6 萬度 2020:降載 4 億 0685.6 萬度 2021:降載 15 億 7589.6 萬度 台電降載變多,但台中的空氣變差,你不覺得奇怪嗎? 再回到我一開始問大家的問題;空氣變差,但為什麼你不生氣了? 這個問題我沒辦法簡單回答,但我真的希望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我們這幾年來,或是在選舉時,被一些政治人物、特定團體或甚至是特定媒體誤導了?是不是我們用不同的標準檢視擔任同一個職務的不同人? 我們從客觀數字來看,林佳龍執政時期的空汙逐步改善;盧秀燕執政先改善後大幅惡化。如果,台中火力發電廠真的是唯一的問題,為什麼發電量減少,降載量增加,台中的空氣反而變更糟? 「市長換人 空氣換新」,是現任台中市長盧秀燕競選 2018 台中市長時的口號;盧上任後,中火還是他的政治提款機,開罰中火外,更將台電董事長函送法辦,一再的希望讓市民知道她是對抗中火的市長。 歸納盧市長的策略:選舉的策略是:打倒林佳龍,台中空氣就會變好了;當上市長的策略是:打倒中火,台中就不會再有空氣汙染了。結果卻事與願違,這絕非台中市民樂見的。 身為一個現在在美國唸書的留學生,課業繁重;但查了資料後,還是不吐不快(請原諒留學生製表無法華麗)。 我相信,「時間」就是「謊言」最好的敵人。 #台中 #空氣汙染 #火力發電   陽春的表格請參考....><..
卓冠廷 2021-03-02
國民黨過去操作公投16 : 0完勝

國民黨過去操作公投16 : 0完勝

#我們一直都活在最慘的時代 比起過去,大家面對的只有黨國老人的單面向的高壓。現在的台派,面對的是截然不同、更複雜跟無所不在的狡詐算計。 現在的大家,不但同樣要面對傳統【黨國的泛藍支持者】,就像這次國民黨煽動的藻礁騙局一樣,大家還要同時面對大批「出生時根本不知道國民黨過去做了什麼」毫不在乎被騙、隨便一煽就跟風的【無根青年】一代。 你可能覺得,這樣被夾在中間修理已經夠慘了,其實你還要不時防範【業配網紅圈】跟【菁英高大白】的補刀秀 16 : 0 ,是國民黨過去操作的公投獲勝次數,只要你能想到所有不利國民黨的公投,藍營一律成功擋下。有利國民黨政治操作的,除非他們自己放棄,不然也是全都順利通過。 回想2018的人間慘劇,外加今年準備上場的四個公投 : 反空氣萊豬、找滅礁人挺藻礁、重啟輻射核能、一邊開票一邊投票,也都在國民黨的操作下,全部輕鬆成案 + 連署過關。 #你就不免懷疑 你以為這社會好像很進步,但親中派 + 黨國派 + 無根派 + 投機派,卻能輕輕鬆鬆的、各自帶領自己的龐大信眾,輾壓你努力爭取維護的一切公理跟正義價值。    
TW觀察人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