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牢不可破的中國仇富反商傳統

牢不可破的中國仇富反商傳統

中國人自古以來認為商人為了做生意四處趴趴走,一來不好掌控二來見多識廣不好欺騙進行愚民統治,加上商人透過貿易往往都能夠獲得豐厚的利潤累積龐大的資產,「富可敵國」的商人如果真的要運用龐大的財富廣納各種人才,就足以和統治階級對抗,動搖帝王官僚階級的權位,所以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將商人貶為「四民階級」最低賤的地位後,中國就一直維持著強烈的仇商、反商的傳統,。 相對的,對於只能靠讀「聖賢書」謀取一官半職維生的讀書人(士),由於他們把畢生的精力都花在讀書求官,既沒有一技之長又手無縛雞之力,生活圈狹小目光狹隘,對統治階級不具有威脅,將來若是獲得認可更會成為統治階級的自己人,所以被提升為「四民階級」的最高地位。其次則是擔負糧食生產支撐社會經濟養活統治階級的農民,因為農民靠土地維生而不得不安土重遷,大部分人除非遇到戰亂必須逃難或者被徵兵服勞役,否則一輩子的生活圈幾乎就是局限於自己出生的村子,由於容易控制,加上又是稅收的主要來源,因而被列為「四民階級」的第二位。而工匠則是因為具有製造器物的專業技術,雖然不像農民那麼容易控制,但卻是維持社會運作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被列為「四民階級」的第三位,但是依然對科技的進步採取反對的態度,甚至於直到清朝時,管同 《禁用洋貨議》中還說:「昔者,聖王之世,服飾有定製,而作奇技淫巧者有誅。」(註2) 這種仇富、反商、反科技進步的傳統自然造成了中國數千年來不重視科學與經濟發展,導致文明落後經濟困頓,只能靠著不斷生育人口與開墾農田來擴大農業經濟的總量,勉強成為中看不中用的大國,更因為違反人類追求更好的富裕生活的天性,使得中國幾千年來,雖然擁有財富但卻處於社會弱勢地位的商人,與沒有能力獨立謀生創造財富但卻處於強勢地位的官僚,為了各取所需而無可避免的進行權錢交易,成為貪汙腐敗的根源,最終官商勾結貪腐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DNA,這樣的情況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依然沒有改變,習近平這幾年來一面「打貪」,一面推動「國進民退」搞「共同富裕」對民營企業「割韭菜」,其實都是源自於數千年來中國這牢不可破的中國仇富反商傳統! 在「國共內戰」中慘的中國國民黨敗竄逃到台灣台灣後,一方面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捍衛者自居,另一方面搞的經濟政策,無論是土地改革還是「十大建設」其實和今天中國在搞的「國進民退」與「共同富裕」並有多大的不同,像是曾經是台灣最大民營企業的「唐榮鐵工廠」就是被中國國民黨以公權力威逼而被「共同富裕」,成為無效率的國營企業(註3),而中國國民黨執政下官商勾結貪腐成風,阻礙國家進步的情況,也是到了台灣邁入民主化政黨輪替後才逐漸獲得改善。 有趣的是:即令如此,中國國民黨過去卻總是吹牛說「拚經濟」他們最在行,並指控民進黨「反商」,但是在馬英九完全執政八年間,台灣的經濟卻是糟糕到不行而使得他們又再度失去政權,於是他們就再也不演了,動不動就找各種藉口杯葛像是大潭天然氣發電廠三接工程等重大經濟建設,最近甚至更為了進行政治鬥爭,傾全黨之力抹黑污衊參與政府採購快篩試劑進口的高登環球公司是「小吃店」、官商勾結謀取暴利,終於迫使高登環球公司不得不放棄1700萬劑的快篩試劑標案(註4),造成目前已經供不應求的快篩試劑更加一劑難求,讓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不禁感嘆:「政治干預商業!」(註5) 整個來看,中國國民黨果真是如他們自己所說的,是正統中國文化的繼承者與捍衛者,所以才會如此牢不可破的仇富反商,並在無憑無據下就一口咬定小公司做大生意絕對是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使然,畢竟,這些都是他們最熟悉的中國文化的必然,這樣一個仇富反商的中國黨如果讓他們再次上台執政,顯然絕不可能有能力給台灣帶來繁榮的經濟與進步公平自由的文明,看看馬英九完全執政的八年與今日的中國就知道! (註1)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B%9B%E6%B0%91 (註2)https://ishare.ifeng.com/c/s/7nCPh49khTT (註3)https://takaogooday.org/20180119-3/ (註4)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17460 (註5)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505/2244262.htm
海兒 2022-05-07
什麼叫與病毒共存?

什麼叫與病毒共存?

  疫情加劇,少不了有心人帶頭作亂,畢竟他們一直在亂,也沒停過,真應驗聖經所說,魔鬼是勤奮的。 但什麼是與病毒共存?如何與病毒共存? 以全球規模來說,這件事情沒得選,打從武漢肺炎出現在世界上,我們就開始與病毒共存了。 但以台灣來說,前一陣子我們還能使用防堵的方式處理,不讓病毒進來台灣。 這一點除了台灣政府防疫規劃完善以外,海島國家的特性當然也是先天優勢,而且台灣社會價值觀基本上集體性質還算夠強,雖然有不少人唱反調扯後腿,但還算過得去,也因此讓台灣成為全球防疫最佳國家(否定這一點的去自殺算了,你們的愚蠢沒有必要拯救)。 但這樣的防堵同時也等於與世界切割,實務上這是不可能徹底執行的,因此防堵一直是程度的問題,其實從沒做到徹底封鎖的地步(所以之前一直有境外移入,只是國內+0而已)。 要看什麼叫徹底防堵,去看中國,那是完全沒效果,只是讓餓死的人數多過病死,看起來疫情好像有控制而已。 還有方便共產黨搜刮人民財產,上海韭菜一割,共產黨又可以延命一陣子了。 要知道,在沒有疫苗的時候,因為重症致死率很高,所以很怕疫情整個失控(其實之前全球也只有台灣沒失控而已),但疫苗問世以後,隨著疫苗施打率提高、覆蓋率逐漸達到重症比率很低(不是沒有)的時候,基本上經濟活動又開始恢復。 這時候台灣如果還繼續維持管制,那可不妙。 別的不講,日本已經開放旅遊了,在疫情過後交通運輸費用大漲的情況下,如果你想出國玩,你會跑很遠嗎?或者你會去公衛條件較差的國家嗎? 對,所以像台日韓就是最可能互相出國旅遊的國家,如果日韓開放而台灣沒開放,等於把整個旅遊市場讓出去。 因此管制狀況本來就會一直變動調整,這件事情從疫情開始就一直是這樣,就今年來說,很可能暑假就會開放國外旅遊了(除非疫情有什麼劇烈變化,例如出現全新品種)。 應對方式本來就會一直變,會質疑政府政策變來變去的人是你本身認知有問題好不好。要知道就算雙北二廢不擺爛,政府本來也會逐步放鬆管制,只是因為雙北兩個市長真的是爛到不會講,變成防疫破口,讓中央必須一直想辦法擦屁股,但也是順勢逐步放寬管制,因為防疫也要看國際現實。 所以才會說與病毒共存,但其實一直都是,只是共存法不同而已。 要搞清楚的是,與病毒共存並不是指民眾可以擺爛放鬆,正好相反,與病毒共存代表個人責任更加重要,因為你自己要負更多防疫責任,例如取消簡訊實聯制,取而代之是你自己要裝社交距離App而且要開啟藍芽。 搞清楚,與病毒共存代表的是你必須更加注意自己的防疫措施,口罩要戴好、不外食、隨時消毒、注意自己生理訊號,還有該打疫苗就乖乖去打,少在那邊挑三揀四(而且你們老去挑那種效果最爛的神藥,真的要蠢到什麼地步你們才甘願)。 再說一次,與病毒共存代表的不是放鬆,而是更加警覺,以前政府幫你把病毒堵在國門之外,國人反而可以輕鬆過日子,但讓病毒進來以後,個人責任更加重要,因為政府無法為你個人的愚蠢負責。 現在是任何人都可能染疫的狀態,孩子在學校很容易被傳染、家人在醫院上班也很容易接觸確診者、在公共場合上班的服務業有隨時暴露的危險、外食上班族本來就是高風險。 但如果你有乖乖遵守防疫規定,你被感染的機率就會降低,你有打疫苗,你的重症機率就會比較低,所以不用恐慌,要的是警醒。 現在比較可笑是,看到有人陷入恐慌,卻連基本防疫規定都不遵守;只想囤積物資,卻連正確使用常識都沒有;裝懂批評政府防疫措施,但選的例子卻是中國之類失敗作法;只想要買不到的疫苗,買了卻又嫌副作用太大;嫌國產優良疫苗是騙人的,股票倒是買好買滿。 老實說還真希望這種人被達爾文掉勒! 要知道就算你盡力防堵都有感染的機率,如果你還犯傻,那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要當個正常人,先從唾棄紅白藍黃開始。  
詹子藝 2022-05-06
新北市民為高雄防疫鼓掌

新北市民為高雄防疫鼓掌

國內本土確診病例不斷攀升,人口數眾多且密度高的新北市更於近日首度破萬例,台北市也離破萬例不遠,雙北成為國內疫情熱區。然而,轄內近二百七十二萬人,總人口數排名全國第三的高雄市,卻於本月五日才首破千例,顯然高雄市的疫情控制至今仍收到一定的成效。 台大流行病學權威陳秀熙對此提出了他的見解,並稱讚高雄市長陳其邁的防疫作為。筆者長輩住在高雄,就日常與老人家聊天,或自己觀看新聞報導的所見所聞,非常認同陳教授的看法。其中筆者認為陳市長在這段期間做得最好的,便是發揮自身「公衛專業」,體會市民焦慮的「同理心」,透過淺顯易懂的圖表,在防疫記者會上講解基礎的流行病學概念,讓大家明白接下來的防疫目標,也適時安撫市民面臨疫情遽升的壓力和心情,使大家更能配合防疫團隊,減少非必要的群聚和恐慌。 另外從幾項高雄市政府最先實施的防疫作為,也能看到市府的用心。例如:去年進行疫苗接種時,高雄市府率先學習日本福岡縣「宇美町式」施打法加速效率,並安排音樂演奏和歌手獻唱等,為前來施打疫苗的長輩們放鬆心情,最為人所稱道。而高雄防疫包除了一般的乾糧外,還貼心多放入門縫密封條,並拍攝影片教學;高市府還首創「車來速」社區篩檢站,減少民眾接觸風險,並確保採檢量能;以及為避免弱勢族群無法負擔,首辦「快篩劑兌換券」,讓低收入戶及街友可以免費領取。高雄市防疫成果的高滿意度,足以證明市民十分有感。 高雄市2月全台首創開設「車來速」。(高市府提供)     隨著台灣走向防疫與經濟並重,如何讓社會運作不受到劇烈衝擊,百業百姓不會因疫情蒙受重打損失,並確保醫療資源得以負荷,逐步放寬限制走向正常的生活,已成為執政者首要挑戰。民眾需要的是一位像陳市長這樣帶領地方防疫團隊配合中央控制疫情,並能體恤市民不便,安撫市民身心健康的好首長,而非一位整天為了自己的聲量,惟恐社會不亂,徒增市民心理恐慌的大預言家。 (作者為網拍業者,新北市民)
吳柏賢 2022-05-07
拒絕偏頗政媒的疫情恐嚇

拒絕偏頗政媒的疫情恐嚇

台灣Omicron確診人數連日破萬,昨天(六日)更新增逾三萬例。本來這就是與病毒共存、國境解封前必經的過程,歐、美、日、韓、新加坡等國家,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同樣的狀況。可是國內就有一些政客、媒體,對於政府防疫政策一路詆毀,從疫情初期的口罩,到疫苗採購,到居家隔離,到檢驗試劑,到孩童疫苗接種等等,一路歇斯底里狂吠不已,在電視、電台等媒體大肆傳播偏頗甚至虛假訊息,把防疫議題當作政治鬥爭工具,或者拉升個人政治聲量,甚至意圖引發社會動盪,司馬昭之心,不可不防。 事實上,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Omicron確症者為輕症或無症狀,輕症者正常人體內B細胞T細胞即具有防禦功能,如覺得身體有些不舒服,一些Over The Counter(OTC)不需醫師處方的藥物,或由社區藥局藥師即可以處理;剩下不到百分之一的中、重症者(約為○‧三%上下)才需要就診。 我們如果要恢復正常生活,與全球接軌,就必須讓醫療量能用在照顧重症,降低死亡。至於輕症者可以服藥,無症狀者自主管理(但要提醒:七十歲以上長者仍然必須嚴守NPIs非藥物防疫手段:戴口罩,勤洗手,勿群聚),等染疫高峰過後,便可以逐漸回復正常生活。因此呼籲大家正確依據科學判斷,千萬不要受少數一些媒體偏頗的報導影響。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授,台北市民)
吳正文 2022-05-07
羅智強比蔡其昌?

羅智強比蔡其昌?

昨天有讀者投書「羅智強vs.蔡其昌」一文,讓身為台北市文山區住民,以及娘家在台中市的我不吐不快! 第一,羅智強是文山區選出的議員,卻未設服務處,亦即從未服務文山區居民也就罷了,竟「吃碗內看碗外」地全台趴趴走,曾想選台北市長、高雄市長,甚至「四階段參選總統」,如今遷戶籍想選桃園市長,說實在的,根本對不起文山區居民。 反觀蔡其昌,認真地經營選區,本份地盡立委職位,其實,二○一四年他就想選台中市長,但讓賢林佳龍;此次何欣純欲跟他爭取提名,他還大方祝福。二○二○年他熱心地幫忙當時基進黨陳柏惟,競選中二選區立委;今年他也熱心地幫忙同黨的林靜儀,補選中二選區立委,可說是位得道多助、腳踏實地經營的政治人物。 二、距離年底的九合一選舉還有半年多,投書者就問蔡其昌「何時辭去副院長一職?」並且只點名蔡其昌,卻無視呂玉玲、賴香伶、蔣萬安等人,這根本是雙標!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台北市民)
李欣芬 2022-05-07
「開放性採購」政府沒有損失

「開放性採購」政府沒有損失

一般情況是這樣子的, 就是政府需要1億劑,按照正常程序招標, 一堆廠商就會來投標,得標後簽約, 那今天有一個廠商很壞, 他用低價標下,把其他廠商排除在外, 到時候沒辦法履約, 那政府空等的時間,就會浪費。 (封閉性採購) 現在的情況是(開放性採購)。 政府說大家都可以來投標, 不限數量,大家有多少數量,政府都收, 那就沒有排除其他廠商的問題, 因為是各自努力, a廠商賣1000萬劑,b廠商賣2000萬劑, 都沒關係,只要有貨,品質ok,政府都收。 這樣子的情況下,廠商就是越多越好, 高登來投標,不會擠壓到其他廠商, 沒有什麼獨厚高登的問題, 高登環球董事長劉緯澤     其他廠商可以提供8000萬劑(n) 高登可以拿到1700萬劑, 政府都收,收9700萬劑。 但政府也要求5月底要到貨, 貨到付款,品質驗過了,再給錢, 搞不定,就是罰錢,扣保證金。 今天高登不投,數量就是「確定」少1700萬劑, 高登投了, 到時候沒辦法到貨,就是被罰錢,被沒收保證金, 政府有什麼損失?沒有! 因為其他廠商「並沒有」因為高登得標, 而受到擠壓,不能出貨給政府, 政府還是可以在5月底拿到8000萬劑快篩。 對政府而言, 高登不投,就是n(其他廠商的出貨數量), 高登投了,就有機會變成n+1700萬劑。 n+1700萬劑,一定大於(頂多等於)n。 所以你去管高登可否履約,毫無意義, 因為他的得標,不會影響其他廠商出貨的量, 他可以出貨,那就多1700萬劑, 不行,那就是罰錢,政府沒損失。 恭喜國民黨, 成功的讓大家五月底可以拿到的快篩數量定錨在n,而不是n+1700萬。 #快篩減少加速器
林智群 2022-05-06
我們只是想幫台灣

我們只是想幫台灣

國民黨抹黑諷「小吃店傳奇」 高登秀原廠授權、EUA打臉:我們只是想幫台灣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2506W0155
百柯全書 2022-05-06
「死亡率」可預期的會更高估

「死亡率」可預期的會更高估

說明: 台灣的死亡病例認列,相較於其他國家,是較為寬鬆的。 今天死亡的10人當中,包括死因為原有慢性疾病、癌末、心血管疾病或意外死亡者,只要驗出COVID-19陽性,皆被認列為「死亡病例」。 (在新加坡,以上這些死亡病例,皆不被列為COVID-19死亡病例) 往後,隨著COVID-19的盛行率增加,這個「死亡率」可預期的,會更高估。希望不會被有心人士再拿來大作文章。
陳志金 2022-05-06
習近平惹火中產階級

習近平惹火中產階級

因為經濟陷入中國太深,無法快速切割,加上能源被俄羅斯綑綁,但是,隨著中共經濟下滑,西方國家對中俄兩國的態度也開始轉變。圖/民報合成 5月3日,長期不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公開譴責的中共,突然在新華社新聞中,出現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字眼,被國際媒體視為北京重大的轉變,在此之前,俄羅斯曾經指責,中國銀聯切斷和俄國銀行的盧布聯繫。 根據中方的說法,當俄羅斯盧布遭到西方制裁的時候,中方願意用人民幣和盧布交換,藉此逃避美國制裁;但是,隨著戰爭無法短時間停止,中共開始感到壓力,因為,盧布換到人民幣後,仍然可以用人民幣在國際上兌換美元,而滿手盧布的中共,卻只能向俄羅斯購買物資,且只有少數選項,中共對此開始無法忍受。 但是,華府鷹派的美國國安顧問博明,仍然不相信,中共會為了盧布問題,站在西方世界這一邊,博明說:「老共仍然持續鴨子筏水,暗中協助俄羅斯的侵略,從外交掩護,甚至軍事和財政的奧援,西方國家應該認清楚中共是侵略戰爭的共犯,並對中共做出制裁。」 博明的說法,也代表美國和正在覺醒的多數歐盟國家的態度。歐盟長期以來,因為經濟陷入中國太深,無法快速切割,加上能源被俄羅斯綑綁,但是,隨著中共經濟下滑,西方國家對中俄兩國的態度也開始轉變。 歐盟始終不相信中共會放棄30%的歐洲市場,卻選擇5%的俄羅斯市場,但是,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共需要普丁這種獨裁者,互相取暖。在經濟與政治兩者間,習近平也陷入兩難,習近平長期佈局「一帶一路」,企圖用經濟控制歐洲的野心,已經被這場戰爭打亂。 國際媒體普遍認為,習近平的轉向,極可能只是緩兵之計,阻擋二級制裁砍到中國,因為,這個時候,習近平還是需要美國的經濟支持。 習近平目前前門失火、後院發大水,上海封城所造成的經濟災難,超過預期,經濟成長保4%有困難,更無法想像的是上海中產階級的反抗。 過去,毛澤東對中產階級特別優惠,因為老毛很清楚,單靠農民手上的鐮刀,搞不起革命,所有農民革命的背後都是讀書人,所以,中共建政後,推行戶籍二元制,把農村和城市分開,住在城市的中產階級,可以享受更多的國家補貼,以此攏絡中產階級;農民頭上雖然貼著紅五類榮光,卻過著黑五類最底層生活。改革開放,農民轉換身分變成工人,進入城市打工,多少賺一點,可是回到農村還是農人,身分不變,福利沒有,但是,農民還是乖順,不反抗,因為背後沒有讀書人帶頭,如今,40幾個城市封城,四處靜悄悄,卻只有上海搞不定,而且還搞出很多麻煩,成為全世界笑柄。 現在,病毒殺到北京,要封城或不封城,幾乎陷入兩難。 根據南華早報在月初的報導,4月底,政治局連開三個經濟會議,討論如何挽救經濟,會中決議暫時放下對高科技平台企業監管,先讓高科技活過來,但是,會中還是出滿悲觀,因為上海封城已經傷了許多老外的信心。 過去的上海中產階級,還自認天高皇帝遠,上海自由度不輸美國,商業環境也不錯,如今,連吃飯也出問題,為了阻擋中國中產階級移民海外,中央最近又頒布緊縮金融監管,老共政策寬嚴之間,自相矛盾,想要讓中產階級有信心生活在中國,恐怕很難了。
洪博學 2022-05-06
這才是小國生存之道

這才是小國生存之道

芬蘭、瑞典入北約,簡單講就是「看俄羅斯沒有」。 俄烏戰爭雖然在戰場上呈現膠著,不過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正在劇烈變化中。芬蘭與瑞典表態加入北約後,目前已打算在5月16日前正式遞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芬蘭,證明某些人不斷鼓吹的台灣中立化路線並不可行。 芬蘭與俄羅斯的恩怨由來已久,最著名的一場就是二戰初期的「冬季戰爭」,芬蘭人善用熟悉地形的優勢,最終蘇聯以慘痛的代價才勉強獲得勝利。但芬蘭也意識到以他們的人口領土規模要正面打敗俄羅斯非常困難,因此採取中立化的政策,不加入北約也不與俄羅斯合作,這就是「芬蘭模式」。 芬蘭中立維持數十年,但對俄羅斯始終抱有防備之心,如今選擇加入北約,除了代表他們已經「看俄羅斯沒有」外,也是因為烏克蘭讓他們認識到無論是否維持中立,都無法阻止俄羅斯的侵略野心,既然如此,那何不直接倒向北約?反而還更有保障。 同樣的,中國侵略台灣從來就不需要任何理由,更何況中立的前提是中國必須承認台灣的地位,台灣從來就沒有中立的空間。放棄與虎謀皮的和平幻想,正視威脅,這才是小國生存之道,芬蘭亦然,台灣亦然。  
林俊憲 2022-05-05
因為他就是「關燈的人」

因為他就是「關燈的人」

柯市府即將在5月8日週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開齋節,這是穆斯林重要的節日活動,每年有4萬多人參加,其中大部分是移工。弔詭的是,開齋節已經停辦2年了,為何今年選擇復辦? 如此大型的群聚活動,公園又難以落實出入口管制,如何確定出入者都有打過疫苗?且為何入場的條件是打過2劑疫苗而非3劑?對參與者來說,用餐是開齋節重要環節,如何落實禁止飲食? 這樣大型的群聚活動,柯文哲5月1日在臉書解釋:「雖然有許多產業老闆以及引進看護的家庭擔心開齋節會造成群聚,遊說北市府停辦,但在我幾度思考後,還是決定繼續舉辦」 「片面取消開齋節,剝奪了移工朋友們在辛苦了一年後、在異鄉共同歡慶的權利,這是不公平的。這代表臺灣仍對移工不友善,才讓這些非本國籍勞工,成了被優先控管、排除、犧牲的角色,不符合多元開放的臺北價值。」柯文哲儼然成為了移工權益捍衛者。 諷刺的是,柯文哲經常發表對外籍人士及移工的歧視言論,2015年3月7日,柯文哲說:「台灣不是很多外籍新娘嗎?已經進口30萬了」,用商品化的「進口」一詞描述外籍配偶。 去年4月又傳出,柯文哲在晨會說:「移工黑戶寶寶太多,學校要教移工避孕」,暗諷移工的生育來自於無知。柯文哲對女性的歧視言論更是不勝枚舉。一個不懂得尊重多元族群的市長,為何5月1日大徹大悟?是甚麼改變了他? 答案很簡單,柯文哲非要辦開齋節不可,理由絕非是表面上「多元開放的台北價值」,而是希望開齋節能夠製造群聚感染。 開齋節主要的參與族群是移工,其中又有一大部分從事老人看護工作。75歲以上的族群,恰恰就是疫苗施打比例最低的一群,也是一旦確診後,死亡風險最高的一群。 柯知道台灣疫情會進入「黑暗」,因為他就是「關燈的人」
溫朗東 2022-05-06
國民黨配合中國打快篩認知戰

國民黨配合中國打快篩認知戰

國民黨配合中國打快篩認知戰 就是要引進中國快篩 楊志良引進中國快篩未果 抹黑高登,少掉1700萬劑 1700萬劑為全國廠商4、5月總產能 7月以後的最高月產能也僅1580萬劑 再污名只用最貴的羅氏、亞培 最後不足的缺口,只能找中國貨?  
曾韋禎 2022-05-06
神童市長

神童市長

  兩個人在聊天,談到台北市的防疫記者會。 甲說,每次看柯文哲主持防疫記者會,比手劃腳、人模人樣,口沫橫飛、得意洋洋,搞得像在捧明星,一聲開麥拉,他馬上入戲,渾然忘我,暢所「預言」。 台北市長柯文哲主持防疫記者會。(記者林正堃攝)       乙點點頭說,若論「話唬爛」,這傢伙本事一流,套用電影「功夫」的台詞,這廝是骨骼精奇,乃唬爛界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適合主持搞笑節目,只要鼻頭一皺、牙齦一露,喜感自然淋漓剔透,立馬歡樂滿人間、含笑半步顛,直追周星馳、堪比唐伯虎,什麼綜藝天王通通閃邊去,可惜他入錯行,否則單憑嘴巴兩片皮,撈撈主持費,賺賺廣告代言,千萬年收入,不過是等閒。 被你這一說,我又想起柯匹講話手勢超多,忙得像手語老師,大概是為了上相,不過我們這樣講他,會不會太主觀? 不會,跟他比,我們還差得遠,偷偷告訴你,就在大家不知不覺中,柯匹已經把防疫記者會給成功轉型了。 記者會也能轉型?是轉成什麼型? 台北市防疫記者會已經被他轉型成「預言發表會」,他現在是防疫擺第二,預言擺第一,觀眾收看他的「綜藝節目」,防疫已是其次,重點是那張嘴又要作什麼預言。 你這一說,倒提醒我,好像有人說他是「印度神童」? 那是有人問阿中部長,柯文哲的預言是不是很準,阿中沒有直接吐嘈,只回答「人家印度神童也不錯呀」,害得大家都笑翻了,柯匹倒是很尷尬,特別聲明自己並非算命仙。 他這聲明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越描越黑? 是呀,從那天起,只要柯匹上電視,我眼中看到的雖是他,腦海浮出的卻是印度神童的臉,甩都甩不掉,傷腦筋捏。 這市長,辦事不牢靠,口水多過茶,話都隨他講,他丟出「軟性封城」,被罵得慘兮兮,第二天就改口說「其實和三級警戒差不多」,放話時不負責任,改口時天衣無縫,臉不紅、氣不喘,滑不溜丟,像條泥鰍;說來都是大家縱容他,就像台語說的:寵豬豬舉灶,寵子子不孝。 不過話說回來,阿中部長和神童市長的搭配,還真是中央與地方分工的典範。 這太不真實,你別開玩笑。 我是說真的,防疫急如救火,你看阿中忙著打火救火,柯匹卻忙著搧風點火;他們兩人,一個要克服驚濤駭浪,一個動輒興風作浪,一個是溫吞吞、與人為善,一個卻是刺牙牙(台語,盛氣凌人)、粗鄙冒犯,人格彼此互補,這不正是各有所長、分工絕配嗎? 哈哈,你這分明是歪理。 柯匹是歪人,歪人不用歪理,難道還跟他講道理?
莊榮宏 2022-05-06
希特勒有猶太人的血統?

希特勒有猶太人的血統?

  如果看俄羅斯的宣傳,有時候會覺得這麼荒謬可笑的事情竟然也這麼多人相信,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主要是因為烏克蘭是新納粹份子,利用這樣的連結召喚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想要征服俄羅斯的幽靈。 烏克蘭的總統有猶太人的血統,這樣其實也無所謂,俄羅斯的外交部長再次宣稱希特勒也有猶太人的血統,納粹裡面反猶太許多主角都是猶太人,結果這個說法引起以色列的憤怒,猶太人最討厭說自己人出賣猶太人,這是猶太人背負莫名其妙的宗教原罪。 希特勒的祖父到底是不是猶太人? 自20世紀以來,希特勒是猶太後裔的説法一直在流傳,但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歷史學家林茨大學教授桑德格勒2021年出版的《希特勒的父親》認為這個說法最初是由希特勒的反對者塑造——這種宣傳不是很成功,鑑於後來的發展,它非常笨拙和可怕。 出發點是希特勒家譜上的空白,希特勒的父親阿洛伊斯是私生子,父不詳。他出生後,牧師在洗禮書中希特勒祖父的欄位空白。 一個如此重視血統政黨的領導人,族譜上有一個非常黑暗的空白,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他的祖父可能是猶太人。 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納粹1935年的紐倫堡法律將希特勒歸類為“四分之一猶太人”。 每次看到俄羅斯的宣傳:我們要抵抗新納粹主義的攻擊,都感到非常荒謬和可笑。但它確實就存在哪裡,作為發動侵略戰爭最主要的理論基礎。 希特勒有沒有猶太人的血統?如果按照納粹自己的法律,應該是有,而且要送進集中營,世界就是這麼荒謬!
李忠憲 2022-05-05
民主黨跟左派加大了聲浪

民主黨跟左派加大了聲浪

05/05/2022星期四 民主黨跟左派加大了聲浪,不僅在全國各地跟華府最高法院前示威,現在更號召他們的支持者在本月11日到五位保守派大法官家門前去包圍,示威。甚至在網上公布了這五位大法官,加上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的地址(嚴格說來這是非法行為)。警方目前在華府各地,以及六位大法官住所周圍,都已經加強警力。(下:五位保守派大法官成為示威者的箭靶。) 這個自稱是Ruth Sent Us的組織在網頁上說:「最高法院6-3極端分子慣例的做出傷害女性,種族少數,LGBTQ+以及移民權益的裁決,所以我們要rise up揭竿而起,用種種不同策略強迫他們作出交代。」 不只是這些左派團體做出行動,帶頭的是拜登。他昨天在白宮就政府赤字發表談話時,被問及此事時這樣說:「…現在你們可以隨時改變法律,到時候LGBT孩子不能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課?那是否也變成可以了?」之後記者說,共和黨關切有人非法洩露這文件的行為,他這樣說「這(意見草案)不只關乎墮胎,…MAGA crowd現在是美國近代歷史上最極端的政治組織。」 他的一段話裡存在無數的錯誤、謊言不說,他這句話是將所有川普支持者MAGA crowd 都歸類成極端分子。所以看得出,他不是在討論婦女跟墮胎權利,他是在為十一月的中期選舉造勢。我們都知道MAGA代表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 Crowd指的是「戴MAGA紅帽子的人」,這不是一個等號就打死所有川普支持者?記得2016年大選時,希拉里說過的:可以把川普支持者放在一個籃子裡:那些種族歧視者,歧視女人的大男人,仇視同性戀者…等等等。 而且允許墮胎到目前都不是美國的法律,只是1973年的最高法院裁決,所以拜登不能說最高法院在「修改」法律。這份意見草案反而是建議,讓國會制定一項永久的法律,以及正式分劃聯邦與州的權限。目前就是因為各州各自立法,所以才會造成互相控訴,鬧到最高法院。 還有那個副總統卡美拉也第一時間非常憤怒的發表談話。這位對於多數問題都詞不達意的副總統,突然間血脈噴張,連續說了三四個How dare they:How dare they告訴一個女人怎麼對待自己的身體?How dare they阻止她為自己的前途做決定?How dare they否定女人的權利跟自由?How dare they? 可以想見這是他們極端熱衷的話題。不過很多人質疑怎麼搞的現在左派都知道「女人」是甚麼意思了?他們不是說過必須是biologist生物學家才知道甚麼是女人?他們最近不是灌輸我們男人也可以生孩子?(Apple手機剛剛才推出男人大肚子的emoji?)他們不是說不要再用「懷孕母親」這樣的字眼,要說birthing people? 各媒體紛紛發表美國多數國民都支持墮胎合法,或是維持現狀,這是事實。但是最高法院的意見草案不是要全面推翻這現實,而是要「由民選議員」確卻制定一條永久性法律,而非依靠一項字眼含糊的裁決,造成目前的混亂。另外,民調時如果你問是否每一個人都同意可以在懷孕後二十多個星期,甚至生產前都墮胎時,大家的意見又會不同,這也是媒體避免告訴大家的。 (註:前面說的Ruth Sent Me那個組織中的Ruth,指的是2020年九月去世的大法官金斯堡Ruth Ginsburg,她也是堅決支持墮胎權利的自由派大法官。不過要知道,金斯堡生前也表示過,1973年的裁決在法律上文字薄弱,很難站得住腳。 另外,卡美拉的How dare they演說,被很多人發現是抄襲瑞典環保女孩Greta Thunberg在2019年在聯合國的演說,她就是一再用How dare you…指責世人不懂環保。所以連卡美拉的憤怒,都被認為是假扮出來的表演。事實是到目前,很多左派的憤怒反應都非常做作,包括美國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加拿大杜魯多總理等,都有過分誇張的表情。)
袁曉輝 2022-05-05
打公司登記,根本是無聊

打公司登記,根本是無聊

不會喔,要打也不是你們這種水準,亂打一通! 打蛇要打七寸, 打公司登記,根本是無聊, 公司變更登記很寬鬆的, 除了台北市比較嚴格一點,每個縣市都差不多, 況且這個高登公司是新北市政府核准公司登記的, 我如果是國民黨,根本不會打這個, 打到自己,超丟臉的! 打資本額,更無聊! 政府採購有很多種, 如果是找製造商,就會要求資本額,因為要蓋廠房, 今天找的是代理權,根本不需要大資本額, 台灣很多東西的代理商,都是小公司耶! 你要求限制資本額, 我反而要懷疑 你是不是在幫特定廠商排除其他代理商耶! 政府採購,最重要的是,保證金, 保證金拿不出來,就是沒辦法跟政府做生意, 這跟資本額有什麼關係? 資本額上億的公司,連200萬都拿不出來的, 你有沒有看過? 政府採購,有很多種型態: 1.造船,資金龐大,政府要一邊給錢, 這就有廠商拿錢不做事的問題,需要查核。 2.疫苗,要打到人民身體裡面,政府要負責, 規定就是要很嚴格。 3.快篩這種技術性比較低的醫療器材, 非常單純,貨到付款、貨沒問題再給錢, 廠商要付保證金,東西沒到就沒收保證金, 政府沒什麼被倒帳風險, 這有什麼好用放大鏡檢視廠商的? 它有輸入許可證,貨交得出來,品質沒問題, 我管他資本額怎麼樣? 還有人質疑小吃店可以輸入醫療器材? 去年慈濟念佛的、台積電做晶片的輸入疫苗, 你們這些人有靠腰嗎?還不是打得很高興?
林智群 2022-05-05
俄烏之戰的啟示: 大敵當前•沒有「反戰」的權利!

俄烏之戰的啟示: 大敵當前•沒有「反戰」的權利!

5月3日, 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自由廣場, 插著一面面小型的烏國國旗 (路透/STR/NurPhoto)    前副總統呂秀蓮從「反戰」的思維出發,預定於5月14日舉辦一場「和平愛台灣大遊行」。 這種標榜「愛XX、要和平就要反戰」的旗幟口號,把反戰直接與和平、愛XX畫上等號,是很空泛、很烏托邦、很海市蜃樓的,也是侵略者最希望被入侵者拿來當作「護身符」的!在俄烏之戰還打得不可開交的此時此刻,出現這種旗幟口號,實在諷刺之至! 烏克蘭人當然希望和平、不願意有戰爭。只是,當普丁2月24日揮兵入侵烏克蘭,烏克蘭能做的其實不多──確切直白講,就剩二選一:其一,不戰而降;其二,挺身而出「應戰」! 前者(不戰而降),可以美其名為「反戰」,避免兵戎相見之外,普丁稱心如意、澤倫斯基一家獲美國收留安置、歐美甚至於全球各國如釋重負,簡直是皆大歡喜!唯一的麻煩是,皆大歡喜背後,問題並未實際解決,而是將問題(以更嚴重的方式)延後而已! 因為,去軍事化、遠離歐盟共同體、缺乏北約保護傘的烏克蘭,爾後一切只能看普丁臉色、只能乖乖接受俄羅斯宰制與擺佈,這樣的烏克蘭,還算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嗎?不是成為俄羅斯的傀儡附庸嗎?最要命的是,昨日車臣、克里米亞,今天基輔、烏東,侵略者的野心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永遠在找下一個目標!從車臣屈服於俄羅斯後,這次淪為侵烏馬前卒的例子看,下一次俄羅斯野心發作、入侵他國時,勢必輪到烏克蘭當俄羅斯差遣下的馬前卒、砲灰了!是則2022規避的,屆時不是要以連本帶重利的方式付出嗎? 歷史早已告訴世人,一廂情願的反戰、中立,碰上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只是鏡花水月而已!荷蘭、比利時、瑞典、挪威等中立國鄰居,二戰時飽受希特勒納粹蹂躪的歷史畫面,烏克蘭當然留下深刻印象;澤倫斯基當然知道,在一個窮兵黷武,不聽它、順它意就喊打喊殺的鄰居旁,反戰絕非和平的大道、而是通往奴役之路,是代價高昂的奢侈品!此所以,2月24日,澤倫斯基選擇挺身而出「應戰」而非「不戰而降」!此所以芬蘭與瑞典已動心起念,要加入北約! 台灣跟烏克蘭一樣,也有一個窮兵黷武的鄰居!烏克蘭的和平追求之路,何嘗不能給台灣當借鏡? 是的,大敵當前的弱國、小國,沒有喊「反戰」的權利!因為,和平,靠的不是敵人/敵國的善意,更非靠自我解除武裝、去軍事化的反戰!那些呼喊「給我和平,其餘免談!給我和平,否則就是不愛台灣!」的人,會給台灣帶來和平,還是會將台灣帶向奴役之路?是在愛台灣,還是在害台灣?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2-05-05
「貨到付款」,  有什麼風險?

「貨到付款」, 有什麼風險?

一堆人靠腰買不到快篩, 政府找了廠商代理進口快篩, 又嫌這個公司之前是小吃店, 說這個公司資本額只有200萬元, 政府怎麼可以讓它領標? 我們是找代理商,不是製造商, 要資本額大,要幹嘛?能吃嗎? 汪傳浦仲介軍火,他們開的公司資本額很大嗎? 還不是幫台灣搞了6艘拉法葉艦進來。 (至於過程那些狗屁事情,是另外一回事)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只要能把快篩拿到的,就是好廠商, 人家有17億的貨,還在那裡刁東刁西的, 你們這些人, 去年靠腰政府擋疫苗,現在自己也在擋快篩, 真的是莫名其妙! 政府簽的約,廠商要先進貨, 進來後檢測合格,才能拿到錢, 沒能準時進來,品質不合格,廠商要罰錢, 政府根本沒風險,廠商風險比較大, 「貨到付款」、「開箱沒問題再付錢」, 你有什麼鳥風險? 這樣還怕被騙?我看你不是做生意那塊料啦! #你們這些人以後就沒立場再靠腰買不到快篩啦
林智群 2022-05-05
國民黨抹黑快篩試劑的採購流程

國民黨抹黑快篩試劑的採購流程

一個禮拜以前,每個地方政府都在喊快篩不夠。 不管王惠美、侯友宜、鄭文燦,通通都一樣。 彰化縣政府還出來講,我們居隔的小朋友太多了,一天就要耗掉8000支快篩試劑,中央趕快救我們。 甚至,國民黨黨團還出來開記者會,說快篩試劑全台鬧不夠,中央政府應該用公費提供。 指揮中心當然聽到了。 一方面開標趕快請廠商來標,一方面繼續研究以篩代隔等方式,讓這波快篩試劑短缺的問題可以慢慢平息。 結果現在國民黨開始抹黑快篩試劑的採購流程。 明明直接跟羅氏原廠買的,也可以扯標籤怎樣,跟民進黨關係怎樣。 明明標案就是貨到驗貨合格才能給錢,說人家代理商是小吃店。 打這條最好笑,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全球跑單幫搞貿易的台灣人不知道多少,很多公司都是小小的沒幾個人,進的東西五花八門,這有很奇怪嗎? 別忘了兩個禮拜前,你們委員怎麼講: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現在快篩試劑是除了疫苗之外,可以有效防護的工具,國民黨主張快篩試劑價格一定要在100元以內的親民價格,尤其現在每日確診數高達數百例,衛福部應於2週內讓民眾買得到快篩試劑。」 聽說現在人家不玩了,國民黨麻煩好人做到底,捐一下快篩試劑,滿足一下你們各執政縣市的快篩試劑缺口,以後不要再跟中央哭窮,反正你們很有錢。  
周軒 2022-05-05
境內圍堵跟境外圍堵的困難度不一樣

境內圍堵跟境外圍堵的困難度不一樣

境內圍堵跟境外圍堵的困難度不一樣,這個我解釋很多次了,再詳細解釋為什麼我都覺得累,到現在還不懂的是信念問題,境外圍堵只需要邊境匡列不會太過影響國內民眾生活,可是大規模社區感染以後感染源是在境內,境內圍堵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封城停止境內人員移動。 兩年前的武漢病毒採取封城是有用的,把城市分割成很多不允許互相跨域的隔絕孤島,只允許物流跟檢疫人員在孤島之間移動,只要隔絕超過半個月,這些孤島會一一因為沒有人可以感染,等到感染者痊癒以後自行停止疫情,持續堅持下去直到所有孤島的疫情都消滅再解封,理論上像武漢這樣近千萬人口的城市,『只』需要犧牲個幾萬人就能讓疫情絕跡。 可是武漢式的作法在 Delta 變種出現以後我就一直懷疑是否可能已經不再有效了,因為後續的新變種感染力已經是武漢株的數倍,就算武漢當年的封城模式,為了避免近千萬人全部餓死仍然需要允許物流人員移動的,也就是物流人員身上仍然可能會攜帶病毒造成孤島之間的交叉感染,那麼已經清零的部份如果又被物流人員攜帶的病毒造成疫情重燃,那麼封城的時間根本永遠不能結束。 只是以武漢株的感染力來說,這樣微量的交叉傳遞製造的感染量很少,只要比預期值再多封更多時間就能打消這個要素,所以武漢當初的封城是有效的。 而上海之所以拉起圍籬,表示武漢模式在面對現在十幾倍感染力的新變種可能已經無效了,因為即使只有物流人員攜帶的那麼微量病毒依然可以讓小孤島之間的感染相互傳遞,那麼想要再次複製武漢的封城撲滅,就只剩下連物流跟防疫人員都禁止或者只允許極低限度的出入,至於裡面還不會餓死人、會不會有人因為生病不能外送延誤就醫死掉這些全部不聞不問,否則成功的可能性趨近於零了。 這不是說以後封城就完全無效了,打從一年多已經我就一直宣導了,正確觀念是封城可以壓低感染曲線,但是效果是有極限的,而且效果比一般人想像中低,所以封城是前三個月為醫療降載爭取時間的手段,而不是清零的手段,從 Delta 株開始流行以後封城已經不可能清零了,屠城才有可能清零。 所以去年歐美關於『口罩對於防止感染效果很有限』的新聞並不是假新聞,而是環境病毒量高低的問題,當時在台灣還處於境外阻絕的階段,環境病毒量非常非常非常低,再經過口罩的阻絕之後差不多是接近絕對安全的,可是那個時間點歐盟跟美國已經到處都有感染者到處跑,環境病毒量太高了,你全身都有可能沾到病毒,只是在外戴口罩的程度由於你回家時身上照樣沾了一大堆病毒,把病毒散佈到你全家,除非你是 N95 二十四小時不脫下來,否則只依賴口罩這個要素它的防護力已經可以忽視了,這是現在歐盟跟韓國解除口罩令的背景,環境病毒量不同的情況口罩防護力是不一樣的。 理解這些前提,就應該明白一個現實,大規模社區感染以後,而且還是傳統武漢株十幾倍感染力的新病毒,所有不會嚴重影響民生的防疫政策,對於壓抑感染曲線的效果都很有限,而想要明顯壓低感染曲線除了封城別無他途,想要清零除了屠城沒有其他手段,只是就算效果有限仍然多少有用,所以基於政治倫理政府還是必須盡力去做,但是不要抱持過高不切實際的想法。 人類思考有一種盲點,總是認為主觀期望可以影響客觀現實,潛意識堅信想要清零表示可以清零,有人說無法清零表示他在阻礙清零,我一向認為這種思維態度跟符水治病沒有什麼兩樣,理解客觀現實才能把行動用在合理有效的方向。
周布雅 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