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台股重挫後的省思

台股重挫後的省思

  經過狂風暴雨的上半年跌勢,台股上半年下跌3933.11,跌幅18.2%,在亞洲排行第三慘,比台灣跌得多的有南韓,越南胡志明,而這個跌勢源頭來自半導體。台灣的產業結構非常倚重半導體,一旦半導體產業供需出現變化,台灣也會首當其衝。 這次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35.2%,Nasdaq大跌29.52%,影響最大的是台灣。大家看看全球重量級半導體公司股價全面都腰斬,Nvidia重跌59%,市值少掉5100億美元,就可以知道這次半導體股的修正有多慘!台灣的TSMC ,UMc,ASX跌幅在五成左右,也差不多與國際半導體股同步。 在跌勢中,有幾位負責財經決策的官員詢問我的意見,問我要不要護盤?我說台積電,聯電,日月光都有Adr在美國上市,台灣也有外資開著轟炸機,不斷在台灣提款,割韮菜,政府進去護盤沒有什麼用,等到費半指數跌夠了,台積電不再下跌,台股不用護盤也跌不下去! 不過,我提醒決策官員,長期要正視幾個問題,一是過度獎勵當沖,容易把股市導向賭場化,大家重交易,輕投資,尤其很多被視為小白的年輕人積極投入,在股市多頭的時候,大家以為股票錢很好賺,大家放下學業,工作,奮不顧身在股市衝浪,這回股市像崩山般重挫而下,很多小白一無所有,甚至滚出大債務,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鼓勵長期投資,例如持股若干年,可以得到租稅優惠。但台灣當沖降稅,長期投資反而要繳相對高的股利所得。於是長期以來,大家熱衷短線操作,大家不願長期持有,市場在乎賺差價,跌勢中就會出現恐慌殺戮的慘況。 二是市場上非常不公平的借券放空機制,一般小散戶沒有借券賣出的實力,但大戶,外資可以結合券商,上市企業老闆,大家借出股票轟炸市場,這種不對稱的共犯結構,是台灣獨有。這次貨櫃航運股跌最慘,正是代表作,一個是當沖亂了籌碼,一個是肆無忌憚的借券放空機制。這次放話的馬士基股價反而大漲,7日又大漲7.11%,德國的赫伯羅特大漲8.44%,台灣卻殺到沒人要,這是很奇特的景象。 三,這三年台股漲幅很大,很多公司市值翻了好幾番,現在股價跌下去了,如果公司真有投資價值,這個時候大股東可以出來執行庫藏股,展現公司的誠意,這比政府護盤更有效! 股價跌了,這是檢討市場機制的好機會!  
謝金河 2022-07-08
都是李眉蓁案惹的禍

都是李眉蓁案惹的禍

連日來各家媒體爭相報導民進黨桃園市長提名人林智堅的論文抄襲案,令人厭煩。持平而論,若非選舉,這種芝麻蒜事絕上不了媒體版面;但因為選舉,不論頂大、私大、科大,都被惹上論文抄襲事件,國內高等教育瞬間被打成醜陋不堪,令忝為其中一員的筆者不勝唏噓。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來自於二○二○年高雄市長補選時的李眉蓁論文抄襲事件。前後不同的是,李案爆發後,其指導教授神隱,被抄襲論文的原作者對李提出告訴;林智堅事件後,其先後就讀的中華大學及台大的指導教授,則均出示相關證據聲援林員,以行動證明其清白。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資料照)   因為李眉蓁案,教育部該年度立即函知各校提高對在職班論文審查及口試委員資格的標準。以筆者任職的學校為例,學生提出論文口試時,必須先以「論文原創性比對系統」比對論文,並檢附「無違反學術倫理聲明書及論文原創性比對檢核結果,且經指導教授檢核確認無違反學術倫理情事(須檢附比對結果)」。邀請的口試委員亦有較以往嚴格的規範,必須對修讀碩士學位學生之研究領域有專門研究,並須具有各項資格之一,其中最為基本的一項為現任或曾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其餘則更為嚴苛,甚至提聘資格的認定基準須由各系(院)務會議訂定,並檢附系(所)務會議紀錄。只與指導教授交情匪淺卻不符資格,或是濫竽充數的校外委員均不得聘任。 李眉蓁案,追根究柢最該被究責的是其指導教授,因為除了完成必修學分之必要條件外,學生是否已達到「碩士學位畢業標準」及可否讓其順利畢業的最終決定者是指導教授。從最初論文題目的決定、定期的討論與進度報告、論文初稿的審查與修訂、口試委員的邀請等等,在在是指導教授的權與責。李案中,通篇論文幾乎全是抄襲的荒唐情事,確實令人瞠目咋舌,教授若「不知情」就是無能,若知情仍然縱容,那就是無法無天,足以「不適任」而汰除在學術界之外。 在此誠懇呼籲政客們適可而止:一粒老鼠屎,不應壞了一鍋粥;別再將高等教育當作你們搞政治鬥爭的工具了! (作者為彰化師大兼任教授)
黃榮文 2022-07-08
沒出息+惡質的國民黨

沒出息+惡質的國民黨

這幾天,國民黨傾全黨之力抹黑林智堅。儘管沒有實質證據,國民黨指控林智堅抄襲碩士論文,還侵犯竹科管理局的著作權。 為捍衛個人名譽,林智堅到地檢署提告國民黨誹謗。未料被告後,國民黨竟反控林智堅以司法恫嚇在野黨監督(附圖一)。 就在被林智堅提告之前,國民黨也到地檢署告發我誹謗柯志恩(附圖二)。我被國民黨告發後,不但沒哀嚎恐慌,反而鼓勵柯志恩親自提告。 國民黨自稱是百年政黨,卻無法承受林智堅個人的提告。翁達瑞不過是個大學教授,卻隻身迎戰國民黨的反擊。 台灣是法治國家,每個國民都有「告人的權利」與「被告的義務」。只要自認道理站得住腳,不管告人或被告,任何人都不應恐懼或退縮。 這正是林智堅的態度! 國民黨抹黑林智堅,傷及林智堅的名譽,林智堅就對國民黨提告。這叫直球對決,讓司法釐清是非對錯。 國民黨剛好相反,不只被告會哀嚎,告人也偷偷摸摸,不敢正面對決。 我揭發柯志恩涉及學術不倫,柯志恩卻反控我誹謗。柯志恩多次宣示要對我提告,甚至說出「告到底」的狠話。好笑的是,柯志恩沒動作,反是國民黨到地檢署告發我。 國民黨的告發只是「空包彈」,因為誹謗屬告訴乃論罪,國民黨不是當事人,無權對我提告。除非柯志恩親自提告,地檢署不會調查,法院更不可能審理。國民黨演出這場官司秀,目的在掩護柯志恩的學術不倫。 昨天,國民黨又到地檢署告發林智堅侵犯竹科管理局的著作權。一樣的,國民黨告發的侵權也是告訴乃論罪。國民黨連發司法空包彈,繼續使用相同的爛招,還是為了混淆視聽,製造林智堅涉及不法的假象。 在戒嚴時期,國民黨濫用司法迫害人權。台灣民主化後,國民黨惡性不改,把司法當作政治秀的工具,達到掩護自己人與抹黑對手的雙重目的。 結論是;國民黨沒出息,被告還會高聲哀嚎。國民黨更是惡質,把告人當司法政治秀。這種沒出息又惡質的政黨只有一個出處: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翁達瑞 2022-07-08
間諜車之特斯拉vs.比亞迪?

間諜車之特斯拉vs.比亞迪?

北戴河做為中共高官避暑所在地,每年夏季渡假辦公「北戴河會議」一直籠罩著神秘色彩,今年十月中共第二十次全代會牽動高層權力改組,格外引人矚目。外電披露,自七月起,北戴河禁止特斯拉電動車進入,為期至少兩個月。 配備攝影鏡頭與感測器的特斯拉,行進間蒐集沿途街景與路況等即時影像,記錄時間地點路線等車輛與駕駛大數據,透過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日新月異,掀起一場交通革命,卻成為北京當局眼中的「間諜車」。早在去年三月,中國軍方下令禁止特斯拉進入軍事管制區,後來又傳出公家機關職員的特斯拉不准停放政府大樓內。六月初習近平訪問四川成都,當地警方單單只管制特斯拉進入市區。 一名顧客2月間在密西根州一處特斯拉展示間查看車上設備。(美聯社)     中國各大車廠爭相投入鉅資研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唯獨官方鎖定特斯拉禁行,背後有兩種可能:特斯拉技術最先進,可以蒐集到別家車廠蒐集不到的機密資訊,必須另眼相待;要不然就是特斯拉美國血統始終讓中共不放心,禁行令是「美帝亡我之心不死」陰謀論作祟下的產物。 特斯拉首座非美國本土製造廠其實就落腳上海,二○一九年底投產後,在中國官方威脅利誘下,全力加速零組件國產化,特斯拉上海廠現在出廠車輛高達九成零組件是中國本地生產,創辦人馬斯克再三保證:不會向美國政府提供在中國或其他國家收集的數據,後來更進一步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宣示將中國用戶所有數據留在中國。只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馬斯克種種表態加上具體作為,仍無法消弭中共疑慮。 中國汽車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兩百萬輛大關,其中電動車成長三倍,出口超過卅萬輛,特斯拉上海廠就佔十六萬輛,主要銷往歐洲市場。 若按照中共邏輯:電動車具備先進監控功能,蒐集大量數據有可能流入外國政府手中,行駛在歐洲大街小巷的特斯拉,會讓中共有機會伸手掌握監控數據?如果中國製特斯拉無法讓人放心,透明程度更低的其他中國品牌國產電動車,如何贏得海外消費者信賴? 比亞迪是中國電動車市場中成長最快品牌,旗下電動巴士總交車數量超過七萬輛,於七十個國家四百座城市上路,在日本電動巴士市佔率高達七成,英國總交車數突破一千台,連台北市也看得到比亞迪車體電動巴士蹤影。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的全球各主要城市,敞開雙臂歡迎中國製電動巴士,車上攝影鏡頭與感測器持續不斷蒐集大量數據。兩相對照,是中共官方自己杞人憂天,或是其他國家太過單純天真?值得深思。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7-08
兩個民調談一人黨

兩個民調談一人黨

有媒體公布宜蘭縣長選舉民調。其中,民眾黨縣長候選人僅獲二%支持度。另外,即便是民眾黨的認同者,也只有二%願意將手中的選票投給黨籍候選人。相較之下,將代表國民黨尋求連任的林姿妙,竟獲得七十一%民眾黨認同者的支持。   無獨有偶,在桃園市長選舉部分,根據上個月底的媒體民調,也只有二十六%的民眾黨認同者表態會投給黨籍市長候選人。反觀,國民黨提名的張善政,卻獲得四十九%民眾黨認同者的支持。 平心而論,這樣的結果顯示出,第一,除了柯文哲以外,其餘民眾黨的候選人,都不足以獲得大多數民眾黨認同者的支持。第二,柯文哲長期對蔡政府與民進黨冷嘲熱諷,再加上兩岸路線與國民黨較為接近,在在都讓民眾黨的認同者高度「排綠」,其中偏綠者已寥寥可數。第三,民眾黨作為新興政黨,在缺乏核心理念與革命情感的情況下,認同者的投票意向也非常現實,寧願投給勝率較高國民黨候選人,也不願支持黨籍候選人。 可以預見,在年底縣市長選舉中,民眾黨的縣市長候選人,不僅無法扮演凝聚黨內選票的「母雞」角色,還會在認同者不約而同的棄保效應中,慘遭邊緣化。而這樣的結局,又會強化民眾黨一人政黨的特性,形成惡性循環。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22-07-08
台灣重要→台灣更重要

台灣重要→台灣更重要

早在二○○五年五月,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以「台灣為何重要」(Why Taiwan Matters)為封面主題,挑明沒有台灣科技產業,全球經濟將無法運轉,「和中國和平」(peace with China)至關重要;可見那時在外國人的認知天平上,台灣與中國的輕重,而當國際政經界紛紛朝拜「一帶一路」,連台灣的產官學界跟拜者亦眾,「和中國和平」更遮掩了「台灣重要」的光芒。   時至中國意欲主導國際規則的龜跤趖出來,引發美中貿易戰,接續又爆發武漢病毒,全球供應大斷鏈,「台灣重要」光芒重現,美國也認清「和中國和平」是與虎謀皮,近年來結合日本、歐盟等藉由各種方式力挺台灣,保護「台灣重要」,警告中國要乖乖。 別國協力保護「台灣重要」,固然可喜,但重要的是自力保護的內化,使「台灣重要」更為堅實,進而「台灣更重要」;其中首要深化與其他民主自由國家的信任與被信任,尤其是國內政黨的自制,勿在親中或親美間忸怩作態,或附合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的謬論,才不會內耗「台灣重要」的堅硬度,外可讓其他民主自由國家相信台灣的本質,阻卻中國蠻橫。 第二為再增強實力,使「台灣更重要」,以應對國際政經現實的動態變化,顯而易見的當頭問題至少有下世代人力與電力兩項,政府須打破Business As Usual的官僚樊籠,快手快腳處理。 台灣出生率年年創新低已列全球倒數,為免下世代人成為稀有資源,宜從讓正在「台灣重要」的壯年無後顧之憂的角度構思,如國小幼托一體教育、重視小孩上課時間與家長工作時間的配合,「○至六歲國家一起養」才不只是隔靴搔癢。 電力問題包括能源結構、電價調整等,除理性檢討過往的政治利益與圖騰,建立新共識外,再生能源、智慧電網、儲能設施建置之已不容再拖延;更應大力獎勵新儲能研發,組織國家隊,使新儲能成為「台灣重要」的新明星產業。 在國際政經現實對台灣有利的當下,打破Business As Usual,以國安角度跨體制解決問題增強成長,下世代台灣人玩有人牽手,打架可放伴,產業生產所需的電力不會被滿街跑的電動車消費性電力擠壓,再創「台灣更重要」的機運指日可待。 (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陳紀元 2022-07-08
完成結案報告,著作權才會轉到科管局

完成結案報告,著作權才會轉到科管局

根據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與中華大學契約第14條權利及責任 「中華大學在完成結案報告時,著作權才會移轉到科管局手上」 時序表如下 2008年5月 林智堅完成碩論,開始進行申請口試相關流程。 2008年6月26日 林智堅完成口試。 科管局發文給中華大學,要求修正研究報告並7月5日前交付結案報告。 所以6月26日時 該文章著作權仍為中華大學研究團隊所擁有,所以絕對沒有抄襲的問題! 時序表列出來,就是這麼清楚 白紙黑字明明白白 不曉得國民黨的不分區議員們還在堅持什麼? 真的是要挽救張善政那疲弱不振的選情嗎?    
魏筠 2022-07-07
空中巴士會不會被中國棄單?

空中巴士會不會被中國棄單?

中國三大航空公司日前分別發出公告,共向歐洲空中巴士購買二百九十二架客機,價值超過三百七十億美元,引發全球航空界關注,對此美國波音公司表示失望,認為地緣政治導致了美國飛機難以出口到中國,因此敦促美中兩國政府盡速進行對話(註1)。波音公司會有如此的看法並不難理解,因為在今年五月間媒體才報導,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才宣布要買四架國產的C919共四架、二十四架ARJ21-700客機、六架空中巴士的A350-900以及四架波音公司的B787-9客機(註2),如果中國各航空公司這一次果真改變原來的購機計劃僅單獨向空中巴士集團訂購飛機,而將波音公司以及中國國產飛機都排除掉,要說不是受到地緣政治的因素所做成的決定,任何人都不會相信! 事實上,中國這一起購機案只是落實2019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歐洲進行國事訪問時在法國所簽下了總價值370億美元三百架客飛機的購買協議;對波音的客機,中國也曾在2017年11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訪中時,雙方也曾簽署了三百架飛機的購買協議,總價值也是370億美元(註3),如今中國卻讓對空中巴士的購機案後來居上,顯然是再次使出它們最擅長的「以商逼政」的伎倆,故意藉此挑起美國與歐洲之間的矛盾,令烏俄戰爭爆發後,美國成功整合歐盟一致對抗圍堵俄中這兩個極權邪惡軸心國家的聯盟因為商業利益而發生嫌隙進而瓦解,這樣的如意算盤能否得逞,還要看後續情勢的演變才能見分曉。對於台灣來說,包括漢翔公司(註4)、榮剛公司以及駐龍公司等台灣企業分屬波音公司與空中巴士集團的供應鏈(註5),所以無論是誰得標台灣都能夠分一杯羹(註6),大可隔山觀虎鬥靜觀其變。 然而,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在去年受到疫情的衝擊,均出現百億規模虧損,且虧損金額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擴大,三大航合計虧損金額達409.57億元人民幣虧損(註7)。而中國的疫情依然面臨多點散發,中國政府又堅持封城清零的強硬政策,加上國際油價攀升、匯率波動,中國整體的經濟持續走下坡,政府財政債台高築,與西方國家關係持續惡化,未來幾年中國的航空業能否轉虧為盈在在都不容樂觀。在這樣的政經局勢下中國會不會在面臨阮囊羞澀的窘境下對於空中巴士集團的這一筆鉅額購機案棄單?絕對是台灣航空產業必須密切注意的發展! 畢竟,去年中國政府就擔憂人民對自家國產疫苗產生疑慮,遲遲不願核准BNT武漢肺炎疫苗,造成二百萬劑BNT疫苗棄單(註6),甚至於連具有國際法效力的《中英聯合聲明》中國都能夠宣告是「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的「歷史文件」(註7),要再故技重施說話不算話的再次輕毀承諾更是一點都不困難! (註1)https://news.cnyes.com/news/id/4906427 (註2)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229/6306514 (註3)https://reurl.cc/q5EaWR (註4)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244381 (註5)https://udn.com/news/story/7241/6436016 (註6)https://www.wenweipo.com/a/202203/31/AP62455cc0e4b036dce9a3e75e.html (註7)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829/2066931.htm (註8)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471315
海兒 2022-07-07
自救宣言,是誰帶出台灣的?

自救宣言,是誰帶出台灣的?

台灣人民自救宣言,是誰帶出台灣的? 1964年中秋節,彭明敏教授與兩位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在圓環的一家小印刷廠印了一萬份「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印好裝了幾個皮箱寄放在朋友家中,三人在旅社裡打算準備後續寄送工作時,警總進來了,三人各自展開牢獄、軟禁、逃亡的人生。 但,被查禁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只被扣了九千多份,不久,這份宣言在海外如火如荼被傳了開來。 把時間點拉回三人印刷宣言的當下,為了避免印刷廠生疑,一些關鍵字被改成共產黨、毛澤東,連標題都還沒印上去,三人是打算後續再用自己刻的字一一補上去,然而天不從人願。若以此為線索,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的版本標題成了「獨立宣言」?應該是帶出去的人自己增添上去的。 在翻讀彭明敏教授、謝聰敏、魏廷朝兩位前輩的相關文獻時,我心裡非常納悶,為何這份宣言有人稱作「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台灣自救宣言」、「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各式名稱紛陳,到底哪個才是對的名稱?原來,至始至終,被帶出國的版本,根本沒有名稱。 儘管台灣島內不准,海外卻出現了許多複本。 以下引述※維基百科※說法: 『雖然這份宣言是台灣獨立運動史上的一項重要文件,但是,關於這項文件的正式名稱,卻似乎在既存文獻中可以找到極多不同的版本。當這個宣言的摘要經由「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in America for Independence) 」的努力,在1966年第一次以廣告的方式出現在西方媒體——紐約時報——時,它在註解內所列出的名稱是「Declaration of Formosans」(只有英文名稱)(李逢春等 1984,41)。Cohen and Teng (1990, 93)也將這份文件的名稱列為「Declaration of Formosans」(只有英文名稱)。 但是在彭明敏的英文版回憶錄中,他將這份文件稱作「台灣自救運動宣言」,後面附上的英文翻譯是「A Declaration of Formosan Self-salvation」(Peng 1972, 127)。然而,在中文版的回憶錄中,卻又出現了這份文件另外兩個不同的中文名稱——「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彭明敏 1984,118,119)及「台灣人自救運動宣言」(彭明敏 1984,129)。在1994年出版的《彭明敏看台灣》當中,這份文件的名稱又回到英文版回憶錄中所列的「台灣自救運動宣言」(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994,187-98)。綜觀這些不同的名稱,英文版回憶錄中的「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似乎是比較一致的用法(Shu 2005, 232, note 158)。』 有一說,英文本的宣言是連戰翻譯的-->李敖說的,這也不無可能,畢竟連戰是彭教授的學生,人後來怎麼變?其實很難說。 但,最啟人疑竇的是:究竟是誰將宣言散佈到海外?這是整個事件令人費解的謎團。 這根本就是一部驚天動地的電影情節!可以當作論文研究了吧! #論文 #歷史的真相  
覺醒的硬頸時代 2022-07-07
特殊的買辦利益結構

特殊的買辦利益結構

請馬前總統別擔心,有無九二共識不會影響兩岸買辦們發大財! 今年的海峽論壇又要登場,不過多年以來,海峽論壇其實就是一個披上民間外衣的國共論壇,沒有任何代表性,台灣人也不可能接受他們私下談出來的結論。但是每年國民黨仍然熱衷參與,不為什麼,就為維持自己的買辦利益,改名叫「兩岸買辦大會」還比較合適。 馬前總統大可不必那麼憂心忡忡,把「九二共識」看得那麼重,雖然朱主席不承認,但這不妨礙買辦「發大財」啊!主辦海峽論壇以及對台事務的國台辦在中國民間有個渾號叫做「跪台辦」,因為在他們的立場看來,國台辦每年拿了大量統戰經費,應該台灣人要心向中國才對,事實卻是越離越遠,那麼問題來了:錢都去哪了? 從台灣人的角度,中國一天到晚推出所謂的「惠台措施」,我們一點感覺都沒有,這就非常奇怪了,中國花了錢、台灣沒感覺,難道中間有個黑洞把錢都吸走了嗎?事實還真是如此,這個黑洞就是國台辦與國民黨共同形成的兩岸買辦結構,就拿最近很常上新聞的農產品來舉例,查看看這些負責中轉兩岸農產的盤商背後都是誰,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這個特殊的買辦利益結構,無論對台灣或中國都毫無益處,徒增誤解,中國認為花了錢就要有回報,絕大部分台灣人既沒有拿到好處也不需要,反而還要被指責「收人好處不辦事」,何等冤枉?想要讓兩岸關係正常化,就請中國先好好整頓台辦體系,否則自己當了冤大頭還要怪台灣,就實在莫名其妙了!
林俊憲 2022-07-07
幫國民黨上一堂版權課(附送抓抄襲訣竅)

幫國民黨上一堂版權課(附送抓抄襲訣竅)

  這兩天,國民黨總動員,爆料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抄襲竹科管理局的專案報告,還加碼指控林智堅侵犯竹科管理局的著作權,甚至大張旗鼓到地檢署告發。 國民黨忙著丟泥巴,卻連抓抄襲的基本的功課都沒做,對著作權的規定更是一無所知。不管抓抄襲或告侵權,我都有豐富的經驗,願意幫國民黨上一堂版權課。 在版權課登場之前,我要先教國民黨如何抓抄襲,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一、找到兩份內容重複的文稿。 二、確認兩份文稿的作者不同(已發表的文稿,作者可以相同)。 三、確認兩份文稿的日期順序。 這三個步驟完成後,即可確定抄襲是否存在。如果抄襲存在,就是較晚的文稿抄襲較早的文稿。問題是,國民黨對林智堅的抄襲指控,上述三個條件都不存在。 國民黨指控涉及抄襲的兩份文稿,主體內容完全相同,其實只有一份文稿。既然是同一份文稿,作者相同,完成日期一樣,根本沒有抄襲的問題。 整個事件的焦點在「一稿兩用」,即相同的一份文稿有兩個不同的用途:林智堅的碩士論文與教授的專案報告。這樣的「一稿兩用」有三個可能的過程: 一、林智堅拿教授的專案報告當碩士論文 這個過程的可能性幾近於零。一方面,林智堅不敢如此膽大妄為。另一方面,校方不可能對學生這麼放水。不要忘了,當時林智堅不過是一位年輕的國會助理。 二、教授拿林智堅的碩士論文當專案報告 這個過程的可能性很低。首先,專案計畫的主題通常很狹窄,不會剛好是林智堅的碩士論文題目。就算兩者的題目相同,林智堅的論文內容未必符合專案的需求。此外,我很難想像有這麼膽大妄為的教授。 三、林智堅以碩士生的身份參與專案,在教授的指導下完成論文,而且內容符合專案的要求。因為論文是在教授的指導下完成,所以也可當作專案報告。這個過程的可能性最高。 在第三個過程,林智堅在教授的指導下完成論文,根本沒有抄襲的問題。 接著我要幫國民黨上版權課。根據著作權法第十條規定:「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權。」林智堅是他碩士論文的作者,也是當然的著作權所有人。 問題是,林智堅的碩士論文也是教授的專案報告。根據專案承攬合約,專案報告的著作權屬竹科管理局。一稿兩用的結果就是著作權鬧雙胞。 法律上,著作權鬧雙胞有幾個解決途徑: 一、林智堅只把專案報告的著作權轉讓給竹科管理局,但仍持有碩士論文的著作權。出版界常見這種「分離式」的著作權,雙方都沒有侵權的疑慮。 二、林智堅未將專案報告的著作權轉讓給竹科管理局,仍保有「完整」的著作權。除非經過林智堅同意,竹科管理局不得散發這份專案報告。若竹科管理局被林智堅追訴侵犯著作權,可用「善意第三者」的身份向承攬專案的教授求償。 三、林智堅在論文答辯後,將「完整」的著作權轉移給竹科管理局。只要林智堅日後不再散發他的論文,就沒有侵權的問題。若竹科管理局有給林智堅「反授權」,林智堅仍可繼續散發碩士論文。「反授權」也是出版界常見的安排。 四、林智堅在論文答辯前,就將「完整」的著作權轉移給竹科管理局。這是對林智堅最不利的情況,因為論文答辯過程就侵犯了竹科管理局的著作權。一樣的,若竹科管理局有簽一份「反授權」合約,林智堅也沒有侵權的疑慮。 林智堅如何處理碩士論文的著作權,我不得而知。無論如何,後面三個狀況都很容易獲得解決,也就是補簽當初漏簽的合約。 根據以上的解說,林智堅既沒有抄襲,也未必侵犯竹科管理局的著作權。更可能的是,竹科管理局侵犯了林智堅的著作權。國民黨徒不學無術,只會盲目對人丟泥巴。 以上是我幫國民黨上的版權課,還附送抓抄襲的訣竅。如果國民黨徒繼續不受教,我們就等著看他們的笑話。  
翁達瑞 2022-07-07
當年是叛軍當然沒有參與

當年是叛軍當然沒有參與

當年是叛軍當然沒有參與,確定要談這個? 前陣子有位美國學者說「一個中國政策」是謊言,因為在《舊金山和約》中只有提到日本放棄台澎諸島,根本沒有提到移交給誰的歸屬問題,也是當前台灣定位未定論最主要的依據。會造成這個情況也是因為當年中國深陷內戰,台灣問題就一直擱置至今。 如果回到當年戰後處理殖民地的情況來看,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按照住民自決原則獨立,二是回歸原國家管理,可是無論哪種方式都沒有中共的角色。如果是第一種就沒什麼好說,第二種則比較複雜,也是中共現在使用的理由。 中共的說法分為兩個部分:他們繼承了中華民國,因此也繼承了中華民國轄下的台灣。可是問題就出在第二部分,至今沒有一份正式條約明確寫出中華民國擁有台灣的主權。僅是「日本放棄」而已。既然沒有台灣主權,你繼承了又如何?更何況中華民國事實存在,怎麼樣也說不通。 當年之所以沒有找兩個中國來談,就是因為雙方誰也不讓誰,都說自己才是正統。所以歸根究底,根本不是有沒有參與的問題,而是到底誰才是中國的問題,這個事情解決才能進一步談台灣問題。可惜到現在事實分治了70多年,再談這些歷史已無多大的意義,還是好好面對現實吧!  
林俊憲 2022-07-06
「愛情摩天輪」隨風而逝

「愛情摩天輪」隨風而逝

國民黨徵召柯志恩參選高雄市長,柯說她的政策不會有「愛情摩天輪」。有韓粉批評她:切割韓國瑜與深藍的基層。這個插曲,與其說令人想到韓國瑜,不如說令人感到二○一八距離現在真的非常遙遠了。遙遠,不僅是台灣的變化,世界的變化更大。雖只短短四年,還有多少人記得滷肉飯、礦泉水、「愛情摩天輪」?提名不久,柯志恩、林智堅同遭論文疑似抄襲爭議,年底選舉的火藥味開始刺鼻了。不必懷疑,短兵相接的現場激情,將把二○二二與二○一八拉得更遠。 今年地方選舉,許多人看到的是,對兩年後的大選連動。前瞻未來,不妨回顧二○一八到二○二二,這四年來台灣與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以掌握二○二四的未來紀事。二○一八,韓流橫掃台灣,如今,韓國瑜已非政壇關鍵字。也許,韓國瑜還是原來的韓國瑜,只不過,兩岸、印太、國際的風雲變幻無常,令公共論壇不再需要提到這位四年前的弄潮兒。暴起暴落,政壇也不是僅此一例。 韓流,星星之火燒出燎原之勢,似乎不是韓國瑜有天縱英明,而是小英號惡水行舟有以致之。公教年金改革激起既得利益反彈,十大公投轟炸由之引爆的戰場。一時之間,天怒人怨,小英號差一點陰溝裡翻船,綠營大老公開婉勸她不要尋求連任,從而二○二○有蔡賴提名之爭。但小英號福星高照,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的一中表態,習近平冒進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加上香港佔中、反送中浪潮,以及規模更大的美中貿易戰,宛如韓流衝擊小英號的避震器。二○二○大選,蔡賴配雨過天青。二○二○,六月六日斷腸時,韓國瑜直攻大位重挫後,高雄市長也遭罷免。二○一八驚魂記,就此劇終。 國民黨徵召柯志恩參選高雄市長,柯說她的政策不會有「愛情摩天輪」。令人感2018距離現在真的非常遙遠了。短短四年,還有多少人記得滷肉飯、礦泉水、「愛情摩天輪」?(資料照) 但,二○一八仍留下了目前藍綠白的板塊構造。侯友宜與韓流保持距離,至今維持在行情高檔。柯文哲受韓流擠壓,向下修正的行情還沒休止。在韓流滔滔下存活的綠營首長,林右昌、鄭文燦、林智堅、黃偉哲、潘孟安及補選達陣的陳其邁,政治份量與日俱增。而部分搭上二○一八列車的藍營首長,則將面對退潮後的檢驗。柯文哲,人氣大不如前,經過二○二○郭台銘的折騰,依舊自我感覺「不選總統才是新聞」。他的政治前途,最近的考驗應是黃珊珊年底的成敗。 更大的因素,在台灣外部。二○二○大選揭曉不久,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主要國家哀鴻遍野,台灣則防疫得宜備受矚目。在美中衝突升溫之際,民主防疫典範、可信賴的供應鏈、印太民主領頭羊,台灣以全新的姿態吸引國際鎂光燈。正因如此,也招來中國眼睛容不了沙粒的武力脅迫,至今未歇。二○二○,七一前夕,北京趁各國忙於疫情,火速通過香港國安法,強力完成二次回歸。當年十一月,忽略防疫導致美國深陷疫情的川普,連任失敗。不過,拜登延續了川普揭幕的對中戰略競爭,倒是美台關係持續升級、更加緊密,這也讓北京的脅迫台灣動作越來越大。不同於川普的美國優先,拜登改採與盟友團結抗中,其對台灣的戰略模糊也朝清晰化方向掀蓋。 中國,則確立了戰狼總路線,美中關係愈趨緊張。二月四日,藉北京冬奧平台,習近平、普廷發布中俄聯合聲明,揚言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二十天後,普廷揮軍入侵烏克蘭,戰爭僵持至今。烏克蘭危機,歐美民主陣營由分而合。除了挺烏抗俄、制裁莫斯科,他們同時把目光投注在台灣,警告習近平別想在台灣複製普廷盲動。然而,北京企圖改變東海、台海、南海現狀的野心並未受阻,近日對澳洲、加拿大軍機的不安全接觸,以及中俄數度聯合軍事行動,遑論悍稱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凡此習近平鋪陳三連任的前奏,中俄聯手打造專制集團的背景,勢將影響烏俄戰爭後的國際棋盤。 外部條件的劇變,正在模塑台灣的內部心態。二○一八,儼然成了回不去的時代。去年一二一八,國民黨支持的四大公投全軍覆沒,其與二○一八的十大公投結果大相逕庭,客觀動態影響主觀認知的消長,值得深思。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以及二○二四總統、國會大選,外部更大的激盪作用在所難免,志在選舉者不可不查。有心問鼎二○二四大位者,尤不能不對國際越來越感焦慮之台海危機未雨綢繆。
自由時報社論 2022-07-07
向八田與一銅像獻花致敬

向八田與一銅像獻花致敬

2010年時,我第一次遊烏山頭水庫。那天剛好遇到一群自日本專程而來的長者向八田與一銅像獻花致敬,我在旁邊觀禮,深深感受到一位偉大的水利工程師的歷史地位,可以重到何種程度。一位技術人員的一生,完成一個造福無數人與留芳無數年的大工程,不只足以令其名留青史,更能在身故之後幾十年,甚至是可以預見的百年以後,依舊讓世世代代受其德澤福蔭的人感懷在心。 2017年,兩位不識字兼不衛生的統派笨蛋,利用夜色掩護幹起宵小勾當,潛入烏山頭水庫砍下八田與一銅像的頭部。 我這次重遊烏山頭水庫,看到2010年時沒看到的拉繩,提醒遊客在銅像前五步距離止步,不要靠近銅像。我不確定2010年時有沒有拉繩,畢竟當時有日本長者向銅像獻花,拉繩必然得撤除;我也不確定現在看到的將遊客與銅像隔開的拉繩,是否與2017年的銅像破壞事件有關。總之,對我來說,那條拉繩非常礙眼,紅色的彈性繩帶彷彿在提醒我們,台灣有一撮心向紅色帝國的奴隸,時刻處心積慮要破壞台灣的民主自由。 嘉南大圳的興建,不可否認的是日本殖民政府確實撥過算盤,希望藉由增加台灣稻米產量,調節日本國內的白米需求,南部地區的稻農能不能使用到嘉南大圳的灌溉水,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日本本土的米價。嘉南大圳用掉日本政府高達5414萬日圓的預算才竣工啟用,不可能沒帶著日本政府優先照顧自家人的私心,這並不難理解。要知道,嘉南大圳花掉當時日本政府的經費,相當於今日約5兆日圓,以今年度日本政府的總預算來說,等於是大約每21元的支出就有1元用在台灣這座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上,日本政府的負擔相當沉重。八田與一是一位水利工程師,不是台灣總督府裡的官員,他窮畢生所學興建嘉南大圳,腦子裡沒有政治人物複雜的算計,只有專業技術人員要把工程做到最好,得以幫助到農民的簡單心思。用被殖民者對殖民者的憤怒視角來評價八田與一,不但搞錯方向,也輕易就抹殺嘉南大圳確實提升南部稻米產量的客觀貢獻。 我說那兩位破壞銅像的統派不識字,並沒冤枉他們。 八田與一的服務對象,不只是日本帝國,還包括中華民國。1935年,因嘉南大圳的完工啟用而聲名鵲起,八田與一受聘擔任福建省顧問技師,聘請者,就是時任福建省主席,後來在二二八事件中讓台灣局勢失控的陳儀。八田與一十分盡責地擬定好福建省的水利設施計畫書,要不是陳儀自己把省主席位子搞砸,以至於工程計畫無疾而終,只怕現在的福建,也會有一座令統派們一提起就滿臉尷尬的水圳。大家覺得歷史如果改寫,八田與一也在福建完成另一座媲美嘉南大圳的水利工程,陳儀立碑為誌,台灣統派敢去中國敲掉八田與一紀念碑嗎? 你要多討厭日本人都行,要對當年日本人留下來的事物發洩你的憤怒,雖然違法,至少也得先讀書做功課,把針對的目標搞清楚。破壞沒欺負過台灣人,甚至連傲慢心態也沒有的八田與一銅像,就是不識字兼不衛生的證明。統派要是真的想發揚中國不可辱的民族精神,在馬英九執政時,就應該拿著電鑽去把總統府牆壁打個洞,那是日本人蓋的台灣總督府,當年所有對台灣人不好的政策,都是在裡面制定出台的,那才是應該要毀滅的東西。統派不破壞總統府,卻破壞八田與一銅像,這不只是沒知識而已,還讓人看穿根本是膽小孬種,誰不知道八田與一銅像旁邊沒憲兵守衛,不是嗎? 我今早晨跑時,特意跑進八田與一銅像與其夫人外代樹的墓碑,向兩人致意。殖民者的功過很難一刀切兩邊,簡單下結論,但至少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的歷史評價,沒有政治家與軍事家那般複雜難斷,在富饒的嘉南平原,他的功,不是少數幾個笨蛋能竄改成過的。  
莊河伯 2022-07-06
「認真,負責,無私」的嘉義市長

「認真,負責,無私」的嘉義市長

其實,直到今天,我還是不太敢相信,我們民進黨黨團的戰將之一,後來獲得蔡英文總統青睞,接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的 李俊俋前輩,真的要扛下2022嘉義市長選舉這場仗,代表民進黨出征。 因為,他要面對的對手,現任的嘉義市長黃敏惠,無論在各種層面來看,簡直是魔王等級的。 不過,這或許是當過民進黨黨團幹部都有的隱藏性格: 「認真,負責,無私」 這是民進黨黨團可以挺過只剩27席困境的底氣,也是民進黨黨團成員刻在骨子裡的DNA。 這樣一想,我們的李俊俋前輩,願意接下這個任務,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過去,只要遇到法律上的問題,或者需要有人出面舌戰群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當時的「李俊俋委員」。 而他,也從未退卻。 接著,我們就可以欣賞堪稱「藝術」的一場辯論了,而且通常贏的人都是他。 這並非單純口舌之快,而是來自於他深厚的法學素養,還有認真的態度。 說到認真,每每總召還有黨團需要他的時候,「李俊俋委員」也幾乎是隨傳隨到,民進黨黨團打過的大小戰役,他也幾乎是無役不與,都站在前線。 或許會覺得他是嚴肅的人吧?其實一點也不。 相反的,他相當的平易近人。 不管是過去的「李俊俋委員」,還是現在的「李俊俋副祕」,他對待我們助理,就跟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樣,沒有架子。 事實上,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他也經常私下提點我很多事,讓我這個菜鳥少走了不少冤枉路,更是慶幸自己認識一位這麼好的前輩。 然而,年底這場選戰,很難,很不好打。 但,從黨外,一直到現在,面對國民黨,沒有一場仗是好打的。 是什麼讓我們一路挺過來的? 「認真,負責,無私」 因此,我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李俊俋前輩,應該也是這樣想的。 而嘉義市民,應該也可以開始想像,有一位「認真,負責,無私」的市長,嘉義市會有怎麼樣的新風貌。 最後,願前輩順利當選,讓嘉義市脫胎換骨! (圖片來源:https://www.ctwant.com/article/8276)
周軒 2022-07-07
武漢肺炎疫情已近終點?

武漢肺炎疫情已近終點?

美國學者William A. Haseltine的調查報告稱,武肺病毒Omicron不是單一的變異株,而是一個變異家族BA.1,BA.2及BA.3,在二○二一年三月同時在南非出現。這個家族成員的基因,擁有六十多個變異點,其中有三十九個共同的變異點,都發生在棘蛋白基因上,它們不是由Alpha或Delta變異過來的,而是直接由武肺病毒最早的變異株D614G變異而來的。 去年十一月底,這個家族變異株的BA.1及BA.2突然在南非大流行,並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就傳播開來,成為世界的主流病毒株。今年一月及二月,在南非又出現了兩個Omicron的兄弟變異株BA.4及BA.5,這兩個變異株在棘蛋百基因上,有L452R、F486V及R493Q三個特異的變異點,與三個家族變異株不同,因此改變了它們的抗原性,但沒有顯示較高的致病力。五月中,BA.4及BA.5在南非就取代了BA.1及BA.2,成為主流的病毒株。 Omicron變異株。(示意圖/Freepik圖庫)   Omicron變異株是感染人類上呼吸道的病毒,藉由空氣傳播,速度非常快且廣闊,在一個多月內,就取代Delta成為世界的主流病毒。 Omicron可逃脫現有疫苗及免疫系統的防禦,所以免疫或感染過武肺的人,會再被Omicron感染。台灣在今年一月初出現Omicron的本土病例以來,共有三百八十多萬人確診,六千一百人死亡,病例致死率○‧十六%,比在南非發生的致死率○‧廿五%及香港的○‧六十七%低很多,主因應是疫苗的覆蓋率較高或是Omicron的毒力逐漸降低。 武肺病毒自從二○一九年底出現以來,約每六個月就有一個新的變異株出現,新的變異株都出現更多的變異點及不同的生物性狀,如傳播力增強,但致死率略為降低。去年十一月底Omicron變異株BA.1及BA.2在南非造成大流行以來,已近七個多月,沒有新的變異株出現,只出現Omicron的兄弟變異株BA.4及BA.5,這是不是意謂著,武漢肺炎的疫情將走到終點? Omicron成為世界的主流病毒株後,台灣是最後被入侵的地區,在今年四月中才出現社區的感染,並有少數的死亡病例。由於國人高度配合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少群聚等,疫情緩慢的蔓延,疫苗覆蓋率也逐漸的增加,使病例的致死率降低,歷經兩個多月來,至今單日的確診及死亡人數已大幅下降,在醫療體系未造成崩盤下,對社會的衝擊不大。 目前BA.1及BA.2是台灣確診的主流病毒株,雖然國內已出現極少數的BA.4及BA.5的感染病例,但國人如能持續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疫情應會很快趨緩,社會的正常運作指日可待。 (作者為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
賴秀穗 2022-07-07
國民黨青年捏造事實 惡意攻擊陳明通

國民黨青年捏造事實 惡意攻擊陳明通

前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指控陳明通教授指導的學生論文電子授權狀況極低,一七三位只有五位開放電子全文。各大新聞版面都報導此事。不過媒體引用這篇指控時需要知道,陳冠安交代了不正確的訊息。 首先,陳冠安畢業於臺大政研所,但依照陳的標準,陳竟然也沒有開放電子全文給國圖,這太令人訝異了!陳冠安本人沒有開放電子全文,怎麼敢去質疑別人呢? 真相是,陳冠安故意隱藏了電子全文授權的單位,惡意攻擊陳明通老師。 一年之前,臺大的授權系統獨厚華藝這間「商業公司」取得電子全文授權,因此絕大部分論文即便有電子全文,也只會在華藝顯示。以一○八學年度為例,臺大授權到國家圖書館碩博系統的論文僅占畢業論文的二%,七十七篇。 台灣主要線上論文資料庫華藝遭媒體踢爆,疑配合中國政治審查、矮化台灣主權。(資料照)   去年四月,時任臺大研究生協會會長的吳依潔,積極與臺大圖書館討論方案,達成共識,更改了系統,將國家圖書館碩博系統的授權納入程序之中。一○九學年度,高達三十六%的畢業論文完成授權,共一一○三篇。一年內授權的論文數提升如此多,充分代表並非學生不授權,而是過去的授權系統問題。 陳冠安於二○一七年畢業,在制度下也是僅授權給了華藝電子全文,並沒有授權給國圖的碩博系統。陳冠安深諳此事,親手操作過畢業程序,卻故意隱瞞。所以要檢視陳明通指導學生長期授權狀況,目前看華藝系統才是較為合理。 陳明通二○○五至二○二二年指導一五三篇,共有八十八篇開放電子全文,授權率約為五十七%,還有十篇即將開放,此授權率遠遠高於陳冠安宣稱的數字。包括陳冠安質疑的立委高嘉瑜、議員高閔琳、議員張志豪等人,都有開放電子全文。 目前制度下,碩士論文的電子全文授權取決於個人,你認為你論文寫不夠好,可以選擇不授權,或為了後續研究可以選擇延後數年才公開。不過依照法規,紙本在沒有特殊狀況下都必須開放。 電子全文當然是越開放越好,可以提升學術的流通率。不過碩士班學生較難在短短兩年內寫出優質的論文,何況碩士論文也非正式出版作品。世界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也只承諾開放Ph.D. theses博士論文。但最重要的是,每一篇論文都能納入國家圖書館即將開發使用的論文比對系統,讓碩士論文抄襲與否,能夠在口試階段就有客觀數據討論。 (作者為前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副會長)
漳玨賢 2022-07-07
蔡英文的絕對權力造成黨政失能

蔡英文的絕對權力造成黨政失能

林佳龍要選台北市長、羅致政要選新北市長,雙雙卡在初選門檻,不在過得了過不了初選關卡,而是沒有程序可走,連入場券都拿不到。至於呼聲很高的衛福部長是不是「回首驀見燈火闌珊處」的「那人」?拖拖拉拉「三而竭」之後,陳時中據稱不想當「備胎」了。台北、新北兩市是重中之重,人選全繫於一人之手,不經過初選,選民會買單嗎?民進黨不覺得危乎殆哉? 羅致政公開宣布「拒絕」參選,話說得很直白;重點是說經過兩個月的「蹉跎」後,家人和團隊都反對他去扛這個艱難責任,主要是時間因素,新北市幅員廣大,有廿九個行政區、百工百業無數社團,四個月時間要打贏選戰,難度非常高,請黨中央不要再將他列入市長候選人評估考量。 林佳龍原表示非北市不選,現在只能等徵召;重點是他說將來選舉結果出來,徵召者要負責任,要讓民怨有出口,這樣民進黨才能繼續向前走,這是黨長期建立的傳統,地方選舉一旦選輸了,一定要有人負責,如果沒有人負責,會繼續失血,那麼勢必危及下一戰二○二四。指出民進黨蹉跎或警告徵召後的責任歸屬,兩人其實是向蔡英文喊話,但其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中執會通過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將權力讓渡給黨主席一人,羅致政、林佳龍們在中執會中一聲不抗議,要怪誰呢?能辭其咎嗎?只能怪自己唯唯諾諾,坐視民主原則淪喪、民進黨傳統腰斬,損害自家權益又出賣了黨員權利,現在東怪西怪,可能連補破網的機會都沒有。 取消初選,就沒有「公平競爭」的機制,「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腐化」,艾克頓爵士指出的是權力或絕對權力沒有制衡的禍患,除造成腐化外,失能也是避免不了的。縣市長徵召逼到最後才出手,御批欽點姍姍來遲,是對候選人的不尊重、對選民的輕視,更不說會喪失戎機,這是獨裁下的失能。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警政署長之爭又是一例。原署長陳家欽指控內政部長介入警界人事,徐國勇霸氣回應:「權力本就是我的,說我喬人事笑死人。」徐國勇對嗎?不然。陳水扁前總統表示,總統透過國安會下屬的國安局掌管八大情治系統,那是總統的權力。又說,體制雖如此,「但尊重專業更重要,否則警政署如何統領八萬大軍?」按〈國家安全局組織法〉,包括內政部警政署在內確實權屬總統,那為什麼鬧成今天的局面?這就是總統失能。接下來八萬大軍會不會不穩才是問題。 蔡英文主導通過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賦予自己史無前例的黨主席頂天權力,縣市長徵召既然一把抓,成敗的帳都會回到她身上。有一位政治學者說:「強制是富有成效的權力形式,但代價也同樣昂貴。」最可怕的是,付出的昂貴代價可能是台灣民主價值的犧牲。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金恒煒 2022-07-07
消失的嬰兒 談中國暴力執法

消失的嬰兒 談中國暴力執法

《美國之音》報導,根據一份中國桂林市政府官場「信訪事項不予受理告知書」內容,中國廣西一九九○年代嚴格執行計畫生育,對違法超生子女的家庭進行「社會調劑」,超生的孩子由全縣統一抱走,且對於他們的去向,沒有留存任何紀錄,因此對於信訪事項不予受理。中國官方這類做法其實是中國政府暴力執法文化的冰山一角。   中國兒童示意圖。(路透)     吾人可從政府當年的文宣標語得到佐證,例如「一人超生,全村結紮!」「寧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個!」字字充滿恫嚇與野蠻。這種暴力文化也表現在要求人民與企業繳稅的政府文宣上,例如「今天不繳稅,明天牢裡睡。」這種暴力執法文化也體現在二○二○年北京市政府清除低端人口的手段上,及近日上海及全國各地政府極端的防疫措施「清零」的手段上。 中共政權下,官員的權力來自於統治者,不是人民。所以「為統治者服務」自然實質取代其口號宣稱的「為人民服務」,這可從其司法單位的大樓毫不掩飾地寫上「為大局服務」看出眉角。所謂大局,以今天的現實狀況說,說白了就是「服務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與政府。」 當年充滿恫嚇的「一胎化」文宣與今日充滿暴力的「清零」防疫措施,暴力執法文化多年來始終如一,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 (作者為台商)
愚工 2022-07-07
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史懷哲拿到諾貝爾和平奬的時候,記者問史懷哲:「什麼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史懷哲說:「有工作可做,有對象可愛,有願望可想。」 史懷哲誕生於德屬阿爾薩斯,從小就精通德、法兩語,有一次,他跟一個小朋友打架,史懷哲打贏了,那個小朋友卻說:「如果我每星期也可以吃到有肉的湯,我一定會贏你。」就這麼一句話,史懷哲很久很久再也不肯碰肉湯一下。 在那個時候,大家生活都很窮苦,史懷哲這個別人眼中有錢家庭的少爺,他不願意高人一等,所以決定和大家過一樣的生活。並不是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就一定沒有同理心,不知道人間疾苦。 我們這個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頂上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腳下;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腳下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頂上。在多數情況下,父母的位置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起點。 世界上最有意義豐富的人生,就是看遍整座高山的風景,人生的起點在山腳下,可以爬到山上看到山頂的風光,人生的起點在山上,也可以爬到山腳下,看到山下的景色。出生無法選擇,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可以自己決定。 史懷哲擁有神學、音樂、哲學及醫學四個博士學位,尤其他音樂的天賦可以媲美莫札特。但後來他決定到非洲去當醫生,台灣許多的醫生也效法他這樣的做為。 人生應該要追求什麼?不可否認的我從小到大非常努力用功讀書,是台灣社會最標準的學生之一,但我一直過得不快樂,這不是什麼好的生活目標。但幸好我沒有把唸書的胃口弄壞,家裡很窮讓我不可避免面臨到除了讀書以外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出身不管有錢或貧困,只要身為人都有它各自不同的問題,對於一個有智慧的人,存在就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如果要像蛆一樣的活著,在大富大貴出生當然比較好,但如果要追求有意義的人生,這就是個不同的命題⋯ 真正幸福的人,是那些已經開始尋求並知道如何服務他人的人。 ~史懷哲
李忠憲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