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陳時中的日常,是這個

陳時中的日常,是這個

莊瑞雄委員在臉書上,放了一張陳時中吃泡麵的照片,引起藍白騷動。大選在即,政治攻防,在所難免。但我看到媒體寫一句「網友表示:我們的是日常你們的卻成了廣告」。 我對「日常」兩字,很有意見。因為,我很湊巧知道陳時中的「日常」是什麼。應該說,全台灣的人都知道陳時中的「日常」是什麼。 2020 年,1 月 23 日,小年夜。陳時中主持了他的第一場防疫記者會。那時,武汉肺炎疫情開始蔓延至武汉以外,台商返台潮也正在發生。假消息四處竄流,全台恐慌。口罩賣到缺貨。 陳時中部長,這天,親自上陣主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一開,就是 885 天。 每天說明疫情、染疫人數、個案足跡、政策宣導、口罩、疫苗、快篩。 全世界沒人這樣,一個防疫指揮官,站到第一線,穩住疫情、穩住民心,並且任由記者發問,問到飽,問到每個人都滿意、心安為止。 當時,陳時中要做兩件事: 傳遞正確資訊 控制疫情 知道正確的資訊,人就不會怕,遵照科學的方法,就能戰勝疫情。 台灣對抗疫情,當然不是陳時中一個人,而是全台灣的醫護人員、相關工作人員。但,在第一線頂著眾矢之的、千斤萬擔壓力的人,是陳時中。陳時中的日常,是這個。 有些人的日常,是吃一碗泡麵。是要比什麼?有什麼好比的?他吃碗泡麵是礙到誰了? 圖片來源:取自 張之豪 臉書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張之豪 2022-08-01
台灣民眾黨真心話大冒險

台灣民眾黨真心話大冒險

【台灣民眾黨真心話大冒險】 剛剛中時電子報出了一篇新聞,看了差點笑出來。 原來台灣民眾黨桃園市黨部的對話被截圖流出來。 仔細一看,沒想到台灣民眾黨的支持者非常理性! 比他們的阿北跟市長候選人理性! 「有臉書粉絲團爆料,民眾黨員找出「國內球場造價比較」,其中天母棒球場無外野可容納1萬人,造價5億多元;桃園青埔棒球場無外野座位,可容納1萬2000人,造價8億3000萬元;而大巨蛋計畫容納3萬人,啟用年未知,造價250億元。對話中也說,新竹球場2019年開始打掉重建,現在2022完工,「台北大巨蛋……阿北都快卸任了」。 群組中對話還指出,有些梗圖拿天母棒球場和新竹球場比,「這個拿雞腿比LP的情況是非常好笑的」,天母的8000萬元主要用在換人工草皮,新竹球場是原地打掉重建花12億,而且包含了地下停車場,差異非常大,試圖在幫新竹棒球場說話。」   ttps://www.chinatimes.com/....../20220801003480...... CHINATIMES.COM 民眾黨內部對話遭截圖 桃園市黨部:公共事務討論是人民權利 - 政治 民眾黨內部對話遭截圖 桃園市黨部:公共事務討論是人民權利 - 政治  
周軒 2022-08-01
對「中國崛起」是毀滅性打擊

對「中國崛起」是毀滅性打擊

相隔25年若依舊無法阻止,對「中國崛起」會是毀滅性打擊。 美國眾議院議長的亞洲之旅已經抵達第一站新加坡,但整趟行程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是否會來台灣?根據目前新聞上幾個消息來看可能性不小,時間點就在明天晚上,甚至傳出已經預訂了台北的飯店。同時也可以從已透露的端倪預測中國的反應。 我們綜合兩個線索來看,第一是裴洛西的發文、第二則是行程表。裴洛西在推特中寫到會造訪新、馬、日、韓並舉行高層會談,也就是正式外交會面的意思。而她若來台灣,根據行程表應該只留一晚就走,因此可以推斷遵循1997年議長訪台的模式,快閃、不公開來進行。 上面的推測若成真,傳達出的訊息就會很有趣。從美國和台灣的角度來看,25年前如何做,現在依舊如此,代表了維持現狀、不變。可是從中國角度來看就有些尷尬,25年前無能為力就算了,可是近年中國不斷宣傳自己如何的強大,民族自信空前高漲,結果一看跟25年前一樣還是放狠話、家門口演習,無疑是對中國崛起論的嚴重打擊。 訪台的消息曝光整整一個月,也等於給中國一個月動用各種手段阻止,尤其近來各國訪台都是前一刻才公開,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如果還是成行的話,對中共威信是毀滅性破壞。馬上就要見真章,呼籲老胡或是趙立堅之流,還是趕快把牆內的文都刪一刪,中國網友酸人的功力也不是開玩笑的。到時再看是事後諸葛還是彈性底線,重新發文就好,明日的煩惱留待明日再說吧!
林俊憲 2022-08-01
蔣萬安2020年擋衛福部預算

蔣萬安2020年擋衛福部預算

蔣萬安2020年下半年這樣擋衛福部預算 蔣萬安在邀功自己是催生叔叔,但他在2020年下半年擔任召委時,為了幫他爸爸的中國主子破壞台美關係,拿所有的會議時間來反美豬,拒審2021年的衛福部預算。這當然包括不孕症補助的預算,那時候的蔣萬安,會想到自己兩年後會拿衛福部預算來邀功嗎? 曾韋禎 只想政治操作、拖垮台灣的爛立委蔣萬安 蔣萬安是我非常鄙視的立委,不只因為他爸爸寡廉鮮恥;自己當上立委後,也沒幹什麼正經事,只靠黨國餘蔭來自我吹捧。 他個人的無能,就在2018被徹底識破;敢私下罵韓粉,事後馬上下跪求饒;想當台北市長,卻舉棋不定,不敢挑戰柯文哲。 連任立委後,更見證他的邪惡。立法院的下半年都是預算會期,立委的優先順序是審預算,再來才是審法案。而過去因為在野黨的拖延,公務預算往往要拖延到隔年年初,基金預算更是拖到隔年年中,甚至是年尾。 這會期好不容易做出朝野共識,要求各委員會在11月底前審完所有預算,立下好典範。 但是私慾薰心,還巴不得替中國搞爛台灣的蔣萬安;腦中只想:如何幫中國摧毀陳時中?如何幫自己削弱陳時中?如何搞爛台灣的防疫體系?如何破壞台美關係? 所以鎖定陳時中攻擊、刻意拖延衛福部預算、全力抹黑美豬,就是蔣萬安舔中賣台的策略。 他在這會期開了13次會,居然就找陳時中列席10次,高達77%;然後放著該審的預算不處理,超過一半的8次會議都在打美豬,明明他自己在美國豬牛都吃。理論上應該要將衛福部預算審竣,結果11月的最後一次會議,才開始詢答。 所以別再說蔣萬安形象好、清新、有理想,其實他可能是比邱毅、蔡正元都污穢的黑心政客。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05686 立院朝野黨團協商 中央政府總預算應於11月底前審完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09601 預算、法案審查 都受「拖」累  
曾韋禎 2022-08-01
「原住民身分就像綠卡」

「原住民身分就像綠卡」

匪夷所思的柯式歧視,繼馬英九「把你們當人看」之後⋯ 「原住民身分就像綠卡」 「你們(原住民)的困擾在我看來都不是問題」 「我就給你(與談的原住民青年)一個評語:無病呻吟」 「就這樣啊,講完了」。 以上,柯文哲7月30日,在台北市原民會舉辦「原住民族青年經濟發展論壇」的發言,令現場原住民青年十分難堪。 https://news.ipcf.org.tw/45084 陳美娟 https://news.ipcf.org.tw/45084     北市原青經濟論壇 柯式話風青年面露尷尬 發布:2022-07-30 19:06 台北市 Aras Sawawan(陳鵬飛) 、puljaljuyan(李耀維) 臺北市原民會今天(30)舉辦原住民族青年經濟發展論壇,市長柯文哲也親自到場與青年對話。不過柯文哲部分的回應內容,讓現場青年面露尷尬,也有青年認為彼此似乎不在同一頻率上。 配合原住民族日,台北市府7月30號舉辦原住民族青年經濟發展論壇,邀請各方學者分享青年創業及就業資訊。市長柯文哲更與青年坐下來交談,直球碰上原民身分認同議題但他的回答也很妙。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就好像你要不要去申請綠卡是你自己決定的,你喜歡原住民的身分就當原住民,你有那個身分權利義務都有,就這樣啊,講完了,所以我講說你們的困擾在我看來都不是問題。」 你不尷尬,尷尬就是別人的。不疾不徐的以綠卡比擬身分認同,柯式話風讓臺上青年苦笑回應。其實這題除了問到原住民族身分認同之外,也提到市府政策,如何抹去原民經濟弱勢標籤。市長的回答,有青年認為比較針對個人心境,但大環境的議題,仍需要政府機關正視解決。 參與論壇青年tjaiwan parilaw說:「市長說的我們可以再討論,可是確實有時候在我們身處的大環境,這樣子不友善的情況也是確實存在。」 而被問到原民升學優待,導致校園適應等問題,柯文哲則當回柯醫師。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你已經很不錯了對這個社會有貢獻有正面的,這樣就好了不然你想怎樣,我就給你一個評語叫無病呻吟。」 看到事態不妙,北市原民會主委趕緊救火,端出北市府各項原民學生的輔導政策。 台北市原民會主委Bakan Pawan 巴干‧巴萬說:「我們的原住民身分,因為加分的關係進到了建中進到了台大,那可能我們的程度可能會不及於其他的同學們對不對,那台北市政府這邊有沒有做什麼努力,其實是有的。」 柯市長的部分回應,有青年認為似乎與他們不在同一頻率。不過針對青年職涯發展,北市原民會近年也做滾動修正,職訓計畫也趨漸多元,也期盼透過論壇專家學者接力分享,能協助族人探索自己適合的職場。 責任編輯:皓宇          
陳增芝 2022-08-01
國民黨台北市沒救了 只好狂抹林智堅論文

國民黨台北市沒救了 只好狂抹林智堅論文

國民黨台北市沒救了 只好狂抹林智堅論文 從上次的中國時報民調,到今天的聯合報。看得出來,蔣萬安非常不樂觀,所以兩報都在影射必須棄黃保蔣。 看看2018年的聯合報民調,民進黨始終是個位數。氣氛完全不一樣啊! 所以,在台北市半放棄下,親中陣營就是全力抹黑林智堅了。  
曾韋禎 2022-08-01
萬安委員,我們不必邀功!

萬安委員,我們不必邀功!

萬安委員:請幕僚不必孩子氣, 我們不必邀功! 2020年9月28我首次的質詢就提出完整的統計、國際間的政策比較、並具體要求政府應擴大補助不孕症生產。 我一路追蹤關切政策,時隔半年,相關經費和政策逐步成熟,這時輪到蔣萬安的質詢,部長才有政策內容可以討論。國民黨竟說我在邀功,我都還沒講萬安割稻耶。 成熟的政治人物都一定知道,可行的政策,技術官僚必須經過法令研析、穩定衡平、預算控管、執行配套等程序,絕不是你今天質詢,明天就能端出來上路。拿備詢官員回答的字數比較誰才是推手,真是小孩子氣啊! 萬安委員,我們的質詢如果沒有首長的共鳴,不會變成政策!我質詢時,阿中第一時間的感應,很到位喔!我認為我們要稱讚阿中的啊!  
管碧玲 2022-08-01
裴洛西非去台灣不可

裴洛西非去台灣不可

美國聯邦眾議員班·瓊斯、南希·裴洛西和約翰·米勒(左起)1991年,在天安門廣場舉布條追悼天安門民主運動烈士。   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裴洛西在她整個職業生涯中,從未間斷要讓北京對侵犯人權和掠奪性經濟行為負責。如今,這位美國政壇的第三號人物希望以訪問台灣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句點 —— 不管拜登總統喜歡與否。 裴洛西在眾議院屬於徹頭徹尾的激進鷹派,與中共的對抗長達數十年。她早在上任初期就警告過中共的威脅。中共是邪惡的,自天安門事件以來,這種情況就一直存在。他們承諾「一國兩制」,你看看他們這幾年在香港做了什麼。他們自己為台灣製造麻煩,卻總是怪罪美國。他們若真的遵守「一國兩制」,美中關係,和整個東亞印太的情勢就不會演變到今天這個地步。中共連自己口出的承諾都隨意背棄,卻還一天到晚嚷著要美國遵守什麼三個公報,要台灣遵守根本不存在的「九二共識」。 儘管中共的威脅不斷,裴洛西推動訪問台灣之行反而贏得了廣泛的支持,包括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他於1997年議長任內前往台灣訪問並會見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表示,若裴洛西不去台灣,等於讓中共獲得某種勝利。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說得更露骨:「如果我們讓中共決定誰可以訪問台灣,誰不可以訪問,那麼我們實際上經將台灣割讓給了中共。」 豈止是一個小小的「某種勝利」?美國割讓的又何止是一個台灣?   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嗆聲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絕不容忍『台獨』分裂勢力分裂祖國。」雖說是濫調重彈,裴洛西若不去台灣,無異於背書,承認中共這個觀點。那麼,由美國主導多年的普世價值觀與世界秩序將一夕破產。 既然大清帝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中共還能夠聲稱對台灣擁有主權,那麽俄國沙皇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今天的俄羅斯照樣也可以宣稱對阿拉斯加有主權,可以要求美國歸還。這個世界還有什麼秩序可言?文明人類這場戲還要怎麼演下去?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可能訪問台灣,使中共大為跳腳,中共終於嚐到「戰狼外交」的苦果。   相反的,如果裴洛西成功的完成訪問台灣的行程,所代表的意義就是美國擺明了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共對台灣沒有主權,中共無權反對美國官員訪問台灣,美國對中共的叫囂可以完全不理會,中共的主權主張就立即破產,日後其他國家的政治人物訪問台灣,中共若還繼續嚷著主權主權的,就會變成愚蠢的笑話。 總之,裴洛西要訪問台灣縱使有千萬個理由,最最重要的南巴萬理由就是要否認中共對台灣的主權主張,賞中共一記耳光,叫中共 Shut Up。台灣是美國在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挖」出來的,美國在戰爭中死傷數十萬,憑什麼要把台灣拱手奉送給當時在陝西土窯子裡啃窩窩頭打游擊的土八路?中共嚷嚷的的主權若不給否定,美國以前對台灣的所作所為就是全部非法,以後也別想再對台灣地位說三道四,別想再扯什麼反對改變台海現狀,別想對台灣出售武器,更別想讓台灣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重大利益的屏障了。   裴洛西是聰明人,她這趟台灣行,影響重大,她將青史留名,後世的人將會懷念她。 本文完稿時裴洛西座機離開關島,動向不明。 END    
coapman 2022-08-01
國民黨眾人開始瑟瑟發抖

國民黨眾人開始瑟瑟發抖

「本刊接獲一位不願具名的國立大學研究生爆料,指近日在進行學術研究時,無意間發現林杏兒在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論文,與現為政治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召集人的教授林日璇於《亞洲傳播雜誌》(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發表的英文論文及國科會研究,內容高度雷同,幾乎是直接英翻中照抄。」 「經比對發現,林杏兒在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範圍與流程、文獻回顧、資料統計分析等,至少有22處整段文章以中文抄襲林日璇的英文論文,其餘不少引文及論述也高度雷同,再拼裝於不同頁數及段落,但都沒附上引述註解,也因為是英翻中的關係才避過論文比對系統。另外,原著林日璇的英文論文共20頁,扣除統計資料分析及參考文獻,剩下10頁幾乎100%被林杏兒抄襲,完全是複製貼上。」 國民黨眾人應該開始瑟瑟發抖了,你們開啟了這個題目。 我們也可以觀察當初那些對林智堅喊打喊殺的人,會不會對國民黨用一樣標準來檢視。
周軒 2022-08-01
看過林、余兩篇論文後...

看過林、余兩篇論文後...

桃園市長擬參選人林智堅的論文抄襲案發展至今,已經成為藍綠大亂鬥,嚴重斲傷國內高等教育威信,令人喟嘆,忍不住再度發文探討。 筆者為工程背景,研究工作通常是:對擬研究的系統加以建模(如推導數學模式),再以電腦進行數值分析或模擬,得出結果後加以討論(是否與預期的相符),最後佐以實驗驗證並得出結論,不足之處則寫成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碩論內容通常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方法、流程、論文架構等,必須是自己的原創;第二章通常是文獻探討或理論基礎,顧名思義,絕大多數不是自己的東西,重要性相對較低;其餘為研究的過程(如數學模式的推導或實驗建構與實施)、研究結果與討論,最後為結論,這些也都必須是自己的原創,若有抄襲則不可原諒。 為一窺究竟,筆者抽空檢視林君在台大國發所的碩士論文:「三人競選之中槓桿者的政治社會基礎及其影響-以2014新竹市長選舉為例」,以及林君被指控抄襲的對象余正煌的論文:「2014年新竹市長選舉研究:林智堅勝選的政治社會基礎」。平心而論,兩者均屬佳作,其研究題目、研究的結果與討論及結論均大相逕庭,難怪林、余雙方皆堅持自稱原創。有相似度的部份,出現在第二章的相關理論回顧與文獻探討,以及後面附錄中將近二十頁的數份新竹市長選情民調問卷資料。以此究責兩人論文相似度偏高者,不是故意栽贓誤導,就是未深入審視論文內容,只憑比對軟體得出的相似度數值即恣意論斷。 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皆為職場中人,工作之餘為進一步進修,取得較高學歷,抽空就學精神已十分可嘉,修畢規定學分即可畢業亦屬恰當(如政務委員張景森所建議),但系所若有須撰寫碩士論文的規定,自當依照規定,只是要求可以相對較低。是否允其畢業,指導教授是最終決定者,系所亦有把關機制,除非出現像李眉蓁「全文照抄」的特殊事件,其實無須藉事藉端,擴大渲染成「醜聞」,讓國內高等教育蒙羞。否則冤冤相報,大家相互潑糞挖瘡疤,恐進一步釀成高教危機,相信無人樂見。 (作者為作者為彰化師大兼任教授,彰化師大附工前校長)
黃榮文 2022-08-01
評北藝中心

評北藝中心

週末和太太到新開幕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觀賞布拉瑞揚舞團的《己力渡路》,除了支持原住民舞者,也想看看這個新的表演場館。沒想到,一個多小時的節目看完,我和太太一致的結論就是「看得很累」。 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右4)、雲力思(右5),與演出成員合影。(記者凃盈如攝)     這個評論對於舞團或許不公平,因為舞者真的很賣力,但遺憾的是,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白工。這個開幕季節目似乎只是為了凸顯舞台投影,舞者幾乎整場都在昏暗的燈光中半蹲前進,淪為舞台投影的陪襯。觀眾們看不到舞者的表情與肌肉,不知道他們要表達什麼,只感受到他們在昏暗中跳得很辛苦。我認為舞者只是這場表演的活動布景,舞台設備才是主角,因為除了想把這檔節目做為農曆七月的應景活動,實在想不出為什麼要讓舞者從頭到尾在昏暗的燈光中表演。 音樂也是讓我們看得很累的原因,整個節目的音樂幾乎沒有層次變化,在口簧琴此起彼落與雲力思的吟唱交錯的片段,背景音樂以一貫的低音和這些聲響攪和在一起,除了讓人覺得很吵,一點都達不到製造高潮的效果。 結尾部分,舞者賣力高唱,看得出是要營造結束的高潮,但也讓這頑固的低音音響抵銷掉。我不確定這到底是音樂設計的問題,或音響設備的問題,但音響設備很爛是肯定的。音響的低頻噪音很明顯,整個場館的音響也達不到專業表演場館的標準,這使得雲力思的吟唱,從頭到尾聽起來都是糊成一團。 整個場館的空間很不親民,這也是讓我們覺得累的原因之一。觀眾席座椅前後排的間隔小,使得左右有人要經過,我們就得站起來。到了散場時,要找廁所又要花一番功夫,因為廁所沒有清楚、明顯的指標,甚至廁所門口的標示也令人困惑。 或許,這是場館的藝術設計一環,然而,不以觀眾為出發點的設計,即使標舉藝術,也無法令人認同。回應林懷民老師在七月三十日的〈自由藝文〉講的一句話:「我只對人有興趣,只呈現舞者」,我相信,一個好的節目,一個好的場館,應該是以人為本。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陳俊斌 2022-08-01
預知落選紀事?

預知落選紀事?

左為蔣萬安, 右為陳時中 (原圖: 中央社; TN後製合成)   獲民進黨提名參選台北市長的陳時中,已正式辭去衛福部長職位,全力衝刺選舉,此舉卻遭中國國民黨提名角逐台北市長寶座、自以為撿到槍的蔣萬安,譏諷為「落跑部長」! 有沒有落跑,話分三個面向來說── 其一:市長、立委、議員等民意代表,都是四年一任。像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一年不到就出馬參選總統;像現任立委蔣萬安、蔡其昌、高虹安等十多人,任期還剩一年八個多月就投入市長選戰;像高市議員李眉蓁,任期還過不到一半就參與市長補選,才有落跑的問題(民代帶職請假參選,騎驢找馬,其投機性比辭職落跑更要不得)!衛福部長是政務官,任期可長可短;是辭職參選或請假(帶職)參選,沒有落跑與否、只有社會觀感好壞的問題!身為立委的蔣萬安,譏諷陳時中為落跑部長,不是不懂法律的法律博士,就是在無理取鬧! 其二:陳時中如果能不配位,早日交棒走人才是上策;送走瘟神,大家高興都來不及,沒有放鞭炮慶祝算客氣了,又怎會譏其「落跑」呢?是以,退一步,估且把不是隨政黨之輪替而去職的陳時中,真視為「落跑部長」好了,那蔣萬安編派起陳時中落跑的不是,言下之意,陳時中是應該堅守衛福部長崗位才對,意圖見異思遷太不應該了?這不是不打自招在替陳時中部長的政績背書嗎?那,長期以來,一直在嚷嚷噓喊陳時中下台的蔣萬安的那群同志們,又究竟在演的那齣戲? 其三:俗話說的「刮別人鬍子之前,記得先把自己的鬍鬚刮乾淨」,這道理,蔣萬安博士應該知道得一清二楚才對。所以,他好意思以落跑部長消遣攻擊陳時中的同時,應該是有恃無恐,自己不會變落跑立委──這也正是蔣萬安沒打算辭(立委)職參選(北市長),以免落人「落跑立委」口實道理之所在!只是,蔣萬安這招顧得了眼前,卻顧不得日後「萬」一「安」全上壘選上台北市長,屆時勢必還是得辭去立委一職,斯時也,跟回力鏢一樣,自己還是會成為自己曾經奚落過的,所謂的「落跑者」! 當然,心裡有數的蔣立委可能很有把握,自己是不會當「落跑立委」的!因為,既拒絕辭(立委)職參選(北市長),又預知自己不會當選台北市長,哪會成為「落跑立委」?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2-07-24
臉書不給我臉

臉書不給我臉

我是Face Book用戶,華文翻譯叫「臉書」,有人以台語文譯成「面冊」。近年來,臉書常常打我臉,面冊常常不給我面子! 這一、兩年內我被臉書封鎖了七、八次,最長的一次封鎖三十天,最近一次封鎖六天。每次封鎖的理由,都說我「散佈仇恨言論」。 我向來崇尚慈悲、人道、自由、人權,「不應有恨」,卻被臉書的審查人扣上「仇恨」標籤,每次看到這種標籤,我都百思不解,我到底哪句話有仇恨? 拿最近被封鎖六天的貼文來看,我回應柯文哲不認為共機擾台的言論,柯說,「擾台的定義很難說,好膽就把他打下來!」我貼文質問並解釋說: 「柯P說『擾台』定義不清。我告訴你:就像是有人在我家窗外窺伺,讓我備感威脅!什麼?你叫我好膽出去揍他一頓!你怎麼不叫他遠離別窺伺?」 貼文發出約二十分鐘後,臉書審查人立刻通知我因「散佈仇恨言論」,已刪除我的貼文,並封鎖我臉書六天。我提出異議,約兩分鐘後,我的異議遭駁回,封鎖定讞。六天解封後,還通知我的貼文「將會移至動態消息較低的位置」。 我想起戒嚴時代,一些提倡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文章、書籍,動輒就被扣上「歪曲事實,淆亂視聽,挑撥政府與人民感情,影響民心士氣,危害社會治安」的帽子而查禁,那些查禁理由漫無標準可言。今天台灣已經民主化,成為自由國家,Freedom House評比台灣的自由度九十四分,政府已沒有權力可以用天馬行空的理由查禁人民言論。然而,美國老闆經營的臉書,卻隨時以天馬行空的「仇恨」帽子封鎖用戶。 原來,臉書大量聘用中國人擔任臉書中文審查人。中國自由度只有九分,臉書不能在中國國內使用,臉書的審查人卻對使用臉書的台灣人言論特別敏感,許多獨派的臉書經常以「仇恨言論」為由遭禁。 而真正仇恨言論見諸統派的臉書,卻可暢所欲言。例如日本安倍前首相過世,統派的臉書竟出現慶賀的貼文,隔海與仇日的中國人唱和,就是不會被封鎖;再例如,某仇日媚共政客,故意貶抑八田與一,說烏山頭水庫的基礎源自清代周鍾瑄。前後差兩百多年,規模、工程、影響,天淵之別,他竟能瞎掰,還借此挑撥日台關係,辱罵本土學者...。這種貼文反而不會被認為散佈仇恨言論。 看來台灣應有自己的社群平台! (作者為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李筱峰 2022-08-01
中美長期惡性競爭,狹路相逢強者必勝

中美長期惡性競爭,狹路相逢強者必勝

  執筆時佩洛茜仍在日本,有報導指下一站到新加坡,隨後當然就近到馬來西亞﹑印尼,搞不好最後一站才到台灣。不管如何,台灣是一定要去的,美國人不怕中共擋路。 中共打口炮震天響,最多是實彈演練﹑打空心導彈,早在李登輝當選總統那年,空包彈就已打過,除了為李登輝助選,還給他狠狠嘲笑了一番。時至今日,文統武統都計窮,只剩胡錫進蜀犬吠日。 佩洛茜訪台引起大風波,因為中共已被逼到墻角,北戴河會議即將召開,隨後有二十大,都是習近平顏面所在。習近平若無奈吞下佩洛茜這顆苦果,便無力號令全黨全國,影響他的政治與歷史地位。可惜罵管罵,卻拿不出實用對策,徒惹笑柄而已。 世局發展到今日,美中對峙將是未來的國際事務重心,地球就圍繞著中美關係來轉動,在美中關係上,中共從未處於如此被動與凶險的戰略環境。按理,聯俄抗美是最根本的戰略,但俄國爛泥扶不上墻,中共又不願和普京綁在一架戰車之上,不敢明目張膽支持俄國,如此唔湯唔水,不死不活,只會拖垮自己。 中共不敢落手,俄國陷入孤軍苦戰,搞到要向朝鮮借兵,早晚兵敗如山倒,中共幫不上手乾著急,還要承受美國總統拜登三不五時耳提面命,簡直冇面到極。但習近平自家後院四處起火,自顧不暇,若貿然出兵,腹背受敵,死得更快。 美國聲稱不嘗試改變中共國家制度,也不主張台獨,表面看起來堅守既定立場,但美國卻致力於改變中共的戰略環境。拜登上場這兩年,歐盟與亞太各大國均已歸邊,連東南亞中小國家都在尋找新定位,台灣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不斷接收美國最先進武器,中共國外部的戰略環境,從未像今日這樣惡劣凶險。 最近台灣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到歐洲訪問,所到之處皆受到熱烈歡迎。歐美日各國政要連番到訪台灣,近日連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茜都來了。兩岸關係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中共心越急步越亂,兩手空空,舉目茫然。 美國聲稱只希望改變中共的戰略環境,直接目的是制止中共的對外擴張,但美國的政治野心遠不止於此。美國通過美中貿易﹑金融﹑科技的往來,不斷削弱中共的實力,為中共制造難題,削弱中共實力。美國處主動,中共處被動,美國取攻勢,中共取守勢,美國佔上風,中共居下風。美國致力於改變中共的內外戰略環境,實際上致力於置中共於死地。 若中共不將美國放在眼裡,早就派兵到烏克蘭參戰了,因為普京之敗,即是習近平之敗,普京兵敗對中共的惡劣影響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是致命的,但礙於美國的壓力,習近平卻不敢動彈。 美國在外孤立中共,在內消耗中共國力,制造和深化中共內部各種危機,中共經濟斷崖式下跌,民生困頓,社會矛盾白熱化,美國氣定神閒,坐視中共內外環境不斷惡化。這就是美國的兩手對策,內外交加,置中共於萬劫不復之地。 美國的野心中共心知肚明,此所以王岐山早就說過中國人可以吃草。中共把未來的困難估計得很充份,他們知道和美國鬥不過,準備犧牲中國人的根本利益,來維持一黨專政的統治。 問題是吃草能吃多久,日子會不會好起來,中國人是否心甘情願子子孫孫都吃草過下去。答案很簡單,就是中國人總有一天忍受不了饑餓與貧乏﹑壓迫與剝削,總有一天要和中共清算。中國人在等這一天,中共也在等這一天,美國和全世界都在等這一天。 這些年中共的強是表面的強,是虛火和浮腫的強,這種強在內外戰略環境被改變之後,正露出弱不可支的本色。所謂吃草豈是強的表現,吃草是被逼到絕路了,勉強苟活的意思。 美中狹路相逢,狹路相逢並非勇者勝,相反的,狹路相逢強者勝。光有勇氣,沒有實力,勝從何來?相反的,只有自強,才有自信,才生勇氣。弱者不足以言勇,弱者言勇,只是打腫臉充胖子,過墳場吹口哨,正如胡錫進一貫的表演。 真正強者不需要吹鬍子瞪眼睛,也不需要紥馬擺姿態,因為強,有必勝把握,也有必勝信念。佩洛茜到訪台灣,民進黨政府氣定神閒不作聲,民進黨也開始有一點自信了。 勇者未必強,強者必定勇,先做強者而後言勇,這是做人的常識。而要做大做強,先要做好自己,不要走歪門邪道,不要安壞心,不要綁架人民,不要挑釁別人。今日中共內外不是人,內外一鑊粥,都只能怪自己邪心作祟,作惡多端。
顏純鈎 2022-08-01
球員工會為何不敢一一點名要求說明?

球員工會為何不敢一一點名要求說明?

某球迷:「文哥,新竹球場的事情你知道嗎?」 我:「我知道啊!」 某球迷:「文哥怎麼看呢?」 這不是單一的提問,不少球迷都在這段期間密集的諮詢我的看法,我就統一在此回覆了! 1.林智堅市長獨排眾議,堅持幫新竹市的球迷圓夢,翻修新竹球場並尋找職棒球團進駐,身為地方首長,有夢最美! 2.新竹球場工程的首席顧問是林華韋,顧問是只顧不問純掛名的嗎? 3.味全球團場勘超過3次以上,球場有問題不是早就該提出?味全教練圈場勘是作秀,還是腦袋裝屎的? 4.聯盟在球場完工後就正式舉辦二軍例賽,聯盟場地組的專業能力不在話下,為何聯盟沒有意見? 5.在林華韋、味全球團、中職聯盟等共同背書下,你球員工會為何不敢一一點名要求說明? 文哥不敢自稱「棒球專業」,但是,能在文哥面前自稱「棒球專業」的也應該為數不多就是,所以,那些最近竄出的「棒球專業人士」們速速退散吧! PS.原先第6點我刪了,就讓球員、球團、工會與聯盟關門處理罷了!
許賢文 2022-07-31
改變的勇氣,把傲慢自滿的市政換下來

改變的勇氣,把傲慢自滿的市政換下來

防疫成績結果出爐 六都防疫 #最後一名 就是新北市 累計確診最多 死亡人數最多 確診比例最高 死亡比例最高 侯友宜及其團隊在過去兩年疫情以來,不斷吹噓新北防疫滿意度居冠,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在疫情趨緩,但下波疫情可能來勢洶洶的情形下,是時候統整相關數字,侯友宜市府也應該要好好面對新北市民了。 先講結論:新北的防疫成績,在侯友宜及聲名狼藉的衛生局長陳潤秋(對,就是那位發生什麼事都不用下台的政務官)領軍下,所有重要指標都是六都最糟,讓新北市成為防疫成績的最後一名。 7月31日,新北市累計確診數已來到98萬,六都最糟。單日確診數超過3千,六都最糟,死亡病例是1964例,也是六都最糟。 新北市會回說,新北市人口最多,好,統計至今年五月,新北市人口統計為398萬人,我們不看總數看比例,新北的確診比例24.73%,四個新北市民就有一個確診,六都最嚴重。全市人口因疫情而死亡的比例,0.05%,同樣是六都最高。 問題顯而易見,出在政策身上,但身為新北防疫指揮官的侯友宜在鏡頭前卻總是打太極,衛生局長陳潤秋每次出狀況,也只會都躲在辛苦的基層後面。 我們要求負責的對象,就是你們這些政策制定錯誤,導致新北市防疫表現最差的當權者,不要只想要推給基層。 比方恩恩案發生至今,沒有一句道歉,沒有首長下台;我整理最新的數字,顯示新北市防疫表現真的是六都最糟,我相信新北市政府恐怕也不會道歉,只會繼續把所有事情推給中央。 侯友宜跟陳潤秋,好像以為大家都已經忘記,當初是誰大張旗鼓地說「準備好了」、「全面啟動」。 只吹噓,卻不懂把事做好,不懂負起責任。 改變的勇氣,把這種傲慢自滿的市政團隊給換下來。  
卓冠廷 2022-08-01
習近平怕什麼

習近平怕什麼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只不過是履行到台灣來的承諾,短暫的停留,象徵性遠大於實質,習近平為何舉全黨之力暴跳如雷、呼天搶地,他究竟在怕什麼?(路透)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只不過是履行到台灣來的承諾,短暫的停留,象徵性遠大於實質,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何舉全黨之力暴跳如雷、呼天搶地,他究竟在怕什麼?多數的台灣人對此實在大惑不解。 因為,裴洛西沒來,中國機艦早就在長期騷擾我們的防務,密集對台釋放強大敵意,就算我們這次不讓裴洛西來,兩岸光景維持緊繃的常態,也不會因此有多大改善,那麼台灣又何必拒絕「有朋自遠方來」!這麼簡單的民心邏輯,中國既然懶得理會,又何必在意裴洛西抵達台灣後的可能影響? 習近平在七月二十八日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通話中,當然沒有在裴洛西一事上得到滿意的答案,這由北京隨即宣布在南海、台海、東海舉行軍事演習,藉以升高對立示威,可以佐證。習近平針對裴洛西的是:近年以來,美國不斷在官方來訪的層級、數量、間隔上,提高對台待遇,何況各項惠台法案的檢討,一再突破過去數十年的上限,北京憂慮如果不加以遏止,強調「紅線」已屆,下次若副總統賀錦麗宣佈想來到台灣,不論基於國際宣示或國內選票計算,就不是絕無可能的趨勢。 中國的立場,乍看似乎有其理由,但是近的來說,自二○一六年以來,習近平政權執意的單邊行動,完全沒有給台灣政府留下任何可以溝通對話、降低誤解的管道與空間,台灣始終要以各種途徑與對岸聯繫,中國一式是已讀不回、相應不理,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台灣不認「九二共識」。這種模式一旦固定化,中國期待台灣不要捲入美中衝突,或最起碼保持中立等距關係,就不可能成立,因為中方對台只有推力,沒有拉力,如何在美中台之間構成平衡的相互作用?這是很簡單的初級物理。 再者,這個失衡的情況,比江澤民、胡錦濤時代更加退後。過去中國不想理台灣,或是喬不定台灣,尚且會透過美國,繞個彎與台灣溝通,當年北京甚至曾經自誇:兩岸最近的距離是華府。現在美國這個中間調人被中國搞成了競爭對手,這要怪罪誰?總不會沒出息到也要台灣承擔吧! 這回裴洛西來到亞洲,由東南亞上行到東北亞,所到之處,讓人聯想到安倍前首相在二○○六年所倡議的「自由與繁榮之弧」,雖然組成國家未必相同,但是高舉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外交,理念內容則是一致的。這條路徑走法,令中國有在家門口被圍堵的疑慮,然這不可能不在北京的劇本之內,當「一帶一路」戰略自二○一三年發想啟動,以中國菁英的智能,應該早有設想,若底氣足夠,面對美國資深女士跑這一趟,既為天朝大帝,理當羽扇綸巾、談笑從容才對,豈有脖粗筋爆的必要? 二十大前,二十大後,台灣知道習皇要辦喜事,從來就是謹小慎微,今後中國對台若要持續採取外推政策,以台灣的量體,怎麼可能有能力逆勢處在原地?這是中國的抉擇,咱們只能尊重。
鄒景雯 2022-08-01
檢驗

檢驗

  楊秋興和蘇煥智是我見過兩個蠻可惜的人,本來他們有很好的發展,但因為在政治路上受到挫折,沒有辦法接受,於是改變想法,一點一滴慢慢地走向人生的另外一條路。 西方政治在追求政治權力的時候,改變自己的信仰軌跡在所多有,但在台灣就是特別困難。其實這個跟小黨的困境有類似現象,台灣最大的威脅就是中國,國家安全基本上是失去就一無所有。政治人物有好有壞,各方面的綜合表現也各不相同,但對有責任感及危機意識的選民最重要的還是在這個問題上。 選市議員可能可以靠豬哥票偏鋒當選,但是在單一席次重要的縣市長選舉,恐怕就沒有辦法。因此想說蘇煥智這樣參選台北市長的行為,目的就是要拉下陳時中,就是這樣而已。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就要來台灣,中國一開始說要把她的飛機打下來,在美國派遣很多軍機護航,用番號 who scare 回應之後,又變成說這是佩洛西個人的行為,不代表美國,縮了回去。 台灣就是在這樣的處境當中,不然誰管你什麼政治人物出來搗蛋,如果在正常的國家當中,就當成看好戲。 檢驗一個人要不然就給他權力,像柯文哲那樣,看會變成怎樣;要不然就給他挫折,像蘇煥智是那樣,看會變成怎樣。
李忠憲 2022-08-01
傳說中的「人權律師」?

傳說中的「人權律師」?

嗯嗯,這就傳說中的「人權律師」嗎? XDDDDDD   黃歆舟   我其實人生第一次找律師,就獲得「被律師主動解除我的委任」這個成就,理由是「他覺得我不信任他」,不僅是開庭前突襲我無視我案件的開庭權益,然後更想隨便退我點錢打發。我才驚覺,原來「社會上標榜的人權律師」是這德行!也才知道原來當律師這麼好賺,不背責任、隨時可拍拍屁股走人、不用管當事人後面死活、然後他要解除委任退款隨他高興… 知道我這個案情的人,就知道我承受多大壓力,再面對這樣的律師,當時能有多絕望,回想起來,真的只能感謝當時出手幫我的人,也遇到好的救援律師,最終咬牙撐過不至於被混蛋公司得逞(我拿10萬訂金的二包開發網站案,被求償156萬)。但這一遭也讓我對司法、律師產業有很強烈的不信任感。如果說告我的是小人,那趁我身處危難之中選擇雪上加霜者,其惡更甚小人!所以我對落井下石者的痛恨遠超吿我之人! 面對那些袒護包庇自己人的「人權律師群」,此時此刻起,既然你們要佔據道德高位來生存,只要你們再跟這位律師連結,我就是「連坐」來看待你們的價值觀!你們可以勸他面對問題,也可以繼續裝死,都沒關係的!早晚要公開對決的!人權律師?替弱勢發聲?我呸!
Rober Wang 2022-07-31
免費的最貴

免費的最貴

理論上,余正煌只是要向台大學倫會,提交說明論文相似部分的撰寫原委,並不需要律師。 余正煌更沒有必要,花錢請完全不了解狀況的律師。 但他恐怕更不了解的是,免費的最貴。
陳增芝 20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