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這不是新竹市長選舉的問題

這不是新竹市長選舉的問題

這不是誰要當選新竹市長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辦公室的助理願意把自己辛苦賺來的加班費「回捐」給辦公室,交給老闆使用的問題。這種所謂的「回捐」,已經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利用職務上之機會,以詐術使人將本人之物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可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高虹安委員從109年3月到12月,要求多位辦公室公費助理,將自己的加班費匯集到辦公室,金額總共是87萬5861元,使用範圍包羅萬象,包括購買《面試郭台銘》、哆啦A夢的記憶吐司、與黨團幹部餐敘費用等等。高虹安辦公室的解釋,是合法請領,願意用公積金方式來維持辦公室運作。但是請問,助理有什麼原因得要這麼做?辛苦加班,為的是要把錢交給辦公室的老闆使用,來維持辦公室運作?這合理嗎? 很多人會認為,這場選舉已經很齷齪,甚至不願意去討論或表態。但是,這件事情,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法律問題,而是為什麼國家發給助理的加班費,竟然不是在助理的口袋裡的問題?如果我們覺得這件事很合法合理,那麼社工的回捐,其實也可以解釋成社工體恤社福團體很辛苦、潘懷宗議員找人頭來領取助理費,也可以說這個人願意幫忙議員問政。助理的加班費,憑什麼要用來支應黨代表選舉登記費、為什麼可以用來宴請黨團三長的餐敘? 這不是新竹市長選舉的問題,而是勞工權益的問題,也是一個立法委員,會不會苛扣員工薪水,中飽私囊的問題。如果現在還認為,高虹安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方式與態度是對的,甚至移轉焦點變成是為什麼要爆料、有沒有個資的問題、是不是民進黨的陰謀等等,我只能說,是非不分到了極點,再怎麼苛扣員工,也不能犯法,這是底線,而高虹安把國家發給助理的加班費,挪移給自己使用,徹底的突破了法律底線,而且,連帶助理一起拖下水,未來他們也可能成為共犯,不論是詐欺、偽造文書,或是貪污治罪條例。 不把自己的死活當一回事,那倒是無妨,但是不把別人的死活當一回事,那就可惡了。
呂秋遠 2022-11-08
73年來一直都沒有進步

73年來一直都沒有進步

我的眷村手足們,為什麼你們總是要炫耀自己面對戰爭的屁滾尿流?1949年丟臉一次了,如今還要繼續丟臉,73年來一直都沒有進步,真是令人羞愧難堪。
端木實 2022-11-05
高虹安面對抉擇

高虹安面對抉擇

單純以法論法來看看,高虹安的「全部助理」捐出11個月的「全部加班費」當老闆的「小金庫」,隨老闆的意思使用,經計算11個月期間的公費助理共上繳87萬5861元,這金額已接近高虹安辦公室11個月內可申請公費助理加班費的最高上限93萬3592元,也就是高虹安的助理整整11個月加班都做白工,這樣的員工真的是重情重義啊。 至於這次會不會踩到法律紅線,定宇先講結論,「公費加班費全數成為老闆小金庫」案比稍早男友助理薪水60萬全數捐給民眾黨還要嚴重,涉犯刑法的機率更大喔! 題外話,定宇今天問了辦公室助理,有沒有人要捐出加班費的,竟然沒有人理定宇,真的太沒團隊精神了!其中一位助理還說,高委員說是助理們體恤國會辦公室經營困難,「自願」捐出當成「公積金」以當公用,可是公用怎麼會洗頭、置裝、聚餐、買職棒門票、買高虹安的書、買日本限量公仔、買化妝棉、買生理用品等,這怎麼會是公用? 而「自願」這二個字可能就會是高虹安涉犯重罪的危險之處,據林耕仁說法,「吹哨者」就是高虹安的前助理,你覺得這位「吹哨者」去做筆錄會說是「自願」的嗎?高虹安今天的記者會搞不好是反效果哦! 根據過去多件議員涉犯「詐領助理費」而被判重刑的案例,這位「吹哨者」如果證稱「這些加班費都不是他們助理的錢,只是經由助理的帳戶,再回到高立委的小金庫」,而這個「小金庫」目前看起來是高委員隨意花用,那…就大事不妙了,你覺得這位高委員前助理的哨子會怎麼吹呢? 各縣市涉犯「詐領助理費案」,引用的法條如下: 1. 貪污治罪條例第5條第1項第2款:「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六千萬元以下罰金:二、利用職務上之機會,以詐術使人將本人之物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 (附圖) 議員利用擔任公職上機會,以人頭助理向議會詐領如議員公費助理補助費,沒把補助費用於聘用助理,甚至私用,可能成立本罪,公費助理的加班費就是這個性質。 2. 刑法第214條:「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其實道理很簡單,助理費(含加班費)再怎麼樣也不可以私用,這將有可能構成貪污治罪條例,同時也構成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3. 在「詐領助理費」的實際案例上,如果犯嫌願意認罪並賠償詐領全數金額,法官通常會進而考慮「情輕法重」的情事,而運用《刑法》第59條之「情節顯可憫恕」的規定,減輕刑罰。 所以高虹安案可能要面對抉擇,是硬拼對上來自自己內部的「吹哨者」,求取勝訴;或是認罪協商,換取緩刑或輕判的機會,怎麼選擇都是當事人的權力,但是去扯什麼國家機器介入、國民黨林耕仁是綠營側翼,或是最誇張的說法,指控「吹哨者」是林耕仁派去的臥底,這些都無法解釋,為什麼把助理全部的加班費,變成自己隨意花用的零用錢!
王定宇 2022-11-07
國家機器不是外送平台

國家機器不是外送平台

國家機器不是外送平台,不會知道委員早午晚餐吃什麼。 今天早上林耕仁再次開了記者會提出更多事證,其細節程度令人訝異,買了什麼東西品項全部列得一清二楚,連「委員的早午晚餐」都寫出來,這種完整度,稍有點常識都知道這資料一定是內部的人提供的。民眾黨的聲明還硬要扯到民進黨、扯到國家機器,這就實在很難看了。 首先,林耕仁所拿出的資料跟公務部門完全無關,那是高辦自己私人的帳戶和帳目,立法院只管把呈報上來的薪水和加班費匯給助理,後續作為沒有一個公部門有權過問。難道國家機器控制了助理們的腦袋讓他們匯錢進去嗎?這是我唯一想到國家機器能介入的方法了。 再來就像我上次說的,整篇聲明中連爆料者林耕仁和國民黨三個字都不敢提到,用什麼「假借在野黨之手」帶過,把國民黨講得好像民進黨能使喚的小弟一樣,國民黨三個字已經成為民眾黨的佛地魔,深怕講一次就少一點支持度。這整起事件本來完全沒有民進黨角色,但民眾黨的朋友們這麼「熱烈邀請」,不出來反駁都不行。 國家機器不是外送平台,不會知道委員的三餐吃什麼;國家機器也不是腦波控制器,沒辦法掌握委員辦公室的匯款行為。我知道你們不敢直呼國民黨的名諱,但也不要亂扯到民進黨身上,冤有頭債有主,這個鍋我們不背!
林俊憲 2022-11-07
這就是智力測驗

這就是智力測驗

一生不斷遊走道德邊緣的高虹安,今天終於踢到鐵板。本來要開記者會澄清自己的李姓特助沒有虛報加班費,卻被四叉貓 劉宇 跟 石明謹 還有網友們抓到記者會上秀出來的工作報告可能作假:日期壓2021跟2020,但 (1) 兩份文件明明隔了一年,每個人竟然都還是用同一支筆簽名。 (2) 文件裡的標號錯誤也都相同("4-5"都重複了兩次) ––––很抱歉,用常理推斷,這很可能真的是最近才連夜趕工,"做"出來的文件。 而且他們今天也沒有提出李姓特助的保險證明,也就是說他很可能另有工時更長、薪水更高的正職––––立法院助理當然可以是兼職,可是明明是一份兼職工作,每個月卻都報到立法院加班時數的上限,這件事情合不合理,我想大家心裡都有底。 同時間,國民黨候選人林耕仁也再開記者會公布吹哨人提出的新證據:高虹安每月所有助理的加班費都跟立法院公費報好報滿(立法院上限是93萬,他們就報了87萬),然後再上繳高虹安的立委辦公室小金庫,絕大多數都花在高虹安的個人支出上:早午晚餐、計程車費、治裝費、洗頭費、生理用品,以及購買《面試郭台銘》書籍。中間甚至有16萬8沒有註明支出名目,直接給了那位李姓特助。 剛剛高虹安辦公室做出回應,他說這些總共87萬的加班費都是辦公室幹部自願自掏腰包捐出來贊助公用,高虹安沒有介入。(真是佛心的一群助理們––––要知道立委助理一個月薪水還不到5萬。) 然後他說李姓特助領走的16萬8都用在辦公室的裝潢費。(但沒有拿出證明。不知道會不會跟今天的工作紀錄一樣,過幾天才跑出來?) 然後高虹安半篇聲明都在質疑這個吹哨人「是否為林耕仁議員派來臥底?」;「林耕仁議員所取得的資料,究竟如何拿到?是否非法取得?」柯文哲也馬上說:「這是台灣的水門案!」、「先回答資料哪裡來的?」(哎呀,所以這些事情都是真的囉?) 我只能說:整天踩在紅線上,還洋洋得意的人,總有一天失足。 ----- 我們來回顧一下高虹安的爭議:高調批判林智堅,自己卻私底下央求學校讓她偷偷修改其實已經違反抄襲規定的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裡也沒有清楚標註資策會的貢獻與著作權,讓資策會一狀告上法院。然後他當初領著資策會的薪水跟補助赴美讀博士,卻沒有照正常程序報進修(他說雖然一邊唸博班,但原本資策會的工作都一樣照常做––––我懷疑有多少唸過博士班的人會相信這個說法),出去兼職科智企業也沒有依照規定申請。面對這些質疑,他都不出示申請紀錄,只是辯稱主管都知情。 這樣一路踩著道德邊緣上位的人,卻不知道哪裡來的底氣,高傲到不可一世。明明是空降的他,面對新竹在地的中華大學,他說「我們今天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才要去做台大碩士灌水」;面對新竹在地連任五屆議員的林耕仁,他說他「幾乎沒當選機率」、「不努力經營基層」。 然後今天再被爆出這些,更加證明了他除了高傲,更是個不老實的人:人生中每一階段,都極盡寄生之能事,把所有灰色地帶能拿的好處都吃乾抹淨。 對別人就是道德高標準,對自己這些違反常理的行為,則只會宣稱「一切合法」––––但很抱歉,之前那些也許還在模糊地帶,可是今天這些行為,很可能是真的跨過法律紅線了。 這樣的人,適合擔任未來的新竹市長嗎? 這樣的人進入新竹市政府,會對台灣資源最豐沛的科技首都,怎麼上下其手呢? ----- 選舉剩下不到一個月,新竹人真的要看清楚。 有些新竹人一開始也許是因為「理工人支持理工人」而支持高虹安。可是恕我直言,我認識的多數新竹理工人,並沒有高虹安那麼高傲,也絕對沒有高虹安這樣不老實。才擔任立委兩年,就自以為聰明,為了揩油搞出這些小手段,連今天記者會的文件都引起那麼多質疑,真的令人無法信任。 另一方面,沈慧虹呢?他擔任六年副市長,經手的公共建設不知道幾百項,可是選到現在,完全沒有傳出他用了任何一丁點公家的好處。選舉對手只能怎麼攻擊他?「棒球場女廁的門裝反了。」 我那時候看到這新聞,真的不知道對手是不是在助選:一個人做了六年副市長,如果只剩裝錯了一扇門可以批評,我不知道你有什麼理由不投他。 光是高虹安小金庫的金額,就不知道可以買幾扇廁所門了。 更何況高虹安到現在,也還是常常在言談之中,透露出對於新竹的不了解。即使是目前民調下風的林耕仁,長期深耕的他,對新竹的大小事,也一定比鄙視他的高虹安要熟悉得多。更不用說已經做了六年的沈慧虹了。 這三人間,哪一個一定不該選––––我真的不想濫用這個詞,但沒有更貼切的形容了––––真的,這就是智力測驗。 我相信新竹人。我相信新竹人會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 *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侯宗佑 2022-11-07
徐巧芯下跪求饒,都不必原諒她!

徐巧芯下跪求饒,都不必原諒她!

徐巧芯下跪求饒,都不必原諒她! 錄影帶截圖出來了, 那是走到有高低差、階梯的路面時, 大家互相扶持的溫暖鏡頭! 敏宜在關照丁醫師, 副院長和執行長在關照阿中, 是副院長牽著阿中, 不是阿中牽著副院長! 走路時候,大家互相關照著安全的美德, 被抹黑成齷齪邪惡的造假胡說! 然後栽贓一個摟肩的合照, 塞給阿中, 阿中沒有和副院長摟肩合照, 要變造,頭髮卻沒有「造」好, 徐巧芯這種惡劣行徑, 下跪求饒,都不必原諒她  
管碧玲 2022-11-07
說「謀財害命」的就是黃珊珊

說「謀財害命」的就是黃珊珊

是的,全體台灣人都欠陳時中一個感謝~! 然後提醒大家一下,那個說陳時中「謀財害命」的人,就是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 偏偏她之前擔任台北市副市長時,因疫情而死亡的台北市民更是在全國名列全矛,明明台北市就是全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居然也能搞出超高的死亡率,防疫無能的她和市長柯文哲,才是那個真正應該為無辜死去的台北市民負責的人~! 太郎   聯電提團創辦人曹興誠今(7)日出面力挺陳時中,他說,今天是要來感謝陳時中,「讓我老命能活下來」,台灣可以安度疫情,每個人都欠陳時中一個感謝。他也痛批,「有候選人說陳部長謀財害命,要為一萬多人死亡負責,這種話可以說傷天害理」,市長選票應該給陳時中一個公道。  
Rober Wang 2022-11-07
蓋離譜前三名媒體民調

蓋離譜前三名媒體民調

選舉民調即將封關,最近各家媒體或民調機構公布的民調,無論再怎麼微調,選後都將再被高度檢驗。 TVBS、中時、聯合的民調,過去多次獲頒蓋離譜前三名,是因為即使當選人名單無誤,但實際得票差距,也是讓人覺得騙很大。 長期以來,這三家民調的最大功能,無論是在過程中,還是投票前,幾乎都只剩提振藍營士氣的效益。 不可否認,這在過程中的聲勢營造,以及選前的催票,確實很有效。這絕非高虹安的調合式民調所能比擬。 但最經典的拆穿,還是2014年鄭文燦當選桃園市長的民調檢驗。 因為封關前,這三家的民調差距都在約2成(T台19個百分點)或以上(中時25、聯合24)。  
陳增芝 2022-11-07
徐巧芯拿偷拍照惡意操作必翻車

徐巧芯拿偷拍照惡意操作必翻車

徐巧芯拿偷拍照惡意操作必翻車 上次抹黑內湖分局長與黑道同桌。結果人家是國民黨票倉的超級大咖,內科發展協會理事長廖全平,居然這都不認識? 這次抹黑陳時中伸鹹豬手。結果更誇張的鹹豬手,她卻伸到不亦樂乎。那是有婦之夫啊! 台灣政壇最骯髒,別無她人。
曾韋禎 2022-11-07
曾聖光為投降派上了一課

曾聖光為投降派上了一課

來自花蓮阿美族的曾聖光,六月時奔赴烏克蘭助戰,對抗俄羅斯入侵,日前不幸在交戰中戰死。對於這樣一位台灣青年為了民主自由與正義在烏克蘭犧牲,絕大多數人感到惋惜,也敬佩他飄洋過海參戰的勇氣。與少數在網路上惡意嘲諷,酸他無知與無謂犧牲的言論,成強烈對比。 曾聖光的烏克蘭喀爾巴阡營(Carpathian Sich)部隊同袍也在臉書發文感謝他的犧牲奉獻。(圖擷取自臉書)     曾聖光比我們大多數人都勇敢,更重要的是,他捍衛自由民主的決心強烈。放下摯愛家人前往異國參戰,對一般人而言難以想像,或許也因此有人嘲笑他的理想(藉此隱藏自己只想苟安?)。只是,我們觀察親中統派向來喜歡諷刺台灣年輕人「只會在鍵盤上抗中保台」,事實上是承平時期難以表現多數人捍衛台灣的決心。現在,包括曾聖光在內,有數位台灣人志願前往烏克蘭參戰,協助他們對抗侵略者,這對動不動舉著「和平」大旗,實則想舉白旗投降的人,無疑是一次重大衝擊。對那些講出「寧願統一,也不想被民進黨統治」鬼話的國民黨退將,更形同結結實實打了一巴掌!因為這些人不能理解曾聖光為民主自由奮鬥的勇氣,不願支持台灣人與中國侵略者誓死對抗的決心。 和平與犧牲有階段性的不同,國民黨人可還記得一九三五年蔣委員長的廬山談話:「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 曾聖光跟你我一樣是個平凡人,但他有遠大的理想與正義感,想保護烏克蘭人。我沒有那麼偉大,但面對侵略者,我一定會保護我的親友、我的國家。 敬謹向曾聖光家屬表達我心中的哀慟與敬意。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生)
陳冠甫 2022-11-07
「犧牲會換來力量」

「犧牲會換來力量」

自由、民主與人權,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王珂馨   流麻溝十五號~引述一位不開地球臉友的影評 「犧牲會換來力量」死前從容就義裡笑容 給後代子孫留下最後身影遺照 當時的死刑沒有打鎮靜麻藥昏睡劑 與現今台灣執行死刑人權死亡又不同。 我們可以全場忍淚忍到最後,即使已經看了第二次,劇情也已很熟悉,但演到丁窈窕,嚴水霞被蔣介石判死從容笑臉就義的一幕,以及螢幕上真實的眾死刑犯笑容歷史照片,誰能不淚奔? 1947年到1988年, 總共1100名「思想犯」被判死刑槍決。#思想犯不分本省外省。 請谷歌,731澎湖事件…… 一直到了1991年 清大廖偉程事件引發由知識界與學生抗爭的大型示威行動,廢除了「思想犯罪」的刑法100條。 當年是研究所學生的我們,天天在街頭靜坐抗議。 台灣的自由不是一天得來,有前輩血淚 及暗夜台灣母親哭泣裡所鋪就的 大家要珍惜
陳增芝 2022-11-06
這場選舉中的怪現象

這場選舉中的怪現象

  上週末,首場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登場,為冷清的選局增添一些熱鬧氛圍。不過,選民在充斥負面、假訊息的氛圍下,期待候選人進行理性的政見辯論,顯然落空了。首都市長選舉本應呈現高品質問政理念與政策方向,實際上仍然無法超脫選舉利益的泥淖,政見不受重視,部分候選人一味抹黑,完全背離事實,令人失望。易言之,如果這場辯論是各地選舉亂象的縮影,台灣民主將很難獲得提升;尤其,專制中國威脅當前,若是選舉未能促進團結與進步,台灣的安全堪憂。 此次選舉最令人不解的第一個亂象,就是對防疫政策的檢討,尤其是對本土疫苗高端的瘋狂攻擊。起源於中國武漢的COVID—19,是世紀大疫,跟以往人類遇到瘟疫一樣,都不知如何預防與治療,因此死亡人數極為驚人;據稱,上世紀初西班牙流感大約帶走了五千萬至上億人的生命,甚至比一戰戰死者更多。故而,疫情的爆發是大劫難,人們除了找尋解方,更應學會謙卑與悲憫,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所稱︰「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是正直。」因為疫情會呈現人性中的光明面與黑暗面的矛盾;善良會戰勝瘟疫,邪惡則會加劇疫情的混亂與恐慌。所以正直才能對抗瘟疫。今日疫情正在消逝,回顧這一段艱難的抗疫時刻,台灣防疫從疫情嚴峻時的「清零」,連續出現確診「加零」的小確幸,到病毒不斷變種,漸趨流感化時改採「與疫毒共存」,與時俱進的防疫政策,讓台灣將要走完疫情生死劫,回歸常態,在在獲得國際社會肯定。台灣防疫成果卓越,靠的是全民高水準的公衛意識,以及指揮中心與全國醫療人員犧牲奉獻的正直人格。如今在疫情的最後一哩路,人性的邪惡依然在發酵。那些心中只有選舉利益卻失去人性的政客,猛打幾乎無可挑剔的防疫政策,要對防疫算總帳。令人不解的是,這些人還包括疫情爆發之初,要求政府必須獎勵國產疫苗,以及不管價格多高都要買到疫苗的藍白政治人物;這些政客一旦參加選舉就統統翻臉不認帳,即使指揮中心公布高端疫苗在全年齡層預防中、重症跟死亡的保護力都超過九成,僅次於BNT,優於莫德納、AZ疫苗,可說是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國產疫苗。但是政客仍然裝睡叫不醒。全世界恐怕沒有一個國家的政治人物會如此瘋狂的攻擊、抹黑國產疫苗。這種選舉亂象呈現部分政客已經失去判斷力,一再顛倒是非,令人憂心。 這次選舉的另兩個亂象,就是爆料成為主旋律,以及親中政黨政客對中共威脅的態度不敢表態,甚而偽裝成反戰的和平主義者。任何民主國家選舉難免都會出現爆料,意圖摧毀競爭對手的人格、操守與能力,但這方面只能當作插曲,最主要的勝負點,仍應在理念與政策的論辯。然而,這次選舉彷彿大家都不談政策,只會拚命爆料;其實,即使爆料也不能有雙標,只適用於對手,卻對己方免疫。此波爆料由論文抄襲開始,到最後成了相互爆料的一團混戰,政客的論文抄襲比比皆是,但學校審查標準不一致,以及有人因此被迫退選、辭職,卻有人堅稱沒有抄襲,不願認錯,搞亂了民眾的認知。選舉的選賢與能功能也無從發揮。這無疑是選舉最大的缺憾。另外,國家認同的錯亂,尤其中共軍事威脅加劇,部分政客卻不敢批判中共,只會噴一些身體內「有抗共保台DNA」的口水,企圖唬弄選民。政客不是演員,尤其在攸關國家安全與利益的議題,應該清楚表態,才能向選民負責。而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主張統一(即被併吞)亦屬言論自由範疇,只要能過民意這一關,就能贏得選舉勝利。最怕就是,明明親中卻假扮愛台、明明畏戰卻指責政府挑釁要讓人民上戰場。如此欺瞞民眾,就非正直者所當為,難怪一直糾結在疫情的負面情緒中。 這場選舉,有人戲稱高端是另類候選人,所受到的攻擊為所有議題之最。實際上,沒有人會被強迫施打高端疫苗,再者,高端疫苗畢竟是全球少數研發成功的疫苗,再經一年半的檢驗,證實它的保護力絕不亞於其它國際知名疫苗,不知藍白政客為何一再找碴,而且所有的攻擊點幾乎都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這造成一種奇特現象,就是批評高端的人,都是沒有打高端的人;更可笑的是,打高端疫苗,必須有PCR的證明,才能入境日本;絕大多數打高端疫苗的人並不在乎,卻有一些沒有打高端的藍白政客在替他們打抱不平,藉機大罵執政黨。藍營過去曾有炮製「宇昌案」的前科,重創了台灣的生技產業。這次故伎重施,能否得逞未可知,但對台灣正蓬勃發展的生技產業,又將是一大打擊。選舉選到除了罵高端、窮爆料、假反戰,再無正面議題可談,這是台灣民主的危機。
自由時報社論 2022-11-07
雄壯、威武、嚴肅、剛直

雄壯、威武、嚴肅、剛直

中國國民黨真是一個反智、仇恨的團體,本來黨的路線與現實有重大的歧異,不再能用武力反攻大陸、沒有什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唬爛的九二共識也被習近平蔑視。 在西方的政黨政治,正常的情況下,這個政黨應該要有路線的大辯論,民進黨也曾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但這個弱智的政黨就是沒有,一方面被中國共產黨滲透侵蝕,一方面因為政黨的形象得不到年輕人的支持,被偽裝的民眾黨和時代力量鯨吞蠶食。 剩下就是那些可笑的事情,徐巧芯為什麼會那樣? 因為支持者就剩下這樣! 我昨天跑澎湖馬拉松的時候,還想起當兵的口號,「雄壯、威武、嚴肅、剛直、安靜、堅強、沉著、忍耐、積極、勇敢」,一邊喊一邊跑,撐了快一個小時。 真正了解這些口號意義的人,不會站在中國國民黨那一邊!
李忠憲 2022-11-07
看蕭茲的熱臉貼上冷屁股

看蕭茲的熱臉貼上冷屁股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兩天前前往北京,對中國進行了數個小時的訪問。他是2020年初疫情爆發以後,第一個到中國訪問的西方大國領導人。 蕭茲的中國之行,不僅受到了歐美等主要國家的批評,就連德國國內,質疑的聲音也非常多。但他仍然一意孤行,完成了這次訪問。 我認為,蕭茲的心中是有一些打算的。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洲第一大國的德國幾乎喪失了存在感。抵抗侵略者的風頭,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強生等人搶走;和俄羅斯交涉的和事佬,也是由法國總統馬克宏、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等人扮演。蕭茲本人,基本上沒有舞台。 這一次,他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立刻訪問中國,首先,應該是想扮演歐美和中國之間的橋樑。甚至想和中國聯手,促成烏克蘭戰場的停戰。但是很顯然,習近平並沒有給蕭茲這個面子。隨口回應的一句:「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被蕭茲拿來雞毛當令箭,到處宣揚。但這句話,對俄烏戰場的形勢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蕭茲的第2個目的,是救德國的經濟。俄烏戰爭和通貨膨脹對徳國經濟打擊非常大,所以,他想趁著全世界主要國家正在和中國脫鉤時,逆向操作,看看能不能從中國拿到一些好處。這一次,雖然得到了一些小恩小惠,比如說,中國開放了一部分BNT疫苗的市場等等,但說句老實話,賺這麼一點點錢,對德國經濟根本沒有什麼幫助。 反而,看中國官媒報導蕭茲訪中的新聞,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好像是「前來朝貢的番邦小國的國王」,使德國的國際形象減分了不少。 對習近平來說,蕭茲的中國之行,在大內宣是成功的。徳國加上最近的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元首的來訪,在中國國內塑造了二十大之後「萬國來朝、拜見天朝大國」的假象。 但在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看來,看到蕭茲的熱臉貼上了冷屁股,說明中國已經越來越不可理喻了,今後盡量少打交道為妙。 而且,會談之後,雙方的關係並不見得就一定會搞好。比如說,2015年底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的會談。中國媒體曾把習馬會稱為「21世紀最大的和解」,「足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等等。但是,眾所周知,習馬會之後,兩岸關係不但沒有蓬勃發展,反而一落千丈。台灣民眾看清了中國的嘴臉,也對積極討好對岸的總統,失去了信心。 蕭茲回國以後,德中關係會怎麼樣還是未知數。我們且拭目以待。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 2022-11-06
蔣萬安的解釋

蔣萬安的解釋

【蔣萬安的解釋】 對於加州的律師執照被停權三次,蔣萬安出面解釋了。蔣萬安這麼說: 1、擔任立委期間較忙遲交會費(有兩次)。 2、疫情期間需要做指紋按捺,較晚完成。 持有加州有效律師執照的人,總數有將近二十萬。這些人都按時繳費,也規矩完成指紋建檔。 依照蔣萬安說法,這些人一定都不忙,所以會費都沒有遲交。在疫情期間,他們也都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可以順利按捺指紋。 更神奇的是,蔣萬安繼續擔任立委,而且還參選台北市長,但他反而變得不忙了。就在今年五月,蔣萬安重新取得執業資格,積欠的會費補繳了,指紋按捺也完成了。 蔣萬安吹噓矽谷的律師經驗,刻意不提他曾被停權三次。經過我提醒之後,蔣萬安卻提出不合常理的解釋。 如果我需要律師,我不敢委任曾被停權三次的蔣萬安。如果我是台北市民,我更不會票投言語不合常理的蔣萬安。    
翁達瑞 2022-11-06
馬朝故宮院長就是這麼不要臉

馬朝故宮院長就是這麼不要臉

馬朝故宮院長就是這麼不要臉 馮明珠在故宮清瓷毀損後吹噓,故宮沒人為毀損前例。結果故宮資料顯示,馬執政就損3件;她推稱沒記憶。結果遭損古畫就是她下令修復,還把肇事科長升副處長。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49904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49905
曾韋禎 2022-11-06
〈 論「藍綠之分」與「不分藍綠」〉

〈 論「藍綠之分」與「不分藍綠」〉

  (原載《民報》2014/12/4社論(李筱峰執筆) 選舉期間,常聽到候選人聲稱要「超越藍綠」、「不分藍綠」。到底藍綠是如何區分?又如何不分?如何超越? 要解答這些問題,當然要先從台灣的政治史與選舉史的背景瞭解起。 台灣的政治場域何時開始出現「藍」、「綠」之分?「藍」、「綠」政黨有何不同? 台灣的民主運動到了1970年之後,慢慢發展出所謂「黨外」運動,而黨外民主運動幾乎配合著選舉活動在進行。1978年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因為台美斷交、中美建交而中止,卻衍發出翌(1979)年底的美麗島事件。美麗島事件使得當時的「黨外」民主運動跌入谷底。所幸1980年底恢復增額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黨外」運動又重然生機。到了1981年11月中的地方選舉,在立委康寧祥、費希平、許榮淑、張德銘,國代周清玉等人的推動下,黨外在各縣市舉辦類似政黨的提名,他們共同提出「黨外、制衡、進步」及「民主要制衡、制衡靠黨外」的標語,並開始出現綠色系統、書寫有「黨外」字樣的旗幟,開始顯現出政黨的雛形。此時,國外學者已將「黨外」(Dang-Wai)當做專有名詞來使用,「黨外」之黨儼然成形。到了1986年9月28日,這個以綠色為尚的政團,突破戒嚴令,成立「民主進步黨」,衝破黨禁。90年代台灣民主化之後,社會上逐漸將政治立場不同的政黨(或政治集團),以藍綠區分成兩大陣營。 因此藍綠政黨的原始意義,可以從以下指標來區分: 顏色來歷: 藍營政黨源自中國國民黨的黨旗,因藍色是其底色;綠營政黨,80年代以後,「黨外」民主運動的傳單多崇尚綠色系統。民主進步黨成立後,黨旗也以綠色為主色。 政黨來源: 藍營政黨,原係以敗逃來台的蔣氏主導的中國國民黨為主體,再吸收本地政治人物結合而成。後來從中國國民黨分出來的「新黨」(1993)以及「親民黨」(2000.3.31),因為政治理念與國民黨相似,亦歸類於藍營;綠營政黨,屬本土政黨,係以原來的「黨外」民運為起源,發展成民主運動而成。後來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2001.8.12)[今天又有台灣基進…等],在國家認同上,與民進黨接近,亦歸類於綠營。 政黨屬性: 藍營政黨,原屬法西斯政黨,長期由兩蔣實施個人獨裁、一黨專政。直到後蔣時代,才稍脫法西斯色彩;綠營政黨,民主政黨,自創黨以來,即具備黨內民主機制。 對民主政治的態度: 藍營政黨,長期打壓民主運動,過去對於任何民主化訴求,無一不反對。總之,民主基因極弱(可詳參李筱峰〈檢驗國民黨的民主基因〉一文);綠營政黨,長期從事民主運動,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 統治手段: 藍營政黨,兩蔣時代以軍事戒嚴和「動員戡亂」統治台灣。掌控黨、政、軍、警、特、司法、媒體、教育。直到李登輝時代才逐漸鬆綁;綠營政黨,實行民主體制。 人權紀錄: 藍營政黨,有長期實施國家暴力的不良紀錄,如二二八恐怖屠殺;1950、60年代白色恐怖統治,3000多人遭處決,14萬人下獄。至於言論通訊集會結社各項自由人權,皆在其戒嚴之下備受箝制;綠營政黨,在黨外民主運動時期,備受打壓,許多人犧牲生命或自由;執政後,未曾有政治犯,人民享有各項自由人權。 國家認同: 藍營政黨,主張「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綠營政黨,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必須維護台灣的獨立主權。 入聯合國態度: 藍營政黨,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因此對於台灣入聯,極盡阻擾之能事;綠營政黨,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對中共態度: 藍營政黨,兩蔣時代發誓要「消滅共匪」,採「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堅定反共;馬英九主政後,則放棄兩蔣的反共路線,聯共制台;綠營政黨,戒嚴時期主張以民主自由反共,但被國民黨扣上「共匪同路人」帽子。實則其基本主張,希望與中國建立對等和平關係,建立兄弟之邦。 政黨經費: 藍營政黨,國民黨擁有上千億黨產,其中侵占自國產者難計其數。其立委候選人每人可從黨產領得數百萬元競選經費;綠營政黨,未曾侵占國產為黨產,黨經濟拮据,候選人必須自備競選經費。 社會資源: 藍營政黨,戒嚴統治時期,擁有媒體、司法、軍公教…各領域的資源。解嚴後,各方領域較無法全面掌控,但在上述領域仍擁有較多人脈;綠營政黨,沒有藍營上述的優厚資源。 北京態度: 藍營政黨,馬英九主政之後,受到中國北京當局的支持。每逢選舉,都有北京政權或明或暗的支持;綠營政黨,受北京當局文攻武嚇。 經濟政策: 藍營政黨,兩蔣時代堅持兩岸不往來。李登輝時代採「戒急用忍」,有條件開放通商。馬英九主政後急促三通,全面開放台商西進。進一步透過ECFA、服貿、貨貿,企圖全面開放對方的人流、金流、物流入台;綠營政黨,有條件開放,但被罵「鎖國」。 有了以上的藍綠政黨的比較,可以清楚看到從歷史背景到現實狀況,藍綠政黨的區隔是極清楚的。 有了這樣清楚區隔的藍綠之分的政黨,要「不分藍綠」,要「超越藍綠」,可能會有經驗上(或運作上)的困難! 試問,如何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台灣到底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試問,如何在「主張對中全面開放」與「有條件開放」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到底是要全面開放還是有條件開放? 試問,如何在「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與「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到底是要用什麼名義加入聯合國? 再試問,如何在「侵佔國家近千億財產成為黨產」與「無侵佔國產,黨經費拮据」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到底侵佔國產成為黨產的不法事實,是否從此一筆勾銷? 要追問的,還很多,再再都會出現難解。除非,藍綠之分的定義不是本文前述的定義。或者,除非原本藍綠雙方的政黨在許多政策上作了修訂或妥協(或懸而不落實),才有可能「超越藍綠」和「不分藍綠」。 但是,大是大非的議題(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台灣的主體地位、政黨不可侵佔國產的「黨國分明」的公平正義原則),則是不容妥協的!
李筱峰 2022-11-06
阿中說出了很多人的心情

阿中說出了很多人的心情

阿中說出了很多人的心情,直指核心啊~~ 新聞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NwH54jrIOk  
打馬悍將粉絲團 2022-11-05
「新華盛頓共識」下台灣的抉擇

「新華盛頓共識」下台灣的抉擇

中共二十大之後,中國不但繼續維持一黨專政,並且將權力集中在習近平主席一人的身上。(美聯社) 周鉅原/美國紐約市大學經濟系教授 二十多年前在當時國際化的潮流之下,美國積極的拉攏中國,並且敦促世界貿易組織(WTO)接受中國的入會申請。當時美國政府希望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把中國帶進這個多邊的國際貿易組織,可以讓國際貿易的規則,促成中國接受國際的規範,而邁向市場經濟的體制改革。甚至還有一些人樂觀(天真)的期待,經由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的形成,可能終會造成中國政治體制的改革。而走向政治的民主化。 二十多年來,發展的結果是中國以「開發中國家」的地位,佔盡了自由貿易的優惠,而成功的發展它的對外貿易,不但在總體經濟上GDP 增加了三倍,超越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並且在貿易上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貿易國。但是世界各國所期待的發展,剛好與當初期待的願景完全相反。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在在證明是中國在改造世界貿易的規範,而不是接受世界貿易的規則, 而且中國的經濟體制發展是「國進民退」政府,(黨)的角色伸進了企業的每一個角落,這個發展導致美國對中國的政策,起了一個大轉彎。從二○一八年開始,美國的國家安全策略積極的防阻中國科技的提升和對外勢力的發展,並且在經貿科技方面,多方面的阻止中國勢力的擴散。拜登政府了解到目前美國的經濟實力以GDP來計算,只有佔世界經濟的廿五%,不再是冷戰時期的四十—五十%。所以美國必須要在貿易科技方面和歐盟,日本共同合作,才能夠贏得這場新的冷戰。 最近參加在休士頓聖湯姆斯大學舉辦的一項美中台三角關係的學術研討會。會中喬治華盛頓大學沙特教授(Robert Sutter)提出了 「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說明現在美國不管是保守派,自由派,也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美國的朝野一致的push against China。沙特教授曾經在美國國會研究處擔任對中國政策的研究員將近卅三年之久。 四年前,他曾說他從未看到國會兩黨議員對某一項政策像目前對中國的政策這麼樣的意見一致。現在他則強調行政與立法部門朝野一致的對抗中國。所以不管任何政黨執政, 不會改變朝野一致的對中政策。他認為目前對中國的政策是難得一見的「華盛頓共識」,這種共識不會受到即將來臨的期中大選,國會席次更動的影響,而有任何改變。 本來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這個名詞是指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供貸款的條件(IMF conditionality)。也就是基金會要貸款的國家必須接受該會對他們的一些制約。所以許許多多接受貸款的國家,都覺得這種華盛頓的共識,對他們而言,是個很大的代價,對第三世界的國家所謂的華盛頓共識,是帶有一些諷刺的味道。 現在沙特教授用這名詞專指對中國的政策。可能會被一般人誤解,所以有的學者建議用新華盛頓共識(Neo Washington consensus)專指美國對中國政策的變化,比較妥當。在冷戰的時期,肯南(George Kennan,一九○四—二○○五)那一封長達八千字的電文構成了美國圍堵前蘇聯的政策支柱。現在的新冷戰時期,沙特教授提出的新華盛頓共識這個理念(雖然名詞尚可以再商榷)勢必成為美國對抗中國的準繩︰美國對印度—太平洋,尤其南中國海航行自由的堅持,對東中國海(釣魚台)和台灣海峽不得改變現狀的安全保障,已經成為美國對中國的基本政策。在經貿科技方面,筆者認為可以用三個C 來表示。競爭(Competition)是理所當然。假如可能,那就合作(Cooperation)。假如是必要的,那就對抗(Confrontation)。這三個C是目前美國對中具體而微的貿易科技政策。並且已經得到了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盟邦的支持。 中共二十大之後,中國不但繼續維持一黨專政,並且將權力集中在習近平主席一人的身上。在「黨內無派,黨外無黨」的專制的政治體制之下,美國跟中國的關係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改善。最近美國國防部在評估國防戰略安全的時候,奧斯丁部長指出了蘇聯對美國的威脅將會是短暫的不知何時可以結束的俄烏戰爭之後,可以確定的是俄羅斯將只是一個擁有核子武器的中等國家,其經濟力量對美國的國防安全不會構成任威脅。但是長期而言,還在成長的中國才是美國最大的威脅,習近平的中國之夢,被西方的學者解釋為恢復以中國為世界中心的 Middle Kingdom。所以美國必須積極地防止中國勢力的擴張,以及對其他國家的霸凌。這種新的發展,也許就是熊貓派(panda hugger)的季辛吉所謂的「危險的不均衡」(dangerous disequilibrium)。 其實這就是民主政治的體制和獨裁政治體制的對抗,也是自由民主與集體管制(封城清零)兩種生活方式的挑戰。 冷戰時期,美國支持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只要是基於地緣政治 「反共一家」的戰略考慮,而不是贊同當時威權統治的政治體制。六○年代自由派的前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曾謂極左和極右的威權統治,對民主政治都是一種傷害。現在美國支持台灣,除了地緣政治的考慮外,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民主自由,而且看上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半導體的供應鏈上,美國跟台灣更是唇齒相依。所以台、美關係的穩固,將比冷戰時代的的關係要來得的扎實堅固。 在美中持續對抗的態勢之下,台灣的抉擇是什麼呢?在Q&A的階段,有人提出美國當然會支持台灣抗中保台,但是在國內是否有「 台灣共識(Taiwan consensus )」?
周鉅原 2022-11-06
台灣青年談曾聖光戰死

台灣青年談曾聖光戰死

  曾聖光戰死於烏克蘭的消息一出,許多人致敬,亦有許多人大喊不值:為何要去為了一個(曾經販售武器給共軍的)外國而死?為何不是留下來為台灣誓死奮戰?甚至有網友爆料曾聖光欠債百萬(彷彿他是為了躲債,才出國當志願軍;原來討債集團更兇狠於俄軍?)。我不認識曾聖光,無法代他回答這些,且來探討「戰死」之意義。 《胡適論學近著》:「凡觀察一國的文化,須看這文化之下的人怎樣生活,更須看這文化之下的人怎樣死法。」上一次,有台灣人以「戰死沙場」離世,是多少年前的事?且看今之台灣,幾乎人人都只想鐵飯碗安度一生、沒有話題比「食」與「性」更受歡迎、被網友罵就叫「被出征」…如今真有一人征而不回,終於使這個國家的你我,怎樣生活、怎樣死法,被徹底襯托而出。 自尋死路,常被視為自私、逃避…然從軍赴死例外。馬革裹屍之人總是被肯定,不論人們對死後的想像為何。曾聖光或許是基督徒(從「聖光」此名推測),他的許多歐洲同袍想來也是。信仰上帝的他們,志願參軍、慷慨就義。「尚鬼」的楚人如屈原,亦歌頌陣亡將士:「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或尋短或苟活的人們,可能都是想著自己;惟戰死者,是肉身護著別人到底,莫怪天地鬼神皆泣之。 不予苟同曾聖光的網友,是也敢為了更值得的國家、信念、人們…而捐軀,亦或只是因為自己的短淺被他掀開、自慚形穢? (作者為清大歷史碩士、中學歷史教師)
張經偉 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