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中共比納粹德國是更大威脅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中國與納粹德國相比,對世界是個更大的威脅;中國已是習近平的中國,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龐大經濟體,不只有能力給美國、甚至是全世界造成問題;習近平是最危險的人,他的全球霸權已經嶄露無遺。龐皮歐點出了西方世界的盲點。 長期以來,西方世界認為納粹德國是全世界最壞的東西。這歸功於猶太人長期鍥而不捨的深究與宣傳,因此當中共創立並崛起,其罪惡遠超史達林與希特勒時,西方世界仍然懵然無知,繼續被其「中國通」所誤導,以為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共對西方的敵意僅僅是對百年屈辱的發洩;對其盜竊惡行也抱諒解態度,因而擁抱流氓數十年。 龐皮歐指出了十四億人口的龐大經濟體足以構成全球性的問題,這從醫療用品的突然短缺就可以說明,所以西方世界必須建立自己的供應鏈;而十四億人口的市場也讓某些華爾街大亨匍匐在中共腳下。然而十四億人口造成的問題,絕不止是經濟,還有戰爭與更嚴重的DNA同化。 中共對美國強大武力的有恃無恐,就在於它綁架了十四億人做炮灰。一九五○年代中國才有六億人口時毛澤東就說不怕打核戰,死了三億還有三億。這種話連赫魯雪夫也受不了,因為當時蘇聯只有兩億人口。毛澤東以「全民皆兵」武力脅迫其他國家,人海戰術就是它的策略。毛澤東反對節制人口的「人口論」,在一九五八年鼓吹「人手論」,果然為改革開放年代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西方國家也忌憚中國的武力脅迫而容忍中國的為所欲為。 然而更嚴重的是,改革開放後中共有意放縱大量人口以合法與非法途徑移民他國,然後在其他國家建立中國人自己的小王國來脅迫當地政治。因為中共對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控制,這些小王國基本上效忠於中共在當地使領館。 近日與一位義大利台商共餐,我問他義大利警察與中國警察在米蘭街頭共同巡邏(有圖片為證)是怎麼回事?他說米蘭有六十萬中國人,米蘭警察已經無法應付他們。他特別對我說,六十萬啊,如果造反還得了!在美國步入政壇的「台灣之子」因為需要選票鈔票而逐漸向「中國之子」演變,也是一個教訓。在這個問題上頭腦最清醒的是普廷,他不許俄羅斯大城市裡有「中國城」的存在。 中共還意圖用中國人(中共出品變種漢人)的DNA來改造全球人口。目前中國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十八%,漢族更佔全中國人口九成以上,中共的策略是先同化少數民族,鼓勵與強迫他們與漢人通婚(例如將維吾爾族年輕女性送到沿海漢人地區同化通婚),接著會在全球逐步蠶食其他民族。中國熱衷研究人類DNA或與此有關。 中共的種族滅絕政策不亞於希特勒,只是手法更加隱蔽。所幸中國人口的增長在走下坡,新興國家人口成長加速,可能緩解這個隱患。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3-03-15
惡之華
《惡之華》是十九世紀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詩集,以性及頹廢為主題,對現代主義文學影響很大。這個詞語也延伸許多意涵,台灣畫家劉耿一有一幅畫「惡之華」,隱含畫家的批評意識。畫面看出,一些人面對向被稱為中正廟、臭頭仔廟的中正紀念堂形影。畫家描繪這座建築物顯然並非頌讚,從主題來看是「惡」之「花」,花是形貌,惡是本質,帶有批評的視點,而且畫面黝暗而非明亮,充滿陰鬱。 台灣解嚴、民主化以後,蔣介石崇拜是有爭議的。轉型正義工程常觸及拆除蔣銅像,改變中正紀念堂的設置目的,轉換成其他文化象徵更是引發眾議。但是,威權崇拜仍然存在於黨國餘緒,獨裁者的幽靈仍盤據台灣上空,阻礙台灣發展之路。 劉耿一以畫家之眼直視矗立廣場的巨大幽靈,描繪出惡的象徵構造。他這幅作品隱含著藝術的批評精神,但未引起話題,也未被轉型正義工程視為借鑑。他也有系列社會風景,見證台灣民主化歷程。 戰後,長期戒嚴統治的台灣雖已進入民主化,但轉型正義的課題並不未完成。正如二二八的紀念只是片面的紀念,只是被害者的紀念;轉型正義只是民進黨等立足台灣的政黨關切,泛中國國民黨並不重視。 轉型正義是有文化內涵的,但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太局限於政治,而沒有形成文化運動,遑論在文化意義上成為國民共識。國家認同的混淆模糊了民主化以後的政治視野。 文化部對於中正廟嘗試進行相關的處理,徵求許多方案,但限於台灣社會對轉型正義仍缺乏共識性,巨大的惡之象徵構造仍然籠罩在公共視野,甚至讓音樂、歌劇兩廳院的藝術形貌蒙上陰影。 台灣的民主化依靠的力量大多是政治運動,文化運動不充分。權力形式大於意義內涵的政治改革缺乏穩定的奠基條件,這是黨國戒嚴長時期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被壟控造成的,解決之途仍有賴文化條件。 劉耿一的「惡之華」,以藝術之眼呈現了批評視野,展現了一位台灣畫家的淑世精神。藝術可以介入社會,藝術家的批評彰顯社會責任,應該更受到共鳴。台灣要有更多的藝術家從文學、音樂、美術……在轉型正義形塑核心的內在條件或文化動力。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3-03-15
親中政黨原形畢露
賴清德「誠信條款」一出,打的國民黨昏頭轉向。 1/8的台北立委補選,朱立倫以為派出王鴻薇,可以跟戰鬥藍示好,更可以讓戰鬥藍議員們搶著選立委,創造亂局以冷處理侯友宜的徵召。 王鴻薇贏了,國民黨輸了。「沒就任議員,就跑去選立委」的落跑形象,加上徐巧芯、鍾沛君等議員紛紛爭搶藍營舒適區,產生了巨大的後座力。 此時綠營提出的「誠信條款」,並不是打高空唱高調的「現任議員絕不能選立委」,而是考量民眾權益與政治現實後,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避免發生「剛選上就落跑」。 王鴻薇或是韓國瑜,都是任期做不到一年就落跑。侯友宜現在也在腳底抹油。 去年綠營也有立委選縣市長,或是賴清德自己也曾在台南市長任期剩1年3個月去當行政院長,但任期都已超過一半。 循序漸進的改革,已經讓社會氣氛產生改變。 以我戶籍所在的高雄鳳山為例,日前傳出有意競選立委的市議員林智鴻,為了團結,放棄跟現任立委許智傑競爭。綠營的定於一尊並不是口號,而是團結避免內耗,才能持續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 近日侯家軍朱家軍各自向媒體放話,朱立倫原本只是拿吳伯雄出來暗示要「藍白合」,卻被侯友宜陣營超譯成「像吳伯雄當年拱出馬英九一樣,朱也準備徵召侯」。連黨主席朱立倫一篇臉書都能翻譯大戰,藍營分裂的亂局,將會讓這個親中政黨原形畢露。
溫朗東
2023-03-15
朋友與孤獨
朋友與孤獨 上帝:人類的活力太容易萎靡,太貪求安逸,因此我願賜他以同伴來推動,來激發,來創造,一如魔鬼。 ~歌德 浮士德 真正朋友之間,有許多複雜的關係,有同質性,也有異質性的部分,有互相欣賞、支持、協助的部分,也有羨慕、嫉妒、自戀和驕傲的部分,歌德用魔鬼的角色,來形容朋友的關係,的確非常有智慧。 一個人做事很容易氣餒中挫而無法長久,同儕壓力往往是人生當中一個巨大驅動的力量,這是念最好的學校科系,或跟一群傑出的人共同一起工作或從事什麼運動,所能夠得到最棒的、當然也是最恐怖的東西。 朋友是必要的,孤獨也是必要的,有同伴一起跑步是必要的,一個人自己跑步也是必要的。孤獨是魔鬼最糟糕的武器,常常讓人恢復理智,傲慢是孤獨的姊妹,但孤獨是智慧的兄弟。 只有孤獨才有可能自由,如果您可以從人群中淡出,不追逐金錢、陪伴、愛情、榮耀或好奇心,那麼您將擁有自由,這些都無法在寂靜與孤獨中存在。 如果不能獨自一人,我們就是一個奴隸。 您可能擁有至高榮耀的思想和靈魂。但在這種情況下,您是高尚的奴隸或聰明的僕人,您沒有自由。 我們需要朋友,讓他們像魔鬼一般給我們同儕壓力。我們也需要孤獨,孤獨不是寂寞,是最偉大的冒險。 孤獨不會沒有朋友,有朋友也不見得不孤獨!
李忠憲
2023-03-15
歐威爾評論「左派知識份子」
再貼一次舊文: 「對於英國當時的『左派知識份子』(『左派』兩字或許可以省略,因為當時幾乎所有知識份子都是左派,p155),歐威爾是沒有多少好話的。在他看來,這些『善良』的人們就是一群純粹消極性的生物(purely negative creatures, p156) ,反帝反戰反特權,什麼都反,但要他們積極『支持』什麼事,卻是難上加難⋯甚至還高唱所謂『和平主義』,要讓英國人變得反戰(making their own countrymen unwarlike, p183)。歐威爾的評論是:『如果他們成功,我們現在就看著(納粹)黨衛軍在倫敦街頭巡邏了。』」 「還有一小部分『和平主義知識份子』,心中的真實動機則更為不堪:這些人根本就抱持著對於西方民主的仇恨,以及對於極權主義的崇拜(p312)。這種『和平主義』的核心思維就是站在更加殘暴的一方,要求另一方卑躬屈膝,彷彿暴力程度高就可以被原諒(violence is perhaps excusable if it is violent enough, p312)。這是『被害人屈服,就不會有強暴』的罪犯式思維。說到底,這種『和平主義』的根源就是崇拜力量,並崇拜『成功的殘酷』(admiration for power and successful cruelty, p312)。」 當年在歐威爾的國家,這些充滿腐蝕性的人沒有成功。 不過,此時此地,這種人卻真的有可能會成功。 https://www.facebook.com/107877510631518/posts/352939806125286/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 喬治•歐威爾談二戰前的英國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本名Eric Arthur Blair)影響最大的作品,自然是《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不過,除了這兩部小說之外,他的散文也值得一看,其風格冷澈、直率、又帶著淡淡的黑色幽默。雖然歐威爾不是哲學家或史學家,也不具備理論建構所需的概念工具,但我卻覺得他對時局與歷史的若干洞見,比許多思想家更具參考價值,儘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某些想法。 . 在歐威爾留下的散文當中,有一系列對於二戰前英國時局的評論。這些隨筆寫於二戰前期,大約在1940年前後。當時英國雖然勉強免於潰敗,戰局前景卻仍屬難言。在「一局收秤勝屬誰」混沌不明的情況下,歐威爾對於「英國何以至此」作了一番思索。我認為,歐威爾這些戰時隨筆,跟法國史學家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在法國淪陷後寫下的《奇怪的戰敗》(L'Étrange Défaite),堪稱相互對應之作。 . 在歐威爾看來,二戰的爆發早已無可避免。至少到了1936年之後,戰爭的到來對於傻瓜以外的任何人都已經是顯而易見 (p136)。然而,英國政府在戰前的政策,卻是既無法維持和平,也無助於準備戰爭。像哈里法克斯勳爵(Lord Halifax,1938至1940年擔任英國外務大臣)這些政治人物,除了繼續維持無法維持的現狀,試圖把時間撥回1933年之外(p166, p184),別無其他因應措施。 . 問題是,凡爾賽條約所建構的脆弱和平早已不具備延續的條件,縱使不願意面對這個現實,繼續用徒勞無功的綏靖政策討好納粹,也不可能避免戰爭。哪怕是英國主動歸降(實際上等於是拱手把部分國民送進集中營),也只是讓納粹德國得以運用英國的資源,來構築對抗美國與蘇聯的霸業,戰爭終究還是會爆發。 . 不過,歐威爾無意把所有責任都歸咎於政治人物。他用冷澈銳利的筆調點出讓人不快的事實:當張伯倫推行綏靖政策的時候,大部分英國人無疑支持他。所以說,英國人不要逃避責任。說到底,大多數英國人就是既不願意支付和平的代價,也不願意支付戰爭的代價(did not want to pay the price either of peace or of war, p148)。最後才會弄出一個無法保障和平,又不能因應戰爭的局面。 . 於是乎,英國就在這樣「不戰不和不守」的狀況下,眼睜睜看著納粹的軍備不斷壯大。另一方面,英國陸軍的水平卻還是跟1918年一戰終結時相差無幾(p162),最終釀成1940年的西線大敗。尤其荒謬的是:直到開戰已經迫在眉睫的1939年8月,英國商人們卻還在向德國出售錫、橡膠、銅等戰略物資,堪稱「經濟歸經濟」的先行者。「這就跟賣給別人用來割斷你喉嚨的剃刀一樣合理。不過這是『好生意』」(It was about as sensible as selling somebody a razor to cut your throat with. But it was “good business”, p162),歐威爾如是說。 . 那麼,以英國人這副樣子,是如何撐過納粹橫掃歐洲的風暴?歐威爾認為,關鍵在於英國人的愛國情感仍然能在危機時刻起作用(p189)。這是一種宛如動物本能的心理機制,「就像面對狼的牛群一樣」(like a herd of cattle facing a wolf, p147)。就是這樣根深蒂固的情感,讓英國人突然在懸崖邊緣行動起來,救出困在敦克爾克的部隊,並積極防備德軍入侵(p148),從而撐過了德軍開戰第一年的凌厲攻勢。不過諷刺的是:這種「愛國心」正好就是英國知識份子所鄙夷、並且極力想要消解的一種情感(p190)。 . 對於英國當時的「左派知識份子」(「左派」兩字或許可以省略,因為當時幾乎所有知識份子都是左派,p155),歐威爾是沒有多少好話的。在他看來,這些「善良」的人們就是一群純粹消極性的生物(purely negative creatures, p156) ,反帝反戰反特權,什麼都反,但要他們積極「支持」什麼事,卻是難上加難。這是一群徹底喪失行動能力的人,儘管在口頭上反納粹,但又不肯正面支持對抗納粹的戰爭,甚至還高唱所謂「和平主義」,要讓英國人變得反戰(making their own countrymen unwarlike, p183)。歐威爾的評論是:「如果他們成功,我們現在就看著(納粹)黨衛軍在倫敦街頭巡邏了。」(p190) . 歐威爾進一步指出,許多所謂「和平主義者」心底始終有一個不甚光彩的念頭:「等時候到了,俄國人會來幫我們打仗」(when the time came the Russians would do our fighting for us, p183)。換言之,與其說這是「和平主義」,不如說是「和平外包主義」。「納粹好可怕,打仗好危險,還是讓外國人上吧」。 . 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和平主義知識份子」,心中的真實動機則更為不堪:這些人根本就抱持著對於西方民主的仇恨,以及對於極權主義的崇拜(p312)。這種「和平主義」的核心思維就是站在更加殘暴的一方,要求另一方卑躬屈膝,彷彿暴力程度高就可以被原諒(violence is perhaps excusable if it is violent enough, p312)。這是「被害人屈服,就不會有強暴」的罪犯式思維。說到底,這種「和平主義」的根源就是崇拜力量,並崇拜「成功的殘酷」(admiration for power and successful cruelty, p312)。 . 不要誤會,歐威爾的意思並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從軍抗敵,他的標準沒那麼高。但至少,有一件事每個人都可以作到:你可以少說兩句動搖民心士氣的話,可以少說兩句助長敵人聲勢的話。社會氛圍就是每個人的言行積累而成,少說兩句,對於社會就已經是一種貢獻。不指望你積極付出,只要「不要作」會削弱抵抗意志的言行就好。要知道,在敵人是極權主義政權的情況下,一旦敵人勝利,就勢必會進行清洗人口的社會工程。換言之,國家放棄抵抗,就等於是置一部分的同胞於死地。而且,還會讓敵人得以攫取本國的國家機器,直接指揮本國軍警來搜捕自己的國民。 . 在歐威爾看來,如果納粹會認定英國已經趨於頹廢、從而可以安然發動戰爭,這些擁護和平主義的「知識份子」難辭其咎,最起碼也有部份責任(partly responsible, p156)。歐威爾在1940年更憂心忡忡地表示,希特勒可能在一年之內就會利用知識份子的空虛、和平主義傾向與受虐癖(masochism),在英國帶動一場支持納粹的風向。帶風向的套路很簡單:強調英國資本主義腐敗墮落、不要讓英美的金權巨頭得勝、英國也沒有比德國更有言論自由,諸如此類。最終就是要讓英國人覺得:民主跟極權主義也沒有什麼不一樣,至少,兩邊「就是一樣爛」(“just as bad as”, p185)。 . 當然,具有後見之明的我們,知道歐威爾多慮了,英國最終安然度過了戰爭。納粹那種帶風向的手法,只對空虛的心靈以及缺乏精神免疫力的社會才有用。至於英國,畢竟還是英國。如果連英國都擋不住,歷史早就已經轉往另一個方向。那個方向走到盡頭,也許會是一個更加接近《一九八四》的世界。 (以上引註頁碼參George Orwell , “George Orwell: Essays”, Penguin Books 2000)
陳怡凱
2023-03-14
負責的台灣知識人,應推動的不是反戰
看到郭力昕,馮建三等學者發起的反戰聲明,我感想如下。 負責的台灣知識人,此時應該推動的不是反戰。因為台海的和平與戰爭,主動權並不在台灣。 如果真為戰爭氣氛感到焦慮,可以提出說帖,減低兩岸敵意。例如,他們可以對中國人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跟有沒拿下台灣沒有關係,強摘的水果不甜。 “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是鬼扯,中國古時“海內”與“神州”與“九州”不是同義詞嗎?台灣當然不是“海內”,不算“九州”或“神州”。 歷史事實是,中國或全世界所有國家,自古以來都沒有固定不變的國界或疆域。 如果中國不對台灣文攻武嚇,兩邊人民彼此根本就沒有敵意,完全可以友好相處。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成長,台灣也貢獻了大量人才與資金。 也可以請對岸好好珍惜兩岸目前人民彼此沒有敵意的狀態。一旦打起來,這狀態會馬上消失,可能百年都難以恢復。這樣,且不論一時生命財產損失,長遠來說不是反而把“統一”變不可能嗎? 也就是說,負責的知識人應該是正面回應北京的武统論述,那套論述才是台海緊張的真正根源。那樣才是反戰。如果只是勸台灣這邊不要備戰,極可能只會誘戰,也就是誘使北京低估拿下台灣的難度,把“統一”時程推前,把台海變更緊張。 (圖擷自李忠憲臉書) ........................................................................ 二月底,中國學術界也有五位學者發出反戰聲明,他們明確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所以文章很快被下架。報導我貼留言版。 反觀台灣這幾位學者,反戰聲明完全沒譴責侵略者,只呼籲停止戰爭,好像烏克蘭不需要反抗侵略似的。 這是很諷刺的一點。中國因為言論封控,主張與官方立場不合的知識人很容易被消音。以致外界常誤以為中國是鐵板一塊。這些被消音的知識人也莫可奈何。 台灣擁有言論自由。主張跟中共一樣,在台灣亦享有言論自由。這種人在台灣當然是少數,所以就可以把自己包裝成很敢言的勇者。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6463392.html VOACANTONESE.COM 中國多位歷史學家反戰公開信遭封殺 海內外中國大學校友聯署反戰
顏擇雅
2023-03-14
聯合報用3個版炒作反智仇日
聯合報用3個版炒作中國觀點戒嚴式反智仇日 聯合報今天用小社論、投書、地方新聞,全面炒作40幾年前的外省反智仇日觀點;以國仇家恨的角度痛罵桃園神社不該拜日本神。 但明明一堆聯合報主管都爽玩日本,還上網炫耀呢!政府應該站在保護國民的立場,全面管制聯合報全體員工赴日才對。
曾韋禎
2023-03-14
慎重面對台灣節日的意義
節日的訂定應有其紀念的意義,觀之台灣每年的節日,有民俗節慶,如元宵、端午、中秋等;有配合世界潮流,同步關心國際議題的節日,如世界母語日、國際勞工日、世界人權日等;而最需要慎重檢討的是,國民黨訓政時期在中國制定帶來台灣的節日,這些威權下產出的節日,和台灣沒有任何交集,值得商榷,應該慎重面對。 一九四八年國民政府訂孫文首次革命日九月九日為律師節,與律師界毫無關聯。而在台灣卻有三位傑出的律師李瑞漢、李瑞峰、林連宗,長期捍衛正義熱心公益,卻在一九四七年三月十日自家剛準備吃魷魚粥時,被國民黨軍隊用吉普車載走,一去不回,屍骨無存,家屬每年此刻只能以吃魷魚粥來懷念先人,現已擴大至全國,以此日訂為台灣律師節更具歷史意義。 台灣傳統上都以孔子的生日為教師節,然而在台灣的教師中,會找不到一位身具土地、歷史、教育元素,值得紀念的人物來訂定台灣的教師節?成大蔣為文教授等人遍尋台灣的歷史,最為推崇林茂生教授。林茂生東京帝大畢業後,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胡適同為教育大師杜威的學生,以《日本統治台灣的學校教育》一文榮獲博士學位,返台任教成大、台大,後擔任台大文學院院長,一九四七年年三月十一日遭國民黨特務非法逮捕殺害。林茂生教授是倡議台灣教育本土化的第一人,堪稱台灣首席教育家,我們亦響應、推動其受難日為台灣教師節。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一群畫家表達美術對人心的影響,在三月廿五日申請成立美術協會,一九四三年訂為美術節。恰巧的是一九四七年這天,台灣重要的畫家陳澄波,被國民黨在嘉義車站前公開槍决,應重新詮釋陳澄波受難日為台灣美術節。 為紀念孫文生日訂十一月十二日為醫師節,問題是孫文雖然是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卻未當過一天醫師,對醫學也沒有貢獻。台灣的醫師素質高,人才輩出,整體醫療體系相當健全,以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生日八月廿五日,定為台灣醫師節更有意義。 台灣是民主國家,民主成果深受世人稱羨及肯定,台灣人民應該慎重面對節日的意義,透過民主程序,從民間到政府共同推動,促成與土地歷史事件連結的節日,讓節日意義的張力貫穿人心,感動國人。 (作者是北社社員、台灣社社長)
李川信
2023-03-14
愛好自由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看懂的人很少。愛因斯坦解釋說:「其實相對論很簡單,例如,當大熱天我坐在火爐旁,兩分鐘像兩小時;若坐在美女旁,兩小時像兩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今天是愛因斯坦的冥誕,他在1879年的今天(3月14日)生於德國的小鎮烏姆(Ulm)。 這位愛好自由的科學家為了逃避納粹的迫害,離開德國移民到美國。 愛因斯坦很愛開玩笑,趣聞很多。 有一次他搭火車遇到列車長驗票,他一時找不到自己的票,列車長對他說:「愛因斯坦先生,您不用找了,我認得您,我相信您一定不會跑票。」愛因斯坦回答:「我知道您信任我,不過我還是要把車票找出來,因為我忘了我要在哪一站下車。」 愛因斯坦雖然愛開玩笑,但他有許多正經的智慧之語,發人深省。試舉數語如下: Peace cannot be kept by force;it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understanding.(和平無法透過武力來解決,唯有透過理解才能達成。)這句話,習近平和普丁一定看不懂! The world will not be destroyed by those who do evil,but by those who watch them without doing anything. (這世界不是真正被那些為惡的人破壞的,而是被那些縱容惡人為惡而袖手旁觀的人破壞的人)。他認為,知識分子應該對世上任何不合理的現象表示自己的態度,否則就是幫兇。
李筱峰
2023-03-14
「台灣不是侵略者」
中國的年度政治大拜拜「兩會」結束。今年逢政府人事換屆,習近平全票連任國家主席,總理、政協主席等要職換人,「習家班」人馬全面掌控。「兩會」之一的全國人大或國會開會有三千人,職司統戰的政協會議兩千兩百多人,人數如此眾多、規模如此龐大,在黨國體制下很難不淪為「橡皮圖章」。更貼切地說,「兩會」是只知舉手和拍手的「兩手機構」,對過去一年政治敏感及社會關注問題充耳不聞、避而不談。今年除了高官人事變動,還鬧出笑話,如官方宣稱「人大選舉過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民主選舉」,其引發爆笑或令人瞠目結舌的效果,有如上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中國對抗武漢肺炎「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奇蹟」。 政治拜拜與政治笑話之外,新外長秦剛首次記者會的表現,也很「突出」,完全粉碎可能改變「戰狼」外交作風的各方揣測。他拿出中國憲法,重彈「台灣是中國領土」濫調,反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所說,台海衝突不是中國所稱的「內政」,而攸關全世界利益;也質疑美國「為什麼一邊要求中國不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一邊卻長期向台灣軍售」,指責美國雙重標準。秦剛的說法,國際間共鳴者寡,也與民主國家對台海和平的關切不搭調。 最強有力的反駁,見諸烏克蘭駐日本大使克爾松斯基(Sergiy Korsunsky)的評論。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導,他指秦剛把中國提供武器給俄國與美國對台灣軍售相提並論,「絕對是不可接受的」:台灣並非侵略者,未向任何國家發動戰爭,更沒有(如俄國)殺戮或性侵兒童;把台俄類比,令人難以苟同。 台灣不是侵略者,卻是可能的被侵略者,正面臨中國併吞的嚴重威脅。克爾松斯基所言,是建立在事實之上的常識,但中國和其同路人總是乖離常識,以致言行舉止令許多台灣人倒盡胃口。台灣在蔣介石統治的黨國時代,或許還想發動戰爭,「反攻大陸」,喊出「光復大陸、統一中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口號。民主化之後,不論形式或實質,都沒有統一中國的意願和可能,在國際間與各國為善,愛好和平。野心勃勃、武力崛起的中國,其實是台灣最大也是唯一敵人。 習近平掌權以來,毫不掩飾其吃掉台灣的企圖,且加緊動作,多方脅迫台灣,軍事演習之外,機艦每天侵擾,透過認知作戰積極為入侵做準備。同時,中國軟硬兼施,和戰兩手都來,以拉攏、交流等手段加緊促統。事實上,不僅台灣飽受脅迫,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近日指出,習近平是美國的最大威脅,比當年德國納粹更危險。中國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導致周遭各國,尤其日本、南韓、菲律賓、澳洲、印度紛紛加強軍備,並與美國結盟聯手因應,被烏俄戰爭驚醒的西歐各國,也紛紛以行動關注台海穩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一九四九成立以來,與台灣並無從屬關係,如今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只是企圖併吞的欺人之談。去年去世的國際公法權威彭明敏曾說:「將戰後所有有關台灣文件一一詳細吟味,也不能發現任何文件說『台灣屬於中國』。」事實上,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糾葛,是由於上一世紀中葉外來政權把國共內戰恩怨帶來台灣,以致有所謂統一之爭。 照理說,所謂統一,應是雙方平起平坐,對等而彼此情願地組成一個國家,如東西德統一;或結合成國家聯盟,如二十七國所組成的歐洲聯盟,並容許自由退出,如英國「脫歐」。相形之下,如果彼尊此卑,你中央我地方,形式上以統一為名,實質上卻是併吞;專制中國妄想強加於民主台灣,而為台灣人民所堅決反對的,就是如此。正在台灣旅行的中國《紅色賭盤》作者沈棟說,在台灣支持統一就是賣國、賣台,真是一針見血。 台灣既不是侵略者,主張與中國統一,形同強調台灣「被統一」,與一個不能善待自己人民,連續五十年在「全球自由度」評比墊底的國家合而為一,這是腦筋正常的台灣人基於常識和常理所無法接受的。值得警惕的,台灣雖別無「統派」,只有「被統派」,他們不論出自中國民族情懷或個別私利,仍自甘為「被統一」敲鑼打鼓,把砲口對內,配合認知作戰,散布各種失敗主義及分裂內部言論。《經濟學人》上週指台灣的最大威脅,是民眾未準備好對抗中國;香港作家顏純鈎說「台灣最危險的敵人未必是中共,而是國民黨」,都凸顯若干國人對侵略者視若無睹,確是當前危機。
自由時報社論
2023-03-14
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
今天要接待美國來的教授朋友,就是他說兩次縣市長民進黨的大敗都跟台大有關。他說我總是講真話,我想他所謂的講真話不是言論自由下面的講真話,這很多都是謾罵和胡說八道,而是善用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兩者的結合。 我講真話,但不是我想講多少就講多少,而是我敢講多少。 人人都知道講真話的重要,尤其是領導人,總是希望他的部下可以反映真實的聲音,但講真話令人討厭,聽到之後不是舒服的事情。 習近平稱帝以後,下面的主要幹部都是他的核心愛將,再也沒有別的聲音,我想這是台海戰爭最大的風險,因為這樣我總覺得戰爭是時間問題,這是必然的事情。 講真話要付出代價,暴露自己內心的想法被別人掌握,得罪許許多多的人。但講真話有一種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幸福感。 講真話不是會講多少,而是敢講多少,希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敢講的東西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但萬一中國來了以後,應該再也不能講任何真話了,不過至少有一段時間我是很痛快地在講真話,我很幸運地活在台灣空前最好的時機,運用自由之家給台灣94分的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明年之後就不知道了!
李忠憲
2023-03-14
天龍國打侯的心態
國民黨的國家認同不解決,它內部矛盾永遠無法克服。只要天龍國中央與中國繼續唱和,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反台獨,它與地方團結便不可求。 天龍國的國家認同,脫離現實,結果變成歧視台灣人:台灣人不能當它的總統候選人,只能當花瓶,當副總統候選人;台灣人可以「地方自治」,但不能過問全國性的中央事務。 簡單的說,國民黨的國家認同沒有台灣根,沒有台灣情,因此「中央正統」不信任台灣人。王金平與吳敦義賣命抬轎,但就是不能坐轎選總統;蕭萬長資歷高過馬英九,卻只能當馬英九的擺設,凡事洗耳恭聽。 當年抗拒民主化,反共,反李登輝的天龍國戰將,現在翻臉投共,把侯友宜當李登輝打,因為他是台灣人。論能力與見識,侯友宜比李登輝差太遠,問題是天龍國沒有得人望之士,卻又不能忍受台灣人代表他們選總統。 天龍國表態選總統的人物,千奇百怪,就是沒有一個台灣人。他們盡是「外省」背景深藍、當年「反共愛國聯盟」、反李、另組新黨的異類,他們當年以宣傳中共醜惡,靠喊反共而吃香喝辣,現在卻靠「和中」,替中國恐嚇台灣「要飯吃」。 趙少康、張亞中,乃至「發明」枕頭當枕尾的聖人王建煊,有幾個人相信他們有勝算?台灣人雖「欣羡」有錢人,菓凍財大氣粗或吸引一些人,但上次不堪韓國瑜一擊,恨而揮別國民黨,要吃回頭草更被看衰,老掉牙的天才力推菓凍配國魚,真是異想天開。 侯友宜有陳水扁提拔在先,朱立倫提拔在後,「民調」支持度高過天龍四「箭」,但自知小媳婦地位,不敢造次,靜候天龍國關愛,地方勢力忍無可忍,縣市議長公開聯名勸進,矛盾爆發,天龍國再無寧日。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3-03-14
台灣總統的七門課
明年總統及立委、不分區立委三合一選舉,各黨即將展開提名作業,各種總統民調紛紛出爐。不管哪個階層的選民,除非對政治有狂熱,否則不會花太多時間關心或研究。正因如此,讓胡扯亂搞的候選人有可乘之機,反正內行人不多,能騙就騙。有些選民的看法是,誰當選都一樣,反正沒賺就沒得吃,只想參與選舉賭博,而這就是少數選民的水準;中共則想利用假消息及金錢影響台灣。筆者認為,我們應先看看國家領導人需要什麼特質,以及未來如何領導台灣,才不會被假民調牽著走,才不會被候選人所騙,才不會請鬼拿藥單。 美國政壇奇葩大衛‧葛根(David. Gergen)過去卅多年來曾與美國六位總統共事,包括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布希、柯林頓,他寫了一本書:「美國總統的七門課」。哪七門課?一人品高貴;二目標清楚;三說服力強;四在體制內運作;五就任百日定江山;六堅強的顧問幕僚團隊;七傳承願景。這不但是國家領導人的七門課,也是企業、機構的領導七個學問。 台灣總統雖然沒像美國總統權力那麼大,因為美國總統不僅要領導美國,而且要領導世界,當然更需要宏觀及高格局,但除了第五項外,其它六項是共同課。台灣外有顯性的中共強敵,內有隱性的內奸敵人,內外交迫,第五項應該是,結合美、日、東南亞及重要國家對抗共產黨的能力。台灣邦交國剩十四國,實力不大,只是形式上的必要,實質上幫得上台灣的,還是只有實質關係的美日,符合管理學的八十二十法則。誰有能力強化佔八十%重要質量的美日關係,才是台灣總統的第五門課。 少數媒體或政客喜歡炒作,兩岸關係才是台灣總統的第一門課,錯錯錯。想吃掉台灣,搞掉中華民國的中共,哪會讓台灣人好日子過?哪有結合敵人是領導人的條件?太不了解敵人特性了。記住,不是台灣人把中共當敵人,而是他們軍機繞台、圍台及所作所為,看在台灣人眼裡,中共已認證自己是台灣的敵人。敵人沒有慈悲,有也是短暫的,或騙人的,散發出鱷魚微笑般的恐怖。中共從打台灣演化為恫嚇台灣、騙台灣,利用假消息影響台灣選舉,如果硬要說兩岸關係是台灣總統第一門課,不如講反共,不做中共代言人、同路人,才是第一門課,相信有智慧的台灣人都會同意。 (作者是執業律師)
莊勝榮
2023-03-14
湯德章受難日也是正義和勇氣紀念日
【今天3/13是湯德章受難日 也是正義和勇氣紀念日;更要記住KMT/ROC軍隊的血腥和野蠻】 大約在1998年,我第一次聽到我父親提到湯德章。那已經是半世紀之後了。 戰後,家父到台南就讀台南師範學校,認識湯德章姐姐的兒子,他叫湯德章舅舅(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有一次,這位外甥帶我父親到湯德章的「辦公室」(應該就是律師事務所),我父親在那裡見到湯律師。 家父已不在人間。我記得他提到湯德章時,面容充滿仰慕之情。湯德章在二二八被槍決的事情,應該給我父親和所有知道/認識湯律師的人帶來巨大的衝擊。然後,他們是被迫沈默的世代,幾乎半世紀只能藏在心裡。我無法想像,如果我有非常景仰的師長被槍決,而我長達四、五十年無法提他的名字。 林艾德這篇〈台南的恩人:湯德章〉非常值得細讀,文中的影片《湯德章歷史實境劇:2019年台南實境演出!》,請務必打開看。你就會知道,當文明人遇到前近代的KMT/ROC黨國軍隊,會是怎樣的暗黑、血腥和野蠻。你可以想像嗎?:人被綁著,背後插個旗子,被軍車載著遊街示眾,拖下槍決,還不准收屍?這種野蠻和血腥,不久後還會在嘉義重演。足足把台灣推回19世紀的暗黑中!! 引文: 最終,什麼都不說的湯德章,在1947年3月13日的下午,被中國軍隊押解到卡車上遊街,車子在現今的紀念公園停下,中國人用當時台灣人還聽不太懂的語言朗誦罪狀後,要求湯德章跪下接受槍決,湯德章不從,眾士兵一擁而上將他毆打在地,開始用腳踹踢。 但湯德章始終不求饒,曾任警察、擁有柔道身手的他,雖然雙手被綁、滿身都是刑求的傷痕,但還是奮力揮開中國兵站了起來,用他最後的力氣,高喊出台語: 「不需要綁住我!也不需要遮我眼!因為我身上流有大和魂之血!若是一定要有罪人,那只要有我一人就夠了!」 接著,是日語。 「台灣人,萬歲!」 然後,是第一聲的槍響,子彈貫穿了他的身體,再來是第二槍,直到此時,湯德章都依然不屈地站立著,第三槍,正中他的眉心,他英勇的身軀,終於緩緩傾倒。 ~~~~引文結束~~~~ 文章連結放留言欄,請務必看喔。影片也請務必看喔!! 林艾德,〈台南的恩人:湯德章〉: https://www.telltaiwan.org/?p=1756 TELLTAIWAN.ORG 03/13 台南的恩人:湯德章 受難日 - 台灣放送 03/13 台南的恩人:湯德章 受難日 - 台灣放送
周婉窈
2023-03-13
所謂的邪教會有什麼特色?
最近南韓攝理教的議題,在Netflix的新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揭露後,又開始引起很多人注意,特別是受害人葉萱(鄭秀晶)出面揭露教主的利用權勢趁機性交等罪行後,許多人也想起了2000年前後,在台大與政大發生的一些攝理教爭議,教主還因此被台灣檢方通緝。然而,不只攝理教,台灣也有許多「宗教」,看來充滿爭議,那麼,所謂的邪教,大概會有什麼特色呢? 1.會以各種簡單的用語,向信徒解釋複雜的概念,通常只有黑與白,而且宣揚這就是真理,其他的解釋都是邪魔外道。 2.這個宗教只有一個專制的教主(真人、師父、上人、導師)、一種無所不包的教義,通常會依附在某種正信宗教之下,但是與這個宗教卻幾乎不相關,只是偶爾利用它們的經典,以教主的意念亂加解釋,口號則是和諧、家族、未來、愛、和平等等抽象的概念。 3.教主是接近神的角色,或者乾脆就是神。從教外看,表面上一片和諧,只服從教主一人,但教內派系私下鬥爭洶湧,為爭取教內地位而互相毀滅爆料。 4.教內幹部升遷,全憑教主個人喜惡,甚至要對教主提供特殊服務(錢或色),才有機會晉升高位。 5.他們認為現在的世界很污穢,必須全面清除乾淨,而且嚮往與強調未來純淨的世界,沒有鬥爭、世界和平、否定戰爭等等,但是提不出任何具體可行的方針,或者乾脆就說很快就有世界末日。 6.他們對於基層信徒的私人生活規範嚴格,有各種的教條要信徒遵守,但是教主或高級幹部的私下生活卻很不單純。 7.他們厭惡現實生活的複雜、犧牲與妥協,但是對於如何實際解決問題與困難,卻毫無方法。唯一的方式就是做詐欺等的非法事業,或是索性要信徒變賣資產捐錢。 8.他們會要求信徒與原來的生活切斷連結,並且最好滅絕親屬與人際關係。信徒的新生活,就是完成教主交代的任務,全心全意奉獻給教主。除此之外,信徒沒有存在的意義。 9.如果目標遲遲沒有達成、末日沒有出現,那一定是信徒的信仰不夠虔誠,可能要多捐點錢,或是多為教主做事。 10.如果有國家的領導人是這樣、有政黨的領導人是這樣,不用懷疑,這個國家,這個政黨,就是邪教,從來就沒有「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這種事。 不只是攝理教,聽起來過於純粹、美好與簡單的事物,都很蹊蹺,也是我們應該遠離的邪教,但香菜不是,肯定不是。
呂秋遠
2023-03-13
其實就是叫被侵略者「投降」罷了
早上看到忠憲發文,貼了四個大學教授發起所謂「反戰」聲明。又是一群不敢譴責侵略者的平庸邪惡幫兇。 對著被侵略者喊「反戰」,其實就是叫被侵略者「投降」罷了。場面話講再多都只是堆積華麗辭藻,這群教授請不要再偽善,學學柱柱姐、張亞中、王建煊講白話,我還比較尊敬你們。 剛剛去忠憲下面留言,還真的第一次不知道該從何寫起: 1、吐槽點太多,第一次不知道該如何留言XD 2、後來看到忠憲打叉叉就對了 3、簡單用一句話回應:「反戰」聲明,應該對要發起戰爭的侵略者說,對被侵略者說「反戰」,意思就是要他們「投降」。 4、所以,他們整篇廢話/幹話,不需要跟只想保護自己的烏克蘭/台灣說,應該去跟侵略者俄羅斯/中國說! 這四位教授「反戰」聲明的這句話最有趣,說「台灣要自主,要跟大國保持友善等距。」 這種跟高腰褲157一樣,自以為聰明講等邊三角形的國際外交智商有多天真,就先不多說了。 只要面對一個事實就好:其實我們最想保持友善距離的國家只有一個,就是對面的中國,而他卻是唯一不想跟你保持友善距離的國家。 他不只不想跟你抱持友善距離,他還一直說你家就是他家,如果不聽話就要打你。這幾位教授,只要來面對這題就好,扯其他真正對我們友善的國家,都要跟中國距離一樣、搞什麼等邊N角形,都是包藏禍心、其心可誅。
許美華
2023-03-13
學校根本不在台灣,是要慶祝什麼?
蛤?甩鍋也沒有這種甩法的吧?會跑去中國的退將到底都是哪個黨籍的?都是誰的支持者?最後怪因為民進黨不重視所以他們才跑去,這跟哭鬧吸引注意的嬰兒有什麼兩樣? 最可笑的是,國民黨已經逃來台灣70幾年了,這些跑去中國的退將有幾個真正念過黃埔軍校?跑去參加一個你們沒念過的學校的校慶,到底誰才是莫名其妙?台灣政府更不可能沒事辦什麼黃埔軍校校慶,學校根本不在台灣,是要慶祝什麼? 想要跑去中國朝貢永遠找得到理由,只是要去就大大方方的去,不要這樣遮遮掩掩找一堆爛理由,只會更讓人看不起。
林俊憲
2023-03-13
我的韓國印象
我的韓國印象 要從我一個中國人角度來實話說對韓國的印象,是一件蠻復雜的事。 我們從小受的有關韓國的教育,主要是抗美援朝戰爭描寫志願軍的戰爭電影,北朝是友軍,韓國是敵人,當然這是國際政治冷戰時代中國站隊導致的立場,我們只有祖國灌輸的資訊,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就連韓戰為什麼會發生的事實,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並不清楚,因為在中國,沒有歷史,只有政治。 所以受長期洗腦教育影響,直到1992年中韓建交,我都不能想象大部分中國人民內心的感受,中朝是鮮血凝成的友誼,怎麼可以為了錢一夜之間去跟敵國建交了呢?真是無原則無立場啊。 但是我在日本,也不太關心這些,韓國在美日的無形有形支援下,當然自己也十分努力,成為亞洲四小龍,又在半導體產業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日韓,這三國的歷史糾纏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為先入觀念,當日本掀起了韓流熱,K-POP席卷日本年輕人的流行世界時,我依然對這些有關韓國的事不屑一顧,從不看韓劇也不聽K-POP。 在我的心目中,韓國,那麼一個長期以來的農業小國,沒有美日在背後支撐,早就不存在了,看看韓戰前半,連打仗也不行,南北如果單挑,必輸無疑的。 改變我的韓國觀的契機是2018年首次踏入韓國去旅遊了幾天,然後回到日本的2020年初正值《愛的迫降》熱度狂飆,這是我看的第二部韓劇,第一個是之前在台灣的電影院裡看的剛上映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這兩部影視劇給了我對韓國刮目相看的轉機,無論是光州事件,韓國人的民主抗爭讓我聯想到了失敗了的64天安門事件,還是《愛的迫降》,讓我從朝鮮半島的南北狀況,映射到了極為相似的中國的封閉和台灣的自由。 由此心里面對韓國有了一點小小的敬佩,韓國真的是一個歷史上長期被別人欺負慣了,但是又很努力的國家。而且韓國人的性格非常像中國東北人,男生們話不投機就老拳相加,女生們一言不合則馬上互扯頭髮,孫藝珍,金宣兒她們大邱人的頭髮就是這麼越扯越多的。 但是看似血氣方剛的韓國人,不知道為什麼遇到中國總是那麼自卑得矮了一截,對君子風度紳士態度的日本卻總是百般挑刺無理取鬧,鬧得現在日韓關系到了戰後最冷淡的時代,連美國人都看不過去了,說好的東亞太平洋地區日美韓聯盟的,你們這麼吵架還怎麼對付兇暴野蠻的中俄朝? 有個先去台灣又去韓國留學過的日本朋友說,在韓國時只要一說母語日文,韓國同學就會敲他腦袋,說中文則不會,非常奇怪。我說並不奇怪啊,韓國人雖然現在經濟科技乃至政治體制都比中國先進很多,但是他們骨子里儒家文化的奴性遠勝日本。 事實上,中國是朝鮮半島宗主國的歷史,對韓國的影響力遠超日本統治朝鮮半島,韓國人骨子里反日,卻不僅不敢反中,甚至政府到民間很多人還媚中,此後2年在我看過的大量韓劇中,都常有出現韓國人去中國做生意發展的場面,涉及日本的卻極少,其實並非很少。 所以,雖然現在中韓關系也像搓麻將輸了掀桌子似的一團糟,但在韓國人內心,中國依舊是高大上的存在,因為文化影響力的強大深遠,所以讓他們不敢,也不願反中,即使韓資企業在中國被欺負被趕走。 日治朝鮮半島35年的影響力,不敵從宋朝開始就形成的中國宗主國地位的幾百年影響力。正如日治台灣50年,當然也敵不過國民黨70年統治台灣的影響力,更有之前清朝對台灣的長期影響,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最好例證,台灣人只有靠自己睜開眼睛看明白了,才會有自己光明的未來。 東京博士 2023年3月10日 (本文所有圖片均為本人2018年5月攝於韓國)
東京 博士
2023-03-10
張善政會不會成為周錫瑋第二?
中國國民黨這個難民敗兵集團很有趣,總是很愛動不動就指控別人「意識形態」、「不會拚經濟,只會拚政治」,作為抗拒台灣人推動轉型正義還原歷史真相、追究他們在一黨專制時代的種種罪惡,尤其是他們明明早就不反共,甚至於還爭相舔共舔到反台仇美恨日到歇斯底里的地步,簡直比「共匪還共匪」,但是當台灣人要拆除在全台四處林立的蔣介石銅像,把讓人看了厭煩的「中正路」改名,他們卻又死命反對,真讓人不知道它們這樣一方面舔共另一方面又死命反對把蔣介石這個反共色彩鮮明的獨裁者的銅像移除,每當蔣介石的冥誕與忌日,他們還要一狗票揪團去桃園大溪慈湖蔣介石陵寢前唱哭調仔,如此一下子舔共一下子又祭拜反共的蔣介石,究竟會不會精神分裂? 一旦他們掌權了,他們卻又捨他們吹噓說最擅長「拚經濟」而不為,像是乩童起乩一搬的大搞「意識形態」的「拚政治」,像是周錫瑋在擔任台北縣縣長時,就曾在2006 年號稱剛從國外「招商」回國後,就馬上趕往烏來瀑布公園對高砂義勇軍紀念碑大發雷霆說:「我是來到中華民國還是在日本,我是在中華民國還在日本,這是中華民國的台北縣。」,以「歌頌日本天皇」為由強迫高砂義勇隊紀念協會人員必須立即將紀念碑拆遷,以至於雙方爆發口角而喧騰一時(註1)。結果在做滿一任後,周錫瑋因為「意識形態治縣」政績乏善可陳,以至於即令無法獲得提名角逐從台北縣升格後的新北市市長寶座,但是他還是不改其志的不時就要大搞「意識形態」刷一下存在感,像是在2019年5月13日率人到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前抗議,不但飆粗口怒罵駐台北的日本辦事人員,還要日本天皇下跪向中華民國道歉,卻北網友揭發他在2018年4月去日本觀光遊玩得很愉快(註2),可說是「笑果」十足! 而今,無獨有偶的是:張善政這一位在選前被踢爆他主持的研究計畫報告涉嫌抄襲,選後對於不時就發生的桃園自來水爆管停止供水事故一籌莫展,還以「抿兩口」為自己涉嫌酒後駕車的行為強辯,同樣「笑果」十足的中國國民黨政客,3月1日才剛在市政會議宣布,為了幫助疫情受到影響的旅宿業,將透過成立「看見桃園」觀光行銷會報來提升桃園能量,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和周錫瑋一樣「意識形態」作祟起乩,將桃園市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去年迎來日本神祇「天照大神」供奉,以「違背忠烈祠精神」為由,要在文化活動結束後由委外廠商送回日本,並研擬修正管理要點,被疑他「究竟是在拚觀光,還是在拚意識形態」(註3)。 從本質上來看,原本就是由日本人所建造的桃園神社供奉原來的天照大神本來就是理所當然,拿來當忠烈祠反而不倫不類,如今張善政以政治的理由將天照大神送回日本,姑且不論神祉如果有靈,這樣的搞法會否有損陰德,而使得他像周錫瑋那樣在冥冥之中招來報應,在台北縣長任滿下台後連他所屬的中國國民黨甚至於連個酬庸性質的黨公職都不給他。單以以張善政連為桃園市民穩定供水都搞不定的無能作風來看,好不容易才在鄭文燦執政八年逐漸改頭換面的桃園市,恐將因為他「不會拚經濟,只會拚政治」而再度向下沉淪,並增添中國國民黨這個難民敗兵集團「乞丐趕廟公」的惡劣印象! (註1)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373953 (註2)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90126(註3)https://udn.com/news/story/7324/7027675
海兒
2023-03-13
應該倒台的是紅媒不是陳吉仲
「媒體操作→釋放不實訊息誤導民眾→民眾搶購囤積→正常流通的納豆大缺貨 民眾發現被騙→停止搶購囤積→納豆供需取得平衡→人人都買得到納豆 這就是日本很有名的 #平成納豆之亂。」 ---------------- 是囉~大家明白了嗎~ 讓大家買不到蛋,或是必需用高價來買蛋的,其實正是那些炒作缺蛋訊息的「主流新聞媒體」~! 住日代表鄭惠文 《媒體操作-消失的納豆》 2007年1月7日,日本一個相當受歡迎的電視節目-発掘あるある大辞典,播出名為「納豆減重法」的特輯。經過節目的「科學檢證」,得到一天兩盒納豆然後連續攝取三十天就有減重效果的結論。節目播出後,納豆一夕之間就從各大超市的架上消失蹤影。 根據統計,全日本每年每人納豆的消費量約16包(一包有三小盒,16*3=48盒)。那些相信納豆減重的人等於把一年的消費量在不到三個星期內消耗完畢!難怪各大超市的店長紛紛張貼告示跟顧客賠罪,說已經跟工廠追加叫貨了無奈生產速度趕不上需求,店長只差沒出來土下座了吧~ 節目放送後沒幾天,有週刊爆料節目中使用的數據是捏造出來的,也就是說,連續三十天每天吃兩盒納豆可以減重的結論根本是造假!電視台高層出面承認捏造數據並且跟觀眾謝罪,這個超人氣的長青節目在1月14日停播。 媒體操作→釋放不實訊息誤導民眾→民眾搶購囤積→正常流通的納豆大缺貨 民眾發現被騙→停止搶購囤積→納豆供需取得平衡→人人都買得到納豆 這就是日本很有名的 #平成納豆之亂。 由此可見只要北七的新聞媒體不要操作煽動就不會有人上當搶購囤積,恢復原本市場供需平衡後就不會缺這個缺那個了。 #應該倒台的是中天TVBS這種紅媒不是陳吉仲
Rober Wang
2023-03-13
«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不是等紅燈!公館下午3點半大塞車畫面曝光 網轟藍委:別再造謠
劉晉仁
藍白兩度封殺大法官人選 360件釋憲案無法結案
張文川
美眾院外委會通過包裹法案 推台灣盟友基金、六項保證入法
方瑋立
統促黨副秘書長、主委當共諜 3人判刑定讞
張文川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黃國昌搶先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然後呢?
尤榛嚴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再談柯建銘為何必須請辭
林保華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