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反抗的各種方法

反抗的各種方法

反抗的各種方法 年輕時,我大概只有一年的叛逆,就是大一,剛上大學要買摩托車,希望能夠買一台新的摩托車,爸爸買一台中古的看起來很醜,我非常生氣跟他說我不要,後來他無可奈何,再去換一台中古的速克達,看起來比較文雅,我也無可奈何地接受。那年我去學吉他,開始有很多男男女女的朋友,父親難以接受,他很生氣,跟我媽說:這個小孩變壞了,為什麼不能像高中一樣努力的唸書呢? 我有不少台北市的大學同學,唸大學的時候還是住在家裡,生活跟高中沒有什麼兩樣,也是一心一意的在唸書,然後到美國史丹佛大學之類的學校唸完博士,找到工業界很好的工作,之後才開始其他的生活。 大二的時候我對這個世界非常不滿,如果有機會我會成為恐怖份子,我會啟動一個核子炸彈把這個世界消滅,「太不公平、沒有正義」,即使我壓迫自己到瘋狂的地步,到底有改變什麼?周圍的人大部分都跟你不一樣,沒有人知道負債累累的家庭小孩,物質和心理匱乏的程度有多悲哀? 我知道沒有人可以讓我依靠,只有自己才能夠改變這種生活困難的處境。就像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那個法律系的學生,用斧頭砍死了那個可惡的房東老太太,這是最直接簡單的方法了。 當時如果有機會去黑道,我會去!有機會去當詐騙集團,我會去!我極度厭惡這個世界! 自殺的念頭倒是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我不是弱者,我不會默默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三電二數對電機系的學生很重要,數學我還算有點興趣,三電的部分我真的覺得超級無聊。電機系大二那一年,我幾乎都沒有去上課,都在看亂七八糟的書治療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回頭再去念醫學系的想法,馬拉松的道路上一起跑就沒有回頭的餘地。回頭對別人可能是突破和成長。對我來說跟死亡沒什麼兩樣,而我是不會自殺。 如果我在大二那一年,我會很開心的去支持柯文哲,這個人有很多機會可能毁滅台灣。只要這個世界毁滅之後,我周遭所有的同學不就跟我一樣了嗎?反正我也是一無所有。 我說我非常了解柯文哲,因為台灣的教育製造很多這樣的人,逼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全身都是憤怒,這種炸藥是要來毁滅社會。 我大二那年雖然都沒有去上課,但才是真正唸書的起點,那年是我人生的分岔點,學會思考的開始。 想要改變世界除了毁滅之外,要從哪裡開始?從我爸開始嗎?從別人開始嗎? 每個人能夠控制的就是自己,羨慕嫉妒別人比你聰明、家庭比你有錢,往往不能改變什麼,更嚴重的是只會因為這些想法,讓自己活得更加痛苦。 一個理性聰明、誠實正直的人,如果要關切這個世界的「邪惡」和「不正義」,他不會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不會是一個浪漫主義者。 他會自然而然從最接近的源頭來消除它們,而這個源頭就是「自己」,他將終其一生毫不懈怠的想要完成這個困難的使命! 世界因你的榜樣而改變,而不是你的觀點 。 ~保羅·科埃略
李忠憲 2023-07-05
中國經濟有多差?

中國經濟有多差?

中國經濟有多差?差到中國媒體為了護航中國,活活在自己的同溫層淹死。 今天騰訊刊登了一則報導:“大陸人沒錢了,都在窮遊?”台灣政論節目瘋狂唱衰大陸被批反智。(如圖一) 內文說到: 台灣有線電視系統從48頻道到58頻道是時政或財經新聞,每晚的黃金時間至少有一半的節目是有關大陸的。有人說,“台媒關心大陸是好事啊”,但你如果看了節目內容,就會發覺顯然不是那回事。 今夏華北地區出現罕見高溫,台媒立刻“聯想”到大陸下半年會發生饑荒;大陸景區人滿為患,台媒的解讀是“大陸人沒錢了,都在窮遊”;大學生躺在操場拍畢業照,台媒稱“這反映大陸青年對未來迷茫,選擇躺平”,真佩服台灣媒體顛倒黑白的功力。 大陸有30多個省14億人,台媒想“挑刺”很容易,於是乎就催生了諸如《突發琪想》這些主打大陸“負面新聞”的節目,在主持人安幼琪的帶領下,“榨菜哥”黃世聰、“田鼠哥”李正皓、“五糧液哥”邱敏寬之輩賣力表演,活活地把嚴肅的政論節目演成了相聲。 === 本來這篇文章想好好的帶一波風向,痛批一下包含我在內的台灣媒體人與政論節目,但最好笑的是,中國網友完全不買單,網友留言(圖二)一面倒的說中國真的沒錢,包含: 雲南網友:說的沒錯,大陸老百性真沒錢了,年輕人找工作都成問題。 湖北網友:今年“大陸人沒錢了”這句話沒毛病,確實沒錢。 廣東網友:這個消息是真的,我想窮遊,可不敢去呀。 浙江網友:大實話。 河北網友:這不算抹黑,大部分的人確實是窮遊。 四川網友:這次說的是實話。 山東網友:這句話沒說錯呀。 內容太多了,我懶得截圖,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看完留言我真的會笑死,一篇中國的大內宣文章,本意是鬥臭台灣的媒體,但沒想到竟然因為中國經濟真的太差,而活生生的在自己的同溫層被淹死,這也真的是世界奇聞。   中國新聞原文在這: https://new.qq.com/rain/a/20230704A02XR700 NEW.QQ.COM “大陆人没钱了,都在穷游?”台湾政论节目疯狂唱衰大陆被批反智_腾讯新闻
李正皓 2023-07-04
中國人到底有沒有饑荒風險?

中國人到底有沒有饑荒風險?

這個我闢謠很多次了,牆內外反賊這兩年一直說,搞這個什麼反糧食浪費是因為中國缺糧了,但是情況不完全是這樣,如果要解釋的話,事情要同時幾兩面看: (1)中國糧食自給有沒有問題? 有,中國的糧食自給存在兩三成的缺口,可是存在缺口不代表會缺糧,因為糧食自給有缺口的國家多的是,應該說多數國家都是這個樣子,問題是全球貿易是流通的,每個國家都有它優勢的領域跟劣勢的領域,你把你國內量多質優的貨物賣出去跟產糧國買糧,那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 因此中國糧食自給有缺口,可以說是問題,也可以說不是問題,只有在一種情況中國才有需要為此焦慮,就是中國內部認定,中國的貿易出口很有可能遭受國際制裁,所以貨物無法銷售換取美元來買糧食,在這種情況之下糧食自給率才是一個問題。 而現在的中國高層確實為此擔憂。 (2)中國的存糧有沒有問題? 中國的存糧問題存在嚴重的貪腐跟虛報這個應該是舉世公認的客觀事實,可是儘管如此中國的存糧可以用多久卻是一個謎,沒有人能夠說出來一個準確答案,這是因為中國的存糧數量巨大。 大家都曉得中國跟松鼠一樣有嚴重的屯糧症,這是因為中國在上上次的國際糧食危機時,曾經遭到美國金融圈跟糧食巨頭的狙擊而損失慘重,可是又不得不進口大量的黃豆小麥玉米應付內需,因此就成立了中儲糧公司集團專管糧食的國家級儲存運輸調動,兼作為市場價格平穩的功能,並且在 2008 糧食危機時發揮決定性功能,使中國在那波糧食價格暴漲的全球危機中只有很少的市場價格波動,此後糧食的宏觀調控至今都是中國引以為傲的國策。 中儲糧手上到底有多少糧食至今都是一個謎,但是即使扣掉貪腐的部份,想要應付中國兩三年的糧食缺口我認為並不困難。 (3)中國人到底有沒有饑荒風險? 我以前解釋過很多次,現代城市人的飲食標準是存在巨大浪費的,如果按照古代標準僅僅只是想要維持活下去,那麼以現代人消耗的糧食程度,減半都夠用,如果把因為經濟蕭條很多工業用途不需要了可以轉作食用也算進去,甚至只要三分之一就足夠了,只是這樣一來生活品質也會變得很差而已。 所以即使把未來因為貿易制裁難以進口糧食算進去,距離饑荒也還很有一段距離的。 (4)那習近平到底在發什麼神經? 中國的事情你萬萬不能用民主國家的自由市場理性去思考,因為中國既不是自由市場,中國的政治也並不理性,它是一個極權國家,並且正在往帝國制演變。 習近平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帝王,而且他還總是以下屬對他命令的貫徹與否作為衡量忠誠的標準,也就是說,在中國官場,即使明明知道習近平的指令是錯誤的,下屬也會明知道錯的還硬幹,甚至加碼硬幹的。 中國的糧食缺口問題確實存在,貿易風險也存在,中儲糧手上的庫存也因為貪腐遠遠比造冊的短少,這些客觀條件都是事實,可是這些問題全部都不是立即性的危害,而且即使同時全部爆發中國也有能力支持三年五年。 可是當這些消息上報到習近平手上時,強烈的缺乏安全感性格使他極度焦慮,對下屬的不相信使得他對國家級政策習慣親自指揮,並且不容下屬質疑,於是小學生能夠想出來的糧食政策自然是小學生等級,像這種不准餐廳出餐太多的政策你用小腦想都覺得即使糧食危機真的存在,這個政策也是毫無幫助的,然而中國中下級官員們照樣一板一眼地硬幹了。 由於這些末端決策與上層命令,在為了討好習近平而加碼後存在嚴重的扭曲失真,因此你從末端結果去找道理,自然不可能找得到什麼道理,好比農管搶農民的雞,就是單純因為他們餓了而且不想付錢而已,哪有什麼道理好講,從這邊追溯得出習近平下了什麼指令才有鬼。 結論就是,我認為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確實存在,可是嚴重性跟立即性並沒有反賊說的那麼嚴重,但是不用擔心,習近平跟他的快樂小夥伴會把事情搞得更嚴重。
周布雅 2023-07-04
擴大補貼,租事大吉!

擴大補貼,租事大吉!

擴大補貼,租事大吉! ​青年朋友在意的「居住正義」,是我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我在唸高中、大學時也是租屋族,能理解租金壓力對生活的影響。 ​面對居住問題,政府責無旁貸。我們有責任推動多元住宅政策,來滿足民眾的居住需求! ​從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推動遏止投機炒房的政策,以及我在行政院長任內,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確保租屋者權益,都是要為年輕人與租屋族的減輕負擔,持續努力實現居住正義的目標。 ​過去這段時間,執政團隊嚴守財政紀律,我們已連續 6 年歲入歲出有賸餘,更有餘裕能擴大照顧人民、投注各項福利政策,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 ​從今天 9 點起, #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 將開始受理,並且#降低門檻、#擴大人數、#加碼金額,預計將能照顧 50 萬名租屋朋友。 ​符合資格的租屋族朋友,可以透過線上、郵寄或臨櫃,等三種方式便利申請,若是去年度就有租金補貼核撥紀錄,系統也會自動帶入資訊。 ​無論是在學學生、出社會的年輕人,在外打拚所面對的負擔,我們都會盡全力來給予支持,讓大家能安心拚學業、拚事業,與青年朋友站在一起努力! ​#TeamTaiwan #政策挺台的
賴清德 2023-07-03
台灣若繼續往中國傾斜,這些土地都不會是你的

台灣若繼續往中國傾斜,這些土地都不會是你的

幾個要上凱道高舉居住正義大旗的人,他們一生累積房產的原因,還是有點不同: 散打武術家陳之漢:主要是靠自己的收入,按照他的理想,將來他請教練的費用應該可以再低一些。(他贊成的制度若通過,將來他可以用一半或更低的薪水請到中國籍教練) 黃國昌:主要是靠繼承、靠婚姻(我沒消遣他,這是客觀敘述) 這時巨嬰就會嚷嚷:「憑什麼?」 成熟的大人會這樣想:「靠繼承可以用「祖上積德」去理解。人家祖上積德,你祖上積德不夠,只能怨自己祖上,或者羨他人祖上。」 侯友宜:主要是靠婚姻(我沒消遣他,他受訪時曾說「妻子有錢真麻煩」) 這時巨嬰就會嚷嚷:「憑什麼?」 成熟的大人會這樣想:「靠婚姻也是人家本事,為什麼有錢的小姐看上他,而不是看上你?」 以上幾種累積房產的原因,無論是繼承父祖、婚姻紅利或是踩上時機,把主動收入拿來置產,他人都無可非議。可以非議的,是竊佔國土這類的。 譬如今年四月二十六日因涉竊佔國有土地,被中檢依貪污等罪起訴的「土地的主人」顏寬恒。ptt 也有人討論說顏寬恆會不會參與這場遊行,如果有的話,那用各種方式獲得土地的人,幾乎都到齊了。還有一點值得觀察的是,當天遊行隊伍裡面,是巨嬰居多?還是成熟的大人居多?當天會出現什麼標語?「萬惡地主?」「土地國有?」如果有人高舉標語:「竊佔國土,竊國者侯」,說不定侯友宜還會因此翻臉。 台灣跟中國不一樣的,不就剛好是這場遊行彰顯出的幾個元素。台灣若被中國統治,制度漸往中國傾斜,試問:可以允許你遊行?可以讓你土地私有? 臉書上某君寫什麼都會罵萬惡地主,但事實上台灣將近六百萬位自然人擁有住宅。這些擁有住宅者,其實通通都是大小(微)地主,把權狀拿出來,都有土地持分。 台灣若繼續往中國傾斜,這些土地,都會是「國家」的,不會是你的。 希望這場遊行,平安落幕,早早結束,總不能拖時間拖到有人中暑,又怪政府,累死醫護。 平安。 平安兩字,是給每個人的祝福。 黃國昌、館長號召民眾7/16上凱道。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楊斯棓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楊斯棓 2023-07-04
柯、黃還有臉談「居住正義」、「公平正義」嗎?

柯、黃還有臉談「居住正義」、「公平正義」嗎?

716黃國昌以「居住正義」為訴求,號召民眾走上凱道遊行;「居住正義」訴求的意義是高房價,民眾買不起房子,黃國昌不知道是真的不懂還是假裝不懂?民眾買不起房子的原因是低收入、高房價作祟,如今柯文哲競選總統的國政白皮書列上與中國「重啟服貿協議」,對台灣年輕人來說是「重啟低薪夢魘」的開始! 柯文哲(左)、黃國昌是(右)收割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反中共」最大紅利受益者,一個由柯醫師晉升為柯市長,一個晉升為黨主席兼立法委員,柯、黃兩人有一共同點,「短視、近利、眼前歡」與變色龍的性格。(資料照) 柯文哲「重啟服貿」是甚麼意義?台灣一旦與中國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後,台灣允許中國人只要投資六百萬台幣,即可在台灣開設任何商店,一家商店可移民三個中國人來台,然後中國政府在台灣可以製造無數的「台灣人」,目前中國官方統計年輕人失業率百分之二十以上,依「服貿條例」習近平開放大量中國人來台,以低薪與台灣人搶工作機會,屆時涵蓋台灣所有服務業無一倖免,全台陷入低薪的黑暗期,有「就業正義」嗎?開放中國人可以來台大量的買房、炒房,年輕人收入減少,只有眼睜睜望房興嘆,哪來的「居住正義」? 蔡英文執政七年多,已注意到民眾收入低的窘境,所以屢次調高基本工資,為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縮短年輕人與房價的距離;「服貿協議」在台灣已沉寂十年沒有人提及或討論,柯文哲不知是受到何方的高壓指示,或者反對蔡英文提高台灣人工資,倡議「重啟服貿」政見,引中國人來台灣與台灣年輕人搶工作,黃國昌加以附和,同時柯文哲夫婦擁有9筆土地6筆建物,黃國昌夫妻擁有23筆土地與建物,炒房、囤房的大地主,搖身一變為「居住正義的使者」,黃、柯兩大地主你們發動「居住正義」訴求的大遊行不會臉紅嗎? 柯文哲、黃國昌是收割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反中共」最大紅利受益者,一個由柯醫師晉升為柯市長,一個晉升為黨主席兼立法委員,柯、黃兩人有一共同點,「短視、近利、眼前歡」與變色龍的性格,十年風水轉移,柯、黃可以為自己的私利,違背太陽花學運初衷、與台灣人背道而馳,倡議「重啟服貿、擁抱中國」的理念,繼續享受紅色集團的紅利,柯、黃兩人你們還有臉談「居住正義」、「公平正義」嗎?! (台灣活力旺企業協會理事)
游森琳 2023-07-04
重啟核一!?侯友宜別鬧了!

重啟核一!?侯友宜別鬧了!

侯友宜日前拋出重啟核一政見,不斷複誦著核能咒文,卻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措施,既荒謬又不負責任。 核一要重啟有兩項困難。 第一,核一已達使用年限且不及延役。《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運轉執照之有效期間最長為四十年,期滿須繼續運轉者,經營者應於主管機關規定之期限內申請換發執照;而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核能廠延役依法要5至15年前提出申請。 核一已在2019年7月15日除役,程序上顯然已經來不及。 第二,更現實的問題是,核一廠內的高階核廢料現在都躺在發電廠內,等待處置辦法。目前核一燃料池內放滿6000多束用過燃料,反應爐內也還有700多束燃料棒無法取出。若要重新啟用核一,就要先將內部已被使用過的燃料棒取出,才有繼續使用的可能。 諷刺的是,這些核廢料目前無處可去,主因就是新北市府的卡關。 侯市府數度以水保卡關,延宕乾式貯存的程序。台電13次送件都被新北市卡關,只好提起行政訴願,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也於2023年3月16日判決台電勝訴。法院認為新北市府應依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技術規範來審查,不得因為水保計畫變更設計涉及核一廠核廢料中期貯存計畫,而以法無明文的要件來審查。 簡言之,法院認證了新北市府「無法取鬧」。 侯友宜日前拋出重啟核一政見,不斷複誦著核能咒文,卻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措施,既荒謬又不負責任。(資料照)     核一廠內使用過的燃料棒沒有移除,核一就沒有重啟的條件;乾式貯存不通過,使用過的燃料棒就不可能移除。 侯友宜拋出核一「重啟」,只是罔顧現實的政治口水,只是喊給部分選民的精神鴉片。侯友宜念著幕僚給的稿子,卻連內容都搞不清楚,簡直是侯侯最呆滯。 核一是否要重啟,應該先請侯市長回答核一的核廢料該如何處置,不要只會跳針缺電,卻不提出任何解決方法,台灣並不需要呆滯、連文稿內容都搞不清楚的總統候選人。 (政治工作者)
何冠霆 2023-07-04
「美國鄉村音樂之父」佛斯特

「美國鄉村音樂之父」佛斯特

聽到「肯德基」,有人只想到「肯德基炸雞」,但總該聽過一首流行全球的美國鄉村民歌〈我的肯德基老家〉(My Old Kentucky Home)吧!這是一首令人心碎的史詩,哀訴著生離死別的黑人對親人的思念與愛的呼喚。 肯德基州位於美國中部,是介於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的州,在黑奴解放以前,是許多南方無法忍受被蹂躪的黑奴逃往北方的過境。這裡發生過許多逃亡的黑奴被抓回去,或被賣走,以致骨肉親人生離死別的悲劇。有人道精神、慈悲心懷的文學家、作曲作詞家,必然會將這些悲劇抒發成為作品。像6月14日的壽星史杜伊夫人的小說《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就是一部為黑奴呼號的作品;而這首〈我的肯德基老家〉也正是描寫黑人悲劇的民歌(聽說此歌也是受《黑奴籲天錄》的影響而寫,所以此歌的原名就叫「可憐的湯姆叔叔,晚安」(Poor Uncle Tom,Good Night)。這首歌的歌詞內容:第一段是黑奴由原本過著快樂的家庭生活到得知要被賣掉的惡耗;第二段描寫由黑奴家庭從此陷入愁雲慘霧中到黑奴被賣時的訣別;第三段是敘述黑奴在新地做奴工的慘狀。 這首歌的作者就是被稱為「美國鄉村音樂之父」的史蒂芬.佛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今天是他的冥誕。佛斯特於1826年7月4日出生於美國賓州匹茲堡。他出生當天正好是美國獨立日五十週年。 他還有一首〈老黑爵〉(Old Black Joe,又譯「老黑喬」或「老黑奴」),也是一首同情黑人的鄉村民歌,1853年在紐約發行,8年後,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這首曲子也成了黑奴的精神支柱。今天則已是唱遍全世界的名曲。 同樣家喻戶曉,歷久彌新的〈噢!蘇珊娜〉,也是佛斯特的作品。在佛斯特那個年代,美國歌曲能夠賣出5000份已算暢銷,而〈噢!蘇珊娜〉則售出超過10萬份,幾乎是奇蹟。1850年代許多從阿拉巴馬到加利福尼亞去採金礦的淘金工人,唱著這首歌而來。之後傳遍全世界,各國幾乎都有這首歌的版本。 佛斯特以「客廳音樂」和「黑臉吟遊音樂」聞名,一生創作了200多首歌曲,其中代表作除前述者外,如〈故鄉的親人〉(Old Folks at Home)、〈艱難日子不再來〉(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金髮的珍娜姑娘〉(Jeanie With the Light Brown Hair)、〈美麗的夢神〉(Beautiful Dreamer),都成為世界名曲。 1864年佛斯特在紐約市一家旅館中不幸跌倒致死,得年僅37歲。這一年,正是南北戰爭結束,黑奴獲得解放。 佛斯特過世後,他的皮包中被發現一些尚未發表的作品手稿,當中這首〈美麗的夢神〉就是在他死後才被發表的。 我在中學時代,經常哼著這首歌入睡: Beautiful dreamer, wake unto me, Starlight and dewdrops are waiting for thee; Sounds of the rude world, heard in the day, Lull'd by the moonlight have all pass'd away.....
李筱峰 2023-07-04
黃國昌不動產初探

黃國昌不動產初探

黃國昌不動產初探 黃聲稱自己的不動產都是種菜畸零地。我就用其申報資料初步分析,大部分在汐止台北小別墅附近,應是他老家也在這邊,擁有許多土地與建物,可能有些是畸零地。 另外在板橋的是沐夏會館豪宅1戶,價值不斐;竹東有完整的山坡地;三星有完整的農地。 看起來應該是比多數台灣人富裕許多。
曾韋禎 2023-07-04
新逐客令

新逐客令

今年的七月一日是香港主權移交二十六周年,同時也是港版《國安法》實施三周年,而在同一天,中國也頒布了《外國關係法》以及新修訂的《反間諜法》等法律,在這一天生效正式實施,被各國視為是中國將對外進一步擴大「戰狼外交」實施「長臂管轄」來反制外國制裁,對內賦予中國公安部門得以恣意對外國人與其本國人進行監控抓捕的更大權力(註1)。而幾乎在同時,就發生日本記者小川善照入境香港被拒且被遣返,讓曾經長駐北京多年的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不禁感嘆:不論是他還是小川,幾年前是可以自由出入中國和香港,並不是他們變了,而是中國變了,三年前香港實施了港版《國安法》,近期中國《反間諜法》擴大入罪也生效了,在很多喜愛自由的人們眼中,中國和香港已經變成了和北韓一樣高風險的地方(註2)。 中國這充滿惡意排外色彩的一連串措施,確實就是如矢板明夫所說的,要將中國與香港都「北韓化」,結束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政治路線,與全世界脫鉤再度走回過去「閉關鎖國」的傳統老路。但是另一方面,在經濟表現欠佳及外資撤離下,中國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長周強卻又在六月五日宣布,中國今年將持續擴大市場准入,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及放寬准入限制,今年並將展開「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活動(註3)。如此「政治往左,經濟往右」,自相矛盾的作為,著實讓人看的一頭霧水,不知道中國究竟葫蘆裡是在賣什麼藥? 事實上,對中國的歷史只要稍有了解,就會明白:中國自古以來的各個朝代都是非常排斥與外國交流與貿易,即令是被視為「盛世」的漢唐也是如此,而元朝則根本是蒙古人所建立,其本質更像是蘇聯這種藉由武力征服,把其他國家關進鐵幕的殖民帝國,和尤英美所建立的現代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完全是兩回事,所以「閉關鎖國」對於中國來說才是常態,「改革開放」則是在迫不得已的狀況下不得不然的變態! 在中國戰國時期的秦國,因為地處西方邊陲文明落後,所以不得不對當時文明程度較高的東方各國攬才進行「改革開放」,但是後來秦王嬴政發覺正在幫他興建鄭國渠的水利專家鄭國其實鄭國的間諜,就在秦國大臣的慫恿下,下達了「逐客令」驅逐所有在秦國的外國客卿,後來是在李斯上書勸諫之下才收回成命,並任命李斯為客卿,並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最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君主統治國家(註4)。 鄧小平時代的中國,其實就如同戰國時代的秦國,因為毛澤東的胡搞,整個國家經濟破產在國際上又孤立而搖搖欲墜,不得不暫時放棄「閉關鎖國」進行「改革開放」,如今在充分利用外資企業幫中國建立起現代的市場經濟,讓中國國力在短短四十年間迅速壯大成了足夠的對外侵略擴張資本後,就又故態復萌祭出港版《國安法》、《反間諜法》以及《對外關係法》等措施,想要重建過去「一君萬民」獨裁專制體制,並全力排除外國的「不良影響」,但由於習近平剛愎自用與無能,使得曾經獨領風騷數十年的中國的經濟在近年來快速衰敗,即使結束「動態清零」也無法好轉,才又不得不擺出笑臉全力挽留外資來幫他們救經濟。 只不過,中國現在既然都已經備妥了所有的法律工具,隨時都可以下達「新逐客令」,可以想見:一旦中國的經濟好轉,必然是說翻臉就翻臉,立即對外資企業下手趕盡殺絕!台灣人務必要認清中國「江山易移,本性難改」,不要對中國心存任何的幻想,才能永保生命財產的安全。 (註1)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31/7270778 (註2)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351829 (註3)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06050264.aspx (註4)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B%AB%E9%80%90%E5%AE%A2%E6%9B%B8
海兒 2023-07-04
會反感的,以及不反感的

會反感的,以及不反感的

【會反感的,以及不反感的】   對於透過繼承或贈與而取得大量不動產的有錢人,我個人其實沒有反感。   繼承跟贈與,是私人產權理所當然的功能,而私人財產又是自由社會的基石。如果肯定私人財產、保障自由社會,那就應該尊重繼承跟贈與。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原所有權人不可能長生不死,留下來的財產若非透過繼承跟贈與傳給私人,就是落入政府掌控。如果否定繼承跟贈與,又或者透過高額稅制收取大比例的遺產稅或贈與稅,那麼很快的,在幾個世代之內,就會有大量資本集中到政府手裡,形成變相的資本寡占。   大量原屬私人的資金、不動產與企業股份,將隨之落入官僚掌控。這不太會導致什麼「公平正義」,毋寧更有可能造成效率低落、以權謀私的官僚之治。繼承或贈與表面上看似不公平,但同時,卻也具有避免社會資本被政府全面控制的功能。   政府應該作的,並不是用均貧卡分配財富,而是鼓勵富人的資本流動、抑制不動產過度集中(尤其是集中又不利用),並以租金補助、社會住宅等社會政策,緩和中下階層的生活壓力。至於有錢人該怎麼作?Well,如果你剛好生來就是一個富家子,這就是你的命,也很好,就優雅體面地過著富裕的生活吧,我不會有反感。要是願意多花錢,照顧照顧大家的生意,那就更好了。   那會讓我反感的是什麼?   會讓我反感的有錢人有兩種。第一種是明明屬於社會結構下的獲益者,卻對於自己的有利地位缺乏認知,反而出來賣弄自己的委屈,說一些「我的人生充滿挫折」、「我的人生過得很辛苦」之類的五四三。   你委屈?你辛苦?那其他社會大眾怎麼辦?明明沒有那麼可憐,就不要出來展露委屈了。   至於第二種,則是利用別人的委屈。在這個社會結構下,有些人其實獲得了很大的好處,聚集了鉅額的財富,但卻猶未饜足,反而想要利用中下階層的相對被剝奪感,打著「公平正義」之類的口號咆哮鼓譟,引誘他們去恨這個社會、恨這個世界,藉此謀取各種利益,包括但不限於募資收款。   這簡直就跟公開販賣精神毒品沒兩樣。   說穿了,這些江湖郎中是在兜售虛假的希望,給那些有相對剝奪感的人。他們讓「買方」覺得這個社會對不起他們,覺得打爛社會他們可以過得更好,覺得有人為他們咆哮吶喊,好興奮、好開心。   這是一種有毒的情緒。   不論這個社會是否不公不義,要是一個人長期陷溺在這種情緒裡,到後來整個人就會廢掉。何況,如果這個社會真有那麼不公不義的話,首先不公不義的就是這些人坐擁的大量財富。但這些人一方面打著「公平正義」的旗號,另一方面卻絕對不肯交出自己名下的「不義之財」,反而還要想方設法向他們的受眾募資收錢,賺得盆滿缽滿。   實際上,這些人根本就沒有改善中下階層境況的靈丹妙藥。  
陳怡凱 2023-07-04
對中國強硬已成美國共識

對中國強硬已成美國共識

美國拜登政府嘗試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國務卿布林肯等官員往訪,中國刻意塑造美方有求而來的表象,實際上美國有其原則與堅持。兩週前,布林肯離開北京次日,拜登即在民主黨內募款活動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獨裁者」,事後不改其直言,還加碼批評中國政府制度。布林肯隨後受訪強調,美中之間存在分歧不是秘密,美方將一如以往,捍衛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繼續做中方不喜歡的事,說中方不喜歡的話」。另外,中國對恢復兩國軍方高層交流,需先解除制裁的要求,上週也遭美方拒絕。 拜登政府之外,民意機關針對中國動作頻頻。據報導,國會及若干州議會出自國家安全疑慮,即將立法限制美國公共退休基金和大學捐贈基金對中國投資;這些基金面臨撤資壓力,涉及金額數十億美元。更重要的,針對實施將滿四十年的《美中科技合作協議》,有十位聯邦眾議員聯名致函布林肯,要求八月廿七日到期後不再續約,因為中國利用協議推進其軍事目標。領銜致函的是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反映美國受夠了中國技術偷盜的反感。同時,美國限制對中國關鍵科技投資的新措施即將推出,協同日本、荷蘭管制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化學材料等也正進行中。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美聯社檔案照)     時節進入政治熱季,政治人物對中國強硬的主張也此起彼落。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最具代表性,這位曾是南卡羅來納州第一位女州長的印度裔政治人物指出,中國不僅是競爭對手,共產中國更是敵人,是美國二戰以來面臨最危險的外國威脅。她呼籲撤銷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誓言推動美國公司離開中國。 不僅政界針對中國的主張和行動不斷,影劇圈也不例外。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為迎合中國市場,撤下台灣、日本國旗的舉動,激怒影迷。美國國防部因此修正軍方與電影製片公司合作規範,明訂禁止對好萊塢為配合中國政府審查要求的電影,提供任何協助。 美國各方有志一同,把箭頭指向中國,反映對中國不信任及不滿的普遍民意。據皮優(Pew)研究中心四月公布的民調,八十三%美國人對中國抱持負面觀感,其中有四十四%「非常負面」。儘管拜登政府一再宣稱中國是競爭對手,不尋求新冷戰或熱戰,但同一調查顯示,四成美國民眾認定中國是敵人,較去年上升十三個百分點;且有近半數美國人對習近平完全不存信任感。同樣地,蓋洛普(Gallup)三月間民調顯示,美國公眾只十五%對中國有好感,一年內減少五個百分點,且五十%受訪者視中國為美國頭號敵人。 相較於對中國的負面觀感,美國民眾對台灣好評顯著提升。蓋洛普同一民調顯示,超過四分之三或七十七%受訪者對台灣抱持好感,是自一九九六年以來八次民調最高;無論共和、民主或無黨派人士都對台灣高度好感,比率分別為七十八%、八十一%和七十五%。 從而,近年世人所看到的,前川普總統對中國經貿及安全部門出手,拜登繼之,不但凸顯對中國強硬是兩黨一致的共識,也十足反映美國普遍民意。更值得強調,民主台灣面對共產中國日增脅迫所展現的韌性,讓支持台灣的美國民意高張;拜登四度表示將出兵協防台灣,裴洛西等國會領袖前來表達支持,都反映了民意走向。事實上,不僅美國如此,大西洋彼岸的歐盟二十七國六月底發表集體聲明,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台海現狀,是歐盟歷來首次集體正式表明在台灣問題的基本立場。 回顧美國公眾對中國的態度轉變,二○一八年是轉捩點。川普以「中國經濟強暴美國」論述及行動開第一槍,隨後發生的武漢肺炎、霸凌維吾爾族、剝奪香港人權、在台海等周遭海域挑釁、於烏俄戰爭立場曖昧、間諜氣球等事件,一再讓美國人看到中國製造麻煩的惡形惡狀行徑。相較於二○○○年到一六年間,對中國的好惡比例相當,美國民意自此逆轉且急轉直下,好感甚至降到歷來最低。其間,中國野心崛起是為肇因,美國兩黨政治人物群起而攻之,付諸行動,與民意進一步強化,對中國強硬遂激盪而成美國共識。 美國有此共識,台美關係大可期待。機不可失,台灣應善自把握,從科技、經貿、外交、安全、文化等層面具體強固雙邊關係,半年後選出知美、親美的總統及國會,繼續力抗並挺立於中國脅迫之中。
自由時報社論 2023-07-04
反民進黨才是核心

反民進黨才是核心

有位對政治比較不敏感的朋友好奇,為何黃國昌可以一方面在臉書寫下716是不屬於政黨的遊行,一方面明天又和館長去邀柯文哲參加: 1. 黃國昌與館長原先預定的反黑遊行,雖然是因為見到槍擊案與國民黨有關而改,但黃國昌並非因為「牽涉到國民黨」而改,而是無法「專門針對民進黨」而改,這與他的目標群眾有關。尤其是後來柯文哲與黃國昌批評的黑金站在一起,讓他再也不敢重提。反黑是可割可棄的理由,反民進黨才是核心。 2. 黃國昌與館長不擔心明天邀請民眾黨柯文哲被諷刺的原因是,他們已經在上次記者會邀請過蔡英文了。當然限時總統出面的邀請難以稱之文明,而且蔡英文並非民進黨主席,但是對不求甚解的群眾而言,這已經象徵平衡了。萬一被批評,再邀請賴清德與朱立倫或侯友宜即可。 3. 無論侯友宜是否參加,政治意義上,與716真正有關的是柯文哲,可以視為民眾黨試水溫的重要風向球。如果716參加者眾,柯文哲信心大增,未來將視情形再辦反民進黨的遊行,以此分裂國民黨,成為反綠大聯盟共主。 4. 716遊行與黃國昌求官的關係不大。黃國昌與柯文哲開啟總統大選的豬肉桶政治檯面化,已經不可能獲得柯文哲更進一步的承諾,這是黃國昌凝聚政治能量的重要活動。  
沈榮欽 2023-07-02
凱旋苑和侯友宜有什麼關係?

凱旋苑和侯友宜有什麼關係?

幫澄清 1. 侯友宜夫婦在陽明山文化大學周邊沒有套房在出租。 2. 網路上說的文化大學凱旋苑103間套房月收164萬,那個是一家叫做又昱公司的。可是又說委託別人在出租,搞得我好亂!可能陽明山每天上去收租太累,請別人幫忙之類的。 3.又昱公司負責人是17歲就開公司的有為青年,每月收租有錯嗎? 結論:如果又說侯友宜他家人在文化大學周邊當包租婆,可能不太好!而且侯友宜都要去參加居住正義的遊行了,文化大學凱旋苑和侯友宜什麼關係?不要亂影射! 其實我也不認識這位青年負責人,只是覺得為什麼那麼好,可以每個月收入164萬元!感到好奇和羨慕! 補充一下,下面這張圖是公開資訊,每個人都可以上網查得到。 https://findbiz.nat.gov.tw/fts/query/QueryBar/queryInit.do
王義川 2023-07-04
國民黨唯一的路

國民黨唯一的路

國民黨能跟共產黨談合作,卻無法跟民進黨談合作。這個心裡面對民進黨的恨大過對共產黨的恨,這實在沒道理。 國民黨內大量外省二三代、黃復興軍人系統,許多人的父母親或爺爺奶奶的墳都被共產黨挖了,但是民進黨咧? 民進黨這八年執政,不斷擴大補貼、還讓這幾年都有財政盈餘。「財政盈餘到發現金」我印象中國民黨好像沒有做過吧?民進黨不管怎麼樣,就是照顧了包含國民黨在內的全台灣人民。 「挖國民黨先人祖墳的,國民黨不恨。專門恨讓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慢慢被看見的民進黨。」 國民黨的選民們,民眾黨就是趁藍綠不能合作的格局,變成寄生蟲開始裂解國民黨。 如果國民黨選民聽得進去,現在首要任務是防止選票流到民眾黨。侯友宜不適合出現在柯文哲身旁,會完全被比下去。 「站在柯文哲身旁的侯友宜,看起來像是柯文哲的司機。」 身為從小吃國民黨奶水長大的外省藍,看到國民黨從教育我「反共復國」變成現在的「舔共賣國」,實在覺得無限惆悵。 當年菁英政黨,打造均富台灣,保持雄心壯志要讓中國民主化的國民黨變成需要共產黨不斷輸血的病夫。 國民黨如果能夠覺醒,要痛改前非,檢討九二共識還有紅統問題。修改黨章,回到「李登輝總統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路線。重新定位國民黨跟台灣人民的關係。 「國民黨的徹底本土化,也是蔣經國總統努力執行的政策。」 「台灣人民對國民黨異常寬容,國民黨應該要珍惜台灣人民的寬容,不要心心念念把台灣推入中共懷抱,企圖獲取政治利益。最想毀滅中華民國的是『中國共產黨』。」 單就國民黨在台灣殺害數萬無辜台灣人,強奪台灣人財產,這個政黨沒有被台灣人民盛怒之下發起社會運動解散掉已經是不可思議了。國民黨,真的要好好反省贖罪才是。 國民黨要思考怎麼樣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現代化政黨,要以比民進黨更嚴格的標準「刮骨療傷」刨除掉黨內「腐敗的政治人物」。 「國民黨論文抄襲、性騷擾、性侵、刑事犯罪前科」的標準竟然比民進黨還低。你是要讓蔣經國氣死第二次嗎? 現在國民黨檯面上家財萬貫的政治人物,或是長期壟斷地方派系連宮廟錢都敢污的地方派系有哪個符合蔣經國的標準? 國民黨要處理兩岸路線還有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沿宕至今的徹底改革。好好思考怎麼樣跟民進黨長期合作,抵禦紅統入侵,這樣國民黨才有活路。 現在國民黨,外有中共紅統滲透,內有膿包柯氏病毒侵蝕內裏。說真的,還真只有跟民進黨還有台灣人民好好合作徹底改革,共同抵禦紅色勢力入侵,才能重新得到台灣人民的接納。 如果這次選舉,國民黨淪為老三,以後飛到美國見不到重要人物的恐怕就不是民眾黨的參選人了。 淪為老三的國民黨,以後恐怕不會有上牌桌的機會了。 臥薪嘗膽,刮骨療傷,好好思考藍綠合作為台灣人民擋下民眾黨及紅統入侵。 這才是國民黨唯一的路了。 這樣的國民黨才能真正地在台灣重獲新生。
張祐嘉 2023-07-04
韓文還是需要翻譯

韓文還是需要翻譯

侯友宜硬著頭皮向韓國瑜請罪,渴望的只有一句話:韓國瑜全力支持!但他卻用奇怪的「韓文」迴避,還重唱殺氣騰騰的老調「夜襲」,韓國瑜座椅的拉扯戰反成新聞焦點。 「韓文」最怪異的金句「全世界軍人只做兩件事,一個是打仗,另一個則是被打仗。」看他的語法,屬不通的英文主動式與被動式,但國際法的戰爭談侵略與反侵略,合法與非法,正義與非正義,依國內法多半稱軍人任務是「保國衛民」。 民主制度誕生之前,和二戰之前的獨裁者,搞侵略擴張,軍人是獨裁者工具,對外侵略是「打仗」,也是奉獨裁者之命「被迫打仗」,拿破崙、希特勒和日本帝國軍事主義是如此;蔣介石要「反攻大陸」,習近平要併吞台灣,也是如此。 中國對台灣文攻武嚇,目的要台灣棄械投降,「韓文」打仗與被打仗的口號,只是易詞替中國幫腔,他要黃復興以選票當「武器」,意思就是選主張跪倒中南海門外,接受招安以「避戰」的國民黨候選人。 海軍出身,同樣是「外省籍」,但屬「無黨籍」的李明喜,擔任過參謀總長,退役後在美國智庫作過研究,出版《台灣的勝算》,以台灣自衛策略為重點,說話就比較持平,他認為大選不論誰勝出,中國都不會停止對台灣逼迫。 但中國是否停止軍事威脅,決定權在他們;選擇最能抗拒脅迫的總統,決定權在台灣人民。侯友宜投靠馬英九、韓國瑜的投降「謀和」舊路,國民黨的所謂智庫「學者」更狂言「台灣終究要面對統一問題,不如先主動提出與中國談」。 這種宿命論邏輯,就像人終究會死,何不及早與死神握手一樣荒誕。國民黨既認為「投降有理」,那養軍千日不打仗,也「不被打仗」,所為何來?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3-07-04
忘了中國市場吧!

忘了中國市場吧!

  根據貴報所載,太陽花學運反服貿九年以後,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占比大幅銳減,而今年第一季在中國獲利還不如在新加坡一個城市小國。顯見台灣已經逐漸擺脫中國市場的迷思,對台灣絕對是有利無害。 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比變化   四十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很多人因而對中國心存幻想,認為中國人口多、市場大,「只要每人買一瓶飲料,就可以賣幾億瓶」之類的論調充斥。加上中國硬體建設確實進步不少,高鐵、高速公路一條接一條通車,於是不少台灣人前往中國經商或就業。筆者高中的公民課本還有一句寫道:「目前在台灣地區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青年,在廣土眾民的中國大陸地區都會有非常良好的發展機會。」大概不少人因此中毒,這些人卻沒想到,中國一向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社會,而且更可怕的是,它是獨裁專制的流氓國家,共產黨殺人是不必任何理由的,流氓的錢會好賺嗎? 這些人怎麼不想,中國人口再怎麼多也就不過十四億而已,光是印度的人口就已經追上中國,加上東南亞豈不是市場大得多,離台灣也近,而且政治民主,不像中國只會把商業當成政治工具,還用各種手段剽竊台灣的技術!現在親中的總統候選人又在喊「重啟服貿」,連當年一起反服貿的政治素人也變成沒有原則、立場搖擺的政治渣男,這些人是沒看到中國為禍世界?台灣人現在去中國包括港澳都有極大風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如果有人還執迷不悟要去中國賺錢旅遊求學,不必等到被中國併吞,現在就可以自己去,但是要去流氓國家就請自己承擔後果,出了事不要想要自己政府救援,更不要當中國統戰樣板,替中國宣傳統一(其實是侵略外國),拖全體台灣人陪葬! (作者是公務員)
楊浩民 2023-07-04
總統候選人的青年政策

總統候選人的青年政策

明年總統大選關係著台灣未來走向,是站在民主同盟陣營,還是成為中國的特區,台灣國人必須慎重看待。隨著大選的逼近,各候選人的青年政策,更影響年輕人的未來。 近期賴清德提出,落實教育平權,年輕世代不能因經濟失去高等教育的機會,政府應補助私立大學學生學費。是國家資源公平分配的青年政策。隨後行政院宣布:從明年起補助私立大學學生每年學雜費三.五萬元、不分公私立大學經濟弱勢學生每年學雜費補助一.五至二萬元、公私立高中職全面免學費、放寬學貸申請及還款措施。侯友宜、柯文哲異口同聲堅決反對,認為是政策買票大撒幣。 因應中國武力併吞台灣野心,理應備戰才能止戰。為提高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義務役恢復一年期,國防部和教育部合作推出大學四年完成學業及兵役「3+1」方案,從課程設計的配套和執行方式來解決,服役期間強化專業訓練及實彈射擊。然侯友宜、柯文哲卻拿敵人準備犯台,恐嚇青年人會上戰場。 近日柯文哲、侯友宜相繼提出當選總統會重啟服貿。回想二○一四年三一八太陽花學運起因是反黑箱反服貿,柯文哲是學運的政治受益者,但為了角逐總統大位,可以背叛當年支持他的人嗎?侯友宜提出鼓勵中國學生來台就讀,畢業後可留在台灣工作,嚴重壓縮年輕人的就業。重啟服貿後,一個中國人只要投資六百萬台幣,就可引進三人來台工作,每人又可帶五人依親,四年後取得台灣身分證享受健保及選舉投票,這就是人口清洗政策。重啟服貿將年輕人逼入就業險境,把台灣經濟寄生在中國,台灣的災難恐怕必須全民承擔。 五月廿六、七日台派聯盟召開民間國是建言會議,針對青年政策提出具體做法供各總統候選人參考:總目標為建立讓年輕人有希望的社會,期待學貸利息政府補貼、研擬補助青年租屋購屋政策、提升非高科技產業的薪資並保障人性化勞動條件。 二○一九年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要將台灣永遠鎖進中國,目前還是現在進行式,鎮壓香港反送中,五十年「馬照跑、舞照跳、民主選舉」的承諾早已不存在。二○二四年一月十三日總統選舉,青年選票决定國家走向和自己的未來,更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年輕人務請謹慎投下這關鍵的一票。 (作者是北社社員、台灣社社長)
李川信 2023-07-04
昧於事實的阿Q心態

昧於事實的阿Q心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2022年的「全國城市人均GDP」排行,竟然將台灣的城市列入排行! 不列入排行還好,一列入之後,前12名之中,台灣的縣市竟然佔了8個。而且台北市居冠!(詳見下表) 下面這個排行表,真有看頭,我們可以從中引發一些問題與議題。 1.把台灣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完全是昧於事實的阿Q心態。 2.台灣的成績很亮麗,超乎真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然如此,你們要用「人民解放軍」來「武統」台灣,是要「解放」我們什麼?是嫌我們生活水準太差嗎?可是這個排行是你們自己公布的呀! 3.香港和澳門分別名列第二和第六,他們之所以能名列前茅,不就是因為他們曾經是外國的殖民地打下的基礎嗎? 4.第三名的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其實應該稱「南蒙古」)的都市,這裡本來不是中國,是蒙古人的所在。現在已經有90 %的漢人「移民實邊」了。 5.第五名的克拉瑪依市,則是「新疆」維吾爾的都市。這裡本來也不屬中國,而是維吾爾的天地。現在也有70%以上的漢人移入。 總之,這份排行榜真有意思,發人深省。
李筱峰 2023-07-03
你不讀書的腦袋,終究是別人的玩具

你不讀書的腦袋,終究是別人的玩具

你不讀書的腦袋,終究是別人的玩具 最近看到有中文簡體在拼命黑日本,深層原因是因為日本讓該國上層對日本不爽,不爽的原因則是因為日本支持烏克蘭,更有官方到民間都明確表態強烈支持台灣,一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在整天想武力犯台者的心臟邊上。 他們采取一貫的誇大歪曲事實的手法,對內渲染日本排放核汙染水危害世界,挑起新的一輪仇日反日民族感情,可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這讓我覺得有必要來澄清一下這件事。 但是在這之前,我也想起了常常在臉書上見過有台灣人(包括假冒台灣人的賬號),也會以福島核電站事件為材料攻擊日本的,但這些人的本質是為了攻擊民進黨執政,非藍即白,實質為紅糞,他們攻擊的武器就是說台灣政府進口日本的核食云云。 何為核食?我粗粗想來,可能大概有2層意思,一個是指受了核汙染的食品,另一個是該食品的產地為福島縣以及周邊的幾個鄰縣(更有誇張者把東京都列為核汙染地)。 眾所周知,我們在日本生活的人,平時就算想要購買核汙染食品,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日本有高於世界標準的食安檢測標準,如果產地是特定的幾個縣,安檢標準會格外嚴格,絕不可能沒有檢測記錄就輕易流入市場。日本商品的高質量世界著名,其基礎是因為日本國內消費者是世界上最嚴格最挑剔的族群。 至於第二種產地福島的東西,不能說市場上絕對沒有,但是都是經過非常嚴格的全數檢查合格的才進入流通市場的,這部分理論上說是安全的,但是因為消費者心理精神的原因,很多人(包括我)是不買的,這是消費者選擇的自由,就像我購買大米都選擇東北地區的幾個縣產的,不會去買什麽南部九州產的大米一樣。 所以,日本不存在核食這種東西,又何來核食出口到外國?有的國家沒有言論資訊自由,只有官方一種聲音可以暢通無阻,久而久之當然會讓不少人產生認知錯誤,因為他們沒有機會接觸真相,接觸不同的資訊可以比較判斷。但是臺灣不一樣啊,所以,臺灣人的認知錯誤,一種是不讀書的腦袋成了別人的玩具,另一種就是為了政治立場的反對而反對。 言歸正傳,關於日本排放核汙染水的事情,日本的正式名稱是排放處理水,也就是說排放的並非核汙染水的原狀,而是先對儲藏的汙染水進行去除核物質的處理,然後進一步進行稀釋、以達到日本的排放標準。而日本標準本來就比國際標準還嚴格。 某國渲染日本排放汙染水,誤導人們以為是直接排放核汙染水,這怎麽可能?大家知道日本是個島國,吃魚的歷史遠比吃肉悠久,海產品是日本食物最重要的產業,如果汙染了自己周邊海水,日本自己的漁業不活了?日本人自己最愛吃海產品是世界周知的事。 所以就算不用展示什麽數據來駁斥,任何人用常識想一下就知道,日本又不是政府可以壓制民意的獨裁國家,日本的漁協和農協是選舉中的大票倉、哪個政黨敢得罪漁協? 據《日本經濟新聞》2021年12月23日報道,日本向大海排放的處理水是再經過100倍稀釋後的,排放水中的核物質濃度僅為WHO規定的飲用水標準的1/7。有興趣者可以看看福島核電站汙染水儲量和去除核物質處理現狀的最新資訊(有中文的)。 https://www.tepco.co.jp/....../alps01/index-cn.html 有趣的是在誇大事實渲染指責別人時,最近爆出了中國多處的核電站排放的核汙染物質量遠超日本的新聞,核汙染物質年間排放量最大的是法國,中韓分別是日本的2倍以上,美國是日本的四倍。 2020年浙江秦山第三核電站排核143兆(Bq,以下數據同單位),2021年廣東陽江核電站排核汙112兆,福建寧德核電站排放102兆,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排放90兆,而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計劃排放量則控制在不超過22兆。中國核電站的最大排放量為福島的6.5倍。 東京博士 2023年7月3日  
東京 博士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