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無良政客速成班

無良政客速成班

  看到柯文哲一個執政滿意度經常墊底的市長居然可以前進總統府,忽然想起有門生意一定潛力無窮,就是「無良政客速成班」 這個補習班的教材不是柯文哲出書用來騙選票的「柯P管理學」,或這個執政滿意度墊底市長所開的國政訓練班;而是如何讓一個無能政客做得越爛而民調越高,且能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柯P厚黑學」! 課程大綱及案例研究如下: 一、造神:大學聯考前後考了三次,但要敢於自誇無從查證的智商一五七! 二、裝病:經常失言,一律推給亞斯伯格症。 三、每天至少說三次SOP:捏造專業假象,但從北流案就知他唯一的SOP就是沒有SOP,想盡辦法鑽法律漏洞。 四、每月至少說四次e化:結果做出來卻是像口罩販賣機的廢物! 五、雙標:批評柯的網民叫一四五○、綠蛆;他養在北市府的民眾黨側翼叫義勇軍! 六、鯊魚理論:罵我仇女,我去看芭比,批我北流,我就扯前瞻,自己的弊案缺失被熱議,就製造話題轉移焦點! 七、拍各種畫唬爛影片:由中央廚房提供柯粉帶風向、出征政敵、認知作戰的內容! 八、跟著聲量走,苗頭不對立刻切:七一六公平正義遊行做了完美示範。 九、把公職選舉當做在選網紅網美:當行政院鄭文燦等人協調完成台積電先進封裝設廠事宜,確定台灣AI晶片世界領先地位時,柯文哲正忙著為演唱會排舞練唱而失眠,走音唱「來個蹦蹦」,柯粉也搞不懂兩者差別在哪! 十、說謊不會臉紅:案例太多:扭曲葛來儀發言,說他是唯一可以和美中溝通的、說跟蔡衍明不熟結果都是走後門密會,連林志玲懷孕都要說謊!要學柯文哲每天練習,說久就不會臉紅。如被抓包,請回到課程六! 十一、工程延宕SOP:公共工程拖太久,就偷偷發函中央,再推給中央沒回函拖延。大巨蛋拖了八年,北流爭議款都用這招! 十二、出事了,就上扯國家機器、下推小編:韓導都比他有品,只說國家機器,可沒推給小編。 怎麼樣?想成為政客的無賴們是不是蠢蠢欲動很想報名?趕快響應柯文哲「躺平族起來吧」的號召,一起加入無良政客速成班! (作者是自由作家)
魯伯非 2023-08-03
為下架而下架的結果在此

為下架而下架的結果在此

  去年底九合一大選投票前夕,國民黨新竹市議會副議長余邦彥呼籲選民將票投給能下架民進黨的民眾黨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放任」余邦彥此一棄保言論,漠視國民黨自家候選人林耕仁,聲稱新竹市弊案連連,藍白共同目標就是要「下架民進黨」,於是,涉嫌詐領助理費的高虹安就在「下架民進黨」的口號中選上新竹市長! 但新竹市有變得比較好嗎?可以不問是非、為了下架而下架嗎?高虹安贏得選舉,但新竹市政在她主政下落後卻是不爭事實! 今年七月中、上旬,相關最新民調指出,新竹市民對高虹安的整體施政感到滿意(包含非常滿意及滿意)的民眾有四十四.六二%,但對她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民眾竟然高達五十五.三八%;至於她頻挖新竹市立棒球場大秘寶的動作,也有五十五%的民眾不滿意。   曾經譏諷林智堅「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才要去做台大碩士灌水」的高虹安,更在與林智堅的施政表現對比民調中,只拿到卅.五七%滿意度,慘輸林智堅的五七.○八%滿意度。 去年底九合一大選,藍營政媒無所不用其極地醜化林智堅,汙衊他的執政成果,煽情的「下架民進黨」口號奏效了,但新竹市立棒球場或關埔國小的「弊案」,迄今可有挖到任何貪贓枉法?反觀新竹市多所國小、國中與高中,在提高餐費之下,遲至八月初、不到一個月就要開學的前夕,竟然傳出營養午餐標案都流標,孩子們開學恐將面臨吃不到營養午餐的困境。「下架民進黨」的口號喊得非常爽,受苦的卻是新竹市的學生與全體市民。此時再回頭看去年被批判到體無完膚的林智堅市府,五七.○八%的滿意度已說明了人民的真實心聲。 賴清德副總統指出,在野黨狂喊「下架民進黨」,但應思考將由哪個執政團隊上台?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猛批「民進黨貪汙腐敗、謀財害命」,逞口舌之能,卻提不出任何事證,難道人民打算接受國民黨黑金地方勢力復辟,或民眾黨柯文哲為首的傲慢歧視團隊上台執政嗎?人民如果對民進黨執政團隊有嚴格要求,也應該公平以相同標準檢視在野黨有沒有更佳條件。高虹安執政下的新竹市已經說明了「下架民進黨」的盲點。 國際外交不容出錯,更無法後悔「換黨做做看」而發生的錯誤後果。「下架民進黨」如果換來「上架共產黨」,讓傾中勢力在台灣坐大,台灣現有國際地位必毀於一旦,更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作者是國中教師)
林志翰 2023-08-03
克服絕望

克服絕望

克服絕望 有個朋友說:政府最近開放可查閱自己的檔案。我看到最誇張的調查局資料最新到20世紀末,換句話說,各位都有。 許多野百合的同學都去看了自己的檔案,互相分享自己當年的經驗。我是不用去看,我絕對沒有,根本不可能有我的檔案,當年我乖的跟什麼一樣,林宗男在後面說:我比忠憲乖。 想想自己當年到底在做什麼?沒有叛逆和反抗嗎?不對抗體制和世界嗎?想想那個時候,我主要是在對抗自己! 在當今許多年輕人很迷惘,許多行為就我看來是因為「絕望」,那對抗絕望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是「希望」嗎? 或許很多年輕人是這樣想:只要有希望,就能夠克服絕望,所以誰給我希望,不管真實與否,機會是否渺茫,這就是我人生的出路,未來的寄托。 我在研究所畢業之後,去澎湖當了兩年兵,退伍之前想說我要做什麼?沒有出國念書的同學和朋友幾乎都一退伍就立刻去工作,去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等等等等。 但是我沒有,我給自己大概半年的時間,然後再去工作。當兵預官的薪水存了大概10幾萬,有好幾個好朋友很不以為然的訓斥我不切實際,以為我是另外一個因怕困難工作而躲起來的同學。 我因為「希望」而做這個決定嗎,公費留學只錄取一個人,我覺得並不是,當時我也覺得自己考不上,我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克服絕望」。 我在野百合運動之後,知道去德國唸書不用錢,碩士班一年級跟兩個同學一起每天中午到台大語文中心去學德文,一開始當然非常簡單。老師實驗室有一個台大外文系的女助理,她已經修過兩年的德文,看我在電腦上面打上面有兩個點的字母,哈哈大笑的說:太弱了吧,我不好意思地回答:真的太弱了。讀德文到德國去唸書真的是「希望」嗎?我覺得也不是,是「克服絕望」。 念大學時,我很喜歡卡繆,他有一句話:「真正的進步只有在沒有希望的情況之下才能找到」。希望就會產生慾望,自己會拿到的,別人會給我的,我拿到以後就可以變成怎樣怎樣。卡繆問說:我們怎麼可能生活在一個充滿苦難、空虛的日常生活中,以及最終毫無意義死亡的世界裡面呢?他的答案是:不可避免地接受荒謬,沒有留下任何希望。因為只有那些沒有希望的人才能轉向當下,希望會讓人專注於未來,它使我們對現實、世界、生活、和人們的存在失去信心。 「任何懷有希望的人不僅對這個世界的陰暗面,而且對這個世界的光明特徵都視而不見,而沒有公正地對待存在的本質」,卡繆寫下這些文字並不是很老,大概在20幾歲。 卡繆在薛西弗斯的神話中,要求自己只生活在確定的事物中,而不是“呼喚希望”,他曾經說:在我們周圍充滿暴力和死亡的世界裡,沒有希望的餘地。但那裡可能存在著真正的文明,一種更喜歡真理而不是謊言,更喜歡生活而不是夢想的文明,這個文明不需要希望,人根據自己的真理生活在其中。 不管是「藍色巨星」或「寂寞終站」都曾經告訴我們「決心才是真正的天賦」,如果仔細思考會發現這裡所謂的「決心」並不是因為「希望」,而是傻傻的盡力就好,「盡力就好」並不是說給別人聽的,也不是由別人來判斷,而是自己。 不是希望、而是真理,才能正確評估真實的世界,活在當下,而不是未來。 克服絕望、而不是希望!  
李忠憲 2023-08-03
伊凡·札伊茨與迪金

伊凡·札伊茨與迪金

今天的兩位冥誕壽星雖出生於不同時空,卻可以同日而語,他們是: 克羅埃西亞作曲家伊凡·札伊茨(Ivan Zajc),誕生於1832年8月3日。 曾任澳洲第二任總理的迪金(Alfred Deakin)於1856年的8月3日出生。 克羅埃西亞的伊凡·札伊茨,曾經到米蘭學習音樂,又移居音樂之都維也納,但是他卻創作出具有克羅埃西亞精神的音樂與劇作。1870年他回到克羅埃西雅的札格瑞布,擔任指揮並創作了一批克羅埃西亞民族歌劇。這位多產作曲家、劇作家,為克羅埃西亞民族音樂的發展貢獻良多。其知名作品有歌劇《米斯拉夫》、《尼古拉·蘇比克·齊林斯基》等。 澳大利亞的政治家迪金,他的雙親都是英國移民。用台灣習慣的思考,迪金算是所謂「外省第二代」,但是他不像許多台灣的「外省第二代」拒絕認同本土,迪金不僅落地生根,在19世紀晚期,他領導維多利亞殖民地的自由化改革,而且他在澳洲總理任內推行澳洲聯邦化。《聯邦的故事》是其名著。 這兩位人物好有一比,前者札伊茨,年輕時到異鄉習樂,不忘其本,最後落葉歸根,仍創作出具有祖國精神的音樂;後者迪金是移民的後代,落地生根,腳踏實地,為在地的政治立下根基。      
李筱峰 2023-08-03
「討打兄弟姊妹們」

「討打兄弟姊妹們」

  上月底,白宮正式宣布,提供台灣三.四五億美元(約一○八億新台幣)的軍事武器援助計畫,這是拜登政府首度動用國會賦予的「總統撥款權」,利用自身庫存為台灣提供國防設備、服務和培訓,以在中國擴大武力恫嚇台灣之際,迅速協助台灣增強防禦實力。另,繼六月中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提出參院版「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七月底眾議員巴帕斯(民主黨)、班克斯(共和黨)也聯合提出眾院版「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法案的重點在於,授權美國行政部門提供「有助台灣嚇阻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的武器」,為台灣未來取得攻擊性武器奠定法律基礎。 凡此,只是近年美國積極協助台灣加強自衛能力之一端,也再次凸顯台海危機的始作俑者在北京。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的對台政策包括:表明美國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之舉,是基於台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決定這一期望(第二條第三款);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第二條第四款);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第二條第五款)…等等。近年,從川普到拜登力挺台灣,其中的跨政府、跨政黨共識在於:在台海構成威脅、試圖改變現狀的是北京。拜登幾度公開挺台:「如果台灣遭到前所未見的攻擊,美國將會出兵防衛台灣。」為什麼?就是「護台哥」所言:「我不要啊!是中共想打你啊!」 美國為首的民主世界,不斷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也不諱言是對著中國講的話。諷刺的是,外援源源來台,台灣卻有政黨、政客,鸚鵡學舌北京話,合理化其全面脅迫台灣。「討打姊」:「中共不想打你,那是你討打,要打早就打了,是你討打。」驚句連連,聞者搖頭。所屬的國民黨,眼見惡評如潮,唯恐拖累選情,火速切割。「討打姊」,其實說出「討打兄弟姊妹們」的心聲,她也許很委屈,同志們不都是這樣論述嗎? 所謂的,違反國民黨政策,損害國民黨聲譽,外人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因為,「中共會打你是你討打」,在國民黨的兩岸辭典裡面,本來就是一句成語。朱立倫向習近平告狀:「近年來在民進黨執政下,採取去中、反中政策,改變兩岸現狀,造成兩岸形勢險峻,使兩岸人民極度不安。」言下之意,我方「討打」。侯友宜也不遑多讓:「民進黨執政,造成兩岸兵凶戰危,台灣正被一股力量推向戰爭的邊緣,台海之間已經被國際認定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最有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千言萬語,也是我方「討打」。基於這樣的邏輯,能推論出怎樣的「和平」呢? 郭台銘亦然,他說:PRC政府對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地區,實施壓迫性的軍機、軍艦繞台,採取最有敵意軍事作為,將台灣逼到戰爭危機邊上,但,那些敵意軍事作為,不是針對台灣人民而來的,而是針對民進黨種種挑釁言行而來的;民進黨持續操弄議題挑釁中國,徹底阻斷台灣人民和中國人民的互動交流,要如何讓中國人民,甚至國際社會相信,這只是要對抗共產黨,沒有要仇視、敵對中國人呢?商人真的無祖國,只顧賺大錢,不管誰是侵略者?誰是被侵略者? 在野大聯盟,藍白一家親,也在這個地方出現交集。柯文哲說:反共不一定要反中,反中不一定要嗆中,因為朋友要多、敵人要少,最好把敵人限縮到只剩下習近平,而非搞到全中國十四億人都是敵人,這是神經病;如果關係搞不好,如果北京政府要動手,他們的人民就會說把台灣打死。不談中國威脅台灣安全、主權的進行式,卻本末倒置反指我方不該反中、嗆中、樹敵,豈非似是而非的話術?至於,「兩岸和平、台灣自主」,誠屬悅耳的形容詞,但對中國猶如「圓的正方形」,不存在於現實世界。這位自稱的「科學家」似乎連來幫忙的、來打劫的也分不清。 「討打姊」出事前,地方政壇即有傳言,她將從國民黨跳槽民眾黨,且披掛上陣選立委。現在事情鬧大了,國民黨不想「討打」,民眾黨會想「討打」嗎?經過這次風波,識時務者為俊傑,「討打兄弟姊妹們」,當會迴避這種「討打」論調,但他們會痛改前非嗎?更令人好奇的是,那些暫時收歛的「討打兄弟姊妹們」,是否都像「討打姊」那般「心向祖國」、「臣屬一中」,促統受挫便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照顧」?
自由時報社論 2023-08-03
行人地獄有明顯改善

行人地獄有明顯改善

  前一陣子因為許多讓人心碎的意外,再次讓台灣是「行人地獄」的議題引發討論,交通部也自二○二三年六月卅起施行不禮讓行人加重處罰的政策,希望可以讓台灣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 消息一出,在網路看到許多流傳的影片,當中的行人或滑手機、或故意慢行、或故意不通過等等的行為,許多的輿論說出這樣的政策是不可行的,反而會造成交通阻塞或是造成更多車禍等等。 筆者大部份時間都是以行人的身份用路,在此政策施行後一個多月的今天,想要以自身的經驗來述明對於此政策的感受。 如今走在斑馬線上,幾乎每一輛車都會禮讓我通過,以前常會遇到近身竄過的機車,這個月來也少了非常的多。大部份的駕駛人都是很守規矩的停下等候行人通過,對於行人來說,安全感提升非常多。 因筆者沒有具體資料可以佐證此政策施行後事故量的變化,僅以自身的經驗來提出,很明顯的感受到「行人」的路權;筆者在快步通過後,一定會對禮讓的駕駛點頭致意,多數的駕駛也會回禮,透過這樣禮讓的行為,讓雙方都感受到尊重和愛。 當然也希望所有的行人都能專心快步的通過馬路,不要故意擔誤駕駛人的時間,也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要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後續可能也要評估對於行人的規範、或是開啟行人專屬的號誌等等方式的可行性,但肯定政府開啟了一個好的開始,讓我們全體台灣人一起為這個目標努力! (作者是基層公務人員)
吳采芳 2023-08-03
韓國轉向美國

韓國轉向美國

韓國轉向美國 我的學生告訴我,真的不少年輕人支持柯文哲。這個人滿口謊言、不重視專業和真實的數據,絕對不值得年輕人的支持。 連韓國都在轉向! 最近 FT 有篇文章探討韓國在中美晶片科技戰爭,韓國的立場由中國轉向美國!下面這三張圖說明了一切! 今年稍早,習近平參觀了南方城市廣州的 LG Display 工廠,表達中國仍歡迎外資,但這也是對韓國企業的警告,建議其在加入美國主導的與中國"脫鉤"之前慎重考慮。 拜登政府欲吸引韓國的技術與製造實力,削弱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因此將給予芯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以及電池製造商 LG Energy Solution、SK On 和三星 SDI 數十億美元補貼,但他們必須接受美國對其在中國的活動與與中國企業合作的限制。 中國回應了這些措施,限制了用於晶片製造和通信設備的金屬鎵和鍺的出口,並禁止中國基礎設施運營商從美國競爭對手美光科技購買晶片,加劇了韓國對其公司可能成為攻擊目標的擔憂。 中國駐首爾大使邢海明曾警告韓國不要在美國的影響下與中國經濟"脫鉤",然而韓國的經濟學家、前任和現任貿易官員以及企業高管認為,韓國已開始明顯地離開中國經濟,儘管並非公開宣揚。 根據韓國央行6月的數據,2022年韓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額首次自2004年以來超過對中國的出口額。另外,韓國貿易部長安德根認為,北京對企業的"任意干預"以及其"雙循環"進口替代政策正在推動韓國企業減少對中國的投資。 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副教授克里斯·米勒認為,中國在技術上仍無法與韓國匹敵的領域,例如先進的"Dram"晶片,因此無法選擇不從韓國供應商購買。米勒認為,北京只會在能夠取代對方的地方進行報復。 現在如果台灣的總統或立法院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絕對比2016年紫光想要併購聯發科技的時候還要糟糕。 以前老是喊好想贏韓國,現在已經贏了。 千萬不要亂投票! 幫畫這篇重點: -好想贏韓國 -台灣現在已經贏了 -不要亂投票 -不然3好加一好、係鶴! #誰說要重啟服貿就是內奸    
李忠憲 2023-08-02
「羅剎海市」

「羅剎海市」

  最近轟動中國的最大新聞,應該就是歌手「刀郎」推出了「羅剎海市」這首歌。據說推出十天,播放量就已經超過40億次。 起初大家以為這是刀郎的「復仇」之作,意在諷罵十幾年前打擊他的一些歌手,如那英、汪峰等人。但罵幾名歌手,不足以說明這首歌引起的、野火燎原般的巨大反應。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這首歌幫中國人宣洩了對習近平和他那些「習家班」的不滿。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這些字句用以形容中共的領導班子,可謂絕妙。 刀郎借古諷今,沒有指名道姓,中共即使懷疑被罵,也不便對號入座;可能只好裝聾作啞,唾面自乾。 不過我們看到有臺灣的親中媒體,發表文章說,刀郎的諷刺也適用於臺灣,因爲台灣社會同中國ㄧ樣,美醜不分,是非顛倒。我想這樣的評論並不公允,起碼在臺灣罵人不用拐彎抹角、躲躲藏藏,是吧?臺灣公務員也不用像中國官員那樣,人人都得背讀「習語錄」,從事人格的自毀、理智的自戕。 身為臺灣人,看看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到幸運,珍惜我們的民主自由,多點努力來改善國家,不用老是貶低自己,灰心喪志吧?
曹興誠 2023-08-02
柯文哲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柯文哲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柯文哲想當總統想瘋了。 當了台北市長8年的柯文哲,昨晚公然在臉書上誤導民眾,還指控國發會前瞻執行率數據造假。 我想根本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柯文哲任內推動台北市捷運東環線的規劃連結士林、大直、內湖、南港、信義計畫區,總經費超過1000億元。 東環線在2020年提出綜合規劃,行政院2022年動工,但柯文哲明明承諾2022年底動工,最後也跳票。 如果按照柯文哲的算法,在他任內,捷運環狀線北環段只有開工,沒有完工,這樣完工率是0%嗎? 他當過8年市長不可能不知道,捷運建設工程審核本來就需要時間,需要地方政府提交各項計畫書、綜合規劃以及財務規劃,中央通過可行性評估後,才能通過。 所以,捷運工程準備期程四年,工期八年,這就是公共建設週期的常態。 蔡英文 Tsai Ing-wen任內,沒有給台北市比較少的經費,建設本來就是不分縣市,沒有黨派之分。過去,前瞻計劃補助台北市4條捷運線共計752億,另外,雙北軌道建設過去已經投入1兆2千億,中央補助超過6千7百億。根據審計部數據指出,前瞻計畫第1期至第3期特別預算執行情形實現率已達83.07%,國發會所統計的執行率96.65%,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每個建設應該以民眾為角度出發,而不是為了聲量、為了選票,以為這樣大家就會買單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046836 NEWS.LTN.COM.TW 黃珊珊「忠孝東路漫步道」政見 簡舒培:收割中央前瞻計畫成果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黃珊珊「忠孝東路漫步道」政見 簡舒培:收割中央前瞻計畫成果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幫大家複習柯文哲怎麼台北的角度看其他縣市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489943 NEWS.LTN.COM.TW 不是每個都市都要捷運 柯文哲:鄉下有鄉下的樣子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不是每個都市都要捷運 柯文哲:鄉下有鄉下的樣子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北市的不少基礎建設真的比其他縣市好太多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94407 NEWS.LTN.COM.TW 柯P酸桃高易獲前瞻 鄭文燦反批柯「該知道中央對台北較優厚」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柯P酸桃高易獲前瞻 鄭文燦反批柯「該知道中央對台北較優厚」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當初反對前瞻的盧委員,當了盧市長,也還是有拿到補助喔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02514 NEWS.LTN.COM.TW 中市再獲前瞻計畫補助 4立體停車場將增近1300格車格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中市再獲前瞻計畫補助 4立體停車場將增近1300格車格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魏筠 2023-08-02
天子不寧,必有災殃

天子不寧,必有災殃

北京故宮中間比旁邊高,過了太和門,一片廣場是有高低差的,人站在廣場末端,隔著大片逐漸高起的地磚,遠方的太和殿顯得特別宏偉,建極綏猷,人變得十分渺小。 無論大殿還是後宮,都要爬上樓梯才能進入宮殿,即使是妃嬪住的小宮殿,也要從花園走上幾層台階,這次淹水的慈寧宮已經是後宮最大的幾個建築了,是要上白樓的,竟然還能淹水,難以想像整個北京市災情有多嚴重。 2012年我人在北京,當時的721大水災把地鐵都淹了,那天好多同事竟然是走路回家,我太詫異,北京市真的很大很大(台北到台中的面積),我們辦公室在東二環,竟然有同事走回西四環,而且當天很多人就是走回家。 當時還沒有滴滴打車,全市出租車壟斷在幾大車行手裡,總量根本不夠,我最後是等到傍晚,花了兩百多塊人民幣才打到車回家。回家看新聞才知道,靠近水庫的那幾區都淹掉了,很多人房子被淹,人也不見了,隔兩天水退了,屍體才漂出來。官方通報有幾十人罹難,但是我的一些同事一口咬定這是幾百人甚至可能上千的等級。 那年還沒淹掉故宮,可見這次災情恐怕比那年大,昨天夜裡我查災情,果然北京市官員承認這次災情超越當年。 天子不寧,必有災殃,聽起來是迷信的話,但是無論就皇家資源或是社會治理的角度,連執政中樞都避免不了的災禍,落到一般人身上,那是更加難以承受。 這個是金水橋,他本來是一座橋,可以走在上面,下面才是護城河,窩滴媽啊
胡采蘋 2023-08-02
侯友宜打臉兩小報仇日

侯友宜打臉兩小報仇日

侯友宜打臉兩小報仇日 侯友宜昨天表示會接受日本排放福島核處理水。不只打臉國民黨,兩小報也跑不掉。真是療癒!
曾韋禎 2023-08-02
兩小報仇日失敗

兩小報仇日失敗

兩小報仇日失敗 當初台灣要捐紅檜給沖繩首里城重建時,因為相關法規程序尚未完備。兩小報紛紛嘲諷看笑話,甚至還幻想沖繩要舔中反日。 不過該來的還是會來,台灣照樣捐紅檜給沖繩首里城了,日本駐台代表則大大方方感謝台灣。  
曾韋禎 2023-08-02
「切膚之愛」 蘭大衛醫師

「切膚之愛」 蘭大衛醫師

1928年,有一名台灣少年周金耀摔傷右膝蓋,細菌感染以致傷口潰爛長達一尺多,有截肢之虞。他來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找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醫師看診,蘭醫師認為,植皮手術或許是唯一希望。但植皮手術目前僅是書上的理論,還未真正成功過。正當蘭醫師絞盡腦汁之際,他的夫人,同樣也是英國籍傳教師的連瑪玉(Marjorie Landsborough)說:「假使割我的皮膚,補到金耀的患部,可以嗎?」蘭醫師最後接受了蘭夫人的意見,進行了台灣史上第一次植皮手術。這段動人的故事,被稱為「切膚之愛」,成為台灣外科醫生自我砥礪的精神標竿。 今天是蘭大衛的冥誕,他出生於1870年的今天(8月2日)。 蘭大衛是一位出身蘇格蘭的醫師,也是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士。1899年蘭大衛醫師在彰化開設大社長老教醫院(今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身)。他長年在彰化地區行醫,醫人無數,因此彰化地區出現一句俗諺:「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 其子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Ⅳ)醫師也在台灣行醫,貢獻台灣醫療事業良多。 看了這個家庭,從老遠的西方跑來台灣,為台灣人奉獻犧牲;再看看台灣內部有另外一種自謂「高級外省人」,吃住於台灣,卻罵台灣為「鬼島」,罵台灣人是「倭寇」,還要中共武統台灣。人性之善良與邪惡,真是天淵之別! (附記:今天也是民主運動前輩石錫勳的冥誕,他生於1900年8月2日)    
李筱峰 2023-08-02
他一貫的邪惡話術

他一貫的邪惡話術

  柯文哲的國際文宣特意寫vote white vote right,和他在演唱會時,刻意講要讓人聽到會以為舞群是蔡依林的,keyboard是五月天的…。 其實就是他一貫預先編織的話術技巧。他嘴巴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故意營造的含糊與影射,就是柯語錄一向的邪惡本質。這也是為什麼他很令人不齒的原因,實在是不願意跟他浪費生命啦。在四位總統的可能參選人中,柯文哲是最最令人聞其聲而厭之,見其影而惡之的一位。一個讓人談都不想談的政客,為什麼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呢?難道,我們的社會真的生病了嗎? 記得馬英九當年參選總統時,高喊不統、不獨、不武,結果高票當選後,馬上硬抝強解不統,就是不排除統…的意思。如此厚顏無恥傲慢驕橫的顛覆大眾的共同認知與常識,難怪他會從天之驕子,變成九.二趴的過街老鼠。這就是歧視眾人智慧的下場。柯文哲的父母師長應該或曾教導過他吧。 也有一種可能,就是柯文哲私淑殺人狂魔毛澤東,搞得自己也心魔孳生,已經是神仙也難救的無命客了。所以才會除了仇女厭女的思緒和語言,不斷表露在臉上嘴上,連請恩師吃一頓飯,也要被他在演講時譏諷成拉出來也只是一坨大便!一坨跟他前晚自己吃的泡麵沒什麼兩樣的大便!請問這句話出自一位醫療專業人士口中,符不符合學識與常識?還是花了三千元請人吃一頓飯,就要公開消遣別人一頓?連恩師也要被他嘲諷,這種公開演講,居然還有掌聲,真是不得體。 柯文哲如此人品與見識,不用等他僥倖當上總統,光是讓他成為公眾人物,就已經夠負面,夠讓我們讓國際社會當成笑柄了。 (作者是台北城市科大企管系教授)
田年豐 2023-08-02
國民黨的裂解者

國民黨的裂解者

  五一七,朱立倫宣佈徵召侯友宜,郭台銘發文稱:我將信守承諾會盡最大努力支持侯市長勝選。七二三,國民黨全代會確認提名侯友宜,郭台銘收回承諾:真實的民意永遠大於黨意。兩個月來,郭台銘儼然扮演國民黨的裂解者。他把商戰帶入國民黨,派系、小雞一一化為籌碼。彰化縣議長謝典林退黨挺郭,國民黨卻表示理解其取捨間的兩難,不知道會不會引發骨牌效應。 五一七之後,侯友宜雖然民調走低,郭台銘四處串聯,民調仍比侯還低。如此這般,所謂的換侯,尤其是以郭換侯,更缺乏說服力。這一點,郭營應該心裡有數。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郭營依舊樂此不疲,項莊舞劍、意在哪位?除了獨立參選,較有可能的,應該是韓國瑜或柯文哲。但二○二四,韓連牛棚都還沒進去,加減乘除就剩下柯了。如果郭柯合流,以郭的民調也低於柯,想要讓大哥先做四年,實屬強人所難。不過,如此一來,侯友宜更難達陣,國民黨的立委席次也將縮水。 郭台銘,雖千萬人吾往矣,戴國旗帽,穿迷彩裝,似乎是衝著侯友宜而來的。郭台銘暗批金溥聰:台灣已經進入到民主社會三十幾年了,怎麼會有人有想要當Kingmaker這麼落伍的思想。平心而論,金氏問法並不落伍,他只是問郭,想要當劉備?還是諸葛亮?要說落伍,郭本人反倒鐵證如山:民主不能當飯吃、不要議會監督,這才是King的威風。四年前後,「年輕氣盛,一時衝動」,郭的脾氣未改。怪就要怪,吳敦義,朱立倫,師心自用,讓郭把國民黨當作自己的客廳,來去自如。 比起柯文哲,郭台銘像是老派政客。前者,早就擺明了要選總統,想要獲得權力來實踐他的主張。後者,關子呼之欲出,卻不說清楚講明白,而天下都猜測他志在大位,只是動機、目的何在,令人納悶。郭所謂的民意大於黨意,從各種民調都顯示侯高郭低,似乎可以初步推論出,郭的民意低於侯的黨意。國民黨也有民意基礎,侯雖然是老三,郭總是老四,黨意民意都不如人。或許,有些派系、小雞,對郭趨之若鶩,固然有侯低迷考量,更大的想望可能是資助吧。 接下來,就是朱立倫的問題了。設計出製造內亂的初選制度,可以說也是國民黨的裂解者。派系、小雞跟郭、柯眉來眼去,乃至琵琶別抱,黨中央卻色厲內荏,黨紀僅供參考。反倒是金溥聰在扮黑臉力挽狂瀾,勸阻同志們各投明主,掏空侯友宜,也掏空國民黨。金氏,似乎較具遠見,國民黨的存亡,攸關至重。因為,國民黨的招牌毀了,貴族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附和大聯盟者,政治生命本就不靠那塊招牌,沒在怕的。 大選還沒到最後關頭,侯郭柯的合縱連橫或廝殺棄保,仍有變數。可以確認的是,一個郭台銘就把國民黨搞得離心離德、士氣低落,假使輸掉二○二四大選,該黨的裂解將史無前例。依目前趨勢,地方的派系,各人顧性命。國民黨在野長期化,將使那些實力派另覓結盟對象。這次,他們不奉黨中央號令,不避諱支持黨外明星,堪稱國民黨一大警訊。一旦黨中央空洞化,貴族藍原有的獨佔兩岸代理權、意識形態領導權,都會無以為繼,馬英九們的政治行情看跌。 侯友宜,鄙視黑金藍,靠攏貴族藍,結果黑金藍倒向郭、柯,貴族藍幾乎束手無策。但,貴族藍對基本盤仍有號召力,郭、柯有再大的能耐,恐怕也類似當年處於高峰的宋楚瑜,挖不走連戰的近衛師團。跟四年前不同,郭吃了秤砣鐵了心,係因有柯作為槓桿,不理黨中央、侯總部的團結情緒勒索。形勢發展下去,如果郭、柯攬作伙,期待借助棄保效應撐竿跳,那場豪賭郭、柯是否贏家不知道,國民黨、貴族藍、侯友宜之為輸家,機率不小 。 下架民進黨,執政大聯盟,而非唯一支持侯友宜,國民黨理不直氣不壯,徒令派系、小雞個個拿翹,立即獲益的是柯文哲、民眾黨,平白獲得壯大機會。但若這個盤算陰錯陽差,令賴清德得了便宜,選後的國民黨,大災難才要開始。而那種局面,仍是柯文哲與民眾黨的機會。話說回來,人的可變性很大。朱立倫化簡為繁,郭台銘越玩越起勁,五一七,七二三,國民黨、侯友宜的優勢一次次消磨。藍色焦慮之外,賴站穩腳步、敗部復活;柯草船借箭、別開生面。也許二○二四,政黨板塊將有變化。甚而,政黨重組也不無可能。
自由時報社論 2023-08-02
如果書在台灣褪盡亮光

如果書在台灣褪盡亮光

  書店結束營業的消息頻傳。咖啡館林立,便利商店到處都是,電視新聞充斥吃、喝、玩、樂的報導,夜市小吃更像是生活重心。台灣,怎麼了!現代人,不必讀書了嗎?書店難以經營難道是台灣的光榮? 一九二一年,台灣文化協會提倡的文化啓蒙和文藝振興曾經影響了台灣一代人,李登輝、彭明敏就是例子。他們在二戰後延續知識份子夢想、淑世精神。 戰後回歸「祖國」的台灣,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知識份子文化人犧牲殆盡,近代知識與教養象徵犧牲,台灣又恢復到前近代文化現象,宮廟祭拜成為最重要的文化活動,成為特殊的政治與經濟的地方派系堡壘。 戰後的台灣,脫日本化而中國化,台灣人幾乎放棄文化的版圖,競逐於經濟領域。文化是社會的心靈面或精神面,經濟則是肉體或物質面。佔有人口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大多人想在理工科發展(學醫也是),文科被視為徒勞無功。獲利高是顯學,台灣的經濟發展其實是大多數人自力救濟創造的成果。 二戰後的日本,面對戰敗的廢墟,曾經一群出版社老闆和報社經營群在聚會時,以「振興日本是我輩的責任」共勉,立下了日本報紙前面幾版只刊登出版廣告的創擧。迄今,日本報紙的主要版面還是新書廣告。在紙本閱讀普遍因網路而低迷的今天,日本仍有正常的書店風景。 我手頭有一本朝日新聞所屬朝日出版社的《給要生活在21世紀的你》,英日對譯司馬遼太郎三篇短文,都收錄在大阪的小學生國語課本和相關書冊:〈人間的莊嚴〉、〈給要生活在21世紀的你〉及〈洪庵的火炬〉(緒方洪庵,江戶時代的醫生,推動「荷蘭學」創辦「適塾」,為大阪大學前身。)卅二開本,四十頁,是一九九九年出版的小書,我買到的二○一六年版本是廿三刷,平均不到一年就增加一刷,當時累計已售出十五萬本。 書是亮在紙頁的光,被日本的新聞人、出版人認為是振興國家的元素。在台灣,書是什麼呢?想到日本政府經常進行的「國民生活總合調查」,把「國民生活的文化志向」列為項目,了解支出項目中的「文化」類比重與趨勢,作為施政推動改善方針。看到台灣的大眾傳播氛圍充塞吃喝玩樂報導,電視新聞尤甚!不知道閱讀的貧乏代表一個國家的粗鄙?不知道「文化」才能真正煥發國家的亮光,甚至是國家的奠基條件?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3-08-02
坐立難安,共軍面臨大清洗

坐立難安,共軍面臨大清洗

  秦剛事件捅破中共廿大後「團結」的神話。習家軍一統天下後,內部又要為誰才是習近平最信任的人而彼此鬥爭。習近平作為一個獨裁者「槍桿子下出政權」,軍隊是他最倚重的對象,然而也是最不信任的力量,如何控制軍隊成為他最重要的課題。他上台後清洗了一百多位將軍,把他們送入秦城監獄,都可組成一個將軍連隊了,但事情還沒完,新的清洗又在進行。 吳國華的訃告日前在網路流傳,稱「火箭軍原中將副司令員吳國華同志,因病於七月四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六歲」,又指遺體告別儀式將於七月卅日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這份訃告的日期是七月廿五日,是在吳國華死後廿一天才發出。但有傳言稱吳國華是「自殺」或「被自殺」,且與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六月廿七日上午從辦公室被帶走調查有關。訃告出來前兩天的廿三日,吳的老部下、曾任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院長的張小陽少將等去吳家弔唁,當時門前車馬稀,只有吳妻、吳女與張小陽的三個花圈,張寫下感言,透露,「七月四日晚九點,他在自己家中三樓廁所『因病醫治無效死亡』」。有在廁所裡因病醫治無效死亡這樣荒唐的事嗎? 今年三月以來,火箭軍司令李玉超、政委徐忠波,以及李的前任和現任副手張振中、劉光斌,已經被「一鍋端」,還有若干軍、師級幹部落馬;加上吳國華不明原因死亡。而李玉超兒子在美國留學。火箭軍出事傳說是和間諜案有關:一說與飛往美國的氣球有關,拜登總統說習近平不知道氣球在什麼地方。氣球是火箭部隊管轄,只有高層知道,拜登怎麼知道習近平沒有掌握情況?另一說法是,二○二二年十月,美國空軍智庫「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公佈了一份中國火箭軍組織結構的報告,詳細說明了火箭軍在中國各地的基地分佈,以及內部人事結構,也懷疑是中國軍方的高層洩密。 共軍前一任國防部長魏鳳和也是前火箭部隊司令,此案會牽涉到他嗎?現任國防部長李尚福二○一七年八月接替張又俠,出任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然而澎湃新聞報導,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突然發出公告,聲稱決定展開違紀清查行動,呼籲大眾提供「二○一七年十月」以來軍備招標活動涉嫌違規違紀的線索,這個日期正是李尚福到任後兩個月,莫非也是指向他? 而中共中央辦公廳原副主任兼警衛局局長、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警衛局原中將局長兼中央警衛團團長王少軍,於今年四月廿六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七歲,可謂英年早逝。可是中國官媒新華社遲至七月廿五日才發表消息。雖然說又是「因病醫治無效」,可能仍是被自殺或自殺,否則沒有理由三個月後才發表消息。 習近平為自己的安全坐立難安,軍中將領也為自己的命運坐立難安。就在這個氛圍中忐忑不安的度過八一建軍九十六週年。 (作者是資深時事評論員)
林保華 2023-08-02
花81億升級改造不值得?

花81億升級改造不值得?

3000萬,是維護基本運作跟例行疏浚;81億,則是整個港區及周邊的更新改造。會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比價,其荒謬的程度,就跟拿著幾千塊的物業管理費月繳帳單,去質疑「房屋改建報價上百萬太貴」差不多。 至於一個年產值幾百億的漁港,花81億升級改造不值得? 幾個大的項目如下(引用漁業署新聞稿): 浚深港口、改建碼頭,從原本只容500噸級的小船,一躍成為可以停泊3000噸級遠洋船隻的深水碼頭,費用約25億元。 港區及周邊社區下水道系統,費用15億餘元。 卸魚場整建及新建運銷中心,費用27億餘元。 讓漁工可以好好休息的船員會館,費用4億餘元。 漁服中心、漁會大樓及周邊環境整頓,費用7億餘元。 這些錢值不值得花,見仁見智。要是換成臺北市,費用破百億的工程比比皆是。有些人其實就是瞧不起其他縣市的基礎建設,這種心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但在我看來,能夠用這樣的成本,作出這樣的成果,堪稱超級厲害的成就。 註:漁業署新聞稿連結請參留言。 漁業署新聞稿:https://www.fa.gov.tw/view.php?theme=Press_release&subtheme=&id=1946 FA.GOV.TW 農業部漁業署 農業部漁業署
陳怡凱 2023-08-01
我們的台灣,值得更好

我們的台灣,值得更好

前陣子救了年輕女子的湯勺英雄父子,原來有被韓媒大篇幅報導,我是看了KT story的影片才知道很多韓國人知道這件事,而且評論都給父子三人很高的評價,像是: 「台灣男人好帥喔」 「一看就知道是台灣! 台灣有正義感的人很多的樣子~」 「帥氣的男生們,真正的男子漢好帥喔 給勇敢的市民們鼓鼓掌」 「去台灣旅行時感覺到人民都很有禮貌親切 看起來很有國民性。很帥。」 看了影片才知道,原來恰好在前後幾天,日本和韓國也相繼發生持刀的隨機攻擊事件,各有死傷的情況,令人難過,所以韓媒注意到台灣的這個新聞,讓韓國網友感到讚賞和羨慕。 但YTer也很負責任的說,這樣的影片目的是對見義勇為的人表達尊敬與感謝,但每一個人遇到危險的時候,保護自己的安全都是第一優先,影片不是要去情勒任何人以身犯險,我覺得這樣說很適切,並沒有利用自己的流量說不恰當的話。 我相信日本和韓國也有這樣的人,有那樣的勇敢與善良存在著,只是那一天沒有恰好在現場罷了。 我很感嘆的是,就像博恩說的「義勇軍甚麼好處都沒有,不太理解為什麼有人想這樣做」,很多人不能理解有人真的願意這樣做,或是好不容易遇到這樣的人,就徹底的吸乾他們。 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值得尊敬的人,就算自己擁有的不多,也願意全力去想別人的事、弱勢的事。這樣的人真真實實存在,有些人累了,但有些人仍在繼續奮鬥。 我和梅酒小姐也早已擁有足夠多,而能看到有需要的人獲得幫助,總是令人更踏實一些。 然而,一個值得依靠的社會,需要的是願意顧及他人的人,能佔足夠的比例。如果像博恩這樣想法的人成為主流,那麼不只是湯勺哥,很多你習以為常,基於信任與互相的社會運作,都會崩潰,也不是靠法律和警察就能復原的。 所以我真的很討厭某些人,天天高呼正義與公平的口號,但實際上的作為,總是「寄生蟲戰術」,利用他人的資源與能量,沒用處了就「不關我事」、「下面人的錯」。 講出來的好故事是「石頭湯」,那是一個拋磚引玉、每個人都獻出自己愛心的故事;而自己做一遍,變成「大學生烤土司」,一群自私的人互相算計,都要利用對方,結果就像一群零用錢不夠的大學生,都期待別人帶肉來參加烤肉,結果所有人都只有帶發霉的吐司。 他們的策略,則是不停潑糞,社會就在這些人手上,一點一點變臭。 這樣的人會一直在社會上存在。我只希望,這種自私自利的聲音不要成為台灣的主流。 我們的台灣,值得更好。   台韓伴侶YTer的影片: https://youtu.be/k1psYHVDrQk YOUTUBE.COM 韓國新聞報導不能惹到台灣人的理由  
杜承哲 2023-08-01
北京故宮淹大水

北京故宮淹大水

20230801 北京故宮淹大水 這個是一篇神棍局的報告。 中華帝國過往只要想對東方的島嶼進行武力進犯,下場通常不太好,不論是大元帝國,還是大明帝國,遇上神風,然後出現重大損失,最後全軍認輸潰敗,就是反覆的歴史經驗,屢試不爽。 目前的情況是,北京600年不淹水的故宮,即使配備九龍吐水的排水系統,仍然全部泡在水裡,幸好裡面古物中間的珍品已經被本國妥善保護好,北京故宮泡在水裡對於全人類的文化損失,沒有那麼嚴重。 中華天朝皇帝,面對無法避免的天災有個標準的SOP,下詔罪己,開倉賑災,如果真的照做,也許未來的天災會少一點,但是習包子從不道歉,也不曾檢討自己,這幾年天災降臨中華大地一年比一年嚴重,就是上天大怒的明證。 董仲舒講天人感應,就是漢帝國以來中華帝國歴代運作的根本邏輯,天朝皇帝該不該做什麼?有其該遵循的道理。接下來的卡努颱風會去哪裡?我不知道。但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運勢是持續的,好運與壞運都是,它不容易突然翻轉,趕緊聽話乖乖檢討自己,不要整天想侵略別人,才是正道。
印和闐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