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賴清德的成長故事
結果現在能找到賴清德副總統老家最早的證據,居然是他爸爸的不幸礦災意外,才因而登上新聞。 再以此地址變更門牌的歷史紀錄追查,足以證明至少在民國49年時他們家便居住在此,遠早於開始實施計畫分區建築管制的民國70年。賴副總統的態度也很清楚,如果有任何法規疑慮,他都願意配合新北市府來辦理。 獨力扶養賴副總統長大的母親已經離開多年,即使如此,他仍然會時不時的回去萬里看看,因為回家不需要任何理由,充滿回憶的地方,即使只是在屋裡待上一會什麼都不做,依然能感到溫暖,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競逐大位之人,一定會受到最高標準的檢視,數十年前就在的老家如果不符現在的法規,那就請市府認定,依法協助改善跟進。希望藉此機會能更讓大家認識賴清德這個人,以及他的成長故事。
林俊憲
2023-09-07
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離職的三個意義
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是政大法學碩士,高檢署檢察官出身,擔任高虹安八個月的副市長,即「被請辭」。 蔡麗清在高檢署風評不錯,來擔任高虹安的副市長,一般認為是為了高虹安浮報助理酬金及加班費被偵察,可以提供法律的協助,以及有助於對林智堅市府有關棒球場弊案的刑事移送。 然而蔡麗清被請辭了,不是為了身體原因,或有更好的職務,也不是因為工作有什麼疏失。她的離職,有三個意義: 首先,蔡麗清是副市長,是高虹安在公務上最親近的人。然而高虹安以浮報助理酬金及加班費被檢察官提起公訴,蔡麗清無能在偵察中幫她脫罪,也無能在她被起訴後幫她在法律上作澄清,證明高虹安在貪凟部分,實在是罪證確鑿,法律人在法律上實在難以辯駁。高虹安訴諸政治被迫害,純是因為如果不如此,則在政治上必須主動辭職,以示負責,這是她無法忍受的。 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是政大法學碩士,高檢署檢察官出身,擔任高虹安八個月的副市長,即「被請辭」。 (資料照) 其次,林智堅修復的棒球場,在林智堅任內並未作驗收,除非在投標採購時林智堅政府有違法問題,否則棒球場的疏失,高虹安新政府應依照合約要求廠商改善或賠償,甚至解約,而不是一直表演挖寶。如果因為高虹安政府一直表演挖寶,導致工程一再延誤,那會是高虹安政府的弊案,廠商甚至可以向高虹安市府要求賠償。 既然熟悉刑事實務的蔡麗清無法提出林智堅的刑事違法事證,將案子移送檢察署,就證明高虹安只是在作秀。就像她的師父柯文哲的五大弊案一樣,最後是五大「閉案」。 三、蔡麗清不是高虹安親密心腹,而是客卿地位。蔡麗清的被請辭,是證明高虹安對自己的貪凟案的審判已不具信心,擔心一審被判有罪,而由副市長代理市長,她無法私自掌控新竹市政府。蔡麗清的被請辭,正是高虹安對自己未來的不安。 (作者為自由業、業餘政治評論者)
魯直
2023-09-07
Liar(騙子)之戰最終章
「Liar(騙子)」之戰,進入最終章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018年參加台北市長選舉期間,不滿「屠殺」作者葛特曼稱他為「Liar(騙子)」,控告葛違反選罷法意圖使人不當選罪,檢方不起訴處分確定後,柯向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台北地院審理,裁定駁回。 希望柯文哲未來不要動輒對人提告,浪費司法資源,好好提出政策,並且向民眾說明,這才是一個想要當國家領導人該有的表現。
魏筠
2023-09-07
真正有總統格局的人
賴清德:「其實我們家是工寮,礦工的工寮,是在北部區域計畫開始進行建築管制,民國七十年以前就存在了,因為那個老房子是我長大的地方,也在民國六十年拿到門牌號,那北部區域計畫施行是對建築管制日期是民國七十年二月份,那換句話說,那個房子的存在,在根本上沒有違反區域計畫管制的要求,也沒有所謂違不違建的問題,那至於新北市政府曾經在一百年進行核發合法房子要點,是在一百年十月份發布,我們家的老房子是年久失修會漏雨,所以我們在民國九十二年到九十三年之間,我媽媽跟我們兄弟就把它修建,基本上也沒有違反新北市政府的規定,但我們願意尊重新北市政府的調查,如果有需要配合改進,我們都會配合,不過兩個時間點是很清楚了。」 記者:「要怎麼證明是民國七十年前就存在了。」 賴清德:「因為門牌號就是最好的證明阿,而且新北市府也可以去調航照圖就看的出來,民國七十年以前我們的房子就存在了,新北市府給我們家的門牌號是六十年左右,也就是北部區域計畫施行是民國七十年左右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這個新北市府都有資料,可以看新北市府發給我家門牌的日期,還有調航照圖就可以證明,新北市府可以做這些事情,就可以釐清社會的疑慮。」 -- 沒有情緒勒索,沒有老淚縱橫,沒有威脅開D槽,也沒有多餘的耍嘴皮,認真的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具體回答社會的疑問,這才是真正有總統格局的人,讚。
小藍書優質粉專
2023-09-07
什麼是「 台獨」?
中「共」一天到晚喊「一個中國,反台獨」,它落難台灣的雙胞胎「國民黨」轉個彎,用無中生有的「九二共識」,也是「一個中國,反台獨」,很多台灣人被他們喊到頭皮發麻,根本搞不清、也不問「台獨」是什麼碗糕。 對一黨專制的國共兩黨而言,這是不必定義的問題,他們的「堅定立場」是:我說你是台獨,你就是台獨。我說了算。 這樣被欺壓,被惡名化的「台獨」,在最新民調中「竟有」四十八趴的支持,或「只有」四十八趴的支持,而有二十六點九趴主張維持現狀,只有十一點八趴主張與中國「統一」,這到底怎麼回事? 民調主張「台獨」所佔比例不及一半,部份原因是國民黨的洗腦與高壓、中共的武力威脅,另有部份原因是有許多台灣人根本不知道「台獨」的內涵,只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搞台獨是有風險的事。 其實,台獨在不同時代,不同政治背景,有許多不同定義。毛澤東早在一九三六年接受美國記者史諾(Edgard Snow)訪問,便主張當時屬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台灣應「獨立」。意思明顯,脫離殖民地地位,自成國家。 但國民黨戰後代表盟國接管台灣,實行殖民統治,引爆「二二八事件」,它內戰失敗落難台灣,未待對日和約簽定便自命正統,據台灣為己有,「二二八」事件被害者或家屬,開始在海外有「台獨運動」。 台獨運動最早開始於在日本的台灣人,那是因為台灣原屬日本領土,與台灣地緣接近,台灣人已受日本教育,語言相通,而舊金山和約台灣地位未定,台灣人不滿國民黨未經民主選舉的少數統治多數。 「醬油借你沾,你卻連碟子拿走」,「乞丐趕廟公」是兩句最貼切的台灣人反黨國統治言論。 一九六0年代以後的「台獨」,定義便開始多元,主張各有不同。比較知名的是彭明敏師生的台獨,楊西崑的台獨,蔡同榮「為首」的「世界台灣獨立聯盟」。彭式台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在一九六四年宣佈反攻無望,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已經是鐵的事實,要制定新憲法,成立一個新的民主國家,進入聯合國。 楊西崑是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部次長,他在「蔣介石集團代表」被趕出聯合國後,告訴美國大使馬康衛,他曾密報蔣介石,經此挫折,台灣應公投制定新憲法,成立新政府,國號「中華台灣共和國」,宣佈與大陸上的中國毫無關係。可見國民黨、「外省人」也有台獨」 蔡同榮在美國擔任過「台獨聯盟」主席,他也因主張公投建立台灣新國家,而有「蔡公投」之名,但那在「楊公投」之後。 甘迺迪與詹森政府曾考慮「兩個中國」政策,蔣介石卻以「漢賊不兩立」排斥,到一九七一年尼克森走向「一個中國,但不是你蔣介石」,「台獨」便更加熱鬧與複雜。 國民黨在美國組織職業學生搞「反共愛國聯盟」,名為「愛國反共」,實際上是在「反台獨」,打台灣學生的小報告。台灣學生只要參加台灣同鄉會,批評政府不民主,要求改革,便打入台獨黑名單,有家歸不得。 這個時代誰是「台獨」是國民黨說了算,或國民黨小特務職業學生說了算。聲援「黨外」是台獨,代理黨外雜誌是台獨,要求解嚴是台獨,到國會遊說台灣民主化也是台獨。要求台灣民主化的美國國會議員被貼上支持台獨的標籤。 現在國民黨和中共都把話塞到美國嘴裡,說美國「反對台獨」,或「不支持台獨」,這些話都沒有正確表述美國的立場,但直到美國外交文件解密之後,美國的承諾和美國當時的定義才真相大白。 這句話始於季辛吉首次訪問北京與周恩來會談,周恩來要求美國不要支持「台灣獨立運動」,季辛吉很敏感,立刻就想到周是指剛從瑞典到美國的彭明敏,而彭是他哈佛大學研討會的「學生」,他說美國政策並「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但不排除有個別政府官員對這項運動表示同情或支持,周如果有這方面的訊息,請通報美方,他會加以制止。 季辛吉與周恩來的定義很清楚,美國政府「不支持」在美國的「台灣獨立運動」,指的是「台獨聯盟」這個組織,不涉及台灣內部的「獨立運動」,那是蔣介石自己的事。 尼克森訪問北京,就依季辛吉與周恩來已談好的協議,作正式承諾,並稱如果他控制得住官僚體系的話,將來官方不會再出現「台灣地位未定」的聲明。因為國務院法律顧問送國會的研究報告,結論是台灣法律地位未定,國務院發言人也據此宣示。 尼克森並沒有說這項結論不對,或撤消該項研究結論,只保証如果他壓得住官僚體系,以後不會再公開作此聲明。 尼克森與季辛吉的白宮的談話,曾質問「台獨聯盟」是什麼玩意?美國當然「不支持」。其實當年「台獨聯盟」都是台灣早期留學生的精英,國際法權威陳隆志教授曾以「台獨聯盟外交部長」身份,寫一份十一頁的「台灣法律地位備忘錄」,寄給白宮,現仍存在國務院檔案。 但因為一九七0年紐約剌蔣案,國民黨活動要聯邦調查局把「台獨聯盟」列為「恐怖組織」,聯盟活動轉低調,並趁勢轉向民主化運動。 尼克森外交轉向,「台灣地位未定」,也促成國務院著手研究「台灣的未來」,這項報告長達五十四頁,論述台灣地位未來解決的可能方式,共列五項:「兩個中國」,「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作為統一之中國的自治區」,「獨立的台灣」,和「一個中國,以演進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國務院的報告認為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案是拖以待變,以演進方式處理。實際上美國駐台北大使馬康衛給尼克森的報告,都預言台灣會逐漸走向與中國「不同的軌道」。不同的軌道當然不是「統一」,而是分手。 坐以待變與獨立台灣並不衝突,而對台灣獨立最有意義的定義,就是國院對這個選項的說明。台灣獨立有兩種方式:第一,以建立諸如「台灣共和國」的新實體獨立,或第二,逐漸演變為「台灣導向,和以台灣人居主導地位的政治實體(a Taiwanese oriented and Taiwanese dominated entity)。 國務院報告認為北京取得聯合國中國代表權,會迫使國民黨政府引入更多台灣人,實行台灣化,加速台灣演變成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個體。 正如彭明敏教授師生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所指陳,未經自由選舉,國民黨以少數的大陸人統治多數的台灣人,是不公不義,沒有正當性。就此而言,台灣的民主化、本土化,也是台灣獨立運動努力的目標。 李登輝總統完成台灣民主化,人民自由選舉自己的總統,自己的國會,自己的政府,國民及選民只限中華民國國民,領土僅及金馬台澎,這是以民主確定中華民國的新實體。這就是國務院所研究的第二項台灣獨立方式。 台灣民主化已經透過憲政方式,選擇與中國一邊一國的目標,但中國不死心,趁柯林頓下台前的畢業旅行,在上海以答覆學者提問的方式,稱美國「 不支持台灣獨立」,去掉了原有的「運動」,意義當然不同,但那已是狗吠火車,而且柯林頓不但不是在北京說,而且不是對官員說,並沒有約束力。 民主化與本土化雖然不及第一個選項的台灣獨立完美,但在國際法基本要義上,台灣已經是獨立國家,陳隆志及其他老台獨也持種看法,民主化後的新台獨是純情派、自命前台獨和少數街頭派。對這些純情台獨,我常「借問」如果要「宣佈獨立」,你的獨立宣言英文怎麼寫?to declare independence 之後FROM ???怎麼填? 對不敢說主張台灣獨立的人,連 以民主自由選擇的既成事實都不敢承認,那要民主幹什麼?民主化之後,要維持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相隸屬的獨立地位,就是要支持以台灣為主體的政黨與侯選人,拒絕與中國唱合「一個中國,反台獨」的國民黨及其狂吠「主流民意」的同路人。 依美國和台灣派前輩的定義,「台獨」的目標已透過民主憲政完成,要改變台灣現狀成一個中國的黨和政客才是問題。主張獨立是人民自主選擇的權利,不是專制國共任意污名化、罪名化說了算。
王景弘
2023-09-07
賴清德萬里老家就是既有建物
賴清德萬里老家就是既有建物 包括惡質的上報在內,一直有特定勢力要帶風向說這是新增的違建,甚至連佔用國有地這種污衊都出現了!但事實上,這是存在非常久的既有建物。 這排基本上有4戶:84號、85號、88號、89號 上報用大範圍空照指鹿為馬,誤導2003年出現新建物 上報某高層是業界著名賴黑 1979年、2004年相較,一樣是4戶,沒新增建物 這4戶均在1971年以前就擁門牌,非2003年之後的新建物 賴清德老家為私有地、礦業用地;非國、公有地 依新北市政府核發合法房屋證明處理要點,賴清德老家早於1981年存在,屬合法房屋 賴清德老家這排基本上有4戶:84號、85號、88號、89號 上報用大範圍空照指鹿為馬,誤導2003年出現新建物;上報某高層是業界著名賴黑 1979年、2004年相較,一樣是4戶,沒新增建物 這4戶均在1971年以前就擁門牌,非2003年之後的新建物
曾韋禎
2023-09-07
「保持被動卻能不斷得分」
一般來說,打選戰的時候要掌握「議題主導權」才能保持優勢。 然而「主導議題」一直都不是賴清德的強項,之前同溫層也有不少支持者很焦慮,對這一點表示過擔憂。 . 但也許我們是多慮了,賴清德也許真的是台灣政壇很少見的現象:「保持被動卻能不斷得分」。 首先,他自己從來不去炫耀、主動賣弄自己的優點,他的幕僚也不會拿這些來操作(這一點跟柯文哲完全相反)。然後,每次敵人越是要打他,越是讓社會大眾重新認識他還沒被發現的優點。 對手挖得越深、攻擊力道越強,挖掘出來的優點就越多。 . 在這個眾聲喧嘩的網路世代,這種「誘敵深入」、「惦惦吃三碗公半」的能耐,真是人間少有。賴清德的特質很適合打「耐力賽」,而總統選舉就是一場耐力賽,這場比賽非常適合他表現真正的自己。
路希
2023-09-07
《詩人列傳》塞繆爾.詹森
他體型肥胖,其貌不揚,臉上有疤痕,一耳失聰,一眼全盲,說話時還會不由自主地抽搐。在25歲時,他經友人介紹與一位少女相親,最後他卻與這位少女的母親,大他21歲的寡婦結婚。 他曾經在牛津大學讀書,但僅13個月就因窮困而輟學。 他期望能當教師和校長,但不順利。他的妻子出錢幫他蓋學校,但學生寥寥無幾,最後學校關門。 然而最後,他被都柏林三一學院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牛津大學也頒給他名譽博士學位。這個成就,完全靠筆耕而來。 他就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傳記家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 今天是塞繆爾.詹森的冥誕。1709年9月7日他出生於英國史丹佛郡的利奇菲,父親是一位窮書商,因此塞繆爾.詹森自幼博覽群籍。 塞繆爾.詹森一生寫了無數的傳記、詩歌、散文、議會報導...。他早年為《紳士雜誌》撰寫詩文、書評、傳略;1739年,發表諷刺詩《倫敦》,用諷刺的筆觸,抗議政治的腐敗,揭發城市的罪惡,訴說貧窮文人的困苦。此詩奠定了他在英國文壇的詩人地位。1745年為朋友寫的傳記《沙威治的生活》、1752年出版的散文集《漫步者》、1759年出版的他的精神自傳小說《雷塞拉斯》、1773年的《蘇格蘭西部群島的旅行》...,以及最後一本重要著作《詩人列傳》,都是膾炙人口之作。 而讓他贏得更大聲譽及「博士」頭銜的,是他花了9年時間獨力編出的《英文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或稱《詹森字典》。 伯明罕中央圖書館曾有一套他的作品集,包含他的作品,以及關於他的各種書籍共約2000卷。 塞繆爾.詹森強烈反對戰爭,要求給戰俘人道待遇,他要求寬大對待妓女及欠債者;一貫捍衛窮人及被壓迫者;反對歐洲殖民主義,支持黑人和其他土著人民的權利...。 塞繆爾.詹森於1784年去世,安葬於西敏寺。 許多人對他的著作不了解,但是下面他這句名言,應該很熟悉: 「愛國是惡棍最後的招牌!」(原文Patriot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a scoundrel! )
李筱峰
2023-09-07
中華民國本質就是個大違建
柯文哲曾經在當台北市長時說違建是「國恥」,並揚言「從現在開始,所有新的違建,我都是絕對乎你死」,最近被踢爆登記在他母親何瑞英名下的新竹住家不但在頂樓加蓋了鐵皮屋違建,而且更將防火巷封閉納為私用,何瑞英在受訪時居然還說:「這個防火巷都我的」而引發喧然大波(註1),而柯文哲的支持者也立即在網路上指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老家鑒於礦業用地可能是違建,但民進黨立即提出三點澄清:「該房屋為賴主席親戚所有、建物有合法建照、屋頂遮蔽物為防止陽光照射影響老人家生活之增設設施。」予以駁斥(註2)。而經濟部礦務局也表示,該處已沒有礦業用途,沒有違反相關法令。新北市地政局則表示,在工務局現場勘查及比對空照圖後,發現應屬於2009年前的違建,由於該地區從1981年起才實施建築管理,因此所有人若能證明建物1981年前就存在,經申請後便可認定為合法房屋(註3)。 違建的問題在台灣社會存在已久,可說是全體台灣人的「歷史共業」,是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中國的內戰中兵敗如山倒,一百多萬的難民敗兵跟著他們一同竄逃到台灣後所造成。根據《續修台北市志·人物誌·政治與經濟篇》第一章「政府部門」第9頁的記載:「臺北市人口因大量難民移入,違章建築四處林立,居住問題十分窘迫;公車不足、道路破損,交通問題捉襟見肘;臺北市自來水設施承受不住巨大人口壓力,供水不足,環境衛生問題更是嚴重;加上政府財政困難,施政經費無以為繼。」(註4),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然不可能好好規劃徹底解決住屋供應不足的問題,因此對於人民便宜行事自行新建或擴建原有住屋的行為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任態度,之後台灣從農村社會轉型成工商社會,大量的農村人口湧進都市討生活後,違建又進一步在台灣各地蔓延擴大,成為大部分台灣人都見怪不怪,甚至積非成是「不合法但合理」的存在,迫使許多地方政府不得不對於特定年限的「既存違建」予以緩拆,以免引發民怨釀成政治問題(註5)。 從本質上來看,中國國民黨從中國所帶來的「中華民國」其實也是一種政治上的大違建,不但蔣介石這個在中國大陸早已下野的總統可以不必經過任何法定程序就逕行「復行視事」,甚至連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中華民國憲法》也被中國國民黨以「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給凍結,可說是「政治違建中的太上違建」!而台灣人在這樣的政治違建下被統治了四十三年,即使後來經過七次的修憲,本質上也只是承認這個政治違建是個予以緩拆的「既成違建」,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台灣一直處在「似國非國」的曖昧狀態,讓中國共產黨得以不斷地在國際上打壓台灣、說台灣是他們的一部分大吃台灣的豆腐,而作為始作俑者的中國國民黨竟然還跟著隔海唱和! 在七十四年前被倉皇辭廟竄逃到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國所帶來的這個中華民國,由於彼等基於一黨之私利,連最起碼形式上的法律正當性都不顧就將「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比日本殖民統治者更惡劣的統治強加在台灣人身上,自然就如俗話所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造成台灣社會到處都是違建,把整個環境景觀弄得醜陋不堪,處處暗藏公共安全的危機!因此,國人該好好思考,為自己與後代孫建立一個為台灣人量身訂做名實相符,讓人人都能安居樂業的正常獨立國家,而不是被中國國民黨牽著鼻子走,整天耍嘴皮子跟中國共產黨玩自欺欺人的「一中各表」遊戲,繼續生活在一個隨時可能被人舉報拆除的「中華民國」這個大違建! (註1)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3-09-06/887290 (註2)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419322 (註3)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55121 (註4) https://reurl.cc/r6l3jE (註5) https://reurl.cc/GKknoA
海兒
2023-09-07
選民的立場並非鐵板一塊
高嘉瑜委員有時間一直攻擊我,不如來好好回應同選區的国民党候選人不斷針對友黨的抹黑。 很不喜歡佔版面講這些議題,但看到你的路線反覆又跟好姐妹鬧翻,分析一下我的立場,以省去後續不斷不必要放話的媒體資源。 你就如同台灣基進一直以來強調的,是用選票最大化的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立場不堅定的行為。殊不知內湖南港這一區本土派支持者會心冷心死,甚至說出不想出來投票,原因是什麼? 報導中指出,高表示「身為民代必須在民生及內政議題監督政府,就事論事的風格才能吸引中間或白色選民的票」。 但一屍五命、行政失靈一直到阻擋AIT擴建都並非就事論事,而是應和中共的認知作戰共鳴者的行為,試圖影響台灣選舉,從後續藍白媒體甚至中共黨媒對其發言的操作可見一斑。很難想像民進黨籍的立法委員,完全沒有意識到中國因素。 其次,選民的立場並非鐵板一塊。我努力揭發柯文哲和民眾黨的真實樣貌,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白色力量事實上是黑的、是紅的,不值得人民信任。 正如我現在要告訴大家,在內湖南港李彥秀議員一直以來的行為,是針對中國國民黨背後操作的抹黑造謠來打擊我國本土產業。外表雖然包裝著親民勤跑基層的形象,但骨子裡是為了個人、家族以及政黨的利益在傷害台灣。 最後,民意代表儘管需要如實反映民意,但也同時需要為人民把關不適任的政治人物。什麼立場都賴給民意,難不成柯文哲也可以說他現在自己高唱兩岸一家親,是因為選民愛聽嗎?
吳欣岱
2023-09-07
郭台銘的思維很中國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月28日在台北舉行「主流民意大聯盟」記者會表示,他決定以總統參選人的身分,投入2024總統大選,並接受現場媒體提問。 潛意識是很奇妙的東西,即便刻意克制壓抑,其最深層幽微的底蘊,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下,給呈現流露出來!打算連署參加二0二四總統大選的郭台銘,聽其言、觀其行,潛意識就充滿中國思維! 眾所周知,台灣總統四年一任,頂多連任一次當八年。當總統的,保證任內四年/八年台灣會做到如何如何,還講得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郭董憑什麼在宣布參選的記者會上,夸言「給我四年的時間,我保證會為台海帶來未來五十年的和平」? 郭董的「保證會為台海帶來未來五十年的和平」,可分兩個面向看: 其一是「保證」二字:全球唯一在台海興風作浪的,就是中國。郭董的「保證台海和平」沒有中國的「保證」當前提,哪能算數?問題是,有中共的「保證」,還是不能算數──香港有中共保證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才廿三年卻已變「一國一制」了!先後跟中共簽下「和平協議」的內蒙古、新疆、西藏,得到的不是和平,而是血腥鎮壓、種族清洗與集中營再教育!正是:共產黨的保證,保證不會兌現,否則,還叫共產黨嗎? 其二是郭董潛意識下露餡的「五十年」三字。因為,當年鄧小平「保證」香港回歸中國後,「一國兩制不變」(馬照跑、舞照跳)的時間,就是講的五十年。「五十年」,是郭董接受中國把台灣香港化的通關密碼嗎? 另外,台灣少子化當然是嚴重的國安議題,養寵物當然是很療癒人心的行為,但是,針對少子化的困境,郭董端出來的解方是「生一個小孩,我讓你多養一隻寵物;生兩個,我給你養一對!」將生小孩跟養寵物相提並論,並煞有介事建構起對價關係,也未免太無厘頭了。 更重要的,請注意郭董用「讓」、「給」兩字的潛意識意涵:郭董以為選上總統,就等於台灣的習近平了?台灣的一切,就郭總說了算?連養寵物,都不再是市井小民的權利,而是郭總我「讓」你養、「給」你養,你才有資格、權利養?而且,我「讓」你多養一隻,你不可以多養兩隻?我「給」你養一對,你就不准養兩對?總統當到連養寵物的權力都要掌控,這作威作福心態不是很中國共產黨嗎? 至於中共喊兵凶戰危,就學舌喊兵凶戰危,顯然附和霸道威嚇的中國、而非站在要備戰抗戰的台灣這邊的郭董,不知道是在選特首還是總統?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3-09-07
65歲排富免健保費的安定基礎何在?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日前提出六十五歲排富免健保費政策,基本上這是國內面臨高齡社會,還有醫療支出可能佔比日常生活開支較高下的政策方向,但排富的標準是什麼,因政府認定的中低收入或貧窮線以下人口,和國人認知往往有很大差距,往往一有繼承房屋和土地便失去資格。而退休後成為下流老人者,是否另一個更應著手改革的重點?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拋出「老人健保費補助」政見。(資料照) 六十五歲排富免健保費,基本上就是有一大群人享用全民資源,卻免除使用者付費的義務,這筆龐大支出若以政府預算填補,可以想見是沒完沒了,且愈滾愈大,排擠其他公共建設,這和全民共同負擔精神相違。但若不用政府預算去補貼,馬上面臨到健保費率調高,且都落在有工作和收入者身上,也就是說年輕和中壯世代須承受的政府政策養老壓力會很大,而現行法規原定的健保安全準備金須達到健保月收入一到三個月的標準,可能都得提高。 若能把國內未來逐年增多的老年人口,及可能長照開支,透過系統化精算於目前的健保費率,也就是有繳健保費的人口,把未來老年後可能的健保開支都預繳,等到自己六十五歲後,健保部門仍出現長者健保資源開支上,造成健保財務不健全,那就推動合理的排富免納健保費。此外,曾任一定官職而領月退者,仍能過好日子,也有人在當包租公、婆,還有從股市賺取資本利得者,旅居國外者,這些人都應續繳健保費。 關於六十五歲排富免繳健保費,大家更應思考政府保險的長久安定性,否則易被政客牽著鼻子走,落入單一議題觀點,最後見樹不見林。在侯友宜提出健保議題後,國人可發現,採訪線上記者並未針對此事去深入思考相關財務和世代間的問題,並對侯友宜提問,並一一追問其他總統候選人。再延伸思考,同樣精神是否能私用在勞保上?那就是總統一屆四年任內要達成精算費率,從此財務穩定,不造成世代不公,又退休後無法安老和預算排擠,就政策論國家和體制的未來,才是真正的監督,還可看出候選人的水平。 (作者是文字工作者)
張勳慶
2023-09-07
當政黨變成堂口
在民主政治中「政黨」是很重要的組織,英國政治學者安德魯‧海伍德(Andrew Heywood)認為,政黨是一群為掌握執政權力的人所組織的團體,透過選舉或其他手段達成此目的。政黨和一般團體不同: 一、政黨目標在於藉贏得政治職位來控制執政大權。 二、政黨為組織化的團體。 三、政黨有廣泛的議題焦點。 四、政黨基於共同政治偏好或意識型態而團結在一起。 由此可見,「政黨」並非單純的人民團體組織,而是為爭取「權力」贏得大選而存在,這也是為什麼人民對於黑金槍毒介入政黨會如此反感。犯過錯的更生人自有重生的權利,他可以自力更生去從事許多工作,在百工百業中也常看到更生人重生的成功例子,但,若要交付「執政權力」的重任,人民是非常猶豫的。 權力和金錢最易令人迷失,已有相關前科者,更令人不放心,這也是「黑金」介入政黨最令人無法容忍的原因,如今。剛成立的政黨,隨著快速擴展而「染黑」,在黑幫而言,覬覦政黨,趁機入侵並「寄生」政黨是天賜良機,在政黨本身,當然要具備高度警覺心,嚴肅並斷然處理黨內「黑金」成份,而非自我神格化。 更生人當然可以參加政黨、當志工、奉獻政治,但要升格為幹部、候選人、重要公職時,政黨必須自問,這是否符合社會期待?尤其是自我標榜潔白的新興政黨,最近正快速下墜,被訕笑淪為「堂口」,而政黨領導人居然唾面自乾、無所作為,這種政黨有能力成為控制執政黨嗎?反過來說,萬一它掌握執政權力,這些黑幫勢力不就正好堂而皇之進入權力核心,這會是台灣人民想要的嗎? (作者是基層公務人員)
吳采芳
2023-09-07
非綠的離心力與向心力
非綠整合,雷聲大,雨點小。有人說:非綠如果不合作,最後什麼都沒有;非綠合作,才有勝選機會。其實,下架民進黨,非綠各方的有利程度不同;民進黨繼續執政,他們的利弊得失也不同。所以,侯、柯、郭的競合,伴隨著急撥算盤的聲音。三人幾個月高來高去,支持者還是七上八下。有別於算術,政治是一個慾望城國。犧牲小我,成全大局,很高尚,殊不知,這種想當然耳,違背了政治的第一條:政治來自人性,而人性有幽暗的一面。 不顧中國武嚇台灣,夏立言奉朱立倫之命,從去年八月(裴洛西訪台)至今,數度前往中國。圖為「海峽論壇」日前於中國廈門舉行,國民黨由副主席夏立言(左)率團出席,並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右)。(資料照,國民黨提供) 不顧中國武嚇台灣,夏立言奉朱立倫之命,從去年八月(裴洛西訪台)至今,數度前往中國。朱立倫不是參選人,他在想(圖)什麼?至少可作以下推想:一、強化自己的兩岸代理人角色,二、鞏固國民黨的在野盟主地位,三、扮演中國拉住台灣的槓桿,四、國民黨若繼續在野更需要靠山,五、游離的派系黑金也需要中國共管。獨攬兩岸關係,牽涉到國民黨的興衰,以及該黨權貴的利益。一個簡單的近例:雙城論壇,縱使柯文哲有始有終,獲取北京另眼相看,但任期屆滿走人,這條管道也只能轉手蔣萬安。此所以,寧可得罪國內主流民意,國民黨也要同屬一中、反對台獨、兵凶戰危唯一歸咎民進黨。總之,確保國共關係超穩定、無可取代。相形之下,侯備受深藍、派系冷眼,黨中央一副不急的樣子。朱立倫的運籌帷幄,有自己的一套戲法,侯即使「打死不退」,也拿總教練沒辦法。 柯文哲,目前是郭台銘攪局的受益者。「郭柯配」,郭大哥先做四年,而柯宣示「一定用總統參選人身分選到底」,民眾黨的使命也是把柯送進總統府。二○一九,為了郭台銘,成立民眾黨。這回,柯既無北市府退路,又要顧國會版圖,不能任郭擺譜、拖拉。對柯而言,若總統府無法一步到位,當下要把握的是立委席次。國會版圖擴大,至少保留了二○二八香火。這個現實,當會影響他跟侯、郭競合的思維。柯選擇郭,存在被併購的風險,總參謀柯媽不知有何妙計。至於國、眾合作,主從之分與立委比例,在在影響未來藍白博弈。而柯文哲出門一條龍,回家宛如柯媽、柯妻、柯妺的「巨嬰」,情況與侯、郭有所不同。 二○二二,地方選舉,預告變天。偏偏,殺出一個程咬金。四年前後,郭都樂此不疲,他的動機與所圖,莫測高深。藍白兩道,恐怕只能自我解嘲: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像。這位企業家,未曾涉及政治實務,沿襲了商戰的有錢是老大、藝高人膽大。不過,支持度至少必須突破「一成」不變,「主流民意」盟主方能當仁不讓。他一再強調,參選是為了團結非綠,以免保送賴清德。但藍、白支持者,至今參不透此一禪機。九月十九日開始連署,籌碼的累積速度,藍白能否整合見真章。而郭稱副手肯定是位女性,以戰逼合會不會漸行漸遠?按理說,連署、組黨兩箭齊發,爆發力比較強,力挺者也比較踏實。但,「不要議會監督」,意味他對國會版圖並不在乎。郭式特立獨行,假使真如自稱的大公無私,他想促成的是「侯柯配」還是「柯侯配」,搞不好是跟著感覺走。倒是,盛傳郭的發言人,月薪達四十幾萬。簇擁著他的「狗頭軍師」、「牛鬼蛇神」,巴不得好野人繼續玩下去,共同富裕,也是人之常情。 政治是斜槓人生,卻玩得動見觀瞻,郭台銘算是不虛此行了。他多玩一天,侯就被多折騰一天,貴族藍也莫可奈何。郭,不笨也不傻,看來想對另兩方採取離間及各個擊破。假使侯、柯整合不成,或者整合也無法篤定贏賴,那就需要他這塊拼圖了。於是,他為自己創造了最大的邊際價值,可進可退。不爽的話,國、眾、侯、柯也得設法化被動為主動,對郭逼合甚至逼退。即便如此,國、眾、侯、柯還是各有利益考量,利人損己划不划算,還要精打細算未來發展。內參民調,侯、柯兩方皆稱穩居第二,互不相讓。如果雙方內心認定賴的贏面大,退而求其次瞄準國會,可能主導各自的競合策略。而那種思維下,競爭大於合作,並不令人意外。果真如此,可能導致沒有棄保的多腳督。非綠動態,離心力與向心力仍在拔河。 當然,絕對不能忽略另兩個變數:侯、柯、郭戲劇性整合成功與支持者的反應冷暖,以及,北京如何介選與華府的相對作為。前者,三方機關算盡,支持者能化敵為友嗎?後者,中美互槓在民主大選對哪一方有利?
自由時報社論
2023-09-07
省中第一名
省中第一名 柯文哲高中成績很好,不少人拿出來討論,有很多稱讚的聲音。我看到的不是他高中成績很好的事情,而是記得有一次他接受媒體的訪問,他說自己想念第二類組,想念台大電機系。 柯文哲的大學同學說他在台大醫學系的時候綽號叫做卡特 cutter,就是什麼都亂切一通。柯文哲雖然是個優秀的高中生,但人生非常悲哀,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決定。大學的科系和工作、甚至配偶是父母決定,生小孩、生幾個小孩是妻子決定。 想想這樣的人生也是非常痛苦,難怪在各方面都可以觀察到他潛意識對這個世界不滿的跡象,想要成為一個破壞者的扭曲心態。 表面上的成績真的不能代表什麼,在有限的範圍裡面填鴨練習,考試的內容幾乎完全都不是人生最需要的東西,如果只有這樣的訓練,人生會有很大的問題。 只要能夠逼迫自己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得到好的成績,像我這麼笨,智力測驗的分數並不高,還不是省中第一名,這些能夠代表什麼嗎?真的幼稚又無聊!而且我看楊斯棓醫生的貼文,新竹中學甚至每一科都有全校的排名,這是什麼超級變態的行為? 西方的哲學強調浪費自己的天賦是一種罪惡,因此要尋求自己的興趣,從事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把自己的天賦發揮到極致。 我們的社會可能還停留在謀生的階段,因此能夠念到大家都羨慕的科系,將來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是家長主要的期盼。 很多人擔心小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怕被台灣這個畸形的教育消磨掉人的尊嚴與信心。對於這種擔憂我非常了解,但是沒有一種教育是理想的方式,只有大家能夠了解,每一個認真的生命都非常美好,這才是真正的出路。 家長可以抱怨學校的教育不好,沒有讓自己的小孩感受溫暖或教成出類拔萃。但只有學校教育是這樣嗎?家庭教育的影響真的不容忽視,人生最重要關鍵是自我的教育訓練,永續學習並不是一句空話。不少學業成績優秀的高中生,學校畢業以後再也沒有看過任何一本書,中年以後除了謀生的技巧以外,也只能人云亦云,頭腦空空。 人的一生,學校教育只在初始階段,不能保證我們將來在職場上遇到什麼環境? 碰上什麼人? 遭遇到什麼事? 最後如何面對死亡? 要由誰來幫我們選擇? 要看一個人聰不聰明,有個很簡單衡量標準,就看他過得快不快樂,聰明的人一定會想辦法讓自己快樂。
李忠憲
2023-09-07
藍媒做假報導無要無緊
最讓人不解的,莫過於藍媒用了自己記者拿到的不實材料,做出來一個假報導,被北檢認證不實,還是能安全下莊,無要無緊,這樣豈不是讓藍色媒體發現,以後不管我們做什麼假報導,反正也不會怎樣不痛不癢嗎?
TW觀察人
2023-09-06
聯合報這樣面對司法認證的假新聞
聯合報這樣面對司法認證的假新聞 聯合報造假新聞遭北檢認證,今天終於面對了,但是; 放在A4側邊 標題是記者高凌雲沒錯 內容描述聯合報多辛苦查證 都是那個消息提供者壞壞 道歉的篇幅比郵票還小 除非開除高凌雲,否則都是假的
曾韋禎
2023-09-06
指控的人要達成的效果
「我們全球缺蛋在艱困的時刻,短時間內發揮各自的貿易能力和人脈資源,為台灣人民進口雞蛋,請各界不要再抹黑我們都在發國難財,大家都是真心為台灣做事,這樣的指控實在太沉重,只怕以後沒有人敢挺身而出幫台灣度過難關。」 或者說,「沒有人敢挺身而出」,就是做這種指控的人要達成的效果。 指控者的利益,在於「天下大亂,情勢大好」;民眾的利益,則是解決供應問題。偏偏供應商真的把問題給解決了,那也就壞了指控者的利益。既然如此,那就一定要讓供應商惹上麻煩才行。否則,以後要怎麼讓天下大亂? 這是一種充滿台灣特色的採購糾紛:一般來說,採購會發生糾紛,是因為供應商沒能處理好問題;但在台灣有時候卻是反過來,正因為供應商把問題處理好了,所以會惹禍上身。指控不一定要以定罪為結果,哪怕最後沒能給你定罪坐牢,也要讓別人嚇到不敢再出來。 社會上有人會做這種指控,倒也不足為奇,畢竟只要人口基數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免會有具備這種人格傾向的人。 問題是,為什麼連這樣明顯害人害己的指控,都可以在普通民眾當中找到相當多的附和者,引起不小的波瀾? 這不是孤立事件,台灣社會的輿論氛圍近年有趨於刻薄化的傾向,對於挺身而出解決問題的人非常嚴厲。舉例而言:疫苗還沒到時抱怨怎不讓我快點打,有疫苗時又罵圖利藥廠;雞蛋供貨少時抱怨沒蛋吃,充足了又要罵廠商發國難財。這種心態永遠沒有滿意的一天,總是在那邊滿地打滾,抱怨事情怎麼沒有做到更好?為什麼沒有讓我更舒服?是不是故意想佔我便宜? 說到底,這類指控會有滋長的機會,是因為像這樣心性刻薄的人聲量越來越大,輿論氛圍日趨刻薄。所以指控一拋出來,就能一犬吠影、十犬吠聲。到後來,辦事的人不管怎麼做,都是罪大惡極。 民主政治,讓一般民眾有透過程序影響政治的機會。如果這種心性刻薄的人在一個社會佔上風,就會演變成逆向淘汰:出來辦事的人越來越少,應付的人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問題就會遲遲無法得到處理。於是,小問題會變成大問題,大問題會變成無法收拾的問題。整個社會進入慢性自毀模式。 即使如此,這種心性刻薄的人大概也不會覺得有哪裡不對,繼續滿地打滾,抱怨日子難過,皆諸政客誤我。 那又能怎麼說呢?
陳怡凱
2023-09-06
在野黨到底壞還是笨?
老是要搞到產業界都看不下去反擊,到底壞還是笨? 今天8家協助專案進口雞蛋的蛋商以及1間提供倉儲的廠商都跳出來發表聯合聲明,甚至還蓋上了公司章或負責人簽名,可見正式程度。其中最後一段話更讓我有感觸,以後誰敢再幫台灣度過難關? 其實多跟各產業的從業人員聊聊就知道,大家現在能不碰就不碰跟政府有關的案子,除了法規繁雜,還要背負上這種莫須有的罪名。更何況這次進口蛋專案是響應政府號召協助穩定物價,卻被在野黨講的十惡不赦,真的只有「心寒」兩個字可以形容。 以交通委員會負責監督的公共工程為例,近年來重大工程屢屢流標,為什麼?因為真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做。不只是預算問題,政府工程出差錯是要坐牢的,甚至完全合法也會被無端抹黑,前鎮漁港就是個例子。而且民間工程需求那麼強勁,有得選擇,誰願意跟政府打交道? 無論是進口蛋還是公共工程,這種惡質抹黑傷害的不是任何特定政黨的選情,而是全民福祉。長此以往,無論誰執政同樣都要面對,看看近期新竹市多項工程流標就知道了,真的不要那麼短視,就算靠抹黑成功上位,你們也只是為自己製造更大的問題而已。
林俊憲
2023-09-06
侯友宜想做假新聞抹黑賴清德 沒半天就翻船
侯友宜想做假新聞抹黑賴清德 沒半天就翻船 新北市政府上午配合柯文哲網軍,發布假訊息稱賴清德萬里老家是違建。 後來發現,新北是全國礦業用地既存建物最多的地方,如果這樣就判人家死刑,侯友宜恐怕會自己會先被搞死。不到半天,馬上改口,這是隨時能就地合法的既存建物。
曾韋禎
2023-09-06
«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AIT提二戰文件未定台灣地位 美國務院背書:中國刻意扭曲
黃靖媗
尼泊爾的警鐘 台灣不能走向親中自毀之路
羅浚晅
不反共不能救國
林保華
轉向背反 政治亂象
李敏勇
想像林佳龍和王毅兩岸外交部長在歐洲巧遇的現場
尤榛嚴
不是等紅燈!公館下午3點半大塞車畫面曝光 網轟藍委:別再造謠
劉晉仁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黃國昌搶先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然後呢?
尤榛嚴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坦承聽命黨中央 台中國民黨幽靈連署 34人皆認罪
陳建志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