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幸福的 關鍵

幸福的 關鍵

幸福的關鍵 亞運不斷傳來獎牌的消息,是台灣變強了?還是亞運水準降低了? 上次在阿霞飯店吃飯的時候,聽從美國NASA回來的國網中心主任講橄欖球與人生的哲學,我在美國唸書的同學還有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看不同的體育賽事,橄欖球、棒球、籃球等等,德國的同事會喜歡看足球,在台灣就很少,知識分子花時間狂熱的喜歡看運動的不多,也很難成為交際應酬的話題。 運動這個在美國、歐洲或日本非常重要的教育科目,在台灣沒有放在它應該有的地位上。我從念中學以後,因為認真讀書,完全不知道運動的重要,甚至體育課都拿來算數學,一直到念完博士、當到教授,都不了解運動的重要性。知道它的重要性是在太陽花運動之後,反省以往的人生,開始跑馬拉松,我才清楚運動在人生裡面,應該所要佔有的地位。 我們觀看棒球比賽聽到體育記者的報導,壞壞壞連三壞,還有各種不同的術語,語氣、情緒流露出來給觀眾的感染,比賽過程當中,不管是惋惜、興奮、快樂、悲傷等等,這些跟看一場電影或欣賞一場歌劇,一樣充滿著極大的樂趣。 上次聽柯文哲講看棒球很無聊,(老人與海對他也很無聊),這句話我不是現在才聽到,當年我高中的數學老師也曾經講過類似的話,只要知道最後的比數,到底贏或是輸就可以了,花那麼多的時間去看棒球比賽到底是要幹嘛?當時我也深感認同,幸虧我有去德國混了幾年。 喜歡看電影的人都會比較各國的影片,歐洲許多的電影常常步調非常緩慢,一個動作或鏡頭時間會停頓或拖長許多,不像許多好萊塢電影一樣提供很多感官的刺激。一開始我看這些電影,覺得沉悶無比,不是想離開電影院,就是想要睡覺。慢慢地,我發現原來導演在這些故事的陳述當中,留時間給觀眾仔細觀察、深刻思考,慢慢地我也就喜歡上了這些所謂的歐洲電影,每次看完之後,總覺得帶著很多收穫離開電影院。 那些無法體會運動比賽樂趣、緩慢藝術或生命過程的人,這種效率導向、毫無生活情趣、缺乏深度思考,是我們的教育所造成的,這些人硬要在自己或別人的人生,打上一個最後的分數,沒有分數就不知道怎麼生活,想想也是悲哀。 國小高年級的時候,節慶與體育活動時我會去體育場當小販,賣一些汽水、餅乾、熱狗之類,一方面賺些外快,另外一方面可以免費看些表演以及運動的節目。 算起來我是很早就會進入這些場所的人,後來也會花很貴的門票去美國看NBA的比賽。 台灣的體育現在變得很強,經濟、人權、社會、文化、體育等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現在在海外的台灣人不會像我們當年有那樣的困擾,老外不知道台灣在哪裡,或者以為台灣就是泰國,運氣真的很好! 詹姆士說民進黨完全執政八年,竟然進步成這樣子,如果台灣沒有國民黨這些政客,不曉得會飛到什麼地方去。 創新和創意只有在民主的地方才會有所可能,只有這種地方才會有自由,幸福的關鍵是自由,自由的關鍵是票要投對! 台灣網球選手許育修(右)、莊吉生(左)29日在杭州亞運網球男子雙打項目奪冠,兩人開心咬金牌慶祝勝利。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李忠憲 2023-10-02
期待美國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

期待美國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

美國總統拜登,九月廿五日在白宮宣布:「與庫克群島、紐埃兩個島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強調「太平洋島國與美國的歷史和未來彼此交織」。 看看庫克群島與紐埃、再想想台灣,讓人感慨萬千… 庫克群島面積二四○平方公里,人口一萬七千多人;去年才被美國承認為主權國家的紐埃,面積二六一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七百人。領土與人口堪稱迷你小國的庫克群島與紐埃,民主世界領頭羊的美國都尊重它的存在價值、承認其為主權國家,並與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著實讓人感佩。 讓人遺憾的是:面積/人口分別是庫克群島與紐埃兩者加總的七二倍/一二四○倍,組成國家要素(人民、領土、政府、主權)一應俱全的台灣,除是白宮「否定」中國野心時所講的「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無涉台灣代表權」外,白宮並未「肯定」講明,「不是」這、「無涉」那的台灣,既未獲美國承認為主權國家、遑論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台灣,究竟是什麼? 台灣的人均所得、經濟規模、外匯存底、教育及醫療水準、《自由之家》評分九十四的民主自由度⋯,在全球評比,毫不遜色!台積電的晶圓、大立光的手機鏡頭、日月光的IC封測、捷安特的自行車等等,都是世界第一!連國境遭中國軍機戰艦嚴重騷擾挑釁的頻率,台灣也是全球第一!這樣的台灣,美國總統跟幕僚們沙盤推演,是以民主國家身分參與國際社會活動,還是以國際孤兒身分飽受國際排擠,對世界的安定和平較有作用? 保守的英國,在外相走訪中國同時,其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於八月卅日挑明講:「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國名是中華民國」。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英國的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可以,美國的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呢? 美國如果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並建交,盤旋台灣上空的「疑美論」自然煙消雲散!反之,台灣如果落入共產中國魔掌,是台灣的悲劇,更是自由世界的悲劇!期待美國總統在白宮宣告「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台灣與美國的歷史和未來彼此交織」的時刻,早日到來!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3-10-02
一場音樂會、兩個人、等三年

一場音樂會、兩個人、等三年

20231001 一場音樂會、兩個人、等三年。 這場Hans Zimmer的音樂會原本的日期是2020年10月21日。 這年,肺炎從武漢蔓延,4月12日復活節,Bocelli在米蘭教堂演唱了奇異恩典,現場空無一人,只有無數的亡靈合掌聆聽,而他們的肉身或堆積在醫院或等待著棺木或等待著被下葬。同時,在台灣有一位叫阿中的阿伯帶著一群戰士將最兇猛的初期病毒擋在國門外。 主辦單位宣布音樂會延期,已購票者可以選擇保留或退票。 第一次,我們選擇保留希望。 2022年4月24日是音樂會第一次延期後的日期。 這年的前一年已經弱化的肺炎病毒開始在台灣散開,6月4日日本支援的第一批AZ疫苗抵台,不久美國支援的莫德納疫苗也抵台,台灣的國產疫苗也問市。懂的人都會搖頭嘆氣說:"台灣神明們也太寵台灣人了吧!"不懂的人會在那邊怒氣衝天。 主辦單位宣布音樂會再次延期,新的日期是星象不妙的2023年下半年,已購票者可以選擇保留或退票。 第二次,我們仍選擇保留希望。 2023年10月1日,我們坐在北流音樂中心聽著音樂會,有幾首曲子擊中心底深處,眼淚滑下臉龐。這三年來發生了很多事,我們見證了不少往上提升的人,也目睹了不少向下沉淪的人。原來,三年足以決定一個人往後千年的命運啊!  
印和闐 2023-10-01
貴族的責任

貴族的責任

貴族的責任 AIT孫曉雅處長說她女兒就在當兵,她和她的丈夫都以女兒為榮,跟國民黨那些爛貨相差甚遠,真不知道台灣人為什麼要崇拜那些像爛泥般的國民黨政二代?連章萬安那樣把章換成蔣,也可以得到那麼多的支持。 以前我曾經接待一個來自美國的女教授,她做很多戰地通訊的研究,吃飯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她的爸爸是將軍,她自己就是ROTC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出來的,這個女教授說在她們的文化當中,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生涯選擇。 一個人高不高貴是來自他的行為,是不是貴族是來自這個家族的價值選擇,怎麼會膚淺到用逃避兵役,跑車、帝寶等物質享受,甲等特考、還有血源及特權來決定這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 國民黨那一套教的就是這些,真不知道年輕人還加入國民黨的到底頭殼在想什麼? 歐美的貴族確保菁英下一代的方法是磨練,然後賦予他們勇敢、責任、榮譽、同理心等等;而台灣國民黨的貴族就是能混則混、能撈則撈,撈不到就寧願投降中國! AIT處長孫曉雅與家人在土耳其團聚(圖/美國在台協會 AIT臉書)
李忠憲 2023-10-02
請假113天vs.請假20天

請假113天vs.請假20天

  今年初,筆者因為身體不適,開刀手術,請假廿天,爾後重返教書職場,盡心盡力工作。但因為教師考核辦法中規定,「甲」等考績最多只能請假事病假十四天,所以筆者該學年度的考績為「乙」等,考績獎金從一個月變成半個月。規定如此,基層小老師也只能遵守。 當我看到新北市長侯友宜為了拚總統選舉,拋下市民請假一一三天,四個月薪水逾八一萬元加上年終二.五個月五一萬元,爽拿一三○多萬元時,不禁想問,縣市首長請假四個月,這不是「擅離職守」嗎?哪一個民間公司或公家機關單位可以接受這樣長時間請假的員工?   侯友宜市長辯稱法律規定可以累積「三」年的休假來一次請假,那基層老師或公務員可比照辦理嗎?正因為基層老師或公務員請假超過廿八天考績將列為「丙」等。 當我看到民選縣市首長明明是人民公僕,可請假達一一三天,卻辯稱自己只有請假七七個工作天(扣除週休兩天),請領的薪資會捐回市庫時,試問,哪家公司會佛心地發薪水給一位四個月內上班日天天請假的員工?請長假可扣除週休兩天,只請工作天嗎? (作者為國小老師)
宜和蓒 2023-10-02
馬文君上深圳衛視唱衰台灣

馬文君上深圳衛視唱衰台灣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完工典禮後,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被前海軍顧問郭璽點名,將潛艦國造的機密資料交付外國,根本是「賣國立委」! 沒想到馬文君沒在怕,竟然上中國的深圳衛視高分貝挖苦唱衰台灣,說民進黨當局為拉抬選情,並為即將卸任的蔡英文留下「政治遺產」,趕鴨子上架地給台灣首艘「自製潛艇」來了一場沒有真正下水的「下水儀式」,被諷刺為「乾洗」;最不可思議的是她竟咒罵「海鯤號」為海底棺材,並批民進黨當局「兩年造三艘、四年達十艘、將解放軍拒止在第一島鏈」內的戰術為「癡人說夢」! 馬文君身為國會委員,去對岸大放厥詞,以上言論坐實叛國標準條件了!難道我們就無言以對,眼睜睜地看她囂張妄為,不能法辦嗎? 中共總是宣稱台灣是其固有領土,並經常恐嚇要武統台灣,然而最可怕的並不是中共,而是台灣內部的同路人,馬文君及她所屬的政黨唱衰台灣、擋國防預算、扯後腿,無所不用其極。讓我們在二○二四大選,下架「賣國立委」,並拒投她所屬的「中國國民黨」!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李欣芬 2023-10-02
市府公務員真正頭痛的事

市府公務員真正頭痛的事

竹科的人很少有跟公部門打交道的經驗,會有這種自以為是,也是意料中事。 ​就好像五洲製藥「第一先研究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公務員的想法也是一樣「第一先求不出事情,再講求服務人民」。 ​新竹市政府公務員在意的,並不是這區區一人五百元的中秋節禮金。而是這筆支出,明明從林政則時代以來,到現在都快二十年了,年年編列,也不是圖利特定人士,也從來沒出過什麼問題;到了高虹安任內,卻突然來個翻臉不認人,拿中秋節禮金來做文章。 ​如果高虹安是真心覺得這件事不對,想解決問題,她應該做的是改革從現在起,看是要取消、還是換個名目都可以,但至少要既往不咎。 ​但很顯然,高虹安是為了要轉移社會大眾對自身弊案的注意力,並且栽贓給林智堅,才會無事生事熱炒中秋節禮金這個題目的。 ​這件事讓市府公務員腦中警鈴大響。原本覺得毫無爭議性的業務,都可以無端生出爭議來,那以後市府裡面還有哪個員工的位置是坐得安穩的?哪天高虹安自己心情不爽,是不是又要拖幾個余文出來祭旗? ​棒球場也是這麼一回事。明明在少得可憐的十二億預算的範圍內,已經把球場連同地下停車場,盡可能做到最好的程度。即使有待改進事項,也可以循正常驗收管道,去責成廠商改善。 ​但是到了高虹安手上,挖啊挖啊挖,每個人都變成土城候選人,每個人都剉咧等。 ​這才是市府公務員真正頭痛的事。「五百元」從來就不是問題的本質,「公務員隨時會被拖出來祭旗」才是。 ​當初市府公務員,可能基於階級慣性,大多都把票投給了高虹安。現在,他們算是吃到苦果了。 ​至於竹科人,對於政治,與公務機關的認識,還是太淺了。    
蕪菁雜誌 2023-10-02
國民黨裡個個都是馬文君

國民黨裡個個都是馬文君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28 日下水,我們一起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但你可知道在建造過程中,國民黨立委擋了多少次、提了多少次凍結預算嗎?光是今年一月,國民黨就祭出了 2832 案海量戰術,刪凍潛艦戰機預算。在他們盡全力扯後腿之下,我們還能見到國造潛艦下水,簡直是天祐台灣! ​ 先不管究竟是誰把潛艦資料送去外國,大家來看看過去兩年國民黨擋了多少國防預算! ​ 2021 年度: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提案,針對提升 F16A/B 型戰機性能,110 年編列 25 億元預算,凍結 2 億。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針對 F16A/B 型戰機性能,凍結 5 億元。 國民黨馬文君、溫玉霞、江啟臣、呂玉玲提案凍結 111 年度潛艦國造預算,凍結金額二千萬元至五十億元不等。 國民黨呂玉玲提案,針對「新式高級教練機」,凍結 5000 萬元。 江啟臣提案,針對新式高級教練機,且凍結 10 億元預算。 2022 年度: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等人對於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今年執行 95 億餘元的預算,提案凍結 30 億元。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則針對國軍魚叉飛彈預算 14 億元,提案凍結 6 億元。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針對,台灣最核心的左營軍港改建預算 30 億元,提案刪除 10 億元,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則要凍結 15 億元。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針對海軍提出的軍事裝備設施,包括新購方陣快砲、相關裝備戰鬥系統提升、飛彈防衛系統、潛艦國造等經費,提案刪除軍事裝備及設施 2 億元。 台灣要有自我防護的能力,這是華府建議且大力協助的既定方向,我們怎能忍受國會裡塞滿一群說要「敵友等距」、效忠對象不明的「馬文君們」? 從這些誇張離譜的行徑,更證明國會裡需要增添一個徹底「效忠於台灣」、「專注於國防」的政黨黨團。 基進民進,雙本土政黨穩住台灣! 基進前來固國防,台灣安全更有力! 圖片來源:截自台灣基進
台灣基進 2023-10-01
「參加台灣的建國紀念日」

「參加台灣的建國紀念日」

今天看日本的媒體報導,有一條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位於群馬縣高崎市的東京農業大學附屬第二高中(東農ニ高)吹奏樂部的同學們,昨天去拜訪了高崎市富岡賢治市長。向市長匯報了10月上旬將來台灣表演、參加國慶日遊行的事宜。 富岡市長表示「台灣的食物很好吃,是一個很棒的地方。你們是高崎之光,得到這次機會很不容易。祝你們表演成功」。 東農ニ高的吹奏樂部在日本非常有名,經常在日本國內的重要比賽中取得良好成績。因為穿著綠色的衣服表演,而得到一個愛稱叫做「翡翠騎士(EMERALD KNIGHTS)」。 去年國慶日,日本京都橘高校管樂隊(橘色惡魔)的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台灣掀起了一陣旋風。主辦方文化總會決定,今年邀請京都橘高校的主要競爭對手——東農二高,來台灣表演,希望透過加深和日本方面的青少年文化交流,使日台關係更上一層樓。 東農二高擁有悠久的歷史。他的母體是著名的東京農業大學。創辦人為幕末至明治時代的政治家、外交官榎本武揚。秉承農業是國家之本的思想,為日本培育了眾多的農業人才。 東京農業大學附屬的各級學校的啦啦隊是非常有名的。他們有一個著名的舞蹈,叫做「青山岸邊」,是由一群男生,每個人舉著兩根白蘿蔔跳舞。俗稱「大根踊」,非常有儀式感。YouTube上有很多影片,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下。我本人非常期待看到這個表演。 去年京都橘高校來台灣,是和北一女中一起表演的。而這一次翡翠騎士來台灣,是和建中一起表演,相信一定會引起轟動。 我個人認為很有意思的是,今年日本媒體報導東農二高要來台灣表演這件事時,很多地方媒體的標題是「參加台灣的建國紀念日」,乍看之下很有新鮮感。因為,第一,「台灣」以前很少出現在日本的地方媒體上。 第二,日本的全國性大媒體,大部分不敢得罪北京,在報導台灣時,都盡量避開「國」這個字。國慶日也往往被寫成「雙十節」。而日本的地方媒體,大部分都沒有在中國派駐記者,所以直接用「國」稱呼台灣,也不怕中國抗議。 光憑這一點,我就認為,東農二高來台灣表演非常有意義。 #矢板明夫 上圖來源:群馬電視台  
矢板明夫 2023-10-01
無論如何你都會後悔

無論如何你都會後悔

無論如何你都會後悔 一般我們比較常看看到的是莎士比亞說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齊克果說:Do it or do not do it — you will regret both. 「做或不做,無論如何你都會後悔」。 齊克果這句話表達了對人類存在和困境的深刻理解,反映了生活選擇經常是矛盾和困惑的性質。 人類的經歷總是充滿了後悔,無論一個人選擇怎樣行動。這揭示了一個悖論,無論一個人決定行動還是不行動,後悔都是不可避免的。這個觀點在存在主義哲學中得到了呼應,它強調了「無法逃避選擇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和後悔」。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面臨無數的決定,每一個決定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存在。我們做出的選擇,或者選擇不做,塑造了我們的存在,勾勒出我們的道路,定義了我們的生命。然而,隨之而來的焦慮和不確定性常常導致後悔,這是一種典型的人類情感。 由我們的選擇帶來的痛苦是存在主義哲學中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這是由於我們對行動負有巨大的責任,並由生活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而加劇的情感。存在主義者認為這種痛苦是無法避免的,它是人類條件的一部分。 後悔的不可避免性雖然看似是一種悲觀的觀點,但它也提醒著我們人類經歷的豐富性,強調了自省、自我意識和接受的重要性。通過理解和承認我們的選擇帶來的固有不確定性和後悔,我們可以過上更真實、更有意義的生活。 這句話有時候會用在職業生涯的重要選擇上面,更多用時候在婚姻或小孩等更個人的生活方面。 反正都會後悔並不代表不用負責任,反過來說就是一定會後悔,所以要更心甘情願的負責任。這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態度。
李忠憲 2023-10-01
習近平是獨裁者

習近平是獨裁者

習近平是獨裁者 即使公視給這種反戰言論(反美、放棄軍備投降)這麼大的版面,反戰的學者還是不滿公視把題目設為「如何與獨裁者談判。」 認為這是預設立場,意思是說習近平不是獨裁者,他們可能認為美國才是獨裁者,所以這個題目很偏頗。 剛好最近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直接罵習近平是獨裁者,引起中國和德國之間很大的風波,中國強烈抗議之後,德國外交部長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再加碼批評。 我看反戰的那一方可能要開始說德國政府也是獨裁者了,是個不可靠的國家。 德國外交部長為什麼說習近平是獨裁者? 是因為習近平執意想要侵略併吞台灣嗎?完全不是! 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只是表達立場,德國基本法的第一條人性尊嚴不可侵犯,而習近平就是犯了這一條。 叫人家獨裁者是天大地大的事情,一個非常強烈攻擊冒犯的名詞。尤其來自聯邦德國首席外交官的外交部長,針對德國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最有權勢的人:習近平。 這已經是超越國家利益的事情,是關於人性尊嚴基本的態度。德國的經濟很大的部分還是取決於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外交部長直接稱習近平為獨裁者,當然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情。 而且更值得我們注意的,在充滿賣國賊的台灣,還有台灣的立委到中國的電視去說台灣的潛水艇,基本上是不堪一擊,騙人的。 德國的外交部長講習近平是獨裁者,完全是從習近平對人權傷害所提出的論點,這與台灣無關。 台灣應該要特別注意這一點:正要併吞我們中國的領導者,是個貨真價實的獨裁者,這不只是一個國家要侵略另外一個國家的問題。 而是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家意圖侵略另外一個民主國家!台灣願意接受獨裁者習近平的統治嗎?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的統治?  
李忠憲 2023-10-01
蔣萬安草包到吹噓山區是YouBike熱點

蔣萬安草包到吹噓山區是YouBike熱點

蔣萬安草包到吹噓陽明山、南港山區是YouBike熱點 蔣萬安就是草包,居然跑去韓國吹噓陽明山、南港山區是YouBike熱點;被議員抓包後,交通局坦言,已移除非現階段設站目標的山區。所以,蔣市府還真的把陽明山列為廣設YouBike的地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607617
曾韋禎 2023-10-01
「寵辱皆忘」范仲淹

「寵辱皆忘」范仲淹

「寵辱皆忘」是怎樣的人生境界?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又是怎樣的生命情調? 中國宋朝的政治家范仲淹感嘆「微斯人,吾誰與歸」,是何等的孤獨? 再怎樣的孤獨,對於朝政,對於天下蒼生,該進言還是要「盡」言;進了言,屢遭貶謫,還是要「盡」言。「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他的為官哲學。 今天是范仲淹的冥誕,他出生於989年10月1日,江蘇吳縣人。 范仲淹在朝為官時,由於上書直諫而遭貶抑,他的朋友梅聖俞作了一篇〈靈烏賦〉送給他,勸他要識相,不要做一隻討人嫌的烏鴉,要做一隻人見人愛的鳳凰。范仲淹不以為 然,也寫了一篇〈靈烏賦〉,仿烏鴉的口吻來表達他的抱負與理想,賦中有一句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胡適讚譽說:「這篇賦是中國古代哲人爭自由的重要 文獻。」「『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當時往往是指諫爭的自由,我們現在叫做言論自由。」 其實,古代的諫爭,或今人的直言,如果須要冒著身家生命的危險,就不叫「言論自由」了。 在帝王時代,像范仲淹這樣提倡諫爭直言,那是需要知識份子的風骨與勇氣。 1043年(慶曆三年)7月宋仁宗將范仲淹調回朝廷任副宰相,與夏竦、韓琦一同推動改革,史稱「慶曆之治」。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項改革計畫(這就是中國史上著名的《答手詔條陳十事》)。 范仲淹罷黜許多不適任的官吏,引發官場風雲,富弼同情那些被罷的官吏,向范仲淹說:「范公只是一筆畫掉他們的名字,怎麼知道他們一家老小都在哭泣?」,范仲淹回應說:「一家哭,也比一路哭好。」 其實,范仲淹對自己的家族相當體恤而照顧,他在朝為官時,購置「義田」千畝,提供給族人耕種,「以養濟群族之人」。 前述所謂「慶曆之治」,推動歷時僅一年。范仲淹等人的改革即遭政敵反對,宋仁宗下詔廢棄慶曆新政,范仲淹和富弼等人被撤去軍政要職,輾轉其他多處就任地方官。 范仲淹真能如他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寵辱皆忘」嗎? 他於1052年過世。
李筱峰 2023-10-01
嫉妒心使他們見不得別人好

嫉妒心使他們見不得別人好

  台灣國造第一艘潛艦,2023年9月28日由蔡總統親自命名與舉行下水典禮,這是值得慶賀的國家大事,在野勢力居然不滿,立法委員出來嗆聲,特定媒體跟著唱反調,令人熟悉的套路,凡是對台灣發展有利的國家政務,他們一律反對。 民進黨執政已八年,在野勢力不甘心,明年1月13日大選,下架民進黨的口號喊得很響。有些人認為,這是對執政黨的一種「仇恨」表達。但這八年,有三年全球處在嚴重疫情,台灣的經濟持續繁榮、社會相對安定、國際外交關係提升,在野勢力很「嫉妒」嗎? 朱敬一院士對陳吉仲、陳時中等幾位前任部長,及前北農董事長吳音寧的遭遇,評論是因「社會仇恨值」超高而卸職。 「仇恨」是一種嚴重的情緒反應。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版的解釋是:「因敵對而產生的憎恨」。在精神病理學的解釋,仇恨通常與攻擊連結,也就是為了表達仇恨的情緒,而出現攻擊行為。 筆者的觀察,在野黨其實是嫉妒為台灣做出貢獻的政務官,歹勢轉生氣,用「十足惡意、斷章取義實施言論攻擊。」(引用朱敬一院士的評語)。然而政務官下台,在野黨就得勝了嗎?這就是在野勢力的阿Q精神。 在野政黨提不出有效的監督方法,卻又見不得執政黨做得好,遂用言論攻擊政務官,透過媒體宣洩負面情緒(acting out),從心理防衛機制來說,這是「扭曲、投射與嫉妒」綜合而成的心態,不宜解讀為仇恨。 事實上,陳時中部長協助帶領台灣,渡過武漢病毒肺炎疫情最嚴重的三年,卸任後應該頒給國家勳章;陳吉仲任內七年對台灣農業的貢獻,更應該要記載在教科書,讓後輩傳頌。民進黨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政務官,鞏固主權,帶領國家往前進,是值得信賴的政黨。 (作者是精神科專科醫師)
陳喬琪 2023-10-01
騙子講故事

騙子講故事

騙子講故事 賈伯斯(Steve Jobs)強調講故事的能力。他認為能夠吸引並影響他人的人,特別是能夠通過講故事來進行影響的人,具有巨大的力量和影響力。 基本上這就是騙子,有騙子的能力才有辦法成就一番事業,不管在政治上的革命或商業上的創新、甚至學術上的驚人發現,都需要騙人入殼。 我們家女王常常說:你就是騙子啊! 最近發現又騙了不少新的跑步同學,動機讓人開始,習慣才能夠永遠保持下去(領先),基本上我對臉友的影響大概就在動機,其他就要靠自己了! 寫了快10年,很多朋友叫我一定要繼續寫,最近想一想,每天寫的原因好像是一種自我催眠:把生活寫下來,時間就會留在那裡,然後生命永不消失。 我是因為有些需要才開始寫,因為不爽某些事情,害怕台灣社會變成自己不想要的那個樣子。 後來想一想,繼續寫是為了幸福的生活,我常常講幸福的關鍵是自由,而自由的關鍵是勇敢。 不會跑步一直跑步,不會寫文章卻一直寫文章! 勇氣是行動的開始,邁向幸福的第一步,無論是行動追求喜歡的女生,冒險做一份嶄新的工作,否定自我、拋棄過去的習慣,還是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都需要勇氣,勇氣對於幸福的生活是絕對不可或缺。 勇氣的第一種解釋是上戰場的士兵:他們克服內心的恐懼為了自己的國家不惜犧牲性命,奮勇殺敵。 勇氣的第二種解釋是卡繆做自己的勇氣,卡繆說:與眾不同,既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這只是意味著有足夠的勇氣做自己。 勇氣的第三種解釋是康德的有勇氣善用自己的理智,勇氣是思考,他的名言:有勇氣善用自己的理智,這句話是啟蒙運動的座右銘。 對於尼采來說,勇氣跟殘忍差不多,是對自己的殘忍,像皮鞭那樣的鞭打自己,勇氣是使我們能夠忍受不可避免痛苦的力量。人是最勇敢的動物,這是人類跟動物最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勇氣戰勝所有的動物。勇敢的人必須始終承擔責任,即使到了對自己殘忍的地步。 在後英雄的自由社會中,勇氣通常被視為純粹的私事,這些存在電影上遙不可及的行為跟一般人是沒有關係。但漢娜·鄂蘭認為勇氣是政治上的主要美德,尤其是在民主國家。 對於漢娜·鄂蘭來說,公共領域中的行動需要不同層面的勇氣。我們必須勇敢地離開私人領域的安全,冒險進入公共政治空間。 勇氣的第四種解釋就是在自己的認知上勇敢發表不同的看法,可能是地方爸爸或地方媽媽,每個人都應該要有這種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以為在這個世界,正義一定可以戰勝邪惡,西方的價值自然而然就可以消滅俄羅斯或中國那樣專制獨裁奴役人民的邪惡思想,台灣一定可以永久安全,維持現狀。 台灣能不能擺脫那面旗子,並沒有辦法靠蔡英文或誰,只能靠我們,在體制內和體制外分別努力,有勇氣的人越多,可能性就越高! 講那麼大的事情有時候很虛無,只有虛無的事情,生活會變得很奇怪,人會變的瘋狂難以相處。 先從小事情做起吧! 我要去跑步囉!
李忠憲 2023-10-01
馬文君迴避回應為何拒簽保密協議?

馬文君迴避回應為何拒簽保密協議?

馬委員發文提告,最後一句話講到了重點:「民眾越關心投入,就越沒有掮客上下其手的空間」,那我們現在就來好好關心吧! 因為她這洋洋灑灑一大篇,還是沒有回應我昨天的質疑: 第一,抄資料是否為真? 第二,抄的都是什麼類型的資料? 第三,上述資料,是否有牽涉潛艦聲紋曝光風險的機密? 雖然上面問題都還沒有獲得解答,但我還有幾個「支線任務」想要加碼: 第四,「麥當勞對面的神秘辦公室」都在做什麼? 第五,有沒有發生過把空軍司令叫去罵這件事?又是為了什麼「憂國憂民」的事而動怒呢? 馬委員提告加重誹謗,其實並不能澄清外界的質疑,因為「賣國立委」這個指控太廣泛,心證空間非常大。但我提問的都只是幾個很簡單的事實認定問題,說有或沒有就好,並不會很困難。 再來,馬文君還是完全迴避回應為何拒簽保密協議?早在2019年,就已經有媒體爆料「某長期在國防委員會的國民黨女性立委」,在潛艦機密會議上拒簽保密協議。我好奇的是,國防委員會的國民黨立委有好幾個,他們也都簽了,可見保密協議本身沒有問題。那為何就妳一個人不用簽?到底在規避什麼? 潛艦國造的案子,只能說是「業力引爆」而已,例如上面提到的「支線任務」,或許會發展成真正的主線也說不定?海陸空三軍,還有兩個軍種的故事還沒說呢! 最後,我要再次引用馬委員的話並回敬給她:「民眾越關心投入,就越沒有掮客上下其手的空間。」別再模糊焦點了,好好回答問題吧!
林俊憲 2023-09-30
77年前的匹茲堡時報有水晶球嗎?

77年前的匹茲堡時報有水晶球嗎?

昨天在臉友Woody Wu那邊,看到這個地獄梗: ​「美國對日本真仁慈,只給了他們兩顆原子彈」 ​「卻把中國國民黨給了台灣」 這是匹茲堡時報(The Pittsburgh Press )77年前說的話,看了真是一言難盡、捶心肝!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一年,1946年4月17日,匹茲堡時報以台灣悲劇(The Tragedy of Taiwan)為標題,做了這篇全版報導,結尾就是這段話。 匹茲堡時報曾是賓州僅次於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的第二大報紙,在十年前轉型成網路媒體。 就在匹茲堡時報這篇報導之後一年的1947年,台灣爆發了228大屠殺事件,隨後就是長達半個世紀的白色恐佈極權統治,到1988年初才解除戒嚴⋯ 一直到21世紀,台灣經歷兩次政黨輪替的今天,國民黨還一直在阻擋台灣人強化國防軍備,要買潛艦買不到只好自己做,歷經千辛萬苦,第一艘海鯤號終於完成,但是國民黨立委還在找麻煩⋯ 77年前的匹茲堡時報,是有水晶球嗎? 台灣人要終結這個地獄預言,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 更新補充網友Stephanie Cheng留言: 「希望我那些喜歡台灣和關心台灣的日本友人們,永遠不會看見這個地獄梗。」 因為,所有的傷亡慘事都是該地區人民的創痛,沒有對哪一邊比較仁慈 Me:我想他是要強調國民黨對台灣的傷害,所以我說是地獄梗! —- #潛艦國造 #海鯤號 #繼續疲勞轟炸直到解除警報 #郭董要跟大野狼簽兩岸和平宣言 #柯文哲侯友宜都說要重啟服貿 #不要忘記教父柯里昂的警告 #誰說要重啟服貿 #誰說要簽和平協議 #誰就是叛徒
許美華 2023-09-30
低配版的連宋配

低配版的連宋配

連宋配都沒辦法選贏阿扁了,我不看好藍白合就能夠奪取政權。藍白合?說穿了就是低配版的連宋配。 ​連戰有龐大的國民黨黨產與基層組織,宋楚瑜有省府的老練官僚人才庫。藍白合還剩下什麼?侯友宜手裡有黨的老本嗎?柯文哲手下有人才庫嗎?就算你討厭民進黨討厭到骨子裡,你能想像一個侯柯治國的未來嗎? ​更何況,當年連宋配已經很勉強了,現在的藍白合更是動機不純,一點大義名分都談不上。 ​除了仇恨民進黨、投降共產黨以外,藍白合還能拿什麼出來嘴? ​總之台灣人,心肝掠乎定。這次選舉挑戰是一定會有,但真的不要一直嚇死自己。 ​藍白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藍橘,他們的組織實力、謀略與道德正當性,都已經比二十年前,劣化了不只一個數量級。只是一方面是困獸鬥起來格外兇猛,另一方面是台灣人太久沒有經歷那種「全民手牽手」挺身守護本土政權的堅定感,所以感覺都鈍化了,變得畏首畏尾。 ​藍白三組人出來選也好,一組人出來選也好,對台灣人來說,要做的事都是一樣的。  
蕪菁雜誌 2023-09-30
馬文君承認拒簽保密、抄錄機密資料

馬文君承認拒簽保密、抄錄機密資料

馬文君承認拒簽保密、抄錄機密資料 記者很明確問馬關於外界拒簽保密、抄錄機密的指控;馬非但沒反駁,還說這就是立委的監督職責。光這點,兩蔣時期必定死刑。檢調還不查? 然後今日聯合報完全看不到馬文君,連中國時報篇幅都不小了。聯合就是比中時還賣台的垃圾報。  
曾韋禎 2023-09-30
藍白合的幾種可能性

藍白合的幾種可能性

我幫大家整理一下藍白合的幾種可能性: 其一、民調高的當正,民調低的當副手(感覺沒人要接受)。 其二、一樣比民調,但輸的直接退選。 相較於第一個選項,柯文哲與民眾黨比較可能接受第二個選項,因為這樣民眾黨的立委票就不會被國民黨瓜分(不管誰在民調中勝出)。但這件事有幾個潛在風險: 1. 柯文哲如果在民調中獲勝,我跟你打包票,國民黨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沒有總統候選人,你要他們立委怎麼選啊?更不要說郭台銘虎視眈眈在後頭等著取代侯友宜呢。 2. 柯文哲如果在民調中輸了,那就缺少了母雞帶小雞的效果,會讓民眾黨立委不分區選票受到嚴重的挫敗。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折了夫人又賠兵的選項。而且一樣的邏輯,郭台銘也一定會在後頭慫恿柯文哲給他選。 3. 最後,你們為什麼以為藍白候選人整合的話,選民就會買帳呢?柯文哲的受眾還是跟國民黨有差,你以為國民黨的外省派真的會支持柯文哲?同理,年輕的民眾黨支持者真的會投給侯友宜嗎? 我講了無數遍了,「下架民進黨」或是「政黨輪替」並不是一個帶有政治價值基礎的意識形態。所以一碰到問題或衝突,就只會瞬間支離破碎罷了。 謝謝大家。    
葉耀元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