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馬英九執政8年,專業外交官的荒唐事蹟
因為前外交官、台大政治系教授、史記版歷史教科書編委、張亞中同路人、挺管中閔大將蘇宏達大罵政治任命的外交官,讓我很好奇,到底在正直與善良都回來的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專業外交官們到底有什麼建樹? 不查還好,查了還真讓人瞠目結舌。原來在正直與善良都回來的那8年,專業外交官在外交休兵下,無事可做,就專門出包。詐領公款、房屋補助費這種小事都不提了,還是有這麼多不可思議的誇張事蹟。 就不知道被蘇宏達質疑的蔡政府政治任命外交官,有做過什麼誇張事蹟了。
曾韋禎
2018-09-16
「高砂棒球隊」的創始者林桂興
今天(9月15日)是另外一個被中國人迫害而導致自殺的台灣人遇難日,他的名字叫做林桂興。 林桂興是台灣第一支原住民棒球隊,也就是「高砂棒球隊」的創始者。蛤?還在講紅葉少棒?你可以滾了。 林桂興是台東人,曾經跑到台北去就讀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肄業之後返回台東老家。當時的他並沒有選擇到學校教書,反而是進入日本企業家梅野清太郎的「櫻組」公司工作,並加入公司所屬的「櫻組棒球隊」擔任投手。 林桂興因為球技高超而被老闆調到花蓮的「朝日組」擔任球隊主將。他不但擔任第三棒打擊,還兼任先發投手,成為台灣棒球史上擔任球隊主將的第一位台灣人。 林桂興之後接受花蓮港廳的請託,於一九二一年招募了十四名的台灣原住民小朋友來學習棒球,並以此成立「高砂棒球隊」(後改名為「能高團」)。 林桂興於一九二四年開始帶領「能高團」(NOKO)在台灣各地征戰並累積實戰的經驗。一九二五年,在台灣總督府與老闆梅野清太郎的經費奧援之下,林桂興終於得以帶領「能高團」遠赴日本跟甲子園學校進行交流比賽。 其實林桂興帶NOKO隊前往甲子園進行交流比賽的這件事情,比你看到的電影「KANO」隊比賽歷史還要早個六年。 日本人原本以為這個南國島嶼來的原民隊伍將不堪一擊,於是輕忽守備。結果沒想到這支台灣「能高團」在甲子園的第一場交流比賽就以28比0慘電豐島師範中學。 日本人隨後立刻調整以菁英聯軍的方式進行台日男子漢的真正對戰。最後這場甲子園邀請賽,「能高團」依舊取得六勝二敗一和的優秀戰績。日本人不但驚訝於台灣「能高團」的強大體能,也對於其優異的攻守戰術留下深刻印象,更對林桂興這位台籍教練刮目相看。 也正是林桂興帶領的「能高團」戰績表現亮眼,日本人才決定將台灣納入甲子園的參賽區域。你後來才能夠看到嘉農棒球隊「KANO」在一九三一年前往甲子園,並且打入決賽的熱血比賽,台灣人在當時才真正開始熱愛棒球並且視之為全民運動,林桂興可說是功不可沒。 林桂興雖然在台灣棒球歷史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先驅地位,但是被中華民國洗腦的一堆台灣人大概連聽都沒聽過他。 戰後中華民國來台劫收引爆二二八事件,林桂興因此被人構陷入獄,他的家人只好變賣家產甚至跟人借錢來賄絡國民黨官員才將他從獄中救出。 但是林桂興出獄後為了避免他深愛的家人遭到波及,就先將家人送去台東避難,然後他自己選擇以武士道的精神,於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五日在自家柴房切腹自殺。 不要以為「自殺」的人都是抗壓性低的人,有一種中國黨人從來沒聽過的東西叫做「榮譽感」與「對家庭的愛」,知道嗎? 林桂興被中華民國與國民黨所構陷而自殺身亡,但是他的外曾孫輩的後代魏嘉賢日後竟然還代表中國國民黨出來參選花蓮市長,還有臉在媒體前大談他的伯公林桂興,真是了然。我看林桂興要是天上有知,應該會把球棒劈成兩半再丟到地上。 【圖片為台灣獨曆內頁預覽】
Mock Mayson
2018-09-15
中國交換生:受台灣庇護之人很難理解中國的惡
論者感嘆,中國政府的手段卑劣超過了習慣良善社會的台灣人想像極限,台灣人不要相信來自中國媒體和親中統媒的任何消息示意圖,與本文無關。資料照片 伊洛人/來自河南的交換學生 日本關西機場洪災發生時,傳出中國政府成功「撤僑」的謠言,在台灣引爆攻擊外館救災不利的輿論,最終導致駐日官員自殺的悲劇。而可悲更可笑的是,隨後日本政府和媒體都證實,所謂中國政府派巴士「撤僑」的新聞純屬謠言。 如果考慮到俄國政府對付投奔自由的情報人員尚需派人毒殺,中國政府用謠言即可殺人更顯可怕。 有關謠言來自中國並非空穴來風,傳播最廣泛的PTT鄉民開始檢討後,發現最早發文者帳號IP是來自北京的221.219.231.115。背後是4年之內,曾經作為反服貿動員最重要工具之一的PTT八卦版,早已被中國網路水軍洗帳號攻陷。雖然反媒體壟斷和反服貿抵擋了中國完全控制傳統媒體的操作,但今日部分統媒配合大量假帳號也能壟斷輿論,讓台灣的言論自由岌岌可危。 中國政府的手段卑劣超過了習慣良善社會的台灣人想像的極限。 近日半島電視台在愛國同心會臥底得出的新聞顯示,愛國同心會通過中國政府威脅台商得到合法捐款。並且利用這些資金收買警方知情者,希望得到台獨警員的名冊。這種無處不在的間諜行動,嚴重侵犯了台灣人的隱私。並很可能被中國政府利用來威脅或收買特定人員,進而威脅台灣的國家安全。 這種無下限的手段,而友善的交流和貪圖統戰紅利的火中取栗都有可能燒傷自己,也很難用來自正常社會的智謀去破解。 柯文哲是一位智商極高的優秀醫師,在急救和器官移植領域有極高造詣。基本由其個人完成的相關領域SOP,更顯示了他擁有超越一般醫師的規劃能力,且當選市長之後大部分時間都能表現出這種智慧的優勢。然而一旦碰到無底限的中國干預,柯市長便會不斷出包,無論是兩岸一家親還是對暴力統派的處置都進退失據。而其早年間的「學術交流」涉及的活摘器官,很可能不是有意為之,而是柯P和大部分正常台灣人一樣,缺乏對邪惡中國的認識。 面對中國賄賂少數精英的銳實力,稍微正常的國家很容易用民主手段應對。例如中國雖然收買大量美國商人和學者,但不能阻止反中總統和議員的當選,隨後親中人士在中美貿易戰談判中迅速被邊緣化。 在澳洲,中國雖然通過鉅額捐款成功讓鄧森當選澳洲參議員,但事情爆光之後其便立即辭職,顯然政治生命也因此終結。甚至在不那麼民主的非洲,由於其獨裁者的勢力並不能覆蓋全國,中國可以收買國家但不能收買社會。 而在台灣,雖然馬政府時期台灣的公民不服從成功抵制了旺中媒體壟斷和服貿協議的簽署,但在民進黨重新執政之後,社會各界對抗中國的意識立刻鬆懈,導致今日中國長驅直入。 台灣民主化之後缺乏的轉型正義,恰恰是應對這種邪惡政權的疫苗。 這裏有一個民主悖論,在國民黨專制政府被推翻前,大部分人固化思維是「這樣殘暴的政權不可能垮台」,而在民主化完成後不久,大部分人會天真到認為,像中國這樣「殘暴的政權不可能存在」。僅僅一代人就能忘卻專制曾經帶來的種種痛苦,而失去應對其他專制政府卑劣手段的抵禦能力。缺乏轉型正義不僅僅是對受害者的不公不義,也不僅僅是對加害者的縱容,這種遺忘造成的鄉愿社會,在面對中國入侵時難以保護每個人的安全。 親中媒體和政黨的行徑,可參照一些國家「民主防衛」法條中,利用民主自由庇護,卻推動台灣與不民主不自由的中國統一,從而使之破壞民主自由的相關罪責,予以制裁。因此最好能立法嚴懲,但如果鄉愿且沒有精力分辨假新聞的干擾,在此建議台灣人不要相信來自中國媒體和親中統媒的任何消息,並對於任何親中消息予以警惕。
伊洛人
2018-09-16
找回新聞從業人員的正義與勇氣
論者感嘆,駐日代表蘇啟誠(站立者)處長死前,竟無媒體去發掘實情而為他說句公道話。示意圖。翻攝外交部網站 David Li/英國Glasgow大學副教授 最近德國《鏡報》即將在9月25日報導一項針對羅馬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害未成年孩童的醜聞,以及對已知案件之歷史研究作出報導。 目前已知的結果,是在德國自從1946至2014年為止,加害的神職人員共有近1700人,而共有將近3700位受害人,這也代表著有同樣數目的破碎人生,加害人也可能是早先的被害人。前幾天的《鏡報》報導説,好些証據被刻意地隱藏以及銷毀,看來真實的數據只有可能更多不會更少。 3年前美國就有一部電影《Spotlight》就講述波士頓《環球報》的Spotlight團隊面對職業生涯受到威脅之下,去發掘時任波士頓大主教的Bernard Law已知問題的嚴重性但仍坐視不管的事實。天主教教會與政商關係盤根錯節,影響力無所不在,甚至有辦法讓法院判決「已公開」之文件「查無所獲」。 2002年初波士頓環球報報導有近90名神職人員涉案,光Geoghan教士就侵犯了多達130位男孩。報導一出,舉世嘩然,羅馬天主教顏面無光。而Spotlight團隊因揭露此一醜聞而獲得2002年普立茲新聞獎。 因為有這報導,受害人才有機會走出陰影、勇敢求助。現在大家才知道有SNAP這樣的受害者互助協會,目前協會有超過1萬名成員。天主教教會解決的問題十分巨大,如何方能使人信服正考驗著現任的教宗Franziskus。 新聞記者有著極為重要的天職與影響力。或是去發掘事實追求正義、或是去炒假新聞或腥膻無關公義之報導?記者的報導可以救人亦可能殺人。 駐日代表蘇啟誠處長死前,竟無媒體去發掘實情而為他說句公道話,大家被假新聞騙得昏頭昏腦,這真是悲哀。我們可以以《Spotlight》勇敢追求真義的故事去自我期許,找回當初的熱情與勇氣去發掘社會的公平正義嗎?
David Li
2018-09-16
平庸的邪惡 2.0
本週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副主委張天欽請辭獲准,據報載,起因是他在內部討論「除垢法」這個工作議題時,點名「侯友宜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並且表示:「你看侯友宜,這個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這些話被一位研究員錄音後洩露給媒體,引起藍綠一片撻伐。這位洩密者行為不必以對錯論,但我們很遺憾她沒有當場表達異議,提醒或挑戰副主委;這比「吹哨者」需要更大的道德勇氣,但或許讓對方多一個反省或反駁的機會,比起直接造成輿論公審,應該是比較積極正面的處理方式。 平心而論,張天欽的這些言論並無錯誤,尤其指侯友宜是最該「除垢」的例子;只不過把這件事矮化為「選舉操作」的層次,可惜了。即使單以選舉議題而論,以侯的過往事跡來激起選民的反感,也不是於法不合的禁忌。美國總統選舉時,年輕時是否有逃避兵役、吸食毒品、婚外情、或其他醜聞,當然得接受選民檢驗;競選時的「扒糞」,只要不是造謠抹黑,就屬於資訊提供的一部份,何況是威權時代扮演獨裁者打手的行為。換言之,侯友宜正在參選市長這件事,不但不構成他可以迴避評論的理由,反而是應該接受公眾評論的理由。張天欽在這件事上唯一可議之處在於,不可以利用公家場所、公家資源,企圖進行選舉操作,所以不是他對侯的意見本身有錯,而是在不對的時間與場所,表達了正確的看法。 藍營的見獵心喜溢於言表,尤其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要求促轉會「全體請辭、暫停運作」,更是司馬昭之心,因為他們自始就是台灣轉型期要清理的唯一對象。至於包括侯友宜本人在內的國民黨正副主席、大小民代囉嘍,齊聲指責這件事是「民主之恥」,令人啼笑皆非。這些人在威權時期是打壓民主的幫凶,一輩子不但不曾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反抗暴政、爭取民主,反而處處對反對力量搞破壞、扯後腿,好不容易台灣蹣跚走上民主之路,他們又搖身一變成為民主功臣、佔領國家廟堂。這些不曾灌溉民主幼苗、只知消費民主果實的敗類,不向全民道歉也就罷了,居然還有臉罵別人是「民主之恥」?不說別人,馬英九在美國校園裡做跨國「抓耙仔」,回到台灣在國民黨支持下當上兩任總統,真要找一個「民主之恥」的代表作,哪一件能比得上這一件?說到這裡,突然覺得張天欽的確有說錯話 ─ 「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應該保留給馬英九才對。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侯友宜的自白,他曾經自認是個「凡夫俗子」,對當年率隊拘提鄭南榕造成後者自焚而亡,面不改色地強調:「我一生都是奉公守法,是一個執法的基層,若是時空背景再來一次,檢方再發一次拘票,我還是要去執行。」《大成報》主筆郭憲鈴說得好:「侯友宜顯然還不知他當年一股腦地『奉公守法』,對台灣人民造成多大的傷害。他當年所奉的『公』是獨裁者蔣公的『公』,不是大公無私的『公』、更不是天下為公的『公』;他當年所守的法,就更不堪聞問了,有甚多已在很多台灣民主運動前輩的搏命奮鬥下,被取消或被修改了。…我聽到他的『奉公守法』就毛骨悚然、膽顫心驚。」 我相信每一個真正信仰民主的人,一樣會毛骨悚然、膽顫心驚。蔡總統第一次提名司法院長時,謝文定被指是「美麗島大審」的檢察官,引起反彈。蔡總統為謝緩頰說:「威權時期,大家不都是選擇服從嗎?」其實謝文定的「服從威權」就是侯友宜的「奉公守法」,而這兩者也就是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所謂的「平庸的邪惡」(banality of evil)。 在二戰之後,許多德國人心中非常矛盾,他們對於希特勒及三軍統帥葛林、禁衛軍統領希姆萊等當然無法寬恕,但對一般納粹軍人基於服從天職而濫殺無辜猶太人,則同情三分。相對於權力頂端的魔頭做出「極致的 (radical) 邪惡」,這些軍人只是一種「凡夫俗子」的為惡,一種特定「時空背景」下,最多讓人瞧不起的惡行。 但是「平庸的邪惡」並不是免責的理由,由幾個最著名的納粹戰犯審判的結果來看,以「服從命令 」做為答辯的,沒有一個能逃脫刑罰。「紐倫堡大審」的21名文武高官,全部都以「服從命令」為由、無一認罪,但最後是11人絞刑、3人無期徒刑、4人十年到廿年不等的刑期,只有負責經濟設計與文宣的3人無罪。之後是1961年的「耶路撒冷審判」,被以色列特工從阿根廷捕回的艾奇曼少校,人稱「最終處置方案設計師」,要為47.5萬匈牙利猶太人被毒殺負責的,在審訊中侃侃而談:「我覺得完全無辜,…命令已下,要我遵行,這就是我一心謹記的」,結果被判絞刑。另一個號稱「里昂屠夫」的巴比上校,被指控虐殺法國反抗軍約14,000人,戰後潛逃到玻利維亞四十多年,1987年引渡回法國受審,同樣理直氣壯不認罪,結果被判無期徒刑。 例外的是所謂「奥許維茲 (Auschwitz) 的最後審判」,兩個高齡 94歲的納粹小卒 ─ 集中營的簿記員葛勒寧與守衛漢寧 ─ 分別於 2015年及 2016年因「協助謀殺罪」受審,反倒是這兩人在庭上並沒有聲稱自己只是一具龐大機器裡的一顆小鏍絲釘;相反的,他們不只承認「在道德上有罪」,而且對曾經是「犯罪組織」的一員請求寬恕,對自己在納粹暴行中袖手旁觀表示羞愧;他們最後各被判刑四年與五年。常聽說「官大學問大」,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大官比較懂得找藉口、鑽漏洞的學問,至於真正做人的學間,就難說了。 「平庸的邪惡」給我們什麽教訓?第一、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為惡,但一個人不可能獨自造成極大的罪惡,唯若其他人坐視邪惡發生而不去制止、反倒順從協助,就可能釀成極大的禍害;也就是,一個「極致的邪惡」要靠許多「平庸的邪惡」幫襯,才能鑄成大惡,所以平庸的邪惡不能免責免罰。 扁案或郭案的法官與檢察官或許皆非大凶大惡之人,但其沒有擔當、只知服從威權,所作所為足以扭曲司法正義、撕裂台灣社會,禍害不大嗎?第二、所以稱為「平庸的邪惡」,正是因為普通人都容易犯這種過錯,盲目跟隨領袖、一味服從威權,或者由於缺少警覺、或者本來就有投機心理、或者認為反正會有人做,以種種理由來正當化自己的不當。 最後,侯友宜說拘捕鄭南榕的行動是「一次不完美的救援」,聽了令人在憤怒中,對人性增添了失望。我無法知悉,對於鄭南榕遺留在世的妻小而言,這種類似「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說法,會造成多嚴重的二度傷害;我只知道,這種用話術把邪惡正當化的嘗試,已經超越了正常人所能容忍的極限,即使離「極致的邪惡」尚遠,至少已經是「平庸的邪惡2.0」。 ─ 本篇部份取自〈黨國司法何時了?恐龍知多少?〉 收錄於作者政論文集《老綠男有意見》(2017.12)。
陳師孟
2018-09-15
假新聞充斥下的言論自由
「假新聞充斥下的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是所有自由的基礎,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任何自由的可能。假新聞充斥影響社會正常的運作,像以前的台灣或是現在的中國這樣極權的國家從來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所有的言論都需要管控,因為這是維持一個專制獨裁政府所必要進行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如何處理假新聞在任何民主國家都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用法律或強制的手段來管制假新聞常常會被認為傷害言論自由,用媒體自制常常緩不濟急,尤其在網路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是自媒體,強調轉傳之前要再三確認,理性要先於感性,自己要能夠判斷是不是假新聞,的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之前我寫過好幾篇文章,討論在網路時代社群媒體如何善盡自己的公民義務,但是在實際的運作上有相當大的困難。 學過消息理論的人都知道,愈新穎、機會越少發生的事件所含的資訊量是最高,這種高資訊量的事件是媒體最感到興趣的,如果到了大家都知道的時候,這個事件的消息再也不是任何傳播的重點,在以往的傳統媒體是如此,在現在社群網路時代的自媒體更是如此,大家都希望自己有第一手的消息,以及對最新的消息所能夠解釋最合理適當的評論。 傳播的消息其實可以分為兩個東西,就是「事實」和「評論」,在中國統戰和隨時想要併吞台灣,以及島內唱和的統媒和政黨力量,「假事實」到處都是,已經根本不知道該相信誰或是相信什麼的地步。甚至台灣的基礎教育對思考的著墨甚少,有相當多的人搞不清楚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評論」?當看到一篇敘述事實和個人評論互相交纏在一起的文章,台灣有多少人能夠腦筋清晰的分出什麼語句是事實?什麼地方是評論? 一個開放的社會需要時間來審視背景才能了解事實與否,我們大部分的人都不在關西機場,必須透過資訊的傳遞才能夠判斷當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管是中國或島內呼應中國統戰勢力的媒體政黨,這些有心人士會瞄準了解背景判定事實與否的這一段空窗時間,在虛假訊息迷霧森林之中,刻意創造不存在的事實。 在民主社會當中,如果透過混合操作傳播評論和虛假訊息,刻意操縱事實,事實被壓制,整個社會失去判斷力,評論成為事實,事實成為評論,公民就會失去作出政治決定的可靠基礎,如此一來,肯定將成為民主重大的災難。 所謂百分之一百的言論自由,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在「評論」的部分比較沒有爭議,任何人都應該有表達自己愚蠢意見的自由,在「事實」的部分比較複雜,專制獨裁的政府可以控制「事實」,因此呈現不同面貌觀點的「事實」,是自由民主社會的基礎,但是在一個用民主的手段打擊民主,中國統戰勢力無所不在的台灣,言論流通與網路開放的情況之下,政府控制「事實」的能力似乎不是現階段民主社會最大的威脅,因此我支持管制假新聞,尤其那些刻意製造和散播「假事實」的情況,這是在台灣的社會當中,經過風險評估之後,對民主最大的威脅。 民主制度絕對不是一個靜態的平衡系統,而是需要動態調整系統的狀況,所謂的PDCA,複雜的人類社會,絕對不是個一路單向的系統可以應付,需要回饋式的控制。在敵人用民主手段當成摧毁民主武器的時候,民主的系統卻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還是堅持口號式的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我想敵人應該很高興看到這樣支持的聲音。 #管制散播假事實是必要之惡
李忠憲
2018-09-16
誰殺了我們的外交官?
由於前外交官、台大政治系教授、史記版歷史教科書編委、張亞中同路人、挺管中閔大將蘇宏達的不負責任造謠,說什麼民進黨大量撤換專業外交官,等於是殺了我們的外交官。 所以我就查了一下,台灣目前有74個駐外館處,都派有代表或大使,其中只有8人是特任職,包括謝長廷、童振源、吳志中、謝志偉、郭時南、楊子葆、朱敬一、黃偉峰。其他66位,除了少數幾人是經濟部外貿領域出身、1人為調查局出身(均為文官且有涉外事務經驗),都是職業外交官;但或許有已退休人員轉為特任職,不過都是出身自職業外交官,這我就沒細分了。 這些特任職的表現如何,大家自有公斷;但怎樣都比馬政府派了個不會說日文的駐日代表正常。 但是要說爽缺都給特任職,那駐澳、紐、美、加、英、丹麥、瑞典、芬蘭、比利時、荷蘭、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典型已開發第一世界國家的,就不好山好水?蘇宏達恐怕是沒當到代表,在酸葡萄吧! #假新聞 #張亞中同路人 #具名該不會是要向中國領賞吧 #能力不足而沒當上代表的酸言酸語 以下是所有駐外館處代表、大使,若有錯誤,敬請指正: 特任職: 駐日本代表謝長廷 駐泰國代表童振源 駐法國代表吳志中 駐德國代表謝志偉 駐希臘代表郭時南 駐愛爾蘭代表楊子葆 駐瑞士代表黃偉峰 駐世貿代表朱敬一 職業外交官、文官: 駐吉里巴斯大使宋文城 駐馬紹爾大使蕭勝中 駐諾魯大使周進發 駐帛琉大使周民淦 駐索羅門大使羅添宏 駐吐瓦魯大使蘇仁崇 駐史瓦帝尼大使梁洪昇 駐教廷大使李世明 駐貝里斯大使劉克裕 駐瓜地馬拉大使賴建中 駐海地大使胡正浩 駐宏都拉斯大使邢瀛輝 駐尼加拉瓜大使吳進木 駐巴拉圭大使周麟 駐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大使李志強 駐聖露西亞大使沈正宗 駐聖文森大使何震寰 駐澳大利亞代表常以立 駐汶萊代表林維揚 駐斐濟代表邱太欽 駐印度代表田中光 駐印尼代表陳忠 駐馬來西亞代表洪慧珠 駐緬甸代表張俊福 駐紐西蘭代表陳克明 駐巴布亞紐幾內亞代表胡琪斌 駐菲律賓代表徐佩勇 駐韓國代表唐殿文 駐新加坡代表梁國新 駐越南代表石瑞琦 駐巴林代表陳天爵 駐以色列代表張國葆 駐約旦代表買睿明 駐科威特代表牟華瑋 駐蒙古代表黃國榮 駐阿曼代表陳柏秀 駐俄羅斯代表耿中庸 駐沙烏地阿拉伯代表鄧盛平 駐土耳其代表鄭泰祥 駐杜拜辦事處長楊司恭 駐奈及利亞代表楊文昇 駐南非代表周唯中 駐奧地利代表史亞平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曾厚仁 駐捷克代表汪忠一 駐丹麥代表莊恒盛 駐芬蘭代表程其蘅 駐匈牙利代表張雲屏 駐義大利代表李新穎 駐拉脫維亞代表金星 駐波蘭代表施文斌 駐葡萄牙代表王樂生 駐斯洛伐克代表曾瑞利 駐西班牙代表柯森耀 駐瑞典代表廖東周 駐荷蘭代表周台竹 駐英國代表林永樂 駐加拿大代表陳文儀 駐美國代表高碩泰 駐阿根廷代表謝俊得 駐巴西代表何建功 駐智利代表溫曜禎 駐哥倫比亞代表韓志正 駐厄瓜多代表鄭力城 駐墨西哥代表廖世傑 駐秘魯代表曹立傑 後續增補 前外交官、台大政治系教授、史記版歷史教科書編委、張亞中同路人、挺管中閔大將蘇宏達創造假新聞以後,大概是備受質疑,剛剛錄了一段自打嘴巴的影片。 他要求外交部提供那些外交官是政治任命而不具外交官資格者。這就好笑了,他之前指控的時候,不是指證歷歷,好像民進黨政府政治任命的外交人員,已經嚴重排擠科班外交官的生存空間。怎麼現在還要外交部提供給你? 以代表、大使層級這塊,我已經整理出來了。就蘇宏達之前那篇假新聞所質疑的,大概也就是這區區數名屈指可數的代表。這些人,有一位是前行政院長、五位是大學教授、一位是企業界出身。 還有一位由於我太年輕,不太了解他的事蹟,但他至少當選過民選公職,也在陳水扁任內擔任過駐外代表。好啦!他確實有位偉大的爸爸,但早在1985年就過世了,總不可能兒子在老爸死後三十幾年有了新工作,還要被說是靠爸吧! 但至少,這些人完全沒有什麼「當民進黨助理,跟對人,幾年就可以當大使」這回事。我認為,那位大使前輩勸蘇宏達不要再叫年輕人考外交特考;應該是委婉地提醒蘇宏達,他根本就不是幹外交官的料,還是早點離開的好。 現在看來,蘇宏達現在的種種作為,包括完全不知法律規範看到黑影就開槍、被張亞中吸收去當編寫史記版歷史教科書、擔任挺管中閔大將、公投前夕預測英國會留歐。只能說這位大使前輩沒看走眼。 #沒台灣史專業就敢寫教科書 #好意思說人沒外交專業就駐外
曾韋禎
2018-09-15
從侯友宜到黃國昌 談轉型正義
時間,是轉型正義的敵人。 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更嚴重的是,轉型正義相關制度的遲到甚至未到,導致諸如侯友宜這種「除垢法案」所指涉的「垢」,才得以藉由選舉制度,攫取一種以民主為正當性的存在基礎;這是以民主的手段傷害民主價值。 不論是奉命拘提鄭南榕、盧修一或其他異議份子,在「惡法」與「良知」之間,執法方式並非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侯友宜不僅未向良知傾斜,反而向黨國威權積極表忠以換取個人前途,例如強行攻堅,導致鄭南榕自焚。 候選人有義務接受各種價值檢驗。在選舉期間,促轉會若公開侯友宜迫害人權的歷史,是一種選舉考量的操作嗎?當然是,但這必須被視為一種在缺乏除垢法案狀況下的民主防衛機制——「侯友宜這種威權鷹犬必須落選」的價值抉擇。 那些嚷嚷著行政中立與程序正義的民主巨嬰,將民主價值想像為純粹的程序,而程序必然中立;例如黃國昌反對促轉會基於選舉目的而揭露真相。殊不知,人文世界從來不存在無立場的選擇,所有的選擇,都來自選擇者內在的價值,包括以真相打擊侯友宜的選情,亦包括所謂「立法完備」後的執行。很多時候,託詞於程序正義,是掩飾實質價值的空虛。 須知轉型正義同時是形式與目的。形式包含程序,構成了轉型正義「是什麼」?但目的才是課題的終點——轉型正義「為什麼」?為了重塑價值,為民主體制制定一條有淘汰功能的及格線。「是什麼」必須基於「為什麼」,否則轉型正義就是欠缺價值的空殼。 我們所主張的轉型正義,最具體的目標是:中國國民黨必須被宣告為無權參政的違憲政黨,曾附隨這個威權政黨而犯下反人權罪行者,亦無權參政。這是除垢法案的精神。 (作者現任基進黨主席)
陳奕齊
2018-09-16
從我開始終止假新聞
#從我開始終止假新聞 挺起來參考了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發佈的終止假新聞的檢查表,雖然挺起來的力量很小,也希望每個看到圖並覺得有用的你,可以廣為分享,大家一起來做「擋住怪手的人」!(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和方式,也歡迎提供,可以隨時更新喔) 看到一個令人激動的新聞,在分享轉發之前,你可以: 1. 想想來源:簡單調查來源的網站,看看這個網站的動機與內容。 2. 閱讀內文:標題通常為了點閱率而誇大,你應該繼續閱讀整個內容。 3. 確認發佈者:上網搜尋一下這個新聞的發佈者,他們是可信的嗎?他們真實存在嗎? 4. 其它佐證:點選文章中更多的連結,確認那些連結能佐證消息。 5.檢查日期與地點:重新發佈過久的舊聞、錯的地點,並不一定與目前現實相關。 6. 這是個玩笑嗎:如果新聞真的太誇張,上網深入搜尋該來源與發佈者。 7. 我帶著偏見嗎:想想是否因為自身的偏見,而阻礙了對新聞的判斷。 8. 請教專家:請教一位你能信任的專家,或尋找終結謠言的網站。
鄉民挺起來
2018-09-15
侯友宜自己有反省嗎?
◎ 林清淵 國民黨立委闖入行政院抗議,要求「廢除促轉會、清查政府張天欽們、蔡賴負起政治責任」,參選新北市長的侯友宜也說只看到執政掌權的不斷閃避、止血,沒有在反省。 侯友宜自己曾經反省?曾對自己曾是暴政機器中的一顆齒輪公開道過歉?沒有,他反而說當時只是執行上級命令並沒有錯。轉型正義後的德國,在集中營擔任會計的九十六歲前納粹軍官格勒寧(Oskar Groening),雖然只承認在道德上有罪,但法官認定他是幫助「死亡機器」順利運轉的一員,在道德上、法律上都有罪;另一個東德軍官因射死正在逃過柏林圍牆的西德士兵,也被判有罪,理由是他可以使子彈稍偏目標只打腳或空氣,卻故意置人於死。 因此,當侯友宜依然以「不完全成功的救援」混淆視聽,炫耀自己「過五關、斬六將」,還有機會藉著自由民主的選舉公然漂白時,促轉會怎能廢除? (作者任職營建業,台中市民) 這是人講的話嗎? ◎ 林明德 對於侯友宜,也許因為我太年輕,對當年他拘提鄭南榕事件並未深入了解。直到他今年說那是一場「不完全成功的救援」,對他的看法完全改觀——把帶領一票人真槍實彈去強制拘提鄭南榕,一副敢抗拒就要你死的態勢,逼得鄭南榕以死明志,這歷史事件,被他竄改成是要去救鄭南榕,只是沒救成功。我的老天,這是人講的話嗎?他根本還不知道自己是極權幫兇吧!如果他真的持續官運亨通到選上新北市長,我的看法是:台灣人水準就這樣!別忘了,當初一票民進黨大官稱讚、重用侯友宜。民進黨都不以為意了,老百姓哪會介意什麼轉型正義?洗洗睡吧! (作者為大學應屆畢業,待業中)
林清淵
2018-09-16
譴責蘇宏達不負責任造謠
譴責前外交官、台大政治系教授、史記版歷史教科書編委、挺管中閔大將蘇宏達的不負責任造謠。 前外交官蘇宏達最近在臉書上造謠說,就是因為民進黨政府大幅撤換職業外交官,改派民進黨政治人物或其子女。造成外交官士氣低落。 錯!這完全就是謠言。外交官任命須依據「駐外外交領事人員任用條例」,該條例是在去年底完成修法、今年初上路,只不過將非職業外交官的比例,從10%提高到15%,簡任級駐外人員上限增加至14人;今年5月修「駐外機構組織通則」開放公使及副常任代表可政務任用,但上限才10人。只要用常識思考就知道,才這樣的比例與名額,是要如何大量安插非職業外交官? 為什麼蘇宏達要造這種謠?除了是N年前的外交官以外,他還有幾個身分,全國大學自主聯盟籌備處召集人(力挺管中閔的組織)、張亞中負責的史記版教科書編委(總校訂毛漢光、主編閻沁恒、編委張亞中、張哲郎、孫鐵剛、黃福得、邵銘煌、黃光國、謝大寧、吳東野、蘇宏達、左正東、張登及),所以要說他是張亞中的同路人也沒錯。這種人造的謠,你還要相信嗎? #假新聞 #張亞中同路人 #挺管中閔大將 #史記版歷史教科書編委 延伸閱讀: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S0020007 駐外外交領事人員任用條例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163624 非職業外交官上限 調至15%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202933 外館公使、副代表 可政務任用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0054 史記版教科書 美化國民黨威權統治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76877 史記版歷史課本 學者:恐為課綱微調後的範本
曾韋禎
2018-09-15
國民黨立委,你們對得起良心嗎?
鄉民的正義造成的外界壓力, 還不及立委引用假新聞內容開記者會抨擊, 要求追究懲處外交人員,是否為壓倒蘇啟誠處長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不得而知 但三位立委,你們此時對得起良心嗎? 不查證新聞來源,害死人,不用出來道歉嗎? ------------------- 藍營抨駐日代表處SOP在哪? https://goo.gl/UfMwVV 謝長廷下午急飛北海道 藍委酸他只關心內政應「調回來拚選舉」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7671
抓到了!這梗很綠
2018-09-15
器官買賣柯文哲知情的 真相
器官買賣柯文哲知情的 #真相 內文: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一位台商不久前去天津換肝,因病況緊急,為了插隊,光買肝臟就花了近三百萬台幣;然而今年初,肝臟售價(供體費)只要不到一百萬台幣。今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移植價格跟著飛漲。 雖然中國五月明令禁止人體器官買賣,不過柯文哲說,器官移植背後潛藏商機太龐大,很難禁絕,一位死刑犯全身的價值起碼五百萬台幣,一年槍斃五千到一萬人,這是數百億的龐大收入。 圖翻攝 / 內文出處: goo.gl/PEbU3R
TIME新聞真相站
2018-09-15
張永成翻臉切割,柯文哲藍營選票大失血!
自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長,即與張榮味合作,爭奪北農主導權;吳音寧接掌北農總經理後,柯張就想盡辦法「霸凌」她(其一、其二),逼她走路;張的妹婿張永成還在5/9與5/18二度公開聲明,他會配合柯拉吳下台。可惜兩次「霸凌」大戰,都以失敗收場,柯還自曝「無心市政」的馬腳。但今天早上陳景峻一辭北農董事長,無利可圖的張永成馬上翻臉,反過來將柯一軍,「這樣亂不停的亂源,農委會和台北市府要負起最大責任」。 吳音寧是無黨籍的素人,也沒有要選舉;但柯文哲聯手張榮味逼退她,不就是為了「賣官換選票」;而且為了討好藍營,柯也跟他口中的「王八蛋」(見上圖)口徑一致,「年金改革違反法律信賴保護原則,也違反法不溯既往、依法行政的問題」。 從柯文哲表態堅持「兩岸一家親」的基調,力挺並給「王八蛋」工作、第一次秋祭忠烈祠、拜訪榮民之家和老榮民共餐及恢復退休公教福利等等一連串動作,他已經從「墨綠」,自行「滾動式」調整,變成「深紅」與「深藍」了。
pfge
2018-09-14
噱頭正義
《噱頭正義》 無論如何,以「只是依法行政」替自己辯護,是納粹生而為人的本能;但是撻伐這樣的惡行與藉口是所有人生而為人的責任。我們現在在這裡,但是沒有人知道我們下一秒在哪裡。我們現在還活著,但是沒有人知道到底哪一種狀態才是真正存在著。你可以無視於基本的邏輯替你的信仰辯護。但是別忘了,即便是莊嚴神聖的「地心說」,也終究有被打破的一天。終極而言沒有人能夠燒死哥白尼;化為灰燼卻仍永世受人嘲笑的,是那些自以為掌管天堂大門鑰匙的教宗。 然後,以上只是一些自我安慰的幹話。我就他媽的活在現在這個當下,看著那些凌虐嫌犯、刑求民主人士的鷹犬爪牙吃好穿好掌大權操生死,還在那邊以正義自居大言不慚,你要我如何不憤怒? 沒這回事。沒什麼現世來世。活在這個當下,我們就要努力消除這個當下的不正義! 可是,什麼是「轉型正義」?這個社會有幾成的人能夠簡單地說出轉型正義的意義?別鬧了。我就認識某警察局分局長,正氣凜然地說出「轉型正義?正義可以轉型嗎?」這種笑話。 別鬧了。在中華民國,大家都還在歌頌威權兩蔣、都還在唱誦「寬容似海城救台灣」。那些被獨裁政權刑求至死的孤魂野鬼在中華台北變成了感念普渡習俗的好兄弟,那些刑求嫌犯囚犯的要不領著十八趴正在抗議被剝奪退休俸的不公不義,要不然就仍然享厚祿、居高官,甚至還要抗議「轉型正義只是政治追殺、選情打壓」。 民進黨執政下的中華台北的轉型正義,沒有教育宣傳,只有悶著頭幹,而且還是一些本就很有爭議的人當主事者。這種轉型正義,充其量只是一種噱頭正義,註定就是一場失敗。
吳傳立
2018-09-15
侯友宜逃稅時怎麼不守法?
侯友宜只有在抓鄭南榕時候守法,逃稅的時候怎麼不守法? 抓鄭南榕,侯友宜:依法行事,再來一次還是要執行 https://www.storm.mg/article/495509 繳房屋稅的人都怒了!侯友宜家族的大群館21年未曾繳過房屋稅! 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555
打馬悍將粉絲團
2018-09-15
從范冰冰事件看中國電影潛規則
不管喜不喜范冰冰的作品,一個女演員失蹤 100 天都不是件正常的事情,范冰冰事件一方面凸顯中國原本就為人詬病的人權問題,另一方面,范冰冰「陰陽合同」所涉及的逃稅是中國電影圈的潛規則,中國電影近年來票房突飛猛漲,已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甚至以超越好萊塢電為目標。 「陰陽合同」之外,中國電影還有那些潛規則?中國電影是軟實力的重要一環,這些潛規則將如何影響中國電影? 中國政府操控的潛規則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中國的傳統智慧,上下交相博奕,其實這個說法忽略了中國政府的角色,中國政府一手操縱的潛規則就是每年特定檔期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這是針對好萊塢電影採取的措施。所謂國產電影保護月是指為扶植中國電影,在特定檔期例如暑假、國慶、賀歲等全數上映中國電影,好萊塢電影必須推遲上映。有趣的是,國產電影保護月實際存在,但並未見諸官方文件,記者採訪官員也未加以承認,但國產電影保護月就是運作多年。 中國去年國產電影保護月的電影票房排行榜,國產電影保護月的時間為每年暑期檔。 圖片來源:截自微博 數字一直是中國官場上的魔術,透過國產電影保護月的作用,數據上呈現多年來中國電影力壓進口好萊塢電影的假象,這是「厲害了,我的國」電影版。有趣的是,當中國國產電影票房不佳時,這時才允許好萊塢電影上映,同樣的數字魔術,上映好萊塢電影拉抬票房,如此整年電影票房數字才會好看。 從製作發行到電影院處處有魔術 買票房是中國電影製作與發行慣用的手法,不過,所圖的利益不同。中國電影院每張票有要上繳中國政府 5% 的稅,為了確實收到稅中國政府設計了即時電影票房系統,只要電影院賣出一張票,中國政府電影主管單位的終端就會有顯示。2015 年創下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捉妖記》,平日較少觀眾的午夜場售票系統皆顯示滿場。此外,《捉妖記》片長約 120 分鐘,但某些院線的系統顯示同一放映廳每 15 分鐘便顯示上映一次《捉妖記》,票房也是滿場,這顯然是買票房加上衝場次的操作。《捉妖記》為衝高票房不擇手段的方式也引起西方電影票房統計專業單位的質疑。另外的類型是 2016 年的《葉問三》,上市公司快鹿集團以 2 億取得《葉問三》的中國發行權,快鹿集團也透過旗下公司自購票房 5600 萬的票房,目的是帶動電影票房藉以拉抬股價與相關理財產品。 圖片來源:截自《捉妖記》 YouTube 預告片 電影院賣票櫃台工作看來單純,不過,就連賣票櫃台也有鬼。既然每張票有 5% 的稅,電影院就想辦法逃稅,手法諸如用手寫的電影票給觀眾避開電腦計票。類似的手法還包括電影院放映熱門的A電影和冷門的 B 電影,電影院考量與發行方的分成與談判,視條件與情況將 A 電影的觀眾列入到 B 電影當中或反過來運作,增加電影院的利益籌碼,為此,一些大型的發行公司如中影、華夏甚至組成上百人的監票部隊查訪電影院。 中國大片難超好萊塢 儘管中國憑藉人口龐大與經濟發展結果電影票房力追好萊塢,但有好萊塢有兩個優勢是中國電影無法企及的,一是好萊塢的海外票房,好萊塢電影的海外票房遠遠高於北美票房,中國電影票房雖高,但就像內需產業走不出去,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中國電影與普世價值不符,花再多的錢在海外發行主旋律電影終究徒勞無功,即使喜劇也多是賣傻,與現今人性視角潮流有所不同。 二是好萊塢電影延伸的周邊商品與主題公園等甚至超過電影的收入,中國電影仍依賴電影本身的票房。可以說,中國電影目前依賴的仍是龐大的資金推動製作、發行與放映環節,而每個環節中都有潛規則運作。 美國加州環球影城最知名的《侏羅紀公園》設施 圖片來源:截自 Jurassic World 官方網站 范冰冰事件是中美貿易對峙下的一個縮影,稅是范冰冰事件裡的一個重要元素,漸漸處於窘境的中國,其地方政府開始為了稅傷腦筋,外加過去演藝明星超高酬勞的現象,在貧富不均的社會裡受到頗多議論,現今中國政府也開始發佈限薪令。 這對中國影視公司已產生了寒蟬效應,一旦資金出現問題,中國的大片時代就面臨嚴峻的考驗!
芋論
2018-09-14
中國假新聞害死台灣外交官
日本發生天災 -> 中國假新聞滲透 -> 台灣巨嬰吵鬧 -> 外館人員忙翻 -> 酸民狂轟政府 -> 外館人員責任心重、壓力過大 -> 自殺身亡 -> 統媒繼續炒作、批鬥?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殺人放火金腰帶造橋鋪路無屍骸 #中國統戰收割中 救災太慢挨轟 我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啓誠自殺身亡 https://goo.gl/jq1v1x #RIP 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啓誠輕生 王定宇:冷言酸語傷害大 https://goo.gl/Ymzwi3 沒派車被罵爆!駐大阪辦事處長輕生亡 他悲:酸民霸凌害死一個人 https://goo.gl/u4quh9 蘇啟誠輕生 日本台僑王輝生透露他有委屈! https://goo.gl/XBzn7Z 趁日本颱風對台進行輿論操作 日媒揭中媒造假 https://goo.gl/dJjkdH 中國派車進關西機場接人? 網媒吹很大 https://goo.gl/AwNWTa
台灣賦格
2018-09-14
連署造假 民主之恥
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國民黨所提公投案存在大量抄寫情事,有造假嫌疑,國民黨隨後開記者會反駁,批評陳主委失格又失當,要求下台。國民黨明目張膽造假,還因被拆穿而惱羞成怒,如此輕視神聖一票,「民主」二字在國民黨眼中不過爭權奪利的工具罷了。 國民黨所提公投案,不但大量抄寫,也出現許多連署人早已身故的「死亡連署」,引發撻伐。眼見東窗事發,藍媒隨即側翼掩護,開始打烏賊戰,如報導基層戶政人員為查對資料,被迫辛苦加班;中選會要求各戶政事務所成立「大量抄寫判定小組」,涉嫌行政干預;加發刪除獎金,鼓勵查對人員儘量刪除等等,試圖以「動機論」抹黑中選會,模糊焦點。但查對連署人資料正確與否,本就是戶政人員的法定責任,縱然辛苦,卻不算額外攤派,難道不應依法行政?上級單位對下級單位指揮監督,屬公務體系的正常運作,符合行政倫理,怎能說是干預?至於獎金,人工查對每筆就是五元,這難道不是「關心」基層人員權益的國民黨及藍媒所應支持的嗎? 可笑的是,藍媒澄清國民黨的提案在台中市僅發現三成不合格,台南市僅發現一成,國民黨立即厚著臉皮據此反駁陳主委的六成抄寫說,要求道歉並下台,言下之意似乎在說「本黨明明只有造假三成,你卻說六成,分明抹黑」。有這種臉皮比城牆厚的政黨,真是民主之恥。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
羅鉦
2018-09-15
轉型正義不除垢?
「促轉條例」從去年底完成立法施行,至今毫無進展。最簡單的,如第五條「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處置」之規定,一樣也沒完成,還害得幾名大學生因為對蔣介石棺木潑漆,遭到法辦。這使得威權體制的殘餘勢力有機可乘,進而負隅頑抗,將轉型正義無所不用其極地扭曲為政治追殺,污名化為清算鬥爭。 促轉會主委黃煌雄接受提名之初,即因與前總統馬英九的諸多連結,角色遭到質疑。尤其他提出轉型正義應走向和解,卻不提究責,與綠營的認知落差更大,能否順利滿足民眾的期待,許多人早就不看好。 轉型正義主要方法包括審判究責、賠償、調查真相、紀念等,有的國家只採用一項,有些國家則合併採用多項,因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環境,需要以不同方式處理。例如南非的「真相暨和解委員會」和東帝汶的「接受、真相及和解委員會」,雖強調「和解」,但實際執行時,對於過往加害者責任追究之嚴厲,遠過於以「除垢法」對曾於威權時期擔任情治、特務機構人員、線民或司法人員進行人事清查的德國與捷克。因此,究責與和解並不相斥,不會因要究責就不能和解,也不應該因追求和解,就不能究責。 細察「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四條第二項規定,「為完整回復威權統治時期相關歷史事實並促進社會和解,促轉會應主動進行真相調查,依本條所徵集之檔案資料,邀集各相關當事人陳述意見,以還原人權受迫害之歷程,並釐清壓迫體制加害者及參與者責任。」第六條第二項規定,「前項之平復司法不法,得以識別加害者並追究其責任、回復並賠償被害者或其家屬之名譽及權利損害,及還原並公布司法不法事件之歷史真相等方式為之。」足見我國對於加害者兼採究責與和解之轉型正義模式非常明確,縱然黃主委持單一和解之主張,促轉會亦只能依法儘速制定「除垢法」,以追究加害者之責任。 轉型正義是民主國家對過去獨裁政府違法和不正義行為的彌補,其基礎固然在還原歷史真相,但由民主政府調查過往因政治思想衝突或戰爭罪行所引發之各種違反國際法或人權保障之行為,追究加害者之犯罪責任,亦同等重要。 目前為止,台灣所進行的轉型正義工程,相較於德國、南非、西班牙、智利,甚至於東歐前共產國家,早已令人懷疑是否玩真的。寬恕、和解、真相、道歉、包容,說得很廉價,做起來,每一樣的代價都非常昂貴。時間與決心是轉型正義最大敵人,被害者及家屬要的是正義,而沒有人事除垢,轉型正義只會淪為政治提款機,沒有轉型,更不會有正義。 (作者為台聯主席)
劉一德
2018-09-15
«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誰當選國民黨主席最好?
李筱峰
藍爆中共介選 綠籲攜手修國安法案
陳政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