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

美太平洋陸軍司令︰讓中國認知到 美願嚇阻跨海侵略

美太平洋陸軍司令︰讓中國認知到 美願嚇阻跨海侵略

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左)今年2月訪問柬埔寨,與柬國總理韓馬內(右)會晤。(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新任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Ronald clark)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示警中國可能封鎖台灣的軍演已經常態化,為了反制潛在衝突爆發後,中國對美軍發動阻絕戰略,美國陸軍創建在前線領土行動的新式作戰單位,以及部署新型新飛彈系統,以確保中國認知到,「我們的確願意付出努力嚇阻這類行動(跨海侵略)」。 直到去年十一月接任太平洋陸軍司令前,克拉克有約三年時間暫離印太地區,這段時間他見識到美國對手的作為,「有時候真的會讓你啞口無言」。中國對台潛在封鎖的軍事演練,是克拉克在五年前認為北京不會考慮的作法,「如今卻成為解放軍可能採取類似行動的常態」。 中國自二○二二年開始發動一系列對台封鎖模擬演習,出動戰機、軍艦、海警船和無人機等在台灣周邊活動,強化近乎每日對台的「灰色地帶」(Grey Zone)壓力。克拉克表示,這些舉動給予美方真正了解中方行為模式的機會,包括封鎖或極其困難的潛在兩棲登陸作戰。 創建多領域特遣隊 部署新型飛彈系統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解放軍軍力規模顯著提升。克拉克指出,因應解放軍可能在衝突爆發時採取「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美國陸軍創建「多領域特遣隊」(MDTF)做為印太作戰架構之一。衝突期間,MDTF會分散在包括第一島鏈等前線領土,打擊解放軍的陸地目標,蒐集戰場資訊,為空軍和海軍的行動創造條件。 為協助MDTF達成任務,陸軍將部署可搭載「戰斧」巡弋飛彈與「標準六型」(SM-6)防空飛彈等,射程可達中國本土的「泰風」(Typhon)中程飛彈系統。克拉克強調,美軍的戰略思維在於使北京暫停、重新思考或延後對台武統的意圖。 由於中國在潛在的台海、印太衝突上佔有顯著地理優勢,克拉克目前採取的應對方式為,透過滿檔的軍事演習和其他活動,讓部隊在關鍵區域投入更多時間,既能強化美國與盟國的夥伴關係,也意味著一旦爆發戰鬥,美軍已準備就緒。
林家宇 2025-05-05
美中對抗升溫!CIA突發宣傳片 公開策反中國人當間諜

美中對抗升溫!CIA突發宣傳片 公開策反中國人當間諜

CIA今天在官方X平台發布公開策反中國人,甚至中共高官成為美國間諜的影片,引發各界熱議。(圖翻攝自CIA官方X平台)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中對抗近年有升溫趨勢,川普重返白宮後祭出的對等關稅大刀,又讓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沒想到美國中央情報局(CIA)1日在官方X平台發布公開策反中國人,甚至中共高官成為美國間諜的影片,引發各界熱議。 CIA台灣時間1日晚間在官方X平台,發布2段分別以簡體中文「選擇合作的原因:成為命運的主宰者」、「選擇合作的原因:創造美好遠景」為題的宣傳影片。第一段影片內容為,一名中共高官在複雜而不安的情勢中尋求安穩的故事,主角自述他在中國共產黨內一步一步往上升,同時他也看著職位原先比他高的人,一個個被棄如敝屣(暗指習近平黨內清除異己),慢慢地他也意識到自己恐怕也將遭受同樣的命運,黨內同志甚至被自己認為是朋友的人,都希望把他踢開,取代他的位置,主角開始害怕哪天稍有不慎,自己和家人就會「被消失」。 主角深知,即便地位再高,也無法在這樣險惡多變的環境下保護自己的家人,他所擁有的一切,可能隨時化為烏有,他希望掌握自己的命運,找到一條能夠保護家人和自己多年辛苦累積成果的道路。因此他做出決定,就是聯絡美國中央情報局。 第二段影片則是從中國政府基層人員的視角出發,影片主角自覺自己每天辛勤工作、努力耕耘,最終都是為他人坐收,他也想要一個美好的人生,但好像只有少數人可以得到這種美好,「領導們口口聲聲說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但結果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從小到大,黨教育我們只要勤奮地遵從領導指定的道路就會前途無量,可事實是原本應該大家分享的這一片天,如今只剩少數獨享」。為了擁有不一樣的人生,這二段影片的主角也決定聯繫中情局提供情資。2段影片製作水準相當高,最後還附上如何私下與中情局聯繫的管道和方式。 CIA表示,他們知道有許多中國人希望,透過安全的方式跟他們聯繫,他們尊重且非常重視每位願意跟他們交流的人,保護全球各地與他們聯繫的人是他們的使命之一,「你是不是有管道,可以掌握中共高層的內幕資訊?你手上是不是握有任何涉及國家安全、貿易、外交或先進科技政策的情報?又或者你是一名對未來感到擔憂的中共軍官?請跟我們聯絡,我們能協助你在這個動盪不安的環境中找到安心的方法。」CIA兩段公開策反中國人當美國間諜的影片,曝光短短1小時,就吸引逾10萬人觀看。 CIA今天5月1日在官方X平台發布公開策反中國人甚至中共高官成為美國間諜的影片,引發各界熱議。(圖翻攝自CIA官方X平台)
劉晉仁 2025-05-02
禁赴美生子 美駐中使館「簡中版」示警

禁赴美生子 美駐中使館「簡中版」示警

美國國務院發布公告指出,將依法拒絕所有赴美「生育旅遊」簽證的申請。美國駐中國使領館也發布簡體中文的相關告示。(取自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X) 美國務院公告 拒發「生育旅遊」簽證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將改善移民問題列為施政重點之一,包括行之有年的赴美「生育旅遊」(birth tourism)在內。美國國務院發佈公告指出,外國父母使用美國旅遊簽證,赴美生產從而獲得公民身分,這種行為令人無法接受,領事官將依法拒絕所有這類簽證的申請。美國駐中國使領館也在社群帳號上發布簡體中文的相關告示。 國務院領事事務局廿四日透過官方X帳號發文表示,美國領事官員正在阻止外國遊客透過「生育旅遊」濫用美國的移民制度,將依據美國移民法,拒絕所有這類簽證申請,而且申請者未來可能無法獲得美國簽證或前往美國。 根據一八六八年通過的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公民權條款」(Citizenship Clause),所有在美國出生者均被視為公民:「在美出生或歸化並受其管轄者,皆為美國及居住州的公民。」一九五二年的「移民和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也做出類似定義。 中國業者推銷生育旅遊 藉以取得美公民身分 據美國國土安全部估計,二○二二年一月時有約一一○○萬人非法滯留美國,但實際人數可能達一三○○萬至一四○○萬人,他們在美國生下的孩子獲政府認定為美國公民。 生育旅遊長期在美國各州運作,為來自中國、俄羅斯、奈及利亞等國家的人提供服務,許多人將此做為一種讓孩子在美國接受大學教育,並獲得更好未來的管道,尤其孩子年滿廿一歲後,親代可向美國申請永久居留權。過去中國業者曾公開推銷生育旅遊,亞洲航空業者還為此禁止意圖赴美生產的旅客。 川普今年一月就任後發佈行政命令,重新解釋出生公民權,主張若母親是非法入境且父親並非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就無法自動取得公民身分。即使母親為合法入境,但以諸如學生或觀光簽證短暫來美,且父親並非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也不會賦予孩子公民身分。 有超過廿個州和移民倡議團體主張,川普這項行政命令違背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剝奪國會立法權,並觸犯移民法和行政法,要求法院出面阻擋。今年二月,馬里蘭州聯邦法官以可能違憲為由,阻止這項命令實施。 美國政府曾對南加州氾濫的「生育旅遊業」展開大規模掃蕩,二○一九年共有三家坐月子中心涉案,十九人遭起訴,這是聯邦政府首度起訴生育旅遊相關業者與客戶。 最近一起案例是美國加州女子董晶(Phoebe Dong)案,她和丈夫劉維岳(Michael Liu)多年來協助超過一百名中國孕婦前往美國產子,讓嬰兒自動取得美國公民身分,去年九月被定罪共謀和洗錢,今年一月被法官判處近三年半徒刑。
自由時報 2025-04-29
西班牙、葡萄牙大停電! 鐵路中斷首都交通大亂

西班牙、葡萄牙大停電! 鐵路中斷首都交通大亂

西班牙大停電,首都馬德里的民眾被迫離開地鐵站。(歐新社) 黃筱薇/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西班牙、葡萄牙與法國西南部地區今(28)日發生大規模停電狀況,當地電網營運商指出,粗估有上百萬人受到影響,目前尚不清楚斷電原因。 綜合《路透》、《法新社》報導,停電發生後,西班牙電力供應商Red Electrica在X平台發文說,已設法恢復西班牙北部及北部的電力供應;葡萄牙電力供應商REN則指出,這次停電影響的區域包含整個伊比利半島地區與法國部分地區。 西班牙國家鐵路(Renfe)說,當地時間下午12點30分發生了「國家級別」的斷電狀況,「沒有火車能夠發車。」 西班牙機場管理局(Aena)指出,雖然各機場因為停電面臨了一些問題,但仍能倚靠備用發電機營運。 另據西班牙廣播電台報導,西班牙首都馬德里(Madrid)的地鐵系統也因為停電,正在疏散旅客;廣播電台Cadena Ser稱,由於交通號誌停擺,馬德里的交通陷入一片混亂。 葡萄牙警方表示,全國的交通號誌也因為停電受到影響,里斯本(Lisbon)與波多(Porto)的地鐵被迫關閉,火車系統也無法運行。
黃筱薇 2025-04-28
中國關押作家最多 連6年居冠

中國關押作家最多 連6年居冠

「美國筆會」公布「二○二四寫作自由指數」年度報告,指出中國關押的作家人數連續六年全球最多,多以「國安威脅」為由並嚴厲針對少數民族作家、知識份子。(取自美國筆會官網)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筆會」廿四日發表「二○二四寫作自由指數」年度報告,中國連續六年成為全世界關押作家人數最多的國家,全球面臨牢獄之災及風險的作家數量亦逐年提升,顯見國際情勢對創作自由的壓制日益嚴重。 寫作自由指數2024年度報告 去年全球遭關押的作家人數達三七五名,較前年多出卅六人,也是連六年增加。除中國最多為一一八名(較前年增加十一人),其他依序包括伊朗(四十三名)、沙烏地阿拉伯(廿三名)、越南(廿三名)、以色列(廿一名)和俄羅斯(十八名)、土耳其(十八名)等。 多被以「國家安全」罪名起訴 中國關押的作家當中,約三分之一主要從事網路評論。遭監禁者多被以「國家安全」罪名起訴,包括批評政府、官方政策或表達親民主觀點,以及推動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維吾爾族作家和知識份子持續面對特別苛刻的對待。 報告指出,關押人數增長與言論自由環境日益封閉息息相關。包括透過科技、基礎建設使中國政府能夠審查、監控並控制所有國內外流通的數位訊息,對自治區的監控尤其嚴厲。另外,去年五月生效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法,進一步擴大北京監管範圍,以及當局強化強制性的文化同化政策,例如以中文取代少數民族語言和宗教中國化。 在「國家安全」名目下,北京當局持續打壓撰寫關於民主、批評中共和推廣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的作家。去年遭關押的作家有接近半數為維族、西藏和蒙古等少數族裔人士,通常受到「分裂主義」之類的含糊指控。 此外,中國也限縮寫作題材的範圍,包括經濟類和網路情色小說等先前未被審查領域。有三人就因在台灣成人小說網站「海棠文學」撰寫同志情色文學遭到逮捕。被關押的作家會面臨長期監禁,禁止與親友聯繫及凌虐等。 除了中國本土,香港作家處境也持續惡化。去年三月通過、施行的「香港基本法第廿三條」,擴大涉及「國家安全」罪行定義及提高刑責,扼殺言論自由和媒體監督等公民權利。中國政府亦加強境外壓制異議力量,並騷擾海外異議者在中國的親友,製造寒蟬效應。
林家宇 2025-04-26
擴大吸引投資與經貿合作 菲律賓宣布鬆綁官員與台灣交流

擴大吸引投資與經貿合作 菲律賓宣布鬆綁官員與台灣交流

就在菲律賓和美國的年度「肩並肩」大型聯合軍事演習登場同日,菲律賓總統府頒布備忘錄通告,放寬過去卅多年來,對政府官員與台灣交流的嚴格限制。(路透)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就在菲律賓和美國的年度「肩並肩」大型聯合軍事演習登場同日,菲律賓總統府頒布備忘錄通告(Memorandum Circular),放寬過去卅多年來,對政府官員與台灣交流的嚴格限制,菲國政府官員今後訪台僅需知會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不再需要菲國外交部批准。 菲國總統府 頒布新備忘錄通告 菲律賓政府公報資訊網(Official Gazette)廿一日公布總統府第八十二號備忘錄通告,放寬一九八九年時任總統艾奎諾夫人(Corazon Aquino)透過第三一三號行政命令所訂立的與台交流限制。該行政命令禁止菲律賓所有政府官員訪問台灣、接見台灣官員,或在未經外交部批准的情況下,與台灣進行官方交流。 菲律賓總統府文官長貝沙明(Lucas Bersamin)代表總統小馬可仕,簽署新的備忘錄通告,今後除了總統、副總統、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之外,其餘政府官員若基於經濟、貿易和招商目的,將可在使用一般護照、不使用官方頭銜的前提下前往台灣。 官員訪台 不再需要外交部批准 通告規定,相關政府官員在訪台前,必須先與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協調,行程結束後需向MECO及菲國外交部提交報告。這意味著菲國政府官員今後訪台,僅需知會MECO即可,不再需要菲國外交部批准。 此外,通告也准許菲國官員基於經貿目的接見台灣訪團,僅需在至少五天前知會MECO,會後也需向MECO及菲國外交部提交報告。 不過,通告仍然禁止政府官員或部門與台灣簽署協議、備忘錄以及交換文件,除非事先獲得菲國外交部核准,必要時還須獲得總統府授權。
自由時報 2025-04-22
澤倫斯基︰俘虜烏東作戰兩中國兵

澤倫斯基︰俘虜烏東作戰兩中國兵

(取自澤倫斯基X平台)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八日指控,中國士兵(見圖,取自澤倫斯基X平台)在烏克蘭東部隨俄羅斯軍隊作戰,兩人與烏軍交戰後被俘擄。他強調,此事顯示「又多一個國家」參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要求北京當局提出解釋。 澤倫斯基透過社群媒體指出,在烏國東部頓內茨克地區的烏軍部隊,與六名中國士兵交戰,「我軍俘擄兩名在俄國軍隊中作戰的中國公民」,已取得兩人的身分證件、銀行卡、個人資料等。發文並附上據稱是其中一名中國戰俘的影像。 澤倫斯基說,「又多一個國家加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他已指示烏國外交部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立即與北京聯繫,要求中方做出解釋,並期待美國對此有所回應。 他同時表示,烏軍俘虜這兩名中國士兵,以及俄羅斯將中國牽扯進這場侵略行動,「是(俄國總統)普廷將盡其所能,唯獨不願意結束戰爭的明確訊號」,希望「美國、歐洲和世界上每一個想要和平的人」,對此做出回應。 中國外交部尚未對此做出回應。中國向來聲稱對烏俄戰爭中立,並未向交戰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力支援,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然而,中國與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關係密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曾指中國是俄國的「關鍵助力者」。 彭博報導,已知參與俄國對烏作戰的國家,目前只有北韓,中國並未派兵支援俄軍作戰,但有報導指稱中國公民自願與俄軍共同作戰。
管淑平 2025-04-09
川普將台灣列為國家!中國還沒回應關稅先跳腳:不允許台獨發展

川普將台灣列為國家!中國還沒回應關稅先跳腳:不允許台獨發展

美國總統川普拿出圖板說明對各國關稅,在國家那一欄台灣與中國分列。(彭博) 曾德峰/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2日下午在白宮玫瑰園宣布新關稅,並拿出圖板,詳細列出美國對每個國家徵收關稅百分比,各個國家對美國課徵多少稅,美國就課徵約一半的關稅,外媒注意到台灣在關稅圖板上被列為一個國家,稱這將引發中國憤怒。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除了面臨新的關稅以及在川普總統的關稅聲明中位列「不良行為者」名單之首之外,中國還有另一個憤怒的理由就是「台灣被列為一個國家」,在「Country 」那一欄,台灣與中國分別被列出,代表川普認為台灣跟中國是不同國家。 在北京當時正式對川普宣布的34%關稅作出回應之前,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已經在X平台上跳腳怒批:「台灣是中國的台灣。我們將繼續以最大誠意、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台獨』勢力有任何發展空間。」
曾德峰 2025-04-04
歐洲議會:譴責中國對台脅迫

歐洲議會:譴責中國對台脅迫

歐洲議會大會二日通過對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評估報告決議文,譴責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的脅迫行為。圖為我國海軍監控中國山東號航艦。(國防部提供)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歐洲議會大會二日通過對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評估報告決議文,譴責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的脅迫行為,批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的言論,強調使用脅迫性措施實現兩岸統一,違反國際法,只有台灣民選政府才能代表台灣人民,中國不應阻止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多邊組織。 只有台灣民選政府 才能代表台灣人民 大會以決議文形式經全體投票通過針對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及「共同安全暨防禦政策」(CSDP)二○二四年度執行情況的評估報告,除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對歐盟構成的安全威脅外,另一大焦點就是中國在全球人權和安全等議題上的負面表現。 在外交政策評估報告的決議文中,歐洲議會「強烈譴責中國國家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不會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的權利,並堅持認為使用脅迫性措施實現統一是違反國際法的」。 決議文表明,不能接受專制政權限制歐盟─台灣關係良性發展的任何企圖,呼籲歐盟及成員國申明,不接受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企圖、尤其是透過武力或脅迫手段,並警告此舉將付出高昂代價。 防禦政策評估報告決議文也強烈譴責中國去年在台灣附近進行的「無理軍事演習」,批評中國對台與日俱增的敵對行為,包括網路攻擊、中國戰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和切斷海底電纜等。
自由時報 2025-04-03
菲參謀總長:台若遭入侵 將波及菲國

菲參謀總長:台若遭入侵 將波及菲國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左)與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3月28日在奎松市的阿吉納爾多營地(Camp Aguinaldo)進行儀隊檢閱。赫格塞斯此行旨在強化美菲軍事合作,以因應區域緊張局勢。(路透)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布勞納一日表示,一旦鄰國台灣遭到入侵,菲律賓將「無可避免地」被波及,因此菲軍應該開始規劃行動,以應對中國可能發動的攻擊,並警告中國正試圖滲透菲律賓軍方及其他重要機構。 中國正試圖滲透菲國軍方 布勞納在呂宋島發表前述言論之際,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台灣周邊舉行大規模演習,聲稱此舉為「封鎖台灣」的實戰演練。三月初,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德斯也曾表示,若台灣海峽爆發衝突,菲律賓與美國備有緊急應變計畫,但未進一步說明內容。 布勞納向當地駐軍表示,「開始規劃行動,以應對台灣可能遭入侵的情況。我們的作戰範圍將擴大,因為如果台灣發生衝突,菲律賓不可避免地會被捲入。」 菲軍肩負撤離25萬在台菲勞責任 儘管布勞納並未明指「可能的入侵者」,但外界普遍認為他指的是中國。布勞納強調,菲國武裝部隊應該有「我們已經處於戰爭狀態」的心理準備,並表示軍方將肩負撤離約廿五萬名在台菲籍勞工的責任,但未透露具體行動計畫。 布勞納強調,菲律賓將於本月廿一日與美國舉行年度「肩並肩」(Balikatan)聯合演習,呂宋島將是關鍵演習區域,「這些地點是我們認為可能遭受攻擊的區域…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菲國陸軍與美太平洋陸軍約五千名官兵,已於三月廿四日展開為期三週的年度「堅盾」(Salaknib)聯合演習,這是「肩並肩」演習的一部分,聚焦領土防衛以及大規模部隊部署的指揮訓練。 美國與菲律賓在一九五一年締結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三月廿八日訪問菲律賓時強調:「朋友必須肩並肩嚇阻衝突,確保航行自由…透過實力達成和平才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並重申美國對共同防禦條約堅若磐石的承諾。 布勞納還警告,中國已在菲律賓展開統戰工作,試圖滲透學校、商業機構、教會,甚至軍隊內部。此外,菲律賓也面臨來自中國的網路戰、資訊戰、認知戰、政治戰。
自由時報 2025-04-02
126:0通過挺台決議 比利時國會 譴責中國軍演威脅台灣

126:0通過挺台決議 比利時國會 譴責中國軍演威脅台灣

比利時聯邦眾議院20日壓倒性通過挺台決議並譴責中國,外交部長林佳龍對此表達感謝。圖為林佳龍去年訪歐期間,會晤領銜提案的眾議員范荷芙(Els VAN HOOF),受接待導覽比國國會。(外交部提供) 〔記者方瑋立/綜合報導〕比利時國會本月廿日以一二六:○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挺台決議,譴責中國軍演日益頻繁,威脅區域穩定,並要求比國政府循外交途徑向聯合國抗議「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這也是比利時國會首度以決議案譴責中國對台灣威脅。 要中國停止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這項由比利時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共同主席范荷芙與眾議員密爾領銜提案的「關切中國持續增加對台灣威脅決議案」,在廿日大會以一二六票贊成、○票反對、十三票棄權通過,譴責中國近年於台海軍事行動的空前密度已威脅區域穩定,並表達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的立場,同時籲請該國政府循外交途徑譴責並要求中國立即停止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充分尊重台海中線的完整性及台海現況,並停止一切挑釁和所有灰帶軍事活動,包括網路攻擊和假訊息操弄。 促比國政府 抗議二七五八決議 決議案也指明「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無涉台灣,促請比國政府在聯合國清楚表達此立場,同時與歐洲夥伴合作,在台海及印太地區扮演積極角色,並於歐盟層級推動與台灣簽署經濟協定以強化供應鏈韌性,共同促進與台經濟、科學及文化合作,支持台灣參與世衛等國際組織,增進台比公民社會及媒體的交流,共同打擊假訊息。 外交部長林佳龍昨對此表達感謝,並強調未來將在台比既有良好的基礎上,持續深化雙邊實質交流及友好合作關係。 外交部指出,范荷芙為友台小組共同主席,比利時並曾經先後於二○一五年十一月及二○二○年七月通過友台決議案,本次是新一屆國會於去年七月開議後,首度以決議案譴責中國對台威脅,對台比關係進展別具意義。
方瑋立 2025-03-22
魯比歐強調川普政策:台灣現狀不應被武力改變

魯比歐強調川普政策:台灣現狀不應被武力改變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受訪表示,美國的政策向來是不應以武力或任何方式強迫改變台灣的地位,這也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美聯社)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十九日受訪時表示,美國的政策向來是不應以武力或任何方式強迫改變台灣的地位,這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也將持續是他的政策,美國將透過讓奪取台灣的代價,高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認定的利益,來延遲及嚇阻中國武力犯台。 根據美國國務院發佈的新聞稿,保守派主持人修伊特(Hugh Hewitt)問到,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與川普在白宮會面,「這是一件大事」,是否代表美國決心支持台灣?魯比歐回應:「我們的政策與過去一直保持一致。我們的立場是,台灣的現狀不應被武力改變,也不應受到脅迫或強制。這是美國的政策,這仍然是美國的政策。這是川普總統的政策,這也將繼續是他的政策。而當川普總統做出政策決定時,他是認真的。」 魯比歐強調,習近平認為奪回台灣將成為他掌權時期的「代表性成就」,但美國的政策維持不變,認為不應該透過武力或脅迫來改變現狀。 魯比歐重申在任命聽證會上對中國的看法,表示廿一世紀的歷史將取決於美中關係,「我認為中國相信自己正在成為地表最強國家」,這是無可避免的,只是時間問題。中國若確實透過競爭、創新和努力超越美國也罷,但如果美國片面允許中國在不遵守相同規則下崛起,「那就是我們的問題了」,「我認為過去廿年來就是這樣」。 盧比歐也說,過去有人認為應該允許中國在貿易、商業和智慧財產權等規則上作弊,當中國變得富有,「就會變得和我們一樣」,「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確實變得富有,但沒有變得像我們一樣」。美國確實需要與中國接觸,「但我們也不能讓自己生活在一個完全仰賴中國來獲取所需物資的世界」。
自由時報 2025-03-21
反擊北京對台主權主張 美議員擬提案 台灣取代中華台北

反擊北京對台主權主張 美議員擬提案 台灣取代中華台北

美國議員擬提案政府在官方溝通和文件中,改以「台灣」取代「中華台北」。圖為去年巴黎奧運閉幕林郁婷、楊俊瀚擔任掌旗官。(資料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十四日報導,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唐納茲正在起草法案,要求政府在官方溝通和文件中,改以「台灣」取代「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稱呼,來反擊北京對台灣的主權主張。 官方溝通和文件中改名 根據該報取得的草案複本,唐納茲草擬的這項「美國支持台灣法案」(America Supports Taiwan Act),共同提案人包括同黨眾議員柯林斯、摩爾和帝芬尼。儘管美國的官方立場是不承認或主張台灣獨立,但這項立法行動旨在推動台灣身為自主國家的地位正常化,強化美國支持台灣對抗威脅其主權的中國脅迫或侵犯。 草案內容「譴責美國政府使用『中華台北』名稱,支持使用『台灣』,以避開中華台北英文Chinese Taipei一詞的含義,並且支持用和平方式,在不受脅迫下,以台海兩岸人民都接受的方式,解決兩岸分歧」。 草案給予美國政府機關十四天時間更新網站和相關規範,以更適當反映「台灣」而非「中華台北」。不過有例外情況允許美國政府仍可用「中華台北」稱呼台灣,包括在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稱參與的國際組織中,以及「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圖以勸說和脅迫手段控制台灣的歷史脈絡」時。 美國鮮少使用「中華台北」,不過一些政府通訊中曾出現這種稱呼。這項草案沒有提到台灣駐美代表處的名稱問題。 唐納茲向「國會山莊報」表示,「台灣是美國的一個重要戰略夥伴,儘管中國宣稱對其擁有主權。重要的是我們向美國人民、世界誠實以對,直言不諱」。他說,「中華台北這種名稱,只不過是北京外交脅迫策略的工具,美國支持台灣法案採取糾正行動,來與我國的夥伴站在一起,對抗中國共產黨的侵蝕」。
管淑平 2025-03-16
美國務院:中國扭曲2758決議 意圖在國際社會孤立台灣

美國務院:中國扭曲2758決議 意圖在國際社會孤立台灣

美國國務院7日表示,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意在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圖為美國國務院簡報室講台。(中央社)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美國川普政府上台,持續發聲挺台。針對中國外長王毅再次扭曲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打壓台灣國際地位,美國國務院昨日予以反駁;美方並延續去年拜登政府的「四點論」立場,強調該決議從未涉及台灣,並支持台灣國際參與。 王毅前天再度曲解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指台灣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是「中國台灣省」、不是一個國家等。美國國務院回覆中央社說,該決議並未限制任何國家與台灣實質交往的主權選擇,也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及其他多邊論壇;刻意誤用和曲解該決議,是中國規模更廣泛的施壓行動一環,目的是使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藍墨客去年清楚說明美方對該決議的四點立場,包括:該決議不支持、不等同、也未反映對中國「一中原則」的共識;該決議不影響各國針對與台灣關係所做的主權決定;該決議不構成聯合國對於台灣最終政治地位的官方立場;以及該決議並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及其他多邊組織。 美國國務院昨表態,我方認為川普政府延續前任政府的「四點論」。外交部昨也說,美國充分彰顯歷來對此議題所採取的一貫堅定立場,表達誠摯感謝。 二月世衛執委會 美重申立場 與中國交鋒 涉外官員另透露,美國二月在世界衛生組織執委會,曾就台灣國際參與與中國言詞交鋒。美方由駐日內瓦代表團人員發言支持台灣參與世衛;針對中國代表有關聯大決議的謬論,美方也行使答辯權嚴詞反駁,重申「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也不能做為排除台灣的依據」。
蘇永耀 2025-03-09
點名國民黨削減國防預算 美軍委會議員批「玩危險遊戲」

點名國民黨削減國防預算 美軍委會議員批「玩危險遊戲」

美國聯邦參議員蘇利文四日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抨擊此舉為「玩危險遊戲」(dangerous game)。(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參議員蘇利文四日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抨擊此舉為「玩危險遊戲」(dangerous game),並點名國民黨。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回應,此事已成為民主、共和兩黨私下經常討論的議題,他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軍費「深感不安」。 美準國防次長柯伯吉也表達不安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四日舉行柯伯吉的任命聽證會,共和黨籍的蘇利文和無黨籍參議員金恩,都提到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要求柯伯吉對此表達立場。 蘇利文對柯伯吉說,刪減軍事預算的是控制立法院的國民黨,此舉不會釋出正確訊息。「如果台灣有任何人在聆聽這場聽證會,他們需要意識到,他們正在玩一場危險遊戲。」金恩也質疑美軍為何要冒著危險,去保衛「一個似乎不太關心自身防衛的實體」。 柯伯吉表示,他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深感不安,此事已成為美國朝野兩黨私下討論的議題。柯伯吉引述川普第一任期的國防部長馬提斯所言:「我們不可能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防衛」,強調他持續透過溝通及提供建議,促使台灣以各種可能方式,比照南韓建立嚴謹的軍事力量。他說,畢竟要求美國人民及軍人承受重大代價,盟友卻未盡到應有責任,對美國人不公平。 柯伯吉:加速對台軍售強化自衛 蘇利文也關切對台軍售延宕,指出仍有大批應該交付給台灣的「魚叉」飛彈尚未運抵,強調即時提供台灣軍備的重要性。柯伯吉則承諾,上任後將持續履行「台灣關係法」為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的承諾,擴大武器轉移及銷售,以強化台灣自衛能力。
自由時報 2025-03-06
魯比歐:美承諾防止中國犯台

魯比歐:美承諾防止中國犯台

國國務卿魯比歐26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重申反對任何強行或脅迫改變台灣地位的行為。﹛路透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廿六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再度談到美國政府護台決心,重申反對任何強行或脅迫改變台灣地位的行為,不會摒棄此一長期立場。 訪問提到中國擴軍及可能在二○二七年前犯台的說法,詢問魯比歐和總統防衛台灣的決心。魯比歐提出三點,包括美國所秉持的長期立場,就是「我們反對任何強行、強迫和脅迫改變台灣地位,這自一九七○年代末以來,一直是、而且依然會是美國的立場,不會改變」。 他說,美國必須「在場」,因為中國試圖把美國逐出印太地區,美國身為太平洋國家,在該區域有強健關係,不會放棄這些關係。美國必須建立國內產能,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以及美國必須具備足以回應中國威脅的軍事能力。 主持人詢問,如果凌晨兩點有情報顯示,中國正奪取台灣,美國將如何因應?魯比歐說,美國有既有的承諾來防止並回應這種情況,「會履行這些承諾」,這些承諾也是美國的立場,「中國也了解這點」。他指出,最佳的防範之道,就是具備回應的能力;如果中國知道美國無力回應,或領導人很弱,可能會測試,美國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管淑平 2025-02-28
重返白宮滿月 台灣285億外援 川普解凍

重返白宮滿月 台灣285億外援 川普解凍

路透獨家披露,川普政府已放行遭凍結的53億美元外交援助,包括用於台灣計畫的8.7億美元(約285億台幣)。(美聯社)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宣布暫停對外援助計畫九十天,凍結經費包括對抗飢餓和致命疾病的計畫,以及為全球數以百萬計流離失所者提供庇護等。路透廿一日獨家披露,川普政府已放行遭凍結的五十三億美元外交援助,主要用於安全和反毒計畫,包括用於台灣計畫的八.七億美元(約二八五億台幣)。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上月底提出豁免名單,包括美國對以色列和埃及的軍事援助,以及包括糧食在內的人道救援等,代表本應使用的經費因相關豁免而得以放行。路透取得截至本月十三日獲放行的另外二四三項豁免名單,總計五十三億美元解凍,獲解凍經費絕大部分用於美國國務院政軍局掌管的計畫,總計超過四十一億美元。 名單顯示,安全豁免名單包括用於台灣計畫的八.七億美元、協助菲律賓安全部隊現代化的三.三六億美元,以及為烏克蘭國家警察和邊境防衛人員購置防彈衣和裝甲車的二一五○多萬美元。 據報導,非安全領域的最大豁免項目,是向美國「總統愛滋病緊急救援計畫」(PEPFAR)提供的五億美元經費,主要資助非洲的醫療服務。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未答覆相關詢問。路透不確定是否有些計畫已取得豁免,但未列在名單上。   台灣擴大投資 白宮列外交政績   川普重返執政滿月,白宮再度於官網宣示「美國回來了」,附上一長串內政外交政績,包括在「保護美國勞工及促進經濟成長」項目下,提到台灣承諾擴大對美投資。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台灣是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美國則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對台灣的商品及服務出口,至少為美國提供廿萬個就業機會。
自由時報 2025-02-23
日本戶籍國籍欄可記載台灣 對台重大正名措施 5月實施

日本戶籍國籍欄可記載台灣 對台重大正名措施 5月實施

日本法務省將修改戶籍文件,將外國人的「國籍」欄(上圖)改為「國籍.地域」欄(下圖),台灣人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將可由現行的「中國」正名為「台灣」。(取自網路)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七日報導〕日本法務省預定今年五月修改戶籍相關法令,外國人的「國籍」欄將修改為「國籍.地域(地區)」欄,亦即台灣人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可由現行的「中國」正名為「台灣」,這是繼二○一二年「在留卡(居留卡)」的國籍欄承認台灣人可登錄為「台灣」之後,日本對台重大的正名措施。日媒報導,這是為了顧及台灣人的身分認同。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法務省預定五月修改相關法令推出新的戶籍表格,主要是追加姓名的日文假名標記,而配合系統的大幅修改,也將相關表格上原有的「國籍」欄,修改為「國籍.地域」欄。 台灣人的戶籍欄 不用再登記為中國 一般日本人的戶籍並無標記國籍的問題,但若因與外國人結婚、歸化日籍或被日本人收養,就需要登錄外籍配偶國籍,歸化者和外籍被收養者也需要登記原國籍。由於日本戶籍登記只承認國名,台灣人的戶籍欄被迫登記為「中國」,引起很多在日台僑的不滿和不便。 報導指出,台灣內政部公布的婚姻相關統計顯示,每年約八百至一千名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有些台灣人為了保持身分認同,要求在國籍欄上寫「台灣」。 報導還指出,法務省修改法令後,台灣人可以將已被登記為「中國」的國籍標記,正名為「台灣」。 日本發給旅居日本的外國人住民票或在留卡,在二○一二年進行修改,將國籍欄設計成「國籍.地域」欄,台灣人也透過新制在這些證件標記為「台灣」,而非「中國」,戶籍表格的修改雖然整整晚了十三年,但可視為是遲來的正義。
林翠儀 2025-02-18
支持美台復交 24美眾議員 促廢一中政策

支持美台復交 24美眾議員 促廢一中政策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廿四名美國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六日提出共同決議案,呼籲美國總統川普廢除「過時、適得其反且不誠實」的「一個中國政策」(One China Policy),恢復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並與台灣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批一中政策 過時、不誠實 多年來持續提出類似決議案的威斯康辛州眾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與賓州眾議員裴利(Scott Perry),率領另外廿二名同黨議員提出此案,呼籲川普放棄華府長年秉持的一中政策,正式承認台灣的主權獨立地位。帝芬尼說,「台灣從不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一天也沒有,是一個自由、民主與獨立的國家(nation),美國政策早就該反映此一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帝芬尼在新聞稿中指出,儘管美國在美台斷交後以「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做為補救,表明從未接受共產中國擁有台灣主權的美國,「不曾改變其立場」,但美國仍未與台灣建立正式關係,台灣民選政府甚至被美國當成比古巴還糟糕的北韓與伊朗殘暴政權來對待。 籲川普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 決議案呼籲美國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不受中國統治,也不包括在其領土範圍內的客觀現實,承認台灣民選政府的合法性,正常化雙邊外交關係並允許互派大使,撤銷限制美台官員正常溝通及互動的機構指導方針。此外,美國還應該啟動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正式談判,以及採取行動支持台灣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完整會員資格。 共同決議案(Concurrent Resolution)旨在表達國會對特定議題的立場或意見,無需提交總統簽署,但不具法律效力。
張沛元 2025-02-08
美日聯合聲明劍指中國!強調維護台海穩定、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

美日聯合聲明劍指中國!強調維護台海穩定、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在白宮首次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且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手段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針對中國的意味濃厚。 美國白宮發布的「美日領導人聯合聲明」,直指雙方在《美日安保條約》之下都期望加強雙邊安全和國防合作,並強調美日同盟是印度-太平洋及其他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基礎,日本將持續強化自身的防衛能力。 美國對保衛日本的堅定承諾不會改變,若遇到危機將動用包括核子武器在內的一切能力,日本則會按照《美日安保條約》的規範,對任何突發狀況進行完整應對,在維護印太地區和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應對日益升級的安全問題,美日將加強防務安全合作,透過訓練和演習提高戰備水平,加強美日的威懾能力,並在民用航空、太空領域保持合作關係,例如未來的國際太空站Crew-10任務、阿提米絲(Artemis)探月計畫。除此之外,美日還會共享AI、雲端服務等新技術,擴大雙邊網路安全合作。 在經濟方面,美日將強化雙邊投資和就業機會、合作領導AI、量子運算和半導體等技術、增加美國對日本的液化天然氣出口、發展關鍵礦產供應鏈多樣化、開發先進核能。美日還會合力保護機敏科技、加強對入境者的審查,藉此打擊技術遭竊、非法移民等問題。 美日將拓展美日澳印、美日韓、美日澳、美日菲的多方關係,並強烈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東海現狀的任何企圖,以及中國非法海事活動、人工島礁軍事化、在南海的挑釁行為。 川普和石破茂都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因為這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因素,美日期望兩岸問題能夠和平解決,除了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兩岸)現狀之外,還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另外,美日都對北韓的核發展相當關切,將致力於北韓無核化的願景,並打擊北韓駭客攻擊、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合作。川普最後還接受石破茂的邀請,考慮近期前往日本訪問。
郭顏慧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