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萬聖節

萬聖節

萬聖節 不給糖就搗蛋、奇特服裝、南瓜燈籠、怪物、鬼屋、糖果和甜食,這大概是我們對萬聖節的印象,今年當然還有新政治自動提款機。 萬聖節其實與死亡有關,它經常與恐怖、鬼魂和骷髏等符號相關聯,關於生命、死亡和來世的本質,以及我們自己的有限性的思考,一些人會利用萬聖節的機會來沉思這些存在主義的問題。 裝扮是萬聖節的重要部分,這引發有關身份概念的思考。我們為了裝扮而戴上的面具象徵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掩蓋或偽裝我們真正的身份。這使人思考在我們戴著的面具背後,我們到底是誰,了解自己是誰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我一直很喜歡萬聖節,在柏林念書的時候,與朋友參加熱鬧的萬聖節之後,聖誕夜市大概就要開始了,氣候寒冷而內心溫暖,這是我最喜歡的季節。萬聖節與死亡有特定的關係,這是顯而易見的,慶祝和死亡之間有什麼關聯?節慶和派對的目的是讓我們忘記我們是孤獨、悲慘和註定要死,這些活動讓我們暫時逃離這些想法。 萬聖節活動讓時間的暫停一直延伸到終點,讓人可以忘記死亡,透過專注於集體慶祝的時刻打斷了日常生活。死亡帶來令人陶醉的痛苦,存在轉向不可超越的地平線之外,使我感到孤立。鬼魂進入交流,克服失去親人的孤獨。 我不相信有鬼,但我完全可以享受為鬼魂舉辦的慶祝活動,一個聆聽來自墳墓之外聲音的機會,死亡的寧靜通常埋藏在我們憂心忡忡、忙碌的生活的喧囂之下。熱情好客打開門給孩子糖果,彷彿歡迎所有我們失去的家人可以再度拜訪我們。 台灣大選這幾個月來,網路和媒體上一直充斥著仇恨動員和恐怖擔憂,以及超越恥辱極限的競選活動。更糟的是,還有邪惡的小丑整天的胡說八道,破壞人與人之間善良和信任,拿著無形的電鋸追趕毫無戒心的路人,這種現象正在發展成為一種真正的流行病。 許多人以為萬聖節是個歡樂的節慶,因為煙火、變裝、南瓜和糖果,其實並不然,世界固然充滿喜悅和歡樂,但也存在死亡、恐懼和悲傷。萬聖節與恐懼相關,常常引發人類如何與恐懼這種情感互動,以及它如何被克服或掌控的問題。 萬聖節鼓勵人們發揮想像力,並相信超自然、怪物和幽靈的存在。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可以引發有關信仰、迷信和人類想像力本质的问题。 萬聖節是一個同時充滿死亡和歡樂的節日!
李忠憲 2023-11-01
跟林北好油許哲賓系出同門

跟林北好油許哲賓系出同門

剛剛估狗完順手幫大家科普一下: 侯柯朱三方密會的這間「大增鋼鐵金屬有先公司」負責人叫做「許耀仁」, 這名字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有一位姐妹叫做「許宇甄」。 許宇甄除了是現任國民黨組發會主委, 她過去的各種身份更是不得了: 婦聯會雲林分會總幹事、主委長達16年 國民黨雲林縣黨部兩任主委 根據新聞報導, 她更是張麗善的左右手兼閨蜜, 除此之外,她的丈夫林啟滄也是全國漁會總幹事。 說到這邊, 有抓到關鍵字了嗎??? 雲林張家 農漁會系統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跟林北好油、許哲賓系出同門欸, 巧合啦,哪次不是巧合。  
不及柯大學士 2023-11-01
柯乙己又跑去密會了

柯乙己又跑去密會了

柯乙己一出現,所有做政治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柯乙己,你又跑去密會了!”他不回答,對主持人說,“我們公開透明,民進黨大撒幣。”又把腰帶往上提了幾吋。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跑去密會了!”柯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昨晚親眼見你去大增鋼鐵公司,跟朱立倫。”柯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協商不能算密……不透明!……藍白的事,能算密會嗎?”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葉克膜之父”,什麼“157”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記者會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林秉宥 2023-11-01
裡外不是人

裡外不是人

裡外不是人 郭台銘本來親自要送連署的資料,結果突然喊卡,說另有行程,在中國對郭台銘的公司查稅這麼多天,他神隱之後要出來親自送件並開記者會,引起不少人的振奮。昨天同時發生的事情就是柯文哲、侯友宜和朱立倫的密會,進行所謂總統級的搓湯圓。 這背後當然是中國在後面指揮,賴清德基本上是在跟中國競選,有仔細觀察的人都能夠非常明白這個脈絡的邏輯。 這些人對中國和習近平都是必恭必敬,郭台銘出來選總統絕對是習近平有點頭,他才敢出來進行一個這麼大的冒險。 郭台銘說要選到底,很多人覺得欣慰,當然有更多人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想我不喜歡中國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要併吞台灣,而中國是一個獨裁政權。 有許多人把獨裁當成是有魄力,甚至認為是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哲學家皇帝,這是相當大的誤解,也是獨裁者希望建立的形象。 哲學家皇帝這一概念常常與古羅馬的皇帝馬可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相關聯。他是古羅馬的五賢帝之一,同時也是一位斯多葛哲學家。哲學家皇帝通常是指那些在統治時持有哲學觀點,並試圖根據這些觀點來統治的領導者。這些領導者往往重視道德和理性,並努力做到公正和明智的統治。 獨裁者是指擁有絕對或過度的政治權力的領導者,常常是透過武力、恐怖、操縱或其他手段來保持或擴大其權力。他們不重視法治、民主和人權,而更加重視個人權力的穩固。獨裁者的統治常常有高度的中央集權、政治打壓和資訊控制等特點。 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意志來決定一切,在人會變老,身體會衰弱、視野有限的情況之下,一定會造成很多問題,更不用說死後接班造成的混亂。 我看郭台銘一路走來真的就是暴發戶心態,會賺錢卻不知道如何生活,想要做事卻沒有核心價值,這麼多錢幹嘛出來當習近平的棋子?躲在自己的帝國偷偷的享福不好嗎? 習近平正在背後操控這些木偶,我覺得最難堪的就是郭台銘的角色,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變成裡外不是人的豬八戒,何苦呢? 人除了賺錢以外,還是應該要讀點書、做些思考!
李忠憲 2023-11-01
日本人真的都不去台灣旅遊了嗎?

日本人真的都不去台灣旅遊了嗎?

日本人真的都不去臺灣旅遊了嗎? 去輕井澤看紅葉之前,我看到一篇日本Yahoo上刊登的有關臺灣話題的文章,標題就是什麼去臺灣的“日本人観光客并未恢復”,以前因為臺灣“物價便宜”,所以對日本人來說現在的臺灣“魅力沒有了”云云。 蠻好笑的是該文章中還引用了數據(暫且認為是可靠的數據),說2019年去臺灣的日本人観光客約為112萬5000人,而2023年1~7月的日本人旅行者約為39萬5000人,只有2019年の35%。 這個文章作者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2019年是全年數據,你拿今年1-7月差不多半年的數據去比得出35%,阿娘餵,我還是幫你一把。 1-7月在時間上只有一年的7/12,所以2019年的1-7月按照比例計算應該是112.5萬x7/12=52.5萬人,當然52.5萬比39.5萬多,所以是2023年恢復到了疫情前的(36.5/52.5=)75%。 而且這個75%不僅有日元貶值對日本人整體消費的影響,還跟日本人疫情雖然結束,但是人們對外出的自律慣性並未完全結束有關,畢竟疫情其實並未真正的完全結束(日本室外還在戴口罩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所以要我說在日元貶值,疫情還有余波的影響下,謹慎的日本人去臺灣旅遊的人數還能恢復到疫情前的75%,這還算不夠好嗎? 對此,我更關心的是日本民眾是怎麼看這篇文章提起的這個問題的,於是仔細看了文章後面不少日本網民的很多評論,特此翻譯最新評論的前兩頁內容供大家參考。 A:臺灣是對第一次海外旅行的人可以非常放心去的國家,甚至你不用決定去哪個景點,隨便出去瞎逛,比如夜市等品嘗一下當地人的美食,想怎麼逛就怎麼隨意的逛,真的像是國內旅行的延長線很容易融入的。再說了日本遊客減少又不是單純臺灣特有的現象,物價和匯率如果穩定了自然遊客會增加的。 B:我特喜歡去臺灣旅遊,昨天是我第10次去臺灣後回來了,去了不少喜歡的飲食店和茶館,無論何時何地臺灣的治安又好,當地人很親切,真的很令人放心,從未遇到過不愉快的事,日元的問題確實也感受到了,但本來那里就很便宜,所以並沒有特別覺得貴,明年3月我計劃還要去。 C:日本人確實少了一些,日臺航班上大部分是臺灣人,很感謝他們來日本玩,臺灣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我想兩國關系會越來越好的。 D:說臺灣沒什麼魅力真的很敢扯,我去過臺灣10次以上,最棒的就是臺灣人對陌生人的友善,你只要在大街上仿徨,就一定有人會來關心你。年輕人不管會不會日語英語,就算語言不通他們也會努力想辦法通過溝通來幫助你,說感謝時對方会報答微笑。而且不僅是臺北,我發現臺南、高雄、臺東、花蓮都是很有魅力的地方,無論是飲食還是去小島,都能體會到臺灣的魅力。 E:一個月前,我女兒夫婦去了臺灣9天,環島一周,回來他們好開心的說明年計劃還要去。說日本人沒有恢復到過去那麼多,其實哪個國家不是這樣的,你看看夏威夷因為日元貶值,加上當地那麼高的物價,不也是那樣的嗎? F:上周剛去了臺灣,說他們物價高,可是你去攤販上吃東西折算成日元也就一個硬幣,還是很便宜的啊,在高雄郊外市場吃的鮪魚相當美味。如果說臺灣街上的整潔程度和駕車粗暴不如日本,那是事實,但是惡意拉客或者盜竊東西方面,我想安全性比日本還高。建築物和觀光景點雖然都比較類似,喜歡自然派的騎車遊我覺得是很棒的。 G:我是上個月去的,日元雖然貶值,但那是日本自己經濟沒什麼發展的問題,不是臺灣的錯,而且即使如此,臺灣的飲食性價比依然是很棒的,無論是吃飯還是點心,都比日本的好大碗,食材很健康而且味道也好,旅行在外吃飯很容易厭倦,但是在臺灣不會,反而覺得外食也很健康。另外有很多人會說日語真的令人驚訝,坐計程車時,開車的大叔還會大聲用日語唱演歌,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好喜歡臺灣,不管多少次我還想再去。 H:旅遊嘛,先要看你是選擇便宜的地方才去,還是選擇自己因為喜歡才去,臺灣即使沒有前者優勢了,我們還是會因為後者的原因去。 I:10月上旬第一次去了臺灣,之前因為擔心語言不通一直未敢成行,沒想到去了之後,無論是商店還是街上,所有的人都好熱情親切,臺灣是個很能讓我感受到活力的國家,還能令人回憶起昭和時代的日本,不管吃什麼都很美味,與其說它的景點如何,只憑美食她就是一個十分有魅力的國家了。回到日本不久就想吃臺灣料理了,所以又預定了明年2月再去臺灣的機票。 J:臺灣真的充滿魅力,很想再去,但是因為日元貶值的原因,不管怎麼說,出行還是會有點遲疑的。 K:疫情前除了臺北,我還從高雄坐巴士去了墾丁,在美麗的海邊遊泳了,海鮮不僅美味,而且量都足足的,簡直是天堂的享受。當地人不僅教我怎麼坐計程車,在公車站迷路時一定會有人前來幫助,真的很喜歡臺灣。 L:日本人觀光客沒有恢復以前的狀態,日元貶值的影響很大,但這不只是臺灣的現象啊,今年我時隔4年又去了臺灣,大致上覺得物價是以前的1.5至2倍,但是庶民飲食或三星級Hotel還是很經濟的價格,交通費更是非常便宜。 M:與日本相比臺灣是小國,去要求她景點的多樣性有點過分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臺灣人對待陌生人真的很親切,很關心困惑中的別人。不知道怎麼用當地的飲料機,必定有人會伸出援手,問路的話會不厭其煩一定要幫你解決問題,不會半途而廢,在飲食店點菜的時候,大媽會熱情地建議你吃這個,或哪個好吃,熱情洋溢可以說是臺灣最大的魅力。 N:臺灣除了中央部,從臺北沿海南下各地的街景都非常相似,但是那種不修邊幅的樸素,好像是日本人遺忘的東西,那樣的氛圍我覺得很棒,飲食說是中華,當然是中華料理,但是很清爽不會有膩人感,去著名的景點,在大街上逛逛,或者去喝杯咖啡,喝杯臺灣啤酒,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充分的在地享受了,因為工作我在臺灣居住過4年,在我心目中臺灣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棒。 東京博士 2023年11月1日 (所有照片均為本人2016年攝於九份)  
東京 博士 2023-11-01
賴清德:副手口袋名單有6人 蕭美琴是優先之上

賴清德:副手口袋名單有6人 蕭美琴是優先之上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迎戰2024大選,駐美代表蕭美琴被視為熱門副手人選之一。(圖取自賴清德臉書)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2024總統大選「賴蕭配」呼聲高,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被看好搭擋駐美代表蕭美琴參選,賴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時鬆口,副手的口袋名單有6人,包含蕭美琴、競辦國政召集人鄭麗君及各界人士,男女都有,被問到蕭美琴是優先名單的優先之上嗎?他說:「yeah,你可以這樣講。」 賴清德接受李四端「大雲時堂」專訪,節目今晚釋出短篇預告,賴清德透露,現在的確有很多副手人選在考量,除了社會討論最多的是蕭美琴、鄭麗君之外,還有科技界、文化界人士等,都有人推薦,目前有6人,以女性居多、男性少數,但接下來要先公佈不分區,在登記前才要公布副總統人選。 賴清德表示,會優先考量女性副總統,但6人名單中不只有蕭美琴跟鄭麗君,還有其他女性,暫時不能透露,怕造成對方困擾;被追問蕭、鄭準備好搭檔參選了嗎?賴機警笑回:「沒談過我就不知道。」但希望未來邀請他們時,不管是誰都能答應一起為台灣打拚。最後再被追問「蕭美琴是優先名單的優先之上?」賴終於回說:「Yeah,你可以這樣講。」
陳昀 2023-10-31
某国猴子的一生

某国猴子的一生

某国猴子的一生
譯者之言 2023-11-01
從李克強猝逝所看到的中國

從李克強猝逝所看到的中國

今年三月卸任的中國前總理李克強,上週五猝逝。在獨裁專制社會,統治階級的人事消息常激起漣漪,甚至引發動盪,李克強之死,同樣讓北京當局戒慎恐懼。官方媒體起初淡化死訊,但隨著陰謀論四起,民眾前往李克強故居等地悼念者眾,花束堆積如山,網路上追思的言論影音湧現,當局遂宣布在本週五葬禮前全國禁止公開集會一週,以防出現群眾悼亡而人心失控場面。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去世後,民眾前往位於安徽合肥的故居悼念,鮮花堆滿外牆。(美聯社)   共產黨國專政體制之下,人事不透明,鬥爭整肅有如家常便飯,領導階層更迭,常鬧得腥風血雨,後經鄧小平建立接班制度。然而,習近平開倒車,任期制見棄,用人唯親,忠誠高於專業,位居要津者伴君如伴虎,唯主子指令是從,高官任免去就莫名其妙。因而,每遇重大人事案件,陰謀論甚囂塵上,虛虛實實,真相常難大白。 李克強之死,恰逢黨國當局人事出現怪異跡象之時。外交部長秦剛、國防部長李尚福先後遭免職,原因不明,且被罷官之前失蹤數月,官方從未明白交代,各方揣測紛紜。李克強猝逝,在官方的心臟病因之外,外界也有「可能遭毒手」等諸多臆測;尤其年齡還沒到「七上八下」,去年中共二十大卻無緣續任政治局常委,「活得憋屈,死得窩囊」,更引發議論。 當局對李克強之死緊張兮兮,還因前總理之死,曾有引發群眾動亂的事例。一九七六年,時任總理周恩來去世,不滿文化大革命和毛澤東政策的民怨集結,天安門廣場追悼集會最終導致文革終結,為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奠基。一九八○年代末期,學生及群眾藉追悼前總理胡耀邦去世抗議物價、腐敗,要求改革,當局以武力鎮壓,釀成震驚中外的「六四」事件。 有了前車之鑑,北京當局對李克強之死,嚴肅以待。因而,除了全國禁止公開集會,網路世界嚴控封鎖有關李克強的發文,關閉討論區、封殺關鍵字,歌手梁靜茹的代表作「可惜不是你」也遭禁。誠然,時空環境不同,如今習近平打壓異議不遺餘力,網路等社會控制更嚴厲;但一年前的「白紙運動」,上海等城市青年和居民不滿封控疫情的「清零」政策,出現抗議風潮,使北京唯恐李克強之死產生群眾運動漣漪,也再次暴露威權統治者防堵民意的心虛。 李克強故去之後,留下不少去思。儘管十年總理任期下半場權力被架空,他的經濟務實主義,贏得若干好感;相較於習近平的專斷,也受中國內外有些財經界歡迎。有北京大學經濟博士學位的李克強,以「實話實說」著稱,對經濟有所主張,雖遭習近平壓抑,在「假大空」文化盛行的黨國體制,堪稱空谷足音。 最有名的是「李克強指數」。當遼寧黨委書記時,他告訴美國大使,以官方統計看中國國民所得GDP不可靠,他以三個指標衡量經濟成長:鐵路貨運、用電、銀行放款;事經《維基解密》披露。他倡言簡政放權,行政改革,尊重市場,支持民營企業,被稱「克強經濟學」。 二○二○年中國「兩會」時,他指出月入人民幣一千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有六億人,與習近平宣稱的已「全面脫貧」不同調。去年五月,當局仍厲行「清零」封控,他不戴口罩到河南巡視,也曾強調不要讓限制措施破壞經濟成長。 此外,二○二○年考察山東,他倡議「地攤經濟」,以促進就業,是「人間的煙火、中國的生機」,卻遭《北京日報》以「不衛生、不文明」反對。習近平路線全面左傾時,他到深圳向鄧小平銅像致意,申明「改革開放不會停頓,長江黃河不會倒流」。今年三月告別國務院,他以「人在幹,天在看,蒼天有眼」喊話,被指意有所指,與習近平畫下界線。有關改革,二○一三年首任總理,他宣示要限制臃腫的官僚體系,指改革是「削權」、「自我革命,會很痛」。他還有名言:有權不可任性,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 不過,李克強終其一生不算是改革者,他的經濟主張基本上按西方標準不算特出。從最初的「習李體制」到總理後期遭邊緣化,他權力被架空,在習近平強勢主導下,形單影隻,改革理想未能實行,落為弱勢總理。另一方面,「懂經濟的總理」受到民間及國際歡迎,「只有他理解我,知道我一個月還不到一千元」是典型的誄詞,也反映許多厭倦習近平統治手法的百姓心聲。 李克強在中國經濟成長高峰時出任總理,如今走得突然,中國正面臨內外交迫困境。政治凌駕經濟,左傾又獨裁的治理能否度過難關,是北京當局在防杜李克強之死激起漣漪之外,更大的考驗。
自由時報社論 2023-10-31
戰爭的悲傷

戰爭的悲傷

  《戰爭的悲傷》是越南小說家保寧,以越南戰爭為背景所寫的小說,被翻譯成許多語文出版。二○一八年,韓國濟州四.三事件七十週年的國際作家會議,邀請他,以及曾獲芥川獎的沖繩小說家目取真俊,和來自台灣的我出席,各發表一場以作家在自己國家的扺抗為議題的演講。 保寧的演講是「戰爭的悲傷」, 他提到越南戰爭,那是北越發動南侵的內戰,改變了南北越分立的戰後處分。出身北越的保寧,並不以北越贏得勝利為喜。他認為戰爭的勝利是將軍的事,他體認的是戰爭的悲傷。 二戰後,亞洲脫殖民統治的朝鮮,因左右分裂為北朝、南韓,迄今未解。越南則分裂為北越、南越,一九六○年代北越發動併南越戰爭,美國介入,但仍由北越併吞了南越。 越戰在二戰後世代的成長歷程是鮮明印記:從法國巴黎發生的學生運動遍及全球,普遍反對美國介入越戰,二戰後嬰兒潮成為嬉皮世代,留著長髮,在西方民主陣營自由自在成長,迷惑於馬克思主義及毛語錄,欣賞左派的解放論,同情美、蘇之外的第三世界。直到一九九○年代,嬉痞成長為雅痞,美國的柯林頓、英國的布萊爾、德國的施若德⋯,經由民選領導國家,世界才進入新時代。 歷兩次世界大戰,列強號召成立聯合國,但利益形態和意識形態的衝突,導致始終無法避免國家之間的戰爭,甚至內戰也時有所聞,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未歇,巴勒斯坦的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導致以色列反攻,又引發中東甚至世界的不安。 戰爭是文明世界的不文明事況,難以真正平息,反映在人類歷史。文化,是想使人活下去的東西,不同於政治的權力意味。 越南戰爭,北越以意識形態的左,經由戰爭併合了南越。儘管越南仍在左意識的共產政權,但經濟的走資化吸納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畢竟依靠資本主義的生產、消費邏輯。就像共產革命後的中國,依賴走資化才以世界工廠和市場發展經濟。但極權主義的政治權力習慣搖晃戰爭的令旗,威權獨裁的政治人物似乎不了解戰爭的意義是悲傷。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3-11-01
藍白兩黨離不開中國

藍白兩黨離不開中國

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政黨協商,發表了四大共識,似乎就可矇騙台灣民眾他們合作了。此外,也以此對中共有個交代,因為中共才是他們的共主。正如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所說,藍白之所以談合,是因為藍、白都非主流民意。倘若都有高尚的理念,談合作怎會如此辛苦,還須中國指示? 看看他們的四項共識,第一到第三項,有關改革、兩岸關係、總統與行政院長的地位等,都是執政以後的問題,有的甚至涉及修憲。只有第四項“立委席次上相互支援”與這次選舉有關,就是相互站台,必然是國民黨幫民眾黨站台多;若同一區參選人要互讓,也只有國民黨讓;民眾黨席次本就很少,再讓就沒了。因此這共識可說是朱立倫的「賣黨條約」。 朱立倫做出如此重大犧牲,許多評論認為出於朱立倫的私心,希望做出成績以保住選後的主席職務。我認為中共有「藍白合」的指示,朱立倫必須做給北京看。但中共應該另有具體要求,只是黨內包括侯友宜也不知道,夏立言可能知道,因他多次去中國溝通。朱立倫選黨主席時就自爆私下得到中共支持,說明有自己的管道。所以就算高虹安被起訴,朱立倫也要不問青紅皂白為她立即背書,因為有藍白合的緊箍咒。 柯文哲自然也知道中共的立場,他親自看到中共打擊郭台銘,所以他表面對國民黨要合,卻又進行勒索,多撈一點。若合不成,則是大黨要多負點責任,因為大黨本錢多,多讓一些尚可保住老本,不像小黨讓無可讓。最難解的正副手問題仍然無解,侯友宜在壓力下雖做讓步,不排斥「柯侯配」,他的一半民調、一半初選的辦法還有機會保住國民黨,全民調的手機門號則太多問題。 柯文哲要當主角,須先討北京歡心,於是把中國籍的徐春鶯塞進不分區立委。吳敦義當年把吳斯懷硬塞進不分區立委的安全名單,傳說是他對北京的承諾。如今柯文哲更進一步,從塞進台灣的中國奴才,進化成塞進中國籍統戰人士,居然美其名為「包容」。 政治人物最要緊是政治面目要清晰,徐春鶯不但有國籍問題,政治面目也不清,請問她是效忠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她原本在上海什麼單位工作,也不敢說清楚,怕被調查嗎?國民黨不敢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接觸,因為民革是國民黨的叛徒,徐女卻已接觸,是否代表民眾黨與民革的區別正在消失? 許多政治線索看似雜亂無章,只要連結中共,往往就可解開,這也是目前台灣的危險處境。 (作者是資深時事評論員)
林保華 2023-11-01
民眾黨不排除急統?!

民眾黨不排除急統?!

十月二十七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證實該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考慮將台灣新住民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徐春鶯列為提名人選,隨著相關背景的揭露,立即在台灣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事發至今已經超過五天,套句柯主席的用語,子彈已經飛了許久,民眾黨顯然並沒有積極回應各界疑慮的打算。這個態度其實反映了這個政黨對於「國家治理」的認識與能力。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資料照)   我國自二○○八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時,開始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也就是「一票選人,一票選黨」。前面這張票投給區域立委,後面這張投給政黨,也就是所謂的「政黨票」,各政黨在選前無不慎重將事,以便向全體公民公布一份漂亮的不分區名單,做為政黨的形象與號召。故而政黨代表彰顯的是該政黨的路線,殆無疑義。 民眾黨準備讓徐春鶯女士進入立法院擔任中央公職,之所以造成政壇譁然,絕對不是柯文哲所避重就輕的公民參政權,或是模糊焦點的族群包容與敵我之分,而在於徐女士的認同與行事有諸多疑慮有待釐清,以及民眾黨基於什麼理由要以她為看板? 徐女士在兩岸間為活躍人物,多年來累積了不少紀錄可供品評,包括她主張中國應盡速統一,力圖「矯正」子女的台灣人認同,曾擔任中國幹部,並熱中參與共產黨的統戰活動,例如今年六月就出席了民革上海市委會的座談。民革,屬於中共「黨派群眾組織團體」,按照現行規定,台灣人民如果任職民革,就屬違法,必須受到處罰。同樣道理,如果取得台灣國籍的中國配偶現在還保有這個身分,當然就無自外於台灣法律的道理。 最重要的,還有雙重國籍的爭議。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徐女士取得台灣身分證滿十年後,只要沒有被褫奪公權,是有權利參加公職選舉,不過這僅是消極資格,在台灣要正式就任國會議員時,必須宣誓效忠,則豈有不必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道理?何況這個國家始終公開宣揚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 即因如此,多數國人非常在意徐女士的積極資格,也就是柯文哲考慮提名徐女士為不分區安全名單,必須說明這個人選是怎麼挑中的?其經歷為何?這些資歷是否代表民眾黨的政治主張?這是民眾黨最基本的責任與態度。即使是所謂的「海選」,民眾黨不是塑膠,對照民進黨趙天麟退選處置,該黨審核的標準又何在。 因此,當民眾黨公開承認徐春鶯為不分區名單之時,我們說民眾黨不排除「急統」,是一點問題也沒有。既然民眾黨可以隨時變色,不確定性甚高,選民就要以全新的光譜來看待這個政黨,調整其定位,進而檢討其在台灣存在的價值。
鄒景雯 2023-11-01
哪裡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樂子 2023-11-01
不倫不累

不倫不累

TaCo 2023-11-01
中國黨獨裁統治台灣時就是如此

中國黨獨裁統治台灣時就是如此

「也因為政權沒有持久性,不穩定的本質,就算用教育或留學去產生一些西方人才,那些非洲國家生出來的人才會選擇甚麼呢?絕不是留在自己國家服務,在西方留學的人往往最後只會想移民西方國家。 最終這些人被安排到公職的結果,就是嚴重貪污,中飽私囊,竭澤而漁,因為他們的一切計劃就是怎樣拿最多的錢在西方置產,成為一個西方的中產階級甚至有錢人,而他們根本不打算留在那個地方所以殺雞取卵是完全沒有關係。」 -------------------- 早年中國黨獨裁統治台灣時就是如此,那時中國黨的官員和多數的外省籍支持者,根本就只是把台灣當成他們逃到米國的跳板,搜刮盡可能多的利益之後,再移民到米國去,這個族群中,家族中擁有綠卡彼彼皆是,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那個當了八年的台灣「那個」的馬英九,全家幾乎都是米國人,女兒也都拿綠卡,然後像那個賴佩霞也有米國籍。 這種狀況一直要到阿扁當總統,民進黨開始執政後才慢慢有所改變,那時有不少海外的優秀台灣人就是因此願意回國貢獻。 但結果就是這些願意回國貢獻的海外人才,因為傷害到了中國黨的利益,反倒遭到司法體系的追殺。 最有名的就是南科減震案的謝清志博士,明明是為了台灣未來發展的貢獻,結果遭到檢察體系刻意追殺,織罪入獄,而後還有翁啟惠案、宇昌案都是相同的狀況。 雖然最後這些案件都獲判無罪,但折磨當事人身心,公開污辱回國貢獻海外人才的目的,也已經達成。 Lap Cheng 因為對民主有興趣,我研究了不少民主國家,而其中這世界上最多的民主國家,就是那些獨立的前殖民地非洲小國,或者太平洋島國之類。然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當地的居民社會基礎不足,國族主義未建立,也沒有出到有足夠水準的領袖人物的話,民主基本上是完全沒有用的。 民主是無法建立一個大家互相不認為對方是同伴,只圍繞著自己利益和想法的社會,一堆非洲國家還是部落群體的階段時,沒有國族與維持國家的執念,結果選舉就十分兒戲,所有人都只是為了一些像一條魚或者生果之類的東西投票。 你告訴他國防外交之類,他們根本沒概念也不關心,如果對於他們來說,連國家的存在都毫無重要性與影響力,他們不介意隨時變成另一個國家的領土,現在所謂同國國民只是剛好在周一個自己也不理解的體制裡,那麼又何須國防外交?他們的投票自然就只有一個水果的價值,而這樣的選舉就會變成徒具其形的派生果大會。 也因為政權沒有持久性,不穩定的本質,就算用教育或留學去產生一些西方人才,那些非洲國家生出來的人才會選擇甚麼呢?絕不是留在自己國家服務,在西方留學的人往往最後只會想移民西方國家。 最終這些人被安排到公職的結果,就是嚴重貪污,中飽私囊,竭澤而漁,因為他們的一切計劃就是怎樣拿最多的錢在西方置產,成為一個西方的中產階級甚至有錢人,而他們根本不打算留在那個地方所以殺雞取卵是完全沒有關係。 世界公民說得好聽,但這些世界公民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間接稅吏,這些人留學西方,真的不知道現代文明的一切?他們懂得很,所以才知道要救國太難,要逃離太易。他們樂意從事本國公職只是為了賺錢離開該國,所有人想的都是怎樣令自己移民,世界公民的工作就是抽盡各小國的資源變成西方的資產。 這也是我對於香港民主不樂觀的態度,香港政客在特質跟這些非洲國家政客是完全一樣的。那麼香港哪天建立了民主了,也只會是一個高級難民的分贓大會,大家還是盡力的將所有錢盡快搬走好讓自己變成外國人。
Rober Wang 2023-10-31
日本社會對違法行為「眼裡不揉沙子」

日本社會對違法行為「眼裡不揉沙子」

這幾天在日本的政界,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引起了話題。在東京的23區內,有一個江東區,大約有53萬人口。今年四月,因為區長突然過世,臨時舉辦了一場區長補選。有4位候選人參選,競爭十分激烈。最後,一位57歲的女性、自民黨的前眾議院議員木村彌生當選了。 沒想到,就任不到幾個月,她就被人指控在選舉期間內,在YouTube上發佈付費網絡廣告「呼籲大家投給木村一票」。這在日本是違反法律的行為。 日本有關選舉的法律比較特殊。可以在報紙、電視上打廣告,卻不可以在網路上打廣告。據說,是因為在網路上打廣告,可以無限加碼,容易引起惡性競爭,最後讓比較有錢的人更容易當選。當然,這條法律有很大的爭議性,有人指出,在網路的時代已經不合時宜。但是,法律畢竟是法律。 木村打的廣告其實並不多。一共只打了5天,花了14萬日元(約3萬台幣)。共37萬人次觀看。錢是從木村本人的信用卡支付的。 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認為,木村的行為存在違反「公選法」的嫌疑,決定對木村展開調查。迫於壓力,木村在10月26日宣布辭職。她在辭職記者會上,哽咽地向江東區的區民道歉,說「自己因為沒有法律知識,做了對不起區民的事情」。 大家以為這件事已經告一段落。結果,幾天之後又傳出,建議木村在網路上打廣告的,原來是江東區選出來的眾議院議員,現在擔任岸田內閣法務副大臣的柿澤未途。 輿論一片嘩然。「法務副大臣竟然不懂法律,幫人瞎出主意」,有人評論說「木村好可憐。如果是法務副大臣的建議,她自然認為一定是合法的」。 今天,柿澤副大臣召開記者會,承認有此事,表示「當時未認識到違法性」,同時宣布辭去法務副大臣一職。對此,岸田首相表示「非常遺憾」。 僅僅因為3萬多台幣的違法投放廣告,就導致兩個重要政治人物引咎辭職。這反映出,日本社會對違法行為「眼裡不揉沙子」,所以政治人物也很清楚,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不敢戀棧。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台灣有很多政治人物,不僅被起訴,有的都判刑入獄了,還不辭職。這種事情,在民主國家中,似乎並不多見。 #矢板明夫 辭職的兩位政治人物木村(左)和柿澤(右)
矢板明夫 2023-10-31
農業部三問柯 你真的懂農民嗎?

農業部三問柯 你真的懂農民嗎?

柯主席反農保批大撒幣 農業部三問柯主席 #你真的懂農民嗎?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今天在立法院回應媒體提問時, 提出3大重點質疑, #一 不了解也不清楚柯主席有無真正深入農村,去跟農民座談了解農人困難? #二 坐在都市吹冷氣時,柯主席有無想到農民在田裡正持續耕作,維持消費者的糧食供應? #三 更不清楚柯主席有沒有在天災過後到我們的災區去看? 氣侯變遷導致農民經營不確定性增高,天災救助只是針對成本給予幫助,唯有靠農業保險,才能讓農民在遇到天災時獲得理賠,農民也要付擔部分保費,最主要的是透過保險讓農民有風險的概念。
農業部 2023-10-31
柯文哲莫名其妙罵農保做什麼?

柯文哲莫名其妙罵農保做什麼?

柯文哲莫名其妙罵農保做什麼?很簡單,柯學早就開示過,這叫「實力不夠不要大小聲」。 農業就業人口只佔總就業人口的5%左右,農民又是柯文哲經營最少的一個族群,於是最喜歡數據的阿北掐指一算,罵農保得罪5%的人,不是還剩下95%可能因此支持他嗎?阿北不是針對農業,要怪就怪農民人太少,實力不夠就得被阿北攻擊。 柯文哲對一切社福政策都採取近乎仇視的態度,這就是「人文素養的災難」。因為在他眼裡,他只看到花出去的錢,卻沒看到社福預算後續能帶來的效益,省下更多教育、治安、醫療支出,這在國際上都已經有研究實證。 阿北號稱最會省錢,但這種看不到的錢,對他來說還是太難理解了一點。就跟他搞不清楚重大建設應盡可能在財政餘裕範圍內盡快施作一樣,這就是投資,因為後續通膨帶來的延宕缺工和追加預算,才是無底洞。 對財政的無知、人文素養的缺失,柯文哲國政的理解、眼界,除了「災難」,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詞。
林俊憲 2023-10-31
賴清德台東力挺「唯一提名」賴坤成:雙賴合體 台灣大吉

賴清德台東力挺「唯一提名」賴坤成:雙賴合體 台灣大吉

台東卑南南清宮贈立委參選人賴坤成(中)「高票當選」好彩頭,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右2)也喊出「雙賴合體,台灣大吉」,請大家支持賴坤成。(記者黃明堂攝)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天與台東縣立委參選人賴坤成三度同台,共同喊出「雙賴合體、台灣大吉」!賴清德說,賴坤成是民進黨在台東唯一提名的立委參選人,跟他有很多相似處,有理想有抱負,請台東鄉親在明年1月13日「一票賴清德、一票賴坤成」。 賴清德、賴坤成在東海岸3鄉鎮後援會同台造勢,接著到卑南南清宮參香,晚間再於娜路彎大酒店出席台東縣信賴台灣姊妹會成立大會,賴清德再三推薦賴坤成。 賴清德說,賴坤成是他的老戰友,兩人有很多相似處,兩人都姓賴,而且都幼年喪父,都當過國代、立委、市長。賴坤成很好「鬥陣」、沒有架子,這次重新出馬贏得民進黨提名,若進立法院一定可以發揮過去協助地方發展,爭取建設的功能。 賴清德細數賴坤成所提的政見,包括提升台東馬偕醫院醫療水準、建造花東快速道路、推動再生能源產業,並致力於推動公地放領等等,未來若當選立委,他會跟他一起合作,共同實現政見。 民進黨現任立委劉櫂豪在黨內立委初選落敗後,迄今仍表達朝競選方向前進,黨內出現分裂危機,劉櫂豪今天也未在3個造勢場合現身,媒體向賴清德喊話詢問如何處置這個情況?但賴清德並未回應。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右2)與立委參選人賴坤成(右)到台東卑南南清宮參香。(記者黃明堂攝)
黃明堂 2023-10-31
也算奇才

也算奇才

同樣是談判,面對中國人就坐1/3板凳,表情像條哈巴狗;面對台灣人,整個人配上那張屎臉就像坨狗屎。如今他成立個屎坑黨,誰跟他們沾到,就像踩進屎坑一樣,搞到參與者跟眾人都臭不可聞。 能讓藍綠統獨全台一致對他感到厭惡,也算奇才。難怪他走到哪裡都沒人要跟他做朋友。太令人厭惡了!
台灣是咱的國家 2023-10-31
國民黨網軍收押,蛋價一跌再跌

國民黨網軍收押,蛋價一跌再跌

再次驗證,中國國民黨網軍黨工造假收押禁見、Linbay好油造謠收押禁見、搜到國民黨黨工電腦內千個帳號,然後…網路上臭蛋、壞蛋的假消息不見了,然後蛋也不缺了,蛋價一跌再跌! 以下摘自新聞: 台北市蛋商公會今(31日)表示,國內雞蛋產地價明起調降3元,消費端的批發價則從周四起同步調降,這也是國內蛋價連續兩周降價,降價後產地價回到40.5元、批發價50元。
王定宇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