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文成)
李文成相關文章
怎麼確定自己沒有在清算名單?
睡前有件事情還是希望大家能多想一想,近期因為網紅提到:與其戰勝而失去至親,不如戰敗投降換取功名利祿; 我會希望大家可以仔細想想,想在投降後變成億萬富翁,要滿足幾個條件: 1、 你不在對手的清算名單裡 2、 你能為新政府帶來什麼利益 3、 要全台灣集體投降才能帶給你沒有流血的和平 大家想想看,要怎麼百分百確定自己這麼安全沒有在清算名單裡呢?你可以開始檢視,自己身邊有沒有任何反對統一的朋友、你自己的親人是不是從來沒有參加過政治活動? 搞不好你還要確定自己沒有換過反送中頭貼、彩虹支持同志頭貼,或者幫波特王、八囧、阿滴、百靈果、呱吉、谷阿莫(對,他也已經被對岸認定是TD了)等任何人按過讚。如果恭喜以上你全部都符合,那才算通過第一關。 再來第二關就是: 你能夠給新政府帶來什麼利益呢!你如果是勾惡,我真的相信你在改朝換代以後會飛黃騰達,畢竟你為黨國作為有功人士,以後也可以繼續幫黨宣傳、作為喉舌當然可能成為億萬富翁。 可是如果你只是一個跟我一樣的小人物,追蹤不破十萬、沒有什麼影響力、也沒有什麼人認識的話,你能給黨帶來什麼好處呢? 還是說你有很好的賺錢能力,黨也會繼續需要你,要你幫他賺錢。 可問題來了,如果你有這些經商能力、你能夠自己成為一個網路上有影響的人,你幹嘛還要被一個獨裁者來剝你一層皮、甚至時時刻刻盯著你呢? 第三關最重要的事,台灣必須要完全沒有人反抗才有可能沒有任何戰爭發生,只要有任何抵抗,戰火就一定會蔓延。 先別急著指著身邊反抗中國的朋友罵,因為誰都沒辦法保障:台灣在被中國併吞之後,美國不會為了搶回這個重要的據點而發動反擊; 更重要的是美國有可能不對你們這些已經掛上五星旗、喜迎王師的人們,不進行任何的動作嗎? 你對人民解放軍卑躬屈膝、再來要面對的就是真正的美國大兵。 好啦那如果這些問題你都已經思考完了覺得自己可以連過三關,那恭喜你可以趕快回歸祖國囉,但是你覺得平常連發票彩券都中不了的你,真的會有這麼幸運可以撐到這嗎? 歷史上有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絕對可以撐到第三關,最為經典的代表莫過於鄭芝龍;他有一批超強南明海軍、擁有極為投機的性格,更重要他有超級爆滿的統戰價值。可是最後他卻跟被俘虜前往北京的家人,被夷滅三族。 成立粉專的目的,不過就是正人心而靖浮言,希望台灣在第一波輿論資訊戰裡,不能這麼快被攻陷。
李文成
2023-02-06
讀杜正勝老師的《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剛剛讀完了杜正勝老師的《中國是怎麼形成的?》覺得十分精彩。 文中考據結合新的研究,將中國兩字從西周何尊銘文上指「京師」「首都」的「宅茲中國」,到春秋戰國時期逐漸以燕北、秦西、楚南、越東做為四夷的概念,並且隨著秦統一六國後,無論之後在這片土地上建立的政權有多強大,影響力始終就是維持在這個範圍之內。 像明帝國版圖如果在國立編譯館時代的課本裡,會出現東北伸出一隻大觸手一副要戳破北極圈的版本,其實真相是有一位海西女真族裔的太監亦師哈帶了大量金銀在此對各部族進行「招撫」,但當地人有沒有認同自己屬於大明、有沒有繳稅給北京、有沒有形成有效統治? 沒有,因為之後等蒙古高原上的瓦剌崛起,太師也先輕易的就打下廣寧,並且降服了這群居民;然後也先還在一個叫土木堡的地方,將從北京出發的二十七萬名軍、號稱十四世紀全球最頂尖的火槍部隊通通殲滅,順便帶走一個紀念品,當時明朝的皇帝英宗朱祈鎮。 後來滅亡大明的女真人也崛起於此,但在舊的教材裡卻就把這裡堂而皇之的畫給了中國,大有普天之下,只要中國人去過的地方都是屬於中國的「豪邁」。 我覺得整篇論文有一段描述兩漢的文字即使放在此後中原王朝任何時代都不過時,因為太精彩了我無法改寫只能完全抄錄: (漢帝國)在西域的經營多立基於有膽識、有謀略的梟雄人物身上,挾帝國的聲威,利用人性的善良或弱點,行「兵不厭詐」的誘騙手段,操縱於諸國之間。這種方式造成漢廷的西域經營,興衰存滅多繫於都護的膽識與才能,但人存勢力在,人亡勢力散。 這種模式其實不只在西域、不只在漢代,放在往後的歷代王朝裡也一體適用,所謂聖主賢君,又有誰不是耍種詭計心機、玩盡人性弱點,透過權術來進行對國家的經營?正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最後我想在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十幾年前我透過「中立客觀」的媒體認識的杜正勝,是一個發明三隻小豬、態度不佳、儀表糟糕的三流政客,我覺得當時學生會水準這麼差都是因為這個不適格的教育部長。 十年後我在讀《周代城邦》,了解西周時代武裝殖民、國野之分、禮樂社會跟編戶齊民等制度演進時,被論證之精彩深深感動。然後看了一下發表者的名字,杜正勝。 那個被媒體潑盡髒水,極力抹黑的人,其實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學者。 然而十幾年過去,我並不覺得台灣社會有停止對這些真正有貢獻、有內涵的人潑髒水的行為。只要色彩與標籤貼上去,儒雅學者會立刻被進行紅衛兵式的叫囂與批鬥。 大約,這就是在台灣被保留最完整的中華糟粕。 (大家看看這張圖,東北那一塊) 論文全文: https://www1.ihp.sinica.edu.tw//storage/publish3L/39-1.pdf?fs=e&s=cl
李文成
2023-02-03
大一統是風險最大化的做法
近日在整理魏晉南北朝史料時,我忽然有種感受:大一統,絕對是一種把風險最大化的做法。 曹興誠 八不居士近日也在文章提到,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的春秋戰國時代,價值觀是重義、多元、豐富而且奔放的。 我常常在思考秦漢帝國的建立-所謂華夏第一帝國時代的到來,對帝王與專制獨裁者而言當然是豐功偉業,但對文化或百姓來說會不會反而是浩劫。 很多人會講,戰國的結束建構在百姓渴望統一結束戰爭之上,如果可以結束七國分裂的局面,和平就能夠降臨。 可如果我們真正將眼光放在秦、漢身上,秦帝國統一戰爭的推進過程,折損的將士就在數十萬以上,光滅楚的一次失敗,李信的主力部隊變折損了整整二十萬。更不用說在史書當中沒有提到的平民百姓。戰爭結束之後,國家統一的紅利卻僅有皇室貴冑可以分享,帝國統治者像是一隻吸血蟲一樣瘋狂從國土各地將錢糧布帛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徵收。這導致帝國有(錢)實(人)力可以蓋長城、阿房宮、驪山陵、馳道等大型建設。 那百姓生活如呢? 從史書上來看,百姓在秦國治下生活卻始終被商君書留下的法條綑綁,人被當成動物一般勞役。光是他們征服韓國、在秦軍銳士天下無敵的狀態下,新鄭居然就已經有人受不了而起事,試想正規軍隊都打不贏、國家都被滅亡了,起來造反根本毫無勝算可言,為什麼新鄭的韓人會反抗到底,說穿了,被秦國這台沒有人性的戰爭機器統治,還不如捨生取義。在大澤鄉的陳勝吳廣前,就已經有無數人像飛蛾撲火一樣反對秦國統治。 剝削天下的秦在始皇帝倒下前,就已經陷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的困境。如同後來勸諫漢武帝減少戰爭的嚴安描述的,當時的秦帝國「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後來在秦末亂世戰爭當中,人口減少的速度更是驚人,根據葛劍雄的中國人口史,在秦統一天下時帝國所能掌握的人口約為4000萬左右,到了西漢建國以後,全國人口僅僅剩不到1500萬,這裡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大一統時代跟人民安居樂業並不存在正相關。 在小國寡民的狀況之下,人與人之間的紐帶緊,誠信、真心是可以維持體系運作的重要元素,唯有誠懇才是在接下來的每一次合作賽局裡最好的決策。所以春秋時代可以出現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道德價值,以德報德是質樸卻也聰明的選擇。但是到了帝國時代,過於複雜的人際網絡與超過當時統治技術可以控管的國土,就讓這個原本單純的社會價值產生扭曲,殘害他人性命的被當作是英雄、用國家機器進行暴虐統治的被當作能吏、透過公權力擴大自己財富的被視為成功商人,背叛與投機被當作計謀、不講武德是兵不厭詐,中華文明的尚武精神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混亂的厚黑學。而保家衛國的士兵變成了獨裁者擴將拓土的工具,北征匈奴、南伐百越數十萬人葬身沙場,統一帶來的傷害甚至比戰國更甚。 在下一個建立的帝國漢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痕跡;漢帝國從文景之治開始,就以輕徭薄賦的假象,繼續透過地方官員層層剝削百姓,史書上很少看見對漢文帝的批評,可是他葬身的灞陵卻成為日後所有盜墓賊最喜歡的標的,原因就是墓主人真的帶下去太巨大的財富,這再再說明所謂道德只是統治者的遮羞布,貪婪慾望才是本質。漢武帝時代透過均輸平準法掏空天下民財,國庫空虛就掠之於民、民窮財盡就掠之於商,然後透過這些積累再來進行對外戰爭。表面上是創造了對匈作戰的大勝利,結果卻是使得自家帝國十室九空。另外,在意識形態上還不准與自己不相同的概念存在,外儒內法的實施更是壟斷了話語權、扼殺了創造力。 另一方面也因為定於一尊的權力結構實在對於野心家來講太過迷人,只要能夠坐在至尊之位,則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於是太多的權力愛好者們便以追求皇座作為最大目標,諸侯宗室跟外戚,甚至連後來也想在這裡參一腳的宦官,先後在兩漢的政治舞台上輪番上演。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華夏第一國時代結束在西晉時,可以說是累積到五毒俱全的地步,宗室造反、權臣傾軋、外戚亂政、少數民族入侵、清談誤國者眾的局面,這正是大一統政權所帶來的問題:只剩下一種聲音、一種方向、一個目標、一個領袖時,天下不但不會太平,反而會更加混亂。唯有百家爭鳴的時代,才能再發生危機的時候,有人能發出煞車的警告,統一才是把風險極大化的做法。
李文成
2023-01-30
可憐的王凌
今天繼續跟大家聊聊投降者聯盟系列的第三集-可憐的王凌。 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的無恥與恐怖已經展露無遺,淮南地區的最高軍事統帥王凌也開始謀劃如何進行反擊。王凌其實擺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三國時代的活化石,他的叔父就是計除國賊董卓的司徒王允;人生一直在淮南前線歷練,跟隨張遼刷過孫權經驗包,也曾經在兗州、豫州當過刺史,是一個上馬能作戰、下馬能治國的人才。 看到司馬懿居然可以指著洛水發誓、然後立刻翻臉不認人,活生生把朝廷太尉蔣濟氣到撒手人寰,加之皇帝年幼如同傀儡一般,四代老臣王凌決定玩一票大的,聯合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擁立楚王曹彪為帝。 無奈,老天爺不幫忙,令狐愚在準備聯絡曹彪時就一命嗚呼。王凌大概也老邁昏聵,居然把造反的消息搞的天下皆知。司馬懿驚覺狀況有變,拖著他的病體親赴淮南前線。 王凌眼看朝廷平叛大軍兵臨城下,於是跟自己的手下討論該怎麼辦,臣僚建議既然打不贏也逃不了,不如選擇投降吧。 王凌自視自己有太尉、司空、四朝老臣的Buff護體,料定司馬懿不會對他怎麼樣。於是自縛雙手走到司馬懿面前,選擇投降。 司馬懿笑容可掬,解開王凌的繩索,然後推出車駕送他回京師;心中不安的王凌試探性的跟司馬懿要釘棺材用的釘子,司馬懿毫不猶豫地給了他。 於是王凌終於明白,自己大約也是逃不了曹爽投降一時爽、全家火葬場的結局。 沒多久,王凌跟令狐愚被夷滅三族。 本集有回答為什麼不講投降之後快樂到樂不思蜀的劉禪,原因在於,劉禪是個意義及其重大、統治四川超過四十年、象徵漢王朝的存在,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統戰價值極高,再怎麼樣都不可能輕易迫害。 而且東吳政權尚在,如果對劉禪殘忍,絕對會激增吳國同仇敵愾的氛圍。 (就好像某個時代,左國不敢對香港太過殘暴一樣) 所以那些拿安樂公下場來安慰自己投降會沒事的人,我只有一個疑問,你們哪一點可以跟劉禪比?智商嗎? 節目鏈接: https://podcasts.apple.com/....../id1529787425......
李文成
2023-01-29
曹爽的故事
今天是初五,一個適合開工的日子,所以我就為大家帶來《中華的衰亡-魏晉南北朝》之投降者聯盟第一位成員:曹爽的故事。 其實選在今天還有一個原因,在曹魏正始十年的大年初五晚,司馬懿陰森森的把他即將對曹爽揮出屠刀的訊息告知了他的兩個兒子;負責幫他陰養特務的司馬師處之泰然,在那個夜裡睡的一如往常。藏不住內心激動與恐懼的司馬昭則徹夜難眠。 隔天大年初六,為曹魏帝國統治劃下句點的標誌性事件-高平陵事變爆發。造反的司馬家在控制宮城、以郭太后名義下詔痛斥曹爽父子專權後,派出太尉蔣濟前往曹爽軍營遞出橄欖枝,並以其三朝元老的身分為司馬懿背書:絕對不加害曹爽,只要交出兵權與大將軍的印信。 想到自己的親屬都還在洛陽城裡,內心憂懼的曹爽恨不得立刻點頭答應投降條件。然而他的大謀士桓範卻急忙阻止,並告誡曹爽道: 如今我們在淮南、隴西都有軍隊支持,外加手上還握有天子這張王牌,現在就放棄比賽就結束了⋯現在就投降我們就完蛋了!應該要趕緊帶領親兵與天子車駕到許昌去,跟司馬老賊決一勝負。 想不到曹爽這時候卻講了一句讓人無比心寒的話: 哎呀,反正我想投降啦,我仍然可以當個富家翁吧! 桓範氣到不行,咒罵著說:曹真一輩子這麼英明,怎麼就能生出像曹爽這種如豬犬般的兒子? 後來曹爽回到了洛陽,把權力都交給了司馬懿;過了四天,司馬懿在刑求曹爽同黨時,意外的發現原來曹爽有謀反的企圖,於是下令逮捕曹爽以及他手下幕僚的三族。 為了能夠斬草除根,司馬懿故意找曹爽的好友何晏幫忙清查;何晏以為這是一次司馬懿給自己活命的機會,於是使勁的幫忙羅織,將應該處決的七家名單作為投名狀奉送到司馬懿面前。 司馬懿看後,不滿意的搖頭說:我總覺得還少了一家。何晏大驚,趕緊又重新算了一下,然後焦慮的跟司馬懿說:沒錯啊,我反覆查核多次。 在一陣沈默之後,何晏才從司馬懿銳利而陰險的表情裡讀出潛台詞: 該不會,你是把我家也算進去? 司馬懿自以為幽默的說到:對啊! 投降者們在失去所有抵抗籌碼後,自以為聰明的坐上談判桌,妄圖在屠刀之下還能保有自己的潑天富貴,最後連妻兒老小都因為自己的愚蠢而走上刑場,共赴北邙。 下載收聽: https://podcasts.apple.com/....../id1529787425...... 大年初五人家司馬家在謀劃怎麼圖曹爽,開工前的大家又在謀劃什麼呢?(我正在謀劃回台北怎麼避寒)
李文成
2023-01-26
對專制獨夫寬容 對民主先生刻薄
有一次我問李登輝(Lee Teng-hui)基金會的執行長,現在基金會的存在與目的是什麼?他點出:延續台灣民主深化、日台友好關係延續以及李登輝圖書館的建立。 當時的我好奇:如果連意識形態都跟執政黨幾乎毫無關聯的七海園區都能得到經費,並且盛大開幕,總統還親赴現場演說。為什麼李總統的圖書館會需要你們的努力。 他笑了一下:這就是彰顯民主先生與獨裁領導人的不同。獨裁者生前生後,小至個人威望、大至統治基礎都仰仗著國家機器,以萬姓來養一家。但李登輝總統不是。 昨天,是蔣經國總統的逝世週年,媒體大幅報導;明天是李登輝總統的百歲冥誕,我希望大家也能更多的來關注。 不應該是對專制獨夫寬容、對民主先生刻薄。 李文成 一歷百憂解 今天是李總統的百歲冥誕,一如預期的在媒體上沒有太多討論。 1988那個關鍵的年代,一月十三日蔣經國意外離世,在前一天才剛與李煥深談數小時的他,從後來解密的日記來看,並沒有將李登輝視為最佳接班人;然而歷史卻在這個拐點發生意外,在自己的特務系統執行多起難看到震撼國際的政治暗算後,美方給予的巨大壓力、國內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迫使蔣經國必須解除戒嚴令,並作出承諾:未來蔣家不再從政。 民主從來不是獨裁者仁慈的施捨,而是無數人鮮血所奉獻出的悲壯之歌。 與其說擔任副總統的李登輝擁有實權,不如說他是蔣經國精心打造的一塊樣板:作為蔣向本土派遞出的橄欖枝與對各方壓力的妥協。 這也造成李登輝初掌總統職權時,他的統治基礎十分薄弱,無論是黨政軍三方面都有許多潛在的敵人,可以說他的第一個任期是在四面楚歌的狀態下、極為弱勢且不利的展開。 隨後的二月政爭更是證明了這一點,曾與蔣經國在生前最後一次深談的李煥與李登輝分道揚鑣,並且聯合了郝柏村、林洋港、蔣緯國(蔣介石的養子)等多股勢力來壯大「反李登輝聯盟」 站在多年後再次回顧這段歷史,還是會由衷佩服李登輝的深沉穩重,面對宮廷派的反撲始終有方法能夠解決,並且最終帶領國家走出戒嚴的陰霾,逐步完成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總統直選、力抗共方對台武力威脅、厚實台日關係等重要貢獻,時至今日,寧靜革命所帶來的紅利仍舊影響著台灣社會。 而在民主先生的百年冥誕的這一天,卻也可以明顯感受到「後戒嚴時代」的我們似乎還遠遠努力不足。 「台灣,要交給你們了!」猶記那年李總統最後一次在造勢晚會上的慷慨激昂,但,我們準備好了嗎?
李文成
2023-01-14
台灣「和氣生財」的年代恐怕過了
在即將邁向新年的時刻,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仍然持續上升。四年前的習五條仍在無聲之中、井然有序的執行著,而比起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存在清晰的國與國關係,仍免不了被獨裁者挑釁領土與主權爭議、進而引發侵略戰爭,在台灣當前使用的憲法大框架之下仍然承認一個中國、親中政黨在最近地方大選中獲得大勝的當前,台灣局勢更是不容樂觀。 中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紀念會,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對台談話,他拋出「習五條」,並首度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路透) 面對挑戰時,臺灣人慣性以模糊求同、尋求灰色空間來讓己身利益最大化,這套模式,在過往的後冷戰時代裡似乎非常游刃有餘,特別是在美國的戰略模糊框架之下。但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滿一年,極權國家縱使自損無數也要力求個人政治目標的蠻橫,就擺在世人面前,無時無刻提醒著我們,那個和氣生財的年代已經遠離,為求「個人歷史定位」寧為玉碎的極權國家強人崛起,嚴重威脅到世界秩序的運作。 如果支持者還沈浸在「抗中保台」還未完成的沮喪情緒,那「親中亂台」就將成為不可預期的浩劫;對於困局可以感到悲傷,但面對未來我們必須永保積極與希望。正本清源之道,除了全民國防、自立自強外,面對一中憲法所帶來的困境,進行台灣睽違已久的憲政改革,方能治本的根除中國威脅與衍生的弊病。 (作者為「一歷百憂解」podcast主持人,高中歷史科教師)
李文成
2022-12-23
不要被中國農場文內容欺騙
#謠言澄清 #認知作戰 有一則網路謠言表示:人類歷史上有一年日本首相遇刺、德國更換總理、沙皇正在打仗、中國的領導人稱帝、英國首相下野,這一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13年,潛台詞是現在也跟當年一樣,正在文明浩劫的邊緣。 首先澄清,日本有前首相被刺,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他在1909年在哈爾濱準備跟俄羅斯談判前,遭到朝鮮愛國志士刺殺。這與1913相隔四年。 德國在1913年也是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此前德國首相伯恩哈特·馮·彼格喊出:「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開啟德國與英國的海軍軍備競賽。自1909年到1917年,德國總理一直是貝特曼霍爾維格。 再來,1913的袁世凱也還沒打算稱帝,這一年相當遺憾的發生了宋教仁被刺案,但距離袁世凱稱帝,還有2年的時間。 英國首相從1908-1916都是亨利·阿斯奎斯,此君最重要的事蹟是結束了英國國會上議院具有否決權的權力,可以說更進一步的完善了君主立憲體制中,具有民意基礎的國會議員能夠更好的發揮代議士的功能。 以上幾點來看,這則網路謠言其實根據很薄弱,只要大家願意使用google也能解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但為什麼它能夠傳播廣泛呢,我想是基於很多人擔心大戰是否即將到來。 我去年曾在很多場合提到2021年與1913相似之處非常的多,第一強權正在面臨第二強權的威脅與挑戰,第三大經濟體正緊臨第二強權,雙方在歷史上有過摩擦與衝突,而第二強權掀起的民族主義浪潮正在把雙方往大戰邊緣上逼近。 百年前首強到三強分別是英國、德國、法國;如今是美國、中國與日本。而疫情更是與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如出一轍,來的悄無聲息,帶走無數生命。 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必須讓大家知道,百年前大戰爆發前夕,是所有人都極為樂觀的美好時代(法文為Belle Époque,Belle是為美人之意,看過音樂劇鐘樓怪人的朋友一定聽過以Belle為題的歌曲)當時英、德、俄三國皇帝都有共同的阿嬤-維多利亞女王(當時已經過世),全球正在進行第一波全球化、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紅利仍在繼續、藝術音樂與文化交流空前絕後的蓬勃。 台灣這一年第一台公車也開始跑動、大正民主時代到來,台灣的民主運動也正在方興未艾的階段。 正也因為如此,在紅磨坊式的狂歡後,斯拉耶夫的槍聲才會顯得如此刺耳。 我想我們這個年代並不美好,從89年在北京發生的悲劇開始、帝國墳場阿富汗的戰爭、九一一雙子大樓的摧毀、全球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爆發、極權國家的張牙舞爪、烏克蘭戰爭的爆發、一直到安倍前首相遇刺⋯我想表達的是,當然這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但也正因為他的多變,才會使得大家有所警惕,在一個「美好的年代」裡反而會讓眾人失去對風險存在的覺察。 而避免戰爭或者入侵者得逞的方式,就從你我的認知戰開始吧!所以這則消息是值得警惕,但不要輕易上當哦! 望周知。 #不要被中國農場文內容欺騙 #媒體釋讀能力很重要哦 #一起澄清假訊息 #1910年代的法國
李文成
2022-07-09
有四趴的人毫無良知
#我為什麼這麼討厭柯粉以及自以為理性的酸民 去年跟矢板明夫先生討論疫情這麼嚴重,臺灣未來可能面對什麼新挑戰的時候,矢板提出在野黨的三步計畫 1、以疫情恐懼加強擴散致使衛福部換人 2、疫苗不足先做炒作進行情緒勒索 3、迫使陳建仁或賴清德來接手透過磨合期可以清掉自己在下一次總統大選的潛在敵人 我將這個內容發表在八卦版的一篇關於疫情討論串裡,結果其中一位網友不但對我破口大罵,還說要對我全家進行傷害。等到提吿的時候立刻裝可憐。 你說這會是個案嗎?不會啊!後來看到苗博雅、林穎孟他們質詢的那幫公務員,哪個不是這副嘴臉? 因為匿名、因為所謂言論自由,這些人毫無底線與節操的對異己進行攻擊,然後再抹你是執政黨的側翼網軍,我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黨籍了?憑自己的良知跟資訊做判斷進而分享,如此而已。 但我知道在這個社會裡,良知對某些人來講是奢侈品。偽客觀中立的人很多,他們在你被網暴的時候也只會冷眼旁觀,等到你稍微強烈一點反擊還會怪你怎麼不客觀了、怎麼不溫和了。 #就是有四趴的人毫無良知 #我保證我沒有黨證 #更沒有收過1450 #我沒這麼窮
李文成
2022-07-05
問心無愧還是冷酷無情?
#當年的奉命行事,現在則獨創一套「橫向溝通」但同樣的,是一種近乎冷漠的 #問心無愧 人會犯錯,在大時代的壓力下各有各的無奈,但有機會重新檢視過往的作為時,面對過錯的理直氣壯是一種問心無愧,還是冷酷無情? 2018或許因為風向,大家根本不曾討論這句雲淡風輕的話對鄭竹梅而言是多大的傷害,但這次恩恩事件後,你再回頭看這段歷史,會覺得意外嗎? 歷史是為了讓我們能從一個人過往的行事、作為,抓出一條軌跡、釐清他的判斷模型、道德價值以及人性底線。#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
李文成
2022-06-21
一千八百年前,中國在哪裡?
#統派要主張臺灣一千八百年前就屬於中國? 按照秦剛的說法,臺灣1800年前就屬於中國,這應該是根據《三國志》記載而來,有一種說法認為夷洲就是古代的臺灣。在孫權傳當中提到,孫權在黃龍二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而亶州實在太遠到不了,所以孫權的部隊只到夷洲,而且「得夷洲數千人還。」 夷洲真的是臺灣嗎? 根據三國時代丹陽太守沈瑩的著作描述: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 這裡存在幾個跟台灣不相符之處,首先臺灣並不是四面為山,更沒有越王相關的紀錄或傳說。退一步說,假如台灣等同夷洲,在諸多考古發現當中也並不存在吳國的文物或遺跡,在東北季風強勁的春正月出發,以古代的航海技術也過不了台灣海峽,頂多能夠抵達越南或福建。 然而真正把台灣跟夷洲做連結的並不是中國政權,而是日本東洋史學者市村瓚次郎,市村在〈唐以前の福建及び臺灣に就いて〉一文中,認為根據《沈志》的記載,則「夷洲は臺灣でなければならぬと思ふ。」只是這個推論並沒有太多證據。 退一萬步說,如果一千八百年前,孫權的船艦真的抵達了台灣,我們看看吳大帝孫十萬先生在這裡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得數千人乃還。意思就是搶了數千人口回去,回去享榮華富貴還是江南風月?當然不是,要嘛被派上戰場當對魏國作戰的炮灰、要嘛被遣往丹陽打山越,這是要警告如今心向祖國的大家,真的統一那日我們也沒什麼好下場吧? 另外一千八百年前,好像只有魏、漢、吳三國,我不太知道中國在哪裡。 #要搞統戰之前也請先讀懂歷史 #還是秦剛其實也是自己人
李文成
2022-06-11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