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在「中國」真的不行嗎?

一九一二年,大清帝制被號稱民主,其實是民族革命推翻,建立了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又被中國共產黨發動的所謂人民革命推翻。「中國」的民主不適應症候群病況迄未改善,為什麼?

中華民國成立後,南京政府、北京政府、廣州政府各據政權。一九二七年甚至南京政府寧漢分裂,蔣介石和汪精衞南京、漢口各據一方。「中國」的民主不適應症候群成為紛亂歷史的投影。

自由資本主義的民主或國家社會主義的民主,都只是「中國」政治野心家的權力藉口。不像近代進步國家:右、左翼納入政府,都藉人民以選票賦予政治權力,治理國家。不知道國家是為人民而存在,認為人民是為國家存在?

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被中國共產黨推翻後,中國國民黨帶著中華民國遷佔台灣,以戒嚴統治鞏固一黨化政權。一九七一年,聯合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會籍。蔣介石硬是不放棄「中國」的名份,不想在地轉化新生,失去了「意外的國父」這頂高帽子。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互相主張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中國」的一部份,以未真正形成的所謂「各表共識」,成為糾葛,互相牽扯。李登輝寧靜革命的民主化存在著台灣國家發展的陰影,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釋出的友好之手本來是為一九四九年以後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叛亂團體、匪偽政權的和平之鑰,但中國共產黨拉攏中國國民黨的「中國」論者,造成台灣的國家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正常民主國家;中華民國在台灣長期戒嚴時期也不是民主國家。但民主化對於中國國國民黨殖民意識論者不能適應,未能轉型台灣國民黨,執著於「中國」的流亡、殘餘性格,仍然顯示他者的性格。連戰無緣總統之位,馬英九二任總統卸位,一前一後露出馬腳,趨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形同向亡中華民國的中國共產黨輸誠。

台灣的民主化對於不適應民主化的國共兩個「中國」黨都是必欲去之而後快的普世進步價值,中國共產黨革了中國國民黨「國家」的命,而未能在「中國」形成正常民主國家輪替政權,曾造成生靈塗炭。

現在的形勢是國共都不想看到台灣民主化,不欲「中國」也發展民主。這是文化問題,反映了政治的「中國」性。民主在中國真的不行嗎?這樣的國家不管多大,又怎能受到尊敬?!

(作者是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