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方瑀15日演唱會一連唱26首歌。資料照片 翁達瑞 / 北美商學院教授
連方瑀女士近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了一場個人演唱會。長達兩小時的盛會,連方瑀換了兩套禮服,唱了26首歌。連方瑀每唱完一首歌,在場的300位觀眾就給予熱烈掌聲。
除了喜歡歌唱之外,連方瑀以「走音」有名,但這並不影響她對演唱的喜愛。連方瑀曾灌錄音樂光碟,當作禮物送給親友。這次的演唱會,圓了她的另一個夢。高齡的連奶奶勇敢逐夢,其實是很「勵志」的一件事。
不料在演唱會的片段公開後,網路的嘲笑與揶揄卻毫不留情。電視名嘴也加入戰局,指稱連方瑀沒自知之明,竟以「走音歌后」之姿開演唱會。有人更直指這就是有錢人的「任性」,因為所有觀眾都是「贈票」入場。
出席這場音樂「盛會」的觀眾,若不是與連家交好的名流,就是連戰的故舊門生。坦白說,他們的出席應不是為了欣賞連方瑀的歌聲,而是為了還人情,捧人場,或建人脈。有些人可能還是因爲怕得罪人而不得不參加。
這場演唱會的重點,其實就是連家的「權勢」,也就是「只要我有錢,有什麼不可以」。演唱會後,丁遠超讚賞連方瑀的歌唱,已達「諾貝爾獎」的級數。這種來自「家僕」的諂媚,更是把有錢人的「任性」發揮到極致。
雖然連方瑀沒有出色的歌藝,年歲也算高齡,但她仍勇敢開了一場個人演唱會。這場原本會很「勵志」的演唱會,最後卻只凸顯了她有錢人的「任性」,原因在於「場景不對」。
如果可以重來,連家該怎麼做呢?這是我的想像:
連方瑀這場演唱會的具體安排沒有爭議,所以可以維持不變,但是連家要將它重新命名為:「勇敢逐夢,為貧童教育而唱」。在這個定位下,觀眾要購票入場,且價錢從五萬起跳。音樂會現場同時接受額外捐款,所有收入將捐作貧困兒童的教育經費。
演唱會一開場,連方瑀先要自我揶揄一下,承認她就是「走音歌后」。接著,連方瑀要堅定表示:「沒有出色的歌唱天賦,不會澆熄我對歌唱的喜愛」。最後,連方瑀要藉此機會,鼓舞所有年輕人:「勇敢逐夢,不要輸給我這位73歲的老奶奶!」
在演唱會進行的中途,連方瑀甚至可徵求自認「走音嚴重」的觀眾上台較勁。如果觀眾反應不夠踴躍,連戰可以祭出重賞,如果特定人選願意上台表演,連家就額外捐出另一筆巨款幫助貧童。
這樣的氛圍,可將這場演唱會形塑成「勵志」加「愛心」的嘉年華。台上、台下的人,都會因為參與這場盛會而感到驕傲。面對新聞鏡頭時,不再會有人「欲言又止」。演唱會結束後,丁遠超只有一件事宣佈,那就是演唱會的募款金額。
如果貧童不是連家關心的對象,這場演唱會也可定位為:「勇敢逐夢,為黨工薪水而唱。」連家可把演唱會的收入,捐給財產被凍結的國民黨,用來支付所有黨工的薪水。
不同的鋪陳,最後的結果也就不同。不管是為貧童或為黨工而唱,除了一圓個人的夢想外,連方瑀也激勵了年輕人勇敢逐夢,同時還回饋社會,或至少「共赴黨難」。經過這一場冠蓋雲集的盛會,獲得加分的是連家的社會形象,以及連勝文的政治前途。
可惜的是,一場原本可以很「勵志」的演唱會,最後卻只暴露了連方瑀的「任性」。我只能說,連家的權勢離社會的脈動太遠了,導致錯失了這個機會。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