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貨真價實的修養

貨真價實的修養

許多朋友都很敬佩陳時中部長,我也不例外。 他每每説話,就事論事,總是充滿了負責的態度與對人的同理。而我發現,他之所以能夠駕馭語言,是因為他的心念總是很明晰。他知道自己的發言,最重要是要利益社會,安定人心,所以不管發生什麼狀況,他不是以主觀去反應,而是以客觀去梳理、並包容、承擔。簡言之(我想到年輕時一位大哥的教導⋯),他的「心勢」總是能夠包含住「形勢」,而非相反。 這實在是貨真價實的修養。 以下是陳時中部長前(4/20)天的發言,實堪稱是在亂局中,一個領導者以心勢包含形勢,處變不驚的典範: 「陳時中:很早,兩三個月前大家就常在問什麼叫「隱瞞」?什麼不叫「隱瞞」?我跟大家一再的講,有些狀態,事實上在問下來之後,每個人的自覺症狀跟感覺不同,陳述的情況也不一樣,只要願意講就是對的,不要再來說什麼隱瞞不隱瞞,那只會讓疫情的調查變得困難。 台灣現在疫情能控制住,靠的是信任,靠的是社會大眾對我們控制疫情的信任,靠著這些可能的被傳染者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是建立在這樣的信任裡面,大家坦誠以告,當然有一些例外,但大部分的案例都是這樣的情況。所以讓我們的疫調人員能夠很快的在第一線裡面,釐清可能的來源,即時框住,這很重要。 這是這倆、三個月以來社會所建立的非常好的情況,如果任何比較多人隱瞞就會造成混亂,在社會埋下很多可能的未爆彈,這是我們最擔憂的。如果是陳述上沒辦法陳述清楚或醫師專業判斷不是,這些都要予以尊重。 當社會對於相關確診者或疑似者獵巫愈厲害,相關事實呈現就會愈少,對疫情調查和疫情控制就會造成阻礙。這我已經呼籲很多次了,大家都要站在同理心,不要造成對立面。 我們到現在疫情非常成功,因為我們都有同理心,有高度的素質跟素養,所以我們成功到現在,但一旦社會的氛圍轉了,變成一個對立面,我們沒有辦法把疫調做清楚,疫情就難以控制,這是要特別拜託社會的一件事。 我們會擔心有誠實疫調的困難,但是國防部會充分配合。其實我比較擔心的是社會的壓力,反而會讓他們誠實以告的壓力會變大,這是我所擔憂的。事實上我覺得在整個怎麼樣適當的發掘真相,跟大家誠實以對,減輕壓力,對未來整個管理上有所精進,反而是我們現在社會應該有的一個共識。 雖然他困難,可是我相信以台灣人的智慧,應該有辦法的。」   這個在亂局中,「心勢大於形勢」,故能定能慮,並進而趨吉避兇的心法,在此分享給各位,也願台灣社會安定,大家協力同心,走出困局。 最後感恩所有防疫的勇士們。真的,很謝謝你們
Cain Chang 2020-04-23
菲僑子女談立院台語風波

菲僑子女談立院台語風波

經濟部長沈榮津以台語發言回答國民黨立委廖國棟質詢,卻遭廖立委打斷說「以後儘量用國語來說明清楚,我們現在不是面對只說台語的,用大家都聽得懂的國語來回覆我們的詢問」。不過本就是台灣的母語,卻在國會殿堂上出現立委阻止官員用母語答詢的情況,恐怕在現在大家講華語的時代,台語是遲早會成為被遺忘的語言。根據中山大學的研究顯示,平均二十二%的同學母語是台語,其他包含華語、客家語等等,越來越少人使用台語,漸漸地台語也會被遺忘。 國民黨立委廖國棟(記者黃佩君攝)     我認為台灣應該向新加坡學習,新加坡是以雙語政策來開拓更多國際發展,把母語和英語結合,向人民證明兩個語言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政府不應該打壓用台語發表言論,政府應該做的是鼓勵人民善用台語以及其他語言像是客家話、原住民語,這些都是應該被提倡的。 從小生長在菲律賓的我,沒正式上課學過台語,不過因父母是移民菲律賓的台灣人,父親會跟我用台語溝通,而母親是客家人,也會偶爾教我客家話,到了學校後,我會以菲語以及英文來與同學溝通,在這種多語言的生長環境下,沒有造成我語言混亂,反而還提升了我對語言跟文化的了解。這也是為什麼我來台灣讀大學後,同學都難以理解我為什麼聽得懂台語。 最後我想呼籲政府,對於台語的政策是否需要提升。令我擔憂的是,當有一個國會議員反對官員以台語答詢時,會不會助長那些歧視台語的人民在學校、職場上進行言語霸凌?政府應該做好對策,阻止歧視跟霸凌的發生。 台灣是被國際公認對外國人最友善的國家之一,可是面對自己人講台語,而阻止用台語發表言論,台灣還對得起「友善」的稱號嗎? (作者就讀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系)
謝秉真 2020-04-23
狼來了的西子灣

狼來了的西子灣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陳世岳老師,於四月二十一日邀請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在「當代台灣政治發展」課程中發表演講。事後中山大學校方隨即發表聲明表示,這一活動已「違背知識人的學術分際」、「濫用大學的講學自由」,並公開向社會大眾致歉。對此,有些人認為中山大學校方的態度才是真正違反了講學自由,不僅侵犯教師的教學自主權,同時亦與大學教育應展現多元價值這點背道而馳。對此筆者有不同的觀點。 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昨應邀到中山大學演講,引發爭議。(資料照,記者方志賢翻攝)   筆者認為,這次事件所造成的爭議,並不在於統促黨本身支持兩岸統一的主張,也不在於張安樂本身的黑道背景,而在於統促黨本身的政黨性質。 事實上,主張統一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台灣存在很多訴求統一的統派政黨,包含國民黨、新黨、勞動黨等等,這些政黨幾乎都是中共政權在台實施統戰的協力者,統促黨當然也不例外。由於《中共代理人法》還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進行審查,在這裡我們先不細究「公然勾結境外敵對勢力,並協助其在國內進行滲透、組織等工作」的政黨能不能合法存在,即便支持統一,上述這些政黨無一如統促黨這般,大剌剌收受中共資金資助對台進行滲透、統戰工作,並且毫不避諱地對立場與其相左的人士使用暴力手段,包含港台異議人士、法輪功成員,以及二○一七年「台大上海音樂節事件」中,統促黨黨員胡大剛當眾使用甩棍攻擊台大學生。 基於收受中共資金和以暴力作為一貫手段且迄今仍聲稱要以暴力威脅國家安全,這兩點,即便統促黨為經內政部合法登記的政黨,很顯然無法容於民主社會,也根本不是民主社會下的「正常」產物。 言論自由理所當然應保障訴求統一的主張,但言論自由與學術自由不應該讓這類犯罪組織發聲,鼓吹暴力也不會是大學所欲展現的多元價值,言論自由的限度與框架到底為何,是台灣社會必須持續深省的課題。 (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學碩士,替代役男)
黃智優 2020-04-23
龍應台怎麼了?

龍應台怎麼了?

年輕時崇拜的人,長大後卻發現有些只是比較會假掰。龍應台就是其中之一!最近龍應台變本加厲,假掰已經到「散佈謠言」的地步。龍應台到底怎麼了? 海軍敦睦艦隊返國後,感染武漢新冠肺炎的官兵到處趴趴走。為了防止社區感染,中央防疫中心依規定進行「疫調」,包括詢問感染者接觸過的的人,以便篩檢與隔離檢疫。 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資料照)   針對政府的「疫調」工作,龍應台在臉書提出三個質問: 1、政府有什麼權利訊問國民他有沒有跟女友或男友「發生關係」? 2、政府官員又有什麼權利公告一個國民的性行為? 3、是誰給了政府進入人民臥房的權利? 據我的了解,疫調用的是「標準」問卷,裡面有將近100個問題,由公共衛生與傳染病學專家共同設計,在「防疫」與「隱私」間有一個適當的平衡。 換句話說,龍應台在臉書指控的這三件事,中央防疫指揮中心「都」沒做!既然龍應台指證歷歷,她應該對消息來源有所交代。最基本的,龍應台應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1、政府詢問哪些國民的性關係? 2、政府在何處公告國民的性行為? 3、政府進入了哪些人民的臥房? 作為一位卸任政務官,龍應台發言要謹慎,不宜扯政府的防疫後腿。真要扯政府後腿也可以,但要有憑有據,不能無端指控、無中生有、或無事生非! 龍應台妳怎麼了?根本沒有人進入妳的臥房,妳到底要誰離開妳的臥房? (美國大學教授)
翁達瑞 2020-04-23
國民黨需要這樣詆毀國軍戰訓?

國民黨需要這樣詆毀國軍戰訓?

海軍武漢肺炎確診當下,相較於多數國人關心的醫療通報疏失究責與補救,國民黨似乎更聚焦於秘密任務細節如何放大公開?陳學聖甚至不惜以「娃娃兵」嘲諷軍隊的戰場經營與實戰訓練,彷彿認為訓練遠航就如同郵輪旅行一樣,上傳吃喝玩樂,隨時喊停就停。 或許記者出身的陳改變不了追議題熱度的慣性,但號稱擁有軍系立委的國民黨若真的想要答案,實在用不著大張旗鼓的把防疫行動當作政治議題炒作,只要問一下吳斯懷或許就知道:為何訓練支隊回程時間多於去程時間?為何官兵感染都集中於磐石艦上?同時間航行海域執行戰備演練的國家有誰?答案就呼之欲出。 事實上,磐石艦登上國際新聞已經不是第一次。2017年就曾與美軍在吉里巴斯共同執行任務;2018年在美國智庫CSIS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的高調公開下,參與美國在索羅門群島的軍事演習,甚至宣稱雖然這不是第一次,但現在正式公開宣布;同年底更到美軍「仁慈號」見習海上醫療與救援機制。 再從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第1257條:「國防部長與國務卿協商後,須在法案頒布一年內,向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交總體評估,報告美方評估與建議,以及美國的計畫,包括擴大美台高階軍事交流與聯合軍事訓練」;第1258條:「國防部長應推動加強與台灣的安全交流政策,包括與台灣進行實地訓練與軍演的機會」,同時也指示美台應當擴大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合作。條文並建議,美國國防部長應考慮支持美國醫療船前往台灣訪問,作為年度「太平洋夥伴」(Pacific Partnership)任務的一部分,以改善救災計畫與準備工作,強化美台間合作。依此來看,作為美軍西太平洋夥伴的台灣,現階段聯合演練著重在人道救援與醫療救災,已不言而喻。 自王委員揭露消息開始,由國防部長到總統沒人否認訓練支隊秘密任務的存在,而這也是台灣面臨中國武力侵台威脅下不得不的必要手段,但不代表就應該鉅細靡遺的公開。國人要認清的是,防疫疏失究責是一回事,但也不必全然抹殺戰備任務訓練的需求。至於為何需要就近調動防疫隔離中的戰艦負擔監控戰備任務?相信任職過參謀本部作計次長的吳斯懷應該最清楚,娃娃兵這種口水就免了! (作者為民間企業法務專員,台南市民)
歐瑋群 2020-04-23
國軍不是「戰犯」 聯合報應嚴肅向國軍道歉

國軍不是「戰犯」 聯合報應嚴肅向國軍道歉

聯合報范姓總編輯在網路版一篇題為「磐石艦交戰犯,蔡英文好意思躲在後面?」大標題赫然將國軍究責相關將領稱為「戰犯」,作為曾經是國防部軍官的我實在無法忍受。 從國際法來看,戰爭罪犯簡稱「戰犯」,「戰犯」是指戰敗國對引起戰爭應該負起罪責的高級長官,「戰犯」必須接受戰勝國組成的戰犯法庭來審判。二戰結束後有著名的「紐倫堡大審」、「東京大審」,這些發起戰爭的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者才會被稱為「戰犯」。過去我國訂有《戰爭罪犯審判條例》,直到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九日才廢止。用「戰犯」羞辱國軍將領,簡直牛頭不對馬嘴! 聯合報該文,把國軍將領究責說成「頗有『交戰犯』的味道。」對「我寧願死在海上,我絕對不會讓病毒傳染到國人」的支隊長陳道輝和相關當事人來說,實在「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國防部待過的軍官都知道,國防部的作業是屬於高司參謀程序,這種「敦睦艦隊」的遠訓計畫,通常由海軍司令部報上來,因為中途要到帛琉參訪,依程序必然要先知會外交部,如果還有一些秘密任務,還需報到國安會核示,定案後,才會用專門呈給總統紅色的「大簽」,完整計畫固然附在卷宗下,但是給總統的「大簽」通常只是將計畫扼要的簡述一遍,「大簽」呈上去後,再由總統府相關幕僚簽註意見後,再送給總統「判行」。一般來說,如果是屬於各部會的職掌,總統通常尊重各部會的權責,最多批個「閱」或「悉」,除非是總統有意見,公文根本不會批,原封不動直接退回國防部。 如果是相當緊急或事涉重大機密,機關首長可能帶著公文,直接向總統「面報」,「面報」之後,總統會直接表示意見,這也是公文呈核的方式之一。有訓練的高司參謀在回來的公文上會註明:部長何時向總統面報,總統核示意見為何,寫在公文的「大簽」上,再請部長簽字。李登輝總統時代如此,陳水扁時代、馬英九時代應該也是如此,這是行之有年的高司參謀作業程序。 總統是三軍統帥,國防部的一切作為,總統當然要負一切最後總責,蔡總統昨天也向國人深致歉意,聯合報說:「國防部長用『尊重』取代『核定』,極力淡化總統的決策角色。」該文簡直是想當然耳,捕風捉影,胡說八道。 這篇文章羞辱了國軍,也羞辱了自己的報格,聯合報應嚴肅的向國軍道歉! (作者曾在國防部服役,現任教大學法律系)
李屏生 2020-04-23
韓國瑜市長,你到底鬧夠了沒?

韓國瑜市長,你到底鬧夠了沒?

#強迫高雄4000醫護受檢 韓國瑜市長,你到底鬧夠了沒? 韓國瑜市長今天表示,高雄市政府將強迫4000位高雄第一線醫護人員 #接受武漢肺炎檢測,這樣的做法,真的完全踩到我的底線! 首先,台灣負壓隔離病房完善,目前並沒有已經確診的病患傳染給醫護人員的狀況發生,醫護人員只要做好防護工作,就被感染的風險就非常低。 這樣針對性普篩的做法,只會污名化醫護人員! 再來,現階段並沒有準確度高的快篩試劑,武漢肺炎的 檢測過程非常痛苦, 必須將棉花棒插到鼻咽及喉嚨深處採集分泌物樣本,非常不舒服。 此外,目前相關醫檢人員都已經瘋狂加班嚴重過勞,增加4000個醫護人員的檢驗量,不但最後很可能無法找到確診案例,還將癱瘓台灣的檢測系統,耽誤到真正高風險患者確診的時間。 最後,普篩與否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職權,跟高雄市政府無關,韓國瑜無權強迫醫護人員接受檢測。因此,如果未來高雄的醫護人員真的被強迫採檢,請直接拒絕這種侵害人權的不合法行為。 #標註擔任醫護人員的朋友 #告訴他們韓國瑜又在惡搞  
王浩宇 2020-04-22
逃得了監督,逃不了罷免

逃得了監督,逃不了罷免

逃得了監督,逃不了罷免 高雄市議會原本預計今天召開臨時會,邀請 #209天沒進議會 的 #韓國瑜市長 進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情形及產業紓困振興暨提升觀光旅遊相關政策」專案報告。   不過,開議僅14分鐘,國民黨透過人數優勢表決變更議程,最終以同意休會 32 票,反對休會 2 票, #宣布休會。   #終於出現在市議會的韓國瑜當場提早下課   可以兼任國民黨中常委、可以開直播跟韓粉信心喊話、卻沒辦法進議會報告,請問韓國瑜是對議會有什麼陰影嗎?   而國民黨市議會黨團更是可笑,在會後記者會不斷強調疫情嚴峻,高雄首當其衝 #當務之急是專注防疫 但市長昨天才剛在記者會說有92人拒絕電話疫調,讓陳時中部長又需要跳出來回應「疫調等於是執行公務的行為,如果用電話疫調,恐怕會衍生其他問題」。   #韓國瑜根本只會添亂   #國民黨中央天天喊紓困發現金,中常委兼市長的韓國瑜卻不針對地方紓困做報告、也不甩議員監督,國民黨現在專注的根本不是 #防疫,而是 #防議!   在議會向市民報告跟專心把防疫做好,根本不衝突,陳時中部長有因為要當指揮中心指揮官,就不進衛環委員會備詢嗎?   #韓國瑜真的有夠多理由有夠多藉口   逃過定期會、逃過臨時會,韓市長與國民黨團這種傲慢不把市民放在眼裡的表現,逃得過六月的罷免嗎? 逃得過2022市民的檢驗嗎?
台灣基進 2020-04-22
韓市長的最後衝一波

韓市長的最後衝一波

高雄市長韓國瑜從2018年開始了近兩年的政壇奇幻之旅,從賦閒在家的閒人、到了北農總經理、再到了高雄市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更成為了現在即將在6月6號當天成為可能史上第一次被罷免成功的直轄市長,讓外界看到一個政治人物的興落盛衰,是可以如此快速地如漲潮般崛起,也能如退潮般消逝地如此快速,這是該感嘆選民的無情,還是自己的不長進? 2018年11月24號韓市長的潮流發威,挾帶著磅礡氣勢,以深植人心的庶民形象打動高雄市民的心,但這樣的感動卻沒有在高雄持續太久,韓市長在隔年(2019)代表國民黨爭奪2020的總統大位,給出的說法卻只是因為不得已的天命使然?這實在傷透了高雄人的心,也讓罷免韓導的熱度、聲浪竄高到極致! 雖然從1月11日投票結束後,韓導大多數時間都躲在鏡頭的背後,即使遭遇無法避免的露面,也多是非常低調、黯淡、不想被發現四地希望再在鏡頭前的時間儘速過去,面對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韓導不想面對,卻不能假裝沒有在發生。 近來,全國各縣市議會紛紛開議,台北市議會4/15、新北市議會5/15、桃園市議會3/6、台中市議會5/1、台南市議會4/30…開議,但卻只有高雄市議會的藍營黨團和議員,極力為了挽救韓導的罷免案,用盡所有的力氣,只為了不讓韓導到議會備詢台上去。所以藍營提議因應防疫、取消臨時會,各黨團依序表達意見後進行表決,最後32票贊成取消、3票反對,確定臨時會取消。對於這樣的結果,韓導表示,他非常希望進議會報告,但尊重議會的決定,但恐怕是臉上佯裝堅強,內心歡欣無比吧!說實話,進議會備詢,是一位地方縣市首長無可迴避的責任,如果韓導可以正面以對,反而是一個可以好好發揮的舞台,韓導卻窮盡手段、極力迴避,反倒喪失一個正面表現自己的大好機會。 最近韓導的表現,也隨著國防部敦睦艦隊磐石艦染疫事件,似乎微微找回選舉時的高調、浮誇的總統候選人風格與作風,想利用這個事件來起死回生,企圖救自己6月6日的罷免選舉投票「選情」。(資料照)     最近韓導的表現,也隨著國防部敦睦艦隊磐石艦染疫事件,似乎微微找回選舉時的高調、浮誇的總統候選人風格與作風,想利用這個事件來起死回生,企圖救自己6月6日的罷免選舉投票「選情」。相信這對韓導的內心的矛盾絕對存在,2018年韓導的內心是希望高雄市民一定要去投票,而且一定要投給韓國瑜,但如今,韓導卻是企求市民們不要去投票,當成沒有罷免投票這件事最好,可想而知這是對韓導內心是一種多麼巨大的煎熬。因為這都是對韓導的「信任投票」,過去大家是因為信任你會當選而投你票,現在卻是因為「信任」你會被罷免而投你票,這實在是天大的諷刺! 藉著國防部軍艦染疫事件,韓導現在正力求存在感與表現,想要利用這次軍艦染疫事件,來打一場「罷免逆轉勝」,但這樣的如意算盤卻從力求表現中的種種行徑,真實曝露高雄市政事務上的荒廢事實,路平、燈亮、水溝清的常態性事務似乎並不足以處理相關的疫情突發事件,此外,韓導也拋棄議會備詢這個重要平台,說明高雄市防疫的相關作為;反倒在處理相關疫調及對外發言上,讓人看到與其他縣市處理的極大落差;有人說,這樣是不是讓原本幾乎成功率可能99%的罷韓投票出現了重大變數,就像煮熟的鴨子也可能會飛?但台灣人民擁有高超的投票素質和驚人的判斷能力並不是蓋的,而且高雄市民的眼睛更是雪亮的,對於藍營所打的如意算盤和韓導的內心真意還會看不清嗎? (時事觀察者)
許瑞德 2020-04-22
祝他們晚上可以睡得著覺

祝他們晚上可以睡得著覺

到底更換防疫指揮中心的指揮官會不會讓現在的防疫工作更好?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議題,因為並不是陳時中部長英明神武,而是他在適當的時機,持續的展現符合人性且溫暖的高度。全國民眾現在可以團結,不至於有太多的混亂,主要的因素是因為他。抗疫不是靠權力,而是仰賴領導人的說服力、影響力。 請想要更換陳時中的任何人,給我一點信心,現在誰能有足夠的信譽,當這個人出現時,就可以安定全國的民心? 從疫情超展開到現在,陳時中就不是一個高度仰賴權力的政治人物。他就像是隔壁診所的阿北醫生,在記者會上,盡力的把他原本的個性展露無遺。他同理病患、盡力躲開政治口水、尊重專業建議,以溫柔但是堅定的口吻,讓民眾願意按照政府的指示,這就是稱職的指揮官。因為抵抗瘟疫,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做得到的,而是需要政府團隊及所有民眾全體配合。這個領導人如果強勢、失控、自誇,那麼很快就會失去信譽,一旦指揮官失去民眾的信任,一切就會瓦解。是的,陳時中本來就不是神,也不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但是他具備了台灣人本來應該有的特質,所以全民願意團結在他身邊,一起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 在哥林多書裡,有一段我們都耳熟能詳的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我不知道上帝造人,希望是什麼樣的形象,但是我相信,陳時中帶給我們的,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希望我們多相信人,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不足、體諒別人的困境,並且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分,這些無關政治,也不只是防疫需要而已,而是身而為人,應該具備的特質。如果是他,我會願意忍耐,直到瘟疫過去的那一天。 最後,疫情失控,確實令人擔心,但是更讓人煩惱的,是遍藏在國內的某些媒體、名嘴、政黨,希望疫情失控,這樣就能突顯台灣政府的無能。他們保護譚德塞、相信中國的數據與能力、對於外國政府低調認可台灣大肆嘲諷、永遠批評政府的抗疫政策、當疫情擴散就見獵心喜、要求指揮官得要更換。 我不敢希望他們移民中國,但是我祝福他們晚上可以睡得著覺,因為我們會越來越好,不會讓這些人稱心如意。
呂秋遠 2020-04-21
紓困,是有困才需要紓

紓困,是有困才需要紓

紓困是這樣的,有困才需要紓,換句話說,你必須先有困,而且你這個困是因為武漢肺炎所導致的,才能列入紓困需要對象。 不然就只是一般貧困救濟,根本不需要特別領這個針對武漢肺炎的紓困方案。 所以如果你本來做生意也有點錢,根本不貧困,但因為武漢肺炎,你公司經營困難,你可以被紓困。 如果你是個失業貧戶,因為武漢肺炎,你找工作更困難了,你可以被紓困。 如果你是個沒什麼錢的新貧族,但因為防疫做好,運氣好公司也沒停業,繼續有薪水可以領--於是你就不能被紓困了。 所以要先搞清楚紓困到底是什麼意思,他會跟國家防疫成果有連動,防疫做得越好,國民生活越正常,紓困對象就會越少,因為你「其實也沒什麼困」的意思。 別說你有受影響,這叫廢話,大家都有受影響,問題在於這個影響有沒有大到讓你活不下去或者公司經營不下去(這代表背後員工生計,可不要以為這叫錢給老闆,如果你這樣想那真的很膚淺)。 強調一下,如果你本來就很困,這波疫情「並沒讓你更困」,那很抱歉,你本來就跟紓困無關,沒領到錢很正常的,你需要的是其他救濟措施,不是紓困。 至於大撒幣,那是政府防疫崩潰的時候用的,很多國家這樣做沒錯,你該高興台灣沒走到這一步。 你要說馬英九當年的消費券……因為他是個大白痴啊!你領個幾千塊就謝主隆恩?也未免太廉價了,我繳的稅金可不想被人家這樣用。 或者你喜歡先遭到疫情攻擊產生損失,然後「爽」領政府紓困……最好這樣會爽,你以為被紓困代表賺一筆喔?
詹子藝 2020-04-22
請韓國瑜市長多配合、別來亂!

請韓國瑜市長多配合、別來亂!

日前《香港電台》記者透過視訊訪問《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加拿大籍流行病學家布魯斯‧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詢問《世界衛生組織》是否會「重新考慮讓台灣加入」,布魯斯對此皺眉停頓了數秒沒有反應,記者見狀再次追問,布魯斯竟然假裝回答聽不見,未料接著居然斷訊,經記者再與布魯斯連線,並鍥而不捨追問「能否多少評論一下台灣目前的防疫做得如何」?沒想到布魯斯直接迴避問題並大讚中國,布魯斯誇張的反應也引發全球網友為台灣處境大抱不平。 WHO高級顧問、助理總幹事布魯斯(Bruce Aylward)日前接受香港電台節目視訊訪問時,被問「WHO會重新考慮讓台灣加入嗎?」竟一度裝作沒聽見,還疑似切斷畫面直接斷線,最後更左右而言他稱讚中國防疫做得好。(法新社)     據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處理「新冠狀病毒」疫情的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加拿大對《世界衛生組織》的作為甚表不滿,尤其學術界和反對黨的態度比政府激烈。在此情形之下,布魯斯原定上星期要出席一個加拿大眾議院公共衛生委員會的聽證會,但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委員會要求他通過視頻出席4月29日的另一個聽證會。委員會副主席、保守黨公共衛生評論員傑納魯(Matt Jeneroux)說,加拿大在疫情早期的防疫政策是遵循世衛組織的指示作出的,他希望布魯斯在聽證會上為自己和《世衛組織》作出辯護。 傑納魯還希望布魯斯向委員會解釋《世衛組織》為什麼沒有理會臺灣在12月底發出的新冠病毒人傳人的警告,以及為什麼把臺灣拒之門外。如果這次布魯斯再次拒絕出席,傑納魯打算說服委員會通過一項極少動用的議會傳召證人的權力促使布魯斯到場。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政治系教授賴小剛上星期在接受拿大國際廣播電台訪問時也說,新冠狀病毒疫情結束後有些國家會重新考慮和台灣的關係。他指出,早在疫情開始前,加拿大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呼聲。 台灣問題再度被提出,顯現台灣防疫工作的成就深受國際肯定,尤其臺灣在防疫緊要關頭仍然充分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分享艱困時期得之不易珍貴的醫療物資,國際社會對臺灣的讚揚已遍傳全球,臺灣的國際地位也因而大幅提升,國人應珍惜此一成果,遵從政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 面對嚴肅防疫工作,地方政府更應配合中央,切勿我行我素,耽誤疫情救治。 面對嚴肅防疫工作,地方政府更應配合中央,切勿我行我素,耽誤疫情救治。圖為韓國瑜市長。(中央社)   此次海軍艦隊多人感染武漢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交由各地地方政府實施的疫調工作,高雄市政府採用電話調查,市長韓國瑜指出,不配合調查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祭出6萬到30萬元處罰。 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因為事前有下令不要在電話中回答還沒有確認身分者提出的問題、避免個資洩漏,因此不會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3條拒絕規避妨礙疫情工作來處罰」。韓國瑜市長在市政上毫無作為,民調位居末座,這次卻不顧慮個資維護的重要,僅以電話實施疫調,引起官兵拒絕答詢的結果,在防疫緊要關頭造成資訊不確實,延誤防疫、抗疫,結果間接影響臺灣防疫成效,對臺灣這段期間獲得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不可不慎。 (商)
林瀚城 2020-04-22
中國武漢肺炎禍及全球,柯文哲卻還在親中

中國武漢肺炎禍及全球,柯文哲卻還在親中

日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在議會中質詢市長:目前要稱武漢肺炎還是新冠肺炎?柯文哲不假思索表示:「現在要叫新冠肺炎,這是WHO的標準名稱。」還補充表示,「不要故意去講別人武漢肺炎,要按國際標準的名稱。」羅智強大表讚賞之餘,再追問雙城論壇還要辦嗎?柯文哲回答,疫情過後還是要辦。 顯見,柯文哲處心積慮為了自己的兩岸地位,不惜甘於臣服中國口徑,明明新冠肺炎不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柯文哲還可以大言不慚的說謊,難道就為了贏得同樣親中的國民黨讚賞嗎? 藍營認為台灣官方迄今仍使用武漢肺炎一詞取代新冠肺炎名稱,背後帶有抗中思維,台北市長柯文哲(17日)公開表態不要再講武漢肺炎,隔日獲得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長羅智強的高度肯定,在臉書上盛讚柯文哲展現政治人物少見的直率與勇敢。(截圖自羅智強臉書)   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這項特殊急性肺炎的正式命名為:「COVID-19」。根據世衛組織的說明,CO是代表冠狀(corona)、VI是代表病毒(virus),而D代表疾病(disease)。因為首位確診病例是2019年因此最後加註2019。因此,國際標準定名為:COVID-19,中文翻譯應該是:「2019冠狀病毒疾病」,根本就非「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出處又在哪呢? 根據中國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2月時宣布:「中國國務院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時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柯文哲所謂的國際命名根本不存在,這是中國的命名,絕非世界的普及用語。若柯文哲真想尋找安全的中文用語,怎麼不參考台灣的官方稱呼呢?中央疫情中心早在2月12日就定調稱呼這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Covid-19 (武漢肺炎)」,原始命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但擔心太難記憶,因此簡稱武漢肺炎。柯文哲在疫情當頭,不但一再炮打中央,連名稱都拒絕遵循中央規範,寧願配合中國用語。 柯文哲在疫情當頭,不但一再炮打中央,連名稱都拒絕遵循中央規範,寧願配合中國用語。(資料照) 此外,柯文哲的親中案例還反映在台灣人違法在中國任職上。根據新聞報導:「中國東方衛視駐美記者張經義日前在白宮記者會上回答「我來自台灣」,被陸委會認定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不得任職中國黨政軍的規定,恐被開罰。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被問及看法時表示,整個過程「太多主觀解釋」,如果要這樣,呼籲中國工作的人逃回來算了。」 柯文哲不但在武漢肺炎命名上堅持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連在面臨我國人民甘於為中國官方賣命都能護航。明明涉及國安的嚴肅事項應該嚴肅檢視,還好意思在那瞎扯風涼話,國家安全茲事體大,與兩岸交流本質並不相悖,柯文哲身為台灣第三大黨的黨主席,格局還是不足的。 奉勸柯文哲市長,在武漢肺炎疫情當頭上,別再繼續親中,更別為了自己的雙城論壇,不惜犧牲首都市長得尊嚴,對台北市政與疫情也沒有助益! (政治工作者)
吳言之 2020-04-22
武肺新冠病毒當然是人工製造的

武肺新冠病毒當然是人工製造的

俄國聯邦生物醫學署長斯科沃爾佐娃表示,不能排除武肺病毒源自人工。她說,「在我看來,這種情況不需要猜測,需要認真研究。不能排除任何版本」。【自由時報】 俄羅斯境內武漢肺炎確診人數今日再增5642例,其中近半數無症狀,累計5萬2763人染疫。(法新社)   法國病毒學家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蒙塔尼耶,對法國一家電視台表示,目前肆虐的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他說,至少部分是如此,基礎病毒主要是取自蝙蝠,但是在這一病毒裡加入了艾滋病毒的基因片段。因此,這不是自然病毒,這是一個生物分子專家的行為,出於什麼目的,我不知道,但我的一個設想是,他們想以此製造對抗艾滋病毒的疫苗。【法國廣電】 面對外界對病毒是人工合成的質疑,中共官方與御用專家們一直堅稱疫源地為「華南海鮮市場」,並將病毒歸咎於「吃野味」陋習。海外學者分析指出,無論中共如何辯駁或轉移視線,都沒有辦法完全排除武漢肺炎病毒是人工合成的可能性。 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學研究員蕭恩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武漢肺炎病毒屬基因突變的說法實在站不住腳。【希望之聲】 最後這則新聞很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第一,中國曾說病毒是由美國大兵帶到武漢的。那麼,他們又幹嘛要費力排除病毒出於人工合成的可能?難道他們已經從那個大兵身上取得口供? 第二,中國口口聲聲說病毒不一定起源於國內,那麼他們又為何堅持疫源出自「華南海鮮市場」,為何要怪罪「吃野味」的陋習?莫非他們認為是外國人在他們的蝙蝠裡頭「加料」,害中國人吃下肚? 論到COVID-19新冠病毒的起源,截至目前為止,專家們既還不能證明它是人工合成,但同樣的也還無法證明它不是出於人工合成的。 在「是」與「不是」的爭辯中,我們還得提防,間中還可能夾雜著中共的操作因素。法國那個蒙塔尼耶才剛開口就被人痛罵,非常令人懷疑那些人的幕後是誰在操作。又譬如說,WHO 那個譚德塞,他當然就是被打死,也不會同意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再者,即使哪一天有人能「鐵證如山」的證實病毒是出於人工合成,你也不能期待中國會同意。中國說什麼也不會承認。 寇老認為,確定這個病毒是不是人工合成,可以根據「常識」來判斷。這就好比說是人妻發現老公半夜帶野女人進摩鐵,只要能抓個正著,通姦罪就能夠成立了。不需要有床戰錄影存證,也不需要體液檢測。這個,就是「常識」的威力。 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的專家大致都同意,新冠病毒來自蝙蝠。就憑這點,加上一點點「常識」,這就夠了。請聽寇老源源道來。 中國人吃蝙蝠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宋朝以前就有人把蝙蝠的糞便,特別是曾經引起SARS的中華菊頭蝠的糞便,當作名貴的中藥。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留下吃蝙蝠的記錄,相信他也不是第一人【參考來源】。從宋元明清到今天,中國人吃蝙蝠的何止千千萬萬?請問,那些烹宰蝙蝠的廚子都有戴口罩手套嗎?為何經過這麼長的時間,那麼多的人,都沒有發現什麼新冠病毒,偏偏P4實驗室在2018年 1月 5日正式運行以後一年多,病毒就出現「突變」,而且就出現在近在咫尺的「華南海鮮市場」?你只要有75以上的智商就不會相信這是巧合。 寇老再問一個問題:全世界研究蝙蝠病毒的機關團體有多少?為什麼他們都沒有發現這樣的「突變」,偏偏一個剛剛開始運轉的武漢實驗室會發生這樣的「突變」? 最後再問一個問題,假如武肺病毒不是人工合成的,中國政府為什麼要把P4實驗室關得密不通風滴水不漏?這樣不是更令人懷疑嗎?中國喜歡被人懷疑嗎?中國只要接受國際專家參訪一下,舉行一個開誠佈公的座談會,疑團不就全部消失了嗎?這麽容易的事,中國為什麼不做,寧可被全世界的人質疑,使得耿爽一天跳好幾次腳? 你看過大批警察攻堅地下賭場、私娼寮、毒窟、或緝拿刑事要犯的場面嗎?武漢的P4實驗室是不是跟那些地方一樣的重重堡壘日夜警戒? 夠了夠了,武肺病毒是人工合成,你只需要的一點點「常識」就不難明白。你甚至可以說,用膝蓋想也知道。 END  
coapman 2020-04-22
中國自由是甚麼碗糕?

中國自由是甚麼碗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大言不慚說,「歡迎到中國享受自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回以,「我可以見一見幾位被失蹤的人嗎?圖/取自中國外交部官網   美中兩國為了言論自由打嘴砲,實在是傳世經典,可以視為專制和民主的對話,尤其是兩位發言人爭鋒相對,華春瑩槓上歐加提斯,證明了一件事,「要當上共產黨首席化妝師,第一個條件就是要臉皮厚,要敢講,有沒有知識和學問是其次」,所以,當華春瑩大言不慚說,「歡迎到中國享受自由」的時候,美國國務院的發言人說,「我可以見一見幾位被失蹤的人嗎?例如,陳秋實,方斌,以及幾位吹哨醫師」,在美國這種國家,不會因為說話被關起來,就算你錯罵了川普,尤其是,這種社會教育,從小就鼓勵人們要說出真實的話,美國文化鼓勵老實話,或許和聖經有關,反過來,中國文化鼓勵說假話,沒想到華春瑩一聽歐加塔斯說真話,一點不臉紅,好像這些被中共政府失蹤的人,和中國特色自由沒有關係。 華春瑩剛剛展示中國特色自由的美好,4月17日,香港政府在中聯辦指揮下,大肆逮捕「反送中」代表人物,包括,泛民主派的李柱銘,梁國雄,黎智英等14人,這項大逮捕行動,被視為利用瘟疫期間的秋後算帳,因為,香港政府算準了,疫情期間,「反共團體」不敢發動群眾抗議,如今,香港媒體風聲鶴唳,如果,「中共國」可以毫不猶豫地撲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自由,那麼中國人的自由,是哪一種光景?用膝蓋想就知道了。 無須等美國官員打臉華春瑩,被驅逐出境的「紐約時報」駐上海科技記者孟建國,離開中國之前,刻意到合肥走一趟,享受所謂中國特色的自由,他說,「一路上被跟監,想和中國老百姓談話,立即被國安人員制止」,孟記者說,「他享受了一段如何擺脫跟監人員的日子」,有不少中國人看到他,還會說粗口罵人,「洋垃圾」,「武漢瘟疫」事件爆發後,中國人在中共洗腦之下,甩鍋美國,把瘟疫來源自美國,灌輸給中國老百姓,有大半中國人在資訊封鎖之下,持續相信,今天所有中國人災難死亡,全部是美國一手造成,這一股黑暗的新民族主義氣氛正在形成。 中國人無緣享受自由的滋味 談中國自由,很傷感,老蔣的政治對頭雷震,為了在台灣實踐「自由中國」,辦雜誌被關切,剛剛想要組織新政黨,就被老蔣抓去關了十年,中國旅美作家「李劼」在「百年風雨」一書中說,「中國5000年歷史,真正自由時代,只有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和民國建立後的北洋政府」,1926年,段祺瑞執政時代,發生了318慘案,北洋政府以武力鎮壓街頭示威學生,最後,連不讀書的武夫段祺瑞也必須出來道歉,李劼說,「民國初期,剛剛萌芽的政黨政治,雖不完美,至少已經出現憲政的雛形,沒想到不懂民主的孫中山,藉著宋教仁被暗殺事件,從南方發動二次革命,硬生生把已經建立的民主政治摧毀了,孫中山才是中國民主罪人,他先培養獨裁者蔣介石,後來給了另一位大獨裁魔王毛澤東發展溫床,前後兩位中國獨裁者,都是他一手栽培,稱為國父,剛好驗證孫中山的禍國殃民。 1927年,老蔣清黨,趕走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後,搞一黨專政,中國自由就沒有了,以至於,國共鬥爭,中國人瞎了眼,選擇了共產黨,趕走國民黨,1949年,中國人所能品嘗的自由滋味,從很少自由變成完全沒有自由了,所以,現在被共產黨統治的中國人,70年來,根本已經忘了自由是甚麼,華春瑩不看歷史,居然還敢在國際場合談自由,實在太可笑。 自由是民主的前提,沒有自由的個人,當然不會有民主的政治,反過來看也一樣,沒有民主政治,就不會有個人自由,兩者相輔相成,這裡面,可以發聲的言論,是自由象徵,所以,無知如華春瑩者,以為當起了共產黨化妝師,拿起了傳聲筒,就自認擁有自由,根本就是坐井觀天,因為那只是一黨一私的自由,多數的中國人如李文亮醫師,他所享受的個人自由,通常是最後的自由,如同森林裡的「刺鳥」,必須用他的小小軀體,去撞擊樹上最尖銳的枝枒,在生命終結的時候,才能發出自由的聲音,你說,刺鳥的精神可貴也好,說他可悲,其實更貼切。 當你越理解中國,越發現,中國是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可悲的文化群體,阻礙社會進步不在江湖,也不是廟堂,而是知識份子的腦袋,多數讀書人的腦袋,所謂自由意志,早就被儒家灌輸的「論語」醬缸文化所淹沒,上焉者追求功名利益,下焉者努力扮演好的奴才,所以,歷史上的獨裁者全部是草莽崛起,視人命如賤草,用暴力奪取權力,然後用權利控制人民,大清帝國以前如此,大清帝國以後,從孫中山到毛澤東,甚至到習近平,也離不開這個惡性循環。 台灣人好不容易有機會,付出血汗拚搏,才能遠離這種中國奴性文化,剛剛享受到文明,自由,民主的初搾橄欖油,現在,要你回去中國,享受中國特色自由,請問,你願意嗎?
洪博學 2020-04-22
他們不如一位大學生

他們不如一位大學生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在記者會中,對著媒體怒嗆台灣人在網路上用歧視性語言攻擊他,罵他是黑人、甚至黑鬼,而且連續二、三個月之久,讓他這個沒有政治立場的人忍無可忍。       很遺憾的,在場的各國記者沒有反問他指控台灣的証據何在,也沒有質疑他遲遲不願宣布武漢肺炎是全球瘟疫(pandemic)的理由何在,更不必說他對中國隱瞞疫情百般維護、把台灣在去年底對WHO的提醒置之不理。       讓我們眼睛一亮的是,一位正在英國留學的台灣學生林薇,立即自動自發地錄製了一段給譚德塞的公開信,放上網路流傳,質疑他對台灣人的指控,根本是「不實且不負責任的污衊,…,應該向我心愛的國家和人民道歉」。憑良心說,從一月底譚德塞開始一連串的「舔中」行徑以來,這位年輕人短短4分鐘的一席話,毫不客氣直指譚德塞的信口開河才是問題所在,最能讓人看見台灣人的骨氣。       相較之下,更早立法院在2月21日開議當日,通過了〈支持台灣參加WHO共同決議文〉,但內容仍不外要求政府應積極謀求參與WHO及WHA,又呼籲WHO作為最重要的國際醫衛組織,應將台灣納入共同防疫,最後再譴責中國以政治理由,損及台灣全體人民的衛生及健康權利云云。儘管這次是以較高規格的「決議文」代替「聲明」,但其內容竟然不脫年年向WHO遞交的「遊說文」,這種四平八穩的老調,官員帶隊親自組團送達該組織都沒有用了,何況這回是在台灣內部「講爽的」?全新的立法院在開議第一天祭出「決議文」,是一件大事,應該要有強烈的企圖心,以引起國際的重視為目標,而不是拿來當作民意代表對選民交待的動作。事後可証,立法院這樣的「起手式」,即使在國內新聞的版面,也只有一天熱度,可謂枉費了一次「決議文」。尤其目前武漢肺炎肆虐全球,正提供台灣一個對外發聲的大好機會,立法院如果是以「台灣國會譴責WHO秘書長」為決議文主旨,詳細臚列譚德塞在疫情中的荒誕言行與玩火後果,並由院長召開一個國際記者會,傳達台灣國會代表全體國人對無恥官僚的憤怒,這種針對性的指控只要有憑有據,不僅容易誘發後續的國際報導與呼應,成不成功也不需要看別人臉色,絕對勝於泛泛的道義訴求。       蔡英文總統對譚德塞公開指控台灣也有所回應,但比起那位學生直截了當要求對方道歉,則顯得矯情而無力。她認為譚德塞的失言「主要是因為他不瞭解台灣」,所以想邀請他來台灣感受一下,「台灣長期被別人歧視排斥,比誰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的滋味」。這番話被英粉們誇讚是「不卑不亢」、「有高度」,但其實大有問題。一方面,蔡總統明明知道譚德塞對台灣的污衊不在於他「不瞭解」台灣、不知道台灣長期遭受WHO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排斥,而在於他自始受中國扶植,出賣職守、背棄人權,任憑中國黑手污染純淨的國際醫衛領域,所以蔡總統的說法等於在替譚德塞的惡意中傷找藉口、留餘地,掩蓋其見不得人的暗黑動機。對這種人溫情喊話,值得嗎?給他台階下,他就會幡然悔悟嗎?假設小英總統是用「反諷」的語法,連我們都聽不出來,何況是翻譯成英文?二方面,小英總統以台灣實際領教到的國際歧視與排斥,來對照譚德塞虛捏被台灣歧視的處境,更是不倫不類、自貶形象,這好像在懇求譚德塞將心比心,不要冤枉了台灣,悲情台灣是不會歧視別人的。做為台灣的最高領袖,面對一個國際認証的下三濫,有必要這樣動之以情嗎?對這種垃圾口出惡言,會耽心失去總統的高度嗎?連要求對方道歉都說不出口嗎?台灣應該有覺悟,儘管再如何卑躬曲膝、低聲下氣,在不講道義的強權世界裡仍不會獲得同情,所以像林薇一樣,對霸凌台灣的中國走狗踩住他的痛腳、掀開他的真面目,正面迎戰,當頭痛斥,才是正解。       最後為譚德塞起個底。上月底,「美國之音新聞網」(Americasvoice.News)的「班農戰疫室」(Bannon War Room Pandemic)節目,播出一段前白宮安全顧問班農與政治評論家麥克希(Jack Maxey)的對談,後者明白揭露譚德塞是「衣索匹亞醫衛界的毛派(Maoist)頭頭」,信奉「毛主義」(Maoism),所以不惜泯滅人性,也不敢得罪中國,要對習進平言聽計從。這令人想到,近代中國對全世界有兩項惡名昭彰的「輸出」,不但沒有造就全球一丁點福祉,反而造成了全人類莫大的災難:一是在20世紀中期輸往世界各國的「毛主義」,再來就是這次的武漢病毒,兩者都在全世界各地─包括中國本身─害死成千上萬的無辜百姓。譚德塞因為過去感染了「毛病毒」,成了意識型態上的長期帶原者,難怪現在明知中國共產政權為害世界,他不僅不加譴責,反而顛倒是非地吹捧,還要大家「感謝中國對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十足的狗腿。生為台灣人,我們應該隨時記得,「災難」才是近代中國的本質與外銷品,中共政權絕沒有任何事情值得世人感恩。       所以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透露出對譚德塞的歧視,我也同意啦;不過弄清楚,不是因為他的膚色或族群,而是因為他是一個腦殘的毛派。
陳師孟 2020-04-13
華航改/正名之我聞 我見 我思

華航改/正名之我聞 我見 我思

華航飛機 。 (來源 中央社)   通常,一個國家都會有冠上其國名的國家航空──像美國有美航、英國有英航、法國有法航,日本有日航、韓國有大韓航空、新加坡有新航、中國有中國國際航空(簡稱中國國航)等等。國家航空與國家的聯結一清二楚,要弄混搞亂還真不容易! 台灣目前有5家航空公司,沒有任何一家取名「台航」,但有一家叫「中華航空」的(簡稱華航),其英文名China Airlines與機身英文標示CHINA AIRLINES,與中國國航的英文名Air China Airlines與機身英文標示AIR CHINA,不讓人弄混搞亂還真不容易! 依國際法慣例,外籍航空器為各國領土之延伸。在CHINA即中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台灣的國際現實與現實國際下,搭乘機身寫有斗大的CHINA AIRLINES出訪的台灣總統,被邦交國誤會來自CHINA,大奏中國國歌、大揮五星旗以示迎迓,荒謬的是邦交國還是自己?CHINA AIRLINES千里迢迢載運捐贈的武漢肺炎醫療防疫物資到歐洲,所有的汗水苦心被不少當地媒體誤解是出自中國的善意,這樣的誤會,是誰的錯?怪要怪誰?所有的荒謬與誤解,不正全是來自於荒誕不經的華航英文名與機身英文標示嗎? 華航何不改/正名?有藍委說:防疫優先,扯華航正名是泛政治化;有航空界人士說:華航更名事涉航線、航權、時間帶、品牌重建、中國阻擾;也有人說:華航改名需花很多時間與金錢。反正,不贊同華航改名,理由一堆。 其實,台灣任何一家私營的航空公司,根本沒有正名的問題!至於改不改名、改什麼名,那是該公司自家子的事,旁人既沒有資格逼它改名,也沒有權利不准它改名!職是,在談論華航需不需要改名或正名之前,要先釐清:像國家航空、又不像國家航空,像公營、又不像公營,像私營、又不像私營的華航,究竟是國營的還是非國營的? 釐清之後,接下來的就是簡單的二選一了── (1)華航如果不是國營的:那它就沒有對外代表台灣的正當性!而今而後,任何代表台灣國格的場合,都不宜交由機身標誌CHINA AIRLINES,跟中國糾纏不清、給台灣帶來困擾及屈辱的華航出面執行!其次,真有心有意,執政團隊拿出成立口罩國家隊的精神與魄力,儘快以國家預算成立取名「台航」的國家航空(甚至在每一國人滿16歲生日當天,免費贈送一張「台航」特別股股票當成年禮,規定只能領取配息紅利,不可轉售,死亡後該股票即收回),應該一點也不難吧?看看張國政的星宇航空,花了多少錢、多少人力、多少時間,飛機就升空了?至於像有些人擔心的,中國會不准「台航」來往台、中的黃金路線,那又如何?學生時代,大家不是都唸過「不食嗟來食」的文章嗎?「台航」,能飛幾國就飛幾國,總比華航到處為中國作嫁、丟人現眼好吧?在台灣人的權衡裡,難道讓國家航空多賺些錢比捍衛國家尊嚴重要嗎? (2)華航如果是國營的:輿論、主流民意若一再強烈表達華航改名/正名之必要,執政者如果還不把國人的訴求當回事、還在推三阻四、光耍嘴炮應付,那就是執政者的怠惰麻木,鳴鼓而攻之可也!看看日本:2001年,日本航空及日本佳速航空同意合併;2002年10月2日,二者合併組成新的控股公司「日本航空系統」(Japan Airlines System)。2004年4月1日,日本航空改名為「日本國際航空」,日本佳速航空改名為「日本國內航空」;同年6月26日,「日本航空系統」更名為「日本航空株式會社」(Japan Airlines Corporation)。2006年,「日本國際航空」及「日本國內航空」合併為單一品牌的「日本航空」。日本的國家航空,何止改名過,還一改再改呢!日本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0-04-22
請放尊重一點

請放尊重一點

儘管全民大劇團已經宣布不再弄藝情指揮中心的模仿悶鍋秀 我跟你打賭,這種由王偉忠黨國綜藝圈出品,專門抹黑醜化的大悶鍋,日後一定會再復活 願意掏錢來做專門攻擊抹黑台灣人與本土政權的政治抹黑秀,其可能的金主與統媒組織實在太多太多了,甚至資金來自對岸敵國 扯什麼好笑,劇團表演,言論自由各種理由牽拖,真是無恥 明明好笑的政治人物那麼多,習維尼,耿不爽,譚得賽,假哭馬,檳榔柯,夾手珍,吳斯懷你一個都不弄? 偏偏跟中共大外宣同步,弄台灣防疫指揮中心,弄陳時中?真他媽有鬼 你直接說我就是想鬥垮蔡政府的藍蛆幹粉五毛,我還比較敬佩你 日後再有任何內藏紅藍色系與政治鬥爭目地的垃圾大悶鍋,請抵制並轟爆 台灣的疫情與血汗防疫成就,不是讓你白藍人拿來惡搞褻弄 對這些不幸災情,與極度辛苦的防疫與醫療人員 #請放尊重一點 我為何討厭王偉忠 https://reurl.cc/mnD81G  
迷因力量 2020-04-22
是否 IN-DEPTH LANGUAGE?

是否 IN-DEPTH LANGUAGE?

  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在網路對談中呼籲民進黨追求區域和平,稱蔡英文把國家推向戰爭的險峻局勢。這番話似應到北京說給總書記聽,因為台海是否爆發戰爭,決定權是在北京而不是在台北。圖/取自解放軍報     如果將國民黨提名韓國瑜選總統,譬喻為日式切腹自殺,則推舉吳斯懷擔任不分區立委,即有似要他扮演協助完成自殺的日語「介錯」角色。此概因他每次公開發言,都幾必對黨產生雪上加霜不利作用,真似唯恐黨死得不夠快。 日前這位吳斯懷又在網路發表議論,內容除去再度重複泛統派所鼓吹不能開罪上國論調,也以所謂軍事專業身份,談到在國家戰略指導中,應考慮在何等條件下決定「啟戰」與「終戰」,說來「專業」氣味十足,真彷彿是見人所未能見。 依據本月11月中《中國時報》報導,吳斯懷是在另一言行未必能為黨加分人物,洪秀柱所開設網路節目發表上述議論。從該篇不算太短報導看來,吳立委談話要點應是大致如下。 1.提醒蔡政府衡量對外開戰,須先確定「啟戰」與「終戰」條件,亦即應在何等情況下啟動或結束戰爭。 2.強調須考慮一旦對外開戰,要打到什麼程度犧牲到什麼地步,即應停止戰爭。 3.提及馬政府曾提出終戰指導不能讓全民賠進去,要接受國際調停或上桌談判,他也就此痛批當時民進黨唱反調,「難道執政者要把人民帶到被打到僅剩一兵一卒,才能結束戰爭嗎? 4.「透露」曾有美國人私下問台灣終戰指導為何,要知道打到什麼程度要停止。 5.台灣(應是指蔡政府)防疫做得不錯,但掀起仇中、恐中、反中情緒,徒增兩岸(對不起,應是「兩國」)敵意,已引起美方擔心。 6.呼籲民進黨以追求區域和平為目標,而非把國家推向戰爭,所以不要刺激對方,不要挑釁。 如果中時所報導確是吳委員原意,並未誤解或曲解,則國人恐不免猜疑他若非頭腦已不甚清晰,即是所言皆另有深層用意,是在使用英語所謂IN-DEPTH LANGUAGE亦即「深度語言」。本文即就他這番言論做一檢視。 首先要一提的是,對於不具侵略意圖,不想攻擊鄰邦之國家如台灣者而言,「啟戰」與「終戰」條件都很簡單,無須大做文章。 「啟戰」的先決條件,必是敵國指揮軍來犯,不得不發動國土保衛戰,或是敵方已有明顯進攻跡象而決定先發制人。「終戰」則應是擊退或全殲來犯敵軍,而又不想將戰爭帶到對方領土時,考慮要下的決定。 當然決定「終戰」的另一可能狀況,是被攻擊一方打到戰力耗竭,不能繼續有效抵抗時,向對方討饒乞和。但任何國家決策當局,想都不致在戰爭根本未發生之時,先將這一可能列入「廟算」,考量拜到什麼程度即認輸走向終戰。這也多少有似少女遭到黑道角頭覬覦。她的反應大概會是有狀況時如何躲避抗拒,而不是考量我抵抗到什麼程度,即該被棄而任由他為所欲為。 今天的以色列和新加坡兩國,都有遭受鄰近強大潛在敵意國家攻擊可能,然而兩國的參謀本部,想都未去耗費心神思量「打到什麼程度要停止戰爭,願意犧牲到什麼程度」。不僅如此,新加坡尚且有計畫一旦國土淪陷,即從國外發動報復性攻擊制敵。國人恐也真不知世間哪一國的執政當局,會去認真思考在何種狀況下,即應舉白旗乞和。 不論是吳斯懷所引述馬政府的終戰指導論述,或是他本人所提應有終戰腹案,基本的假設應都是一旦開戰台灣必敗,問題僅在能有效支撐多久。彼輩泛統派恐從未想到,或根本不願想雙方一旦開戰,台灣也有可能撐住戰局,讓對方失盡顏面無功而退,甚至一如當年淝水之戰引發自身反解? 至於馬政府終戰論述所提,接受國際調停或上桌談判,用於化解一般兩國戰爭並無不可,但若倡言以這等傳統方式挽救台灣,則恐怕若非書生式浪漫想像,即是為投降歸順提供遮羞布。 要知中國若對台發動戰爭,所受不是經濟利益勢力範圍或邊境領土之類傳統式爭端,而是要完成所謂祖國統一的「聖戰」,除非遭到迎頭痛擊狼狽退卻,豈是調停或談判即能迫使其「以和為貴」妥協讓步?屆時中國的最大誠意表現,恐也只是解放軍暫不登錄,你乖乖接受當我的特區。 也不妨一提的是,吳委員所「透露」有美國人私下探問一旦開戰,台灣準備打到什麼程度才要停止,若得不到答案美國即無法幫忙云云,確是饒有趣味資訊。國人或很想知道該美國人是誰,他所問者又是何人。當年美國本身參戰之前,也曾大力援助英國抗德,但有無問過英國政府,要抵抗到什麼程度,才終戰向希特勒乞和?吳委員所提美國人又忽有此一問? 吳斯懷在網路對談中呼籲民進黨追求區域和平,英把國家推向戰爭的險峻局勢。他此言可能真是心懷悲憫苦口婆心。但他這番話似應到北京說給總書記聽,因為台海是否爆發戰爭,決定權是在北京而不是在台北。這正猶昔在1939年,若有誰好心想防止戰爭,他該規勸的對象應是大獨裁者希特勒,而不是弱國波蘭執政當局。 所謂IN-DEPTH LANGUAGE,直譯是深度語言,意思則是含有深厚言外之意的微妙言語。吳斯懷在網路大談其「啟戰」與「終戰」,有無耐人尋味的IN-DEPTH LANGUAGE,也只有中國人各自解讀了。
敏洪奎 2020-04-18
國大而不當且惡,不如小國美而善

國大而不當且惡,不如小國美而善

大國未必是好國。中國,是大國,是強國,但不是好國,人民也未必幸福。 (彭博資料照)   世界包括梵蒂岡現有一百九十四個國家,土地、人口有大有小,國力有強有弱,大國小國並置,聯合國的會員國就呈現這樣的形勢。當然了,常任理事國以大國、強國為主。大國未必是好國。中國,是大國,是強國,但不是好國,人民也未必幸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走資化,大國、強國之夢成為迷湯。其實,有力者普遍在西方政治民主、經濟發達國家,安置家屬,藏匿資產,形同預先逃離。高科技的監控,意味統治權力的不安。複雜的民族組成,眾多少數民族,也是問題。不以聯邦制,而採中央集權,意味著無法以民主政治的原理鞏固國家。 從古到今,從支那到中國,秦帝國大一統的國家觀 ,沿襲迄今,與歐洲從羅馬帝國之後發展的多民族多國家,形成相反走向。標榜漢人國家,實則,元帝國與清帝國是外族統治。大中國的牢結,在國家治理上有其困境。如果執意中央集權,就會走向專制之路。中國強權夢走向悲慘結局,只是時間問題。 對香港一國兩制的毀諾、背信,是中國作繭自縛的例子,徒然讓世界側目。武漢肺炎中國病毒的禍害,更讓世界蒙受災難。為富不仁,為強不義,對圖博西藏、對維吾爾新疆的迫害都顯露殘暴的惡行,也都血腥斑斑。國家大而無當,病態民族主義的陰影籠罩人心。中國走資化,號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實並非文明國家。是反思自己的時候了。 讓台灣以新興國家存在,是兩全之舉,既因此解決中華民國的殘餘、流亡中國問題,也能與台灣友好親善,有助經濟發展。讓世界看看,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能夠遵循世界文明走向,能成為一個好國。或讓中國國民黨回到中國,讓它參政,走向民主化。把台灣還給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國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大國、強國。但只走資化,沒有民主化,不能發展成好國。釋放對香港的控制,讓台灣成為新興國家,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有的視野。不要只想犯台、買台。台灣人也要拒否中國,一個小國、好國的台灣會點綴出中國邁向近現代文明國家的可能。中國,要有這樣的心,才能成為被尊重的大國。與其綑綁台灣,中國應該做的是解放自己。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