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多一個林珍羽,少一個打火英雄」

「多一個林珍羽,少一個打火英雄」

「多一個林珍羽,少一個打火英雄」 果然沒錯,北市府人員編制大有問題, 打火兄弟缺額補不滿,白色網軍兵強馬壯 我們來看這四年來台北市消防局的人員編制 總編制數都是2063,正常來說消防那麼重要的東西 滿編是基本,超編是正常, 而我們柯文哲的北市府做了甚麼事? 放任著讓這些北市的公安英雄過勞 大家要清楚一個道理,一個市政府的人員編制是有上限的 我就用假設的好了大家比較清楚 假如法令下北市府的編制就500人,那就是500人 不能多不能少,除非你跟中央申請 但跟中央申請沒有那麼簡單, 除非是有重大的活動或是事項,才能跟中央申請 因此基本上就是500人打死 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明白我要說甚麼了, 「柯文哲用消防人員的額度,養自己民眾黨的鷹犬」 可以看到悠遊卡公司 從郝龍斌時代的209人到現在暴增成了257人,增加了23% 更不用說那個北市小金庫文基會了, 從170人增加到了228人,暴增了32%左右 請問,悠遊卡公司這幾年是有做出甚麼屁東西出來嗎? 沒有。比董事長連勝文還不如 阿對了董事長還是柯文哲的同學李文宗呢。 這兩個部門,內行的就知道成立超編那麼多是在幹嘛的 就是操網軍而已 網軍是一種不便宜的東西 而柯文哲的用法更加無恥下流 別黨可能是用政黨資源在養網軍 但你柯文哲是直接用公帑犧牲台北市公安養你的網軍 別以為那種用標案養網軍的方法沒有人知道啦 所謂的義勇軍喔,就是領個公帑帶風向的狗而已    
脫北者冰狼 2020-05-05
感謝 — 悼念好友莊勝義博士

感謝 — 悼念好友莊勝義博士

  莊勝義博士(1942 - 2020)。圖/王泰澤提供 我們現在住在美國俄州辛辛那提市(Cincinnati, Ohio),謹在此向德州休斯頓城 (Houston, Texas) 亡友莊勝義家人致上最深切的哀悼。 1963〜1967 年  休城是我們的美國故鄉 我於 1963 年 8 月底出國留學,進休斯頓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化學系。喜久於 1965 年來休斯敦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攻讀微生物學碩士學位。55 年前 1965 年秋天,我在萊斯大學認識莊勝義同鄉,他也是我的母校國立台灣大學的畢業生。他攻讀化工系。一個化學,一個化工,問我「貴庚」,虛度三載。 那段日子裡,我們忙於課程,校園、社區生活平淡。但是,休城當年僅有的二十來位年輕台灣同鄉偶爾聚會,中秋節在城裏的赫爾曼公園(Hermann Park)賞月,以及有時週末傍晚前往五十英里外墨西哥灣靠岸的加爾維斯頓小島(Galveston),用雞骨肉釣螃蟹,都還留有難忘的記憶。 兩年的時間,足以讓我和勝義成為好友。特別是,我一直感到幸運,勝義是我在困難中,有幸遇到的好友(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懷著感恩的回憶,讓我用下一張照片,簡述勝義在 1967 年炎熱的夏天如何幫助我度過困難的日子。 圖/王泰澤提供 1967 年,我於 5 月 5 日通過化學博士口試,五天後接受了小兒麻痺症相關的右足踝矯正手術,並在手術後第二個禮拜六,參加博士畢業典禮。暑假期間,勝義幫助我租了兩個月的公寓,他和我住在一起,我拿著拐杖無法輕易完成的日常瑣事,他都預先準備幫助我,使我可以安心接受手術醫療,後來還能親自參加化學博士畢業典禮,高高興興的上台親手接受 Kenneth Pitzer 校長頒發給我的博士證書,不必等待郵寄。那確實是一個「焉知非福」的美好夏天,在很多方面,我都要感謝勝義。 1968 年  勝義和郁芳參加我們的婚禮 過後,我前往佛羅里達州都城塔拉哈西(Tallahassee, Florida),在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一年多後,我回休城,於 1968 年 12 月 21 日在一間衛理公會教堂與喜久結婚。勝義和郁芳夫婦是我們婚禮上的大幫手。以下是婚禮嘉賓合影: 圖/王泰澤提供 圖/王泰澤提供 1971〜1977 年  我們重回休城 1971年,因我的專行是理論有機化學,求職困難,決定改行,從後博士生物化學研究著手。剛好有機會,我又搬回故鄉休城,在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醫學院生化系,開始新的酶反應動力學機制研究。郁芳和勝義夫婦,幫助我們在休城安頓下來。喜久、幼女和我,在他們居住的 Timberside 公寓園區,搬進了足可安居的住宿。 這次在休城生活的六年間,我們兩家的家庭生活各有進展,亮點包括:都買了獨家住屋,成了房主,和孩子們一起享受美滿的家庭生活。莊家有二個小壯丁,而我們王家有三個小千金。 台獨聯盟《望春風》月刊 此外,鄰居方便,我和勝義雖不是台獨盟員,但是答應台獨聯盟(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WUFI)休城成員招募,我們有機會負責出版當年 WUFI 洪哲勝博士創辦的《望春風》月刊。也主辦了演講會,講員是剛逃離台灣不久,從瑞典來美國的彭明敏教授,和獨盟法學博士陳隆志教授。當年葉國勢、李麗貞夫婦和廖明徵、郭珠貞夫婦等人,給我們「造響於無聲」的鼓勵和幫助。我組成的理事會,包括九位編輯,看起來,我是主編,勝義是副編,還有七人分組輪流協助審查和批准世界各地同鄉寄來的稿件。我們一起出版了六期,記得是第 29 - 34 期(1971 - 1972)。 在蠟紙謄寫、油印的那個年代,莊、王二家,和一位熱心的休城大學台灣留學生洪淑昭小姐,出版日前幾晚,經常在我們的寓所餐桌上,工作到午夜。寫好定稿蠟紙,趕上另一組熱心同鄉臨時幫手,印刷、出版、郵寄。我們滿懷對未來的希望,月月認真編輯、出版。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參與了出版台獨聯盟刊物,那是只有少數人願意勇於承擔的工作。眾所周知,國民黨在台灣解除總共 38 年戒嚴的 15 年前,派出在美國主要大學校園打小報告的職業學生,已經相當活躍。 「患難見真情 — 患難相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我們很幸運有過像莊勝義博士那樣獻身公益、終生愛護故鄉的台灣朋友。(寫於 Cincinnati, OH, USA, 2020 年 5 月 9 日,台、美 WebEx 視頻「莊勝義博士追思會」前。) 英文 Our deepest condolences to the Chuangs and their families.  We are Taitzer and Judy Wang, old friends now living in Cincinnati, OH. 1963 - 1967  Our first home in the States: Houston, Texas  I arrived at Rice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in summer 1963, and Judy began Microbiology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in 1965 for her master degree.  It was in the summer of 1965, 55 long years ago, when I met Sheng-yi Chuang on the Rice campus.  He was a Chemical Engineering student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also my alma mater.  I graduated from NTU Chemistry Department three years earlier. Student life on and off campus was generally uneventful in those days, while we were busy with coursework.  Occasional gatherings of the twenty or so students from Taiwan were memorable, however, such as the mid-autumn Moon Festival at nearby Hermann Park singing Taiwanese folks songs and occasional weekend evening crabbing trips to Galveston Bay, an inlet of Gulf of Mexico, fifty miles away. As it turned out, two years was long enough for Sheng-yi and me to become good friends.  Especially for me, as lucky as I had always felt, Sheng-yi was the one whom I’d think of as truly characterizing the saying,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With grateful memory let me use the following slide to show how Sheng-yi helped me in the warm summer days of 1967. In 1967 I passed my PhD oral exam on May 5; underwent polio-related ankle corrective surgery five days later; and participated in commencement exercises on the Saturday two weeks following the operation.  During the summer, Sheng-yi helped me rent an apartment for two months so that, living together, he could — as he had already planned to — aide me in daily chores that I could not expect to perform well while on crutches.  His generous assistance allowed me to undergo the surgery with peace of mind, and later to receive in person my doctoral chemistry degree diploma from President Kenneth S. Pitzer, rather than wait for it to arrive by mail.  It was indeed a blessing-in-disguise, beautiful summer, and in many ways I owe my gratitude to Sheng-yi. 1968  Sheng-yi and Felicia helped at our wedding I next went to Tallahassee, Florida, for my first postdoctoral job a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I travelled back to Houston briefly for my wedding to Judy at a Southern Methodist Church on December 21st, 1968.  Felicia and Sheng-yi were two big helpers at the wedding.  Our friends at the ceremony are shown in the photos below: 1971 - 1977  We were back to Houston again In 1971, it’s rather difficult for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s to find permanent jobs.  I decided to make a change in my research career from chemistry to biochemistry.  Luckily, there was a postdoctoral job opening at Biochemistry Department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in Houston.  So we moved back to Houston to start my new research in kinetic mechanisms of enzyme reactions.  Felicia and Sheng-yi helped us settle down in Houston, and Judy, our new baby girl, and I moved in a comfortable apartment in the Timberside Apartment Complex where they lived. The highlights of this six-year stay in Houston for the two families included becoming homeowners and enjoying family life with children: two sons for the Chuangs and three daughters for us. WUFI  《望春風》Monthly In addition, Sheng-yi and I, though not members of 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 (WUFI), were recruited by local WUFI members to take charge of publishing WUFI’s monthly magazine, Longing for Spring Breeze 《望春風》, founded by Dr. Carry Hung 洪哲勝.  We also hosted lectures.  The invited lecturers were Professor Peng Ming-min who had just fled Taiwan and came to the States via Sweden, and Professor Chen Lung-chu 陳隆志, a Law Professor and WUFI member.  葉國勢、李麗珍夫婦和廖明徵、郭珠貞夫婦等朋友 gave us steady help and encouragement.  I managed an Editorial Board including nine editors, loosely including an Editor-in-Chief, an Assistant Editor, and seven field editors, who formed smaller groups and each group took turns to help examine and approve the manuscripts contributed by Taiwan compatriots abroad.  Together, we produced six issues, which were (to the best of my recollection) Nos. 29 - 34 (1971-1972). On the evenings close to the monthly publication date, the Chuang - Wang families, with the help of an enthusiastic UH student, Helen Hong 洪淑昭, often worked until nearly midnight, getting wax paper written-ready with all articles for mimeograph machine printing.  In those days of stencil duplication we approached the unrelenting, repetitiv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with alacrity and hope for the future.  Our consolation was our productivity at a task which only a few would be willing to undertake, as it was well before the Kuomintang’s 38-year period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was lifted; KMT student informants were already known to be active on major university campuses in the States.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We are fortunate to have had such a friend as Dr. Sheng-yi Chuang, who was so dedicated to public welfare and loves his homeland all his life.  (Written in Cincinnati, OH, USA, before Dr. Sheng-yi Chuang’s USA-Taiwan WebEx video memorial service on May 9, 2020.)
王泰澤、張喜久 2020-05-07
解讀六六六之五成二

解讀六六六之五成二

六月六日星期六,這「六六六」已成為民間閒談當紅數字,因為這天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罷免直轄市長的投票日。 高雄市長韓國瑜到底會不會被罷免?據藍營內部民調分析,有七成市民表示當天會出來投票,且有五成二民眾要投同意罷免票,媒體報導「訊息傳來嚇壞國民黨中央高層」。以高雄市選舉人數約二二八萬人計算,假設七成市民出來投票約有一五九萬人,五成二要投同意罷免票則約有八十三萬票,遠遠高過罷免門檻所需要的五十七萬票,難怪國民黨高層嚇壞了,韓市長本人及市府團隊應也不例外。 距投票日還有一個月,武漢肺炎疫情漸趨緩和,但當日投票率高低尚難論斷,而近期高雄市府追著罷韓廣告拆、罷韓反罷韓團體的對立叫陣,以及「黑手」操控拒不出借設置投開票所、市選委會槓上中央選委會等等,讓這場投票成為全國熱門新聞,高潮迭起。如此高的曝光熱度,對韓市長的去留究竟是福是禍? 老實說,韓市長於總統大選落敗回到高雄第一時間,若能謙卑低調的向高雄市民認錯,率領市政團隊重新整裝,全力投入市政,讓市民看見、感動於他的勤奮,以南部鄉親敦厚樸實的待人之道,或許就會不計前嫌。然吾人看見的卻是一個桀驁不遜、小動作不斷的市長。狂妄、乖張作風不改,又無亮眼施政成果支撐,難怪五成二市民要他下台!六六六,將是高雄人的民主驕傲?還是韓國瑜小動作奏效?令人好奇! (作者業室內設計,基隆市民)
葉勝霖 2020-05-07
打斷中研院的血統鍊

打斷中研院的血統鍊

武漢肺炎的肆虐,不但使台灣躍登國際視聽的焦點,而且也使台灣人民感受「正名」的必要,決心將附麗於「中國」之下的符號、標誌一一摘除,比如護照正名、華航正名等等,都是需要進行的政治工程。最新的一波是范雲等三位立委質詢指出,中研院外文名稱「Academia Sinica」就是「中國科學院」,所以中研院研發出來十五分鐘快篩劑,望名生義,也會被置放在「中國」之下。 中研院是一九二七年中華民國在南京研議成立的,當時譯名為「中國科學院」,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到現在還把台灣中研院冠上「中國」,從歷史發展來看,足見時代齒輪同樣在中研院身上刻劃出不合時宜的政治痕跡;明明是台灣的,卻掛上「中國」的招牌,荒不荒謬!? 荒謬絕倫的不只於此。包括幾位院士在內的中研院研究人員社團發了公開信,舉出一個極其荒謬而又現實存在的例子:「一位中國出身目前在美國任教的材料科學教授,為了取得美國籍,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沒有中國國籍,所以只能獲選對岸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是兩年前中研院居然選他為台灣的本國院士!」這個荒唐的例子,揭示出台灣長久來潛伏而危險的體制問題。 凡荒謬的體制,必定產生出荒謬的事實。這種把台北當南京的幻覺,實實在在的在台灣搬演,比魔幻寫實還魔幻、還寫實。過去在兩蔣時代的「萬年國會」就屬荒謬之至的戲碼。或許有人會說都過去了,春夢無痕了,那麼,我們不是還有蒙藏委員會嗎?還有台灣省政府、福建省政府的名目嗎?我們的「憲法」還是所謂「一中」憲法嗎? 回到中研院的課題。只要掀開中研院的底蘊,出現此光怪陸離的現象,一句話就可以解釋:中研院遵循的是封閉的血統原則或「我族中心主義」,血統對了、族群對了,就算漢字一個不識、漢語說不上幾句,甚至國籍不問,都可尊為院士。中研院研究人員暴露出叫人哭笑不得卻又活生生的怪事,就是由此衍生出來的。 中國人這種「萬世一系」的血統觀念很驚人。香港出生曾任半島電視台駐北京記者陳喜韻,去年到台開會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視華裔為中國人」,她指出,儘管她是華裔美國人,對中國而言,她就是中國人。只要血統如此,不管出生在哪,國籍屬哪,中國就視同中國人民。 中央研究院遴選院士的心態,正是中國血統論的繼承與發揚;現在受到挑戰了,中研院院士陳培德、黃一農的反彈最具代表性。陳培德說,立委的此一提案,顯示台灣「鎖國心態愈來愈嚴重」,甚而質問:「想讓中研院當一個封閉的單位還是開放的單位?」中研院院士黃一農認為,硬性規定院士國籍是「自我隔絕」,只會降低中研院水平,「拉開跟國際學術界的距離」。 不與中國黏在一起就叫「鎖國」?中國區區一國可以放大成「國際」?笑話了。更何況中研院已有「外籍院士」或稱「通訊院士」,那麼何「鎖」之有?陳培德、黃一農們為了捍衛中研院血統原則的封閉系統,不惜說謊而秀下限!立院趕快修法才是正道。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金恒煒 2020-05-07
背後的兩條傷痕

背後的兩條傷痕

背後的兩條傷痕 今天忽然看到,陳文成遺體 背後有兩條傷痕的照片, 一長一短,接近平行, 隔著陰陽,兩個世界。 我震驚地想像,那是什麼世界! 那個年代,和當權畫清界線, 不同國的平行世界間, 等於是踩到了紅線。 這次,民主時代的法醫 仔細檢視了照片, 不必怕死地斷定是他殺, 推翻了老K當年的「自殺」説。 而我在法醫與老K中間猶豫著, 我早就看到陳文成背後的死因: 他,背後不但有骨,也有脊梁。 在那個年代,這等於是自殺。 * 有一件事曾把「馬英九、陳文成與我」三人圈在一起: 2007年7月2日晚上,我以新聞局長的身份,應陳文成基金會之邀前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蔡瑞月舞蹈社為悼念陳文成逝世廿周年致詞。 我事先確認了,陳文成和馬英九都是1950年出生,建中、台大(1968–1972)時間完全重疊,也分別在1974和1975年拿奬學金赴美留學。不同的是,陳拿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奬學金,而馬拿的是國民黨的中山獎學金。1981年兩人都回了台灣,很遺憾的是,馬英九年初進了老K的總統府,而陳文成卻被老K的警總送進了地府(於七月二日晚間至三日清晨間,陳屍台大校園)。 我以這兩個人的命運路徑圖來説明那個時代「一個吃香喝辣風風光光,一個手銬腳鐐叮叮噹噹」,並指出陳文成在美國支持美麗島,捐款給事件被告的家屬。而根據輔仁大學大傳系習賢德教授發表於《傳記文學》第八十八卷第六期(二○○六年六月)引用馬的「自述」,我則説,同一時間,馬英九在在美國當職業學生作抓耙仔並自己洋洋得意地寫下「外交部及國民黨海外工作會」頒獎給他「反台獨」的事蹟。 當天晚上,擔任老K黨主席及2008年總統候選人的馬英九要求我立即撒回我說他是「抓耙仔」的指控。我心胸坦蕩,當然沒理他。 第二天早上,我從外面回到新聞局辦公室時,已有記者多人堵在那,説馬辦已對我按鈴申告,民刑事都來。我記得,記者問我的感受時,我回應的第一句話就是:「噢,真告我了。奇怪,當抓耙仔不是不可告人之密嗎?他怎麼可以告人呢?」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被告,過程略過,結果在此:鐡證如山,我贏了! 在法庭辯論時,我一再指出,我也當過留學生,和馬英九一樣,也常寫報告。問題是,我寫的報告只交給我的教授,為什麼馬會交給海工會? 當然,這些抓耙仔或職業學生都辯稱那些是「愛國」行為,我就問:為什麼你們一愛國無邊,數別家就死傷無數?我當然就想起西方「愛國是無賴的最後藉口這句話。 我也常在想,重點甚至已不全是「當初你們作了什麼?」,而是「你今天怎麼看你們幹過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也就是說:你們值得原諒嗎?還是有人根本就在變本加厲?或是:當初靠老K幹「愛國害人」的事,現在準備改靠老共幹同樣的事,而藉口還是「愛國」? 但是,在我沒看到,馬英九(及那批戒嚴時代拿老K中山奬學金的留學生)到底寫了些什麼反台獨的報告,而讓他受到國家的外交部及黨國的海工會奬勵之前,我都不認為,這場官司我是真的贏了。 我至今還記得,曾看到過一張陳文成和趴在他肚子上一歳大的兒子之黑白照片,以及我有次去美國演講,陳文成的大姊跟我講她弟弟的遭遇時,她臉上惆悵、無奈、痛苦的神情。 等待,等待,很多人都在等待。這次好像終於看到曙光了。等待,等待,充滿希望的等待。 * 1981年,我還沒醒,隔年赴德,漸知台灣事,愧疚非常。 *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39135
謝志偉 2020-05-07
江主席默許韓市長亂搞?

江主席默許韓市長亂搞?

  高雄市長韓國瑜以防疫為由,不出借罷韓投票場所,引發爭議。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痛批,別選輸選舉又連累國民黨背負毀憲破壞民主的罪名。 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再批韓國瑜。(記者王榮祥翻攝)   選舉與罷免是公民權利,兩者應等同視之,簡而言之,選舉投票場所與罷免投票場所,亦應該一致,這個理由絕對是極大多數民眾的共識。尤其目前台灣疫情控制得宜,相關防疫配套措施完善,選民染疫風險低。高雄市府及韓國瑜假借防疫之名,行阻礙罷免投票之實,應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令人遺憾的是,中央選委會極盡說明及懇託之能事,仍有原提供選舉投票之場所堅持不出借,明顯有人作怪,民眾及輿論罵聲此起彼落,但國民黨陣營及黨主席江啟臣至今卻「視而不見」,難道是默許韓陣營胡搞瞎搞? 週三媒體報導「藍民調52%市民支持罷免」,這不就是韓市府阻撓投票小動作不斷、引人反感的最好證明?筆者認為,江主席上任後,信誓旦旦要改革國民黨,如果不盡速公開呼籲韓順應民意,遵守民主機制,繼續容忍韓陣營的胡作非為,六月六日不但很有可能通過罷韓,江主席的政治前途恐怕也會跟著陪葬。 (作者為台北市民,家管)
紀安秀 2020-05-07
黃國昌擔任大同獨立董事,意在百萬年薪和襄助市場派建商?

黃國昌擔任大同獨立董事,意在百萬年薪和襄助市場派建商?

前任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的最新工作,根據新聞報導,是大同公司將於今年6月30日舉行股東常會,由市場派大股東王光祥邀請前立委黃國昌出任獨立董事。黃國昌將成為大同獨董引來外界各種評價。 黃國昌過去在立法院質詢時,多次批評獨立董事僅為公司門神,是坐領高薪的肥貓工作。純領薪水,但在公司出現治理危機時,又常常置身事外,以樂陞案獨董如李永萍或陳文茜最為外界所詬病。黃國昌去年輔選其辦公室主任賴嘉倫參選立委時,也以這項訴求作為攻擊競爭對手的口號。 言猶在耳,黃國昌竟將轉身一變為大同獨董,言行顯不一致。首先,根據新聞資料:「證交所......公布國內上市公司及第一上市公司2018年度董事及監察人酬金支領情形,並同步揭露肥貓董監事相關資料。據統計,2018年營運出現虧損、董監事還領取酬金的上市公司中,以大同董監事領走287.3萬元最高,較前一年不減續增。」若黃國昌真的當選大同公司獨立董事,根據大同公司財報,一年僅需出席十次會議,就可領取百萬年薪,這是否為酬庸?是否屬於肥貓?黃國昌說要在公司內設「調查小組」,簡直是欺騙外行人的手段。 前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日前證實將參與大同公司獨立董事選舉。(資料照)   試問,可曾有一個與公司淵源不深,僅靠公司有實力者邀請來為其撐腰的人,就能夠在公司內呼風喚雨?黃國昌若真要以獨董身分組織調查小組,大概只能依照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董事會設置及行使職權應遵循事項要點第十五條:「上市公司不得妨礙、拒絕或規避獨立董事執行業務。獨立董事執行業務認有必要時,得要求董事會指派相關人員或自行聘請專家協助辦理,相關必要費用,由上市公司負擔之。」但這個條文既非法律,也無罰則,若想以此條當尚方寶劍,恐怕只會先中箭落馬,落得被解職的下場。因為現況對認真執行職權的董事根本無保護機制,黃國昌只是市場派三圓建設董事長的遮羞布罷了,他根本不可能調查三圓董事長吧?否則他的位子怎麼可能坐得穩? 更讓人不安之處在於,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中的市場派有中資介入,顯而易見的是,大同公司經營成效雖然不佳,但土地是最大賣點,市場派喊最大聲的人就是建商,這位建商來搶大同是否就是為了炒房?黃國昌把居住正義喊得義正嚴詞,現在卻明顯與大建商站同一陣線,尤其,黃國昌的岳父是知名的恆合建設大老闆,難道黃國昌對建商介入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可能涉及土地開發大夢,沒有半點敏感度嗎?難道市場派的建商真的只想好好經營大同公司?市場派三圓董事長說,「在我看來,大同公司的優點,就好像是位於黃金地段的正義國宅一樣,是台北市的核心,只是過去沒有將價值好好發揮。」動輒把建案拿來比擬大同,言外之意已不言可喻。 黃國昌若說進去大同當獨董是要好好弄清經營問題,根本只是在唬弄搞不清公司治理的路人。黃國昌的法律專業就是民事法相關法律,公司法規更為其專精之處,卻拿自己過去詬病的獨董職務作為尚方寶劍,實在難以服人。唯一可以確定的,應該是黃國昌絕對可以領到獨董的百萬年薪吧! (政治觀察者)
劉陞欽 2020-05-06
總統、領導人、一個領導人

總統、領導人、一個領導人

「總統」的頭銜不能被「領導人」所取代,因為一個國家裏,「總統」只有一個,是專屬名詞,具有排他性,而「領導人」(或領頭羊)在各行各業都有,是普通名詞,具有普遍性。至於在中國,各級也都有「領導人」。 那,有無可能用「領導人」替代「總統」?勉強有的,那就是要想辦法將具普遍性的「領導人」前面加上某個修飾詞 – 名詞或形容詞皆可 – 讓「領導人」瞬間從「普通名詞」變成「專屬名詞」。例如「領導人」前面加一個名詞「國家」變成「國家領導人」或加一個形容詞「國家的」變成「國家的領導人」。 但是這救不了上中國央視節目的老 K 某單位副主委,因為這麼一來,台灣「總統」雖然被作掉了,台灣「國家」卻冒出來了!中國央視哪可能接受?!所以乖巧的副主委用的不是「國家領導人」而是「一個領導人」,唉,還是普通名詞。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稱蔡英文領導人不稱總統。 圖片來源:中央社 這不是在作掉「蔡英文總統」而已,而是羞辱了台灣人能直選總統的「民主」。 或是,以後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全改成「領導人候選人」? 在台灣有言論自由,看這個也罵,看那個也罵,結果,上了一趟中國央視,既拋「總統」,又棄「國家」,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真是何苦來哉。回來後,別人寫臉書,她只能先寫書,因為一時還不知道,「臉」要往哪裏放。 我們作為台灣的外交人員,隨時隨地都在為台灣的國家尊嚴及主權奮鬥,唯一的敵人就是專制中國,看有些人平常又罵「台獨」,又罵「去中國化」,結果到了那邊卻變成「去中國化台灣的總統與國家於無形」,豈能叫人不感到悲哀? 當然,我知道,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但是,期待「副主委們」經此一回,看到台灣人的反應,就回頭是岸吧。 以後就死心踏地和大家一起捍衛台灣的民主,—— 不為「台灣」,好歹也為「民主」。 這要求不會太過吧? 我這裡就隨手舉今年 1 月 11 日台灣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德、奧、瑞三國幾個大小德文媒體的報導給大家看——每個標題都有「總統」(Präsidentin – 女總統),內文就更不用說了。 圖片來源:取自 謝志偉粉絲頁 圖片來源:取自 謝志偉粉絲頁 圖片來源:取自 謝志偉粉絲頁 圖片來源:取自 謝志偉粉絲頁 圖片來源:取自 謝志偉粉絲頁 圖片來源:取自 謝志偉粉絲頁 外國人都作得到,有些特定的台灣人卻硬是作不到,怪哉!也是台灣人深層的痛。 同樣地,好好的「台灣」既精且準,被稀釋為「台灣地區」,就血肉模糊了,就被收納進「中央」的置物櫃裏了。而老 K 的「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和中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地區」則是兩個名詞一路貨, 都在將台灣邊緣化、去中心化、去國家化。 明明是杯小小濃濃的香醇 Espresso,硬摻水變成一大杯寡而無味帶咖啡色的冷開水,豈此令人覺得掃興而已?! 或換個説法,就是把台灣從 Main course (主菜)貶成 Side dish (配菜、小菜)的概念。   原文出自謝志偉粉絲頁,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謝志偉 2020-05-06
中國還能當多久的「大老二」?

中國還能當多久的「大老二」?

政治立場一向親中的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在四月間曾針對台、日關係向行政院提出書面質詢稱,「民進黨處理外交事務有個盲點,就是希望雙邊關係單純化,完全擺脫中國的影響。」事實上,這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不僅日本不能,連美國都不可能為了台灣而放棄與中國的互動。唯有在符合彼此利益下,雙邊關係才能維持。蔡政府必須務實看待干擾台日關係的各種可能因素。吳斯懷還進一步指出:「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強國,有與各國打交道的經濟基礎。」,在美、中貿易談判這個大議題上,台灣第一輪被當完棋子後,再可利用的價值恐已有限。當「親美媚日」政策被操弄過頭時,其實是會埋下日後美、日刻意冷處理台灣事務負面效應的導火線。 吳斯懷。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此姑且不對於吳斯懷這種把台灣視為美國對付中國棋子的觀點,一向是台灣統派人士不時就會拿來唬弄台灣人民的一慣伎倆,根本已經讓人懶得一駁,單就其吹捧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強國」這一點,就顯然與事實完全不符。因為,從軍事力量上來看,中國近年來雖然透過各種手段從包括俄羅斯以及烏克蘭在內的前蘇聯共產國家集團剽竊了不少軍事科技,拉近了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傳統軍事裝備上的差距,但是真正能夠在國際戰略上與他國較量,還是以核子武力為籌碼,中國無論是在所擁有及已經佈署的核彈頭數量還是遠遠不及美、俄甚多,最多也只能排行至第三名。 2017 年訪問香港時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圖片來源:中央社   如果從經濟上來看,雖然中國的 GDP 在 2010 年時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中國的 GDP 有絕大比重是倚靠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先進國家出口廉價消費性商品所造就的,中國在本質上仍是個開發中的第三世界國家,若和掌握當今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的美、日、英、法等國相比,無全不是在同一個等級,之前中國或許還能夠仗著廉價勞力以及對生態環境污染視而不見這種竭澤而漁的短視作法成為世界工廠,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勞力成本與民間環境保護意識抬頭,過往的這些「優勢」早已一去不復返,在近二年來,更因為與美國這個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撕破臉大打貿易戰爭而元氣大傷,好不容易美、中雙方看似即將達成協議而休戰,卻又因為武漢肺炎肆虐全球,造成中國復工不順,美、日等國在中國的企業紛紛從中國撤離。 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終將一去不復返! 一但情勢發展至此,中國原本就只是有如建在沙灘上城堡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恐怕也會很快的跟著快速跌落谷底,若是再加上中國自今年初以來,因為隱匿武漢肺炎疫情害得全世界都遭殃,連奈及利亞這些過去對中國馬首是瞻的非洲國家也都加入向中國求償的行列,中國無論是在經濟、與外交都是大大失敗,在軍事上更遠不及美、俄的情況下,中國還能夠當多久的「大老二」?恐怕是吳斯懷這些老是擁中自重以恐嚇台灣人的統派政客們該好好想想的嚴肅課題! 引用連結: SummerBlue 的部落格
海兒 2020-05-06
國民黨太墮落了!

國民黨太墮落了!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近日登上中國央視節目,稱總統蔡英文為「台灣領導人」,批蔡太親美,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更直接用中國翻譯「特朗普」,有意貶抑民主台灣,引發爭議。而王此舉已涉及黨格、黨魂,不能和稀泥,甚且扭曲了言論自由的意義,令人痛心! 就算在美國,固在國內有充分的言論自由,但美國人在國外及外國媒體鮮有「不愛國」言論,美政客若在俄羅斯或俄媒肆無忌憚批評或反美,更將遭其國人撻伐!此無他,乃在維護國格及國家尊嚴! 是以,言論自由也者,並非是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牆頭,駡中華民國台灣,然而却不敢在紅媒批「文攻武嚇」、「武統」的不是!此簡直褻瀆了言論自由的真諦!更愧對中國國民黨往昔的民主、反共精神,尚有何面目見兩蔣!這些只知權謀牟利乃至謁陵行為的政客,益發令人痛心疾首! 中國共產黨在70多年前打敗中國國民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紅朝),無異是全黨上下的奇恥大辱!連兩蔣至死都念兹在兹,還要黨員知恥知病,求新求行,更要扎根台灣,光復河山,擁抱世界!而今民主化廿多年,國民黨竟淪爲滿意度只有20%的在野黨,更失去大破大立、脫胎換骨的改革勇氣和毅力,遑言「反共」或奮勵自强,現甚而有朝向「紅統化」之虞!這不是墮落,什麽叫做墮落! 國民黨若違創黨精神,走「親共」路線,只會自取滅亡。(資料照)   如今國民黨的老一輩凋零,未能傳承反共經驗,持續孫文創黨的三民主義精神,改變染紅的中國民主化;而在台灣出生的國民黨後進(檯面上比比皆是、如韓國瑜、吳斯懷等,不勝枚舉),只知爭權奪利,却又不知為何而戰?反淪為中共戕害民主台灣的幫凶!若是粉身碎骨為中華民國,現在的ROC和TAIWAN,根本就是一體兩面!總統仍是民選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豈能隨中共起舞!何況台灣防疫舉世稱讚,但中共仍不管台灣是否爲ROC或TAIWAN,一律排阻在WHO外,連WHA都不讓參加,併吞野心,昭然若揭! 現國民黨却幫中共駡「台獨」,殊不知自己就是「獨台」!習大大更公開宣示,中華民國已於1949年滅亡。且要迫使台灣接受其「92共識、一國兩制」,而國民黨內竟有苟且偷生者認同,還有人大言不慚地呼應,更有人自甘墮落走向「紅統化」! 現己不只有人成了中共同路人的「內應」(含媒體),更有人以言論自由作混淆視聽,猶公開在中國或紅媒批判台灣民主化,還敵視美、日,教共軍打美軍方法!試問美、日有妄圖「併吞」台灣嗎?頂多是互惠的經貿利益,若謂花錢向美購武自衞,70多年來也因如此,才守住台灣,亦為合理保障的範圍。 然則,中共連在隱匿疫情禍害全球及世人下,仍欲窮兵黷武侵台,這不是「以疫奪台謀統」,什麽叫做「以疫奪台謀統」!如果沒有川普團隊和美國國會全力相挺,中共早就趁虛而入了!太可怕了! 在台灣防疫期間,國民黨除侯友宜等少數成員顧大局、識大體,全力配合協助防疫外,但泰半的國民黨員或民代、縣市長,却不思改革維新,却見縫插針,幾多和中共「文攻」呼應,製造社會混亂不安,却忘了中共攻台子彈,有分紅藍綠黑嗎?!簡直荒謬、幼稚至極! 特別是,紅統黨、黑幫之流目無法紀,猶製造潑「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紅漆事件等,令人不齒,國法安在?!政府「姑息」實值得檢討了!(按:今天新聞報導,銅鑼灣書店股東桂民海,又名桂敏,今年2月遭中共判10年重刑,其女接觸瑞典出版商,在他56歲生日當天出版。這些詩以中文和瑞典文寫成,其中一節提到,「停止寫作是很尷尬的,因為詩歌被關在籠子裡」。) 今天國民黨若違創黨精神,走「親共」路線,只會自取滅亡!唯有回到台灣的船上,以「同舟共濟」,摒棄黨國思維,革新作爲,始能成為名符其實的民主政黨,更須回到民主、反共的路線,重振黨格、黨魂!扮演疫後世界民主化3.0的有守、有為角色。否則任令黨混仔、政客恣意妄為,不以黨紀嚴繩,勢將不戰自敗矣。
董森霖 2020-05-06
中共跟強盜沒有兩樣?!

中共跟強盜沒有兩樣?!

陳時中投書法國「世界報」,分享台灣公衛經驗,並提到WHO應該讓台灣參加。這樣的愛國行徑以及維護世界人民健康的專業經驗分享,卻引來中國駐法大使館特別刊登聲明,稱文中把台灣稱為國家,「違背一中原則,是鼓吹台獨,嚴重誤導法國民眾。」 台灣防疫經驗獲得國際肯定,法國《世界報》於4月底,刊登我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投書,分享台灣公衛經驗,內文並提及WHO應讓台灣參加。(資料照)     中共藉法使館再度重申,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共這樣自以為是的主張,恐怕只會引來更多法國人與世界人民的厭惡。中共製造的武漢病毒(COVID-19),自己急著封城避免擴大傳染,卻縱容武漢人民放行到全世界,遊走國際散播病毒,這些罪行,都還沒跟國際誠實道歉賠罪,只會急著打壓世界防疫典範的台灣。 台灣人選自己的總統,中共習近平沒有人民授權又任意擴權;台灣人能選出各級地方首長與民意代表,中共所有官員都是官派,不僅人民無法監督政府,也沒膽冒著失去生命安全與人身自由來批評政府。中國人供養著獨裁專政野蠻的中共政府,中共卻不知感恩人民,還惡意造成人民與世界的禍害。 中共藉法使館再度重申,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共這樣自以為是的主張,恐怕只會引來更多法國人與世界人民的厭惡。圖為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圖片來源:中國駐法使館官網)   台灣人享有思想言論的自由,有權決定自己的將來,實現以民為本的民主思想。台灣如果不是一個國家,那中國是甚麼東西?中共又是甚麼東西?中國是國卻不像國,中共更是一群武裝革命的國際暴力恐怖分子。台灣政府領導人民守護世界人權價值,協助各國抵抗病毒維護人民健康。中共不僅製造病毒,還「以疫獲利」、「不知悔改」,跟強盜的行為沒有兩樣。 (水里國中校長)
陳啟濃 2020-05-06
糧食危機逼近中國

糧食危機逼近中國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最近呼籲,武漢瘟疫之後,更大的風暴將是飢荒,中國2億農民工失業浪潮加上糧食不足,會是中共國崩解的致命傷嗎?圖/擷自聯合國糧食計畫署網站     不必等待美國開口,上周,中國再度加碼向美國購入大豆,理由很簡單,儲備糧食,「中共國」遇到庚子凶年,不只是「武漢瘟疫」重傷世界工廠,全世界被瘟疫連累,積極向中共索賠。今年的氣象也不穩定,上周東北才傳出大雪,但是,隔一天卻是艷陽高照,山西則是沙漠風暴,煙塵滾滾,這是過去少見的情況。北方諸省也被乾旱侵襲,雲南已經通報蟲害。今年,百業蕭條,農民哀號,「中共國」糧食歉收已經可以預期,從歷史來看,沒飯吃就是革命的原因,中共最擔心這一點。 武漢瘟疫期間,美國酪農協會宣布,因為運輸停擺,每天被拋棄的新鮮牛奶超過5000加侖,而印度南方的陳倉米,等不到海運要前往非洲,結果卻是稻米受潮全部腐敗,大瘟疫帶來大浪費,擔心瘟疫之後的全球動亂,許多國家超前部署,包括越南、印度都宣布停止糧食出口,哈薩克也禁止小麥出口,中國「稻米之父」在5月2日受訪時說,「如果這幾個產米國家禁止出口,中國肯定會缺糧」,很多國家瘟疫期間,更是發生大規模的囤貨行為,有錢人擔心挨餓,開始囤積貨物,造成物品上漲,最後倒楣的還是窮人,整個市場形成供需失調。如今很多國家遭受瘟疫折磨之下,市場經濟已經大亂,根據聯合國糧食計畫署最近的呼籲,武漢瘟疫之後,更大的風暴將是飢荒,中共國已經看到這隻更大的黑天鵝,迎面襲來,兩億農民工失業浪潮加上糧食不足,會是中共國崩解的致命傷嗎? 正視瘟疫帶來大飢荒 聯合國罕見呼籲,而且把可能發生飢荒的國家實名登錄,非洲國家有六國,包括蘇丹、南蘇丹、奈及利亞、突尼西亞、剛果、葉門,中東國家有敘利亞和阿富汗,拉美加勒比海有委內瑞拉和海地,這10個國家統計人口超過2.6億,即將面臨飢荒,其中超過半數是因為戰爭無法停止,例如葉門,敘利亞,阿富汗,另外幾個國家,則是長期貪腐惡習造成飢荒,聯合國每一年送糧援助非洲,卻被不良政府侵吞,雖然中國和北韓沒在榜上,事實上,北韓和中國也是危險名單,北韓長期被經濟制裁,貿易受阻,而中國則是耕地減少環境惡化,間接導致糧食減產。 武漢瘟疫加上戰爭,正好是造成飢荒的主因,這也符合聖經啟示錄第六章的預言,「有四個騎士會降臨人間,進行最後審判,這四個騎士代表戰爭、瘟疫、飢荒、死亡」,所以稱為「天啟四騎士」,又好像是潘朵拉的盒子被人類打開了。 聯合國的警告當然其來有自,根據聯合國對飢荒的定義,可以分成五等級,第一級缺糧,第二級非常缺糧,第三級缺糧緊急狀態,第四級人道危機狀態,第五級飢荒。 歷史上因為飢荒導致的死亡情況無須詳述,中國每逢戰亂,就有飢荒,最慘烈的饑荒是1958年到1961年的大躍進、大飢荒,罪大惡極就是毛澤東的激進策略,企圖短時間超英趕美,結果造成四千萬人死亡,詳見楊繼繩所寫的《墓碑》。 照理說,基改糧食問世之後,足夠供應80億人口食物,全球不應該再發生飢荒,但是,從歷史來看,飢荒的發生和糧食根本無關,根據統計,目前缺糧人口大約8億,這些人也就是世界上最貧窮底層,收入無法購買糧食,而不是糧食不足導致死亡,但是,還有另外的8億人口,根本就是糧食過多狀態,垃圾桶隨便就可以找到被拋棄的漢堡、肉塊,所以,問題的核心是貧窮和分配不均,寫《糧食戰爭》一書的英國經濟學家拉吉帕特爾說,「飢餓問題不是糧食不夠,而是糧食太貴,很多人吃不起,因為,掌握糧食販賣權,都在少數集團手上」,咖啡就是典型例子,星巴克和雀巢控制世界所有咖啡,所以咖啡價格從產地的一公斤幾十美分,輾轉到消費者手上漲到10倍甚至20倍,於是種咖啡的農民吃不起咖啡的現象很普遍,稻米也是一樣,印度的農民種米,卻吃不起米,還被債務壓迫到自殺,中國農民也是最底層的一群,因此造就出所謂農民工,必須靠著出外打工增加收入,才能溫飽,這些農民長期不被政府制度保護,也是耕地短缺,糧食收穫下降原因,中國改革開放後,目前正在面對這樣的苦果。 中國食品價格暴漲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資料顯示,四月份的市場食品銷售價格,同比去年平均漲幅是18,3%,其中,白米上漲2倍,豬肉上漲2,5倍,這些基本食物上漲,顯示出更多貧窮者沒能力購買食物,而中共政府也無法紓困,因為國庫已經空虛,如果瘟疫持續拖延時日,復工無期,境內貿易受到阻礙,食品價格引發通膨危機正在出現。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分析,飢荒的危機會在半年之內引爆,被點名的十個國家,已經人人自危,中國會被飢荒掃到,而成為中共政權倒台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洪博學 2020-05-06
沒有自由和透明──「中國模式」的迷失

沒有自由和透明──「中國模式」的迷失

  「中國模式」本質上是專制政體和國家資本主義的一個變種,即為國家廣泛控制政治和社會生活,包括媒體、網路和教育,在經濟體制上,市場經濟和國家控制核心部門的混合經濟。圖/取自中國政府網(資料照)   中國有2千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多采多姿,文字的運作,更是千變萬化。 只有在中國,習皇帝(近平)能夠把秦始皇以來2千多年的專制政治,魔術化地變成比西方現代民主政治還要「進步、有效、民主」的21世紀「後現代」(post-modern)的「中國模式」。 被騙了2千年的中國人民 也只有在中國,才有那麼多的人民會相信,「中國模式」比西方民主的政經制度好,更有效率、更進步、更民主。 1990年代,有人(金觀濤等)論述說,那是「超穩定結構」的社會。中國兩千多年的專制文化、政治、社會制度基本不變,穩如泰山。康有為、梁啟超改不了它,胡適、陳獨秀、孫中山、毛澤東也改不了它,鄧小平、江澤民、習近平更改不了它。 毛澤東搞共產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把中國搞得天翻地覆,人民一窮二白。鄧小平一上台,翻臉不認人,把無產階級革命棄若敝屣,但又不能公然承認,就搞文字遊戲,搞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其實,鄧小平就是丟棄共產主義,甚至放棄社會主義,掛羊頭、賣狗肉,大搞資本主義。但是不能公然承認,於是造句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他老兄,沒有guts,連更接近事實的「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都不敢用。 30年大搞資本主義,讓中國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直追美國。習近平得意洋洋,要搞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於是製造自我偉大的品牌「中國模式」,大剌剌地宣揚它的偉大,吹噓成是大大優於西方傳統資本主義的新發展模式。 真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以為世人都是大傻瓜。中國人好騙,世人也好騙。 專制政治+國家資本主義 更可笑的是,習近平不僅把他的經濟崛起說成是「中國模式」的功勞。他連半年來中國爆發武漢肺炎,禍害人類,世人受害已近四百萬(還在快速增加),中國受害約十萬(不可信的官方數字,實際人數絕對更多),都還得意洋洋,大吹「中國模式」抗疫非常成功,值得世人稱讚、模仿。讓世界免受更大災難,世人要感謝中國。真是大言不慚,臉皮夠厚。 簡單說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好,「中國模式」也好,它們都是換湯不換藥的中國兩千年的專制政治,加上國家資本主義的雜種(hybrid)。它的老前輩就是希特勒的德國。 政治上,它是秦始皇之後一脈相傳的東方專制政治。經濟上,國家(習皇帝)控制、擁有大部分生產資本和資源,中央集權主導發展經濟,利用、運作西方和其他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國家的經貿機制,大做生意,大賺錢。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亞洲項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C. Economy )指出,中國宣揚「中國模式」有政治、經濟等考量,第一是為了阻止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批評,像是新疆和南海問題;第二是發展替代的秩序;第三在經濟上獲益;第四是讓中共在國內的執政合法化。 易明認為,「中國模式」本質上是專制政體和國家資本主義的一個變種,即為國家廣泛控制政治和社會生活,包括媒體、網路和教育,在經濟體制上,市場經濟和國家控制核心部門的混合經濟。 經濟發展要有自由和透明 誰也不知道,習皇帝的中國會不會像希特勒的德國,武力侵略他國,甚至掀起世界大戰。很少經濟學家認為,專制政權領導的國家資本主義,能長期發展經濟,維持高速經濟成長。很多經濟學家認為,要長期經濟發展,需要有穩定的民主政治和真正(個人)自由的經濟制度。 我相信199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 的Development as Freedom論述,經濟發展需要一套關連的自由( development entails a set of linked freedoms)。他特別強調政治自由和透明(political freedoms and transparency )。 金正恩的朝鮮以外,習皇帝的中國是世界最沒有政治自由和透明的國家。我不相信,這個國家能維持長期高度經濟發展。這次中國病毒造成的世界災難,彰顯的就是中國的嚴重缺乏自由和透明。災難嚴厲創傷了中國的經濟體制。很少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能恢復過去的高度經濟發展。 很難推翻的超穩定結構 和希特勒的國族主義(Maine Kempt)、毛澤東的無產階級革命、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樣,習皇帝的「中國模式」,講文雅一點,就是建構「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的意識型態。講白話一點,就是洗腦(欺騙)人民的文字遊戲,就是政治迷思(myth)。德國人被希特勒騙了約20年,結果造成德國與世界的大災難。中國人被類似迷思迷了2千年,變成超穩定結構。要20年、50年被推翻,還真看不到。是否要等100年、200年、另一個世界大戰,才能推翻,還真令人想起來,不寒而慄。(2020/05/06)
邱垂亮 2020-05-06
民眾黨已經淪為國民黨國瑜黨部?

民眾黨已經淪為國民黨國瑜黨部?

民眾黨已經淪為國民黨國瑜黨部? 高雄市政府在韓國瑜罷免案成立後,各局處動作頻頻,濫用公權力打壓受到憲法、法律保障的罷免活動。這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而中選會只不過是秉持選務機關的職能,要讓罷免與選舉一樣地公平運作,強調選舉有多少投開票所,罷免就該有多少個。 結果,民眾黨沒有質疑嚴重違背行政中立的高雄市政府;反而破口大罵依法行政的中選會。這是什麼邏輯?除了民眾黨已經淪為國民黨國瑜黨部,已經沒有其他答案了。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05/401786 中選會動作頻頻卡韓?蔡壁如籲應秉持行政中立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05/402132 高雄人聽到沒? 民眾黨批中選會介入罷韓「政治操作過重」
曾韋禎 2020-05-06
後疫時代的政府布局

後疫時代的政府布局

總結今年前四個月的成績,台灣在國內疫情管控以及國際形象宣傳上,雙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種光榮感至少跨越了好幾個世代的台灣人記憶。(資料照)   再過兩個禮拜,蔡英文總統的第二個四年任期即將展開,按照憲政慣例,蘇貞昌要率內閣總辭,由總統重新任命,並展開政府人事布局。每逢權位更迭,不論哪個政黨主政,總是大風狂作,傳聞四起,熱鬧的表象之外,事實上,透過用人,展示的是主政者治理的格局與內容,其又與國家的前景息息相關,這才是應當觀察的重點。 過去的幾位民選總統,在順利連任之後,往往當選的那個時刻,就是聲望的最高峰,而後不免都要步上權力之路愈來愈接近尾聲的必然循環;中國武漢肺炎在蔡總統第一個任期的尾聲意外爆發,既把前面四年的美中對抗情勢推升到了極致,也徹底改變了世界長久以來的政治與經濟秩序。這個全新的變局,考驗著全球的政治領袖,截至目前,試煉仍在進行。 總結今年前四個月的成績,台灣在國內疫情管控以及國際形象宣傳上,雙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種光榮感至少跨越了好幾個世代的台灣人記憶。這兩方面的勝利,應驗了「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老話,背後具有多重因素共同構成,不僅有綻放政治才能的靈魂人物適時出現,公衛專業每天一字排開公開疫情,各種防疫物資國家隊的迅速籌組,執政團隊積極涉外述說「台灣故事」,更關鍵的是,從醫療體系到個別公民的全面社會動員,可以說所有人都參與其中。 早在五二○之前的一個月,台灣已經在本土案例連續維持「零確診」的紀錄錄,守住了社區防線,意味著防控疫情的這場戰役,已經初步獲致成果,除了國民健康得以確保,在政治上,鐵人部長誕生,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支持度創新高,顛覆了第二任開始走下坡的權力宿命,這些都是下一個四年新增的籌碼。 然而,後疫情時代即將迎來的,則注定是一個已經回不到去年十二月的世界,這個世界無法再以過去的知識、經驗來慣性看待,一國之治同樣也是如此。面對一個正在分裂重組的國際體系,以及隨之劇烈重構的全球產業鏈改變,甚至是疫情重傷後要重啟復元工程,我們這個一向以出口為導向、對外高度依賴的島嶼,究竟要怎麼跟上世界興起的浪潮,掌握國家發展的機遇,通過可見的逆流,無疑是新內閣的課題。在這樣的目標下,我們藉以檢視蔡總統與蘇院長未來提出的政府人事名單,全體政務官是否具備以上的心理準備與行動方案,就可以判斷台灣在下一場戰役中,能不能再創造如奇蹟般的「台灣模式」? 基於以上歷史轉折點上的需要,也因為這個時代不再承平,民進黨傳統的派系平衡,選舉功臣的領地分封,或是口袋人選的大風吹,即使是再怎麼難以迴避的政治現實,都得成為用人選才上的次要指標或是附帶功能,否則絕對無法因應下半場的殘酷來襲。換句話說,這不是大幅度或小幅度的斟酌,這是政務官眼界認識與是否適才適所的問題。這道考題,蔡總統與蘇院長責任重大。
鄒景雯 2020-05-06
罷韓讓「行政法西斯」現形

罷韓讓「行政法西斯」現形

  高雄市府抵制「罷韓」運動使出渾身解數,即使五大局處公開澄清絕無行政干預,但在限縮投開票所、拆除廣告、管制活動等,已讓反罷韓的「法西斯們」一一浮現。 義大利政治家墨索里尼提出了一種「政黨至上」的政治「法西斯」,直指一黨專政的政治運動,普遍會以行政之名遂行黨爭,使得公私領域的界線模糊,造成自由主義受到迫害。 高雄市新聞局長鄭照新為了反駁罷韓團體的相關指控,集結新聞局、警察局、交通局、工務局、環保局召開記者會澄清,背後卻以集會遊行法作為「法西斯」手段,舉凡「記者會」、「掃市場」、「發垃圾袋」、 「發黃絲帶」等罷免宣傳活動,都被「社會秩序維護法」的法條掣肘。我國憲法保障公民權利不受行政干涉,高雄市府上下如今戒嚴護航,還將三人活動納入集遊惡法,要求必須事前取得市府許可,其法西斯心態已昭然若揭。 罷韓團體質疑高市警局卡罷韓,連發黃絲帶、垃圾袋也被警阻擋、揚言法辦,高雄市警察局否認。(記者黃良傑翻攝)     奉勸高雄市府切莫再以行政干預憲法,抱持一種法西斯的政黨至上,甚至利用戒嚴手法開民主倒車,而讓反罷韓的「行政法西斯」無所遁形。 (作者為新聞研究所學生)
蔡哲明 2020-05-06
實在。不簡單

實在。不簡單

衛福部長陳時中坐鎮主持全國防疫指揮中心,已超過一百天,帶領台灣的國家團隊度過風險。 (資料照)   武漢肺炎中國病毒疫情肆虐,衛福部長坐鎮主持全國防疫指揮中心,已超過一百天,帶領台灣的國家團隊度過風險。不只陳時中的聲望在國內節節升高,也在國際建立好名聲。指揮若定,臨危不亂,沒有疾厲聲色,話語帶有幽默,讓人心安。紛亂的政治場域,難得看到的風景。 順時中則昌,逆時中則人人誅之。陳時中確實是困境中讓人看到希望的政治人物。他並非議會內閣制的政治家,不是經由選舉出任的內閣部長,也不是經由國家考試的文官。他在現行的體制,由執政的民進黨府院,亦即行政院長與總統認同下,坐上衛福部長位子。這一次的疫情防治施為,陳時中才成為人人認識的政府首長。 實實在在,應該是陳時中突出一格的特質。在台灣,難得看到政治人物實實在在。實,有踏實、確實;在,意涵著穩健、定著。這原本是傳統台灣社會重視的價值,稱道的人格。但政治生態,社會變遷,實在,落得吃虧,投機取巧者眾。囝仔偷挽瓠,大漢偷牽牛,所在多有。 選舉,反映公民權的素質。國民意志不堅,行使權力和責任的認識不明,政客投機取巧強出頭,烏壓壓蒙蔽一片天。民主化以來,選舉並不盡是台灣國家的正面建構,也存在高度的發展風險。尚未確立主權真正從舊中國和新中國雙重牢結脫胎換骨,投機取巧的政客太多。 陳時中受到高度推崇,除了防疫成效,也因為他的言行舉止流露出台灣社會似乎早已失去的真心──從話語和行動顯示的作為。自信,但不跋扈;堅定,但不蠻橫。這種實實在在,正好對照出這幾年,有些政治人物:鬼頭鬼腦,自以為是,漏氣步盡展;以及賊頭賊腦,予人看破腳手,卻恬不知恥的交相互映現象。 有主體性,認知做為國家主人的權利和責任,慎重行使公民權,唾棄鬼頭鬼腦和賊頭賊腦的政客,台灣的政治才能真正走上正軌。鬼頭鬼腦,常因自恃聰明,形成不良政治;賊頭賊腦,則是心術不正,形成不屑政治。欣賞陳時中,台灣人民是重視實實在在的價值,唾棄鬼頭鬼腦和賊頭賊腦的政客。 實在。不簡單。防疫期間,台灣人民上了一堂政治課。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20-05-06
看王鴻薇事件的深層問題

看王鴻薇事件的深層問題

  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日前在台北攝影棚參加央視的海峽兩岸節目,稱呼蔡英文總統為台灣領導人,並稱台灣僅是美國棋子云云。此話一出引起國人高度矚目,但這件事絕不僅是失言而已,其背後包含我國制度缺漏模糊、現任公職人員自我矮化、中國官方姓黨的媒體可以在台灣輕鬆策動在地協力者。 王鴻薇因為是我國國民,在台灣享有言論自由,即便自我矮化其言論也絕不招致任何法律罪嫌。惟其上的是對我國有敵意,想消滅中華民國存在最大的檯面威脅者之官方媒體,這背後涉及的法律問題就大有模糊空間。 首先,這家媒體據稱在台灣是有取得合法許可,因此要在台灣設置攝影棚並無違法疑慮。但是,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1 條:「台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非經各該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為下列行為:…二、與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為涉及政治性內容之合作行為。」即便王議員之發言是屬其個人理念,但有關對川普改稱台灣沒人聽過的特朗普、把蔡英文總統改稱為中國人可以接受的「台灣領導人」,其背後難道沒有對政治性內容進行合作呢?又王議員上節目有無領取出席費?出席費是誰發的?在這項高度政治性的節目發言,應該只能合乎共產黨黨意,真無涉合作關係? 再者,過去該項節目之台北來賓幾乎都來自民間人士或學者,少有具公職人員身分者。如今,在這樣一個要姓黨的節目,已經有我台灣公職人員發言,其經歷職務更包含現為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未來還可能成為執政黨重要成員的人,在中國節目上不敢稱呼蔡總統為總統,更遑論稱呼國民黨最愛談的中華民國。台灣公職還沒離開自己國境就能被中國矮化,發展下去豈堪設想? 最後,我國主管中國媒體在台核准與否的文化部,更應該留意像這樣的高度政治性與統戰性節目,是否可以光明正大在台北設錄影棚?這目的是為了採訪需要?還是讓中國友好的在地協力者可以更為方便的進行策動?主管機關若繼續縱容這樣的節目與協力者在台灣都能有恃無恐,更不要說想規範國人到中國的一言一行。 王議員的事件並非孤例,絕對值得政府省思與正視。兩岸交流並非惡事,但若逾越分寸,毀了國安,那就不是「兩岸交流」四字可以輕鬆帶過的。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兩岸組碩士生)
林子堯 2020-05-06
美俄何時再度會師?

美俄何時再度會師?

今年四月二十五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廷突然發表聯合聲明,共同紀念七十五年前美俄兩軍著名的易北河會師。 那是二戰後期歐洲戰場上,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後發動反攻,美國與盟軍也進行諾曼第登陸後,兩軍終於在柏林南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會師,把納粹德國切成南北兩端。四月三十日下午希特勒自殺,晚上九點蘇軍把旗幟插上國會大廈。五月九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 正當美中為武漢肺炎強烈對峙時,美俄突然發佈這個聯合聲明而不是彼此致電,顯然是俄羅斯對中國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一直拍普廷馬屁的習近平不能說不是一個警鐘,對未來的世界格局也將產生重大變化。 聯合聲明說:「易北河精神是兩國克服分歧,為了更偉大的事業建立信任並進行合作的典範。」這段話值得玩味。聲明還說「在努力面對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挑戰時」,來紀念易北河會師,更是話裡有話。目前最重要的挑戰是什麼?還不是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美國焦頭爛額不說,俄羅斯確診者也大幅飆升,連總理都確診。俄羅斯還為遣送中國人回國搞得雙方不愉快。 讓中俄產生嫌隙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今年二月二十七日正當中國到處為武漢肺炎封城時,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突然到訪北京與習近平見面,習近平說這是中蒙兩國同舟共濟的生動詮釋。巴特圖勒嘎回國後隔離十四天,遂即三月十八日通過「蒙古文字國家大綱」,規定五年後全面恢復使用回鶻蒙古文,廢除俄式拼音。中國網軍立即表示外蒙古準備「回歸」了。看在普廷眼裡,則是中國黑手公開伸進俄羅斯勢力範圍。 川普一直有聯合俄羅斯對付中國的意圖,但許多美國人還難以接受,鬧出「通俄門」事件,歐盟也不理解。其實俄羅斯與歐美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即使成為共產國家之後,也不如中共邪惡,還是有對某些精神文明的共同尊重,不如中共公開打出痞子騙子的旗號。而川普的三任妻子有兩位是斯拉夫人,是不是也反映他的某些情結? 美國人必須認識到中共綁架十四億人口為它效勞,是遠比俄羅斯更為可怕的敵人,從而改變當年將蘇聯列為主要敵人的冷戰思維;二戰結束後如果沒有馬歇爾計畫,歐洲怎能這樣快復興?現在卻為使用華為5G不斷與美國抬槓。棄用華為的損失有這次武肺的損失大嗎?何況川普也是為歐洲安全著想。有些左翼政客居然情願相信中國而不相信美國,就是中了中國病毒。 撫今思昔,中共遠比當年的希特勒更為邪惡與可怕,如果能夠藉這次中國病毒讓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再度團結起來,共同創造世界新秩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0-05-06
罷免前何不先停職?

罷免前何不先停職?

  韓國瑜阻撓罷免案,先假借「高雄民間防疫聯盟」的背書,要求高雄市的醫護人員及市府員工接受武漢肺炎病毒的篩檢,但因醫護人員及市府員工的反彈,才不了了之。接著又在台灣疫情已明顯趨緩下,進行所謂的防疫實兵演練。凡此種種,皆有讓人覺得是在製造市民的恐懼感,以降低市民出門投票意願之嫌。 最近幾天,韓市府更以防疫之名,要求轄內學校出借場地作為投開票所,以兩間教室為限,更恐嚇各校需負防疫之責,以致光是投開票所的數目,到五月五日洽借比率僅七十二%,還缺五一○個。此外,韓市府更無視違規廣告到處存在的現象,以超高效率,針對罷韓團體的廣告掛一個、拆一個。由此可見,韓市長在「反罷免」是如何地用心超前部署。 身為高雄市長的韓國瑜,面對罷免投票的挑戰,會努力尋求化解與自保,乃人之常情。不過現有的選罷法似乎沒有在罷免連署成案前,被罷免的對象須暫時停職,等待罷免投票結果的規定,以致才會出現前述韓市府諸多「反罷免」的市府行政舉措。這真的有點像球員兼裁判。要被罷免的人,仍可運用其掌控的行政資源進行反制。 現在的選罷法仍可讓韓國瑜在罷免投票前,呼風喚雨。我們是否需再修訂選罷法,對於民選首長,若罷免連署成案後即予停職,派人暫代,等待罷免投票出爐,以消除前述「反罷免」的行政亂象。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授)
何華國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