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我們會保護他的安全」
「我們會保護他的安全」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指出,曾經多次報導新疆人權、武漢封城等敏感議題的 BBC駐中國記者John Sudworth(漢名沙磊),已經在威脅下偕同家人前來臺灣,離開前遭便衣人員跟蹤至機場。BBC並發佈聲明表示為John Sudworth的報導感到驕傲,「(拙譯)約翰的工作揭露了中國當局不欲世人知悉的真相。」(John’ s work has exposed truths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did not want the world to know.) 就此,中方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 「新疆有一些民眾和實體因為沙磊的涉疆假新聞利益受到損害,打算起訴沙磊。這完全是民間行為,與中國政府無關。中國現在正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民眾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利和利益的意識在不斷增強。我們也沒有聽說有中國政府部門威脅他。所以,如果沙磊認為他的報導是公正的、客觀的,他就應該勇敢地應訴,不用害怕。如果有證據表明他受到了威脅,他就應該報警,我們會保護他的安全。」 John Sudworth先生的報導內容如何?我不予置評。不過,上面那句「我們會保護他的安全」,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義和團盛行的時候,大清國山西巡撫毓賢一方面唆使義和團胡作非為,另一方面又表示會保護外僑與傳教士。接著,毓賢聲稱兵力不足,為了防止意外,請轄境的傳教士聚集起來,以便集中保護(「縣中兵力薄,防疏失也。」)。 於是,還真的有些傳教士相信了這個說法,就扶老攜幼前往接受毓賢大人的「保護」(當然也可能有些人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被保護」)。結果,他們的下場卻是「悉率出斬之,婦孺就死,呼號聲不忍聞」(《清史稿》,卷465)。 不得不說,這句「我們會保護他的安全」,還是挺幽默的。 --- 參考資料: 「外交部:中方反对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 https://finance.sina.com.cn/....../doc-ikmyaawa3059465.shtml BBC聲明稿: https://twitter.com/....../status/1377140457906470921...... BBC新聞報導: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56586655 清史稿,卷465 BBC.COM BBC China correspondent John Sudworth moves to Taiwan after threats The BBC's Beijing correspondent moves to Taiwan after pressure from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陳怡凱
2021-04-01
民族主義衝撞全球主義
20年前,美國拉拔讓中共進入世貿組織,從此老共一路搶錢,發了大財,說實在,老共從全球化中受惠最大,中國製品氾濫全世界,中國人開始學會穿西裝,因此,長期以來,老共最支持全球主義,所以,美中衝突以來,美國喊出美中經貿脫鉤,老共就用全球化抵抗。 作者指出,習近平想用民族主義的石頭,砸向全球主義的腳,受傷的肯定是自己。圖/擷自人民網 老共需要從美國吸金 因為老共知道,人民幣不成氣候,老共要壯大自己,就需要從美國吸收資金,一但經貿脫鉤,老共立即完蛋,沒想到,「阿拉斯加」會談,中共戰狼姿態擺太高,楊潔篪的戰狼談話,教訓了布林肯,小粉紅好像吃了迷幻藥,居然把新疆人權問題無限擴大,拉高到民族主義聲浪,抵抗天下圍攻,被視為典型的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石頭是民族主義,雙腳才是全球主義。 過去的香港在所謂一國兩制下,半套民主生活使香港成為全球化的樣板,沒想到被帝王權力沖昏頭的習大大,居然自己動手先把香港滅了,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讓香港全球化樣板,宣告死亡。現在,共青團升高義和團架式,不惜槓上全世界的大品牌,甚至把網路巨頭「亞馬遜」也搞進來,戰火圈擴大,這一次,老共砸自己的腳可厲害了,環球紅色黨媒雖然出面滅火,未來還很難善了。 老共忘了,紡織用品在中國,中國既是製造者,也是消費者,紡織品外銷,每一年替老共賺到2000億美金,養了百萬員工,說白了,新疆的棉花產量,只佔全世界20%,這些棉花有80%賣到外國,更重要的是,跑到中國設廠的知名品牌,依合約規定,肯定會用到新疆棉花,問題是使用比率有多少,有無維吾爾族被強迫勞動所產出者,中共地方黨部和企業界商人,當然心知肚明,大家裝啞巴,只要不把事情鬧大,大家能過就過。這些大品牌為了把東西賣到西方,必須加入「善良棉花協會」,聲請無「血棉花」認證,說白了,也是洗白過水而已,就好像英國DB公司售出鑽石,必須附帶這顆鑽石並非「血鑽石」一樣,2006年,好萊塢以獅子山內戰為背景,拍攝出軍閥為了拿到軍火資源,對勞工強迫勞動,挖掘鑽石,然後用鑽石交換軍火的故事,震動全世界,從此,聯合國把「血鑽石」連結戰爭,定義為禁止交割物品,出發點是彌平戰爭,問題是,只是法令無法阻擋「血鑽石」販賣,同樣的道理,投資中國的名牌廠商,當然也知道來自新疆的棉花有「血棉花」嫌疑,為了產業鏈,無法拒絕使用,問題在於西方國家對人權比較龜毛、守法,所以,要銷入西方的產品,逃避中國原料,必須得到「善良棉花」認證一樣。 「血棉花」事件搞大之後,許多中港台藝人不明底細,卻跟著起鬨,挺新疆血棉花,另一邊NIKE新款上市,照樣搶購,可見,不是中國藝人無腦,港台藝人同樣近朱者赤,隨小粉紅起舞,無腦到底。 藝人羅志祥為了巴結中共,對老共「表忠」,還甘願違約代言,下場是被小粉紅起底,家中鞋櫃有百雙名貴NIKE,這臉打得有夠腫。 亞馬遜決戰淘寶 中國擺出要和西方紡織名牌較量姿勢,淘寶下架歐美名牌,西方國家當然也不含糊,「亞馬遜」已經貼公告,「所有利用其網路銷往西方國家的中國紡織類產品,必須提出沒有使用新疆棉花的證明」,這下子中國品牌才真的完蛋,中國人抵制歐美國家的名牌,大不了,這些歐美品牌工廠撤出中國,不使用新疆「血棉花」原料,產品只賣中國以外地區,同樣可以活下去,但是,中國品牌只靠內銷,立即損失2000億美金。 在這場「血棉花」戰爭中,想要搞騎牆的廠商,受傷最重,以日本「無印良品」來說,一開始,「無印良品」就宣告不使用「血棉花」,網站立即被小粉紅出征,「無印良品」也立即改口說,「不拒絕使用血棉花」,此話一出,小粉紅並沒有太高興,反而日本人火大了,認為無印良品沒骨氣,股價市值一天跌了200多億,證明了左右為難的商場時代已經來到,左右無法通吃,你要賺哪一邊的錢,自己要先想清楚。 本來,政經可以分離,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並存,偏偏,老共的意識形態思維,把政經綑綁一起,小粉紅為了政治自嗨,把自己的球鞋藏起來,裝出一副痛恨西方姿態,私底下秒殺新的NIKE球鞋,逼迫外商選邊站,最後,就是把外商全部逼走。這一次,習大大玩火玩很大,用民族主義的石頭,砸向全球主義的腳,看來,受傷的肯定是老共。 中國淘寶下架歐美名牌,「亞馬遜」也貼公告表示,「所有利用其網路銷往西方國家的中國紡織類產品,必須提出沒有使用新疆棉花的證明」。圖為亞馬遜球體,西雅圖亞馬遜總部的一部份。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洪博學
2021-04-01
詹順貴怎麼還有臉提三接替代方案?
詹順貴這種陣前脫逃的縮頭烏龜,最近居然不斷博存在感,在那邊大言不慚地提三接替代方案,他憑什麼啊? 回顧他擔任環保署副署長任內,究竟幹了哪些好事?他一直都在當環團的內應,大扯政府後腿。 他去連署本身就侵占水利地的大溝頂違建,配合團體抹黑陳菊侵犯人權。他不斷消極抵制離岸風電環評,結果是在高層發現狀況不妙,直接下令要李應元妥善處理,才押著詹順貴如期辦好環評。 在財政委員會聯席審查前瞻預算,吵得不可開交時;他跑去經濟委員會,當環團的門神,監督「礦業法」審查,還不時糾正記者該怎麼寫稿。結果,就是因為他們這樣亂搞,讓環團肆無忌憚地加蔥、加蒜,讓「礦業法」搞到「消滅礦業法」,以致修法陷入僵局。 更可笑的是,原來與詹順貴友好的特定政黨大搞「礦業法」,是因為李恆隆的宿敵是徐旭東;他們為了這位大方的金主,可是高度介入「礦業法」、「公司法」。 詹順貴當初為了拒絕三接換深澳電廠,陣前脫逃,那上邊上演悲壯的辭職秀。結果他現在辭職兩年半後,居然還好意思跳出來說,三接可以有替代方案。這麼厲害的話,為什麼他當時不在任內說,卻選擇用辭職來抹黑執政團隊? 詹順貴就是這樣踐踏官箴、表裡不一、沽名釣譽的典型環團人士,他怎麼還有臉提三接替代方案?可笑。 https://www.facebook.com/grant0516/posts/4388924851124873 詹順貴又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grant0516/posts/2714757231874985 再怎麼支持蔡英文,都不該拿詹順貴來打擊賴清德
曾韋禎
2021-04-01
蔡英文論文案為何只起訴彭文正?
彭文正。(資料照) 〔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博士學位屢被節目主持人彭文正、美國北卡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林環牆、台大名譽教授賀德芬等人質疑有假,台北地檢署查出蔡英文博士文憑為真,批彭為節目點閱率,以聳動言論貶損總統名譽,昨依加重誹謗罪起訴彭;外界質疑林、賀2人為何不起訴?內幕在於林環牆被認定已善盡查證義務,賀德芬則只是根據林環牆的調查報告提出合理懷疑。 賀德芬、林環牆2人昨天獲不起訴之後,引來包括林環牆本人在內的質疑,為何只單獨起訴彭文正?檢方的理由則是,2人雖也曾屢次公開質疑蔡英文的學位有假,不過均是根據林環牆所製作的調查報告,而逐一就報告所提出的疑點而對學位的真實性發表合理懷疑。 檢方認為,林環牆的報告雖與事實不符,但林環牆曾親赴倫敦政經學院閱覽論文,並向該校圖書館助理、學位證書產製室員工、法遵室主管、媒體關係室主管及大英圖書館的資料法遵主管等多人查證,因而認定他已善盡查證的義務。 至於同樣是根據林環牆的報告提出質疑的彭文正為何會被起訴?檢方認為,彭文正曾是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也曾是「政經看民視」主持人,他在臉書及YouTube頻道「政經關不了」的言論,具有高度散播力及影響力。 此外,彭文正指摘的對象為現任總統,內容關乎學術誠信,其言論應課以較高的查證義務,但是彭文正卻在蔡英文提出學位證明及其母校發聲明證實學位為真後,「在未進一步查證下,持續刻意曲解蔡英文提出的事證」,這才是彭文正被起訴的主要關鍵。 檢方也直接在起訴書上點名彭文正,指彭惡意攻訐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動機顯然摻有「政經看民視」遭下架的怨懟,彭經營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可依訂閱人數及觀看次數計算收益,在失去「政經看民視」的收益後,有藉激情、辛辣、聳動言論來增加網路頻道收益的意圖,而這些動機,也是檢方認定彭文正成罪的原因之一。 彭文正得知被起訴後,則透過影片表示,「謝皇上隆恩,今天如果這個案子繼續停留在台北地檢署,因為偵查不公開,所以他就可以黑箱作業,結果簽結不起訴,那我們這個案子就沒了,那我們前面的佈局辛苦就沒了」。
錢利忠
2021-04-01
脫歐.藻礁.談公投
「珍愛藻礁公投」成案在即,讓人想起二○一六年英國脫歐派公投勝出之後,民眾Google「歐盟是什麼」的搜索暴增二五○%;二○一八年,台灣也發生類似事件,當年高雄市長選舉,韓國瑜勝選後,高雄民眾才狂搜「九二共識」,要搞清楚韓國瑜這主張的內涵是甚麼。二○二一年,一如《以公民科學揭露藻礁議題的「資訊不對等」》所述,「『大潭藻礁神話』:擁有超過七五○○多年歷史的特殊生物生態系統,卻與地質學/環境變遷的見解相左」,值得我們思考、觀察,會不會公投結束後,搜尋「藻礁真的稀有嗎」暴增。 細看「珍愛藻礁公投」,其主張近乎鼓吹極端生態主義。(攝影:張哲偉攝) 直白說,無論在二○一六英國或二○一八台灣兩個例子,不管是公眾議題還是選舉首長,很多公民是「搞不清楚就投了」。套用到需要複雜科學資料佐證的藻礁議題上,不少人可能為趕流行、蹭熱度,半懂不懂的狀況下,先簽了再講︱︱無論是社會歸屬感的意見壓力,還是不願承認的意識形態、某種「道德正確」立場出發所導致的確認偏誤。 讓人憂心的是,只要適當議題、傳播工具來自於媒體、主要政黨的推波助瀾,沒有成不了案的全國性公投。至於真相究竟為何?「後真相時代」恐怕個人「信仰」比真相更有力、更重要。差別在於相關團體、政黨是否刻意忽略其中言論的謬誤,即便並非全然惡意的謊言。 藻礁公投連署迎來國民黨的支持並非巧合,一方面將多個公投包裝為政治工具,製造選舉優勢戰場,另一方面披上進步、環保外衣,洗淨過去對環境的破壞,以及國民黨主政時三接案範圍更大的矛盾。我們看到,政治力介入後,相關討論讓真相的探討變得更難,因為輸贏已經變成前提。 此外,不客氣的說,環團堅持三接遷離的公投主文,若公投通過,這結果(電力供應危機)全民與政府能夠承擔?看似從保護藻礁的公益出發,卻極可能對環團、對政府、對用電的全民皆為最差結局。而原先樂著當觀眾,卻跑上舞台軋一腳的國民黨,再次以多個公投造成混亂並從中得利,試問:誰「贏」? (作者為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1-04-01
「血棉花」與國民黨
在中國國民黨競選黨主席的熱潮中,前主席洪秀柱出面召開會議,最後竟然成為「逼供」大會;逼問與會的朱立倫、趙少康及江啟臣代表「統不統」?藍天都塌下來了,只關心「統不統」,不問「贏不贏」!一碰到「血棉花」,統什麼統?全垮了。 看看國民黨人面對「血棉花」,不是支支就是吾吾,不敢直面維吾爾人「被滅絕」的真相,這些國民黨人沒有道德意識,不講人道價值,一味替中國/中共遮掩;令人厭惡。 先談趙少康罷,不是因為他重要,而是他的「笑果」令人絕倒。他要AIT送信給美國總統與國務卿,請美國政府「重視並拿出具體行動保障亞裔同胞的生命財產安全」。把亞裔全當炎黃子孫,都屬同胞?荒唐。再說,趙少康是哪根蔥呀,上回攀上的總統是蔡英文,要邀蔡總統上節目。蔡甩也不甩,拜登會甩?這就是「人貴自知」的反面教材。 問到「血棉花」,趙少康說,他真的不知道新疆到底怎樣。又說:「中國應該讓媒體與關心的人到新疆去看……開大門走大路讓人家看。」對中國的了解是白痴級。BBC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 )早潛入新疆採訪,一路受打壓;經過檢查站,政府人員已等在那裡,呼喝「不要拍」,禁止拍攝、訊問又跟蹤。沙磊可是親身採訪,用毛澤東的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沙磊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趙少康卻敢誇口:「如果被關進監獄或營區的人被動用去採棉花……這些人比例不會高。」不是替中國掩蓋是什麼? 洪秀柱更徹底,質疑「新疆真的有屠殺維吾爾人嗎?」「為什麼不實地去走訪、去了解?」又說:「為什麼不仔細聽中國的反駁?」更且「其他伊斯蘭國家為何沒對中國新疆議題提出抗議?」其實都有答案。外媒實地採訪的見證報導、衛星照片,不知凡幾。至於「屠殺」云云?美國總統川普與拜登用的是「種族滅絕」(genocide),何況去年七月維吾爾人向國際刑事法院呈交「大量證據」,指控中國將一百多萬名維吾爾人,主要是穆斯林的少數民族,監禁於再教育營,並強制「女性節育」。國際法庭在十二月十四日駁回,不是證據足或不足,而是國際刑事法院不具對中國有領域管轄權。聯合國人權專家也對穆斯林在中國遭到任意拘押並被強迫勞動的指控,表達「關切」。伊斯蘭國家沒有發聲可當沒有屠殺的反證?美國主管宗教自由事務的無任所大使Sam Brownback表示,那是「中國黑手背後施壓」,且土耳其曾痛批中國對數萬維吾爾人「政治洗腦」,直言是「人性之恥」。 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於例行記者會指出,中國在新疆境內實行了「種族滅絕行動」,罕見認同川普前政府所做的認定。(法新社) 最後談一下藝人舔共表態挺「血棉花」。連勝文、趙少康異口同聲拿生存、市場替表態藝人脫罪。胡適一九五○年即批評:「在共產國家裡沒有沉默的自由」,藝人被迫表態,孰為為之、孰令致之?從毛到習,沒有改變。 「血棉花」就是「真相」。至於背後是否如朱立倫所說涉及美中對抗?那是另一問題。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金恒煒
2021-04-01
美日台三國同盟
中國頻在南海擴張,菲國海、空巡邏部隊本週發現,約210艘中國船隻集結在南沙群島其他礁嶼。(路透) 中國近來在東海、台海和南海的軍武姿態,和這些年義和團式的「戰狼外交」一樣囂張,毫無自省,不僅圖霸南海,幼稚地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炫耀武力,釣魚台海域也成為中國「海警法」的肆行區域,習近平意圖「稱霸東亞」、「獨霸全球」的野心暴露無遺,如此窮兵黷武的行徑,未必達成目的,「美日台三國同盟」則已浮出檯面。 習近平稱帝之後,全球民主國家一改以經濟融中國於民主熔爐的態度,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發現,習近平不只是要和俄羅斯總統普廷一樣「不斷電執政」,習更進一步復刻「封建帝制中國」,以秦皇漢武自居,要驅逐美國回到夏威夷以東,納全東亞為其政治禁臠,目前正挾中國十五億人口的龐大經濟市場,一步步開展他的企圖。 中國的狼子野心,既已暴露,美國豈能坐視,川普發動美中貿易戰,只是起手式。拜登上任後,以最快速的方式重整西方民主隊伍,延續並鞏固印太戰略,東亞事務成為當務之急。拜登在白宮首次記者會上,矢言美國不會讓中國超越,堅持要求北京依「國際規則」公平競爭,同時強調將就台灣、南海,以及港、疆等問題向北京究責,這是美國的基本態度。 日本是美國在東亞最堅實的盟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三月出訪第一站就是日本,日本首相菅義偉本月將訪問華府,兩國計畫申明台灣海峽穩定的重要性。日本是東亞第一島鏈的最大國,台灣是第一島鏈的樞紐,台海自有戰略重要性,日本群島、琉球群島、台灣和關島之間,則被視為「戰略三角洲海域」,假設台灣淪為中國所有,中國出入這片海域將如入無人之境,日本危矣!美國也將失其戰略犄角之勢。 台灣以新興民主國家之姿,站在全球民主的第一線面對獨裁中國,美國近年對台政策,漸由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布林肯警告中國勿妄動,「若有必要,美國會反擊」,態度甚明。日本的「集體自衛權」雖受制於戰後憲法拘束,但若美軍因介入台海等原因受到中國武裝攻擊,「美日安保條約」自可解套。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三月會談時,確認在台灣發生突發事態將密切合作,申明有必要探討自衛隊能為支援台灣的美軍提供何種協助。 美日咸表對台海和平的公開聲明,這是繼一九五四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後,一份尚未簽署協議的「美日台三國同盟」。美日及歐盟國家高度重視「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台灣人更應展現自信,鞏固民主狀態,提高國防軍備預算,強化殲敵打擊能力。
陳杉榮
2021-04-01
到底多怕台灣風光?
常見媒體抨擊政府綠能政策躁進,並往往以「我不反綠電,只是反對不當選址」,把反對聲音極大化,對於開發爭議後續如何獲得解決,或者相關法規如何被檢討、修訂,則置若罔聞,以至於每每出現新的爭議,彷彿綠能又罪加一等。 目前常見的綠能發電系統,如風力或太陽能,可與既有的土地利用形式或建築結合,卻被少數媒體惡意扭曲,將開發綠電形容為「侵門踏戶」,放大少數還在開發中的爭議,無視國內各地早已運轉多時的各類綠電設施。 台西鄉民到達德公司的風電工地抗議,雙方在工地爆發推擠衝突。記者蔡維斌/翻攝 綠能發電分散開發的特性,容易讓公眾認為怎麼好像到處都有問題,蓋哪裡都有人反對。但實際上正因為台灣是民主社會、媒體多元開放,加上政府回應民意的高效率,致使大眾更容易在媒體上看見類似的開發爭議。 然而當開發爭議協調完成後,究竟反對意見如何被回應了、法規如何被改進了,這些解決問題的行動沒有衝突畫面,所以缺乏媒體報導,民眾也無從得知。原來,在水庫開發太陽光電只用了很小比例的面積;原來,漁電共生要以養殖為優先、經過環社檢核;原來,離岸風電國產化早有廠商達標、Made in Taiwan的重件早已出海安裝。 民主社會不怕衝突與對話,綠能發電設備的開放性,以及具彈性、容易調整的特性,讓開發過程的失誤更容易被發現與改善,公民團體更容易監督介入,促成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對話,讓開發案可以繼續朝多方認同的方向前進。 再說到離岸風電本土化,其實早有顯著成果。不管是國內船廠建造的維運船舶,在台北港、台中港等地如火如荼興建中的離岸風電設備廠房,又或是今年正在興建的離岸風場的國產化目標均已達標、本土產製的重件也陸續出海等。正因為政策面堅定的本土化目標,讓開發商和本土供應鏈清楚了解努力的方向,即使過程中有少數廠商尚未達成,亦已見有實力的本土廠商把握了練兵機會,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缺乏自產能源、電力來源含碳量高的台灣,沒有等待或停下能源轉型腳步的本錢,諸多民意調查也顯示,民間體認到現今的困境,促使不同利害關係人必須更積極、妥適的面對場址開發或產業本土化的挑戰,台灣才得以用最短的學習曲線,獲得豐碩的成果。 當政府和民間齊心以高效率面對爭議、解決爭議的同時,到底誰見不得台灣風光? (作者十九年能源產業資歷,新北市民)
周百瑞
2021-04-01
出版公司吹捧「新時代不同的英雄」
03/31/2021星期三 川普的媳婦Lara Trump將自己訪問川普的一段視頻要放上自己的網頁,結果得到Facebook通知,警告會予以封殺。原因是,Facebook已經終身禁止川普的聲音出現。Facebook並且向所有跟川普有關的家人,及前任部屬警告,以後有任何人上傳川普的聲音或畫面,都會被刪除。 Lara後來還是將訪問放上,但不久就被刪除。 在美國,Cancel Culture風起雲湧,只不過是要讓所有輿論和想法只走向一個方向。迪士尼刪除(加警告標籤) 了一些經典電影:Peter Pan (小飛俠),瑞士家庭魯賓遜,都受到打壓,Dr. Seuss 也終止了多本書籍,只因為裡面的插圖對少數族裔不敬,但是出版公司忙著吹捧「新時代不同的英雄」,最大出版社之一Simon & Schuster宣布,出版了那位幫著民主黨打下川普的傳染病醫生Dr. Fauci的兒童書籍 (下左),要讓全美國兒童都了解這位偉大醫生的一生傳記。我不知道今天的兒童是希望看Peter Pan呢,還是看81歲的Dr. Fauci的生平。 還有,一個吹捧女權的兒童漫畫書籍Female Force,今天也宣布出版以拜登夫人(69歲的) Jill Biden為主角的故事書 (下右)。過去奧巴馬夫人米雪兒也上過榜,出了她的漫畫書,其他還有現任副總統卡美拉,甚至民主黨眾議員AOC,只有前任第一夫人梅蘭妮雅被排擠。在很久很久以前,只有像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一類的真正道德高操,有實際作為的人才能上榜,現在只要你能幫著打擊保守派就足夠了。 共和黨也可以受吹捧,但必須是窩裡反的共和黨。上週,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獲得甘迺迪總統一年一度的勇氣獎,只因為他曾經投票支持彈劾川普。甘乃迪的女兒卡洛萊在頒獎時說,羅姆尼此舉證明他有勇氣擁護美國憲法,支持美國民主。還說如果她父親在世一定為他驕傲。我寫過甘迺迪傳記,我了解甘迺迪的想法跟立場,甘乃迪絕對不左傾,他的家人及後代全部強姦了他的立場。 現在打開電視,不只是新聞,所有談話節目,甚至一些插科打諢的節目,都全力為拜登站台。聽到一位諧星的同行,他說如果你的笑話不是吹捧拜登,甚至只要說你支持川普,你就別想有工作,有合約。這現象不起自於今日,我在多年前就寫過,及,當時就已經覺得保守派的諧星鳳毛麟角,現在則已經完全不存在了。這現象不起自於今日,我在多年前就寫過 NBC 終於趕走了Jay Leno,及 NBC大張旗鼓要趕走Jay Leno,當時就已經覺得保守派的諧星鳳毛麟角,現在則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袁曉輝
2021-04-01
媒體將川普形容成欺壓小孩的惡霸
03/31/2021星期三 拜登政府終於允許媒體去「參觀」邊界設施,揭發了人擠人的現象,邊關人員對著攝影機說,原來要容納250人的地方,現在裝了四千多人,還說每一天都增加幾千人,包括幾百名孩童進來…我見到各大媒體的報導,雖然是從實報導,卻沒有一句批評的話,甚至不是做成頭條。而且只做了一天新聞,就不再跟進,不像對付川普的新聞無窮無盡的報導。 各媒體都親眼見到,人擠人的所謂難民,睡在三吋厚的床墊上,四周圍是不透風的透明塑膠布圍起來,裡面的熱及不衛生有目共睹,更不要說這些闖關者的新冠肺炎感染率是百分之十。那些「我們樣跟著科學走」的空話在這裡都不管用。現在被邊關人員攔截的「無大人陪伴兒童」已經達到一萬八千人,試想那是多少個籃球場可以裝下的人?據說一些已經被安置在這裡超過15日。 相比川普時代,他的政府只不過將一些兒童暫時收容在巨大的鐵籠子哩,(而且是奧巴馬時期興建的鐵籠),就被媒體修理得不像話,說他虐待兒童,要向國際人權組織告發,要控告他及他的政府違反國際人道法律。媒體更是體無完膚的痛斥,下面這2018年的封面就是一個例子,將川普形容成欺壓棕色皮膚小孩的惡霸。 民主黨沉寂了一陣終於放話,指責保守派使用surge 這字眼形容南面的闖關者是一種暗語,紐約民主黨眾議員AOC在自己的網路說,使用surge,或是insurgent形容難民是對有色人種歧視,使用「入侵」這字眼都是白人優越種族主義的思維。她警告自己的追隨者以及媒體,不可以再使用這些字眼,同時要小心使用這些字眼的人。 這世界只有他們說了算,她說這些話不會受到網路媒體的封殺,但是如果你反駁她,就可能有罪,被封鎖。 就好像,媒體終於有了一樁亞裔被攻擊的事件了,於是全國媒體都當作大新聞報導,儘管那個攻擊亞裔的嫌疑犯是個壯大的黑人男子,與他們過去幾個月宣揚的白人種族主義仇恨罪行說詞根本不配合。但是只要能讓他們跟「川普的過失」扯上線,就是大新聞,就是好新聞。
袁曉輝
2021-04-01
民主黨死纏爛打直到勝利
03/31/2021星期三 去年十一月的大選已經過去四個多月,愛荷華州選出的共和黨女眾議員瑪麗安密克Mariannette Miller-Meeks已經宣誓就職三個多月,但是因為她的贏面只有六票,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至今不承認她的當選,提出各種的法律程序要將她拉下來。 但是當川普提出選舉有舞弊嫌疑時,他被所有媒體(包括網路媒體)封殺,扣以製造謠言的大帽子,甚至冠上危險人物的封號。但是民主黨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會認輸,就會死纏爛打直到勝利。 密克的勝選差距的確十分微小,不過她是經過法定程序的重新點票,再經過愛荷華州(民主黨操控的)州議會的確認,但是佩洛西等民主黨人就是不甘心,他們宣稱有22張選票被選舉工作人員「錯置」,沒有點算,所以密克勝選的結果不算數。(而且沒有人可以有把握,這22票多數屬於民主黨。)如果以這個邏輯,川普更有理由繼續爭取下去。 佩洛西已經委派民主黨的選舉專家律師Marc Elias為密克的對手、民主黨候選人Rita Hart打這場官司,如果民主黨官司失敗,民主黨還有最後一條路,就是宣布選舉無效,重新選舉。因為眾議院有這個權力,看來民主黨不會放棄。 佩洛西為什麼全力爭取這一個議席,是因為目前民主黨在眾議院只以219-211領先,而且還有五個空位,只要四個選區的勝敗翻盤,民主黨就會失去多數,所以拚了命的爭取。但是相對川普的爭論比這個有份量得多,媒體就是完全不同的態度。 另外在喬治亞州,自從2018年選出新的州長,共和黨的Brian Kemp,他的對手,民主黨的候選人Stacey Abrams到現在也沒有認輸,盡管Kemp贏了五萬多票。這件事有多少媒體報導過?不僅如此,Abrams還成為民主黨的英雄人物,負起了對抗「壓制選票」的主力,任何對於選舉的規定(例如出示身分證),都被指責是壓制黑人投票。要將喬治亞州從傳統的深紅變成藍色。 現在民主黨更全力推動選舉改革法HR1,要永遠將美國變成民主黨一黨獨大,他們首先製造謠言,說喬治亞上周通過及實施的選舉法案是「壓制選民」的法案,雖然新法案擴大了預先投票的日期到21天,同時增加周末投票到兩天,但是民主黨造謠說預先投票日子減少,時段減少,為這個連他們的盟友華盛頓郵報昨天都給了拜登四個「說謊的大鼻子」,因為拜登也跟著說選舉日投票時間縮短到下午五點鐘截止。這樣空口說白話,連華郵都忍不住了。 拜登又說:禁止人們給排隊的老先生老祖母送茶送水,是沒有人性的,讓人sick的規定。事實是現在越來越多穿著政黨(或是其他利益團體)襯衫的人,在選舉站外送茶送水,甚至禮物現金,難道都不應當管制嗎? 只有企圖作弊的人,才會恐懼任何的選舉規定。
袁曉輝
2021-04-01
習近平連任最後的期末考
中國急著拉攏台灣參加北京冬奧,因為這是習近平連任最後的期末考。 近來由於新疆的人權問題,世界各國都出現了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的呼聲,中國相當緊張,想拉攏台灣不要一起抵制。對照這陣子的兩岸情勢,共機天天擾台、禁止台灣鳳梨,現在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想要拉攏台灣,從來沒看過這麼不要臉的做法。 中國會這麼緊張是有原因的,2022年是中國政治上非常關鍵的一年,人大將要選出下一屆的七位常委,緊接著隔年就要選出下一任國家主席,確認習近平是否能打破慣例連任。北京冬奧可以說是習近平十年任期最後的期末考,如果最後是以被許多國家抵制的難堪結局落幕,連任之路恐怕困難重重。 其實抵制的案例在奧運歷史上並不少見,最有名、規模最大的一次大概就是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由於蘇聯在前一年入侵阿富汗,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抵制,最後總共有64個國家加入,繼續參賽的國家只有80個,更有趣的是,這64個抵制的國家中也包括了中國。 中國當年是因為中蘇交惡的緣故,故意給蘇聯難堪,但無論如何,確實有過抵制別人的紀錄。世界各國如果認為主辦國嚴重違反普世人權價值,當然可以發起抵制,甚至中國自己也曾經參與過。為何輪到中國自己頭上時,就是「辱華」了呢? 風水輪流轉,當年喜孜孜參與抵制蘇聯的中國,大概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全球公敵。北京冬奧身為習近平的期末考,看起來考砸的機會非常大!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484884
林俊憲
2021-03-31
是再教育、還是種族滅絕?
設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負責管轄及仲裁種族滅絕罪。國際法院目前座落於海牙和平宮。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新疆棉事件,引發各界對維吾爾族受迫害的關注,歐盟及英、美、加、澳、紐等國,則以中國意圖種族滅絕(intent to genocide)為由,相繼對中國官員進行制裁。而中國,除實施反制裁外,亦大動作召開國際記者會,來駁斥集中營與強制勞動的子虛烏有,並稱是為去極端化所建立的再教育與職訓機構。如此的兩極化說法,就不免陷入再教育或種族滅絕的爭議之中。 在2017年,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以來防止恐怖與極端主義的蔓延。而根據此條例第17條,自治區政府必須設立職業技能教育中心,以來對受極端主義影響者進行教育轉化。至於教育內容,依據此條例第14條,除職業訓練外,也包括法治、宗教、心理與國家通用語言教育。由此看來,新疆存在的再教育機構,更像是職業訓練與公民教育的綜合體,中國官方以此來反駁人權侵害的指責,似有其道理。 但要注意的是,須接受教育轉化的所謂極端主義者,依據條例第9條,雖列有十五款之情況,卻處處充斥著不確定性。如宣揚、發表或出版極端化言論與思想,或者推廣泛清真文化,甚或非正常蓄鬍鬚或命名者,都在極端主義之列,就易形成主管機關的恣意認定。甚而在第14款,還將蓄意破壞計畫生育政策者列入,更不免讓人與生育限制產生聯想。 再來,是有關教育的內容,由於強調去極端化,故所謂職業訓練與法治教育,到底所佔比率多少、是否仍是以思想或愛國教育為核心,實皆令人感到懷疑。更重要的是,這些被官方認定為極端主義者,並無涉及犯罪,則以有違法之疑慮來強制其接受教育與職業訓練,這本身就是對思想與人身自由的控制,致已踩踏到人權保障的紅線。 新疆教育轉化 難逃強制思想改造質疑 故對新疆的教育轉化,無論名為學校、還是職訓中心,恐都難逃強制思想改造的質疑,致對維吾爾族的人權造成極大戕害。只是如此的去極端化政策,能否與種族滅絕劃上等號呢? 依據防止及懲治殘害人權罪公約第2條及羅馬規約第6條之規定,凡意圖消滅某一種族、族群或宗教團體,而為殺人或對人造成嚴重的身體或精神傷害,或使人處於逐步死亡的狀態,或使人強制節育,或強制遷徙兒童等行為,即成立種族滅絕罪。而若有人犯下此等罪行,目前是由設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來為管轄。只是新疆去極端化的教育轉化,即便有侵害人權的憂慮,但除非有更多、更明確的證據證明,這類再教育中心存有集體的身心虐待、性侵或強迫節育等行為,否則於現階段,恐很難與種族滅絕劃上等號。 面對新疆棉事件,於台灣這塊土地,既可有人支持中國而與國際品牌切割,也可有人支持西方國家而與國際品牌站在一起,更可有人保持沉默不表態。而無論所持立場為何,都無庸擔心會有任何不利的法律對待,這或許就是台灣目前,最該堅持的人權價值。 新疆的教育轉化,無論名為學校、還是職訓中心,恐都難逃強制思想改造的質疑,致對維吾爾族的人權造成極大戕害。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吳景欽
2021-03-31
除了認同 還需氣節
隨著全球抵制血汗新疆棉的發酵,若干藝人因中國小粉紅的出征而陸續表態。這些表態多半由藝人在中國的經紀人或工作室,透過微博發出聲明,究竟是人在專制國,不得不低頭;還是商人無祖國,唯錢是爹娘? 查閱這一次表態藝人的出生年份,從一九八二年到二千年千禧世代都有。扣除擁有雙重國籍後得知,他們都受過台灣完整義務教育,甚至在台接受大學教育才進入藝能界,難道是我們在教導年輕世代有關國家認同上出現問題嗎? 在一九九四年國中一年級即設置「認識台灣」一科,開啟學生對本土的認識。二○○一年國中小實施九年一貫課綱,對台灣的認識融入各科課程中。二○○六年普通高中實施九五課綱,同樣也將台灣內容融入課程。從課綱課程設計來看,對台灣本土認識的知識點應該足夠,但為何年輕世代對國家認同仍有歧異? 二○一○年普通高中實施九九課綱,在公民與社會一科才納入國家認同的內容,探討目前國家認同分歧的背後原因。國中小義務教育階段,顧及學生成熟度,對於國家認同議題的觸及不深。而一些國家象徵(如首都、國花等)也因社會分歧,不見得每個教科書版本都有介紹。是否因此對國家認同意識不足,值得再審視。 此外,有認同而無氣節,恐怕也是教育工作者應該留意的。在動員戡亂年代敵我意識明顯,無論是官民或不同黨派人士,甚至部分被俘將領,對國家認同皆大於個人利益;變節被視為個人人格的重大瑕疵。而進入民主年代後,連最重視氣節的軍人,都有少數將領軍士官為了個人利益而出賣自己氣節,遑論汲汲於五斗米的部分藝人。 如果認同一國兩制的人士,其效忠對象是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理應拿中國戶籍護照,就像那些人代會中的「台籍代表」都是中國國籍。反觀部分藝人,一方面表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作為,卻又不願放棄中華民國國籍。許多人解讀是還想爽用台灣健保,其實不然,因為這些台灣出身的藝人,一旦放棄我國國籍,其身分無異於中國本土藝人。當實力不足時,才需要靠台灣這塊招牌,接受統戰獲得額外保障,維持在小粉紅心中的藝人地位。真正有實力的藝人,其國家與價值觀認同是一致的,也不會因小粉紅的言論放棄氣節,游離在模糊矛盾的立場。 (作者是高中教師)
李兆坤
2021-03-31
所謂中國融媒體
包括旺中、批踢踢網軍、黃暐瀚,其實就是所謂中國融媒體的一部份。黃暐瀚之前刻意串連假消息,把大潭藻礁、觀新藻礁混為一談;現在又參與這個假風向的產業鏈,去炒作日本人討厭台灣的假風向。 原來跑去日本論壇放新聞的是網軍、回日本訊息的也是網軍,然後不管批踢踢網軍、中時電子報、黃暐瀚,都在幫中國服務。太可悲了。 Evan AJ 在怪異事件突發區相簿中新增了 6 張相片 — 覺得噁心。 昨天上午1:47 · 答對了,這次搞事的又是旺旺中時。 ___ 首先子品牌《工商時報》先發了一篇新聞。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434925.html 然後發去《5CH》 https://itest.5ch.net/test/read.cgi/newsplus/1616726597/ 找網軍轉回《PTT》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6769323.A.162.html 再用主品牌《中時電子報》做"深度追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20210327003564-260405 最後再賣新聞給其他新聞平台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3-28/555682 結束後也不忘拿餘溫繼續去燒鳳梨 https://youtu.be/dLt47FVpCG8 ___ 我不知道這一系列明婊長榮實搞鳳梨的操作是為什麼,也不知道台灣鳳梨那裡得罪旺旺中時了,但與他們以往的手段相比這次的新聞製造終於細緻多了。 擅長日文的朋友麻煩幫上一下5CH,某些留言根本Google翻譯,請日本朋友記得不只是工商時報,整個旺中集團都是假新聞,Vtuber下面也只是小粉紅機器人在練習,現在終於開始實戰,不要對話,他們會記得你們聊天習慣 PTT網軍你們可以閉嘴嗎? ___ 這系列真的很噁欸。
曾韋禎
2021-03-31
台派的「中繼點」在哪裡
當你的聲音傳不出所謂的「同溫層」的時候,你就要去找中繼點,也就是傳聲筒。 國民黨很懂得利用這個道理,台民黨就是國民黨的傳聲筒。 如果你平常有在觀察,很輕易就能發現國民黨跟台民黨打的議題根本就是同步,台民黨那幾個側翼粉專上的東西,你都可以在國民黨的議員臉書上找到幾乎一模一樣的。尤其羅智強,他跟台民黨同步率比初號機暴走還高。在打陳菊上任監察院以及美豬的時候特別明顯。 國民黨平常在網路上都是只有被恥笑的份,他們的聲音很難傳出去,但一模一樣的議題跟打法,只要換一張台民黨的皮、或換一張柯文哲的嘴,很多原本不接受國民黨的人就會買單。 國民黨跟這些所謂「中壢李姓選民」之間的中繼點,就是台民黨,國民黨打不出去的東西,換成台民黨來打。中國所謂資訊戰也是類似概念,很多東西中國官方來說,不會被台灣人接受,但換成一些代理人就可以。 國民黨裡面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柯文哲、不喜歡台民黨,但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透過台民黨來放送自己提供的彈藥,給那些原本不會接受的人。 他們甚至不需要那些台民黨的受眾都喜歡國民黨,只需要群眾會因為他們打出去的議題彈藥而跟著動作,這樣就夠了。 所以很多國民黨拿到的料跟情資,都直接餵給台民黨那些猴子猴孫,因為與其拿者這些東西自己來打卻不被接受,丟給傳聲筒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我們的敵人很懂這個道理,但我看「台派」好像並不是很理解,我們的「中繼點」在哪裡。
土星六號之狼
2021-03-31
王毅持續對美國宣戰
美中會談後,布林肯飛往歐洲,王毅先在北京,接待俄羅斯外長,擺出聯盟態度,接下來飛往土耳其。圖為王毅(右3)與伊朗總統魯哈尼( Hassan Rouhani)(右1)會談。擷自新華社 美中戰爭,回到核心就是一場金錢戰爭,人民幣如果打敗美元,中共就贏了,所以,好戲要來了,中共出手打美元,肯定是最危險的招數。 王毅在阿拉斯加對美國嗆聲之後,沒有閒著,知道美國已經絡人圍堵,擺好打群架架式,於是馬不停蹄,開始拉幫結派的行動,對象當然是臭味相投的專政2.0版國家,而且選定對美金展開攻擊。 王毅開始抱團取暖 美中會談後,布林肯飛往歐洲,王毅先在北京,接待俄羅斯外長,擺出聯盟態度,接下來飛往土耳其,一下機,就面對流亡在土國的維吾爾族抗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角色最尷尬,同為穆斯林信仰國家,土耳其對維吾爾族的遭遇以冷眼相看,去年還和王毅簽好引渡條約,打算把流亡維族人送回虎口,眼下,中亞穆斯林國家,只有哈薩克人不失血性,在中共「一帶一路」政策下,經濟被控制,為了自己人,也要發出怒吼之聲,中東以及近東的回教國家,政客早已撈飽、吃飽,對維吾爾族被迫害不敢吭聲。 伊朗和俄羅斯一樣,被聯合國制裁,死豬不怕滾水燙,所以堅決站在老共這一邊,伊朗學習俄羅斯搞「去美元化」運動,開始拒絕美元,所有原油,完全用人民幣給付,然後以人民幣向老共買東西,也因此市場上美元稀少,價格高漲,很多商人必須出國用到美金,苦不堪言,黑市美金來到新高點,俄羅斯被制裁後,情況雷同,黑市美金越來越昂貴,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出國要用到美金。根據統計,俄羅斯和中國的經貿往來,2015年還有90%使用美金,但是,去年使用美金已經降低到50%以下,去年,老共和伊朗簽下25年的買賣合約,所有經貿結算,全面使用人民幣,這下子老百姓非常不滿,因此民間挑到維吾爾族迫害主題,把箭頭指向中共,官方雖然對維族人被迫害裝啞巴,民間反對老共人權迫害卻更激烈。 王毅也飛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重點還是「去美元化」,中共和阿拉伯國家經貿每年達2400億美金,是最大的貿易國,阿拉伯國家原油最大的進口國家,就是中共,從杜拜一路到非洲,很多大型商城,幾乎被老共的商人掌握,早期是溫州幫商人在這些國家闖蕩,現在很多新面孔加入,這些人過去是跟隨「一帶一路」而來的建設工人,如今慢慢轉型變成單幫客,然後變成大型貿易商,幾乎掌握了中東或近東的消費市場,所以,人民幣在這些國家可以呼風喚雨,就像早期台幣在中國或東南亞一般,問題在於阿拉伯國家長期親美,是否會轉向還有待觀察。 中共企圖打敗美元 中共知道,要打敗美國首先要打敗美元,武漢瘟疫期間,美元大量印刷,卻不見貶值,原因很簡單,這個世界愛美金勝過愛一切,問題是挑戰美元霸權地位相當危險,海珊就是最明顯例子,海珊和法國談好歐元交易石油,拋棄美元,立即被老美出手打一頓,老命也沒了,美元這一區塊是美國生命所繫,這不只是美國利益,更是全世界大富翁,大財團的命脈。 話說,二戰期間,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債權人,歐洲國家幾乎都欠著美國人金錢,更糟糕的是戰爭打掉數百兆資產,遭受戰爭摧毀的國家亟待重建。 1944年,終戰之前,各國的財經領袖聚集美國布列松森林,展開金融會議,這次會議也是世界貨幣銀行組織的前身,會議中,大家談好美元為國際貨幣,取代當時最普及的英鎊,英國人雖然不同意,但是,世界就是實力原則,英國也被戰爭拖垮,無力負擔戰後的建設,唯有美國不但沒有受傷,反而是民主國家的後盾,本土完好如初,沒有被攻擊,美元的地位終於定下來本來還和黃金掛勾,但是,石油暴漲之後,美金和黃金脫鉤,變成掛勾原油,國際上最大宗的石油交易用美金報價,一直到現在,為了管控石油價格,設立OPEC,美國勢力進入中東這幾大產油國家,中共為了突破美元,開始拉攏中東阿拉伯國家,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以過去歷史來看,美國不可能坐視不管,否則美元地位受挫,肯定殃及全世界。 歐元區一直是一籃子貨幣老二,雖然長期不滿,問題是經濟實力不如人,中共藉中歐經貿協議想結合歐元,孤立美金,為了新疆人權問題,現在看來已經破局,習近平越玩越大,一口氣想要幹掉美金,這下子,習近平離海珊的下場,越來越靠近了。 中共企圖用人民幣打敗美元。示意圖/Pixabay
洪博學
2021-03-31
國民黨不是政治學
研究當代的中國國民黨,已經不屬於傳統政治學的範疇,因此許多原理原則,在其身上已經不再適用。那麼應該算是什麼呢?你可以說是法醫學,或是民俗學的領域。如果具備最基本的常識,絕對有助於看懂國民黨的問題;如果更具專業,一定可以把國民黨解析到入木三分,足供其他政黨建設性的借鑑。 說是法醫學,當然涉及到解剖與鑑識。意味著國民黨看似是個有機體,事實上已經失去了生命力,因此要理解它、解釋它的種種,必須要從法醫的視角出發,才能精準掌握各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如果有人不服氣說,它明明還在立法院活蹦亂跳,誰講國民黨已經死了?這時就要由民俗學登場,專家們會告訴你,在某種環境與情況下,例如乾燥的地理條件,頭髮與指甲是會繼續生長,卻不表示它處於正常的狀態,這種已逝的對象,可以通稱為蔭屍。 把國民黨講到這種地步,不可能是一種愉快的經驗,但是遇到問題時,如果不把它講透了,就無法正視問題,不如乾脆就不要講。但國民黨不能不講它,今天在台灣,它仍是擁有最大資源的在野黨,還有三十八席立委、十五位縣市長,預測在二○二二年底地方選舉時,國民黨仍然能夠持續取得相當版圖,既然手腳在可見的時間內都還會舞動下去,那麼它的大腦為什麼失去了思想的功能?它的魂魄為何老早就幻化而去?顯然是個不能略而不見的課題。 要檢測一個政黨的生命力,不外兩個要件,一個是功能性,也就是現在被利用的價值;另一個是未來性,也就是青年選票的競爭力,這是政黨永續的基礎。坦白講,國民黨在這兩個項目上,都失去了活著的跡象。 所謂的「功能性」,來自於優勢、實力與條件。一個政黨總是要以領導國家的能力,來彰顯存在的意義,國民黨的強項是什麼?如果說國民黨向來自認兩岸關係的處理為其所在行,那麼國民黨誰能回答他可以藉由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來為台灣做些什麼?當民共的溝通交流管道被中斷之際,倘若國民黨可以有角色,當然可以自證超越執政者。但是我們看到國民黨內部的一段對話,卻非常清楚的描述了國民黨躺在棺材裡的模樣: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說他不排斥國共論壇,趙少康馬上回嘴,開會要談什麼?要求共機不要飛過來嗎?若是大拜拜,沒什麼意思! 老實講,國共論壇若是真能討論解放軍機越界的問題,國民黨立刻就能裝上政治葉克膜,有機會恢復意識,偏偏國民黨連想都不敢想,共產黨也把國民黨當作哪棵蔥?門都沒有。何以致之?習近平說要平視世界,但是他卻低視國民黨,因為共產黨把中國人民當成奴隸,國民黨這些年則把自己貶為奴隸的奴隸,一個「次奴隸」,在美中和鳴的時代,可以去「騙吃騙喝」(朱成虎言);現在美中翻臉,不差出氣筒,當然是哪邊涼快哪邊去,兩面不是人。回到台灣,更成了窩囊廢物。 講到「未來性」,以前述不堪的處境,老人家還可以掩面而過,幾個青年軍會自認光榮?如果連年輕黨員都看不到國民黨的前途,國民黨又如何去爭取社會中間的那一大塊?更淒慘的是,算是青年軍對口的共青團,最近率領小粉紅在網路上喊打喊殺,已經成為世界公敵、國際笑話,一個失去共同文明語言的世代,正在成為國民黨於台灣尋求未來認同的累贅,也像是朝著精神已逝的國民黨潑強酸,只有更加慘不忍睹。 這就是「中國」國民黨的驗屍報告。
鄒景雯
2021-03-31
莫將新聞工作權威性讓渡給社群平台
這兩年開始尋找podcast新聞節目,然因商業模式仍以業配為主,很難找到更新頻率高、內容豐富的,於是退而求其次,固定聽起笑聲比較不那麼刺耳、由台北市議員呱吉製作的《新資料夾》系列。 這其實是個拿新聞當娛樂的節目。當代傳播媒體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娛樂,不獨戲劇、音樂、綜藝,各種談話節目甚至新聞,都包含大量娛樂元素,甚至以娛樂為主軸,不讓閱聽人情緒跟著起伏跌宕就不算成功。 《新資料夾》系列就是專門用新聞來娛樂聽眾的節目。呱吉的助理采翎每集會準備一些網路上找來、娛樂價值很高的新聞,與呱吉一起分析當中的誇張滑稽之處。但調性如此嘻皮笑臉的節目,卻常聽到呱吉在采翎唸完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後,追問這是不是假新聞? 儘管娛樂成分高過新聞,呱吉與采翎亦非新聞工作者,但並未在真實上讓步。如果連事實確認都做不到,後面的討論分析、嬉笑怒罵就完全沒有價值。然而,現今新聞工作者卻常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和責任交予社群平台。 英文學術期刊《資訊、傳播與社會》一月底刊出一篇〈合理化平台:新聞工作者讓渡權威性給推特的證據〉(Legitimating a platform:evidence of journalists’ role in transferring authority to Twitter),研究指出,新聞工作者正在把權威性轉移給社交平台。研究以二○一八年美國逾百家新聞媒體的內容語料庫為分析對象,發現新聞工作者把社群平台上的東西直接當作內容,而非待查證的新聞來源。新聞如果是一項專業,它的基礎就在於真實。真實不會自證,必須通過查證而來,之後才能據此分析、評論和提供指引。 近年常見標題帶有「網曝」、「網驚」,作者不明只寫「整理報導」、「綜合報導」之類的新聞,就是典型的直接以社群平台內容當作報導,很少花時間查證,不得不懷疑是否存有把真實性的責任推給社交平台、網友的心態。也許這類內容大量出現與媒體求生策略、分工有很大關係,從事新聞的人不屑也沒有力氣弄社群,社群編輯又看不起新聞生產端的內容與產量,於是大量沒人負責的內容,成為新聞媒體維持流量的手段。 當新聞工作者把內容核實的權力讓渡給社群平台,社群平台又基於營利模式,不能也不願強化核實責任,受害的是誰呢?媒體不可信,平台不負責,就沒有可靠的資訊來源,讓民主社會的公民能據以判斷支持什麼樣的政策,民主也就成了膝反射,平台使用者很容易被操控成自乾五、小粉紅。 當然責任不只有新聞媒體和社交平台。在人人都能夠使用社交平台傳播資訊的時代,當個不被情緒左右、為轉貼內容負責的資訊傳播者,也算是我們這些無名的渺小個體能為民主社會所盡的一點心力。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張約翰
2021-03-31
帝國現象
滿州國是一九三○年代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的國家,一九四五年隨二戰結束而終結。中華民國以「偽滿」稱呼這個短暫存在的國度,但列強多國在中國東北的文化形貌仍然存在,成為歷史的一部份。如果滿州國還在,今天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大英帝國之鑑是文明歷史,中國民族主義者不會想這樣的問題,「厲害了我的國」怎麼會有這種問題意識。 昔日的滿州國,其實不只是滿人地方,移入的漢人也多。日本殖民下的台灣,有許多台灣人去滿州發展,在滿州國政府出任要職的也大有人在。孫運璿出身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就在滿州國,戰後來台的他,偕同台籍、日籍、中國來台工程師和台南工業學校、台北工業學校數百名學生,合力復建被戰火破壞的台灣電力工程。技術官僚的他較沒有政客色彩,從台電而至政府閣員、行政院長,有其風範。 台灣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對中國人民是好的。滿州國若仍然存在,對中國也不一定不好︱︱脫離日本的控制,成為滿人的國家,說滿大人話,同語不同國。避免中國大而無當,或許還能促成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形成聯邦,改變以人民民主虛名支撐的中央集權專政,這種想像放在中國人的腦袋裡何妨。在中國之外的台灣,是既定的存在,一種新思維。 中華帝國的歷史與羅馬帝國後歐洲的歷史,分別是政治體一統和分離的歷史。歐洲的多國化,無礙於文明社會的一體性。亞洲大陸的秦併六國朝向一元中心,期間蒙古人、滿人統治,革命後仍無法走離獨裁專制,只是換成黨國。民主、自由、人權的近代文明性已成普世價值,但不容於中國的右、左國家體制。國家是為人民而存在,但在中國,人民似為國家存在。蘇聯時代,中國也在鐵幕內。走資化後,美國聯中制俄。現在,美中反目,中俄又聯合制美。中國作為棋子或下棋者,思考的也不是人民的福祉。 清帝國戰敗,割讓李鴻章口中「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台灣給日本。中華民國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僥倖得以代表盟軍接收、進佔台灣,維繫流亡政權。新世代已形成台灣人意識,有台灣共同體之感。民主化後,長期壟斷統治權的中國國民黨並未朝向新共同體建構努力。中華帝國藏在共產主義極權體制的意底牢結,以國家之名,威脅併吞中華民國代表接收、進佔的台灣。帝國現象是解構而非建構,中國反其道而行,是文明反逆。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1-03-31
«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民進黨創黨39週年 賴致信黨員:人民為先、虛心檢討
陳昀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國民黨打算陪中共撒謊嗎?
李筱峰
鼓勵投身基層村里長選舉 民進黨兩方向延續罷團合作
陳昀
民進黨立委與賴餐敘 盼解財劃法衝擊
謝君臨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