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中國「疫苗奸商」形象

中國「疫苗奸商」形象

  COVID-19疫苗分配不公,導致疫苗獲取數量最多的前十個國家,掌握世界上八十%的疫苗;再加上前美國總統川普曾領導美國退出WHO,使得國際政治出現缺口,讓中國有機會透過「疫苗外交」的方式增強軟實力,並扣合「中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景,試圖營造出中國是一個有道德的國家,不像西方國家自私的囤積疫苗。高喊著要「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並將疫苗焦點導向了生產能力而非防護效力。 但中國真的比西方仁慈嗎?根據美國研究資料發現,中國僅捐贈少量的疫苗,提供目標市場/國家進行試用,大部分的疫苗都是販售的。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外銷的六.五六億劑疫苗訂單中,只有八六○萬劑(一.三一%)是捐贈的,其餘都是用來販售的」(參見Vaccine diplomacy: nation branding and China’s COVID‐19 soft power play)。 而中國的販售對象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東南亞與非洲國家,這些國家普遍缺乏完善的冷鏈技術,又因中國的滅活病毒疫苗比西方mRNA疫苗容易保存,一般的冰箱就行,使得中國疫苗在這些國家中格外具有吸引力。 以科興疫苗為例,一劑價格從十三.六美元,到最貴六十美元都有,比起一劑四美元的AZ疫苗貴了不少。光是以科興疫苗最低價格的十三.六美元來乘以訂單數量,中國出售的疫苗至少能賺進約八十八億美元,相當於二二四○億台幣。 反觀其他國家的免費捐贈疫苗,或透過COVAX平台捐疫苗,中國卻是利用COVAX平台來販售疫苗賺錢,對於經濟弱勢的國家則提出貸款購買方案,不放過任何賺錢機會。自己在背地裡悶聲發大財,竟還有臉批評西方國家,並塑造中國救世主形象。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新北市民)
楊峻杰 2021-07-19
疫苗篇已翻頁

疫苗篇已翻頁

我國自購AZ疫苗,由華航班機載運回台。(資料照) 台灣的疫苗篇章,已經翻到了下一頁。新的一頁亟待克服的問題有二,一是已經簽約的合約何時才能如期到貨?二是兩家國產疫苗能否通過EUA,上線讓國人選擇?國人的施打覆蓋率如何加速提升?除此之外的「過去式」,實在不應該頻頻回頭、糾結太久,否則會妨礙台灣前進的腳步。 例如,政府授權鴻海及永齡、台積電購買德國BNT這一題,就是個多贏局面,已殆無疑義,即屬無須內部持續爭論的「過去式」。理由是,首先,政府原本就希望採購BNT疫苗,著眼點是提供給十二歲以上的青少年施打,這是目前國際疫苗中,唯一有試驗數據的,也因此在今年一月眼看就要簽約,現在如願以償,郭台銘的鍥而不捨,當然是重要促因,蔡總統因此對他非常感謝,認為是「直腸子的熱血之人」,已經準備在未來正式到貨時的疫苗捐贈儀式上,當面對他致謝。 其次,對郭董來說,六月十六日接到德國BNT來函,表示只會出售疫苗給政府,不會賣給民間企業團體,原本的宏願一度就要破滅;好在他超級執著,六月十八日找上蔡總統,蔡總統也隨即邀請會商,經過公私協力,最終促成其得以圓夢,應是好事一樁。至於台積電,以其在國際半導體界的地位,在對中、對德交涉中,發揮意在言外的影響力,成為普遍的認知共識,既然兌現社會責任,自是企業形象的再升級。多贏意義在此。 經此一役,目前,台灣已經先後完成包括AZ、莫德納、Novavax、BNT等四款國際疫苗的簽約洽購,等於主要品牌悉已掌握。不過,新的挑戰也接踵而來。在過去幾個月的經驗中,不管是與原廠直簽,或是透過COVAX分配,合約是一回事,到貨又是另外一件事。譬如政府與AZ在去年十月明明簽了一千萬劑,居然可以至今只送來不到一三○萬劑,就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儘管AZ台灣公司最近聲明:明年初前,將按時程供應近九○○萬劑疫苗,然是否真能履行?以其信用,恐怕還要嚴肅交涉才行。 此外,對台灣而言,COVAX平台幾近停擺,是個不爭的事實,在未來,主要會影響Novavax的到貨,是否會成為天邊的彩霞?畢竟,已經在美徵召十二歲受試者、參與三期試驗的這個品牌,是我國青少年另一個可以期待的選項,值得密切關注。同理,德國直送的BNT疫苗亦然。不只產量問題,政治力是否真能完全退散,需要拿出事實才能見真章。 相對於國際疫苗,國產疫苗的送審程序,尤其受到有識者的注目。有關高端與聯亞的緊急使用授權審查進度,除了讓科學數據來說話,行政效率也是大眾矚目的指標,畢竟疫苗的覆蓋率不能等人,這是社會逐步解封,經濟運作恢復的前提之一。更重要的是,國產疫苗超越國際疫苗的願景是,有一天,台灣如果能有合格的國產疫苗,可以成功的打在國人身上,進而成為我們的回饋尖兵,得以捐贈給其他國家,這將會是建立新世代台灣人又一民族信心的一大里程碑,這是同國一命之後,世界一家的實踐,故而成為新的篇章,此之謂也。
鄒景雯 2021-07-19
假裝是新聞的「新聞」

假裝是新聞的「新聞」

07/18/2021星期日 對於前景我們都不該灰心,但是遇到目前99%的資訊都是謊言時,(而且這趨勢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很難對前景樂觀。 我前後左右的親朋,每天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能追朔到說謊主媒,你沒有辦法不洩氣。因為真理正義不再有標準。那搶劫的嘴裏高喊追賊,而他們擁有世界上所有的喇叭。 昨天在媒體上見到一則AP (美聯社)發出的新聞稿,廣泛在這裡(加拿大)被轉載。說的是「川普集團-包括他的支持者整天說謊,他們把黑說成白,顛倒每一件事的是非。」這新聞將一月六日發生在國會的事件,前前後後,全部重新定位。 文章的第一段是:一月六日事件變成類似雞尾酒的宣傳飲品,充滿陰謀理論和虛假訊息,在美國歷史最黑暗時期用來麻醉群眾… 這假裝是新聞的「新聞」,充滿了批判字眼。其中一段是:川普支持者衝進國會事件數月之後,川普團夥將修正主義提升到一個新的、危險的境界。他們將仇恨說成是愛,暴動說成和平,叛亂者說成是殉道者…(記得嗎?媒體將去年發生在美國各大城市大半年的打砸搶燒,都說成是和平示威?) 這報導說:那一次事件的解說,是川普再一次全力推動他的「大謊言」big lie,其中最主要的部份就是說,這次選舉是被偷走的,而那完全不確實。這些謊言都是用一套歷久彌新的宣傳方式輸送出去:大聲的說,經常不停地說,用政治勢力在背後力挺,人們就相信了。(這不是說他們自己嗎?現在,過去,他們不是一直這樣做嗎?) AP (美聯社)   文章繼續說:(他們)將自己那一邊說得天花亂墬,另外一邊就歪曲事實,移花接木,甚至全篇謊話。這方式至少在一戰時已經開始。當時美國宣傳部的海報上,將德國士兵畫成一隻人猿,綁架了一名美國少女。用那個跟(川普集團)今天的手段相比都會相形見拙。更不要說之後德國納粹用宣傳攻勢達到屠殺數以百萬計的無辜百姓的目的。 文章說:不管這種欺騙手腕是為了達到鼓吹戰爭,或只是滿足他一個落敗總統的個人虛榮心,這些手段是一樣的,就像將一件虛假的事重複地說,直到深入人心。…川普的重複謊言的藝術臻至化境,特別是「選舉舞弊」、大批選票作假,沒有一件是有證據的,但在他的支持者心中已經確信不移…就像四年前,維珍尼亞Charlottesville的種族衝突事件,他說兩邊都有好人… 這些只是全篇文章的五分之一都不到,我不想再說下去,美聯社這篇文章幾乎每一句話我都批駁過,都是他們製造的謊言。而且那每一句批判的話,都可以反轉過來說他們自己:他們立法讓自己搜集選票集體投票,阻止監票人監察:他們立法延長點票時間,直到自己當選:大選前阻止刊登任何有關亨特電腦的新聞,(大選之後也都禁止):好幾個檢察官蒐集川普家族過去15年的帳本,要捉他逃稅或是其他貪污證據,但是四年下來只捉到他身邊一個CFO:製造川普通俄虛假證據,洩露給媒體天天做文章:兩次彈劾都沒有實際證據,但已經在媒體鋪天蓋地報導,做成既成事實… 而這是他們每天都在做的工作,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NBC等等。這比當年納粹更要進一步,但是他們卻把對方比做是納粹。川普集團有些什麼人呢?他們沒有推特,沒有Facebook,一站出來就被打壓,七千五百萬投票給川普的選民全部被說成白人至上主義者,現在更把他們說成好像納粹,好像KGB一樣的大魔鬼? 當宣傳機器全面控制在他們手哩,我很難樂觀。我曾經說過:川普是為我們打仗,為所有保守主義者打仗,他垮了,我們也沒有了前途。現在他被打得全身彈孔,他還沒有倒下,但是還能挺多久?
袁曉輝 2021-07-19
周庭受到日本人的尊敬

周庭受到日本人的尊敬

這幾天一直想起周庭,心裡很酸很痛。 2019年6月上旬,周庭受邀在日本記者俱樂部召開記者會,當時港府要強行制定「反送中條例」,周庭到日本求援,警告大家香港快完蛋了,她希望能藉助於國際輿論的壓力,讓港府停止制定惡法。 1996年12月出生的周庭,當時還未滿23歲,氣質好台風穩,全程以日文演講和日文問答。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周庭。 當時只知道這個小女生在香港雨傘花運動中很紅,被媒體稱為「學民女神」。她的日語是自學的,因為從小接觸日本動漫和偶像團體,她還說自己是阿宅。 本來有點懷疑,心想這個漂亮的小女生能講出什麼內容,該不會把運動當做一種時尚,享受被奉為女神的飄然之感。 結果一場演講下來,很快就被她說服了。 當時我曾告訴朋友感想,這個小女生如果沒被共匪弄死,未來會是個值得期待的大物。 周庭會日語、英語等多種語言,美麗又聰明,是日本人的菜,她可以留在日本發展,未來有很多的可能性,但她選擇最危險和最困難的那一條路,返回家鄉對抗高牆,結果是被關進大牢。 周庭受到日本人的尊敬,不是因為她日語講得好,大家對她的境遇感到心疼,也不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口才好。 ................... 會日語只是多了一項與人溝通的工具,即使能把日語說得像母語一樣流利,甚至可以拿來創作得獎,也不會讓人變得更高尚,重點還是取決於你寫了什麼、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如果只敢在安全的地方批評時政,算準了沒有失去性命的風險,人家看到的會是你的修養、內涵、水準還有算計,不會有人當你是英雄。 不管是在日本住很久,把日語說得像母語,或是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在沒有取得日本選舉權之前,都只能算是旅居。既然是做客就要有客人的樣子,公開對人家的家務事說三道四,輕則被視為白自、奧客,重則是把家人的臉全賠進去。
林翠儀 2021-07-19
柯P很中國‧中國很柯P

柯P很中國‧中國很柯P

台灣的武漢肺炎疫情雖然已經逐漸趨緩,但是國人所期盼的降級解封卻因為雙北市的疫情仍然未能夠獲得有效的控制而遙遙無期,而身為這一波疫情震央的台北市的疫情更在最近這一個星期不時和新北市上演爭奪確診人數冠軍拉鋸戰的戲碼,使得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在一個月前曾誇下海口說,即使沒有疫苗他也有把握在一個月內將台北市清零的宣言,成為備受各界矚目的焦點(註1)。果然柯文哲也確實沒有讓大家失望,在七月十六日「清零宣言」滿月的這一天,一如事前大家所預期的再度上演承諾跳票的戲碼,他治下的台北市確診人數更高達14例,佔了當日全國確診人數將近一半,而新北市也有11例(註2),讓人不禁要讚嘆當初把柯文哲與侯友宜封為「放爛兄弟」的台灣基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博洋(註3),還真的是目光犀利慧眼獨具! 整個來看,柯、侯這一對「放爛兄弟」之所以在坐擁最多行政與醫療資源的雙北市卻把防疫搞得零零落落,不外乎就是因為他們倆有太多的政治算計,滿腦子只想著要衝聲量,以至於政治凌駕專業,尤其是柯文哲動不動就跟中央唱反調、別苗頭,像是在北農群聚感染事件,就是因為柯文哲不理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鄰近縣市首長以及民意代表的再三警告,輕忽了市場感染的嚴重性信心滿滿的說要「暴力性處理」不休市(註4),等到事情一發不可收拾了,才不得不接受中央介入協助解決,但是柯文哲不但毫無感激之心,還嗆中央說「他們出了房門他們還是政治對政治」(註5),如此忘恩負義吃人夠夠的苛薄嘴臉,任誰看了都會心寒! 有趣的是,柯文哲在防疫上的表現和中國幾乎完全如出一轍:一方面,他都把大部分的心力放在創造一大堆像是「同心圓掃描」、「精準疫調追殺」、「暴力性處理」…等等華而不實的名詞來嘩眾取寵、自我吹噓以謀取政治利益,二方面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跟中國一樣以為自己對病毒「可防可控」,但對於防疫卻是毫無章法的胡搞,以至於台北市的疫情始終無法真正壓下來,其結果就是不斷的說謊來推卸責任,以掩飾自己的無能(註6)。 正因為有這麼多的共同點,可以說:「柯P很中國,中國很柯P」,無怪乎王八看綠豆越看越對眼,難怪要異口同聲高喊「一家親」了! (註1)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7-15/605084 (註2)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5606203 (註3)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579915 (註4)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6-24/593727 (註5)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580587 (註6)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6530
海兒 2021-07-17
真正的聰明不需要老在嘴上吹噓

真正的聰明不需要老在嘴上吹噓

真正的聰明與能力不需要老在嘴上吹噓,本文簡單介紹三個政府內值得認識的人物,資料來源從網路收集整合。#已經非常簡單介紹卻還是文很長 台灣第一位數位政委,世界知名的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 #唐鳳,5歲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小一解出聯立方程式,八歲開始從書籍上學習程式設計,也開始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小學時學習跟思想遠遠超過同年齡人,被允許上課期間自行到圖書館閱讀,後來被建議轉入資優班,在資優班依然非常優秀屢遭排擠,以及一些適應不良的因素後來轉學過好幾間小學,最後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講師楊文貴建議與安排之下,一周三天在小學上課學習與同學間相處的人際關係,另外三天前往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滿足求知慾望,學習特別安排的高深知識內容,這時候她只是小學生。 國中一年級時,憑藉著自己設計的電腦程式贏得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第三名,獲得保送第一志願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資格,但就學不久後在 #全球資訊網 認識網路的無限可能,能與研究人員討論最新的知識技術,發現課本內容過時,對教育的想法有所轉變,決定輟學離開傳統學校教育而在家自學。 14歲與其他人共同成立資訊人文化事業公司,初期以出版電腦書籍為主,隔年唐鳳創作出能在網際網路搜尋資訊的應用軟體「搜尋快手」,12月資訊月展覽會場推出後,立刻受到電腦族群關注,不到1個月便銷售1萬多套。 16歲起投入實務工作成為網際網路創業家,獲得旺宏電子董事長、宏碁元老、英業達集團主管等資訊圈著名人士擔任顧問協助,甚至讓英特爾投資成為股東之一。 而後前往矽谷多次創立與出售公司,33歲時唐鳳完Socialtext公司和蘋果公司交接工作任務後決定退休回台,但回台後繼續轉而擔任蘋果等公司的顧問採取遠端工作模式,每小時的顧問費為於1塊比特幣等價的貨幣。以及投入公共領域和公民科技社群的開發專案。 2014年至2015年間擔任行政院虛擬世界法規調適計劃顧問,也是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開放資料諮詢委員會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同時與法國外交部、法國經濟財政部、巴黎市政府、西班牙馬德里市政府在數位治理領域合作。2016年8月,行政院院長林全任命曾有網路創業經驗的唐鳳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本段直接擷取自維基百科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 #國民女婿羅一鈞,小學唸了五年因成績優異跳級就讀國中,高中考上建中後跳級 #以全國榜首成績進入台大醫學院只花6年即畢業。 2001年9月放棄國軍醫官資格,轉而報名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的徵選,自願到非洲馬拉威擔任外交替代役,2003年6月退伍離開了馬拉威,進入臺大醫院的內科住院醫師。2006年7月,成為臺大醫院感染科總醫師。 2008年考取疾管局防疫醫師投入公職,隔年至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受訓。2014年8月擔任首席防疫醫師的羅赴奈及利亞協助台商僑胞防範伊波拉病毒。 2016年被任命為疾管署副署長,2019年12月從批踢踢論壇上發現有網友提及中國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類似SARS案例,羅馬上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單位查證,並通報世界衛生組織,因而台灣能最早警覺與設法防堵五廢病毒。 #相關新聞護國神文 https://youtu.be/WY8CraHMioI 2020年開始投入COVID-19幕後疫調、疫情分析、防治政策的訂定等。 衛福部政務次長,婦產科醫師 #同時也是律師 雙師薛瑞元。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婦產科執業十多年後,因為全民健保的實施,以及一次小小的醫療糾紛之後,決定重新參加大學聯招,考取台大法律系、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順利畢業及考取律師資格,還有雙和醫院副院長、屏東縣衛生局局長等等資歷。 許多非常頂尖的人才在政府裡競競業業的做事,而他們從來不用去吹噓自己的智商或學歷,真正的能力是看在位時每一次面對挑戰的表現,而非早已過往的考試分數或文憑。 唐鳳的圖文特別長或大張沒有私心,已經非常努力簡寫了,還有覺得這張照片拍得不錯。  
文行遠 2021-07-17
人品高下立判 我看陳建仁與楊志良

人品高下立判 我看陳建仁與楊志良

  台灣首批AZ疫苗三月三日到貨,三月廿二日開打。 陳建仁,七十歲,三月十七日、四月十四日接受第一、二劑高端研究注射,五月廿八日民視訪問中公布。 楊志良,七十四歲,四月十五日接受聯亞第一劑注射,隔天即見報周知為聯亞最後一位收案者。 陳建仁,七月十四日因疫情嚴峻,食藥署同意高端在原本最後一劑九十天後方可個別解盲,可提早至六十天後通知受試者,所以被台大醫院通知接受的是安慰劑(此前已有三百位接受安慰劑者被通知),並詢問是否參加延伸計畫接受兩劑高端,陳建仁同意繼續接受高端疫苗研究。 楊志良表示,在醫療倫理上,理應在疫情升溫之際主動告知對照組,但他多次詢問聯亞都不得而知,負責的護理小姐說要問醫師,醫師說要問公司,沒有得到答案,因此他放棄試驗,前往接種公費AZ疫苗。 雙盲,就是受試者於研究醫師/管理師均不知施打內容物的研究,再如何逼研究員也不會得到答案,楊志良公衛教授應該懂這原則。若在人體試驗委員會未同意前,提早私下告知個別受試者研究內容與結果,可能整個實驗結果都會被質疑而失效,楊志良是統計教授,應該有這常識。當初已有AZ可打還願意敲鑼打鼓參與聯亞研究,不知是對國產疫苗有信心,還是為隔天上新聞;待疫情變化就放棄試驗改打AZ,楊志良曾是衛生署長,應該有些期待。 所有受試者同意書中,一定有寫「受試者可以在任何時間點不需任何原因退出研究」,這是受試者的權益。我想,楊志良表示他問了三天才知道他打的聯亞實驗組疫苗沒有抗體,應該是在主動退出研究後才被告知的吧?若他打的是AZ而非莫德納,那推斷時間應該距離實驗第二劑後沒多久就去打了。對研究單位而言,前面的付出都付諸流水,且是個負宣傳。 七月十四日,陳建仁才被台大醫院個別告知打安慰劑,七月十五日,北市議員就大聲喧嚷他打了高端疫苗。我不知是哪個人、哪個單位、哪個心思洩密,議員可能賭高端實驗中,七分之六受試者打高端疫苗、七分之一打生理食鹽水,所以誣陷陳建仁打了疫苗。在陳建仁駁斥議員「憑空捏造事實,深感震驚痛心」後,議員不對誤傳陳建仁打高端疫苗之事道歉,反而不圖查證,更加抹黑扯其他莫須有罪名。 筆者佩服所有願意支持國產疫苗者;疫情嚴峻下,我應也會做像楊志良一樣的選擇,因此個人非常佩服陳建仁的心胸。楊志良的選擇絕對沒有錯,只是在聖墓騎士前,人品高下立判。 (作者為醫師,台北市民)
李棟洲 2021-07-18
公布疫苗價格對台灣一點好處都沒有

公布疫苗價格對台灣一點好處都沒有

疫苗仍屬高度賣方市場,公布價格對台灣一點好處都沒有。 疫苗議題是這幾個月來大家最關注的焦點,然而我們卻看到在野黨不斷把先前炒作過的話題又重新拿回來爭執,疫情不嚴重時就吵疫苗價格,接著又渲染副作用影響施打意願,現在疫苗漸漸充足了,又開始回頭攻擊價格,有如鬼打牆一般,怎麼做都有意見。 關於疫苗價格,指揮中心很早就說過為何不能公開,因為藥廠給每個國家、甚至每一批貨的價碼都不同,其中牽涉到當前產量和購買國財政狀況,甚至購買量也會影響價格,每一批之間的價差沒有統一的比較標準,公開只會造成後續履約的困擾。 況且全球產量仍然不足,疫苗屬於高度賣方市場,藥廠擁有議價優勢和掌握出貨順序,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第一優先是將疫苗拿到手,其次才是考量價格,當然要遵守保密條款避免合約生變。在挽救人命的疫苗和幾美元的價差之間,究竟哪個最重要? 政府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會留下紀錄,雖然現在保密,但未來也一定會將相關預算資料交給國會審查,如果在野黨真的那麼在意疫苗價格,等到疫情穩定下來、疫苗都到手之後再來審視也不遲,但非得要這個時間點跑出來鬧,恐怕只是為了趁疫苗話題正熱時為自己增加聲量而已,根本不是真的在意價格。
林俊憲 2021-07-18
從國際友人回捐疫苗,看出德不孤必有鄰的真理

從國際友人回捐疫苗,看出德不孤必有鄰的真理

  去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也是政治學界大師Joseph S. Nye,Jr.的重量級著作《強權者的道德》(Do Morals Matter?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FDR to Trump)在台灣出版,該書中譯本的出版,重新讓我在內的許多人反思,例如台灣這樣的國家所倡議的軟實力(soft power)在外交領域的重要性。過去我們總認為軟實力效果有限,對台灣的實質助益毫無作用。 然而,我國因去年疫情較緩,捐助許多國家口罩,並打出「Taiwan Can Help」口號,總計捐出1000萬份的口罩到全球各國,許多人並不看好。如今,在台灣疫情再起之際,我們看到美、日、立陶宛等國,再到本周的斯洛伐克大方捐助台灣疫苗,再再證明了軟實力所營造的價值:德不孤必有鄰。 如今,在台灣疫情再起之際,我們看到美、日、立陶宛等國,再到本周的斯洛伐克大方捐助台灣疫苗,再再證明了軟實力所營造的價值:德不孤必有鄰。圖為感謝各國捐助台灣疫苗可愛卡通圖。(翻攝林靜儀醫師臉書)     台灣的外交處境一向艱辛,除了中國打壓不願讓台灣議題國際化之外,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也喪失了許多直接與國際社會互動的機會。我曾任國防外交委員會的召委,同時也身兼波羅的海三國、非洲、中南美洲暨加勒比海這些國會家與區域間的國會友好協會長,我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著如何以最彈性又務實的方式,讓台灣走向國際社會。 在《強權者的道德》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連美國這樣的世界強權,無時不思考自己的外交政策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如何以軟實力讓美國與盟友關係更為堅實。更何況如台灣,硬實力都未必能服人,懂得培養正面關係的軟實力就更顯可貴。而要做到恰到好處,又讓人有感的軟實力,我認為就是要在關鍵時候雪中送炭,這才會讓人願有「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感動。 我想,最近幾年最有名的就屬日本三一一地震期間,台灣捐出的善款讓日本政府感念至今,我們也看到日本不斷送疫苗到台灣,解決台灣的燃眉之急。而在去年台灣前後合計共捐贈斯洛伐克70萬個口罩,其中高雄市長陳其邁就代表市政府,捐贈其中30萬份口罩到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省。 去年此刻,我們也非常感謝斯洛伐克總統卡普托娃(Zuzana Caputova),主動發文譴責中國外長王毅威脅訪台的捷克議長。真朋友就總能在關鍵時候,伸出援手。斯洛伐克在本周宣布,捐贈台灣一萬劑的疫苗,這當然是為回饋台灣去年的口罩捐贈義舉,斯國政府投桃報李的善舉,也讓包含我在內的所有國人都非常感動。 我們都非常期待像是這樣的良性循環,國際間的正面交流可以成為未來國際關係的新常態。斯洛伐克過去追求民主的歷程讓人非常動容,而即便斯洛伐克最後和捷克互相脫離成不同的國家,兩國間也能互相尊重,沒有動輒以兵戎相見方式威脅對方。我們也希望這樣的互動過程,對於未來海峽兩岸的互動可以有更多的啟發。 最後,請容我再次強調軟實力對台灣外交的重要性,這絕非是空口妄言,而是德不孤,必有鄰真理的具體實踐。我在國會外交事務上,除成立友好協會之外,更連續舉辦多屆的駐台使節足球友誼賽,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博塔文(MartinPodstavek)也曾相當熱情參與我所主辦的足球賽。 作為國會議員,讓台灣走出去且創造更多善的循環,是我的職志。而我也同時支持政府「Taiwan Can Help」政策繼續推動下去,只要我們方向對,關鍵時刻必能帶來如疫苗捐贈的正面效益! (立法委員)
邱志偉 2021-07-18
食藥署有內鬼配合中國認知戰?

食藥署有內鬼配合中國認知戰?

食藥署最近爆發兩波洩密事件。首先是有人洩露高端的審查文件,被刻意誤導、扭曲後,由朱凱翔發布。 最近是日本主動告知某批疫苗遭污染,但與輸台的疫苗完全無關。食藥署內部的討論文件又被外流給國民黨、民眾黨立委;結果出現完全違背事實的「教戰文件」,造謠問題疫苗已流入台灣,藉以炒作仇日、反政府。 食藥署有內鬼頻頻流出內部資料,讓中國側翼藉此加工變造,用真實文件掩護謠言。食藥署不全面抓鬼嗎? 網傳日援AZ疫苗微生物超標…陳時中主動澄清 該批沒來台灣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61273 新聞幕後》「教戰文件」外流 意在分化台日關係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61274 高端疫苗正式提告前中天《新聞深喉嚨》製作人朱凱翔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03640 高端疫苗遭質疑保護力差 立委要求金管會追查有無禿鷹炒股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03118
曾韋禎 2021-07-18
我們必須譴責這些人

我們必須譴責這些人

  高雄市發生七十六歲老翁三週內先後施打AZ和莫德納疫苗;台中市也驚爆注射AZ疫苗的長輩,溜進市府設置的疫苗快打站,順利注射莫德納當第二劑,施打後還洋洋得意拿出之前打過AZ的黃卡。 台北市則有位防疫計程車司機先利用松山機場專案於五月初接種AZ疫苗,卻在第七類計程車司機名單內施打莫德納疫苗,施打前也未告知醫護人員,打完才說,事後還在群組炫耀,自稱是「政府明令禁止混打疫苗政策下第一個突破的」。 台灣上千萬人一劑都還沒打,這些人兩劑偷偷混打還拿出來炫耀,難道不需要予以嚴詞譴責?十八歲以上一般民眾在疫苗預約平台的登記人數已破八百多萬人,十九日中午十二時收單時,預計將超過一千萬人。守法等候國家分配疫苗的這些人連一劑都還沒打,貪婪的人們卻濫用政府擔憂老人重症率高與特定行業有高風險染疫的可能性而給予優先施打的順序,闖關偷偷混打兩劑卻沾沾自喜,得了便宜還賣乖。這種不顧他人、缺乏同理心的貪婪心態,這片台灣的風景,你我看得下去嗎? (作者為國中教師,台南市民)
林柏寬 2021-07-18
日本天皇與AZ特戰隊

日本天皇與AZ特戰隊

十五日,日本第三度捐贈台灣新冠肺炎疫苗,至今共贈與我們三三四萬劑疫苗,令人感動、感謝!然而,聽到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說,其實日本政府一開始是打算送給台灣一千萬劑AZ疫苗的,但因國民黨譏諷「台灣人是疫苗乞丐」,導致他們縮手,心中萬般可惜。 另外,日本宮內廳宣布,六十一歲的德仁天皇已在六日下午接種第一劑疫苗,目前身體無異狀。沒想到,日本天皇雖然地位尊崇,但在疫苗接種方面比照一般民眾,守法依序排班,沒有特權插隊注射,實在欽佩! 我不禁想起了連戰、丁守中、賴士葆、張顯耀、張榮味、黃昭順等國民黨籍要員,一邊罵、一邊偷偷利用特權插隊打疫苗,他們因此被譏諷為「AZ特戰隊」;其人格與德仁天皇相較,真是天壤之別,無怪乎有網友會說:「那是因為天皇是日本人,而他們是Pure Chinese!」 我想,大部分台灣人從小就看到父母、阿公、阿嬤及許多台灣人長輩們,也就是《多桑的世代》一書中所描繪的,普遍守法,尊重公共秩序,與日本守法的民族性類似,應該是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所留下的優良傳統吧!無怪乎日本現任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會說:「日本與台灣不只是朋友,還是兄弟和家人!」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李欣芬 2021-07-18
斯洛伐克與捷克 兄弟之邦的典範

斯洛伐克與捷克 兄弟之邦的典範

  大多數台灣人對於斯洛伐克共和國(Slovenská republika)都還相當陌生,去年因斯洛伐克總統卡普托娃(Zuzana Caputova)發言支持捷克國會議長韋德齊訪台,日前該國又宣布將贈送我國一萬劑武漢肺炎疫苗,大家才開始注意這個成立不到三十年的國家。令人羨慕的是,斯洛伐克先擺脫了共產黨控制,又與捷克和平分手,且過程沒有流血暴力、更沒有戰爭,分手後又像兄弟之邦一樣融洽,非常文明、難得! 所謂「兄弟之邦」,應該是在雙方的自由意志之下自然形成,而非一廂情願,更不是靠武力得來的。以前台灣和南韓有邦交時,就常說「中韓是兄弟之邦」,據說南韓人聽到這種話很不高興,而且還會問:誰兄誰弟啊?更糟糕的情況就是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只要中國放棄武力併吞台灣的野心,承認台灣是個國家,台灣人絕對願意與中國如同兄弟之邦一樣和睦相處,兩岸關係絕對可以大幅改善,台灣人立刻變成親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本就從未統治過台灣一秒鐘,放棄「統一」根本毫無損失,又可以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何樂而不為? 中國如果始終抗拒民主,死抱著邪惡專制不放,血腥殘暴,迫害異己,製造病毒,威脅鄰國,台灣人怎會想去和這種國家統一? 再說,兄弟分家各走各的路有何不妥?為什麼同文同種就一定要是同一國?看到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例子,捷克並未阻止斯洛伐克獨立,總是恐嚇威脅台灣的中國人,不覺得羞愧嗎? (作者為公務員,新北市民)
楊浩民 2021-07-18
回歸本質看武漢肺炎疫苗

回歸本質看武漢肺炎疫苗

[回歸本質看武漢肺炎疫苗] 我打完兩劑AZ,而且長期參與亞洲各國防疫工作多年。在此說說個人的看法,有甚麼不想聽的,你就走開沒關係,我沒打算說教。 == 武漢肺炎不斷在變異 病毒類的RNA傳染病,變異速度都很快,比細菌類的傳染病快得多。武漢肺炎,對我而言,是一種「嚴重的流感」或「病毒類呼吸道傳染病」。 剛開始因為大眾對武漢肺炎原型病毒的特性(其特徵為傳染性一般但致死率高)一無所知,中國湖北地方,在寒冷且通風不良的冬季室內環境,大規模傳播病毒。 武漢封城。由於感染死亡的市民人數,多得來不及收屍,必須出動大卡車,疏散屍體到武漢周邊州縣的焚化爐幫忙燒。後來中共國進一步分區封鎖,不准交通往來,各國也嚴加戒備,於是武漢肺炎的原型就慢慢喪失競爭力。 所謂喪失競爭力,意思是說,變種的武漢肺炎病毒(其特徵為傳染性偏高、不發燒無症狀、不容易被鑑別、致死率降低)比原型更有傳染性,於是人們更容易感染變種病毒。 == 武漢肺炎愈來愈像流感 說到這裡我就笑了。去年六月,我在防疫諮詢會議(現在應該解密了),向主席李O穎醫師和林O延醫師簡報,提出「武漢肺炎流感化」的觀察。我主張防疫工作繼續下去,遲早武漢肺炎會和流感一起管理,因此當武漢肺炎的疫苗出現以後,也會出現目前不同流感病毒株影響當年度流感疫苗保護能力的情況。 現場醫師與公衛官員聽了心裡都有數,但他們不敢公開對民眾講,否則一定被砲轟到體無完膚,認為官員草菅人命。盲目的民眾受到白藍黨的蠱惑,會要求像SARS一樣,「完全撲滅」武漢肺炎。 來不及了真的。真的來不及,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沒有得到控制,已經擴散到全世界了。如果說SARS病毒是中共生物武器研究所不小心釋放出來的廢棄物,武漢肺炎病毒就是「生物武器產品」,是中共刻意製造出來,故意擴散到全世界,用於對付這整個世界,拉低這個世界的素質,以便偷雞的中國乘機迎頭趕上的秘密武器。 只是中共美夢雖好,但病毒不聽使喚,在世界各地演化出不同的病毒株,然後新的病毒株,反覆回頭衝擊中共薄弱的公衛系統,讓中共有苦難言,偷雞不著蝕把米--直到現在,中共還在不時對特定城市或區域實施封城,每次為期至少半個月。 == 打過疫苗.武肺變感冒 你知道流感有好多病毒株對不對?每年政府給老幼施打的公費流感疫苗,都「不是針對單一病毒株」,而是針對「數種經超級電腦模擬出來會引爆大流行的病毒株」。你不信可以自己深入蒐集資料,印證看看我有沒有在糊弄你。 簡單講,今年底的流感疫苗,是依據電腦於春季跑出的今年冬季流行病毒株的預測結果,針對其中最有威脅的那幾隻病毒株,於夏季培育疫苗源體,然後在秋季量產,初冬時節運往世界各國,大規模施打。如此一來就能讓接種民眾最大程度地避免死亡。 對,你沒聽錯。雖然我知道你很失望。 你以為打了流感疫苗,就不會得流感,是不是?事實是,你打了流感疫苗,還是有機會得流感,但你因為流感而演變成嚴重肺炎的機率大減,因流感而死亡的機率也就降到微乎其微。 同樣的道理,你打了兩劑武漢肺炎疫苗,無論你單打雙打混打,你還是有機會得武漢肺炎。同樣的道理,你打了兩劑疫苗以後,因為得武漢肺炎而出現重症病情的機率驟減,死亡機率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我才說,打過疫苗.武肺變感冒。感冒會死人嗎?會啦,還是有人重感冒死亡,只不過那個機率真的很低。 == 怎樣處理疫苗謠言 現在這時候,謠言變種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議。我聽說的最新謠言是「疫苗要挑選O種和▲種混打,而且打完疫苗要多喝某牌酸梅湯,才會有效」。其他蠢到無極限的謠言,恕我不想理會。 我是從SARS時代忙到現在的老防疫了。我不是醫師,但我累積了很多防疫經驗,尤其是個人保護方面。甚麼?你問我是哪方面的經驗?同行的人都倒下去了,只有我平安走出來,這樣的經驗,你要是覺得沒用,請你平靜地離開,我沒甚麼要詳細辯解的。 那些疫苗謠言,你都不用理會。王野爺給你的務實建議如下。 1.你先打一種疫苗,如果打完以後感覺不錯耶,那麼第二劑請你打一樣的疫苗就好。 也有醫界人士散播謠言,說某疫苗打一劑沒事,打第二劑會生不如死--你要願意相信這種無稽之談,那我也沒辦法,你就信吧,我又不欠你甚麼,對不對?我有那個義務,說到讓你開心為止嗎? 2.你先打一種疫苗,如果打完以後生不如死,我不反對你換疫苗混打。不過如果是我,第二劑我一定會再打相同的疫苗,因為第二劑的反應一定比第一劑輕微。 3.關於疫苗混打的好處與壞處,我連討論都懶,因為只要疫苗能保護我「免於變成武漢肺炎重症」,我打疫苗就達到目的了。 我再強調一次,武漢肺炎疫苗的明確效果,就是在你打完疫苗後,如果不幸又感染了新的病毒株,你能「免於變成武漢肺炎重症,顯著降低死亡機率」。 == 你要是聽得懂王胖野爺在講啥,以後你每晚睡得安穩,打疫苗也會毫不擔憂。就是順順地打兩劑就好了,打甚麼都沒關係,但務必要記得,趕快去打,打到甚麼算甚麼。 順便提供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今年五月初,第一批英國AZ疫苗入境。當時因為國民黨勾結紅色媒體,鋪天蓋地反覆造謠,指稱打了AZ會死,因此連某些醫護人員都不敢打--即使英國女王和總理都打了。政府為了不浪費疫苗,宣布開放第一類到第三類人員都能打。 我符合資格,馬上就去登記,並在5/19打第一劑AZ疫苗,反應極為輕微,完全不影響日常生活。打完以後,才剛滿一個月,國內開始出現檢驗武漢肺炎抗體的試劑,我跑去檢查,結果為陽性(+),意思是說,我已經對武漢肺炎有免疫力了。 7/16我去打第二劑AZ,同樣沒有不舒服的反應,但隔天肩膀痠痛是免不了的--這是打肩膀三角肌的肌肉針都會有的反應,並非只有打AZ疫苗會這樣。
Jeffrey Wang 2021-07-18
Wikipedia也淪陷了

Wikipedia也淪陷了

07/16/2021星期五 我們都知道,以網路立場而言,推特,Facebook,Google全部都淪陷了,現在連網頁上的百科全書Wikipedia也落入左派編輯之手。 Wikipedia創始人之一山格Larry Sanger星期三在一個網路電視LockdownTV的訪問中,譴責這個原本立意是要做到沒有政治立場的網頁,已經淪為左派的宣傳機器。他引用Wikipedia上面有關拜登總統的介紹做例子,說裡面的內容全部是一面之詞,你看不到一句共和黨人對他的看法。他說,他跟Jimmy Wales在2001年創立這網頁時,宗旨是兩方面的意見都要擺進去。而這篇介紹中有關拜登跟烏克蘭之間的關係只有一小段,亨特拜登的好幾單負面新聞完全都沒有提到。他說,你可以將這篇報導當作是左派的宣傳稿。 相對的,川普的那一篇文章,則充滿了負面的批判,他跟中國的貿易談判,概括一句話說是跟中國展開貿易戰,新冠肺炎(佔了幾十段的篇幅)的結論也是說他反應太慢,甚至推動謊言。連他家族的基金會,都引用華盛頓郵報的一段文字,(沒有證據的)說牽涉到非法及違規行為。甚至說他在2020年敗選不接受結果,鼓動支持者造反。此外性醜聞傳言,掩口費,子女的利益衝突,說他支持右翼團體,逃稅,移民,圍牆,外交,口出狂言…等等全部是負面的,幾乎全部是民主黨的立場。 這不是山格第一次批評Wikipedia有立場的偏頗。他自從2002年離開這網頁,已經不只一次做出類似的批評。 Wikipedia的編輯原則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編輯」,但是山格說,這個特色已經被廣泛利用,好多文章都成為左傾文宣。 Wikipedia一位經常參與編輯的Jonathan Weiss曾經提出解釋,造成這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參與編輯的讀者中,多數是學術界及新聞界人士,而他們多數立場偏左。他說:「你很容易找到一個公開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要找一個保守派,甚至中間偏右的人都很難。」他還說,目前特別是有關政治介紹的文章,非左派幾乎沒有立足之地。即使一名保守派做了一些編輯(改寫),立即會被更多其他人加以刪改。 但是這說詞無法解釋今年二月時,當共和黨內的反川普勢力組織The Lincoln Project發生醜聞時,(一位創始人John Weaver被發現利誘未成年男孩跟他發生性關係,以及多位成員濫用公款),Wikipedia卻宣布這篇文章是semi-protected,表示不容許任意修改,很多川普支持者無法將這些資料加進去。結果那篇文章中就根本不提這組織的性醜聞指控及另一單醜聞。甚至說John Weaver離開林肯計畫是因為「心臟病發」。這就是掩飾加說謊,這就不能怪外面的編輯,純粹是Wikipedia高層的做法了。 此外Wikipedia中有關共產主義的介紹,集中於介紹這種哲學思想,理念,有關蘇聯部分只有三小段文字,完全見不到共產主義在20世紀造成多少人命傷亡,例如史大林及毛澤東造成的人為飢荒死了多少(千萬)人,甚至沒有提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這篇文章的有關中國共產黨部分,只有毛澤東思想的介紹。裡面提到的中國部分,也只有鄧小平之後的經濟改革及開放。似乎前面毛澤東禍害的四十年都不存在。也沒有提到北韓,古巴,委內瑞拉等現狀。難怪今天的年輕人對共產主義只有幻想,沒有實際的了解。 前面那位山格說,Wikipedia有一項改寫政策,其實就是現在流行的「虛假的新聞平衡」journalistic false balance,他們用在所有地方,其實就是操控輿論。 Wikipedia今日的地位等同過去的大英百科全書,居所有網頁受歡迎度的第13位,但卻是一個無正當規管的自由發表網頁。
袁曉輝 2021-07-17
地方要五毛,中央給ㄧ塊,張麗善竟不要

地方要五毛,中央給ㄧ塊,張麗善竟不要

重大建設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人民一定希望政府縮短開發時程,最好規畫周延並一次到位,雲林縣政府卻不然,中央高瞻遠矚將「褒忠農業機械科技園區」改全區270公頃一次開發主導工程計畫,土地國有,整體開發完全不勞雲縣府費心,身為縣長理應替縣民高興,向中央感謝,詎料,張麗善竟炮打中央,還將環保署考量可能影響周遭環境的善意,扭曲為攪局,誠如地方要五毛,中央給ㄧ塊,張麗善竟不要,讓人想起她把台西綠能專區的19億硬生生推掉,實在不知所以。 產業的發展需要時間孵化生成,大糧倉有機農業專區和褒忠產業園區毗連,後者從原來99公頃分兩階段開發,躍進為270公頃一次開發,讓開發案一次到位,兼顧環境友善,才是農工並重的產業永續上策。 說到農工並重,光一個六輕,尤其是台塑石化的設籍,雲林的重工產值在六都之外屬一屬二。雲林的特色可以當only one,不需要跟別人搶the one,「農業首都」的方向如果不對,何來之後連績多年農業產值全國第一,張麗善還拿此大作外宣。 至於科技農業,荷蘭與丹麥的成功例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荷蘭是工業及服務業大國,人均農業GDP產值還可超過非農業,可見農工並不並進,不過是稻草人不堪一擊,關鍵是自己做了什麼,不管士農工商,不守規矩的家族,人才資金都不會想來。 大糧倉有機農業專區和褒忠產業園區毗連,後者從原來99公頃分兩階段開發,躍進為270公頃一次開發,讓開發案一次到位,兼顧環境友善,才是農工並重的產業永續上策。(本報資料照) 試想,一個引進焚化爐貪污定讞、服刑提早外役監假釋、又特權插隊打疫苗,長期壟斷農產運銷,當農民的高層貴族,開採陸砂破壞生態…就像早期的軍閥,只為了自己家族的財富與權力者,怎麼會懂人民的辛苦? 最後,那位老以布爾喬亞中上和中產階級心態鄙視台語和非洲的蹩腳代寫,以為是替主子大吐了怨氣,其實適得其反,通篇論調在在曝露張麗善歧視種(國)族、如豆目光之短。 (作者為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
蘇勳璧 2021-07-17
陳時中部長忍辱負重

陳時中部長忍辱負重

看到這張圖 突然很想笑又想哭 原來台灣早在去年10月 就跟AZ簽約 結果死拖活拖就是不能講 過去這半年被國民黨跟民眾黨 每天打 每天罵 都不能講 怕到時候曝光 中國就來了 指揮中心十足的悲情 陳時中部長十足的忍辱負重 原文在此: https://www.isranews.org/....../100580-ASTRAAA00.html...... 泰譯聞 นักแปล กระแสไทย-ไต้หวัน   【做代工的風險】‧應該陸續有人看到AZ跟泰國公衛部長之間的通信被外流的消息,這邊簡單從泰國人的觀點解釋一下這件事。 一開始這個新聞是網路媒體ISRANews爆出來的,但沒有立即受到關注,後經一位學者Sarinee Achavanuntakul轉載並提出質疑後才引起大量轉發跟討論(她的貼文已達17,000次轉貼) 台灣人在這份文件裡面會看到的是台灣為同組內最早簽約的國家(去年10月),這證明了台灣確實很早便已著手購買疫苗,但疫情的變化難以捉摸,生產地產能被影響的結果才導致疫苗到貨延誤。 但泰國人在這份文件裡看到的,是他們公衛部門最初竟然只跟AZ訂購”每月”300萬劑的量,是後來才被AZ公司提高到每月600萬劑(根據文字敘述。表格內則為總量,單位為百萬) 這表示泰國公衛部門打從一開始就打算大量給泰國人打___? 另一個問題是,大部分泰國人一直以為他們的AZ代工廠只負責東南亞國協成員國,所以上個月蔡總統的訪問因為翻譯錯誤而引起泰國人討論的時候(確實是翻譯錯誤,主流泰媒後續也都有做澄清報導了,但台灣還是很多人拿這來講,算了),有些死忠挺巴育政府的泰國人(sa-lim),就很酸地拿COVAX分配圖說台灣是要跟中國廠拿吧,幹麼提泰國。 結果這份文件流出來時才發現,AZ泰國廠不只要扛東南亞各國的訂購量,原來也要負責台灣跟馬爾地夫,泰國平均下來只能拿到總產量的1/3左右而已。 這件事想必泰國政府、AZ公司和泰國民眾之間還有得吵。 #報導原文連結見留言區    
周軒 2021-07-17
7月17日台灣染疫個位數

7月17日台灣染疫個位數

7月17日(六)台灣染疫個位數,感謝陳時中、王必勝們以及大家共同努力防疫,大家一起加油,朝零確診邁進! #全國等雙北 #大家一起加油 #戴口罩勤洗手宅在家 7/17本土個案減至8例 陳時中:三級警戒降級可能性高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170032.aspx 東京奧運開幕在即 日本疫情連3天單日增逾3000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170047.aspx 韓國連11天日增逾千例 濟州島遭擠爆將升防疫警戒 https://www.nownews.com/news/5328731 泰國疫情失控! 每日確診人數超過1萬人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06849 越南單日新增3336例確診 連續第二天單日確診破3000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607196 印尼連3天日增逾5.4萬 超越印度成亞洲疫情熱區 https://www.nownews.com/news/5328590 馬來西亞單日確診又破萬 添1.3萬人染疫創新高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07/5604647
只是堵藍 2021-07-17
破解藍營抹黑本土疫苗話術

破解藍營抹黑本土疫苗話術

#一個接一個 泛藍的政客們一個接一個抹黑,從小英到陳時中,從唐鳳到陳建仁,一個輪著一個抹黑這些在民眾心目中有著正面形象的抗疫英雄。企圖兩面下手,唱衰疫苗也對防疫英雄潑髒水。 最新的受害者,就是這幾天被藍媒跟國民黨炮火猛擊的前副總統「大仁哥」陳建仁,先是王鴻薇的放話,接下來藍營又質疑陳建仁有特權「可以提早知道解盲結果」,加上藍媒跟藍營側翼煽動,無辜的大仁哥,就這樣被假風向抹黑了。 但藍營故意隱瞞不說的,是早在陳建仁前副總統知道解盲結果前,就已經有民眾比他先解盲 + 被通知。此外,因為配合二期測試的醫院有許多家,每一間醫院通知受測民眾結果前,都還要經過自己醫院的【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開會審查,你想每個醫院開IRB會議的時間會一樣嗎 ? #不過為了抹黑高端跟聯亞這兩間國產疫苗 從藍媒影射炒股、到抹黑實驗結果、到鬼扯董事會名單、拖陳建仁下水.......藍營接下來,又會有什麼新把戲呢 ????? 為什麼國民黨政客跟泛藍支持者,這麼憎恨台灣,連台灣自己努力研發的本土新冠疫苗,也要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咧 ?
TW觀察人 2021-07-17
我是高端疫苗受試者

我是高端疫苗受試者

2月時因工作之故,聽到台大醫院主持國產高端疫苗臨床測試的醫師透露,當時二期臨床受試者招募不順,擔憂影響國產疫苗研發進程,當下就答應報名當二期臨床的受試者,也再度推薦台大醫學院蔡甫昌教授主編的《我應該參加臨床試驗嗎?》私心認為,所有打算參加臨床試驗的人都應一讀。 2月不久就接種第1劑,第1劑接種後完全沒有任何感覺,每天填寫受試者日誌時,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打到「生理食鹽水」,隨後,3月22日接種第2劑,接種第2劑當下立刻有些微不良反應,像是宿醉的頭腦脹痛感,注射的左手臂部位也非常痠痛,這樣的痠痛,部分接種莫德納疫苗者的身上也看得到,有人稱為「新冠手臂」,就姑且稱之為「武肺手臂」。 「武肺手臂」持續了大約2週,有時同業不小心碰到注射部位時,那可真是痛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差點暈厥倒地,但幸好過了2週後,痠痛感就緩解,也因為這樣的不良反應,醫師告知我打到的應該是真正的疫苗,而非安慰劑。玩笑話,現在如果要讓接種莫德納疫苗的人倒地不起,拍打他們的注射部位肯定沒錯。 到了5月中旬,本土疫情爆發,原本乏人問津、但明明效果很好的AZ疫苗,頓時炙手可熱、人人搶打,當時我內心深感慶幸,也非常感激當初邀我加入臨床測試的台大醫師,我不只打了兩劑完全的疫苗,雖然該款疫苗還沒取得EUA,但不管如何,有打還是比什麼都沒打來得強,若把病毒比喻成敵軍,至少我不是單單只用肉體相搏,雖然還不知道這疫苗是機關槍還是只是根木棍,但好歹也讓工作必須經常深入各種一線現場的我,安了不少心,尤其在疫情正熱時,深入疫情重災區的環南市場不少次,因為接種2劑完整國產疫苗,讓我至少少了那麼點擔憂與焦慮。 注射國產疫苗的部位會有痠痛感,這種痠痛,部分接種莫德納疫苗者的身上也看得到。(資料照)   昨日接到台大醫院詢問我是否願意加入銜接測試,也就是說若願意加入,就可以提前知道我到底是打到真疫苗疫或是安慰劑,三下五除二,立刻報名! 日前看到藍營北市王鴻薇議員,攻擊同樣參加二期臨床測試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說只有陳建仁才知道是否有打到疫苗等胡說八道的言論,同樣身為受試者,對於這類攻擊,有著同仇敵愾的憤怒,明明事實並非如此,卻要白的說成黑的,受試者用自己的健康做為賭注,投入國產疫苗的測試,卻被如此奚落,天下豈有這等道理? 昨天傍晚接到台大醫院的通知,我打的是真正的疫苗,當下心中喜悅萬分,對於高端疫苗,如果未來可以順利取得EUA,本人誠心推薦,很適合不太能請假的人來接種,因為該款疫苗的不良反應極低。 以本人經驗,不論是打第1劑、第2劑,每天都可以工作、操持家務、帶小孩零零總總等操勞14個小時以上,社會上有很多人不一定可以承擔接種疫苗後的幾天放假成本,或者對有些人來說,放假等同於少了收入,對於這類型工作樣態的人,如果高端疫苗取得EUA,這是款很適合的疫苗,保證接種當天、隔天、每一天,都能非常勤奮地投入工作;至於如果想變身萬磁王也沒問題,畢竟本人沒洗澡前,隨時也都能吸起湯匙來。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艾瑞莎 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