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美中天津論劍
美中兩方26日在天津對話,美國副國務卿雪蔓(左)要求對武漢病毒來源調查,立即被中共拒絕,雙方對話火爆。圖/擷自白宮flickr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的訪中行程,經過折衝談判,26日兩國在天津對話,而習近平正飽受河南洪災災情困擾,《德國之音》記者在鄭州採訪災情,被羣衆包圍驅離,群眾認為外國記者沒安好心,專寫中國黑暗面,老共洗腦中國人仇外意識正在發酵。 會談這天,卻傳出中共打壓在美國上市的補教企業,包含好未來,新東方都暴跌超過60%,香港股市一天下挫1500點,看好中概股的華爾街,更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 中共政權加強監控赴美上市企業,涉及政治內鬥和防止資金出逃目的,「滴滴出行」股票至今已經跌掉25%,如今再把劍刀指向補教事業,認定教育不可賺錢,這個企業市場有三兆人民幣,即將走進歷史,美國政府已經公開出面喊話:要求中企應該加註政治干預風險,並警告美國投資人,不要把資金投入中國企業,以免變成韮菜,從很多跡象來看,美中金融脫勾不是單向行動,而是雙向,7月初,美國國務院、財政部、商業部罕見對美國在港企業發出示警,因為已經有在港美籍人士不明理由被逮捕,香港自由市場正在惡化。 美中金融脫勾雙向進行 從目前透露的內容,這場對話比阿拉斯加談話更火爆,傳出雪蔓要求對武漢病毒來源調查,立即被中共拒絕,老共抗拒調查以外,還利用黨媒收集五十萬人連署,要求調查美國掩蓋病毒來源,這場天津對話,注定是一場高層吵架。 行前,中共黨媒提高姿態,稱呼雪蔓是來中國補上課,態度相當傲慢,可以看出來,老共戰狼醜態,恐怕很難改,王毅對雪蔓提出四點要求: 第一、中共的共產主義治國道路,不會因為外部勢力而改變,共產主義道路是中國人的選擇,永遠不變。 第二、美國不應該夥同西方國家企圖阻擋中國發展,美國陰謀不會得逞。 第三、新疆,香港治理是中國內政,不容干預。 第四、台灣和中國同屬於中國,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不會改變。 很顯然,雪蔓對王毅四條款,基本上沒有回應,因為雙方看法南轅北轍,雞同鴨講,很難得到共識,天津對話最終火爆收場,這也是行前早已料到,表面上,中共給美國下馬威,其實老共只為了逞口舌之快,把年底拜習會拒於千里,天津對話正式宣告美中冷戰來臨。 美國相繼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軍事重點擺在印太地區,演習日漸增多,所以雪蔓並非單獨出行,布林肯來到印度,奧斯汀在東南亞行動,而菲律賓在疫情肆虐後,也從親共變成挺美,看來,老共在國際上將變成孤狼,孤狼忘了自己孤單,還胡亂咆哮,在天津會談如此高調反美,雙方裂痕無法修補,美國也只能被迫聯合盟友,對紅色中共政權進行裂解了。 作者指出,天津對話正式宣告美中冷戰來臨。示意圖/取自聯合國貿發會網站
洪博學
2021-07-27
東京奧運與國運
隔五十七年,東京主辦兩次夏季奧運,兩次都反映日本與台灣的國運,和在亞太地區的新角色。 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象徵日本完成戰後經濟重建,以政經分離口號,展現打開國際市場,進入中國的企圖心,但琉球還在美國託管之下。兩蔣統治的台灣,外有盟邦外交轉向的壓力,內有台大教授彭明敏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內外交迫,一片愁雲慘霧。 台灣以「中華民國」的旗號參加一九六四東京奧運,抱鴨蛋而歸,而拒絕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選在東奧期間試爆核彈,徹底打破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夢,黨國臉上無光! 二○二○東京奧運受武漢疫疾威脅延後一年,仍淪為有比賽無觀眾的冷場,但這次東京奧運標誌日本決心承擔維護地區和平的角色。它建軍不只為自衛,還要維護集體安全;日本安全與台灣相連結。 兩次東京奧運之間,世局鉅變,美、日本都先後承認中共政權;冷戰結束,蘇聯瓦解;琉球交還日本;而在兩蔣辭世後,台灣完成民主化,堅持自己獨立主權身份,與中國一邊一國。 所謂崛起的中國,對內極權,對外霸權,它不但未扮演穩定局勢的責任,還直接挑戰以法律為基礎的戰後秩序,更隱匿武漢疫疾,不負國際責任,造成全球經濟與人命的重大損失,引起普遍疑忌。 日本深受中國威脅,在美國支持下,承擔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角色,與美、英、澳、法協同在南海及東海軍演及海上自由航行,並加深與台灣的合作,以行動維護舊金山和約規範的戰後現狀。 在這種新局勢下,台灣兒女以尚未正名,但有異於中國的旗幟與名號,參加東京奧運,NHK和美、韓國際媒體,坦誠直呼「台灣隊」,這象徵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1-07-27
世紀洪災 鄭州浩劫
中國河南鄭州發生超級洪災,生命財產損失慘重,繼武漢爆發新冠病毒後,又一次震驚全世界。由於中共慣常控制媒體,將災情當成「國家機密」,真實內幕,譬如確實死亡人數等,外間不易得知。不過,憑著一些走漏的新聞片段以及一般人對中共的認識,想了解真實詳情其實也並不太難。 首先,這場浩劫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按照中共官方的說法,這次超級強降雨,是「5000年一遇」。這樣的說法已經遭網友質疑,中國有氣象記錄才70多年,這「5000年一遇」根據的是什麼?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使用「5000年一遇」這種誇張說法,正顯示了這場災難的嚴重性。中國的異議人士王丹就毫不客氣的譏諷中共「早晚會宣布某場天災是『宇宙大爆炸以來不遇』。」【鏡周刊】 中共對洪災的報導集中在「強降雨」的強度,被網友嗆是「甩鍋給老天」。「強降雨」是老天下的,黃河的水是老天降的,但是,水庫和堤防可是人造的,地鐵和隧道也是人造的,其他氣象預報、防災工作都是人在搞的。將洪災原因「甩鍋」給千年一遇的強降雨,恐怕騙不了多少人。共產黨沒把公共建設做好在先,防災與救災又顢頇怠惰於後,恐怕才是造成這次世紀浩劫的根本原因(請參考【水庫洩洪造成衛河決堤 河南多地告急】)。中共官員唯一做得好的工作就是事先不預警的偷偷洩洪,捅出了大紕漏以後又封鎖新聞、軍隊接管現場,這就是他們的本事。 鄭州洪災中,地鐵淹水慘況。 其次,水庫洩洪在台灣很常見,沒什麼大不了,但為什麼在中國就會變成大條代誌,幹嘛不肯事先通知,要偷偷的放,害得住在下游的人措手不及而造成巨大的財產和人命損失。這個答案是中共的體制問題,放不放水要請示上級,由上級決定。在上級眼中,水資源就是財富,非不得已怎麼肯放?等到要垮壩了才不得已緊急洩洪,又不願意為給下游居民造成的災難負責,於是只好偷偷放了,事後再死皮賴臉的否認,把災禍全推給強降雨,這就是中共各級政府的SOP。 這回鄭州大災難另外又有一個因素,就是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於災前下達「五不」指令,包括「水利設施不出事」與「重要交通不中斷」,這兩個「不」加起來,正好天衣無縫的造成水庫大洩洪與地鐵隧道大泡車淹死人的意外。 鄭州洪災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救災防汛視訊會議時說,對地鐵、隧道等要有保障安全的硬措施,「寧可過一些,該停就停,該封就封。」【路透社】。這當然是事後諸葛馬後炮,對已經造成的災難毫無助益。李克強的話也印證了鄭州洪患確實是人禍造成的,他顯然洩漏了國家機密。至於該不該懲處徐立毅,那要看他的後台夠不夠硬了。 京廣隧道一角:被洪水衝擊的汽車。 再其次,鄭州市這回到底死了多少人?這個答案恐怕永遠不得而知,它是「國家機密」不容置疑。單就京廣隧道來看,它的長度近五公里,寬度為六線道,又適逢下班高峰時段,水勢又大又急,五分鐘,3到6米,不論你怎麼算,都應該有超過千輛汽車泡湯,更多的人被淹死,官方發布的淹死小貓兩三隻,只能騙騙小孩。中共在過去地震、高鐵車禍、以及去年發生的武漢肺炎疫情等災難中都對死亡人數極力隱瞞,人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請參考【屍體燒不完!河南洪災驚傳5萬人罹難 官方下令掩蓋災情真相】) 最後,很多人會問,這麽嚴重的災禍,又距離北京那麼近,為什麼中央連一個副總理級的官員都沒有到場關切?習近平甚至還遠飛到西藏去視察,沉浸在熱鬧歡喜的場面中。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們可能涉及了一個邏輯問題:鄭州水災嚴重不嚴重,要中央說了算。中央官員都不來關切,正表示了這個水災「不嚴重」。在中國,哪一年沒有水災?哪一次水災沒淹死人?動不動就要中央級官員親自前來關切,他們日理萬機,哪來那麼多時間?總理李克強不是已經下達指示了嗎?地方官員遵照指示辦事不就成了嗎? 回憶中共政權的歷史,抗美援朝死了上百萬人,「三年自然災害」死了上千萬人,共產黨人眼睛都不眨一下。鄭州洪災嘛?小 CASE 啦。 中共政府又不是台灣政府,隨便來一次颱風,總統、閣揆就趴趴走,一點尊嚴都沒有,這是中共體制上的優勢,你們懂不懂? END
coapman
2021-07-27
布拉格之春後的小故事
說到捷克,我有時會想起米蘭•昆德拉提過的一個小故事。那是發生在1968年,華沙公約組織以壓倒性兵力掐滅了布拉格之春。有一天,昆德拉開著車,在路上被佔領軍攔下來搜查。 搜查結束後,現場指揮的蘇聯軍官詢問昆德拉:「您感覺怎麼樣?您有什麼感想?」接著又說:「這一切都是大大的誤會。但這會解決的。您應該知道我們是愛捷克人的。我們愛你們!」 蘇聯軍官講話時的態度沒有惡意,也不是嘲諷,但卻讓人有強烈的荒謬感。這意思彷彿是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可以使用武力對付你。以昆德拉的原文來說,這種心態就像這樣: 「為什麼這些捷克人(我們是那麼愛他們!)不願意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用跟我們一樣的方式生活?多麼遺憾,必須使用坦克告訴他們什麼是愛!」 這是一種恐怖情人式的政治思維,是情感勒索在政治領域中的應用。這種思維的基本構造如下:因為我對你有感情,所以你應該要順從我的感情;如果你不順從我的感情,那就是傷害我的感情;既然你傷害我的感情,那我就可以正正當當訴諸武力伸張我的感情,用幾十萬大軍從你身上輾過去。一言以蔽之:love justifies violence. 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是在將近二十年前。當時讀著讀著,突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許是巧合吧。畢竟,就如昆德拉所言:「歷史事件往往乾巴巴地互相模仿」。類似的精神構造,會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一再出現。說起來,我對捷克會有一點親切感,大概是從這個小故事開始的。 扯遠了。總之,謝謝捷克捐贈疫苗給臺灣。 --- 註:以上故事出自米蘭•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郭宏安譯,上海譯文2003,頁3至4。至於「歷史事件往往乾巴巴地互相模仿」這句話的具體出處我不記得了,應該是出自《笑忘書》。
陳怡凱
2021-07-27
可以做不可以說?
作者指出,黃信介(右)和李登輝(左)認為台獨可以做,不可以說,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說,確實是安定政局的好辦法。圖/民報合成 台獨可以做不可以說。這句話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但在獨派路線之爭的論辯中,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聽在台灣人耳裡,特別順,特別有說服力。我記得最初好像是黃信介所說。黃信介在黨外運動中,一言九鼎。大家都尊敬他、相信他。而當時的背景是,李登輝先生根據憲法體制繼任總統,接著在一連串驚心動魄的鬥爭中,站穩了國民黨黨主席的位置。但是,國民黨內的舊勢力,尤其是一些『主子』意識特別強烈,沒有平等心、也沒有民主觀念的『中國人』,總認為台灣人當總統是『竊國』。在他們的心中,台灣人只能當他們的奴才,怎麼能當他們的總統呢?!另一個問題是,儘管李登輝是蔣經國欽點,對黨國也是唯唯諾諾(這是台灣人當時的印象),但是不曉得為什麼,他們就是不相信他。反而是黨外的黃信介,相信李登輝有民主改革的決心。族群、階級、統獨和黨派的分歧,自然會在民主體制的運作下,獲得合理解決。李登輝有沒有『台灣意識』,固然是很重要的信賴基礎。但是民主的信仰才是更廣大、更堅實的基礎。當時黨外運動中,有很多所謂的『外省人』參與,就是在自由和民主的價值上有了共事的基礎。而『可以做、不可以說』是不是黃信介和李登輝對台灣獨立的路線,在當時有這樣的默契,不讓李登輝承受過多來自黨外的壓力,我們不得而知。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說,這確實是安定政局的好辦法。 其實從國內方面來說,在解嚴前,台灣獨立既不可做,也不可說。解嚴後,人民有主張獨立的言論自由。只要不犯法,從事獨立運動也沒有甚麼不可以。在民主法治的體制下,台灣獨立是既可以說又可以做的。法律如何定義台獨?有哪一條明定台獨的甚麼行為、犯甚麼法?沒有啊!這就是為什麼以前國民黨要另訂『動員勘亂法』的原因。因此台灣人民,本來就有主張獨立和推動獨立的自由和權力。 李扁主政加速台灣化腳步 從執政者的角度來看,國內存在著獨派和統派。為了避免無端製造紛爭,政府在不必要的時候,儘量以『為政不在多言』為原則,避談統獨,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李登輝為了讓中國,和台灣的『中國人』放心,主導『國統綱領』的制定。說來有點不雅,這可以說是『放屁安狗心』之舉。後來李登輝對德國記者透露『特殊國與國的關係』的『兩國論』。算不算推動台獨呢?陳水扁在2000年,意外贏得總統大選,延續李登輝民主化和本土化的方向,算不算實質推動台獨呢?後來陳水扁更提出『一邊一國』的主張,這是不是推動台獨呢?不要說人民有主張台獨、推動台獨的自由。就連執政當局,都對台獨又說又做。天塌下來了嗎? 從國際環境來看,和平穩定的台海,似乎是中國故意設定的話術。中國虛張聲勢恫嚇台灣人,說台灣獨立就要動武。台灣的統派就配合演出,藉此壓制民進黨、恐嚇台灣人;另一方面也讓台灣遭受國際壓力,因為相關國家在這個地區有經濟利益的考量。除了經濟利益之外,美國還有全球戰略的考量,因此最主要的壓力來自美國。這一招在過去似乎很有效。但是2016年以來,中美關係一百八十度轉變。2021年以來,美日和歐盟各國,已經頻頻突破中國的紅線,大力支持台灣。最近美國三次軍機降落台灣機場,根本是故意要踩中國的紅線給中國看。既然世界各國都已經不再害怕中國的恫嚇,為什麼台灣還要自我設限?而且從這個局勢看來,統一才是對世界和平的挑戰。將來『統一』會變成『既不可說,又不可做』,是必然的趨勢。 不管其他國家有甚麼主張,台灣人一天不獨立,就一天要當國際孤兒,成為許多國家敲詐勒索的對象。並且無法擺脫中國的武力威脅和糾纏。統獨會成為中國操縱分化台灣的手段,也成為許多奸詐政客勾結中國、岀賣台灣的誘因。這對台灣是非常不利的。 台灣沒有國格,台灣人民就沒有人格尊嚴。『可以做不可以說』,正是台灣人小媳婦心態的悲哀。以後請不要再對台灣人推銷這張符咒了。為了台灣的國家利益和台灣人的尊嚴,台灣人應該光明正大地推動台灣獨立。不必偷偷摸摸,也不必自我禁錮。中國以統一對台灣苦苦相逼,反而把台灣加速推向獨立。這是天道所趨。中國人如果聰明,就應該放棄對台灣的逼迫,好好從事民主化的改革,讓中國人民也可以享受自由民主,過人過的日子。這才是順天應人的德政。 作者認為,為了台灣的國家利益和台灣人的尊嚴,台灣人應該光明正大地推動台灣獨立。不必偷偷摸摸,也不必自我禁錮。圖/擷自總統府、民報資料照,民報合成
陳銘堯
2021-07-27
疫情降溫後,東京五輪之「中華(台灣)台北觀點」!
前一段時間完全沒有動力下筆,每天被台北市令人崩潰的防疫指揮,以及「台北(民眾黨)市府團隊」如同垃圾訊息般的新聞操作,讓人完全淹沒在一股濃烈的厭惡感以及不可置信的無力之中... 在「台北(民眾黨)市府」的最後掙扎反撲、焦土作戰後,終於迎來了防疫降級的好消息!也讓人稍微可以喘口氣,看到「佩奇鮭魚」的再次發聲幫柯文哲收爛攤、轉移焦點,就知道我們157市長的防疫鬧劇暫時告一個段落了,普天同慶! 臺北市長柯文哲(左)與柯文哲夫人陳佩琪(右)。(資料照) 緊接而來的東京奧運,讓瀕臨防疫疲勞的台灣社會,重新聚焦在一件能紓壓解悶、暫時忘記緊繃的疫情生活的世界盛會! 不免俗地,這件事也成了另一個台灣人自我認知的新戰場:「中(華民)國/中華台北/台灣」,你是誰?我是誰? 事情可以從出發前的經濟艙事件起,一路延伸到中華奧會的官僚沉痾,再回到運動員的族群、國家認同,機會是全面開戰,但是讓台灣人(不包含親中人士)共同喝采的,不外乎兩件事: 1、台灣運動員獲得勝利、奪牌! 2、中國運動員被擊敗,尤其是被亞洲國家(含香港)擊敗! 這樣普遍的現象,也呼應2020年總統選舉的結果,蔡賴配的主軸—「民主制中」! 不過,這個方向有符合「台灣主體」意志的發展需求,以及長期目標「建立台灣人國家」願景嗎? 我想,台灣人在為「穿著中華台北隊服、高舉黨國標誌國旗的台灣運動員」歡呼、喝采的背後,應該要能夠反思,如何解決這個「表裡分裂、靈肉分離」的政治現實問題吧! 2018年,東奧正名公投的結果,與2021的今天,僅僅不過三年,到底,台灣人是要做「正正當當的中華民國人」,還是要做「實實在在心口一致的台灣人」? 難道「我是台灣人」只有在喊口號時才成立,喊完口號,就又心甘情願地成為「RO-China」服務奉獻的中華民國人、中華台北人嗎? (自營文字、藝術創作)
眠羅
2021-07-27
不就蔡壁如?
不就蔡壁如? 自由今天報導,有在野黨立委拿著中國製造的假資料,向周刊爆料,準備抹黑日本贈送台灣的AZ疫苗有問題。但週刊發現有問題,拒絕刊登。 這很明顯是蔡壁如啊!再說,某週刊就有當初配合蔡壁如造假,抹黑內政部的內線。 在野立委AZ疫苗假爆料企圖打擊政府 被媒體發現有問題拒處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17368 衛政機關頻遭洩密 不排除有內鬼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63156
曾韋禎
2021-07-27
台灣是共識
最近東京的奧運會,不同朋友有差異有趣的立場,大部分替台灣隊加油和唱衰中國隊,有幾個說絕對不替「中華台北」加油,也有幾個換上「中華隊加油」的大頭貼。最多人的部分當然就是共識,上次去柏林馬拉松,謝志偉大使在歡迎宴會上表示:雖然大家有一些不同意見,但「台灣是共識」。有不少台灣跑者帶著那面旗子,當時我一直跟那面所謂中華民國國旗保持距離。 今天看到有人在呼籲不要唱衰中國隊,言論上不敢用體育與政治無關這樣的論點,而是說中國在體育的表現上比我們強太多,我們沒有必要進入這個渾水的戰場,可以選擇政治、軍事或什麼其他領域跟中國競爭,真的很鬼扯。 最近美國國務卿拜訪北京,更加撕裂兩國的關係,主要兩個重點是中國粗魯地摧毁香港的自由,還有新疆的集中營違反人性尊嚴的基本價值。 在 1936 年冬季奧運會時,希特勒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表示:我們希望在這幾週內向世界證明,德國人有系統地迫害猶太人只是一個謊言。 中國共產黨政府用他優秀運動員在奧運的表現,要讓全世界都相信在鄭州隧道兩百多輛車被淹沬的情況之下,只有四個人死亡。 混雙冠亞季軍桌球隊的照片,冠軍日本在中間靠近右邊的季軍台灣,跟左邊的亞軍中國的保持社交距離。還有射箭冠亞季軍韓台日一團和氣打成一片的情況。呈現了這個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對那種政府獨裁、人民順服,沒有自由、民主、人權,散播武漢肺炎生化病毒的國家,感到厭惡! 台灣是共識,幹爆中國隊!
李忠憲
2021-07-27
防疫矛盾題
BNT疫苗。(美聯社檔案照) 疫情,給小至個人,大到國家,帶來了全新的課題。在防疫政策的公共辯論之中,其實不怕反對,所謂「正反合」,可以得到不斷的進步。最怕的是反對者的自我反對,這種矛盾現象,充斥在這波變種疫情的過程裡,說明我們的政治人物對於議題的掌握能力,恐怕求個六十分及格的並不多。 反對者的自我反對,多半是到底在追求什麼目標,連自己也搞不清楚。最近一個例子就是有關「疫苗護照」的提問,會關注這個題目的國家,多半有兩大目的:一是希望藉由施加嚴律,來提高疫苗接種率;其次是政府有意邊境鬆綁,以此做為社會解封的前提條件,例如亞洲的日本,或是歐盟的好幾國。於是,透過施打疫苗就發給「通行證」的概念,給予進出國門或國內主要設施的方便,做為爭取公民認同的誘因。 這種構想,其實目前並不是世界各國普遍的主流政策走向,甚至在若干國家,包括澳洲、法國、義大利和希臘等國,紛紛爆發了群眾上街頭示威抗議的事件,這些國家崇尚自由的民族性,反對公權力對他們設置障礙。同時,疫苗護照要能成立,涉及與各國的雙向開放,無法一廂情願,拿日本來說,至今只談妥了義大利、澳洲、土耳其、保加利亞和波蘭五個對象,實用性相當侷限。 既然國際對疫苗護照的討論,仍相對冷門,加上歐盟上個月才正式通過將台灣納入安全旅遊名單,各會員國逐步取消對台灣非必要旅遊的入境限制,換言之,台灣人沒打疫苗也可以入境,這時一再執著於台灣的國產疫苗拿不拿得到國際疫苗護照的質疑,不是鑽牛角尖,就是針對性而來。何況,更關鍵的是,在變種病毒持續肆虐各國的現況下,台灣朝野政黨與主要民意,現在是把嚴守國境,放在監督政府防疫作為的第一位,唯恐再有破口,對國內社區造成衝擊,於是,寧可過度,也在所不惜。既然自己的邊境暫時根本看不到開放的打算,則又何來疫苗護照的迫切性與需要性?故而,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假議題。 類似這種自己都沒想清楚,以致自曝其短的議題攻防,隨時可見,不只一樁。另一個就是把BNT疫苗過度神話的炒作,一方面說BNT是目前最好的疫苗,一方面又說是唯一青少年適用,但是隨著今年各國新的研究陸續出爐,以及新的疫苗逐步研發,已經不斷在顛覆去年既有的有限認知。以色列近日已經把BNT抗Delta變種的保護率,從原先的六十四%,再下降至卅九%。這麼低的數據,所謂防止青少年把病毒帶回家給大人的說法,受到直接的挑戰。 而青少年的重症率與死亡率,各國都是零,BNT是不是這個族群最佳選擇的觀念,恐怕還不如蛋白次單位疫苗來得安全穩當,畢竟後者才是業經人類長期使用所熟悉的技術,較少不可知的後遺症。這麼說,並不是要將蛋白質疫苗另行神話,而是政治退位,客觀並呈,滾動檢討,才是成熟社會該有的疫苗態度。 一個社會愈有求知的容受度,就愈能淘汰不適任的政客,免於國人受到愚民手段的侵害。
鄒景雯
2021-07-27
國會的規矩
立法院民眾黨團發給四部會的公文。(民進黨團提供) 台灣遭受中國打壓而無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全球疫苗荒的情況下,發展國產疫苗是根本的自救道路,在野黨質疑、挑戰執政黨的政策雖是天經地義,一切攤在陽光下接受國人檢視,但立法權監督行政權仍需「合憲合法」,而非恣意擴展立委或黨團權限,否則將逾越憲政分際,恐禍國殃民。 立法院民眾黨團於立院休會期間,行文予金管會、法務部、外交部、衛福部,要求八月二日就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議題進行專題報告。民進黨團批評此舉「違法違憲」,呼籲行政單位不要出席;民眾黨團則反擊綠營亂貼標籤,拿不出具體違反哪一條法律。 對於一紙公文所引發的軒然大波,雙方各有主張,若要釐清爭議,須回歸民主法治。根據憲法第六十七條,立法院得設各種委員會。各種委員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到會備詢。由此條文觀之,邀請政府官員的權限在委員會。 另,依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十七條,行政院遇有重要事項發生,或施政方針變更時,行政院長或有關部會首長應向立法院院會提出報告,並備質詢。如有立委提議,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院會議決,亦得邀請行政院長或有關部會首長向立法院院會報告,並備質詢。 再者,現在是立院休會期間,基於上述法定合議制原則,若要邀請政府官員做專題報告,應由院長召集朝野黨團協商,並於全院委員談話會中決議,必要時經表決定之。 由上述條文可知,立法院有權邀請政府官員列席報告,但必須是基於合議制的原則下為之,否則單一黨團個別行事,隨意一紙公文即可令行政部門配合報告,豈非亂了套? 至於民眾黨團批評,自休會以來,黨團相當多的重要索資都遭各部會推託不回,但別忘了,立委有質詢權、預算審刪權,若認定這些部會藐視國會,那就開議後,拿出立委的真本事,而非濫權當自己是太上院。 「無規矩不成方圓」,立法院監督行政院,本就是民主制衡原則,在野黨賣力衝聲量前,請先學懂「國會的規矩」。
謝君臨
2021-07-27
我們是誰? 該有什麼樣的對外表徵?
雖然自一九八一年洛桑協議以來,台灣代表隊在歷屆夏季冬季奧運及遵循奧運模式的大小國際賽事,只能唯洛桑模式是從、以「中華台北」之名出戰,但今年東京奧運從開幕式的入場順序,以及現場轉播單位NHK主播的一句「台湾です」開始,明顯感覺來自東道國日本的善意,想要盡力幫台灣提高能見度,先不論東奧公投贊否的恩怨是非,日方的善意確實讓台灣人銘感五內。 但在此之外,台灣人對於自己所認同的國家,應有什麼樣的表徵,邏輯上就不是那麼一致。 為什麼筆者會這麼說?以東京奧運官方推特帳號廿四日柔道男子六十公斤量級獎牌榜的推文為例,金牌及兩面銅牌得主在姓名後都有國旗象徵其代表國家,只有來自台灣的銀牌得主楊勇緯姓名後沒有國旗,最直接原因係因洛桑協議連帶導致中華台北奧會必須持奧會旗出戰,而智慧型手機通用繪文字(emoji)的旗幟中沒有中華台北奧會旗,所以奧運官方推特帳號索性留白,但這樣的作法引起相當多認同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以下簡稱ROC國旗)為台灣國旗的各國推特用戶不滿,於是該則推文下的回文出現ROC國旗的大量旗海,回文中只有少數人堅持台灣尚未建國,而ROC國旗也不是台灣國旗,不能拿來代表台灣。 恕筆者直言,如此旗海大戰正是台灣認同與記憶錯亂的冰山一角。問題本質係因一九四九年底ROC中央政府遷至至今仍非其主權領土的台灣、本質上成為流亡政權後,不僅與台灣嵌合成一六四八年西伐利亞和約以來所未見的政治實體樣態,更透過教育及媒體等各種方式,使大量台灣人產生對ROC與其國旗、國歌等表徵的近乎條件反射式認同;而ROC當局在一九五○—六○年代國際局勢尚允許時,堅持係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未能自一中窠臼中脫出、透過住民公投建立新國家,導致包含國際奧會會籍在內的國際定位曖昧不明,等到國際局勢因美國帶頭轉向聯中制蘇而對ROC當局不利後,就只能以中華台北之類奇形怪狀的名義繼續維持國際存在感,連帶拖累台灣與台灣人。 如果台灣人未能從舊金山和約等國際法角度切入,認清台灣主權實際樣態及ROC當局實際地位,並採取適切行動來推進台灣建國及國旗國歌等表徵的更換,再多的旗海大戰也無法扭轉台灣尚待建國且尚無國旗的現實,而葡萄牙在國際生物奧林匹亞學術競賽篡改台灣隊籍為Taiwan-China的事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例。 (作者從事服務業、新北市民)
吳哲文
2021-07-27
日本人親眼看到中國對台灣的打壓
日本人終於親眼看到中國對台灣的活生生打壓 1.今天東京奧運開幕,205個代表團我相信日本人最熟悉的是台灣,但最不熟悉的卻是那個寫上「中華台北」而走在台灣代表團最前面的引導牌,那是什麼東西? 2.另一個奇怪的就是,為什麼其他代表團都是高舉國旗,只有台灣舉的是奧會會旗,不但唐突,而且是日本人來台灣觀光時從沒見過的旗子,也不是台灣總統府塔樓上懸掛的旗子。 3.當日本國營的NHK主播大聲說道「台灣進場」時,日本人才驚覺原來大會主持人所說的「Chinese Taipei」,就是台灣,直接突破盲腸。但為何要這麼麻煩?大會主持人為何不能稱「Taiwan」?為何讓大家都搞不懂原來這就是台灣隊? 4.日本人終於知道台灣不能在奧會稱自己是台灣的悲哀,就是中國的打壓而已;台灣不能舉自己的國旗,只能舉一個奇怪的旗子,也是中國的打壓。 5.中國打壓台灣的橋段,活生生的展現在日本人的面前,難怪當中國隊出場時,網路上的鄉民負評不斷。兄弟被別人欺負,沒看到也就算了,現在直接在日本人眼前演出。 6.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6月30日公布一項民調,日本是亞太地區對中國最反感的國家,88%的受訪者對中國抱持負面看法(台灣只排在第四)。我相信這場開幕式會讓日本人更討厭中國,更同情台灣。 7.還好日本奧委會也不是吃素的,這次各代表團進場是按照「50音」的順序安排,日本眾議員長島昭久透露:台灣是按照(台灣)的「た(ta)」進場,不是中華台北的「ち(chi)」。 8.日本技術性的表達不想接受「中華台北」,這對於保守而過去一向忌憚中國的日本政府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與突破,也顯示日本對台灣的體貼。但是當日本都敢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時,我們自己呢?
范世平
2021-07-23
以台灣為名
歷盡波折延宕,東京奧運終於開鑼。在全球飽受武漢肺炎肆虐之時,東奧注定要創下紀錄:它是史上唯一「零觀眾」奧運,首次以氫為聖火燃料,開幕式強調男女平等,日本文化特色演出,也適時表現世人與疫情共存的哀愁、團結、希望;「情同與共」(United by Emotion)的大會主題,更突出東奧特色。 一如各國,台灣對東奧的關注,主要在選手為國爭光的表現。同時,台灣也是一個分歧的社會,什麼事情都可吵成一團。事實上,三年前我們就已為東奧進行公民投票。改「中華台北」之名為「台灣」參加一案,在執政當局冷處理的情況,一千一百四十萬人投票中,以四十五%對五十五%的一百萬票差距遭否決,功敗垂成。 台灣尚未正名,國際媒體卻看不下去,紛紛反映真實,仗義執言。有如世人所見,日本公共媒體NHK以「台灣」稱我國隊,其獎牌統計和《紐約時報》不約而同,直接以「台灣」取代「中華台北」。東京鐵塔為東奧懸掛萬國旗,以我國旗取代「中華台北」梅花五環會旗。南韓MBC以「台灣選手進場」報導,電視畫面的國家簡介也是「台灣」(대만)。此外,美國NBC轉播中國隊進場,用了不包括台灣的中國地圖;中國官方為此暴跳如雷,指NBC「玩政治把戲」,「傷害了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感情」,「影響十分惡劣」。 值得強調,這次我國代表團進場,是按台灣的「タ(ta)」日文字母發音順序,而不是中華台北的「チ(chi)」。相形之下,台灣選手羅嘉翎週日奪得女子跆拳道五十七公斤級銅牌,東奧推特未附上國旗,即有中國人來亂,貼五星旗並叫囂「恭喜中國台灣」。「中華台北」按英文字面意義,可以是「中國的台北」,中國網民故意魚目混珠,我們卻不可自陷羅網。 台灣內部一直有一種看法,自認「中華台北」的「中華」,是「中華民國」,簡稱ROC。不過,ROC的自以為是,在這次東奧被打了一大耳光。緣俄羅斯因運動員近年使用禁藥事件頻傳,東奧只能以俄羅斯奧會(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 ROC)名稱參加。俄國是體壇大國,ROC頓成東奧奪牌勁旅,在獎牌榜名列前茅;英國《衛報》還張冠李戴,把俄國奧會旗誤植了中華奧會旗。 回顧台灣參加奧運,東奧其實也適時且巧合地提醒,五十七年前的一九六四年,東京第一次主辦奧運,台灣代表隊所使用的名稱正是台灣,且在入場名牌加注較小字體的中華民國。台灣在奧運被迫改名及旗歌,非如俄羅斯,因運動員系統性使用禁藥,主要是中國的打壓,加上台灣主政者「漢賊不兩立」的錯誤堅持,遺害至今。 在參與奧運的歷史,我國戰後曾分別以中華民國、台灣、福爾摩沙等名義出席。其間,隨著國際間中國代表權紛爭,從「漢賊不兩立」演變為「賊立漢不立」,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組織,且因中國崛起,近年打壓日甚,台灣隨之遭殃,常被強加「中國的」、「中國台灣」、「中國一省」等字眼,變本加厲。 其間,國際曾出現務實主張,如一九七六年蒙特婁奧運,加拿大總理老杜魯道要我國以台灣名義參賽,但遭蔣經國政府拒絕。後來,出現了所謂「中華台北」奧會模式,名稱、旗歌一律改易,一九八四年起以此模式參加洛杉磯奧運至今。曾在奧運短跑得標、且平世界紀錄「飛躍的羚羊」紀政,曾強調三次參加奧運,她所代表的國家都叫「台灣」,因而熱烈倡議「東奧正名」活動。 在國際比賽中,台灣運動員以TPE或中華台北名號參加,若非國際媒體說明,世人難知此隊來自何方?名不正言不順,這次東奧,日韓美等國際媒體直呼「台灣隊」,既簡單明白,也符合常識和事實。怪異的是,台灣反而有不少報導,至今仍以「中華隊」稱自己的國家代表隊,連國家通訊社也如此。 東奧關於台灣正名的事例,反證了「中華台北」模式的不現實,也凸顯在台灣認同已近三分之二的今天,類似「東奧正名」的台灣正名工作,自須努力以赴。最近,我國要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駐美代表處名稱改台北為台灣,也在美國國會有所進展,都是顯例。誠然,阻擋「台灣是台灣」,千方百計要讓「台灣不是台灣」的內外勢力強大,但在國際普遍關注台灣及台海情勢之時,正是積極推動以台灣之名,通行國際的良好時機。東奧已有好的範例,要在國際社會正名,台灣須自己先正名,主政者尤不能錯失邁向正常國家的重要任務與時機。
自由時報社論
2021-07-27
還記得H1N1嗎?
還記得H1N1嗎? #當時國光疫苗連一期測試都沒有! 國民黨就緊急授權,然後全民施打… 而2014的神醫柯文哲還公開喊話: 「那是一定要做的國防工業!」 如今武漢肺炎造成全球超過400萬死亡, #而高端通過二期及擴大二期臨床試驗, 甚至完成「#免疫橋接」試驗對比! 國民黨及檳榔黨則痛批政府 炒股、黑箱…. #臺灣有這種在野黨哪還需要中國武力威脅?
抓到了!這梗很綠
2021-07-26
辱華的人,其實就在中國
這幾年流行一個名詞,叫做「辱華」。藝人代言對中國政府不友善的產品,就有如驚弓之鳥,因為辱華;奧運中國選手不選好看一點的照片上報,也是辱華;報導新疆血棉花事件,還是辱華;稱呼台灣不是中國台北,同樣辱華,反正春城無處不非華、中國無處不辱華。對中國殫精竭慮效忠的小粉紅,不斷的尋找敵人,可是卻忘記了,辱華的人,其實就在中國。 例如鄭州市的災難。 中國鄭州市發生的災難,恐怕在中國共產黨垮台以前,不會有人知道真相是什麼了。畢竟人民日報已經定調:「7月16日以来,截至25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39个县(市、区)1464个乡镇1144.7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3人、失踪5人。」可是,所有的流傳出來的影像,都在證明死傷人數慘重,滅頂在地下道的上千輛車輛、被淹沒在地鐵裡的、哭喊著跟家人道別的乘客、拉住車門、不想被大水沖走、最後還是被沖走的婦人;非正式統計數字從上萬人到數千人都有,可是,官方媒體就這麼輕描淡寫的強調,「只有」63人死亡,5人失蹤。親愛的黨,光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影像,死亡或失蹤人數就不只63人好嗎?這已經不是睜眼說瞎話,而是視人命如草芥了。 河南省的人口,有99,365,519人,將近一億人口,發生了一年的降雨量發生在一天之內的天災,而這麼大的災難,卻「只有」63人死亡,5人失蹤?當外國媒體要去報導真相,卻要求不能做出有辱國家的採訪事實,那麼,到底是誰在辱華?好的,真的只有63人,可以公佈名單嗎?找不到家屬的民眾,可以報案協尋嗎?如果還是找不到,可以質疑國家的數字嗎?車子或房子被滅頂的民眾,可以請求國家公布水災原因,並且求償嗎?最後,在這樣的極端氣候下,往後可以預防嗎?這次漏掉了什麼,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呢? 不重要,「才」死了63人而已。所以,五月天捐了300萬人民幣、王力宏捐了143萬人民幣、羅志祥捐了50萬人民幣、楊丞琳、李榮浩捐了100萬人民幣,吳奇隆、劉詩詩、趙又廷、高圓圓夫妻也分別捐出100萬人民幣。林瑞陽、張庭捐出500萬人民幣、彭于晏捐出100萬人民幣、歐陽娜娜捐了50萬人民幣、王大陸捐了30萬人民幣、黃安則是捐了零元人民幣。這些台灣藝人已經捐出幾千萬台幣,雖說取之於中國、用之於中國,也算合理,但是,河南省「只有」63人過世,5人失蹤,有這麼嚴重,需要到這麼多愛國藝人鼎力相助嗎? 可見,鄭州的悲劇根本沒有這麼單純,但是真相呢?在台灣,會有媒體、檢察官、主管機關,一起想辦法找出真相;但是在中國,這是連談都不能談的禁忌。當天習近平正在西藏訪問,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問西藏,誰敢對這件攸關人命的事情說三道四?可是,這不才真正是污辱中國人嗎?中國共產黨面臨百年一遇的洪災,使用的方法就是輕描淡寫、掩蓋事實;面臨香港人要求自由民主,使用的方法就是以警察、司法鎮壓;面臨新疆血棉花事件,使用的方法就是抵制、要求藝人不得代言、新聞不得報導負面消息;面臨任何涉及台灣主權問題,使用的方法就是施壓、攻擊。祖國大好江山、一片美好,這才不是辱華;只要想讓祖國變得更好,暴露祖國的缺點,那就是辱華,是這樣嗎? 人必自辱而後辱之。中國人是無能為力的,因為他們沒有選票。辱華的人,其實就是中國共產黨跟他們統治的政府。而到現在還能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台灣人,願他們生生世世,都降生在紅色中國。
呂秋遠
2021-07-26
一位藥師質疑一群醫師?
被打臉需要勇氣… 時代力量主席 #陳椒華立委,ㄧ位藥師居然質疑ㄧ群專業醫師,栽贓抹黑ACIP成員,這些都是長期為台灣醫界付出與努力醫師們 陳椒華你到底算哪根蔥?隨便一位資歷就打趴你 ACIP召集人 #李秉穎 現職: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 主治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 副教授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 理事長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召集人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 理事長 —亞洲鏈球菌預防策略聯盟 主席 專長:小兒科學、小兒感染、疫苗學 #李文生 —萬芳醫院感染科 —感染科 主任 —感染科 主治醫師 —感染控制室 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 部定副教授 專長:內科學、感染症學、感染控制、臨床微生物學 #林奏延 現職: —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 —長庚大學醫院系小兒科教授 經歷: —衛生福利部部長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 —衛生署副署長 —長庚兒童醫院院長 專長:小兒科學,小兒感染,疫苗學,兒童急救加護醫學 #邱政洵 現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 經歷: —長庚兒童感染科住院醫師 —長庚兒童感染科總醫師 —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專長:小兒科學、感染症、疫苗、細菌致病機制、基因體學、抗生素抗藥性 #黃玉成 現職: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中醫系兼任教授 經歷: —長庚兒童內科部副教授 —長庚大學中醫系副教授 —羅東聖母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住院醫師 專長:小兒科學、小兒感染、疫苗學、流行病學 #區慶建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後護理之家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專任講師 專長:婦產科學、高危險妊娠、生殖醫學 #張美惠 現職: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中央研究院院士 經歷: —臺大醫院肝炎中心主任 —臺大醫院小兒科主任 —台灣小兒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小兒科醫學會理事長 —世界小兒消化系醫學會主席 —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專長:小兒科學、小兒肝病學、小兒胃腸學、肝炎、肝癌 #張鑾英 現職: —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 —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 專長:小兒科學、小兒感染 #許瓊心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部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 專長:一般小兒科、新生兒疾病 #陳伯彥 現職: —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 —臺北榮民總醫院 臨床病毒及細菌室 臨床研究員 —衛生署防疫處中區顧問 專長:小兒科、兒童感染科、兒童免疫與過敏科 #陳宜君 現職: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任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合聘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常務監事 —台灣病毒學會理事 —國際人類暨動物黴菌學會副會長 專長:內科學、感染症學、臨床及分子黴菌學、院內感染症、血液腫瘤病人相關感染症、老人感染症 #陳秀熙 現職: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專長:生物統計學、流行病學、疫苗成本效益分析 #楊崑德 現職: —國防醫學院微免學科合聘教授 —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 教授 —馬偕兒童醫院 主治醫師 專長:免疫過敏病、新生兒感染免疫 #劉清泉 現職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小兒科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兼任教授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兼任研究員 專長:一般小兒科學、小兒感染症學、疫苗學、臨床微生物學及流行病學、醫源性感染管制、腸病毒、登革熱及A群鏈球菌致病機轉的研究 #顏慕庸 現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院長 專長:感染科、一般內科、急診醫學 #趙安琪 現職: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主任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主治醫師 專長:婦產科學、腫瘤生物學、人類乳突病毒、基因變異研究 #謝育嘉 現職: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任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兼任副教授 專長:小兒科學、小兒感染
台灣是咱的國家
2021-07-26
認識台灣疫苗之父李慶雲
居然有一個蠢蛋帶著很多笨蛋,質疑ACIP的專家有11位小兒科醫師不懂疫苗,這質疑可能是台灣醫學史上最大笑話,或許很多人該先好好認識一下這一位人物,台大小兒科名譽教授、台灣疫苗之父李慶雲。 上個月11號辭世的李慶雲教授,1953年從台大畢業之後,畢生奉獻疫苗的研究開發,是國內自行研究疫苗的第一人。 李教授以開發出李氏麻疹疫苗、李氏日本腦炎疫苗,成為台灣研究出疫苗的第一人,甚至讓自己兒女成為最早的人體試驗者,這種勇氣跟精神永遠讓世人與醫界欽佩。 也曾參與B型肝炎疫苗的研發與使用,協助衛生署訂定小兒傳染病政策,畢生奉獻在台灣疫苗研究開發與使用上,也擔任許多醫院的客座教授致力於栽培後進。 育才無數、救人無數的李教授,是醫界許多人共同景仰的精神領袖,他的故事與獲得的榮耀寫都寫不完,是所有人共同尊稱公認的台灣疫苗之父。 若要舉國外的例子,AZ研究團隊的Andrew Pollard就是牛津大學小兒感染科專家,而美國ACIP的成員裡16位委員就有7位是兒科醫生(Child, Pediatric)。 在台灣一個小孩從剛出生到大約五歲,需要打的疫苗至少十幾種,幾乎是提供最多公費疫苗接種的國家,國人絕大多數的疫苗都是在小孩子時期施打,去質疑小兒科、感染科醫師對於疫苗的專業,相當於一個只能在公園打籃球的鄉民A,跑去質疑NBA現役球員不懂籃球一樣的荒謬可笑愚蠢。
文行遠
2021-07-26
射箭輸給韓國甘拜下風
台灣目前的兩面銀牌,輸給的對手分別是日本與韓國,在看了比賽後,我都覺得人家贏得絲毫不僥倖。我們如果要拿下金牌,的確需要更多的苦練。 就拿今天的射箭來說,韓國隊第二局那個鬼神成績,任誰都得甘拜下風。 韓國的弓術,是有悠久的歷史發展撐持著的。根據中國古代史書的形容,古朝鮮人對兵器的研究與發展並不積極,軍備落後於同時代的周邊國家,唯獨對弓術情有獨鍾。李氏朝鮮的貴族不單把弓術當成鍛練身體的技能,還視為修身養性與社交娛樂的活動。平民也熱衷練習射箭,因為只要弓術夠好,就能參加考試,晉身貴族階層。李氏朝鮮上下喜歡射箭,很重要的原因是開國君王李成桂就是一位弓術高手,影響所及,他的後人與所建立的朝代,也就特別重視弓術了。 李成桂的弓術神到什麼程度呢? 據說他曾在一次戰鬥中,朝向城牆上的士兵射箭,前後七十箭,全部命中士兵的面部。 李成桂,人類史上的顏射之王...... 呃我的意思是說人家的射箭歷史如此悠久且輝煌所以韓國是射箭項目的超強國家是名不虛傳的我們台灣要想贏過韓國就一定要下更多功夫才行的當然不是叫每個選手都去練顏射就是了......(好喘) YOUTUBE.COM 中華男團射箭「銀」了 平奧運隊史紀錄/愛爾達電視20210726
莊河伯
2021-07-26
大聲説出:我來自台灣
以台灣之名 2018年,我們公投拒絕了東奧正名的議題,台灣只能在自我限束的框架下,依舊用著莫名奇妙的「中華台北」之名,參加國際賽事,2021年東京奧運,日本不甩中國的壓力,在播報台灣隊出場時,正名為台灣,東京鐵塔上,飄揚著我國的國旗,雖然小編也不喜歡這面旗,但在現階段來說,日本方這些舉動確實給台灣在國際上,提升大大的能見度,也展現台日真朋友的那份情感。 還記得2017世大運國旗事件嗎?台灣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舉辦國際賽事,卻不能光明正大的以「台灣之名」來為自己的國家選手加油,必須遵循奧會模式,台灣隊及觀眾無法帶國旗進場,甚至發生多起民眾攜帶國旗、台灣意象的標語或旗幟,遭不明人士搶奪並驅逐出場的事件。 閉幕式上,巴西選手與加拿大選手高舉著「謝謝台北市」、「謝謝你,台北」的旗幟,熱情的向台灣致謝。還有國外選手直接將印有中華民國國旗的「假髮」戴在頭上;阿根廷選手更是披上中華民國的國旗,在場上接力奔跑,為台灣發聲,引來現場觀眾奮力鼓掌、大聲歡呼。但該名選手隨即接獲FISU的警告,也立刻在臉書上分享,並說:「隨你怎麼說,但台灣愛我們!」他也對在選手村受到志工的歡迎,和台灣民眾的歡迎與熱情感到難忘。 我們曾經有機會能用「台灣」的名義參加奧運以及國際賽事,1976年,國際奧會曾要求中華民國以「台灣」名義參加奧運,但在當年的時空背景下,被國民黨政府斷然拒絕,並退出當年的奧運賽事。 所以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就是一場笑話,台灣在國際賽事上的困境始終就是中國在阻饒,加上長期深藍黨國把持的邪會,綁架著選手的出賽權利,挾選手以自重,小英政府應該利用這次商務艙的風波,大刀闊斧,真正改革體育界長期的亂象,真心期待有一天,台灣人自己在國際大小賽事,不再受到政治上的干預,能抬頭挺胸的用代表台灣的旗幟與隊名,大聲的説出:我來自台灣。
百柯全書
2021-07-24
China.支那.中國
台灣參加奧會的名稱是Chinese Taipei,如果認真計較,Chinese Taipei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支那台北」。因為China和「支那」本是同一來源的名詞。起源於「秦帝國」的「秦」字,秦滅六國建立大帝國後,「秦」的名稱傳到中亞、歐洲,用拉丁字寫為Chin或Chine,讀音是原來的「秦」的音。後來Chine被讀成兩個音節chi-ne,之後再轉音成chi-na。已經脫離「秦」的原音,Chi-na再傳回東方,再音譯成漢字之後,便出現「支那」、「震旦」(用閩南音讀,音即近似)。所以,China和「支那」是同一來源。 「支那」本無蔑視之意,像清末革命家宋教仁在日本時就辦了一份刊物叫《廿世紀之支那》;一九○七年日本早稻田大學「清國留學生部」的一本畢業題名簿中,來自清國的六十二名留學生填寫的國籍,寫「支那」的有十八人,寫「清國」的十二人,寫「中國」或「中華」只七人,其餘廿五人不知道如何寫。可見用「支那」的人最多,也可見當時並沒有歧視的意義,而許多人還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中國人」一詞,是在近半世紀內才被政治力神聖化,成為民族主義者的圖騰。 滿清倒台後,當時革命人士討論新的共和國名稱,「支那共和國」、「震旦共和國」都有人提,最後採用章太炎的意見,稱「中華民國」,英文則使用The Republic of China。如果回到原始意義,The Republic of China就是「支那共和國」之意。 二次大戰前,日本稱中國還是沿用「支那」的稱呼,直到二次大戰後,才改稱「中國」;而西方國家見中華民國自己對外都用The Republic of China,只好繼續叫China。今天很多中華民族主義者很喜歡被稱China、Chinese,但是聽到「支那」則不高興。其實,China就是支那,支那就是China。 至於「中國」、「中華」的名辭漸漸成為國家名稱,是在清末及民國以後逐漸形成(古代雖有「中國」之稱,指的是京師所在或中原之地,意義與今不同)。但「中國」、「中華」譯為China,不論從語譯或音譯看,顯然牛頭不對馬嘴,可能是西方世界已習慣稱之為China,中國只好沿用接受,也自稱China了。 我說了這些歷史背景,沒有讚貶之意,純粹是史實的理解。重點是:不論是China、支那、中國、中華,硬要套在台灣身上,都很不貼切;台灣就是台灣,最自然。 (作者為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李筱峰
2021-07-26
«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最低工資連10漲 247萬勞工受惠 月薪29500、時薪196
李靚慧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美參院軍委會主席率團訪台》引雷根名言 韋克爾:實力帶來和平
陳鈺馥
國民黨打算陪中共撒謊嗎?
李筱峰
接見美參院軍委會主席訪團 設計到製造 賴:推進台美更緊密國防合作
蘇永耀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